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种植技术论文8篇

时间:2022-09-02 13:30:22

种植技术论文

种植技术论文篇1

论文摘要介绍了冬收黄豆种植的环境要求及其管理技术。

收稿日期2008-02-17冬收黄豆是黄豆的一个特殊品种,生长周期长达250~270d,营养积累丰富,用冬收黄豆磨制的豆腐鲜嫩可口,深得人们喜爱。冬收黄豆种植技术与普通黄豆略有不同,笔者将冬收黄豆的种植技术进行了总结,介绍如下。

1环境要求

1.1气候条件无公害田坎冬收黄豆的种植要求平均气温17~20℃,无霜期300d以上。

1.2地理条件无公害冬收黄豆的种植要求,海拔低于1000m,以梯田田坎和田壁最为适宜。赤水市海拔落差大,田坎、田壁面积占水田面积的近40%,具有较大的种植发展空间。

2种植管理

2.1选种选用适应性强、商品性好、产量较高、籽粒饱满、出苗率高、生育期短、耐阴蔽、耐瘠性、耐肥水性好的品种。

2.2播种

2.2.1播种时间。播期安排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与普通黄豆同窝)。

2.2.2种植密度。田坎窝距0.8m(即普通黄豆隔3窝种1窝),每窝播种1~2粒;田壁窝距0.6m(即普通黄豆隔2窝种1窝),行距0.7m。

2.2.3施肥。施肥以每窝一大把草木灰肥为宜,肥料配制:草木灰9000kg/hm2、普钙750kg/hm2、硫酸二氢钾90kg/hm2和沼肥约9000kg/hm2(根据土壤干湿情况而定),拌匀施用,草木灰湿度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宜。

2.3生长管理无公害冬收黄豆生长全过程不再施肥,仅在播种后30d左右和普通黄豆收割后进行2次中耕锄草,中耕除草可在播后出苗前喷施除草剂乙草胺进行化学除草,一般用乙草胺1.5L/hm2对水750kg/hm2均匀喷雾,或在杂草3~5叶期用10.8%高效盖草能乳油450ml/hm2作茎叶处理,加强田间管理是确保高产的重要措施。

2.3.1苗期。出苗后及时调查苗情,发现缺苗断垄及时浸种带水补种或移苗移栽,确保全苗。苗期应在全苗的基础上促早发、育壮苗、促分枝。对土层深厚、肥力较好的田块,可于豆苗4~6片真叶时,于晴天上午摘除植株生长点,或在5~8片真叶时采用多效唑、缩节安等控制冬黄豆的徒长,提高有效荚数和籽粒的饱满度。到花荚期封垄前结合追肥进行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可起到松土、保墒、培土、增加土壤通透性的作用,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根瘤菌生长,促进黄豆根系发育,有利于植株健康生长。

2.3.2花荚期。包括开花和结荚2个时期。该时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植株生长发育最快,茎叶生长和花荚形成都需要大量养分和水分。养分和水分供应不足会造成大量落花落荚而减产。该时期要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多开花、多结荚、增粒数。水分过多,植株徒长,植株冠层和土壤通风透光不良,造成落花落荚,甚至倒伏。长时间缺水会抑制花芽分化、落花落荚。水分供应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植株生长不良。当田间含水量较大,植株有徒长趋势时,为防止植株徒长,提高成荚率,可喷施多效唑或三碘苯酸钾进行化学调控。一般肥力田块在初花追施尿素75~112.5kg/hm2,对增光保荚、提高产量效果明显。在土壤肥力较高,植株繁茂的情况下可不追肥,追肥可结合中耕培土进行。

2.3.3鼓粒期。该时期从豆粒开始鼓起至达到最大体积和重量止,植株外观已定型,以生殖生长为主,植株体内有机营养物质大量向籽粒转移。该阶段的主攻目标是保荚、增粒、促饱满。鼓粒初期,如发现营养不良所致的早衰现象,要及时叶面喷肥。可用0.3%尿素、磷酸二氢钾、钼酸铵水溶液对叶面喷雾,加入0.3%的洗衣粉作黏着剂效果更佳。鼓粒前期遇干旱,灌“鼓粒水”可提高黄豆产量和品质。鼓粒后期须减少土壤水分,促进黄荚早熟。2.4病虫害防治播种时,使用丁硫克百威防治土蚕等地下害虫,在没有药剂拌种的地块发生地下害虫为害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7.5L/hm2对水750kg/hm2浇施幼苗根部,确保出苗率;出苗7d左右,用乐果防治豆秆蝇和潜叶蝇,苗期用敌杀死防治卷叶螟,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后期注意防治鼠害。防治紫斑病和灰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于发病初期开始喷雾防治,隔7d用药1次,连续用药2次。

2.5适时收割一般在11月底至12月中旬,当1/3豆荚退绿呈黄褐色时即可收割,收割后如遇晴天,可晒干即时脱粒,如遇阴雨连绵,可用绳子系住倒吊于通风干燥的环境晾干,待晴天再晾晒脱粒。

参考文献

[1]黄志平,张磊,李成.安徽省大豆生产育种的历史与现状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30-7131.

[2]张继山.黄豆新品种——攀吨大豆3号[J].农村新技术,2007(8):29.

[3]吴昊,何天祥,郑传刚.秋大豆生育规律与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33-7135.

[4]王勃,库拉依扎.黄豆根腐病危害及防治[J].新疆农业科技,2007(4):27.

种植技术论文篇2

论文摘要介绍了冬收黄豆种植的环境要求及其管理技术。

收稿日期2008-02-17冬收黄豆是黄豆的一个特殊品种,生长周期长达250~270d,营养积累丰富,用冬收黄豆磨制的豆腐鲜嫩可口,深得人们喜爱。冬收黄豆种植技术与普通黄豆略有不同,笔者将冬收黄豆的种植技术进行了总结,介绍如下。

1环境要求

1.1气候条件无公害田坎冬收黄豆的种植要求平均气温17~20℃,无霜期300d以上。

1.2地理条件无公害冬收黄豆的种植要求,海拔低于1000m,以梯田田坎和田壁最为适宜。赤水市海拔落差大,田坎、田壁面积占水田面积的近40%,具有较大的种植发展空间。

2种植管理

2.1选种选用适应性强、商品性好、产量较高、籽粒饱满、出苗率高、生育期短、耐阴蔽、耐瘠性、耐肥水性好的品种。

2.2播种

2.2.1播种时间。播期安排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与普通黄豆同窝)。

2.2.2种植密度。田坎窝距0.8m(即普通黄豆隔3窝种1窝),每窝播种1~2粒;田壁窝距0.6m(即普通黄豆隔2窝种1窝),行距0.7m。

2.2.3施肥。施肥以每窝一大把草木灰肥为宜,肥料配制:草木灰9000kg/hm2、普钙750kg/hm2、硫酸二氢钾90kg/hm2和沼肥约9000kg/hm2(根据土壤干湿情况而定),拌匀施用,草木灰湿度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宜。

2.3生长管理无公害冬收黄豆生长全过程不再施肥,仅在播种后30d左右和普通黄豆收割后进行2次中耕锄草,中耕除草可在播后出苗前喷施除草剂乙草胺进行化学除草,一般用乙草胺1.5L/hm2对水750kg/hm2均匀喷雾,或在杂草3~5叶期用10.8%高效盖草能乳油450ml/hm2作茎叶处理,加强田间管理是确保高产的重要措施。

2.3.1苗期。出苗后及时调查苗情,发现缺苗断垄及时浸种带水补种或移苗移栽,确保全苗。苗期应在全苗的基础上促早发、育壮苗、促分枝。对土层深厚、肥力较好的田块,可于豆苗4~6片真叶时,于晴天上午摘除植株生长点,或在5~8片真叶时采用多效唑、缩节安等控制冬黄豆的徒长,提高有效荚数和籽粒的饱满度。到花荚期封垄前结合追肥进行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可起到松土、保墒、培土、增加土壤通透性的作用,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根瘤菌生长,促进黄豆根系发育,有利于植株健康生长。

2.3.2花荚期。包括开花和结荚2个时期。该时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植株生长发育最快,茎叶生长和花荚形成都需要大量养分和水分。养分和水分供应不足会造成大量落花落荚而减产。该时期要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多开花、多结荚、增粒数。水分过多,植株徒长,植株冠层和土壤通风透光不良,造成落花落荚,甚至倒伏。长时间缺水会抑制花芽分化、落花落荚。水分供应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植株生长不良。当田间含水量较大,植株有徒长趋势时,为防止植株徒长,提高成荚率,可喷施多效唑或三碘苯酸钾进行化学调控。一般肥力田块在初花追施尿素75~112.5kg/hm2,对增光保荚、提高产量效果明显。在土壤肥力较高,植株繁茂的情况下可不追肥,追肥可结合中耕培土进行。

2.3.3鼓粒期。该时期从豆粒开始鼓起至达到最大体积和重量止,植株外观已定型,以生殖生长为主,植株体内有机营养物质大量向籽粒转移。该阶段的主攻目标是保荚、增粒、促饱满。鼓粒初期,如发现营养不良所致的早衰现象,要及时叶面喷肥。可用0.3%尿素、磷酸二氢钾、钼酸铵水溶液对叶面喷雾,加入0.3%的洗衣粉作黏着剂效果更佳。鼓粒前期遇干旱,灌“鼓粒水”可提高黄豆产量和品质。鼓粒后期须减少土壤水分,促进黄荚早熟。

2.4病虫害防治播种时,使用丁硫克百威防治土蚕等地下害虫,在没有药剂拌种的地块发生地下害虫为害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7.5L/hm2对水750kg/hm2浇施幼苗根部,确保出苗率;出苗7d左右,用乐果防治豆秆蝇和潜叶蝇,苗期用敌杀死防治卷叶螟,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后期注意防治鼠害。防治紫斑病和灰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于发病初期开始喷雾防治,隔7d用药1次,连续用药2次。

2.5适时收割一般在11月底至12月中旬,当1/3豆荚退绿呈黄褐色时即可收割,收割后如遇晴天,可晒干即时脱粒,如遇阴雨连绵,可用绳子系住倒吊于通风干燥的环境晾干,待晴天再晾晒脱粒。

参考文献

[1]黄志平,张磊,李成.安徽省大豆生产育种的历史与现状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30-7131.

[2]张继山.黄豆新品种——攀吨大豆3号[J].农村新技术,2007(8):29.

[3]吴昊,何天祥,郑传刚.秋大豆生育规律与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33-7135.

[4]王勃,库拉依扎.黄豆根腐病危害及防治[J].新疆农业科技,2007(4):27.

种植技术论文篇3

论文摘要通过开展杨梅种植管理技术创新进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总结杨梅无公害种植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制定技术操作规程、基地选址、施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摘、包装、贮藏等方面的内容。

峡江县属赣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地形,丘陵面积8.4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98%,土壤多为土层深厚的红黄壤,呈酸性或微酸性,是杨梅生长最为适宜的立地条件。峡江县林业局从2005年开始实施万亩杨梅基地项目,推广优质高效杨梅良种(东魁、荸荠),推行果业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创建生态无公害果园。2006年3月,峡江县玉笥山林场1998年种植的133.3hm2杨梅生产基地被江西省农业厅认定为“江西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所生产的“玉林”牌东魁杨梅经农业部认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并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识。该县在开展杨梅种植管理技术创新进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上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1严格杨梅种植培育技术

1.1制定技术操作规程

依照无公害果品生产标准(NY5201-2004、NY/T391-2000、GB3095、GB4285、GB5084、GB8321.1-6、GB15618),制定了《峡江县无公害杨梅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并印发至各种植户,统一实行标准化管理。

1.2基地选址

选择森林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保持较好,森林茂密,空气清新,湿度适宜,方圆3km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土壤、空气、水质环境均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一级(类)标准(要求)的区域,离公路干线500m以上,远离城镇居民区、工矿企业、废弃物和废旧物资堆放地及城市生活垃圾污染源,没有或不受污染源影响,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区域,同时对土壤、空气、灌溉水质进行综合监测。

1.3合理的施肥管理

使用无公害农产品允许的有机肥、生物肥、专用复合肥,适当配合使用无机肥。在生产过程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补;基肥为主,追肥为补。幼树期施肥以促春、夏梢,争取实现早出梢,迅速扩大树冠为目的,一年中施基肥1次,追肥2~3次,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腐熟厩肥、饼肥等,追肥通常使用尿素和三元复合肥。成年结果树每年施2~3次肥,分别为花前肥(1月下旬至2月下旬)、壮果肥(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后肥(6月下旬至7月上旬)。花前肥以钾肥为主,配合适量氮肥。一般株施焦泥灰15~20kg或硫酸钾0.5~1.0kg,如花量多,可在上年11月施下,以迟效肥为主,株施草木灰或堆肥或腐熟栏肥15~20kg,加硫酸钾0.5~1.0kg。树势弱的加施适量尿素。采后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少量速效肥料,株施草木灰或堆肥或腐熟栏肥或饼肥2kg加焦泥灰10kg,树势强的,结果少的,可不施采后肥。壮果肥要看树施,挂果较多的,可株施硫酸钾1kg;对树势弱可根外追肥,用于快速补肥或补给微量元素,喷施时间宜选择阴天或傍晚。一般选用喷施宝,高效复合稀土液肥等,采前40d禁止喷施任何叶面肥。

1.4整形修剪

杨梅的树形以自然开心形为好,树体高度控制在3m以内,主枝3~4个,主枝与主干的角度45°以上。主枝上配备不同方位的副枝3~4个,副主枝上培养结果枝群。结果枝以5~15cm的中短结果枝结果最好。以春梢和夏梢为主要结果母枝。根据这些特性,修剪分2次进行。第一次在采果后,即7月上、中旬进行,促发夏梢,控制晚秋梢,加快花芽的形成,以大枝修剪整形为主,不剪小枝,锯除顶部直立枝、交叉枝、拖地枝、密生枝。7~10月不搞修剪,以控制晚秋梢。第二次修剪要看树势定时进行,对强树早剪、弱树迟剪,强树在11月份剪,主要是促进枝梢老化粗壮,增强花芽发育,弱树在翌年2月下旬到3月上旬剪,过早易受冻害,过迟影响开花,以小枝疏删修剪为主。

1.5病虫害防治

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以及影响杨梅质量的农药。推广使用防治病害的农药主要有石硫合剂、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2”抗菌剂;防治虫害的主要有杀灭酯乳剂、潜克可湿性粉剂、机油乳剂等低毒低残农药。病虫防治1a不超过5次,少的1~2次。关键是病害预防在前,虫害在初孵幼虫盛期重点防治。根据森林食品的要求和杨梅无果皮的特性,禁止采前40d使用任何农药及叶面肥,确保果品质量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2产品质量管理

2.1采摘

杨梅采摘时,一律采用徒手采摘,用篓(篮)或箩(筐)为盛皿,按杨梅果形、色泽、果面、内柱分级要求不同,进行分级采摘。采摘时间以早、晚为佳,防止温度偏高,不耐贮运。

种植技术论文篇4

杨树生长快、适应性强、用途广,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杨树的种植过程有秋季和春季,秋季大概在树落叶以后的11、12月份,春季在土地开化后的4、5月份。

2杨树种植方法

2.1扦插种植种条主要来源于:扦插当年生的干条既当年扦插的一根一干的干条;幼年树上当年生长出来的健壮的萌芽条;采穗圃母株上生长健壮的种条。

(1)剪穗:扦插的种条必须是木质化程度高,芽饱满健壮无病害的优良品种的营养枝,剪穗规格要求是插穗长15-18㎝,上切口平切,下切口马耳型,每根插穗要保留3-4个芽。为了操作方便可将插穗按100或50个插穗或其他数量捆成捆。

(2)贮藏:插穗越冬贮藏可选择窖藏或露天贮藏,露天贮藏应选择地势高,向阳,排水好,土壤PH值适宜或盐量较轻的地方,贮藏温度以0℃左右为宜。窖藏应将插穗捆成捆分层倒置,挖上80㎝深70㎝宽的沙坑,把窖里面弄平之后把插穗捆整齐的立放在里面,上面用潮湿的沙土覆盖然后再浇上适度的水,要经常检查防止插穗受冻或失水。

(3)土地管理:扦插地要深翻,洒土,翻地深度在60cm以上,土地要耙细、耙平、耙透,使土壤保持松软平整。土壤粉碎整平后作垄,垄底宽50-70cm,垄面宽20-30cm,垄高15-20cm。整地进行土壤消毒防治地下病虫害发生,可用50%乳油的辛硫磷制成的毒土施入土壤中,以0.002kg/m2用量混拌于土中或撒于土壤表面,同时要结合施基肥,每亩施有机肥3-5吨,复合肥50千克,有机肥最好采用鸡、羊粪或厩肥。

(4)扦插:在扦插之前必须将插穗在清水中浸泡2天左右,充分吸足水分后再扦插,为防治地下害虫浸泡后再用3911乳油配成1:500倍药液浸泡8-10分钟,也可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小时进行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后再进行扦插。扦插时一般株行距为30㎝×50㎝,垂直把插穗插在地面里,露出地面1㎝左右就可以,扦插时一定要保持芽子朝上,不要倒插,如果倒插了以后出苗肯定会受到影响,扦插每亩约4000棵到5000棵左右为宜,密度也可以根据地势、土壤生长条件而定。2.2栽培种植从季节上、时间上来讲杨树种植一般在10月底到11月底一个月为最佳栽培时间,从温度来讲,根据杨树的生理特性温度在零上3℃到10℃比较适宜,因为11月份以后到12月份一般气温都降到0℃以下。0℃以下栽植杨树成活率比较低,避免了春季干旱提高了栽植的成活率。秋季种植正好避过大忙季节,劳动力比较充足,栽植质量可以提高。春季栽植由于气温和它的生理特性容易出现先发芽后生根一种假活现象。为保证造林速生丰产起苗时要保证根系比较完整,树苗最好选择两年根一年干顶芽饱满的壮苗,苗干胸径3-4cm,苗高4cm以上,树干不能有病虫或机械损伤。在栽植之前先要修整苗木的根系剪其伤口再用清水浸泡2-3天补充苗木损失的水分。造林地要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挖树坑时要将上层熟土和下层生土分开放置,树坑要挖成一米见方,树坑深挖可以降低土壤的紧适度达到疏松土壤改善土壤通透性的目的,同时也便于根部扩展。深栽的同时使埋在地下的苗干转化为根,提高了抗旱力和存活率。坑挖好以后先回填10cm的熟土给新栽的杨树根系一个较好的生长环境。

3杨树种植后的管理

3.1扦插后管理

(1)浇水:扦插后要及时灌透水一次防止土壤干旱和插穗失水,此后根据土壤干湿状况要适时适量地进行灌溉,一般间隔10-15天灌水一次,水落后要及时松土保持土壤湿润状态,以保证插穗生根、发芽、成活。

(2)化学除草:分两次除草,一次出苗前,一次是出苗后,苗高在10左右:药品:割地草(已氧氟草醚)、乙草胺(50%);配比为:水一桶(100斤)、割地草5袋(50毫升、每袋10毫升)、乙草胺50毫升(50%,要是90%以上的就用30毫升)。

(3)追肥:5月中旬,苗长到30㎝高时进行第一次追肥、培土,每亩追氮肥10-15公斤左右,点追、开沟追都可以。肥离苗5-10cm,深度超过10cm,追后浇水培土5-10cm。

(4)修枝:当树苗高达20-30cm时定株,除掉插穗萌发的丛生的嫩枝,选留1个枝干通直生长最好的枝条。

(5)病虫害防治:整垄前地下害虫如小地老虎防治可用90%敌百虫1公斤加水化开,均匀拌入100公斤饼肥作诱料撒入扦插地诱杀,蛴螬,金针虫用50%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或甲胺磷1500倍液喷洒扦插周围土壤进行药杀,水泡型溃病用退菌特800倍液喷雾防治。

3.2栽培后管理

(1)浇水:扶垄后立刻浇水,并依据当地的降水情况确定后期浇水次数和浇水量。

(2)防虫:栽培后1-2年内主要防治地下害虫和食芽害虫,防治地下害虫的办法是在扶垄过程中播撒农药,防治食芽害虫至少两次。4年以后树木的胸径在5cm以上采用的是机器钻孔的方法,人工注药,人工封孔的方法,农药为甲拌磷乳油、氧化乐果、高效三氯、用高速高温锂基脂封口。

(3)扶垄:栽植后采用机械化扶垄。

(4)抹芽定干:按照去劣留优原则,依照技术规程除去杨树苗乜芽并打杈,完成定株工作。

种植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饮用;习性;栽培技术

近年来,我县饮用种植发展迅猛,为广大菊农带来非常不错的经济效益。但随着面积的不断扩大及种植年数的增加,种植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现将的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1的习性

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能耐寒,怕水涝,但苗期、花期不能缺水,属短日照植物,对日照长短反应很敏感,每天不超过10h的光照,才能现蕾开花。

2栽培技术

2.1选地整地

种植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应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疏松、含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为好。粘地、低洼地、盐碱地不宜种植,切忌连作。

2.2繁殖方法

2.2.1分株定植。在11月收摘后,将茎齐地面割除,选择生长健壮、无病害植株,将其根全部挖出,重新栽植在一块肥沃的地块上,施一层土杂肥,保暖越冬。翌年3~4月扒开粪土,浇水,4~5月份幼苗长至15cm高时,将全株挖出,分成数株,立即栽植于大田,栽时株行距为40cm×40cm,挖穴,每穴栽苗1~2株,栽后盖土压实,浇定根水,一般1hm2老苗可栽15hm2左右的生产田。

2.2.2扦插育苗。在4~5月份或6~8月份,选择粗壮、无病害的新枝作插条。取其中段,剪成10~15cm的小段,用植物激素处理插条,然后将插条插入苗床,行距20~25cm,株距6~7cm,压实浇水,约20d即可发根,每隔1个月后追施1次人畜粪水,苗高20cm时可出圃移栽。

2.3移栽

分株苗于4~5月、扦插苗于5~6月移栽。选阴天或雨后或晴天的傍晚进行。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各40cm挖穴,穴深6cm,然后带土挖取幼苗,扦插苗每穴栽1株,分株苗每穴栽1~2株。栽后覆土压紧,浇定根水。

2.4田间管理

2.4.1中耕除草。菊苗移栽成活后,到现蕾前要进行4~5次除草。每次除草宜浅不宜深,同时要进行培土,防止菊苗倒伏。

2.4.2追肥。喜肥,除施足基肥外,生长期还应进行3次追肥。第一次在移栽返青后,施尿素150~225kg/hm2催苗;第二次在植株分株时,可施饼肥、人粪尿;第三次施肥在现蕾期。

2.4.3摘蕾。分枝后,在小满前后,当苗高25cm时,进行第一次摘心,选晴天摘去顶心1~2cm,以后每隔15d摘心1次,在大暑后停止,否则分枝过多,营养不良,花头变得细小,反而影响的产量和质量。

3病虫害防治

3.1主要病害防治

危害的病害很多,其中主要病害症状表现为:①白粉病。此病为害叶片、叶柄及嫩梢。病部像撒了一层白粉即分生孢子和菌丝;病叶常扭曲变形,病重植株花蕾不能正常开放、生长停止,甚至整株枯死。②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紫褐色变成黑褐色,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遍及全叶。病叶枯死发黑,但不脱落。病株从下部叶片开始顺次向上枯死至全株。③菌核性腐烂病。主要为害茎部。一般先在土表茎基部发生,病斑软腐,潮湿时出现白色菌丝。病斑绕茎一周时,叶片黄化下垂、枯萎,最后整株立枯,病茎中有鼠粪状菌核。

防治措施:①秋后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并集中烧毁。②加强土、肥水管理和打顶修剪等工作,注意选用壮苗,合理密植,不宜过密,保持菊园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③4~10月发病期间,轮换选用化学药剂防治,如1∶1∶200倍波尔多液、20%粉锈灵3000倍液、70%乙磷铅锰锌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1000倍液、70%可杀得1000倍液、40%菌核净1000倍液,以及百菌清、克菌灵、灭病威、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等,根据病情确定喷药次数。

3.2主要虫害防治

①蛴螬。为金龟子幼虫,在地下为害幼根芽,可用辛硫磷1000倍液浇施防治。②菊蚜、叶蝉及蝽蟓。主要刺吸为害叶片及嫩枝。可轮换选用扑虱灵、好年冬、蚜青灵、快杀灵、大功臣、乐果等药剂防治。③卷叶蛾。主要为害叶片,可选用天王星、高效氯氰菊酯、功夫、敌杀死等药剂防治。

种植技术论文篇6

植树造林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有播种造林方法、分殖造林方法、因地制宜选择造林树种、树苗造林方法,在植树过程中应根据植物种类和地理环境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法,这样才能满足树种的生物特性,在改造环境的同时,提升植树造林的质量和价值。

1分殖造林技术

分殖造林技术是一种无性繁殖方式,主要是通过对营养器官进行繁殖和造林的树木种类,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根茎、树干作为造林材料进行培养,这一措施不但可以大量的缩短苗木从最初的萌芽到生长成为树苗的时间,还可以减少成本费用,并可以大幅度提高植树造林的效率,其实最为可贵的是无性生殖,在生物学特性和遗传性上是表现得最为稳定的一个。不过,该措施对造林的氛围有很严苛的要求,造林材料中还要受到母树数量和分布状态的影响,其主要是用来对松树、竹的培养。

2播种造林技术法

播种造林法是将种子直接种到地里,任凭它自然的生长,由于该方法没有育苗的过程,所以该播种法较为简单并且高效,也不需要很多资金,该种方法在植树造林中易于开展,主要运用在大面积的植树造林中。其实播种法对植树造林的林地并没有进行勘查,但是播种种子对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种子生长需要,就会导致植树和造林的质量和效率下降。

3植苗方法植树造林技术

这是以完整的根系苗木作为处理进行造林的技术,各地区、林企的植树造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优势是对整个林地和立地条件较为宽松,这样也有利于提高植树的存活率,但客观存在的一些条件会造成苗木的死亡,如树根根系遭到挤压、损伤以脱水等,从而影响植树造林的效果,所以在应用植苗方法时应恰当地控制好树苗的水分,并避免损坏树苗的根系。

4因地制宜选择植树造林的技术

因地制宜也就是根据植物本身的生长特性和对环境的需求,来选取良好的树种进行造林工作。这样不但可以保证树苗的快速生长,而且还能提高防护水平,为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作出贡献。

二养护的对策

1注重幼林的抚育

植树造林只是一个开始,对幼林的管理和培育更为重要,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就必须注重对幼林的培育,应用各种措施和技术控制好水、空气、光线等各种重要因素,同时对幼林要进行及时施肥、和除草,让幼林在最适宜的环境下迅速成长。

2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是对植树造林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养护的一种方法,可以保护幼林,使天然林业和植树造林得到共同的发展,并相辅相成的促进,在实现植树造林目标的同时,加快森林资源的储蓄和发展。

三结束语

种植技术论文篇7

关键词:大树养护水分移植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大树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园林绿地中,特别是重点工程,往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体现绿化美化的效果,这就需要种植一定数量的大树。大树移植需要投入较多人力、机械设备和资金,同时,大树的再生能力较幼青年树明显减弱,难以成活。因此,新植大树的养护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新植大树的养护管理应重点抓好以下两大方面的工作:

一、保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

大树,特别是未经移植或断根处理的大树,在移植过程中,根系会受到较大的损伤,吸水能力大大降低。树体常常因供水不足,水分代谢失去平衡而枯萎,甚至死亡。因此,保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是新植大树养护管理、提高移植成活率的关键。为此,我们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地上部分保湿:

1、包干:用草绳、蒲包、苔藓等材料严密包裹树干和比较粗壮的分枝。上述包扎物具有一定的保湿性和保温性。经包干处理后,一可避免强光直射和干风吹袭,减少树干、树枝的水分蒸发;二可贮存一定量的水分,使枝干经常保持湿润;三可调节枝干温度,减少高温和低温对枝干的伤害,效果较好。目前,有些地方采用塑料薄膜包干,此法在树体休眠阶段效果是好的,但在树体萌芽前应及时撤换。因为,塑料薄膜透气性能差,不利于被包裹枝干的呼吸作用,尤其是高温季节,内部热量难以及时散发会引起高温,灼伤枝干、嫩芽或隐芽,对树体造成伤害。

2、喷水:树体地上部分(特别是叶面)因蒸腾作用而易失水,必须及时喷水保湿。喷水要求细而均匀,喷及地上各个部位和周围空间,为树体提供湿润的小气候环境。可采用高压水枪喷雾,或将供水管安装在树冠上方,根据树冠大小安装一个或若干个细孔喷头进行喷雾,效果较好,但较费工费料。有人采取"吊盐水"的方法,即在树枝上挂上若干个装满清水的盐水瓶,运用吊盐水的原理,让瓶内的水慢慢滴在树体上,并定期加水,既省工又节省投资。但喷水不够均匀,水量较难控制。一般用于去冠移植的树体,在抽枝发叶后,仍需喷水保湿。

3、遮荫:大树移植初期或高温干燥季节,要搭制荫棚遮荫,以降低棚内温度,减少树体的水分蒸发。在成行、成片种植,密度较大的区域,宜搭制大棚,省材又方便管理,孤植树宜按株搭制。要求全冠遮荫,荫棚上方及四周与树冠保持50厘米左右距离,以保证棚内有一定的空气流动空间,防止树冠日灼危害。遮荫度为70%左右,让树体接受一定的散射光,以保证树体光合作用的进行。以后视树木生长情况和季节变化,逐步去掉遮荫物。

(二)促发新根:

1、控水:新移植大树,根系吸水功能减弱,对土壤水分需求量较小。因此,只要保持土壤适当湿润即可。土壤含水量过大,反而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能,抑制根系的呼吸,对发根不利,严重的会导致烂根死亡。为此,一方面,我们要严格控制土壤浇水量。移植时第一次浇透水,以后应视天气情况、土壤质地,检查分析,谨慎浇水。同时要慎防喷水时过多水滴进入根系区域。第二方面,要防止树池积水。种植时留下的浇水穴,在第一次浇透水后即应填平或略高于周围地面,以防下雨或浇水时积水。同时,在地势低洼易积水处,要开排水沟,保证雨天能及时排水。第三方面,要保持适宜的地下水位高度(一般要求-1.5米以下)。在地下水位较高处,要做网沟排水,汛期水位上涨时,可在根系挖深井,用水泵将地下水排至场外,严防淹根。

2、保护新芽:新芽萌发,是新植大树进行生理活动的标志,是大树成活的希望。更重要的是,树体地上部分的萌发,对根系具有自然而有效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根系的萌发。因此,在移植初期,特别是移植时进行重修剪的树体所萌发的芽要加以保护,让其抽枝发叶,待树体成活后再行修剪整形。同时,在树体萌芽后,要特别加强喷水、遮荫、防病治虫等养护工作,保证嫩芽与嫩梢的正常生长。

3、土壤通气:保持土壤良好的透气性能有利于根系萌发。为此,一方面,我们要做好中耕松土工作,以防土壤板结。另一方面,要经常检查土壤通气设施(通气管或竹笼)。发现通气设施堵塞或积水的,要及时清除,以经常保持良好的通气性能。

二、树体保护

新移植大树,抗性减弱,易受自然灾害、病虫害、人为的和禽畜危害,必须严加防范。

1、支撑:树大招风。大树种植后应即支撑固定,慎防倾倒。正三角桩最利于树体稳定,支撑点以树体高2/3处左右为好,并加垫保护层,以防伤皮。

2、防病治虫:坚持以防为主,根据树种特性和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勤检查,做好防范工作。一旦发生病情,要对症下药,及时防治。

3、施肥:施肥有利于恢复树势。大树移植初期,根系吸肥力低,宜采用根外追肥,一般半个月左右一次。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速效性肥料配制成浓度为0.5%至1%的肥液,选早晚或阴天进行叶面喷洒,遇降雨应重喷一次。根系萌发后,可进行土壤施肥,要求薄肥勤施,慎防伤根。

4、防冻:新植大树的枝梢、根系萌发迟,年生长周期短,积累的养分少,因而组织不充实,易受低温危害,应做好防冻保温工作。一方面,入秋后,要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并逐步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强度,以提高树体的木质化程度,提高自身抗寒能力。第二,在入冬寒潮来临之前,做好树体保温工作。可采取覆土、地面覆盖、设立风障、搭制塑料大棚等方法加以保护。

种植技术论文篇8

要严格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吉林省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及病虫害发生情况等,选用抗性强、产量高、抗倒伏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如吉粳88、吉农大19号、吉粳809、长白19号、白粳1号、东稻4、九稻58、通禾858、吉隆868等。

2种子处理

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包括浸种、晒种等。浸种前要做2~3次发芽试验,发芽率达到95%以上方可使用。确定品种后,用盐水选种,保证种子质量。选完的种子要用清水冲洗,去掉种子表面的盐分。种子在背风向阳处摊开,厚度约5~6厘米,晒种1~2天。切忌铺在石板路、水泥路上晒种,易发生高温伤种。再用3%的多菌灵药液浸泡12小时,清水淘洗,用湿麻袋把种子包好,温度保持在30℃~35℃,24小时即可催出稻芽。

3培育壮秧

培育壮秧是水稻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吉林省主要采用旱育秧和育秧盘育苗。首先要做好苗床的准备工作。苗床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向阳、排灌方便的菜园地。苗床地要精耕细作,土壤细碎无坷垃,亩施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公斤,普钙50公斤,钾肥5公斤作为底肥。播前3~5天作畦,畦宽1.5~2米,沟宽20~25厘米,深10~15厘米,畦长因田块大小而定。其次,要适期播种。当地面温度稳定通过10℃即可播种。常规稻每亩大田需播种量2~2.5公斤。应按畦定量,分次撒种,先稀后匀。播种后搭棚盖膜,保温保湿。再次,要做好大棚管理。棚内温度在种子萌发期,温度控制在32℃以下,最适在25℃~28℃。如夜间频繁遭受3℃以下低温,秧苗易受冻滞长或引发立枯病,应做好夜间保温工作。当秧苗1叶1心时,进行通风炼苗,并结合补水降温,温度保持30℃以下。2~3叶时温度控制在25℃以下,最适温度为2叶期22℃~24℃。最后,要做好病虫害防治。重点严防青枯和立枯病。用二硫氰基甲烷、杀螟•乙蒜素、咪鲜•杀螟丹等进行浸种消毒,防治恶苗病;在营养土喷浇、种子拌种消毒、1叶1心期单独或同时使用甲霜灵药剂,防治立枯病。每床用甲拌磷250克,防止蝼蛄和老鼠危害。壮苗的标准为:秧龄35~40天,苗高15~20厘米,秧苗生长整齐一致,植株个体间差异小,无病虫害,根系发达。

4移栽

大田要精细整地,施足底肥。在前一年收获后及时翻耕,翻埋残茬,栽前进行梨耙。整田要精细,达到田面平整,无大土块。播前要进行泡田,搅浆平地、充分沉降。亩施腐熟农家肥每亩1立方米;过磷酸钙40~50公斤、钾肥2.5公斤、尿素25~30公斤做基肥,可在翻地或旋耕时施入,也可在整地前施入,基肥施用时要力求均匀。插秧一般采用人工插秧和机插两种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抛插,第一次抛70%数量,剩余的30%秧苗视分布程度补抛。抛后根据田块形状每隔3~5米留出30厘米宽南北走向的作业道,同时调整秧苗疏密程度,以方便田间管理。

5田间管理

5.1追肥

追肥主要使用化肥,主要是在水稻插秧后至成熟期追施的肥料。一般分为蘖肥、穗肥、料肥和叶面肥。蘖肥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钾肥4~5公斤。蘖肥可分两次施入,第一次在移栽后5~10天,施蘖肥总量的1/3;隔7~10天施第二次蘖肥。穗肥在幼穗分化期至孕穗期施用,占氮肥总量的25%左右。料肥主要在抽穗后到齐穗时施用,亩施硫铵5公斤。此外,要根据水稻植株长势适当喷施叶面肥,一般采用尿素,而且需要喷施机具。

5.2灌溉

水分采取浅—湿—润—干的管理方法。浅水插秧,插秧到返青,深水活棵,保持4.5厘米水层。分蘖期浅水灌溉,水层经常保持在3.5厘米以内。水稻有效分蘖终止后排水晾田,控制无效分蘖,促进多生新根。穗分化期湿润灌溉,保持不断水。孕穗至抽穗开花期孕穗期是水稻需水量最多时期,约占全生育期需水25%~35%,对水分极为敏感,此期需要灌水厚度5厘米左右。灌浆期间,实行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灌水方法,即灌一次水后,自然落干1~2天,再灌1次水,有利于促进灌浆,防止早衰。进入蜡熟期,则应干干湿湿以干为主,即灌一次水后,自然落干3~4天,再灌水。到收割前5~7天,把水放干,以利收割。

5.3病虫草害防治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