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资产调查报告8篇

时间:2023-02-06 06:18:44

资产调查报告

资产调查报告篇1

一、当前税务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规范固定资产的核算和会计处理

根据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财务部门加强业务素质和责任意识,对固定资产实行总帐、明细账及固定资产卡片的三级分类核算制度,使会计信息清晰、准确,为单位的资金管理、资产配置、处置调拨提供信息和依据。同时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各单位必须根据自身特点,

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计提折旧,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及方法可借鉴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核算。

(二)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原则

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强化各部门的分级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确保严格执行资产管理程序。逐步改变使用观念,从没人管、没人问、没人查到主动清查、主动报告、主动保养,防止固定资产流失。建立一套管理制度,包括购入、领用、调出、报废处理等规章制度,建立财产清查制度,保证资产的账面与实物相符。

(三)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有关制度

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的账、簿、证卡,完善有关管理制度,实行一物一个标签,卡、标签和实物相符。定时对每个部门、每个办公室资产进行全面核查清理,统一制作固定资产登记卡片和固定资产标签,同时对每件固定资产进行登记,设立《固定资产管理登记簿》,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档案。

(四)坚持日常清查,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核实

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盘点对比,建立资产明细账。为保证固定资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每季度对所属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每年对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盘点清查,清查固定资产帐与表、帐与物是否相符,是否按规定建帐。同时与财务部门进行帐与帐清查。

(五)强化固定资产的监督与管理,防止资产流失

建立了资产采购、发放监督验收制度,严格领导审批、经手人签字、申领人签字。固定资产采购由申请人提出书面申请,管理部门和单位领导审批后进行集中采购再统一配发到使用单位。

(六)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统筹安排,合理利用,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资产效率,提高资产使用率。在对固定资产进行配置时,立足于现在,更考虑资产发挥的长远效率。针对各部门资产多占多用,一味追“全”的现象,严格按照标准对各部门设施的配置进行核定,从而减少盲目性,减少空置率,全面提高资产的利用率,优化各部门内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

二、税务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工作仍然薄弱

固定资产的核算还不够规范,有些单位对资产只设总账,而没有按规定建立明细账、设置固定资产管理卡片,责任不明确,帐物无法核对;固定资产核销不及时,形成空壳资产,如已经按房改价格出售给个人的住宅类房屋,账面仍未核销相应的固定资产明细账,致使账实不符。

(二)“重买轻管”观念仍然比较突出,资产配置不合理

传统体制下,税务系统使用的资产一般不严格核算成本,不计盈亏,经费来源以财政收入为主。而对资产是重购置轻管理,没有制定健全的必要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或有制度也执行不好,造成资产购置随意性大,账目不清,闲置和浪费现象普遍。

(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还需完善

许多税务单位固定资产的划转、调动、赠予等财务往来关系复杂,但相当一部分固定资产的调拨、赠予等情况没有相关的权属证明,没有调拨的凭证,有的已经丢失,有的已经超过使用年限。

(四)清查盘点制度执行力度有待加强

通过清产核资的过程发现,许多单位对固定资产不进行定期盘点,清查制度流于表面,往往是资产一入账就脱离了监管,一经盘点,很多单位存在账实不符的现象,且账实不符的原因也无据可查,极易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

(五)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仍不够规范

许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概念模糊,固定资产的报废、调拨和变卖不按规定的程序处置固定资产,脱离了财政等有关部门的监管,导致了部分单位的固定资产家底不清和流失;有的甚至没有任何责任人批准就随意处置,造成处置环节管理失控。

(六)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还不到位

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目标是要求账实相符,不仅要求固定资产的价值核算正确,还要求其账面数量与实物数量核对相符。定期对固定资产的实物数量进行盘点、核对时,由于人员的配置、部门之间的分工以及审计压力小等原因,不能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盘点的间断和后造成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以及时发现,进而造成处理问题的时间滞后。

三、加强税务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领导,规范管理

首先要加大宣传改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力度,提高各税务系统单位领导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观念,增强自觉维护固定资产的意识;其

次要建立健全各种管理责任制,落实各个环节上的管理责任和经济责任,明确规定出对职责范围内资产管理的具体责任人和责任承担方式;再者是要有健全的监督机制,有效地监督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部门内部层层分工,明确专人负责,切实保证并不断加大对固定资产的监管力度。

(二)转变观念,创新管理,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要转变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观念,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上实行市场化运作,将共享机制引入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中,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在完成社会义务的同时,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的经济效益,实现税务系统固定资产使用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效果。各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应积极发挥领导调配职能,建立调剂体制,实行资产使用的动态管理,本着“合理、节约、有效”的原则适时进行调剂,这有利于现有资产存量满足增量需要,盘活单位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节约资金。在单位内部必须实行资源共享,以防止一个部门的设备闲置,另一个部门又要买设备的现象,最大限度的发挥设备的使用效率,达到减少支出的目的。

(三)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机制

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要有科学的管理程序和方法,以规范管理活动的常规运行。具体管理要本着渐进的原则,做好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改进常规管理制度,除了一般综合性的制度还应区分门类,探索制

定针对性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要结合本单位特点,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特别要注意制度体系的完整性、配套性和可行性。引入适当的奖惩机制,能够更好地促进管理人员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利于

固定资产的管理。健全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强化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固定资产登记、使用、保管等制度,健全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做到账实相符,加强单位内部财产物资的管理,及时准确记录

资产的增减、结存、分布等情况,定期进行资产清查盘点,严禁产生账外资产。只有建立健全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把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在管理中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四)完善固定资产价值评估制度

资产调查报告篇2

熟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空隙”,贪婪地掠取国有资产。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不正之风和腐化行为,败坏了改革的声誉,影响到企业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当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国有资产有多种存在形式,至少可以有三种:一种是国有企业的资产或国有控股参股公司的股份;二是政府持有的现金;三是公共设施等公共财富。国有资本从一些企业中退出,收回现金或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去,是价值形态的改变。但是,在此过程中因为其他原因出现非等价交换,就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一、在对流失资产性质的分析上,既要看到有形资产、物质性资产的流失,也要高度重视无形资产和其他财产性权利。

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首先就是物质性资产的流失,涉及了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方面,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表现和转化的形式:

1公款帐外高息转存。有的企业尤其是建筑企业驻外机构的经理、财务人员等,相互勾结,截流巨额建设资金存入违规高息揽存的商业银行,从中谋取差额,这是对国有资产使用权的侵犯。而一旦涉及企业转制,犯罪嫌疑人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销毁或者隐匿有关帐目,使主管单位无法理清帐目、确定对外债权, 使对于国有资产使用权的侵犯,进而成为对所有权的侵犯,给国有资产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2、巨额资金帐外流动,违规帐外经营。国有企业改制为国有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后,设有董事会,行使对企业经营管理中重大问题决策的权力。但是一些公司的董事会形同虚设,成了董事长的“一言堂”,重大投资决策由董事长一人决定,其他董事会成员则变成了摆设,企业负责人将亲属或亲信安插在公司的财务、办公室等重要部门,直接接受自己的指令,越过董事会和正规财务帐目大搞帐外投资,有的达上亿元,风险非常巨大,帐外经营人不知鬼不觉,一旦损失,则全部归责与国有股或至少由国有、非国有股共同分担,一旦盈利,则为个人或者小集体侵吞国有资产、从中谋取非法利益提供了便利条件。

其次,更应当注意的是无形资产和财产性权利的损失,这种流失较之物质性资产流失更隐蔽。

1、无偿对外提供国企专有技术。有的国有企业负责人没有经过单位同意,偷偷将本企业的专有技术提供给私营企业,派技术人员无偿提供培训、调试服务。这种做法一方面造成国企专有技术无形资产的流失,另一方面也给本企业带来竞争压力,造成产品市场占有份额的萎缩。这种行为往往不引人注目,又没有会计记载可查。时间一长,企业负责人将提供技术、资金算作个人在私营企业的投资入股,从中分取红利。而在转制过程中,又反过来引进该私营企业参股、控股,个人则完成从对国有无形资产的占有到对国有资本的侵吞。

2、“老字号”等无形资产的流失。有些国有企业在转制过程中,注重对资产负债等账面资产价值的评估、转让,而对“老字号”、信誉、商标使用权等,不作计价或仅以很低的价格入股。很多老字号企业,因为传统机制的束缚,人员包袱重、经营方式不正确等原因而导致了经营状况欠佳、大量负债的情况,以很低的价格转让,甚至出现所谓“零资产”转让,完全不考虑几十年、上百年历史沉积的“金字招牌”本身就附有巨大的无形资产价值。

3、一些原有体制下相对垄断性行业的企业在转制过程中,各种生产许可证、销售许可证、货物进出口权等作为一种财产性权利,没有能够在国企转让中得到价值体现,也是国有资产流失的一种形式。

任何国家为保证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需要对经济进行管制和调控。国家通过掌握和选择性地分配这些资源来引导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渗透程度很高,与此相对应的是该类和财产收益密切相关的各种权利非常广泛,包括专营物资、进出口许可证、各类生产销售许可证等。原有国有企业正是掌握大量的这一类资产性权利的主体。在国有资产退出国企经营过程中,国企的该部分的价值没有得到正确体现。金坛市医药总公司改制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个案(已经由检察机关查处)——该公司年盈利数百万元,本身的净资产为1347.16万元,在改制过程中被缩水1044.16万元,以303万元出售给原企业可数领导。改制结束后,有上海商人愿出8000万元高价买下而遭断然拒绝。如此高额差价正是因为该企业拥有多种药品的许可证和销售许可证,拥有了别人无法相比的垄断性竞争权,也反映了原国有企业财产性权利的价值没有得到正确体现,国有资产在转制过程中大量流失。

二、在对国有资产流失原因的分析, 既要看到不法分子所采取的各种违法犯罪手段,也要看到一些政策认识、执行问题上的偏差、导致国有资产评估转让价大大低于实际价值;以及其他一些甚至被披上合法外衣的因素。

转制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

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在完成从国有企业的资产、股份的形态向政府所持现金、社会公共财富的形态的转变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使资产受到低估,无法借助一个公平的尺度完成等值的交换。

究其原因,主要原因是不法分子采取各种违法犯罪手段,千方百计压低对国有资产的评估价,以期在出资入股时大大获利,运用各种会计手法调整帐目,使净资产被非法低估。典型手段主要有:

1、应收帐款做成“坏帐”,压低企业的净资产值。包括在企业改制前,蓄意将“应收账款”做成“坏账”,再从债务人处回收予以私吞;在资产评估时,将“应收账款”做成坏账,压低企业净资产值,企业改制开始后再贪汚回收“应收账款”。

2、虚设应付帐款,再以虚开的发票报销冲帐,提取现金,贪汚公款。以购买原材料为名,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报销冲账,再全部提取现金私吞。

3、隐匿、转移财产,逃避审计,压低净资产值。有些企业为避开改制评估基准日,躲避评估,先将企业货款转移到其他公司账上,做成“其他应付款”,冲平“其他应付款”科目,评估后再转回公司账上,作产品销售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经济体制改革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财政部门等,对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资产流失问题认识不到位、制定政策偏差、宽松,和出现违反经济规律的做法、措施,都有可能造成国企资产受到低估。

1、资产评估的随意性和资产评估方法的不合理,使国有股份比例降低或国家应得的收益减少,如以国有资产未按重置价格折股,未计算其增值部分,只是按帐面原值折股。按规定 ,国有资产应按资产重置价格折股,但很多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却仍按原帐面价值折股,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与国有股比重的不合理降低。国有资产按重置价格评估增值后,应将增值部分计入国家股,但很多企业却将其计入资本公积金,作为全体股东共同享有的资产,造成国资流失与国有股比重的不合理降低。

2、企业负责人、上级主管部门负责人认识不到位,在改制工作中盲目求进度,工作不细,主观上怕评估高了“卖不掉”,有意低估或制定过份优惠的政策,比如,对于一次性交款优惠折扣、内部职工购买的优惠折扣过高,这样三优一惠,使本来评估得很低的企业资产更是所剩无几。

3、国有资本的转让,本质上讲也是一种商品的交易,如果违反经济规律,办事模糊了亏损企业与盈利企业,劣势行业和优势行业,夕阳产业和朝阳产业之间的差异,人为搞一刀切的优惠政策和估价方法,必然也会对优秀的、盈利能力强的国在转制过程中造成巨大的损害。

还有,部分法院民事案件审判中对证据审查和运用法律的简单化、随意性会给国有资产的流失披上“合法化”的外衣。

人民法院指挥民事诉讼程序推进的全部过程,决定民事诉讼案件结果的形式与内容。部分人民法院在民事审判中如果简单按照《民法通则》或《合同法》,而不考虑《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则会给一些利用合同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披上合法化的外衣。

审计机关在对转制企业审计过程中,往往会连带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对于转制前国企投资项目的基本建设中,项目双方利用合同高估冒算、串通作弊,危害国家利益等问题。审计部门一但发现,下达追款的审计决定书,则会引起施工方与建设方(国企)的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机关负有对与国家建设项目直接有关的建设、设计、施工、采购等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的职责。如果经审计发现与国家建设项目有关的单位利用合同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审计机关有权依法予以处罚。《合同法》也明确规定对利用合同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法院往往将视线转移到合同纠纷上,在一些案例中,法院无视审计机关维护国家利益、具有行政处罚权的特殊性和权威性,轻率地作出判决。这样就给项目双方串通起来侵占国有资产留下了缺口,使双方恶意串通掘取国有资产的行为披上合法外衣。

三、从国有资产流失的时间上分析,最主要的是在近期产权重大变更,国有持股比例大大降低甚至退出的时间手段,同时也应当看到有的流失问题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一点一滴住逐步累加所致。

我国近期对国企改革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明确了目标,在产权制度改革上下大力气,国有股份大比例降低或完全退出,这一阶段,正是不法分子企图非法占有国有资产的最后阶段,也是最高发时间阶段。但是国企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一些流失问题也是在较长时间内一点一滴逐步累加,在近期暴露出来的,比如:

1、在国企、在合资、合营、股份试点改造(仍由国有控股)的开始阶段,国有股比例计算较随意,帐面上有多少算多少,忽略了或低估企业的土地、房产等;

2、有的国企在国有控股初期,将国家批准留给企业作为增加投资的部分以及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润等国有资产界定为企业产权或股东权益,少计国家股,造成在新增权益分配时,国家应得的收益减少。

3、有的国有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在原经营过程中,有多个相对保密的资金帐户,或小金库帐户;或有部分利润未入帐,这是一些违反财经纪律的做法。但是这部分“秘密”资金在转制过程中往往会首先被“联想”到隐匿审计、评估后非法占有,跨越从违法到犯罪的鸿沟。

这些点滴积累的问题,在近期产权转让过程中不花大力气审计,兜底翻,一旦改制完成,很难再被提及和纠正;

四、对于故意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从中谋取利益的行为主体,最主要的是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同时也要看到一些主管部门、评估部门与企业经营者相互勾结串通,成为侵吞国资行为的主体。

在故意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从中谋取利益的行为主体中,主要的是一些企业的经营层,因为在“经营者持大股、经营层多持股、、职工自愿持股”的原则下,不法的国企经营人员将是国有资产流失的最大受益者。用一些不法分子的话讲,就是“省下的都是自己的”。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为规范国企改制,国家、各级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严密程序:诸如企业改制的申报程序、资产评估程序、政府审核程序等,盗取国资一定程度上又不是不法经营者可以单独完成的“简单任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应用文稿 > 调查报告国企改制中资产流失状况调查报告

2019-02-25 15:11:01字体放大:大 中 小1、有些企业主管部门把企业改制作为送人情的机会,私下里向亲友、关系人或企业领导人许诺“这企业就卖给你”。结果既不需要竞价,也无需竞买者。有的企业实行“零”字出售,不花不一分钱就能把拥有几百万元资产的企业“买”到手,成为私有企业。

2、评估部门与经营者达成“默契”,蓄意作虚假评估,或者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对一些虚假的财务帐册及相关凭证不作细致审核而作出评估。

3、更有甚者,一些行业管理部门与一些企业经营者相互配合,将一些需要交纳的管理费等内容,在转制前一次缴清之后数年的费用,使尚未发生的财务活动提前反映到帐上,即由国企交纳改制后的企业应缴纳的费用,侵吞国有资产。

“预防国有资产流失”并不是《犯罪学》上一个独立的概念,根据违法犯罪分子在特定阶段侵吞国资不同的方法、手段,这一概念本身就包含了查办和预防贪汚犯罪、挪用公款犯罪以及各类渎职犯罪和促使社会各预防主体积极行动,违章立制的内容。通过对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的具体分析之后,笔者试图从中找出有效的预防方法,即以“按经济规律开展转制工作为根本;以评估管理机关、审计机关加强监督、监管力度为基础;以检察机关各项职能的配合行使为保证。”

一、出台相关规定按经济规律办事,有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转制工作,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治标之策。

1、国有资本为什么要退出,国有企业产权为什么要转让,归根到底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加入wto后的市场化竞争,符合市场规律。那么国有资本转让的过程,也只有符合市场规律,符合经济学规律的操作,才能体现它的真正价值。国企改制转让的是国有资本(并不是转让资产)——什么是资本,从经济学角度看,它是一个未来收益的手段。资本的价值取决于未来的收益,严格地说是"预期未来收益总和的折现值"。未来收益越高,企业资本的价值越高,尽管重置成本可能很低;而企业未来收益越低,企业资本价值就越低。资本的定价既然是对未来进行预期的主观行为,在任何时候都可能是有争议的。市场环境下,价值规律告诉我们,商品价格不仅取决于其价值,还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转让过程中的国有资本也是商品,也不例外。

根据目前国资管理有关法规,国有资产转让必须先进行资产评估,而资产评估更多的是在资产持续使用的前提下,从形成资产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这一价值的角度进行评估,很少分析资产供求力量的对比,因而评估的结论仅是资产的价值。只有将要转让的国企股份尽可能采取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通过招标、拍卖等市场化方式,才能使国有资本的真正价值体现,使社会资源合理配置。那么前面所提到的无形资产(商标、信誉、字号等)、与财产收益密切相关的权利(许可证等)的流失问题就在投标、拍卖槌声中迎刃而解,也会使经营者长期、短期及恶意串通他人故意压低资产的行为得到遏制——因为评估仅仅是交易的基本“底线”,企业的真正价值在市场价值规律下得以体现。

2、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整体企业产权不是一种标准化商品其价值量相对大,卖方市场空间相对小,往往双夹杂着一些非资产因素(如人员接收、社会责任等),就需要我们的改制管理部门工作作细。作好宣传,留出相对较充足的转制时间限制,克服信息不对称的“瓶颈”限制。

综合考虑上述二点,各地方政府应尽快出台与自己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股份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规范,改变现有的协议转让的相对暗箱,明确哪一类企业(优质资产)必须、哪一些企业可以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转让;或者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权融通的中介机构,以“市场化”对抗腐化。

二、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亟须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建立独立、公正、客观、科学的资产管理和评估体系,严格规范转制的程序和方法,制定操作性强的细则规定,做到有章可循、层层把关、责任到人;转制之前,转制企业的上级主管单位或部门应先行对转制企业进行内部审计,以此全面掌握转制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并坚持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严格把关:

1、严把“界定关”,严格按照《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和产权纠纷处理暂行办法》、《关于清产核资中全民所有制企业、单位对外投资的清理和界定的暂行规定》等,开展产权界定工作。

2、严把“审计关”。对改制企业首先进行清产核资,实事求是地全面理顺账目,再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改制企业资产进行专项审计,同时对法定代表人进行任期(或离任)责任审计,对法定代表人任期内的财务收支和经营情况进行全面的审计评价。

3、严把“评估关”。严格执行国有资产评估的有关法规,选择资信好的评估机构对拟转让的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进行全面评估,特别注意防止“漏评”、“少评”和“私评”,并严格防范个别人员私自左右评估结果。

4、严把“核销关”。按照“少核销,多挂账,慎剥离”的原则慎重处置企业申报的呆坏账,注重保持改制企业法人财产的完整。

5、严格掌握优惠分寸,“分期付款少打折,现金资产不打折,负债转增资产不打折”。

6、严把“交接关”。严格执行付款“三不许”原则,即“不允许受让方挪用企业资金支付转让款,不允许受让方以企业名义借款支付转让款,不允许受让方以企业资产抵押或用企业名义担保贷款支付转让款”,严防以国有资产买国有资产;严格执行“三不过户”原则,即“受让方未付清转让款不过户,贷款担保未解除不过户,内部借款未清偿不过户”;加强过渡期企业公章、发票、房地产证和其他重要档案文件的管理,防止由于管理混乱而造成的资料流失和资产流失。

三、完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

1、国有控股企业内部应该完善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职工代表大会(工会)、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范围,形成一整套分权制约的经营管理机制,变"家长制"为"科学决策制",变"人治"为"法治",建立起名副其实的现代企业制度,防止“一把手”个人的权力过度集中膨胀,违规、违法经营,给国有资产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2、严格管理,实行回避。国有企业应该实行重要岗位亲属回避制度。严禁公司领导层将亲属及与个人存在利害关系的人员安排在财务、销售、下属公司负责人等重要工作岗位上;严禁公司领导层将本公司的相关业务承包或者安排给个人的亲属及有利害关系的人员经营,在公司经营管理的其他过程中,公司领导层应自觉让亲属及有利害关系的人员回避,公司领导层有上述行为且情节轻微的,应视为违纪,予以相应的党纪、政纪处罚。

2、借改制之机侵吞国有资产,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流失,在此基础上的企业产权协议转让,是以合法的形式掩盖了非法的内容,对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检察机关应以公权予以干预。

① 制发检察建议,并将相关调查证据送往国资管理部门,撤销原产权界定,进行二次改制。

② 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部门代表国家提起诉讼,或支持国资管理部门起诉,要求法院确认原产权转让行为无效。当事人隐匿国有资产是故意还是过失,隐匿多少,检察机关最有发言权,检察民行部门提起民事诉讼或支持,比其他国家机关单独诉讼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③ 民事行政检察对于法院民事审判中忽视“当事人恶意串通,侵害国家、集体利益”的行为而作出的不正确判决,提出抗诉,不使国资无谓流失,并通过抗诉促使人民法院合理调整民事审判的法律程序和运用证据的观念。

资产调查报告篇3

关键词: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207-01

1 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的基本情况

1.1 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的运转模式和程序

宜昌市夷陵区在龙泉镇开展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创新试点,在村一级建立资产资金资源管理台帐,在乡镇建立集体资产产权交易所,在区一级建立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交易中心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探索出了“村为基础,乡镇主体,县级主导,市场运作,程序规范,系统保障”的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管理和交易的新型模式。夷陵区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加强了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的基础建设工作:

(1)农村财务管理机构逐渐健全。区设立农村经营管理局,负责领导镇级财务服务中心的工作;各个镇(乡)、经济开发区设立了财务服务中心,在对村级会计服务中心领导的同时,受乡政府和区级相关主管部门的双重领导。

(2)村、镇、区三级机构各司其职,管理队伍分工明确。有专门的村级会计负责报账,乡级财务服务中心有总会计师负责管理各村级账目。

(3)村、镇和区各级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各级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

(4)财务管理相对规范,对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的模式已经初步探索成型。

1.2 财务管理制度和体系逐步形成

镇级制定了《夷陵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完成四个规范,即规范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帐务处理程序,规范财务管理行为,规范民主监督管理。夷陵区农村经营管理局在村级财务管理上实行“五统一”,即统一财务管理办法,统一建立财务中心,统一财务中心运作程序,统一财务中心财务软件,统一财务中心各项制度。村级示范点点也建立了完善的集体资产管理专项制度,具体如下:

(1)现金管理制度;

(2)支出管理制度;

(3)资产资源管理制度;

(4)票证管理制度;

(5)会计报表制度;

(6)财务档案管理制度;

(7)债权债务管理制度;

(8)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

(9)财务预决算管理制度;

(10)筹资筹劳管理制度;

(11)收入管理制度①。

1.3 农村审计及监督工作的开展

《湖北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规定:“县(含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部门和乡(含镇、街道办事处)农村经营管理机构,负责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管理工作。”根据这一规定,夷陵区财政所严把六关:一是严把预决算审计关,二是严把入账审计关,三是严把资产管理审计关,四是严把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关,五是严把债权债务重点审计关,六是严把干部任期责任和离任审计关。

1.4 民主理财小组和财务公开制度的完善

村级组织建立了以村民代表为主、有关村干部参加的民主理财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的成员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成员一般5-7人,并推选1人担任理财组长,定期召开民主理财会议。财务公开的内容按农业部、监察部《村集体经济财务公开暂行规定》确定的公开内容及时公布,农村会计服务中心的记帐会计为村财务公开及时提供真实有效的财务资料,并做好指导。

2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模式的客观评价

2.1 三资管理不规范

“三资”(资产、资金、资源)事关农民群众的民利和经济利益,然而,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的村在三资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农村“三资”服务工作要求实行的“五统一”(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核算、统一公开、统一归档)并未得到完全落实:统一审核方面存在家底不清,产权不明,无资产台账的现象,有的集体资产缺少原始凭证,有帐无资,有资无帐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资金管理不善使用不当,没有实现专项资金专户储存,行政管理费用支出滥用其他补偿费用;有的集体资源如“四荒地”、矿山等资源性资产未被纳入到集体资源管理的范畴。

(2)集体资产交易存在随意性:一是集体资产随意处置、添置。随着村组规模的调整,部分村闲置了大量的资产,这些集体资产有的未经村股份合作社或乡集体资产交易所便流转出去,这些资产缺乏必要的审批、审核、评估、公示、公开而被私自处置。也有的未经上级审批,不顾村级实际情况,任意添置资产,相互攀比,造成群众的不满和村级财务运转困难。

2.2 财务管理不规范

(1)有关集体资产的村级财务账目设置不规范,现金账、台账、财产帐、往来帐不齐全。

(2)收入支出审批不规范,有的开支不经村理财小组讨论通过,有的审批手续不全,有的票据不具备“五有”(有事由、由经办人、有审批人、有民主理财小组签章。有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审核意见)。

(3)会计人员管理工作不规范,导致集体资产流失现象时有发生。“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换届选举是的会计出纳队伍不稳定,人员变动大,财务工作有时未能及时办理移交手续,影响了财务工作的连续性,用以导致村集体资产流失。

(4)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有有待于提高,大部分会计人员很少接受定期培训,实务操作能力较差,难以适应会计电算化的要求。

2.3 民主监督管理不到位

(1)村民对民主理财小组等民主监督形式并不了解,根据此次调调查问卷显示,有近76.2%的村民对民主理财的程序不清楚,有30.5%的村民认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模式缺乏民主监督和规范化管理,有34.1%的村民认为集体资产交易信息缺乏公开透明度。由此看来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流于形式,未能履行好其职能。

(2)财务公开不规范,有的村不能在每季度或每月结束后及时公布,公布内容不具体、不完整,有选择性的公开、不重要的公开、实质性的不公开等等。

2.4 集体资产增值保值情况不容乐观

由于缺乏民主管理机制,长期对集体资产实行封闭的管理,管理过程没有群众的参与,集体资产的贬值和流失严重。

2.5 农民有村民入股变成股民

却并未享受到每年“分红”的待遇,合作社的收益预分配制度未落实到实处,影响了股民参股入股管理集体资产的积极性。

3 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对策

(1)认真做好清产核资工作,建立公开透明的管理系统。农村在三资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按照“五统一”的要求清产核资,对资产资金资源摸清家底。领导建立完整的资产台账,加强对原始凭证的审核,按照规定定期对集体动产、不动产、债权债务进行盘查,保证帐实、帐帐、帐表、帐证、证证“五相符”。

(2)加强对农村会计队伍的培训,提高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根据实际情况,以镇财政部门为主导,以村为中心,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既可以是在职培训也可以使脱产培训;可以使临时培训也可以使定期培训。同时,应该鼓励受过高等教育的财会人员专职或兼职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以提高村财务管理专业化水平、加强农村财务公开化力度。

资产调查报告篇4

为了规范信贷业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根据上级行有关精神,我部推荐湖北嘉信达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为我行合作伙伴,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该公司基本情况

____信达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原为____信达资产评估事务所,20__年因经营规模的扩大变更为____信达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经湖北省财政厅、建设厅、国土资源厅(土地局)批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成立的经济鉴证类专业性中介服务机构。公司位于__*市朝阳中路文贸乐园南侧,法定代表人为__*,公司注册资本:贰佰万元,营业执照号:42030020__164,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范围:资产评估;房地产价格评估;土地价格评估;房地产咨询、中介;旧车价格评估;车辆损失评估;保险公估;工程造价咨询;资产评估业务培训。

__*信达的执业资格众多。目前拥有《房地产估价资格证书》、《资产评估资格证书》、《土地评估机构资质证书》、《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资质证书》及我市唯一的《湖北省涉案物品价格评估机构资格证》等资格证书,成为__地区各种评估(咨询、审计)资质最全的专业社会中介服务机构。

二、公司的优势

1、规范的公司化管理和质量控制。__*信达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原为__*信达资产评估事务所,20__年3月,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文秘站网-找文章,到文秘站网]正式变更为____信达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公司在承继原__*信达良好管理经验的同时,以企业组织形式变更为契机,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健全了公司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如:资产评估及造价咨询工作人员自律守则、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评估人员考核考评制度、客户回访制度、评估(咨询)报告书三级复核制度以及评估(咨询)工作风险控制制度等,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水平,保证了出具报告的质量。

2、人力资源丰富、技术力量雄厚。__*信达聚集了一大批执业评估师和各类技术专家。现有注册房地产估价师9名、注册土地估价师10名、注册资产评估师8名、注册造价工程师8名、注册会计师1名、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名,高级经济师2名,以及各类精通机械设备、电子技术、土建安装、财务管理等技术人才16人,员工均为大学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同时还长期聘用一批经验丰富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形成了以高、中级职称人员为主,其他人员为辅的良好的人员结构层次。目前在__地区,__*信达各种评估资质最全、人员综合素质最高的专业评估机构,在行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3、公司内学习气氛十分浓厚,工作质量高。公司评估师____于20__年4月成为首批__市房地产估价师协会专家委员会的委员,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为__信达的房地产评估业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公司定期组织员工分析宏观经济走势,及时搜集有关行业信息,对信息进行甄别处理,调整相关评估数据,20__年底,针对目前房地产估价行业中基础数据不全,影响评估精度的问题

,我公司通过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专项调研,组织人员搜集资料,通过对有关数据进行筛选、量化,建立了房地产行业信息基础数据库,并随时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及我市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进行更新,成为我市首家拥有较为完善的专业数据支持的估价公司,这将极大的提高公司的报告质量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大,公司也加强了硬件的投入,目前已接通了宽带网,建立了公司局域网,拥有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电子设备共计20余台套,硬件水平的提高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向客户交付报告的时间;同时还提高了报告质量。

4、诚信为本、优质服务。房地产评估属于第三产业,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是公司的宗旨。作为一个专业性中介机构,公司在从业过程中始终坚持诚信为本、竭诚为客户服务。公司要求业务人员时刻替客户着想,帮助客户做好评估前的基础工作,评估中与客户密切合作,想方设法维护客户的利益。公司业务人员敬业精神强,业务娴熟,讲究时效。一旦接受委托,立即制订方案,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大量应用现代化手段,高速高效高质完成评估任务。

三、与我行合作情况

该公司自成立起就与我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一批金融、法律、管理、工程技术等业界著名的专家、学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各级国有资产行政管理部门经常沟通。在为客户提供全面评估服务的基础上,可胜任大量复杂具体的协调工作,使评估工作少走弯路,使客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正式获得评估成果。该公司20__年是我行签约单位,目前在我行存款为____万元。

综上所述,该公司依法合规经营,具有规范的公司化管理和质量控制流程、、人力资源丰富、技术力量雄厚等优势,同时与我行有着良好合作关系,因此我部同意推荐该公司为我行合作单位。

以上情况特此报告。

资产调查报告篇5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maiyouline”为你整理了这篇关于疫情期间农村生产生活物资保障及价格情况的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根据省发改委《关于开展疫情期间农村生产生活物资保障及价格情况调查监测的通知》要求,菏泽市发改委组织曹县、定陶区、巨野县等县区对所辖区域当前农村生产生活物资保障和价格情况开展了调查。据调查,目前我市农村生产生活物资供应充足,除粮食作物价格涨幅较大之外,其他各类物资价格在合理区间波动,农户生产生活井然有序。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防疫和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

1、主要防疫物资。各县区所辖乡镇、村庄沿街店铺、超市、药店等均正常营业,口罩、酒精、药品等主要防疫物资供应充足,价格较去年疫情初发期大幅下降,基本恢复到疫情发生之前的价格水平,特别是“医用外科口罩”价格低于疫情之前。

2、米面粮油。大米、面粉、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价格小幅上涨,主要是由于春节期间农民积极准备年货,需求量增加所致。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作物价格涨幅较大,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各国进出口受阻,粮食供给紧俏,种养户、收购商贩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均对粮价上涨抱有较高预期。

3、肉禽蛋奶。肉禽蛋奶等副食品价格涨跌不一。猪肉价格2020年全年动荡上涨,目前农贸市场猪肉均价每斤28元左右,超市猪肉均价31元左右。在猪肉价格上涨的带动下,牛羊肉价格目前也在高位运行,平均价格与去年相比均有所上涨。以羊肉为例,本地羊肉好吃不膻,养殖量相对较少,当地需求量及外销量大,目前曹县带骨羊肉价格每斤在40元以上,较前段时间的37.5元和去年同期的35.5元均有所上涨,郓城县羊肉价格2020年12月份每斤逼近50元,目前回落到43元/斤,和去年同期的42元基本持平。鸡蛋价格进入1月份后一度快速上涨,最高达到5.9元/斤,之后又迅速回落,目前每斤价格约为4.0-4.5元。

4、蔬菜。蔬菜价格同比高于上年,主要是今年各种蔬菜总体供应量有所下降,加之年关将近,与疫情关联度不大。

5、日用品。日用品和其他生活用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与往年相比未出现明显异常。

二、农产品生产有序,销售物流畅通,无滞销情况

我市农产品生产、销售、物流暂未受到疫情影响,也不存在滞销等情况,目前处于农闲阶段,农户以冬小麦的田间管理活动为主。物流交通状况良好,没有出现封路、封村等阻碍交通的情况。农户售粮积极性较高,主要是当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选择此时出售可以获得更高收益,为春节和来年各项农业生产做准备。售粮渠道仍以粮贩上门收购为主,目前玉米价格上涨明显,调查日各县区的收购均价在2.7元/公斤以上,较去年同期上涨52%,玉米价格上涨直接拉高了精饲料价格,推升了农户的养殖成本。

三、农资、种子价格稳定,饲料价格上涨,农民备耕积极

农药、化肥等主要农资和种子供应量充足,价格稳定。农户一般会在春节之后给小麦追肥且需求量不大,因此当前并不是化肥交易旺季,农户购买意愿不强,尿素、复合肥等化肥价格有一定幅度下降。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粮食作物价格涨幅较大,拉动饲料价格明显增长。

四、农村人员在外务工及返乡过年情况

资产调查报告篇6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maiyouline”为你整理了这篇关于疫情期间农村生产生活物资保障及价格情况的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根据省发改委《关于开展疫情期间农村生产生活物资保障及价格情况调查监测的通知》要求,菏泽市发改委组织曹县、定陶区、巨野县等县区对所辖区域当前农村生产生活物资保障和价格情况开展了调查。据调查,目前我市农村生产生活物资供应充足,除粮食作物价格涨幅较大之外,其他各类物资价格在合理区间波动,农户生产生活井然有序。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防疫和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

1、主要防疫物资。各县区所辖乡镇、村庄沿街店铺、超市、药店等均正常营业,口罩、酒精、药品等主要防疫物资供应充足,价格较去年疫情初发期大幅下降,基本恢复到疫情发生之前的价格水平,特别是“医用外科口罩”价格低于疫情之前。

2、米面粮油。大米、面粉、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价格小幅上涨,主要是由于春节期间农民积极准备年货,需求量增加所致。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作物价格涨幅较大,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各国进出口受阻,粮食供给紧俏,种养户、收购商贩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均对粮价上涨抱有较高预期。

3、肉禽蛋奶。肉禽蛋奶等副食品价格涨跌不一。猪肉价格2020年全年动荡上涨,目前农贸市场猪肉均价每斤28元左右,超市猪肉均价31元左右。在猪肉价格上涨的带动下,牛羊肉价格目前也在高位运行,平均价格与去年相比均有所上涨。以羊肉为例,本地羊肉好吃不膻,养殖量相对较少,当地需求量及外销量大,目前曹县带骨羊肉价格每斤在40元以上,较前段时间的37.5元和去年同期的35.5元均有所上涨,郓城县羊肉价格2020年12月份每斤逼近50元,目前回落到43元/斤,和去年同期的42元基本持平。鸡蛋价格进入1月份后一度快速上涨,最高达到5.9元/斤,之后又迅速回落,目前每斤价格约为4.0-4.5元。

4、蔬菜。蔬菜价格同比高于上年,主要是今年各种蔬菜总体供应量有所下降,加之年关将近,与疫情关联度不大。

5、日用品。日用品和其他生活用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与往年相比未出现明显异常。

二、农产品生产有序,销售物流畅通,无滞销情况

我市农产品生产、销售、物流暂未受到疫情影响,也不存在滞销等情况,目前处于农闲阶段,农户以冬小麦的田间管理活动为主。物流交通状况良好,没有出现封路、封村等阻碍交通的情况。农户售粮积极性较高,主要是当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选择此时出售可以获得更高收益,为春节和来年各项农业生产做准备。售粮渠道仍以粮贩上门收购为主,目前玉米价格上涨明显,调查日各县区的收购均价在2.7元/公斤以上,较去年同期上涨52%,玉米价格上涨直接拉高了精饲料价格,推升了农户的养殖成本。

三、农资、种子价格稳定,饲料价格上涨,农民备耕积极

农药、化肥等主要农资和种子供应量充足,价格稳定。农户一般会在春节之后给小麦追肥且需求量不大,因此当前并不是化肥交易旺季,农户购买意愿不强,尿素、复合肥等化肥价格有一定幅度下降。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粮食作物价格涨幅较大,拉动饲料价格明显增长。

四、农村人员在外务工及返乡过年情况

资产调查报告篇7

一、城市资产运营情况

1、城市国有土地资产运营方面

2、城市无形资产运营方面

3、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方面

我市具有极其丰富的金文化资源,尽管旅游产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的速度很快。2002年我市成立旅游局,确定了旅游发展思路,在铁岭市旅游总体规划指导下,编制完成了旅游总体规划,重点风景区也都制定了开发建设规划。2000年以来,我市投入近亿元资金完成了兀术城、兀术阁、神龟亭等具有金代特色的旅游景点建设工程及明月禅寺、环山风景路建设工程,同时利用现有的铁煤集团现有的20台蒸汽机车资源,开发了蒸汽机车旅游项目。调兵山风景区2003年通过辽宁省旅游局专家组的考核,被评为国家AA级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蒸汽机车游览区被评为国家AA级风景区,并成功地协办了两届蒸汽机车国际旅游节。兀术城作为辽金四大古建之一,成为2004年东亚旅游博览会辽北地区主要代表景点之一。 2003年全市旅游总收入6744万元,2004年全市旅游总收入7697万元,比2003年增长了14.13%。

4、城市载体运营方面

2002年我市在城区北面建成了2.96平方公里的城北工业园区,投资1185.3万元建设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起步区1平方公里基本实现了 五通一平(道路通、供水通、供电通、排水通、通讯通、场地平)。同时,制订了工业园区专项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外地资金进入。目前,园区内入驻企业14家,资产总金额达9亿元人民币,计划明年5月前达到40家企业。鉴于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为了更好地运营城市资产,今年10月末,我市又在城南拿出10平方公里土地,建设城南工业园区,其中开发区起步区占地5.6平方公里,建成后将主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同时计划开通中央大街南段和新梨公路两侧,建立工业走廊。

二、存在的问题

1、市、矿两个土地运营并存。我市目前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储备、统一收购、统一供地。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市国有土地大都掌握在铁煤集团手中,而且这部分土地有许多黄金地段,铁煤集团的开发利用(游泳馆、万福源超市等)属改变土地用途。从城市建设改善角度来讲,铁煤集团的建设的确推动了我市的城市建设步伐,改善了城市总体环境。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铁煤集团掌握相当存量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自行处置使用,对我市土地使用权市场激活、发展又起到相对抑制的作用。从住宅、商业开发,铁煤集团每年都利用其存量土地在建设,要使其纳入全市土地市场整体运营具有相当大阻力。

2、对土地资产运营的研究不够。比如土地市场运作缺乏规划,地块的选择有盲目性和随机性,何时向市场推出何地缺乏科学合理的论证,或者论证经不起推敲;对土地的市场价格缺乏科学合理的论证,非专业人士确定专业价格,不利于土地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房产隐型交易,必然带来土地的隐型交易,不利于土地市场的规范化建设;收购储备制度还不完善,由于缺乏资金,政府不能做到对所有的闲置土地全部收购。

资产调查报告篇8

明确职责加强工会资产的基础管理

加强工会资产管理要从基础做起,明确职责,熟悉内涵,摸清现状,完善制度。

1.明确职责。按照全总的要求,各级工会要建立健全工会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成立工会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所辖工会及其企事业资产进行宏观管理和监督;制订工会资产监管的有关规章制度;加强对工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健全工会资产出资人制度,力争做到管人、管事、管资产的统一,把工会资产监督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要明确工会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不能单独设立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会,要明确专人(可兼职)负责工会资产工作。确保工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有人抓,增减变化有人问,保值增值有人核。

2.熟悉内涵。工会资产内涵丰富,既包括实物的资产形态,又包括货币形式的资产,还包括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等。由工会经费(包括会员缴纳的会费、行政方面按法律规定拨缴的工会经费、政府及行政方面的各种补助、工会所属企事业收入、社会捐赠、外国援助等收入)形成的资产,属于工会资产。

3.摸清现状。各级工会首先是开展工会资产清查。要坚持组织一年一次的清产核资工作,做到账物相符、账卡相符、账账相符,客观真实地反映工会资产的全貌。其次是及时进行工会不动产产权登记。再次是认真做好工会资产统计工作,运用资产统计成果指导监督实践。

4.完善制度。一是坚持分类管理。按照工会资产的存在形态,分别制订工会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和其他资产管理制度。二是坚持程序管理。加强会计核算,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工会会计制度》等要求,对工会资产的增减变化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完善工会经费收缴、管理、使用制度;健全工会财产(包括固定资产、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等)的采购、验收、保管、使用、调拨等制度;规范工会资产处置、评估、投资、报废等审批制度。三是坚持民主管理。逐步建立工会资产使用、清查及评价制度,完善内控制度,接受职工群众和上、下级工会的监督,保持工会资产完整。

多方争取增加工会资产存量规模

我国法律规定工会资产的形成主要有五个方面,党和政府拨付工会的房产、地产和其他固定资产;政府对工会的各种专项拨款形成的工会资产;社会各界的捐赠形成的工会资产;工会经费和会费形成的工会资产;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认定的应属于工会的资产。

1.积极争取政府和行政方面的支持。县以上工会主要落实各级政府应当为工会组织办公和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设施和办公场所,以及对工会开展活动或购置设备、维修房屋等给予补助;县以上工会及所属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经费由财政负担的规定,争取县以上工会干部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由财政负担等。

2.努力提高工会经费收缴率。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缴的经费,是工会资产形成的重要来源。各级工会要把该收的经费都收上来,进一步做实各级工会的账户。推进工会经费上缴和分成办法的改革。

3.增强向社会筹集资金的本领。各级工会要学会积极宣传工会组织的作用,发挥组织优势,争取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各种公益基金组织和个人的捐助、赞助款,用社会资金办社会之事,增加工会资产总量,把蛋糕做大,提高服务职工、服务基层的物质能力。

开拓创新实现工会资产保值增值

工会资产管理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际,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坚持依法按章办事,通过市场盘活工会资产,优化工会资产配置,壮大工会组织经济实力。

1.依法维护工会资产的完整。各级工会要增强物权观念和产权意识,运用《物权法》和《工会法》等法律武器,切实维护工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一要依法争取征收补偿。因城市改造等原因,对工会不动产进行拆迁的要争取按现行市场标准进行补偿;对挪用、侵占、工会资产的行为,请求返还原物,恢复原状,进行损害赔偿;二是严格把握好工会资产变动审批关。认真落实工会资产购入、领用、处置等管理制度,严格办理有关手续,加强原始记录复核、登记、审批管理,工会及所属事业单位的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要经过上级主管工会的批准,防止资产流失;三是努力减少交易风险。在工会企业股份制改革、工会资产重组过程中,重视工会资产评估工作,充分运用公示公信规则,消除市场交易中的风险,减少交易中的权利纠纷,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四是保障工会经费足额拨付到位。督促行政部门及时足额地把工会经费拨付到工会账户上;对拒不拨付的,上级工会或基层工会可以申请支付令,申请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五是加强对工会企事业单位的监管,防止工会企事业单位工会资产的流失和被侵占。

2.盘活存量资产。一是加强对工会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工会经营性企业在管理体制上,实行会企分开,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