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基于土壤功能的中国主要农作物可能源化秸秆生态潜力分析

朱开伟; 刘贞; 欧训民; 贺良萍; 林金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年第02期

摘要:秸秆生态还田对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以及秸秆能源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据此,从防止水土流失、维持土壤有机质和长期作物产量的角度,提出了土壤生态保留量的概念,并设计了不同农作物秸秆的3种生态保留量情景(低情景、中情景和高情景);综合运用灰色神经网络、线性回归等方法对上述因素进行预测,构建了自下而上的动态评价模型,对中国各区域可能源化秸秆资源的生态潜力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研究发现:①在低、中、高农作物秸秆生态保留量情景中,2030年可能源化秸秆生态总量分别为22 796万t、13 718万t和7 756万t,秸秆资源密度分别约为172 t·km^-2、103 t·km^-2和58 t·km^-2;在秸秆资源构成方面,低、中情景均以稻谷、薯类、小麦秸秆为主,而高情景则以薯类和甘蔗秸秆为主;3种情景中,可能源化秸秆资源均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黑龙江、四川等地。②在低情景中,仅北京、天津、上海和西藏不能发展直燃发电项目和燃料乙醇项目;中情景中,年产5万t燃料乙醇项目仅适合规划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重庆;高情景中,仅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重庆可规划25 MW直燃发电项目或年产5万t的燃料乙醇项目。

关键词:土壤生态保留量秸秆能源化生物质能秸秆资源生态潜力

单位:重庆理工大学低碳能源研究中心; 重庆400054; 美国劳伦斯国家能源实验室; 美国加州94530;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中国车用能源研究中心; 北京100084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北大期刊

¥624.00

关注 25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