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融合教育8篇

时间:2023-02-08 07:51:00

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篇1

相关热搜: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形式。产教融合历经多年,已经形成“订单班”、“校中厂、厂中校”等多种形式,但诸如企业参与度不高、学校与企业价值取向矛盾、企业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等问题也凸显。在分析产教融合现状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明确了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形式区别的重要特征。经多年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已形成一些固定形式,并取得极大成功,但很多方面的问题也同样凸显。在全面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产教融合应总结以往经验,拓宽内涵、创新形式,以达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及其意义

 

产教融合的基本内涵是产业与教育一体,两者良性互动、有机结合。从而使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教育教学、科学研发、素质培养、技能提升、生产劳动和服务社会等多种因素一体发展。产教融合的基本内容是要实现“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其根本目的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培养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能够解决职业学校老师实际操作不足的缺点,提升其业务水平,并且对地区经济的繁荣、产业升级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产教融合打破了传统教育脱离社会、脱离经济、脱离实际的弊端,真正将教育与就业衔接起来,学校真正形成“产、学、研”的能力,培养的人才更适应社会需求。企业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将岗位的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相衔接,并将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带入课堂。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无缝对接,从而达到合作共赢。

 

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现状

 

1.常见产教融合形式

 

1.1 “订单班”培养模式

 

“订单班”培养模式,即职业院校根据企业提出的行业标准、人才标准与岗位规范等要求,设置专业和制定培养方案、组织教学、安排培训项目,双方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培养、技术培训、办学条件建设方面开展合作,以达到对学生共同培养的办学模式。“订单班”培养的学生可与企业进行无缝对接,实现“零距离”就业,有效促进就业率的提升和实现高质量就业。“订单班”培养模式让企业能够深入参与学校办学,企业与学校双方得以有效沟通,生产、教学、科研有机结合,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产教融合合作模式。该合作模式目的性强、人才到企业的适用性高,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参与度高,近年来已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成效显著。

 

1.2 “校中厂、厂中校”培养模式

 

“校中厂”即由学校提供场地、劳动力与部分生产设备等生产要素,企业将研发、生产部门设在校园的一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下,学生获得了充分的顶岗实习机会,解决了在常规培养模式下实践不足的问题。同时,企业也节约了场地、设施、劳动力等要素。“厂中校”则由学校提供劳动力、技术,参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将提供学习、食宿等条件和部分劳动报酬。这种模式下,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得生产效率的提高,学生也得到一线的生产体验,获得实践机会和锻炼技能。“校中厂、厂中校”根据学校和企业的需求已经发展为多种多样的方式,在这种培养模式的框架下,企业均得以降低生产成本,学生则得到大量的实践机会。

 

2.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参与度不高

 

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度往往较低,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企业方往往投资较大,而获得的回报难以得到保证,同时面临着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培养的人才却无法留在自己企业的风险。其次,由于实训过程中涉及到学生管理和生产安全等方面的因素,企业方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也不愿深度参与校企合作。

 

2.2 学校与企业价值取向矛盾

 

学校与企业分属两个不同的主体,其追求目标与价值取向是不同的。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注重素质的培养,追求高质量就业,培养的过程较长。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他们更注重高质与高效并存,以较低的投资、较短的时候换取高回报。双方追求目标与价值取向的矛盾,往往会使得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产生分歧,合作方式难以达成一致。

 

2.3 企业存在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的倾向

 

一些企业具有将到企业参与实习实践的高职院校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的倾向。多数输送到企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并没有得到系统的生产培训,去到企业后,企业方为了节省成本,省略了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培训条件,要求学生马上上岗生产。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专业技能和知识得不到提升,并沦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工具。这种合作方式已经与产教融合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改善产教融合现状对策

 

1.构建校企共赢体系

 

校企双方应树立“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构建共赢体系。校企双方应统一人才培养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目标。学校作为人才的输出者,企业作为人才的接受者,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因此,两者在合作过程中完全是可以达到共赢的。学校从企业获得资金、并促进办学思想的革新,企业从学校获得人才,促进技术的进步,生产的提升。校企高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双方充分沟通,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2.政府充分参与指导

 

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学校、企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框架下的权利、义务,充分调动校企双方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参与合作的各方进行监管和评估,保证产教融合在一个合理框架下有效运行,提高合作的质量。政府部门也应着力于落实相关政策,指导学校育人与企业地方发展相适应,鼓励企业参与学校转型发展。

 

3.创新产教融合形式

 

创新产教融合形式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改革传统的办学模式,改进产教融合形式。职业院校办学应该从自我为主导发展为以地区行业产业为依托,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校服务地区发展,地区发展促进学校进步。二是扩展产教融合的内涵。从原来的单纯教学、实训方面合作拓展至文化及其他领域的合作。三是创造性地利用“互联网+”新思维,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方向。“互联网+”时代带来了新技术、新思维,这对于产教融合是一个机遇,需利用好这一发展契机,整合平台资源促进全面发展。

融合教育篇2

“产教融合,校园合作”的培养模式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能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提前培养学生适应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能力,为日后学生的专业发展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和幼儿园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特色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职业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也不同于普通教育,更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调动大量的企业资源。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在指导教师(师傅)指导下零距离的观察幼儿,完成对儿童的感性-理性的认知(观察学习法,提升理解水平,强化应用意识);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在指导教师(师傅)指导下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场景教学法,树立实践意识);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在指导教师(师傅)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为完成一个个具体工作任务运用已学的知识,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不断提高技能技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产教融合,校园合作”培养模式,让学生首次参与、体验、挑战职业,会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该培养模式能促进学生对幼教职业的理性认识,使她们懂得了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要求与职业规范,提升其科学育儿的教育观,使其掌握幼儿园教学的基本规范与流程,增强她们热爱幼儿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2)能够促进学校专业建设。“产教融合,校园合作”培养模式有利于加强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广泛听取幼儿园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与幼儿园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使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更趋合理、特色更加鲜明,最大限度地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行业标准对接”。3)能够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产教融合,校园合作”培养模式有利于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合作幼儿园进行实践锻炼,既能丰富教师的专业基础理论,又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此外,还可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从幼儿园及其他早教机构等聘请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支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较高管理与教学水平、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这对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也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4)能够促进实习基地建设。“产教融合,校园合作”培养模式有利于学校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幼儿园参与共建校内、校外实践和实习基地,采用合资建设、共同使用等方式,从而满足人才培养对实践和实习基地的需求,为学生进行实习、提高实践技能提供可靠保证。5)有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产教融合,校园合作”培养模式使学生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管理等有亲身的体验和明确的认知,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有效促进学生专业素养和技能的成长;同时“零距离”与幼儿园师生接触,拉近了与用人单位的感情,从而有助于促进毕业生就业稳定率和工资待遇的大大提高。

2产教融合,把握教育教学主动

2.1教学改革

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上,实现学生培养过程融入幼儿园保教工作全过程;深化以产教融合、校园合作为主线的教学改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机融合。以此,探索解决职教的跨界教育中学校、企业两个界面的平衡,试图建立一个融合的对人才培养有效而可控的体系架构。1)校企共建“双课堂模式”。专业教学与学生实践融入一体,开辟职业教育学校理论课堂与幼儿园实践课堂互动的双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做中教、做中学,做中促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尝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三年的培养过程融入幼儿园保教工作全过程,深化以产教融合、校园合作为主线的教学改革。2)建立“一对一”跟踪指导。试点项目班级的新生入学就5~10人/组,安排进入幼儿园一个班级,其幼儿园的班主任就是她们的具体指导教师(尝试建立现代师徒制)。试点班的班主任负责教学指导。学生与幼儿园小朋建立“一对一”结伴成长的关系。学生三年不间断地到幼儿园实践好“一对一”,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真正从头到尾观察一个小朋友幼儿园阶段的各种成长。一年级时每周去1-2次,并参与相应幼儿园班级活动;二年级时“三学六法”课理论联系实践,先在学校学习教育学、教学法等理论基础,再结合教学见习、实习,在幼儿园实践学习;三年级时顶岗实习。整整三年都让她们真正参与到幼儿园的幼教工作中,从观察者到保育员到配班老师再到主班老师,每个岗位都有机会分别见习和实习。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才是真正的校、园一体,是真实的职业环境的体现。

2.2师资融合

1)引师傅入校,带老师入园。实现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交叉任职,使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既能担任本专业的教学任务,又在幼儿园任职,完成幼儿园的相关工作,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幼儿园资深教师交叉任职,有利于教师的共同成长,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聘请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来校担任相关实践课程教师,专业课教师也100%到实验幼儿园任职,以获得最新的学前教育信息及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动向,并进一步实现校园师资融合。2)教育沙龙,竞技舞台。定期开展各种教育教研活动。可通过聘请国内外学前教育专家开展讲座,也可为学前教育教师们开办主题沙龙活动,还可举办各种各样的比赛,为老师们的相互交流、教学教研提供平台。

2.3德育管理

1)项目实验班推行双班主任制(校内、幼儿园),为学生的在校学习和幼儿园实践提供充分的保障和教育教学指导。2)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册”。“校园融合一体”模式下的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践活动会十分丰富,每次参加都要求学生要有活动过程资料,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过程照片、活动总结等。学生会见证自己的成长,从取得的成绩中体会到成就感。3)实现学生自我完善。在新模式下,学生的管理难度增加,学校的安全责任重大。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学生在此种模式下学习,也扮演了学生与老师的双重身份,他们也能从中成长得更快。因此,在教育中要充分信任学生,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发挥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作用。4)推行学校、企业、家长三方管理模式。为提高在“产教融合新模式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要定期召开学校、企业、家长三方座谈会。通报学生学习情况,随时调整学生学习方案和计划,处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促进学生较好发展。

3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模式

3.1建全机构,专家引领

聘请学前教育领域专家、学前教育机构园长、学前教育机构一线骨干教师参与校园合作,并组建产教融合校园合作指导委员会。通过研讨、定期检查和总结,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建设进度及整个建设过程进行全程跟踪指导、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3.2完善制度,保障实施

深化内部管理体制,以专业建设为改革突破点和工作重点,制定或完善促进“校园融合一体”与园校互动相适应的相关制度,包括完善、修订教改试点所涉及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等相关制度,以及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教学文件的调整,形成一套有章可循的制度,为园校互动提供体制上的保障。

3.3初探品牌,产教融合

第一阶段,在我校园合作单位中,遴选一家幼儿园进行试点,深入开展校园合作,产教融合新模式。我校和幼儿园共同打造学前教育品牌,形成独立的办学理念和思想,创建独树一帜的幼儿园品牌。同时,该园也作为我校校外实训场地,为学生的教育教学见习服务、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研讨提供试点,为理论与实践搭建平台,成为学前教育研究的先行者,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同时,为第二阶段奠定坚实基础。校园双方共同拥有幼儿园的经营权、股权,真正意义实现产教融合,校园深度合作,开启教育改革试点新模式。第二阶段,结合我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将与优秀幼教机构或幼儿园深度合作,创办教学幼儿园1所,以此为基础打造自有品牌幼儿园,在3~4年内预期发展3~4所分园,以满足本专业教学活动所需,最终形成拥有自己独立品牌的学前教育集团。

3.4扩大规模,形成产教结合链

当前,学前教育集团已成为一种驱势。该项目拟计划形成拥有自己独立品牌的学前教育集团,集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学前教育机构品牌策划、早期教育机构、幼儿园、儿童艺术培训、家庭育婴服务等为一体的产教结合链,真正成为“产教融合、校园合作”改革的先行兵。

3.5效能评价

融合教育篇3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明确了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形式区别的重要特征。

 

经多年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已形成一些固定形式,并取得极大成功,但很多方面的问题也同样凸显。在全面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产教融合应总结以往经验,拓宽内涵、创新形式,以达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及其意义

 

产教融合的基本内涵是产业与教育一体,两者良性互动、有机结合。从而使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教育教学、科学研发、素质培养、技能提升、生产劳动和服务社会等多种因素一体发展。产教融合的基本内容是要实现“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其根本目的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培养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能够解决职业学校老师实际操作不足的缺点,提升其业务水平,并且对地区经济的繁荣、产业升级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产教融合打破了传统教育脱离社会、脱离经济、脱离实际的弊端,真正将教育与就业衔接起来,学校真正形成“产、学、研”的能力,培养的人才更适应社会需求。企业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将岗位的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相衔接,并将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带入课堂。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无缝对接,从而达到合作共赢。

 

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现状

 

1.常见产教融合形式

 

1.1 “订单班”培养模式

 

“订单班”培养模式,即职业院校根据企业提出的行业标准、人才标准与岗位规范等要求,设置专业和制定培养方案、组织教学、安排培训项目,双方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培养、技术培训、办学条件建设方面开展合作,以达到对学生共同培养的办学模式。“订单班”培养的学生可与企业进行无缝对接,实现“零距离”就业,有效促进就业率的提升和实现高质量就业。“订单班”培养模式让企业能够深入参与学校办学,企业与学校双方得以有效沟通,生产、教学、科研有机结合,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产教融合合作模式。该合作模式目的性强、人才到企业的适用性高,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参与度高,近年来已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成效显著。

 

1.2 “校中厂、厂中校”培养模式

 

“校中厂”即由学校提供场地、劳动力与部分生产设备等生产要素,企业将研发、生产部门设在校园的一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下,学生获得了充分的顶岗实习机会,解决了在常规培养模式下实践不足的问题。同时,企业也节约了场地、设施、劳动力等要素。“厂中校”则由学校提供劳动力、技术,参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将提供学习、食宿等条件和部分劳动报酬。这种模式下,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得生产效率的提高,学生也得到一线的生产体验,获得实践机会和锻炼技能。“校中厂、厂中校”根据学校和企业的需求已经发展为多种多样的方式,在这种培养模式的框架下,企业均得以降低生产成本,学生则得到大量的实践机会。

 

2.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参与度不高

 

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度往往较低,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企业方往往投资较大,而获得的回报难以得到保证,同时面临着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培养的人才却无法留在自己企业的风险。其次,由于实训过程中涉及到学生管理和生产安全等方面的因素,企业方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也不愿深度参与校企合作。

 

2.2 学校与企业价值取向矛盾

 

学校与企业分属两个不同的主体,其追求目标与价值取向是不同的。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注重素质的培养,追求高质量就业,培养的过程较长。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他们更注重高质与高效并存,以较低的投资、较短的时候换取高回报。双方追求目标与价值取向的矛盾,往往会使得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产生分歧,合作方式难以达成一致。

 

2.3 企业存在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的倾向

 

一些企业具有将到企业参与实习实践的高职院校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的倾向。多数输送到企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并没有得到系统的生产培训,去到企业后,企业方为了节省成本,省略了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培训条件,要求学生马上上岗生产。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专业技能和知识得不到提升,并沦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工具。这种合作方式已经与产教融合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改善产教融合现状对策

 

1.构建校企共赢体系

 

校企双方应树立“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构建共赢体系。校企双方应统一人才培养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目标。学校作为人才的输出者,企业作为人才的接受者,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因此,两者在合作过程中完全是可以达到共赢的。学校从企业获得资金、并促进办学思想的革新,企业从学校获得人才,促进技术的进步,生产的提升。校企高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双方充分沟通,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2.政府充分参与指导

 

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学校、企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框架下的权利、义务,充分调动校企双方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参与合作的各方进行监管和评估,保证产教融合在一个合理框架下有效运行,提高合作的质量。政府部门也应着力于落实相关政策,指导学校育人与企业地方发展相适应,鼓励企业参与学校转型发展。

 

3.创新产教融合形式

 

创新产教融合形式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改革传统的办学模式,改进产教融合形式。职业院校办学应该从自我为主导发展为以地区行业产业为依托,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校服务地区发展,地区发展促进学校进步。二是扩展产教融合的内涵。从原来的单纯教学、实训方面合作拓展至文化及其他领域的合作。三是创造性地利用“互联网+”新思维,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方向。“互联网+”时代带来了新技术、新思维,这对于产教融合是一个机遇,需利用好这一发展契机,整合平台资源促进全面发展。

融合教育篇4

艺工融合的复合型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在三个方面:一是厘清学科或课程的融合机制,这是进行改革的理论基础;二是做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的联动,这是改革的技术手段;三是强调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提升,这是改革的目标和意义。    

二、“艺工融合”模式的理论及思考    

(一)“艺工融合”的概念界定    

“艺工融合”也称“艺工结合”,其狭义的含义就是指“艺术”与“工程技术”的融合,强调艺术学科与技术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是从2。世纪2。年代包豪斯设计教育理念发展而来的。广义的“艺工融合”是指科学、工程、技术、数学、人文、艺术等学科融合,强调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艺工融合,他们都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特征一,严谨的逻辑理性思维与发散的形象感性思维的有机融合;特征二,工程设计的理念和思维与艺术设计的理念和思维的有机融合川;特征三,素质、技能和知识间的有机融合与系统化。    

(二)“艺工融合”的融合机制及内涵    

“艺工融合”模式是指通过艺工融合式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培养具备艺术设计思维、工程技术、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基于多学科融合的教育模式。其关键在于“融合”上,因而多学科的融合机制既是建设“艺工融合”模式的理论依据,也是建设“艺工融合”课程体系的具体方法。    

“艺工融合”的融合机制从宏观上就是指多学科如何融合的组合构成机制,侧重各学科间的并存及比例问题;微观上是指多学科怎么融合的内在动力机制,侧重教学内容融合的具体方法论。    

1.“艺工融合”的外在构成融合机制    

外在构成融合机制是指融合的学科数量及各学科间的比例关系。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各学科大拼盘,而是依据模块课程的属性确定的具有一定主次比例关系的各学科融合的有机体,这是融合机制中回答如何融合的理论依据。按照其外在表现的不同该融合机制主要有三种形式:“艺+工”形式,“工+艺”形式和“艺工一体”形式。    

“艺+工”形式是指在艺术学科课程中,融合科学技术课程,以艺术学科为主导,是对艺术创意进行理性工具约束的一种融合机制。该形式以艺术学科的课程内容为主体,融入适度的过程技术教学内容,从而保证创意的可行性和完整性,主要出现在一些艺术设计课程模块中。该融合机制强调艺术学科的主体性下工程技术最大化和完备性并存的比例关系。例如,在服装设计模块课程中,在保持服装设计创意效果的主体下融入市场信息分析(前期)、材料功能选择(中期)、工艺技术分析(后期),从而使得融合后的服装设计模块课程内容具备了完整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工+艺”形式是指在工程技术课程中引入艺术学科内容或思维,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通过融入艺术学科等内容,赋予工程技术以艺术美的形式。该形式的融合机制主要出现在工程技术课程模块中,这也是设计从完善向完美提升的必然思维过程。该融合机制以工程技术内容和思维为主体框架,突出细节处的视觉形象之美。例如,在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模块中融入美的形式法则,从而使得工艺技术形式符合美的法则,比如分割线的位置,在实现合体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考虑其比例关系,从而实现形式之美,使得工程技术模块课程呈现出一定的完美性趋势。    

“艺工一体”形式是指在培养综合应用能力的模块课程中,将多学科融合成一个整体,各学科间相互渗透形成新的有机综合体。该融合形式以某项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多学科内容进行整合。学科间没有主次关系,共同服务于模块课程要求。这种融合不仅仅表现在不同学科的融合,还表现在学生间的融合与合作,教师间的协同与合作等层面上。    

2.“艺工融合”内在动力融合机制    

融合教育篇5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育多元融合的意义

随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革新,很多教师已经将教学方向进行转变,并与体育教育进行多元融合方向发展,二者的多元融合对学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据实践研究数据表明,二者的多元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自身的重要性和影响[1]。同时,二者的多元融合还可以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这也是满足当代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方式。其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育多元融合还可以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历练,由于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且人格历练的机会相对较少,这也是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而二者的多元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学生的这种问题,使其人格得到显著历练和提升,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面对社会竞争的实力,使其未来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从容面对,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育多元融合的意义所在。

二、基于开放视角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育多元融合的有效途径

(一)利用体育课堂教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多元融合,很多教师已经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没有使学生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很多学生往往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强的抵触心理[2]。因此,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体育课堂教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首先,体育课堂本身就是一项开放性的较强的学科,通过促使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项目中,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它往往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体育教学活动往往是学生进行自由选择的,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性,使其不再受到教师或者其他方面因素的束缚,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学生开展一切学习活动的关键因素,因为只有使学生感受到课堂活动的乐趣才能促使其积极参与到其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想法,从而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好发挥作用,实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其次,利用体育课堂教学还可以推动与思想政治教育多元融合顺利进行,使学生的参与性被提起从而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

(二)利用课外体育活动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活动不仅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首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体育活动较为热衷,此时正是加深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时期,通过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眼球,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体育活动对自身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同时教师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还应正确引导学生,进一步使其明白和了解体育活动的参与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确保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拼搏意识以及勇于积极面对教学中的各类困难。其次,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渗透,教师在利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将教学内容时刻围绕体育活动的性质而展开,切不可将教学内容偏离实际教学方向,并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以及体育活动特点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使学生的意识得到有效培养,也可以改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想法,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实现体育课堂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融合,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利用体育竞技赛事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体育竞技赛事也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它不仅备受学生喜爱同时也是实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首先,学生时代所热爱的事物往往比较多,很多院校已经相应的设立体育竞技赛事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且获得的教学效果也十分显著,其中学生对体育竞技赛事的参与程度也是体现赛事的价值所在,对学生的生活也具有积极促织作用,通过利用体育竞技赛事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两门课程关系更加紧密,同时任何学科之间的多元融合都是需要进行相应过度的,只有做好二者之间的衔接工作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和价值。其次,教师在利用体育竞技赛事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时还应结合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体育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共同点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利用体育赛事大平台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让学生在未来工作中能够适应各类工作环境,使其成为一名高素质高技能且抗压能力较强的人,从而使体育竞技赛事更好的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二者更好的进行多元融合。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育多元融合体系的构建

(一)集中教育与随机教学有效融合集中教育与随机教学相互融合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育多元融合有效方式之一。首先,这两种教育模式在特点上是具有相对性的,集中教育的优势就在于它所涉及的教学范围比较广泛,往往会涉及到诸多领域上的范围,但是此教育模式也有弊端,就是对接受者的心理不会造成十分显著的影响,这也是它的缺点之一,而随机教育则所涉及的教学范围往往比较狭窄,但是它对接受者的心理会造成十分显著的影响,为此将两种模式的教育有效融合可以实现互补的目的。其次,在将集中教育与随机教学融合过程中教师还应扩大自身的教育范围。这样做也可以使自身的教育深度得到有效延伸,在整个教育体系构建上也可以起到十分显著的效果,尤其是在开放性视角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育多元融过程中,所起到的效果也十分显著,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国家的发展路线也在变化,也正是加深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教育多元融合的最佳时期。

(二)健全机制与引导典型有效融合为了更好的在开放性的视角下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育实现多元融合,我们还应将建立健全机制并与引导典型有效融合。首先,教师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人,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以往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忽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使得整体教学质量效果不理想。因此,笔者认为要想为后期教学效果打下夯实基础,必须要健全机制与引导典型有效融合,教学中还应时刻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只有明确自身的位置和学生的位置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其次,在健全机制与引导典型有效融合过程中教师还应充分重视引导典型的过程,也要将教学机制摆在首要位置,因为引导典型是将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思想政治进行不断指导,进一步使其对学生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和鼓励作用,健全教育机制则可以对体育教学和思想政治教学多元融合的过程合理掌控,从而使其形成一个固定且教学效果较好的模式,使二者多元融合的过程中发挥他们最大的作用和价值,最终实现为后期教学效果打下夯实基础的良好目的。

融合教育篇6

伙伴与搭档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创建不同类型的伙伴和搭档协作小组,可以帮助他们参加更多的活动,学到更多的知识。

老师的格外关照毕竟是有限的。一节课里拿出五六分钟来,针对随班就读生进行指导,已经是做出了最大的努力,而伙伴的搭档却有相当多的时间和其相处。听力或言语残疾生从他们那里能得到更多的关怀和学习指导。而且,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心理总是与正常生有差异的,往往在与老师的合作上,产生心理压力,不能很好地进行学习和生活,而与伙伴的搭档在一起,由于年龄、心理等方面相近,他们会随便得多。无论是外界环境条件,还是心理境界,都适于进行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学习知识。这种情况下的伙伴帮助,要比教师在课上有限的时间里对其指导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对随班就读的听力或言语残疾生最有效的支持,莫过于让他们和正常生做伙伴和搭档,建立一种真诚、关心、友谊及支持的关系。

为了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对听力或言语残疾生付出更多的爱心,使听力或言语残疾生从心理愿意留在学校学习和对学习产生兴趣,我们在融合教育教学中就要有计划、长期不懈地对听力或言语残疾生进行有效地帮助,协作活动,组建伙伴和搭档协作小组,关心他们,接近他们。在他们学习有困难时帮助他们,在游戏中主动找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参加,在让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学着正常儿童说日常用语。安排优生和他们同桌,在课堂上让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学着优生读生字、词,回答简单的问题。课外活动让好学生做他们的伙伴,时时矫正他们的语言和行动,等等。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同伴的帮带作用,不但使全班同学不另眼看待他,他自己也不会觉得不如别人,而是更有兴趣、有信心地学习了。

融合教育篇7

艺术教育融合模式,是指在艺术教育中,将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体、现实与理想、宏观与微观有机的融为一体,来解决现实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社会、科学与艺术、学科与学科间的诸多问题。借助于融合教育模式,搭建一个健全人格培养的教育平台。任何教育模式的提出与确立,取决于其自身的规律,同时也是对前人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它即是时代的科学、文化的现实反映,同时也必须旗帜鲜明的为时代服务,绝不是主观杜撰、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艺术教育融合模式建构基于如下几个方面:

(一)时代基础

当今世界是以映像语言为媒介、文化心理为工具的网络经济时代。文化生产力与知识经济的强势己完全渗透到社会经济结构的各个层面,文化要素己转化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生产力。艺术的“文化转型”显形为以科技为依托、美学为规范、创造价值为内容的知识产出结构的生成。在现实世界中,对于各门学科的研究,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而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深刻,任何一门学科想从自身的角度来揭示其全部规律,已经是不可能的事。应运而生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其本质就是一类知识与另一类知识、一门学科与另一门学科“融合”的结晶。艺术如此,艺术教育模式也是如此。

(二)教育基础

如果说孔子《六艺》中“礼、乐、书、数、射、御”是多学科融合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的经典,那么他在《论语》中所述的“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其“礼”———方法、规矩,“和”———融合、混合,这可以说是我国关于融合教育方法融合最早的精辟论述。无独有偶,在西方的古希腊也有《自由七艺》之说,充分的显示出了融合教育模式深远的共性教育基础和普通性原理。

(三)文化基础

中国的儒道思想把艺术审美同超越自我、超越功利、超越自然的人生境界联系起来,崇尚舍弃功利的享乐,追求清静、自然、恬淡,超然到无为状态之美。由董仲舒“天人知际,合而为一”演变成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以及庄子的“物我交融”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至高的美学理念境界,其本源就是追求精神与物质、人与自然的融合。通过“经世致用”的学用结合以及“格物致和”的心物感应,附之以“行中以思”“思中以行”的知行并举的辩证关系,完整的架构出了融合模式“全人”塑造的文化平台和赖以生存的文化基础。

(四)艺术基础

艺术教育对“心智与情感”能力的开发,主要是通过“假物济事”“以物传情”的典型的艺术行为语言,来达到“景物交融”“融会贯通”的境界。所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中国艺术理念的实质,就是指主观与客体的契合统一。把艺术审美由外部世界引入到内部世界,将对客观物象的认识升华到主观感受与情感的抒发是艺术表现的独特手法。无论是艺术的创造或是艺术欣赏,追求的“心/物”“技/艺”“赏/用”的完美统一,就是对“融合”的完整诠释,从本质上显映出了知识产出中能力结构生成机制的原理。费孝通先生曾说“文化的高层次应该是艺术的层次”。在社会发展日益依赖于“全人”的知识创新、行为创意的“知识消费”时代,通过对融合教育模式的探讨,试图勾勒出了一条生产“全人”的特殊产业结构及所需要的基本生产模式。

二、融合模式的建构的内容

依据融合模式建构的理论,其融合内容可分如下四个方面:

(一)学科间融合

知识经济时代显现为物质精神化、工学技术文学化、信息产业美学化的时代特征。时代对教育提出了“全人”培养的“知识综合构成”的学科理论。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己成为知识产出的一条基本定律。艺术教育尤其是非专业的艺术教育,必须通过“融合”教育模式才能将艺术与其它学科有机的联系,将艺术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了各门学科的教育之中,使受教育主体全方位的掌握其专业知识和学科知识规律。也只有将艺术根值于各个学科之中,才能真正使艺术教育起到对科学知识教育的促进和互动作用。融合教育模式,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定向、单向、纵向思维的束缚,注重横向、跳跃、甚至是逆向思维方式,才能培养出想象力丰富、创造力新颖,会用独特的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复合型人才。

(二)课程间的融合

艺术是一个大的学科门类,虽然艺术教育课程种类繁多,但是它们都是“全人”塑造不可缺少的材料。艺术教育课程间即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即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艺术教育课程之间,不能“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必须通过课程之间的有机融合,建立“异曲同工”完整的综合艺术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现代科学与教育研究的成果,为课程间的“融合”提供了可能。西方教育家豪斯曼(Jerome•J•Hausman)指出:“就像语言教学能把听、说、读、写综合起来一样,艺术教学也可以把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触觉艺术等融为一体。”艺术教育应融合为综合艺术教学的形式,使学生能从一种艺术形式的角度去审视另一种艺术形式,从而全面地掌握并感悟艺术的真谛。从心理学角度而言的“通感”心理现象,也为艺术课程间的融合提供了佐证。审美意义上的“通感”不仅是一种生理感觉,也是一种深刻、复杂的心理活动,“感官的借代”通常表现为“耳中见色”“眼中见律”等借代现象,它形成的前提因素是产生“通感”的主体,应具备相应的、基本的综合艺术审美经验,才能“有感而发”产生联想与联觉。艺术教育课程间的融合,将成为受教育主体的内心体验与情感开发的催化剂,通过全面培养学生的洞察力、理解力,达到“假物济事”“以物传情”的审美境界,在不断的感悟与体验中使主体的审美经验与创造才能得以发展。

(三)教学间的融合

中国传统教育强调“教学相长”,艺术教育相对其他学科更需要“教”与“学”的融合。这种教学间的融合往往产生于教师和学生的有机互动交流,艺术教育应认识到受教育的主体是学生的,学生同时也是艺术活动的主体,只有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才能真正的接触艺术、融合艺术,获得审美体验。教师在艺术教学中,应把握学生参与的特点,及时注重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和沟通,发现学生的艺术的灵光和亮点,启发学生的创造力。艺术教育教学间的融合在课内和课外都可以开展。课内,应采用互动型教学方法,以集体讨论、自评互评等方式展开交流,拓展学生思路,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课外,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艺术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对艺术的感悟,培养培养艺术实践能力。此外,学校应尽可能的创造条件,邀请国内外专家来与学生交流讲学,让学生多方面、全方位、广范围的参与学习。这种教学间的融合、互动、交流是融合型艺术教育的重要特点,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方法。

(四)社会间融合

艺术审美除了其精神功能之外,还有极强的实用功能。艺术教育与社会间的融合,一是指艺术教育要与社会艺术实践活动结合,二是指艺术教育要与社会生活中的实用功能为主的审美与创造相结合,即指社会各个层面和行业的美学行为参与。在知识是生产要素的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劣,不仅约定了生产方式,还会直接影响经济结构。“面向未来”的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融合,必须为国民经济与现代化进程服务。“闭门造车”的传统教育模式,己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艺术教育即要注重“形而上”深层文化底蕴的培养,也不可忽视“形而下”的社会实践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社会有机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资源间的融合

融合教育篇8

《学前融合教育的比较与实证研究》这举例到:古拉尼惕克的研究表明:学前特教班幼儿的家长,对融合班里有较多的幼儿但教育工作者比较少的情况感到非常不放心;台湾地区大部分特殊幼儿家长愿意送孩子到融合幼儿园就读,而普通幼儿家长中赞成孩子在此类幼儿园接受教育的却不到一半;另外,对上海市崇明县随班丽幼读施个别化教育策略情况调查后研究者也得出了结论,认为普通幼儿家长对学前融合教育的认可度不高。

由上面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普通幼儿的家长对于学前融合教育的认可度不高。书中提到学前融合教育顺利实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父母参与及课程与教学为关键因素,教师和家长在推进同伴对学前特殊儿童的接纳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认为:相比于融合教育本身发展程度如何、如何实行融合教育,我认为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如何向社会各界普及融合教育的概念与意义,提高融合教育在各界的认同感更为重要与急迫。所以本读书笔记决定对学前融合教育的概念与意义以及相关内容做总结梳理。

一、学前融合教育的概念

“学前融合教育”,指有特殊需要的0―6岁学前儿童能真正地和其他正常发展的同伴一起接受学前教育机构的保育和教育。

学前融合教育作为一种价值观,有力地支持了所有儿童的权利:不管这些儿童的能力多么不同,他们都有权利积极参与到学前教育的各项活动之中。

从表面上看学前融合教育是把学前特殊儿童作为主要对象,因而容易形成一种误解――只有他们才会获益,而普通的学前儿童只会受到干扰。不少学前教育工作者可能出于这种忧虑而迟迟不愿实施学前融合教育,因为一旦普通学前儿童的家长有意见而将自己的孩子转去其他幼儿园的话,对许多以在园人数为生存基础的托幼机构是个不小的损失。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前融合教育对学前特殊儿童的智力发展行为矫正、缺陷补偿、正常人格的养成等均具有重要作用。而让学前特殊儿童与普通幼儿一起生活学习的学前融合教育模式,不仅对学前特殊儿童,而且对普通幼儿的身心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学前融合教育对于普通幼儿心理发展的意义

1.学前融合教育可以促进普通幼儿的自我发展

自我发展,是贯穿人一生的重要发展内容。学前期是极为重要的发展关键期,普通学前儿童能在融合教育中,通过与有特殊教育需要同伴的交往而获取独特的自我发展的机会,其中主动学习和自我效能感的获得最为令人瞩目。

(1)普通幼儿自我效能感得到提升

所谓“自我效能感”,是一种感到自己是有能力实现目标的感知心理学。在幼年期,体验到的成功越多,或感到自己有能力为别人做些什么时,这种自我效能感就会发展得越好。研究发现,一个能够在学习或工作中取得卓越成绩的人往往都有着很高的自我效能感,这种感知大多源自幼年经验。

当普通幼儿与学前特殊儿童在一起时,他们充当同伴的小老师或去帮助学前特殊儿童时,这些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就会被激发出来,并得到发展。

(2)普通幼儿学习主动性得到加强

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有助于儿童发现事物、学习新事物,也有助于他们学习社会往的规则,对他们的社会交往与新技能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在实施学前融合教育的幼儿园中,学前特殊儿童一般学习能力差,习得速度较缓。因此,当他们在教室的时候,普通幼儿都希望以自己最好的表现,为这些特殊的同伴树立榜样,所以会 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主动性。尤其当特殊同伴能够回答问题,较好地参与学习时,普通幼儿更强烈地表现出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

2.学前融合教育可以促进普通幼儿理解他人的能力

理解他人的能力,是属于社会智能的一部分,也是一个人得以在社会上获取成功的重要条件。在此所言的“理解他人的能力”主要是指移情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和心理理论。

(1)普通幼儿的移情能力得到增

所谓移情能力,是指在情感上能与他人引起共鸣的能力。在情感智商中,将移情能力列为第一要素,足见其重见其重要性。4―5岁的儿童已进入到自我中心的阶段,所以移情能力的培养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2)普通幼儿的换位思考能力有所增强

学前儿童在认知上常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在与特殊同伴相处过程中,普通幼儿能站在他人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这样的思考有助于增加他们对特殊幼儿的了解,接受同伴与自己的差异性,学会理解别人,约束自己,改变自己不合理的行为和想法,从而在社会交往中,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3)普通幼儿的心理理论得到提升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4岁左右的幼儿初步具有推测他人的期待,愿望、好恶等内心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在人际交往中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是一个人社会化发展良好与否的重要标志。在学前融合教育中普通幼儿会给予班上的特殊同伴更多关注,探索特殊同伴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会触发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3.学前融合教育可以激发普通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谦让、分享、合作等。在学前融合教育模式中,学前特殊儿童的心理年龄普遍较低,常出现一些困难,因此,普通幼儿有了更多帮助他人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1)普通幼儿关怀同伴的行为有所增强

在学前融合教育中,学前特殊儿童个体差异性大,心理年龄普遍较低,因此常出现怪异的行为及认知方面的滞后表现。在与特殊幼儿互动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洞察特殊幼儿的情绪状态并表现出猜测其观点的能力,正确地应对其情绪表现,激发了自身的移情能力,增进了情感交流的技能。通过学前融合教育,普通幼儿能够学会容忍和帮助他人并且还学会了关怀他人。

(2)普通幼儿谦让和助人行为有所增加

与特殊幼儿一起学习生活使普通幼儿有了更多谦让和帮助他人的机会。套在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同伴在D起接受保教,可以使普通幼儿获得更多的“助人”快乐,使他们觉得自己能够为他人解决困难,使他人感受到快乐,从而强化了“助人”行为的发生,也渐渐培养了他们的亲社会行为。而亲社会行为可以使个体被他人接受和肯定,为成功的社会往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前融合教育不仅对学前特殊儿童大有裨益,对普通幼儿的心理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普通幼儿帮助特殊同伴取得进步的同时,他们也从特殊同伴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因此,学前融合教育可以使普通幼儿的健康成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三、社会各界应该给予学前融合教育的帮助

1.政府机构的支持:加大对于融合教育的投资力度,为教师的培训提供更多支持,为幼儿园殊教育所需的设施提供支持,并向大众宣传融合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

2.专家学者的支持:需要做更多的实证研究,及时与一线教师进行成果分析和交流,为融合教育的实施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基础;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