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北京市夏季不同O_3和PM_(2.5)污染状况研究

王占山 张大伟 李云婷 董欣 孙瑞雯 孙乃迪 环境科学 2016年第03期

摘要:从天气背景场、气象要素、前体物和PM_(2.5)化学组分、气团运动轨迹以及大气氧化性等方面对北京市夏季两种不同的O_3和PM_(2.5)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O_3达到中度污染而PM_(2.5)浓度优良(O_3和PM_(2.5)一高一低)污染状况的天气形势场为:高空为偏西北气流,地面受高压后部控制;而O_3和PM_(2.5)同时达到中度污染(O_3和PM_(2.5)两高)的天气形势场为:高空为偏西气流,地面受低压控制.与O_3和PM_(2.5)一高一低污染状况相比,O_3和PM_(2.5)两高时的气象要素特征为:偏南风更为明显和相对湿度更高.O_3和PM_(2.5)两高时污染物浓度演变特征为,O_3和PM_(2.5)的起始浓度较高,PM_(2.5)日变化特征更为明显,而O_3平均浓度却低于O_3和PM_(2.5)一高一低的污染状况.前体物、大气氧化性以及PM_(2.5)化学组分分析的结果表明,较高的起始浓度在不利气象条件下的积累和吸湿增长以及当天较大偏南风造成的区域传输可能是造成O_3和PM_(2.5)两高污染状况中PM_(2.5)浓度达到四级中度污染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北京夏季o3天气形势化学组分

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北京100048 大气颗粒物监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48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环境科学

北大期刊

¥2980.00

关注 18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