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基于四象限法的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布局与模式

唐秀美; 潘瑜春; 刘玉; 任艳敏 农业工程学报 2014年第13期

摘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综合考虑耕地的基本条件和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建设适宜性。为了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布局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该文以广东省五华县为例,首先对耕地质量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其中,耕地质量从立地条件、耕地物理性状、耕地化学性状及利用条件4个方面选择评价指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从农田基础条件、区域社会经济综合条件及群众意愿等方面选择评价指标,据评价结果分析了五华县耕地质量等级分布的不同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程度的差距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采用四象限法对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区域进行了划分,其中,"高质量高适宜"区域的耕地面积为15 460.51 hm^2,占到五华县耕地总面积的37.65%,"高质量低适宜"区域的耕地面积为8 771.85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1.36%,"低质量高适宜"区域的耕地面积为7 508.73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2.71%。在对3个区域的耕地限制性因素、基本农田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本农田的空间调整措施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建设模式及建设方向。研究结果可为县域土地整治规划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土地利用分区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布局

单位: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100097;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100097; 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期刊

¥2020.00

关注 19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