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基于模型数据融合的千烟洲亚热带人工林碳水通量模拟

任小丽 何洪林 刘敏 张黎 周磊 于贵瑞 王辉民 生态学报 2012年第23期

摘要:人工林生态系统是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平衡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通量观测站的碳水通量和气象观测数据,通过模型数据融合方法对碳水循环过程模型——sIPNET模型关键参数进行反演,模拟了2004-2009年千烟洲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水通量。结果表明:仅用碳通量观测数据优化模型参数时,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模拟效果较好(R2=0.934),而生态系统蒸散(ET)模拟效果较差(R2=O.188);同时用碳水通量观测数据优化时,NEE模拟效果稍差(R2=0.929),但ET模拟效果显著提升(R2=0.824),说明利用碳水通量观测数据同时优化,SIPNET模型才能较好地模拟试验站点碳水通量。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人工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对降水变化响应的敏感性分析,发现降水量减少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比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更为强烈,且碳水通量同时参与优化时模型才能较好地模拟碳通量随降水减少而快速降低的趋势,表明如果不能同时利用碳水通量进行参数优化,模型无法正确揭示生态系统碳循环对降水变异的响应。

关键词:人工林碳水通量模型数据融合sipnet模型

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62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生态学报

北大期刊

¥2980.00

关注 25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