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天然气地球科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1.79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天然气地球科学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 创刊时间:1990
  • 国际刊号:1672-1926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730000
  • 国内刊号:62-1177/TE
  • 邮发代号:54-128
  • 全年订价:¥ 840.00
  • 发行地区:甘肃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综述与评述
  • 天然气地质学
  • 天然气勘探
  • 天然气开发
  • 中国石油溶解气的分布特点和富集控制因素

    在石油溶解气研究中丰度具有重要的意义。若以储量计算丰度多会出现较大偏差,甚至在采出程度并不高时使溶解气剩余可采储量和丰度呈现负值。以石油和溶解气累计产量计算丰度则可消除因年度具体情况不同带来的影响,使溶解气丰度更有代表性。溶解气丰度值在中国全国大区间表现为西北最高、海域最低,大盆地一般高于相邻的小盆地。但在同一盆地的...

  • 低渗透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主要影响因素与特色技术

    分析了低渗透油气资源的分布状况、勘探开发现状以及低渗透储层地质特征和形成机理,指出:油气藏不易识别、油气层判识困难、渗透率低、具启动压力梯度、弹性能量小、油井见注水效果缓慢、见水后产液指数大幅度下降、水窜和水淹严重等是当前制约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多参数联合反演储层预测技术、压裂技术、井网优化技术、超前...

  • 非生物成因气与松辽盆地深层气:综述与思考

    结合封闭体系费托合成实验,综述了已知非生物气苗和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化学成分及碳氢同位素组成特征与进展。对非生物气和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研究现状进行了思考。建议关注非生物气化学组成特征和实验条件的探索,加强热力学平衡体系和气藏后期地质过程的研究,综合研究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的成因。

  • 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成藏研究进展——“中国西部典型叠合盆地复杂油气藏形成改造再聚集机制”课题进展交流暨塔里木盆地油气成藏学术研讨会综述

    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勘探潜力巨大,近几年来展现出喜人的勘探局面。叠合盆地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的复杂性和改造作用,给油气成藏研究提出了严峻挑战。目前,在油气的来源、油气藏形成时期和过程方面存在一定争议。为了适应目前的勘探形势,让油气成藏研究成果能够更加有效地指导勘探与生产实践,2009年7月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了“中国西部典型叠合...

  • 济阳坳陷孤北潜山煤成气成藏过程分析

    根据气体组分、甲烷同系物碳同位素及轻烃参数,确定济阳坳陷孤北潜山带煤成气源主要为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中生界煤系烃源岩也具有一定的贡献,煤成气主要分布于第二排山、第三排山北部远离孤北断层地区及第四排山。在煤成气源确认的基础上,通过储集层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生烃动力学分析,结合烃源岩的生烃-埋藏史,认为该区石炭-二叠系...

  • 济阳坳陷渤南-孤北地区深层天然气成藏期分析

    通过气源岩热演化生烃史、储层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天然气轻烃及构造活动综合分析,探讨了济阳坳陷渤南-孤北地区深层天然气藏的形成时间和期次。研究表明,孤北潜山带存在2期不同成因天然气的充注过程:煤成气于新近纪馆陶沉积晚期充注、油型气于新近纪明化镇中期充注;渤南洼陷油型气藏存在沙一末至东营末期和明化镇期至现今的2次充注过程,...

  • 黄骅坳陷深层油气成藏潜力与勘探方向

    黄骅坳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中北部,构造上隶属于华北盆地。通过对黄骅坳陷构造演化、盆地叠合改造过程和研究区内深层烃源岩演化过程的研究,以及对盆地叠合改造影响黄骅坳陷深层油气成藏和新生古储、古生古储、古生中(生界)储、新生中(生界)储等多种成藏类型的分析,认为该区深层油气成藏潜力较大,提出新生古储潜山、中央隆起带新生中(生界...

  •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碳酸盐岩油气富集的地质条件

    塔中古隆起复式油气聚集区在石炭系、志留系、奥陶系及寒武系均发现了大中型油气藏。勘探开发成果与石油地质研究表明,塔中Ⅰ号坡折带大型礁滩复合体、大型风化壳岩溶储集体等是塔中富油气区大型特大型油气田发育的重要领域;继承性古隆起是油气运聚成藏的基础;多充注点多期次泵注式大面积成藏是塔中海相碳酸盐岩整体含烃、局部富集的关键;多...

  • 库车坳陷异常高温在气层发现中的应用

    在库车坳陷天然气勘探中,由于目的层段上覆膏盐岩厚度变化大、钻井液密度高使得在该区天然气勘探中卡取层位、发现气层十分困难。从天然气藏的高温异常成因、特征出发,根据目前库车坳陷预探井在钻井中普遍应用综合录井仪,能够对井底温度进行连续测量的生产技术条件,结合库车坳陷古近系白垩系目的层段主要为高压天然气层的实际,充分利用气层...

  • 塔东地区下古生界原油裂解气资源评价

    通过系统测定塔东地区下古生界烃源层和储层中的固体沥青含量,进而估算了原油裂解气资源量。整体来看,塔东地区下古生界原始烃源岩曾具有巨大的生烃潜力,并且曾生成过大量原油。在区块上,单位面积固体沥青含量由西向东依次增高;在层位上,中寒武统(烃源层)含固体沥青最多;在期次上,以较早期生成的固体沥青为主,较晚期生成的固体沥青为...

  • 吐哈盆地鄯勒地区西山窑组油藏储层特征及储油机理

    鄯勒低渗透油气藏储层物性差,纵向上存在2个次生孔隙发育带,对应于西山窑组二段和三工河组油层。次生孔隙发育带钾长石溶蚀强烈,自生高岭石很发育,相对含量大于25%,以蠕虫状和书页状分布于骨架颗粒间。大量自生高岭石发育所需的开放一半开放流体体系同时也有利于油气富集。根据成岩作用特点及储层孔隙演化特征,对西山窑组二段储层划分了3...

  •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CO2形成的地质条件及主控因素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CO2资源丰富,CO2成因类型主要属壳源型、壳幔混合型和火山幔源型,这些不同成因CO2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具体的地质条件及控制因素。由于盆地所处地质背景、地质属性和结构类型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的油气、CO2运聚规律与形成的地质条件及主控因素均明显不同。壳源型和壳幔混合型CO2富集于西北边缘莺歌海走滑伸展型盆地,受控于海...

  • 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资源潜力分析

    在剖析川西坳陷深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储层容积法对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天然气资源量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坳陷中段深层须家河组成藏地质条件优越,且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须家河组具有很好的生烃条件,烃源岩具有厚度大、分布广、有机质丰度高、品质好、生气量巨大的特点。须家河组内...

  • 2009年亚太国际煤层气会议暨2009年中国煤层气学术会议在徐州召开

    2009年亚洲太平洋国际煤层气会议暨2009年中国煤层气学术会议于9月24—26日在江苏省徐州市召开。该会议由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中国矿业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煤炭学会煤层气专业委员会等联合主办。会议主题为世界煤层气产业的新进展与新挑战。

  •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六段成藏条件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六段在盆地南缘广泛分布,从北向南厚度增大。岩性为含藻石灰岩、云斑灰岩、粉晶白云岩和颗粒白云岩。从早奥陶世华北地台南缘大地构造背景出发,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六段的沉积环境和沉积模式。综合露头剖面与井下岩心分析资料及岩性组合特征,探讨了马六段成藏要素及其空间配置关系,指出...

  • 中亚阿姆河含油气盆地构造特征

    阿姆河盆地为图兰地台东南部大型含油气盆地,夹于东欧板块、哈萨克板块、阿拉伯板块和印度板块之间,具有古生界基底和中新生界盖层的沉积盆地。中下侏罗统含煤岩系为主要生烃岩系,上侏罗统巨厚蒸发岩为区域性盖层,将盆地盖层分为盐上碎屑岩含油气系统和盐下碳酸盐岩含油气系统。根据基底构造与沉积盖层特征,盆地内部可进一步划分为阿姆河坳...

  • 井约束变速成图预测复杂盐岩层位方法在克拉2气田的应用

    克拉2气田地表为山丘、冲沟及河流,地震资料录取和处理难度大;目的层以上为高陡地层,岩相、厚度变化大,盐层、石膏、软泥、高压水层发育;需要准确预测复杂地质层位深度以防漏、卡、溢、喷。用实例阐述了常规的邻井层位厚度对比法和地震剖面法预测新井层位的局限性及误差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依据新完钻井不断修正层速度构造成图预测复杂层位...

  • 四川盆地海相层系天然气成因类型与TSR改造沥青证据

    通过对四川盆地海相层系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以及储层固体沥青元素分析,四川盆地海相层系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不同于我国典型煤成气,而与油型气相似,热演化程度普遍很高,已处于油气裂解阶段。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普遍存在局部倒转现象,即δ^13C1〉δ^13C2〈δ^13C3。造成烷烃气碳同位素倒转的原因可能是后期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反应(TSR)改造;...

  • 吐哈盆地原油轻烃地球化学特征

    通过对吐哈盆地23个原油样品进行轻烃组分、Mango参数和成熟度等研究,认识到原油富含环烷烃,直链烷烃含量低,以陆源有机质为主;甲基环己烷指标(MCH—I)指示出原油的干酪根类型为Ⅲ型;Ni^6/Ni^5值和(N1^6+Ni^5)/(P2+P3+N3)值等不同结构类型轻烃化合物的比值显示原油属于陆相油;C7化合物组成中甲基环己烷〉50%,二甲基环戊烷〈9...

  • 低熟烃源岩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的地球化学特征

    对采自柴达木盆地涩北1井的2块钙质泥岩样品的饱和烃、芳烃和非烃馏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检测出微生物特征生标MPI和角鲨烷化合物,在非烃馏分中检测出不饱和脂肪酸、异构脂肪酸和反异构脂肪酸。样品所处的地温为30℃左右,古环境细菌发育。同时检测出的8,14-断藿烷和烷基酮系列是微生物对沉积有机质改造的产物。在微生物作用下,低熟源岩有机...

  • 渭河盆地地热水水溶烃类天然气成因与来源研究

    渭河盆地地热水富含烃类天然气,甲烷含量一般在10%左右,最高可达82.44%。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烃类天然气具有正碳同位素系列特征,其中位于户县西安新生代沉积凹陷的地热水伴生天然气δ^13C3值小于-55‰,具有生物成因气的特征,而其他地区地热水伴生烃类天然气δ^13C1值在-38.7‰~27.2‰之间,为热解成因天然气。天然气源岩分析显示,...

  • 深盆气基本概念与特征

    深盆气的最本质特征是盆地中心饱含气。凡煤系发育、构造稳定、埋藏适中、经历过高地温演化阶段的盆地都能形成深盆气。深盆气上倾方向多因致密岩石含水而封闭,孔隙性地层的水封只是个例,它因深盆中仍不断大量供气而存在。深盆气形成于高温高压的环境中,早期地层水因汽化而与甲烷气混溶,一部分随岩性变致密加厚水膜而成为束缚水,导致深盆气...

  • 中国地质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将在北京举行

    为全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促进地质科技创新,推动地质学科的发展,中国地质学会决定2009年10月2225日在北京九华山庄召开2009年学术年会。本届年会将围绕“地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主题,交流近年来地质科研、生产领域的科技新成果,探讨如何增强地质勘查的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

  •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深盆气藏”特征及成因探讨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深层系致密砂岩普遍含油气,油气分布不像常规油气藏那样严格受圈闭条件控制,油气藏也未发现有统一的油气水界面,这是由于成岩作用演化到一定阶段后,在水层的低部位形成了一个相对成岩作用较强带,虽不能完全起到遮挡或封堵作用,但它降低了储层的导流能力;同时,油气显示层中烃类成分不断裂解,新的油气又不断注入,形成了...

  • 烃类微渗漏与宏渗漏的识别及镇巴长岭-龙王沟地区勘探实践

    烃类微渗漏与宏渗漏的识别可提高化探异常解释的正确性,对识别标志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表明微生物、罐顶气、酸解烃、土壤气对2类渗漏有不同响应。宏渗漏多具有微生物及烃检测异常指标呈线状分布、烃浓度高、C6+多、烷烃/烯烃值高的特征;而微渗漏多具有微生物异常指标呈散乱分布、烃浓度低、几乎无C6+、烷烃/烯烃值低的特征。对四川...

  • 化探技术在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正确认识化探技术在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有效性和总结成功的隐蔽油气藏勘探实例,对我国现阶段隐蔽油气藏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选择渤海湾盆地临南某断块隐蔽油气藏,利用化探精查技术对研究区化探样品酸解烃甲烷、重烃指标地球化学场特征进行描述和研究:该区存在稳定的酸解烃甲烷、重烃指标地球化学场,两酸解烃指标地球化学场亦具有...

  • 滚动开发复杂砂岩油田产量递减规律研究——以大宛齐油田为例

    大宛齐油田是一个滚动开发的高非均质性复杂砂岩油藏,原油产量逐年上升,因此无法直接用常规方法分析其产量递减规律。采用了2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实例证明油井投产时间平移法可较好地满足研究条件,得出较为可靠的产量递减曲线。该方法为研究同类型油田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 裂缝-孔隙型致密砂岩气藏水相圈闭损害模式

    裂缝-孔隙型致密砂岩气藏具有低孔低渗、高毛管压力、裂缝发育、水湿性、高束缚水饱和度等地质特征。在钻井完井、增产改造及气藏开发过程中,滤液和边底水等侵入会导致气井近井地带含水饱和度上升,气相渗透率下降,致使发生水相圈闭损害。针对裂缝-孔隙型致密砂岩气藏的地质特征,对裂缝-孔隙网络系统在钻井和开发过程中不同的水相圈闭损害模...

  • 有限导流裂缝水平井产能研究

    主要研究了压裂水平井产能特征。从理论基础出发,在分析已有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地层中裂缝产量的分布特征和规律;利用有限导流垂直井Dupuit公式原理,计算出有限导流水平井产能公式的当量井径。利用当量井径,确定油藏的水平井压裂”条裂缝的产能方程组。其中,重点以3条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产能推导计算为例,分析其生产动态特征,获...

  • 低渗透高含水饱和度砂岩气藏气水分布模式及主控因素研究

    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强非均质性的低渗透砂岩气藏,复杂的孔喉结构及其配置关系决定了内部气水分布的复杂性。通过观察铸体薄片、分析压汞实验资料,对须家河组低渗透高含水饱和度砂岩气藏复杂的孔喉结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解释了高含水饱和度的成因。结合须家河组气水分布,初步总结了3种气水分布模式,其中“储渗单元”控制的气水分...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