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图书馆财务管理与社会效论述

时间:2023-03-23 10:00:04
摘要:对于图书馆而言,其财务管理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特点,基于会计数据、方法以及业务核算和预算等,对图书馆业务核算、监督。加强财务管理,图书馆可规范其运转,提高社会效益,服务大众和社会。
关键词: 图书馆 财务管理 社会效

图书馆财务管理与社会效论述

一、图书馆财务管理相关的分析

(一)图书馆的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在任何行业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往往被视为最为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由于图书馆独特的功能性,其财务管理的工作一般都隐藏在背后不为人所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图书馆的财务管理其实是指图书馆发挥社会价值时在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投入,其中包含人力、物力、财力,而财务管理人员需要负责的就是对投入与效益之间进行详细的记录,达成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目的[1]。从财务管理的目的来说,良好的财务管理能够为图书馆的正常运营和收益带来支撑,在日常的设备采购、人力成本、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承接。

(二)图书馆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

一般可以将图书馆的财务管理分成两个部分。一是直接财务管理,顾名思义,直接财务管理部分倾向于图书馆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利用管理过程中的一些资源,在管理中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高效的利用,再通过服务的方式得到相当价值的利益回报。二是间接财务管理,这是指在图书馆正常运营的过程中额外开发一些新的相关项目、获取一些高价值的信息资源并提供相关服务,这样也能够产生一些额外的价值,并且为社会发展提供助力。图书馆的直接财务管理和间接财务管理都能为图书馆创造价值,只是提供的方式有所不同,为图书馆发挥其社会价值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图书馆财务管理的主要方式

前文已经提到图书馆区别于一般的企业、单位等,在我国具有一定的公益属性,因此也就较为特殊。图书馆进行财务管理的方式同样有很多,例如在图书馆的馆藏形式、展示、搜索上进行优化升级,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同时也可以提供特定文献资源的搜索及提供服务,设置一些个性化的服务、区域来让相关的单位或个人得到需要的资源,通过这些形式可以提高图书馆服务的价值,也就在财务管理上找到了一些路径[2]。但是需要注意,图书馆在我国应该是以服务人民群众为主要宗旨,需要尽量满足读者和社会的需求,提供大众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和图书,并且保证其馆藏资料的丰富性、实用性、准确性、时效性等。

二、图书馆社会效益的解读

(一)图书馆社会效益的含义

图书馆可以为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文化知识载体,对于构建阅读型和学习型社会有着很大的作用,并且图书馆一般有着一定的场所和设施,可以为大众提供相关查询和阅读的服务。图书馆从其立意来说就是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知识需求,同时促进文化的传播、推动知识价值的发挥。这样的过程中,图书馆就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除了提高大众的文化水平和素养之外,还在无形中减少了社会问题,为大众提供了学习平台。

(二)图书馆社会效益的组成部分

图书馆的社会效益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显性的效益,这种效益是图书馆作为服务机构为大众提供了资料,而读者从中获得了26财务管理FINANCIALMANAGEMENT相关知识和技能后转化为效益,一般以财富的方式进行呈现,包括但不限于管理、科学研究、投资、教育等方面,财富一般是可以通过货币的形式进行量化的,但是图书馆的价值就很难说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衡量,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图书馆所发挥的价值是不能忽略的。二是隐形的效益,图书馆在我国有着很大部分的公益属性,其服务于一定区域,就能通过其影响力在区域内形成很强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促进了学习、阅读习惯的养成,是我精神文明创建的一种形式,对于每个读者来说,在这种氛围中增强了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修养,但是一般不像财富那样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来,属于一种隐形的社会效益[3]。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无论是哪种效益,图书馆都发挥着推动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

(三)图书馆社会效益的呈现形式

图书馆的社会效益能够很好地促进其自身经济效益的提升。一般判断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呈现,主要就是观察图书馆的针对性以及广泛性[4]。针对性就是指一个图书馆是否做到了针对一些重要群体和不同需求的读者进行不同知识资料的收集整理,并通过馆内的设施进行针对性的服务,将服务的价值发挥出来。而广泛性就是看一个图书馆的馆藏是否丰富、信息是否齐全,服务的范围是否足够广,并且其作为知识型的机构更新的频率是否足够高,这两种特性就能使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大大提升,有效服务于社会大众。

三、图书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联性

(一)图书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社会效益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图书馆的经济效益其实来自其社会效益的产生,只有图书馆营造了良好的阅读和学习氛围,社会大众才会倾向于去图书馆进行阅读和学习,图书馆的读者就会增加,从而通过对读者的服务来增加图书馆的经济效益。而财务管理也就依赖于经济效益的产生,只有通过不断地收入和投入建设的正向循环中,图书馆才能够不断地进行发展。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背景下,图书馆更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形态,从各方面来提升服务大众的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图书馆的馆藏质量建设、时效性等,才能够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产生社会效益,达成良性的循环。但是在我国,图书馆作为公益机构的性质不可动摇,因此图书馆的经济效益必须包含于社会效益之内,以发挥社会效益为先。

(二)社会效益对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可以加强经济效益,因此图书馆的相关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考虑从发挥社会效益的角度来提高经营图书馆的经济效益。例如,在图书馆的实际运营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范围,通过举报读书会、公益活动等形式来增强图书馆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图书馆的活动中来,通过知识的传播和价值观的影响来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图书馆价值的认识。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图书馆的发展也创造了一定的条件,通过网络传播和宣传的形式使图书馆的知名度和活动得到广泛认知,从而提高图书馆的业务发展水平,创造经济效益,因此可以说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对于其经济效益的影响重大。

(三)图书馆经济效益是增强社会效益的前提

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图书馆的经济收入对于图书馆的后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个道理在任何企业、单位都是相同的。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因此图书馆需要进行信息化的建设和改造,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撑,比如管理软件的开发、搜索系统的建设、宣传网站的建设、网络活动的策划等。只有保证了图书馆自身的经济效益,才能从中进行财务管理再推动图书馆的建设,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四、图书馆财务管理的社会效益分析

图书馆的效益可以理解为对图书馆的人力、物力投入以及图书馆经营所产生的收入相对照产生的结果。在我国,评价图书馆的效益往往是以社会效益为优先,结合经济效益来进行评判。图书馆运行产生的效益有利于社会的整体进步和文化氛围的构建,社会效益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更为重要。从图书馆的社会作用来说,它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资料并且提供给人民群众使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的机构,其作用不仅仅限于文献的保存和搜集,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图书馆更多的价值还有待开发[5]。图书馆由于其公益事业单位的功能性,财务管理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图书馆的财务管理是有着自身特点的。通过会计数据、会计方法以及业务核算、预算的方法,对图书馆业务开展过程中的财务进行核算监督。除了对图书馆本身业务的管理和提升外,加强图书馆财务的管理能够更加规范整个图书馆的正常运转,同时提升图书馆的社会效益,从而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服务于群众。

五、图书馆社会效益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就当前国内图书系统而言,主要有公共、科学专业、高等学校、军事以及企业和工会等几种图书馆。除大型的图书馆(公共性质的),虽然很多图书馆也配备了一些财务会计人员,但是这些财会人员多为兼职,无法有效发挥会计核算以及监督管理职能。加之财务人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较低,使得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资产管理职能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

(二)经费不足制约了正常运行

文献资料是图书馆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为了持续发展,图书馆必须连续购书和文献资料,经费短缺显然成为图书馆开展工作的重大桎梏。实践中可以看到,多数图书馆经费来自国家预算和政府拨款,一般分季度到位,加之经费非常的紧张,无法购置所需的图书和文献资料,无法有效满足广大读者需求。同时,因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图书、文献资料的购置经费时常被挪用,严重影响了图书和相关文献资料的采购、报纸和期刊订阅,影响了其社会效益的实现。图书馆购书以及期刊订制时,往往先汇款,再邮书,所以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在经费不足时,借款采购成为必然,进而形成了多个借款数目,报账冲销借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或者错误。

(三)财务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调查发现,虽然很多图书馆编制了会计报表,但是财务管理现状并不理想,比如只显示支出的经费总额,具体支出不详细。有总的数据,会计报表中却没有明确分类。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财务管理机制欠缺造成的,不利于全面了解经费分配状况,也难以做好藏书和文献资料的合理采购工作;不利于图书馆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整个图书馆财务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

六、确保图书馆社会效益得以发挥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图书馆社会效益发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财务管理机制建设

实践中,为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应当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机制,尤其要制定和实施审核报销机制。对费用开支加强管理,专款专用。作为重要的文化事业单位,图书馆应当加强与税务、财政部门的交流与沟通,财务人员应当全面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财税政策、制度和法令,并做好协作、交流工作[6]。同时,还要建立公共财务关系,理顺管理体制,保证了财务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二)强化会计电算化管控

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电子计算机取代了人工记、算和报账,并且对会计信息分析判断,实际上就是将计算机技术、会计理论以及方法等融合一体,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替代传统会计管理方式。从实践来看,国内很多图书馆均已进行了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有效地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通过会计电算化技术的应用,对图书馆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化,有利于及时掌握大量、详细以及准确的会计信息,从而实现图书馆的社会效益。

(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和技能

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图书馆,加强财务管理,实现社会效益,重视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图书馆而言,其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财务人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社会成效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人员的思想观念、知识以及职业操守等。基于此,在图书馆财务管理工作中,应当树立理财观念,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思想和管理模式。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和激发财务管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以实现科学理财之目的。加强财务人员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财务人员参加培训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内部牵制和责任机制,明确责任人的职责以及具体权限,通过建立健全权责利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机制,约束和引导财务管理人员的行为。

(四)加强资产管理,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

第一,通过制度化的财务管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于图书馆来讲,应当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实际情况以及相关规定,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购置、配置、保管、利用、调拨以及处置和报废等环节的管理机制,并且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第二,建立健全财务、资产管理以及资产利用等部门有机结合的管理制度,各司其职。第三,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控制三级账以及卡制度。图书馆财会部门,对固定资产总账负责;资产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本馆的明细账;利用部门建立台账,以保证总账、明细账以及台账对应起来。在图书馆固定资产转让、出借、出租以及报废和捐赠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程序报批,批复后才能处置。总之,图书馆的每一项资产变动,或增或减,都应当在监督体系之中。结语在市场经济、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其社会经济效益备受关注。除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支持外,自身也要摆脱传统思想观念束缚,积极走向社会,广开门路,多层次筹集资金,充分利用技术、人才以及设备工具之优势,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服务大众。

参考文献

[1]王臻.基于地方文献的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研究——以深圳市南山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20,42(09):7–10+20.

[2]肖永钐.公共图书馆业务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设与实践探索——以深圳图书馆周报、季报和年报编制为例[J].图书馆杂志,2020,39(07):124–130.

[3]葛伟敏.如何做好图书馆零余额账户制度实施后的预算编制——以上海市闸北区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4(17):112–113+117.

[4]郑煜.部门预算项目绩效评价在图书馆中的运用——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购书经费”为例[J].图书馆界,2017(02):91–94.

[5]胡海荣.公共图书馆实施法人治理结构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温州市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试点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5,34(09):38–42.

[6]卢向东.图书馆免费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07):59–62.

作者:马玲玉 单位:济南市图书馆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