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8篇

时间:2022-04-04 00:28:24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篇1

原因何在?盖出于我们对多年来居民收入比重下降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发生的原因没有做出深刻和准确的分析判断。多年来,学术界对此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的主要分歧就是这两个趋势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我研究的结论是:市场经济必然导致居民收入比重下降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首先,在理论上建立基尼系数和产能(供给)、消费(需求)的关系。

这个图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图(见附图一),这条曲线就是经济学中的洛伦兹曲线。这个曲线与对角线围成的面积对应的就是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反映收入分配差距大小的。

人们的收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要消费,一部分要储蓄(投资),我们现在把它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经济体,不考虑对外贸易、对外投资,也不考虑政府行为,居民收入R就简单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消费C,一个投资I,即R=C+I。

最终需求是用于消费的收入的函数,就是D=f(C),供给是用于投资的收入的函数,就是供给S=g(I)。把其它的一些因素剔除以后,一个基本的公式就是,供给要等于需求,D=S。这样,经济是平衡的。这是一个基本经济关系。如果一个社会的供求相等,那么这两个公式应该是平衡的,即:f(C)=D=S=g(I)。

经济学有一个公理(也有一种意见不称之为公理而称之为统计规律),就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我们假设这个公理是成立的,它应该有这样一个曲线(见附图一),这条曲线下面相当于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曲线上面就相当于收入中用于投资的部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就是说具有收入的人,收入水平越低他用于消费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越大,用于投资的收入比重越小;相反,收入水平越高他用于消费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越小,用于投资的比重越大。这条曲线的形状就表示这个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公理。

如果承认这个公理,就可以推导出一个命题。再画另外一个示意图(见附图二),如果总收入的面积大小是不变的,但是分配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这个图表现的收入总量与前一个图一样多,但收入差距比前一个图大,也就是说基尼系数比前一个图高。在这个图里表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把收入划分为消费和投资的那条曲线被压得更低,就是用于消费的比重更小而用于投资的比重更大了。同样,如果基尼系数缩小,收入差距缩小了,相应的划分消费收入和投资收入的这条曲线就会往上升。

需求是收入中用于消费部分的函数,供给是收入中用于投资部分的函数。消费越多产生的需求越多,投资越大产生的供给越大。这两个函数的一阶导数应该都大于零。这就是需求和供给与基尼系数的关系,需求等于或者大于或者小于供给的关系可以和基尼系数一一对应起来,可以反映基尼系数的大小(见附图三)。推论是:如果说供给等于需求,那个所对应的这个基尼系数应该是使得供给和需求、产能和消费相等的基尼系数,就是说这个基尼系数是需求和供给的均衡点。换句话说,如果供给大于需求,那说明什么呢?说明基尼系数太高了,以致消费不足了,投资太大了,所以产生的供给就大了,大于需求了。反过来说,供给小于需求,说明基尼系数太小了,以致消费太多了,供给不足。

经济学中有一个“公平与效率”问题,这是几百年争论而没有经济学结论的。到底应该是公平第一还是效率第一,争论很多。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已经成为许多年党和国家重要文件的内容。表述年年有变化,但都是意向性模糊语言。1992年十四大决议的提法是“兼顾效率与公平”,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的提法改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种提法一直延续了十年到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在十六大的报告中又补充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提法。十六届五中全会不再使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提法,突出了“更加重视社会公平”。2007年十七大提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并提出“初次分配也要实行社会公平”。

目前,争论还在继续。有的意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的意见坚持“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有的意见主张“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等等。但是无论是那种意见都可以说是主观判断,都不能从理论上证明。这个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述,即:公平与效率有没有均衡点?从上面所证明的理论来看,可以说: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这个指标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反映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如果某一基尼系数,某一个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系数,能够使需求等于供给,那么这个基尼系数或者这种收入分配差距就应该是公平和效率的均衡点。如果供给小于需求,或者说产能小于消费,就说明社会收入分配过于公平,损害效率;如果供给大于需求,或者说产能大于消费,就说明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效率过高。

我们改革了30年,在改革初期,小平同志讲,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从上面的理论结论来看,这就是针对当时的收入分配过于平均而言,过于平均就是基尼系数太小了,所以没有效率,供给小于需求。小平同志提出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率、增加供给,要扩大收入差距。他后面又讲,当财富增加了以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了以后,我们最后要实现共同富裕,他是从政治经济发展的全面战略提出这个意见的。

从上述理论结论来看,共同富裕就指的是要控制收入差距。只有共同富裕缩小收入差距,才能扩大消费需求,使需求较快增长以与供给平衡。所以邓小平同志的两句话,一开始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说以后实现共同富裕,从理论角度说反映的就是我们国家所谓公平和效率的均衡点。改革开放初期过于公平,效率太低,证明的依据就是产能或供给过小,不能满足消费需求。现在则是效率比较高了,但是公平不够。证明的依据就是消费需求不足,而产能或供给过剩。

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有没有内在的联系?现在产能过剩反映在居民收入差距上,就是居民收入差距太大了,因此消费需求就不足。再深入一步,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跟市场经济有没有关系?是因为市场经济本身就具有这样一种特征、规律呢?还是由于其他原因造成收入差距扩大。

先说《资本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分析当时资本主义的结论是:那个时候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定会导致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即:无产阶级绝对和相对贫困化。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所以当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产能越来越过剩时,生产关系就要爆炸。经济史告诉我们,在资本主义体制下市场要用破坏性的方法来解决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比如牛奶倒到大海里等等,这些破坏性恢复产能和需求平衡的方法意味着巨额社会财富的损失。

列宁把马克思所讲的那个阶段的资本主义定义为自由资本主义,是以商品输出为特征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列宁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已经不是自由资本主义,而是以资本输出为特征的垄断资本主义。现在的问题是,当代资本主义的特征是不是仍然是资本输出?还叫不叫垄断资本主义?事实是:当代资本主义的特征既不是商品输出也不是资本输出,所以现在已经不能叫自由资本主义或垄断资本主义了。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当代资本主义的特征是货币输出、金融衍生产品输出,所以,当代资本主义应该叫金融资本主义。

是不是只有马克思那个阶段的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才具有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和规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其他更高级的阶段,在垄断资本主义和金融资本主义阶段,这个趋势和规律存在不存在?再进一步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不存在这样的一个趋势和规律?

我们先分析资本主义高级阶段。美国的数据说明美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这是美国《商业周刊》登的一个材料。说1979年到2007年的28年期间,美国非管理人员的雇员(就是蓝领工人)占雇员总数80%,他们的平均小时工资仅上升了0.1%。数据还讲本世纪初美国整个劳动生产率上升了11%。根据这个数据我们可以想象美国的经济发展,劳动生产率的上升所产生的巨额财富有多少,但占劳动者80%的所谓非管理人员的雇员的工资水平仅仅提高1‰。这些数据就说明了在美国这样一个已经是很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作为金融资本主义的代表,仍然存在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这些数字证明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一个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不仅是马克思讲的被列宁定义为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有这个趋势,列宁定义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仍然有这个趋势,到目前的金融资本主义阶段,美国仍然存在这个趋势。这个结论是统计数字实证得出来的。

实际上,我们回顾美国的房地产次贷泡沫,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说,可以说在美国居民总收入水平已经很高的情况下,由于美国居民收入差距仍然按照上面所说明的趋势持续扩大,以致供给远远大于消费需求,全社会无法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为了避免出现破坏性的调整来实现(或恢复)供给和需求的平衡,美国一直都在充分发挥按揭贷款方式把居民未来的收入形成今天的需求以支撑今天已经过剩的供给。但由于居民收入差距所导致的供给大于需求的量太大,仅依靠按揭贷款的杠杆率把未来收入转化为今天的需求量还是不能完全消除供给大于需求的差额。

金融家们发明了次贷,最后创新出MBS、CDO,CDS等更高杠杆率(最高有50倍-60倍)的金融衍生产品。几十万亿美元金融衍生产品的销售为支撑房地产业的产能提供了需求。使美国的居民需求(包括由衍生产品形成的虚拟需求)的增长在相当长的时期支撑了美国经济增长。极高杠杆率的金融衍生产品除了通过对美国以外的企业、个人和政府的销售为美国(作为总体而言)带来巨额实际财富以外,从供给和需求角度说就是为解决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的矛盾而由金融家们创新出来的虚拟需求。

再看中国。中国有不同的学者做过很多基尼系数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数字结论也不完全相同,有的说0.42,有的说0.45,有的说0.48,但所有研究报告有一个结论是相同的,就是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篇2

关键词:认识 有理数 产生 背景 应用

数,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的概念的每一次扩充都标志着数学的巨大飞跃。一个时代人们对于数的认识与应用,以及数系理论的完善程度,反映了当时数学发展的水平。今天,我们所应用的数系,已经构造的如此完备和缜密,以致于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中,它都成为基本的语言和不可或缺的工具。我们将广义整数与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广义整数包含着整数与哲理整分数(哲理整小数)、分数包含着哲理整分数(哲理整小数)与普通分数(普通小数)等等。

一、 首先来讲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比如在远古时代为了计数牲畜的买卖量,往往采取用绳打结的方式计数,极其地不方便交易。人们由于为了记数排序的方便、比较量的大小情况。产生类似于1、2、3…这样的自然数(正整数),并且随着古人们交易奴人和牲畜数量不断增加,记数时就不得不由个位逐渐向十位、百位、千位这样无限制地拓展。可以说数其实在人类社会初期并没有产生,即使产生了记数时用到的位数并不多也不大,但是随着生产以及生活实际的需要不得不拓展自然数的位数,可见数的产生和发展是与我们人类社会产生与发展密不可分的。

又比如由于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表示“没有”“空位”,产生了数“0”,也意思是说当我们用“0”这个数来表示存在与否的时候,代表的意思就是“空位”、“不存在”的意思,当我们用“0”这个数表示数量上的情况,代表的意思就是“没有”的意思。接着我们来看“9”和“10”,当古人计数数到了9后就遇到了麻烦,因此为了突破计数上的束缚,于是古人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就约定俗成数了“9”就进位开始数“10”,毕竟“10”这个数字比“9”多一位数字“0”,认为他就比“9”大“1”,那么数了10后又数几呢那好就数“11”,因为我们单个数时数了“0”后就紧挨着的是“1”,所以依此类推就该是用“12”“13”“14”......计数了.那由此可发现“0”在我们生活计数实践中少了真还不行,数的进位也就无法有效进行。

那么分数的产生又是如何地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人类历史,特别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个人力量无法和大自然抗衡,原始的居民大家必须一起捕猎狩猎才能捕获大型的凶猛的哺乳野生动物,不这样他们食物来源就很难保障生存下去就会很困难。然而打猎的食物大家都得分享就必须合理分配;接着我们来看远古氏族社会分物时遇到的困惑,当某位氏族首领要给他们的下一代分田分屋分担财物时,不得不把他们的财物分担均匀;否则就会在他们儿孙子民中间产生怨气和矛盾甚至引起纷争,由于人类历史演变的需要由此渐渐地产生了分数。

而小数呢?在现代社会生产实践中往往我们测量数据的结果不是整数,需要用小数表示,所以就很自然地出现了小数。

历史上,负数概念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解决实际问题中出现了“不够减”的情况。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必须使用负数去解释的现象,否则我们要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时就会困难重重,就会无法恰当地描述生活生产实践活动,因此负数的引入确实也是生活的实际需要。

二、以生活实例来阐述负数的作用和应注意的细节

(一)接下来我们来思考下面的问题如何用数学语言表示:

1、温度零上10℃和零下10℃?

2、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和向西行驶2千米?

3、收入500元和支出237元?一个国家的进出口总额?

4、水位升高1.2米和下降0.7米?

5、买进100辆自行车和卖出100辆自行车?、、、、、、

( 二 )、观察问题的共同点:必须用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来表示。

( 三 ) 、讨论问题:如果还按照原来所学的数来表示,可能会产生什么样麻烦?势必会令人产生误解。

( 四 )、解决方式:于是现在我们引入另一类型的数,我们称之为负数,它用来表示相反的量,前面加上符号‘―’,后面加上数字。前者直观地表达了相反的含义,后者就很直观地表达了相反的数量究竟为多少,所以负数由此产生了,可见负数的产生和作用与生活生产的需要密切相关。

( 五 )、负数理解上的误区:我们把这种前面带有符号“+”的数,如+3、+5、+6、+9、+11、、、、、叫做正数,我们把这种前面带有“―”号的数,如-3、-2.3、-100等叫做负数,负数前面的符合为‘―’,不能省略。那么-a,-b这些带有字母的数可以断定为负数吗?答案还要看a b的值等于多少才能确定,要是它们为负的值相反-a,-b就可能成为正数;若a b为零的话,-a.-b就一定不能断定它为负数,因为-a.-b也为零,而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因此在给学生指导此处知识一定要格外注意。

三、用例证来阐释零在生活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问题引入 1:在地形图上表示某地的高度时,需要以海平面为基准(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那么此时的零表示什么含义呢?我想海拔0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就比较合适。

问题引入2:在描述某地甲不同季节温度时,需要以0℃为基准,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0℃多少度,负数表示低于0℃多少度。那么此时的0表示什么含义呢?我想温度0表示的是冰点表示的是某种状态。

问题引入3:浙江义乌一家衬衣出口加工厂,2008年以前销量很好,年销售额盈利为500万,随着全球经济恶化为了维持厂不倒闭反而亏了428万,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企稳回升改变了管理模式年终财务盈利靠近0万元。那么此时的0万元表示什么含义呢?我想此时的0表示的是一个界点,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是一个中性数,完全可以说明这个公司目前的经营亏损状态。

由此可见0的意义已完全超出了“没有”的限制,它完全超出了自然数要表达的意思。

四、实际问题中需要正数和负数来表达的词语汇总。

由于正数和负数来源于生活,所以生活中有很多数量关系得用正负数来表达,我们就把常见需要用正负数表达的词汇归纳总结给大家。

(一)需要用正数表达的词汇:盈利,赚了,顺差,买进,收入,上升,上涨,升高,零上温度、、、、、

(二)需要用负数表达的词汇:亏损,卖出,逆差,支出,下降,下跌,降低,降落,零下温度、、、、、

若大家教学中如果愿意多深入探究有理数的来龙去脉和发展史的话,我相信学生们学习有理数的时候就会更加地得心印手,学生们学习数学的乐趣定会油然而生。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篇3

[关键词]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源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1-0019-02

通过课前的检测和访谈,我发现单纯地借助分数来理解小数的意义对学生来说十分困难。因此,我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时,首先借助小数的直观模型沟通了整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再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感受学习小数的作用和价值。

一、沟通小数与整数的关系,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由于学生是第一次认识小数,他们头脑中必然会出现“为什么要学习小数”这样的疑问。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很有必要让学生经历从整数延伸到小数的过程,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师:同学们,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就学了数数,现在我们会数数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信封,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里面有几个涂色的正方形吧!

(教师一边出示涂色的正方形,一边让学生数数)

生(齐):1,2,3,4,5,6,7,8,9。

师:如果再来一个就是――

生(齐):10个。

师:如果我们10个10个地数,10个10就是多少?10个100呢?

生1:10个10是100,10个100是1000。

师:很好,我们继续数涂色的小正方形。如果是这个呢?(如右图)

生2:这个正方形没有全部涂满颜色,我们怎么数呢?

生3:用分数的几分之几或者用小数来表示。

从学生一年级学过的整数入手,缓缓引出新知――小数。简短的数数过程,呈现了小数产生的数学史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借助数学模型,明晰一位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在教学第一学段的“认识小数”时,教师往往是借助长度单位或者人民币等具体的量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这样教学,会导致学生只认识具体生活情境中的小数。学生在学习小数时,不应该仅仅局限在生活情境中,更要借助抽象的模型来认识小数。因此在课堂上,我利用长方形这个数学模型,通过猜测、辨析、验证等环节,让学生知道一位小数是把“1”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几份的分数。

师(课件出示:把1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涂色的有4份):你能用一个小数来表示吗?为什么?

生1:0.4。因为把1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0.1,涂色的有4份,所以是0.4。

师(课件出示:把1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涂色的有4份):你能用一个小数来表示吗?为什么?

生2:把1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就是0.1,涂了4份就是0.4。

生3:我不同意生2的说法,我觉得平均分成10份,涂这样的4份才是0.4。

师:那能用哪一个分数来表示呢?

生3:由于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这样的涂色部分可以用4/5表示,用小数表示的话就是0.8。

师:听懂生3的意思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课件演示:把原来的5份变成10份,涂色部分就从原来的4份变成8份)现在知道用哪个小数来表示了吗?

生(齐):0.8。

这样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一位小数就是把“1”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几份的分数,从而理解小数的十进制关系。

三、制造悬念和冲突,明晰两位小数的产生的意义

如果教师只是平平淡淡地讲课,那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例题,将例题讲深讲透,并且在适当的地方设置悬念和冲突,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明晰两位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师:你觉得右图的涂色部分能用哪个小数来表示?

生1:0.9。

生2:我觉得用刚才学过的一位小数都不能表示。我认为是0.88。

生3:我认为是0.89。

师:到底是多少?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课件展示把0.1平均分成10份)现在你认为哪个同学的说法对呢?为什么?

生4:0.89。因为这个正方形的倒数第二行被平均分成了10份,涂色的有9份,所以是0.89。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样的1小块表示多少?

生5:0.01。我们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1份就是0.1。再把0.1平均分成10份,1份就是0.01了。

师:也就是说,现在把整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多少份?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6:100份。因为先把整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份,再把每一份都平均分成了10份,10乘10等于100,所以就是100份。

在环节中,教师有意识地设置悬念和冲突,从而顺理成章地激发学生产生学习两位小数的需求。通过借助学生的经验迁移,沟通了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之间的联系。

四、自主辨析讨论,明晰三位小数产生的意义

有了前面的活动经验,在这个环节中我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讨论、研究三位小数的读写法和意义。

师(出示三位小数0.412。学习要求:学会0.412的读法和写法;思考在正方形中怎么表示0.412):同学们,请你们在小组里自学后讨论,完成上面的两个要求。

生1:我会读小数0.412了,读作零点四一二。0.412是指把整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0份,涂色的有412份。

师:为什么你想到要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0份?

生1:因为把1平均分成10份是0.1,把1平均分成100份是0.01,那么把1平均分成1000份就是0.001。

生2:我觉得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0份太麻烦了。我们可以把一个正方形先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0.1,我们涂上4份;再把第5份平均分成10份,我们涂上1份;最后把第5份里的第2小份再平均分成10份,再涂上2份就可以了。

师:你为什么这样分?

生2: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0.1;把0.1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0.01;把0.01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0.001。

师:其实像你这样分好后,也就是说把整个正方形分成了多少份?

生3:1000份。

在学生自主学习三位小数的环节中,学生创造了两种方法表示小数0.412,这样有效沟通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之间的关系。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篇4

关键词:分数应用题 ;教学策略;分数意义;数量关系

小学阶段的应用题主要包括整数(小数)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这两种类型,进入小学的五、六年级,分数应用题便开始进入学生的视野,由于分数应用题自身的特殊性,给学生和老师都造成了一定的困惑。

一、分数应用题难在哪?

造成分数应用题难学难教的因素有以下3个:缺少生活经验支持,分数的抽象性导致数量关系模糊,受制于单位“1”的量。

1.缺少生活经验的支持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恰恰在我们的生活中,孩子们面对的是一个整数和小数的世界,他们接触分数的机会少之甚少,甚至很多小孩根本没接触过,正是缺少了生活经验的支持,无形中提高了分数应用题的难度,同时造成了一部分孩子迷失在分数应用题的“大海”中。

2.分数应用题的抽象性导致数量关系的模糊

分数与整数的一个最大区别在于整数是直观的,形象的,是多少就是多少,而分数是抽象的,它“看不到,摸不到”,你首先要找到单位“1”的量,理解这个分数在问题中的意义,进而呈现平均分的过程,最后得出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这一个相对复杂和抽象的过程对一部分孩子来说是非常有难度的。

3.受制于单位“1”的量

分数在具体问题中所表示的数量多少是由单位“1”的量和这个共同分数共同决定的,单位“1”的量不一样,这个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的多少也是不一样的。经过多年教学发现,单位“1”的量是造成分数应用题难的一大因素。

二、分数应用题怎么“教”?

1.落实分数意义的教学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同学在解决分数应用题出现的错误几乎是相同的,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单位“1”的意义不理解;分数在具体情境中的意义不明白。

(1)准确把握单位“1”的意义

有部分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会忽略或者淡化对单位“1”的意义教学,认为这很简单,学生容易掌握,其实不然,首先单位“1”的意义是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其次单位“1”对一个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抽象的概念。单位“1”的意义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就会造成对问题中的分数意义理解出现偏差,对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造成误解。

那什么是单位“1”? 我认为它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来解释:

【1】它的对象是一个完整的量(比如一段路程、一筐苹果等)或一个数(正数),也可以是多个物体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并赋予自然数1的特性,可记为“1”。

【2】它的作用是作为一个比较的标准,或者是一个“参照物”。

例题:今年产量比去年产量提高了1/100

“今年产量”和“去年产量”在作比较,是把“去年产量”作为一个比较的标准,“今年产量”在这个标准的基础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高了1/10),那么 “去年的产量”具备单位“1”的量的特征,那么它就是单位“1”的量。

(2)分数意义教学应该在具体的生活问题情境中展开

分数是有“生命意义”的,它在现实生活中是有存在价值的,一旦赋予它一个不同的生活背景,它就会产生新的“生命”,我们在教学时,应该给予它丰富的生活情境,才能让它焕发出更精彩的“生命”,也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分数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价值,。

教学片断:

师:刚才同学们总结了分数的意义,其实分数在现实生活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请同学们以1/3为例,说说这个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究竟能表示多少?

生1:如果是我们全班人数的(33人)的1/3,那么它所对应的人数就应该是11人,33÷3=11(人)

生2:如果是某商品的价格(120元)降低了1/3,那么它所对应的价格就是降低的价格40元,120÷3=40(元)

生3:今天我坐车上学,比平时走路(45分)少用了1/3的时间,那么它所对应的时间应该是减少的时间15分钟,45÷3=15(分)。

三、正确分析数量关系

只有在充分理解分数意义和单位“1”的意义的基础上,探究题中的数量关系才能顺利展开,只有了抓住了题中的数量关系,才能正确解决问题,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所以说这是分数应用题教学的核心部分,前面所有的工作都是为它做准备的。如何抓住题中的数量关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入手。

(1) 抓住本质,巧画线段图,化抽象为形象

分数虽然比较抽象,但是它的本质其实很简单,就是平均分。抓住这个分数本质,借助线段图,既能够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又能使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直观得呈现在学生眼前,这是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最佳途径。

作图方法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解题的正确性,因此必须做到准确作图。作图的基本方法是:(1)必须先画表示单位“1”的线段,平均分成若干份 (2)根据题中的分数意义,画出表示另一个量的线段,标出相应的份数。

作图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认真看图,分析思考,理解数量关系,使学生的思维与作图同步进行,这样就能充分发挥线段图的直观启示作用。

例如:“男生比女生多1/3”

第一步:女生人数是单位“1”的量,平均分成3份。

第二步:根据1/3,得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了其中的1份。

从线段图中可知:

(1) 男生人数(4份)是女生人数(3份)的4/3,得出数量关系: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4/3。

女生人数(3份)是男生人数(4份)的3/4,得出数量关系:

女生人数=男生人数×3/4。

(2) 男生人数有4份,女生人数有3份,得出数量关系: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3×4 女生人数=男生人数÷4×3

(2)从关键句中分析数量关系

分数应用题中含有分率的句子是解题的关键句,这样的关键句是正确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的依据。

例题:六(1)有女生15人,男生人数多了1/3,男生有多少人?

方法1:从1/3入手,正确分析它在关键句中的意义。

首先对关键句“男生人数多了1/3”做一个简单的推理和补叙,应该是“男生比女生多多了1/3”,因此“女生人数”是是单位“1”的量,因此1/3是指女生人数的1/3,则男生人数比女生多出来的那部分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3,于是得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女生人数×1/3。

参考文献: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篇5

1结果与分析

1.1地下水埋深对玉米形态指标的影响

水分是制约作物生长发育最主要的生态因子之一.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夏玉米株高hz随播种后天数tb的变化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生长前期地下水位埋深对玉米株高影响较小,而生长中、后期,不同地下水埋深处理间株高差异变大,到了抽雄吐丝期,各处理高基本不再变化,此时,不同地下水埋深株高大小依次为DGW-04,DGW-02,DGW-06,DGW-08,DGW-10,DGW-12,但方差分析(LSD法,下同)表明各处理之间夏玉米株高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不同地下水埋深对夏玉米株高的影响不大.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夏玉米叶面积指数a随播种后天数tb的变化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不同地下水位埋深处理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较大.在生长前期,地下水埋深较浅的DGW-02和DGW-04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增长较快.在拔节后期(播种后70d左右),各处理叶面积指数均达到最高值,此时,不同地下水埋深叶面积指数大小依次为DGW-04,DGW-06,DGW-02,DGW-08,DGW-10,DGW-12,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之间夏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玉米生长后期,地下水埋深较浅的DGW-02和DGW-04处理叶面积指数衰减较快,减少幅度分别达到603%和487%;其他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变化幅度较平缓,减少幅度在379%~412%.不同地下水埋深夏玉米茎粗b随播种后天数tb的变化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在生长前期,地下水埋深对茎粗增长影响不明显,在拔节后期(播种后70d左右),各处理茎粗基本定型,达到最高值,此时,不同地下水埋深茎粗大小顺序依次为DGW-04,DGW-06,DGW-02,DGW-08,DGW-10,DGW-12,方差分析表明,DGW-04处理与DGW-08,DGW-10,DGW-12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处理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述表明,地下水埋深过浅或过深均会抑制植株叶面积指数和茎粗的增长.

1.2地下水埋深对玉米植株根系的影响

根系在作物吸水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决定作物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根系的生物量是植物吸收的物质基础,较大的根系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夏玉米不同地下水位埋深处理单株植株根量及根数测定结果见图4-5,其中tp为各生育阶段.从图中可以看出,苗期,夏玉米根系刚开始发育,地下水埋深越浅,水分向上传输越容易,土壤水分充足,其根系数量和根系干质量就越大,此阶段各处理的单株主根系数量除DGW-06,DGW-08和DGW-1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处理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下水埋深各处理的单株根系干质量DGW-02与DGW-12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处理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拔节期,夏玉米根系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土壤水分的影响也非常明显,表面上地下水埋深越浅,其根系数量和根系干质量就越大,但实质上根系生长已受到抑制,其增长幅度明显降低,此阶段地下水埋深各处理的单株主根系数量DGW-12与DGW-02,DGW-04处理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处理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地下水埋深从小到大与相同处理苗期主根系数量相比增加了1212%,968%,1034%,1071%,1481%和2500%.地下水埋深各处理的单株根系干质量DGW-02,DGW-04,DGW-06,DGW-08分别与DGW-10和DGW-12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处理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地下水埋深超过08m后,对根系干质量影响较大;地下水埋深从小到大与相同处理苗期根系干质量相比,地下水埋深从小到大各处理分别增加了19898%,23333%,26049%,26835%,21507%和23875%.抽雄吐丝期,夏玉米根系发育完成,其根量到达最大,随着地下水埋深增大,根系发育渐趋良好,根系深扎加大,根系数量和根系干质量增大.此阶段地下水埋深各处理的单株主根系数量除DGW-06,DGW-08和DGW-1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处理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下水埋深各处理的单株根系干质量DGW-02,DGW-04,DGW-06,DGW-08分别与DGW-12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处理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生育期地下水埋深影响了作物根系的发育及其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并导致主根下扎深度和土壤不同层次根系分布密度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土壤水分对根系生长作用和根系对土壤水分状况适应性反应的综合体现.根系伤流强度可以反映出植株自身的水分状态,伤流强度量越大,根系活力越强,根系主动吸收能力越强,对地上抗旱支持功能就越强,对延缓叶片衰老和最终产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9-10].夏玉米各生育期不同地下水埋深单株植株伤流量测定结果如图6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地下水埋深处理下夏玉米单株根系伤流量随生育进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即苗期和拔节期先增大,抽雄吐丝期达到高峰值,进入灌浆成熟期之后急剧减小.这表明玉米根系活动能力在抽雄吐丝期最旺盛.同一个生育期内根系伤流量受地下水埋深程度影响而变化.在苗期至抽雄吐丝期,地下水埋深越深,单株根系伤流量就越大,各处理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苗期到抽雄吐丝期3个生育阶段,DGW-12处理单株伤流强度分别为DGW-02处理的226,184和215倍;到了灌浆成熟期,根系功能减退,单株根系伤流量急剧减小,5个处理平均仅343mg/h,各处理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夏玉米生长前和中期,地下水埋深对其根系伤流量影响较大,而后期无统计学意义.

1.3地下水埋深对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表1为不同地下水埋深处理下玉米穗部性状、产量及构成因素,其中ls为穗长,bs为穗粗,bt为秃尖长,ns为穗粒数,m100为百粒质量,pc为生物产量,pe为经济产量.通过对不同地下水位埋深处理下的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果穗粗和生物产量各处理间有一定的差异,但表现并不明显.不同地下水埋深处理的穗长、秃尖长、穗粒数、百粒质量和经济产量处理间的差异表现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夏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地下水位埋深对产量性状及经济产量的影响较大[11].地下水位埋深较大(>60cm)或地下水位埋深较浅(<40cm),将影响穗长、秃尖长、穗粒数及百粒质量,从而导致减产.根据试验结果,近似地可以得到地下水位埋深(x,m)和夏玉米经济产量(y,kg/hm2)之间的统计关系:y=634714+376988x-357039x2,R2=07120.进一步分析得到当x=053m时,y值最大.由此,在无外界补水的前提下,理论上可以认为053m就是当地夏玉米最优地下水埋深.DGW-04和DGW-0.6处理的各项穗部性状均好于其他处理.直接验证了最优地下水埋深。

1.4地下水埋深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

地下水埋深对土壤水分分布有很大的影响.地下水埋深越大,地下水向上运动到达根区的路径越长,地下水对土壤水的补给量越少.表2为不同地下水埋深夏玉米包气带土壤含水量随生育期的动态变化.从表中可知,地下水埋深愈浅,包气带土层土壤含水量愈高.当地下水埋深较大时,表层受地下水补给的水量大大减小.同一地下水埋深处理在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地下水埋深从小到大各处理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2,005,002,005,010和016.根据试验资料,对地下水位埋深(x,m)和0~80cm土层全生育期包气带土层平均土壤含水量(y,占田间持水量%)进行回归分析,两者呈二次曲线,即y=1857x2-6175x+10250,R2=09998,回归方程在P<0.01水平下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夏玉米生长期的土壤含水量随着水位埋深加大而降低,反之则高。

1.5不同地下水埋深对夏玉米耗水特征的影响

同样的作物和土壤条件,唯一不同的是作物各生育阶段地下水埋深处理,却反映出植株耗水量不同,这说明地下水埋深是影响作物耗水的一个重要因素[12-15].表3给出了不同地下水位埋深夏玉米各生育阶段及全生育期耗水量、耗水模系数及耗水强度.其中,σ1为耗水强度,I1为耗水量,λ为耗水模系数.从表中可知,随着地下水位埋深的增大,夏玉米全生育期耗水量、阶段耗水量及耗水强度减少.通过对夏玉米各生育阶段地下水位埋深(x,m)和夏玉米耗水量(y,mm)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呈线性负相关,回归方程在P<001水平下具有统计学意义;苗期,y=-6960x+16362,R2=09610;拔节期,y=-4275x+10626,R2=09030;抽雄期,y=-5267x+14258,R2=09530;灌浆期,y=-4825x+9163,R2=08420;全生育期,y=-21328x+50412,R2=09550然后,通过对夏玉米各生育阶段地下水位埋深(x,m)和耗水强度(y,mm)进行回归分析表明,两者同样呈线性负相关,回归方程在P<001水平下也具有统计学意义;苗期,y=-174x+409,R2=09610;拔节期,y=-204x+506,R2=09030;抽雄期,y=-211x+570,R2=09530;灌浆期,y=-230x+436,R2=08420;全生育期,y=-199x+471,R2=09550.上述表明,夏玉米耗水量、耗水强度随着水位埋深加大而直线降低,反之则高;而在相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夏玉米耗水量前期随着根系加深而增大,到抽雄吐丝期达到最高峰,后期随着玉米灌浆成熟耗水量逐渐减小.不同地下水埋深处理各阶段耗水模系数基本一致,这主要是由夏玉米生育期耗水特征决定的.

1.6地下水埋深对夏玉米地下水利用量的影响

当地下水埋深较浅时,地下水通过毛管作用上升补给夏玉米根区土壤,供作物植株体蒸腾消耗和表土棵间蒸发,地下水补给量也较大,甚至地下水补给量与耗水量差为负值(如DGW-02),地下水消耗起到主导作用.当地下水埋深较深时,土壤水与地下水转化量较小,地下水直接提供夏玉米生长所需的水分减小.表4为不同地下水埋深处理夏玉米地下水利用量,其中σ2为补水强度,I2为补水量,η为占耗水比例.由表4可知,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大,地下水补给量逐步减小,即地下水补给土壤水量随地下水埋深的增大而减小,地下水对夏玉米耗水的动态调节作用依次减弱.在夏玉米各生育期,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大,地下水补给量和补水强度均减小,地下水补给量占耗水量的比重逐步降低,为此,对夏玉米各生育阶段地下水位埋深(x,m)和地下水补水量(y,mm)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呈线性负相关,回归方程在P<001水平下具有统计学意义;苗期,y=-12791x+17131,R2=09920;拔节期,y=-8869x+11746,R2=09850;抽雄期,y=-7851x+11021,R2=09950;灌浆期,y=-7200x+9520,R2=09890;全生育期,y=-36711x+49418R2=09950.然后,通过对夏玉米各生育阶段地下水位埋深(x,m)和地下水补给强度(y,mm)进行回归分析表明,两者同样呈线性负相关,回归方程在P<001水平下具有统计学意义;苗期,y=-320x+407,R2=09420;拔节期,y=-320x+428,R2=09910;抽雄期,y=-422x+560,R2=09850;灌浆期,y=-314x+441,R2=09950;全生育期,y=-343x+453,R2=09890.这说明夏玉米生长期各阶段地下水补给量均随着地下水埋深增大而直线降低,反之则高;在相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整个生育期夏玉米地下水补给量呈抛物线变化趋势,即生长前期先增大,抽雄吐丝期达到最高峰,后期随玉米灌浆成熟,日耗水量减小,地下水补给量逐渐减小,与耗水特征基本一致.27地下水埋深对夏玉米水分利用率的影响水分利用率系指作物经济产量与作物全生育期耗水量的比值,即WUE=Y/ET,(1)式中:WUE为水分利用率,kg/m3;Y为作物经济产量,kg/hm2;ET为玉米耗水量,m3/hm2.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玉米水分利用率存在差异.整体上,随着地下水埋深增大,水分利用率增大,但增大幅度略有差异.地下水埋深在02m时的水分利用率最低,仅为145,说明过浅的地下水埋深会导致作物受渍,引起根系缺氧,制约作物生长发育,降低了作物的水分利用率;地下水埋深04~10m处理,水分利用率变化幅度较小;而当地下水埋深到达12m时,水分利用率急剧增大,比地下水埋深02m时增大了851%,这表明地下水埋深处于适宜条件下,可以营造良好的作物根系吸水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有利于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率.

2结论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篇6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信息革命影响下,发达国家的社会生产关系在其资本主义私有制本质不变的前提下,在所有制结构上经历了又一轮重组,形成了垄断大资本所有制与中小资本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格局,这种格局表现为工人阶级就业的企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企业结构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小企业的增多,相应地在中小企业就业的工人数量增多,这对工人阶级的生存面貌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所有制结构的内涵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任何一种生产关系都是一个体系,包含着在直接生产过程和再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中人与人之间的多方面关系,包括(狭义的)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仍是在物与物的关系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这种权力关系的法律表达用语就是所谓的权利关系。

 

在生产关系体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生产资料所有制所体现的权力关系可以离开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而独立存在。离开了对直接生产者的控制权力、对剩余劳动的占有权力和对产品的支配权力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作用也无从体现,甚至所有制本身也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意义。

 

生产资料所有制本身,同样包含着一组权力关系。马克思曾在研究生产资料所有制或财产的所有权时特别分析了财产的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等,它们是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权力关系的法权表现。生产资料所有制所包含的这组权力关系是互相联系而又可能分离的[1](PIX)。在某些经济制度下,生产资料所有制(或所有权)所包括的各种权力(或权利)统一为一个整体属于生产资料或财产所有者;而在另一些经济制度下,所有制的各种权力(或所有权的各种权利)则可以分解或分别属于不同的经济主体。例如在亚细亚的所有制形式中,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或财产存在着所有者和占有者的分离。“在大多数亚细亚的基本形式中,凌驾于所有这一切小的共同体之上的总合的统一体表现为更高的所有者或唯一的所有者,因而实际的公社却只不过表现为世袭的占有者。”[2](P467)“在亚细亚(至少是占优势的)的形式中,不存在个人所有,只有个人占有;公社是真正的实际所有者;所以,财产只是作为公共的土地财产而存在。”[2](P475)

 

马克思在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更加详细考察了各种财产权利分离的情况:如农业中土地所有者的土地由租地农业家经营时,即出现土地所有权与土地经营权的分离;当工商业资本家利用借贷资本经营企业时,即出现资本所有权与资本使用权的分离;在股份公司中,分散的股权所有者委托经理人员管理企业,即出现资本所有权与资本经营权的分离等。这些分析在方法论上意味着所有制本身是考察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定历史时期的现实社会中,既有不同性质的所有制关系并存,各种所有制关系又包含着一组权力关系。所以,所有制结构可区分为抽象程度不同的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不同性质的所有制并存所形成的所有制结构。任何社会作为一个复杂的生产关系体系,必然存在着多种不同性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因为任何社会的生产力状况和生产技术条件都不是单一的,而和不同性质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技术条件相适应,就会有不同性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从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各种社会形态的更替看,一个社会在主导的生产关系之外,通常存在着过去社会生产关系的存续或残余,以及未来社会生产关系的萌芽。在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并存中,总有一种所有制起基础或主导作用,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特征。这个层次的所有制结构,是和社会生产力相对应的,体现为物质生产(作为内容)的社会“形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常常把所有制直接称之为所有制形式或占有形式。但所有制形式本身仍然有内容和形式之区分,这就是第二层次的所有制结构。

 

第二个层次是同一性质所有制的不同实现形式的并存所形成的所有制结构。生产资料所有制本身可能存在不同的具体实现形式,也可能随着生产力和经济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具体形式上的变化。因此,对于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来说,它们在现实中会有各种具体实现形式的空间并存,或不同具体实现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但这些具体实现形式的变化并不必然改变该主导的所有制的性质。

 

马克思在谈到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的发展时指出:“这种向股份形式的转化本身,还是局限在资本主义界限之内;因此,这种转化并没有克服财富作为社会财富的性质和作为私人财富的性质之间的对立,而只是在新的形态上发展了这种对立。”[3](P498-499)恩格斯也强调:“无论是信用无限膨胀的工业高涨时期,还是由大资本主义企业的破产造成的崩溃本身,都使大量生产资料不得不采取像我们在各种股份公司中所遇见的那种社会化形式”[4](P405-406),“但是,无论转化为股份公司和托拉斯,还是转化为国家财产,都没有消除生产力的资本属性”[4](P407)。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是基础,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根据。在资本主义的历史上,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一方面曾与不同性质的非资本主义的小生产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乃至奴隶制并存,另一方面它本身又体现为不同的具体实现形式,如业主所有制、合伙所有制、股份所有制甚至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私有制仍占统治地位,这也是其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主要基础。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基本特征正是占有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者在雇佣劳动的基础上剥削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所有制统治范围的扩大,可以从各资本主义国家受雇于资本的劳动者人数和比重的增加上直接表现出来[5]。工人阶级队伍的扩大,正说明资本主义所有制在各发达国家占据统治地位之后,仍在持续扩展和巩固着自己的势力。

 

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范围日益拓展,落后的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日益缩减乃至消失,一些非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因素也在积累和演进。截止到20世纪70年代左右,各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拓展到整个社会范围,居民的无产阶级化过程在历经曲折后初告完成。针对这一历史背景我们认为,对资本主义所有制因素的研究,既要考察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与其他不同所有制的相互关系和消长,也要分析资本主义所有制不同实现形式的演变和重组,以便深入研究发达国家阶级关系特别是工人阶级和普通劳动群众状况的变化。

 

在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从规模上划分,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两种主要形式是中小资本所有制和垄断大资本所有制。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建立在少数人占有资本并剥削雇佣劳动的基础之上[1](P260-261);换言之,利用对资本的拥有而实现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和控制,是这两种形式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共性。但二者也有重大差别,这就是在生产和资本集中的基础上,垄断大资本所有制不但扩大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控制,而且实现了对社会经济和主要市场的支配。在垄断大资本所有制条件下,资本主义私有制不仅表现在对雇佣劳动者的直接控制和剥削上,而且表现为通过控制市场对其他企业劳动者不同程度的间接控制和剥削。这意味着垄断大资本所有制相对于中小资本所有制不仅表现为资本规模的差异,而且具有资本性质上的不同。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垄断大资本所有制与中小资本所有制并存的结构变迁,反映在企业层面上就是垄断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消长关系。

 

二、所有制结构的“信息化”重组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垄断大资本所有制和中小资本所有制的结构关系,可以通过企业层面上垄断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消长关系来考察。

 

二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小公司的蓬勃发展,构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对中小企业发展根源的研究中,一些学者主要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生产社会化理论的重新思考。邱海平认为,马克思的“生产社会化”范畴本来具有二重含义:一方面指生产的集中化和大型化,另一方面指生产的相互依存关系[6]。因此,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社会化也必然具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种是生产的集中化、一体化、大型化,另一种是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的集中化就是企业规模和协作劳动规模的扩大;社会分工的发展就是生产过程的分化、协作内容的简化以及企业规模的小型化。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生产的集中化、大型化同社会分工的细化并不矛盾,它们都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一方面,通过生产的集中化,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和规模效益得以提高。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有三种实现形式:第一种是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上的集中和垄断,主要是横向一体化,美国的微软公司、Intel公司是典型代表,这是集中和垄断的主要形式;第二种是以一定的社会分工转化为企业内部分工为特点的生产集中,主要是纵向一体化;第三种就是二战后出现的跨行业、跨部门的“混合联合”,这是一种混合一体化。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集中,企业规模得以扩大。

 

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分工和实现专业化,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由于专业分工而同样得以提高。社会分工的发展具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从企业内部的分工转化为企业之间的分工。结果是一些生产过程和生产环节从原有的企业内部分离出来,由另外一些独立的企业来承担。而原有企业和新企业由于生产专业化加强了,也为生产规模的扩大创造了条件。社会分工发展的另一种形式,是在现有的生产基础上创造新的分工关系,即生产新的产品或设备或开辟新的生产领域,这一点在信息革命的发展过程中表现最为突出[7]。

 

信息革命的重要成果是电子化和信息化,从而使中小企业得以在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等现代技术的帮助下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它们利用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或研发效率,并且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原来在信息获得上相对于大企业的劣势地位。“船小好掉头”,中小企业更容易适应信息革命条件下产品的多样化、小型化和更新速度快的趋势。信息革命还推动了发达国家的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协作,使大企业所需要的大量零部件、工艺加工过程和后勤服务等可以依靠中小企业完成,导致中小企业的广泛发展。

 

在信息革命条件下,技术创新进程加快,新的科技成果不断出现,而小企业规模小、投资少、管理效率高,可以比大企业更适合完成新科研成果从技术、工艺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工作。一系列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得以建立,利用新的技术成果,生产和提供以往不存在的新产品和服务。陈英甚至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工业经济时期”向“后工业经济时期”的过渡中,“生产过程创新”让位于“产品创新”,产品创新在后工业经济时期具有决定意义[8]。英国学者雷·奥基曾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角度对小公司进行技术创新所需要的一系列条件进行了考察。他发现,高科技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比传统工业产品的生命周期要短得多,没有“定型期”,从而没有大规模生产阶段以及标准化阶段。其原因在于“高技术产业聚集的大公司是处于产品连续变革的过程中”,其生产很难标准化,而“任何难于标准化和价格很高的生产都给小公司留下了经营的位置”[9](P54)。因此,高科技小公司的蓬勃发展,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副产品。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革命的兴起,中小企业得到迅速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从而使各发达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大、中小企业间的企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经济的二元化日益突出,相应地,雇佣劳动者的就业分化日益明显。

 

三、所有制结构“信息化”重组的后果

 

从劳资关系的演变看,中小企业的兴旺是与资本力图通过分散生产过程、分裂工人和削弱劳工力量的努力分不开的[10]。除一些高科技或高知识含量的小公司外,绝大多数在中小企业(其中多数从事服务业)就业的雇员大多属于边缘群体,流行着临时用工和不稳定的所谓“弹性的”就业关系,工人的组织程度、劳动条件和工资福利待遇等也比较差。

 

所谓中小企业有各种不同的定义。在美国,1953年的小企业法把小企业界定为独立所有和经营的、在各有关行业不占统治地位的企业,其雇用人数不超过500人,部分制造业和石油业不超过1500人。在西方的学术研究中提及美国、西欧的小企业(或中小企业)时,一般都是指雇用人数在500人以下的企业。日本1963年制定的《中小企业基本法》规定,雇用人数在300人以下的企业为中小企业[11](P107)。为叙述方便,把这类企业统一称为中小企业。

 

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美国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日本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3%,西欧平均约占90%[11](P106)。在德国210万个企业中,雇员数在千人以上的企业只占8%,三分之二的企业是雇员数在4人以下的小企业[12]。据英国小企业服务局(SBS)统计,2003年初,英国约有400万家企业,雇员人数在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约有398.6万家,占全部企业数的99.8%[13]。大多数小企业从事服务业,1999年美国从事服务业的小企业占小企业总数的82%,从事建筑业的小企业占12%,从事制造业的小企业仅占5%[14](P482)。

 

表1汇集了1975年~2008年美国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雇员数和年度工薪支出项目上的变化。可以看出:在企业数上,大企业几无变化,在14000家到19000家之间;而中小企业则从1987年的592.3万家增加到2008年的758.2万家,增加了160多万家;在中小企业中,又以雇员数在2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为主体,2008年高达86%的企业是雇员数2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15](P500)。

 

在雇员人数上,大企业的雇员从1975年到2008年增加了1052万,增长了74%;而中小企业雇员在同期增加了4981.9万,增长了107.4%。各年度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雇员人数之比,1975年为3.27,1997年为4.06,2008年为3.89,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大约4倍于大企业的就业数。中小企业雇员数占雇员总数的比例,1975年为77%,2002年为79.7%,2008年为79.6%。中小企业已成为发达国家雇佣劳动者阶级就业的主体。

 

再从年度工薪支出的数字来看。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年度工薪之比,1975年为2.39,1995年为2.88,2002年为2.89,2008年为2.67。1975年,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人均工薪支出分别为9056美元和12405美元,2002年分别为32696美元和44380美元,2008年分别为38047美元和55490美元。同期,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人均工薪支出之比在68%~73%之间,结合中小企业数量及其雇员数的巨大增长,加之中小企业较高的死亡率,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就业,意味着越来越多的雇佣劳动者转入低工资和不稳定的岗位就业,意味着工人阶级总体生活水平的相对下降。而且,从福利待遇看,雇佣劳动者所享受的医疗保险、退休计划、带薪休假、工伤保险等方面,在大企业就业的职工均要好于在中小企业工作的职工[16]。

 

由以上可以看出,左派学者对这一时期工人阶级状况的如下概括是正确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白领工人’,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被大量裁减,美国工人阶级的就业领域即开始从高薪领域向低薪领域转移……许多职工从工资、福利待遇较高的巨型企业转到了工资低、福利待遇低的小企业。”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篇7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会计电算化; 成本核算; 技巧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基本普及,不少中小企业已在总账处理上实现了电算化,为促进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起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针对中小企业开发的财务软件没有成本模块或会计人员素质问题,在成本核算技术处理时仍然采用手工技术手段,数据质量仍然难以保证。利用已有财务软件的自动转账模块处理成本业务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一、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电算化的意义

(一)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现状

中小型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管理(含财务人员)较少的企业,组织体系通常采用垂直式管理体系,管理跨度较小。

笔者有针对性地对珠江三角洲某市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做了调查。发现:

1.由于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一般企业管理人员对成本核算的意义重视不够,会计对成本的计算凭估计,往往不知道何种产品赚钱何种产品亏损,使企业的经营管理限于盲目。即使使用财务软件的企业,也仅仅是实现了记账的电算化。

2.中小企业使用的财务软件一般是针对中小企业开发的软件,这样的软件没有提供成本核算的模块。会计人员仅对与手工处理方法一致的模块感兴趣,忽略了财务软件技巧性模块的使用,尽管有些中小企业经营者很重视产品成本核算,但由于财务软件功能限制及会计人员的素质问题,使成本核算仍处在手工核算状态,而手工核算成本由于其时效性差、准确率低等特点已严重制约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对经营者的决策很难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电算化的开展也不能使企业经营者满意。

(二)中小企业成本电算化的现实意义

1.可使企业从容面对市场。调查发现,对本企业成本清楚明了的中小企业经营者,能从容面对恶劣经营环境。他们对自己产品的质量在同行中的地位清楚明了,产品价格定位准确,存货管理科学,对企业的发展思路清晰。尽管有的中小企业经营者限于能力不愿发展成大企业,但其企业一般能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顺德不少小企业面对金融危机的坦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促使企业规范运作。顺德有一灯具生产企业曾申请产品进沃尔玛超市,在沃尔玛对其进行审查时,发现其成本核算不清,没有批准其产品的进入。之后,该企业转变观念,加强成本核算的电算化,对存货核算进行规范管理,带动了产、供、销的有条不紊运行,虽然其产品没有进入沃尔玛超市,但却使企业规范运作,走上了健康轨道。

3.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成本核算电算化后,系统可以生成库存商品和生产成本明细账,数据准确度高,免去了繁琐的记账、制表工作,减少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力,使会计人员腾出时间进行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

因此,成本核算的电算化关系到企业的长远生存和发展,应引起中小企业经营者和财务会计人员的高度重视。

二、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下如何进行成本核算

(一)成本核算方法选择

中小企业管理的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应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简化,使成本核算方法能适应其管理现实的需要;同时决定了多数企业应使用实际成本法,而做不到使用标准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

所以,建议中小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进行产品成本核算时,选择实际成本法,并按品种法核算产品成本。

(二)成本相关科目设置

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对涉及成本计算的主要科目设置按以下思路进行:

1.生产成本下不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将生产成本通过项目核算模块按产品设明细账,对各产品设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

2.制造费用科目不按车间设明细账,按企业实际直接设水电费、折旧、机物料、修理费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车间费用进行归集。制造费用月底按产品工时进行分配。

3.库存商品做项目核算,按产品名称设项目目录。

4.原材料按原材料大类做项目核算,按原材料名称做项目目录。

(三)利用自定义转账模块核算成本

针对中小企业开发的财务软件,虽然没有专门的成本核算功能,但都设有自定义转账功能。这个功能模块,通过定义借、贷方科目,在金额、数量等处编辑公式,通过转账模块生成相应凭证。通常对于每期都要发生的业务,例如增值税的凭证处理、预提费用、待摊费用、制造费用的分配等,可以通过该模块处理,该模块生成的凭证称为机内凭证。

中小企业的产品成本计算可以通过自定义转账功能模块进行。具体思路:

1.通过填制凭证模块录入日常发生的制造费用和可以直接记入产品的费用。

2.通过自定义转账模块自动分配结转制造费用。

3.通过自定义转账模块自动分配结转生产成本。

通过自定义转账模块生成的凭证,需要先编辑公式。而公式的准确与否关系到成本计算是否正确,这也是会计软件使用中的难点。通过该模块取得的凭证是从账上取数,会使会计信息准确,并容易发现问题。

三、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下成本核算方法实践

现利用用友通10.0版软件为蓝本,说明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与技巧。

(一)基础资料

某公司是生产小家电的小型企业,生产产品有豆浆机、绞肉机、电水壶等,2008年12月生产豆浆机、电水壶各200台,绞肉机100台,发生以下生产产品的费用(见表1),生产产品消耗工时(见表2)。

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各产品的成本。

(二)与产品成本有关的科目设置

1.1243库存商品(不设置二级科目,但按产品名称进行项目核算,相当于二级科目),库存商品按产品名称设置项目目录进行明细核算,并在一级科目做数量金额核算(见表3)。

2.4101生产成本:

一级科目:生产成本

二级科目:直接材料(进行项目核算,项目目录相当于三级科目)

直接人工(进行项目核算,项目目录相当于三级科目)

制造费用(进行项目核算,项目目录相当于三级科目)

3.4105制造费用:

一级:制造费用

二级:水电费

资产折旧

其他费用

生产成本按产品名称做项目目录如下(见表4):

为清楚核算,这里项目大类生产成本与会计科目生产成本一致。以上项目目录可以在初始化时设置,也可在每月根据发生的产品不同适时设置调整。

(三)业务处理过程

1.发生制造费用时

借:制造费用

贷:有关科目

2.领用材料与发放工资

领用材料时,应让仓库管理人员写明是什么产品的领用材料,便于归集材料费用。

领用材料凭证,可以直接录入凭证: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豆浆机10 000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电水壶6 000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绞肉机8 000

贷:原材料 24 000

发放工资:

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豆浆机6 000

生产成本――直接人工――电水壶3 500

生产成本――直接人工――绞肉机3 000

贷:原材料 12 500

原材料、工资等可以直接归入产品的费用及制造费用均已通过凭证记入相应科目,通过审核记账,调用各科目明细账可以得到相应数据,不必再用手工归集制造费用,难度在于制造费用的分配,如果没有相应的成本模块,就得采用手工方式进行,这里利用自定义转账模块处理,可避免手工操作时容易产生的错误。

3.以转账定义模块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合计:1 300+1 800

+1 000=4 100

可以用生产工时比例分配结转制造费用:

根据例题,12月生产工时总计:80+40+60=180小时

进入转账定义模块,设置自定义转账转账公式: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410103)――项目(豆浆机)[金额公式:FS(4105,月,借)*(80/180)](意为:制造费用借方总发生额乘以生产豆浆机工时占全月工时的比例)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410103)――项目(电水壶)[金额公式:FS(4105,月,借)*(40/180)]

(意为:制造费用借方总发生额乘以生产电水壶工时占全月工时的比例)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410103)――项目(绞肉机)[金额公式:FS(4105,月,借)*(60/180)]

(意为:制造费用借方总发生额乘以生产绞肉机工时占全月工时的比例)

贷:制造费用(410501)[金额公式FS(410501,月,借)](意为:制造费用水电费借方发生额)

制造费用(410502) [金额公式FS(410502,月,借)] (意为:制造费用折旧费借方发生额)

制造费用(410503)[金额公式FS(410503,月,借)] (意为:制造费用其他费用借方发生额)

制造费用转出时,必须录入明细科目。见图1。

4.以转账定义模块结转生产成本,自定义转账公式如下

借:库存商品――豆浆机(项目)[自定义转账公式: FS(410101,月,借,101)+FS(410102,月,借,101)+FS(410103,月,借,101)](意为:生产成本下的豆浆机费用之和)

库存商品――电水壶(项目)[自定义转账公式:FS(410101,月,借,201)+FS(410102,月,借,201)+FS(410103,月,借,201)] (意为:生产成本下的电水壶费用之和)

库存商品――绞肉机(项目)[自定义转账公式:FS(410101,月,借,301)+FS(410102,月,借,301)+FS(410103,月,借,301)] (意为:生产成本下的绞肉机费用之和)

贷:生产成本――直接材料[自定义转账公式:FS(410101,月,借)](意为:生产成本下的直接材料费用)

生产成本――直接人工[自定义转账公式:FS(410102,月,借)] (意为:生产成本下的直接人工费用)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自定义转账公式:FS(410103,月,借)] (意为:生产成本下的制造费用)

公式设置见图2。

在自定义转账设置模块设置好公式后,再进入转账生成模块,可生成凭证。

生产成本全部转出做自定义转账公式时,不需要做项目转出。但生成的凭证贷方均会写出各项目的发生额转出数。查询库存商品的项目账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产品的成本。

通过以上流程的操作,每月只需要根据当月生产产品的名称调整公式,就可以达到核算成本的目的。

运用自定义转账计算成本,是中小企业解决会计成本问题的一个简便而实用的方法,值得企业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 付得一.《会计信息系统》第2版[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12).

[2] 孙莲香.会计信息化实验教程[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意义学习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0-080

自奥苏贝尔首次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的概念以来,“有意义学习”理论不断发展和丰富,但有意义学习产生的两个先决条件一直没变:一是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应具有可以用来同化新观念的相应知识;二是学习者应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坚持应用有意义学习理论,并深刻地认识到,生活化是小学数学有意义学习的一种基本策略。

一、生活化情境导入,帮助学生明确数学生活背景

让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心向,需要让学生知道知识产生的背景,从而让学生懂得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采取生活化情境导入:老师想利用周日的时间去南通狼山游玩,想邀请两位同学一起参加。能被老师邀请的一个条件就是帮老师买一些饮料,饮料的品种和价格请看电子白板所示(纯净水2元一瓶、可乐5元一瓶、雪碧3元一瓶),帮老师购买饮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三个人的饮料品种和数量要一样,二是每个人不少于两个品种。在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基础上,还要算出不同的方案花了多少钱。生1:“纯净水和可乐各买三瓶,花去了2×3+5×3=21(元)。”生2:“也可以这样计算,(2+5)×3=21元。”生3:“还可以买三种饮料,比如纯净水、可乐和雪碧三种品种各买3份,花去2×3+5×3+3×3=30(元)。”

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基本上能自觉地应用乘法分配律来探究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了。最后引导学生探究两种算法之间的联系:“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在其他知识点你还见类似的情形吗?能举出其他例子来说明吗?”就这样,恰当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精心设计数学生活情境,能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产生背景及其价值,从而形成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二、生活化素材渗透,帮助学生激活数学生活经验

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概括性,尽管教材中也有一些生活化的情境图出现,但往往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将生活化素材引入课堂之中,通过素材的渗透,让生活融入课堂之中。

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因此,生活化素材融入课堂之中,能够较好地实现学生已有经验与数学知识的衔接与沟通,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商品的价格不断提升,人民币“分”已经很少用到,为此,我在教学中淡化“分”的认知,而突出了“元”的认知,特别是增加了二十元券、伍十元券、一百元券的认知;在“小数认识”中,增加了电表、水表的读数,使学生了解家庭生活开销的情况;在“时间认识”一节中,增加了电子表、闹钟、秒表、手机时间格式设置等,使学生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进而合理安排、支配作息时间。

三、生活化活动实践,帮助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

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和学习“有用的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也是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基本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开展生活化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学习相关数学知识,掌握运用该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行为是具有“有意义学习”的理论依据的,“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是“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发展。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实践,这是一种体验式学习的方式,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得“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从而“实现有意义学习”。例如,教学了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计算的知识后,我创设了“美丽的图案”的情境活动:为了绿化校园环境,学校想在教学楼前用36米长的栏杆设计花圃,请画出设计草图,并求出它的面积。学生面对熟悉的环境,兴趣盎然,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寻找问题答案的创造性思维再次被激活。学生都很努力,纸上画图,笔头演算,全员参与。这种“做中学”、“学中做”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有意义学习的有效策略。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