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人文主义的本质8篇

时间:2024-01-11 11:51:49

人文主义的本质

人文主义的本质篇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 大学生 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110-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中的各门课程都具有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肩负着向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任务的主要课程,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知识体系、方法论体系和价值观体系的集中体现,因此它在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也就表现得最为突出、重要。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促使大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的重要理论前提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严肃的科学,是一门科学的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科学的艺术的整体”或“一整块钢板”。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可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内容之一。它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意识观、无神论观点、实践观点、辩证发展的观点。这些观点所阐述的人的本质和人性观点是促使大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的理论前提。因此,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上述这些观点时自觉地去促使科学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

具体做法是,要使学生真正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和意识的观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牢固地树立起世界的物质性、客观性、规律性的思想认识,从而进一步树立起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自觉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崇尚真理、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蒙昧主义的科学精神。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思想教育对于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的科学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思想深刻地揭示了宗教的本质、起源、社会功能、发展规律等问题;说明了宗教中的神是人们在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社会发展水平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面对强大的、异己的自然力和社会力,为了获得面临困境时的精神支柱,把自然力和社会力人格化、进而神化的结果;宗教后来的繁荣和发展又是与历代剥削统治阶级的扶植、利用分不开的。在当前世界和我国普遍出现所谓“宗教热”现象的情况下,无神论教育对大学生真正形成科学世界观的科学精神,显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教育对科学世界观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任何成功的实践必然要求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基本原理。它表明,人们在实践中一旦违背真理尺度,就会发生错误,从而导致实践的失败。所谓科学精神,就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自觉遵循真理尺度确保实践成功而逐渐形成、升华出来的一种实事求是、严谨求实、坚持真理的自觉意识。

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通过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人的本质和人性理论的教育来实现的。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自觉地遵循价值尺度确保实践成功而逐渐形成、升华出来的一种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自觉意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人性的学说,深刻揭示了人的社会性,揭示了个人对社会、他人的依赖和个人与他人和社会的合作关系。引导学生自觉认识这一点,必然有助于他们形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人的本质和人性观是引导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的实践精神的理论根据。人的本质是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自觉的活动,实践是人高于动物而能够成为世界主人的根本特点。因此,根据对客观规律和人自身需要的正确认识,自觉地改造一切不如人意的外部环境和事物,是人的独特品格、能力和基本要求。所以,实践精神构成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实践精神要求人们面对困境、逆境,不是逆来顺受、苟且偷安,而是积极改造、努力创新、发展自己、争取未来。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辩证的发展观是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辩证批判精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告诉人们,人的实践活动本质上是批判性的。这是因为,人们的实践目标是对现实的观念批判,而人们的实践活动则是对现实的实际地、物质性地批判。实践的批判性决定了人们必然总是以批判地眼光和思想观念去面对现实。这是人们之所以会具有辩证批判精神的最深刻的根据。

同时,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发展观告诉我们,世界总是运动变化的、发展着的,现实的一切都不过是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辩证批判的思想和不断观念创新的方式去观察和思考,才能使我们的思想认识跟得上世界的不断变化而永葆其现实性、真理性。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理论根据

价值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工作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体系的根本理论依据。其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是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价值学说深刻揭示了价值、价值认识、价值观的本质和特征,为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理论前提。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价值是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价值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具体的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等。而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这种客观现象的一种认识。所谓价值观,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根本性问题的,具有高度普遍性、概括性和广泛社会性的价值观念或价值观念体系。因而,价值观也是一种具有客观性的认识,也就是说,价值认识也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价值观是以正确的世界观和相关真理为根据确立起来的,是经过人们长期社会实践检验而被证实是对社会生活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价值观。因此,我们必须使大学生认识到,只有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保证实践获得成功,才能创造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生。其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必然性的理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是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能否引导大学生树立起这种理想信念是高校教书育人工作成败的关键指标。从方法论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作为一种价值认识,一种价值观,它的树立有赖于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真理的阐发。因此,这种价值观教育的关键在于向大学生阐发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必然性的理论,说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向大学生进行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理论教育,说明资本主义由于自身的矛盾必然会走向自我否定的道路而被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取代;向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通向理想境界的必由之路的教育,从而促使他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其三,马克思主义的人的价值理论和关于人的本质、人性的思想是帮助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和集体主义道德观的理论根据。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个人的短暂人生对于人类漫漫历史长河的意义的思考。由于人的本质是社会性和实践性的辩证统一,人是社会的人、历史的人,因而人的价值就在于一个人一生的实践活动对于他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那些由于自己的生命和实践而使得他人和社会因此变得更加美好的人,就是有价值的人,反之则是没有价值的人。由于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因此在一般条件下,人们在为他人、社会造福的同时,也会由于获得他人和社会的回报而使自身的需要得到满足,使自身得到发展。由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集体、社会的利益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个人只有在集体和社会的发展中才能获得自身的发展条件和空间,因而倡导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正是一种从理论上符合逻辑,在实践中能够实现且毫无弊端的价值诉求。同样道理,集体主义道德观也因此正是这样的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其四,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自由观是帮助大学生形成以真善美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健康、积极的审美观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美学观告诉我们,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做到了主客体、主客观的一致,即达到了真的境界;在此基础上又获得了实践成功满足了人的需要,即达到了善的境界时,人们就会进入一种相对自由的状态,这时人们会油然产生一种对自身智慧和力量的欣赏和赞美的愉悦感情,这就是美。因此,真正的美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是以实践中实现了真和善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可见,美在本质上表示的是人的智慧、力量、文明和进步。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培养大学生的全面能力的理论基础

原理课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由于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的思考方法、历史的和逻辑的相统一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地看问题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和综合辩证统一的方法、科学抽象的方法、系统论的方法、从后思索的方法,等等,都是培养大学生全面能力的理论基础。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帮助青年形成健康人格、心理的思想依据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人性的观点、关于理性和非理性关系的观点、关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关于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等理论是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心理、人格的重要理论依据。

人的本质决定了人的思想和行为主要是由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理性所支配的。虽然人的心理、人格主要表现为人的非理性层面的精神活动,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人的非理性的精神活动往往是理性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是深受理性因素影响的。所以,一个人是否具备健康的心理、人格,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由他的心理、生理因素所决定的,其实一个人理性层面的价值观和思想方法深刻地影响着他的心理、人格的实际状态。这是由于人是社会的人,人在特定社会环境、实践活动、文化条件下的所形成的理性层面的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等社会性的精神因素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基本品格和个性特征。

因此,培养大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人格,必须以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为主要内容,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尤其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能够真正摆正个人和他人、社会的利益关系,同时,再辅以心理调节、人格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收到成效。

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在培养大学生具备现代化的全面素质方面起着其他任何学科教学所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这是我们在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中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云飞.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机理和科学要素[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人民出版社,2003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周济.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

人文主义的本质篇2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南巡讲话;继承;创新

小平同志是一个高瞻远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这种高瞻远瞩的特点表现在:他不是一个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教条式理解和僵化执行的人,而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当下的现实相对照,与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相结合,进而提出马克思主义发展新思路的人。从这一点看,我们更应当把小平同志当作马克思主义卓越的理论创新者和实践者。小平同志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上的创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是成功的,这种成功最直接的受惠者是中国的老百姓,同时,这种实践也让二十世纪末在世界范围内开始进入低潮的社会主义运动又有了向成功道路迈进的新希望。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平同志是20世纪后半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领军人物!

一、社会主义传统经济理论:消灭私有制与经济活动的国家计划化

社会主义的许多传统理论,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对他们所处时代资本主义现实状况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在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病明显:资本家的贪婪与工人阶级的困苦;个别资本家精密的生产组织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社会快速发展与周期性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等等。对了诸如此类的社会弊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如18世纪的亚当‘斯密,20世纪的凯思斯等人也都是有所认识的,但他们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疾病所采取的态度却与马克思截然不同,他们认为这些资本主义社会疾病是可以治愈的,方法是治疗资本主义社会的部分发病肌体,使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而马克思、思格斯的态度却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完全相反,马克思、思格斯带着历史的使命去认真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社会疾病的真实根源后,他们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靠这个社会本身无法解决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要解决这一矛盾,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实现。因此,在对待资本主义的基本态度上,马克思、恩格斯选择的是毁灭资本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革命一旦成功,所建立的新型社会应当是其所推翻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物——消除了私有制的、实行经济活动计划化的新型社会体制。这是马克思等革命导师对资本主义社会被推翻后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型态的最基本构想。绝大多数共产主义信仰者在后来的共产主义实践中,把这一基本构想当作一个铁律接受下来,并当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也理所当然应当接受这—个铁律的支配。这些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形态特征的基本思想后来也就成为从事社会主义实践的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基本出发点。这一思想在实践中的普遍贯彻,使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无一例外的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对私有财产在最大限度内进行了公有化处置。其结果是,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受到了种种挫折。

二、打破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教条式理解的关键:认清社会主义本质

二十世纪后半叶,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中进入了困难时期。二战后,前苏联及东欧国家、中国等亚洲国家,这些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或更落后的封建统治后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虽然也曾有过一段比西方老牌子资本主义国家如美、英、法等国更快的发展阶段,但从总体上看始终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国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力等方面与二战后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明显地处于劣势。到了二十世纪80年代后,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甚至不惜经历大变革与动荡,重返到资本主义的道路上。

面对这种局面,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也必须做出自己的抉择。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毕竟在一大二公与计划经济的思想与政策束缚下,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越来越弱。更加严重的是,在长期高强度地执行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分配政策后,老百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渐消失。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社会历史进程的规律时,多次指出,看一个国家、一种社会制度是否更具有先进性.二个最基本的判断标准,就是看这个国家在这种制度下人民群众是否具有更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生产力是否高度发达。

马克思之所以否定资本主义制度,就是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是异化的,这种异化的基本表现是,在这种制度下,劳动者把劳动和工作看作一种沉重而痛苦的负担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①。显然,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并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对未来社会的建设也不是为了建设而建设。其终极目的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怀。为了实现这种社会,马克思明确地指出必须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社会财富必须极大丰富,全体社会成员应当享有更高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因此,社会主义要显示出比资本主义更大的合理性,就必须有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并且使这种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果实——创造、生产的社会财富—被社会成员普遍共享,这是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关键的关键。

小平同志正是打破了传统的、对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经济理论教条式理解的框框,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经济理论。这一新经济理论的最大特点是:抓住社会主义本质,灵活运用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小平同志的这些思想在南巡讲话中作了最集中的表述。他在南巡讲话中强调: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②。在这种本质论的指导下,小平同志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同上)。

三、进行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以三个“有利于”为指导,创造性地利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的与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马克思那里,建立共产主义是为了使全人类从阶级对立和阶级压迫的社会中解放出来,从而不再受资本丰义社会带来的种种社会疾病的折磨,人人都能成为一个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人。马克思认为要使这种社会成为现实必须有合理的社会制度,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发达的社会生产力,要社会财富极大丰富。可见,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

生产力条件——非常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财富极大丰富)

制度条件——合理的社会制度(公有制、计划经济、消灭阶级与国家)

最终目的——使社会成员得到自我全面发展(自我实现与自我完善)

而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者却不管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生产水平低下这一实际状况,去片面追求在制度条件上的成功。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关于社会发展的原理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一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关系的形式和内容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去按自己的意愿去随意构造,虽然生产关系能够反作用于生产力,但这种反作用相对于其受生产力的决定相比,是处于第二位的。20世纪下半叶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中最终走向失败,正是由于长期构造了一个脱离生产力发展实际水平的僵化的生产关系,最终导致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小平同志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所具有的理论与实践的伟大创新性,最主要的表现就在于,当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发生困难时,不是像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那样对过去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而是创造性地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大胆创新和发展。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强调的三个有利于的生产力标准是对马克思发展生产力和使人全面发展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他指出,各种改革是否正确,“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此小平同志提出应当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深化对现行的、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脱节的各种经济制度的改革。小平同志坚信:“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式、管理方法。”④。

小平同志关于现阶段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思想逻辑可概括为:

生产力条件——社会主义应当不断发展生产力

制度条件——吸收各种先进的文明成果和经营管理方式

最终目的——达到共同富裕

四、结语: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大胆使用一切人类文明成果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当今时代如何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搞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新方向。这一基本方向就是: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大胆使用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小平同志不仅提出了这一基本方向.在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实坚主义实践的发展中,也坚定地坚持本方向。针对改革开放后许多改革措施引起广泛争议,小平同志明确指出: “证券、股币,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摘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便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这些话语,充分说明了小平同志打破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中一些教条思想的决心。时隔十年,重新体会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精神实质,对于搞好2l世纪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依然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人文主义的本质篇3

[论文摘要] 江泽民把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制度联系起来考察,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具有六点规定性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实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论认识的重大创新。

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述后,学术界围绕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江泽民2001年4月在全国社会治安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新表述,明确回答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一系列问题,实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论认识的重大创新。

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局限于制度特征上的把握。邓小平第一次作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但从认识社会主义制度深入到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并非要撇开社会主义制度。江泽民明确地把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制度直接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包括:“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未提及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制度内容。有人认为,公有制、按劳分配不属于社会主义本质范畴,它只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有人认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替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义制度论,不再强调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制度问题了。20世纪90年代关于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制度关系的讨论没有形成结论性的观点。

2001年4月,江泽民在全国社会治安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问题作出了肯定性回答。他指出,“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制度是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的社会制度。人类最终总要摆脱任何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而进入崭新的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制度,消除两极分化,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江泽民是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中揭示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本质联系的,其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制度与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三点规定性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直接继承,而新提出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三点新规定性则是从制度层面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丰富和发展。

社会主义本质不是先验的规定,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社会主义本质就已以潜在的形态生成和存在。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趋势的阐述实际上已包含了对潜在形态的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当列宁和毛泽东先后领导在俄国和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后,社会主义本质就由潜在的形态转变为实在的形态,内化于社会主义制度之中了。社会主义本质不可能抽象地存在,如果没有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本质也就不能以实在的形态存在。江泽民在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前面加上“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前提的基础性意义。

传统社会主义观从社会主义理论原则出发,简单地把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脱离了不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束缚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未提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有人由此认为邓小平把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一起从社会主义本质中剔除了,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江泽民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消灭剥削制度”,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基础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本质。

最近有学者指出,传统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无法解释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现实,计划与市场、公有制与私有制不再是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志。邓小平把计划与市场从社会制度的本质中剥离出来,为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造了条件;把生产资料所有制从社会制度的本质中剥离出来,为创立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理论创造了条件。在之后,众多国家的左翼政党和左翼学者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都从传统的体制特征本质论转变为价值目的本质论,即社会主义本质不是计划经济、公有制等体制特征,而是平等、消灭剥削等社会主义的价值目的。这种从国际视角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作出的所谓深层思考是站不住脚的。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的确抓住计划和市场关系进行了理论创新,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邓小平冲破计划经济姓“社”、市场经济姓“资”的束缚,实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思想解放,但他并未在剔除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的同时否定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邓小平指出:“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我们吸收外资,允许个体经济发展,不会影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一基本点。相反地,吸收外资也好,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好,归根到底,是要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加强公有制经济。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

随着改革的全面展开,国内外对我国的经济改革曾有两种评论:一种认为中国改革会放弃社会主义,另一种认为改革不会放弃社会主义。之所以出现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是因为我国的改革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纠正了非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观。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邓小平更加鲜明、突出地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1985年,他指出,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他在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时,得出了两个相互联系的结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体现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制度基础,舍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就无从谈起。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条件的分配,生产条件掌握在谁手里,是决定生产关系性质和社会性质最本质的东西,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江泽民认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出现的,是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这个历史条件决定了我们在革命胜利后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点比较低,建设任务异常繁重,需要进行长期努力。经济、文化落后的国情基础决定了我国要搞社会主义又不能搞单一的社会主义,只能确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存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之中。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剥削制度已被消灭;但因为非公有制还存在,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仍存在剥削现象。江泽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形成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把“消灭剥削”明确界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灭剥削制度”的现实要求,提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消灭剥削制度”、“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既符合社会主义最终目标,又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前目标,使得社会主义本质论更切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

江泽民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丰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把社会主义本质论与社会主义制度观联系起来把握,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首先,从经济一个层面理解社会主义本质转向从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三个层面理解社会主义本质,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更为全面。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有学者认为,江泽民从一个新的角度、以新的标准,给社会主义下了一个新的定义。他把社会主义定义为“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而“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要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这一基本要求,不仅要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同时还要求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定义为“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与从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及建设层面理解社会主义本质是完全一致的。

其次,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纳入社会主义本质内涵,明确解答了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全方位联系。2000年6月20日,江泽民在西北五省区党建工作和西部开发座谈会上强调:“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绝不能动摇,否则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我们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就很难巩固和加强。”江泽民不仅强调“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本质的经济制度要求,而且指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政治、文化制度要求。他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全国各族人民享有的最广大的民主,它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和行使国家的权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什么时候都必须做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既促进经济的发展,又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再次,江泽民为社会主义本质论增添社会主义制度内容,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

1979年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阐述了社会主义的制度原则;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又指出,公有制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原则的论断与他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构成了我们党的科学社会主义观。

人文主义的本质篇4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发展

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事物的内部联系,是事物内部比较深刻的一贯的和稳定的方面,任何事物的本质都是该事物区别于他事物以及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依据。本质与现象相对,组成辩证法的一对范畴。所谓本质属性,即本质的属性,偏重于强调属性的规定性,是本质在一定关系中的表现,是本质的特性、状态、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以本质为存在依据,实质上属于现象的范畴。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不能抹煞本质和本质属性的区别,也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只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不揭示事物的本质,只是对事物表象的认识;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后,不能完整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也将使本质抽象化。

现实社会主义在建设过程中都遇到过严重的挫折,走过很大的弯路。究其原因,邓小平指出这是因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邓小平指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江泽民也指出:“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犹疑和困惑,归根到底也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以上引文中,邓小平主要强调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但他首先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因此,实际上邓小平认为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认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而要认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对此,邓小平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根据邓小平的观点,要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本质。而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本质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体系,属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范畴。因此,邓小平从提出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提出了如何搞清楚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也就是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并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即本质属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重大发展,其重大意义主要在于:(1)使人们看清了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依据。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使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否则社会主义就不能存在和发展下去。(2)从根本上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来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种种错误观念,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提供了理论根据。(3)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与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指明了明确的方向。因为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才能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思想束缚,使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社会主义和谐论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具体化

人类社会是以共同的物质生活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并以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为特征划分为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不同的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又被划分为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意识结构,这些结构的组成部分是一个社会形态的本质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特性、状态、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即该社会形态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本质属性。这三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该社会形态的发展。

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性的认识,主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描绘,包括建立全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属性、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的政治属性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属性。而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表面特征,在不同发展阶段其表现程度是不尽相同的。正因为这样,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确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方面的本质属性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面的本质属性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面的本质属性是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中共十六大开始突破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传统内容,十六大报告不仅从经济、政治、文化方面,还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角度,提出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阐述加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突出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阐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时指出,我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在原来主要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首次直接提出了社会和谐的新概念。在不断进行理 转贴于 论创新的引领下,2005年初,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从而把和谐社会作为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并列的范畴。2006年在庆祝建党85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对此进一步强调指出:“要紧密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篇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一论断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具体化和重大发展。

社会这一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上的社会,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狭义上的社会,与经济、政治、文化并列,特指社会关系、社会环境、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状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包含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主要由文明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社会文明在内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因此,无论从广义上还是狭义上讲和谐社会,都属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把社会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重大意义在于:(1)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认识的丰富和发展。长期以来,人们相对固定地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方面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已经形成了比较统一的基本观念和理论。但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对其固有内容的全面认识仍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把社会和谐确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使人们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在社会发展方面的特征,从而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认识。(2)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具体化。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内部联系,其内在的规定性通过基本属性表现出来。因此,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认识越全面、彻底,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就越深刻、具体。把社会和谐确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使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本质在社会发展方面的内在规定性,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进一步具体化。(3)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目标方面的具体化。科学发展观要促进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根本目的和宗旨就是要使社会主义真正体现社会和谐的内在属性,使社会主义在社会发展方面体现出区别于前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从而充分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4)赋予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更丰富的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目标。这些阶段性目标实际上就是围绕着社会主义本质而确立的。这些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使社会主义本质越来越体现出来。因此,把社会和谐确立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就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都要体现社会和谐这一本质属性,不断展示社会主义本质在社会发展方面的内在要求。

和谐社会只能是社会主义社会

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人如想研究科学问题,首先要在利用著作的时候学会按照作者写的原样去阅读这些著作。首先要在阅读时,不要把著作中原来没有的东西塞进去。”这一观点中应该还包含着以下涵义,即不应该把著作中已有的东西给掩盖,不能只理解著作的部分而不是全部的涵义。因此,关于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论断还应该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涵义中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原理中包含着社会主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结论。矛盾规律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等各个领域的各种运动形态中存在的根本规律。对抗性矛盾是指矛盾双方处于斗争状态中,只有运用对抗性方法才能解决。非对抗性矛盾是指矛盾双方处于彼此相容的状态中,只有运用非对抗性的方法才能解决。事物的矛盾只有属于非对抗性矛盾,其运动和发展才可能达到和谐状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人类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性质。因此,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判断一个社会是否具有社会和谐本质属性的决定性因素。如果离开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单纯从经济发展或社会稳定等方面进行理解,就容易产生经济决定论、社会稳定决定论、文化决定论等,就会把只要不是存在经济停滞、倒退而是一时的经济发展或繁荣;把只要不是处于社会战乱、动荡而是社会相对稳定;把只要不是把实行侵略扩张作为指导思想而是把比如中国古代社会就提出的和文化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念等作为认定社会和谐的标准和尺度,就会得出不管什么社会形态都可能是和谐社会,而这却是违背唯物史观和脱离社会现实的错误结论。

人类经历的漫长的原始社会不可能是和谐社会。在这一社会形态下,由于生产工具十分简陋,生产手段十分落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不能以个人的力量为生存而斗争。人们只有携手合作,才能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以自存。由此产生了集体劳动和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公有制的必然性。但这只是人类为生存而存在的一种自然关系,谈不上什么丰富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这种原始类型的合作生产或集体生产显然是单个人的力量太小的结果,而不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结果。”与此同时,尽管自然成长起来的原始民主制度,如恩格斯所言丝毫没有今日这样臃肿复杂的管理机关。一切问题,都由当事人自己解决,在大多数情况下,历来的习俗就把一切调整好了。但是,这种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形成的淳朴的美妙的氏族制度,并不能适应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只能以自身的解体成为打破生产力发展障碍的手段。

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不可能是和谐社会。这些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在不断提高,经济在不断发展,甚至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曾有过社会相对稳定、繁荣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更是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当下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物质丰富,人均收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西方自由主义论者甚至根据当代资本主义的这种发展,认为建立在其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经济政治的自由主义将会取得最终胜利,是人类思想演进的终结,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也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后、最理想的形态,而不再有新的形态超越它。这一结论毫无疑问是错误的。这些建立在剥削制度之上的社会形态,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存在对抗性的矛盾,在人们的社会关系中表现为阶级对立的关系,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存在着统治与被统治、奴役与被奴役、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这些对抗性矛盾决定了这些社会不可能是和谐社会。马克思恩格斯还着重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这些关系及其导致的三大拜物教即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的分析,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物对人的统治。商品、货币、资本都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都是人的劳动的产物,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却变成了主体不能驾驭却反过来又统治人的力量。这种物质成果与主体价值的背离说明人类社会只有超越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社会主体价值,使人类得到彻底解放。还应该看到,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和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都与资本主义制度有着内在的关联。作为资本主义孕育过程的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全球扩张导致其国家内部和世界两极分化开始产生,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确立、发展和全球扩张进一步加深和扩大了本国和世界两极分化并成为本国和世界两极分化的根源。这些现象不仅与和谐社会是格格不入的,还决定了只有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彻底消除这些现象。

人文主义的本质篇5

[关键词]“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和谐

[中图分类号]D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3-0040-04

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探索中发生的种种曲折和失误,其根源之一就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因此,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就成为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中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其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基本认识,不断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科学预测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认为社会主义应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前提基础。遗憾的是,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们并没有把社会主义视为一个价值目标、科学体系和制度设计三位一体的完整的社会主义观。最典型的是苏联模式,这种模式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等。这种误解导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挫折,影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美好的社会蓝图,对社会主义社会进行了科学的描述。在《共产主义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文章中,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蓝图进行勾画。他们认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私有制;有计划地进行生产;没有商品和货币;社会产品按劳分配(按需分配);共同富裕;阶级和国家逐渐消亡;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等。虽然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没有提到过社会主义本质,但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可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本质上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以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2]马克思认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3]。所以,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是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实现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

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化为实践。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对俄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列宁主要是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预测来认识社会主义的。1921年苏维埃俄国进入和平经济建设阶段,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挫折,列宁认识到:“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4]并指出:“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我深信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5]同时,苏共十大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要求要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恢复贸易自由,大力发展商业,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和合作。另外,列宁提出了著名的社会主义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铁路+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国民教育=社会主义。历史告诉我们,这一宝贵思想被斯大林领导的苏联模式给扼杀了,但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英明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宝贵思想,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继续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探索轨迹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前提。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基本认识,不断地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和实践

自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中国建立、巩固与发展社会主义,把中国建设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就成为历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追求的奋斗目标。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之时,明确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的唯一选择。即使在犯了严重错误的时候,仍然保持着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方案可供实施,只有僵化的苏联模式可供借鉴。再加上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不足,思想认识上受教条主义、“左”的思想的束缚,着重从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等基本特征的方面来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从而造成实践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扭曲。其中,对的认识和实践,就反映了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着偏差。“当时被宣传为亚洲东部地平线上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组织’,是通向共产主义的金桥。”[6]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政社合一的自给自足的封闭社会模式,它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直接嫁接到中国这样一个生产力水平低、科教文化落后、小农占大多数的农业大国,企图依靠人民群众向往共产主义的激情和政治运动的方式,不断变革生产关系,来实现社会主义的建设,从而使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生了扭曲。最终使“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或者只适合于某种特殊历史条件的东西,被当做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东西,被当做资本主义加以反对”[7]等,导致“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贫穷落后、高度平均理想化的社会主义。这都表明以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主义的本质混为一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还没搞清楚,有待后继者继续深化和探索。

(二)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重新定位与概括

“”结束后,在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产生迷茫、陷入困惑的时候,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总结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立足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了重新定位与概括。

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探索,就其思想轨迹来看,他是从“什么不是社会主义”进行探索的。他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同时,也指出了发展社会主义的“两个不能”,即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当时有些人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怀疑和动摇,以及脱离实际教条僵化地固守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来反对改革开放的“左”倾思潮,针对“姓社”、“姓资”问题对人们的严重困扰等,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他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8]

邓小平从本质上概括和界定“什么是社会主义”时,一连用了“解放”、“发展”、“消灭”、“消除”、“最终达到”五个动词,特别是“最终达到”,它表明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因此,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剥削和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实行合理的改革,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最终实现。同时,理解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崭新界定,应该认识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论述的切入点着重是在经济方面。“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有这些揭示的都是社会主义本质的经济方面,当然不能说仅限于经济方面。其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侧重于生产力方面;“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侧重于生产关系方面。而且,还应看到,邓小平揭示的社会主义本质,实际上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本质,它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因此,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穷尽社会主义本质,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理解不能局限于邓小平同志这几句话。我们应该科学对待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界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不断地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

(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继续深化与创新

以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实践邓小平构想和设计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质中,没有停住继续探索的脚步。而是坚持与时俱进,实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发展,进一步深化与创新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进一步概括了我党在“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进行探索的创新成果。他指出,“我们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9]这一科学认识进一步从终极价值方面明确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完善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与价值相统一的正确认识,即贫穷落后不是社会主义,必须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人的畸形发展也不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必须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之外提出这一思想的,而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崭新探索。

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并且指出了实现这一美好社会的切实途径。他强调:“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10]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是他们对共产主义基本原则的一个重要描述。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一个特征,并且把它与社会财富和人民精神境界并列在一起提出,这是第一次。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最宝贵之处是,他指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切实途径。首先,在物质文明上,“要尽快地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通过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1]其次,在政治文明上,“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12]再次,在精神文明上,“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13]最后,在生态文明上,“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4]可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这四个方面的全面进步。

另外,一些西方左翼学者将“人的全面解放和发展看做是社会主义所追求的根本目标,而把社会主义以发展生产力为最根本任务、以共同富裕为目标,说成是什么追求消费进步而使社会主义失去真正目标。”“这种把人的自由全面解放与发展同它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共同富裕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的观点,是没有什么根据的。”[15]而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16]这就启发我们要深刻理解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同时,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指出:“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17]可见,人的全面发展是渐进的过程、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需要我们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逐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崭新整合与拓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基于我国当下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基本要求出发,不断诠释和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提出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18],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进行科学的整合与拓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发展到了新的制高点。

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把“社会和谐”界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在理论上是一个重大创新。从“社会主义本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体现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认识的深化和拓展。同时,又“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9]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社会和谐,就是构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的。当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样,也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才能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最高理想状态。

与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一样,关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论断同样是对前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从本质上讲,“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科学论断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要求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总之,以为代表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科学论断,是我们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了整合与拓展,促进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新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三、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看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更没有亲身经历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伟大实践。他们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和本质的科学预测不是来自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主要是在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资本主义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而且只是对未来社会的大致轮廓和发展方向进行描绘。他们提供的只是研究新情况、解答新课题的出发点和科学方法,而不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套现成方案。

因此,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必须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的结论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理解,既不能当成教条到处搬用,也不能用现实的情况简单地去裁判马克思、恩格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思想理论,”[20]应该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要根据实践经验来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艰辛探索和初步实践,积累了重要的经验教训。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进行三次重大的创新发展,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从一定意义上讲,如果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难以形成,也不可能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康庄大道。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必然要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不断探索和认识的漫长过程,经过认识和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接近或达到真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同样如此。同时,事物发展的过程性也要求我们要继续前行、继往开来,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发展,不断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64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30.

[4]列宁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3.

[5]列宁全集(3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6.

[6][7][20]秦刚,贾建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77,78-79,76.

[8]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9][11][12]论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4.

[10]论文选(3)[M].北京:人民出出版社,2006:293.

[13][14][16][17]论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5.

[15]徐崇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295.

人文主义的本质篇6

一、马克思论社会主义本质

杨瑞森教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十个理论问题》中说:“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说他们居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都没搞清楚,都没讲过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这是不符合逻辑的。”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或者使用过“社会主义本质”的字眼,但是对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深刻的分析和挖掘,指出社会主义本质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的规定:价值规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条件规定――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制度规定――公有制与计划调节。在三种规定中,制度规定服务于条件规定,条件规定最终服务于价值规定。只有明确了社会主义本质,才能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必然性,体现出社会主义优越性,以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体现和价值规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首先,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即实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其次,是指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的支持,发展自己的能力就必须实现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发展,从而使人能够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因此,“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再次,是指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发展。要尊重人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突出人的主体性,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自觉、自主地发展,使得人能够彰显追求自由本性、自由支配外部的必然性。最后,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指要实现“每一个人”而不是“某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使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

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的《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了社会主义运动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文章中涉及很多有关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共产党宣言》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历史线索,证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有关生产力的论述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条件规定。文章首先肯定了生产力的巨大作用,指出无产阶级的任务是:“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并且共产党人是以“消灭私有制”为目的的,“过去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继而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马克思指出了要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正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规定,突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

二、邓小平论社会主义本质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并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邓小平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并科学解释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是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本身就体现着马克思社会主义本质的条件规定,要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包含着深刻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邓小平说:“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5]只有经济基础的夯实,才能促进上层建筑的发展,人们才能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为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物质保障。这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在于它能极大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也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客观依据。“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人才能真正从剥削和压迫中解放出来,生活在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下,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和谐的环境保障。“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走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但不是最终目的,最终还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是建立在改革开放以后对中国国情的实际探索的基础上的,对当时存在的对于改革的质疑作出最有力的回应,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表明了社会主义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进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社会主义本质条件规定的层面,即首先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是为价值规定服务的,最终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关系的高度和谐。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的背景是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是阶段性的目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必将逐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关系的高度和谐。

三、江泽民论社会主义本质

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提出我们党“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的问题。“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指党的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这是党致力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集中反映,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条件规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指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先进文化是为先进生产力提供保障的,也就是服务于社会主义本质条件规定层面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指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是为人民谋福利的政党,最终的指向在于人,只有人的利益不断得到保障,才能逐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讲话中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7]“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8]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意味着人的基本要素得到完整、均衡的、多方面的、协调可持续的、自由自主个性的发展。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丰富,直接反映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本质价值规定的层面。

四、胡锦涛论社会主义本质

人文主义的本质篇7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类开辟了自觉创造历史的条件,使人 类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根本趋势,并根据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自觉改造 社会和人类本身。正如恩格斯所说:“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 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 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注:《马克思恩格斯 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8页。)因此,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种自觉 的自然历史过程,并非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类活动可以超越社会发展规律,而是说 人类开始进入了能够依据社会发展规律,自觉建立一个更合乎人类生存需要的社会的新 的历史时期。

社会主义社会是自觉建立和发展的社会,这种自觉性主要表现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无产阶级政党依据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明确规划社会的整体发展目标并为其努力 奋斗。社会主义的整体发展目标是经济的现代化、政治的民主化、社会精神的文明化以 及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的现代化表现为物质文明;政治的民主化表现为政治文明;社会 精神的文明化表现为精神文明。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自觉发展就表现为物质文明、政 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自觉建设和有机统一,并最后落实在自觉塑造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 人方面。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同志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奋斗目标,并且把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 任务。党的十六大还明确将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写进了。这些都充 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对社会发展规律有着自觉而清醒认 识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自觉建设和发展的社会。

第一、自觉进行物质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

物质文明是人类物质生产的一切积极成果的总和,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表征。无产阶 级政党首先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建设,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和根 本任务,并提出和实践了生产力标准。

首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

所谓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社会主义的内在根据和根本规定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 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第172页、第63页、第372页、第28页、第378—379页。)在 人类历史上,只有无产阶级政党明确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自身社会制度的本质特征 。

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由于任何私有 制对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程度都是有限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任何私有制最终都会成 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而被新的制度所代替。即使是最高级的私有制形式——资本主义制 度,尽管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但由于其占有方式与社会化生产力存在不可克服的 内在矛盾,因而它最终也将成为自身发展的桎梏,并被自身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所突破 。只有社会主义公有制对生产力的解放才是无限的,因为公有制形式与社会化生产力在 本质上是相适应的。而其不适应的方面可以通过改革,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使其不断 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只有社会主义才具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特征 。

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还由于社会主义 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与资本主义不同。它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 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正如邓小平对美国记者华莱士所说:“我们讲的致富不是你 们讲的致富。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的原 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373页、第172页、第63页、第372页、第28页、第378—379页。)由此可见 ,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

其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 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 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版,第293页、第294页。)列宁也指出:“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 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 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 动生产率”(注:《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0页。)提出 了将中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现代化的伟大号召。邓小 平强调:“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 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 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 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373页、第172页、第63页、第372页、第28页、第378—379页。)党的十六大则提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 力。”

任何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兴衰与更替,变革与革命,其最终决定力量都是生产力。在 这个意义上说,任何社会的根本任务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 之前,人们并不懂得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生产力只是在人们对物质利益需求的 驱动下自然发展的。而统治阶级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则取决于它们的阶级利益与历史 发展方向是否一致。当统治阶级处于上升阶段时,阶级利益与历史发展方向一致,其经 济和政治行为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当统治阶级处于没落阶段时,阶级利益与历史发 展趋势相悖,其经济和政治活动势必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只有无产阶级政党通晓人类 社会发展规律,能够自觉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由于社会主义 的根本宗旨是要为人民谋幸福。如果不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共产党就会蜕化变质 。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还是为了巩固社 会主义制度。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三个基本前提,即建立社会化大生产、发挥社会主 义优越性以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建立现代化大生产;只 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因此,只有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才能最终巩固社会主义制 度。

再次,提出和实践了生产力标准。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提出了生产力标准问题,他说:“中国一切政党 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中国人民 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注:《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6页。)党的十三大明确 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 的根本标准。”邓小平则进一步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 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 生活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第172页 、第63页、第372页、第28页、第378—379页。)只有无产阶级政党能够明确将解放和发 展生产力作为衡量政党和社会制度先进与否的标准,作为判断政党路线、方针和政策正 确与否的标准,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

第二、自觉建设先进的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标志。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制度进步的标志,是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社会制度的总和。无产 阶级政党将建设先进的社会制度即建立新型的政治文明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首先,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阐释了政治文明问题。

在人类历史上,剥削阶级总是把自己的社会制度视为超历史的永恒的制度。马克思主 义则透辟地揭示出:历史上依次演替的社会制度,对于它所由存在的社会条件而言,都 是合理的、必然的、有根据的。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新的社会条件面前,它们 又都变为不合理的、失去必然性和存在根据的了。(恩格斯)(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7页。)任何社会制度都只是政治文明发展链条 上的一个环节,在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都必然让位给新的更高的政治文明。历史发展 到今天,社会主义制度已成为历史上新型的政治文明。

在人类历史上,剥削阶级总是把自己的制度说成是超阶级的唯一合理的制度。而马克 思主义则揭橥了任何政治文明都具有阶级性。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比, 是在‘自由’、‘平等’、‘民主’、‘文明’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的一步。虽然如此,资本主义始终是雇佣奴隶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制和封建主义相比 ,改变了经济奴役形式,为这种奴役做了特别漂亮的装饰,但并没有改变也不能改变这 种奴役的实质。”(注:《列宁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9页。)

其次,无产阶级政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奋斗目标。

列宁指出:“这种民主制是更高类型的民主制,与资产阶级所歪曲的民主制绝对不同 ,这是向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和使国家能开始消亡的条件的过渡。”(注:《列宁选集》 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4页、第606页、第605页。)“无产阶级民主比任 何资产阶级民主要民主百万倍”(注:《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 504页、第606页、第605页。)“无产阶级民主……在世界上史无前例地发展和扩大了的 ,正是对绝大多数居民即对被剥削劳动者的民主。”(注:《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 版社,1995年版,第504页、第606页、第605页。)而马克思、恩格斯、和邓小平 都多次论述过无产阶级(在中国是人民民主)是人类历史上新型的社会制度,是 对少数人的和对最广大人民的民主。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江泽 民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大则进一步明确提出:“发展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历史上 ,只有无产阶级政党能够提出建立真正属于广大劳动人民的民主社会的目标。因此,社 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就不仅仅是一般的新型的政治文明,而且是政治文明发展史上的根本 的质的飞跃。

再次,社会主义切实建立起政治文明的社会制度。

在经济制度上,社会主义致力于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从而消除了社会化生产与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社会主义致力于消灭剥削 阶级与剥削制度,实现人际关系的平等,并使劳动者创造的社会价值归为己有,从而为 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政治制度上,社会主义第一次使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使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使民 主成为劳动人民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的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任何资产阶 级政党都掩饰其民主的阶级性,标榜其民主为全民的民主。但是,资产阶级民主不论其 形式如何,实质上都只能是少数人的民主。而无产阶级政党则致力于建立最符合广大人 民利益的人民民主。

第三、自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保证。

精神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精神文化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精神境界水平的标 志。从基本类型看,精神文明主要包括思想和文化两个方面。思想方面主要包括人们的 政治思想、道德面貌和社会风尚,文化方面主要包括科学、教育和知识的状况。精神文 明中的科学文化方面不具有阶级性,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没有关系,它是由生产力的发展 水平(即物质文明)直接决定的。而精神文明中的思想道德方面则具有阶级性,受特定社 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制约,物质文明只能在最终的意义上间接地决定它。由于科 学文化发展水平和思想道德性质的不同,人类历史上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精神文明,即奴 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资本主义 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自觉建立 的文明,这主要表现为:

首先,无产阶级政党不仅重视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而且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

邓小平提出:“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注:《邓 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第172页、第63页、第372页、第 28页、第378—379页。)对此,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第172页、第63页、第372页、第28页、第378—37 9页。)社会主义不仅要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先进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而且 必须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精神文明。只有在创造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 精神文明,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民主决 定了全体人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因此,能够产生多数人的共同理想和道德标准, 从而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民族凝聚力。正如邓小平所说,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必然成为中国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也必然为世界上进步的人们所向往,为思想苦 闷的人们所钦羡。党的十六大则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 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其次,无产阶级政党不仅重视科学文化建设,而且强调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的意 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因此具有以往社会所不具有的科学性。邓小平指出, 在资本主义社会,“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不能避免各种极端严重的犯罪、堕落 、绝望。”(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页。)他还多次 强调,理想、信念和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

再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有指导、有目标、有计划、按步骤进行的。无产阶级 政党将精神文明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根本任务和优越性所在,因此在社会主义建 设总体布局中精神文明建设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共中央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指导思想、地位、作用、目标、方针、步骤作了详尽的决议。(注:《中共中央关于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见《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 社1988年版第1173页。)党的十六大则从六个方面全面论述了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够如此自觉、科学而全面地对精神文明建设 作出论述和决议。

第四,社会主义的自觉发展最终表现在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人方面,并为人的自 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

人文主义的本质篇8

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当代文学理论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动向,就是反本质主义:依据解构主义,取消关于文学本质的论说,代之以文学观念的历史描述;同时,运用新历史主义理论,把文学本质还原为意识形态和话语权力的建构。笔者认为,文学本质问题的言说是可能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正本清源,考察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对本质主义的解构,然后再考察文学理论(包括文学本质问题)建构的问题。

本质主义实际上是实体主义。古代哲学探求与主体分离的对象世界的本质,它相信在现象后面存在着实体,实体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决定着现象世界。因此,古代哲学就把确认实体作为“第一哲学”,把实体当作自明公理,进行逻辑的推演,以揭示具体事物的性质。这就是“一决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及其思想方法,从而形成了所谓“本质主义”。本质主义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寻求事物的绝对本质。在实体观念的基础上,产生了形而上学的古典哲学体系。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也体现在文学研究上面。传统的文学研究也是从所谓“世界的本质”出发,来推演文学的本质。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体,因此提出了艺术是理念的再模仿的理论。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是实在的物体和形式,因此提出艺术模仿现实的理论。黑格尔认为理念是实体,因此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切都植根于形而上学的实体论的本质主义。苏联文学理论提出了“文学是现实的反映”说,也是源于物质本体论,认为存在着物质实体,文学反映物质世界,从而是一种变相的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

现代哲学抛弃了实体观念,进而摧毁了形而上学。洛克和休谟在经验主义的立场上否定了实体的存在。洛克认为一切知识都导源于直接经验,因此所谓实体是不可知的。休谟认为实体不过是思维产生的错觉,不存在超经验的实体。康德综合了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认为认识只能把握现象世界,不能把握实体,把实体列为信仰的对象,从而抽走了实体存在的根据。海德格尔认为传统哲学的本体论范畴“存在”被错误地当作“存在者”即一种实体,而实体不过是一种虚构。分析哲学认为只有可以实证的非分析命题才是有意义的,而关于实体、存在的论说都只是语言的误用,形而上学的问题只是无意义的假问题。后现代主义哲学更彻底地摧毁了实体观念。解构主义认为语言并没有确定的所指,而只是不断推延的“能指的游戏”,因此也没有终极的意义。新历史主义认为一切都是历史中的存在,是意识形态和话语权力的产物,不存在超历史的本质。总之,现代哲学认为,不是实体是否存在的问题,也不是实体能否认识的问题,而是谈论实体没有意义。这样,形而上学中所谓的实体、本质、绝对真理等也就被解构了。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打破了形而上学的实体论本质主义,注重文学观念的历史性,揭示了文学理论后面的意识形态和话语权力,有其合理性。中国文学理论受到形而上学本质主义影响巨大,因此,后现代主义的冲击更为必要。如反映论的文学观,把现实规律当作文学的本质;主体论的文学观,把人性当作文学的本质,都存在着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倾向,因此也不可避免地被解构、被否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文学的本质不存在、不可言说。这是因为,伴随着形而上学被否定的只是实体论的本质主义,而不是存在论的本质主义;不能言说的只是实体性本质,而不是超越性本质。

后现代主义否定了形而上学,但不意味着取消了形而上学提出的问题。形而上学的存在,根源于人类对终极意义的追求。在现代视野之下,形而上学的终极的存在物——实体被否定了,实体论的本质主义被了,但人类对存在意义和终极价值的追求、追问并不随之消失,相反,它将永远伴随着人类的历史。因此,也将永远存在着一个超越性的领域,如此才有哲学、美学以及宗教的存在。存在主义哲学代表了一种新的本质言说的方式,即存在代替存在者(实体),寻找存在的本质(本真的存在)。而本真的存在是超越性的存在。海德格尔批判了把存在等同于存在者的实体论形而上学,但同时又提出了自己的超越论形而上学,以回答“‘存在为什么在’的在的意义问题”。在传统的形而上学体系中,本体界统领现象界,此岸服从彼岸,这是西方式的天人合一。现代性发生后,天人分离,此岸与彼岸、现象界与本体界分家,本体界只是超越的领域,不再支配现象界,现象界后面也不再具有实体,世界的实体性的本质被消解了。但是,由于超越性的领域仍然存在,因此,超越性的本质仍然存在,只不过它不再是现实世界的根据,而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所谓超越性的本质,是指存在的终极意义,它超越现实存在,是对现实存在的反思、批判的产物。因此,反对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并不是说世界没有本质,也不是说不能谈论文学的本质,而是说没有了实体性的本质,但仍然存在着超越性的本质,这个本质不再与现实世界具有同一l生,不再决定现实事物的性质,而是对现实存在的超越,是对现实存在的反思、批判的产物。这就是说,反对实体论的本质主义,主张存在论的本质主义,这才是对反本质主义的正确理解。后现代主义没有也不可能消解形而上学的问题和超越的领域,没有也不可能消解超越性的本质问题。超越的领域包括审美、宗教、哲学(这正是黑格尔确定的绝对精神的三种形态)等,它们是对现实存在的超越,是自由的领域。这样,文学的本质问题,也就是作为一种存在方式的意义问题。按照后现代主义的观点,文学没有确定的意义,因此是不能言说的。而我却认为,文学本质在两个层面上是可以言说的:一个是在现实意义上,文学的本质具有历史性,可以作出历史性的言说。一个是在审美意义上,文学具有超越的本质,具有确定性,可以作出超历史性的言说。

文学有两个层次,因此也有两种意义。一是作为基础的现实层面,它具有现实意义,主要是意识形态。一是审美层面,它超越现实意义,具有超越性的审美意义,也就是对生存意义的领悟。文学的现实层面是历史地变化着的,因此现实意义是具有历史性的意识形态。在这个角度上,也可以说文学没有超历史的确定的本质,仅仅具有历史性的相对的本质。文学的审美层面具有超越性,是对意识形态的否定性超越,也是对历史性的超越。在这个角度上看,文学有超历史的确定的本质,这就是审美本质。所谓超越,是生存的一种根本规定,生存不是异化的现实的存在,而是指向自由的超越性存在。因此,现实可以解构,但超越的领域不能解构,审美不能解构,因为对自由的追求不能泯灭。意识形态是社会价值体系,是特定阶级(主要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体现,它具有现实性、历史性。道德、政治、法律等都是意识形态的形式。文学也带有意识形态的属性,这主要体现在文学的现实层面。同时文学也有超越意识形态的审美层面。审美作为自由的生存方式和体验方式,是对意识形态的超越。人类由于有了审美意识(以及其反思形式哲学),才能够挣脱意识形态的束缚,获得精神的解放。文学的自律性源于审美超越性,审美虽然有现实的基础,但又超越现实,在历史的变化中保持着自己的恒定品格,从而使文学具有了独特的本质。后现代主义消解了现实的实体性,但不可能消解审美的超越性。西方现代哲学的审美主义的兴起,证明了这一点。审美主义是在现代性发生以后的一种批判性哲学思潮,它不再把理性当作终极真理,不再认为现实中可以实现自由,转而认为审美是最高的境界,是自由的生存方式。审美主义是对现代性的一种批判形式,是在此岸与彼岸分离后的一种超越途径。传统哲学不认为审美是存在的最高境界,只有神性(中世纪哲学)或理性(近代哲学)才是最高的存在形式。从席勒、叔本华以及尼采开始,理性的权威衰落了,审美成为最本真的存在方式,审美主义发生了。海德格尔、伽达默尔、萨特、梅洛一庞蒂乃至福柯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形式走向了审美主义。审美主义的兴起,证明形而上学的问题并没有被取消,仍然存在超越的领域,也仍然需要美学的思考。因此,文学理论就超越了一般知识、意识形态,而具有了哲学一美学的高度;在一定历史水平上克服了话语权力的制约,关于文学本质问题的言说也就具有了形上的意味。

当我们批判后现代主义的局限的时候,必须注意到,现代主义不仅仅是解构主义的一种走向,还有一种建构主义的走向——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在批判形而上学的基础上,更注重建构新的理论体系。它批判形而上学的主体性和主客对立,而主张主体间性以及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处;变启蒙理性的“祛魅”为“自然的复魅”。总之,“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在批判了形而上学的实体论之后,并没有取消形而上学提出的问题,而是试图在现代的基础上重新解答这些问题。这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时下一些论者,放弃对文学本质的回答,代之以对关于文学本质问题论述的历史描述,以实践后现代主义关于文学本质是由意识形态决定的和话语权力的建构的思想。问题在于,以史代论并不能解决人们对文学意义的追问,它只能说明历史上的文学理论以及它们产生的社会文化条件,而不能告诉人们现在如何看待文学。我们不能只是告诉人们:以往的文学理论是这样谈论文学的本质,但是我不能接着说下去了,我不能告诉你文学是什么,因为文学没有本质。而且,从外部解说文学的本质,回避了文学理论自身演变的根据,这种解说就是不全面的。文学理论并不是由历史任意捏弄的泥团,而具有自身的规律,它除了适应外部社会文化因素外,还要发展理论自身,修正以往理论的缺陷,以更确切地解释文学现象,这是学术发展自身的规律。不能以文学外部影响取代文学自身的规律,相反,文学外部的影响要通过文学的内部规律起作用。因此,必须在历史上形成的文学理论基础上,接着说下去。解构的前提是有前此的关于文学本质的言说,如果完全回避本质的界定,解构和历史考察也就失去了对象。仅仅解构而不建构,那么从今以后就不仅没有新的文学理论体系,而且也将没有关于文学理论的解构对象和历史考察,这意味着文学理论的消亡。

传统的文学理论都是首先研究“文学是什么”的问题,而这种提问方式,预设了文学是一种客观的与主体无关的文本,而且它具有实体性的本质。历史上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或者从形而上学出发,寻找文学现象后面的实体性本质(理性主义);或者从经验出发,寻找文学文本的共同特性(经验主义)。第一种方式已经被解构主义所否定,第二种方式也走到了绝境。由于文学本身形态多样,特别是现代文学的反传统性,这种共同本质的寻求遇到了愈来愈大的困难。乔纳森·卡勒说:“文学作品的形式和篇幅各有不同,而且大多数作品似乎与通常被认为不属于文学作品的东西有更多的相同之处,而与那些被公认是文学作品的相同之点反倒不多。”这就为反本质主义提供了口实,包括所谓家族相似说、所谓惯例说乃至于取消文学本质的问题等等都发生了。必须首先解决文学理论提问的方式问题。在现代哲学看来,文学不是实体性的存在物,而是作为存在方式的文学活动,因此不是提出“文学是什么”的问题,而是提出文学是何种存在方式或者文学的意义何在的问题。这种提问方式的改变,实际上是哲学基础的改变,从实体论改变为存在论。这样,文学文本在历史上千变万化,但文学活动、文学的意义却有其恒定性,可以进行定性的研究。

后现代主义认为文学的本质只能是一种没有确定内涵的历史性的观念,只是解构的对象。我认为,任何文学活动都既在历史之中,又超越历史,因为文学既有现实层面,又有审美层面。文学在历史中变化,其现实意义是流动的,没有固定的本质;同时,文学又在历史的流变中保持其超越性和审美意义,这种超历史性就是对生存意义的领悟。因此,文学的本质是可以言说的,它既是历史性的,又是超历史性的。因为文学活动就是从现实存在到超越性存在的过程,就是从现实体验到审美体验的过程。如前所述,文学有现实层面和审美层面(此外还有原型层面,此暂不论),它们各自的意义不同。现实层面与现实存在相联系,具有现实意义,核心是意识形态。审美层面与超越性存在相联系,具有审美意义,而审美意义是对生存意义的领悟。现实意义具有历史性,而审美意义具有超历史性。文学的意义是现实意义向审美意义的转化、升华,审美意义对现实意义的批判、超越,形成一种动态系统。文学的本质不是形而上学的实体性本质,而是历史性本质与超越性本质的统一;文学的意义是现实意义与审美意义的统一。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