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法的集约化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赵桂慎; 王一超; 唐晓伟; 李彩恋; 吴文良 农业工程学报 2014年第18期

摘要: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EF)和能值分析(emergyanalysis,EA)是评价区域或系统可持续性的重要方法,能值生态足迹(emergyecologicalfootprint,EEF)将二者相结合,把系统的外部性纳入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更全面、更准确地测度资源消耗及环境影响,为区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该研究应用EEF方法对山东省桓台县冬小麦-夏玉米高投入高产出模式的可持续性进行了深入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1996年相比,2012年系统能值总投入减少了3.15%,而系统的能值产出容量(emergyoutputcapacity,EOC)却增加了6.23%,系统效率显著提高。与1996年相比,2012年该系统的EEF从40.93hm2减小为39.60hm2,减少了3.25%,EEF分别是能值生态承载力(emergycarryingcapacity,ECC)的16.44倍和15.78倍,生态赤字分别为38.44hm2和37.09hm2,减少了3.51%;从系统可持续性看,资源负载指数(resourceloadindex,RLI)减少4.01%,环境负载指数(environmentalloadindex,ELI)减少27.90%,系统外部性降低了8.05个百分点,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数(sustainabilityindex,SI)增长了9.64%。总体上看,与1996年相比,2012年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赤字呈下降趋势,系统的可持续性有所提高,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初见成效,但资源消耗仍然保持较高水平,粮食生产的环境压力依然严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高产粮区面源污染

单位: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193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期刊

¥2020.00

关注 19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