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实用心电学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81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实用心电学杂志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江苏大学
  • 创刊时间:1993
  • 国际刊号:2095-9354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邮政编码:212013
  • 国内刊号:32-1857/R
  • 邮发代号:28-438
  • 全年订价:¥ 148.00
  • 发行地区:江苏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现代远程心电监护
  • 射频消融理论与实践
  • 学术动态
  • 心电散点图
  • 论著
  • 综述
  • 病例报告
  • 心电工作者要强化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种体系,它浓缩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实践的精华,逻辑思维则是贯穿于整个科学的精髓,是科学思维的特征.通过观察与实验、分析与批判的方法,找出事物间相互关系,概括了科学的结构、性状和运动规律,使之成为环环相扣、链条状、螺旋式递进型的一种思维方式.心电学已是一门日趋成熟的科学,它必然离不...

  • 房性早搏诱发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

    患者男,78岁.因反复咳嗽、咳痰20余年,再发伴气促9d入院.体检:T 37.0℃,R 21次/min,BP 140/90mmHg,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少量湿罗音,以右侧为主,未闻及干罗音.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叩诊过清音.HR:78次/min,律不齐,可闻及频发早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

  • Brugada波与Brugada综合征

    1991年Brugada兄弟首次报道了心电图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伴有V1~V3导联ST段抬高及猝死[1],引起医学界高度重视,后被称为Brugada综合征.此后,国内外文献有不少类似病例报道,有些病例既有典型心电图改变,又发生过心脏性猝死(死亡或存活),符合Brugada综合征;另有一些仅有典型的心电图改变而无症状,或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和功能性心脏改变如药物...

  • 一种简便实用经济的心电图导电剂

    我院心电图检测工作量很大,据历年统计,年平均都在3万份以上,减小耗材、降低成本值得重视.近年来我们尝试着用生理盐水作为记录心电图时的导电剂,经大量临床使用及技术测试证明,该溶液导电性能良好.经用该溶液描记的心电图,反复与进口的导电膏进行比较,两者效果无差别.图象同样清晰无误,便于分析诊断,其成本仅为进口导电膏的1/10 .

  • 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中S-P间期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为探讨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中存在S-P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双极食管导联刺激同步记录时,能在刺激脉冲波后稳定录得清晰P2波且资料完整者50例.分别测量食管导联和V1导联中P2波脱漏前最短S1S2间期时的S2波至P2波间期,食管导联中P2波至V1导联P2波期间.结果发现随着S1S2间期的逐渐缩短,食管导联和V1导联中均存在S2~P2间期逐渐延长的...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电图改变的分析

    目的探讨冠脉搭桥术(CB)后心电图改变的机理.方法观察40例CB者术前及术后1~6月不同阶段12导联心电图变化.结果6例出现QRS波群电压降低,3例病人异常Q波增深,18例出现明显ST-T改变.心律失常发生率较低.结论CB可因手术创伤、再灌注损伤及患者基础病变的心肌损害,致术后早期出现上述心电图变化.

  • 43例短P-R间期综合征分析

    我们发现短P-R间期综合征很少发生阵发性心动过速.现对43例短P-R间期、正常QRS波心电图分析如下.

  • 儿童良性、病理性早搏长程24小时的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对比

  • 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AMI)者的临床特征与冠脉病变特点.方法系统回顾性分析305例不同年龄[分为青年组(A组)、壮年组(B组)、老年组(C组)]AMI者的临床特征及冠脉造影(CAG)特点.结果A组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而C组发病诱因不明显.A组均是男性,发病与吸烟、血脂异常危险因素有关;冠脉以单支病变多见.B组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发病与血脂异...

  • 高血压病Q-T离散度临床意义探讨

  • 69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与心律失常分析

    为了解高血压性心脏病(高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率,对我院1995~2002年资料齐全,确诊为高心病的住院患者697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697例中有444例并发心律失常,占63.7%.

  • 17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心电图分析

    目的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A)心电图特征.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178例RA者在入院后24h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178例中有心电图异常改变者78例,异常发生率为44%.其中有ST-T改变者43例,占25%;窦速者8例,占5%;窦缓者6例,占4%;室性早搏者3例,占2%;房性早搏者3例,占2%;低电压7例,占4%;左室高电压4例,占3%.结论RA者的心电图异常改变发生率比较高,累及...

  •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合并一侧束支阻滞21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对21例在常规心电图记录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合并一侧束支阻滞(BBB)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DCG)分析,报告如下.

  • 动态心电图与心肌酶谱监测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安全性的评估

    目的评估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IMPT)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NID)的安全性.方法利用动态心电图(DCG)及心肌酶监测IMPY治疗NID前与治疗中心率变异性(HRV)改变、24h平均心率、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心肌酶的浓度变化.结果15例NID者在治疗中与前的心率变异SDNN、rMSDD、PNN50指标经统计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IMPT(缓慢静脉给药)同时配合补钾...

  • 静脉注射普罗帕酮致窦性静止1例

    患者女,66岁.因心悸14h入院.既往反复发作性心悸20年,多次检查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器质性心脏病.临床诊断:阵发性心动过速.入院后常规心电图检查:Ⅱ、aVF、V2导联无P波,R-R间期0.40s,心室率为150次/min,考虑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在心电监护下静脉注射普罗帕酮70mg,4min后在心电监护上观察到心率由152次/min瞬间转为33次/min,并出现长R-R间期,随即...

  • 运动员T波改变发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目的探讨运动员T波改变的发生机制.方法观察24例青少年运动员的T波改变,分析改变的原因及临床意义.结果24例T波倒置者在做极量运动或异丙基肾上腺素试验后T波均直立.结论运动员引起的T波改变是良性神经系统功能改变.系长期运动后,心脏发生的适应性改变,使得调控心血管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衡.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各自为政,失去了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使...

  • 80例小儿阵发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分析

    早搏出现3次以上,或早搏呈持续状态者,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异位心律失常之一.其临床特点是突发突止,心律快而规则,婴幼儿的心率可达230次/min以上,儿童在180次/min以上.发作的时间长短不等,从数秒、数分钟、数小时至数日.极少数慢性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心率较慢,120~180次/min患儿多能耐受,可持续数周、数月至数年.多数患儿的发作持续数小时至2...

  • 173例室性早搏心电图分析

    目的通过定位性分析,探讨功能性与器质性室性早搏(PVS)的区别.方法将173例分为2组:A组为有器质性心脏病者,B组为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分别描记12导联同步心电图.结果起源于左室:A组58例、B组25例;起源于右室:A组25例、B组65例.A组PVS QRS时限≥0.16s者占14.46%,有切迹者占66.27%,ST等电位线者占61.45%,T波对称者占57.83%,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者占21.6...

  • 168例动态心电图无痛性心肌缺血分析

    本文以动态心电图(DCG)检查测出无痛性心肌缺血(SMI)的缺血性ST-T改变.用美国GP公司生产的3导DCG机监测连续24h记录,同时记录24h活动情况.检出发生心肌缺血294例次,其中ST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228例次,SMI者183例次,占80.3%,T波倒置66例次,SMI者57例次,占86.4%.常规心电图对SMI的检出率极低,而24hDCG检查可弥补其不足.

  • 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结果临床价值探讨

    1概述 倾斜试验(TTT)应用于我国已将近20年,作为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与评价的"准金标准"已越来越受到心血管、心电生理、神经科以及航天航空事业的重视.对于它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以及与自主神经的功能[1]以及与一些扩血管药物的配合使用[2]已有一些报道.但临床价值方面各方报告不一,尤其是TTT阳性结果在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有何价值?本文...

  • 房性早搏伴宽QRS波原因分析

    目的观察房性早搏(PAS)后继宽大畸形QRS波的相关特点,了解所致原因.方法根据基本心电生理理论,结合各病例心电图特点,推导分析各自所致原因.结果PAS后继宽QRS波可由于时相性室内差异传导或希氏束内差异传导、希氏束或束支内纵向分离、预激综合征及与PAS同步之室性早搏等所致.结论因导致PAS后继宽QRS波原因各异,故临床意义及治疗亦不尽相同.

  • 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率变异性分析

    探讨高血压(EH)左心室肥厚(LVH)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将60例EH伴LVH者(A组),63例EH不伴有LVH(B组)者及51例正常对照组(C组)的HRV时域参数、心率参数进行对比分析.EH者时域分析指标及HRV指数均比正常人明显降低.EH者体内自主神经功能失衡HRV降低,且降低程度与心脏受损程度有关.

  • 伪差性心律失常

    目的通过分析动态心电图中的伪差性心律失常,总结经验提高诊断率.方法分析及列举伪差性心律失常病例.结果伪差性心律失常并不少见,它与多种原因有关,应引起心电图及临床医生的重视.

  • 非心肌梗死者的心肌酶升高(附8例分析)

    血液生化检查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预后具有很大价值,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971年血清心肌酶检查已被WHO列为AMI的诊断标准之一,尤其对临床上疑为AMI或心电图表现不典型(或为正常)的患者,酶学诊断更显重要.近年来,许多学者将酶学测定作为估计梗死范围和预后的判断指标,但尚存在一些不足,如诊断特异性差,早期诊断的灵敏度不高(6h内),诊断窗...

  •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成形术后心电图改变的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行直接经皮冠脉成形术(PT-CA)能及时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有效地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提高AMI后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老年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及临床预后分析

  • 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对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左心房扩大的对比研究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病率高,据国内统计资料,风湿性心脏病在成人心血管病中的比较发病率约为40%,在风湿性心脏病的尸检资料中,二尖瓣病变为100%、主动脉瓣为48.5%、三尖瓣为12.2%、肺动脉瓣为6.5%,各瓣膜受损的比较及发病率的差别,可能与瓣膜受的压力负荷不同有关.临床分析表明,二尖瓣狭窄最为常见,目前临床上对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引起的左心房扩大...

  •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变异性分析

  • PTCA及支架置入对冠心病P波离散度的影响

  • 非梗死性Q波的鉴别诊断

    1正常Q波的形成 Q波指QRS波中第1个向下的波,正常心脏心室除极是从室间隔开始,其激动方向从左、后、上向右、前、下(或上)进行,背离左心室,故在左胸前导联或某些肢体导联可出现小q波,称为间隔q波,反映心室腔内的负电压.此类Q波既深又宽,正常心电图aVR导联中呈Qr或QS型.横位心时QRS初始向量指向右下方,该向量投影在Ⅰ、aVL导联轴的负侧面而出现小...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