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8篇

时间:2022-05-29 14:07:56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篇1

【关键词】郭沫若;徐志摩;浪漫;美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027-02

郭沫若是中国文坛上的彗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特别在诗歌方面,他的成就是绚烂卓著的。他开拓了诗歌发展的新时代,谱写下新诗史中辉煌的一页。在郭沫若的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创造社诗人浪漫主义的诗人特质。他的诗歌主观色彩浓烈,喜欢用神话题材,大胆地运用想象与夸张,风格豪放不羁,酣畅地表达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而徐志摩的诗歌,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无疑是最为引人瞩目的文学现象之一。徐志摩是一个追求爱、自由和美的诗人,是一个带着一身浪漫情趣的诗人,在寻求单纯的自然美中体现了诗人洁美的灵性。他是一个真正的诗人,十年的诗歌创作生涯,为中国诗坛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他的诗歌轻灵飘逸,同时注意对诗歌意象的经营与追求,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歌韵律之美。郭沫若与徐志摩,同为新诗史上杰出的诗人。朱自清先生就曾经认为:“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他们的诗歌一样是对美的追求,一样表达了诗人自身的浪漫情怀,然而这种关于浪漫的诠释,这种诗歌美的形式,却又是这样地截然不同。本文将结合他们的思想与诗人具体作品的艺术特色来作一粗浅的探讨。

1 思想上不同的来源

郭沫若早年曾留学日本,1918年考入九洲帝国大学学医,开始诗歌创作,早期诗作受布鲁诺,斯宾诺莎泛神论思想影响。泛神论认为:“本体即自然,神即自然”,神是非人格的本源,但这个本源不在自然界以外,而是和自然界等同。“泛神论”是一种哲学学说,它在斯宾诺莎那里,实质上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在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反对封建和宗教的斗争中,泛神论起过进步的历史作用。[1]由于民主思想和进步文学的鼓舞和影响,郭沫若深深领悟到:在鼓舞人们的政治热情,在进行改革社会的斗争中,文学是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巨大力量的。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一九一九年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这些伟大的革命运动,都进一步地激励了郭沫若的革命炽情。郭沫若是和我国新文化运动一起成长起来的,他一登上文坛,就显示了诗人和战士的勇猛姿态。1921年8月问世的《女神》中凝铸着的作者诅咒黑暗社会、反对传统制度的思想感情,几乎达到了狂热的境地;而对新社会的憧憬,对黎明的渴望和战斗的炽情,也达到了沸燃点。因此,郭沫若是带着革命浪漫主义的倾向踏上文学道路的,他的《女神》是引发黎明的火炬,是呼唤暴风雨的海燕。《女神》充满着渴望光明、自由、民主的激情。

关于徐志摩的思想来源,很早以前就有人指出:徐志摩的思想之“杂”,几乎近于杂乱无章的地步。徐志摩自己对此也直言不讳,声称他的思想“永远不是成系统的”。如果从现象着眼,我们发现他的世界观确实很难纳入某个确切的思想体系,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罗素的基尔特主义、萧伯纳的费边主义、尼采的超人主义哲学、卡莱尔的英雄崇拜观和“衣裳哲学”、泰戈尔的人道爱、哈代的悲观主义等等都在徐志摩那里占有各自的位置,他的世界观就想是一个五颜六色的大杂烩。[2]然而我们发现,执着地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想是徐志摩思想的核心。因而他的艺术追求是充满博爱性灵的艺术,充满具有人的灵性的艺术。在徐志摩的思想体系中,“爱”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结构因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少有人像徐志摩一样赋予“爱”以万能的力量,对“爱”顶礼膜拜,奉若神明。虽然在徐志摩的笔端,“爱”常常表现为男女间的“恋爱”和“亲情”,但实际上,他的“爱心”有着相当宽泛的内容,这就是西方文艺复兴的人道主义的博爱精神。徐志摩就是这样,企图用“爱”来扫荡侵占人们心灵的一切卑琐和庸俗,他以“爱”为基石,开始一砖一瓦地营造他的理想世界。正是因为郭徐两人在思想上的不同,才决定了他们诗歌的表现形式也截然不同。虽然同样是对美和自由的讴歌和赞颂,同样是对于浪漫和理想的追求,但两位诗人却采取了不同的表现方式。郭沫若情感的释放是那样的肆无忌惮,酣畅淋漓。他的浪漫,是一种狂飙式的革命主义精神。徐志摩的诗歌是精巧的,带着诗人优雅的气质。他的浪漫是温柔的,缓慢的,像是宁静的湖面,漂浮着淡淡的哀愁。

2 不同的艺术创作特色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篇2

关键词:高中 古诗文 传统文化 融入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的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指导思想,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凝聚了几千年文化的精髓。本文将以高中古诗文教学为出发点,把传统文化教育如何融入到教学中进行阐述。

一、高中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入的意义

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要增强学生文化意识,重视重大文化遗产的传承,理解与尊重多元文化,发展新文化,积极参与新兴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一个民族国家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这是必然的,这是自己的灵魂支柱,凝聚了生命力与创造力。古诗文是国家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精神与情感,对提高高中生的人文素养有重要的作用。弘扬传统文化是我国的基本发展路线,增强国家软实力,能提高世界竞争力。在高中古诗文中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里,不但是遵循教育事业发展路线,更是遵循国家传统文化继承弘扬的指导路线。积极的推进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能够体现时代的特征。

二、传统文化教育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内涵

我国古诗文的文化博大精深,在高中语文古诗文中,大致分为对国家的热爱、对情爱的呼唤以及对对理想的追求几大类型内涵。

(一)爱国主义的体现

从古至今,有许多的爱国人士都作了体现爱国的著作,从一个人的爱国情义可以知道他必然是想要有所作为的,热爱自己的祖国是一种炙热的情感,是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在高中语文中就选取了大量的富有爱国情怀的古诗文,比如在战国末期楚国著名辞赋家屈原的《离骚》一文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屈原的爱国忧民的情怀,在传统文化中,具有许许多多的爱国情怀的文人,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后代既要学习古人的忠心爱国思想,又要学习古人鞠躬尽瘁的精神。

(二)对真情的深情呼唤

古诗文中作者对亲情、爱情、友情及思乡感情的呼唤,一直占据古诗文的永恒母题的地位,在高中古诗文中有明显的体现。比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文中的“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诗文中的美景里。又如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文中的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表达对亡夫的无尽思念。从古至今,诗文就是对人间真情呼唤的情感史作,是古诗文的重要构成因素。

(三)对理想的追求

大多古诗文作者对社会的现实的深刻揭露反思与对理想的崇高追求都比较炙热。“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我国古代诗人普遍追求的,对社会的关心与在社会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比如,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h英雄泪”,充分的表现词人对理想的崇高追求,在观景的过程中,引发自己的家国之恨与思想感情,表达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高远抱负,最终却壮志难酬,叹息流年。古代词人对社会人生的反思,对理想的追求,为现代高中学生追求理想提供了现实依据,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

要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是离不开具体的诗文领悟的,以语文教学为主,文化传播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在古诗文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找准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点

充分的理解古诗文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古诗文从古代传承下来,之所以叫古诗文,是与现代的语言大有不同,学生只能在书本中与古诗文有些许接触,日常生活运用较少。所以,教师要找到一个恰当的融入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古诗文,接受传统文化。根据这个教学进程,教师要根据古诗文中的具体内容,找准融入点,将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系统的切入。比如,在教学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蜀道难》一文时,在结束诗句意思的理解后,要重点引导学生感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这句名句,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不自觉的在眼前浮现蜀道难于上青天的气势磅礴,继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设置传统文化情景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不能只考说教的教育方式,还要将学生带入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中,走进古诗文作者的心里,体会其思想感情,在中收益,从而达到传统文化教学的目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对高中生必须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结合课文内容,设置情景内容,让学生换位思考,细细解读诗人内心情感,并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比如在学习苏轼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词句含义之后,让学生设想在雨中行走,思考自己的人生,表现诗人的超脱胸襟,指引学生学习诗人的精神,最终达到传统文化输送教育的目标。

(三)合理运用相关文化活动

在高中学习中,经常会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语文教师可充分运用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语文学习是不能离开日常生活的,古诗文更是如此。由于古诗文比较枯燥乏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发挥古诗文以载体的功能,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在学校开展的语文朗诵比赛时,教师积极的鼓励学生参加活动,并得出总结体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组织学生参观就近的古文化遗迹,感受古人的生活场景,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间接的完成传统文化在古诗文教学中的融合。

结束语:

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绝大部分取决于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作为一名传承传统文化的语文教师,应该主动探索古诗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方式,从而促进高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扬。

参考文献:

[1]章李鸽.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4

[2]王凯.高中古诗文与传统文化[D].四川师范大学,2013.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篇3

关键词: 黄节 国粹主x 诗教观 思想 研究

一、国粹主义思想研究

国粹学派的核心组织国学保存会和南社是20世纪初先后成立的两个文化文学团体,黄节作为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他既是国学保存会的发起人,又是南社的发起人,在这种身份下形成的国粹主义成为黄节一生中最重要的思想。

在近十年来的研究中,学术界对黄节国粹主义思想的研究最主要的是孙之梅的《南社与国粹派学术文化运思的共性》、张耀武的《黄节思想研究》、侯彤彤的《黄节国粹主义思想研究》,以及王少梅的《黄节与国粹学报》。

在孙之梅的《南社与国粹派学术文化运思的共性》中提到了黄节对国粹派的特殊贡献:他不仅是国学保存会的主要投资者,而且是国粹派理论的建构者。黄节在对国粹理论作了界定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国粹保存主义”,把保存国粹与保国求存、与民族主义联系起来。同时,文章指出了黄节的国学思想奠定了国学保存会的理论纲领。

张耀武的《黄节思想研究》则着重阐释了黄节“以国粹思想为核心”的思想归依,研究了黄节国粹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发现当时中国人为了对抗外国人野蛮行为而形成了文化派别――国粹派,黄节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此外,文章还研究了黄节的国粹含义,并且系统阐述了黄节的国粹主义与日本国粹主义思想的差别,指出了黄节国粹主义理论的建构体系,论证了黄节在推进国粹主义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又延伸到以国学为核心的学术批判,提出了国粹派心目中真正想要建立的国学概念,即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最后,张耀武还谈到了黄节把国粹主义思想由理论变为实践,突出了国粹主义思想的现实性。

在侯彤彤的《黄节国粹主义思想研究》这篇硕士学位论文中,作者首先阐述了黄节对国粹主义思想的发扬与丰富,解读了黄节所认为的“国粹”,指出了黄节对史学的研究,认为如果不能吸收外界的先进文明如日本的国粹主义思想,并改造使之适合自己国家的情况,就会导致国家灭亡的观点。

其次研究了黄节国粹主义思想对社会的影响。第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去伪存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第二,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积极性;第三,认识到文化的民族性,对振奋民族精神有益;第四,反映了民族主义革命的时代主题;第五,为宣扬岭南文化、教育改制做出了贡献。

最后对黄节的贡献作了总结。黄节的思想对发扬国粹起到了促进作用,增强了人们对国家的信心,从正面突出了黄节国粹主义思想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王少梅的《黄节与国粹学报》指出了黄节认为“国粹”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是助益民族进化、富有生命活力的文化精华,是能够发挥民族和民主精神的传统文化遗产,它蕴含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是一国精神之所寄;其为学,本之历史,因乎政治、齐乎人心所同,是源于历史、种族、地理形成的中国文化所独有的一种民族性或民族精神,是立国之本。此外,文章还论述了黄节为推进其“国粹主义”思想而做的努力。

总的来说,近十年来,学术界对黄节国粹主义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国粹主义的产生和国粹主义的丰富与发扬,并且研究的出发点基本是黄节在国学保存会和南社的活动。

二、“诗教观”研究

国粹主义思想是黄节一生中最重要的思想。在谈到“国粹”时,我们就不免想到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想到黄节热爱的诗歌。在黄节的一生中,他不仅热爱诗歌、为诗歌作注,还把诗歌融入教育教化当中,并且十分推崇这种方式,这就是黄节一生当中又一重要思想――“诗教观”。

黄节“我独治诗思远古”,一生都以著述、笺注,践行他的诗教观。他认为:“诗教关乎国家之兴亡,而诗歌衰落,诗义不明,则会导致国家的危亡。”他承袭了孔孟以来以诗歌为教化的观点,同时杂糅了时代赋予他的使命感,进而构建起自成一格的“诗教观”。

在近十年来的研究中,学术界对黄节思想的研究也涉及了他的“诗教观。”王少梅、李杰、庄静的《黄节诗教观的学术文化渊源》主要从“诗教观”的历史脉络、岭学内倾思想及师承关系的影响这几个方面探讨了黄节诗教观的形成,指出了黄节以岭南诗教文化为手段,以良知和责任为地基,以道德践履为砖瓦,以唤醒全体国民的纯粹良知和道德心为目标,重建人的精神信仰,树人伦之式,促进人性的自我完善、自我提升,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从而对国家存亡有一种自觉的担当。

殷悦在《论黄节的诗教观》中分别从黄节“诗教观”的萌芽和形成来阐述:诗教观作为黄节教学思想的核心,它萌发于黄节少年受教之时,并深受岭学之影响,而后在时局的变动和内心的激荡中终于成形,并集中体现在其《阮步兵咏怀诗注・自叙》一文中。黄节的诗教观不仅体现了他以诗歌为教化的信念,更反映出中国近代学者希冀借源远流长的诗教传统,以救国济民的思想。

而张正明、王学燕的《浅析黄节诗教观的内蕴》则主要从国族意识和人格意识两方面来解析黄节的诗教观。相对于前两者的研究,后者则更侧重于解读黄节诗教观的重要性。

黄节的诗教思想还体现在他编写的教材中,陈泽泓在《爱国未有不爱乡――试析黄节编著广东乡土教科书》一文中探讨了黄节的思想:黄节编写乡土教材之宗旨,不仅在于让受教育者了解乡土历史、地理,更注重引导了解本省乡土历史、地理与国家大局之关系,灌注爱乡不忘爱国、爱国才能爱乡的思想。此外,黄节还能将铁路、电线、邮政、电话等洋玩意收入教科书中,设立了专门的学科,说明他重视科学进步和应用,并非食古不化的死守“国粹”者。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近十年来,学术界对黄节“诗教观”思想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黄节“诗教观”的产生和发展上,因而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还是略显不足。

从以上的总结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近十年来关于黄节思想的研究突出表现在他的“国粹主义”和“诗教观”两个方面,研究的重c都在于这两种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并且“国粹主义”思想的研究热度高于“诗教观”,研究的视域较后者更为开阔。

三、研究的不足与建议

仔细分析、比较近十年来与黄节思想有关的研究,可以看出当前关于黄节思想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首先,黄节作为岭南的著名学者,他的国粹主义思想是他一生中很重要的贡献,贯穿在他的诗集、诗注当中。但在近十年来的研究中,鲜有学者把黄节的国粹主义思想与黄节的诗集、诗注结合起来研究,使得黄节的国粹主义思想表现得较为单薄。另外,黄节的国粹主义思想作为黄节思想的一大贡献,其进步性体现在哪?在当时社会提出有何意义?与其他国家的国粹主义思想又有哪些不同?在近十年来的研究中都鲜少涉及。

其次,黄节“诗教观”的研究显得较为平淡。其“诗教观”作为其教学教化的核心,与他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国粹主义”思想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其“诗教观”在他的诗歌中、在《诗学》中又是如何体现的?在近十年的研究中,鲜见相关探讨,成为研究黄节诗教观的不足之处。

最后,黄节作为一名教育家,“诗教观”作为他的一种教学思想,他在教学中是如何传递的?这种教学思想对当时的教育有没有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教学中他是否还传递了其他思想,传递过程中是否借助了他造诣颇深的诗歌?这些在近十年来的研究中也很少见到。

针对以上的这些不足,建议学者或许可以做一做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第一,进一步挖掘黄节的“国粹主义”、“诗教观”思想,并与黄节的诗歌创作联系起来,在联系中找到黄节思想的继承性与发展性,找到这种思想的优越性,以及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第二,把黄节的《诗学》和“诗教观”联系起来,探讨《诗学》与“诗教观”之间存在的联系。

第三,从教育层面切入,研究黄节“国粹主义”和“诗教观”思想的传播,在这种研究中探讨黄节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他这种思想的教导下,当时学生的反应,以及他的教学中是否取得一定的效果。

总之,黄节作为岭南的集大家者,不论其诗歌创作、诗歌笺注还是思想,都对后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对他思想的进一步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黄节,定位黄节,并更进一步明确黄节在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耀武.黄节思想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2]侯彤彤.黄节国粹主义思想研究[M].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3]殷悦.岭南学者黄节研究综述[J].电影评介,2010(17):99-101.

[4]殷悦.论黄节的诗教观[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4).

[5]王少梅,李杰,庄静.黄节诗教观的学术文化渊源[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6]张鹏,齐丽梅.不反江河仍日下每闻风雨动吾思――论黄节的进步思想及其与汉魏六朝诗研究之关系[J].语文学刊,2005(11).

[7]陈泽泓.爱国未有不爱乡――试析黄节编著广东乡土教科书[J].广东史志,1999(2):50-54.

[8]张正明,王学燕.浅析黄节诗教观的内蕴[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9]许宏泉.学人翰墨・黄节[J].艺术品,2014(6).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篇4

论文关键词:十四行诗,中的,情爱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他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天才。他的创作广泛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可以当作这个时代的一部形象化的历史来读。

莎士比亚主要以其剧作闻名于世,但他的诗-主要是十四行诗,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十四行诗原是中世纪流行于欧洲民间的一种抒情短诗,是为唱歌而作的一种诗歌体裁,后被文人所掌握运用,并完善发展。十四行诗大约于13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后在16世纪初,英国诗人怀亚特(ThomasWyatt)及其友人萨里(Surrey)将这种诗体引进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十四行诗得到了许多诗人的青睐,而当时最著名的莎士比亚在其创作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式十四行诗的韵律格式,写出了精美绝伦,闻名于世的154首十四行诗。

一.十四行诗的主题思想

莎士比亚写十四行诗,先是按照当时的风尚,以向自己心上人倾诉衷肠为中心内容,并效法典范的意大利写法,每首诗都有一个题目,前四行点题,中四行写主题的发展,后四行推向结局,末尾两行用简明的格言告终。继之他在逐步掌握这一复杂形式之下,便挥洒自如,一步步达到自由支配形式的境界,将其表现的内容日益拓宽,既能装下整个世界,又能装下巨大的戏剧性内容,还能装下无限的感受、思想、想象与激情。

莎士比亚毕生写了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这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在英国诗坛上绽放的一束绚丽的花朵。这些诗不仅饱含着强烈的感情,而且还蕴含着深邃的思想。

在这些诗里,诗人通过对一系列事物的歌颂、咏叹和抨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友谊和爱情的理想、以及他进步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和审美观。诗人通过对友谊和爱情的歌颂,提出了他生活的最高准则:美、善、真,以及三者的结合体。如在第一百零五首中,诗人写道:

美、善、真,就是我全部的主题,

美、善、真,变化成不同的辞章;

我的创造力就用在这种变化里,

三题合一,产生瑰丽的景象。(屠岸译)

这是诗人对他所希望的社会、人生、文学、人性的一种高度概括,对人的内在美质的高度赞赏和歌颂,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人生活和创作的最高标准和追求,是对这一百五十四首诗的最简洁的概括。

综上所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思想主题主要包括情爱观、伦理观、审美观三个方面,而它们又分别是以美、善、真为理想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情爱观里包含着对美的肯定和享受,以歌颂友谊、爱情为基础,通过对爱友之美、情爱之美的赞颂,传达了诗歌艺术能够战胜时间实现美的永恒的理想;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伦理观是以求善为理想的,它塑造了一个弃恶从善、惩恶扬善的社会秩序,这种善事要抨击虚伪、丑恶的旧伦理体系,通过道德熏陶、理性引导和人为努力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境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审美观代表了莎士比亚对艺术的最高理想,他强调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真实人性的倾心描摹、真实社会的客观揭露,以及艺术上的不事雕琢、崇尚自然,这种真又是以客观对象,通过善的引导而最终实现的,是与美、善高度统一的真。

二.情爱观

情感是审美过程中一种主要的心理活动,也是审美认识的主要驱动力。莎士比亚在其作品中描绘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复杂的,但他着重于对美的描绘,揭示了他对美的表现、美的理想。而他的十四行诗的主要魅力之一就在于他的情感美,即其宣扬的情爱观中渗透的对于美的理解、欣赏和追寻。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的情爱观里包含着对美的肯定和享受,传达美是诗歌的主要功能,美在现实生活中要受到时空的限制走向毁灭和消失,但却能通过诗保存下来,永垂不朽。莎士比亚相信诗歌可以鼓励人们追寻美好的情感,相信永恒价值的存在,提升对现世幸福和美的品味。

正如莎士比亚在其十四行诗中的第七十六收缩宣称的一样:“我老写同样的主题/……/我的主题是你和爱,永远不变”,他的十四行诗所追求的是对爱情和友谊的歌颂,并且要不断追求与重复这一主题,从这一主题中提炼出新意。爱情和友谊就像是一座源源不断地宝库,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的灵感。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爱情、友谊内容,之所以具有“永远把旧话重提”的永恒意义,是因为其中渗透着诗人以美为品味的情爱观,使人将爱情和友谊视为美德源泉和灵感,诗人赞颂爱情和友谊,最根本地是出于对美的欣赏和追求。这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超出普通的传统爱情诗的关键意义所在。

由于受到人文主义的影响,莎士比亚赞颂精神之美,主张精神的高度结合。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看不到肉体的放纵,只有最大限度的心灵结合。他对爱友的思念从不因为时间、空间的阻隔而中断,而是始终如一地强烈,虽然肉体还在,思想却遭就飞到爱友身边,他与爱友之间的感情也容不下半点不忠、间隙、隔膜和不和谐。

诗人是用全部生命和热情来追求爱的,他从不因对方的放弃而放弃,也不因困难和阻碍而气馁,爱对他来说就是灵感的源泉,没有了爱的诗人会衰朽。

而这种爱的核心就是爱友之美,是对美的发掘和尊崇。

如第九十八首:

在春天,我一直没有跟你在一起,

但见缤纷的四月,全副武装,

在每样东西的心头点燃起春意,

教那悲哀的土星也同他跳,笑嚷。

可是,无论是鸟儿的歌谣,或是

那异彩夺目、奇香扑鼻的繁花

都不能使我讲任何夏天的故事,

或者把花丛轩昂的茎上采下:

我也不惊叹百合花晶莹洁白,

也不赞美玫瑰花深湛的红色;

它们不过是仿造你喜悦的体态

跟娇美罢了,你是一切的准则。

现在依然像是冬天,你不在旁边,

我跟它们玩,像是跟你的影子玩。(屠岸译)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这种情爱观之所以能够长存不朽,永恒坚贞,最根本的是这种爱是一种美的理想化身,它不仅聚集着所有亡友的爱,而且是美德集中和最高体现。这种爱又是和艺术统一在一起的,诗歌艺术记载着爱友的美,而爱友的美也会因为诗的纪录而永远流传。可以说这种爱是对人类的整体之爱,是对美的忠诚和敬奉。

从中可以看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大部分主题都是与时间有关的,诗人对爱友和情人的爱都要与时间进行抗争,以图达到不朽。在时间与美德关系中,莎士比亚得一个基本命题就是:生命是短暂的,时间是残酷无情的,而艺术是永恒的,美只有在诗歌中得到永恒,在生命死亡后仍然流芳百世、世代传承。事实上,在诗与美的关系上,莎士比亚也有一个思考和寻求的过程。最终诗人想到了一个万全之策:通过爱友结婚生子、诗人写是这两种方式来达到对美德永恒的实现。

总之,对美的追求,是莎士比亚诗歌创作不可缺少的驱动力。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正式通过对美的歌颂来提升世俗的友谊和爱情,通过建立热烈忠诚、宽容美好的情爱观来追求精神之美、人性之美、生命之美。同时,莎士比亚认为美必须通过诗歌的形式才能万世长存。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将美作为诗歌艺术的最高典范和准则,将诗作为记载美的手段,极力歌颂渗透着精神之美、理性之美的世俗爱情和真诚友谊,充满了肯定自有人性、褒扬热烈情感的人文主义理想和激情。

三.人文主义风貌的体现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以歌颂友谊和爱情为主要内容,赞颂美好的感情世界,渴望建立和谐友善的社会伦理秩序、寻求真实客观的审美理想,即美、善、真高度统一的艺术观念和社会理想。而美、善、真的和谐统一,又统一于爱中,爱是它们集中和最高的表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美、善、真思想主题包含着丰富的意蕴,有关对友谊、爱情、婚姻、生命价值的称赞,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个人命运的拷问,对时间、社会、历史、艺术的思考,不仅体现了一个时代人文主义的风貌,而且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价值和开放性意义。

把友谊作为人类之爱,并具体化为美、善、真的融合与协调,赋予无限的境界,在不断的变化中进行着千差万别的艺术创造。这是莎士比亚在其十四行诗创作的中心所在,指导思想所在,以此出发,写出了数以百计的友谊之歌,一首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名篇,争放异彩。

在诗人的笔下,把友谊时而看作高于人生痛苦的精灵,“于是别的苦痛,现在显得苦痛,比起丧失你来便要无影无踪”;时而又认定“你的爱对我比门第还要豪华,比财富还要丰裕,比艳妆光彩,它的乐趣远胜过鹰犬和骏马”;时而愿为友谊而全力付出:“我为你将展尽辩才反对自己,因为你所憎恶的,我绝不爱惜”;时而又意识到“爱呵,你这美妙的题材,值得更高明的笔的精写细描;可是你的诗人不过向你还债,他把夺自你的当作他的创造。”诸如此类颂扬友谊的诗句,翻开诗卷,俯首即拾,表达了诗人对人与人的友谊,对人类之爱的重视和酷爱,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世界观一个极为重要的特色。在他的心目中,这决不是一个抽象的理想,而是体现在具体人的身上,相互辉映。

还有一些十四行诗是专门写爱情的,它们献给的总是称之为黝黑的太太的女人。

诗人笔下的爱情是无条件的,至高无上的:

夺掉我的爱,爱呵,请统统夺去;

看看比你已有的能多些什么?

没什么,爱呵,称得上真情实义;

我所爱早属你,纵使不添这个。

我不能对你这享受加以责备。

风流的妩媚,连你的恶也妩媚,

尽管毒害我,我们可别相仇视。

但是,猜疑是爱情的仇敌:

若没有猜疑把你的清光遮掩,

多少个心灵的王国将归你独占。

所以,检点些,谗言只能更恭维你的美德,

既然时光对你钟情;

因为恶蛆最爱那甜蜜的嫩蕊,

而你的正是纯洁无瑕的初春。(屠岸译)

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无论是对友谊的褒奖还是对爱情的赞美,都贯穿着一根主线,就是对人的爱扩而言之,就是博爱。洋洋一百多首诗作,都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方式,悲剧式的结局,共同表达着一个爱字,人与人的爱,人类之爱。

四.结语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作,是文艺复兴时代英国抒情诗的瑰宝。它们以礼赞生活的颂歌开头,以近似悲剧的心情结束,从中反映出时代的全部精神史,也反映了时代的现实进程。十四行诗无论在莎士比亚的诗歌中还是在他当代的诗坛上,都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虽然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以歌颂友谊和爱情为主要内容,但更是为了赞颂美好的感情世界,渴望建立和谐友善的社会伦理秩序、寻求真实客观的审美理想,即美、善、真高度统一的艺术观念和社会理想。而从创作的宏观上看,莎士比亚对外在于诗人的美或美善真三位一体的认识、把握和表现中也体现出它作为诗人的善和真,即敢于以诗传美的“善”和真诚审美、真实写美的“真”,三者的结合充分体现了莎士比亚的美学观和诗歌创作观。从而内在的美善真三位一体与诗歌创作中的美善真三位一体相互呼应,相互印证,展示了莎士比亚具有创新意义的诗歌成就: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篇5

《艾青诗选》是一部集历史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诗集,真实的反映了历史,高度浓缩作者思想,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初中生读《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范文最新7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读着这情深意切的诗句,相信你的内心也一定会掀起情感的狂澜,这是著名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一诗中饱含热泪唱给大地母亲的赞美诗。

这首诗创作于一九三八年。当时,日寇的铁蹄在中华大地上恣意肆虐,短短的时间,日本侵略军就连续侵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艾青,这位忠贞不渝的爱国诗人,不仅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去,还用他如椽之笔倾诉自己对深重灾难的祖国的挚爱,用壮丽的诗篇为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吹响了战斗的号角。

在《我爱这土地》诗中,诗人采用象征手法,将自己化身为一只多情的鸟,含蓄而深切地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深情、对同胞的热爱。诗中的这只鸟,没有鹦鹉、白鹭俏丽的容颜,也没有黄鹂、鹧鸪清脆的歌喉,但它有一颗深挚的爱国之心,有一腔浓烈的忧民之情。只要活着,它就要用嘶哑的喉咙为土地、河流、风和黎明不懈地歌唱;死后,它也要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这一感人的形象,让那泣血的杜鹃也逊色不少。

众所周知,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曾经是那样的美丽、富庶,它哺育了一代代炎黄子孙,孕育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曾几何时,日本侵略者的蹂躏让它变得满目疮痍,这怎能不激起诗人满腔的哀痛与无比的义愤。透过那嘶哑的喉咙,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一个为拯救大地母亲而奔走呼号的赤子之情。不管眼下的土地多么破碎沉沦,诗人的爱始终深挚执著,无怨无悔。他仍用嘶哑的歌声去慰藉大地母亲惨痛凄苦的心,去激发华夏儿女的义愤。诗人深知,这块土地养育的儿女是不会屈服于一切外来侵略者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信念早已深深地镌刻在大地儿女们的心中。

听,悲愤的河流永远汹涌着鲸波巨澜,那是千千万万英雄儿女的响彻天宇的怒吼;听,激怒的风无止息地吹刮,那是千千万万英雄儿女前仆后继、奋不顾身的精神体现。诗人坚信:这块灾难深重的土地,在她的优秀儿女浴血奋战抗争之下,一定会重新焕发生机。诗人坚信:那无比温柔的黎明已从林间迈着矫健的步伐走来!为了黎明到来、曙光朗照,诗人就如那只鸟儿一样,毅然选择奉献自己战斗牺牲。在我们心目中,这是一只伟大无私的鸟,在完成了歌唱的使命之后,含笑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并渴望连羽毛也一齐腐烂在土地里面。鸟儿对土地的痴情,正是革命者视死如归的精神写照和诗人为土地彻底奉献的艺术体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字字千钧,声震于耳,响遏行云。这是一位时代的吹号者用热血谱成的千古绝唱,更是一位爱国诗人光辉灿烂的人生写照。

《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2艾青,浙江金华人,曾在乡下的保姆家中寄养所以对土地和民众产生了依恋的感情。他的求学之路比较坎坷因与父亲的意愿相违背而被中断学费。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大多流露出一种沮丧愤懑的情绪,在他一段习画的经历中他所构成的色彩感和立体感的思维方式对他之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这本诗选在资料中介绍并阐述了他们的观点。他们认为1937---1941年是艾青创作的高潮期,也是他最高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而早期和后期作品则是铺垫,过渡和结束。诗选基于客观评价高潮期作品选用较多,早期和后期更像是扮演着一种陪衬的主角。虽然这种取舍让本书看起来有点失衡但作者的艺术成就也会更加突出。诗选也着重挑选作者抗战时期的短诗,短诗的地位在作者的一生当中不容忽视。

在导读中了解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艾青的诗歌进入了一个较长的停滞期,沉闷期虽然这期间也创作了不少作品但大多价值不高。进入新时期之后艾青重新复出创作出了很多影响很大的诗篇。而与他高潮期创作的作品相比进入晚年期的这些诗篇感情比较沉郁,内敛,深沉手法更为朴素自然,缺点就是艺术感染力没有以前那样强烈了。

读完这本诗选我发现艾青的诗擅长用色彩感强烈,立体感鲜明的画家眼睛和艺术手法,与大地,太阳北方广袤的泥土,民众痛苦的脸色等意象结合。艾青与大多数早期现代派诗人不一样也有益于某些乡土派诗人。艾青创作的题材,紧贴民族和民众情感,具有史诗眼光和视野,他也善于捕捉重大历史事件和时代情绪,借以概括中国某一特殊时期的整体感受和思想感情,传达出中华民族最强烈的内心境绪。

艾青是一个一向在文学道路上奋斗的人有过沉淀但他又重新绽放光彩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学习他的这股冲劲。

《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3艾青,浙江金华人,曾在乡下的保姆家中寄养因此对土地和民众产生了依恋的感情。他的求学之路比较坎坷因与父亲的意愿相违背而被中断学费。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大多流露出一种沮丧愤懑的情绪,在他一段习画的经历中他所形成的色彩感和立体感的思维方式对他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这本诗选在内容中介绍并阐述了他们的观点。他们认为1937---1941年是艾青创作的高潮期,也是他最高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而早期和后期作品则是铺垫,过渡和结束。诗选基于客观评价高潮期作品选用较多,早期和后期更像是扮演着一种陪衬的角色。虽然这种取舍让本书看起来有点失衡但作者的艺术成就也会更加突出。诗选也着重挑选作者抗战时期的短诗,短诗的地位在作者的一生当中不容忽视。

在导读中了解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艾青的诗歌进入了一个较长的停滞期,沉闷期虽然这期间也创作了不少作品但大多价值不高。进入新时期之后艾青重新复出创作出了很多影响很大的诗篇。而与他高潮期创作的作品相比进入晚年期的这些诗篇感情比较沉郁,内敛,深沉手法更为朴素自然,缺点就是艺术感染力没有以前那样强烈了。

读完这本诗选我发现艾青的诗擅长用色彩感强烈,立体感鲜明的画家眼睛和艺术手法,与大地,太阳北方广袤的泥土,民众痛苦的脸色等意象结合。艾青与大多数早期现代派诗人不同也有益于某些乡土派诗人。艾青创作的题材,紧贴民族和民众情感,具有史诗眼光和视野,他也善于捕捉重大历史事件和时代情绪,借以概括中国某一特殊时期的整体感受和思想感情,传达出中华民族最强烈的内心情绪。

艾青是一个一直在文学道路上奋斗的人有过沉淀但他又重新绽放光彩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学习他的这股冲劲。

《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4这几天闲来无事,翻书柜时瞥见蒙上一层灰的《艾青诗选》,轻轻拂去灰尘,翻了几页。艾青中国式蓝色的忧郁深深的吸引了我。艾青的诗逝体诗的与现在诗的外衣最完美的结合。它往往能将“大我”的豁达、“小我”的卑微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在他的诗中无处不是静静地流淌着一种“蓝色的忧郁”。

我爱艾青的诗,因为诗中的这种“蓝色的忧郁”。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苦修,锻造出诗人博大的“大我”情怀;于是痛苦不因一己之私,于是哀伤不因一己之利。“假如我是一只鸟,我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诗人的情怀从一己之悲中走出,又将走向何方呢?

中国的文化土壤孕育出这样一种答案——祖国、人民和光明。人民栖息的“土地”作为一种意象从诗人的心中油然而生。屈原的“香草美人”,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不因为时事的艰辛而选择精神的逃避,不因为食不果腹而整日担忧“食无鱼”。

或许处处碰壁,或许一生终不得志,但我仍会“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艾青《礁石》)。诗人走出自我的内心体验,以千年古国的过往与未来而忧思。你难以想象诗人的肩膀上负荷的力量,和他希望得到更多的责任——“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创作的源泉和思想根基。我爱艾青的诗,又因为它的诗充满了语言的张力。

艾青的诗往往前半部分或平铺直叙,或澎湃激昂,但往往要到诗文的最后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达到整首诗的高潮,然后是在高潮中谢幕。这往往产生一种言已尽而意未绝之感,使余音袅袅,三日不绝于耳。美!我爱艾青的诗,源于艾青博大的胸怀;我爱艾青的诗,因其自然天成,而有着最伟大的手法,这是深厚文化积淀与彻底消化的产物;我爱艾青的诗,因为我同样和诗人一样,爱着这片土地和阳光。

《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5这几天闲来无事,翻书柜时瞥见蒙上一层灰的《艾青诗选》,轻轻拂去灰尘,翻了几页。艾青中国式蓝色的忧郁深深的吸引了我。

艾青的诗是古体诗的与现在诗的外衣最完美的结合。它往往能将“大我”的豁达、“小我”的卑微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在他的诗中无处不是静静地流淌着一种“蓝色的忧郁”。我爱艾青的诗,因为诗中的这种“蓝色的忧郁”。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苦修,锻造出诗人博大的“大我”情怀;于是痛苦不因一己之私,于是哀伤不因一己之利。“假如我是一只鸟,我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诗人的情怀从一己之悲中走出,又将走向何方呢?中国的文化土壤孕育出这样一种答案——祖国、人民和光明。人民栖息的“土地”作为一种意象从诗人的心中油然而生。屈原的“香草美人”,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不因为时事的艰辛而选择精神的逃避,不因为食不果腹而整日担忧“食无鱼”。或许处处碰壁,或许一生终不得志,但我仍会“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艾青《礁石》)。诗人走出自我的内心体验,以千年古国的过往与未来而忧思。你难以想象诗人的肩膀上负荷的力量,和他希望得到更多的责任——“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创作的源泉和思想根基。

我爱艾青的诗,又因为它的诗充满了语言的张力。艾青的诗往往前半部分或平铺直叙,或澎湃激昂,但往往要到诗文的最后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达到整首诗的高潮,然后是在高潮中谢幕。这往往产生一种言已尽而意未绝之感,使余音袅袅,三日不绝于耳。美!

我爱艾青的诗,源于艾青博大的胸怀;我爱艾青的诗,因其自然天成,而有着最伟大的手法,这是深厚文化积淀与彻底消化的产物; 我爱艾青的诗,因为我同样和诗人一样,爱着这片土地和阳光。

《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6所谓国人有梦,则中国有梦。中国人的梦想便是中国的梦想。若谈中国的梦想,必定要谈到艾青。这个诗作中充分地描写着一代中国人的梦想和命运的诗人,用简单而又生动的笔触,将周遭最低层人民的梦想反映得淋漓尽致。这样一种对于中国梦的体现,也是对当时时局的一种体现。

从感人至深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到令人读来感到昂扬向上的《给太阳》,再到包含着作家深情,时时刻刻体现着自己希望能为祖国尽一份力的《煤的对话》,无不反映着诗人希望警醒世人,希望让周围的所有人团结起来,为自己的祖国尽一份力的愿望。而这样的愿望在那个**的年代,便是所有国人的中国梦,是所有爱国青年的中国梦。

有人曾经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因为在**的年代,需要的不一定是一支笔书写千秋,而更可能是武生一身戎装,披挂上阵马革裹尸。然而,他们却错了。因为正是由于**,正是由于人心不稳,才应该在这样的日子里拥有一种共同的梦想,为了这样共同的梦想而去奋斗。

而艾青,恰到好处地反映了那个年代里,所有国人的中国梦。他用朴实的笔法将这一切书写出来,再让这一切进入所有中国人的心间。

每一首诗,都浸润着诗人的心血和最深刻的希望,代表着他在那个黑暗的年代当中进行的,对世界和国家的反思和思考。而反观当今,虽然我们处于和平盛世,但心中的梦想却不可缺少。少年有梦,则国家有梦,这并不是一纸空谈。“中国梦”的提出然所有人开始认真审视梦想这一个永恒的话题,也让中国开始位置思考。而读罢艾青诗选,我对梦想又拥有了新的理解,发现其实不论如何,梦想才是人的心中最不应该缺乏的东西。

所谓梦想,就是拼尽全力为之奋斗的东西。而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可能思考一些远大的问题太过遥远。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在这样的美好年华中努力学习,尽力做到为着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然后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真正的国之栋梁。

《艾青诗选》心得体会600字7《艾青诗选》这本书的封面,有着一副图:干旱的土地,一眼望去没有一点绿色,枯黄的树,生长杂乱的枝干,我知道当时的人们过的很辛苦,糟糕。

打开书,一股书香味扑鼻而来,带领着我进入书的世界。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创作于抗日战争初期。当时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世界里,在绝望中无力的嘶喊着,想为国家做点什么,却无能为力。而作者也是如此。

这篇诗的开头作者将自己比作一只鸟。鸟在这个生态环境中是渺小的,短暂的。鸟是辛勤的,它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它的使命就是得学会飞翔,围绕着这祖国飞翔,直到它死去的那一刻也要为祖国歌唱。但是在国家有危险的时候,它也要尽力为祖国歌唱。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了一只饱受折磨的鸟,显然它已经唱不出优美的歌声,可是它仍在歌唱着,这是它用生命发出来声音,抒发了对土地义无反顾的执着和不放弃。

诗歌就在这样的基础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的描述: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都是遭受暴风雨的打击,悲愤满怀和奋力抗击的形象,与下文鸟儿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只鸟儿在歌唱土地,河流,风,黎明时,将自己也与着土地融为一体,投身怀抱之中。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了愿意为祖国献出生命之情。

这被暴风雨所击打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看似是排比,其实暴风雨所击打,无休止吹刮着,悲愤的河流这些告诉我们,当时艾青所魂牵梦萦的他热爱的土地,正遭受着打击,满是伤痕累累。

河流风,象征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悲愤激怒,表现出人民对侵略中国的暴行表示愤怒,和意志昂扬的战斗精神;黎明,象征着充满生机和希望的解放区,无比温柔表达了人民对那里的向往。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篇6

用6000行长诗献给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这就是一个年逾六旬而又满怀青春激情的共产党员的理性选择与浪漫情怀。

《东方的太阳》的写作,是诗人理性的选择。诗人在《后记》中引用勃朗宁夫人著名的十四行诗《我是怎样的爱你》,深情地表达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理性和圣洁诚实的至爱”。这种深沉的挚爱,就是诗人谭仲池历时近一年,三易其稿,完成这部长诗的原动力。作为党的一名高级领导干部,回首人生道路上的鲜花和荆棘,他深知自己离不开阳光的照耀,他把中国共产党比作“东方的太阳”、“东方的圣母”,深情地歌唱。他说,“我感谢共产党,感谢祖国,感谢父母,感谢人民,感谢阳光、空气……”这种感恩之心,是圣洁至诚的,它构成了诗歌的基调。或许,6000行的长诗还有不完美之处,但自始至终贯穿全诗的诗人的真诚和深情,则是诗歌的艺术魅力之所在。诗人清晰地意识到,“写这部长诗,或许会有人误解,这一定是一部充满溢美之词的浅薄,充满概念说教的呆滞,充满空泛虚脱的苍白的政治诗歌。”然而,我们从作品中看到,诗人以丰富的艺术经验和充沛的才情,圆熟地处理了政治概念与艺术形象的冲突。为什么诗人意识到了政治抒情诗的难度而又要迎难而上呢?我们只能说是理性的力量,理性让他选择用诗歌去歌吟“东方的太阳”,因为诗人对“东方的圣母”的爱,是用整个心灵和生命,乃至永远的灵魂眷恋。

《东方的太阳》充满了思想的力量。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当代政治抒情诗繁盛的时期。贺敬之的《放声歌唱》、《雷锋之歌》,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林区三唱》,还有阮章竞、张志民、闻捷、李瑛等都创作过名重一时的政治抒情诗。政治抒情诗往往以其现实性品格和与主流意识形态共鸣的价值追求获得艺术张力。湖湘文学浪漫主义传统的先驱之作《离骚》就是一部忧国忧民、抒发诗人屈原政治理想的经典。湖湘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大师柳宗元就是在参与政治改革失败之后,将政治理想融入文学创作,叙写底层社会的生活境况,直陈民生之艰难,其“苛政猛于虎”振聋发聩。我国新时期文学自从“躲避崇高”、“零度写作”之后,文学的思想性渐弱,文学创作难见对社会、人生、人类命运的思考和价值判断。文学除了给人消遣、休闲,难以给人类和谐发展赋予精神上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下文学面对现实的失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思想判断力的问题,是作家精神资源贫乏的问题,是作品思想力贫困的问题。《东方的太阳》在描绘岁月中那些花瓣时,处处闪烁思想的光芒。诗中的“大我”融入了“小我”, 在“宏大格局”中可见作者的个性,在“认识历史”中可见作者的思考。作者以理性节制感性,用思考深化抒情,以使抒情不流于空疏化、浅表化、概念化、口号化。在《东方的太阳》中,我们读到的不只是党史、政史、民族史,我们还读到了作者个人的心灵史。作者对许多历史人物和政治事件,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给人无尽的启迪和遐思。《东方的太阳》是唱给中国共产党的颂歌,也是讴歌中华民族的史诗。诗人以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为基点,从鸦片战争以来丧权辱国的历史中寻找中国共产党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历史逻辑。诗人用时间这条经线将一个个历史人物,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将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坎坷历程,放在世界文明的大格局中来叙述。同时,在叙述历史中反思历史,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发展的规律来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命运。《东方的太阳》在抒写那些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巨人时,蕴含了诗人自己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评判和历史评价,在这些独具慧眼的历史选择和判断中,阐明了历史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政党的命运、个人的命运,“是如此的紧密,又是如此的曲折颠簸;是如此的苍凉,又是如此的波澜壮阔”。诚如熊召政先生所言,“一位成熟的诗人,往往从感情出发,收获的却是思想的光芒。通读长诗,我感到仲池并不是在唱廉价的颂歌,而是让自己走进一代又一代东方赤子的心灵,同他们一起拷问、鞭挞、思索与奋进”。

《东方的太阳》不是哲理诗,它是在“爱”和“感恩”的驱动下,爱党、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尤其是爱中华文化;感恩党……感恩自然和空气,一切的一切,诗人真情的奔涌,激情的飞翔;它是真情和大爱的抒发,是艺术和政治的融合,是历史与现在的交流,是心灵与时代的交响,是主体与文化的碰撞,是理想与现实的对话。《东方的太阳》充满激情,是诗人内心炽烈情感的最直接充分的抒发。作品中反复渲染、铺陈的句式,形成了简单、明快、强劲的美学特征。需要指出的是,《东方的太阳》与上世纪五十年代政治抒情诗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抒情主体的变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政治抒情诗,诗人往往是某一阶级、集团的代言人,排斥抒情主体的个人情感与经验;而在《东方的太阳》中,自始至终贯穿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经验,如长诗中,面对遵义会议、面对延安、面对,诗人就在诗歌的“现场”。从这个意义上说,《东方的太阳》是一部充满了作家个体人生经验和情感的史诗,它反映了作家的理性选择和思想的睿智。

(作者单位:湖南省文联)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篇7

关键词:·伊克巴尔;诗歌;创作思想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9-0142-04

·伊克巴尔(Muhammad Iqbal,1877-1938)是南亚著名诗人、哲学家和思想家,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伊克巴尔自小受到传统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少年时期开始对具有悠久历史与传统的印度诗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大学毕业后又远赴欧洲留学,广泛接触的西方资产阶级文学与哲学,对其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08年归国后悉心从事政治活动、哲学研究与诗歌创作。伊克巴尔一生创作了数以千计的诗歌(主要以乌尔都语和波斯语创作),共出版11部诗集。作为诗人和哲学家,其诗歌充满着浓郁的抒情和深刻的哲理,以及无穷的思想魅力,深受读者特别是全印度乌尔都语读者的喜爱,名声远及罗马、伊朗和英国,影响遍及世界。伊克巴尔生活在英国统治印度的后期,也正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斗争,在他的作品中都有大量的表现,实践了他的现实主义的艺术观,即“艺术有责任鼓励人们面对一切现实问题”[1](P7)的艺术原则。

伊克巴尔的诗歌着眼于现实,注重哲理的思考,始终体现着他探索不止、不断进取的思想光芒,同时将传统艺术形式和新题材、新手法相结合,使诗歌表现出想象的丰盈和表现力的独特,给印度诗歌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和灵感。本文试图深入研究伊克巴尔的一些诗歌,分析诗人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在诗歌中的不同思想观念,探索诗人的心路历程,从而达到了解伊克巴尔诗歌创作思想嬗变的目的。

一、印度民族主义意识和爱国主义

伊克巴尔出生、成长在印度近代知识分子回归传统文化,并从中探索民族自尊和自豪的19世纪后半期。这一时期印度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当时风起云涌的民族独立运动对诗人的精神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同时也正是这种民族主义氛围,对诗人早期的诗歌创作产生巨大的动力。近代南亚次大陆的文化思潮如同季羡林先生所表述的那样是在传统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族主义。伊克巴尔在少年时代就开始用自己的抒情之笔称颂印度传统文明,表现印度民族主义意识。民族主义意识催生了爱国主义的激情,伊克巴尔早期的一些诗篇表达了反帝反殖的斗争精神,洋溢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驼队的铃声》(1924)是诗人早期诗歌的汇集,诗集的中心主题便是基于印度民族主义意识而产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如《苦难的图画》:

哦!印度,你的容貌使我哭泣,

……

你还要多长时间这样默默无语,什么时候控诉你灾难的时日,

你应该存留在这大地上,而你的呼声应该高触天宇,

是不是你还不知道你将被毁灭,哦!印度的儿女

甚至在民族史中也没有你的事迹。

这是自然的法则,这是自然的规律,

只有走上行动途径的

对“自然”才算亲密。

诗中那种爱国之情,亡国之痛,哀民之艰,凄然可感,深刻地揭露了殖民主义给印度人民带来的痛苦。诗人通过图画印度民族的苦难而大声疾呼,号召印度人民行动起来,燃烧起爱国主义的热情,投身到伟大的民族独立斗争之中去。又如作于1904年的《印度人之歌》:

我们的印度斯坦举世无双!

她是我们的花园,

我们是园中的夜莺。

她是最高的山峰,与天为邻,

她是我们的哨兵,我们的卫士,

千百条河流在她的膝上嬉戏,

我们花园的芳香使天堂也嫉妒。

诗人即兴抒情,写下对印度的颂歌,表达了对祖国由衷的赞美和深深的眷念。诗中那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印度人民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这首诗由于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抒写了鲜明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南亚次大陆广为流传。

伊克巴尔生活的年代,印度宗教教派之间矛盾尖锐、冲突复杂,诗人敏锐地看到这种教派之间的内耗斗争,必然会对印度人民的独立解放事业产生极大的危害。伊克巴尔出身于穆斯林,笃信伊斯兰信仰,其诗篇却是站在全印度人民的立场“抨击了教派主义,号召印度人民以民族利益为重,消除民族隔阂,在‘爱’的信仰中实现民族团结。”[2](P58)他在《新湿婆庙》(1905)中写道:

揭去猜疑的帷幕,

抹去分歧的裂缝,

重修一座湿婆庙,

每日清晨神庙传出甜蜜的圣歌,

给全体圣徒都斟上爱的美酒。

《新湿婆庙》体现了伊克巴尔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提倡民族团结的思想。诗人崇尚爱的信仰,企图调和印度宗教及民族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但鉴于宗教及民族冲突对印度民族独立斗争的危害,诗人的疾呼和号召便有了积极的现实意义。

伊克巴尔素有“生活诗人”之称,其早期的诗歌都是来源于现实,反映现实及时代精神,其中许多诗篇都是揭示印度人民的苦难,歌颂伟大的印度人民及其文明传统,要求民族团结,共同反抗殖民压迫,表现了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成为鼓舞印度各族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有力武器。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篇8

关键词:物象;意境;“初发之芙蓉”

一、创作背景

和众多的书斋型学者一样,宗白华(1897~1986)度过的是单纯的学者、教授的一生,少有起落与波澜,平

静得近乎平淡的一生,然而,平淡中自有其不平淡者在。从21岁(1918)加入“少年中国学会”时起,宗白华便发愿为建设未来中国的新文化而奋斗终身。在此后六十余年的漫长岁月里,他矢志不移,默默从事着他以为应做的那份工作。他有意避开政治漩涡的裹挟,以边缘地带自处,不求闻达,甘于淡泊,唯独对他的学问——艺术境界的追求,至死难忘。

宗白华唯一的诗集《流云》初版于1923年。作为非主流的小诗运动的殿军,这部诗集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并不显赫。除了得到少数诗人和批评家的好评,《流云》在当时及其后的诗坛上似乎没有产生多大影响。宗白华本人对这些诗作却十分珍视,1947年曾以《流云小诗》之名重版,1986年临终前,又将其全部收入文选《意境》。宗白华曾以他的这部诗集得以复归而欣喜,希望读者将这些诗作当作实践之体验,与那些探究艺境的理论文章合而读之。因此,这部诗作在他的著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试着对这部作品作些诠释。

美学家眼底下的花花草草尽显“美”之光,唯美是他们意识里的追求,其意在通过对美的发现进而对美的艺术审美,以至明静身心,清晰思想。宗白华便是这样的美学家。“宗白华对中国艺术研究的突出贡献,是发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美的两大类型,即‘错彩镂金’的美与‘初发芙蓉’的美。而后者是中国古典艺术追求的最高美的境界。”鲍照曾说谢灵云的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而颜延之的诗是“铺锦列绣,亦雕璝满眼!”宗白华说:“这可以说代表了中国美学史上的两种不同的美感或美的理想。”他认为这两种美感或美的理想表现在诗歌、绘画、工艺美术等中国古代艺术的各个方面。比较起来,他认为“初发芙蓉”的美比“错彩镂金”的美具有更高的境界。因此,在对中国古代艺术美的继承上,宗白华更多的接受了“初发芙蓉”的美,《流云》小诗是这方面的杰作。

诗集《流云》虽曰小诗,但小诗并不小,观其物象意境,其广阔之面直至世界千千万万。在其微小的诗歌文体之内包蕴的是阔大的世界生活,有如夜观星火,渺渺小小之光遍布天宇,令观者收览众宇之物象。缘于对中国古典艺术的深刻印象,作者体现在诗里的物、意充满着古典的艺术气息。同时因其美学家的独特目光,对世界渺小物无限之美的挖掘,在《流云》小诗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思想内涵

《流云》小诗所表现的思想内涵是通过诗人对“流云”种种形态的观察、体悟、参照自己的情心,表达诗人所追求的“流云”之美。诗歌里面突出地表现着对“云”的眷恋喜爱。“云”包括了诗人深刻的思想内涵。诗人为何独喜“流云”,而不是花草、风雨呢?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找原因:

(一)“云”意象在历史文化中的内涵是宗白华向往“云”境的背景

“云”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常见的意象,很早就已为人们所注意,并进入诗歌审美之中。从诗经到楚辞,人们对“云”的认识已相当深刻,并已赋予了“云”深刻的文化内涵。如“浮云”喻飘浮不定的高志、理想,屈原《悲回风》有“怜浮云之相苹”,宋玉《九辩·四》有“仰浮云而永叹”。到汉魏唐宋,“云”的文化意蕴更是不断的得到丰富和深化。丰富的“云”的意象内蕴激荡着宗白华的情感,那些充满着中国文人普遍心态的“浮云”、“白云”、“青云”同样是宗白华的心态,因而对“云”的追逐正体现了诗人对古典诗歌的追逐。

(二)宗白华对自然景物的审美态度是他喜爱“云”的根本原因

宗白华以“美”的目光参照自然景物,追求自然之美,自然中的景物便成了他内心的外在表现。“云”表现出的温和,时起时伏的形态正好契合诗人的审美态度,因而对“云”有了独特情感。在《我和诗》里写道:“我小时候虽然好玩耍,不念书,但对于山水风景的酷爱是发乎自然的。天空的白云和覆成桥畔的重柳,是我孩心最亲密的伴侣。我喜欢一个人坐在水边看天上的白云变幻,心里浮着幼稚的幻想。云的许多不同的形象动态,早晚风色中各式各样的风格,是我童心里独自玩耍的对象。都市里没有好风景,天上的流云,时常幻出海岛沙洲,峰峦湖沼。我有一天就云的各种境界,分别汉代的云、唐代的云、抒情的云、戏剧的云等等,很想做一个云谱……”可见“云”的形态早早地占据了诗人的心灵,对“云”的向往体现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占据诗人心灵的“流云”在于“流”和“云”所固有的内蕴,“流”有流动、流逝的思想倾向,“云”则包含了诗人对物理世界流逝的淡淡的忧愁和生命情感的表现。诗人追求自然美的向往转向对“流云”的酷爱之上。

三、艺术境界

诗人以“美”为艺术追求,以“流云”为心灵的形象表现,通过清丽的物象使诗歌意境明晰可观,这是诗人在《流云》诗里的表现技巧。物象与意境结合,使人从物象之中自然洞察到诗歌意境的绝妙,美贯穿着整个物象意境,给人以奇高的艺术境界享受。

在诗人眼里,美从哪里来呢?作为一种抽象的审美情趣,作者通过对抽象之“美”的向往追求,在具体的美的物之间寻找,使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形成物与意的结合。

《美从何处寻?》曰:“啊,诗从何处寻?/从细雨下,点碎落花声。/从微风里,飘来流水音/从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原来,在诗人追求美的目光里,美在于“细雨”、“落花声”、“微风”、“流水音”、“蓝空”、“孤星”之间,在于一切天地自然间的万物万象,是一种自然美。而对这些自然间的万物万象,诗人寄予柔和的、美的、真的情思,即使是“细雨”下,也非离人泪,没有悲切愁伤,即使是“落花声”、“流水音”,也不会是“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的感叹,对于这些自然万物之间的勃发和凋落,诗人的态度是平和的,平静的,使人从中看出,作者将生命看成是宇宙运转的一个步骤、一个自然的过程,而不去过多的理会顾虑生命的生死或者喜悲,作者更看重的是从自然发展的角度发现自然中的美,并从中收获为心灵的一种艺术享受,将自然生息作为必然的运转,因而,即使是“落花声”、“孤星”,也是美的。作者在他的散文《我和诗》里写道:“纯真的刻骨的爱和自然的深静的美在我的生命情绪中结成一个长期的微渺的节奏,伴着月下的凝思,黄昏的远想。”从美之中,可见纯真的爱。诗人对万物万象的情思,便正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及自然之爱的情绪。

凭着对自然之美的喜爱,诗人在诗歌中以清丽的、纯真的物象,将他追求美的心灵通过物象表达出来。这并非诗人过于单纯天真的审美眼光,而是他的心灵已从现实中超脱出来,以唯美的目光审视世间万物。宗白华说过:“我们的世界是已经老了!在这世界中任重道远的人类,已经是风霜满面,光垢满身。他们疲乏的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只是罪恶、机诈、苦痛、空虚。”正因为世态的失落,要么造成创作者对世态生活的绝望,要么从中超脱,通过求美以熏陶、慰籍心灵,洁净思想。宗白华选择了后者,在他心灵深处,仍保留着一块静地,这块静地用来接受美的自然万物。在社会与自然这两个环境当中,最不易遗失本真的当属后者,即使人类对自然界加紧迫害,其本真仍在,故执着于追求美的诗人便从自然中寻找美、寻找爱。

由于执着于对美与爱的追求,反映在诗人头脑里的物象便显现出清丽的形态,体现在诗歌里,予人以纯美的震撼。清丽的物象包括着两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出现在诗人头脑中的物象必然是错综复杂的,然而诗人从这错综复杂里选择符合其心灵的物象,显得单纯起来。如对小草的吟唱,有长在污水排放处的失去颜色的小草,也有长在田野间碧绿的小草,诗人必定选择后者作为抒情对象,为什么呢?因为诗人的目光总是向往着“美”的世界,它需要必要的物来代言,如《世界的花》曰:“世界的花/我怎忍采撷你?/世界的花/我又忍不住要采得你!/想想我怎能舍得你/我不如一个灵魂化作你!”这其中体现了诗人矛盾的思考:对世界存在的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呢?并对此有着隐隐的忧患,倘若拿手采来,这不是诗人的本心。若不采之,又恐失落的人类世界将美进一步损害。因此,诗人最后做出了:“我不如一个灵魂化作你!”的选择。实在的物迟早会受到摧残,只有保留在心灵之内才能永恒珍藏,于是诗人将美收藏到心里去了。这是最高明的手法吧。

其次,这清丽的物象仅是大自然与心灵之间的物象,而非其他。诗人已将心寄托于自然之物,在自然中求美,求得的将是自然可爱之美。这“美”是不易变质的,可以永久享用的。因为这是最本真之美。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美的存在遭到破坏,无不令诗人内心感到痛苦,但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的这些美与丑的格斗是诗人无法改变的,为求得能洁净心灵的物象,诗人便只有从自然中寻找。《我的心》道:“我的心/是深谷中的泉/他只映着了/蓝天的星光/他只流出了/月华的残照/有时阳春倍至/他也啮咽着/相思的歌调。”

由此,倒映在诗人印象中的物象是单纯的、清丽的,又不乏引起相思的物象。这物象是不曾经过扭曲的,故而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体现着作者对美的绝高的艺术追求。

清丽的物象又怎样形成诗人心中的意境呢?从《流云》小诗里可发现两种情况:

触景生情,缘物生情。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曰:“春秋代序,阴阳卷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由于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心情可能因此时之易变或物之演变而起伏。

物与意,相互渗透,在创作主体意识内生成一种混然的状态,物象映入意境当中,意境中之物又实乃物象,这样,将物与意的地位及作用同一化,呈现一种物象诗意化,诗意物象化的状态,使人能从抽象情感中寻到具体物,又从具体物中悟出抽象诗情。《恋爱》里写道:“恋爱是无声的音乐么?/鸟在花间睡了/人在春间醉了/恋爱是无声的音乐么!”诗人眼里的“恋爱”,到底是人与人的恋爱,或是人与鸟、人与春的恋爱;还是鸟与花、花与春、春与鸟的恋爱,似乎混然一片。其实非然,它明晰地告诉读者,恋爱在于我与你之间发生。“我”“你”是天地间万物(包括人)。诗人将情感之意寄托于花鸟之间,寄托于自然之间。他的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花草而立言,山川花草同时反过来为诗人立言。表现出主观的生命情趣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互融互渗。成就一个鸟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

宗白华在《我和诗》里写道:“湖山的清景在我的童心里有着莫大的势力。一种罗曼蒂克的遥远的情思引着我在森林里,落日的晚霞里,远寺的钟声里有所追寻,一种无名的隔世的相思,鼓荡着一股心神不安的情调;尤其是在夜里,独自睡在床上,顶爱听那远远的箫笛声,那时心中有一缕说不出的深切的凄凉的感觉,和说不出的幸福的感觉结合在一起,我仿佛和那窗外的月光雾光溶化为一,漂浮在树梢林间,随着箫声、笛声孤寂而远引——这时我的心最快乐……”。因此,自然里的“物”与自然物形成的“意”结合成《流云》小诗一束。在这些短小的文字之间,诗人的心灵充满了清丽的物象和明晰的意境,并由此而引发着诗人对美的无穷向往追求,同时激发起读者观众对现实丑的反思以及对现实美的珍惜。因此,《流云》不仅体现了宗白华“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的意境追求,而且引导读者向往美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章启群.重估宗白华[j].文学评论,2002(4).

2、宗白华.宗白华全集[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