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计算机教室工作计划8篇

时间:2022-04-25 23:46:53

计算机教室工作计划

计算机教室工作计划篇1

论文关键词:转型,计算机,素质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信息化已经引起军队教育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2003年学院被总部确定为全军22所学历教育院校之一,对我院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通过计算机教育有助于学员养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有助于磨炼学员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有助于培养学员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学员自我学习的能力。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始终坚持为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本方向,我院初步建立起以生长指挥军官本科学历教育为主体,学历教育、任职教育、研究生教育并存的新型教育体系。计算机学科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模式一定要适应这种教育体系的要求,不断探索创新。计算机教研室担负着全院学员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在学院教育转型中做了很多有意的尝试和工作,确保在学院转型中实现平稳过渡并在明年的本科教学评价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领导投入,管理严格,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明确

计算机教研室首先统一思想,高度重视。严格执行总部、海军和学院的相关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确保教学按计划正常有序进行。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熟知军事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掌握学院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念和办学思路。针对计算机学科的发展,紧跟新技术的发展,科学规划课程设置,并认真有效实施。

2004年计算机教研室和数学教研室共同申请承担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改写了计算机教研室没有自己的本科专业的历史,使教研室的发展迈上了更高的台阶。

在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教学改革规划、教员队伍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标准制定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和尝试。计算机教研室党支部加大教学管理工作力度,坚持党支部评教议教制度。经常召开教学形势分析会,分析教学质量状况,研究和解决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计算机教研室领导坚持听查课制度,坚持每周听查课2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细化并落实学院教学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化教学管理,完善教学督查工作。通过开展竞赛或教学观摩活动、年轻教员“开课前试讲”和老教员“上新课前试讲”活动,新老教员结对子、对青年教员实施导师培养制度等多种措施严把青年教员教学关,全面提升教学水平。与此同时,还对教员队伍的作风养成、军容风纪等各个方面进行建设,保障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10月份,综合实验楼启用,教研室在经费紧张的前提下,想方设法为教员改善办公和实验环境。新购置办公桌椅30套,文件柜26套,教员的业务书籍资料和政治学习资料有了专用柜,办公室内部整齐划一。办公环境条件的改善,极大促进了教员的工作积极性,现在业余时间加班的多了,主动申请额外任务的多了,很大程度促进了教研室的内部团结,也有利于教研室的长远发展。

三、统筹优化,精心培养,搞好专业教员队伍建设

在教育领域,教员是教学改革的主体和主导,教员的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建设高素质的教员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教员队伍是课程建设的关键。我们实施了培养、激励相结合的三种机制,即“岗位培养机制”、“引进机制”、 “激励机制”,充分挖掘潜力,提高教员整体素质。“岗位培养机制”指在各项日常工作中培养锻炼教员,采取扬长避短、互帮互带方法,改善队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有4名教员边承担教学工作边攻读博士学位。通过“引进机制”近两年引进七名文职人员,在教研室课程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极大缓解了教员队伍人员紧张的问题。“激励机制”则是通过树立典型,促进教员队伍整体进步。齐玉东副教授是本院本科和硕士毕业生,在部队工作两年后,于2000年本科评价调入教研室,近几年在多项科研工作中担任主角,获得多项军队科研成果奖。科研中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反过来又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学工作。同时在带动教研室新教员方面也起到了中坚作用。教研室定期组织内部业务培训和一些专题讲座,整体跟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同时使教员感受到了新知识的冲击和压力,教员主动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要求更强烈了。

在教研室共同努力下,逐步形成了综合素质高、整体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员队伍。

四、重视课程建设规划,深化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

明确思路,全面规划,进行教学改革,促进课程建设的全面发展。随着海军部队对信息技术与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人才的需求,教研室积极主动与部队建立联系,多次组织人员赴部队调研,及时掌握部队人才的知识、技能、岗位、素质需求,综合分析、准确定位,制定了课程建设规划。

组织教员新编订课程标准30份,完成4门网络课程,3门课程试题库系统和10门课程的试卷库建设。这些工作的开展和完成使授课,考试有了标准和依据,同时采用考教分离更体现了考试的严肃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针对计算机学科更新快的特点,课程选用合编自编教材,并结合软件技术的发展,将经典内容与新技术相融合。

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手段的改革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网络的应用,使得教学模式与教学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运用案例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实际应用中具体问题引出教学内容,给出详细的分析解决思路和方法,以提高学员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机统一。随着学院综合实验楼的落成启用,实验环境和条件有了空前的改善,下一步,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的优势,开设网络课程,组织计算机兴趣小组,指导学员开展多媒体课件、网页制作、编程等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组织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竞赛,发挥学员的思想和创造能力。

五、结束语

从学历教育到任职教育,涉及到方方面面,特别在具体落实上,还要下大功夫,计算机教研室在转型过程中的做法值得参考和学习。每个单位和个人都从实际出发,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措施和方法,“系统梳理,深化改革,深入推进学院教育转型”,相信学院会抓住转型的契机,实现学院的稳步跨跃发展。

参考文献

计算机教室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推行的一项重大教育改革项目,旨在培养创新能力强、专业扎实,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1]。不同的高校在探索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时,会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学科背景及外部环境条件,提出可行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方案[2-4]。本文结合安徽建筑大学的教学基础、资源、校企合作方式,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提出课程体系改革、开放式实验室建设、校企合作的改革措施和手段。

一、专业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安徽建筑大学的传统专业,有较成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有配套的学科实验室及学生实训基地,建立了导师培养制度,培养了许多优秀的IT人才。但是,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计算机人才更高层次的要求,传统培养模式出现了以下不足:一是计算机应用发展日新月易,不断推出新的技术、新的硬件、新的开发平台,使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存在知识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二是课程的教学方式较为独立,课程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以及课程安排和进度不够协调;三是工程化实训课程开设不足,场地和师资有待完善和加强。

二、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学校应调整专业方向,以课程群为驱动,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合理安排课程进度,突破课程界限,实行同类课程的融合,以减少课程间的交叉重复。在优化课程体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开阔专业视野计算机技术和应用与社会需求息息相关。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因此,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坚持科学与工程教育并重,由专业学科教育向素质教育、计算机应用工程教育转变,由单一专业人才培养向复合型建筑领域人才培养的方向发展。2.增加实践课程工程教育的理念是“做中学”,因此,开设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工程素养的有效手段。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应把学到的知识与具体应用结合起来,学以致用,以培养自身综合素质和计算机工程能力。安徽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划本科阶段除正常的课程实验外,增加了实践训练时间和内容,如参与IT企业实习、工程实训、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3.共性要求与特色发展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分为通用基础标准、行业专业标准和学校培养标准三个层次。制定课程计划时,必须正确处理计算机人才的共性要求与安徽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发展之间的关系。安徽建筑大学是建筑类大学,计算机专业可依托建筑领域背景,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目标定位。安徽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如表1所示,将专业设置的理论课程和实验、实践课程以课程群的形式进行划分,通识类教育基础课程分为思政课程群、心理课程群、人文课程群;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分为大学数学课程群、大学英语课程群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群。专业课程分为硬件课程群、软件课程群;专业方向课程分为嵌入式开发课程群、软件设计课程群、智能建筑课程群;素质拓展与创新课程建立工程素质课程群,由导师分别指导。课程群的设置有利于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实现课程整合。除计算机专业的传统课程设置外,还增加了基于安卓的手机软件开发,以及基于CAD的二次开发等课程。

(二)开放实验室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有各类专业实验室以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同时新建了机器人创新实验室、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嵌入式设计创新实验室、ACM程序设计创新实验室。各类创新实验室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实行以项目为抓手,以各类创新实验室为平台,结合学生科技活动、学科竞赛、大学生研究项目(PRP)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条件。实验室面向卓越班学生、第二课堂活动骨干、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的学生开放,主要为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具有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提供实验场地和仪器设备,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学习、实验与研究的机会,使创新教育、工程教育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创新实验室配备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为导师,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知识和工程应用技能,或直接让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接受科研能力训练。在学生第二课堂科技活动中,创新实验室每学年培训学生及指导开发性实验的学生近300人次,且近3年来,经创新实验室培训的学生在部级和省级各类竞赛中均获得了优异成绩。

(三)校企合作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和训练单纯依靠校内资源是不够的。企业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真实的工程环境、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且掌握了业界发展趋势、技术前沿、人才需求等,这些对工程人才的培养都至关重要。校企合作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必由之路,在实施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安徽建筑大学建立了校企联动的多层次组织体系,邀请相关企业共同参与制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组建了由教授和企业高级工程师组成的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优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建设和培养方案的实施,组建了由双师型教师和企业高级工程人员组成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负责工程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学校积极建立了校企合作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条件,学校按企业要求开设课程、开展教学,为企业培养专门人才。通过与优秀IT企业,如安徽讯飞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安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金山科技实业公司、合肥创新、中软国际等合作,共建校企实习和实训基地,并以培训、讲座、工程实训指导的方式引入企业的教学培训资源。

三、结语

本文分析了“面向卓越工程师”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的不足,探讨了面向计算机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即课程体系优化、开放实验室的建立及校企合作三方面的改革和实施途径。观察安徽建筑大学进行培养模式改革一年来的效果,发现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升了学生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开阔了学生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雷国华,周屹,邢传军.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的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3,(14):77-80.

[2]韦韫韬,王晓娟.计算机“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2):62.

[3]陈智勇,李民政,钟艳如,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之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7):71-73.

计算机教室工作计划篇3

根据以上的软、硬件统计结果,可以清晰的看出,目前学院基于计算机的实践教学体系中,软、硬件的配置存在严重的矛盾,对教学过程存在严重的影响,比例如表3所示:

1、实验效率影响目前学院实验室所配置的计算机的性能严重影响教学软件的应用,承担公共实验课的实验室72%表现出对软件的性能制约,直接影响教学效率。

2、学生心里影响实验设备的运行能力及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理,造成不利影响。

3、实验质量影响实验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或性能不足等其他事件,将直接对课堂教学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4、实验室利用率的影响由于设备的不稳定性及计算能力不足,直接造成维护频率增加,维护时间加长,降低利用率。

二、建设思路

通过以上对实践教学的需求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计算机实验教学系统的建设应在充分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教学需要的前提下,同时考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试验室的发展趋势,以学校的教学计划及学校各专业的建设情况出发,规划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方向,打破传统的追新或能用概念,树立好用、易用的思想,应把计算机实验室整体结构的调整作为学院实验室建设的重点,根据实验教学的需要建立良好的结构体系方案。才能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始终保持实验设备的先进性、优良性能,为实践教学的质量、效率提供优良的实践平台。首先,应对自身学院的需求做好统计、分析工作,需要对学院的专业建设方向,涉及计算机实验教学的各专业的发展规划、各专业教学计划、各计算机实验教学课程所涉及的软硬件需求,以及各专业在校人数及计划招生人数,有了这些各类学生的准确人数,我们就不难规划出计算机实验环境的需要。虽然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无法预知其准确的速度及周期性,但可根据学院实验室过去几年的建设经验,以及学院现有关专业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初步确定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目标与阶段性任务。

计算机教室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实验室评估;计算机教学质量;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8-0150-03

实验室评估是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实验室的工作过程及效果进行评判和估价,是高校教育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1]。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评估必须挈合教学现状与教学目标,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相适应。教育部在1995年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办法的通知中和2005年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中都明确要求,“推动高等学校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促进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从长远看,实验室建设是与高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紧密关联的,是高校办学水平累积的重要标志[2],因此它绝不能仅仅作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实施宏观管理和对高校办学条件进行监控的一项措施,而应在加强常规评估的基础上,成为一种日常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1 计算机实验室评估的意义

高校计算机传统的教学模式正不断被打破,计算机实验教学越来越凸显出其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方面的重要性,计算机实验室评估作为推动和保障手段,其意义体现自然重大。

1)促进计算机实验教学体制的改革

实验室评估的最终目的是推进实验室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验教学长期隶属于课程的理论教学,实验内容也多为验证理论而设,实验室在管理上隶属专业教研室,管理和分布较为分散。部分实验室基础设施和环境较差,实验室利用率不高,实验课与理论课之间,实验室之间相互隔离,实践教学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高校实验室评估标准明确了实验室体制与管理要求,指导学校建立校、系(院)两级管理体制,统一协调学科间实验室教学和管理,既保证学校与学院之间在实验教学方面的联系,又强调实验课的相对独立,计算机实验室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对相近公共实验室的进行集中合并管理,对专业实验室在统一指导下进行功能拓展,使实验室资源和功能得到优化提升。

2)加强了实验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地位

随着计算机实验教学课时量的增加,实验教学评价权重的提高,将实验教学提升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使得计算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驾齐驱,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实验教学机制。高校实验室评估标准强调要建立稳定的高素质的实验队伍,要求对实验技术人员有培训计划和执行情况记录、总结,使得实验教师得到了与理论老师同等的地位和竞争机会,积极性得到极大发挥[4]。通过评估,高校对实验室管理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政府和高校自身对实验室的投资大幅度增加了,许多高校新上和建设了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极大地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提升了学校办学档次。

3)有利于多培养实践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评估促使各专业教研室主动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加强实验教学与科研、社会实践的联系, 并积极深化实验内容、实验方法与实验手段的改革。通过改革,原有的实验教学体系被打破,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得到加强,完全改变了过去“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的倾向。评估促使实验室改进和提高实验室的设备与环境,为开展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高校大多数计算机实验室不断加大开放使用力度,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动手操作和技能训练空间。

2 实验室评估与计算机教学质量相关因素分析

1)实验教学管理体制

系统运行,管理先行。实验教学涉及影响因素众多,为了保证实验教学良好的运行和实验教学管理各环节的顺畅,必须建立将实验教学管理与实验教学条件保障有机结合的管理模式,统筹规划和保障实验教学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要以实验教学为主线,规划实验教学管理和实验室建设各个环节,逐项建设落实,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行,施行校、系(院)两级管理体制是目前各高校较普遍的做法。

管理提升,制度先行。要根据实验室建设目标和实验室教学实际要求,不断修订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使实验室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同时落实好实验室管理责任,特别是实验中心和各分实验室主任的责任。各项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要有记录、有档案,在实验室评估特别是实验室日常检查评价过程中,教学管理部门应该把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保障各项规章制度有序执行。

2)实验教学基础投入

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使计算机教学对实验室的依赖和要求越来越高,客观上需要更多的实验室教学投入,虽然目前各高校实验教学条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实验室投入机制本身还存在很多问题。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方面,学校本身需要制定一个明确的中长期、满足学科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需求的实验室建设规划,但是计算机实验教学规划还受制于学科与课程总体建设目标,这就决定了目前实验室建设还需要与教学规划相适应,在建设进度上需要学校与院系有计划地推动。在设备资金投入上,应坚持以学校为主、院系共同努力,使得学校主要计算机设备资金的投入保障与院系补充部分相结合,既保证了主渠道的畅通又调动了院系加强计算机教学条件建设的积极性。

3)实验教学基本组织

计算机实验教学要求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相辅相成,从实验课程体系看,就是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同步延伸,对教学计划原有的计算机实验课程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优化重组实验课程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三方面的比例,在重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体现出研究性、设计性、训练性、综合性不同实验层次。长期以来,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所占比例约为15-30%,使得实验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也较小,对实验教学中的实验报告、作业、操作等评价考核,没有完全从理论教学中剥离出来,形成独立的考核标准和办法,即使计算机专业课程实现上机考试,仍是以理论考核为主,操作考核为辅,是造成学生不重视实验的重要原因。

4)实验评估体系完善

针对计算机实验室层次和实验教学特点,除国家和省部委重点实验室,在遵循国家部委制定的统一评估标准下,学校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实验室日常自我评估评价的指导,将实验室评估作为一种常态化工作进行推进,制定相应的方案和指导体系。为此,要充分考虑到实验室的可持续建设和发展,以提高实验室效益和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努力的目标,重点加强对教学条件保障、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评价考核。

3 优化实验室评估方案的措施

实验室评估要素较多,作为教学水平评估验收和等级划分评价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实验室评估,自然规定得十分详细,规范,在这里主要探讨实验室如何加强日常评估并优化评估方案的相关措施。

3.1 优化实验室评估方案的原则

首先确立正确的评估导向,要从本校计算机实验室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实验室加强日常管理,不断挖掘自身潜力,重点改善实验教学环境,提高实验室效益,而不单纯强调实验室设施的重要。其次要重点选取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作为评估中观察与评价的参考指标,如实验室条件保障、实验室日常管理、实验室使用效益、实验室特色办学等。再就是注意不同层次实验室的可比性,区别对待不同等级的实验室,如部级、省级和校级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和一般实验室等的不同标准要求,科学客观地评价实验室等级差异。第四就是将目标评估与过程评估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客观揭示目标建设内涵,反映实验室具体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水平。

3.2 科学制定实验室评估的体系

重点选取以下四个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估项:

1)实验室条件:反映实验室条件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装备、实验室使用面积、实验室环境条件、实验室技术人员构成、实验室可持续投入资金和经费使用等。仪器设备和使用面积是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条件,定量评价反映在其构成数量上,定性评价反映在其使用性能和先进性上,是保证实验开出质量的基本指标。实验室环境则在保证基本的水、电、气供应下,保障防火、防盗、防爆、防破坏的安全措施,这是让实验教学始终处于一个良好安全环境的外在保证。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实验技术队伍是做好实验室工作的基础,从实验室主任的选聘到实验技术人员知识、学历、年龄、专业等各方面都需要和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相适应,要配备专职队伍,制定详细的分工和职责规定,要有对实验室人员队伍建设规划和持续的培训计划,同时要有足够的经费保障。

2)实验室管理:实验室管理不仅要考察实验室本身日常管理的执行情况,还要深入考察实验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本身的管理情况,如对实验教学中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实验教材、实验项目、实验考试、实验报告等指标的考察,其中要重点考察实验过程的组织(每组实验人数安排规定、仪器设备的分配等)和实验项目(特别是设计性、研究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构成比例),同时应该将实验室开放作为实验室管理中的一个独立指标来评价。

3)实验室效益:计算机实验室实践教学功能决定了实验室要以出成果、出人才为要义,实验室效益评估应占较大比重。实验室效益主要是实验教学效益与科研效益,这两类效益要建立在实验室综合效益之上,实验室综合效益包含评价实验室综合年使用率、实验室仪器设备及面积利用率、实验室人均负荷量等二级指标,通过定量测评,反映出实验室管理在提高效益方面的主观努力程度,在综合效益较高或提升明显的实验室中,评价其教学与科研效果更有意义。实验室效益评估重要的是确定好其评价权重,基础计算机实验室教学效益权重相应高一些,专业计算机实验室科研效益权重可略高一些。

4)实验室特色:为鼓励计算机实验室在教学管理和改革中不断探索创新,在实验室管理、实验室教学与课程建设、实验室技术、实验室科研成果等方面设立特色评估内容,可以鼓励实验室科学规划、扬长避短,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计算机实验室特色建设应突出实验教学平台建设,通过实验教学平台的改建和扩建,使学生在更大程度上完成实践,更重要的是能够搭建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构建社会服务平台,使学生在平台应用中不断提升和完善知识结构和能力,让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接轨。

3.3 采用真实有效的评估方法

计算机实验室评估首先要着眼于高校实验室现阶段发展特点和实际,对实验室各评估指标科学分解和细化,计算机实验室各评估单元内容尽可能量化,确定相应的加权指数,形成可操作的具体数据指标,要逐步完善高校实验室评估基础数据库,采取定期补充和调整的动态管理,保证实验室建设不断趋近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实验室建设方向。再就是采取基础评估和专项评估相结合,分类指导和分级评估相推进的新机制。基础评估以教育部现行高校实验室评估办法和标准作为依据,强化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在设置、环境、设备、制度和队伍等建设方面达到科学和规范化要求,为实验室向更高水平发展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计算机实验室性质和学科特点,抽取若干评估考核指标,确定每项考核指标的加权指数,进一步组成一个符合每个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特点的评估体系。不同类别、不同等级高校实验室可以通过先行自评确定相应评估等级,再确定评估由相应的国家或省级高等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4 结语

实验室评估有助于推动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改进实验基础和技术条件,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效益。在具体实践中,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涉及的情况比较复杂,计算机实验室评估应本着以评促建的原则,重点加强对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的指导,不断促使其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管理与服务的结合,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真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玉霞,王卫东.实验室评估的意义及其他[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1996(1):3-4.

[2] 徐小兵,胡惠君.高校实验室评估的作用与意义[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19(1):116-118.

计算机教室工作计划篇5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2.强化科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开展

3.注重专业建设,促进校企合作教学

4.开展教研教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提供教学服务,凝心建校聚力办学

6.接受经验教训,找出差距引发思考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1、按照学院党组织的统一部署政治学习,准确把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方法步骤,做好考勤、组织讨论、认真记录。政治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增强了凝聚力,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今年学院正常教学、整体搬迁、基本建设并行。我们能够坚决执行学院领导的指示,与兄弟科室加强配合,在困难面前团结一致,做到志相同,心相连,力相聚,情相融,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

3、根据学校的要求和系内的实际情况,工作中还有哪些问题,如何改进,怎样推动工作进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座谈,以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和处事,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做到人尽其用,物尽其用。严格执行学校工作制度和考勤制度,加强工作责任心,强化岗位工作职责和考核机制,进一步规范教学工作,完善教学过程,强化师德教育,提倡奉献精神。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激发内在动力,营造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系科全体教师形成共识,坚决执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严守职业道德,按照廉政建设和作风效能建设责任书上要求执行。

二、强化科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开展

1、以贯标文件规范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按照学校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规定和要求,按时做好质量记录、教学资料的整理管理工作。完成“质量管理内审”工作。每月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计划实施评估过程,确保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认真组织教研活动,各项工作及时上通下达,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坚持每天对本部门教学区进行巡视检查,督促教师避免出现上课迟到、提前下课等现象。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和教师沟通及时解决,确保教学工作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

3、认真组织考前集训和模考、统考工作,及时进行数据分析,针对考试结果及时组织相关教师召开考试分析会,总结经验、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4、进一步加强计算机机房教学设备的管理工作。完善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建立健全计算机机房设备管理责任人制度,发现计算机故障及时维修。专业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大规模机房计算机整合,我们系计算机专业教师自己动手维修设备,保证了计算机教学,提高了教师的动手能力,锻炼了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

5、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安全设施,建设“平安校园”,安全检查落到实处,常抓不懈,责任到人。全年计算机机房实习安全无事故,教师学生上机无安全事故。

6、规范库房管理,对采购、入库登记、领料、维修服务、报销签字修订了书面规章制度,并多次在会上强调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强调采购人员要廉洁自律。做到经常讲,反复讲,采购人员要对组织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

三、注重专业建设,促进校企合作教学

1、信息工程系继去年与苏州工业园区裕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苏州铭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鉴定了校企合作协议书。今年信息工程系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五项信息楼建设项目,与苏州市科达教育网络有限公司进行了多项校企合作。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前提下,教师参与了局域网综合布线工程实习,科达公司根据学生实习课题安排张峰工程师进行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指导,保证了学生能顺利完成实习教学内容。

2、计算机专业教师学习前瞻性课程“交换与路由技术、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数据库技术、动漫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影视后期制作技术”。邀请士奥动画企业来校为教师学生举办了“动画专业市场分析及课程介绍”专题讲座,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做好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工作,在“计算机专业建设委员会”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咨询委员会”的工作指导下,邀请了五位企业教学咨询官来校对计算机教学工作献计献策,对教学过程进行督导。把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生产流程、质量要求、安全要求等内容介绍给计算机专业教师,使之贯穿在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和教学过程中。

4、我系专业班级开设了职业素养训练课程《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帮助学生懂得了“马斯洛理论”、“霍兰德人格”和“萨帕职业阶段”等理论知识,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全面统筹考虑。按照“宽基础、多技能、能力为本、敬业为先”的理念培养学生。帮助他们完成职业生涯的规划,得到了专业班级学生的欢迎。

5、我系完成了四个百人新机房建设,完成了录音渲染演播室和动画专业拷贝室的建设,完成了二维动画实训室建设,完成了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一期工程建设,正在建设有锐捷网络实训室一期工程和三个百人机房工程项目。正在筹划具有国际领先的三维动作捕捉实训和三维动画实训项目。

四、开展教研教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计算机专业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制作教学课件,编写教学教案,编著修改校本教材。今年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市级重点课题《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包括12子课题。完成专业论文12篇《公共实训基础it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分析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过程化评估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教材开发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方法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资源网建设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精品课程开发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课程改革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师资素质构建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素质教育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方法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设备配置前瞻性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研究》。

2、计算机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公开课的开课、听课、评课活动。公开课课堂教学氛围好,教师准备充分。计算机理论教学与实习一体化,全部应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公开课的开课、听课、评课活动,教师们在教学上取长补短,提高了教学水平。

3、计算机专业教师到苏州电子信息技工学校、苏州轻工业技工学校、机械部苏州技校、苏州高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学校进行专业课听课评讲活动。积极参加江苏省高新技术中心教研组活动和苏州市计算机中心教研组活动,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

4、信息工程系全年开展了“计算机系统操作技能竞赛”、“网页设计技能竞赛”、“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技能竞赛”、“动漫设计竞赛”、“计算机网络组建技能竞赛”和“影视后期制作技能竞赛”活动,并选拔优秀教师学生参加了苏州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五、提供教学服务,凝心建校聚力办学

1、信息工程系的另一个职能是数字化校园管理,本年度新校区建设中能够配合基建办公室完成校园一卡通、校园监控网络、校园电话网络、校园广播网络和校园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建设配合工作,完成学院led显示屏和学院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工作。

2、信息工程系的另一个职能是信息技术公共实训,本年度能够配合培训处,举办了清华同方公司技术人员的高级工培训,举办了退伍军人高新技术培训,举办了苏州市残疾人计算机技能竞赛培训工作,举办了苏州光大银行外汇政策业务网络考试,举办了苏州医疗保险计算机操作培训,举办了江苏省物流师职业资格网络统考和网络统考前的上网实训。

3、今年上半年每周六、周日开放网络电子阅览室,为公共实训基地首批学员查阅参考资料提供方便,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4、配合学生工作处完成全院07级5年制高职班和09级大班的成人高考网上报名工作。

5、信息工程系的另一个职能是全院电脑办公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在人员少任务多的情况下,许多计算机专业教师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抽时间对学院办公室、学工处、招就处、项目研发处、公共教学系等多个部门的电脑办公设备维护维修工作,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认真负责的服务态度赢得了兄弟部门的赞扬。

六、接受经验教训,找出差距引发思考

1、我校计算机专业在本市职教范围内影响不大,尤其是计算机技能竞赛成绩在全市不是最好,距学校领导寄希望的“计算机专业做大做强”还有很大差距。搬迁到新校区后计算机专业硬件上有了很大提升,我们要“以规模求地位,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提高我校计算机专业在全市乃至全省技师学院范围内的竞争力,提高技能竞赛名次和竞赛技能水平。

2、硬件资源配置不足,信息楼面积限制了专业建设的发展,计算机机房满负荷运行仍有部分省统考班级无法上机练习,目前5401机房的电脑设备陈旧,电脑故障反复出现影响上课教学效果。希望能够在下学期更新升级。

3、近两年增加动画专业、服务外包专业和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专业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新知识,计算机专业教师要争做学习型团队,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尽管我们不断在修改教学计划,设置新课程,选编新教材新讲义,可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计划、教材、参考资料的制定编写还跟不上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当然,也不排除个别老师对自身要求不高,责任心不强。

七、个人主要承担工作

1.担任信息工程系主任,具体负责教学管理工作,主要有两类:第一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管理,专业课程考工合格率达99%;第二全院高职班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管理,参加计算机全省统考合格率99%。担任信息技术公共实训中心主任,配合培训处负责清华同方公司技术人员的高级工培训的管理工作、退伍军人高新技术培训的管理工作、市残疾人计算机技能竞赛培训的管理工作、光大银行外汇政策业务网络考试的管理工作、医疗保险计算机操作培训的管理工作、省物流师职业资格网络统考和网络统考前的上网实训的管理工作。

2.承担09科技班《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工作152课时、承担07大2班和08大10班《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工作90课时、承担08大5班、08大15班、08大16班、09大4班、09大5班、09大6班共6个班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工作36课时。全年完成教学课时278课时。

3.担任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市级重点课题《公共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项目负责人,完成合著论文《公共实训基础it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分析研究》8000字,独著论文《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精品课程开发研究》5000字。

4.安全有效地组织安排老校10个计算机机房的搬迁和库房办公室的搬迁工作,搬迁后经整合维修,没有影响正常计算机专业教学秩序。

5.配合学院领导对新校信息楼各个机房和实训室的策划布局工作。四层楼分布“信息技术专业、服务外包技术专业、动画技术专业和网络技术专业”。动画拷贝实训室、二维动画实训室和录音渲染演播室项目的摸底计划招标工程验收,现已完成投入使用。8个计算机标准局域网机房和4个计算机百人局域网大机房项目的计划招标工程验收,现已完成投入使用。完成锐捷网络实训室和综合布线实训室项目的摸底计划招标工作,现正在施工建设中。三维动画实训室、三维动作捕捉实训室和三百人园形大机房筹建方案正在进行中。

6.参加国家劳动部组织的《网络编辑师二级(技师)职业资格鉴定培训》,通过考试获得了网络编辑师技师职业资格。

7.编写了数据库应用软件《技师学院招生录入系统》,2010年技师学院招生时投入使用。

计算机教室工作计划篇6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2.强化科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开展

3.注重专业建设,促进校企合作教学

4.开展教研教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提供教学服务,凝心建校聚力办学

6.接受经验教训,找出差距引发思考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1、按照学院党组织的统一部署政治学习,准确把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方法步骤,做好考勤、组织讨论、认真记录。政治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增强了凝聚力,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今年学院正常教学、整体搬迁、基本建设并行。我们能够坚决执行学院领导的指示,与兄弟科室加强配合,在困难面前团结一致,做到志相同,心相连,力相聚,情相融,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

3、根据学校的要求和系内的实际情况,工作中还有哪些问题,如何改进,怎样推动工作进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座谈,以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和处事,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做到人尽其用,物尽其用。严格执行学校工作制度和考勤制度,加强工作责任心,强化岗位工作职责和考核机制,进一步规范教学工作,完善教学过程,强化师德教育,提倡奉献精神。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激发内在动力,营造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系科全体教师形成共识,坚决执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严守职业道德,按照廉政建设和作风效能建设责任书上要求执行。

二、强化科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开展

1、以贯标文件规范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按照学校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规定和要求,按时做好质量记录、教学资料的整理管理工作。完成“质量管理内审”工作。每月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计划实施评估过程,确保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认真组织教研活动,各项工作及时上通下达,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坚持每天对本部门教学区进行巡视检查,督促教师避免出现上课迟到、提前下课等现象。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和教师沟通及时解决,确保教学工作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

3、认真组织考前集训和模考、统考工作,及时进行数据分析,针对考试结果及时组织相关教师召开考试分析会,总结经验、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4、进一步加强计算机机房教学设备的管理工作。完善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建立健全计算机机房设备管理责任人制度,发现计算机故障及时维修。专业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大规模机房计算机整合,我们系计算机专业教师自己动手维修设备,保证了计算机教学,提高了教师的动手能力,锻炼了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

5、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安全设施,建设“平安校园”,安全检查落到实处,常抓不懈,责任到人。全年计算机机房实习安全无事故,教师学生上机无安全事故。

6、规范库房管理,对采购、入库登记、领料、维修服务、报销签字修订了书面规章制度,并多次在会上强调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强调采购人员要廉洁自律。做到经常讲,反复讲,采购人员要对组织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

三、注重专业建设,促进校企合作教学

1、信息工程系继去年与苏州工业园区裕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苏州铭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鉴定了校企合作协议书。今年信息工程系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五项信息楼建设项目,与苏州市科达教育网络有限公司进行了多项校企合作。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前提下,教师参与了局域网综合布线工程实习,科达公司根据学生实习课题安排张峰工程师进行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指导,保证了学生能顺利完成实习教学内容。

2、计算机专业教师学习前瞻性课程“交换与路由技术、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数据库技术、动漫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影视后期制作技术”。邀请士奥动画企业来校为教师学生举办了“动画专业市场分析及课程介绍”专题讲座,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做好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工作,在“计算机专业建设委员会”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咨询委员会”的工作指导下,邀请了五位企业教学咨询官来校对计算机教学工作献计献策,对教学过程进行督导。把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生产流程、质量要求、安全要求等内容介绍给计算机专业教师,使之贯穿在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和教学过程中。

4、我系专业班级开设了职业素养训练课程《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帮助学生懂得了“马斯洛理论”、“霍兰德人格”和“萨帕职业阶段”等理论知识,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全面统筹考虑。按照“宽基础、多技能、能力为本、敬业为先”的理念培养学生。帮助他们完成职业生涯的规划,得到了专业班级学生的欢迎。

5、我系完成了四个百人新机房建设,完成了录音渲染演播室和动画专业拷贝室的建设,完成了二维动画实训室建设,完成了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一期工程建设,正在建设有锐捷网络实训室一期工程和三个百人机房工程项目。正在筹划具有国际领先的三维动作捕捉实训和三维动画实训项目。

四、开展教研教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计算机专业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制作教学课件,编写教学教案,编著修改校本教材。今年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市级重点课题《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包括12子课题。完成专业论文12篇《公共实训基础it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分析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过程化评估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教材开发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方法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资源网建设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精品课程开发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课程改革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师资素质构建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素质教育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方法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设备配置前瞻性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研究》。

2、计算机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公开课的开课、听课、评课活动。公开课课堂教学氛围好,教师准备充分。计算机理论教学与实习一体化,全部应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公开课的开课、听课、评课活动,教师们在教学上取长补短,提高了教学水平。

3、计算机专业教师到苏州电子信息技工学校、苏州轻工业技工学校、机械部苏州技校、苏州高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学校进行专业课听课评讲活动。积极参加江苏省高新技术中心教研组活动和苏州市计算机中心教研组活动,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

4、信息工程系全年开展了“计算机系统操作技能竞赛”、“网页设计技能竞赛”、“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技能竞赛”、“动漫设计竞赛”、“计算机网络组建技能竞赛”和“影视后期制作技能竞赛”活动,并选拔优秀教师学生参加了苏州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五、提供教学服务,凝心建校聚力办学

1、信息工程系的另一个职能是数字化校园管理,本年度新校区建设中能够配合基建办公室完成校园一卡通、校园监控网络、校园电话网络、校园广播网络和校园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建设配合工作,完成学院led显示屏和学院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工作。

2、信息工程系的另一个职能是信息技术公共实训,本年度能够配合培训处,举办了清华同方公司技术人员的高级工培训,举办了退伍军人高新技术培训,举办了苏州市残疾人计算机技能竞赛培训工作,举办了苏州光大银行外汇政策业务网络考试,举办了苏州医疗保险计算机操作培训,举办了江苏省物流师职业资格网络统考和网络统考前的上网实训。

3、今年上半年每周六、周日开放网络电子阅览室,为公共实训基地首批学员查阅参考资料提供方便,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4、配合学生工作处完成全院07级5年制高职班和09级大班的成人高考网上报名工作。

5、信息工程系的另一个职能是全院电脑办公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在人员少任务多的情况下,许多计算机专业教师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抽时间对学院办公室、学工处、招就处、项目研发处、公共教学系等多个部门的电脑办公设备维护维修工作,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认真负责的服务态度赢得了兄弟部门的赞扬。

六、接受经验教训,找出差距引发思考

1、我校计算机专业在本市职教范围内影响不大,尤其是计算机技能竞赛成绩在全市不是最好,距学校领导寄希望的“计算机专业做大做强”还有很大差距。搬迁到新校区后计算机专业硬件上有了很大提升,我们要“以规模求地位,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提高我校计算机专业在全市乃至全省技师学院范围内的竞争力,提高技能竞赛名次和竞赛技能水平。

2、硬件资源配置不足,信息楼面积限制了专业建设的发展,计算机机房满负荷运行仍有部分省统考班级无法上机练习,目前5401机房的电脑设备陈旧,电脑故障反复出现影响上课教学效果。希望能够在下学期更新升级。

3、近两年增加动画专业、服务外包专业和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专业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新知识,计算机专业教师要争做学习型团队,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尽管我们不断在修改教学计划,设置新课程,选编新教材新讲义,可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计划、教材、参考资料的制定编写还跟不上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当然,也不排除个别老师对自身要求不高,责任心不强。

七、个人主要承担工作

1.担任信息工程系主任,具体负责教学管理工作,主要有两类:第一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管理,专业课程考工合格率达99%;第二全院高职班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管理,参加计算机全省统考合格率99%。担任信息技术公共实训中心主任,配合培训处负责清华同方公司技术人员的高级工培训的管理工作、退伍军人高新技术培训的管理工作、市残疾人计算机技能竞赛培训的管理工作、光大银行外汇政策业务网络考试的管理工作、医疗保险计算机操作培训的管理工作、省物流师职业资格网络统考和网络统考前的上网实训的管理工作。

2.承担09科技班《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工作152课时、承担07大2班和08大10班《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工作90课时、承担08大5班、08大15班、08大16班、09大4班、09大5班、09大6班共6个班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工作36课时。全年完成教学课时278课时。

3.担任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市级重点课题《公共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项目负责人,完成合著论文《公共实训基础it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分析研究》8000字,独著论文《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精品课程开发研究》5000字。

4.安全有效地组织安排老校10个计算机机房的搬迁和库房办公室的搬迁工作,搬迁后经整合维修,没有影响正常计算机专业教学秩序。

5.配合学院领导对新校信息楼各个机房和实训室的策划布局工作。四层楼分布“信息技术专业、服务外包技术专业、动画技术专业和网络技术专业”。动画拷贝实训室、二维动画实训室和录音渲染演播室项目的摸底计划招标工程验收,现已完成投入使用。8个计算机标准局域网机房和4个计算机百人局域网大机房项目的计划招标工程验收,现已完成投入使用。完成锐捷网络实训室和综合布线实训室项目的摸底计划招标工作,现正在施工建设中。三维动画实训室、三维动作捕捉实训室和三百人园形大机房筹建方案正在进行中。

6.参加国家劳动部组织的《网络编辑师二级(技师)职业资格鉴定培训》,通过考试获得了网络编辑师技师职业资格。

7.编写了数据库应用软件《技师学院招生录入系统》,2010年技师学院招生时投入使用。

计算机教室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项目化;工作任务;教师角色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下简称《计应》,作为中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由于计算机知识日新月异,其内容无论广度、深度,都早已今昔非比。然而,教学时数未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无法适应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要求。如何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使计算机基础教学达标?如何使教学效率、学习效果实现根本转变?这一严峻挑战,形成了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巨大鞭策与动力。两年来,我们开展了“计算机专业课程项目化研究与实践”活动,其中,对《计应》课程从课程结构、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及手段到评价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一、设立项目式课程结构

项目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以职业情境为依托,对真实工作过程进行分解,将课程项目按照真实工作过程进行重构,针对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根据职业的真实工作过程,构建合适的教学项目是实施项目教学的基础。

分析当前中职院校学生的生源情况,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毕业后职业能力的需求,按照有利于学生发展,内容以实用够用为原则,以“具体项目”为载体,去除了学生早已运用熟练或不用的一些内容,例如WINDOWS操作系统、计算机工作原理介绍等。添加了常用的一些知识讲解,例如计算机的组装过程。经过精心整合,形成了如下课程结构:

二、按照工作实际流程,确定完整工作任务作为学习内容

在充分了解听取用人单位对各类岗位所需要的计算机能力要求的基础上,筛选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学项目,它是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工作任务完成的需求来设计的,学习过程即是工作过程。

对于学习内容,我们强调知识服务于项目,不求理论的系统性,只求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先进性。这些项目任务清晰,工作过程完整,有明确可展示的成果。每个子项目的内容设计尽量涵括了教学目标的各个知识点,而且构建出完整的教学内容布局。以下就是《计应》课程内容项目设计分解。

这些项目不仅涵盖了教学大纲要求的所有教学内容,而且更加侧重于现实工作中的技能项目,学生通过对三大项目的实践操作,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三大软件的熟练使用。

三、完全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式的课堂教学

有了完整的项目训练内容,课堂的组织形式、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分组,把课堂规划成“项目设计室”、“项目制作室”、“项目验收室”,模拟企业真实情景,学生即工作人员,课堂空间变成了企业空间;教学过程转变为工作过程,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为此,原先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角,而教师则成为课程教学的设计者、指导者和组织者,引导学生独立地收集资料、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价工作,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从而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比如在WORD教学中,我们根据班级人数情况按工作室性质进行合理划分,采用经理负责制,由项目经理统一管理整个项目,(不同项目安排不同学生担任经理,这样可以把训练面扩大),由设计室负责《学报》的规划方案及草图,制作室人员在技术方面研究讨论并出项目成果,最后由全体师生组成评委会对成果进行验收,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改进。每个环节的工作都要求有纸张计划、总结等,以此来训练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及总结概括能力;我们的教室也是严格按照工作室空间布局,挂牌标示各工作室;工作制度采用企业的有关管理规定及要求,使“职场情境”贯穿教学分析、教学内容、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全程,这样可以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提供便利条件。

四、转变教学评价方式

项目课程中学生学业结果评价是检测学习目标达成度的重要教学环节,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尽量从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及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多元化改进。评价内容除了学习内容外,加大了学生沟通、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职业素养能力的扩充;

评价方式多样化,采用提问、小组汇报展示、考核等不同方式全方位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由原先对学生“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评价方式;采用了“小组评价”、“结对互评”等评价方式;评价的对象多样化,采取“结果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计算机教室工作计划篇8

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组建于2009年3月。该基地的组建贯彻了学院“资源整合、集中管理、搭建平台、全院共享”的建设指南,集中了全院所有计算机基础教学资源,在原来计算中心和经管中心合并的基础上,以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为核心,形成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实训室”、“IT项目实训中心”、“网络技术实验实训室”和“信息技术实验实训室”等计算机实验实训体系。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构建的思路和基点 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也涵盖到我院的各个专业。在构建“以职业为向导,实践为主线,项目为载体”的课程体系和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指导思想下,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已纳入全院的基础课教学,每个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计算机的使用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工具。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系计算机的利用率和管理水平,我们对全系的所有计算机进行了整合,组建了适应我院培养目标所需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 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以创建省级高职实训基地为建设目标,以全院计算机基础教学为主体任务,坚持立足本院、面向社会,高起点、高规格、高目标、高要求的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要求相适应的、高效率的、服务优质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体系,形成适应我院人才培养需要、管理体制建全、管理方法和运行体制合理的实验教学平台和计算机人才培训中心。依照江苏省教育厅给出的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要求、评审条件和相关政策,基地的建设目标定位是:建设成“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的软硬件技术,以及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中实际问题”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隶属计算机系,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实施院、系两级管理。在行政方面,由计算机系负责管理,在教学方面,则由学院教务处和计算机系统一配置教学资源,全面负责本院学生计算机基础课实验教学工作。基地实施统一管理,统一排课,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实现高度共享,同时向校内外开放,不仅本院学生可以参加综合实训课程的培训和考证,校外企业和社会团体均可联系进行竞赛、培训和考证等事宜,从而进一步提升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的社会知名度和示范效应。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实验室功能模块组成和作用 按照学院和系学科与专业建设的需要,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在原计算机系和中心机房的基础上划分了5个实验室功能模块,其各实验室功能模块的组成、功能和作用如下: 1.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建筑面积1260平方米,包括10个教学区。其中二楼(3209)为3个教学区,三楼(3309)为7个教学区。10个教学区共配有联想、惠普、方正和宏基等国际名牌高端PC机512台,应用服务器12台,高性能曙光集群系统1套。该中心采用功能先进的曙光集群系统进行资源统一管理。作为全院八个系基础教学的公共实验平台,中心除了承担信息技术基础实验教学、网页网站设计、程序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多门基础课程的教学及实验实训任务外,还承担着工商管理系、外语系和社会科学系等文科机房的大量专业实验课程。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综合实训、银行柜面业务实训、劳动部物流软件实训、Flas制作、photoshop平面制作、二维动画制作实训、综合布线实训等专业软件,不但能满足信息技术领域中“硬件、软件、网络、多媒体、数据库”等技术模块的基本技能训练要求,还能满足我院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教学要求。现正在进一步开发集群系统的强大功能,满足为全院师生提供远程学习、在线教学等新型实验教学的要求。 2.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实训室: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划分为硬件维护与检修区及软件安装与调试区两大部分,配置计算机80台,为全院学生提供了一个完全开放的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的平台。由于配置有多台套不同档次的计算机,能够进行计算机拆卸和组装的各种操作,并为全院师生提供“模块化,菜单式、项目化”技能训练项目,形成教、学、做三维一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硬件模块级来了解、熟悉计算机软硬件工作原理、训练计算机故障快速诊断技能,学会安装多种操作系统及常用应用软件的技能和方法,掌握系统数据备份与恢复、计算机整机性能测试、计算机病毒防治、基本网络配置等技能。还可以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技能训练周、企业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对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3.IT项目实训中心: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建有以学生为主体的公司化运营实体“红帆工作室”,包括内训教室、实训平台、模拟公司三大部分,分为5个工作区30个工作席位,可同时容纳5个项目小组集体开发。该中心采用项目研习的教学模式,由企业提供商业项目开发机会,企业工程师提供一对一指导,完全按项目流程开展教学,为全院学生提供自我学习、创新、创业的平台,为全系教师和学生搭建一个“课堂同职业接轨,学习与研究相容”的发展舞台。另外,通过多样化的建设模式努力实现合作方式多元化,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作为教学资源,既有助于推动学校教学与社会联系,推动校企结合、校校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又有助于学生与社会和企业接触,理论联系实际,参与实用的软件技术开发,接触市场需求与技术需求,活跃思想,拓展视野,进而为规划自己的学习、培养自身能力以及设计职业生涯起到导向作用。 4.网络技术实验实训室:建筑面积264平方米,分为网络架构实验实训室(有线)和网络应用实验实训室(无线),主要用于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网络的常见应用技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组建计算机网络的实际动手能力。实验室配有企业级网络中心机柜7组、计算机60台、网络设备60套,按照企业网络三层体系架构,完全模拟中小型企业网络中心日常管理流程,能够提供网络组建、网络设备调试、网络工程测试、网络故障排除等实验项目,同时满足课堂教学和网络技能训练的双重需要。该实验室是“思科网络学院”和“锐捷网络学院”授权培训点,能够提供思科和锐捷公司全部教学资源的在线学习。#p#分页标题#e# 5.信息技术实验实训室:建筑面积105平方米,现有计算机60台,配备有高端桌面式服务器、多种网络教学软件,基于RAID7技术的Maxtor磁盘阵列和同步网络教学软件,能够开展面向软件技术相关实验实训课程教学,能够提供Java和.NET两大技术平台的全套集成开发环境,可以满足软件测试、数据库、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工程、Web应用设计及针对C/S、B/S架构的网络编程实验实训项目教学需要。该实验室是“IBM教育学院”和“微软IT学院”授权培训点,能够提供IBM和Microsoft公司全部教学资源的在线学习。 三、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的运行和实效 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建立一年以来,在学院、各系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中心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实验实训教学的运行和验证,各项工作已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保证了计算机实验教学的顺利、有序、高效进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适应我院教学改革的需要,提高计算机设备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采用了开放实验室制度,早8:00至晚9:00都留有值班人员,节假日不休息,为学生提供便利的自主学习环境。同时,根据学院的相关管理制度制订了各种工作细则,完善了中心负责人岗位职责、中心管理人员职责、中心值班人员管理制度、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值班人员及实验课教师操作规程等管理体系。 2.本学年除完成了全院所有教学班次在中心机房上机实作的教学任务,还完成了计划外临时上机任务1.3万多人次,主要包括学院和各系在业余时间组织的各种竞赛、考证、培训、新生心理健康调查、期中评教等。 3.考虑到中心机房临时性实验教学任务多,为合理安排机时、机位,减少空闲,使有限的实验教学资源发挥最大的规模效益,并确保教学有序进行,我们专门选定了一名教师兼职负责中心机房各区域计算机的分配工作,既保障了中心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又提高了中心机房设备的利用率。 4.自计算机新机房建设完成之后,我院已陆续承办了ITAT全国大赛、Java企业级应用师资培训、中国银行2010年校园招聘全国统一考试等一系列竞赛和社会培训服务工作,充分展示了我院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通过这些活动,既锻炼提高了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检验了实验室的合理配置情况和高效运行机制。中心在每次考试中没出现任何差错和问题,被使用单位誉为最信得过、最放心的院校。培训和考试任务的成功承办,为实现我院“着力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目标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5.“红帆工作室”作为我院第一个产学合作实体,迄今已有4家公司长期入驻,承担了省级科研课题3项,企业横向课题2项,由学生完成企业级软件作品10余件,网站作品20余件,动漫作品30余件,已经在合作企业和省内同类院校中形成一定影响力。工作室成立以来,先后有100多名同学在该工作室工作,工作室成员多次代表学院参加全国ITAT职业技能大赛、微软“校园之星”大赛、全国机器人大赛、思科网络技能大赛等全国性赛事,并获得好成绩。 6.在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中,我院通过率连续三年为全省民办院校最高。2009年春季,我院共有1443名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人数为1416人,其中优秀人数为308人,总合格率和优秀率分别达到98.13%和21.34%;2010年有1447名学生参加今年春季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人数为1324人,通过率也达到91%。 四、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今后工作重点 第一,以省级高职实验基地为建设目标,按照江苏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要求,根据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规划提出的“充分利用校园网,实现实验室人、财、物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使实验室的管理真正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的建设标准,建立一套完整、科学、规范、严格的管理制度。 第二,完善实验中心的软、硬件建设,促进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提升实验管理的层次,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和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质量。 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体系,结合我院公共信息技术教学情况,拟制定适合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库,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全方位满足高职层次公共信息技术的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在职培训和社会学习的实际需求,进而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第四,遵循“先进性、开放性、共享性、可扩展性”的建设思路,找准“服务、指导、监督、协调”的工作定位,树立“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全局意识,进一步培育、凝练计算机实验教学特色,有重点有计划地推进实验中心建设,为学院整体建设增光添彩。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