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微商年终总结8篇

时间:2022-09-23 12:02:23

微商年终总结

微商年终总结篇1

弹指一挥间,作为河北润丰达商贸有限公司的领羊人,黄叶秋总经理率领以“健尔弹”为首的内衣品牌已经走过了十多年风雨历程,他的拼搏和奋斗取得了累累硕果――河北地区“健尔弹”内衣的加盟店愈来愈多,销售额也在年年增长,成为金融风暴中的“安全岛”。当[时尚内衣]记者问及“健尔弹”成功的秘诀时,谦虚的黄总微微一笑,说最大的功臣是利源公司和终端商们,并将其归纳为八个字――“胜于品牌,赢在终端”。

坚信品牌的力量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正日益渗透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角落,而内衣业也不可幸免,面对如狼似虎的金融危机,黄总在接受[时尚内衣]采访时说:“金融危机固然可怕,但是我们都要坚信国内内衣业有能力渡过这个大难关,毕竟,中国的内衣市场非常的广阔,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内衣销售更应该注重内衣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作为商,重要的一点,还是要坚信品牌的力量。”

确实,人们在购买产品的时候,如果遇到价格差不多的产品,一般都会选择同类产品中的大品牌,特别是国内传统消费更是如此。所以,对于商来说,选择好的品牌是成功的关键。黄总说他十多年前选择“利源”,选择“健尔弹”是个非常正确的选择,十多年来,“健尔弹”经受住了河北内衣市场严峻的考验,并且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及好评。展望未来,“健尔弹”在河北地区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从而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

黄总还说,作为商,一方面要深信品牌的力量,并且还要对市场推广有信心,另一方面还要对品牌客观评价,我经营的品牌还有哪些缺陷?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缺陷,就无从谈起改进。在黄总的带领下,润丰达商贸有限公司先后过诸多大大小小的内衣品牌,而其中经营时间最长的就是“健尔弹”,并使其成为公司的领头羊。此外,在相信市场推广结果的同时,正视品牌的优缺点,及时淘汰不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牌,做强做大好品牌的推广,只有这样品牌才会走得更远。所以,坚信品牌力量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须要选好选对品牌,这才是商恒久发展的成功秘笈。

受益利源企业的扶持

与利源企业合作十多年来,除了与利源企业的老总们结成兄弟般的情谊外,黄总感触最深的是利源企业对商们的大力扶持。他说,正因为利源企业提供了优秀的高品质产品和贴心周到的培训和服务,“健尔弹”在河北地区才会取得令人瞩目的优秀业绩。

黄总还提到商在一个品牌之后会有很多风险,比如爆仓、断货、质量问题、诚信问题、串货等。而利源企业一直本着以人为本、以德为魂、追求卓越的企业管理文化,从商的角度出发,急商之所急,想商之所需,及时为商解决难题。从新品的讲解到门店的陈列技巧,从库存问题的解决之道到人员管理的合理技巧……利源企业对每一个地区的商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提供了无私的帮助。利源企业为各个商提供诸多的培训和服务,如请专门的市场调研员帮助调查当地的市场情况,聘请专业的讲师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培训。

不但如此,利源企业的领导们还常常把全国各地的商聚集在一起,交流心得,分享各自的成功经验,对于管理和销售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大家共同探讨解决之道,感受利源的贴心服务。正是利源企业对商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才有了“健尔弹”美好的今天。

与终端商共同发展

“终端是品牌的财富”,这是一个人人共知的“真理”。只有做好终端,才能达到最终的成功。黄总深知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内衣企业。赢得终端、管理好终端、鼓励原有终端再更多地开设终端店,并积极地对他们予以优质的培训,才能谋取共赢,从而获得永久的市场。在新的工作阶段,黄总也对“健尔弹”市场推广工作进行了部署,特别是在引导终端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以人为本

终端商新开业时,派区域督导或区域主管,上门协助,现场培训与指导,必须把自身专业技能及能力“克隆”到客户的导购人员身上,必须把他们培训到能独立处事及客户满意为止。

二 全程跟踪

在终端商中,库存问题一直是最棘手的问题。黄总安排专人及时收集信息帮助终端商合理化库存货品,滞销品要帮助做促销方案及市场“互动”帮助解决库存压力。当新品上市时,确保辖下管辖的所有的终端商都能够及时上货,及时召集各终端商共同学习新品的卖点和销售技巧。

微商年终总结篇2

绝非危言耸听,2015年微商团队崩盘和解体的比比皆是,包括号称数万人的所谓大咖团队,看看2013年俏X岁模式所构建的第一代微商团队、2014年的思X和韩X的原始团队还剩多少就可知道,活着的要么转型,要么整合,就是这么残酷。

毁灭的终会毁灭

代购客、淘女郎甚至模特构成的第一代微商团队的特点是靠朋友圈起家、暴力刷屏为基本手段、多层级分销为主要目的。但三大痛点如山横亘,无法跨越:第一,渠道层级减少,提高销售效率,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趋势;第二,微商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没有专业知识,没有销售技巧,当大量货卖不出去时,低价抛货造成市场混乱;第三,下级团队面对蜂拥而来的传统品牌进军微商挖墙脚的冲击,逐利源动力几乎无法阻挡。不转型就崩盘几乎是常态,2015年是传统微商团队的毁灭和重组年,这一点毋庸置疑。

微商团队的自我救赎之路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微商依托移动电商的飞速发展以及万众创业的刺激,固然是潮流无法阻挡,但模式迭代常态化、团队竞争和淘汰加剧、传统营销精英转型微商的巨大冲击,宣告着红利期已然终结,山雨欲来风满楼。

几乎可以肯定,2015年微商团队必然走向以下趋势:一、扁平化。传统的五级、六级模式一定会被三级模式甚至二级模式替代,这既是回归生意本质的必然,也是形成零售闭环的客观需求。靠多级形成的渠道囤货模式已经成为过街老鼠,关注零售闭环是每个微商团队的必然选择。二、公司化。微商发展到今天,尤其是传统品牌的进入,比拼的已经是整体团队的运营能力,从选品、招商、运营和推广、培训、售后乃至供应链,传统线下的运营团队和分工,事实上微商也一样都少不了。谁的组织能力、系统能力强,谁就会在团队洗牌期占据优势。三、平台化。随着面膜时代的终结,微商品类进入多元化阶段,单靠一个品类的所谓专营几乎无法生存下来,因为始终无法解决高频次的重复购买(以及由此产生的强关系沟通)和消费者(下级)需求多元化的问题,因此选品以及品类组合是所有微商团队的必然选择,韩X和思X分别整合药企大鳄推出健康品均是迎合此趋势。

品牌商和微商的二人转时代

微商年终总结篇3

比尔•盖茨先生曾经说过:“无论你是世界上软件巨头的主席,还是中型制造商的销售人员,或者是小型企业的接待员,有一种工作场景大家都非常熟悉。当你需要快速联系你的某一同事时,首先,你要查找他的分机号,然后拨打他的电话,却不料听到的是他的语音留言。当你留下语音信息之后,你又拨打了他的手机,然后只能无奈地留下第二条留言。最后你只能做的就是发一封电子邮件了。而当你的同事再反过来找你的时候,你自己却又在开会之中,上述流程只能再重复一次。这种麻烦的情况让我们有了一个创新――‘统一沟通’,这一创新绝对会使我们在工作中的沟通方式更加顺畅,并且与家庭和朋友保持沟通。”

比尔•盖茨所说的情况的确在我们每个人的工作中都经常发生,但今后这些麻烦可能就不存在了――“统一沟通”、“融合通信”、“统一通信”这些概念的逐步实施或许会让我们的沟通更加顺畅。

Oracle公司的一位普通员工告诉记者,在Oracle公司内部已经在使用一种统一的沟通方式,是该公司自己的产品。它把人们的办公电话、手机、邮件甚至家庭电话都统一在了一个平台上,当你不在座位、或是手机不在身边时,就不用担心别人找不到自己了。

由此看来,除了网络设备厂商和传统电信设备厂商在积极推动着融合通信的发展外,在“融合通信”的大浪潮下,像微软、Oracle这样的软件巨头也都在摩拳擦掌。不仅是它们,包括Intel、德州仪器、ADT这样的芯片厂商也都在自己所在的产业链位置上做着相应的努力,IBM、HP之类的IT大腕们也都不会坐视不理。融合通信的整个产业链在逐步形成,传统IT厂商在其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企业统一沟通平台

提到传统IT厂商,我们不得不提到微软,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微软应该说是跟进融合通信最快、也最有实际举动的IT厂商之一。“统一沟通”这一概念虽然与“融合通信”在字面上有所不同,但从本质上说是一样的。2006年,微软与北电的战略联盟也让业界震动不小。人们普遍相信,微软的软件优势和北电的语音技术优势强强结合,会在统一通信的舞台上有一场精彩的表演。

从2006年7月,微软与北电宣布结成“创新通信联盟”,旨在加快语音、视频和数据通信向统一通信的业务驱动转型;到2006年11月6日,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在日本东京表示,微软将在2007年年初推出具备IP语音通话功能与视频会议功能的软件;再到2007年1月,微软和北电共同宣布携手实现统一通信的联合计划,并公布Unified Messaging等解决方案……这一系列动作都足以显示微软对于所倡导的“统一沟通”的重视程度,而微软在统一通信中的角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统一通信的无障碍连接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不言自明,大幅度提升企业的通信效率会直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甚至会带来间接的经济增长。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曾表示:“每名员工平均每天通过7种不同终端或应用收到的信息要超过50条。而通过软件将能够解决托管通信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正是我们与北电结盟的初衷。我们将共同推动VoIP和统一通信的发展,以期把人们相互联络的各类工具和方式结合到一个简单的环境中,在手机、台式电脑和其他终端设备之间仅使用一个身份认证即可实现沟通互连。”

这与另一家软件巨头的想法不谋而合。Oracle也在企业统一沟通平台上做着努力,它们不但希望自己的产品能给更多的企业带来顺畅的沟通,而且,在公司内部也在切实使用。

微软公司信息工作者业务群中国及大中华区总监张柏舟告诉记者:“微软相信可以借助企业统一沟通促进生产力革命,我们需要实现多种沟通模式与我们日常工作流程更深入地集成,这样可以帮助用户在第一时间通过最为有效的沟通模式联系到要找的人,而软件必定将成为其中的关键所在。”

事实确实如此,软件在融合通信的产业链条上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在这个位置上获得更多的利润已经成为了软件厂商的目标。微软在与北电联盟研发的统一通信解决方案和集成服务中提供了自己的软件平台,将北电的语音技术融入到微软的软件平台中,在桌面终端上集成了语音、视频和数据,实现了IP语音和即时通信、协同办公、视频会议等其他通信手段的整合。最新的Unified Messaging的解决方案将在2007年第二季度上市销售,整合了微软的Exchange Server 2007和北电的Communication Server 1000产品,让用户不仅可以通过个人电脑在网络中互联,还可以通过手机、固定电话等任何设备实现随时随地的自由沟通。

2007年第四季度,微软将整合微软的Office Communicator 2007和北电的Multimedia Conferencing推出一款集话音、即时通信、音频和视频会议于一体的产品,这意味着人们能够检查Outlook电子邮件中用户是否在线,无需再回复电子邮件,可以使用同一客户端启动一个即时通信对话或视频会议。

而像IBM、HP等IT大腕也在探索着自己在融合通信中的位置。2006年10月,IBM在中国推出了一条IT服务产品线――“网络服务”,是为了让企业更好地利用网络拓展业务,构建适应业务需求的企业网络,显然IBM也想在融合通信中分得一杯羹。

面对当今的融合通信环境以及企业业务创新的需求,如何将IT规划与业务创新进行最佳结合,促进企业运营并降低成本,是很多CIO面临的最大挑战。IBM正是看到了这一机会。IBM大中华区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网络服务产品线经理李与星说:“随着新型业务对网络要求的提高,网络与应用优化之后能够随时随地实现融合业务通信就显得至关重要。IBM网络服务为客户提供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包括网络策略管理与优化服务、融合通信服务、移动无线和RFID服务,以及网络集成与可管理服务,这些对于企业实现融合业务通信有着很大的帮助。”

运营商转型的巨大商机

融合通信在企业级的应用已经在逐渐明朗化,而不可否认,融合通信也能为运营商提供新的创收机会。在运营商的转型中也蕴涵着很多商机。这种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事实上,转型是已经成为当前运营商最为关注的问题。当英国电信的“21世纪网络”建设规划刚刚提出的时候,全球的运营商都在等待着看到一个转型的成功案例。固网运营商新增用户数量和ARPU值不断降低。移动通信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移动运营商同样面临着与固网运营商相同的挑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创新应用的趋势已经驱动运营商开始以用户网络管理为核心,注重提供以网络技术和网络应用为基础的增值服务。通信与IT融合的大潮将至。

微软公司资深副总裁兼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永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通信正在向融合的方向发展,比如IPTV,有电视,又有互联网上如何传播数字电视的整个技术,还有软件,需要把这一切完整地结合起来。现在运营商都在转型,而这种转型显示ICT融合已经在发生。比如说,现在PC上面可以打VoIP电话,跟在固网上打电话一样,这已经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

在转型的大潮中,关注运营商的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电信设备厂商,微软、Oracle、TI、IBM等传统IT厂商也都早已在等待着这一盛宴的开始。

近期,微软就在中国发起了一场开拓电信市场的战役。联合北电、中国普天等国内外知名电信设备厂商,微软电信及媒体事业部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等14个城市进行了一次为期3个月的巡展活动,重点展示其创新应用的电信解决方案。而对于微软电信及媒体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监金伯乐来说,4.7亿的移动用户和1.66亿的互联网用户,中国市场如此巨大的潜力让他感觉到此次中国14个城市电信解决方案巡展意义重大。

同为软件厂商的Oracle也不甘示弱,华为、中兴和UT斯达康等相继成为Oracle的技术合作伙伴,而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电信在内的所有国内运营商都已经采用了Oracle的技术产品。

Oracle公司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电信行业正处于根本变革之中,迫切需要促进业务发展,网络与IT融合已经是不可扭转的,而Oracle公司正在投入巨资,以推动这一变革。”的确,2006年的一系列收购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其中,2月收购HotSip公司,就是为了加强为新型汇聚网络上的IP电话、存在服务、传信和电话会议系统提供基础设施软件的这部分技术。

Oracle提出的“下一代网络系统”服务平台是一种标准的软件环境,适合设计、开发、服务与管理,它的核心在于与网络的衔接,可以提供短信服务、丰富的多媒体服务和下一代通信服务,诸如虚拟专用分组交换机、网络电视、固定与移动通信的融合业务等。Oracle公司亚太区电信行业解决方案高级总监殷玉萍女士告诉记者,“这个平台的最大特点就是开放”。

“近十年来,网络电话的出现和分组交换网的演化从根本上改变了经营者的公平竞争。网络电话的成本优势对于经营者来说是喜忧参半,一方面,新的服务可以部署得越来越快,为客户创造更多收益;另一方面,诸如雅虎、谷歌等加入这个业务,很大地挤压了传统运营商的收益。这种情况下,一个基于IT标准的平台可以使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迅速开展更高级别、同时也更加易于推广使用的业务。正是因为这样,Oracle投入巨资来建设‘下一代网络系统’。”Oracle公司亚太区电信行业解决方案高级总监殷玉萍说。

“事实上运营商提供的很多服务是有内容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等第三方加入的,而我们为运营商构建的‘下一代网络系统’平台是开放式的,运营商不但可以选择任何硬件、网络设备,其他第三方也都可以在上面进行开发,这样运营商就有了更大的选择性。而且运营商可以选择Oracle的整体平台,也可以选择其中的部分,这样也为它们节约了成本。”

看来,在融合通信的大潮下,运营商面临转型的情况下,作为全球的软件巨头们都希望在电信市场上分得更多的羹,特别是对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中国市场期待很高。但是作为软件厂商,它们对于运营商的整体转型的推动作用还不是那么直接,而只能静观其变,等待出击。

对于IP网络对电信领域的改变和冲击,IBM也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以前所讲的融合只是产品层面的,直到IP网络成熟,才有真正的融合实现,IP在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融合的演进将重新组合电信领域的版图。”IBM的相关负责人说。

而不同种类的融合在未来对电信领域的影响力是不同的,语音与数据的融合将对电信业产生最大的影响;另外有线、无线、移动等不同接入技术的融合、电信与广播媒体以及内容服务的融合、IT与网络的融合、电器产品与传统电信终端产品的融合等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电信业的运营方式。

“根据这几个因素我们可以看到,融合将使大量的服务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加入电信服务的领域,从而使电信服务的游戏规则发生重大改变。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运营商及任何希望参与电信服务的企业必须进行转型,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创造新价值,而IBM也在这方面做着努力,希望在这个市场上有所突破。”这位负责人说。

终端层面的芯片厂商

在融合通信的大潮中,电视、电话和计算机的融合,也就是终端层面上的统一前景已经清晰可见,而芯片厂商正在与产业链的其他组成部分一道,为此摩拳擦掌,期望融合通信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收益。其实在前一两年,融合就已经让终端芯片领域经历着一场静悄悄的技术变革,在从单一语音通信到宽带互联和多媒体时代的渐进过程中,芯片的角色发生着改变。

2007年1月,微软首席执行官Steve Ballmer(右)和北电首席执行官兼总裁Mike Zafirovski(左)共同宣布携手实现统一通信的联合计划。

美国模拟器件(ADI)公司中国区总经理郑永晖曾表示:“分析当前通信业的发展趋势,我们会发现网络正在把越来越多的业务功能推向终端方向,即所谓的小交换、大终端,这就促成了终端芯片向平台化方向发展。”

德州仪器(TI)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随着数字电子消费的发展,容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传输和访问内容的新方法也已经被开发。存储量的增加使得人们能够取得音乐、视频片段和网络电视,而人们需要访问信息,并可以在任何时刻进行连接。也就是说,对于芯片产品来说,要性能更好、体积更小、更集成。”

而在早期手机和数字视频产品中,除了需要主芯片之外,还需要各种接口、周边设备来完成所需的拓展功能。融合通信需求的日益强烈,要求这些部件必须能够高度集成,如此才能在实现高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

TI无线终端业务部负责蜂窝系统解决方案的副总裁兼总经理Alain Mutricy指出:“随着新兴市场用户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语音与基本多媒体功能,手机上需要集成更多的多媒体应用特性,因此,我们必须在单芯片手机解决方案中集成更高级的多媒体特性。”

微商年终总结篇4

2011年腾讯推出了微信,刚开始我没在意,以为就是一阵风就算了,没想到转眼之间朋友们都玩起了微信。截至2013年11月,微信注册用户已经突破了6亿。作为移动互联网营销工具和社交工具,微信是营销的真谛,是社交的场地,它从根本上建构了人们的社交方式、媒体传播方式和商业交易方式。看来不玩微信不行啊,我们不能左右历史的进程,那么就随着历史洪流的裹挟朝前走吧!

所有的经济都是注意力经济,如果没有消费者关注,你的产品卖给谁呢!6亿多的微信用户,大家成天在手机上耗着,这就是海量的商机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行业的中间环节都趋于消失,所有企业都将成为电商化企业。在现在,我们看到的是BAT等平台型电商和京东、苏宁等综合型电商之间的竞争;在未来,所有行业的边界将会相互融合,我们看到的是企业与时代的竞争。下一轮的企业变革和社会发展一定会在云计算、云平台、智能终端和社交群落、自媒体的混合交叉中诞生,企业一定要重视移动互联网电商的建设,尤其是微信系的电商和自媒体的建设。

微信一直在努力尝试为广大的企业与个人提供一套有价值和竞争力的移动电商解决方案,一个基于微信的移动电商平台。那么传统企业该如何成功转型,对接微信平台,成为微信电商,谋求实现更大发展呢?学者于久贺先生,长期致力于传统企业的互联网电商化转型和移动互联网电商的研究与实践,对阿里巴巴、京东等平台电商和微信电商有自己深刻的认识,在践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微信是一款能在PC端和移动终端设备上使用的社交工具软件,它的移动化属性特别明显,能够实现即时通信和实时的碎片化沟通,能够零距离与全球任何一个持有移动终端、PC终端的人进行沟通。而且由于移动终端的特殊属性,可以打破时间界限进行沟通,这一属性使得微信在营销、企业管理品牌传播上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微信电商的天然属性决定了它的未来,因为它是一个社交化的电商,一个去中心化的自组织形态,能够以用户为中心,利用数据。企业在其他电商平台上交易的数据你都无法掌握,但在微信上可以把数据留给自己,并且费用也降低了,避免了风险,而且其他电商需要很高的门槛。企业的微信电商则拥有经营自,入门费用低。企业应该及早布局微信电商,建立自己的微信电商团队,顺应这个时代的巨大变化,在移动电商大潮中不落后于时代。

微商年终总结篇5

微币是由新浪微博平台发行的虚拟货币,可用于购买新浪平台和微博平台上的虚拟产品和增值服务,微币和人民币的比例是1:1。

这是继去年12月份,新浪支付系统新付通升级为“微博钱包”后,新浪支付系统的进一步整合。

而不久前,新浪宣布对组织架构和业务线进行调整,涉及包括技术、产品、微博、门户等多个部门,新浪董事长兼CEO曹国伟在内部邮件中称,自己会“花更多精力管理微博板块”,这预示着2013年新浪微博将加快商业化进程。

整合支付体系

此次支付体系整合,是将原来的U币合并到新的微币系统当中,新浪U币是在新浪网流通的虚拟货币,可用于购买新浪读书、财经、星座、游戏等产品提供的增值服务。用户可以通过银行卡、固定电话、手机、神州行充值卡等方式购买到U币,官方兑价1U币=1元人民币。

当微博成为新浪业务的重中之重后,新浪微币于2011年第三季度推出,意在新浪微博的商业化考虑。

新浪微博用户4亿多用户,但其盈利模式一直是困扰新浪的问题。

去年12月28日,新浪CEO曹国伟在2012年终致员工信中宣布了新浪2013年的战略思考及相关业务和组织架构调整。

“公司决定将目前主要的业务划分为门户和微博两大板块。”曹国伟在该邮件中称,“门户板块由公司COO杜红全面负责,向我汇报。我本人会花更多精力管理微博板块。通过这一调整,我们希望使我们核心业务的定位和架构更加清晰,并在两大业务板块之间产生更强的协同效应。”

曹国伟解释道,2013年,新浪战略的核心将是“移动为先”,同时需要聚焦核心业务,提升公司整体效率。他称,“移动为先”需要新浪上下在意识上拥抱移动,在能力上提升对移动的理解,在资源上向移动倾斜;需要打破新浪多年来形成的以终端和职能划分的网状的业务和组织架构。

有分析认为,杜红原本就负责新浪门户业务,这次只是加强了她的领导力。并且,杜红在原有新浪营销责任基础之上,被赋予门户业务的技术和运营职责,传达了销售职能在新浪门户业务当中的权重上升;与此同时,作为新浪移动端的核心产品,微博逐渐带动新浪移动互联网战略布局清晰化。

此举意味着新浪将举全公司之力豪赌微博产品;新浪将更看好移动业务前景,也实际上把原有移动事业部一分为二融入门户和微博部门;此外,确定杜红为门户业务负责人,总编辑陈彤向杜红汇报,让新浪运营主导还是销售主导之争有了结论。

对于新浪来说,一直以来最大的问题不是在资本和销售层面, 而是在产品和运营层面,需要的是产品创新。

微博板块,原无线事业部移动微博产品和技术团队,原微博商业化产品和技术团队并入微博事业部,由公司副总裁王高飞担任总经理。王高飞将负责微博用户产品和相应的技术和运营,同时也会负责微博的商业化产品和技术。王高飞向曹国伟汇报。新浪游戏事业部总经理刘运利继续负责游戏、、读书等跨平台、跨终端的个人增值业务,刘运利向曹国伟汇报。

有业内人士认为,曹国伟亲自挂帅新浪微博,预示着新浪调整并未结束,新浪微博或有大动作。架构调整后,两套支付系统的重叠,显然在效率上大打折扣,重整支付体系、优化虚拟支付环节成为新浪微博商业化的必修课。

加码微博移动端

新浪今年继续在微博商业化方面大胆尝试,包括推出互动精准广告、企业版微博、社交游戏增值服务,并开发微博钱包以支撑微博电商的发展。目前微博的主要商业化方式依然是广告,但微博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展示广告的空间十分有限,微博货币化路径仍然没有大的突破。

然而,微博产品的价值,尤其是在移动端的价值,决定了新浪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投入,去年二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曹国伟透露新浪微博当年的投入预计将达1.6亿美元。那么,“销售”在门户业务中的重要性提升,意味着要加大对门户业务商业化的力度,从而有能力更好地为微博业务投入提供资金上的支撑。

新浪无线部门传统上包括了sp、wap业务,但这些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移动互联网产品,真正打开新浪移动互联网大门的是微博,而主导微博产品移动端开发运营的一直是新浪无线部门。

此前,王高飞负责的无线事业部某种程度和彭少彬负责的微博业务相重叠,微博网页版由彭少彬负责,微博手机端则在无线事业部。此次调整将微博产品技术及运营职责交由无线业务副总裁王高飞负责,体现了移动端发展是新浪微博2013年的策略重点。调整后,彭少彬被调至产品创新部门,而将微博产品技术及运营职责统一交由王高飞负责,在分工上更加清晰。

而新浪微博在用户数的增长上已经看到了天花板,因此商业化会成为新浪微博接下来最核心的工作。新浪微博目前有大量的流量来自移动设备,因此移动端微博的商业化也应该成为重中之重。

微商年终总结篇6

>> 英特尔驾驭商用平板时代 英特尔开发Android平板芯片 刻意模糊平板和笔记本界限英特尔欲与ARM平分移动市场 移动终端市场好戏连台英特尔联袂厂商狙击平板 英特尔瞄准微服务器与Andoid平板市场 英特尔进军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 英特尔移动芯片市场冲关 英特尔抢滩芯片代工市场 英特尔搅局移动芯片市场 英特尔移动市场难自救 英特尔看好中国市场 英特尔切入平板电脑 Atom Z2760 英特尔平板梦 英特尔平板的四大阵营 英特尔商用平板电脑弄潮新教育 平板电脑是英特尔的重中之重 IDF 2014 英特尔平板借教育押宝 Bay Trail 英特尔继续平板梦 2014英特尔商用平板全面铺开 强芯撑起好平板 英特尔芯平板暑期促销开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英特尔搅动平板市场 英特尔搅动平板市场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张思")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在本届Computex上,英特尔女总裁Renee James力证摩尔定律并未失效,甚至是英特尔不断创新的动力。

就在台北Computex展正举办的如火如荼时,博通退出手机基带芯片的消息飘然而至,多少给手机芯片市场蒙上了些许阴霾,再次向外界揭示了手机芯片是一个门槛极高、生存艰难的市场。

英特尔是PC芯片市场里绝对的巨头,但是在移动终端市场里却迟到了两年:2009年底英特尔宣布进军SoC,2010年8月英特尔宣布收购英飞凌,让自己具备了染指移动终端芯片市场的能力。2012年初,英特尔凭借首款SoC芯片(System on Chip,系统芯片,是一个将计算机或其他电子系统集成单一芯片的集成电路。)Medfield进军智能手机市场,但合作的终端厂商并不多。

Medfield并不是败在了实力上(在跑分测试方面,搭载Medfield芯片的智能手机比同期的Galaxy Nexus和iPhone4S都要快),而是市场已经习惯了高通与MTK的产品模式――高通是智能手机SoC芯片领域的集大成者,在集成力和关键应用支持方面表现出众;MTK的交钥匙方案则大大降低了厂商的开发难度,降低了智能手机市场的准入门槛。高端找高通,中低端找MTK的局面已经形成。

英特尔于是绕道平板,再战。

以平板为切入点的理由有很多:平板产品形态更接近PC,竞争相对没有智能手机那么激烈,对于芯片产品在通信方面的能力要求没有智能手机那么高。由结果来看,英特尔的这一次绕道是明智的:大批深圳白牌平板厂商团结在了英特尔周围,除此之外国际化厂商如三星、华硕等厂商的平板产品也开始选择英特尔芯,毕竟谁都不希望被一家独大的芯片厂商所套牢,这样一来最直接的好处是英特尔芯的平板产品出货量增速迅猛。2014年英特尔平板出货量有望达到4000万部,这比2013年增长了4倍。在技术平台方面,由Clover Trail+平台进化为新一代的Bay Trail平台,目前在售平板均为新一代平台,而最新的终端产品价格已经拉到99~129美元的价格水平。这意味着一方面英特尔平台成本已下降,另一方面在最终产品市场的打击力度加大。

当然,仅仅是出货量的提升,英特尔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而深圳的白牌的厂商所能做的,也不仅仅是为英特尔芯出货做贡献。 白牌厂商靠得住么?

团结白牌平板厂商、深入华强北,甚至组建了新的部门CTE(中国技术生态圈),该部门的销售部及产品市场部总监――美国人杨彬甚至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学会了日常中文交流。

英特尔的确在深圳生态圈下了重注,但很多分析认为,英特尔希望从今天的白牌平板电脑厂商中扶持起像当年联想那样的合作伙伴太难了。

可是,白牌厂商真的不行吗?

在激烈的智能手机大战中,不少昔日的巨头倒下或衰弱了,但是这些厂商里有大批懂产品、技术实力超群的人和团队。这些人与团队有些流向了小米、锤子这样新崛起的厂商,有些则出走创业,成为了大家口中的白牌厂商的创始人。

蓝岸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的总裁贺涛就是其中的一位,虽然蓝岸仅有半年的历史,但是贺涛本人1995年就涉足手机行业,曾经供职于诺基亚美国、德信无线,蓝岸的160多名研发人员大多数是德信无线的班底。整个蓝岸的团队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对于后端的芯片厂商而言,前端厂商的研发能力很重要,在整机的实际运行中不断发现系统漏洞和缺陷,不断优化完善才能令芯片的综合表现力更好。

而英特尔一直的掣肘就是支持自己的终端产品太少,在应用方面的优化不够理想。而事实上并非只有国际化大厂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给予反馈。具备人才与实力的白牌厂商一样有这样的实力,只不过如何识别和利用这些能力很关键。

英特尔移动通信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陈荣坤正是这位“伯乐”,来自于英飞凌的陈荣坤是这个行业里的老江湖,这个子不高、身材瘦削的马来西亚人给人的印象是:严谨、精明。有一次,英特尔的解决方案在终端厂商那里遭遇了问题,但贺涛的团队并没有这样的反馈,陈荣坤注意到这个情况,经过了解才知道蓝岸的技术人员在遇到运行问题时直接就把有问题的地方改正过来,因此才没有碰到问题。

CTE部门所合作的众多厂商中,不乏这样深藏不露的高手。当然,更多的ODM厂商并不具备超强的技术实力,而这也从侧面鞭策英特尔在交钥匙解决方案方面要做的比竞争对手更彻底。合作过多家厂商的贺涛感到惊奇的是,在平板电脑交钥匙解决方案这方面英特尔进步神速,“如果说MTK能够做到90%,高通大概可以做到85%;而英特尔基本能够做到95%以上,即使合作厂商不具备很强的研发能力也可以做出英特尔芯的平板”,贺涛评价道,“英特尔扎根华强北这么深,也充分了解以MTK为代表的ARM产业链是怎么做的,他们已经得出了要优化整个系统设计而不仅仅是芯片设计的结论。” 浑水之后,如何摸鱼

今年的英特尔凭借在深圳的深耕,在移动芯片领域已经具备了搅动产业链的实力,更可怕的是,他们还有一些后手正在逐步使出来。 * 整个供应链的优势

贺涛说:交钥匙解决方案做好只是盘活产业链的关键之一,除此之外供应链是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芯片的交期,产业链的备货如今是ARM架构体系内遭遇的问题。

如今,大多数的芯片厂都是芯片设计厂商,包括高通、MTK,而英特尔最难得的是不仅拥有晶圆厂而且拥有全球最领先的制程工艺。英特尔移动和通讯事业部营销主管Julie Coppernoll说:“在PC时代英特尔就是上下游管理的行家,特别是在技术升级换代的时候,你升级了自己的技术,还要等待代工厂去升级。而英特尔可以控制整个流程,因此我们一直强调我们领先的制造工艺和晶圆厂结合是我们的强项,能够给合作伙伴带来收益。”

对于中国无晶圆厂的芯片设计厂商而言,眼下ARM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难生存,授权费用的高企以及代工厂制程技术升级导致产能紧张,作为业内巨头的高通都尚且达不到产能完全满足供货需要的地步,就不用说其他更小的厂商了。 * 牵手瑞芯微

或许是看到了ARM阵营这一松动的可能,英特尔抛出了橄榄枝,而瑞芯微在此时选择英特尔也有自己的打算:与其在ARM体系内争抢资源,不如开拓一片X86架构的新天地。

合作最显著的结果,就是在非iPad平板世界里形成新的市场巨头。据统计,2013年中国应用处理器在全球平板设备市场占据四成比例,其中有三分之一来自瑞芯微。如果英特尔能够在说服瑞芯微加入X86体系的同时,还能将瑞芯微原有客户由ARM阵营拉拢到自己的X86阵营,那么对英特尔芯平板出货方面将是巨大的拉动。要知道瑞芯微的客户名单不仅仅是白牌厂商,还包括华硕、东芝、联想等国际品牌。而这些客户能否接受X86架构还要看英特尔和瑞芯微二者在完善SoC平台SoFIA方面所产生的合力有多大了。

更长远来看,今年英特尔推出的SoFIA的SoC平台的3G版本将于年底出货,LTE版本要到明年第一季度出货,英特尔希望借助SoFIA能够扩大平板市场占有率,同时在2015年再战智能手机市场。而瑞芯微方面也渴望在智能手机领域有所突破,此前在基带芯片方面一直有所欠缺的瑞芯微可以借助英特尔在这方面的技术涉足智能手机市场。

二者的牵手对于英特尔而言不仅为X86阵营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重新构造一个X86架构的生态体系,而且也为自己14nm的领先制程工艺找到了出口。不然,做ARM架构的代工厂这种说法就会一直甚嚣尘上。 * wintel再度联手

除此之外的底气可能就是老朋友的加入。今年英特尔技术峰会IDF期间,微软宣布对手机和9英寸以下尺寸平板windows免费,大家似乎又看到了wintel再度牵手的身影,只不过这一次的牵手二者的姿态都有所改变:在可合作领域共同拓展,但是二者都会支持对方竞争对手的产品。

微软的这一举动很可能是被英特尔所带动的,想要再次搅局移动终端市场,高高在上显然是不行的,还需要大笔投入:英特尔已经先一步亲近深圳生态圈,并且进行补贴。

微商年终总结篇7

“2009-2011年三年来,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分别为265.8%、186%、1164.4%;2011年末,小微企业贷款笔数占全行的75%、收息占全行贷款利息收入的35%(不含贴现),新设昆明分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对分行收入贡献率达78%;截至2012年2月末,1.6万多笔小微企业贷款中,五级不良贷款率一直控制在0.5%以内。”这是曲商行坚持“打造小企业授信表现出色银行”这一战略目标不变实现的一组亮丽数据。

“2009年荣获‘2008年中国最佳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荣誉称号,2010年在首届行长大会暨全国银行品牌与服务公益评选中被授予‘中国服务中小企业最佳商业银行’荣誉称号,2011年荣获云南省金融办授予的‘2011年度服务小微企业突出贡献奖’、‘最具成长性银行’荣誉称号。”这是曲商行多年来始终践行服务地方小微企业发展赢得社会各界好评的左证。

“2012年将建立专营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管理机构,其职能辐射全行小微企业特色分行、支行,专心打造小微企业信贷模式品牌的建设;三年后,全行80%以上的利润将由小微企业贷款业务贡献。”这是曲商行今后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措施和目标。

以上是成立于2006年3月28日的地方性股份制金融企业——曲商行,自成立之日起,依据自身实际,审时度势,把“打造小企业授信表现出色银行”作为战略目标,坚持“立足地方经济,支持中小企业,服务广大市民”的市场定位,大胆创新探索服务小微企业贷款模式,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逐步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和品牌的小微企业贷款模式(以下简称“曲商模式”)实践取得的成效及其下一步完善的打算。

那么,“曲商模式”是一种怎样的模式?为什么这一模式能做到小银行与小微企业共同发展以及证明实现这一目标其实不“难”?在此,我们结合走访调研“曲商模式”基本情况,从四点启示对“曲商模式”进行解密。

一、基本情况

(一)形成决定因素。

曲商行是在云南省曲靖市曲靖城市信用社多年经营的基础上,经中国银监会和云南省银监局于2005年11月批准筹建、2006年3月28日正式成立的地方性股份制金融企业。

曲商行从成立之日起,董事会决策层就把“打造小企业授信表现出色银行”作为战略目标,坚持“立足地方经济,支持中小企业,服务广大市民”的市场定位,大胆创新探索服务小微企业贷款模式,逐步形成了一条具有曲商行特点和品牌的小微企业贷款模式——曲商模式。在形成过程中,有两个重要因素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一是董事会决策层始终没有动摇“打造小企业授信表现出色银行”这一战略目标起了核心作用;二是来自国际化标准的小微企业服务体系的全面渗透起了关键作用。换言之,战略目标的不懈坚持和国际先进技术的支持成为曲商模式最终形成和取得成效的两个决定性因素。

战略目标的不懈坚持:一是确立的“服务小微”的优先地位没有改变过;二是在机构、人员的组织保障上一直在加强;三是在产品开发上不断满足客户需求;四是在机制上坚定保证业务运行,即每年规模下达时确保单列信贷计划、单独配置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单独客户认定与信贷评审、单独会计核算,构建专业化的经营与考核体系;五是在文化上提供精神动力。回顾曲商行至今的发展历程,这样的不懈坚持已经被其小微贷款业务从生根、发芽、蓬勃发展、到结出硕果实践所证明。

国际先进技术的支持:国际化标准的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全面渗透到企业的经营和文化建设。2008年3月,曲商行成为世界银行、欧洲复兴银行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微小企业贷款项目全国12家试点银行之一。作为云南省唯一一家“国际化标准的小微企业服务体系”的合作行,曲商行得到了国际项目咨询公司——德国IPC公司(简称IPC公司)全方位的技术、培训支持。2009年3月,在IPC公司因合同到期撤走后,曲商行引入IPC公司小企业贷款高级银行顾问1人,成立直属总行的小企业贷款部,并着力培养一支独立、专业的微小企业信贷服务团队。2009年6月25日,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筹建曲商行“融惠通”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专为小企业、小商户提供高效快捷的办理各种小额贷款的机构),9月22日“融惠通”小企业信贷中心正式开业,并成为西南地区首家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融惠通”的诞生,标志着曲商行为满足“打造小企业授信表现出色银行”的战略目标,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平台,也标志着国际化标准的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开始全面渗透到企业的经营和文化建设。可以说,曲商行因得到国外先进的微小企业贷款项目技术、管理等方面助力支持,使其小企业贷款业务从推广起始,就站在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大大领先于本同行,更避免了走弯路的摸索过程,快速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运作方式和特点。

曲商行按照“总行融惠通中心各支行小企业信贷部”这一完善的专营机构组织架构全面推广小企业贷款业务,小微企业信贷运作方式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建立“重分析、轻担保”的信贷评价经营机制;二是创造性制定出台一系列专门为小微企业服务的管理制度和办法。

从信贷评价经营机制来看:采取了彻底打破传统贷款评价机制的理念和方法,从“四重四轻”方面拓展信贷市场:一是授信、放贷重现金流轻资产抵押、担保,同时放宽担保条件,只要有正常收入来源的人都可以作为担保人,担保手续简单并给予担保人免费担保。二是审贷重现场调查轻资料审查:信贷员通过上门服务的形式,对提出贷款申请的小微企业的相关重要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测算,掌握企业的现金流和营业状况、企业主的个人社会形象等。三是考核信贷员重笔数轻金额,避免了信贷员追大客户、贷大项目。四是贷款放款重时效轻审批环节,一笔贷款从申请到放款最多不超过3天,老客户很多情况下可以做到当天申请,当天放贷。

从管理制度和办法来看:彻底打破传统贷款业务的理念和方法,从信贷制度、流程,以及信贷员考核、奖惩、进出制度等方面建立了匹配的、比较独立和独特的新制度、办法。如为确保小企业贷款优先发展,规定全行每年新增贷款的50%倾斜用于融惠通小企业贷款;同时要求,新增贷款投放结构中每年用于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占新增总量的65%,而小微企业贷款投放确保“两个不低于”,即小企业信贷投放增速不低于全行贷款增速,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再如信贷授权方面,董事会将融惠通小企业信贷中心100万元以内小企业贷款授权全额转授权给中心负责人,并允许中心负责人将授权转授权给其下属。又如建立融惠通小企业信贷中心独立的薪酬考核机制,小微企业业务人员业绩考核上不封顶,按月考核,但不良贷款一旦超过一定的容忍度,将按20倍倒扣绩效工资,而超过一定比例的将调低授权甚至取消授权,更为严重的将予以淘汰。

二、四点启示

(一)小微企业是地方小型法人金融机构的天然盟友,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是实现银企双赢的有效途径。

小微企业和小型金融机构共处一方,知己知彼,信息获取成本小,交易方便,双方合作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小微企业虽然财务制度不健全,但多是“单门独户”,没有错综复杂的分公司、子公司,业务及经营范围相对单一,降低了信息获取的难度。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持当地小微企业发展,可以充分发挥地利优势,降低管理成本,控制风险,避免自身异地网点不足,控制力不强的弱点,在支持地方小微企业发展中实现共赢。如曲商行专为小企业、小商户打造的高效快捷的“融惠通”业务,不仅实现了快速持续增长,而且实现了质量和效益双赢。

(二)地方小型法人金融机构以市场需求为主导,推出适合小微企业需求特点的差异化产品,是推行小微企业贷款成功的关键。

长期以来,小微企业贷款难难在两方面,一方面难在小微企业自身,另一方面难在银行。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抵押物不足将长期存在,且资金需求具有“短、小、急、频”特点,对银行效率要求较高。传统银行信贷产品则需要健全的财务制度,充分的抵押担保,手续繁琐,层层审批,追求规模效益。两相比较,导致银行发放小微企业贷款“成本”-“收益”-“风险”不匹配,进而将小微企业排斥在信贷有效需求之外。但要看到,小微企业经营灵活,单位资金边际回报率高,可以承受较高的贷款利率,虽然单笔需求量小、期限短,但总体市场需求大。

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用地缘优势、借助地利之便则可以低成本获得小微企业真实信息,摆脱财务不健全,抵押担保不足的瓶颈制约;可以利用一级法人优势,摆脱层层审批,提高效率,满足小微企业贷款需求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勇于创新,开发出适合小微企业需要的信贷产品。如曲商行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了小微企业经营特点,寻求差异化发展,将发展战略定位于城市小微企业,充分利用自身的地利之便,放弃材料审核,财产抵押,注重现场调查分析,注重成本控制,简化手续,推出的“融惠通”小微企业信贷产品获得了成功。

(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创新组织架构,构建“以人为本,团结、透明,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推行小微企业贷款成功的保障。

曲商行创新性地单独设立了直属于总行的“融惠通”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实施扁平化管理,从组织机构设置上保证了自身一级法人优势的发挥,提高了审贷效率,缩短了审贷时间。曲商行小微企业信贷部将信贷员放在同一起跑线上,严格按照权、责、绩进行考核,公开、透明、公正,形成一种平等、尊重、民主的沟通文化,优秀信贷员是其他信贷员学习的榜样而不是诽谤、猜忌的对象,充分发挥了榜样的力量。新老信贷员之间实行传、帮、带的学习制度,信贷员组成审贷会,提倡团结协作。扁平化的组织管理体系保障了效率,团结、和谐、阳光、向上的企业文化为小微企业贷款提供了动力,二者为小微企业贷款获得成功提供了保障。

微商年终总结篇8

作为腾讯的战略级产品,微信的商业化其实早已提上日程,不论是否收费,已经坐拥3亿用户的微信,将如何通过有效的商业模式赚钱,这都会是腾讯必须解答的现实问题。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如果中国移动向腾讯收费成为现实,微信变现的压力将会变得更加迫切,并有可能加快盈利步伐。

“未来,我们会在增值服务上寻求三方共赢的商业模式。”4月7日,腾讯总裁刘炽平在瞭望周刊社《财经国家周刊》主办的博鳌亚洲论坛《移动互联:热点的冷思考》圆桌会议上如此表示。

复制QQ盈利模式?

很多人认为,对现在的微信来说,变现只是时间问题,因为它的运营者腾讯,已有多年成熟的互联网商业运作经验,并有可能在微信的商业化过程中,将这些经验一一复制。

时至今日,腾讯的业务体系已经延伸至多个环节,但直到微信之前,其商业模式都是起始于QQ,并始终围绕这一核心不断衍生。

在1998年腾讯创建之初,QQ主要依靠广告及互联网增值服务艰难维持,并因盈利困难屡遭困境。甚至马化腾都曾试图将腾讯股权出售——让后来者唏嘘的是,当时甚至无人愿意接手腾讯。

直至移动QQ聊天出现,与运营商一直若即若离的腾讯,终于依靠无线业务,走上了自己的盈利正途。

数据显示,到2003年,腾讯移动增值业务已增长到腾讯收入的63.6%,移动QQ的收入则占到腾讯移动增值总收入的71.1%。

凭借良好的盈利能力,次年6月,腾讯登陆香港证交所。

有意思的是,无线增值收入不但盘活了积聚10亿注册用户的QQ平台,也反哺给腾讯,让它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逐渐成型。从互联网增值服务、移动及电信增值业务、网络广告、网络游戏、电子商务到更多的领域,都逐渐成为这个巨无霸的触手所及之地。

事实上,互联网增值业务的收入比例反转,在腾讯上市的第二年就已实现。

2005年腾讯财报显示,该年,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达7.867亿元,高于无线增值服务5.173亿元。此后8年来,腾讯一步一步成为中国盈利能力最强的互联网巨头之一。

不过,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QQ平台的风险也逐渐积聚,嫁接了QQ用户资源的微信则成为腾讯新的战略重心。

自然,微信也将逐渐取代QQ,成为企鹅帝国新的核心财源。

商业化路径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将如何变现盈利,目前仍充满悬念。

毫无疑问,由于手机与电信不同的应用环境、硬件性能、操作方式与用户体验,微信已经不可能简单复制QQ过去的经验,必须开创一个适应移动互联网的新商业模式,才有可能维持自身的增长不会放缓。

但不论选择怎样的模式,基本的思路还是不会变的:先积累用户,搭建平台,最后通过不断的尝试趟出最合适的商业模式。

其中,第一步已经完成。微信从崛起至聚集3亿用户,堪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奇迹。从没有用户到1亿用户,微信用了433天的时间;从1亿到2亿,5个月时间;从2亿到3亿,4个月的时间。

但第二步和第三步将如何落地,则仍然是未知之数。

IDG资本合伙人张震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层面可能有很多变革,但商业模式上并不会有太多创新,“因为商业的本质在那里”。所以,如果以商业逻辑来做一个归结,微信的商业化最可能的路径,依然应该是基于微信平台本身的增值业务,以及基于微信数据模型形成的精准营销。

其中,游戏已是“比较清晰的商业模式”,腾讯马化腾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有明确表示。

这也是被外界较为看好的一种快速的复制模式,因为在此之前,腾讯的游戏业务早已超越盛大,坐稳了中国网游第一把交椅,并成为是腾讯最主要的营收来源,若是将其成功经验移动化,实施的可能性极大。

三月下旬,就有消息传出,微信将于4月推出三款免费手机游戏。

皮皮精灵助理总裁、锋讯网创始人管鹏认为,从业务结构上看,“未来腾讯移动端的商业化必然首选微信,微信必然首选游戏。”

而微信正在搭建的公众平台,也被视为日后和朋友圈并驾齐驱的盈利基石。

4月10凌晨,微信公众平台悄然改版,业内人士评价认为,新版本的首页更大气,布局更合理,推出了几个行业级的微信应用成功案例,后台功能也有一些小变化。

目前,外界已经涌现不少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获得成功的案例。比如,移动互联网众包招聘公司人人猎头,据称其五分之一的订单就已来自微信。

此外,利用微信平台产生数据,进行模型化分析后做出精准定位,也成为业内热议的可能性。比如当用户出现在某地时,微信可以为其推送一些消息,包括周围美食、美景、娱乐服务设施。用户根据本身需求,点击微信中已有的周边商户的公众账号,直接获得该商户的信息。用户挑选后再做决定。

就现在的微信来看,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百度销售副总裁助理舒讯在对微信观察之后发表个人观点认为,微信在商业模式上的探索,碰到的首要问题是选择在通讯里挖掘商业模式还是找到和放大用户的二级需求?”

舒讯进一步指出,从手机这个载体来看,和PC端很大的不同在于,需要在一个页面满足用户的主诉求,最多只能在两个页面做到。这或许是微信实现商业价值的天花板。

“收费”推动微信商业化?

微信风波爆发后,一个普遍的猜测是,如果运营商向腾讯收费,会否催化微信的商业化进程?

这也是外界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按照原来的设想,直至微信实现“社交化和移动通信管理平台”这一目标之前,腾讯不会急于体现微信的商业价值。

比如,在微信宣布用户突破3亿之后,外界就已开始传言,微信可以“赚钱”了——比如在微信上运营游戏。但这一模式并未在微信内部通过。腾讯公司副总裁、“微信之父”张小龙否决的理由是,游戏并不属于微信核心功能“沟通”范畴,并且会对生态造成破坏性。

在张小龙看来,微信的用户关系平台仍在搭建,过早商用可能会伤害用户体验。

和美国知名社交平台facebook不同的是,facebook是一种强迫实名的社交网络,它之于用户关系链的保守做法自始至终。关系链越保守,用户之间的联系相对就扎实,平台也就越稳固。

而微信中的“摇一摇”、“漂流瓶”等功能,也能让原本陌生的用户彼此连接,从而让微信用户的关系圈,从高度私密扩展到不稳定的泛社交圈。有观点认为,正是这种加法,将强关系与弱关系同时置于一个平台,可能会导致微信的社交平台无法真正推行。

不过,现在看来,由于运营商的收费博弈,这一时间或将提前。

当然,即便被运营商收费,腾讯也不可能将成本简单粗暴地转嫁到用户身上,而是会在微信身上寻找变现可能。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