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小麦-偃麦草杂种后代及小麦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

李洪杰; 王晓鸣; 陈怀谷; 李伟; 刘东涛; 张会云 作物学报 2013年第06期

摘要:为鉴定小麦-偃麦草杂种后代以及我国小麦品种和育种中间品系对纹枯病的抗性,并且解析偃麦草染色体与纹枯病抗性的关系,在徐州和南京两个试点,采用田间病圃法对321份普通小麦品种或品系和56份小麦.偃麦草杂种后代材料进行了纹枯病抗性鉴定。在徐州试点没有发现高抗纹枯病的种质,但是有52份材料表现中抗反应型,包括34份普通小麦材料,其中萧农8506-1、小偃81、冀植4001、农大195、徐州8913和京东3066A.3的相对抗病指数高于0.7。在南京试点,全部普通小麦材料都不抗纹枯病,只有5份小麦.偃麦草种质表现中抗反应型。部分小麦.偃麦草种质的病情指数不但显著低于感病对照品种苏麦3号和扬麦158,而且还低于抗病对照品种安农8455和宁麦9号,如小麦.中间偃麦草4Ai#2或4Ai#2S附加系、代换系和易位系材料TA3513、TA3516、TA3517和TA3519及小麦.长穗偃麦草第4部分同源群染色体代换系SS767,说明中间偃麦草4Ai#2染色体和长穗偃麦草4J染色体可能与纹枯病病情指数降低有关。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结果表明,4Ai#2染色体属中间偃麦草的J。基因组,而长穗偃麦草与纹枯病抗性相关的第4部分同源群染色体属J基因组。虽然纹枯病与眼斑病的发病部位和症状非常相似,但抗眼斑病基因Pchl(Madsen)和Pch2(Cappelle.Desprez)对纹枯病无效。

关键词:小麦中间偃麦草长穗偃麦草纹枯病抗病性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北京10008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14; 江苏省徐州市农业科学院; 江苏徐州221121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作物学报

北大期刊

¥1056.00

关注 20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