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植物考察报告8篇

时间:2022-05-24 15:43:05

植物考察报告

植物考察报告篇1

植物检疫隔离温室是我们此次赴欧盟考察的一个重点,通过对英国农业部中央科学研究院、苏格兰作物研究院、国际园艺中心等研究机构及荷兰温室公司、法国瑞奇公司等大型温室制造企业的考察,我们对欧盟植物检疫隔离温室的设计建造有了全面的了解,现将有关技术内容报告如下:

一、欧盟检疫隔离温室的基本情况

欧盟的检疫隔离温室多采用连栋建筑,每栋可由8个、10个、12个……20个小的隔离间组成。每个隔离间大约为3×5平方米,一般高度在3~3.5米左右。做为一个大的隔离温室群,其隔离间的分布是两相排列的,中间是通道,两相排列着3米左右一间的隔离温室间,每个温室长约5米,加上中间2米宽的通道,温室的整体跨度在12米左右,详见下图。(请看附件)

每个隔离温室间都有独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温室间的操作系统设在通道内的外墙上,可根据工作需要设定温度、湿度、压力、光照等专业参数,温室群的中间通道也有自己的控制系统。每个隔离温室间还可选择在正压、负压或者常压下开展工作。为保证隔离效果,除对进出隔离温室的人员、携带物、水源、空气有着严格的规定外,有些特殊的隔离温室间还采取其它措施,如安装密码锁、设置进出入口缓冲隔离间、间内安装消毒设施等。一些温室装有报警装置,在特殊情况下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隔离温室进出空气的处理

隔离温室按工作性质的不同可实现正压环境、负压环境及常压环境。压力控制是在温室密闭的前提下,通过改变进出风量而实现的。为防止昆虫、花粉、孢子等从通风口进出隔离温室,隔离间的进出风口加有严格的控制部件,以保证达到检疫或科研工作的要求。

(一)进风口

进风口设在隔离间底部外墙上,距地面20cm处中间,其进风面积为500×500平方毫米,风筒长度在0.8~1.5米左右,由1mm厚镀锌铁板制成[如图4所示]。进风口内设有变频调速风机一个,过滤层分三层。风口最外层是铁丝网格,也有做成百叶窗式样的,其作用是防止异物进入。次外层是孔径为200μm的过滤层,其作用是防止微小颗粒或小昆虫飞入。里层是超微过滤层了,这一层的取舍要根据温室内的压力性质而定,如果是正压环境的温室,需要设置5μm孔隙的超微过滤层,以防止外界微粒的进入;如果是负压环境的温室,就不需在进风口设置超微过滤层了。

(二)出风口

出风口一般设置在隔离温室间的屋顶顶部[如图5所示]。如图三所示。出风口内设有变频调速风机一台,最上层是防雨罩,出风口的过滤层同样要2~3层,最外一层是网纱防护层,防止异物进入,内层是过滤层,过滤网的孔径要根据隔离间工作压力来确定。当工作间设为正压环境时,过滤层孔径为200μm,若工作压力为负压环境时,过滤层孔径为5μm。

(三)隔离温室间正负压的实现

对一个密封间而言,进风量大于出风量时,室内就形成正压,反之,进风量小于出风量时,室内就形成负压。欧盟的隔离温室正是通过调节进出风口的风量来控制温室隔离间的压力,而进出风量又是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实现的。正负压的压差可按工作要求而设定,通常控制在±5~20Pa之间(注:1Pa=10-1mm水柱气压)。

(四)过滤网孔径大小的确定

为防止昆虫及微生物等进入,各类隔离温室均在进出风口设置过滤装置,一般昆虫的直径都在200μm以上,因此设置200μm孔径的过滤网,对防止昆虫的进入是很有效的。另外,花粉或者菌类孢子直径一般在8μm左右,在进出风口设置5μm的过滤网[见图6]可有效防止它们进入。

三、隔离间废水的处理

检疫及相关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由于可能含有病原或虫卵等,是不允许随意排放的。根据不同的情况,欧盟对隔离温室中产生的废水,一般采取以下两种处理方法:其一是针对农作物研究中产生的大量废水的处理。具体做法是,在隔离温室内建立独立的废水回收处理循环系统,将工作中产生的废水集中收集后,通过专用密封管路泵入消毒罐,然后加热消毒处理,杀死有害生物,过滤后经过水泵打回隔离温室供循环使用;其二是对检疫过程中产生少量废水的处理。一般是将检疫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废水集中收集,经消毒处理后,在隔离温室内自然蒸发。以上两种方法的共同点都是不让废水排出室外,杜绝有害生物随水流传播。[图9为废水集中处理高温消毒装置]

四、检疫过程中固形物的处理

在欧盟的考察中发现,经检疫的农作物植株、种块等是各种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载体,检疫过后必须及时处理。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的固形废弃物、残渣、皮屑等垃圾要集中包装,并通过专用通道车集中运输,最终送到焚烧炉或高温消毒釜(135℃)长时间处理。[图8为固形废弃物处理炉]

五、隔离温室设施中的通道及缓冲隔离间

在连栋的温室群中,各隔离间有着不同的作业任务,工作环境也不相同。为了防止互相干扰,工作人员进入每一隔离温室间时,必需首先进入温室通道,然后才能逐一进入隔离间工作。温室通道的入口还设有缓冲隔离间,其大小为4平方米左右。缓冲间内、外各设一道带有密码锁的门,这两个门的设置是特殊的,进门时,除要输入设定的密码外,还要待两个门同时处于关闭状态时才能打开其中一个门。工作人员进入通道的第一道门后,第一道门必须关闭才能打开第二道门。同理,若外出时,必须打开里面的门,进入缓冲间且关闭里面的门后,才能打开门出去。在缓冲间还设有警报装置,若某一道门开放时间过长,警报器会自动报警提示关门。

在苏格兰作物研究院,缓冲间内安装了紫外线杀菌装置,并在隔离温室进口处配备消毒脚垫,对进出入人员进行脚下消毒。用于植物基因研究的温室隔离间,除第一个缓冲间外,还在进入温室通道后还增设了第二缓冲间。

六、检疫环境中的自动控制设施

欧盟的检疫温室都通过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根据具体工作的要求可对环境的温度、湿度、气压、光照进行自动调控。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就建在隔离温室间的通道里[如图10所示]。一般在温室群的每一个隔离间,均设有温度、湿度、气压、光照的传感器,信号传输电缆将参数传给计算机,计算机就可在人为规定的工作范围内进行控制[补光设施见图7]。

七、建议

根据赴欧盟考察隔离温室的情况,结合我国实际,我们对北京检疫隔离场的设计作了调整,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隔离检疫温室的基本功能区

隔离检疫温室的主体由四个区块组成,每一区块设八间隔离温室(其中有一间做为深度隔离温室,其余七间是一般的检疫隔离温室)。每一区块面积为168平方米,四个区块的检疫温室总面积为672平方米。

除隔离检疫温室外,还设置了隔离检疫辅助区域,作为隔离检疫温室的配套保障设施。它包括检疫废水处理室、检疫废弃固形物处理室、计算机房(包括办公室)、视频监控室、配电室、仓库和设备间。这些辅助区域与隔离检疫温室连成一体,它们彼此既是密封的,又是相通的,是检疫区域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隔离检疫辅助区域总面积268平方米,隔离检疫温室群使用总面积94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975平方米。

(二)隔离检疫温室需增加的设施

考虑到北京与欧盟在气象条件、地理位置等方面的不同,在借鉴欧盟隔离检疫温室设计建设经验的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北京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些欧盟没有的设施。北京的纬度虽然比欧洲高,但冬夏季之间温差要比欧洲大许多,因此在考虑隔离检疫温室冬季升温的同时,还要考虑温室内夏季降温的问题。具体的解决办法是在隔离间内安装空调,由于隔离检疫温室不象一般生产型温室那样,可随意开窗,因此空调的制冷功率起码要比同等面积的其它建筑加大一倍。据测算,其单机制冷量要达到2匹左右,仅此一项电耗就超过100KW,再考虑其它的用电因素,这将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为减小制冷用电,有必要增加外遮荫设施,降低太阳能的辐射影响。同时,加入外遮荫网后,还可防止冰雹的危害。

为满足检疫温室的隔离要求,温室进出风口由外到内要安装普通网纱、200цm、5цm三层滤网,并安装变频风机,通过控制进出风量来调节温室内气压。考虑到一些特殊的检疫要求,可在部分温室隔离间进出风口加装消毒处理设备,如紫外线消毒杀菌装置以及高温处理装置。这种特殊的实验间,不必多建,整个区域设置一至两间即可。

为加强对整体环境的监控,我们建议增加视频监视设施,完善检疫监控手段,用于此项建设的费用大约接近80万元。

(三)检疫隔离温室的结构及性能要求

根据国内温室的通用尺寸,我们将每个隔离间设计成4米跨4米开间,檐高3.5米,脊高4.5米。温室钢梁骨架采用热浸镀锌处理;外覆盖材料选用5mm浮法玻璃;外部装饰采用专用铝合金固定,并选用抗老化橡胶条密封;底部周边设置370mm厚条形基础,内墙采用240mm厚条形结构,墙体高度为1米,上表面设钢筋混凝土压顶、立柱吃力点加注预埋铁;在檐高3.5米以下安排内遮荫装置,外侧安装分体制冷空调机;温室内除门一侧外,另外三侧码放实验用苗床及工作照明灯;温室内温度、湿度、压力等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器安装在檐高下方,控制装置设在门外通道上。温室一律使用铝质平开门且带密码锁。温室间以连廊相接,连廊两端各设一间4平方米的缓冲隔离间,缓冲隔离间内外两道门具有互锁功能。缓冲隔离间除设密码锁外,还设有报警装置,以保证特殊情况下工作人员的安全。连廊内设有独立的进出风口及自动控制装置。

为了满足特殊检疫工作的要求,可在原有温室设施基础上选一至两个隔离间,对其进行进一步隔离,建造第二缓冲间,并对其进出风口在原有基础上加装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高温处理装置,以满足深度隔离工作的要求。

植物考察报告篇2

在8天观察白头叶猴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观察了白头叶猴的行为,同时,我们还仔细观察了一路上两旁的各种植物,有些植物是在北京看不到的。为了仔细研究,我采集了一些植物的叶子标本,好进行观察,分析。

鳞毛蕨

一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种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据说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种类,好像是恐龙时期多数食草恐龙的食物。

用孢子繁殖,鳞毛蕨也不例外。仔细看,可以发现,鳞毛蕨每一个小叶子两边上的边缘处,都有一条深色的带子,这就是孢子囊。在仔细看,可以看到,在孢子囊中和孢子囊周围,有一些细小的颗粒状的东西,我想,那应该就是孢子了吧。整体看上去,只有少数的孢子囊中的孢子已经脱落消失,但大部分的还存在叶片上,我认为现在可能还不是鳞毛蕨传播孢子的时候,孢子可能还没有完全长好。

在我这片鳞毛蕨的茎上,可以发现有微小的绒毛,叶片上,两个孢子囊中间有成片的白灰色物质,我不能确定那是鳞片还是毛,但我估计那应该是鳞片,因为,那是成片的灰白色,看不出来有细小的毛的纹理。

鬼针草

鬼针草,是一种菊科植物,整株植物并不大,但一株植物上能开出许多花。

鬼针草是我们在广西南宁最容易看到的花,表面看上去只有一朵花,如果你这么说,那就大错特错了。像鬼针草这样的菊科植物,都是头状花序,每一个花序都是一朵花。

鬼针草的果,是球状的,带刺的,整个果实呈灰色。当针刺掉落后,可以看到一个个的小坑。

菝葜

菝葜这种植物,叶片较大,但植株形态却不是很大,它令我们关注的主要是的它的叶子。菝葜的叶子的颜色与其他植物的叶子的颜色很不一样,我们称其为“迷彩叶”。叶子的上表面,是由多种绿色组成的,有深绿,浅绿,黑绿等,每一种颜色都形成一块斑纹,一片叶子上,有多块同样颜色的斑纹。叶子的底色与其他叶子都是一样的,是那种很普通的绿色。也许军队的迷彩服就是从这菝葜的叶子上学去的吧。

山黄皮

山黄皮这种芸香科植物,在当地又被称为鸡皮果。叶片不大,拿着叶片冲着光看,可以发现,叶片上有许多可以透光的小孔。通过和老师的沟通,知道那原来是一些植物本身产生的化学物质,用来防止虫子来吃叶子的一种手段,是芸香科植物的特征。

麻枫草

这种荨麻科的植物威力可不小,如果你用你除了手心的地方去碰它,你会感觉到非常的痒。

麻枫草是一种荨麻科的植物,它上叶片是绿色的,而下叶片是紫红色的,这是花精素的颜色覆盖了叶绿素的颜色,使我们看到叶子是紫红色的。

植物考察报告篇3

[关键词]牙克石;湿地;野生植物;考察报告

中图分类号:N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051-02

1 自然保护区概况

1.1 地理位置与面积

牙克石西郊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呼伦贝尔市中部,大兴安岭北段的牙克石市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20°28′00″至122°29′00″,北纬47°39′至50°52′,湿地保护区距牙克石市林业局局址5公里左右,涉及牙克石林场7个林班,总面积813公顷。

1.2 地形地貌

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西北坡,为山间河谷地形,河谷比较宽广,约为11km左右,属低山丘陵地貌,是大兴安岭主脉通过地段。地势平坦开阔,地形平缓。区内最高海拔1600.3米,最低海拔402米。

拟建牙克石湿地保护工程位于免渡河右岸一级冲积阶地上,按地貌成因类型和形态分类可划分为构造剥蚀地形(中低山)、山麓斜坡堆积地形、河流侵蚀堆积地形。现简述如下:

1.3 土壤

土壤是在一定的植被、气候、地形、母质等自然成土因素和人类生产活动长期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历史自然体。保护区的土壤主要为草甸土和沼泽土。

(1)草甸土是草甸植被下发育的隐域土壤,分布于保护区河流低阶地、山间谷地,成土母质为洪、冲积物。土壤剖面由暗灰色的腐殖质层、含有较多锈纹锈斑的潴育层、受地下水浸泡处于还原状态的灰蓝色潜育层或母质层组成。草甸土质地因现代河流沉积颗粒粗细差异,变化很大,剖面常形成粉粘相间的质地层次。土壤中性反应,pH值在6.7―7.5左右,养分除速效磷含量低外,都很充足,土壤水分偏多,土温偏低。草甸土有草甸土和草甸黑钙土2个亚类。

(2)沼泽土

沼泽土是在季节性积水或长期积水条件下发育的隐域土壤,广泛分布于积水洼地。成土母质为冲积物、湖积物。沼泽土剖面基本上有两个发生层次组成,上部为草根盘结层、腐殖质层或泥炭层组成,下部为潜育层,中间有过渡层。腐殖质层颜色深暗,质地较粘重。有沼泽土和草甸沼泽2个亚类。

(3)粗骨土

保护区内土质肥沃,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十分丰富,反映出了森林土壤水分偏多,氮素充足,母质富含钾素的特点。各土类间,由于森林土壤受有机质积累特征和地区气候冷湿的环境条件所决定,表土有机质含量极高,碳氮比大,反映了森林土壤水分偏多,土性冷凉,有机质分解速率低,水、肥、气、热不协调等特点。

1.4 水文

牙克石西郊湿地自然保护区附近主要河流为免渡河(又名扎敦河)和海拉尔河,属额尔古纳水系。

1.5 气候

保护区气候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冬长夏短、春季干燥多风,冬季严寒多雪,寒暑相差较大的特征。根据牙克石气象局资料,多年平均气温-2.9℃,极端最高气温38.0℃,极端最低气温-46.7℃,多年平均降水量378.5毫米,多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0%,多年平均蒸发量1250毫米。

由于受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降温急骤、霜冻较早,初霜期一般在每年9月5日,终霜期至翌年的6月1日前后,有霜期270天左右。冰冻期一般在九月下旬至翌年四月末,季节冻深一般在2.80米~3.20米,最大冻深可达3.50米。

2 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

2.1 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

2.1.1地理成分

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北麓,属森林――草原过渡带,东北部受到西伯利亚针叶林区的影响,属于欧亚针叶林植物区沿山地向南延伸至边缘地区,西南部与欧亚草原植物区相连,各种山地、草甸草原成分在此均有分布。所以本区的植物区系有明显的过渡性和森林草原区系的复杂性。保护区所处地理位置决定了保护区的植物区系属于欧亚针叶林植物区――大兴安岭山地北部针叶林植物省――大兴安岭北部山地州与欧亚草原植物区――蒙古高原草原植物省――大兴安岭西麓州交界区,区内植物区系成分以东西伯利亚成分为主,并混有达乌里――蒙古成分,泛北极成分,古北极成分,东古北极成分,哈萨克斯坦――蒙古成分等。

1、世界分布种

是南北两半球各个湿润与干旱植物区广泛分布的植物种,主要是一些沼泽成分和水生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是沼泽和沼泽草甸的建群种。

2、泛北极成分

一般是指北半球温带、寒温带大陆广泛分布的种,虽然也有一些成分沿山脉向南扩及到热带山区,甚至分布到南半球温带,但其分布中心仍在北温带。本保护区位于广大的泛北极植物地理区内,也有一定数量的泛北极植物种分布在区内,主要有:浮萍科的品藻 (Lemna trisulca)等。沼泽中经常出现的泛北种有杉叶藻(Hippuris vulgaris)、唢呐草(Mitella nuda)等,在本区的草甸植被中,有些泛北种常为建群植物,如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是本区山地五花草甸的重要建群种,草(Koeleria cristata)、无芒雀麦(Bromusinermis)、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驴蹄草(Caltha palustris)、越桔(Vacciniumvitis―idaea)等。

3、欧洲-西伯利亚成分、东西伯利亚成分

是指欧亚针叶林区广泛分布植物。欧洲-西伯利亚种掌叶白头翁(Pulsatilla patens)多生于草甸草原及草甸群落中。

东西伯利亚成分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是主要的建群树种,此外还有短瓣金莲花(Trollius ledebourii Reichb)、野豌豆(Vicia venosa)、毛百合(Lilium dauricum)等。

4、达乌里――蒙古成分

是以蒙古高原、松辽平原及大兴安岭山地为基本分布区的植物种类,往南也常渗入华北及黄土高原地区。这一组区系成分是欧亚草原区亚洲中部亚区的基本成分,是本区草甸植被组成的基本成分。

代表植物有:单种属的线叶菊(Filifolium sibiricum)是山地草甸的主要建群种,此外还有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大针茅(Stipa grandis)、芍药(Paeonia lactiflora)、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等。

5、古北极成分

是欧亚大陆的温带、寒带(包括湿润地区及干旱地区的特殊条件下)广泛分布的植物种。在保护区内的草甸中分布主要有:老芒草(Elymus.sibiricus)、箭头唐松草(Thalictrumsimplex)、野火球(Trifolium lupinaster)、水葱(Scirpus.tabernaemontani)等。

6、东古北极成分

是在古北极植物区系的乌拉尔山脉以东亚洲温带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广泛分布的植物种属。在保护区内所见的种类多生于山地森林灌丛以及草甸植被中。主要种有:大叶章(Deyeuxia.1angsdorfii)、并头黄芩(Scutallaria.scordifolia)、肾叶唐松草(Thalictrum petaloideum)、细叶白头翁(Pulsatilla turczaninovii)等。

2.1.2 科属组成

根据所采标本并参照有关文献,保护区境内野生植物有58种,分别属于22科46属,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种子植物中裸子植物1科2属2种,被子植物20科43属55种,且以禾本科、菊科、毛茛科居多。主要的科有:菊科、毛茛科、蔷薇科、百合科和豆科等。

2.2 植被类型

保护区内有较丰富的沼泽植被分布,同时具有较高的代表性。沼生植被均分布在区内山缓坡、阶地和河漫滩滞水湿地,成为本区植被的一大特点。

2.3 经济植物种类

保护区内的植物资源,除木材外,按其经济用途,可划分为7大类,即:药用植物资源、纤维和饲料植物资源、淀粉植物资源、农药植物资源、单宁植物资源、芳香油植物资源及油料植物资源。

2.3.1 药用植物资源

保护区内的有些药用植物是全国著名的地道药材,如土三七(Sedum aizoon)、越桔(Vaccinium vitis―idaea)等。不仅质量好,能清肝湿热,健骨,主治黄疸性肝炎、胆囊炎、食欲不振、目赤、中耳炎、尿道感染等。区内不仅有着治疗常见疾病和疑难病的天然丰富生药资源,还有抗衰老、扶正固本之药源,以及更有多样的营养医学的药源。

保护区内常见或蕴藏量大的中草药有: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土三七(Sedum aizoon)、柳叶绣线菊(Spliraea.salicifolia)、地榆(Sanguisorba.Officinalis)、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芍药(Paeonia lactiflora)等。

2.3.2 纤维、饲料植物资源

纤维与饲料植物资源,往往二者是一致的。如小叶樟既是良好的纤维植物,又是优良的牧草饲料,含蛋白质为6.80%。保护区内许多木本植物的嫩枝条、芽、花、茎、叶也是某些野生动植物的食物,也可作为家畜饲料。早春的食物保护区内主要纤维、饲料植物有芦苇(Phragmitescommunis)、小叶章(Deyeuxiaangustifolia)、大叶章(Deyeuxia.Langsdorfii)。

3.3.3 农药植物资源

在保护区内分布的农药植物种类有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等。

2.3.4 单宁植物资源

保护区内的兴安落叶松等树皮可提取优质单宁。此外,还有种群庞大的杨柳科植物、蔷薇科植物都含有大量单宁,在保护区内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主要种类有:大黄柳(Salix.raddeana)地榆(Sanguisorba.officinalis)、小白花地榆(Sanguisorba.parviflora)、蚊子草(Filipendula palmata)等。

植物考察报告篇4

[关键词]植物病害诊断 网络教学平台 考核方式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3-0120-03

植物病理学是我校农学、园艺、植保以及草业方向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其中普通植物病理学是这些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农业植物病理学则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进一步学习的专业必修课。普通植物病理学系统讲授植物病害概念、病原学和病理学及病害防治原理,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实验技能,并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农业植物病理学系统讲授主要农作物病害的为害状(病症、病状)、病原物的形态特征和病害的发生规律、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等内容,要求学生学会辨别主要病害,能够掌握重要病害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并能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因此,无论是普通植物病理学还是农业植物病理学,都涵盖了症状、病原、病害发生规律、病害防治等丰富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难度比较大,这就要求学生有学习的激情,全力投入,不断地总结以及在实践中检验和应用所学知识。植物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课的内容无论怎样丰富,都属于理性认知的范畴,因此加强实验、实践是学好植物病理学的必由之路。

随着国家的重视,实践教学不断加强,强调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相关文件也不断出台。我校在教学改革中,加强了实验课程建设,并于2006年将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分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同样,2010年将所有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植物病理学统一称为普通植物病理学,将实验从讲课中分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即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并且将学时从16学时增加到32学时。

在对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程进行教改探索中,我们组建了教学小组,加强了多媒体教学,结合科研内容、科研成果和案例进行教学。比如,在介绍果树病害时,我们以核果及仁果褐腐病、苹果轮纹病、马铃薯晚疫病等病害为例,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利用科研中获得的清晰、丰富的症状照片、病原图片详细介绍病害的发生危害等内容。在植物病理学实验中进行的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整课程内容,增强实践能力

在以往的实验课程中,主要按照病原的类别安排实验,而且,绝大多数实验都属于验证性实验,比较缺少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所讲授的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2010年以前称为园艺植物病害防治,包括讲课和实验)进行更新,从2004年开始,压缩原有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植物病原分离、致病性测定、植物病原的快速检测及自采植物病害的识别与诊断等实验。在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中,我们增加了观察稻瘟病菌在洋葱表皮上萌发过程、条锈病菌对不同抗性小麦的田间抗性观察以及学生到田间观察和诊断病害等实验。通过几年的实践发现,这些实验内容和形式的调整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人数多,一般为100人左右,多时超过150人,少则80多人,因为人数太多,学生的问题也很多,比如在做病原分离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分离对象制订了分离方案,并且从平板上观察到了微生物,那么这些微生物是什么?究竟是不是病原物呢?涉及更深层次的疑问,在指导教师有限的实验条件下无法开展深入的工作。

二、增加综合性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植物病害诊断是综合运用包括病害症状、病原、病害发生规律等植物病理学知识的一个过程。无论在理论课程中,还是在实验课堂上,教师都会给学生们看很多病害症状的照片,这些照片都是教师精挑细选出来的图片,病害症状典型,特点突出,学生们一看就很清楚,总感觉自己学会了判断某个病害,但真正到了田间,病害的发生情况可谓千变万化,缺少经验的人根本无法正确诊断病害。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能会提到白粉病通常在叶片正面可以观察到白色粉状物,而通常在叶片背面观察到霜霉病的霉层。在上课的过程中,就听到不少学生说发生在叶片正面的是白粉病,发生在背面的就是霜霉病,很显然这是不准确的。也难怪听到有的教师反映:“怎么我们植保的学生连白粉病和霜霉病都分不清?”这就要求学生们要深入田间,不断地积累病害相关知识。

鉴于此,从2008年开始,我们在实验教学中,总结前期改革的经验,将自采病害标本进行诊断的实验改为田间植物病害的观察与诊断。要求2-3名学生为一组,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一个月左右)到田间观察植物病害的发生情况,最后选择3-5种作物,诊断5-8种病害。学生需要观察病害的田间症状、发生规律,利用室内镜检病原,查阅相关文献,最后提交病害的症状照片、病原形态图片。此外,每个人还要撰写实验报告,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症状、发病规律及病原形态等来确定病害。学生在学习之余三五成群到科学园的温室大棚或田地观察田间病害发生情况,利用照相机拍摄田间病害症状照片,采集一些标本用于实验室镜检。

在批阅学生的实验报告时,我们发现有的学生拍摄的照片质量相当好,症状非常清晰,有的学生甚至拍到了清晰的病原形态照片。按照实验要求认真完成实验内容的学生收获都很丰富。第一,以小组的形式完成病害的诊断,培养了学生们合作学习的精神。第二,学生们深深体会到准确诊断一个病害的不容易,病害的田间症状复杂多变,环境及耕作条件千变万化,除了要具备扎实的植物病理学功底外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经验。第三,除了小组的观察、学习,向有经验的教师或其他专业人士咨询也是一个有效的方式。正如有的学生在实验报告的小结中写道:“虽然我们的病害诊断可能存在错误,但是从这次实验中,实际去田里观察病害,跟课堂所学知识还是有一定差距。课堂上我们学习的是老师已经很熟悉而且研究得比较透彻的病害,真正下到大田里顿时就傻眼了,那么多的作物得一种种仔细辨认,并且有的虽然症状相似却可能并不是我们初步判断的病害,此时就要通过实验室镜检、查阅资料并且咨询老师等途径来判断。所以在这次实验中,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收获了认识和感悟。希望这样的实验课方式能够被广泛采纳,利于实践与教学相长。”

在这个过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学生没有按照教师的要求认真做,平时不注意积累,临时找些病样或用存了很久的病样用于诊断,还有的学生诊断工作做得很好,但是为了凑图片而下载网络上的图片作为自己的材料。这样的实验报告无论完成得多好都被记为零分。有的学生看到自己实验成绩不高发来邮件询问,而我们把评定要求与扣分情况告诉他们后,他们都会从心底里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三、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

学校在2008年就建立了良好的网络教学平台,设置了教学材料、课程通知、答疑讨论、课程作业等栏目,网络平台中的设置让教师批阅完之后就会自动统计分数、计算平均成绩等。植物病理学的知识覆盖面很广,而我们的实验课程学时有限,有很多内容都不可能在课堂上接触到。从2011年起我们开始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中的课程作业、在线测试、常见问题等项目。在提交答案方面允许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多次提交答案,此举有利于学生加强过程学习,真正掌握基本知识。学生对这项内容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对于掌握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帮助。

四、改革考核方式

以前的教学中我们主要依据实验报告对学生进行考核,这种方式存在较大的片面性。我们实验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学生通过亲自参与,进一步理解植物病理学的知识,但由于学生人数很多,我们不可能每次课都点名,所以即使有些学生不来上课同样也可以抄袭别的同学的作业交实验报告,教师对这种类型的实验报告有时也很难分辨。因而,从2011年开始,我们就将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完成的课后作业成绩、参与课程讨论、在线测试等情况纳入课程考核当中,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发挥教学助理的作用

在本科生的实验课中,往往都有研究生作为助教参加教学的准备、答疑及批改实验报告的工作。从去年开始学校为课程的助教发放津贴也促进了研究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我们植物病理学课程的学生人数往往比较多,研究生作为助教参与教学工作既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又能让研究生同学得到很好的锻炼,确实是一项优点很多的方式,值得推广。

然而研究生作为助教参与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受现有知识限制,研究生同学对一些内容的理解不准确,导致有时实验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在答疑的过程中未能主动回答学生的问题;批改作业时,可能会因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而影响学生的分数。对此,任课教师的监督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实践中要求研究生做出评分的标准并对每一份批阅的作业都进行总结,尽快下发实验报告,通过学生的反馈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思考

几年的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告诉我们:让学生进行田间植物病害诊断、病原分离等这类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深入学习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收获都很大。当然,执行中还会遇到多种挑战,首先,植物病害发生的季节性太强,田间病害诊断实验的完成受田间发病情况的制约,比如今年就由于北京前半年的气温较低、田间病害较少而推迟了完成实验的时间。而且学校周边可以观察病害的田地非常有限,也限制了可以观察到的病害种类数量。其次,有的学生思想上不重视,敷衍了事。再次,有的学生按照实验要求做得很好,收获颇丰,然而不会写实验报告;还有的学生认真按照要求做,所有的工作都是自己完成,但不善于沟通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的效果;还有极个别学生的实验报告完全相同,更有甚者将教师上课用的图片或网上搜索到的图片放在自己的实验报告中。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实践的效果。

在未来的实验实践教学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调整实验课程的时间安排。夏秋季节的植物病害发生比较普遍,病害种类也比较丰富,在时间安排上,尽量将田间病害诊断这一类实践性极强的实验时间安排在夏季或秋季进行。第二,对于田间病害诊断一类的实验,还需要增加一些优秀的实验报告实例或将往届做得很好的实验报告及所拍摄的图片上传至教学网供学生参考。第三,提供更多可用于学生镜检的机会,及时了解并帮助学生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允许部分学生进行深入的分离鉴定实验。第四,充分发挥教辅老师和助教的作用。教辅老师一般都是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可以很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助教参与实践教学工作既可以缓解学生多、教师少的矛盾,又可以使自身得到很好的锻炼。第五,从理论课期末考试试卷看,有的学生不注意审题,在后续的课程教学中应当及时点评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 参 考 文 献 ]

[1] 许志刚主编.普通植物病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李怀方,刘凤权,黄丽丽主编.园艺植物病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3] 侯明生,黄俊斌主编.农业植物病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 高智谋,陈方新,等.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05(3):27-28.

植物考察报告篇5

关键词: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244-02

植物生物学是高等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1],是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后首先接触的专业基础课,是学好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药用植物学、细胞工程、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等课程的基础。该课程包含了植物学与植物生理学等学科的内容,与植物学课程相比,内容比较广泛。而植物生物学课程必须通过实验和野外实习环节进行巩固。植物生物学实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植物生命活动的现象、规律及其本质的科学[2]。下面就笔者多年来在植物生物学及实验教学上的经验谈谈植物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改革。

一、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设备不足。由于是地方本科院校的新建专业,而且开设的时间较短,设备相对不足,有时仪器套数不能满足学生数,必须将学生进行分组,否则不能满足每一名学生一台仪器。另外,实验室内缺乏多媒体设备,不能采用进行PPT进行讲解,视频也不能播放给学生看,只能在理论课上弥补。

2.研究性、综合性实验较少。以前的植物生物学实验,大多数是验证性的实验,如植物细胞结构、植物各组织、器官的观察,而研究性、综合性或创新性实验较少。验证性实验虽然能巩固所学知识,但是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实验教学考核和教学方法不完善。实验考核一般是: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但是考核实验操作比较少,而是比较注重实验报告。有时实验报告是将在显微镜下所看到的图片画在实验报告上,学生为了完成实验报告去临摹课本上的图,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发展,反而会使学生养成不良的习惯。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一般是先准备好各种材料,让学生按照教师或课本上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这样,学生按照既定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养成了依赖教师和教材的习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

二、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途径

1.将植物生物学实验单独设课。将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附属于理论课之下,存在一定的不足[3],因此将实验课改为一门单独的课程,这也顺应学校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增加实践课程。把植物生物学实验列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既增加了实验课时,也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加强。

2.优化整合实验教学内容。首先,根据植物学学科发展的要求,结合中学生物教学,将有关实验内容做了相应的调整和补充,并对相关的实验项目加以优化整合,将原来的实验项目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要求做了适当合并、整合,分成必做、选做和自主实验三类,并根据认知原理,将实验项目划分为验证性、综合性和创新性三个层次。其次,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增加实验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如根据中学生物的教学特点,增加了种子萌发动态过程的观察,根据植物学科的发展,增加了被子植物茎、叶生长动态的观察,植物生态、群落多样性的观察等。再次,将教师科研课题整合进实验项目,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

3.加大资金投入。学校应加大对新建专业的投入力度,在仪器购买及师资上应适当倾斜,以建设好新设置的专业。仪器设备充足后,可以对整个班级进行教学,而不需要分组,这样可以减少教学次数,减少教师的工作量。目前,大多数人认为实验室不必建设多媒体,其实实验室也必须像一般教室那样建设多媒体,将实验中相关的理论、技术给学生进行讲解,使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和直观。

4.采用直观化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技术,使学生突破时空限制直观了解植物的自然形态和变化规律。充分利用大量的实物切片的显微照片真实再现特定季节、特定区域、特定环境下的植物解剖结构,使学生有条件了解和研究植物微观世界的奥秘[4]。教学模式挂图、动画仿真模拟与录像再现等多种教学手段与具体的实验操作紧密结合,以其形象、生动、真实的信息输入,加强了学生对实验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如:将实验材料的切片直接投影于大屏幕,由指导教师结合实验内容重点讲解,帮助学生正确地判断和准确定位,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微观世界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仅使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有了深刻理解,也提高了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培养出学生的探索精神。又如: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时,采用动画模拟形式将连贯的细胞分裂各个时期中染色体变化的特点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把学生观察到的静止的画面与动态的细胞分裂过程联系起来,使学生对细胞分裂的完整过程有了充分理解。

5.增加综合性及研究性实验。验证性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实验操作,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5],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增加综合性的实验,循序渐进地引导开展实验。根据课程性质可将实验划分为基础实验和提高实验两个教学体系[6],根据学生的潜质分为基本型和提高型两个层次,如培养洋葱根尖,利用压片法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及分生组织的细胞特点和分布位置;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比较和观察不同成熟组织的细胞特点和分布位置;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观察、比较单双子叶植物根的构造;测定植物的叶绿素含量;让学生开展水培实验等。

6.开设第二课堂。带领学生游览校园,初步认识一些植物;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采集校园植物标本,对校园植物进行检索、分类,参与校园植物命名挂牌,牌上写明植物的中文名、学名、形态特征、分布范围和用途等方面的内容。由于校园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地方,方便学生认识和记忆植物的形态特征。这一措施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别植物的效率和鉴定植物的能力。此外,在校外选择了几处植物种类较丰富的地区来充实教学实习资源。如带领学生到澄碧湖水库附近的山地开展现场式教学,让学生采集和鉴定标本,加强学生对植物分类知识的巩固。

7.设置植物野外实习。每年暑假,生物技术专业都要进行一年一次为期2周的植物野外实习,通过野外实习这个实践教学环节,巩固了所学的植物学分类知识,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增进了学生之间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友谊。

8.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首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鼓励和吸纳学生参与老师学术研究,如学生参加教师的“全国第四次中草药资源调查”的项目,让学生掌握一些学科前沿知识。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整理资料,制定研究方案,开展科学研究,统计、分析科研数据,撰写论文或综述,并组织交流讨论等。再次,指导学生自主开展科学研究、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挑战杯”科技制作竞赛等。

9.改革考核办法。过去实验考核方式是以实验报告作为平时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70%;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和实验态度,占实验总成绩的30%。对于实验的考核的改革,首先在所占的比例上进行改革,由原来以实验报告为主的形式改为以实验操作为主的考核方法,如实验操作可占总成绩的60%~70%,主要考核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状况、熟练程度,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7]。平时成绩包括实验出勤、实验准备、预习报告、课堂纪律,实验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实验报告成绩等,占总成绩的40%~30%。由以上两项所构成实验总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指导教师通过口试面对面与学生交流,获得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给出其余70%的成绩。在教学方法上,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发现并纠正问题。在课堂上可就有关的一些问题提问学生,可避免学生不认真预习。另外,可让学生参与一部分实验准备工作,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次实验报告,均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要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进行改革。优化和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增加创新性实验,采用直观化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完善考核方法。通过上述措施,不仅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而且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科研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然而实验教学改革没有止步,我们要不断摸索,使实验课内容和教学方法更能让学生满意。

参考文献:

[1]龚红梅,于洪飞.理工科院校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黑龙江教育,2010,(3):90-92.

[2]龚红梅,于洪飞.生物技术专业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8):167-170.

[3]韩多红,张勇,张芬琴,等.浅谈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J].甘肃科技,2005,21(9):192-193.

[4]陈模舜,吕贤,毛晓翠,等.虚拟植物生物学实验室教学实践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2,15(3):43-45.

[5]陈林姣.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8):963-965.

[6]梁晓华,李璐,李国树.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S2):48-49.

植物考察报告篇6

1传统植物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植物学实验教学内容单一、方法较为简单、学生学习较为被动

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其比例高达90%以上,缺乏探索性与综合性实验。实验教学的程序一般是按照“学生预习、教师讲解、学生操作、完成报告、教师批阅报告”的模式进行。由于上课讲解的过程中已经交代了所要看的、所要画的、所要掌握的内容,因此学生学习比较被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按照书本上的程序,按部就班,缺乏自己的思考,有时候连自己要做的步骤都不能理解。2)过分依赖永久切片和教学挂图。特别是在解剖部分,教师已经安排了徒手切片,但是学生急于完成报告,很大一部分人就按照挂图临摹,并不理解自己所画结构的特点,挂图怎么样就怎么画,整个课堂变成了素描练习。3)部分同学虽然做了徒手切片,但是不能深入思考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与课本描述不一的现象,缺乏耐心,转而靠永久切片和挂图,草草了事。如果不进行调整,势必会导致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和教材,缺乏主动性。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不能很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达不到探索、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8]。

1.2实验条件有待改进

我校植物学实验开课历史悠久,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所需的配套设施,能满足基本实验的开设。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1)显微设备有待进一步更新,植物学实验不管是解剖部分还是系统部分,显微设备室是必不可少的。配置较先进的显微镜是开展植物学实验教学的保证。因此,应积极引进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2)多媒体设备的优势没有得到发挥,要倡导多媒体技术在实验中的应用,弥补抽象的课堂讲解,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3)一些设备闲置多年,有待充分利用。比如切片机的使用,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毕业论文达到物尽其用。

1.3考核方式需进一步细化

目前,植物学实验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考核方式主要由实验报告和期末测验2部分组成。这种考核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为写实验报告而上实验课,不重视课堂上动手实践能力的锻炼,对着挂图和切片照葫芦画瓢,往往是实验成绩高,而实际操作水平不一定强,甚至不会操作。

2以学生为核心,积极进行植物学实验教学的探索和改革

2.1重组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将植物学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3种类型。其中,验证性实验应该定位于那些最基本、最能代表学科特点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如显微镜的结构及其使用;徒手切片的制作等[6]。在验证性实验得到训练的基础上,我们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开展的比例,达到20%左右。综合性实验具有内容多、难度大的特点,教师只提供基本的实验方法,学生在研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概括出基本的实验环节和实验方案。比如在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植物茎的结构观察”中,我们将其设置为综合性实验“植物茎比较解剖观察”,让学生自己取采集不同生境或不同类别植物进行解剖,然后总结出茎结构与其所属系统地位的对立统一关系。又如,植物系统部分的实验,我们针对检索表进行设置,要求学生自行采集不同科属植物15种以上,然后解剖观察和比较,依据观察到的性状编制检索表。以上2个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与动手能力。

2.2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体系,让学生成为主体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努力营造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民主的氛围。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来积极开展:1)学生准备部分实验材料,在实验前一周将实验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特别是植物材料告诉同学们,让他们自己采集准备。比如在“花形态结构的观察”这个实验中,可以完全让学生自己去校园内外采集,不同的学生采集不同类型的花,其丰富程度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印象也更深。2)实验课中教师主要解释实验目的和注意事项,实验操作则由学生独立进行。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老师重点指导学生观察与发现问题的方法、分析与解释问题的方法[1]。3)处理好永久切片与挂图的使用顺序。要进行徒手切片的实验,首先由学生自己切片、绘图。接着,我们再出示挂图和永久切片进行总结。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对自己所绘制的结构进行修正和评价。

2.3利用好植物标本室,进一步开放实验室

目前植物标本馆的利用率非常低,针对上述情况,借助植物实习的平台,让学生自己采集、压制、制作标本。平时,鼓励大家经常制作标本,将一些比较特殊和珍惜的植物保存下来。通过标本馆的利用,特别是植物标本的制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植物分类的兴趣,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植物一些重要科、属、种的识别特征,标本的采集制作技术,积累一些野外工作的经验,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9]。同时,定期开放实验室,为一些对植物解剖和微观形态观察比较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便捷。

2.4积极推进实验考核方法的改革和探索

要想公正客观、真实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态度及能力,考核内容必须兼顾实验教学内容的各个环节。植物学实验课考核内容应包括平时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制片技术,期末的综合能力的测验等方面的考核,同时进行宏观、微观相结合的考核[10]。平时成绩的考核应该渗透到各个方面,比如实验预习、实验态度、实验操作水平、实验报告等。实验预习情况通过课堂回答提问加以评判。实验态度和实验操作技能设置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考核表来进行,对于不足的地方要当场纠正,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实验报告是一个作品型测验,植物学实验中涉及大量的绘图,因此对于实验报告的评阅要考虑美观和实事求是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其是否根据挂图、装片或自己徒手切片,比例是否合适,是否具有科学性。我们提倡以自己徒手切片为基础,实事求是地画出自己看到的结构。期末成绩的考核以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综合性实验的形式进行。比如在平时实验中已经分别涉及到了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的根、茎、叶等结构的观察。对于期末考核,可综合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的根或茎的结构进行观察、绘图,总结其结构的异同。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找材料设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利用考核表对学生的操作、态度、绘图、总结分析等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按一定的比例计入总成绩。只有通过多方面的考核相结合才能公正评价一个学生的实验成绩。

植物考察报告篇7

摘要:结合当今大学的实际情况,报道药用植物野外实习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分批实习,限制标本采集数量,改革考核模式,培养学生野外仔细观察、对植物的识别、描述能力、检索鉴定能力,从而保证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质量。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药用植物学》是运用植物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具有防治疾病和保健作用的植物的一门学科,与中药的基源研究、品质评价、临床效用及开发研究密切相关,是中药学、药学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必须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以实践性、基础性和综合性为学科主要特点。而野外实习是《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学生的重要实践活动。笔者针对目前该校开展野外实习的问题,提出了以下的建议,旨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独立、团结协作能力,为今后从事中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打下基础。

1 野外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习经费短缺、师资比过低

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费、食宿费和景点门票不断上涨,交通费及高额的门票使实习经费变得异常紧张。按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学费与其他专业学生的学费没有区别,实习费用即成为学校的额外支出,这部分费用与野外实习构成了一定的矛盾。另外,缺乏师资培养经费,能带教野外实习的青年教师越来越少。据专家论证和国内外高校的实际情况,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师生比一般规定为1:14,而本校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的师生数量,2009年带教教师7人,学生254人,师生比为1:36.29;2010年带教教师7人,学生318人,师生比1:45.43;2011年带教教师8人,学生361人,师生比l:45.13;2012年带教教师8人,学生382人,师生比l:47.75。而且在所有带教教师中,主要是青年教师,占到70%的比例。青年教师理论知识强而实践经验匮乏,带教困难,而野外实习教学实践性很强,需要经常在野外了解、认识、熟悉、辨认各种植物,而植物种类多样,记忆也非常困难,没有严格的培训计划是很难培养成熟的带教老师,这已成为开展野外实习的瓶颈。

1.2 实习地点过于集中,教学时间短而集中

在传统《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中,药用植物辨认和标本制作是一项基本任务,均以辨认药用植物、采集标本为前提。而在整个实习过程中仅对实习地点的植物种类、常用生药进行基本识别,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学到的仅仅是表面地识别药用植物的水平上,而且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教师周围总是形成多层包围圈,无片刻闲暇。这种实习模式表面上看具有一定规模,而实质上却收效甚微,因为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教师所讲授内容的很多,但学生能记住的内容却很少。另外,目前很多大专院校都设有药学或生物技术等专业,这些专业基本上开设药用植物学或植物学课程,而野外实习均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1.3 考核模式不当

考核是教学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考核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与之对应。不合理的考核制度束缚了学生学习的自主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知识、能力的协调发展,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本校虽然把药用植物野外实习作为单独一门课程,但考核仅仅只要求每组采集150份植物标本,每个同学制作、鉴定一份标本,而且制作、鉴定的这份标本是在老师讲解后进行鉴定,所以导致一些学生不重视实习,将野外实习当成了观光旅游;同时考核内容主要围绕常见药用植物的采认、重点科的掌握以及标本的制作进行,而植物形态描述、未知植物的检索、已知植物正确与否的鉴定以及资源调查方法等涉及不多,整个实习过程最后在考核的方法上导致了"重结果、轻过程"的局面。

2 改进对策和建议

2.1 充分利用校园植物资源

针对实习经费短缺,笔者提出以下改进对策,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校园植物资源,本校内植物种类丰富,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参考书,根据《药用植物学》及多种参考书描述植物的基本特征,鉴别校园内的常见物种。也就是教师可以采取平时实习和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在不影响实习质量的基础上,可以降低实习成本,减轻学校和学生的经济压力。同时,在平时实验中,植物分类部分的实验带领学生到校园认识、鉴别植物,充分利用校园植物资源,让学生识别校园内各种药用植物和其他如观赏植物等,这样做能够与教学进度相协调,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选择实习地点,确定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的实习内容;便于学生多次观察,增强记忆;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在校园内组织实习,也不需要经费、经济、安全、易于组织。而且识别校园植物是学生了解物种、走向大自然的第一步。针对教师少学生多的特点,本教研室进行了一些改革,将实习时间固定,在每年的9月初;学生分两批实习,中药专业7天,药学专业5天,这样学校野外实习的师生比就有了转变。

2.2 学生分批实习,限制采集标本的数量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随意采集、随意丢弃植物标本的现象,在实习前一周,教师必须做好必要的宣传和讲解,还要重点强调对标本采集的要求,重点讲清学生在采集植物标本的同时,还要更好地保护资源环境。因此,在实习过程中必须保证以实地观察为主、采集为辅,能认清的则不采,需要采集的标本要严格控制"质"与"量"的关系。所谓"质"就是指标本既要有代表性和完整性,又要突出药用部位和鉴别特征,还要附上详细的产地、生境、性状等记录;"量"是指严格控制标本采集数量,同种植物每组不得超过两份,两份标本本组同学可以互相传递着观察、识别,进一步用于复习和练习制作标本。对于个人而言,老师在讲解时可用手机或数码相机将要认识的植物及时拍摄下来,以备复习和制作标本时使用。坚决杜绝过去那种随意采集、随意丢弃的现象,并将这种行为作为学生平时表现和考核的二个评价指标。同时,学生采集标本时,要分工协作,如:有的同学负责采集标本,有的同学负责记录,有的同学负责收集采集好的标本,有的同学负责拍照。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又可以保证采集单份标本而不至重复采集造成浪费。

2.3 明确考试模式

药用植物实习考核应该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1)药用植物标本的识别和制作:在实习基地,学生在实习时间内识别出50 种药用植物(学生自采40 种,教师另采10 种),学生学习使用规范术语描述药用植物的基本特征、所属科及其生长环境。观察描述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要求学生除了观察植物形态、解剖特征以外,还要仔细观察植株生长环境、群落特征,并且能够用专业术语准确表达,这些是学生进行检索鉴定的前提基础。在以前的辨认中,学生每看到一株不认识的植物,总是直接去问指导教师,教师也往往是直接给出答案,一种植物常常要问教师多次后才能记住。改革后,教师不再直接告知这是什么植物,而是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和解剖,用专业术语讲出该植物的特征,并与已经掌握了的该科的主要特征相比较,判断是哪个科的植物,这样有利于巩固和验证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又可避免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指导者,学生必须自己动眼、动手、动脑,然后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自觉性明显增强。(2)查阅检索表进行药用植物标本的识别。培养检索鉴定能力是野外实习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它包括对已知科属"种"的检索,未知植物"科、属、种"的检索,还包括已知科属种植物"真伪"的鉴定检索。野外实习认药是关键,但更重要的是认药方法--检索表的使用。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做到一通百通,离开教师后,对不认识的植物也可独立查出属于哪一个科,为何种植物。检索表是辨认植物的一把"金钥匙",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把这把"金钥匙"。教师在实习中进行专门讲授、辅导、练习,令学生最终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与此同时,练习已知植物"真伪"的鉴定检索,这一过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遇事不盲从,就是教师讲解的也不一定都是正确的,要掌握自己鉴定真理的实践方法。(3)药用植物实习报告的撰写与汇报(以PPT形式)。(4)药用植物实习全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考核(团队精神、互助互爱、实践动手能力等)(见表1)。

表1 中药学本科专业《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综合考核表

考核项目

内容要求

分值

总体表现

遵守实习纪律,圆满完成布置的工作任务,各方面表现良好。

20

实习报告的汇报

以PPT形式总结报告,专科专属资源调查报告。

25

药用植物种类识别

完整描述3-5种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不得与其他同学重复。写出教师给定的30种药用植物的科名、种名及药用部位。

35

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每组采集的药用植物标本150份以上,每组上交合格的腊叶标本80份以上。

20

检索表的使用与编制

把十种花大、特征明显,易于解剖观察的花自主检索到科,编制给定的20种药用植物分类检索表。

10

另外,野外实习的教学改革中,还需邀请辅导员参与野外实习,可加强学生管理。辅导员平时与学生接触较多,更熟悉和了解学生。邀请他们参与野外实习,并做好学生的动员、分组、带教等组织工作,使带教老师专心教学,不用分心管理,争取在野外实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从而提高实习效率。

总之,通过改革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方法,既能使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又能提高其综合素质,激发学习兴趣,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以上各种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仍需在野外实习中不断改革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姚振生.药用植物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植物考察报告篇8

在晚清发起的兴农运动中,人们在充分地认识引进国外优良畜种以提高畜牧生产能力的同时,牧草在发展畜牧业中的作用也被有识之士给以高度重视,因而在引进国外优良畜禽品种的同时,也伴随着国外优良牧草种子的引进,一些学者还从发展畜牧业的角度对草原和草地进行调查研究,对牧草进行栽培、选育、贮藏试验,从而揭开了中国近代牧草科技发展的序幕,本文现对中国近代牧草方面科研活动作一综述。

一、近代对中国草原草地的调查研究

中国近代对草原草地的调查研究始自1840年前后。那时的调查活动主要从植物学,而不是从饲料学的角度来进行考察的。起初,一些欧洲人对中国北方的植被进行研究、调查,清末英美两国的植物学者对中国西南和的植物研究尤其着力(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国近代畜牧兽医史料集》,农业出版社,1992年,第333—334页。)。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东北后,为了更好地利用东北的草地发展畜牧业,对东北和内蒙古进行了广泛详细的有关草地植物资源的综合调查(注:富象乾:《中国饲用植物研究史》,《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中国学者对草原和饲料科学的研究始自本世纪二十年代,不过早期主要是从植物学的角度进行调查研究,其中涉及到草原和牧草方面的调查研究。三十年代后,有关北方草原和南方草坡的调查工作才陆续展开。

(一)晚清时欧洲人对中国草地的研究

1830年,俄籍德国人Bunge受帝俄派遣率团到内蒙古、华北等地采集植物标本。同时俄国人科罗廖夫(1830,1841)、库托佐罗夫(1830—1841)、格瑞斯基(1840)、让佐夫(1840)等亦在内蒙古地区采集植物,编成《贝加尔—达乌里植物区系》一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人海德尔研究了蒙古和中国西南地区的植物,并在1930年发表了《中国植物地理和亲缘》一文。美国人威尔逊在1899年至1911年,对华中、四川、东部植物作过考察和研究,并有专著发表;英国人瓦特1911年以后对东部和云南西北部植物作了研究,并发表了许多论文;美国人诺克于20年代在云南设工作站,对云南西北部、东部、甘肃南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0—40年代英美学者十余人在云、川、藏等地研究当地的植物,均有。搜集中国牧草资源的则以美国人为主,迈耶尔1905—1918年在新疆、蒙古、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广泛搜集农作物、园艺作物和牧草种质资源。专门搜集牧草种质资源的有汉松(1899)、皮蓬(1911)、斯蒂芬和墨密兰(1934)(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国近代畜牧兽医史集料》,第333—334页。)。

(二)清末至民国日本人对东北地区的草原调查

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东北,开始其征服中国的美梦。征服东北是日本征服中国的庞大计划中的第一步,对东北资源的调查自然受到侵略者的高度重视。1907年,日本在东北成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该机构的活动涉及东北草原的调查与研究,公开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报告。计有1915年满洲产业部务农课的《满蒙牧草植物调查》;1916年矢部吉祯的《东蒙古的牧草和杂草》;1927年小佐井元吉的《满洲的牧草》;1934年佐滕润平的《东乌珠穆沁植物调查报告》;1937年三浦密成的《察绥植物目录》;1940年兴农部畜产司马政局的《满洲的野生牧草及毒草》;1939—1940年,大陆科学院斋滕道雄等的《满洲产野草的饲料科学研究》,内容涉及74种饲用植物的适口性、化学成分、开花期、产量等性状;1941年,斋滕等人又对树叶进行分析,发表《满洲产树叶的饲料学研究》一文,内容涉及22种树叶的适口性、化学成分及单宁的含量;1943年,北满经济调查所发表《兴安北省牧野调查报告》以及《兴安北省三河地区的畜产及牧野》一文;1942年三木茂、川濑勇发表了《北支那牧草资源调查报告》;1943年,满铁北支经济调查所发表《蒙疆牧野调查报告》(注:富象乾:《中国饲用植物研究史》,《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所有这些报告,都是从实地调查中所得,这些有关东北的草地及牧草资源调查工作,直接为其掠夺东北地区的资源服务。然而,不可否认,这些调查也使我们对东北的牧草及草地资源有了比较深入而详细的了解。

(三)民国时期中国学者对草原的调查与研究

民国时期中国学者对草原的调查始于20年代,开始主要从植物考察的角度,后来开发西北的呼声高涨,掀起了考察西北的热潮,牧草也被视为一种宝贵资源,因而对西北草原的调查给予足够的关注。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向西南方向溃退,一些学者又开始对南方的草山草坡进行调查研究。

1.民国早期的植物学研究

20年代,钱崇澍研究了黄山的植被;胡先研究了南方的森林。30年代,焦启元、耿以礼研究了江苏、内蒙古的禾本科植物种类及其分布;樊庆生、王启元、郝景盛分别研究了安徽九华山、内蒙古南部和青海湖周围的植被;孔宪武、陈怀封分别研究了兰州、燕山、长白山等地的植被(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国近代畜牧兽医史料集》,第333—334页。)。

2.西北草原草地的研究

西北人稀地广,除矿产资源丰富外,草地资源是一大优势,畜牧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畜牧业潜力十分大。1932年,开发西北之声一度高涨,由于矿产资源开发手段有限,只能任其埋于地下,作为潜在资源,而草地资源则易于利用,因此在当时的形势下,许多学者对西北草地进行了考察研究。

1938年前后,孔宪武在辛树帜教授的授意下,研究了渭河流域的杂草,以供研究农业者参考。该研究对渭河流域的杂草植物学特征,以及作为牧草的性能作了详细的考察和分析(注:孔宪武:《陕西渭河流域之杂草》,《西北农林》,1938年第3期。)。

1938年,沙凤苞在《陕西畜牧初步调查》一文中指出,西北地区牛羊矮小瘦弱的原因之一是牧草质量不佳,他认为应该减少耕地面积以栽培牧草,并推荐紫花苜蓿和雄刈草为最佳草类,这两种草类一来可用作饲料,二来可以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一举多得。此外还宜引进国外牧草,进行栽培试验并推广种植(注:沙凤苞:《陕西畜牧初步调查》,《西北农林》,1938年第3期。)。沙凤苞有关西北地区畜牧调查一文中关于牧草的论述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他认为要充分认识到草地和耕地具有同样重要性,盲目减少草地扩大耕地不仅不能受益,反而会因此受到惩罚,这一点我们曾经有过很多教训;二是在栽培牧草之时要充分注意水土保持,因为土地干旱,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如不考虑水土保持问题,当草地被家畜食后,极易使地表,造成水土流失,形成恶性循环。

1942年,顾谦吉对西北草原进行考察调查以后,根据自然条件及植被类型将西北草原分为七大草区,它们分别是蒙古草区、祁连山草区、青海环海区、柴达木区、巴颜喀拉山区、玉树区、陇南及西倾山区。顾氏对每一区的草类特征都作了详细的描述(注:顾谦吉:《西北畜牧调查报告之设计》,《西北农林》季刊第2卷第1期,西北专号(一),1942年3月。)。

1943年,美籍畜牧顾问,草原专家蒋森来中国,对宁夏的草原进行考察。宁夏地区由于冬末春初饲料缺乏,家畜因之大量死亡。他认为要改变这一局面,除了在入冬前减少牧畜存栏量,使家畜的饲料需求和饲料供给达到平衡外,还需栽培牧草制成干制牧草,以备饲料缺乏之需(注:蒋森:《宁夏畜产考察报告》,《畜牧兽医月刊》1945年5卷3、4期合刊。)。

1944年,许康祖在《西北羊毛研究》一文中指出,西北地区绵羊大多天然放牧,由于草场质量不佳,春秋之季尚可,入冬以后多营养不良,羊群终日游牧而不得一饱。因此他建议把改良草场作为发展畜牧业最为关键的措施(注:许康祖:《西北羊毛事业》,转引自郭文韬、曹隆恭主编:《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年,第489页。)。

1944年,耿以礼、耿伯介父子考察了甘肃、青海一带的草地情况,对甘肃、青海草地类型,草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以及草地改良办法作了较全面的研究。耿氏指出:(1)甘、青一带山坡草地辽阔,但牧草质量欠佳,亦无占优势之草种,系放牧过度所致;(2)平原草地面积有限,优势之草类亦显著;(3)青海湖之平原牧草,要优于拉卜楞甘坪寺之平原牧草,而甘坪寺之平原牧草,又较优于三果乎之平原牧草;(4)在牧草改良过程中,宜首先铲除毒草。毒草有醉马草和极恶草两种。铲除毒草后,以狼尾草替代青海湖“芨芨草”,用鹅冠草替代羽毛属植物群落,用粗穗野麦替代“醉马草”,用豆科植物苜蓿与芫香草替代豆科植物之“极恶草”(注:耿以礼:《甘青牧草考察简要报告》,《中央畜牧兽医汇报》,3卷1期,1945年1月。)。这些考察与研究,对于甘、青一带的草原资源的了解以及草地的改良都具有指导意义。

1945年,何景教授对祁连山一带的草场情况也进行了考察研究,写成《祁连山之牧场草原》一文(注:富象乾:《中国饲用植物研究史》,《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

3.南方草山草坡调查研究

对南方草山草坡的调查,主要是在抗日战争期间进行的。因为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使得大批学者退至西南地区,由此西南一带的草山草坡成为草地工作者的主要考察对象。

1942—1943年,畜牧草原工作者对广西的野生及栽培牧草进行较全面的调查。结论认为:广西牧草以禾本科牧草为最多,次为莎草科等,在草地建设中,对一些有毒或与畜病有关的植物应特别加以注意(注:《广西牧草调查研究》;《中央畜牧兽医汇报》,3卷1期,1945年。)。

1944年,美籍学者蒋森赴西康考察,对西康的主要草地类型、植被群落情况作了较详细地分类归纳。他指出西康草地虽然优良,但是载畜量也十分大,属充分利用的草地,如果进行深度放牧,草场退化则立等可见。因此建议在开发过程中,要适时对草场进行改良,以使之能持续利用(注:蒋森著,汤逸人译:《西康畜牧考察报告》,《畜牧兽医月刊》,5卷7—8期合刊,1945年8月。)。

4.草地草原改良与利用研究

有关草地的改良和利用研究,直接关系到畜牧生产的效益,一些草地工作者对此多有涉及,而其中着力最多者是叶培忠和王栋教授。

1944年,王栋对粗劣草地的利用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中国许多草地的粗劣现状,大多是由于人为管理粗放所致,牧草生长任其自然,致使草地质量低劣,生长缓慢。因此,他认为粗劣草地是可以改良的,并分别针对干燥砂质草地、潮湿黏质草地、酸性草地、碱性草地、劣质草地提出改进措施。在改良过程中,他还建议应先将草地分成若干小区,使用不同的改进方法,择其收效快而大的进行推广,这样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注:王栋:《粗劣草地之改进》,《畜牧兽医月刊》,4卷6—7期,1944年7月。)。关于西北的牧草,王栋不仅作过专门研究,他还提出了西北草地产权归属问题,认为可通过利益激励机制的作用,使草地利用趋于良性循环,这些工作对于合理地利用西北天然草场,发展畜牧业具有积极意义(注:王栋:《西北牧区之草原问题》,《畜牧兽医月刊》,6卷8—9期,1947年。)。

抗日战争期间,叶培忠在甘肃天水水土保持站工作,他从水土保持与发展畜牧两个方面对西北牧草改良问题进行了研究。叶氏说:“多数人认为举凡不耕种之土地即为荒地,均可移民垦植,于是有木伐之,有草犁之,改种五谷。”他指出这一观点十分有害,因为林木有其特殊之价值,牧草为牲畜饲料,其价值不亚于农作物。西北素为牲畜繁盛地区,但数千年来,只知索取,不知保护,过度放牧,可食之草皆食之殆尽。西北气候寒冷,燃料缺乏,草木往往被连根挖掘而作为燃料烧掉,造成水土流失,旱则赤地千里,涝则田舍漂没。叶培忠是较早把发展畜牧与水土保持结合起来的学者,他较早地提出了在不宜农的地区种草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他还建议西北地区牧草种植应将饲料价值和保持水土价值兼顾,对一些不宜农的地区,应退耕还牧(注:叶培忠:《改进西北牧草之途径》(抽印本),由北京农大动物学院胡兴宗教授提供。)。

近代中国学者对草地草原的调查研究,使人们对草原和草地有了新的了解,使人们认识到,草原和草地也是一种资源,合理地利用草原草地其意义不在种植农作物之下。当然,尽管许多学者指出草地草原改良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旧中国政治腐败,致使草原草地的改良仅仅停留在考察和研究阶段,改良与合理利用的工作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得以大力开展。

二、中国近代牧草的引进

1875年,比利时传教士马修德将红车轴草由其本土引入湖北省巴东县与建始县交界的细沙河天主教教堂附近种植,作为养马饲草,有“洋马草”之称,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牧草引进行为。其后,该牧草逐渐传播,至今遍及鄂西山区(注:富象乾:《中国饲用植物研究史》,《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但是,这一引进活动仅仅是一孤立的行为,没有造成反响和产生示范效应。

1897年,《农学报》在上海创刊,该报先后发表了《紫云英栽培法》、《苜蓿说》、《谈栽培苜蓿之有利》、《间作豆科绿肥之利益》、《论种苜蓿之利》等文章,率先提倡种植牧草,并阐述栽培牧草之意义。《农学报》创办人罗振玉更是亲自撰文,呼吁引进优良牧草,他认为应“讲求牧草,移植欧美良品牧草”(注:罗振玉:《论农事移植改良(下)》,《农学报》卷95,1899年。)。由此,国外优良牧草陆续被有识之士引入中国。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8月,奉天农事试验场试种从国外引进的牧草达37种之多(注:《奉天全省农事试验场报告》,转引自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

日本人进入东北以后,也曾引进牧草在东北地区进行栽培试验。1908年,日本人大岛义昌在任关东都督之际,将苜蓿引到大连民政署广场附近种植(注:富象乾:《中国饲用植物研究史》,《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1914年,“满铁”公主岭农事试验场引入苜蓿,后来在铁岭、辽阳、郑家屯等地进行栽培试验。1922—1923年间,东北地区引进红车轴草、白甜车轴草、杂三叶、白车轴、长叶草、燕麦草、牛选草、禾萱草等,分别在铁岭、公主岭、辽阳、大连、爱河等地作引种观察试验。1927—1928年,又在上述地区引种猫尾草、小麦草等进行栽培试验(注:吴青年:《新引进两种牧草介绍》,《农业技术通讯》,1950年,第5期;《东北优良牧草介绍》,《农业技术通讯》,1950年第7—9期。)。

30年代,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央林业实验所,从美国引进100多份豆科和禾本科牧草种子,主要有紫苜蓿、红车轴草、杂车轴草、绛车轴草、百脉根、胡枝子、各种野豌豆、多花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和苏丹草,在南京进行引种试验。1933—1939年,新疆省从苏联引进猫尾草、红车轴草、紫苜蓿等,分别在乌鲁木齐南山种羊场、伊犁、塔城及布尔津阿留滩地区试种(注:富象乾:《中国饲用植物研究史》,《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82年1期。)。1940年,成都华西大学丁克生等曾在云南试种从缅甸引进的象草。1941年,程绍迥托赴缅甸考察的邹秉文引进象草、天竺草、洛直草、锡兰草等(注:程绍迥、周泰冲:《象草——种新引进之青饲料之研究》,《中央畜牧兽医汇报》3卷3—4期,1945年。)。1944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来中国访问,在兰州将92种抗旱性能较强的牧草种子交给当时甘肃省建设厅长张心一(注:莫容:《白兰瓜是怎样落户我国》,《北京晚报》,1985年10月3日。)。1946年,联合国救济总署援助中国21个品种的牧草种子,总重量达15吨,分配给全国的78个农业试验站、畜牧试验场(站)和教育机构,供栽培试验之用。具体情况如下:

(1)品种名称及其重量

白花草木樨1000磅二年生苜蓿1984磅

白花三叶草3000磅Alsike三叶草1000磅

野牛草1000磅加拿大早熟禾900磅

Bue三叶草900磅猫尾草660磅

画眉草2000磅一年生黑麦草2000磅

豆1900磅红花三叶草900磅

冰草990磅鸭茅1980磅

雀稗2000磅Grimma苜蓿2000磅

倒伏狐茅1000磅小糠草1000磅

雀麦草1000磅共计29304磅

(2)分配机构此次分配机构包括当时各个综合性大学、各农事试验场、各农业推广站等八十余个单位。

同年,联合国救济总署饲草专家,加拿大籍的Mecokey教授(加拿大Guelph大学)从美国和加拿大向中国引进食用作物、纤维作物、水土保持作物改良品种共194个品种(1561袋,每袋2磅),于1947年分配给20个不同的生态试验区进行小区试验(注:胡兴宗:《1949年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几年的饲草研究工作资料》(未刊稿)。)。1948年,中央农业实验所从美国FAO(粮农组织Washington办事处)处引进饲草作物种子62个品种,分别分配给一些大学以及农事试验机构进行栽培试验,具体机构如下: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中央畜牧实验所、中央农业实验所北平工作站、西北山丹培黎学校、四川大学农学院、贵州农业改进所、云南农业改进所、广西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青海省建设厅等(注:胡兴宗:《1949年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几年的饲草研究工作资料》(未刊稿)。)。在本世纪上半叶,优良牧草的引进工作在断断续续地进行,但是由于政局动荡,政府腐败,不可能真正重视这一工作,引进以后处于一种有试验而无结果的状态,许多工作仅仅停留在试验栽培阶段,大规模的栽培推广工作并未进行,所产生的效果因此十分有限。

三、近代牧草的栽培、育种及贮藏研究

(一)近代牧草栽培试验研究

近代牧草栽培试验研究,着力较多的是时期东北地区的牧草栽培试验,这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掠夺政策十分契合。此外就是西北农学院的王栋教授。

日伪在东北地区牧草栽培试验涉及面十分广泛,栽培牧草种类有猫尾草、红车轴草、苜蓿、禾萱草、白甜车轴、杂三叶、白车轴、大叶红车轴、长叶草、小麦草、狐尾草、牛选草、燕麦草等。栽培试验内容包括生长发育、饲草品质、干草产量、各类牧草在各地的适应性等。试验结果为:苜蓿、禾萱草、白甜车轴、小麦草、狐尾草、牛选草、燕麦草等在公主岭、铁岭、辽阳、爱河、大连等地生长良好,而猫尾草、红车轴、白车轴除在公主岭因气候寒冷不适应外,其它各地栽培试验均生长良好(注:吴青年:《新引进的两种牧草介绍》,《农业技术通讯》,1950年第5期;《东北优良牧草介绍》,《农业技术通讯》,1950年第7—12期。)。

1941—1942年,程绍迥、周泰冲等在农林部渔牧司作象草栽培试验,试验项目包括:经过长途运输之成活率;在荒山上生长情况;六月及八月份使用分根繁殖情况;在六月使用切插法繁殖之结果;各种土壤对生长之影响;气候对生长之影响等(注:程绍迥、周泰冲:《象草——种新引进之青饲草之研究》,《中央畜牧兽医汇报》3卷3—4期,1945年。)。

1942年,张仲葛等在广西第四区农场进行牧草引种栽培试验。试验材料选用国内外优良牧草,计有苜蓿、红顶草、猫尾草、州蓝草、果园草、马唐草、狗尾草、野稗草等。试验结果表明:以狗尾草发芽率最高,可达73%,发芽整齐,生长情况良好;以狗尾草和紫苜蓿发芽速度最快,平均分别为3.6日和3.7日,次为白花苜蓿,所需时日为4.6日;红顶草最慢,为6.3日。通过这一试验,得出的结论是豆科牧草以紫花苜蓿最优,禾本科则以当地野生狗尾草性能优良,不亚于一些引进的西洋牧草(注:张仲葛、刘应周等:《牧草引种试验》,《畜牧兽医月刊》,2卷9期,1942年5月。),本试验结果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1942—1948年,任教于陕西西北农学院的王栋教授,长期从事牧草的栽培试验。他的主要试验内容有:(1)牧草幼苗时期根茎生长之比较,样本有苜蓿、野豌豆、红三叶、白花草木樨、黑麦草、燕麦、鹅冠草等,试验结果为牧草幼苗期根的发育较早较快,而茎的发育则较迟较缓。(2)牧草种子室内及田间发芽试验之比较研究。(3)苜蓿种子发芽试验,使用材料包括一年、二年和三年种子。从发芽率来看,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二年种子比一年要高;从发芽速度来看,田间试验时二年种子远比一年种子发芽快,三年种子则与二年种子发芽速度相若,室内则二年以上种子比一年种子稍慢;(4)苜蓿植株增长速度观察,结果为苜蓿植株在幼苗期增长较慢,在发育期则增长较快;花后由于养分供应种子发育,成熟期株高增长较缓,种子成熟后增长又快,但纤维老化。因此王栋建议,收割期宜在盛花期。此时牧草产量高营养最丰富。(5)牧草茎叶花实各部比例统计,样本为苜蓿、苕子和野豌豆。结果发现,牧草愈老,茎之营养成分愈减;此外还受气候影响,天旱则茎叶发育差,雨水充沛则牧草生长旺盛。(6)苜蓿收割次数与产量之关系,结果为春播苜蓿当年产量以每隔六个星期收割一次为最高;每二个星期收割一次,则连割两次后,死亡较多;每四个星期收割一次,也影响其生长,产量较低;每八个星期收割一次,虽不影响生长发育,但比每六个星期收割一次产量要低。(7)苜蓿收割次数对次年产量之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上年每六个星期收割一次则次年产量最高,上年每八个星期收割一次者,次年产量次之,上年每四个星期收割一次者,次年产量再次之,最次之产量则为上年每二个星期收割一次者。(8)苜蓿按株高收割与产量之关系,盛花期收割产量最高,次为株高16英寸,以下按株高12英寸、8英寸、4英寸、2英寸收割者,产量依次递减。(9)苜蓿历年产量之比较。苜蓿播种后,第二年产量最高,第三至四年逐渐降低,至第五年则降低最多。(10)苜蓿各月份产量之比较。经过三年的连续试验,发现以四月份产量为最高,约占全年的1/3,次5月、次9月,夏季则产量较低,十月至翌年二月则停止生长(注:王栋:《牧草栽培及保藏之初年研究》,《畜牧兽医月刊》,5卷1—6期,1945年;王栋、卢德仁:《第二年牧草栽培试验报告》,《畜牧兽医月刊》,6卷1—2期,1946年;王栋:《六年牧草栽培与保藏试验之简要报告》,《畜牧兽医月刊》,6卷5—7期,1947年。)。王栋有关牧草栽培方面的一系列试验,多为国内首次,其中许多结论,成为今天牧草栽培工作的科学依据。特别是通过科学试验论证了一个古老的牧草何时收割营养价值最高的问题。17世纪无名氏《法天新意》一书中已有:“豆有花,犁翻豆种入地,胜如用粪,麦苗易茂”(注:明·佚名:《法天新意》,转引自闵宗殿《中国农史系年要录》,农业出版社,1989年,第177页。)的记载,但这一结论,大约是凭直觉观察得来的。王栋用科学比较试验的方法,认为牧草收割期应在盛花期中,此时营养价值最高,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了盛花期掩青的正确作法。在今天的牧草种植过程中,依然遵循着盛花期收割的原则。

(二)牧草育种及选育研究

近代牧草的选育工作未能全面展开,仅甘肃天水水土保持站的叶培忠从事此项研究,并选育出新的品种类型。在杂交育种中,育成叶氏狼尾草;而在选育方面,培育的天水二年生白花草木樨具有良好的栽培性能。

1.叶氏狼尾草的育成

野生植物在自然界与相近的植物常常杂交产生一些新的品种,这就是自然界的远缘杂交现象。但是这种自然杂交由于缺乏必要的人工干预、培育,产生的新品种类型多无较强的生存能力而自然淘汰,自然杂交费时多而成功者不多。叶培忠在天水水土保持站工作时,通过选择适合于该地的优良品种,通过控制其繁殖的方式,以期培育出理想牧草品种。该试验从1944年开始,用甘肃地区的@①草、狼尾草、徽县狼尾草进行杂交,@①草、狼尾草、徽县狼尾草三种植物的生长发育期大致同步,而@①草开花时,雌蕊先放,雄蕊吐粉较迟,于是叶培忠将@①草雄蕊剪掉,以狼尾草及徽县狼尾草之花粉,涂于@①草柱头上,结实情形良好。第二年(1945年)采得种子,是为杂交的一代种子,将种子播种后,得一代杂交幼苗三株,各与母本大致相似而稍异,生长健壮,并都开花结实。这是近代通过远缘杂交方式育成的唯一牧草品种——叶氏狼尾草(注:叶培忠:《改进西北牧草之途径》(抽印本)承北京农业大学胡兴宗教授提供。)。

2.牧草选育

1942—1949年,叶培忠在甘肃天水水土保持站进行牧草杂交的同时,还从事牧草的选育工作,曾选育出天水二年生白花草木樨,十分适合于西北地区种植,与农作物轮作,既可肥田,亦可保持水土,又可作为饲草,更可作为农家炊用柴草,民众十分欢迎,被广泛推广,不仅甘肃种植,还推广至周围省份,种植面积一度达100万亩,直至80年代还长种不衰,被当地居民称作“宝贝草”(注:金陵大学南京校友会编:《金陵大学建校百周年纪念册》,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70页。)

(三)近代牧草的贮藏研究

由于牧草的生长受季节限制,也就不能全年均衡供给家畜的需要,而在牧草收获的季节,大量牧草如不马上利用,就容易腐烂变质,造成浪费。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使收获季节的多余牧草能在不收获的季节如冬季得到利用,是摆在畜牧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对此西北农学院王栋从牧草青贮和牧草干制两个方面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1.牧草的青贮

青贮是通过贮藏以保持牧草青绿的特征的贮藏方法。此研究自1943—1946年在陕西武功共进行了四次。方法是择地势高燥处,挖掘土窖,深宽各6英尺,长约20英尺。如地下水位过高,则深度稍减。所用材料是苜蓿和玉米的青绿的植株,其比例为1∶3,即三成玉米植株配一成苜蓿。窖底先铺一层麦秸杆,厚约1—2英寸,然后二层玉米间铺一层苜蓿,铺毕,上盖2英寸麦杆,其上面再封以厚约1尺的细土,踏实密封,贮放三个月后开封,除接触土壁之部分稍有霉烂外,其它皆色味俱佳,大部分呈棕黄色,味芳香而略带酸味,用以饲喂家畜,家畜俱喜采食。这一试验结果表明,在地势干燥地方,牧草青贮不仅能使青绿饲料得以保存,还可以提高其适口性。在西北地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其法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乡民皆可仿效。1947年,王栋等又在南京中央畜牧实验所重复此项试验,效果也很好(注:王栋:《牧草栽培及保藏之初步研究》,《畜牧兽医月刊》5卷1—2期,1945年;《六年来牧草栽培与保藏试验之简要报告》,《畜牧兽医月刊》7卷4—5期,1948年5月。)。

2.牧草干制研究

牧草干制是一种仅仅通过降低牧草水份即达到可较长时期保存牧草目的的贮藏措施。在牧草干制时,一般以牧草水份降至20%为目标,这时,既能保持牧草的大部分营养物质,同时又能使之长时期存放,不会霉烂。干制牧草的关键是如何降低水份,如果水份蒸发太快,则细胞易死亡,牧草原味保存较少;如果蒸发太慢,则暴露时间太长,养分损失太多。为此王栋教授在1943年夏秋之间从事干草调制试验,目的是确定水份蒸发的速度与环境的温度、湿度、风速、草质老嫩、草层厚薄的关系,以供调制干草时参考。试验用苜蓿作材料,试验结果表明:草质愈嫩水份蒸发愈快,气候晴热干燥水份蒸发较快,草层愈薄水份蒸发愈快,草料中水份含量愈高蒸发愈快,因此王栋建议,在调制干草时,需薄铺草层,多行翻转,如逢天气晴热干燥,则上午刈割,当日即可调制成功;若逢阴雨,则须数日方可蒸发至适宜程度(注:王栋:《牧草栽培及保藏之初步研究》,《畜牧兽医月刊》5卷5—6期,1945年。)。这一试验结果,对于畜牧生产具有指导价值。

3.其它研究工作

1946年5月,联合国救济署官员到达中国,与中国农林部官员左舜生部长、程绍迥博士会谈,会谈中救济署官员指出中国没有接触饲草作物,应立即开展此方面的研究。首先计划在广西省良丰饲草试验站、中央农业实验所北平农事试验场、兰州某一机构(未确定)饲草试验站等三处从事饲草研究。

1947年1月,加拿大人Meconkey教授)加拿大Guelph大学)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指派为农林部顾问,促使粮农组织与农林部从事饲草作物方面的合作,此时中央农业实验所的东北公主岭农业试验场和东北农学院开始饲草作物小区试验,后由于战事未能继续,在南京的总部则成立饲草作物组,由蒋彦士博士领导,开始以下研究项目:

1.发展并扩大中国不同地区饲草作物,以改良草地和草原,以及畜牧业区的冬季饲草问题。

2.发现并推广豆科绿肥植物,以增加作物区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

3.发现优良水土保持植物,以便在水土保持试验站试验,并栽种于土壤被侵蚀的农业区。

4.在中国草原地区进行调查,并绘制草原分布图,以便表示主要的植物群落与土壤和气候的关系;收集草原植物、绿肥植物和水土保持植物在农业试验站试验,以确定当地的最佳饲草、绿肥和水土保持植物。

5.在中央农业实验所进行丘陵草地的改良试验,和沟式窖贮青贮饲料试验。

6.对抗战时引入中国的364个饲草和水土保持植物品种进行试验。

1947年1月起,中央农业实验所共进行了如下有关研究工作:

1.绘制了中国草原类别图1∶100万比例尺地图一幅。

2.200多个饲草品种的田间小区试验。

3.引入所有饲草作物品种分配给有关省份的农业试验站。

4.搜集饲草作物文献与报告,包括Meconkey的“最近欧洲草地管理的成就”,H·Richardson(1946),“GrasslandofsouthChina”等(注:胡兴宗:《1949年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几年的饲草研究工作资料》(未公开发表)。)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