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8篇

时间:2023-12-14 11:38:35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育机制

[作者简介]舒本平(1958-),男,吉林吉林人,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组织部部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理论教育和党建。(吉林 吉林 132013)

[课题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构建高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080231)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6-0048-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要求。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的研究,必将增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进而达到激励学生、引领社会思潮、推动社会先进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高职院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既要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同时又要符合高职学院的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手段等办学特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职学院特色教育有机结合,才能突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高职学生的重要意义和实践作用。

一、教育模式:坚持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统一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方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应坚持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统一,从高职院校教育模式的特点出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中,其教育机制既要反映校园文化中的教育途径、手段等作用,更要体现和发挥企业文化中各种教育载体、制度等作用,使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实效。

注重在校企文化结合中浸透和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高职院校来讲更具有实践意义和富有教育特色。一方面,学生通过学校的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获取科学文化知识与实践经验,即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价值观念和职业特性有所认识,对正确规划职业生涯。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实习基地来切身体验企业的生产实践,感受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获得对企业文化的理性认知,将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的知识与企业的实际需要融会贯通,进而提升自身素质。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特点基础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使其树立共同理想,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必须遵循的路径。

二、教育目标:坚持全面教育与系统教育相统一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必须符合高职院校教育目标的要求。其教育既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系统性,又要体现高职培养目标的全面教育理念。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系统性,就是要牢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为主导,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为基础的教育,就是要使高职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与心理健康素质等诸方面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尤其是要重点塑造他们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需要校企文化的和谐统一的教育。

体现全面教育。一是要围绕教育目标,对高职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中国高职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高职院校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育基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决定了其在“德、智、体、美、劳”五大素质教育之中,更要重点突出职业道德、处世之道、个人修养的教育。只有将以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的内在素质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核心――提高职业行为能力教育相结合,才能达到高职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二是要形成全方位的教育机制。这种全方位的教育机制不仅应体现校园内全体教职工的教育,还应该体现社会、家庭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机制基础上,通过环境教育、养成教育、示范教育等多种途径,全面落实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三、教育内容:坚持普遍性要求与先进性要求的统一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认真理解和贯彻这一基本精神,体现于在理论层面要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系统性的事物,其中包容着丰富的内容,既有理论性的较为抽象的内容,又有实践层面的较为具体的内容:既有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的内容。又有传统的通过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践积累起来的需要传承的内容。在接受层面上,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丰富内容与精神实质,既有坚定恪守的先进分子,又有需要教育和引领的人民大众。

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国际环境也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深刻变化。受多元文化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情操人格、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要从实际出发,建立能够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的教育机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例如,对积极要求进步,愿意加入党组织的学生,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引导;而对普通学生要通过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地回答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切实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四、教育载体:坚持传统教育与时代教育的统一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只有立足时展要求,反映时展特点,才能真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导向、价值引领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机制,在坚持传统教育模式的同时也必须体现与时俱进的特色。特别是针对高职学院与企业生产紧密联系的特点,借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经验,在教育方法和途径上创新。例如,企业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营造企业文化、培养团队精神结合起来,加强企业民主建设,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在以人为本的指导下,在员工中开展“职工劳动竞赛”“真诚服务”“诚信品

牌”等教育。

高职院校还应重点加强对信息化社会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的研究,创新和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占领网络文化主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动权,开辟网络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途径。要全面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探索创新教育途径和方式,不断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五、教育手段:坚持主导教育与主体教育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运动发展的,事物的转化是事物运动的必然表现,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生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真正成为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经过主体的选择和确认,并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因此,高职院校在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达到预期目的。一方面,“双师型”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产生着重要影响。这不仅体现在理论教学中,更反映在实践教学中。因此,“身教胜于言教”的要求,对于教师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只有首先从感情上关心、关注学生,才有可能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影响和带领学生。教职工与学生的距离更近、情感更融,教育效果才会更加显著、更富有成效。教职工通过开展主题系列活动、争先创优活动、“修身”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增强教育的感召力,凝聚力,为学生创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坚持主体教育就是要注重激发和调动受教育者的内在动力,使高职学生能够将来自外部的灌输和教育内化为自身的理性认知和行为习惯,能够以自律的形式来实现理性建构,直至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共鸣,成为坚定的信奉者与实践者,进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的。

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特点体现在高职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注重发挥社会生活的导向作用。一方面,可以使高职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社会的实践来了解和认识社会,在增加社会阅历的基础上,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逐步成为社会需要的人;另一方面,又可以使他们学到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准则,增强劳动观念,掌握劳动技能,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吃苦精神和节俭意识,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促进高职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个人的信念和品质。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篇2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 工作特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党建研究会2016年重点立项课题,课题名称:保持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定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项目编号:GXDJ2016A19,主持人:高欣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了深刻阐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对于高校而言,其占有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的地位,肩负学习和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任务。因此,鉴于教书育人的工作方针、教育对象特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突出特点,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关键作用。

一、高校意R形态工作的特点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

1.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重点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

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重点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即高校以“两课”为基础设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思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教学内容。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旨在加强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识,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价值理想,以较为客观的视野认识世界发展趋势。

2.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阵地在课堂

由于承载突出的教学任务特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阵地也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方面。高校一般采取课堂班级教学来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由于当前网络教学的发达,有的学校也采取微课、慕课或者“尔雅”来尝试多媒体教学,这一方面使学生在任何网络环境都可以进行学习,而不必拘泥于教室的集中学习和老师的授课,另一方面也因学习的个性化大大降低了学习效果。

3.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要对象是年轻大学生

全国高校教育主体是19-24岁左右的年轻大学生,他们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对象。这批年轻群体同时也是思想和身心正在迅速成熟的群体,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他们也是网络主体。除了思政、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专业学生,其他专业学生一般以公共必修课的方式学习“两课”。但是,在大学流传已久的“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戏谑传言中,“两课”无疑是他们首选的逃课对象。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1.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现状

如前所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呈现教育内容主流化,教育阵地单一,非课堂教育效率低下,教育对象年轻化等特点,因此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现状尽管在内容上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为主,但是也显示出了教育阵地缺失、教育主体难以驾驭的现状。

2.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单薄,方式单一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以对学生的课堂教学方式来开展,辅助的手段有网络自学,但是从方式上来讲主要是传统一对多的传授,对于一门在考核上多以开卷,教学方法上多以照本宣科的大学通修课而言,当然其不被学生所重视的地位可想而知。

3.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要对象身心发展属于特殊时期,理论学习程度有限,主观上学习观念淡漠。

二、保持主流意识形态定力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性

因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备着社会主义教育和办学目标的应有之义,即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面对当下意识形态教育方式、群体、环境等现状也存在的诸多矛盾,保持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定力及与时俱进地重申其教育重点十分必要。

(一)要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但提供认识世界的观点,也指导青年树立正确人生信念和理想的方法论。在和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现状不断结合的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表现形式集中体现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中。因此,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应当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放在首位。

(二)要保持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之中

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2]。传统文化滋养民族发展繁衍至今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面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渗透和影响,强调中华文化厚重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更应当树立文化自信,对其中哲学的、道德的、文化伦理的精髓自动吸收内化,转变为现代人面对当下生活的精神动力。而高校也应当将其作为一种主流的意识形态进行重点建设和引领。

(三)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对世界发展前景和其他可借鉴的文化有清醒认知

如前论述,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是一种正确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结合了中国的实际,融合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底蕴。与此同时,因为文化所具备的强大渗透力量,大学生通过便利的网络途径会接受到各种文化即意识形态冲击,这些冲击有的以文化传播的形式十分隐秘地进行,有的直接是裸地对社会主义中国和制度的攻击和诋毁。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理当训练学生接受正确的世界观的引导,以科学的方法论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发展进程,并有鉴别地吸收世界上其他文化产品。

三、保持意识形态工作定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鉴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有其显著特征:即它是以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教育引导和训练的,这一特点也内涵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意识形态特点和内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出教育方向和目标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教育内容和方向直接决定了社会将得到具备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社会公民和建设人才。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引领内容并指明了建设目标。我国高校就是要培养具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青年,使他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现状中能够看清事件发展主流,能够辨识世界发展方向,并因为具备如此客观的眼光而能够意识到发展中的矛盾和主流,并树立一种面向未来的信和理想。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指明要以主流意识形态榻逃内容,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新的着力点

在多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负责教育的党政人员、理论课教育人员及相关的辅导员班主任都在关注此方面的教育质量。鉴于理论教育的难度和深度难以把握、学生接受度低等困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以开展学生活动为媒介,以活动建设引领学生方面卓有成效。然而,以文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阵地建设不应也不能够替代,或者不应该弱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内容。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包含深厚的理论教育内容,也赞同将理论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和实践。面对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可以作为其质量提升的着力点。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工作重点

高校全体教师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 从高校实际而言,一般会将学生管理部门教师、团务工作者、辅导员、班主任作为专职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这些人是真正工作在思政工作的一线。但是在功能上这些人一般并不承担理论教育任务,只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因此,譬如高校辅导员一般被定位为“知心朋友”,当时“人生导师”功能发挥得并不突出。这一方面源于工作实际,一方面也表现出思政人员并不清楚自己的工作重点,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指出:高校辅导员应当“具备宽广的知识储备,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2]。可见,一名思政人员时必须具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知识储备的,并且应当具有一定的理论教育能力。所以,不论是从教育职责、工作重点还是职业要求,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特点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工作重点。

强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3]

据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政治意义和社会辐射性不言而喻。高校教书育人,既是专业教育,更应当首先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一名大学生首先是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底蕴的公民,如此才能是一名有职业感、有责任感、有技术的社会工作者。因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才占有“极端重要”的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才具有突出意义,才能够也必须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2] 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C].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202.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篇3

关键词:地域;特性;德育

不同的地区因地区特性不同德育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从而德育在地域整体发展中的作用大小也不同。本文主要通过比较香港、内地德育个性来探讨地域特性与道德教育的统一性。

1.道德教育中地域特性突出

香港作为一个多元文化汇集的自由港,各种思想和不同价值观在此交流碰撞、相融共存,香港学校在与这多元文化磨合过程中,逐步建构起独具特色的德育体系。

1.1政治教育的殖民性。回归前的香港政治教育,是一种隐蔽性强、殖民性明显的政治教育。主要表现为:(1)鼓吹“西化”思想。在殖民统治中,港英政府几乎没有民主可言,但在舆论上却极力宣扬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宣传英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使学生产生对英国的认同和归属感。(2)灌输奴化思想。“亡其国之上策,先去其历史”,“夺其国之上策、先夺其语言”。英政府为实现其在香港的“长治久安”,一方面推行“精英”统治。培养和扶植部分效忠英王室的华人“精英”进入社会管理阶层,作为教育的功利导向;另一方面,通过规定英语为官方语言和推行英语教育,灌输归顺殖民统治的奴化思想。此外,他们还采取了限制中文,把中国近、现代史排斥在历史教程之外,甚至在英文版的中学地理书上,把中国大陆列为与香港相邻的大国等教学课程的手段。港英政府所进行的这种充满殖民主义色彩的政治教育,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香港人,致使其“国家观念”、“民族意识”淡化,对祖国产生疏离感和陌生感。

2.内地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的特点:在内地,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基本国情与形势政策教育,理想与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十大方面。从这一理论上的德育内容体系并结合内地学校实践中的德育内容,可以看出我国内地学校的道德教育内容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篇4

因此,新形势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青少年;如何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传统,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如何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何培养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为此,我们应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完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

1、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以校长、班主任、政治课教师及行政系统为主的德育领导小组为中心,把德育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以上,同时积极开展各种培训工作,提高德育工作者队伍素质。

2、要建立德育工作的评估制度,并把德育工作作为评价每个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3、要建立表彰制度,增强德育队伍的事业心和使命感。

二、按照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同德育课程的有机结合

1、把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中心内容。

学校政治理论课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要重点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要向学生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要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久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回答学生普通关心的问题;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现象,评价各种社会思潮,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根据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发展以及学生的特点,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体系;同时要改进考试方法,注重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序和实际接受情况。

2、将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纳入德育教育中去。

(1)要进一步落实音、体、美课程,并开设艺术选修课,以陶冶学生情操,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欣赏水平。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艺术和娱乐活动,形成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氛围。

(2)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3)要把组织学生适当参加一定的物质生产劳动作为一门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统筹安排。

三、深入持久地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要以中国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为依托,形成由浅入深的稳定的教育序列,并开设时事政策课或讲座,以国内外形势及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动、现实的国情教育。

2、要对学生进行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深入进行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逐步确立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

3、要对学生进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要教育学生明确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发扬对国家和人民的奉献精神,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消极现象,培养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4、要把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和在人民革命及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道德典范结合起来,并吸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先进文明成果,提出有中华民族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溶入教育中,反复教育,长期熏陶。

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体系

学校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同学生家长建立经常联系,并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学校做好德育工作。

五、充分发挥党、团、学生会等组织的作用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篇5

论文摘要: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对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开端是五四运动,此后曾经历了三次高潮。在全党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中遇到了两大特殊问题——受教育者的特殊性和中国国情的特殊性,解决的最佳途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是统一的,统一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所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党员中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使他们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在中国革命或者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物,是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工人阶级政党。因此,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就认识到:“如果没有革命的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

一、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对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端于五四运动

追溯历史,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端于五四运动。先进的中国人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邓仲夏为代表,从五四运动中他们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他们深入工人之中,创办工人俱乐部、工人夜校、识字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揭示受剥削受压迫的根源,号召工人开展革命斗争。他们在寻求救国救民的过程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逐渐转变成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就是对工人阶级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它使中国的工人阶级第一次接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尽管这种教育是初步的、肤浅的、非系统的。但是,它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由于中共在诞生之时,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的时间很短。党在成立后就立即投入实际革命斗争,忙于应付各方面的复杂工作,无暇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又由于中共长期处于各根据地的分散状态,没有时间和条件对全体党员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因此,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普遍较低.不能较好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教条主义在党内泛滥。为了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毛泽东在1930年发表《反对本本主义》,指出了教条主义对中围革命的危害;在1937年撰写了《实践论》、《矛盾论》,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关系,号召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接受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1940年1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要求全党干部认真学习研究马列主义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具体运用。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曾经历了三次高潮

抗日战争中期开始以延安整风运动为标志,中国共产党掀起了第一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高潮。为提高党内高级干部的理论水平与政治水平,成立了高级学习组,毛泽东任组长,成员由党内高级干部组成,主要任务是研究马、恩、列、斯的思想方法与中共历史。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期,毛泽东、陈云、刘少奇撰写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论著。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第一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其中心内容就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整风运动批判了理论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学风,批判了教条主义,提高了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使全党达成共识,公认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一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这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理论上有利于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和发展,在实践上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整风和整党运动为起点,中国共产党掀起了第二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高潮。

1951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分析了党内存在忽视理论现状,要求全体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系统学习,特别要求高级干部应该成为全党钻研理论的模范。在这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原著的学习是重点,要求每个党员特别是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党员终身钻研马克思主义原著,领会其精神实质,学会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各项实际问题。为了配合学习,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第一、二、三卷。这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教育,在实践上提高了共产党员的执政能力,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在理论上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工业化道路理论的形成。

“文化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步入“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的误区。

“文革”结束后,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共产党掀起了第三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高潮。邓小平复职后,针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践和华国锋“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此后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要求全党全国人民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这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教育,在思想上拨乱反正,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实践上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对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最佳途径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遇到了两大特殊困难

在民主革命时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遇到了两大特殊困难。

其一,受教育者的特殊性~一共产党员的文化水平低。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等劳动阶级出身的党员在党内占绝大多数,他们处在社会底层,被剥夺了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没有文化,目不识丁,接受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就显得特别的困难。

其二,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一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济文化落后且发展不平衡。中国有着不同于西欧、俄国的社会特点、民族特点和思想文化特点,中国革命也不同于西欧和俄国,具有特殊性。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革命导师都是欧洲人,在他们的著作论及中国的事情并不多,革命导师没有也不可能为中国革命提供现成的答案。因此,文化水平低、理论水平浅的共产党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来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就显得特别的困难。

解决第一个困难,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现中华民族的特性,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形式。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用中国的民族语言和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马克思主义不再是高深莫测的东西,而是通俗易懂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

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解决第二个困难,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既不能因为工农出身的党员占绝大多数,马克思主义难以为他们所掌握,就在马克思主义之外去重新创立一个新的通俗的理论;也不能只图简单,去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的书本,而是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揭示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在实践中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

由此可见,解决这两个困难的最佳途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从历史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经历了两次大的曲折。

第一次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共党内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把马克思主义当做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将熟读熟背马克思主义的书本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将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的本本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如王明、博古等人他们自称百分之百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采取孤立、片面的理解,他们断章取义,把马克思主义书本上个别词句、只言片语或某一原理生硬地搬运到中国,导致了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盛行,给中国革命带来极大的危害,中共在根据地的损失高达百分之九十,在白区的损失几乎高达百分之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前途几乎被葬送。

第二次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步入误区。人们“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人人佩带毛主席像章,个个手捧红宝书,号称是毛泽东思想的大普及和“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被严重扭曲,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文革”结束后,担任党中央主席的华国锋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两个凡是”的观点,认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谕地遵循”。不是完整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而是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甚至把毛泽东思想等同于毛泽东本人的思想,把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错误混为一团。“两个凡是”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教条主义。它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思想上的僵化,致使社会主义建设两年中在徘徊中前进。

(三)毛泽东、邓小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

毛泽东指出,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正确的态度,就是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从它那里去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这种态度,是有的放矢的态度。另一种态度是主观主义的态度.不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而学习理论,而是为了单纯学理论而学理论,是无的放失。毛泽东还指出主观主义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

认识和实际相脱节、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是教条主义产生的根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就是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毛泽东说:“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马克思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怎样才能很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呢?那就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有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马克思主义教育要有的放矢,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之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强大生命力也在于此。1938年秋中共召开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明确向全党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

针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践和华国锋的“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总结历史教训.邓小平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来的基本结论”。“我们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自己的方针,所以才能取得胜利,这一点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里是没有的。现在我们还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里有继承的部分,有发展的部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准确地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历来主张世界各国共产党根据自己的特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点是一致的

实践不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重点。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点是一致的。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重任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变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什么是民主革命,如何争取民主革命胜利”为主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解决了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动力和前途等基本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此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重点。

新中国成立并完成了土地改革之后,中国共产党的重任是实行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什么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为主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有别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创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平的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剥夺剥夺者”的设想,再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此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一化三改造”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自然以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道路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为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的重任是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为主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又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此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当然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重点。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篇6

关键词:要素主义;高职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6-0113-02

要素主义教育思想是当代西方教育的一个重要流派。20世纪30年代它产生于美国,对美国乃至全球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要素主义教育思想,可以获得对我国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要素主义的诞生与发展

诞生阶段。20世纪30年代美国及欧洲的教育,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大。但是,实用主义否定传统教育中有价值的东西,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导致了美国教育秩序混乱和质量下降。此时,以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应运而生。

鼎盛阶段。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引起了美国的担忧。要素主认为美国教育对优秀智力及心智问题的漠不关心导致了美国在科技等方面的实力落后于苏联。1958年《国防教育法》的颁布促使要素主义达到鼎盛并占据统治地位,并扩大了其对6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影响。

回归阶段。20世纪70年代的系列调查表明美国教育质量再次下降,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要素主义与行为主义结合起来,发展了行为要素主义,倡导“回到基础学科中去”、改进教育质量、实施核心课程教学,对美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期,要素主义者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Conant)在哈佛大学开展一次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扩大了其影响。

继续发展阶段。要素主义影响深远,当代要素主义教育家在继承的基础上,丰富了其教育思想。贝内特(Bennett)、黛安・莱维奇(Diane Raviteh)、彻斯特・芬(Chest Finn)为等为要素主义主张奔走,对当代美国教育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要素主义的主要观点

要素主义是新传统教育的一个派别,它针对于实用主义“进步教育理论”而诞生,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

(一)视传递人类文化中的“共同要素”为教育的核心

要素主义认为,在人类的文化遗产中存在着永叵不变的、共同的、超时间和空间的要素,它们是种族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基础,要素主义即得名于此。要素主义教育家要求学生学习人类的“要素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般原理,受到科学规律的基本训练和“永恒真理”的熏陶。所以,传递文化要素是教育的核心。他们主张有计划地安排课程,有次序地传授课程。普通教育课程应重视读、写、算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并开设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外国语及古典语等基础学科。60年代以后,他们的又特别强调所谓的“新三艺”――数学、科学、外语。

(二)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

要素主义认为,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智力资源和道德力量的资源不应该被浪费,这是学校教育的真正的根本目标所在;学校要提高“智力标准”,注重思维力的严格训练。一些要求严格控制和对学生心智训练具有特殊价值的科目,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切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发展人的智慧力量。

要索主义教育家尤其是科南特从发展科学技术和充实国防实力的角度出发,认为要特别注重“天才”的发掘和培养,学校的社会责任是发现最有能力的学生,激发他们最大的潜力。因此在教学上,他们强调坚持传统的心智训练,传授整个人生的知识,而不只是职业训练或集中注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三)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

要素主义反对兴趣主义,主张教学过程的严肃性和计划性,认为让学生从兴趣出发,获取零星琐碎的知识,是不能跨人文化宝库的。只有强调“努力”,才能实现最有价值的学习,因此对学生应该坚持严格的学业标准,促使学生刻苦和专心学习。如果学生对基本要素的学习不感兴趣,那就要强迫他们学习。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不能把学生的自由当手段,而应该看作过程的目的和结果。

(四)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从强调系统的学习和智慧的训练出发,要素主义反对“儿童中心主义”,认为应该“把教师放在整个教育体系的中心”,主张充分发挥教师核心地位的作用,树立教师的威信。在他们看来,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没有教师的指导和控制是绝对不行的。为了使教师成为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权威人物,要素主义还认为,教师必须具有一流的头脑和渊博的知识,精通所教科目的逻辑体系,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具有把知识、事实、理论传授给学生的能力,懂得教育的历史和哲学的基础,并能全心全意地献身于自己的工作。

由于要素主义忽视学生自己的兴趣和身心特点及能力水平,片面重视灌输书本知识和强调传统教育方法的结果,加上所编教材脱离学校教育实际,并未解决美国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育质量也未能显著提高。然而,要素主义在与进步主义的论争中既反击了他们对传统教育的全面否定,也吸收了他们的一些合理见解,并坚持和捍卫了传统教育的基本原则,还注意到了传统教育的缺陷和合理成分,对美国当时的教育主张加以综合,从而形成了一种看似保守实际上却稳健、平衡的教育思想,并且要素主义教育思想反映了教育具有“自我保存功能”之外,也不可避免地传递着传统的价值准则和统治集团需要的价值准则,还在很大程度上突出了学校教育的特点和在某些方面符合教育的规律。缘于以上种种,在要素主义统治地位日衰时,70年代后兴起的“回复基础运动”在综合各家教育学说的基础上,仍然保持了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传统,具有要素主义的性质。因此我们不得不认可:要素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在美国经久流行、颇受欢迎的教育思想。

三、对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启示

近年来国内高职教育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针对高职教育的各种改革和实践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结合要素主义的产生背景及主要观点,笔者认为可以获得以下两点重要启示。

(一)重视核心课程的构建

高职教育不同于中职教育,在注重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教育也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它更注重实操技能的培养。要素主义强调传递人类文化中的“共同要素”,因此,当前的高职教育不仅应该重视学生技能的训练,也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心智的训练,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培养和长远发展。构建人文核心课程,以提高高职学生的素养与素质;构建专业核心课程,对传统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解构的同时也注重系统知识的重构,以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篇7

论文摘要: 民族院校大学生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等因素,决定了他们的思想既有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同的特征,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民族院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主要是提高认识,创造条件,完善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发挥课堂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与时代精神、民族特点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民族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民族地区培养各行各业高级专门人才,服务于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开展行之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各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使他们健康成长成才,是民族院校重要任务之一。本文试探讨新时期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应时展的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途径。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特点

民族院校大学生多为少数民族,特殊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等因素,决定了他们的思想既有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同的特征,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1、民族特点浓厚,但少部分学生存在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

少数民族学生多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特殊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具备了热爱生活、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等优良品质,但极少部分学生由于对社会问题缺乏思辨能力,存在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近几年来参与民族分裂组织、进行暴力恐怖和非法宗教活动的人中,不乏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是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存在狭隘民族主义的体现。

2、政治方向明确,但政治观念模糊,价值观趋于功利

少数民族大学生大都旗帜鲜明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心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社会热点。在日常生活中,能深刻地认识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遵纪守法,热爱祖国,尊重兄弟民族同学,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校园稳定,但由于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对党史的了解不够深入,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观念模糊,政治理想缺乏,价值观趋于功利,入党动机不纯,看待政治问题比较片面、肤浅,容易实用主义化。

3、爱国主义和乡土情结浓厚,但对如何理性爱国认识不够

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都懂得要热爱祖国的大道理,在重大事件如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神六飞天等中表现出了不畏艰难、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爱国情怀;此外,在他们的思想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乡土情怀意识比较浓厚,很容易产生乡土意识的认同感,但对践行爱国主义缺乏深入理性的思考,对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而“理性的爱国,是基于对国家发展进步的规律性认识,其行为符合国家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具有高度的自觉性”[1] 。因此,教育者应引导他们理性爱国。

4、具有鲜明的打上时代烙印的个性心理特征,但政治理论素养相对欠缺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当代大学生共有的特点,如:追求个性自由,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另一方面,他们大都来自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为生活所迫,养成了“务实”的作风,加上民族习惯、宗教信仰等的长期影响,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对“务虚”的政治理论学习和国情、历史学习不感兴趣,尤其反感政治说教和看似形式主义的活动,政治理论素养普遍偏低。

二、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策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中国民族地区未来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赋予少数民族院校的历史重任,面对迅速发展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民族院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树立科学育人观,开展行之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强化教育效果,增强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1、进一步提高认识,创造条件,完善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机制

认识是行动的前提。学校各级领导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高度,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少数民族事业接班人的角度,充分认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常规工作,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具有明确的计划性、目的性,做到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创新教育模式,改变形式主义的教育活动,在专职教育人员配备、经费、设施支持等方面做好保障,为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创造良好条件。 转贴于

2、发挥课堂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

加强“两课”教育,充实“两课”教育内容,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民族理论与政策教育、国情史情教育等;此外,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专业教育不但要从知识、理论、技能等层面培养、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要从情感、意志、品质等方面为学生高尚品德的形成奠定基础。各门学科、各个专业和各门课程中大都蕴含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素材,民族院校要将爱国主义教育有机渗透和贯穿于专业教育中去,充分调动专业课教师参与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热情,发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着的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提高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

3、发挥校园文化载体功能,建设好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应“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时效性的要求,积极构建新时期校园文化的新内涵、新方法、新风貌,促进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取得良好的收效,使校园文化的功能发挥得高效有序”[2] 。少数民族学生求知欲强,易于接受新知识、新信息,要充分建设好校园文化阵地。在宣传阵地、校园环境美化,甚至教学楼风格设置等方面,从爱国的目的出发,让学生潜移默化受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专题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国情报告等活动,使他们多途径、多渠道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现在,强化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他们的历史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4、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时代内涵与特征,因而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十六号文件也指出,“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内容方面,要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时代意识、时代精神和主体意识、民族精神,培养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所必须拥有的开放意识和全球视野;方法与手段方面,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互联网,充分开发爱国主义教育网络资源。

5、充分考虑民族特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一方面,教育学生在对待本民族和其他民族文化时,认识到民族文化的两面性,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本民族和其他民族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民族文化丰富他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关心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当代学校教育可以借助关心而重新焕发生机”[3] 。由于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自然、经济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心理特点,如自尊心和自卑感很强,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控能力差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关心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成才要求,解决学生面临的实际困难,才能将教育做到学生内心深处,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总之,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学校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采取各项有力措施,力争提高少数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培养合格的民族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注 释】

[1] 赵翠芳. 新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当代主题及实践探索[J]. 新疆社会科学,2010(3):17.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篇8

关键词:公民教育学;特点;意义

公民教育的核心概念是促进公民的社会性发展和社会责任感,它以社会现象为研究条件,以促进公民的社会化、培养责任公民为目标。其次,公民教育通过对公民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提升公民的以人为本意识与文化的归属意识。再次,公民教育学又是一个研究公民社会行为的科学,必然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以及人的心理领域等相关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并成为学科知识支撑。

1 公民教育学的特点

公民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全民性、终身性、开放性、平等性的特点。

1.1 全民性

公民教育学与其它教育学科不同,它具有全民性的特点,这主要是由其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教育目的特殊性共同决定的。首先,公民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全体公民,没有身份差别,更无性别、年龄、职业或是知识层次的差别,任何人都不应游离于公民教育之外。公民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使得这种教育带有普遍性和全民性的特点。其次,全体公民也是公民教育的实施者,是教育的主体,都应该在教育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再次,公民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人的全面的素质,使他成为一个完全的有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1.2 终身性

公民作为自然人一生的身份与资格,要求公民终其一生进行学习和接受教育,公民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也使得它具有终身性的特点。公民教育学的终身性的特点表现在公民作为公民教育的受教育者是终身的。公民教育贯穿于一个公民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和媒介的共同教育作用。终身教育思想突破了传统教育框架的束缚,改变了过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包括成人教育在内的社会教育等各个领域之间相对独立隔绝的状态,使它们有机的联系起来,建立起一体化的公民教育体系。

1.3 开放性

公民教育作为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培养合格公民的一种手段,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首先,课堂教学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活动的开放;教师所教的教学内容开放;学生的学习方式开放;教学形式开放。其次,与国际接轨。公民教育是舶来品,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在世界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根据国情,以开放的国际视野借鉴国外成熟的公民教育经验与成果,取外来文化之精华,为现代中国的公民教育服务,摸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公民教育之路,社会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1.4 平等性

公民教育的核心是地位平等。作为公民教育主体的公民,他们在社会中分属不同的层级,但是现代意义的公民教育并不是少数人的教育,而是全体公民的教育,因此它又具有普遍性和平等性。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是保证公民的独立人格、平等享有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的基本条件。其次,公民受教育的机会平等。受教育权是保证教育平等的基本点,然而这种起点的平等只是一种教育机会的平等。这就迫使公民教育重新审视、校正自己,更加自觉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广大公民。

2 加强公民教育学研究的意义

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具有主体性的健全自律的现代公民,既是现代化的迫切需求,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1 加强公民教育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2.1.1 有助于确立人与人的平等关系。由于我国公民教育的对象具有全民性,即不分种族、职业、性别、年龄等均是公民教育的客体,他们地位平等,受教育机会平等,所以,公民教育又具有平等性。而现代德育的重点内容是建立在平等、自由基础上的权利和义务,权责统一是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使公民认识到自己在拥有权利的同时所负有的责任和义务不是外在的,而是社会对一个公民必然的、内在的要求。加强公民权利平等教育和责任平等教育为人与人平等关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1.2 有助于提高人的素质。公民素质包括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有赖于人的素质的提高,而人的素质的提高又有赖于公民教育的效果。公民教育正是对人的教育,是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一致的,它是一种最重要的素质教育,通过改变人的思想观念点而影响人的行为、社会关系,进而实现现代国家的良性运转。

2.1.3 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公民的一种价值目标,是公民教育的着力点,公民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取向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公民教育,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内容,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和保障。通过公民教育可以使公民具有人人都在权利、机会方面得到平等、全面发展的素质与能力,能够正确处理好人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各方面的关系,使个人从某种束缚中解放出来,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觉地发展自己的才能,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2 加强公民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2.2.1 有利于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公民教育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能将可能的、不发达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专门的、发达的劳动力,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加强公民教育,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劳动者,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健康有序的发展,进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撑。

2.2.2 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即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科学文化建设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又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思想道德建设则决定着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这2个方面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加强公民教育,势必加强科学文化建设,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人民群众逐渐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柱。

2.2.3 有利于促进政治文明的发展。公民教育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公民教育与民主政治的发展互为基础,民主政治的产生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高度依赖公民教育的发展。公民教育为民主政治得以实现和发展奠定了人的基础。因为只有通过公民教育才能把社会成员培养成既有民主意识又有参政议政能力的合格公民。民主政治的提倡成为公民教育存在与发展的环境条件和理由,要有效解决我们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公民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慎明.政治文明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D].光明日报,2003(05)

2 蒋笃运,秦树理,王东等主编.公民意识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