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植物造景技术应用研究3篇

时间:2023-01-06 18:34:23
摘要:城市园林工程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环境,因此做好绿化园林景观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以实践经验和植物景观技术为研究对象,开发了该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植物 造景技术 应用研究

植物造景技术应用研究3篇

植物造景技术应用篇1

在目前阶段,城市发展正在加速,人们希望城市生态环境更加舒适。城市园林工程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环境,因此做好绿化园林景观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以实践经验和植物景观技术为研究对象,开发了该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具体应用。

一、绿化园林景观的现状

鉴于景观实际绿化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园林景观的空间效果与系统级别的设置不匹配。在布局设计期间,平面几何形状太大,但是植物本身的特性被忽略,导致不令人满意的三维效果。设计师应该考虑植物之间三维平面的平衡,过分追求新鲜和异国情调的植物。这个问题直接导致了园林绿化的失败,而对新事物的追求却是无穷无尽的。但过多地忽略了常见的樟树、紫荆和海獭等幼苗,造成了大量的非本地幼苗在设计直接对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可以使用这与设计的初衷相矛盾。植物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认真对待,现代住房项目中有很多种植物,基本上有80多种,有的甚至达到数百种,没有充分考虑幼苗和幼苗之间的关系。

二、绿化园林景观的原则

在园林绿化技术用于园林园艺之前,有必要选择合适的植物,通常需要考虑园林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

(一)科学合理的选择树种

在长期的自然发展过程中,树木适应适合自身生长发育的环境,并继承适应后代的树木。因此,在城市地区选择植物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苗木。

(二)选用树种的原理

适应性天然植物的选择促进了植物的可持续发展,区域植物选择受到环境、气候和土壤等因素的限制,这就是为什么住宅区居民区的树种是当地树苗,可以积极养育新的植物资源,丰富其栖息地。(三)经济适用原则结合区域气候特征,必须选择越冬设施,降低维护成本。具有强耐寒性的植物可以暴露于冬季,这降低了维护成本。大叶黄杨、水蜡、叶蝉和紫罗兰,树的大小应该小而且不大。事实上,应根据区域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以确保正常生长和节水原则。选择灌木时,注重耐旱性,可以使用多年生花卉代替草坪。

(四)比例灌溉原理

最大化单位绿地生态效益的前提是合理种植,住宅区的植物配置可以以树木为主,辅以灌木。主要景点是种植树木,周围是灌木丛。

三、植物景观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绿化效果,还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结合各个学科的原则

在花园建立之后,人们通过视觉感知主要是第一感觉。因此,设计师必须在设计过程中吸引第一个视觉人的注意力。所选择的植物物种直接形成视觉透视和近距离效应,并且不同的植物物种给出不同的视觉感知。使用设计技术时,设计师需要掌握不同的视觉呈现。例如,透视变形、错误视图等的形状表示由设计者构造的景观。此外,景观应代表语音内容,以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

(二)实现多样化的技术应用

首先,回归春天的技术。通常,植物开花直到每年达到一次结果,大多数植物在春季,秋季结果开花。这是典型的自然法则。因此,在园林植物景观技术中,应充分开发各种植物的不同习性,秋季应呈现春季景观。例如,在初秋,去除植物的叶子,并施用适量的氮肥,并且在11月开放之前使花蕾前进以达到第二次开花。其次触发多样化的技术应用。在绿化园林景观时,可以充分利用衬砌方法。例如,结合花园的实际情况,可以在白色围墙前种植两排不同高度的常绿松树。并相应地切割实际地形,形成蓝天园景,凸显现实主义。再次利用图片技术,使园林绿化技术使用植被作为模仿各种自然图像和动物形态的基础。在实践中,可以使用金属丝和竹棍等工具爬上花坛的顶部,创造一个新的景观,以增强花坛景观的魅力。

(三)根据园林植物的季节变化

结合不同的植物生长习性并相应增加季节性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结合现场的场景,重点关注当前的季节性景观,然后在其他季节进行种植。例如,为了完美地反映当前季节,要基于季节性植物补充其他季节或少数植物,考虑到其他季节。此外,必须注意四季的连续性,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优先级,以便城市人们可以感受到四季变化的气氛。

四、结语

植物景观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和研究的系统工程,这要求相关员工继续学习,利用国内外现有的景观原则,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植物种类。将植物性质与当地人类特征相结合,植物作物利用景观技术为人们创造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

作者:罗倬 单位: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植物造景技术应用篇2

在城市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人们对居住的生活条件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城市园林工程会在很大程度上优化环境,同时生态环境也会得到有力的改善。由此,实行园林景观绿化工程展现出了巨大的意义和价值。在对园林景观绿化植物的现状进行重点分析的情况下,学会植物造景技术的合理运用。

一、园林景观绿化植物现状

在园林景观绿化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现场空间的效果和植物平面的设置是不吻合的。平面布置设计的时候,往往过是过分的关注平面几何形状,忽视了植物本身的特点。由此,所展现出的立体效果是不尽人意的。比如,三个一组的金森女贞球展现出了良好的空间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在下端会展现出充足的空间,配以高低错落的层次造景。在此,设计人员就应该从植物的立体层次出发,在关注新鲜奇特植物的情况下,往往会忽视了普通的树苗。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运用了很多的非本地树苗,这和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了背离。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和设计目标是违背的。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二、园林景观绿化植物选择原则

园林景观绿化植物造景技术在运用之前,要关注植物的合理运用,并关注园林的地区实际情况。第一,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树木在长期成长的过程中,已经逐渐地适应了自己的生长环境。因此,在进行植物选择的时候,就要关注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树苗进行种植。第二,乡土树种原则。选择适应能力强的植物,就会让植物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地区植物可能会受到环境、气候和土壤等因素的影响,让建设的形式得到完善。第三,展现出经济适用原则。从地区气候特点出发,能够选择可以越冬的植物,让养护的成本得到降低。在关注树木规格同时,能够选择合适的区域和环境条件。在实行节水原则下,要选择抗旱性能好的植物。

三、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

在园林景观绿化工程运行的过程中,就要合理的运用植物造景技术,既提升了绿化的效果,也会降低成本,保证企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要让植物造景技术展现出应有价值,从多个学科原理出发,让多元化技术得到合理的运用。在满足四季植物变化要求下,合理选择园林绿化植物。

(一)关注多种学科原理

在园林建成之后,人们的视觉感知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就要从人们的第一视觉出发。在选择植物种类的时候,就应该在视觉上形成良好的效果,并形成良好的远近成效。通常情况下,不同的植物种类会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效果。在合理运用植物造景技术的过程中,设计工作人员要从不同的视觉呈现形式出发。通过透视变形、错误视觉等模式,让设计者的景观构建得到优化。

(二)多元化技术的合理运用

第一,“返回春天”技术。植物从开花到结果是一年一次,很多植物是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在进行园林植物造景技术运用的过程中,就要从植物的习性着手。可以在秋天的时候展现出春天的景色。比如,在立秋时的植物叶子,可以进行合理的清除,施加氮肥,就可以展现出二次开花的景象。第二,衬托手法。在园林景观绿化设计的过程中,从园林具体情况着手,可以针对白色墙院种植常绿松树。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修剪,形成良好的园林景观。第三,形象手法。这主要是关注绿化基础,对自然的形象和动物形态进行模仿。通过铁丝或者竹签等形式,形成新的景观,让花坛景观展现出应有魅力。

(三)满足园林植物四季变化要求

从不同植物生长的习性出发,可以合理运用应季植物。在进行景观创建的时候,要从当前季节的植物出发。从应季的植物出发,以其他季节作为辅助。在关注四季的延续性情况下,让季节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并让人们领略到四季的气息。

(四)合理选择、配置植物

第一,不同的地区植物配置也存在不同,这要和环境相吻合。由此,才会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同时,让植物自身的观赏性得到充分发挥。通常来说,在拥有充足阳光的地方,就可以选择阳性植物。在建筑的北侧则可以选择阴性的植物。同时,在这其中还要从生态功能出发,让文化气息更加浓厚。第二,园林开展绿化的过程中,要展现出多样的色彩。那些繁茂的枝叶就会形成良好的景观,在园林绿化美化中展现出了重要的意义。彩叶植物可以展现出点缀的作用。在不同图案的结合下,能够为色彩提供烘托。同时,在北方中经常会运用彩叶植物,这其中涉及了金叶榆、红叶李等。在绿地面积比较小的情况下,就要实行统一的绿化模式。可以运用乔木和草花等形式。第三,要合理运用长花期的植物。如果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出现单一的植物,则不会展现出良好的观赏效果。所以,要在同一花期中运用不同的植物配置,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同时,也可以运用不同花期的多种植物配置。结论:综上所述,园林景观绿化工作开展的时候,植物造景技术工程展现出了相应的系统性。在此,需要进行更多的努力和支持。因此,工作人员要提升自身知识技能,通过多次的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技术,从园林绿化原则出发,在以区域实际情况为前提的情况下,对植物的种类进行合理选择。同时,植物造景技术的运用,还需和人文特点结合在一起,通过植物造景技术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拥有良好的载体和空间。

植物造景技术应用篇3

植物造景技术是一项通过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植物,辅以人为的加工和修饰,配置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1],主要体现植物材料的形态美、线条美和色彩美,最终与本空间内各景观要素组合形成如建筑植物景观、山水植物景观和道路植物景观等的综合型技能[2]。置身于各类植物景观中,游览者不仅可以得到视觉上的愉悦,还能感受到精神层面上的放松。因而对运用此项技术的人要求较高,不单单需要对植物的生长习性和观赏特性有所了解,还要对植物造景这项技术有清晰和全面的认识,才能创造出优质的植物景观。

1植物造景的表现形式

1.1自然式造景

自然式植物造景是指对所使用的植物材料以较少的人为干预,如整型修剪的方式,最大化的保留植物原来的生长姿态与面貌,是一种更加接近自然的状态。在以自然式造景形式所营造的植物景观中很少能看到诸如塔形、圆锥形和圆球形等造型的植物,更多的是天然去雕饰的原始感,攀附乔木而上的爬藤、突然冒出的几颗不知名小苗和万绿丛中的一点红。我们难以在其中找到规律去解释其原因,甚至很难去复刻另一个一模一样的景观出来,如同夏日傍晚转瞬即逝的晚霞一样,错过即永恒。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以在饱览万千自然之景后提炼出这种造景方式的要点,即保持植物的自然感,具体来说就是将植物作为主体开展设计,让设计与场地去适应植物。正如春天漫山开放的花海,在整座山上种植一种或几种形态相似、习性相同的植物,待花开时远远看去如大海般无垠,走近又可欣赏到每朵花的不同姿态,这就是最简单常见的自然式植物造景。

1.2规则式造景

规则式植物造景是将植物按照一定的造型进行种植或整型[3],大规模的规则式种植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这种造景形式更加考验设计者和施工人员的专业性:在种植前设计师需要对场地的尺度有一定的把控,按场地大小运用CAD、PS、SU等软件按比例进行缩放,设计不同植物间的纹样与边界,并绘制出平面图与效果图帮助呈现最后的景观效果;进场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图施工,使用石灰粉等勾勒出两种植物间的边界线,在遇到现场实际与设计有出入时及时与设计团队同步现场信息,进行设计变更。通常越大的造型所呈现的视觉效果越震撼,如行道树就是典型的规则式造景之一,一般多在城市的主要道路两旁种植同一树种,如香樟(Cinnamomumcamphora)、银杏(Ginkgobiloba)、二球悬铃木(Platanusacerifolia)和广玉兰(Magnoliagrandiflora)等,形成或横或纵的统一轴线导向,引导驾驶者的视线。

1.3混合式造景

混合式植物造景是一种兼有自然式与规则式造景的表现形式[4],这种造景形式融合了两者的优点,既保留了自然式的原始感又融合了规则式的造型感,两相结合具有极强的对比性,给观赏者新颖的视觉感受和极限的视觉碰撞,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个好的混合式植物景观是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在树种选择、色彩搭配、造型组合上更是灵活多变的,两种形式间的转变没有明显的界限感,拥有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平衡感。

2植物造景的功能与作用

2.1空间营造与分割

植物景观与其他景观一样具有空间的营造和分割作用。通过运用多种植物间的排列组合形成各类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和封闭空间[5],可以满足不同场景的功能需求。对于私密性要求较高的空间应采用列植的方式围合空间;水边、景观观赏点附近则需要布置低于人眼高度的植物,留出互动空间的同时保证景观与视线间的畅通;在各类园区的入口处常进行对称种植或布置花坛,在平面上起到空间划分的作用,还可以引导游人的行动路线与观景视线。植物造景中所形成的不同空间的组合排列,不仅会给来访者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也会引导游人向着心仪的景观靠近,于行进过程中动态改变观赏路线。除此之外,植物作为一种柔性材料,在造景时还可以更加灵活的处理各种复杂的边界关系,由此产生的多种构景方式也会使得景观的趣味性更强。

2.2环境美化与生态调节

运用植物营造而成的景观在色彩与造型的碰撞中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但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物种灭绝、雾霾沙尘暴和极端天气的增加,一步步压缩了我们的生存空间。自黄土高原呼啸而来的不只是漫天黄沙更是呐喊,是一声声迫切需要行动起来的号召。在面对有此类诉求的造景项目时,不仅要考虑到视觉上的效果呈现,也要从功能角度出发注重植物的净化能力[6]。在污染严重的工厂矿区要针对主要的有害气体选择净化力强的树种,像能够净化氯气的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合欢(Albiziajulibrissin)、山茶(Camelliajaponica)和木槿(Hibiscussyriacus)等;净化二氧化硫的女贞(Ligustrumlucidum)、梧桐(Firmianaplatanifolia)、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和香樟等;净化氮氧化物的冬青(Ilexchinensis)、厚皮香(Ternstroemiagymnanthera)、臭椿(Ailanthusaltissima)和罗汉松(Podocarpusmacrophyllus)等。

2.3情感寄托与表达

悠悠历史长河中,自古以来就有托物言志一说,长亭外一支折柳送友人,古道旁芳草萋萋不忍别,中秋夜登高望月菊寄相思。时至今日在一些重要的时刻,亲朋好友间也会赠以花束和绿植以示庆贺,清明节一朵朵黄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是对故去之人的哀思;情人节一束束火红的玫瑰(Rosarugosa)是恋人间炙热的爱;母亲节的粉色康乃馨(Dianthuscaryophyllus)是子女心中未曾说出来的感谢;乔迁新居时送上的幸福树(Radermacherasinica)和平安树(Cinnamomumkotoense)是一份份祝福。在烈士陵园与墓地处多种植四季长青的松柏植物加以金黄色的菊科(Asteraceae)植物点缀,意在传达逝者永存、生者久久缅怀的情感[8];而一个城市的市树市花不仅能够代表这个城市所独有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9],也是离乡游子心中沉甸甸的乡愁寄托,见此树此花如临故地;另外,梅花(Prunusmume)的傲骨、莲花(Nelumbonucifera)的高洁和竹子(Bambusoideae)的坚韧等大量被赋予美好象征意义的植物被应用到一个个的植物景观之中去,大大增强了景观所蕴含的文化性。

3植物造景的原则与应用

3.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在运用植物进行景观营造时要多方面综合考量,如该地的地质水文如何,以及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情况等。只有对基础信息了解清楚,做到了然于胸,才能真正把握因地制宜的内涵[10]。所谓的因地制宜就是要遵循项目地的情况选择与之适配的植物,或者对区域内的土体进行改良使之符合所选植物的生长要求[11]。如八角金盘(Fatsiajaponica)就是一种典型的喜湿耐阴植物,种植于林下空间中可覆盖裸露的土层,会起到很好的美化林下空间之用,但将其种植于开阔无遮挡的区域则长势不佳;还有近年来被引进到北方栽植的棕榈科(Arecaceae)植物加那利海枣(Phoenixcanariensis),因为与原生境地的气候差异过大,每年冬天需要单独对其做保暖措施才能确保这些植株安然过冬。若设计者只是为了景观的效果而随意选择树种搭配,那么这无疑是一场灾难。以下提供两个在确定树种时具有参考意义的选择方向:第一,运用好乡土植物的资源,搜寻本地区中观赏效果佳、养护简便的植物;第二,引进与原产区生境相似的外来植物,但要注意避开危害大的入侵植物[12]。以上两点将大大提升栽植后的成活率和减少后期养护的成本[13]。

3.2声形色香五感结合

人有形、声、闻、味、触五感,分别对应着眼睛的视觉、耳朵的听觉、鼻子的嗅觉、嘴巴的味觉和手指的触觉,进一步与植物景观建立起联系是我们可以用眼睛直观的看见树的形体、色彩和纹样;用耳朵听到雨打芭蕉的淅沥声和气势磅礴的万壑松风;用鼻子闻到花木芬芳与草木香气;以嘴巴感受到花蜜所带来的甜味;手指能触摸到植物表面或光滑或粗糙的纹理[14]。通过观赏不同色彩的植物,我们的心情可以随之起起伏伏,象征希望的绿色是舒缓的,长久用眼的上班族看一看窗外的绿树会得到片刻的身心放松;热情似火指的是红色,节日庆典上红彤彤的旗帜与花车唤醒了被压抑着的滚滚热血;而黄色则给人一种温和、明亮和纯净的感觉。一个好的植物景观势必会调动起观赏者的感官,如在儿童游乐区的植物会挑选无毒无害、叶型奇特和花色艳丽的,同时单棵植株的体量并不会太高大,以花灌木小乔木为主,此举充分的调动小朋友对于自然探索的渴望,也是视触两感的交相应用。

3.3四季有景季相分明

四季流转变化,四时之景亦不相同,春日繁花似锦、树梢吐绿;盛夏树木葱郁、荷叶连连;秋天漫山红遍、杏叶灿灿;冬日枝桠分明、雾凇沆砀。除四季常青的松柏科植物外,多数植物在不同季节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亦有一个最佳的观赏期。“桃红柳绿春无迹,鱼跃鸢飞妙不传”报春使者最先感知到春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跟着杨万里的诗一起去西湖赏荷;“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不知每年有多少人被北京的香山红叶所吸引;“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寂寥冬日梅花不畏严寒凌霜开。为使植物景观四季皆有景可观,在搭配时需注意所选植物的季相,混合搭配,避免某一季节景观效果缺失的情况出现。例如可在冬季观松柏的林子四周点缀几棵银杏,一年四季苍翠的疲劳感被打破,与此同时,银杏叶的黄在绿色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明亮,丰富了秋季景观。

4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4.1千篇一律缺少特色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总体布局以来,全国各地在绿化景观营造上的热情空前高涨,新建城中园、城市面貌提升工程、乡村景观的建设等项目陆续开工建设。紧凑的建设周期使得工程项目的步伐迈得仓促且粗糙,照搬照抄设计的情况时有出现,模板化、标准化的建设方式层出不穷,大用特用甚至滥用某几种树种使得各地区的景观呈现极高的相似度,难以表现出该地区的特色与文化[15]。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则需要进行大量的实地踏勘工作,发掘项目地的历史与人文背景;还可以通过调查走访、查阅文献等形式,提取有用的信息融入设计理念中,从而创建自己的特色;此外,乡土树种的运用也是更加直观的体现不同地域间景观差异性的快捷方法之一[16]。

4.2独立成章与周遭景观难相融

在营造植物景观时常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景观太过于独立,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度较差[17]。这类景观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过于注重景观个体的表达,忽视了与整体间的协调性。在某些新建的城市中心绿地景观中,这些公园的边界感较强,四周多用高大的乔木进行围挡。虽然能够将园区与周围的硬质景观,如高楼大厦、街道等隔离开来,也能减弱部分城市噪音,但也会给人造成压迫感和心理上的不适。还有一些街道的行道树,两侧树种的突然转变使得景观间的转换过于简单粗暴,脱离整体。若要尽量避免此类情况的多次出现,就要求设计者有较高的全局观,既立足项目本身又着眼于周边区域。在不同景观类型的切换时,注意边界线的处理,于不同中寻找相同和把握尺度的统一。如植物围挡,仅仅单纯的依靠植物进行物理隔断,这种做法只会加强压迫感,与营造景观的初衷是背离的。更加可取的方式是弱化边界,通过植物的高低搭配将周围景观以框景和借景的方式引入园中,成为园中景致的一部分。再比如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上,可以利用街道中心隔离带进行树种的逐渐过渡,使参观者有一个心理上的适应过程。

4.3养护不及时景观具有时效性

相较于其他景观,植物景观最鲜明的特色之一就是其是活着的景观,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生长变化[18]。大多数植物景观在初期很难达到设计的效果,原因如下:一是高大乔木在运输过程中为避免水分蒸腾过快会做修枝剪叶处理,短期内冠幅生长速度达不到设计预期;二是景观中的乔木树种为提高成活率会做围堰与支护措施,验收时并不能拆除;三是灌木草本虽按设计密度种植,但最后的效果会受到诸如苗木质量和栽植技术的影响。因此刚种下的植物需要经过一段缓苗适应期才能逐步达到设计预期的效果,这段时间内人员的辛勤养护与精细的日常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使景观的效果更加长久,需要对其进行周期更长的养护,如及时的除草修剪施肥等日常化养护都可以为景观的观赏效果提供助益[19],此时挑选一个专业性强、能力好又负责任的养护单位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5结语

综上所述,植物造景技术是一项涉猎广泛的应用型技术,好的植物景观工程是各种造景技法和多项造景原则有机融合的成果。它能展示其特别之处带给人眼前一新的感觉,还可以改善小区域的微气候,提升人居环境的质量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20],同时还能体现出较好的生态保护效益和视觉效果。但这些目标能否实现,都取决于植物造景布局方案是否合理科学。在一个植物景观工程中,技术人员需要重点考虑景观在短期、中期和长期不同阶段内所呈现的动态效果,从而确定最佳的营造形式,并且还得具备基本的植物养护与病虫害防治知识,减少因苗木死亡给景观效果造成的负面影响。此外,植物造景技术会随着周边生态与经济环境的改变而不断的发展,若想留下精品工程,就需要经常进行学习,走出去了解新兴的植物品种与应用技术,通过对优秀案例的学习总结才能保持灵感之源不枯竭。

参考文献

[1]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林业出版社,1994.

[2]周丽婷.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分析[J].新农业,2021(15):33.

[3]杨柳,秦永建,卢洁,等.花卉植物造景手法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2(13):89-91.

[4]薛霞.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2021(35):23-24.[5]孟捷,石军,赵涛,等.植物造景方法论之一——空间分析法[J].山东林业科技,2019,49(5):100-103+108.

[5]马丽萍.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重要性及其方法探究[J].花卉,2021(24):95-96.

[6]刘超.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居业,2022(4):124-126.

[7]施巧丹.植物造景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解析[J].现代园艺,2021,44(18):68-69.

[8]王建国,邓景丽,夏晓莉.以市树市花彰显回乡城市园林特色[J].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1):72-73.

[9]黄柳菁,张嘉灵,陈红锋,等.生态学视角下岭南古典园林植物群落的地域性特征[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7,32(6):282-288.

作者:刘日出 牟亚萍 单位: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