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种植方式对陆稻和水稻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亚洁; 杨建昌; 杜斌 作物学报 2008年第01期

摘要:以陆稻中旱3号和水稻武香粳99-8为材料,设置覆膜旱种和裸地旱种2种方式,以水层湿润灌溉为对照,研究了种植方式对磷(P)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水种(对照)相比,中旱3号覆膜旱种的产量显著降低,而武香粳99-8覆膜旱种的产量则无显著差异,裸地旱种的产量均显著降低。旱种使稻株的含P率和P素累积量下降,但生育后期含P率下降速度变慢,并且使P素在叶片中的分配比例下降,茎鞘中的分配比例陆稻显著增加,水稻覆膜旱种显著增加,裸地旱种显著减少。旱种可增加P素物质生产效率,P素籽粒生产效率因覆膜与否而异。与武香粳99-8相比,中旱3号生育后期稻株含P率低且下降慢,P素累积量少,P素在叶片和穗部的分配比例较高,P素物质生产效率、P素籽粒生产效率和P素收获指数均增加,P素分配比例和P素籽粒生产效率在不同种植方式下变化幅度小。稻株的P素累积量与不定根数、根重和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1=0.8227^**,r2=0.7928^**,r3=0.7344^**)。表明旱种对P索吸收利用的影响因旱种方式和品种类型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旱种能增加P素的物质生产效率。

关键词:陆稻水稻旱种p素吸收利用

单位: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作物学报

北大期刊

¥1056.00

关注 20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