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0.47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艺术设计研究杂志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北京服装学院
  • 创刊时间:1992
  • 国际刊号:1674-7518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邮政编码:100029
  • 国内刊号:11-5869/J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科学·艺术·时尚
  • 理论前沿
  • 服饰研究
  • 设计与文脉
  • 学术立场
  • 美学思想
  • 书评
  • 教学园地
  • 图像与媒介—论视觉文化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本文接续了米歇尔关于"什么是图像"的讨论,讨论了哪些类型的图像适合于做视觉文化研究的对象,用什么方法分析它们才是恰当的。本文认为,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认知意义的图像,是适合视觉文化研究进行分析的对象。面对这类图像,如性别形象、阶级形象,源自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和艺术生产理论,是最常见的两种分析工具。本文认为,在对图像做意识...

  • 创业与品牌

    本文是根据中国第一代的服装设计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北京吉芬时装设计有限公司的设计总监和董事长谢峰先生的演讲整理而成,他与听众分享了自己关于时装设计的过往、现在和未来的经验与思考。

  • 神圣与世俗—宋代执莲童子图像研究

    在宋代曾大量流行童子执莲图像,无论是佛道壁画还是世俗塑刻,执莲童子均成为人们最喜闻乐见的图像之一。对于此类图像的来源,曾有多位专家、学者撰文进行探讨,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该图像的出现纯粹是风俗所使,有人则认为是宗教所致。本文拟从现存的宋代执莲童子图像入手,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揭示宗教与民俗在图像背后的...

  • 民族文化情怀与设计释放

    本文是根据刘元风教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上的讲座录音整理而成。刘院长从七个方面阐释了对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方面的思考和体会,必将使读者获益匪浅。

  • 《艺术设计研究》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征稿启事

    《艺术设计研究》是由北京服装学院主办的艺术类学术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14年进入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目录。主要栏目为:科学·艺术·时尚、理论前沿、服饰研究、艺术家与设计师、设计与文脉、学术立场、教学园地。本刊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来稿形式以论文为主,也可以是专访、信息等,字数一般在1万字以内。

  • 我院表演系学生获2015龙腾精英超级模特大赛

    祝贺我院表演系学生倪浩荣获2015龙腾精英超级模特大赛男模冠军;蒙龙荣获2015龙腾精英超级模特大赛男模亚军;赵娟荣获2015龙腾精英超级模特大赛女模季军;张珊荣获2015龙腾精英超级模特大赛女模五强奖项;祝梦、田璐瑶、张旭东、武原弘、贾林松荣获2015龙腾精英超级模特大赛十佳奖项;董岩磊荣获2015龙腾精英超级模特大赛LALABOBO最具亲和力奖...

  • 从官民之差到城乡之别—由古代史迈向近代史的服装精神属性的根本转折

    笔者以《礼记》等儒家典籍、历代《舆服志》等古代文献与上海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为史料,对古代服装史上官民之差与近代服装史上城乡之差的现象进行了研究,认为:在中国古代史上,为了达到"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的目的,形成了官民之间的对立与服饰差,也形成了官员内部的等级序列与服饰差,同时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僭越与反僭越、...

  • 术以证道:植物染色术对中国传统服饰色彩美学之道的影响

    研究传统物质文化,从"术"与"道"、"器"的关系上讲,对"术"的研究极为必要,"术"可"上明道,下立器",术是承上启下的纽带,对传统造物之术的研究可引导我们一辨传统文化的"道器"与"天人"关系。本文通过传统服饰的染色之术探索传统服饰审美之道与服饰色彩的器物关系。植物染色对中国传统服饰色彩美学之道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首先,术...

  • 清代文官补子纹样的演变

    清代补服制度是清代舆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文官补子不仅是辨别官员地位、品级的标志,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载体。本文分析了清代文官补子纹样的基本构成和造型,并按照清展的时间顺序总结了不同时期补子纹样和工艺的特点,全面分析了补子在清代的演变过程。

  • 贵州施洞苗族银饰的“盛饰”研究

    本文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的全套施洞苗族"盛饰"为实物研究样本,结合采集的数据和田野考察的资料,剖析施洞苗族以"盛"为美的银饰佩戴观念。同时,通过对纹样布局的分析和造型细节的解读,进一步探讨蕴涵在施洞苗族"盛饰"中无处不"盛"的装饰特征。

  • 服装设计新业态的多元建构

    本文探讨了以设计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引导服装产业持续发展的战略。为实现这一战略,需要建立适应新商业模式的设计服务,搭建设计服务新平台,优化设计生态,建设服装设计产业聚集区,创建中国的世界服饰文化中心,启动服装设计的双轮驱动和校企共建培育创新品牌等举措,以达到构建服装设计服务新业态的目标。

  • 我院表演专业学生获奖

    主题为"智美·善行·中国梦"的2015世界旅游小姐中国区总决赛7日22时许在辽宁沈阳落下帷幕,来自中国27个赛区的68名佳丽决出三甲,代表中国参加全球总决赛。世界旅游小姐大赛于1993年创办于马来西亚吉隆坡,至今成功举办21年。作为世界五大选美赛事之一,世界旅游小姐大赛已经成为全球现代时尚文化的象征,备受全球关注。

  • 论设计服务型制造业的培育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3D打印技术的出现,全球制造业进入到了一个转型升级的革命期。英国的再造工业、美国的工业再造计划、德国的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等,都是在谋求制造产业的再发展时代抢占世界制高点,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制造业产业链式协同发展,也就是通过设计服务带动实体产品销售的设计服务型制造业产业链。...

  • 论唐代香炉的纹饰特征及成因

    唐代香炉纹饰的设计是本土文化与外域文明碰撞融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独特的创新精神。本文通过对唐代香炉纹饰的分类研究,分析香炉纹饰与香炉形态的装饰关系,纹饰与香炉使用功能之关系以及纹饰特有的象征意义并论述其成因。

  • 亲子产品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信息时代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以及中华民族注重血缘亲情的传统文化因素,使得以促进家庭和谐温馨、增强家庭归属感的亲子活动及亲子产品将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鉴于亲子产品所具有的高情感属性,本文旨在探讨分析情感化设计在亲子类产品的设计方法中的运用。

  • 日本茶庭的空间构成与茶道仪式的关系

    日本茶庭是以举办茶会为目的而产生的庭园,是伴随着日本茶道的兴起和茶室建筑形式的确立而产生的一种庭园形式。本文以日本茶道产生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梳理了茶道与茶庭的关系,并通过对茶庭的空间构成元素以及茶道仪式的解读,论述了茶庭的空间构成及其构成元素在茶道仪式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阐明了在空间设计过程中的形式与功能的关系。

  • 台湾创意社区营造中空间构建与优化探究—以台湾车埕社区改造设计为例

    台湾车埕社区通过空间营造和优化,使得社区空间发展有序,空间规划布局合理,成为由传统农村型社区向创意社区转型的典型案例。本文以社区营造为理论基础,以该社区改造设计为应用实例,并从实质环境空间的设计与规划的角度出发,分析该社区空间的构成和发展情况,总结出创意社区营造中空间的构建与优化的策略:1产的营造:早期闲置产业空间的功能置换...

  • 以石雕为中心的艺术史叙事—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中的中国古代石雕

    在1935年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上,由文物商人卢芹斋选送的隋代石雕阿弥陀佛像被置于展览场地伯灵堂中央,整个展览以此为中心展开。这意味着这件阿弥陀佛石雕在展示中国艺术与文化舞台上的纪念碑意义。这次展览虽举办于与中国相隔万里之遥的英伦,但却对现代艺术体系中石雕观念在中国本土的生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 在“工”、“写”之间呈现心物交融—“安佳绘画作品展”研讨会纪要

    本文为"安佳绘画作品展"研讨会的发言纪要。各位专家、学者围绕着安佳的绘画创作及其艺术特色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发表了各自富有建树的分析和解读。对其作品中工写结合、墨彩并用的表现手法以及物我合一、心物交融的绘画意境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和评鉴。

  • 视之时空—艺术家大卫·霍克尼作品探析

    大卫·霍克尼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敏锐性和革新意识的艺术家,在中国已有很多关于霍克尼作品分析解读的论文,其中大多围绕其绘画风格、材料、形式等方面。本文则另辟角度,从霍克尼的"视觉观"下手,使读者在清楚地了解其"观看方式"和形成原因之后,可以从更加本质的层面来解读其视觉作品。

  • “诗意·王风”——翟鹰画展

    "诗意·王风"——翟鹰画展于2015年11月9日下午15点在北京服装学院创意园展览厅(艺术楼一层)开幕,届时"翟鹰画展暨艺术成果主题研讨会"也同期举行。翟鹰先生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北京服装学院造型艺术系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多维视野下的女子服饰时尚长卷——《粉黛罗绮:中国古代女子服饰时尚》评介

    《粉黛罗绮:中国古代女子服饰时尚》是2015年7月由三联书店出版的服饰史研究方面的相关书籍。作者以前沿的研究方法、丰富的文献和图像资料,书写了中国古代女子服饰时尚的不同断面,受到了学界和社会的高度评价。本文为陈宝良教授为此书撰写的书评。

  • 现代艺术的情感表达与“他者”—评《恋爱中的艺术家们》

    20世纪以来的艺术创作逐渐开始以表现人们内心情感世界为主要内容。维罗尼卡·卡瓦斯的著作《恋爱中的艺术家:百年创造与爱情,从毕加索与吉洛到克里斯与珍妮·克劳德》考察、讨论了百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著名艺术家情侣的生活与创作。本文着重分析书中情感因素与艺术生产主、客体及"他者"间关系的内容,讨论现代主义艺术家个人生活与艺术生命间摇摆...

  • 传承服饰文化建设特色鲜明的服装艺术教育资源库

    服装艺术教育数字资源库从2005年开始建设,资源库建设按照"垂衣裳而天下治"的建设定位,"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技术先进、持续改进"的建设策略;"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社会"的传播途径和"层次管理,协同创新"实施方法开展数字资源的采集、组织、编目和展示。资源以"中国服装史、民族服饰文化、时尚艺术设计"进行分类,其内容涵盖服装、艺...

  •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馆藏该件施洞银角是施洞苗族女子全套“盛饰”中不可或缺的一件饰品。银角宽36.2厘米,高48.5厘米,重476g,上面装饰有丰富的造型纹样。施洞型银角又称银扇,因其在分叉的两角间均匀分布四根银片颇类扇骨而得名。银角上饰有丰富的纹样,体现了苗族独特的审美品位。成套的银饰通常在民族盛会及婚嫁喜事时佩戴。佩戴银角时,需先将头发梳至头顶...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