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资源环境承载力定量分析——以秦巴山水源涵养区为例

叶文 王会肖 许新宜 王红旗 王红瑞 王国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年第08期

摘要:在全国范围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 开展生态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是一项重要课题。生态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部分, 对其客观准确的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区域调研资料的基础上, 依据当地发展特点, 在ESI模型和状态空间法的基础上, 构建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并以秦巴山水源涵养区为例, 对区域的生态现状承载情况及资源开发利用与污染排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并从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角度定量分析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区域环境健康状况; 采用2010年的区域统计相关数据分析了其空间序列的资源环境承载分布情况, 探讨了区域生态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压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 该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生态承载力指数最低的县市只有0.135; 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 中南部生态承载力指数较高,最大值为0.795; 水源涵养能力和固碳吐氧能力是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差异的主控因子。研究区社会经济压力指数较高, 最高地区达到0.517, 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压力大; 资源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相互关系分析表明, 区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资源能源消耗; 社会经济压力指数的主控因子是单位面积工业三废排放量、人口密度、能耗指数和单位面积生活污水排放量。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中南部较大, 少数“超载”区域指数值高达6.790, 承载力分布特点总体中部好于周边;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大影响因子是年平均气温、植被覆盖度和单位面积生活污水排放量。脱钩指数分析显示生态或社会经济发展单方面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较小, 为“相对脱钩”; 发展压力受植被覆盖度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等影响大, 但是总体仍处发展稳定阶段, 需要分区域制定发展对策。

关键词:秦巴山区水源涵养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社会经济压力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875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北大期刊

¥624.00

关注 25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