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学生心理问题论文

时间:2022-05-29 04:11:36
摘要: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相对滞后,多数学校未形成规模,尚在初步探索之中,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总结。随着我国改革的发展,教育改革也必将逐步深入,中学生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然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在教育的实践中不断认真总结,找出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经验,使其不断提高和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 学生心理问题 心理论文 心理

学生心理问题论文

学生心理问题论文:和谐校园建设视野下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

摘要:本文在阐述心理和谐内涵厦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特点有其产生的原因,从加大经济扶持力度,引导认知贫困、营造优良文化环境和提高自身修养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对策。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和谐校园建设;心理和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提出这一命题,是对我们党强调的以人为本理念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将这一命题应用到高等学校的和谐校园建设工作中,要求我们注重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和谐,特别要关注高校中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促使他们从心理贫困走向心理和谐,保证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

一、心理和谐的内涵及其价值

人的心理和谐,是指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内心活动处于平衡自然、协调统一的状态,并对外界事务持有平静适度、热情友善的态度。这种社会心态,是人们在处理利益关系特别是表达个人利益诉求时,在对待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时,在看待整个社会的矛盾和问题时所应有的心理状态,是心理和谐在特定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人们的精神压力随之加大。当代大学生学习、就业压力大,家长、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值高,贫困大学生更是承受着双重的压力。在此情况下,很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保持心理和谐,是大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是充分发挥大学生个人潜力的重要条件,也是他们今后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和谐的心理状态,对于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和谐相处,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具有重要作用。和谐的心理向社会释放的是向心力、亲和力:不和谐的心理向社会释放的是离心力、破坏力。心理和谐的人越多,校园的和谐程度就越高。

在和谐校园建设背景下,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和谐与个性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谐校园建设有多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如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等等,但归根到底,和谐校园的构建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学生心理和谐与个性全面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随着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量的快速增加,贫困学生的绝对人数也在不断攀升,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达到了30%,特困生比例为10-15%。经济上的重负,往往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贫困使大学生心灵深处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挫折感,从而导致自卑、抑郁、焦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性格等诸方面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成为“心理贫困”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心自卑

贫困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一样有着强烈的自尊意识:他们带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父母的殷切期盼来到大学,渴望自己在同学中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地位,希望自己成为老师和同学尊重的对象。但由于经济困难,学习生活条件差,在学校各项活动中相形见拙,导致他们很难达到维护自尊的目的。在矛盾冲突中,把经济上的不如人、见识上的不如人扩大到能力的不如人,以致扩大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对自己产生怀疑,陷入自卑心态。在此情况下,同学之间不经意的一句玩笑或某种行为,都可能深深地刺伤他们的心灵。特别是刚入校的贫困大学生,远离了在中学因学业成绩较优秀得到同学崇拜和老师赞扬的目光和声音,强烈的自尊心与脆弱的情绪情感交织。对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情感体验,无形中加剧了他们的自卑心理。

2、充满愧疚和无奈

凡是贫困大学生,多有相似的家庭背景,或地处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滞后的贫困山区,或兄弟姐妹同时上学,家庭经济负担异常沉重,或父母积劳成疾、体弱多病挣钱困难,或家庭遭遇人力无法抗拒的灾害等。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令贫困大学生为自己不能自立而苦恼,不能为父母、为家庭减轻压力而焦虑,生活在一种自责、愧疚的心理状态中。面对学业和经济的双重压力,贫困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难以表现应有的青春活力,应对学业没有激情,参与活动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朝气,情绪低落,心智不能集中,精力难以张扬。心有余力不足,无奈之感时上心头,个人生活空间带有浓重的灰色调。

3、回避人际交往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归属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融入集体,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维系着个体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应该说。充满青春气息,充满火热激情的大学校园生活对贫困大学生是有吸引力的,他们也渴望参加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展示自我、表现自我。但有相当一部分贫困学生虽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意识,但又往往因为担心自身能力不够、怕自己的表现不优秀导致矛盾和冲突,找各种借口拒绝参加和参与,自我封闭,游离于集体和群体生活之外,造成人际交往困难,人际关系敏感。

4、过度自我防御

贫困大学生由于长期生活环境的影响,对涉及自身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除了在经济上精打细算外,在其他事情上也习惯于谨慎行事,思前想后,在面临抉择时,内在期望与外在要求产生冲突,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常常担心某种行动会带来自尊的伤害,情绪上始终保持紧张状态。同时,他们对老师与同学的言行特别敏感,一句不经意的话,可能使其对号入座;一个不在意的举止,可能使其产生误解。长期如此,从而对他人产生对抗情绪,封闭自我,性格偏执,待人冷漠,人际关系紧张、嫉妒、过度掩饰、敌意等情绪随之产生。

5、自轻苦闷

贫困大学生由于在经济上处于弱势,常为学费和日常生活保障犯愁,焦虑不安,致使不能安心专业学习,有的开展勤工俭学,在校外打工、经商,也直接影响学业,一旦学习成绩欠佳,便产生无法抑制的苦闷心理,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也由于经济上的困境,他们不愿也不想过多地参加各类活动,抑制了个体潜在能力的发挥,致使他们的社交、应变、表达、写作等各方面的能力难以有效培养,自暴自弃,自轻自贱心理难以消除,甚至产生心理疾病。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的原因分析

贫困大学生之所以产生上述心理特征,出现系列的心理失衡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情况也有着差别。笔者认为,目前致使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不和谐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讲究经济效益,追求财富的价值观支配下,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文化氛围中,贫困生在社会上由于“寒酸”常常受歧视、受嘲笑、受奚落,社会上“以钱待人”的现实,找关系、找门路,有理无钱行不通的现实,都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留下了深深的印痕。由于市场经济的繁荣,社会大环境不断刺激学生的消费欲望,大学生中泛起各种各样的消费热点,给囊中羞涩的贫困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因而对“金钱至上”的社会文化表现出一种从蔑视到敌视的态度。同时,社会上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竞争的残酷和就业的艰难,社会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的现象,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再加之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中学和家长一味重视智力教育,忽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社会评价高级中学生和学生个人。长期是以分数论英雄。在上述环境的影响下,很多贫困大学生心理不平衡,对社会对家庭都有抱怨,从抱怨父母、抱怨家庭到抱怨他人,怨天尤人,变得十分消极,引发心理障碍。

2、学校环境不适应

其一,农村与城市是完全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城市里的高收入家庭与贫困家庭的生活条件迥异。贫困学生衣着朴素、乡音很重,举止土气,在生活中难免惹人笑话,加之经济窘迫,对少数学生拥有的手提电脑、高档手机、数码相机、mp4、名牌服饰等用品感到的是奢侈和陌生,更谈不上拥有,相形之下,由羡慕到无奈,产生隔阂心态。其二,贫困大学生在中学时代刻苦学习,成绩拔尖,成为老师表扬和同学崇拜的对象,但他们由于学校条件与自身家庭条件的制约,除了学业成绩优秀外,综合素质较差。来自城市的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强手如林,相比之下,贫困学生失去优势,感到自己各方面不如人,甚至全盘否定自己,从而变得自卑、敏感、脆弱。其三,来自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很多习惯,包括卫生习惯、生活习惯都与城市文化规则格格不入,在大学校园的集体生活中,贫困学生的许多“不入时”必然遇到冲击,时常给自己带来尴尬或难堪。一般来说,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与周围人群的生活状况不会有太大的反差,也比较容易融入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组织中去。但在进了大学之后这种反差却突然变得明显起来,特别在拜金主义风气日盛的今天,反映到大学生群体中,许多学生在同学聚会、衣着消费、娱乐消费等方面互相攀比,大显身手,贫困大学生很难在这一类活动中找到心理归属感,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对自己进行自我封闭——软性自卫。

3、贫困文化的社会遗传

贫困大学生由于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形成了与他们的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心理定势。贫困文化中的负面因素,如思维方式的封闭性,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和绝望,缺乏自尊以及抵触社会主流文化导向的集体无意识等,显然具有落后性。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仍带有自己家庭所属的社会身份特征,表现为价值观、行为方式以及个人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符号,从而形成一种贫困文化的所谓“社会遗传”。根据社会心理学的一般原因,身份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归属。大学里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不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有所区别,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却必然会在这种社会归属中遭遇冲突,产生自卑等不和谐心理。

4、自我意识偏差

贫困大学生从学校到学校,从小到大一直在父母和老师的悉心呵护下成长。他们有的是独生子,即使有兄弟姐妹,由于其学业优秀而成为父母十分看重的对象,为了让其安心读书,父母再辛苦也不让其参与生产劳动和家务,家庭再困难也要供养其生活费用,受到父母过多溺爱、保护,他们很难真正理解父母的艰辛和节俭,致使他们认为生活还过得去,我的享受也是应该的。久而久之,就容易使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但缺乏独立生活、自我调节的能力,缺乏完善人格,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社会和他人,对社会现实缺乏全面、正确的认知,这些问题往往在大学生这个特定的学习、生活环境中逐渐暴露出来。归根结底。这是贫困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阶段性的反映,是独立性与依赖性、幼稚性与成熟性、理解性与闭锁性之间的矛盾。

四、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和谐的措施与对策

1、加大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贫困大学生之所以出现系列心理问题,出现心理不和谐现象,根源主要在于家庭经济的困难。要解决心理问题,主要解决经济贫困问题。学费交不上,日常生活没有稳定的保障,任何人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无法回避。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旨在不让一个大学生因贫困而辍学。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各个高校,都在为解决贫困在学生的问题竭精殚虑,我们相信,随着国家助学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也随着各种非正式支持体系的构建,大部分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将得到缓解,无论从面上或程度上,尽可能减少贫困学生因经济窘迫造成的心理不和谐。

2、引导和帮助贫困大学生理性认知贫困。我们应该承认,造成心理贫困的原因既有客观上经济贫困的因素,同时更有贫困生对贫困的非理性认知。在日常生活面前,贫困大学生往往把目前的困难看得无法解决,对前景没有信心,造成心理困惑和矛盾。因此,引导和帮助贫困大学生理性认知贫困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前提条件。我们应该从正面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使他们认知:贫困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也不是家庭和本人的错;贫困是暂时的、相对的;贫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是一个比较普遍和长期的社会问题;贫困虽然影响学业,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贫困可以磨砺意志,促人奋发图强等等。解决了认知问题,心理问题就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

3、努力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高等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纳入德育工作范畴。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注意区分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善于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或咨询,建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和心理健康教学工作体系,为他们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要充分运用高等学校的各种媒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参与意识。要经常性地开展各类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使贫困大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表现自我,提高能力,愉悦身心,以减轻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促进贫困大学生与其他学生的人际交往,消除防卫心态,保持心理健康。同时,要在校园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教师和管理人员要结合教学工作和管理服务工作过程,主动关心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解他们之所困,帮他们之所需,让贫困大学生时刻体会到校园的温暖和师长的关爱,要教育全体学生学会理解他人,宽容他人,尊重贫困大学生人格。正确看待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的生活习惯、文化差异。以诚待人,与人为善,形成亲密、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建设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培养和谐精神,使贫困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

4、加强自身修养。现代人的精神困惑与心理失衡。在很大程度上不在于高品位精神生活能力的欠缺,却在于对生活的理解出现种种错乱而出生无穷烦恼。贫困大学生出现的种种心理障碍很大程度上与缺乏健康的生活观与科学的生存技能有关。抵御心理贫困的关键在于积极调整认知,以理性治疗非理性,以合理思维代替不合理思维。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观察世界,用平和宁静的心态思考问题,以乐观豁达的情怀对待生活,以理性引导偏执,让冷静战胜浮躁,以恬淡取代痴迷。对待自己,坚持自省之心,保持清醒,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信;对待家庭,常怀感恩之心,克勤克俭,自觉克服和抵制享乐主义及攀比心理;对待他人,常抱友善之心,见贤思齐,乐于交际,善于交际;对待困难,坚韧不拔,知难而进,决不言败。

总之,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和谐,使贫困大学生走出心理贫困的怪圈,加大经济扶持力度是前提,正确认知贫困是基础,营造校园文化环境是重点,加强自身修养是关键。

学生心理问题论文: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摘要]大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论文的社会问题。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对如何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问题 对策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疾病患病率达20.23%,但直到今天,诸多调查显示,仍然有10%~20%的大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据2004年7月《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呢?如何才能有效的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呢?为了提高我们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认识,切实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来做简要分析。

1.个人因素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影响

在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个人因素方面主要归结为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在心理因素方面表现形式很多。其中,自我评价存在偏差,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如大学阶段,学生个体自我意识非常强烈 ,看问题往往存在片面性。对周围的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评价,却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而痛苦;还有大学生意志薄弱、心理耐挫能力差也是当代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现在的大学生在家里占有特殊的地位,许多学生感情脆弱,喜欢表扬,缺乏在困难和逆境中锻炼,经不起挫折,如考试失败,犯了错误受到批评,同学关系出现紧张,等等,心理上往往难以承受,随之而来是灰心丧气、悲观失望、自暴自弃;还有部分大学生本身存在着严重的人格缺陷,这种学生往往心绪压抑,行为消极,觉得生活缺乏意义,严重时出现伤人或自杀行为。在个人生理因素方面其中生理发育对学生的心理影响较大,学生个体的疾病和缺陷,是导致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有的大学生脸上有疤,走路时总是不敢抬头,有的男生个子太矮小,有的女生体态太胖等,都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自闭的心理。其次,青春期的性困惑也是心理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大学生性心理基本成熟。正处于“疾风怒涛”的时期,渴望性的满足,渴望接近异性,但社会阅历浅,理解性差,由此而出现了性困绕。在情感上难以自拔等这些都造成心理失调的原因。

2.环境因素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影响

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是当前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另一重要因素。在学校传统的应试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思想教育轻心理引导;学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着重于整体,针对个体进行个体化教育远远不够;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陈旧,不能与时俱进,不能针对大学生的不同个性心理因势利导。加之大多数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不健全,使得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和解决。高等教育教学计划中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认识分析能力,必然产生失望与迷茫的情绪,从而导致心理失衡;在家庭环境中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及父母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对个体打下深深烙印。家庭教育过分重视子女学业,对孩子的心灵关爱及对孩子尊重过少,对孩子的日常行为、品德规范教育放松,造成孩子心理脆弱,行为放纵;特别是家庭不和,甚至父母离异,亲子关系紧张等因素,会使孩子造成自卑、痛苦、嫉妒、逆反等不良心理反应。许多有经验的心理咨询专家认为,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一些实验研究也证明以上结论。家庭因素是造成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在社会因素环境方面: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市场经济引入竞争机制成为衡量自身价值的杠杆,不少学生舍弃自身价值和理想去单纯追求经济目标、短期目标,注重现实,讲求实效,这种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滋长了学生的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导致学生意志消沉,甚至堕落。社会责任的压力,竞争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现代社会不断加快节奏所带来的压力是许多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当代大学生处在东西方文化交叉、多种价值观冲突的时代,面对不同于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大学生常常感到茫然、疑惑、混乱,心理失衡再所难免。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对策探讨

1.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必要的心理调适技巧,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必修、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报告以及校内外传媒,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对待各种心理问题,强化自助,寻求帮助,培养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积极缓解排除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与教育,面向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紧密围绕常见的心理问题分阶段进行教育,让学生从一进校门就能接受系统的心理教育,不仅能够学习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而且学习一些心理调适的方法、人际交往的方法等,以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有效缓解和消除心理困惑和压力,增强预防和应对挫折的能力,磨练坚忍不拔的意志。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校报、??窗、板报等宣传媒体,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专题讨论,在校园内大力营造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良好氛围。

2.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作用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应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常设机构,负责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并为每一位大学生设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心理健康调查和测验,掌握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现状和主要问题,分类进行心理辅导,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争取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3.动员家长积极参与大学生的心理卫生、心理保建工作

家长的言行举止、家庭生活的各种问题,都会给学生的个性和心理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另外,家长也是和学生接触最密切的人之一,一般来说,多年来对儿女的抚养和共同相处使他们对儿女的了解胜于其他人,他们是影响儿的行为最强有力的因素。因此,教育部门应积极动员学生家长通过各渠道,参加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工作,让他们在学心理健康维护工作中发挥应有的积极的作用。推行民主、平等、开放的家庭教育方式,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一方面,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摒弃家长制,注重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

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循序渐进,并要联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力量。对待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我们也应采用宽容的态度来接纳他们、帮助他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定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学生心理问题论文:新时期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与高校心理教育探析

论文关键词:心里教育 心里问题 弱势群体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还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心理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还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心理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方面。

一、高校开展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规定,德育的内容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来说,在大学生中加强心理教育是由现代社会的客观条件和大学生自身特点决定的。大学作为人生的重要阶段,充满机遇和挑战。求学、就业、交友、恋爱等使大学生面临多维的人生选择,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际关系纷繁复杂,而校园与社会的联系直接、迅速、频繁。大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但缺乏社会经验,其思想处在正在形成但尚未定型的时期,很容易受到社会思潮和社会变革的冲击,这些都会使大学生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困扰。

因此,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变革中主动适应社会,对于培养大学生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高校德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和环节。

二、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现状

1、生理结构变化导致的心理障碍

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时期,生理上日趋成熟,他们有了性冲动和要求,渴望追求异性,但由于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生活经验欠缺,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缺乏认识,产生紧张、恐惧、羞涩的心理,在得不到及时纠正和排解时,轻者会出现性心理障碍,重者会作出不正确的行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有资料表明,高校每年受处分学生中因性犯罪受处分者占20%左右,而且性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也在逐年递增。

2、情感丰富、强烈且不稳定产生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正在迅速发展,在追求自主自立自强的过程中容易

偏激,感情用事,同时自我调控能力差,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经常徘徊在自尊和自卑,自信与自负,自控与失控的矛盾之间,部分大学生依赖性强,挫折承受能力差。

3、竞争激烈而残酷引发的心理问题

一些大学生由于学习和就业的压力,加之大学里强手如林,家长和个人的期望值过高,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满足,容易产生失落感,部分学生由此走向极端,导致精神失常或自杀行为的发生。?

4、人际关系不和谐促使的心理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条件。由于社会的纷繁复杂价值大学生缺乏相关的社会经验,一些大学生经常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遭遇挫折,由此而孤独、迷茫、愤怒,严重的还会出现社交恐惧症。

5、 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

所谓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是指那些在生活上、身体尚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学生。他们或者家庭贫困,衣食拮据,或者身体病残,自理困难。这些困难往往造成并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中很多人在精神上心理上存在各种障碍或疾病,成为精神上的弱势群体。这些人大多性格内向孤僻,沉默寡言,不愿也不敢在集体活动或公开场合出现,甚至不交朋友不谈恋爱,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上只是常见的一些原因引发的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困扰着大学生。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治疗

高校应根据大学生活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学科门类及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广泛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加强高校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及时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可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借助书信、电话、网络等形式向大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服务,使不同的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同时,健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高校应配备从事心理教育的专业人员,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使班主任和辅导员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心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培养成熟的恋爱观和科学的性观念,加强性道德教育,使学生明确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从而正确处理恋爱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3、采取多种方式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

力。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首先应放在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较快完成转变上。同时,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人际交往中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

4、努力营造宽松、公正、向上的校园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加强人际交往中的品德和修养,增进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张弛有度,避免过分焦虑。尤其是对毕业生要配合就业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职业特点,客观分析自身条件,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6、关注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对这类大学生,高校应注重在物质生活上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把他们看成是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在精神生活中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积极、平衡的心态,使之健康成长。

综上,心理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个性、开发潜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期高校加强心理教育,对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21世纪的建设者具有深远意义。

学生心理问题论文: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

[摘要]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面论文的重视。一些大学生的心理上存在着一系列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危害着青年学生身心健康,阻碍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对社会造成危害。因此,心理问题产生的诱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主要从历史文化方面、学校环境方面及家庭教育方面加以分析,寻找解决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

近年,许多学者采用各种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的心理上存在着一系列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比如,缺乏自信,自卑感强,情绪低落,感情脆弱,耐挫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交往有障碍,等等。

而这一切也让有关专家忧心不已,杨叔子院士曾经提出:“智商越高,情商出现问题,对社会的危害越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复杂、多变,具有独特性,其引发原因多种多样,在具体处理过程中应全面细致地分析其诱因,以便对症下药,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分析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缓解心理压力已经成为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从历史文化方面。受中国悠久的文化和封建历史影响,使中国人在骨子里有一种含蓄和矜持,形成了内向的民族性格。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对心理学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层面,造就了西方人张扬个性,提倡人权的特点。然而,进入新纪元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世界性的高度同步,中西方文化在新一代骄子们的思想中汇流。格格不入,甚至相互对立的文化特点,使大学生在人格与道德方面倍受冲击,而脆弱的心理防线也随之崩塌。使许多人产生了浮躁的心理,无所适从,有的人由于某些心理压力,产生了心理疾病也不懂得去就医,甚至不敢去就医。

2.从学校环境方面。高中时期的学习、生活环境与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环境有着很大的不同。高中的学校教育模式只注重学生的成绩问题,只重视升学率。而将学生的生活能力的培养,心理素质的培养,品德的教育等问题放在次要位置,有许多中学根本就没有将学生的生活能力培养,心理素质培养,品德教育问题列入议事日程。这种高中教育的现状,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当受到过这种中等教育的学生升入大学后,角色、地位及学习和生活环境与高中时期有着极大的改变。必然对大学生活产生极大的不适应;而中学生中又有许多是独生子女,不论其家庭是贫是富,都是家庭的中心和宠儿,由于聪明、学习好,受到老师及亲友的过多关注。进入大学后,当这一切不复存在时,就会产生失落感,原本脆弱的心灵会变得更加多疑和敏感。加之这个年龄段正处于青春躁动期,渴望友谊、爱情,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信任,然而又不善于和人沟通、交往,不会主动地去理解他人。他们也必然会对大学的生活感到很不适应。第一,大学生要自己安排生活,靠自己独立的处理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问题,但据调查,有相当多的学生以前在家里没有洗过衣服,生活自理能力差,对父母有较强的依赖性。第二,大学中评判学生优劣的条件已不再是单纯的学习成绩,而已包括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其他一些因素,这种标准的多样化,使部分成绩优秀而其他方面较差的学生感到不适应,其自尊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心理上产生失落和自卑。第三,现在的大学对学生学习要求严格,若几门功课不及格就会面临失去学位,降级甚至遭遇退学的危险,这就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加之大学中主要是靠学生的自学能力来进行学习,与以往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很不一样。使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不知怎样进行学习,而感到茫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情绪低落、失去自信、心理失衡、导致心理异常。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3.从家庭方面。家庭是始终伴随人类从婴儿,少儿一直到成人时代的重要外在因素。众所周知,人类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以少儿时期的思想观念为基础。父母和睦的家庭孩子往往性格比较开朗,心理承受能力较好,父母关系紧张的家庭,孩子的脾气也趋向于暴躁。而大多数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孤僻和自卑是其共通特点。很多大学生家庭的不幸福,会使他的心理产生阴影,在日后的生活学习中逐渐显露甚至演变成严重的心理疾病。同时,对独生子女的溺爱也直接导致了大学生过于依靠父母,心理承受能力偏弱的主要问题。

根据上面所述情况,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解决:

1.从历史文化方面,转变思想,老师应耐心地引导学生对外来文化仔细筛选,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让两种文化在大学生的思想中融会贯通。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即将产生的,或者已经产生的心理问题。使人们认识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是一个人“健康”不可或缺的因素,有了心理疾患就像身体不适一样,应该及时去就医以求得咨询、疏导,对待有心理疾患的人,社会和学校要给予更多的尊重、理解、关爱。

2.学校教育方面,第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充实高校课余生活,探索不同路径的教育模式。多方面多角度的加强心理的教育,打破模式化和形式化的束缚,走到学生当中去,走进学生生活中去,把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做细,做实,做好,给学生们更多的心理关怀。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普及和增强他们的心理卫生知识,以便于他们在产生心理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治疗和疏导。第二,辅导员在加强心理教育这个工程上,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大多数同学们的心目中辅导员是他们最可信赖的人,辅导员是他们心灵中的依靠,他们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辅导员。所以,辅导员来做学生们的心里教育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辅导员应该将思想政治工作,道德教育和心里素质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因此,辅导员应深入到学生当中去,贴近同学、了解同学,进行大量的调研工作,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做好学生们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及早发现,及时疏导,及时解决,是解决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3.从家庭方面,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就形成了。因此,构建一个和睦,互谦,互让,友爱,尊重,和谐的家庭不仅仅是责任也是义务。给子女营造一片美丽的天空,一个健康成长的氛围是每个家长都应该尽到的职责。此外,家庭的教育也应该趋于科学,不要动辄打骂训斥,也不应过分溺爱。纠正其不良的言行和错误的行为不能手软,但也要尊重事实不可以妄自决断,对孩子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尊重。因此,提高年轻家长和即将做家长的青年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水平,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总而言之,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仅仅只应从大学开始,而应该从中学、小学和每个家庭开始早期的教育培养,这样更有利于人的成长。因此,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也包括家长,甚至学生自身的调整。只有正确认识并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更有效的引导大学生走向成材之路。当今提倡的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更符合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同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对不断地提高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应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广度。

学生心理问题论文: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成因与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对在校农村中学生在人际关系、面对挫折、学习兴趣、恋爱问题、就业选择论文等方面存在的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等心理问题的分析,探究其形成的原因,并试图提出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心理问题 对策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发展更加迅速,竞争更加激烈,对人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中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不免会产生一些心理障碍、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为了解当前广大农村地区中学生的心理状况,科学地实施心理教育和素质培养,为研究中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依据,笔者进行了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相关调查。调查发现,农村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很大程度上存在环境适应、人际关系、学习兴趣、面对挫折、自我认知、早恋问题、升学就业、家庭贫困等方面导致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一、中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1.社会层面

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趋于成熟的过渡时期,也正是世界观形成的关健时期,在这个成人化的过渡阶段,在心理健康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心理失衡、感情脆弱,甚至出现情绪偏激、心理障碍等问题。社会转型时期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改变,竞争体制的介入都给中学生的心理以巨大的冲击。面对挑战一旦遇挫,便会产生消极逃避情绪;面对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便会不自觉地感到升学、就业压力;面对物欲横流,享乐主义、利己主义便会滋长蔓延;面对家庭贫困,不能坦然视之。

2.学校与家庭层面

学校课程与学生兴趣爱好的矛盾。大多数的同学并不喜欢一些抽象或枯燥的课程,加之学校或教师教学方面的不合理现象,势必会造成同学厌学情绪的产生。很多同学为了英语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其他课的学习。学校在加强知识教育的同时,忽略了对中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教育。

父母的过分保护,使中学生在生活上产生了依赖性;在性格上形成了自私性,在情感上具有了脆弱性。家庭的非科学化教育使一部分中学生失去了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很多农村学生家长在外地打工,没有精力管理或督促子女的生活与学习,有些是单亲家庭或“空巢”家庭,这些学生的生活起居与学习状况处于放任自流的现状,因此他们生活中的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造成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3.学生自身因素

这包括不能正确地自我认知,受挫能力弱,对一切的期望值过高,基本技能的缺乏,依赖性强,独立性弱等各种情况。中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种因素常常交织在一起,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制约,某些先天因素的不健全,加上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所造成的心理发展中出现异常状态,容易导致心理疾患。

二、应对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

1.学生自身的应对策略

对于中学生自身来讲,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注意培养锻炼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要自觉学习,确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其二要培养挫折承受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凡事从大局出发,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再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形成健康的情绪和情感,懂得生活知识,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矛盾,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另外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科学地对待心理疾病,学会心理保健的方法,自觉调节控制情绪。

学生由于水平、基础的实际差异,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会不断增大,所以很难坚持学习,容易产生厌倦感、自卑感、无助感,而这种感觉又会进一步影响学习成绩,导致更多的学习缺陷和困难,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有必要加强认知训练,同时加强情感和意志教育,并注意将知、情、意、行四者结合起来,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忍耐挫折的教育,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校方面的应对策略

学校可建立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及组织,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咨询等做到切实有效的服务。一是加大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力度。学校要给学生进行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增强学生心理上自我修养、自我保健、自我调控的意识和能力。二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咨询强调疏导,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心理障碍咨询,对于正常的心理反映和一般性心理问题,要靠心理咨询和教育来疏导,帮助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挖掘病原,找出对策,消除痛苦;第二,心理适应咨询,对于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要通过心理咨询专业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并提供帮助;第三,心理发展咨询,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挖掘自身潜力,促进全面发展。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决定了高校心理咨询的内容应以教育的、发展的咨询内容为核心,要遵循教育的规律,遵循人的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这样有利于学生把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把自己融入国家、民族的共同理想与奋斗目标之中,使其精神世界更为充实。

3.社会和家庭的应对策略

社会有关部门应大力抵制大众传播媒介中一些格调低下、观念错误、腐化堕落的东西,以免对中学生思想意识产生侵蚀带来消极影响阻碍他们健康成长,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由于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网络上的不良因素也深刻影响了农村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网络成瘾等现象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与成长。所以对于网络或网吧的管理要切实加强。

社会舆论应该积极发挥其导向作用,对中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培养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和情感。另外还须注意,舆论宣传不应一哄而上,大肆炒作造势,使其产生强大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从而影响其心理的正常发展。舆论也应同社会各界一样为中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为社会的重要细胞,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发展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石。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和榜样。作为家长,应该时刻关心子女的身心成长状况,要科学合理地解决家庭出现的任何问题,创建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既不能溺爱子女,也不要对子女提出不合理的期望,要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

在我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相对滞后,多数学校未形成规模,尚在初步探索之中,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总结。随着我国改革的发展,教育改革也必将逐步深入,中学生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然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在教育的实践中不断认真总结,找出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经验,使其不断提高和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学生心理问题论文: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分析

一、中职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

(一)厌学问题

厌学心理是中职生最常见、最普遍的心理问题、由于中学阶段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而产生学习无成就感的心理、情绪消极、自卑。主要表现在:1.缺乏学习动机、一些中职生对学习认知的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且不重视文化基础和思想道德课的学习。。2.学习情趣不浓、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基础理论课、因内容增加、难度加大、抽象等、使得中职生学习兴趣缺乏。

(二)人际问题

人际关系是中职生主要的问题、许多学生因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而引起不良的情绪、主要表现在:1.亲子关系存在一定的隔阂。2.师生间的信任感缺乏、朋友关系不能良好处理.3.异性间的交往存在一定的误区。4.网络关系不能正确对待。

(三)情感问题

情绪和情感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良好的情感和情绪是中职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而当前中职生青春期的情感问题主要有:1.情感心理趋于稳定、但是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不良影响。2.感情较为冷淡、缺乏应用的朝气和热情。3.情感压抑、但不懂得如何正确宣泄。4.异性间亲密度增强、容易产生早恋。同时、对两性不能正确看待、而产生性心理问题。

(四)个性问题

积极向上的个性是中职学生心理正常发展的关键、但是中职生因自身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性格心理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缺乏兴趣特长和爱好、使得他们上进心不强。二是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不强。

二、中职生青春期心理问题的教育管理对策

(一)加强心理教育、普及心理知识

应设立心理咨询和教育中心、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跟踪监测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并开设心理课程、要重视心理教育。首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中、每学期安排心理教育的课程、并要强化心理课程教育的师资建设;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安排相应的心理课程、不同年级的侧重点不同、一年级进行适应心理教学、包括中职校园生活、学习;二年级则开展人际关系、学习方法、情绪调控等;三年级则以就业指导和社会能力培养为主、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

(二)组织心理课堂、加强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是中职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及身心发展规律等要适时的开展心理课堂、实现团体性的心理辅导、比如、青春期心理知识讲座、让学生能够正确的了解自身的特点、以建立良好的方式平稳度过青春期;组织开展关于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异性关系等人际关系的讲座、网络健康教育讲座、职业生涯规范讲座等、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各种人际关系、促进他们的健康心理的形成。

(三)开展团体活动、强化心理训练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及技能培养为基础、积极开展各种心理训练的团体活动。根据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可从“适应能力训练——人际关系、学习动力及情感引导——就业指导”这一过程来进行。每个阶段进行相应的心理训练活动、比如、心理知识专题讲座、成长小组及团体心理游戏等、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指导和训练;同时、还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让师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广播等形式进行心理教育的指导。

(四)结合家庭教育、提高教育效率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因此应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首先、父母应营造温馨、有爱、融洽的家庭环境、让子女能够感受家庭的关爱。其次、价值应以身作则、调整自我态度、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性格水平、因为家长的态度、性格和素质对子女有着极大的感染作用、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的心理。最后、要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端正教育态度、不能采取粗暴、打骂等形式来教育、应建立一个民主、科学的教育模式。

三、结论

中职学生是当前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因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重视。中职院校、教师、社会及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帮助中职生建立健康、向上、乐观的青春期心理。

作者:王燕 单位: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职业中专

学生心理问题论文: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及教育管理对策研究

一、中职学生青春期的心理问题

青春期在心理学上又叫做“心理断乳期”,这一时期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中职学生在青春期所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厌学心理

中职学生由于在初中没有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身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学习上没有动力,甚至对所学科目丧失兴趣和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周而复始,会逐渐产生厌学的情绪甚至逃学的行为。

2.自卑心理

中职学生因为学习成绩较差而未能顺利升学,本身会存在失落感和自卑感。再加上中职学校和初中的教育方式有区别,学生很难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无法融入课堂教学。久而久之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3.网络成瘾问题

大多数中职学生在这一阶段都会有严重的厌学情绪,据调查发现,这些学生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成就感,也无处去宣泄自己的情绪,网络此时成为他们最好的伙伴和发泄情绪的最好工具,只有在虚拟的世界他们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对网络的极度依赖就容易形成网络成瘾的问题,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更会引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4.情感问题和性心理问题

这一时期的学生具有明显的情绪两极性,容易产生过度兴奋和暴怒的情绪,主要表现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同时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异性充满了好奇,性意识开始萌动,因此早恋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在交往过程中,他们会有很多困惑,容易产生性心理问题。

二、中职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的教育管理对策

中职学生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作为一名教育研究者,如何妥善解决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当前研究的主要课题。笔者认为,对他们的心理教育仍然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内在一致性,三者的密切配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困惑,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1.营造健康的中职生家庭环境

父母在中职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父母对子女的关注和关爱是孩子形成良好心理状态的基础,我们要充分重视家庭环境对中职生心理的影响。(1)家长应多了解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作为家长应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和学习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如上网或者阅读有关报刊等,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世界观和坚定的信念,正确引导孩子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以及调整自己的心态。(2)家长应重视家庭环境的优化,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也是孩子受教育的主要场所,父母言传身教深深影响着孩子。父母之间应该和睦相处,创建美满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孩子树立榜样,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

2.强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全方位开展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各中职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将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渗透在教学当中,通过教师的指导,能够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同时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之外也能让学生体会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科技的不断进步也使得利用信息媒体进行教育成为可能,这是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2)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不断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学习,努力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教师的心理健康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能够起到榜样的作用,教师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可以养成热情、积极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也要时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做一个有心人,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积极制定相应的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案,促进中职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总结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中职生形成健康心理品质的重要保证,中职生道德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容易受外界不良诱惑的影响,因此各个部门应该重视加大对文化市场环境的监管力度,让青少年在更加良好的大环境下成长。

作者:居晓晔 单位:徐州能源工业学校

学生心理问题论文: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及教育管理对策

一、中职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

(一)厌学问题

厌学心理是中职生最常见、最普遍的心理问题,由于中学阶段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而产生学习无成就感的心理,情绪消极、自卑。主要表现在:1.缺乏学习动机,一些中职生对学习认知的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且不重视文化基础和思想道德课的学习。2.学习情趣不浓,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基础理论课,因内容增加、难度加大、抽象等,使得中职生学习兴趣缺乏。

(二)人际问题

人际关系是中职生主要的问题,许多学生因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而引起不良的情绪,主要表现在:1.亲子关系存在一定的隔阂。2.师生间的信任感缺乏,朋友关系不能良好处理;3.异性间的交往存在一定的误区。4.网络关系不能正确对待。

(三)情感问题

情绪和情感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良好的情感和情绪是中职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而当前中职生青春期的情感问题主要有:1.情感心理趋于稳定,但是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不良影响。2.感情较为冷淡,缺乏应用的朝气和热情。3.情感压抑,但不懂得如何正确宣泄。4.异性间亲密度增强,容易产生早恋。同时,对两性不能正确看待,而产生性心理问题。

(四)个性问题

积极向上的个性是中职学生心理正常发展的关键,但是中职生因自身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性格心理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缺乏兴趣特长和爱好,使得他们上进心不强。二是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不强。

二、中职生青春期心理问题的教育管理对策

(一)加强心理教育,普及心理知识

应设立心理咨询和教育中心,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跟踪监测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并开设心理课程,要重视心理教育。首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中,每学期安排心理教育的课程,并要强化心理课程教育的师资建设;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安排相应的心理课程,不同年级的侧重点不同,一年级进行适应心理教学,包括中职校园生活、学习;二年级则开展人际关系、学习方法、情绪调控等;三年级则以就业指导和社会能力培养为主,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

(二)组织心理课堂,加强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是中职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及身心发展规律等要适时的开展心理课堂,实现团体性的心理辅导,比如,青春期心理知识讲座,让学生能够正确的了解自身的特点,以建立良好的方式平稳度过青春期;组织开展关于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异性关系等人际关系的讲座、网络健康教育讲座、职业生涯规范讲座等,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各种人际关系,促进他们的健康心理的形成。

(三)开展团体活动,强化心理训练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及技能培养为基础,积极开展各种心理训练的团体活动。根据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可从“适应能力训练--人际关系、学习动力及情感引导--就业指导”这一过程来进行。每个阶段进行相应的心理训练活动,比如,心理知识专题讲座、成长小组及团体心理游戏等,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指导和训练;同时,还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让师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广播等形式进行心理教育的指导。

(四)结合家庭教育,提高教育效率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因此应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首先,父母应营造温馨、有爱、融洽的家庭环境,让子女能够感受家庭的关爱。其次,价值应以身作则,调整自我态度,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性格水平,因为家长的态度、性格和素质对子女有着极大的感染作用,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的心理。最后,要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端正教育态度,不能采取粗暴、打骂等形式来教育,应建立一个民主、科学的教育模式。

三、结论

中职学生是当前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因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重视。中职院校、教师、社会及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帮助中职生建立健康、向上、乐观的青春期心理。

作者:王燕 单位: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职业中专

学生心理问题论文: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及教育管理对策

一、中职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

(一)厌学问题

厌学心理是中职生最常见、最普遍的心理问题,由于中学阶段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而产生学习无成就感的心理,情绪消极、自卑。主要表现在:1.缺乏学习动机,一些中职生对学习认知的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且不重视文化基础和思想道德课的学习。2.学习情趣不浓,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基础理论课,因内容增加、难度加大、抽象等,使得中职生学习兴趣缺乏。

(二)人际问题

人际关系是中职生主要的问题,许多学生因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而引起不良的情绪,主要表现在:1.亲子关系存在一定的隔阂。2.师生间的信任感缺乏,朋友关系不能良好处理;3.异性间的交往存在一定的误区。4.网络关系不能正确对待。

(三)情感问题

情绪和情感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良好的情感和情绪是中职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而当前中职生青春期的情感问题主要有:1.情感心理趋于稳定,但是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不良影响。2.感情较为冷淡,缺乏应用的朝气和热情。3.情感压抑,但不懂得如何正确宣泄。4.异性间亲密度增强,容易产生早恋。同时,对两性不能正确看待,而产生性心理问题。

(四)个性问题

积极向上的个性是中职学生心理正常发展的关键,但是中职生因自身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性格心理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缺乏兴趣特长和爱好,使得他们上进心不强。二是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不强。

二、中职生青春期心理问题的教育管理对策

(一)加强心理教育,普及心理知识

应设立心理咨询和教育中心,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跟踪监测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并开设心理课程,要重视心理教育。首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中,每学期安排心理教育的课程,并要强化心理课程教育的师资建设;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安排相应的心理课程,不同年级的侧重点不同,一年级进行适应心理教学,包括中职校园生活、学习;二年级则开展人际关系、学习方法、情绪调控等;三年级则以就业指导和社会能力培养为主,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

(二)组织心理课堂,加强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是中职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及身心发展规律等要适时的开展心理课堂,实现团体性的心理辅导,比如,青春期心理知识讲座,让学生能够正确的了解自身的特点,以建立良好的方式平稳度过青春期;组织开展关于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异性关系等人际关系的讲座、网络健康教育讲座、职业生涯规范讲座等,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各种人际关系,促进他们的健康心理的形成。

(三)开展团体活动,强化心理训练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及技能培养为基础,积极开展各种心理训练的团体活动。根据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可从“适应能力训练--人际关系、学习动力及情感引导--就业指导”这一过程来进行。每个阶段进行相应的心理训练活动,比如,心理知识专题讲座、成长小组及团体心理游戏等,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指导和训练;同时,还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让师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广播等形式进行心理教育的指导。

(四)结合家庭教育,提高教育效率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因此应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首先,父母应营造温馨、有爱、融洽的家庭环境,让子女能够感受家庭的关爱。其次,价值应以身作则,调整自我态度,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性格水平,因为家长的态度、性格和素质对子女有着极大的感染作用,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的心理。最后,要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端正教育态度,不能采取粗暴、打骂等形式来教育,应建立一个民主、科学的教育模式。

三、结论

中职学生是当前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因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重视。中职院校、教师、社会及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帮助中职生建立健康、向上、乐观的青春期心理。

作者:王燕 单位: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职业中

学生心理问题论文:中学生心理问题思考

一、厌学问题

厌学症是由学生学习行为获得的内外反应不同而造成的,中学生患病率最高。其内在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消极的情绪体验,自我认识有偏差,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也起着消极的作用。探讨中学生厌学症的形成原因,消除中学生的厌学情绪,根治厌学症是现今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再加上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角色地位的误认,使他们认为自己被“筛”下来了。因此,为求心理平衡,他们有意识、无意识地厌恶或逃避学习。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1.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但也不能完全地抛弃应试教育中的优点,要结合现代素质教育中的优势,使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完美结合,做到优势互补。2.要改变学生的地位。我们应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因为教育的目标是学生,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方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要教会他们如何去正确处理问题。教师作出正确的引导是必要的,但引导时要适时、适度,避免取而代之,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作为教师,还要经常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增强情绪调控与自律、自理能力,从而使学生摆脱厌恶学习和逃避学习的心理。3.要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首先要唤醒学生自我向上意识;其次教师要树立新型的教学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再次要让学生感受关爱,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还要为学生创设表现、发挥特长的舞台。教育者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升学等问题给予关注和指导,杜绝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要适当帮助学生分析成绩不良的原因,允许学生有差异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适应新环境、自强自主的能力。当然,学校、社会和家庭要形成合力,这在处理学生厌学问题上是非常必要的。

二、自卑心理

大多数学生在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比较时,常常觉得自己的成绩不理想,往往把责任归咎于自己“笨”,智力水平低,基础差,因此对学习缺乏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我认为,一些学生成绩不理想并不是学生“笨”,智力水平低,而是教师在备课时并没有完全照顾到此类学生,且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我们要注重因材施教。虽然个别学生确实基础差,对学习也失去了信心,但是,我们应从心理教育入手,尽量调整这些学生的心态,让其看到自己的优点,对自己充满信心。教师正确的引导,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可以让他们有勇气去面对各种困难。同时可在班内设立各种学习活动互动小组,让学生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样不仅能增强同学间的友谊、班级的团结,而且也使这类学生看到了希望。教师应时常鼓励学生遇到问题要多问,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无论问题深浅与否,只要不懂的就应该去问。通过教师的心理辅导,学生们就会认识到:大家应互相帮助,和谐相处,共同进步。这样,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就会增强,从而也能让他们走出自卑的阴影,建立起“其实我也不比别人差”的自信,这为学生以后更好地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管理学生时,教师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充分赏识。所谓严格要求,就是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这一切源于对学生的爱。所谓充分赏识,就是对学生要多尊重、多理解、多宽容、多激励。教师必须正确地比较和评价学生,既横向比,又纵向比。评价学生要客观公正,多进行鼓励性和肯定性评价。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对后进生,教师不能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要像寻觅火种和开采金矿一样,努力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千方百计使其燃烧。通过随时随地的教育,点燃他们发奋进取的火焰,帮助他们排除学习中的障碍。以上是本人对在校中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作出的浅薄论述,其主旨是以青春期中学生心理教育和现代素质教育及应试教育中的优势互补为主,通过教师的潜移默化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他们的潜能,重新塑造自我。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把学生当作一个个生命个体、一个个发展中的人来看待,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需求,鼓励他们开创新的生活,致力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康素质,让心理健康教育步入科学性、个性化、普及化的发展轨道。

学生心理问题论文: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1开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1.1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促进个体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国内高校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是培养大学生个体完善的人格,实现大学生个体全面充分地发展。心理健康水平是个体人格的重要体现,大学生具备了健康的心理状态,就可以充分适应学习和就业等压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专业学习当中,积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知识储备,为大学生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将极大地促进大学生个性和气质,例如大学生群体的朝气蓬勃、勤于思考、乐观向上等良好的个性和气质,都是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态的直接体现。

1.2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专业教学工作水平

在高校专业课教学实践活动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将直接决定专业课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这是由于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态良好,将会极大地刺激和带动大学生个体的求知欲望,更加乐于学习和接受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能够逐步培养起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产生对所学专业持久性地学习兴趣。反之就会对专业课教学内容产生枯燥感和厌恶感,进而对专业课学习产生畏难和抗拒情绪,非常不利于专业课教学水平的提高。

1.3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为高校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

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大学生群体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将为高校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大学生群体具备了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就能对高校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支持,理智客观地对待高校管理部门提出的新政策和新要求。开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在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对高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2现阶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

2.1教育方式相对单一,教学效果难以得到切实保证当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具有单向度的特征,不利于培养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包含许多内容的综合性教学科目,单纯地番堂教学的方式,不但人为地减少了教学工作内容,而且很难形成完整的学科教学体系。长此以往,非常容易导致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教学效果难以得到切实保证。

2.2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不高许多高校采取思想政治课教育课专题教学的方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有一些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T作作为心理学学科教育的一项教学内容。部分高校采取定期和不定期举办大学生心理咨询活动和知识讲座等方式,代替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许多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都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背景,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也就难以从根本二掌握学科教学工作的规律。

2.3高校教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机整合

当前国内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将这些教育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特别是没有充分发挥高校政治辅导员的作用,这是对高校教育资源的一种变相的浪费。3对于进一步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建议和思考笔者认为,未来进一步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主要应从高校、教师和政治辅导员及大学生群体i个层丽共同努力和推进。

3.1高校要尽快转变观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对于高校管理部门来说,应当尽快转变观念,切实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教学管理和学科体制改革过程中为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师选派等工作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尽快扶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特别是在心理健康教学方式革新工作上要尽快探索适合学科教学特点的教学方式,改变单一式和重复化的教学模式,坚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建设的专业化,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3.2要有机整合高校教育资源在坚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工作学科建设专业化的同时,还应当注重整合和利用高校内部的优势教育资源,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和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都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专业教师可以利用专业课教学过程,指导大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和树立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则可以在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3.3大学生群体应当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一方面需要通过积极参与心理健康学习,提高知识转换能力。另一方面要善于疏导不良情绪,逐步提高自身修养,带动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学生心理问题论文:学校学生写作心理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尺度。现阶段,中学生中存在着严重的写作心理障碍。中学生作文水平低,写作情感陌生,毫无兴趣,为完成老师的布置的作业、为升学考试的需要而写作。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的类型及产生的原因,对解决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的措施进行了研究。教师只有充分认识中学生写作的个性心理特征,自觉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心理能力,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中学生写作心理心理障碍写作兴趣作文教学

写作过程是一个完整有序而又交错复杂的写作心理流程。张蕾主编的《写作心理学》中指出:“写作活动包括着双重的流动过程,一方面是从积累生活、拟写提纲、文字表达到美饰修改的外部活动过程;另一方面则是从心理积累、心理萌动、心理孕育、心理物化到心理完善的心理活动过程。当外部流程由一个步骤走向另一个步骤时,内在心理流程也由相应的环节推向另一个环节。”在探究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时,我们把写作过程分成五个阶段。

(一)写作的心理储备——积累阶段:惰性让学生的题材库“长期亏空”。

积累阶段的惰性心理主要表现在观察惰性和思维惰性两个方面。许多中学生由于害怕观察的艰辛和浪费时间,不愿意付出劳动,或者是长期性的无意识观察身边的世界,于是便形成一种观察的惰性心理。调查表明,有56%的学生认为生活面太窄,学校和家庭构成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使自已提起笔来,便感觉“无话可说”。虽然这是一部分的客观原因,但事实上中学生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都生活在一种“题材环境”中,日常琐事是写作的题材,小巷轶事是作文的源泉,甚至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信息等都遍布写作的材料,俗话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只是因为观察惰性的作祟才使学生有“没啥写”的处境。另外,有些学生虽然通过观察收集到一些感性材料,但又受到思维惰性的影响,不愿去动脑筋,努力思考,分析客观事物与现象的内涵、价值和规律。只是随便把客观事物与现象往脑子里一装了事,缺乏一个理性的积累,散乱的材料很快便成过眼烟云。结果在需要写作材料时,便会出现捉襟见肘的难堪局面。

(二)写作的心理萌动——审题阶段:不安和模糊混乱使学生无法找到写作的切入口。

审题阶段既包括对感性材料的满怀情感的进一步认识、筛选和过滤,也包括对感性材料所作的心理完形。审题过程是包括在老师布置作文题和要求到构思前的一段心理过程。在此过程中,中学生常常会出现不安和模糊混乱的心理。

在老师布置作文题和要求时,学生立即接收到一个写作信号的刺激。一旦老师的要求和学生的好恶发生矛盾时,学生接收的刺激就会引起心理上的不良反应。比如老师要求写作的文体不合学生“胃口”,或是在字数上相差甚远,或是要求的文题对学生来说很陌生的话,学生必定会产生不安,感到无从下手。同时,学生在筛选、过滤材料的心理过程中,由于学生对审题的技巧掌握不够或理解能力不足,令其无法人繁杂的生活材料中筛选适合的材料,使学生产生模糊混乱的心理,影响了写作材料的选定和以后的几个写作阶段的心理状况,乃至写作成品的质量。

(三)写作的心理孕育——构思阶段:焦虑和压抑使学生无法在脑子里谋篇布局,形成成品的骨架。

构思阶段是写作心理流程的中心环节。构思是思维最活跃和心理变化频繁的过程,在这心理的孕育中存在不少心理障碍,其中以焦虑和压抑最为明显。调查表明,有22。7%的学生在构思过程中有焦虑的心理。

高焦虑和低焦虑导致学生思维认识和思维创造的闭合,甚至导致厌恶作文的心理情绪;对学生的写作构思有着消极的影响,包括思想不集中,反应迟钝,少有“灵感”出现等不良的心理反应。这样,在焦虑中的学生不可能将作文的“框架”搭好,更不可能打好腹稿。

压抑是构思阶段的另一种心理障碍。调查表明,有压抑感的学生约占27%。这里的压抑是指由于外界的干扰而造成学生写作构思上的压抑。外界的干扰比较常见的是社会、家庭和教师对学生的过分要求,而使学生形成写作心理上的压抑。调查表明,有50%的学生认为写作的目的在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或对付升学考试。由于外界的干扰,写作对于学生来说便是“要我写”而非“我要写”,是被动地写而不是主动地写了。

(四)写作的心理物化——传达阶段:各种心理障碍积重难返使成品粗制滥造。

传达阶段也叫表现,即把内在构思用文学符号表现出来。在传达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最为复杂,而存在的心理障碍也是最多的。如果在审题阶段产生的不安和模糊混乱并未消除,在构思阶段产生的焦虑和压抑未得到缓解,那么这些心理障碍可能被激化,使学生积重难返,使学生在进行艰苦的表达劳动的同时,还要受到多种心理障碍的缠绕,从而产生烦躁、厌恶等严重影响表达和写作效果的心理。致使学生在未审好题、立好意、选好材、构好思的基础上慌忙下笔,要不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就是开不了头,或将有关题目的素材“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写成的成品必然存在文不对题,详略不当等毛病。

(五)写作的心理完善——修改阶段:自卑感使学生无法完善成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理仍然产生、存在自卑等障碍。调查表明在修改阶段中有自卑感的学生占很大比例(约53%)。由于学生在传达阶段未能够很好地生产“初成产品”,与自已所期望的相差甚远。于是,他(她)在传达后的自我修改更会受到自卑感的侵袭;或是在老师批改后,他(她)无法接受批评,回想起自已很少或没有过写作成功的实践体会和获得成功的心理快慰,留下的只有老师的冷遇或同学的白眼,于是,他感到“技不如人”,在参照意见修改时便无法摆脱自卑阴影的笼罩。这样,他就不可能按自己的期望和老师的意见对文章进行美饰和完美,最后的成品还是低层次的产品。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卑感就会越来越强烈,对写作也失去了兴趣。

在以上的五个阶段中存在有一些不利于写作顺利进行的心理障碍,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指出的每个阶段的学生心理障碍并非只发生在那个阶段,比如惰性,不少学生在整个写作阶段都或多或少存在,他们不仅懒于积累,而且审题、构思、传达、修改也敷衍了事。反过来说,某个阶段产生的心理障碍也不只限于文中所指,往往是多种心理障碍的缠绕,只是在某个阶段都有所侧重罢了。而且,各个阶段的心理障碍是相互影响的。

另外,还有一种心理障碍却是始终存在于整个写作过程中,它在五个阶段中都会以不同程度出现,而且它的存在还会导致其它心理障碍的产生,它就是写作挫折感。调查表明60%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写作中都有过挫折的心理体验,其中又有一部分学生(约占13。3%),经常有这种感受,而不能自拔。学生写作挫折感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教师造成的,有些教师评分过严,学生在写作中期待不到什么成绩,花费了心血而看不到成功。长期性的屡战屡败,屡写屡挫的“感知”无疑向许许多多自尊心理异常强烈而且又很脆弱的学生的心理投下难以驱散的阴影。如果这种挫折“感知”没有得到适时的迁移和补换,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便在写作中出现“梗塞”,不安、自卑、焦虑和压抑等心理障碍也随之而来,并愈演愈烈。

消除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建议——写作氛围:靠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来营造;写作指导;靠老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写作主体:靠中学生优化心态,用行动实现目的,在满足中获取写作快感,以克服写作障碍。超级秘书网

总之,变畏惧作文为喜欢作文。也就是说要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我认为,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前提是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为解决学生“没啥可写”的普遍问题,我们在具体写作训练中,第一,要指导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紧紧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特征,以自己最熟悉的人或事。以自己最深切的感受和体验为基本内容,来命题立意。形成一个熟悉、宽松能够激发情趣、引起联想的写作氛围,让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和要求。第二,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实际上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粗劣到精严的发展过程。比如,在“命题作文”时,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具体、固定、一下子把题定死的做法。命题范围要宽泛,先是宏观把握。可以是某一类人,某一类事,某一类议论,某一类思想。题目松了绑,学生有选择的余地,有一定的自主权。然后,让学生在老师指定的目标范围之内,结合自己熟悉的题材去具体命题、写作。这样做,缩小了老师具体命题与学生实际水平的差距,缓解了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学生感觉到写作不是可怕的事情,自己也能够写作。再如,写作的初始阶段,对语言驾驭能力,遣词造句,推敲锤炼,也不可苛刻要求,赶鸭子上架,要循序渐进,逐步地加工提炼,精益求精,逐步地向高标准迈进。第三,培养学生的写作情趣,训练目标,方法要切合实际,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大而空、漫无边际的目标、方法,只会让学生如坠五里云雾之中,把学生拒之门外。在这方面,实践证明,让学生从课文里边学作文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中学语文教材是专家选编的名家作品,估且不论。作为教材,有老师讲解,有学生阅读,有思考、有作业,因此,从标题到立意,从语言到段落,它毕竟是学生最熟悉的作品。结合语文教学,我们在作文指导时,让学生从课文里边学标题,学开头结尾,学构思立意,学遣词造句,学细节描写。这样有的放矢,有章可循,看得见摸得着的写作训练,学生在写作时自然会产生相对轻松之感。不仅如此,语文教学与作文指导紧密结合,相辅相承,学以致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都是有力的促进。

学生心理问题论文:学生心理问题教师教学管理手段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班级管理心理教育倾诉逆反心理

论文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一个人个性是否完整、是否良好,对创新能力尤其重要。要有效地搞好班级管理,就得渗透心理教育,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一个人个性是否完整、是否良好,对创新能力尤其重要。而班级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要有效地搞好班级管理,就得渗透心理教育,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一、关注学生的倾诉

在许多班级中大都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每当在学生身上发生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后,教师都不大给学生申辩的机会,更不愿耐心倾听学生的诉说。

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虽然不是很强,但他们也有自已独特的思维方式,他们每做一件事,都有自己的理由。因此,当学生身上发生问题后,做教师的应该尊重他们独立的人格,要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去思考。经常发火、训斥,是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的,必须给他们诉说的权力,并从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机,然后把准脉搏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增强识别是非的能力。

对于思想比较复杂、考虑问题有时比较偏激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交谈,诱导他说出与老师发生冲突的原因及当时的想法、产生的结果,分析通知家长的必要性。通过倾听学生的心里话,我深深感到,此年龄段的学生害怕孤独,渴望与老师沟通,渴望老师的理解与信任,愿意与老师多交谈,对所信任的教师,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敞开的。

相反,如果老师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去批评学生所做的一切,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不给学生解释的机会,学生因失去说话的权利只好把委屈和不满埋在心里。老师不仅失去了一次了解学生心灵世界的机会,而且学生从此也会产生与老师对抗的心理。

倾听学生的诉说,充分尊重学生倾诉的权利,是一种教育艺术。这有利于师生双方的交流。只有面对学生平等交流,学生才会信任老师,愿意把真心话掏出来,教师教育学生也就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从而帮助学生端正思想。倾听学生诉说,有利于建立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促进学生身心的良好发展。学生有了向教师倾诉内心感受的机会,就会跳出压抑的心境,不会再施刁耍蛮了。

二、注意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对某人某事所产生的反感情结,作出与常理相悖的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不但教师的教育不易奏效,而且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极为不利。

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渠道是施教者教育不当。目前素质教育虽然已进行了几年,但学校仍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分取人,教师只看重学生的学习,而忽视学生的心理教育。而且家长也都瞧准了升学这座“独木桥”,规定星期六、日都必须在家里学习,不能出门,功课做完了还要做家长买的其他学习资料。学习只能好,不能差。一旦这些“不能”被冒犯,必遭家长的打骂,使学生觉得自己就像是一部学习机器,因而产生“我偏不给你学”的心理。

逆反心理产生的另一原因是:教师批评学生的场所不当。现在的学生有极强的自尊心,假如教师批评学生的场合不对,一旦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侵害,就会关闭心扉,拒绝接受教育,甚至激怒学生,从而与教师对着干。

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第三个原因是:师生关系不协调,态度不友好,学生抵触教师。比如教师不平等地对待学生,对待好学生和蔼可亲,细致入微,对待易犯错误的学生冷若冰霜,简单粗暴,这种娇惯偏爱、厚此薄彼的做法也会加剧学生产生对抗的情绪。

那么怎样看待学生的“逆反心理”呢?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他们心理上往往会有一种强烈的对抗性,不管你向他提什么建议,他总是喜欢跟你对着干。对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果你采取遏制的方法去改变,因他本身具有对抗性,反面会更加强烈地喷发出来。比如对于那些“不安分”的学生,容易引起教师的担忧和反感,因而对他们的限制也就较多,学生就越想突破这些防线。如上课做鬼脸,对同学蛮横无理、顶撞教师,旷课、逃学、离家出走,甚至危害社会,触犯法律。超级秘书网

因此,对于学生的“逆反心理”应首先承认和肯定,一个学生有自己的想法,那是其个性心理上的特点,有其合理性,不应一概否定。其次应对学生因势利导,将教师眼中的“大逆不道”、“恶作剧”、“我行我素”等做一个客观的分析,看到其中的闪光点和可贵之处,并给学生施展才能的机会场所。第三,教师对学生应给予理解与信任,不能总是从“品德问题”、“个性倔强”、“安全问题”、“不爱学习”等消极方面去评价学生,不给学生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的机会。要将自己的教育意图巧妙地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总之,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不断探索新方法,消除学生不良情绪,引导克服心理障碍,使其健康成长,并把学生培养成勇于尝试、探索,在挫折面前不气馁,不断进取,具有积极、开放、健康心理的开拓型人才。

学生心理问题论文:农村籍大学生心理问题探讨论文

论文摘要:从文化环境、心理品质形成与发展规律对人成长的影响出发,重点分析了农村籍大学生在适应全新的城市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普遍性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心理特点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健康成长提出了几点方法和措施。

成长环境对一个人思想和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非常深刻的作用。人的思想和心理品质一旦形成便会产生一种强大的惯性,影响人的进一步成长和发展。如果人的成长环境没有较大变化,那么人的思想和心理与成长环境就会形成自然的相互适应、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相互谐调的状态。如果人的成长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那么人的思想和心理就会与新环境发生较大冲突从而产生各种思想矛盾和心理问题。农村籍大学生因为求学而不得不离开他所熟悉的乡村,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城市。面对城市生活,他们会感到一种与原来生活环境的巨大反差,产生很多思想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矛盾,从而影响他们的进一步成长和发展。因此,了解和掌握农村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克服困难,健康成长是高校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

一、农村籍大学生的若干心理特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学生约占在校学生的70%左右。近年来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农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但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广大农村仍然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活艰苦、文化落后。虽然在农村,大学生是同龄人的佼佼者,是大家夸赞和羡慕的对象,但是,来到城市,他们便失去了原有的光环。与城市人相比,农村籍大学生会觉得自己形象土气、见识肤浅、技艺缺乏、生活拮据。面对眼花缭乱的城市生活他们一时无所适从。城市文明对他们的思想和心理构成巨大的冲击,使他们的内心世界产生激烈的震荡。面对新的生活环境,他们必须调整和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的生活。这个调整和适应的过程是充满矛盾和斗争的过程,他们要进行很多的思考和选择,要面对很多考验和诱惑,要经历长时间的痛苦与煎熬。在这个调整适应的过程中,农村籍大学生在心理上表现出以下特征。

l、生活方面,他们艰苦朴素、吃苦耐劳,但易产生自卑感。农村生活大都是清贫的、艰苦的。贫苦中长大的孩子能体会出父母的辛劳和生活的不易。他们看惯了父母的劳作,也曾尽可能地帮父母劳作过。面对城市生活,他们不会很快地改变自己早已形成的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他们对大学校园环境是满意的,为能来到大城市求学而兴奋,但是,看到周围一些吃不愁、穿不愁的城市同学,他们又会感到非常无奈,甚至自卑。有自卑感的同学不愿与同学交往,自尊心特别容易受到伤害,这对他们的成长很不利。

2、在学习生活方面,他们聪明好学、刻苦认真,但对大学学习生活适应期较长。农村的教育资源比较缺乏,高中教育的普及率很低。能够上了高中又考上大学的学生一般都是聪明好学的学生。他们想通过考学改变自身命运和超越父辈的愿望特别强烈,所以从小就养成了刻苦学习的品质。到了大学,只要学习目标明确,一般来讲,农村籍学生的学习潜力会很大。然而大学学习生活与中学有很大不同,每个学生都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农村籍学生要比城市籍大学生的适应期要长一些。因为,在中学时农村籍学生比城市学生较少接触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学习活动相对单一,有的学生甚至从来没见过电脑,很少练习外语听力和口语,所以,在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他们遇到的困难会更多一些。另一方面,大学生都有一种高考后想放松的心理,大学里强调学习自主,重视目标管理的教育方式,又给学生一种非常自由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籍学生惊奇于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时问在不知不觉中度过,学习上的差距也因为不像中学那样能得到多次作业与考试的检验,而浑然不知。所以在大学里,农村籍大学生比城市籍学生更放松,更缺乏警觉性。有的学生甚至等到挂了几门课之后才会猛然惊醒。

3、人际交往中,他们真诚、善良、重情义,但交往不主动,交往面窄,交往障碍多。渴望交往是年青人的特点,农村籍大学生也不例外。受农村家族、亲戚、邻舍间普遍存在的互帮互助、合作友好的社交风气的深刻影响,农村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普遍表现出真诚、善良、重情义的特点,喜欢将人际往纳入某种组织形式加以开展,如:成立老乡会、校友会等。另一方面,因为农村生活相对单调,学校活动较少,社交活动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所以,农村籍大学生又表现出讷言、呆板和群体性的内向性格。再者,因为与城市籍大学生在经济上的差距,使农村籍大学生负担不起聚餐、旅游、联欢、体育活动等高消费,正常人际交往受到很大限制。农村籍大学生虽然渴望交往,但没有主动性,不懂的交往方法,与异性交往更是害羞,不好意思。在有限的交往活动中,农村籍大学生具有普遍的真诚、善良、重情义的品质,较少圆滑和复杂的特点。

4、在集体生活与社会活动方面,他们表现出热爱集体、自尊自强、吃苦肯干的特点,但同时也表现出因才艺缺乏而产生的自卑心理。热爱集体是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精神风貌,农村籍大学生在这一点上毫不逊色。农村籍大学生从小生活艰苦,经受过不少劳动磨练,所以他们在集体生活中不怕困难、热爱劳动、踏实肯干的品质相对突出。在大学里,社团林立,文艺、体育、演讲、辩论等活动不断,集体生活丰富多彩。在落后教育条件和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农村籍大学生大都无一技之长,与普遍有一定业余特长的城市籍大学生相比,他们会觉得自己在风度仪表、人格魅力等方面处处不如人,从而产生孤独、嫉妒和自卑心理。他们努力想改变自己,但又不能很快实现这种改变,所以,他们在集体生活中注定要扮演一种被动的角色。这种自尊自强、热爱集体的主观愿望,与现实生活中孤独、自卑的心理体验产生强烈的矛盾冲突,必然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5.在环境适应过程中,他们积极追求时尚,但不走极端;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但容易感染不良习惯。接受新事物是青年人的天性,所以,当农村籍大学生面对全新的城市文明时,大都会采取一种调整自我,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态度。他们会以极大热情学习接受新事物从而提高自己,缩小与城市籍同学问的差距。半年大学生活之后,城乡大学生从穿着打扮上已没有太大的差别,从言语中,农村籍大学生已可以和城市同学一起畅谈影视明星、体坛风云、网络世界等时尚内容了。在这个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大部分农村籍大学生能在城乡文化冲突中找到合理的结合点和发展空间。一般来说,农村籍大学生乐于接受新事物,但不走极端,但也有一部分农村籍大学生面对全新的环境会迷失自我,失去判断能力,受不良的风气感染,经不起考验从而走向坠落。如出现网络成瘾、游戏无度等现象。

二、积极引导和帮助农村籍大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健康成长

1、引导他们客观分析自身,克服自卑心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相对落后,城乡差别的存在将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这种城乡差别不仅表现在物质上,更重要地表现在文化上。农村籍大学生的一些缺陷是客观条件和文化差异共同造成的,这不是他们自身的过错。另一方面,从长远看,农村大学生将经历两种完全不同生活环境的磨练,要比城市学生阅历更丰富,眼界更开阔,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他们可以在以后的城市生活中适应城市生活的一切,而城市学生将很难有在农村接受磨练的机会。从这一点上讲,农村籍大学生应当感到自豪,而不是自卑。

2、平等对待,发挥所长,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农村籍大学生和城市学生在刚入校后必然有较大的区别,很多情况下,农村籍大学生表现得要土气、内向,愚讷,但这是暂时的。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好恶,对学生亲疏不一,而是要以平等、公正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大学生。针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工作者更要注意工作方法,有意识地发挥农村籍学生真诚善良、认真踏实、自强上进等优点,信任他们,重用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在农村籍大学生占大多数的情况下,做好他们的工作是做好整体工作的关键。

3、关心他们的生活来到一个新环境,农村籍大学生会遇到很多新问题。如:学习不适应、家庭经济困难、人际交往障碍等。作为学生工作者要多关心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首先,多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关心。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其次,设法从多方面给予他们以帮助,使他们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树立爱校建校的意识。超级秘书网

4、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个人的行动指南,只有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才能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所以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刚入校的大学生,由于以前高考的压力,还没有太多地将自身的前途命运与社会和未来相联系,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比较模糊,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育工作者要抓住这个时机加强“两课”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将自身与社会相联系,使他们认识到人的价值在于奉献,教育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意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上学期间抓住学习成才这个关键,看轻享乐、游玩等生活内容,克服困难,自立自强。

5、重视心理咨询工作。大学生心理咨询指大学生遭遇心理矛盾或精神危机时;通过向心理工作者倾诉,求得帮助而得以缓解和排除的过程。心理咨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倾诉内心积郁的场所,使教育工作者及时发现大学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并加以治疗。农村籍大学生和其它大学生一样在适应大学生活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必需心理工作者的帮助。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相对薄弱,不适应学生工作的需要,亟待加强和改进。在目前情况下,树立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是缓解心理咨询工作薄弱的有效方法。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