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科学中国人
部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科学中国人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 创刊时间:1993
  • 国际刊号:1005-3573
  • 出版周期:旬刊
  • 邮政编码:100041
  • 国内刊号:11-3292/G3
  • 邮发代号:82-592
  • 全年订价:¥ 120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科技速递
  • 本刊讯
  • 封面人物
  • 封底人物
  • 封二人物
  • 中国论坛
  • 创新之路
  • 政策跟踪
  • 科技博览等
  • 半月刊《科学中国人》开始征订啦

    《科学中国人》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高级科普杂志,以“弘扬科学精神,倡导人文关怀。促进学术交流,传播文化知识,以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为己任,为科教界人士提供服务”为宗旨,报道权威,思想深邃,风格严谨,深得社会各界高级知识分子的关注,在两院院士中有着良好的口碑和很大的影响。本刊先后报道了吴孟超、袁隆平、张存浩、王小谟、孙家栋、...

  • 动态

    首个科学新闻写作机器人“小柯”问世8月1日,首个科学新闻写作机器人——“小柯”正式“上岗”,其创作的首批作品于同日上线的科学网小柯机器人频道。“小柯”机器人是“全球华人科学家社会化智能网络学术交流平台”建设项目的一个子项目。该平台建设项目依托科学网,利用互联网、新媒体、人工智能技术,力争打造快捷、方便、智能的学术交流平台。

  • 声音

    陈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文明社会首先要实现城市清洁。随处可见垃圾桶不符合未来的发展要求,但目前的一些定点收集对于居民来说,也增加了不少繁琐的劳动量。在我看来,“无桶化”是未来垃圾投放的趋势所在。为此我建议,通过上门收集的方式,在居民中推广使用专门垃圾袋,通过采用二维码、条形码追溯技术,不仅能实现...

  • 科技名刊精选

    基于松耦合组件统计力学的粒子机器人Nature封面:共同努力的盘状粒子。Nature杂志第7748期封面文章报道了一种由许多独立单元组成的“粒子机器人”,展示了一种不同的仿生方法。这些盘状粒子能像相机光圈一样伸缩,但无法独立移动。通过磁铁将粒子松耦合在一起后,作为外部刺激的光线能诱导粒子改变行为——从个体振荡变为集体向刺激源移动。科学家...

  • 怀强国之梦奏疫苗强音——记依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张译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打造“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成为当务之急。为响应这一国家战略,依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张译带领研发团队,从成立之初开发单品疫苗到如今开发自有免疫调节技术平台并建立原创免疫疗法产品管线,以十几年的坚持,...

  • 草木有本心生态出良药——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药生态农业创新团队”

    201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双喜临门。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发来贺信,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要求中医药人“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同年,屠呦呦研究员因青蒿素的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生理...

  • 数据驱动未来,但不是一切

    几年前奥巴马在美国国会提交的一份报告里谈道:科技不只是在取代组装流水线上的工作,而是在影响任何可以被自动化的工作。即传统的自动化替代的是人的体力,但未来不一样,简单地讲是指向人的脑力。最近大众汽车的CEO说:“不远的将来,汽车将成为一个软件产品,大众也会成为一家软件驱动的公司。”很多人听到后都感到不解,汽车是一个硬邦邦的产品,怎...

  • 中药飘香留四季智者无畏行远程——记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得者吴嘉瑞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了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追根溯源,中药学的理论形成于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收载365种药物,并按有毒无毒和功效特点分为上、中、下三品,人参等许多知名药材均首载于...

  • 2019中国环境产业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

    2019中国环境产业高峰论坛日前在四川成都举行。此次论坛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主题是“变局与重构:再造环境产业新生态”,从新时代、新需求出发,围绕国内外经济形势,聚焦环境产业3.0下的市场化机制构建、资本逻辑、商业逻辑、技术逻辑,以及绿色发展等热点话题展开交流与分享。全国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樊友山,四川省副省长杨洪波,成都...

  • 中英智慧城市研讨会在浙江杭州举行

    7月16—17日,中英智慧城市研讨会在浙江杭州余杭举行,来自英国皇家工程院的大卫·汤姆林森、基思·豪威尔斯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钟山、周立伟、吴志强、陈鲸以及30余位中英方技术专家围绕“智慧城市技术应用—挑战和解决方案”主题,就智慧城市发展技术应用、标准作用及实施方式、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智慧城市和未来社区5个方面进行深入...

  • 国民体重管理与营养健康论坛在成都举行

    日前,由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主办的“国民体重管理与营养健康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会上,针对目前大众减肥领域存在的诸多误区,多位专家呼吁应大力普及科学减肥知识,认为营养代餐可作为特定人群进行科学减肥的优选方式。与会专家们均表示,现在流行的一些减肥知识不够科学,有的甚至有失偏颇,造成减肥误区,严重损害减肥者的身体健康,这种状况...

  • 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顺利召开

    7月27日,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开幕。来自30多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共400多名政要、专家学者、企业界代表和媒体代表参加会议,围绕“绿色‘一带一路’共建生态文明”的主题开展对沿线荒漠化防治与合作、消除贫困、沙漠生态科技创新、绿色金融创新与发展、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高度关注的问...

  • 水利预言战队——记“梯级水库群全生命周期风险孕育机制与安全防控理论”项目

    如果把视线移到宇宙中,会发现地球就好似散发着蔚蓝色的光芒,其原因在于地球上72%的面积都被水覆盖着。但在这个名副其实的“水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水资源却少之又少,加上人类毫无节制地索取,这个蔚蓝色的“水球”正渐渐变得不再明澈。由此可见,保护水资源任重而道远。在水资源研究中,不只存在缺水之难,水资源超负荷同样令研究人员心力交瘁。...

  • 打造智慧通信的“安全保险”——记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霍炎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过去的20年里从2G到5G,移动通信技术不断革新换代,刷新了人们对于通信效率、质量的认知。但同样,在智能设备日益普及、移动社交网络大范围覆盖的情况下,数据喷薄和万物互联成为时代的新趋向。通信信道、无线频谱、网络节点等密布全球,织成了一张无形的大网,也逐步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网络资源空间。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

  • 光纤载动智能未来——记上海交通大学特别研究员刘庆文

    一根头发丝粗细的光纤能做什么?答案是不仅可以将光波低损耗传送上千公里,还可以同步检测光纤沿线的应变、温度、振动、压力等信息。光纤是光波的优良载体,在推动光纤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光纤传感技术的蓬勃发展,在航空航天航海、围栏管线安防、油气资源勘探等行业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与光电子学结缘,上海交通大学特别研究员刘庆...

  • 静心致研中草药勤勉笃行励后学——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教授王戌梅

    著名的植物学家彼得·雷文曾说过:“植物构成生命的基础。通过神奇的光合作用,阳光中的能量被转化成人类所需的物质,比如:食品、衣物、住所、香水、药品以及人们不得不提的氧气。”千百年来,植物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夫百草之类,皆有补益,遭医人采掇,成为良药。”从中医学角度来讲,中药大多以植物入药,因此,通常把中药统...

  • 志存高远行则将至——记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副教授谢志远

    物理世界高深繁杂,其中包括难以计数的研究对象。在物理学的前沿研究领域中,强关联多体系统便是一类重要的研究对象。这一系统中包含了很多深刻的物理概念和新奇的物理现象,比如量子自旋液体、高温超导等。然而,对这类系统进行理论研究,却是非常困难的。事实上,强关联多体量子系统研究的复杂性随着粒子数的增长而指数增加,远远超过了当今计算机...

  • 深耕计算光学显微成像打造生命科学研究“利器”——记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李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取字面释义,直接说明了“利器”对于成事的重要价值。在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研究领域,显微镜都是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但是常规“所见即所得”的显微镜,无法满足几十纳米尺度的精细细胞结构观测以及大量显微成像图像中的数据提取要求。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简称“苏州医工所”)研究员李辉和他的团队聚焦...

  • 曾宋君:矢志育花种科研慰黎民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诗经》中青年男女以花馈赠传达情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借花表达其闲适的情趣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代朱熹用花的色彩既勾画出春的生机盎然也隐喻了孔学的丰富多彩。花卉,这种自然界存在最广、色彩最为鲜艳、形态最为娇丽的植物,不仅用她缤纷的色彩装...

  • 《脉动的中医》

    中医和现代西方医学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在围绕人体生理、病理的解释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上各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也各有自己的优长和短处。西医能够通过解剖和分析检测手段对人体组织、器官及生命系统作出准确细致的描述,但却无法解释人体作为活生生的整体所表现的经络气血现象。中医直觉思维的经验性观察只能对人体生理结构作笼统的说明,却能对经...

  • 《肠子的小心思》

    一本健康科普书的意义,不仅在于告诉人们该怎么做,还要告诉为什么要这样做。《肠子的小心思》是德国图书届的黑马,打破了德国健康科普类图书销量纪录,荣获读者选择奖金奖。迄今为止,它授权36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销量500万册。在这本书里,“吃喝拉撒”那些事儿引起了全世界读者的关注,比如说为什么吃进去的食物千奇百怪,排泄物却是千篇一律?粪...

  • 浙江151人才工程:培养年轻学术技术带头人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引领和支撑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年轻学术技术带头人,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浙江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浙江省实施151人才工程(2011—2020年)。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一、工作目标到2020年,每5年一轮,每轮培养:100名左右能跟踪国际科技前沿,引...

  • 行在科研惠及四方——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1978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敖庆创建的“吉林大学结构化学研究室”。1991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分子光谱与分子结构教育部开放研究实验室”,2001年更名为“超分子结构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6年申请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2010年通过验收。

  • 滨海风情的智能园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1985年3月动工兴建,是首批14个部级开发区之一,经过30年的开发建设,开发区从一个小渔村逐步发展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现代化城区之一,综合发展水平评价连续13年居全国部级开发区前列,成功获批国家智能化工业示范园区。一直以来,开发区紧紧抓住西海岸新区开发建设上升为...

  • 科技部关于印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指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35号),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行业领军企业、研究机构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科...

  • 智能交通“2.0”:给道路装上“大脑”

    道路交通的“大脑”你见过吗?智慧出行的未来是哪种场景?其实,在我们还未察觉前,交通“大脑”便早已在川流不息的道路间“勇挑大梁”,赋能科技感更强的出行方式。近年来,以“互联网+”、智能网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在道路交通领域不断深化应用,越来越深地融进百姓生活,也在不断满足人们对于安全便捷、高质量出行的新期盼。与此...

  • 智能化无人装备改变了什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等大量智能化无人装备应运而生并运用于实战。智能化无人装备具有“空间多维、全天候、非对称、非接触、非线性、人员零伤亡”等作战运用特点,将改变战争构成要素、作战观念、组织形态和保障模式,从而推动战争形态的演变。改变战争构成要素战争构成要素包括作战人员、武器装备、作战...

  • 北盘江大桥:一桥跨云贵天堑变通途

    在过去的几十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发展偏远地区的交通业,尤其在崇山峻岭间建造起不少世界闻名的桥梁。正所谓“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贵州省受地形的影响,道路交通修建任务分外艰巨,大山之间必须依靠大桥才能通车,这也成就了贵州省如今诸多举世瞩目的桥梁建筑并存的局面。据了解,在全世界最高桥梁排名前20名当中,贵州省就占有14座,...

  • 科技让生活更便利

    巨型机器人Guardian GT通过手势识别系统能够跟随着你的每一个动作进行作业,它有一双两米多长的机械手臂,灵活度堪比真人手臂。操控者只要佩戴上双目摄像头,以及VR系统后,就能以第一人视觉操控Guardian GT,让操控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 未来的火星栖息地很可能长这样

    Zopherus团队:在火星等特别荒凉的环境中,一个自给自足和安全的家园是非常重要的。幸运的是,Zopherus设计的这个出色建筑就能够做到,它的设计灵感就来源于地球上的蜂窝和蜘蛛网等生物学知识。值得一提的是,Zopherus的设计中将借助自动机器人从周围环境收集有用的材料用于3D打印。这样就会形成一种类似于火星混凝土一样的特殊混合物,完全能够吸收...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