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企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8篇

时间:2022-12-18 19:53:40

企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

企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篇1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好!

我现在就电石生产党支部第一季度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党建工作推进计划和重点任务安排作出汇报:

第一部分:2020年第一季度党建工作报告:

围绕《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展开工作,以树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良好形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面对疫情防控积极作为,奋发进取,围绕标准化支部建设和品牌支部创建努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支部党建工作。

一、做好党建,全面落实支部责任 

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基础上,总结本周工作,制定下周工作计划,定期向公司党委汇报党建工作情况,落实党建工作任务。组织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春节前大力开展正月活动和花灯制作等筹备工作。积极响应公司防疫相关的各项精神指示,结合实际对生产现场员工及返岗人员管理,做出相应防控措施,引导在岗党员及青年员工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密切关心疫情期间党员和职工的生活状况、身体情况和精神状态。

二、深入学习,强化政治理论教育

学习《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学习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书记带头宣讲“党的四中全会精神”;整理收集1、2、3月份学习资料,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信息化学习。党风廉政方面: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组织学习党委下发的《关于元旦春节期间深化违规收送礼金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着力构筑党风廉政主体责任体系,组织干部党员签署“坚决不收送礼金等承诺书”活动和观看《国家监察》等党风廉政教育视频。疫情方面:全体党员线上学习《府能公司党委给各基层组织、全体员工的一份信》、学习在疫情防控期间系列讲话,学习贯彻上级党组织印发的疫情相关文件;组织支委召开视频会议,积极协调部门管理人员,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履行疫情防控责任。疫情期间加强全员学习,推广学习强国各项功能,近90名职工干部注册使用学习强国平台,155名干部职工在册关注学习陕西国资和陕煤集团公众平台。

三、开拓创新,密切联系职工群众

积极响应公司“以人为本筑梦新元”主题号召,1月份组织两次职工座谈会及填写意见表,疫情期间每周定期线上征集意见建议,倾听群众声音,做好公司与职工沟通的桥梁。主题活动:根据公司春节活动安排,成立花灯筹备小组,节前已自制花灯4盏;响应“抗击疫情 关爱健康”系列活动,厂区健步走、学习强国竞答、征文活动等发放奖品50余件;开展“学雷锋”义务理发、发放“防控疫情,你我同行;复工复产,众志成城”倡议书、组织对职工宿舍消毒等系列活动;积极组织女职工参与“三八节”征文及线上答题活动和植树节“修树坑”等相关活动。先锋模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党组织要求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作用,被评为疫情期间优秀党组织及表彰优秀党员4名;坚决支持全国疫情防控大势,支部全体党员自愿捐款1700元。宣传方面:拍摄“治亏创效勇担当、不负韶华放光芒”主题短视频,建立通讯员学习交流信息群。创导青年积极分子以支部特色活动载体撰写稿件,以不断提升写作水平,壮大和强化通讯员队伍。以支委为中心成立政研工作组,带动关键岗位党员干部及青年团员,认真做好“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的政研课题。

第二部分:下一步党建工作推进计划和重点任务安排

一、标准化党支部品牌党支部创建工作规划

支部对照党内法规、上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要求为前提,结合生产实际,制定相应的支部建设标准,按照标准规范化创建为基础,规范稳固开展各项工作。以“创新”型党支部为特色品牌创建。围绕品牌支部创建制定全年主题党日计划及集中学习相关奖惩制度,加强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的积极性。

二、各党支部思想政治研究及意识形态研判工作布置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公司党委意识形态工作重要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牢把思想政治方向,成立政研工作小组。严格按照课题,利用讲党课、座谈会、集中学习等形式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日常考评,书记负责支委分工,纳入技术骨干。利用线上学习,结合实际,推送疫情相关优秀事迹学典型,加强思想整治工作。及时做好重要时期及敏感时期舆论监管工作。

三、各党支部抓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措施办法、目标任务

以支部活动为主题培训通讯员及写作能力较好的职工,结合党中央精神和公司治亏创效、转型发展、项目建设、安全生产、品牌建设、科技创新等重点工作,根据月度、季度工作计划和各项主题活动,为通讯员创造新颖实时的写作素材;支部灵活使用线上学习平台,经常性推送优秀作品和文件供大家学习,提升宣传质量;拓宽宣传途径,通过稿件、视频、音频等发挥个人潜质,利用多方位载体进行宣传。

四、开展职工创新创效活动和“职工之家”建设

积极鼓励和引导职工结合岗位开展创新创效活动,以部门、车间为单元,收集创新创效建议和合理化意见,组织讨论研究,制定详细计划和实施方案。“职工之家”建设以工会为原点,创建职工之家文化墙,开展职工竞赛、“五小创新”和“青年大讲堂”等活动,带动职工提高技术水平,营造职工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

五、围绕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开展工作计划

认真学习贯彻关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结合党员“一带一”结对子活动,以党员先锋模范为标榜,做好疫情防控,坚守工作岗位,带动广大干部职工落实好技能培训和创先争优活动,提高生产操作技能,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动真碰硬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方面工作,坚决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安排

持续深入开展“评星晋级、追赶超越”星级支部创建,以四星级党支部创建为目标,着力构筑基层党组织攻坚堡垒。坚持“一支部一特色,一组织一品牌”,积极开展党建工作对标,向优秀党组织对标,结合公司活动主题搞活支部活动。坚持支部集中学习,坚持学习强国评比,强化党员干部、党务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推动支部党建全面提升,着力塑造公司党建工作品牌。

企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篇2

进一步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展现新时期党员风采。

二、强化组织建设、健全支部工作制度,提高支部工作有效性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健全党支部工作制度、特别是三会一课制度。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中国梦”的意义和要求。在思想上行动上与时俱进,不断进步。

2.加强作风建设。党支部要从思想上、工作关心积极分子成长。关心贫困员工。党员要起先进模范作用。

3.认真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做好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党员发展工作、积极支持团组织和工会工作。把党的工作落实到实处。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民主管理水平

1.党员要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圆桌会议,推进员工合理化建议的有效实施。

2.规范党务公开制度、落实民主监督。拓宽公开渠道、公示事项要醒目。

3.坚持组织特色义务劳动,推进员工参与的体育文艺活动,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为公司,为员工服务。

4.及时完成上级党委布置的各项工作。

5.推进工会建设,发挥党组织在工会工作中的领导作用。

四、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

1.及时关心积极分子的成长,强化培养机制。

企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计划颠覆经营预算 企业管理

前言

美国麦凯一希尔兹协会的经济决策咨询公司在向美国休斯航空政策委员会提供建议时指出:“企业计划的发展与技术革命与收入增长的革命一样,是一场革命运动。”所以计划的发展。形象的称之为计划颠覆。计划颠覆强调计划反复考虑的过程,强调实施中的反复调适过程,强调计划的创新,有了计划颠覆,就有了快速的、科学合理的决策,这就是决策闪电,从这个意义上讲计划实质上就是决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企业理所当然的成为赢利的载体,企业中的各项管理工作要随企业定位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计划管理工作要从过去“指令性”计划转变为“经营性”计划,计划的内容及管理方式就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本文以某公司东部勘探事业部为范例,对在计划管理工作中实施经营预算管理进行探讨。

一、实施经营预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体制变革使计划工作出现危机和瓶颈

表现在:

1.认识模糊、概念模糊。有些人甚至有些企业领导者认为:计划经济不存在了,企业的计划也就可有可无了,甚至不存在了,这种把计划经济等同于计划的模糊概念严重阻碍了计划管理工作的发展和创新。计划经济是一种体制,而计划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无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还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都应该有计划和计划工作。

2.计划机构撤销合并,计划人员锐减。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后,由于企业对计划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太多企业取消了独立的计划部门,大幅度削减或不再配备专职计划人员,计划和企业管理、财务、生产、基建等部门合并,计划在企业管理中的首要职能难以发挥。

3.计划业务不明确,变得可有可无。由于企业中不再设置专职计划机构,计划业务多数分散给财务、企业管理、经营等部门去做,计划工作变的没有独立性,变得可有可无。

(二)企业管理需要计划工作改革和创新

计划职能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首要职能,要发挥计划职能的作用。在新形势下,计划管理工作必须进行改革创新。而经营预算应成为计划管理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

(三)经营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首先要实施经营预算管理,经营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最基本的预算,是企业日常发生的各项基本活动预算,经营预算构成了经营权人的活动范本,是指导经营权人进行经营活动的企业制度规范。

(四)计划经营人员拥有骗制预算大量、详细的信息资料

计划经营人员由于工作的需要,手中掌握大量的企业各类信息和资料,这些信息资料足够使计划人员作出切合实际的经营预算。

(五)经营预算的执行有计划体系做支撑

经营预算管理过程:编制经营预算――计划下达――实施控制――绩效考核总结。经营预算通过计划的实施控制而得以最终实现。

二、经营预算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一)建立经营预算体系

1、按照级别分:东部事业部机构设置下属三个经理部和若干职能部室,经理部下属若干地震队和若干职能科室,经营预算按照级别分为三个主要层次。事业部整体预算:①事业部机关经营预算②经理部经营预算:A经理部经营预算B经理部经营预算c经理部经营预算

2、按照内容分:经营预算①收入预算:包括主营业务收入预算和其它收入预算②支出预算:固定费用预算,人工费用预算,其它人工费用预算,机关专项费用预算,辅助生产单位可控费用预算,地震队可控费用预算,专项费用支出预算,其它支出预算,税金预算,收支净差异(利润)预算。

3、按照时间分:①年度经营预算。年度经营预算周期为一个自然年度,编制年度经营预算时间在上年度末到本年度初。②季度预算。季度预算在年度预算的基础上更加细化,可操作性更强。编制时间上季度末至本季度初。③月度预算。月度预算作为执行预算。和年度、季度预算相比,要求更加细化,和实际偏差更小。

(二)规范经营预算内容

其一:收入预算。包括主营业务收入预算和其它收入预算

其二:支出预算。经营预算中重点是经理部支出预算,按照成本中各项费用性质的不同将费用进行归类如下:1、同定费用:包括折旧赞、物业费、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此类费用对生产工作量敏感度最低。2、人工费用:包括工资、福利费及各类计提、出工补贴、误餐费等。此类费用对生产工作量有一定的敏感度,但由于工资指标一般公司下达,所以在预算时按照公司下达指标预算。3、其他人工费:包括再就业人员费用、退休人员生活补贴、住房补贴等。此类费用不受生产工作量的影响,按照有关政策规定预算。4、专项费用:包括招待费、会议费、通讯费、办公用品费、印刷费、市场开发费、科研费、法律事务赞、HSE建设费、工农办公费、基建维修费、设备大修费、运输管理费、保险费、车辆年检费、网络维护费、培训费、福利费。以上18项费用,事业部要求经理部纳入经理部级专项费用管理。5、机关专项费用:包括机关发生的运输费、水电暖费、设备修理费、材料费、差旅费、宣传费、图书资料费、HSE管理费、质量管理费、劳务费、独生子女费、周转材料摊销、杂品费、其它费用。对以上机关16项费用,事业部要求经理部统一纳入经理部机关专项费用管理。6、辅助生产单位可控费用:除固定费用、人工费用、其他人工费用、经理部专项费用以外的所有费用。7、地震队可控费用:除固定费用、人工费用、其他人工费用、经理部专项费用以外的所有费用。包括施工期费用和非施工期费用支出。8、其它费用:不可预见费用。9、税金: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等。

第三:收支净差异(利润)=收入一支出

(三)实施经营预算管理中的六个关键点

其一:预算制定以后,其内容和指标应该是“指令性质”的,任何人任何部门不能随意进行改动,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也是以预算规定内容为标准进行的。其二:经营预算和计划下达相结合。经营预算的实施纳入计划管理,通过下达年度经营控制计划、季(月)度经营执行计划、单批计划完成。每个项目在实施(或费用发生)之前首先要落实该项目的计划和资金来源,做到了没有列入计划的项目不得实施,没有资金来源的项目(费用)不得列人计划。其三:经营预算和专项费用管理相结合。对事业部、经理部两极机关费用、重点费用和业务性较强的费用宴行专项费用管理,事业部统一规定机关16项费用、经理部18项费用纳入专项费用管理,各项费用明确了具体内容及适用范围,专项费用计划下达时同时明确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其四:经营预算和项目目标成本管理相结合。地震项目是经理部、事业部创效载体,项目目标成本预算是构成经营预算的重要内容,做好目标成本管理工作,是实

现经营预算目标的关键和核心。其五:经营预算的有条件调整。年度经营预算的调整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工作量变化2、政策、不可抗因素3、安全需要。其六:经营预算的检查与考核。为了保证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真正发挥预算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必须对制定的预算进行检查和考核。分月度、季度、半年、全年检查考核。

(四)实施经营预算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实施经营预算管理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一项科学的管理控制行为,它涵盖企业的所有方面,具有全员参与的特征。所以企业中各个部门都要参与其中,按照企业制定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秩序的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为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打好基础。

2、实施经营预算管理要基于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使预算管理进一步成为协调企业各部门之间经济活动和利益冲突的有效手段。制定预算的过程就是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利益调整和分享过程。如果基于价值链分析预算,那么企业的预算活动就能使部门间的利益较好地得以协助,有助于企业自身的价值创造,也有利于企业为客户传递价值活动的顺利完成。

3、实施经营预算要注重全面收集有关信息。包括企业内部、外部

信息;企业上级、下级信息等等。

4、实施经营预算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经营预算要有条件的调整。任

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年初预算制定以后,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出

现市场变化、政策变化、不可抗拒因素等情况发生,企业管理者在预算执行和控制过程中要随时发现问题并实施调整预算,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5、实施经营预算一定要严考核、硬兑现。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要注重预算的考核。要严考核、硬兑现。预算既然作为一种计划,那么结果必须进行考核,特别是阶段性考核,对预算执行过程控制和修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实施经营预算管理对企业的重要作用

(一)防范风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经营预算通过对市场信息、生产信息、企业资源信息、国家及上级政策信息、投资信息以及企业历史信息的分析研究,对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经营状况、经营成果进行预测,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进行分析提出对策,结合企业内部组织及运行体制要求,通过下达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贯彻实施。制定和执行经营预算的过程就是企业不断用量化的工具使自身的经营环境、拥有的经济资源和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动态平衡的过程。由于经营预算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始终处于监控状态,从而有效地防范和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强化计划职能

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职责也发生了变化,企业的内部管理职能、工作内容相应发生变化。经营预算作为一项计划管理工作,有助于企业计划人员对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了解和掌握。进一步强化计划职能,使计划职能在企业管理中真正发挥其主导作用。

(三)全方位成本控制

编制预算和计划控制实施过程,是对企业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收人、支出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控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一是要做到“以收定支、量人为出”;二是要争取获得更多的利润。所以经营预算的编制过程和计划的实施过程即是对企业成本全方位的控制过程,以最终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四)强化流程管理

经营预算的过程管理强调的是流程管理,经营预算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费用使用、核销的程序化等,使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投资、成本费用管理按照固定的管理流程进行,为企业规范运作、控制成本支出具有积极的作用。

(五)培育“全员参与低成本”企业文化

企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篇4

为顺利开展企业工资基金大检查工作,使企业及主管部门在检查、处理问题时有章可循,特对大检查中发现的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通知如下:

一、关于减人不减工资问题

挂钩企业减人不减工资总额的原则不变。具体处理意见如下:

1.企业安排富余人员去企业主办的劳动服务公司、第三产业等企业工作,减人不减工资总额。但是企业的某个部门或单位成建制划归企业主办的劳动服务公司、第三产业等企业,应核减这部分人员的工资总额并相应核减计征工资调节税的计税工资基数及合理调整效益基数。

2.企业联营或产品扩散以后,本企业派出职工(包括技术骨干)到联营企业支援工作,工资可由受援企业支付,从受援企业挂钩工资总额、包干工资总额列支。派出企业要求核减效益基数的,相应核减工资基数和计征工资调节税的计税基数。派出企业不要求核减效益基数的,可以减人不减工资总额。

3.企业多余人员在企业间(含企业与所属劳动服务公司,第三产业等企业间)开展劳务性输入输出,输入企业应按双方合同或有关规定向输出企业支付劳务费,其中用于支付劳务人员工资性收入的部分,应从输入企业工资基金中列支;输出企业减人不减工资总额。

4.企业挂钩后,自行将内部某个部门、单位划出挂钩范围,从收入中另行发放工资的,应从企业工资总额中核减划出人员的工资总额和相应核减计征工资调节税的计税基数,并合理核减效益基数。不得将由于划出这些人员而少发的工资总额,作为“空额”用于其他职工,已用于其他职工的,要纠正,并从过去的结余或今后的工资总额中扣减。企业无权自行改变挂钩范围。因情况发生变化需要改变挂钩范围的,必须报原批准挂钩的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并相应调整工资总额基数、计征工资调节税基数和效益基数。

5.企业的一部分人员、设备划归“三资”企业,应调整工资总额基数、计征工资调节税基数、效益基数。如企业效益基数不变,则减人不减工资总额,不核减工资总额基数。

6.企业使用计划外用工,其工资经核入挂钩工资基数的,因企业减少或不再使用计划外用工,如计划外用工的工作由企业职工承担,则减人不减工资总额;如计划外用工的工作由企业外人员承担,企业从成本、费用中支付加工费、劳务费的,必须核减工资总额基数和计征工资调节税基数。

二、计划外用工、临时工工资列支及离、退休人员补差工资列支问题

1.计划外用工、临时工工资支出,必须按京劳资发字(1988)468号文件规定执行。即:“挂钩企业生产经营范围内的计划内临时工和计划外用工的工资性支出,均应由挂钩工资基数内列支,不得再列入其他费用或成本”。根据这一规定精神,凡在核定挂钩工资基数时已把临时工、计划外用工工资核入工资基数,而企业又将这部分人员工资列入成本费用的,要予以纠正。已列支的工资要从企业成本中冲出,现由企业工资基金结余、奖励基金结余列支,要相应调整计算所得税、工资调节税、能源基金、预算调节基金的基数,结余不足的,在下一年企业工资基金中列支。

2.企业挂钩时没有使用计划外用工和临时工,后因生产需要报经市劳动局、市计委批准使用临时工、计划外用工并办理了录用手续的,可按批准使用人数(实际使用数小于批准使用的按实际使用数)一次性核增企业挂钩工资基数,同时相应核增计征工资调节税的工资基数和效益基数;未经批准使用的临时工、计划外用工,其工资一律在挂钩工资总额中列支,不核增工资总额基数。

3.企业在挂钩前已经使用临时工、计划外用工工资因漏报未核入挂钩工资基数,目前企业生产又需要继续使用的,应按实际需要,从严控制的原则,由区、县、局、总公司向市统计局行文申述漏报原因及处理意见并办理补报手续经市劳动局批准使用人数后,一次性核增挂钩工资基数由市税务局相应核增计征工资调节税的工资基数,这些人员的工资也必须从挂钩工资中列支,不得从成本或费用中列支。

4.企业原则上不得将正式职工与企业所属劳动服务公司、第三产业等企业职工、临时工、计划外用工混岗生产。已混岗生产的企业所属集体企业职工、临时工、计划外用工工资必须从挂钩工资总额列支。

5.企业原则上不得聘用离、退休人员从事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确因生产需要而聘用的,其工资补差应从企业工资基金中列支,不得另外在成本或费用中列支。但在统计上不计入工资总额项目之中。

三、超过两个基数,一个比例多提工资问题和从其他渠道列支工资问题

1.企业必须严格按挂钩办法的规定提取工资。企业改变税种,不能从财政退税额中再提工资,已多提的工资应从历年奖励基金和工资基金结余中核减;多提部分已核入下年挂钩工资基数的,应核减挂钩工资总额基数。

2.实行销售合格产品全额计件办法的企业,未按销售额计提工资,而按生产额计提并多提了工资的,应从成本中冲减,并相应核减历年奖励基金和工资基金结余数额,结余不足以核减的,由下一年度的工资总额中核减。

3.企业实行分级管理后,局、总公司应对企业的辅助考核指标认真考核。企业辅助考核指标未完成,应扣而未扣的工资数额,必须从奖励基金结余和工资基金结余中扣除,结余额不足以扣除的,由下一年度工资总额中扣除。

4.企业应在挂钩工资以内支出的工资项目必须在挂钩工资内支出。已在挂钩工资以外从其他渠道列支的工资总额,应从历年奖励基金和工资基金结余中扣除,结余额不足以扣除的,由下一年度的工资总额中扣除,并按规定补交工资调节税。

四、工资基金管理中的问题

1.漏税问题

凡经税务部门核实应补税的企业,均应照章补税。

2.统计工作失误,漏报工资总额问题。

职工人数、工资的统计范围应严格遵守国家统计部门的有关规定,各工资构成项目指标的统计均应以报告期实际发放数额为准。凡因统计工作失误而漏报工资数额一律不再补报。企业在今后工作中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管理,杜绝漏报、错报现象。

3.未严格按规定使用《工资基金管理手册》问题。

各级劳动部门,银行和企业应严格按规定使用《工资基金管理手册》。企业支取的工资超过《手册》中核定的数额。但没有超过应提挂钩工资总额的,上级主管部门应予批评。各单位向银行提取工资性现金时,必须携带《工资基金管理手册》。银行必须按规定手续验册支付,对于发薪日时间紧,业务量集中的矛盾,可采取事先预约办好审核手续的做法,坚决杜绝“事后补办”的现象。开户银行应加强审核,支付给企业的工资,严格控制在上级在工资手册中核定的数额之内,超过核定数额的,坚决拒付。

企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 资金集中支付制;资金管理;运用;注意问题

资金集中支付制,是指企业集团将所有的资金都纳入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归集到集团公司资金结算中心账户,支出通过集团公司资金结算中心单一账户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它是企业资金管理的一种模式,是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充分利用集团公司整体资源优势,发挥结算中心对资金的计划和管理。对企业加强资金的监管,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资金集中支付制在制糖企业的实际运用

本公司是由11家糖厂、2家化肥厂和1家纸厂组成的集团公司,从2004年8月开展资金集中支付制的工作以来,通过4年多的实践,结合公司的管理特点和流程,形成了既符合集团公司全方位、多角度的发展要求,又适应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的资金管理平台,即将原来由下属企业自行办理资金收支业务改为由集团公司资金结算中心集中收支这一资金运营监管模式。通过这几年努力,资金集中支付制已不断完善,深入人心,它在加强资金管理、预算管理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全球经济逐渐放缓,各行各业需求萎缩的背景下,广西制糖业作为一个在国内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传统行业,资金集中支付制更加发挥了集团公司的整体资源战略优势和竞争力,极大地降低了资金运行成本。

(一)资金集中支付制的原则

资金集中支付制,应按照计划支付、分步实施、分级管理和效益效率设置原则。

1. 计划支付原则。集团公司及下属企业的所有支付业务,均应预先纳入年度资金预算,不受理无预算、无计划的支付业务。对年度资金预算按预算项目进一步细化,将资金支出分为约束性支出(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必须的、经常性的支出)和酌量性支出(即对企业发展有影响但需要进行决策分析的无规律、偶然性支出)。

2. 分步实施原则。根据集团公司的管理要求和必要的实施条件,将支付事项分类、分步组织实施,先易后难,总结经验,逐步完善。

3. 分级管理原则。集团公司财务部负责监督下属企业每一笔资金支出的流向;集团公司资金结算中心负责具体办理下属企业资金支出汇款业务;下属企业总经理是本企业资金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下属企业会计科在总经理的领导下负责本企业具体的资金管理工作。

4. 效益效率原则。一是资金管理必须坚持效益原则,加强对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防止资金挤占、挪用,降低资金支付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资金管理必须坚持效率原则,要使各下属企业用款方便,解决过去资金滞留、沉淀和流转慢的问题,集团公司与下属企业之间加强信息沟通,提高收支业务的效率。

(二)资金集中支付制的组织结构及职责

资金集中支付制涉及集团公司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财务部、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下属企业财务科,下属企业业务部门等部门。

1. 集团公司资金结算中心的职责

负责归集所有收入,并按已审批的资金支付计划准确、及时办理支付业务,同时将支付的信息,按要求反馈到相关部门和企业。

2. 集团公司财务部的职责

负责具体资金支出计划的分类、归集、审核及编报工作,并协调集团公司结算中心、各职能部门、下属企业等部门的工作衔接,保证各项支付工作的顺畅进行。

3. 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的职责

编制本部门的资金支付计划,复核本部门下辖的、下属企业上报的资金支付计划,并及时将复核计划送达集团公司财务部。

4. 下属企业财务科的职责

业务上接受集团公司财会部的指导,审核本企业的具体资金支付计划的分类、归集、审核及上报工作。

5. 下属企业业务部门的职责

根据实际情况和规定要求,负责编制本部门的资金支付计划,并及时送达财务科。

(三)资金集中支付制的业务管理

1.业务流程图

2.支付步骤

(1)根据年度资金预算和生产经营需要,下属企业业务部门提出资金支付申请,报送财务科;

(2)下属企业财务科接到支付申请,进行汇总,根据年度、月度资金预算和资金管理办法进行初步审核,报送企业总经理;

(3)下属企业总经理对本月资金支付计划进行审批后,上报集团公司财务部;

(4)集团公司财务部接到下属企业的集中支付计划,进行分类、归集和审核后,上报集团公司总会计师和集团公司总裁;

(5)集团公司总会计师和集团公司总裁对集中支付的清单文件进行审批;

(6)集团公司资金结算中心复核后,通过网上银行及时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

(7)集团公司资金结算中心将支付的信息,按需要反馈到相关部门和企业。

3.资金集中支付制的业务管理

(1)计划编制的管理

1)基本合同的管理

对生产经营中的大宗原材料、辅助材料的购买、技改、检修、建筑安装等合同,应于合同签订后,及时传送一份到财务部门备查,合同中应注明付款方式、时间要求、收款人账号及开户行等详细信息,财务部门根据合同分类建立合同管理档案。

2)计划编制的时间

根据年度资金预算,编制月度资金支出计划和临时资金支出计划,资金支出计划要求各资金支出申请部门于当月27日前,将本部门的下月支出申请报财务科,30日前报集团公司财务部,上报书面计划同时上报计划的电子表格。

3)支出申请的编制

各部门按支出计划编制时间的要求,向财务科填制支出申请表,注明序号、合同编号(或专项编号、入库时间)、收款人名称、账号、支出金额等,需说明的事项在备注栏中说明、申请表制表人和复核人签字后交财务科。

(2)集中支付计划的复核、审批管理

集团公司财务部根据下属企业上报的支出计划表,按归口职能部门分类制作集中支付计划清单,清单所反映的内容与支出计划表一致,加盖部门公章后送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复核。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接到计划清单后,根据部门权限和相关管理规定,逐一复核清单上支出项目的内容。职能部门应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复核,加盖部门公章后返回集团公司财务部。财务部在调整清单文件后,按程序上报总会计师、总裁审批。总会、总裁在审核中如果提出增、减的项目,财务部将重新编制集中计划文件,调整后上报审批。

(3)集中支付计划的执行管理

集团公司财务部将已审批的资金集中支付清单文件一份送达结算中心,结算中心根据支出计划筹集资金,按照均衡、及时的原则集中办理付款手续。结算中心办理的资金集中支付采用网上银行的方式,每笔付款业务必须经过网银操作员和复核员两道程序,付款复核员为结算中心负责人或授权的付款复核人,作为支出资金的最后一道审核人。网银操作员根据集中支付计划文件需求和结算中心的计划安排,逐笔将支出的项目录入网银,内容与集中支付计划清单文件的要求一致,提交结算中心付款复核员审核、付款复核员对照支出计划清单文件,对操作员提交的付款信息审核无误后,确认提交,付款完成。

(4)集中支付业务的信息反馈及咨询管理

集团公司财务部根据已审批的资金集中支付清单文件,按单位制成各下属企业的审批执行资金支出清单,传送给下属企业。下属企业财务科根据集中支付清单文件稽核结算中心下发的已支付的付款清单。结算中心于每周一将上一周已办理付款手续的项目,分企业制成付款清单,下发各下属企业,已付款的清单按周下发,时间连续,按支付款单位连续编号。下属企业可通过网上银行咨询支出计划的执行情况,亦可通过结算中心下发的已付款清单获取信息;集团公司职能部门可向结算中心咨询支出计划执行情况,结算中心应如实告知,不再另行提供如已付款清单的书面材料。结算中心将每月的资金收入、调拨、使用的情况作专项分析,纳入每期的资金管理分析中。

二、实施资金集中支付制应重点注意的问题

(一)集中支付制与收入归集相结合

集中支付制的有力保障是企业资金收入要集中,下属企业与各大商业银行签订协议书,约定实现销售收入后,其资金收入,每天下午17时自动归集到集团公司资金结算中心账户,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下属企业的收入账户保持零余额。

(二)集中支付制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结合

集中支付制是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基础的,实行集中支付制需要一个准确、及时的网上银行结算系统作保障,既能快捷地查询资金收入情况,又能及时、安全地集中支付资金。网上银行的安全运行和风险控制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加强。

(三)集中支付制与企业预算相结合

集中支付制与企业总体预算是相互配套,不可分割的。总体预算中的年度资金预算是企业按各业务部门设置并汇总的,各部门必须严格按照企业预算来确定用款的项目和用款时间,通过单一账户进行资金的支付,这有利于预算的审查、执行和监督。

(四)集中支付制与集中招标相结合

企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企业年金;税收优惠;税收政策

企业年金,一般又称职业年金计划或者私人养老金计划,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另行参加建立的补充性养老保险计划。各国政府在对企业年金计划征税时通常要面临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当企业雇主为雇员向企业年金计划缴费时,是否允许其将这笔缴费支出打入成本费用在所得税前列支,从而对这笔缴费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于雇员个人向企业年金计划的缴费是否允许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免征个人所得税。(2)当企业年金计划取得投资收益时,对其是否征收所得税。(3)当退休雇员从企业年金计划领取养老金时,是否要对他们的这笔养老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因此,针对企业年金计划经营的三个阶段,有三个可征税点。根据对三个可征税点是否征税的差异,企业年金的征税模式大体上存在八种可能的组合,如果我们用e(exempting)表示免税,用t(taxing)表示征税,即为eee、eet、ete、tee、etf、tet、tye、tit。

企业年金税收中最常见的是eet征税模式,即允许缴费在税前列支,允许投资收入的税收豁免,但对支付给雇员的养老金利益征税。而实行养老金税收优惠的原因是,它鼓励为退休而储蓄,因为在没有税收优惠的情况下,家庭会储蓄太少。对储蓄不足的解释理由主要是:一些家庭可能缺乏远见,无法完全预见将来的需要,或者他们可能缺乏为将来的需要而储蓄的自觉性。以下具体分析西方国家在企业年金计划方面的税收实践。

一、西方国家企业年金计划的税收实践

(一)美国

美国政府对企业年金的监管和控制主要依据两部重要的联邦法规《税收法》(the internal revenue code)和《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employee retirement income security act of 1974)(以下简称《保障法》)。由于《税收法》和《保障法》都属于联邦法规,因此美国的企业年金计划基本上不受州级政府的管辖。《税收法》要求美国税务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对企业年金计划税优政策的执行进行监督和稽查,而《保障法》对企业年金计划执行过程中需要满足的各种要求作了详细规定。

在美国,养老金计划必须满足税务局的要求才能享受税收优惠。为了符合税收优惠要求,一个计划必须满足最低的标准,包括参与率、保留退休金的权益、对低收入者的无歧视等。如果计划不满足这些标准,雇主的缴费额度必须列入雇员的应税收入才可以允许雇主税前列支。

归纳起来,美国针对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有以下特点:

1.缴费阶段。雇主在规定的限度内(通常为工资的 15%),为企业年金计划所缴纳的分担额视为经营费用,可以从当期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同时不计入雇员当期个人应纳税收入所得。而雇员的缴费部分只需缴纳社会保障工资税,雇员可以将其工资的一部分通过雇主纳入到企业年金计划之中,从而使纳入的金额从该雇员的当期应税收入中扣减,以降低其个人收入所得税,达到延税的目的。但是,考虑到政府的税收损失和高收入雇员的税收偏爱问题,政府会设置一个最大可允许税前列支的缴费额度。通常情况下,对于一个缴费确定型计划(dc计划),年限额是25%的薪酬或者 30000美元中的较小者。而受益确定型计划(db计划)则可以借助一些精算假设防止该计划获得不合理的较大税前列支。

2.投资阶段。不论雇主缴费额还是雇员缴费额,他们的投资收益都可以免交所得税。

3.领取阶段。退休时养老金的一次性给付在税收上已经被赋予了特殊的收入平均规定,而对于养老金的年金给付需要交纳联邦和州的个人所得税,但是无需交纳社会保障工资税。另外,《税收法》还对退休金的领取时间作了严格规定。

由此可见,美国政府采取的是eet征税模式,即在缴费和收益环节免税,在养老金的领取环节上征税。这种模式首要的一点是政府要放弃一部分即期的税收,以使得企业和个人在加入退休金计划的过程中可以享受到优惠税收和延迟纳税的好处,从而促进企业年金的发展。

根据美国员工福利研究院(ebri)的统计分析,美国近年来企业年金部分(主要包括受益确定型的雇主计划和缴费确定型的401k计划)的税式支出和总税式支出状况如表1所示。

经过测算可以看出,企业年金部分的税式支出占总税收支出的比重很大,而且基本保持在35%—39%之间,这说明美国政府对企业年金计划的重视程度很高,不仅通过大力推行税收优惠政策来刺激企业年金计划的实施,而且还保持了其政策的稳定性。如1984年401k计划覆盖劳动力人口754万,累计资产价值917.5亿美元。而到2005年底,401k计划覆盖劳动力人口达4 700万,为20年前的6倍多,累计资产价值达到2.4万亿美元。

(二)英国

在英国,雇主缴费可以作为经营成本从利润所得中扣除;而雇员缴费也可以享受一定税收优惠,但是受到部分限制。通常情况下,受益确定型计划中雇员按工资收入15%缴费可享受税收优惠,而在2001年后的缴费确定型计划中,雇员享有的税收优惠类似于个人养老金计划的相关税收规定,具体见表2。在个人养老金计划下,其最大免税缴费额度是同年龄一起增长的,而这一政策的理念是:年长的雇员会更多意识到他们对退休金的需要,所以可能会更主动地去为他们的退休储蓄。而在美国和其它国家,这个数量并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雇员和雇主缴费形成的养老基金投资收入和已实现资本利得,包括红利、资本增值、期货期权的收入,免缴资本利得税。但如果已实现资本利得是养老基金通过在证券市场上过度交易获得的,不免资本利得税。

在英国,企业年金通常按月汇入领取者的银行账户,并作为个人收入所得而纳税。但是税务部门允许将受益确定型计划或缴费确定型计划养老金的一定比例转为免税的一次性支付,只要数额不超过其最后工资收入的3/80乘以服务年限(最高为40年)。因此,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时间越短,所享有的一次性支付的免税额就越小。在英国,几乎所有的退休雇员都会选择这一限额的一次性支付待遇。

(三)日本

日本的企业年金是企业对雇员劳动的补偿,是对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的补充,是由企业根据各自的需要和承受能力制定的优税待遇退休金制度。如果企业年金计划符合《法人税收法》的规定,得到税务局的认可后,企业年金缴费可以全额进入成本,投资收益也可以列入免税科目。

在日本,绝大多数的企业年金基金计划都有一次性给付选择,而更多的人会选择这种方式而不是年金给付方式,就是因为它有税收优惠。日本退休者可以将他们的一次性给付在一定的金额内税前列支。税前列支的金额随着雇员的工作年限而增长。一旦工作年限超过20年,其增长的速度就会更快。

至于年金给付方式,企业年金基金计划支付的年金给付和社会保障计划享有相同的税收。对于一个65岁以下已婚的养老金领取者,免税的最大金额是每年175万日元。对于 65岁及以上、配偶为70岁及以上的养老金领取者,免税的最大年金额是305万日元(详见表3)。

(四)其他国家

以上对美国、英国和日本的企业年金税收处理作了简要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均针对企业年金积累的三个阶段实施了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而事实上,目前世界各国在企业年金或私人养老金计划的制度构建中,采用最多的税制是:允许雇主或雇员从他们的税前收入中扣除养老金缴费额,并减免养老金投资收益所得税,但对待养老金领取时则像对待其他应纳税收入一样,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我国企业年金发展及其税收制度现状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最早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经历了补充企业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试行阶段。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就提出了“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1994年,《劳动法》用法律的形式将其确定下来。《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中规定,“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能力为本企业职工建立。”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是我国企业年金发展道路上的里程碑,它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规范为企业年金,同时明确了企业年金应采取个人账户方式,实行市场化管理运营。2004年1月6日和2月 23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分别颁布了于当年5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对企业年金的建立、企业年金基金的管理和投资运营做出规定。2005年初又陆续颁布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标志着我国有关企业年金的法规制度基本形成。2005年8月初,29家金融机构首批获得37个企业年金管理资格,意味着中国企业年金保险进入到具体实施阶段。

然而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企业年金并未像外界所期待的那样得到快速膨胀性的发展,相反,其积累的基金数额非常有限。究其原因,税收优惠政策的缺位是制约企业年金大力发展的最大瓶颈。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我国财政收入增加迅速,政府已具备了支持和鼓励商业养老保险以及企业年金发展的财政实力。

相比较而言,当前我国针对企业年金的税收政策与国外发达国家有很大差别。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试点方案》规定: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中列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全国大部分地区和行业,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条件地制定和出台了相关的企业年金具体实施办法(见表4)。其中江苏和湖北省的税收优惠力度最大,企业可以把上年度职32212资总额的12.5%在税前列支,而其他省市的这一比例大多为4%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关于全国统一的、完整的、涉及企业年金三个阶段的税收优惠政策是缺失的,而且我国税法中专门针对企业年金计划的法律规定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但可喜的是,目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会同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一起研究相关税收政策,将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制定统一的税收优惠标准和实施细则。

三、借鉴国外企业年金税收政策经验,大力发展我国企业年金

就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企业年金应该是在国家政策和法律引导下发生的企业行为,运用减、免、延等税收优惠方式可激励雇主雇员双方积极建立企业年金,同时也是政府间接介人企业年金领域,引导企业年金规范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各国对企业年金计划的税收优惠政策如此重视,究其原因,一是它能够切实有效地鼓励和刺激年金的积累,二是其实施还能产生其他一系列重大宏观经济效应。

首先,从表面上看,税收优惠政策会减少国家财政的即期收入,但实际上,随着企业年金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应具有积极作用。因为各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普遍存在严重赤字,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国家财政来承担的,如果企业年金计划能够大力发展,那么它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品,就能有效缓解国家财政压力。企业年金的发展还能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收入替代率,进而对完善养老的整个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从经济学上分析,税惠政策的实施能够鼓励和刺激企业投资员工福利项目,增强其人力资本的安全性和竞争力。同时,它还能够引导个人一生的合理理财和风险管理,达到储蓄行为和消费行为的最优化,有利于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和社会安定。

此外,企业年金基金的不断积累和市场化运营,必将为资本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长期资金来源,从而增强资本市场资金供给能力和运行效率,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与产品创新。同时,企业年金作为一种长期的强制性储蓄,属于非流动性资产,通过它的不断积累可以将一部分银行存款和现金引入资本市场,减少银行超额信贷和个人短期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流动性剩余问题,并通过货币乘数作用的放大,最终会对中长期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企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篇7

--无锡市分行二四年上半年资金计划管理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随着粮食市场的进一步放开和深入,“三农”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已日趋突出,农发行的管理职能和业务范围也发生了变化,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我行资金计划管理工作在市分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收购资金封闭管理这个中心,适时调整工作思路,以总行的规范化管理考核为工作准则,以努力实现提高信贷资金运用效率和切实防范信贷风险为双重目标,调动资金计划条线在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资金计划工作的职能作用,使我行资金计划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2004年上半年资金计划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明确工作目标,量化和细化考核评比办法

继全省分、支行长会议之后,市分行召开了2004年工作会议,把风险管理摆在了全行各项工作的首位,明确提出了年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努力方向:以规范化管理为基础,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绩效管理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凸现机关处室的指导职能和服务职能为宗旨,灵活务实地开展计划信贷管理工作。并且对照省行资金计划处的考核办法,对资金计划工作百分考核内容进行了量化和细化,从处室到基层行都相应建立了计划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在百分考核办法中,把资金计划工作细分为计划管理、资金管理、财政补贴资金管理、现金及利率管理、统计管理、等级行管理、业务综合管理七大块,做到了岗位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半年来的工作表明,年初制定的工作意见和考核评比办法方向明确,切合实际,对做好全市资金计划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二、加强资金营运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今年以来,我行进一步加强信贷资金营运管理,信贷资金回笼后及时归还系统内借款,贷款回笼和借款下降基本保持一致。上半年每月信贷资金运用率均保持在99.5%以上,信贷资金保持较高的营运水平。

1、坚持资金头寸限额管理。今年以来我行计划部门进一步提高经营核算意识,严格对资金头寸的管理,在省行核定的资金头寸限额内按季核定基层行的资金头寸限额,并要求在保证正常业务开展的前提下,各行根据自身情况在限额内尽量压缩头寸占用,对不合理占用及时调整,保证了各行科学合理占用头寸资金,做到不闲置、不浪费。

2、完善资金调度管理。在资金调度环节上,市县明确专人负责资金调拨管理工作。在请调资金时,做到资金调拨与信贷计划的衔接,增强了资金与计划双重宏观调控作用,避免了资金供应脱节情况的发生。今年以来电子联行资金请调系统运行正常,我行继续坚持“小额度、勤调度”的资金调度原则,尤其是总行调整了资金请调时间以后,更加方便了基层行的资金使用,减少了资金请调时间,减少了资金头寸占用,今年上半年全行共请调资金87笔23350万元。同时我行严格按上级行的要求,规范使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资金调拨通知书》、《资金请调单》、《资金申请审批情况表》等,建立了《系统内资金往来台帐》,按月通过电子联行系统与总行对账,全年账务无差错,保证了资金的安全运行。

三、加强统计管理工作,提高统计资料质量

(一)我行各级统计人员克服统计工作量比往年有大幅提增、统计报表上报时间节假日不顺延等实际情况,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保质、保量、按时做好统计工作。准确及时地上报了省分行与人民银行的各类统计报表,统计工作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为加强对现金计划执行情况的监测和分析。我行建立了现金投放、回笼月度分析报告制度,按月对辖内支行、部现金收支情况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并对造成当期现金投放(或回笼)的原因予以重点分析。

(三)我行在统计管理上始终坚持按照国家统计法以及人民银行和农发行的有关规定进行,统计数据完全来源于各支行(部)会计部门的各项报表,坚持报真情、报真数,不擅自公开发表统计资料和泄露统计机密,在按时完成好省分行规定的各项统计资料的同时,认真地做好当地人民银行要求上报的各类统计报表。

四、加强财补资金管理,做好监督拨付工作

今年以来我行对财政补贴资金管理的重点是加强与财政、粮食部门的联系,积极向政府、财政、粮食主管部门汇报粮食销售、保管情况,补贴资金能否及时拨付到位直接影响到我行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自粮食市场放开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各项财政补贴已逐步减少,加上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给粮食企业经营和我行收息率的顺利完成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也严重影响到我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在新形势下,我行年初对所辖支行、部的财政补贴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及时掌握各级粮棉油储备数量、库存值的增减变化及其原因,对各项补贴的项目、金额、来源、时间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对已掌握的各项财政补贴政策和财政补贴资金拨补情况,认真实施规范化操作,切实加强财政补贴资金的督促到位和监督拨补等管理工作,按时正确上报各类财政补贴报表及有关情况分析;认真及时登记各类财政补贴台帐,确保台帐间数据准确、衔接。

(二)积极加强宣传,密切与财政、企业主管部门的联系,争取理解和支持,为管理财政补贴资金营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各支行、部落实配备了财政补贴资金管理的兼职人员,积极主动督促同级财政和企业主管部门及时拨付财政补贴资金,弄清每一笔补贴资金的来龙去脉,及时将补贴资金到位情况反馈财政部门,督促下拨资金,避免了由于职责不清、信息不对称造成补贴资金滞留的情况,并与会计部门积极配合,做好柜面监督,共同做好了财政补贴资金专户和拨付手续的管理。

(三)经过我行与当地财政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财政补贴资金到位情况及监测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至6月末,全市应收各项财政补贴资金6243万元,实收各项财政补贴资金4857万元,财政补贴资金到位率77.8%。

五、监测和分析等级行管理指标,适时调整工作思路

2004年度等级行考核与以前年度相比有很大的调整,首先市行要求各支行认真领会等级行管理文件,掌握新的指标精神,并对考核指标提出反馈意见,分析各项指标完成的难易程度,指导全年工作。其次根据各行按月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市行对各行的失分项进行原因和对策分析,通过对经营指标的监测反映,适时调整工作思路,找出工作重点,明确工作方向,为领导的预测决策提供了保障,有效提高了各行的经营管理水平。

六、加大调查研究深度,做好业务经营分析,发挥业务综合职能

为了充分发挥资金计划业务部门的综合职能作用,我行十分注重提高业务经营分析水平,增强业务分析的实用性,做好领导的参谋助手。通过对所辖支行、部和粮食购销企业信贷资金运用、粮油物资运动、信贷资金活动的变化、信贷资产结构变化及存贷款异常变化等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动态情况,深入分析影响全行业务活动的各种因素,并且坚持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态相结合、近期分析与远期分析相结合、银行信贷业务活动分析与企业经营活动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紧紧抓住收购资金封闭管理重点和疑点,揭示规律,找出特点,反映问题,提出对策,增强了全行业务经营分析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七、加强现金和利率检查,确保政策正确执行

(一)今年以来,我行按照有关现金管理的文件精神及具体实施办法,继续抓好现金管理工作。一是做好现金计划管理,现金计划一经下达,认真组织执行,同时要做好与当地人行现金投放计划的衔接工作。二是做好大额现金支付的内部审批工作,严格按照大额现金支付三级审批制度。三是加强粮棉购销企业现金帐户管理,严格控制粮棉购销企业帐户现金的支取,合理核定企业淡旺季库存现金限额,切实改进金融服务,积极引导企业减少现金使用。各支行(部)在信贷监管中强化了现金管理,并不定期地进行现金专项检查。市分行也在利率检查的同时对各支行(部)进行了检查。从检查情况来看,企业现金收支基本能按照管理要求执行。

(二)我行利用多种形式向购销企业宣传利率政策,明确公布人行规定的企业存款利率、正常贷款利率,按合同利率计息、按利率调整分段计息以及逾期贷款、挤占挪用贷款加罚息等政策,指导企业计算好利息收支帐;银行内部严格执行各项存贷款利率及收息政策,切实维护利率政策的严肃性,有效地发挥利率的调控、激励和约束作用。在严格执行利率政策的同时,我行要求各支行(部)每季对利率执行情况进行一次自查,并书面上报市分行。市分行也对各支行(部)全部贷款的利率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从检查情况来看,利率执行情况基本能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求。

八、认真做好夏季信贷资金需求预测,为经营决策服务。

为进一步做好2004年夏季粮油收购工作,保证粮油收购资金的供应,我行主动和粮食、农业等部门联系, 搜集相关农业经济部门的信息资料,如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变化情况,粮棉油种植面积变化、产量变化,粮棉企业改革改制进程等。并深入企业,获取企业的经营信息量,为计划预测服务。通过对今年夏季粮油购销形势的分析,预计前期收购进度较慢,收购时间会拉长,可能会出现收粮困难的现象。随着粮食收购准入条件放开,粮食收购主体呈多元化,收购量势必降低。结合多方面因素考虑,预计全市将收购小麦约6200万公斤、收购油菜籽1945万公斤。

回顾2004年上半年我行资金计划管理工作,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对照省分行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新形势下,全市计划在岗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有待进一步充实,业务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所辖各支行、部每月(季)财政补贴资金到位情况不甚理想,有待进一步加大与当地财政部门协调力度。

九、下半年工作打算

二四年下半年我行资金计划管理工作要积极适应当前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紧紧围绕年初制订的资金计划管理工作意见,积极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资金计划管理工作的综合职能作用,更好地为全行的各项业务工作服务。

(一)根据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和考核内容,加大资金计划工作考核力度,按季向所辖支行、部公布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促进全市资金计划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适应市场化要求的信贷投放预测机制。按照“购得进、销得出、有效益”的原则预测年、季度企业购销量,编制年、季度粮棉购销计划;根据粮棉市场供需情况和预期购销价格测算,按照“以效定贷,以销定贷”的贷款原则预测信贷投放量,编制年、季度贷款投放计划。同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和粮棉市场变化趋势,及时修正年、季度粮棉购销计划和贷款投放计划,以逐步建立适应市场化要求的信贷投放预测机制。

企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篇8

--无锡市分行二四年上半年资金计划管理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随着粮食市场的进一步放开和深入,“三农”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已日趋突出,农发行的管理职能和业务范围也发生了变化,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我行资金计划管理工作在市分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收购资金封闭管理这个中心,适时调整工作思路,以总行的规范化管理考核为工作准则,以努力实现提高信贷资金运用效率和切实防范信贷风险为双重目标,调动资金计划条线在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资金计划工作的职能作用,使我行资金计划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2008年上半年资金计划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明确工作目标,量化和细化考核评比办法

继全省分、支行长会议之后,市分行召开了2008年工作会议,把风险管理摆在了全行各项工作的首位,明确提出了年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努力方向:以规范化管理为基础,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绩效管理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凸现机关处室的指导职能和服务职能为宗旨,灵活务实地开展计划信贷管理工作。并且对照省行资金计划处的考核办法,对资金计划工作百分考核内容进行了量化和细化,从处室到基层行都相应建立了计划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在百分考核办法中,把资金计划工作细分为计划管理、资金管理、财政补贴资金管理、现金及利率管理、统计管理、等级行管理、业务综合管理七大块,做到了岗位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半年来的工作表明,年初制定的工作意见和考核评比办法方向明确,切合实际,对做好全市资金计划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二、加强资金营运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今年以来,我行进一步加强信贷资金营运管理,信贷资金回笼后及时归还系统内借款,贷款回笼和借款下降基本保持一致。上半年每月信贷资金运用率均保持在99.5%以上,信贷资金保持较高的营运水平。

1、坚持资金头寸限额管理。今年以来我行计划部门进一步提高经营核算意识,严格对资金头寸的管理,在省行核定的资金头寸限额内按季核定基层行的资金头寸限额,并要求在保证正常业务开展的前提下,各行根据自身情况在限额内尽量压缩头寸占用,对不合理占用及时调整,保证了各行科学合理占用头寸资金,做到不闲置、不浪费。

2、完善资金调度管理。在资金调度环节上,市县明确专人负责资金调拨管理工作。在请调资金时,做到资金调拨与信贷计划的衔接,增强了资金与计划双重宏观调控作用,避免了资金供应脱节情况的发生。今年以来电子联行资金请调系统运行正常,我行继续坚持“小额度、勤调度”的资金调度原则,尤其是总行调整了资金请调时间以后,更加方便了基层行的资金使用,减少了资金请调时间,减少了资金头寸占用,今年上半年全行共请调资金87笔23350万元。同时我行严格按上级行的要求,规范使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资金调拨通知书》、《资金请调单》、《资金申请审批情况表》等,建立了《系统内资金往来台帐》,按月通过电子联行系统与总行对账,全年账务无差错,保证了资金的安全运行。

三、加强统计管理工作,提高统计资料质量

(一)我行各级统计人员克服统计工作量比往年有大幅提增、统计报表上报时间节假日不顺延等实际情况,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保质、保量、按时做好统计工作。准确及时地上报了省分行与人民银行的各类统计报表,统计工作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为加强对现金计划执行情况的监测和分析。我行建立了现金投放、回笼月度分析报告制度,按月对辖内支行、部现金收支情况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并对造成当期现金投放(或回笼)的原因予以重点分析。

(三)我行在统计管理上始终坚持按照国家统计法以及人民银行和农发行的有关规定进行,统计数据完全来源于各支行(部)会计部门的各项报表,坚持报真情、报真数,不擅自公开发表统计资料和泄露统计机密,在按时完成好省分行规定的各项统计资料的同时,认真地做好当地人民银行要求上报的各类统计报表。

四、加强财补资金管理,做好监督拨付工作

今年以来我行对财政补贴资金管理的重点是加强与财政、粮食部门的联系,积极向政府、财政、粮食主管部门汇报粮食销售、保管情况,补贴资金能否及时拨付到位直接影响到我行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自粮食市场放开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各项财政补贴已逐步减少,加上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给粮食企业经营和我行收息率的顺利完成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也严重影响到我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在新形势下,我行年初对所辖支行、部的财政补贴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及时掌握各级粮棉油储备数量、库存值的增减变化及其原因,对各项补贴的项目、金额、来源、时间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对已掌握的各项财政补贴政策和财政补贴资金拨补情况,认真实施规范化操作,切实加强财政补贴资金的督促到位和监督拨补等管理工作,按时正确上报各类财政补贴报表及有关情况分析;认真及时登记各类财政补贴台帐,确保台帐间数据准确、衔接。

(二)积极加强宣传,密切与财政、企业主管部门的联系,争取理解和支持,为管理财政补贴资金营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各支行、部落实配备了财政补贴资金管理的兼职人员,积极主动督促同级财政和企业主管部门及时拨付财政补贴资金,弄清每一笔补贴资金的来龙去脉,及时将补贴资金到位情况反馈财政部门,督促下拨资金,避免了由于职责不清、信息不对称造成补贴资金滞留的情况,并与会计部门积极配合,做好柜面监督,共同做好了财政补贴资金专户和拨付手续的管理。

(三)经过我行与当地财政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财政补贴资金到位情况及监测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至6月末,全市应收各项财政补贴资金6243万元,实收各项财政补贴资金4857万元,财政补贴资金到位率77.8%。

五、监测和分析等级行管理指标,适时调整工作思路

2008年度等级行考核与以前年度相比有很大的调整,首先市行要求各支行认真领会等级行管理文件,掌握新的指标精神,并对考核指标提出反馈意见,分析各项指标完成的难易程度,指导全年工作。其次根据各行按月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市行对各行的失分项进行原因和对策分析,通过对经营指标的监测反映,适时调整工作思路,找出工作重点,明确工作方向,为领导的预测决策提供了保障,有效提高了各行的经营管理水平。

六、加大调查研究深度,做好业务经营分析,发挥业务综合职能

为了充分发挥资金计划业务部门的综合职能作用,我行十分注重提高业务经营分析水平,增强业务分析的实用性,做好领导的参谋助手。通过对所辖支行、部和粮食购销企业信贷资金运用、粮油物资运动、信贷资金活动的变化、信贷资产结构变化及存贷款异常变化等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动态情况,深入分析影响全行业务活动的各种因素,并且坚持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态相结合、近期分析与远期分析相结合、银行信贷业务活动分析与企业经营活动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紧紧抓住收购资金封闭管理重点和疑点,揭示规律,找出特点,反映问题,提出对策,增强了全行业务经营分析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七、加强现金和利率检查,确保政策正确执行

(一)今年以来,我行按照有关现金管理的文件精神及具体实施办法,继续抓好现金管理工作。一是做好现金计划管理,现金计划一经下达,认真组织执行,同时要做好与当地人行现金投放计划的衔接工作。二是做好大额现金支付的内部审批工作,严格按照大额现金支付三级审批制度。三是加强粮棉购销企业现金帐户管理,严格控制粮棉购销企业帐户现金的支取,合理核定企业淡旺季库存现金限额,切实改进金融服务,积极引导企业减少现金使用。各支行(部)在信贷监管中强化了现金管理,并不定期地进行现金专项检查。市分行也在利率检查的同时对各支行(部)进行了检查。从检查情况来看,企业现金收支基本能按照管理要求执行。

(二)我行利用多种形式向购销企业宣传利率政策,明确公布人行规定的企业存款利率、正常贷款利率,按合同利率计息、按利率调整分段计息以及逾期贷款、挤占挪用贷款加罚息等政策,指导企业计算好利息收支帐;银行内部严格执行各项存贷款利率及收息政策,切实维护利率政策的严肃性,有效地发挥利率的调控、激励和约束作用。在严格执行利率政策的同时,我行要求各支行(部)每季对利率执行情况进行一次自查,并书面上报市分行。市分行也对各支行(部)全部贷款的利率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从检查情况来看,利率执行情况基本能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求。

八、认真做好夏季信贷资金需求预测,为经营决策服务。

为进一步做好2008年夏季粮油收购工作,保证粮油收购资金的供应,我行主动和粮食、农业等部门联系, 搜集相关农业经济部门的信息资料,如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变化情况,粮棉油种植面积变化、产量变化,粮棉企业改革改制进程等。并深入企业,获取企业的经营信息量,为计划预测服务。通过对今年夏季粮油购销形势的分析,预计前期收购进度较慢,收购时间会拉长,可能会出现收粮困难的现象。随着粮食收购准入条件放开,粮食收购主体呈多元化,收购量势必降低。结合多方面因素考虑,预计全市将收购小麦约6200万公斤、收购油菜籽1945万公斤。

回顾2008年上半年我行资金计划管理工作,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对照省分行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新形势下,全市计划在岗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有待进一步充实,业务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所辖各支行、部每月(季)财政补贴资金到位情况不甚理想,有待进一步加大与当地财政部门协调力度。

九、下半年工作打算

二四年下半年我行资金计划管理工作要积极适应当前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紧紧围绕年初制订的资金计划管理工作意见,积极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资金计划管理工作的综合职能作用,更好地为全行的各项业务工作服务。

(一)根据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和考核内容,加大资金计划工作考核力度,按季向所辖支行、部公布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促进全市资金计划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适应市场化要求的信贷投放预测机制。按照“购得进、销得出、有效益”的原则预测年、季度企业购销量,编制年、季度粮棉购销计划;根据粮棉市场供需情况和预期购销价格测算,按照“以效定贷,以销定贷”的贷款原则预测信贷投放量,编制年、季度贷款投放计划。同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和粮棉市场变化趋势,及时修正年、季度粮棉购销计划和贷款投放计划,以逐步建立适应市场化要求的信贷投放预测机制。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