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人文社会学论文8篇

时间:2022-02-06 20:54:42

人文社会学论文

人文社会学论文篇1

关键词:文字起源 社会语言 词典规范 言语活动 语言理论

法国解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采用辩证思维方法,以鲜明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创建了解构主义哲学。他在《书写与差异》一文中讲道:“在传统的语言学中,哲学的统治导致了对文字的贬斥和排除……传统的语言学是一套哲学化的话语……无论它是否意识到,也无论它是否愿意。”(P47)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从远古走来,全社会进入了血液沸腾性情躁动的英雄时代,文化大繁荣也被作为一个社会话题提出来了。但无论立足于是传承抑或创新,文明绝不应该仅限于捣鼓一些离奇怪诞的词语。当代中国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是解决一些早该明了却素未清晰的文化课题。本人在大学任教几十年,深感无论是谦逊问道的学子还是受人崇拜景仰的学究,对一些基本的文化常识还不甚了了。致使很多谬误在人们当中以讹传讹习以假乱真,最近有专家还苦心孤诣计算出了中华文明的“复兴指数”。长此以往难免为五千年文明留下污垢。评判人类文明只有两项客观指标,那就是人工建筑以及文字应用。关于人工建筑,2012年9月12日,署名汲东野等人在《法制日报》撰文指出,中国5年共垮塌37座桥梁云云,标题赫然醒目。从文化学角度判研此事,就远远不仅是桥梁圮毁而是人类文明的37处坍塌。不过本文无意讨论那种经国济民的大政方针,只是意欲阐发文字的性质作用及其社会意义,以图能对恢宏磅礴的古老文明拾遗纠偏,从而让伟大的东方文明免遭掩质埋光之虞,仅此而已。

汉字是全人类从古至今唯一一种数千年一直沿续使用的语言符号系统。世界上林林总总的各类汉语教材或有关汉语的论著,无论出自何时何地,概莫能外地要论及汉字的起源、性质及其构形原理等基本问题,研究汉语而不谈汉字,将被学术界视为幼稚或被社会认为存在残缺。这就使得有关汉字研究的各种学术场合始终充满迷人的炫目光芒。不过既然讨论研究的是同一对象,按理不论采用何种理论方法,研究结果都该殊途同归。然而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汉字研究的成果并不令人乐观。对汉字的起源、性质、构形原理研究迄今没有形成比较成熟一致的说法。早些时候,用于记录汉语的汉字曾被某些欧美语言学家妄称为象形文字甚至把它说成是图画文字。然而语言学原理告诉我们,文字跟图画的根本界线不在于构形简单或复杂。在文字中一幅复杂的图画甚至雕刻,仅止于表示一个简单明确的音节;而在图画中却可能以一笔简略的笔划表示一起复杂的事件。汉字在世界上数以千计的民族文字当中毫无参照物和可比性,它既不是记录简单的语言音节,也不是表现复杂的生活事件。

人文社会学论文篇2

【关键词】社会文化;人文素养;影响;互动

一、对社会文化和人文素养的概念界定

文化(culture)的定义历来很多,这里仅仅采纳德国哲学家卡西尔(ernst cassier,1874-1945)的界说:文化是人类创造和运用符号(symbol)的领域,包括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和科学等形态,它主要处理人类生存的意义问题。也就是说,文化是人类的符号表意系统,人类通过自己创造的符号系统去表达生活的意义。而文化是一个历史性概念,每个民族及其特定历史时段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状况。一定时段的文化应是一个容纳多重层面并彼此形成复杂关系的结合体(并不一定就是统一的整体)。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历史悠久的古文明传承,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对于弘扬世界多元传统文化,能提供宝贵的参考与借鉴.

所谓社会文化,“广义上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享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狭义上指人类文化的象征物,如文化遗迹、文物、各种艺术形式等。”社会文化是具有社会普遍性的文化,它的特征在于文化的社会属性,是文化在人类共同社会生活中的体现,包括哲学、宗教、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社会成员积累的习惯。

人文素养不仅仅是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科学知识和掌握的人文学科知识,只有将人文知识上升到自身的品格,才形成了一种素养。所以,人文素养是通过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或环境的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而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二、社会文化对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影响

社会文化包括哲学、宗教、道德、社会常识和传统文化等,而人文素养是科学常识、人文知识升华成的一种内在品格。所以,社会文化中对人文素养影响较大的应为社会常识和传统文化。陈丹青先生在《常识与记忆》一文中提出近年来全国大谈人文并不是件好事情,“正相反,它说明人文状况出现了大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以我的看法,先别奢谈所谓的人文,我们要紧的是先恢复常识和记忆”。可见作为社会文化组成部分的社会常识和传统文化对人文素养形成影响之普遍与基本。

首先,作为社会文化组成部分的社会常识和人文学科知识,同时也是人文素养的构成基础。而只有掌握了充足的人文学科知识,并将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才能上升为人文素养。

其次,我国社会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是根植于中华大地的、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中国文化精粹,正确引导大学生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才能提高其人文素养,养成其高尚的精神品格。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从爱国诗人屈原、陆游到精忠报国的岳飞、文天祥,这种信念经过一代代人的充实提高。到了后代则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名言对之做了精辟总结。表达了中华儿女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豪情壮志和浩然正气。第二,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真诚、宽恕的良好品质。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忠孝仁义这种价值取向对大学生摆脱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消极思想,缓和日益淡漠的人际关系,树立集体主义精神、高扬奉献精神大有裨益。

因此,加强人文学科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即使对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更加强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三、社会文化与学生人文素养的互动因素分析

(一)社会文化环境越好,市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越高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文化环境也不断的发展成熟。在逐步完善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对校园文化和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在发展过程中也无时无刻不吸收着社会文化的养分。所以社会文化环境越好,必然对校园文化和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越高,同时也能更加促进其发展。

(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提升校园文化层次的重要切入点

学生人文素养是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培养出来的,是社会进步、社会文化提高的表现,学生人文素养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无疑可以提高社会文化的品味,因而也提高社会文化的表现层次,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进步。

综上所述,学生人文素养在社会文化中产生发展社会文化和学生人文素养影响同时又是学生人文素养和社会文化程度的表现,社会文化是学生人文素养产生发展的肥沃土壤,同时又是学生人文素养的最终成果。因此,学生人文素养和社会文化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2] 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编,袁世全,冯涛,主编.中国百科大辞典[M].北京:华厦出版社,1990,第271页.

人文社会学论文篇3

1.1外部监督渠道不畅

要实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有效监督,还需要依托多元的外部监督渠道。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虽然社会公众对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关注度日益上升,也偶有新闻媒体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发表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履行了社会监督的职能。但是,总体来说,目前针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外部监督并不乐观。一是社会公众对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观念非常淡薄,常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认为“研究与己无关”,对于评价的过程与评价的结果听之任之,也不关心自己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方面的知情权、监督权;二是专业学术协会监督还不健全,学术界存在着很多依托于高校科研人员的专业学术协会,承担着促进学术研究、推动专业学术繁荣与发展的重任,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方面的监督是其应有之义,但很多专业学术协会对此表现出漠不关心或极不重视的状态;三是舆论监督不完善,这本是社会监督中普遍而有效的监督方式,由于受媒体自身特点和其他方面因素的制约,很多新闻舆论机构不想也不敢揭露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的相关问题,或是难以连续不断地对监督对象实施监督,从而使得监督效果大打折扣。

1.2监督保障制度缺位

就监督工作来说,监督能否取得实效主要是依赖于监督人员的主观能动性[1]。而主观能动性的激发,除了基于监督人员的敬业精神外,更主要的是依靠制度的力量,促使监督人员忠于职守、勤于工作,实现监督体系有效运作的强大威力和持久的内在推动力。由于我国高校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中存在的监督意识不强、监督体系不全等问题,不可避免地存在制度缺陷,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形成相应的规章制度,难以做到有章可循。即使有的高校针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出台了相关的办法、要求、规范等,但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方面的内容却少之又少,难以保证其监督效能的真正发挥,监督弹性很大。而从教育部、教育厅的层面来看,目前也没有形成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相关的监督制度规范。因此,由于监督保障制度的缺位,即使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活动,在实施监督的过程中也容易造成各相关主体的职能不明确、权责不清晰,还容易滋生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监管工作极易出现缺位或错位,很难起到有效的监督制约作用。

1.3监督技术相对滞后

按理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应能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提供新的平台与手段,推动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有效实施。从我国目前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有“新语丝”之类的学术造假举报平台,“科学网”等网站也有针对科研成果评价的相关评论,但这样的网站相对于庞大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来说,显得太过稀少。通过互联网来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进行监督的做法还没有被社会公众和有关机构广泛推广和采纳,互联网在传播方面的巨大影响力并没有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中被充分挖掘出来,监督技术显得相对滞后。

2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基本原则

2.1合法性原则

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进行监督,必须在国家和相关部门制定的各种法律、法令和规章制度的框架内进行,不得逾越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文限制,监督行为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据,实现权力与义务的一致、职责与职权的统一。合法性原则,既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主体的行为准则,也是实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2.2系统性原则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监督主体、监督对象、监督内容、监督模式、监督方式、监督责任等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结、有机结合。因此,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进行监督应从系统的角度进行统筹兼顾、全面考虑,合理设计Who(谁来监督)、Whom(监督谁)、What(监督什么)、How(如何监督)等要素。

2.3广泛性原则

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进行监督,不能仅仅依赖于某一单位或个体,而应充分实现监督的广泛性。一是监督主体的广泛性,既要有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又要有学术共同体、评价机构、新闻媒介、社会公众等的监督;二是监督对象和范围的广泛性,应对涉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相关组织及其行为、个人及其行为进行监督。

2.4公开性原则

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进行监督、有效遏制评价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就要按照公开透明、民主监督的原则来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工作,不断提高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公开程度。凡是涉及权力利益、研究主体切实利益的事项,且不属于国家安全和党与政府的核心机密以及必须要保密的内容,都应以一定方式公开,实行民主监督,保证相关人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选择权。

2.5公正性原则

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进行监督,不是为了打击报复,而是为了评价结果更趋向公正。因此,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工作必须以事实和法律为依据,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受感情和利害关系左右,形成充分、相关、可靠的监督调查结果和结论,做到客观公正地处理问题。

2.6重点性原则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既要遵循广泛性原则,确保监督工作的全覆盖;也要遵循重点性原则,确保在有限的监督资源内取得监督实效。一是要突出监督的重点对象,手握评价生杀大权的评审专家应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要突出监督的重点环节,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程序中的预评环节、评审环节应是监督的重点环节。通过重点监督带动监督的全面工作,才能有效预防不正当行为的发生。

2.7满意性原则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结果应是一个大家能够普遍接受的结果,是一个各方面都能满意的结果。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进行监督,必然涉及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要让每一个利益主体都满意是不现实的,只要绝大多数人或机构感到满意即可。遵循满意性原则,意味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实效得到了社会认可,能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性循环,促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繁荣发展。

3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体系的理想框架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体系是指整合内部监督、外部监督等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起督促、制约作用的系列措施与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使监督工作渗透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每一个环节,实现监督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和全覆盖。理想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两个系统”。“三个层次”包括:(1)高校内部的自我监督(三角形内部),是由高校、院(系、所)、研究人员三个层级所构成的高校内部封闭式体系,研究人员的自律与自醒、院(系、所)和高校制定的约束性规范,构成该监督层次的基础。(2)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三大主体监督层次(椭圆形以内、三角形以外部分),是高校主管部门(教育部、教育厅)、专业学术协会、项目研究资助单位基于不同的角度而展开的外部监督,是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具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监督主体。(3)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其他社会环境的监督层次(椭圆形以外部分),包括社会公众、新闻媒介、法律法规、行政机构等基于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关注而进行的监督。“两个系统”是指内部监督系统和外部监督系统。高校内部的监督属于内部监督系统,而高校主管部门监督、专业学术协会监督、项目研究资助单位监督、社会公众监督、新闻媒介监督、法律法规监督、行政机构监督则属于外部监督系统。内部监督系统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取得实效的基础,外部监督系统是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趋于公平、公正、公开的动力。

4优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基本思路

(1)应激发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进行监督的意识。“意识是行为的先导”,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监督意识的缺乏。因此,需要想方设法激发图1中各层次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进行监督的意识,从意识层面上实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自觉与自醒,只有这样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2)应实现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全过程监督。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过程包括评价前、评价中和评价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存在发生不当行为的可能性,都会影响评价程序的公正和评价结果的公正,因此,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监督应是一种全过程的动态化监督。通过监督的规范作用、制约作用、强化作用和激励作用,尽可能地杜绝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过程中的不当行为。(3)应促进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多元化监督。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涉及多个监督主体,监督对象也非常广泛,单一的监督模式难以取得监督实效。因此,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进行监督,应坚持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实现行政监督、公众监督、学术共同体监督、舆论监督和自我监督相结合,网络监督与传统监督相结合,过程监督和随机监督相结合,从而促进全方位、多元化的监督,真正建立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利益约束与激励体系。(4)应建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长效机制。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是实现全过程监督还是促进多元化监督,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制来保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和监督工作有效地落实。因此,需要通过建立健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制度,树立正确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通过严密的工作程序和严格的责任追究作为制度执行的保障,拓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途径、范围和渠道,确保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长期化和效率化。

5优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主要措施

5.1提高思想认识

有权力的地方,就离不开监督。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本身就是一种权力的运用,且涉及的主体众多,同样离不开监督。同时,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对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我们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来认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问题,从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创新、推动高校教育科研发展的大局来认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问题。加强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监督正逢其时,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加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宣传教育,不仅仅是要加强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人员的宣传教育,也要重视对于高校主管领导、教育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的教育,同时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掘不同阶层、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监督力量。当社会各界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后,将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全面落实。

5.2健全监督组织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需要专门的监督机构来组织实施。监督机构可以按照高校的管理层级来实现,即可以考虑在教育部、教育厅、高校、院(系)四个层级分别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教育部可以设置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委员会,教育厅可以设置省(市、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委员会,各高校可以设置本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委员会,各院(系)则相应设立院(系)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小组。从独立性与公正性的角度出发,各级监督机构与同级别的学术委员会之间不应是隶属关系,而应是平行关系,这样才有利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机构独立自主、公平公正地开展监督。各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机构的权责范围也有所不同。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委员会全面负责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监督规划、指导、执行、协调、反馈、培训工作,具有最终裁决权;省(市、区)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机构主要是负责一省(市、区)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监督规划、指导、执行、协调、反馈、培训工作,对无法解决的重大监督事项,上报到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委员会;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机构在总体上负责全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监督工作;院(系)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小组主要负责本院(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监督工作。

5.3完善监督制度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三个层次,两个系统”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有机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如何形成有机的整合,则离不开相应的规章制度。因此,需要针对当前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中的薄弱环节,制定全国统一的、能够反映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工作规律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制度,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的各种不当行为的规范管理都应予以明确规定,如“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机构的责任制度”、“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的信息反馈制度”、“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的实施制度”、“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的处罚制度”、“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的公开制度”等。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办法和实施细则,做到职责明晰、职权明确,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得到有效保障,更好地维护、规范和约束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活动,保证监督机制正确运转。

5.4拓展监督渠道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不能仅仅立足于基于高校行政隶属关系的内部监督,还应拓展专业学术协会、项目研究资助单位、社会公众、新闻媒介、法律法规、行政机构等外部监督渠道。在一个法制健全、行政组织机构健全的社会,法律法规监督、行政机构监督是社会的应有之义。更重要的则是要积极发挥评价主体的自我监督、专业学术协会监督和由社会公众与新闻媒介等构成的社会监督。评价主体的自我监督就是通过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评价人员、管理人员(三者在某些情境下有重合)学术道德建设和规章制度建设,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对象中个体的自律性,培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对象中个体慎独正德、省己修身的优秀品质,正确引导和规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对象中个体的科研与评价工作,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需要、个人成长与事业发展的关系,自觉抵御不正之风的侵蚀。专业学术协会的成员在学术理念、学术精神、学术关怀、学术操守等方面有一个相互认同的行为规范,专业学术协会监督可以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过程中的不当行为主体进行惩戒,采取诸如将其排除学会之外、发出公告等具体惩戒措施。社会监督能够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的强大辐射作用,弘扬正气、抨击时弊、促进管理、改进工作,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的不当行为主体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营造学术舆论氛围,规范和引导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主体的行为。

5.5明确监督重点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工作千头万绪,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重点突出,提高监督工作的合理性与实效性。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过程进行监督,重点是监督三个方面:(1)监督评价程序的公正性。程序公正是在社会机构调节分配的过程中,个体对其所用的程序要素是否公正的感知[2]。需要就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程序是否能够实现主体平等、实质参与、价值中立、程序理性、程序公开和程序自治进行监督,优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流程,保证相关利益主体的知情权与参与权,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2)监督评价标准的合理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标准主要有真理性标准和价值性标准,其中真理性标准强调研究的科学性、延续性、创新性、完备性;价值性标准强调研究的理论价值、政治价值、伦理价值、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3]。合理的评价标准应能反映研究主体的意志、利益和需求,同时也要符合评价对象自身的客观发展规律,以真理性标准为主、价值性标准为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标准一经公开,本身就是对评价活动的监督。因此,需要加大对评价标准合理性的监督,评价标准的制定不能由一两个专家“一言堂”,应在学术民主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研讨而拟定。(3)监督评价过程的公开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过程的公开,意味着在评价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评委的评价意见都能至于公众的监督之下,评价委托方、被评价方和社会公众都有权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评价过程、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意见等提出质询与质疑。评价过程公开的实现,离不开强制性的约束,而刚性的监督正是一种强制的约束。

5.6提升科技含量

人文社会学论文篇4

2.强化证券市场规制,修复资本市场投资功能王健,WangJian

3.农村保险市场创新发展探析丁霞,颜鹏飞

4.区域内产业集中度、企业规模、汇率与出口波动关系研究——以山东省德州市为例左力,左群

5.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研究王泽填

6.我国石化行业环境绩效评价现状调查分析林兢,陈筱

7.基于订单农业下的贸易信贷运行机制研究纪梦晨,秦涛,魏福全,袁立璜

8.中国FTA实践的原产地规则评析李婧

9.马克思"资本共同体"思想的文本解读秦龙,QinLong

10.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关于转型社会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的几点思考刘洋,张铭,LiuYang,ZhangMing

11.论人的道德自由权覃青必

12.荀子性恶论之谜及其破解杨少涵

13.古希腊哲学中实践范畴的人本价值探析李玲

14.严复的海军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皮后锋,PiHoufeng

15.主义镣铐下的思想舞蹈:略论萨孟武的政治思想邓丽兰,DengLilan

16.颠簸:政权真空下的民众生活——以18世纪福建沿海民众与海盗关系为中心王华锋

17.贞节坊、节孝坊和贞寿坊与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以明清福建同安为例陈建标

18.酒、海洋、战争与和平——郑愁予金门诗作的三个要素朱双一,ZhuShuangyi

19.物化都市的感觉主义书写——朱天文短篇小说的身体叙事与颓废意识朱立立,ZhuLili

20.《荒人手记》与朱天文的警世寓言郑国庆

21.1970年代美英的中国"十七年文学"选本论纪海龙,方长安

22.创伤性记忆与张爱玲的抽象隐喻林莺

23.ECFA与两岸产业合作研究刘震涛,王花蕾

24.闽台低碳农业发展研究与合作对策周琼,翁伯琦

25.欧洲债务危机对福建省外向型经济的影响郑有国,林珊,ZhengYouguo,LinShan

26.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福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蔡艺,张春霞

27.厦泉同城化建设的现实基础及其发展路径——区域中心城市整合发展的视角王开科,庄培章,黄如良

28.构建"三源融合"的高职校园文化景丽芳,JingLifang

29.区域性高等教育规划意义及路径黄子杰,程广文

30.感官正义与司法正义:对2009十大影响性诉讼案件的再解读栗峥

31.员工-组织关系视角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宗文,李晏墅,陈涛

32.电子人的法律分析及在我国的制度设计陈海晖

33.论我国监视居住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张禄兴

1.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核心范畴武,陈首哲,WangYiwu,ChenShouzhe

2.我国战略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问题与对策研究刘志阳,施祖留,LiuZhiyang,ShiZuliu

3.对外贸易顺差本质的思考熊珍琴,郭铁民

4.民间投资能否成为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黄衍电,黄文达

5.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基于交易经济学观点黄敬前

6.跨国公司产品内分工与中国的产业升级研究黄继炜,吴德进

7.新农村财务监督问题研究叶爽

8.罗杰斯的预言是否会成为现实?——对欧洲债务危机的再思考刘亮

9.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四个拐点与两大趋势欧阳友权,OuyangYouquan

10.福建与世博:智慧、活力及影响林拓

11.新媒体版权相关法律问题初探徐彦冰,周玉

12.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递嬗:基于文化构成角度的解读薛晓芳

13.儒家思想普适性的三大理据李承贵,LiChenggui

14.儒家情之真与情之善内在紧张和冲突的伦理学思考叶青春,YeQingchun

15.回归理性:生态危机下的理性自觉与现实建构廖志丹,陈墀成

16.卢梭的公意等同于公共物品之谬误——曲解卢梭的私意林壮青

17.重大的文化建设艰巨的科学攀登——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李贽全集注》出版张建业

18.清朝中后期社会吸食鸦片群体成因探(1780~1911年)陆吉康,段艳,姚会元,LuJikang,DuanYan,YaoHuiyuan

19.从《惠安政书》看知县对乡村社会的管理王亚民,WangYamin

20.北朝隋唐于氏家族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张卫东

21.日据时期台湾儒学的本土化与民俗化陈名实

22.新世界里的沉香屑——试论解放后张爱玲在上海的文学创作徐亚娟,XuYajuan

23.媚雅:小资的文化符号生产陈舒劼

24.主体虚空与文本多义——论罗兰·巴特的作者观张静

25.继承与超越——评刘小新《阐释的焦虑——当代台湾理论思潮解读(1987-2007)》张帆

26.《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对福建担保行业的影响潘长风,PanChangfeng

27.福建对外直接投资对省内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衣长军,连旭

28.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模式探究李友华

29.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抗压能力亟待增强谢建社,XieJianshe

30.社会工作视域下的农民工"同乡聚居"问题罗天莹,徐芳芳

31.美国的司法缄口令高一飞,GaoYifei

32.发展与反发展——论发展测度的伦理基础杨柳新

33.现代性的分化与弥合——论古典社会学理论范式的危机及当代反思丁惠平

34.构建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体系的思考杨瑞英

35.刍议公民社会党报的责任担当单霞,单志强

1.后危机时代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白永秀,赵勇,BaiYongxiu,ZhaoYong

2.税收因素与产业集聚形成——基于我国各省区制造业数据的实证分析赵蓓,占歧林,ZhaoBei,ZhanQilin

3.我国商业银行税收负担与税制改革研究谢恒,韩克勇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需求和供给的创造李松龄,戴子礼,LiSongling,DaiZili

5.超验实在主义与经济学理论的"发现"——经验实在主义与超验实在主义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比较朱富强,ZhuFuqiang

6.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思考——以浙江省新农保试点为例高君

7.茶叶企业信用风险评价董振雄,刘伟平

8.探索技术管理的并行工程——基于技术创新、专利和技术标准三者关系的研究胡慧芳

9.神圣空间与信仰张俊,ZhangJun

10.蒂斯兹论胡塞尔《算术哲学》中的逻辑思想朱建平

11.近代以来《论语》注本之中庸观及其学缘辨略陈洪杏,ChenHongxing

12.儒学与人类精神家园的构建——"儒学与精神文明建设暨纪念朱熹诞辰880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王治伟,张敏

13.中国文化现代转型中的闽籍学者朱水涌,严昕,ZhuShuiyong,YanXin

14.在融汇中走向疏离——闽文学史建构中的域性特质论晁成林

15.冰心、林徽因创作心境比较论——对福建女作家的一种研究钱少武

16.谁的"现代"?怎样的"诗"?——论现代新诗的基本立场与平台邓艮,DengGen

17.学生民族主义之效度与限度——以1935年"学生国货年"为中心周石峰,ZhouShifeng

18.秩序的骚动与城市公共空间被侵占后的社会回应——1930年代成都驱逐扬州分析李常宝

19.清代福建风暴潮灾害与防治李冰

20.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广东研究·序李良玉

21.现代化进程中闽南宗族的变迁——以晋江市庄氏宗族为例林星

22.泉州梨园戏服饰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彭尊善,张丽军

23.关于福州发展对台离岸金融业务的若干设想郑鸣,陈石

24.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建设与税收协调——基于闽对台先行先试的思考张贻奏,周俊琪

25.福建现代化进程监测评价实证研究郑珍远,贺书伟,陈淑荣,杨青,夏小青

26.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与对策研究俞姗

27.利益均衡:推进社会和谐的切入点刘玉生

28.篆刻艺术小组:戒毒社会工作的本土创新彭善民,PengShanmin

29.世界城市建设与公共管理刘亚娜,LiuYana

30.素质教育视域下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探微杨红英

人文社会学论文篇5

一、 民族问题与民族关系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以重庆市为例/黄柏权,彭林绪//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⑵ .-4~10对50余年前汉民族形成问题讨论的新探索/叶江//民族研究.-2009,⑵.-1~10

关于中华民族构成的思考/罗树杰//广西民族研究.-2009,⑴.-6~11

建立我国民族关系评估指标体系的总体构想/阎耀军,陈乐齐,朴永日//中南民族大学学 报.-2009,⑶.-24~27

经济转型时期的新疆民族关系与政府调控:基于伊宁的实证研究/柳建文//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46~52

民族共生关系分析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袁年兴//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41~49“民族牌”背后的理论透析/严庆,青觉//广西民族研究.-2009,⑴.-22~29

民族识别原则的变化与民族人口/胡鸿保,张丽梅//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⑷.-9~13

民族、宗教与社会和谐:基于广西的问卷调查分析/廖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 -28~33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谐发展中量的探讨/张立辉,赵野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 . -16~19

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的国家行动:20世纪中后期广西的民族识别研究之一/覃乃昌//广西民族 研究.-2009,⑴.-12~21

中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全面保障少数民族人权/田联刚//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1 ~13

二、 理论综述

阐释与反对阐释:对桑塔格《反对阐释》的一种“阐释”/王媛,黄剑波//思想战线.-2009 ,⑶.-17~22

场域:现代社会研究的另一种视角/于鹏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62~67

传统节日与非物质遗产保护/廖明君,萧放//民族艺术.-2009,⑵.-21~27

从描述、解释到批判:嬗变中的民族志写作方式/文苹,李银兵//思想战线.-2009,⑶.-1 3~16

从遗产到资源:西部人文资源研究/方李莉//民族艺术.-2009,⑵.-42~52

从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看学科的世界性与本土性/王建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 ⑷.-1~8

当代民间信仰研究的现状和走向思考/陈勤建,衣晓龙//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115~ 123“帝国边陲”:欧美学界对中国西南的研究演变/安琪//思想战线.-2009,⑶.-4~8

杜赞奇中国华北权利研究述论:人类学视野中的权力研究之二/兰世辉,徐杰舜//青海民族 研究.-2009,⑵.-15~19

反刍与探赜:壮学研究与历史人类学的契洽/覃延佳//广西民族研究.-2009,⑴.-60~65 关于中国族群研究若干问题/周大鸣//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2~10

汉语“民族”概念的特点与中国民族研究的话语权:兼谈“中华民族”、“中国各民族”、 与当前流行的“族群”概念/何叔涛//

民族研究.-2009,⑵.-11~20

解构中国少数民族:去东方学化还是再东方学化/潘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1 1~17

“局内人”与“局外人”/马岚∥青海民族研究.-2009,⑵.-35~38

论跨界民族的历史记忆/雷勇∥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⑵.-24~29

论文化生态保护区中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赵艳喜//青海民族研究.-2009 ,⑵.-20~23

论心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韩忠太∥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25~30

米德•弗里曼•萨摩亚:兼论人类学田野调查与民族志写作/张丽梅,胡鸿保//北方民族大 学学报.-2009,⑵.-76~79

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本体论”问题/和少英∥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17~24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对生态人类学的借鉴意义/李方一∥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 -46~51

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意识与认同政治/范可//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11~15

人类学家乡研究的反思与辩护:基于两项教育民族志的研究/巴战龙//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80~85

人类学理论史中的范式变革与议程跳转/袁松//百色学院学报.-2009,⑵.-8~13人类学灾难研究的面向与本土实践思考/庄孔韶,张庆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⑸ .-1~10

人生史杂谈(之二)/王铭铭//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157~170

生态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1978-2008)/祁进玉//广西民族研究.-2009,⑴.-47~52

生态人类学中的修正主义/[美]汤姆斯•N•海德兰著;付广华译//世界民族.-2009,⑵ .-40~45

网络日志:一种“自我反射式”民族志文本的可能/巴胜超//广西民族研究.-2009,⑴.-3 5~39

西南视野:地方与世界/徐建新//思想战线.-2009,⑶.-1~3

医学人类学的社会文化视角/张有春//民族研究.-2009,⑵.-57~66

医学人类学的生物文化视角/张有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52~57

仪式叙事与历史书写:代序《〈仪礼〉文化记忆与仪式叙事》/叶舒宪//百色学院学报.-20 09,⑵.-23~28

艺术人类学的阐释路径/吴晓//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105~108

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人观表征:从《自我之舞:人观与加瓦尔地区般度戏史诗剧的表演》谈 起/海力波//西北民族研究.-2009,

⑵.-171~178

中国传统节日资源的开掘与利用/萧放//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148~156

中国民族学的百年回顾与新时代的总结/杨圣敏//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14~38

中国民族学研究应该“眼光适度向上”:从李隆基与节日的关系谈起/张勃//民族艺术.-20 09,⑵.-28~34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对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挑战与机遇/陈兴贵//贵州民族研究.-2009 ,⑵.-33~38

转变理念正当时:有关文化理念的再思考/刘锡诚//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108~114

族群政治的东方神话:儒家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认同/关凯//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 .-25~31

作为民族志的个人叙述:从一位昆人妇女的生活史谈起/张丽梅,胡鸿保//广西民族研究.- 2009,⑴.-30~34

作为认知图式的“地方”/彭兆荣,吴兴帜//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71~75

三、 社会、文化及其变迁

安多热贡地区的民间宗教活动:对年都乎“於菟”节及其二郎神信仰的考察/李加才 让//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⑸.-33~36

百年诉讼:村落水力资源的竞争与权力:对家藏村落文书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之一/马成俊// 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80~88

茶叶经济的兴衰与传统文化的调适:西双版纳南糯山亻爱尼人的个案/严宁//民族研究.-2009,⑵.-31~37

朝圣与转山:丹巴藏族转山考察/刘亚玲//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55~59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论析/汤夺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31~36

传统与现代间的彝族文化探析:以松子园彝村为例/张跃,舒丽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 09,⑵.-37~44

从丧葬习俗看藏族地方社会的历史及文化: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山岩树葬为例/岳 小国//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109~113

从社会效应看制度安排的必要调整:鄂伦春族个案/何群//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 -27~33

大姚昙华山彝族俚濮原始宗教初探/张永琼//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⑴.-61~65

当代艺术民俗学发展的城市化语境/耿波//民族艺术.-2009,⑵.-72~81

地方性知识与扶贫策略:以四川凉山美姑县为例/杨小柳//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 -39~44

滇古道上的人(孤人)调查研究/陈保亚,杨海潮,汪锋,彭玉娟,周玲等//云南民族 大学学报.-2009,⑵.-12~16

滇南彝族自然神灵观念与村落格局/龙倮贵//贵州民族研究.-2009,⑵.-45~51

侗族传统生计方式与生态安全的文化阐释/罗康隆//思想战线.-2009,⑵.-11~16

法人类学视野里的农村民事规则:以青海省民和县抓咱藏族村为例/华热•多杰∥北方民族 大学学报.-2009,⑵.-58~61

番回还是回番?汉回还是回民?:18世纪甘肃的萨拉尔族群界定与清朝行革/马海云著 ;李丽琴,马成俊译校∥青海民族研究.-2009,⑵.-1~14

赣南客家风水信仰的人类学分析/王天鹏//青海民族研究.-2009,⑵.-29~34

广西金龙峒土司索隐/蓝韶昱//百色学院学报.-2009,⑵.-17~22

贵州毛南族传统丧葬习俗调查及其文化解析/孟学华//贵州民族研究.-2009,⑵.-83~86

合作性田野调查个案研究:以广西靖西县龙邦镇其龙村为例/张小娟,马菁//青海民族研究 .-2009,⑵.-71~75

回族文化的地域差异与民族认同错位:关于江苏连云港回族社区的调查研究/杨文炯,樊莹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30~35

跨越太平洋:家族、国籍及资本运作:海外华人群像及其“华性”解读/[美]翁爱华著; 张晓萍,贺迎枫译//思想战线.-2009,⑵.-37~41

扩大的家族:藏族民间组织沙尼调查/赵利生,谢冰雪,江波//民族研究.-2009,⑵.-47 ~55

经济消耗与社会构建:菁口村哈尼族丧礼的经济人类学阐释/郑宇,谭本领//广西民族研究 .-2009,⑴.-40~46

历史记忆、国家意识与族群互动:《灌溪匡氏宗谱》的社会文化人类学研读/匡达晒//青海 民族研究.-2009,⑵.-39~43

丽江古城的地域社会及用水民俗/杨福泉//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5~10

龙牌与中华民族认同的乡村建构:以华北一村落庙会为例/赵旭东//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9,⑵.-18~24

论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以柳州融水苗族系列坡会群为 例/贺剑武//青海民族研究.-2009,⑵.-66~70

论文化语境中自然崇拜的本质/王东昕,万志琼//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20~24

苗族婚姻制度变迁六十年:以贵州省施秉县夯巴寨为例/刘锋,吴小花//民族研究.-2009, ⑵.-38~46

钦州西部的地方历史与都峒之民祖先记忆的创制/杜树海//民族研究.-2009,⑵.-67~76

青稞、荞麦与玉米:一个对羌族“物质文化”的文本与表征分析/王明珂//西北民族研究.- 2009,⑵.-45~67

人类学的视角:昙石山遗址中若干民俗的再认识/钟伯清//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 -34~39

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功能释放与历史变迁考察: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石玲亚//贵 州民族研究.-2009,⑵.-52~58

试论1949年以后新疆汉族移民的类型与功效/李洁,徐黎丽//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53~57

双系亲属法与亲属制度的多样性/蔡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⑶.-12~18

屯堡族群与族群认同:以天龙屯堡为例/朱志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32~36

文化差异与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一种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海路,腾星//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1~7

文化生态、文化空间、政府主导与“非遗”关系:以西北“花儿”的洮岷流派(南路)流行 区KPT村为个案/郝苏民,戚晓萍//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5~13

物的叙事:史前陶靴的比较神话学解读/叶舒宪//民族艺术.-2009,⑵.-87~91

西北燎疳习俗的文化探源与人类学阐释/王贵生//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76~82

乡土社会中的面子:对福建古田地区寿宴习俗的分析/黎翔//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 .-40~45

以“初”为常与仪式叙事:从神话思维透视礼仪中国/唐启翠//百色学院学报.-2009,⑵. -34~39

英雄、神话和隐语:格萨尔王作为藏族民间认同和佛教原型/[美]郁丹//西北民族研究.- 2009,⑵.-124~135

灾难与仪式:国殇日之民族志/荆云波//民族艺术.-2009,⑵.-35~41

在山沟村民与神灵共娱的艺术世界里思考(一):甘肃环县道情皮影表演仪式及其剧目举隅 /杨静,郝苏民//西北民族研究.

-2009,⑵.-136~147

中国古代礼仪中的神话思想/荆云波//百色学院学报.-2009,⑵.-29~33

转型期撒拉族婚姻家庭价值观变迁探微/石德生//青海民族研究.-2009,⑵.-44~50

转型期西蒙古牧区社会生活变迁的实证研究:基于内蒙古与青海蒙古牧区的实地调 查/僧格//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84~98

壮族原生型民间宗教结构及其特点/梁庭望//广西民族研究.-2009,⑴.-66~76

四、 女性问题研究

传统与变迁:透视中国的“家庭妇女”/刘爽,马妍//妇女研究论丛.-2009,⑶.-31~36

后现代主义法学的性别平等观对中国立法的启示/赵明//妇女研究论丛.-2009,⑶.-10~1 5

健康的类生态化存在:民族与性别的视角/王金玲//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31~3 7离婚妇女贫困化的制度探讨/徐静莉//妇女研究论丛.-2009,⑶.-37~42

旅游发展与东道主女性:一个性别视角的研究综述/林清清,丁绍莲//妇女研究论丛.-2009 ,⑶.-75~80

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性别角色分工概念探析/李宝芳//妇女研究论丛.-2009,⑶.-70~74 ,80

外部迫力与内部整合:打工潮背景下的乡村夫妻关系研究/崔应令//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 09,⑵.-51~55

消失的“姐妹情”:流动对农村女往的影响/孔海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⑵. -82~85至关重要的社会性别:21世纪如何开展全球化和社会变迁研究/周颜玲著;蔡一平, 谭琳编译//妇女研究论丛.-2009,⑶.-60~69

中国妇女法律援助的模式选择/韩荣和//妇女研究论丛.-2009,⑶.-5~9,36

中国高校女性学制度化模式分析/王王君//妇女研究论丛 .-2009,⑵.-57~62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女职工劳动保护/刘伯红//妇女研究论丛.-2009,⑵.-11~19

五、 研究动态与书评

包纳、合作、参与:美国人类学学会2008年年会综述/葛荣玲//民族研究.-2009,⑵.-104 ~107

发须爪中的“迷信”与“道德”:读《发须爪:关于它们的迷信》/舒瑜//西北民族研究.- 2009,⑵.-193~204 黑衣壮:“我”的表述与建构:兼评海力波《道出真我:黑衣壮的人观与认同表征》/吕俊 彪//广西民族研究.-2009,⑴.-197~202

历史中的“游“:读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谭颖//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2 05~211

“迷信”何为?:读江绍原《民俗与迷信》有感/吴银玲//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211 ~216

“民族关系理论”学科体系解析:读金炳镐著《民族关系理论通论》/赵健君//黑龙江民族 丛刊.-2009,⑵.-185~187,192

亲属制度研究的另一路径:姻亲关系研究述评/刁统菊//西北民族研究.-2009,⑵.-179~ 192

人类学取向的研究范本:读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张亚鹏,王建军,郭绍亮//百色 学院学报.-2009,⑵.-14~16

少数民族电影研究述评/魏国彬//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⑵.-124~131

人文社会学论文篇6

1.农村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状况的人口社会学因素分析

2.呼唤学术自觉:人口社会学本土化思考

3.人口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再探讨

4.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初探

5.外国人及港澳台居民在中国大陆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6.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的社会学思考 

7.人口社会学浅谈

8.人口社会学因素对老年糖调节受损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9.人口社会学的理论特点及其实践功用

10.外出务工人员人口社会学特征和艾滋病KAB调查

11.人口社会学的课题

12.新疆高校大学生“五观”的人口社会学差异分析

13.SARS对人口社会学的挑战

14.关于人口社会学发展的思考

15.人口社会学浅谈

16.人口社会学因素对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

17.面向现代化的人口社会学

18.人口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和理论体系初探

19.农村光棍的类型研究——一种人口社会学的分析

20.对《人口社会学》构成体系的初步设想

21.流动人口犯罪的社会学思考 

22.网络社会的群体参与——以人口社会学为视角

23.城乡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学特征关联初探

24.高职护理专业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学生人际容纳状况的差异性研究

25.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前景

26.人口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27.人口社会学的个理论问题

28.第三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29.流动人口犯罪原因的社会学分析及对策 

30.“人口社会学”探究式学习教学法的应用

31.试论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结构

32.深入探讨人口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国第四届人口社会学年会综述

33.第三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34.全国第二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述评

35.县城不同职业流动人口社会学特征及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36.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研讨会综述

37.流动人口规模、结构及特征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38.人口社会学的基本框架结构初探

39.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学特征

40.第一讲:人口社会学是研究什么的

41.当前人口社会学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全国第三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42.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的老年糖调节受损者应对方式分析

43.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述评

44.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委员会驻华顾问默顿斯在吉林大学人口研究所讲授人口社会学

45.理论联系实际,探索深化创新——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46.探讨·开拓·创新——全国首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47.农村流动人口研究的再思考——以身体社会学为视角

48.英国穆斯林移民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49.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学特征

51.人口社会学的对象和方法50.人口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52.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犯罪现状的社会学分析与控制对策

53.创建幸福家庭——人口社会学的一个视角 

54.流动人口规模、结构及特征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55.创建幸福家庭——人口社会学的一个视角

56.全面认识社会与发展中的人口——评《人口社会学》

57.不同等级医院门诊患者就医原因及其人口社会学特征

58.全国首届人口社会学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59.老年人口养老意愿的社会学分析

60.农村体育人口“二元性”分化趋势的社会学研究

61.自愿不育的人口社会学视角

62.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63.春运问题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64.一部有创见的《人口社会学》

65.人口社会学研究内容探析

66.全国第二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述评

67.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

68.一部有创见的《人口社会学》

69.对加入WTO后流动人口犯罪的社会学分析

70.民族宗教流动人口社会学调查——广州市化隆拉面从业群体的基本特征调查报告

71.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侧记

72.对“溺婴”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73.辽宁流动人口犯罪社会学分析及控制对策

74.基于社会学视角的人口就业理论探讨

75.我国体育人口性别结构的社会学分析

76.试论人口社会学的研究

77.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法律社会学思考

78.知识社会学与1950年代中国人口控制论间的竞争

79.农村流动人口的文化社会学研究 

80.公安机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研究的知识社会学分析

81.中国人口与中国体育人口比较的社会学分析

82.影响大学生体育人口形成的多因素社会学分析

83.当代中国体育人口结构的社会学分析

84.农村人口控制的社会学思考

85.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定向历程

86.社会学与人口问题

87.海宁市外来务工人员人口社会学特征及麻风病认知情况调查

88.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定向历程(续)

89.我国当代人口流动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90.外国人在德国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91.从民族社会学视角看中国人口文化素质中的性别因素——兼论提高女性文化素质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

92.流动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93.我国老龄人口健康评价指标的社会学初步研究

94.2015年德国难民庇护申请者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95.流动人口犯罪的犯罪社会学分析及其社会性防治对策

96.试论社会学研究人口问题的内容和方法

97.流动人口聚居区形成过程的社会学考察——一个城市空间转型的个案研究

98.“义庄”:创建现代农村家族邻里互助养老模式的重要参鉴——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

99.湖北地区革命伤残军人健康状况抽样研究Ⅰ.伤残及人口社会学特征

100.人口控制与社会学  

101.中国社会学2013学术年会“流动人口与城市融合”分论坛成功举办

102.影响体育人口因素的社会学分析

103.山东省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健身观念的社会学分析

104.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对“生男偏好”的影响

105.农村流动人口“回流”动因的社会学分析

106.人口控制与社会学

107.大型社区的人口、住房、活力与公平 上海大型社区规划理念与策略的社会学思考

108.论人口、贫困与幸福——从《人口原理》谈起

109.人口结构与生育意愿变迁的社会学分析——以改革开放为背景

110.试从社会学角度谈人口增长

111.劳动就业和社会学——讨论人口普查中“在业人口划分标准”的一些想法

11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系——基于社会学的视角

113.人口老龄化与赡养问题的医学社会学分析

人文社会学论文篇7

[论文摘要]近些年,学者们对国企工人阶层的关注和讨论越来越多。本文用社会学的视野对国内关于国企改革过程中工人阶层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在总结中发现,对于工人的内部分化、行动回应和失业下岗职工的研究较多,而对于国企工人的整体分化研究较为欠缺,工人的阶层意识研究还应得到进一步的深入。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迁,国有企业也在顺应社会与市场转型的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从企业的产权制度、领导机制、经营制度到劳动就业、工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变革。直至二十一世纪的今日,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把每个工人的利益深深地卷入其中,同时给企业自身和整个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国内关于国企改革过程中工人阶层研究的部分文献基础上,用社会学的视野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工人阶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一、国有企业工人阶层的地位变迁及内部阶层的分化

从50年代到70年代,国有企业的工人阶层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声望以及政治待遇、经济收入和身份高于其他阶层。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国企工人在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外部冲击以及企业内部改制的双重压力下,其政治、经济地位的优越感已消失,代之以经济上陷入“相对贫困”、精神上面临来自外界与自我的双重轻视,并且还面临着越来越重的失业威胁。冯同庆把这种地位的下降具体表述为劳动权益的失落、资本利益的失落和政治权利的削弱,认为导致这种阶层地位下降的原因是因为改革建立起的新的阶层结构与公有制深层制度化结构没有有机的结合,处于一种矛盾状态。李亚雄则认为“权利与市场混合机制”是塑造了工人阶层的地位的最重要的结构化因素。周长城1997年在对某大型国有企业的调查时,先将职工按照劳动方式的不同分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普通工人三个层次,并研究发现:无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处在转型期的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在下降,工人阶级内部也出现了分化。同时,很多研究已经表明不同层次的工人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政治地位、职业心理、行为取向等方面上存在显著差异。

二、国有企业工人的心理研究

国有企业工人的心理研究包括心态、满意度、社会心理承受力和阶层意识等方面。企业改革关乎每个工人自身的利益,其对工人阶层心理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郭星华根据2000年一项对北京市国有企业职工的调查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国企职工关心的首要问题是自身的经济利益;安全与稳定是他们十分重要的社会需要;同时,一些国有企业职工存在着失落与失衡的心态。毕素华认为国企职工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大增强,但其适应性还不强。他们对改革中出现的腐败现象、两极分化和分配不公、社会风气滑坡、社会治安不稳定等社会不良现象存在着较大甚至强烈的不满。这些都需要建立起良好的表达机制,以防止不满情绪的膨胀和社会的不稳定。阶层意识体现的是社会阶层的主观性建构,现在已经成为社会分层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赵炜从对国有企业职工阶层意识的分析来看,职工的阶层意识和职工所处的经济、社会地位基本上一致,但相对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罗忠勇在提出工人的阶层意识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发现:工人有明确的阶层认知,大多数工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处在社会结构的中下层和下层,工人对本阶层的利益有明确的认同,但工人的阶层利益维护意识淡薄。这反映出当前国企工人普遍对自身地位评价较低,相对剥夺感较强。

三、失业下岗职工的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失业下岗职工的研究主要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入手。宏观方面主要包括通过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分析,来寻找导致失业下岗的原因以及政府治理失业问题的政策选择研究。

微观方面包括:第一,影响下岗职工再就业选择的因素,其中,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甚至是政治资本在再就业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早在1998年,风笑天在对武汉市四家“下岗”情况较为严重的企业职工的调查研究发现:在社会资本变量中对职工能否再就业起决定作用的是:亲戚和朋友的社会地位,而和自己具有同质性的父母和配偶的社会地位、社会网络的规模等因素没有显著影响。社会资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再就业信息和机会的获取以及资金的供给。另一方面,个人的职称或技术级别,教育程度等人力资本对于再就业也有显著作用。然而在2002年,赵延东的研究表明:尽管社会资本对职工再就业的作用是相当明显的,但这种作用的发挥受到制度背景的制约,随着劳动力市场制度的逐渐建立和完善,社会资本的重要性日益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对于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下岗职工来说,社会资本带来的却是“负面效应”。与社会资本形成对照的是,人力资本随着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建立完善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则表现得越来越显著。可是,李培林基于一项调查发现,与一般的常规推论相反,在下岗职工的收入决定、阶层认同和社会态度等方面,存在着“人力资本失灵”现象,即下岗职工以往的人力资本积累对提高收入水平和促进社会态度的理性化不再发挥作用。究其原因,可能是市场转轨和产业结构改造的大转折时期,会发生劳动力市场“知识技能系统”的改变,从而导致人力资本的断裂。谢桂华则把人力资本的作用更细致的描述为:教育程度高的工人更有可能再就业,工人下岗前所获得的工作经验和技能无助于他们再就业。政治资本对再就业的概率没有影响,无论是党员还是前干部在再就业方面都没有优势。在我看来,“人力资本的失灵”更是把职工培训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摆在了企业和社会的面前。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工人要想保住自己的“饭碗”,没有一定适应企业发展的知识素养和工作技能是不行的。这就需要企业和社会能够给工人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场所。

第二,失业下岗职工的转型适应心理。很多学者在研究失业下岗职工时都提到他们的“等、靠、要”思想,并将之归因于“单位习性”。单位习性即是在国有企业中形成的感受、经济收入、生活方式、语言使用、社会交往等固有的社会习惯,它包括相对固定且封闭的生活交际圈、规律性的休假制度、丰厚而稳定的经济收入、良好的社会保障及身份上的优越感等等。而国有企业失业下岗人员在原单位体制内形成的“单位习性”制约着失业者转型适应和社会认同的进度和深度,进而影响着失业者再就业路径的选择。刘爱玉认为差异性资源赋予工人不同的市场能力,越是拥有市场相容性资源的工人,越是表现出对市场的适应和对集体行动的回避。越是拥有市场排斥性资源的工人,越是表现出对企业的依赖,一旦企业依赖难以为继,若缺失预防性正式制度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则集体行动的可能性较大。

四、国企工人的行动回应

以破产、倒闭、出售、兼并和股份制改造等手段进行的国有企业改制引起了大规模的减员,这类群体必然会对正在生长形成中的新体制和结构产生行动回应。李静君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初广州一些国有企业的调查,认为“集体无行动”是国有企业工人的劳动政治形式,这种集体无行动表现为:冷漠、不合作、公共责任的侵蚀、积极性缺乏、缺工、工作场所的无效率。她认为社会主义工作生活的经历影响了工人对制度变革过程中的回应与解释。然而,1995年之后,国企进一步的改革使得国有企业工人行动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集体行动已经成为工人表达其利益诉求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这种集体行动是有限的。冯同庆认为,工人是具有认知能力的社会行动者,中国的企业改革使工人以“主人翁”形式体现的特殊利益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这虽然是工人始料未及的,但以往的“主人翁”地位升华出的自尊并不会同步失去。作为社会行动者的工人地位越是下降,反而越强化了自尊。工人的社会行动具有明显的以实现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自尊和自信特征,他们的行为选择在不满与容忍中更倾向于后者。工人总体上希冀的是有基本保障的工作和生活。刘爱玉依据大量丰富的个案访谈资料发现,工人在因制度变革而利益受损的情况下,没有利益组织起来的公开的集体行动,工人的行动回应方式主要是服从、消极退出、个人倾诉,集体无行动不是企业政治的主要形式,这种选择的集合构成了中国社会总体的稳定,使得改革得以继续推行。而佟新在研究工人的集体行动时更注重的是行动的文化基础。她认为工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负面经历凸显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文化传统的认同,兼并式改革所具有的私有化性质激发了工人们的“主人”观念,加剧了工人对“共同体”和“家园”的留恋与集体认同。事实上工人们意识到自己所留恋的,能够提供生存保障的传统国有企业的“庇护”已经逝去,但他们可能借助那个时代的文化传统来为其群体利益的实现寻找合法性和可能性。这种延续着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亦可能改变中国市场化发展的路径。五、国企工人的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是社会分层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议题,它关注的是社会不平等结构的形成过程和结构状况的变化。90年代以来,我国工人的社会流动与农民的流动相比,更多的是表现为体制的变动和收入的变化。体制的变动,是指工人从“体制内”单位即全民和集体等公有制单位向“体制外”单位即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单位的流动。收入的分化,是指工人阶层或群体中的一小部分通过岗位竞争或重新择业等途径进入社会的较高收入层,而有些工人会随着经济分配结构的转变进入社会低收入层甚至是贫困层。这种分化又称为结构性社会流动。影响工人社会流动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源,包括体能和智能型资源、整合性资源和勤力性资源;二是社会资源,包括先赋性社会资源和后致性社会资源。郑路则通过数据分析进一步指出:劳动力从国有部门向非国有部门的转换体现出市场化改革的阶段性特征。随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从业人员从国有部门流入非国有部门的趋势呈上升性态势,且教育因素发生了从阻碍转换到促进转换的变化;单位级别的意义减弱,而单位类型的制约日益明显;政治资本中党员身份的阻碍作用依然明显,家庭出身和干部身份的作用日渐消失。

国企改革从开始至今已经有二十年了,从以上综述看,学者们对于国企工人的地位变迁、内部分化、行动回应和社会流动的关注是颇多的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尤其是对失业下岗职工的研究更是成为了国企工人社会学研究的焦点。这也是符合社会学把解决社会问题作为其学科宗旨的要求。但是,对于国企工人在改革后社会身份的重构过程以及由此引起的工人阶层的整体分化研究较为欠缺,工人的阶层意识研究还应得到进一步的深入。此外,随着市场转型和国企改革的深入,国企工人的研究角度应该是历时态的,这就需要学者们对这个阶层投以不断的关注,并为解决他们切实的问题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冯同庆.工人阶级内部阶层关系的变化与工人阶层的地位[J].工会理论与实践,1997,(3).

[2]李亚雄.转型期的社会分层机制与工人阶层的地位变迁[J].江汉论坛,2002,(12).

[3]周长城.国有企业中职工的社会地位与层化[J].社会科学研究,1999,(2).

[4]郭星华.北京国企职工心态调查[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0,(5).

[5]毕素华.转型期国企职工社会心理承受力探析[J].中州学刊,2002,(6).

[6]赵炜.国有企业职工阶层意识研究-对一家国有企业阶层关系的调查与分析[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2,(5).

[7]罗忠勇.转型期工人的阶层意识[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3,(3).

[8]风笑天,赵延东.下岗职工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其再就业机会获得的关系[J].理论月刊,1998,(8).

[9]赵延东.再就业中的社会资本:效用与局限[J].社会学研究,2002,(4).

[10]李培林,张翼.走出生活逆境的阴影-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失灵”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3,(5).

[11]谢桂华.市场转型与下岗工人[J].社会学研究,2006,(1).

[12]赵定东.论大型国有企业失业人员的转型适应与社会认同-基于辽宁省的个案访谈[J].社会,2006,(3).

[13]刘爱玉.适应、依赖与社会结构—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国企工人[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4).

[14]刘爱玉.国企变革与工人生存行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人文社会学论文篇8

纵观人类的发展,作为个体的人,其自然属性是先天具有的生理和遗传变异带来的自然生物特征;而从集群营生的动物发展成直立行走的人开始,并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作,进而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其社会属性就逐渐发展起来。而在此过程中,人类社会也逐步由个体、氏族群体、家庭、族群、地区、民族、国家的发展而成熟起来。因而作为个体的人,也就同时兼具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生而具有,社会属性需后天养成(哺育、教化和习得),社会属性的养成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因此,人的社会化就是基于生物属性的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随着社会的复杂和技术进步,个体达到独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通常需要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其所需的社会化的时间正在延长,这可从不断延展的学校教育阶段来印证。就广义而言,社会化是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学习社会文化、角色知识及其相应的行为规范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另一方面要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形成生存能力,从而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是贯穿其一生的每个阶段,包括婴幼儿与儿童、青少年、成年、中老年等不同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单就某一具体的个体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社会化程度应是越来越高的。从人格发展角度来说,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形成自身人格和习得参与社会或群体方法的一个社会互动进程。个体在自身的社会化进程中不断地进行着自我完善,通过他人的态度、看法和期待认识自我,形成自我概念。同时,个体又是在已形成的一些自我概念的推动下继续进行自身的社会化的。而且,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个体的自我概念,或者说个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管理等,都在发挥着超乎人们想像的巨大作用,当然这种作用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因此,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潮流趋势,都非常注重发展个体的“自我”认识,并且在教育的实践层面已经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做法。从个体社会化涉及的方面来看,主要包括:(1)语言、文化、知识的社会化。个体的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因此个体其他方面的社会化是以语言的社会化为前提的。某一语言作为一个或多个族群共有的符号系统,是其相互交流的手段,也是其传承文化、学习科学知识的手段,因此掌握某种语言的过程本身就是了解其社会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和社会文化的过程,并会深刻影响着学习该语言的个体。(2)角色的社会化。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和身份相一致的、社会所期望的一整套权利和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根据人们获得角色的途径不同,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前者是指人们与生俱来或在其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获得的角色,如男、女性别之分;后者是指人们在后天的活动中经过自身努力而获得的角色,如医生、律师、教授等。(3)道德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是个体接受已有的社会道德规范并逐渐内化成自己的行为标准的过程。个体在道德社会化的进程中,首先是形成道德观念,即对道德规范的认知;其次是依就道德认知所进行的道德判断;然后是选择采取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同时还有伴随这一过程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因其内隐性,故在现实中其形成和作用往往容易被忽视或流于形式。(4)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等)、政治参与热情和能力,形成某一特定社会所要求的政治信仰、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它体现在如何对待政治制度、政治生活方式、实行的政策以及个体政治观念的发展等问题上。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阶级中,个体政治社会化有不同的内容和方向。而且个体政治社会化是不断发展的,与个体的知识文化水平高度相关。综合上述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文化和社会结构视角对人的社会化所进行的研究,笔者认为:一般而论,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历程就是其在所处的具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也是其生活的过程。“人的生活乃是人之于环境的关系性建构。”生活的过程也是个体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会历经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成年、中老年等阶段,各个阶段都是依据个体所具有的生理和遗传特质及前期社会化的结果(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而继续其社会化的进程。而且,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其内在的生活品质和意义、都应有其幸福与快乐的理由,人们不能为了所谓未来的幸福或希望而牺牲现在的生活,并且现在的痛苦与磨难也不能成为未来幸福的筹码。因此,人的社会化是人在具体的环境中基于人的天性而为的,社会化的结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实现更好的生活就一定是在适应社会生活和保有个体独特性之间形成恰当的张力。也就是说,无论是基于生存之道的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还是基于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对已有社会价值观念(包括道德的和政治的)的内化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与掌握,都离不开人的个性形成与发展,尤其是自我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同时,特别需要强调的也往往在现实中容易被忽视的是伴随其中的人所独有的情感体验及其具有的巨大能量。

二、对奠定个体社会化可持续发展基础的现行学校教育的反思

人的社会化就是个体从出生开始的发展过程,是个体在其历经的生活过程中完成的。在婴幼儿、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成年到中老年等不同阶段的发展中,每一阶段个体的社会化都有其各自的特点,除了婴幼儿早期以家庭为主、学龄期以学校为主,个体的社会化都是在由家庭、学校、社会、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等共同构建的生活中完成,而在成年(独立工作)之前学校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主导者。由于学校是依据所在社会的发展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体进行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的,因此对学龄期的儿童、少年和青年,学校教育都是其社会化的重要场所,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个体所受的学校教育将决定其社会化的发展水平。当今中小学教育对孩子来说,越来越成为一种被强迫从事的艰苦劳动,而不是充满乐趣的身体和心智成长过程。在学校里,安排满满当当的各学科课程;在家里,无穷无尽的各科作业(各种模拟试卷);在假期,还要参加各种没完没了的学习辅导班;等等。学科知识的学习变成了他们生活的唯一内容,因为这一切都是缘于现实中的选拔性教育体系。“学校担负着筛子的任务,从小学各年级开始,一直进行到以后各个教育阶段,为挑选未来的杰出人才而进行筛选。”在这种制度化的教育体系中,个体只要能胜过其他人,就能成为该制度化等级中的精英,从而具有某种特殊的身份去占有更多的教育资源、享有更优越的社会地位。因此,这种筛选体制带来的应试教育局面,鼓励了青少年包括其家庭形成一种只需在知识学习的竞争中胜出的个人奋斗理念,而个体社会化作为完整的、活生生的一个人的其他方面都被忽略了。试想一下,由此类个体作为社会成员构成的社会,其公共利益、公共关怀、公共道德将会如何发展;而且在个体有限的生命中,接近1/4到1/3的时光是在一种繁重的知识教育和竞争中度过,其幸福又能如何而言!因此,教育需正本清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帮助每个生命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获得幸福的生活,教育所涉猎的方面应是关乎人的社会化的整体,而不单是对科学知识学习的片面追求。对此,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的教育要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的核心思想就充分阐述了这样的理念。该报告特别指出,学会生存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标,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及其判断力,以便个体能够在人生的不同境遇下自觉确定应该做的事情,从而实现个体持续的和谐发展。

三、消解功利主义和应试教育的阴霾,回归大学教育之本真

人作为生命体,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启了认识自然和社会并顺应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也即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个体的人在起初依赖父母、适应家庭和学校、进而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创造自我和完善自我,使自己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在自己的生命进程中彰显出专属自身的奇妙意义。因此,这个世界才是多元的、丰富的、生机勃勃的。而探求生命意义,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发问现象,也是人类的一种反思,人活着就是要去创造出这个意义。这就是要在生命进程中,发挥你的独特性,利用好你的独特性,让身边的人因你而过得更有意义,让这个世界因你而变得更美好。而当今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都因升学压力被应试教育的阴霾笼罩着,学生、家庭与学校被升学压得顾不上发展其它,此时的学校教育往往忽略了学生基本人格、基本道德、基本情感的养成,再加上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造成的家庭过分溺爱,以至于有些学生自我为中心,对生命、对他人与社会愈发冷漠甚至冷酷。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人文情怀,唤醒学生尊重生命的良知、知晓生命的不可重复性,成为社会教育和中学后教育所应重点关注的,也是现今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教育所应重点关注的。从人的社会化进程来看,大学是个体开始完善自我认识、发现生活意义和目标的场所,而且此时个体所处的青年期是其独立生活承担责任前完成初步社会化的关键期,无论建构的如何,个体从语言(包括文化、知识)的社会化、角色的社会化、道德的社会化以及政治的社会化等方面都已形成初步的体系,尽管这一体系的可塑性仍然较大,但大学教育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应该对这一体系的良好架构———也即认知问题承担起主要的责任。对此,笔者认为哈佛大学靠成功采取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来实现了这一责任,其理念与做法值得借鉴。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在此对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推崇,并不是在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之争的层面,而是从大学教育对人的全面社会化的意义角度。哈佛大学从20世纪初开始通识教育的改革,时至今日,每学年要开设近1万门通识教育课程,其中有不少课是关于生命的,比如怎样让自己幸福,即使在商学院这个最讲金钱和效率的地方,也有很多人、很多课程是在讨论生命及生命的意义的。哈佛大学从互不相连的学科中选设大量的通识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不同学科的基本原理与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建立应对复杂现代社会的知识结构,实现其通识教育的四大目标。一是教育学生如何成为社会一员,享受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承担起对地方、国家、世界以及对自己的责任。二是教育学生如何继承延续并参加与发扬自身社会的伟大传统,包括各种价值观与人文艺术科学等;教育学生更好理解文化冲突,正确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区别,学会同那些与自己家庭、文化、宗教背景不同的人友好相处,理解并超越这些不同。三是使学生有准备地回应身边的变化,并能批判性和建设性地回应这种变化。四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说和所做的伦理、道德的含义,对自己的道德体验和价值观有持续的批判态度,当面对挑战时能够用理性的方式捍卫自己的理念,选择能够指导其自身行动的道德原则。如果说,在过去,一个大学要想借鉴哈佛大学或世界其他著名大学的先进的课程设置经验,实现起来有一定难度的话;那么,在当今网络化的大数据时代,大学可以通过“慕课”这一在线教育平台的形式得以实现。人们可以利用“慕课”以帮助自己理解所要掌握的知识,同时又可以将碎片化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诚然,我们知道,强调价值观和使命感的哈佛大学通识课程的教育和培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但在现实境遇中有时学生的行为与其认知之间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如,现今有的大学生在价值判断上有较为明确的是非观念,但在行为选择上趋于务实化和功利化,甚至只以是否“有用”作为评判具体现象和决定自身行为的标准。因此,当道德被选择和被尊重只是出于功利原因时,教育爱培养出来的就只是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就表明,大学教育还面临需要解决的另一关键问题,就是个体的知与行相统一的问题。虽然这一深层次问题更多地不是依赖外部而是个体的自省,但大学教育还是应做出自己的努力。尽管明知付出努力未必能够达到极致,但笔者相信这种努力总会让个体更加接近美好与完善。从大学生社会化的角度上讲,对大学生真正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是基于其认知并靠自身的智力积极从与周围生活和环境的互动中得到的东西。大学生活,除了学业学习之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包括各种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勤工助学等,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适应环境、顺利参与社会生活。如,大学生在一些社区服务的志愿者活动中,可以接触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生活,有助于理解那些生活环境和自己极不相同的人的感情和问题。而在这些实践活动中,需要强调的也往往易被人们忽视的就是伴随其中的人所独有的情感体验的强大之处。美好的情感体验对人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会帮助个体良好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在其生命历程中坚持善良、同情、合作等美德,为自己、他人和社会的发展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四、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