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共享经济调研报告8篇

时间:2022-10-27 21:51:43

共享经济调研报告

共享经济调研报告篇1

【关键词】关中天水经济区 统筹科技资源 科技计划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0-02

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是国家在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赋予我省的一项重要任务和重大机遇。统筹科技资源,是国务院在批复的所有经济区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的概念。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实际看,尤其是关中地区,其科技资源优势突出,但由于体制等原因,科技实际贡献能力并不理想,寄希望于通过对科技资源的统筹整合和优化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这里最终成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高地,进一步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引领作用,示范辐射作用,实现率先发展,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是关天经济区建设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1.1 统筹科技资源的内涵

“科技资源”的内涵,从内容上看,是科技人才、科技活动资金、科学研究实验(试验)装备、科技信息等要素的集合,或者也包括科技组织资源;而从体系结构看,包括科学与技术所形成的坚实核心、专业技能系统、技术市场、制度界面等。“统筹科技资源”是促进公共科技领域中科技资源的共享与合作,实现科技资源高效配置,促进国家或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和信息的高效生产和流动,强调的是促进科技资源的共享与合作,促进知识和信息的高效生产与流动,最终目标是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统筹科技资源与科技资源配置的差别在于统筹科技资源主要依赖于政府干预,而科技资源配置还要包括市场化的配置方式。目前,我省科技资源配置存在许多问题,说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还比较低,需要通过优化配置予以改善,我认为比较适合我省当前发展的情况的配置方式,是加强政府在公共科技资源投入及其整合中的主导作用,并利用政府职能推动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即通过科技资源整合实现优化配置。

1.2 统筹科技资源是进一步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引领作用,实现率先发展,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首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资源配置,是实现生产力创新提升的根本前提。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将深刻地改变经济和社会的面貌。科学技术应用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造就新的追赶和跨越机会。因此,要站在时代前列,迎接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强化科技创新战略,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超前部署和发展前沿技术及战略产业,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着力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其次,从“一高地、四基地”建设及相互联系看,其中最具影响力和最有带动作用的也首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只有在这个基地建设上取得突破,才能保证其他基地(高地)建设的成功实现。最后,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实际看,其科技资源优势突出,但由于体制等原因,科技实际贡献能力并不理想。通过对科技资源的统筹整合和优化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这里最终成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高地。

2 关中-天水区域科技资源存在的问题

(1)从科技资源来看,西安是西北地区科教资源最为雄厚的地区,高度集中,拥有76所大学,80多万在校大学生,3000多个科研院所,9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拥有一批达到国际水平的开放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些尖端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多种学科的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专利转化成效显著,科技进步对西安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9年已达53%,西安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第三。形成了在国内举足轻重、在亚洲颇具影响的教育科技综合实力。而关天区域的其它地区科技资源配置则相对较弱,创新能力弱。

(2)由于中央与地方条块分割、军工与民企分属管理,以及产、学、研之间关系不协调等体制性原因,致使陕西省整体上的科技优势,一直未能得以充分展现。因而,“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应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切实解决好“中转省”、“军转民”、“研转产”的问题。

(3)根据目前的现状,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二元”问题。第一个“二元”是资源上的二元,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问题。一些资源是中央政府控制,一些由地方政府控制;一些是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科技资源,而另一些则是以地方企业为代表的科技资源。高校也具有两重性,即地方政府高校和中央部属高校。第二个“二元”是如何形成科学和技术的统筹。第三个“二元”是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二元。

总的来说,就是在科技和资本所有属性下,以中央企业和中央高校、地方企业和民办高校所表现出来的二元化,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二元,科学和技术的二元化。如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过程,解决统筹科技资源的问题。

(4)科技资源统筹乏力。科技资源配置具有浓厚的部门特色,难以发挥科技系统整体优化功能,分散大于集成,致使相关部门对科技资源不能统筹管理,从而导致科技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

3 建立长期科技规划和年度科技计划制度,统筹科技资源

3.1 科技计划在统筹科技资源中的作用

政府在科技资源整合中的干预手段通常有两种:一是通过科技政策、法规,二是通过科技计划。科技计划是为实现科技发展目标而设计的和策划的、在相应的条件下组织实施的行动方案,在科技资源整合中的表现如下:

(1)科技计划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科技计划是在科学技术的探讨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或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经专家确定的科技发展行动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使它容易成为科技发展的共同愿景,因而对科技资源的统一利用具有指导性和号召力。

(2)科技计划需兼顾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使有限的科技资源充分发挥效力,并使科技进步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在确定发展任务时,需要综合考虑科学发展的需求和希望通过科技进步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以便集中资源解决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需求压力本身客观上促使科技计划必须重视科技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3)科技计划采取增量带动存量,滚动发展的方式。科技计划制定之前首先是对原有科技资源进行调研,在对存量充分衡量之后,确定追加投入的数量;科技计划在立项过程中,也要审核申请者已有的的科技资源和科研实力。通过增量投入引发存量部分的再配置,既利于充分发挥存量的效力,也利于整合和优化配置科技资源。

(4)科技计划拥有一套全面系统的规划利用科技资源的工具。科技计划由目标定位、期限、范围、支撑手段、组织管理模式、绩效评估等诸要素组成,能以比较完备、成熟的方式规划利用科技资源,其中包括:第一以课题为中心、以课题组为基本活动单位,允许跨专业、行业、单位、区域择优聘用研究人员,这是它能够实现跨专业、行业、单位、区域地整合科技资源;第二能通过资金联合、计划间的协作、申请条件限制等方法,促进各种科技合作,并通过合作整合资源;第三能灵活确定和调整科技投入在研究阶段、科研主体和产业技术上的比重,从而使科技资源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中试、试验发展等研究阶段,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科研主体,在不同产业领域之间得到优化配置。

(5)科技计划能促使科技资源与社会、经济资源整合。科技计划通过推动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为政府、为社会服务,促进科学家与社会的交流互动等方式,促使科技资源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其它资源结合,并使科技资源充分发挥效力。

3.2 科技规划和科技计划管理申报制度

科技规划、科技计划项目是我国科研管理中的一个主要手段,针对我省科技资源的实际,应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科技活动的各阶段上推出一系列的专项科技计划,形成完善的科技计划体系,促进经济、科技和社会协调发展,发挥科技计划体系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设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包括项目立项管理、实施管理以及结题验收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形成科技管理体系的保障政策与法规、信息服务系统。进而通过项目带动促进科技资源优化整合,并使其成为一项不断推进、长久坚持,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相配套的建设任务。

4 解决统筹科技资源体系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几点建议

4.1 以建立科技报告体系为起点,推动科技计划项目的科学化管理

由于科技报告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建议以建立科技报告体系为突破口来启动科技计划管理,建立科技报告体系的具体建议有:研究提出我省科技报告管理体系工作制度及保障政策与法规,构建科技报告管理工作流程,确定协调管理以及参与部门,单位的职责,以工作制度的形式体现。

整理关于科技报告制度的现有政策,研究拟建设的科技报告管理体系是否与当前的知识产权,保密等政策,法规存在冲突,提出协调机制,补充出台保障科学技术报告管理体系的管理政策或法规。

4.2 建立科技计划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平台

(1)建立“一站式”的网络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依靠该系统,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统一的门户登录并提交各类申报材料;在项目执行中,科研人员可以根据项目的要求提交各类过程管理文件,项目验收结束后,提交的成果性文件将直接形成为科技报告资料库中的相关档案。各类计划项目管理人员在组织项目的申报、评审、过程管理、验收、推广等环节中,均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来进行网络化的流程管理,效率可望及大的提高。同时通过该平台,社会公众能有机会参与到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有关环节。

(2)建立基于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信息的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应能及时、快捷地提供通过平台而得到各类统计数据,组织专家对这些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深度挖掘, 通过定期总结,完成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省对科技的投入和产出、科技项目领域和行业分布情况等信息研究报告,直接为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出台提供决策支持,便于统筹科技资源。

4.3 健全区域创新服务体系

(1)建立区域创新服务平台,结合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构建一个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服务平台,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网络技术充分整合区域内企业、高校和政府以及国内外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专供服务。

(2)健全创新服务机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服务机构须围绕区域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区域科技先导型产业,提供技术检测、技术转移、技术培训、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竞争情报等服务。加强信息共享和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加速知识扩散,以提高成果转化率。

4.4 通过科技计划整合跨专业、行业、地区的资源

(1)在同一科技计划内实现跨专业、行业、地区科技资源整合,需要设置多元化的投入目标体系,通过目标分解使科技计划渗透到各个行业,专业和地区,再通过统一的资助原则、资助领域、资助区域等实现各目标之间的协作。这种按行业划分的方法,就可以实现跨专业、跨机构、甚至跨地区集中人才资源、试验装备的整合效果。

(2)利用科技计划体系进行资源整合

利用科技计划整合科技资源、就是把一个复杂的科技资源整合目标分解成多个子目标,然后针对各个子目标分别制订科技计划,并使各子计划之间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与促进,在内容、规则上相互衔接或配合,制订科技计划体系包括以下两种情况:建立跨行业整合科技资源的科技计划体系,建立跨地区整合科技资源的科技计划体系。

通过科技计划、项目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等类型研究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协调和促进。

4.5 构建共享科技资源的政策法律支撑体系

(1)为使科技资源共享立法更容易进行,在立法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把握两个基本思路:一是在立法规划核心法的定位上应遵循“先易后难”立法路径,一步一步推进立法,成熟一项,制定一项,二是在立法规划核心内容的界定上应遵循“增量建制”的立法思路,在现有利益增长格局以外,创设一个新的利益增长点,以求在立法建制的过程中不断加大科技资源共享总量,扩大可供在各个利益集团间进行分配的份额,把改革成本和风险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各方受益支持和法制上的持续性。

(2)政策框架

为保障科技资源共享法规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多方构建科技资源共享法规建设的支持体系、在政策方面,需要确立自然科技资源共享过程中政府参与和扶持的指导思想,制订有关科技资源共享强制性,倾斜性及综合性政策,为科技资源共享法规则建设提供政策依据。

4.6 合理配置科技资源,着力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比较优势产业

产业结构趋同既造成地区间的过渡竞争,同时也造成资源(包括科技资源)配置的不协调及浪费,政府在制定区域的产业发展政策时,应该从比较优势出发,主要是从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或行业中产生,发挥比较优势只是被动地适应资源禀赋特点,而创造竞争优势则是主动地催生新的比较优势或获得动态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是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及技术优势的综合,通过创新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这样才能保持优势产业的持续发展。为此应加强战略分析和长期规划,重新评估发展的条件和发展目标,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制定科技计划和规划,特别是应当深入分析和研究到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然后在些基础上通过制定长期规划,确定在支持和发展的重点领域。

5 关中-天水区域统筹科技资源体系

关中-天水区域的科技资源共享与技术转移活动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本身即构成一个系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高新技术基地和企业是最主要的活动主体,产学研合作则是最主要的活动方式,为了促进该空间系统的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的高效运行,有效的对策必然是一个系统。该对策系统在本质上是一个巨型综合平台,一个网络化的系统,构成该系统的要素包括人才、资金、技术、政府、政策、体制、机制、法制、信息等,这些要素在系统内有机结合,密切联系,高效有序,优化配置,自由流动,支持产学研合作,进而实现系统的目标,促进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的高效运行,达到统筹科技资源的目的。

从长远看,关中-天水经济区科技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对该区域的创新发展需要持久的强力的支撑,整个区域达到区域科技经济一体化,所有领域都在奔向一体化,区域科技资源共享的大合作大转移必将成为制度,成为常态。

共享经济调研报告篇2

【关键词】关中天水经济区 统筹科技资源 科技计划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0-02

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是国家在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赋予我省的一项重要任务和重大机遇。统筹科技资源,是国务院在批复的所有经济区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的概念。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实际看,尤其是关中地区,其科技资源优势突出,但由于体制等原因,科技实际贡献能力并不理想,寄希望于通过对科技资源的统筹整合和优化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这里最终成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高地,进一步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引领作用,示范辐射作用,实现率先发展,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是关天经济区建设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1.1 统筹科技资源的内涵

“科技资源”的内涵,从内容上看,是科技人才、科技活动资金、科学研究实验(试验)装备、科技信息等要素的集合,或者也包括科技组织资源;而从体系结构看,包括科学与技术所形成的坚实核心、专业技能系统、技术市场、制度界面等。“统筹科技资源”是促进公共科技领域中科技资源的共享与合作,实现科技资源高效配置,促进国家或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和信息的高效生产和流动,强调的是促进科技资源的共享与合作,促进知识和信息的高效生产与流动,最终目标是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统筹科技资源与科技资源配置的差别在于统筹科技资源主要依赖于政府干预,而科技资源配置还要包括市场化的配置方式。目前,我省科技资源配置存在许多问题,说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还比较低,需要通过优化配置予以改善,我认为比较适合我省当前发展的情况的配置方式,是加强政府在公共科技资源投入及其整合中的主导作用,并利用政府职能推动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即通过科技资源整合实现优化配置。

1.2 统筹科技资源是进一步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引领作用,实现率先发展,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首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资源配置,是实现生产力创新提升的根本前提。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将深刻地改变经济和社会的面貌。科学技术应用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造就新的追赶和跨越机会。因此,要站在时代前列,迎接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强化科技创新战略,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超前部署和发展前沿技术及战略产业,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着力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其次,从“一高地、四基地”建设及相互联系看,其中最具影响力和最有带动作用的也首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只有在这个基地建设上取得突破,才能保证其他基地(高地)建设的成功实现。最后,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实际看,其科技资源优势突出,但由于体制等原因,科技实际贡献能力并不理想。通过对科技资源的统筹整合和优化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这里最终成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高地。

2 关中-天水区域科技资源存在的问题

(1)从科技资源来看,西安是西北地区科教资源最为雄厚的地区,高度集中,拥有76所大学,80多万在校大学生,3000多个科研院所,9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拥有一批达到国际水平的开放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些尖端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多种学科的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专利转化成效显著,科技进步对西安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9年已达53%,西安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第三。形成了在国内举足轻重、在亚洲颇具影响的教育科技综合实力。而关天区域的其它地区科技资源配置则相对较弱,创新能力弱。

(2)由于中央与地方条块分割、军工与民企分属管理,以及产、学、研之间关系不协调等体制性原因,致使陕西省整体上的科技优势,一直未能得以充分展现。因而,“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应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切实解决好“中转省”、“民”、“研转产”的问题。

(3)根据目前的现状,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二元”问题。第一个“二元”是资源上的二元,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问题。一些资源是中央政府控制,一些由地方政府控制;一些是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科技资源,而另一些则是以地方企业为代表的科技资源。高校也具有两重性,即地方政府高校和中央部属高校。第二个“二元”是如何形成科学和技术的统筹。第三个“二元”是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二元。

总的来说,就是在科技和资本所有属性下,以中央企业和中央高校、地方企业和民办高校所表现出来的二元化,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二元,科学和技术的二元化。如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过程,解决统筹科技资源的问题。

(4)科技资源统筹乏力。科技资源配置具有浓厚的部门特色,难以发挥科技系统整体优化功能,分散大于集成,致使相关部门对科技资源不能统筹管理,从而导致科技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

3 建立长期科技规划和年度科技计划制度,统筹科技资源

3.1 科技计划在统筹科技资源中的作用

政府在科技资源整合中的干预手段通常有两种:一是通过科技政策、法规,二是通过科技计划。科技计划是为实现科技发展目标而设计的和策划的、在相应的条件下组织实施的行动方案,在科技资源整合中的表现如下:

(1)科技计划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科技计划是在科学技术的探讨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或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经专家确定的科技发展行动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使它容易成为科技发展的共同愿景,因而对科技资源的统一利用具有指导性和号召力。

(2)科技计划需兼顾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使有限的科技资源充分发挥效力,并使科技进步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在确定发展任务时,需要综合考虑科学发展的需求和希望通过科技进步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以便集中资源解决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需求压力本身客观上促使科技计划必须重视科技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3)科技计划采取增量带动存量,滚动发展的方式。科技计划制定之前首先是对原有科技资源进行调研,在对存量充分衡量之后,确定追加投入的数量;科技计划在立项过程中,也要审核申请者已有的的科技资源和科研实力。通过增量投入引发存量部分的再配置,既利于充分发挥存量的效力,也利于整合和优化配置科技资源。

(4)科技计划拥有一套全面系统的规划利用科技资源的工具。科技计划由目标定位、期限、范围、支撑手段、组织管理模式、绩效评估等诸要素组成,能以比较完备、成熟的方式规划利用科技资源,其中包括:第一以课题为中心、以课题组为基本活动单位,允许跨专业、行业、单位、区域择优聘用研究人员,这是它能够实现跨专业、行业、单位、区域地整合科技资源;第二能通过资金联合、计划间的协作、申请条件限制等方法,促进各种科技合作,并通过合作整合资源;第三能灵活确定和调整科技投入在研究阶段、科研主体和产业技术上的比重,从而使科技资源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中试、试验发展等研究阶段,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科研主体,在不同产业领域之间得到优化配置。

(5)科技计划能促使科技资源与社会、经济资源整合。科技计划通过推动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为政府、为社会服务,促进科学家与社会的交流互动等方式,促使科技资源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其它资源结合,并使科技资源充分发挥效力。

3.2 科技规划和科技计划管理申报制度

科技规划、科技计划项目是我国科研管理中的一个主要手段,针对我省科技资源的实际,应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科技活动的各阶段上推出一系列的专项科技计划,形成完善的科技计划体系,促进经济、科技和社会协调发展,发挥科技计划体系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设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包括项目立项管理、实施管理以及结题验收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形成科技管理体系的保障政策与法规、信息服务系统。进而通过项目带动促进科技资源优化整合,并使其成为一项不断推进、长久坚持,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相配套的建设任务。

4 解决统筹科技资源体系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几点建议

4.1 以建立科技报告体系为起点,推动科技计划项目的科学化管理

由于科技报告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建议以建立科技报告体系为突破口来启动科技计划管理,建立科技报告体系的具体建议有:研究提出我省科技报告管理体系工作制度及保障政策与法规,构建科技报告管理工作流程,确定协调管理以及参与部门,单位的职责,以工作制度的形式体现。

整理关于科技报告制度的现有政策,研究拟建设的科技报告管理体系是否与当前的知识产权,保密等政策,法规存在冲突,提出协调机制,补充出台保障科学技术报告管理体系的管理政策或法规。

4.2 建立科技计划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平台

(1)建立“一站式”的网络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依靠该系统,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统一的门户登录并提交各类申报材料;在项目执行中,科研人员可以根据项目的要求提交各类过程管理文件,项目验收结束后,提交的成果性文件将直接形成为科技报告资料库中的相关档案。各类计划项目管理人员在组织项目的申报、评审、过程管理、验收、推广等环节中,均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来进行网络化的流程管理,效率可望及大的提高。同时通过该平台,社会公众能有机会参与到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有关环节。

(2)建立基于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信息的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应能及时、快捷地提供通过平台而得到各类统计数据,组织专家对这些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深度挖掘, 通过定期总结,完成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省对科技的投入和产出、科技项目领域和行业分布情况等信息研究报告,直接为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出台提供决策支持,便于统筹科技资源。

4.3 健全区域创新服务体系

(1)建立区域创新服务平台,结合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构建一个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服务平台,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网络技术充分整合区域内企业、高校和政府以及国内外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专供服务。

(2)健全创新服务机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服务机构须围绕区域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区域科技先导型产业,提供技术检测、技术转移、技术培训、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竞争情报等服务。加强信息共享和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加速知识扩散,以提高成果转化率。

4.4 通过科技计划整合跨专业、行业、地区的资源

(1)在同一科技计划内实现跨专业、行业、地区科技资源整合,需要设置多元化的投入目标体系,通过目标分解使科技计划渗透到各个行业,专业和地区,再通过统一的资助原则、资助领域、资助区域等实现各目标之间的协作。这种按行业划分的方法,就可以实现跨专业、跨机构、甚至跨地区集中人才资源、试验装备的整合效果。

(2)利用科技计划体系进行资源整合

利用科技计划整合科技资源、就是把一个复杂的科技资源整合目标分解成多个子目标,然后针对各个子目标分别制订科技计划,并使各子计划之间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与促进,在内容、规则上相互衔接或配合,制订科技计划体系包括以下两种情况:建立跨行业整合科技资源的科技计划体系,建立跨地区整合科技资源的科技计划体系。

通过科技计划、项目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等类型研究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协调和促进。

4.5 构建共享科技资源的政策法律支撑体系

(1)为使科技资源共享立法更容易进行,在立法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把握两个基本思路:一是在立法规划核心法的定位上应遵循“先易后难”立法路径,一步一步推进立法,成熟一项,制定一项,二是在立法规划核心内容的界定上应遵循“增量建制”的立法思路,在现有利益增长格局以外,创设一个新的利益增长点,以求在立法建制的过程中不断加大科技资源共享总量,扩大可供在各个利益集团间进行分配的份额,把改革成本和风险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各方受益支持和法制上的持续性。

(2)政策框架

为保障科技资源共享法规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多方构建科技资源共享法规建设的支持体系、在政策方面,需要确立自然科技资源共享过程中政府参与和扶持的指导思想,制订有关科技资源共享强制性,倾斜性及综合性政策,为科技资源共享法规则建设提供政策依据。

4.6 合理配置科技资源,着力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比较优势产业

产业结构趋同既造成地区间的过渡竞争,同时也造成资源(包括科技资源)配置的不协调及浪费,政府在制定区域的产业发展政策时,应该从比较优势出发,主要是从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或行业中产生,发挥比较优势只是被动地适应资源禀赋特点,而创造竞争优势则是主动地催生新的比较优势或获得动态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是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及技术优势的综合,通过创新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这样才能保持优势产业的持续发展。为此应加强战略分析和长期规划,重新评估发展的条件和发展目标,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制定科技计划和规划,特别是应当深入分析和研究到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然后在些基础上通过制定长期规划,确定在支持和发展的重点领域。

5 关中-天水区域统筹科技资源体系

关中-天水区域的科技资源共享与技术转移活动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本身即构成一个系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高新技术基地和企业是最主要的活动主体,产学研合作则是最主要的活动方式,为了促进该空间系统的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的高效运行,有效的对策必然是一个系统。该对策系统在本质上是一个巨型综合平台,一个网络化的系统,构成该系统的要素包括人才、资金、技术、政府、政策、体制、机制、法制、信息等,这些要素在系统内有机结合,密切联系,高效有序,优化配置,自由流动,支持产学研合作,进而实现系统的目标,促进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的高效运行,达到统筹科技资源的目的。

从长远看,关中-天水经济区科技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对该区域的创新发展需要持久的强力的支撑,整个区域达到区域科技经济一体化,所有领域都在奔向一体化,区域科技资源共享的大合作大转移必将成为制度,成为常态。

共享经济调研报告篇3

【政府工作报告】

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

【解读】

有报告显示,中国参与分享经济活动总人数目前已经超过5亿人。这种建立在资源共享基础上的崭新模式,运用技术力量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了能源消耗,正在迅速渗透到许多领域和细分市场。分享经济可以让社会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社会协同合作更有效率,从而降低大众创业门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创业创新活动中来,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入新活力。

相机调控

【政府工作报告】

为应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实施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

【解读】

“相机调控”是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相机调控”强调政府要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灵活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应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措施。所以说相机调控很重要的就是要“预调、微调”。对于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产业,政府出台的政策应该是有差别的。

互联网+政务服务

【政府工作报告】

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解读】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后,通过数据共享和线上传输,能够将一部分的公共服务需求在线上解决。急速膨胀的公共服务需求与相对紧张的线下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能够在运用“互联网+”改造政府办事流程后得以缓解,全程的线上公开也有助于阳光政府的建设。

工匠精神

【政府工作报告】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解读】

正如《中国制造2025》所指出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目前我国制造业还存在着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弱等问题。

海外仓

【政府工作报告】

扩大跨境电子商务,支持出口企业,建设一批出口产品“海外仓”,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

【解读】

这种新的跨国物流形式有利于解决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种种痛点,鼓励电商企业走出去。客户下单后,出口企业通过海外仓直接本地发货,大大缩短配送时间,也降低了清关障碍;货物批量运输,降低了运输成本;客户收到货物后能轻松实现退换货,也改善了购物体验。

“人地钱”挂钩

【政府工作报告】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

【解读】

“人地钱”挂钩是指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城镇建设用地新增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挂钩、基建投资安排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是调动地方政府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积极性的政策机制。

大众旅游时代

【政府工作报告】

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

【解读】

共享经济调研报告篇4

关键词: 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衡水经济影响

实现档案局与图书馆、档案与图书情报两个方面的合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充分发挥档案与图书情报庞大的信息资源,加强网络信息的检索功能、智力开发功能及信息咨询功能,主动介入社会,主动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多种优质服务,必将极大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1.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尤其是国内)对于档案与图书情报相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的研究较少。2003年10月2日,加拿大遗产部部长卡普宣布加拿大图书档案馆正式成立,即将原加拿大国家图书馆与原加拿大国家档案馆合并。这是一个集中了原加拿大国家图书馆和原加拿大国家档案馆的馆藏和专门人才的新机构。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信息资源保障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单靠图书、档案、情报哪一个部门独立进行都是不可能的。信息资源的爆炸式激增,读者需求的日趋广泛,专业需求特色性和层次的不断提高,都需要更大范围、更多层次的人投身于信息工作,以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天津作为国家设立的第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期致力于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而且构建了一大批包括公共图书馆、公共档案馆在内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作为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的新平台,把开发利用文献资源作为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手段之一,为天津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走在了我国前列。

2.档案馆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意义

档案馆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可以更大发挥二者现有资源的作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衡水地处冀中南,是以农业为主体、工业产值小的平原小市,经济发展相对薄弱,两个文明建设发展缓慢,文化事业相对滞后,然而随着京九铁路的开通及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衡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衡水市档案局早在2002年就已经建立现行文件阅览服务中心,档案信息资源也居于全省前列,衡水学院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在当地文献信息服务业优势突出。

2.1档案馆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可行性研究

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公众不再把某个档案图书情报机构作为获取信息的惟一场所,而是希望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共享各类信息资源,这是公众对构建公共信息平台的渴望。传统档案馆、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公众对公共信息的需求,档案、图书情报的管理方式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只有实行档案、图书情报资源的共建共享,才能高效率地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

2.2怎样实现档案馆与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

2.2.1制定文献资源共享相关法规。

我国现有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规则和条例,大多有着明显的局部性、临时性,因此,为保障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必须加强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立法定章工作,保证文献资源共享法规在我国的顺利实施。

2.2.2馆藏资料交流。

将图书情报的目录和索引与档案馆藏全宗介绍、档案馆指南、馆藏资料介绍及时进行交换,加强沟通;利用信息的交流,即图书馆与档案馆及时将读者利用信息互相反馈给对方。如哪方面信息利用率上升,哪方面资料本馆匮乏,哪方面资料亟待开发,等等;深层信息的交流,即档案编研成果与图书馆内利用图书情报所作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及时交流,以利于更深层的信息开发。

2.2.3在做好馆藏书刊借阅的同时,图书馆还采取措施,改进服务手段,深化服务内容。

电话预约、网上续借、网上荐购、新书推荐、利用勤工助学岗的学生送书上门等服务深受读者欢迎;利用报告厅、展厅、多功能厅为读者举办图书馆利用、数据库检索、学习方法等知识讲座,配合各院系及地方单位举办各类学术报告等活动也获得读者的一致好评;读者留言、馆长信箱、各部专栏、图书馆与读者园地等也成为沟通读者与图书馆的桥梁。

多年来,档案局的定位都是在保存档案资源,重藏轻用,对外开放相对薄弱,因此,我们要把档案局的信息资源开发出来,与广大社会用户共享,而衡水学院图书馆馆藏丰富,文献种类繁多,要把社会需要的信息资源整理出来让读者一目了然。

3.档案局与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方式方法

我们应最大限度地把档案这种重大的信息资源与图书馆丰富的馆藏结合起来,满足本地社会用户(包括各企事业单位)的广泛需要。

3.1建立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共建共享组织协调机构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一项覆盖面广、渗透性强、投资量大、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制定出一整套可行性的方针、政策、法律、规范、标准,确定具有一定“权威”的组织协调和牵头部门,建立激励和制约机制。如,1999年召开的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会议,签署的《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倡议书》和《全国图书馆馆际互借公约》。

3.2争取必要的经费支持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丰富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作为共享的物质基础,需要书目数据库和高效的联合检索网络作为共享的手段,而这一切都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作后盾,而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瓶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图书馆仅仅通过自筹经费来建立和完善资源共建共享体系是不现实的,还需要争取政府部门的投资和社会各界的扶持。

4.结语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和支持,同时它受到图书资料部门和档案及情报单位等的经济条件、科技水平、文献基础、人员素质等的影响。我们应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自愿参加”的总方针,通过合作、协作、联合,积极推动并努力实现全方位的资源共建共享,服务社会。

通过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本地区的教育、科研可以迈上一个新台阶,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一方面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另一方面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的信息资源共享的市场运行模式,这样才能在科技、经济及文化上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王云,许磊.关于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的探索与思考―以聊城大学与聊城市共建共享图书馆为例[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5):95-98.

[2]王美平.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与探讨[J].光盘技术,2007,(6):11-12.

[3]吴凤仙.高校图书馆开展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的模式研究――以温州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杂志,2009,(8):49-51.

[4]朱晓琴,员立亭,郭锦芳.西部欠发达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初探[J].商洛学院学报,2008,(8):92-95.

共享经济调研报告篇5

1.搭建贵州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信息资源服务平台的重要性

1.1搭建平台是加快我省民生科技发展的需要

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科技要惠及民生,希望全国人民都能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活品质的提高”,这道出了科技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二五”时期科技发展将遵循“创新导向、需求牵引”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城乡统筹的发展,实施全民医药健康科技行动,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源控制以及传染病等技术的研发,加强对于极端气候、重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增强减缓适应和抗灾的能力。而贵州作为西部贫穷落后的山区省份,经济实力、科技发展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二五”期间,要发展民生科技,改善民生,有必要建设一个能够整合全省社会发展相关领域的科技信息资源中心,使之成为我省社发领域科技信息资源的战略基地,成为社发领域科技创新和发展的坚强后盾。

1.2搭建平台是提高我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综合实力的需要

搭建平台是加强社发领域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措施,是实施城镇化战略和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必然途径,是贵州省实现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根本保障。搭建平台能满足我省社会发展领域各行业对科技信息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我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综合实力。

1.3搭建平台是改善贵州社会发展领域科技信息资源建设现状的需要

目前,我省信息资源主要分布在文化、科技、教育三大系统中,隶属于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其中,以贵州省科技文献中心为主的综合性科技信息资源中心,主要服务于全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企业的科研部门。科技文献中心引入的数据库包括:维普、万方、标准、专利、CNKI中国知网、NST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FAJS外文学术期刊等,但从整体上来说,我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总量规模较小、结构不尽合理、资金投入不足、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服务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在我省社会发展领域尚未建立完成一个在科技信息资源的保有量、覆盖面、权威性和服务能力上能够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科技信息支撑的保障体系。因此,贵州省急需搭建社会发展领域科技信息资源服务平台,以服务科技、服务民生。

2.搭建贵州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信息资源服务平台的意义

平台建设,通过Internet网络化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发领域科技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资源共享;使科技信息资源充分服务于民生科技发展,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为社会经济、科技长远发展和重点突破提供有力的支撑。社发资源平台是隶属于同一系统、不同单位之间,成功进行信息资源协作协调、促进地区信息资源共享的良好范例,将为贵州省社发领域科技工作者提供优惠、便捷、通畅的信息通道,为其在较短的时间获得急需的科技信息铺平道路,对构建全省科技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将产生无可估量的影响。

3.贵州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信息资源服务平台介绍

3.1平台的主要功能

平台将根据我省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体系建设的需求,围绕与我省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源与能源、环境保护与喀斯特生态综合治理、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面向各级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各类企业,通过社发资源平台的数据共建共享,把全省的社会发展领域科技信息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提供社发领域最新科研动态、行业发展研究、调研报告、专项规划等科技信息,并开展深层次、个性化信息资源推送服务,如科技查新、专题服务、原文传递、订阅推送、查证服务等。

3.2平台的结构及运行流程

平台科技信息资源类型包括: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期刊、博硕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全文、专利文献、技术标准、外文科技文献、科技报告(研究报告、技术报告)、政府出版物等电子文献资源。用户在网站首页注册成为平台客户,可通过平台查看国内外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发展最新动态、贵州省社会发展特色领域科技资讯、订阅社发领域科技文献服务以及个性化的信息资源推送服务。客户还可以填写客户调查,以此来了解客户对平台的满意度及相关的建议意见,以便完善平台的相关功能,为客户提供更好、更适合的信息服务。

4.贵州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建设保障措施

4.1加强政府领导与组织协调。在贵州省科技厅领导下,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推动社发资源平台的建设。

4.2逐年增加经费投入。在调整和优化配置各类科技资源的基础上,将经费更多地投向社会发展科技领域,逐年增加平台的经费投入,用于平台的开发和科技信息资源的激活。

4.3制定实施技术标准及规范。严格实施能保障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服务系统正常运行的现有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并制定符合全省发展实际的标准及规范,以实现全省科技信息资源和网络系统共享的目标。

4.4加强相关技术研究。加强对平台数据库系统、网络环境、网站设计、信息资源组织与处理、知识产权、客户行为及需求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4.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善于跟踪科技发展动态,具备科技信息资源检索、分析、研究的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结构合理、流动有序、动态优化的创新队伍,保持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4.6加强平台宣传。通过各种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提高广大科研工作者及群众对平台的知晓度,扩大平台的影响力,提高平台的资源利用率,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夯实基础,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4.7广泛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际国内各类科技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单位的交流与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科技信息资源互补共享。学习先进的平台建设与管理的经验和技术,推进交流合作,提升资源共享层次。

共享经济调研报告篇6

资源管理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高水平创新团队(信息政策与法律)承办的“公平?公开?

共享:我们需要的信息社会”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成功召开?会议由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

学院院长马海群教授主持,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秘书长郑彦宁研究员代表学会?黑龙江大

学副校长闫鹏飞教授代表学校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众所周知,我们正处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

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动力?但是,如同其他技术一样,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种

种异化现象,如信息垄断?信息欺诈?信息鸿沟等等?这些信息异化现象的存在,为人类充

分利用信息资源,共享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带来了严重的障碍?因此,如何建立科学的信

息伦理与信息法律,建设公平?公开?共享的信息社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需加以探讨

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作为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理论与方法委员会的年度会议,本次会议确

定了以探讨如何建设公平?公开?共享的信息社会为会议宗旨,来自全国近20家科技情报机

构?高校院系?高校图书馆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与会代表围绕信息社会的信息公平获取

?信息公开保障与信息共享路径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从国内情报学领域的众多学术会议

举办历程来看,以“公平?公开?共享”为主题的会议尚较为少见,体现了会议选题的独特

性和研究视角的创新?

会议邀请了国内知名中青年专家举行大会学术报告?吉林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主任?博

士生导师李贺教授以“面向智慧城市的社会信息化服务”为题,提出智慧城市?智慧社会建

设,都是在保障信息公平基础上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共享;她比较分析了美国?新加坡?马

来西亚等国家智慧城市成功原因以及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特点,基于调查研究阐述了智慧城

市建设信息服务的需求,描述了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要素,提出了智慧城市的社会化信息

服务运行模式?运行机制和相应的对策建议?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夏立新教授以“基于网站日志的网络用户心理与行为分析”为题,阐述了其进行网络用户心

理与行为分析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以用户为中心的调查与分类研究?从数据挖掘与数据分

析出发的定量研究,分析了从日志分析角度挖掘用户行为的优势,介绍了主要研究思路,即

信息获取?信息筛选?共现分析?矩阵创建?可视化展示?用户浏览行为分析,展示了可视

化聚类分析研究成果?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王曰芬教授以“基于

知识转移的学术交流行为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以科技文献利用为例”为题,提出学术交流

活动实质上可以看作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共享过程,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网络数据库中的科技

文献已成为科研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渠道,而用户对科技文献的研读?利用的过程,也

是一个实现知识转移的过程;她将知识转移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学术交流中,对科技文献用户

的学术交流行为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得出几个重要的

研究结论并对研究模型和假设进行修正?上述3位专家报告的信息量都很大,既具有学术前

沿性,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蒋永福教授分别对大会报告进

行了简短的点评?

会议学术研讨阶段分别由李贺教授?夏立新教授和河南省科技情报学会秘书长张桂玲副研究

员主持,许多代表围绕信息公平?信息公开与信息共享几个主题分别进行了论文成果的展示

和讨论?

在信息公平主题方面,武汉市科学技术情报中心工程师杨召以武汉市为例,介绍了武汉市为

弱势群体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的实践,探讨公共图书馆如何更好地为弱势群体提供信息服务,

并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和可行性建议?黑龙江大学信息管

理学院图书馆学系主任孙瑞英教授应用博弈理论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的版权保护制度,强调

完善版权保护制度的必要性,提出对信息作品进行最高限价,加强网络监管?加大惩罚力度

,降低维权成本?追究侵权技术提供者的间接责任等完善版权保护制度的策略?黑龙江省委

党校洪伟达认为:图书馆具有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先天”优势,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是履

行其社会责任的重要手段,有助于维护社会民主和公正,体现社会包容,因此,为提升图书

馆保障弱势群体公共信息获取权益能力,应构建弱势群体公共信息获取权益保障机制;为弱

势群体提供具有针对性?差别性?高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公共信息服务;完善我国公共文化服

务体系,实现公共文化均等化;积极发挥图书馆公共空间功能,提升弱势群体信息素养?福

州大学信息化建设办公室综合办王晓明主任代表福州大学张文德教授进行大会发言,认为著

作权利益平衡是网络信息资源共享面临的重要难题,通过借鉴经济学领域的产品属性和外部

性理论,对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中著作权补偿原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网络信息资源著作权

利益平衡的理论框架?

在信息公开主题方面,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相丽玲教授提出: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既

是保障公众知情权合法利益的重要手段,又是建设透明的服务型政府的现实需要?从现有的

实践效果看,我国的行政复议?司法救济仍然存在原告主体资格?受案范围以及损害赔偿等

诸多问题,她在分析?借鉴国外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成功方式?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从

立法升级?屏蔽审查?公益诉讼三方面建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创新的建议?郑州大

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臧国全教授提出:数字保存的认知差距分析指标包括保存原因?保存

重要性?保存威胁?资金保障?保存系统性能?机构库构建等;数字保存的实践差距分析指

标包括保存策略实施,数字资源收集?处理?存储与访问,数字保存的管理与用户服务等;

通过整体差距分析发现,目前研究型图书馆的数字保存总体差距处于中等?认知差距较低?

实践差距较高;通过条件差距分析发现,保存的数字资源规模越大?差距越小,人力资源配

置越合理?差距越小?保存系统的未来扩展性越强?差距也越小;基于差距分析,认为减小

差距的方法有制定数字保存的质量保证标准?建立数字保存的经济评价方法?合理配备所需

员工的数量和技能?构建具有良好扩展性的数字保存系统?

在信息共享主题方面,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谈大军副教授提出:便利与否是用户开

展信息查寻行为的首要考虑因素,便利性可视为由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及心理成本所组成的

多重构面,用户信息查寻过程中的便利性构成包括信息资源易用性?易于获取的选择和对需

求信息的快速满足的选择,无论是理性选择理论,还是最小努力原则?可近性原则?易用性

原则对便利性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持;在目前的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必须与其他更具亲和力

或更易使用?更能快速获取的信息源展开竞争,图书馆界应该以便利性作为首要参考标准,

创新服务理念,在设施和服务上做出改进?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黄梅副研究馆员认为高校图

书馆在自身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面临深层次课题是如何利用已经拥有信息资源,向社会群体

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建立信息资源共同体,面向社会群体开

放并提供服务;在法律制度的制约与保护下,建立完善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要有

一批高级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的人才队伍;建立高校图书馆与企业文化?社会团体的联盟关

系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屈宝强副研究员代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资源共享促进

中心就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状况的评价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他提出:研究科技资源共享是指通

过共有和(或)共用的方式使资源稀缺方获得了所需资源,其内涵核心主要体现在资源共享

必须以资源稀缺方的需求为起点,以满足资源稀缺方的需求为归宿点,资源共享的实现要求

资源需求方与资源提供方之间能够达成资源的有效匹配;与资源共享的本质相对应,这一过

程实际上是主要通过共用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使资源从资源富集方向资源稀缺方发生流动

,从而满足用户需求;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资源共享促进中心对国内典型的科技资源共

享平台进行了评价,初步得出了这些平台开放共享评价的结果?另外,他还对中信所进行的

大学和科研机构信息公开方面评价研究,进行了阐述和介绍?《现代情报》编辑部张丽娟主

编表达了对会议主题的认同及学术交流活动的收获感受,并希望借助于学术刊物平台,推进

我国情报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

黑龙江大学高水平创新团队(信息政策与法律)成员积极向大会提交了相关学术论文,如马

海群教授的“我国高校网站信息公开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贺延辉副教授的“俄罗

斯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研究”?周丽霞副教授的“赫鲁晓夫‘解冻’时期的档案开放进程研究

”?牛晓宏副教授的“开放存取信息资源共享政策研究”?任越副教授的“高校档案馆在高

校信息公开活动中的职能转型研究”等,展示了创新团队的研究实力?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理论与方法委员会主任?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信息管

理学院李纲教授对此次学术研讨会进行了总结,逐一回顾了专家与代表的大会报告与研讨发

共享经济调研报告篇7

[关键词]合作馆藏 资源共享 经济政策 产业情报 信息交流

[分类号]G252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在“两岸三通”以及相关经贸合作协议下,的经贸往来势必更加频繁,这就需要搜集、分析与使用两岸的产业讯息。在此需求面上,信息服务机构将顺应时势、逐步发展:①两地的产业讯息汇集(两地共同发展寄存、数位化与知识管理的合作);②两地的产业资料整理(识别不同可信度、专业度、影响程度与质量等级的资料);③建立两地的产业研究基地(让两地专家学者能够方便的获取、交流、共享信息)等机制。

合作馆藏建设是发展特色馆藏、馆际合作、资源共建共享的一种有效方式,海峡两岸图书情报学界各有不少相关研究。例如:张秋比较台湾地区的藏书发展政策;索传军和袁静研究电子馆藏发展政策;罗莹研究非资金购买的高校文库发展策略;邱子恒研究文献使用率在馆藏经费的案例;吴明德建议除了加强馆际间的资源共享也要提升彼此支援能力;林巧敏和陈雪华梳理了电子资源馆藏的5个发展方面。这些研究不仅使得作者产生上述需求面与供给面可能交会在合作馆藏的想法,也为本文进行了大量理论奠基工作。

但是,目前两地合作存在许多实践难题:①有合作意愿与需要的双方缺乏彼此认识;②可供参考的两地合作经验较少;③上述两项原因使得合作模式较难建立。针对上述困难,本文提出:使用文献汁量法来了解双方供需而;在第三地的非营利和非官方机构进行合作(例如: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从馆藏建没与信息服务,逐步发展两地合作模式的方法。

在传播学中,有所谓“内容分析法”的社会科学研究与应用,主要是针对新闻进行词语的量化分析,在图书馆学中,有所谓“文献计量法”,主要是针对图书和文章进行作者数量、词频统计、引文数量等分析和模型验证(关于文献计量、信息计量、科学计量的定义和区分,请参考Tague--Sutcliffe J相关论述)。在信息交流学中,为求理解传播者、被传播者、信息、噪音和环境等信息交流五要素的目的,这两种方法被用作文本挖掘(text mining)的最基本手段。

本研究原先计划采用科学计量方法。科学计量学是基于引文分析的领域可视化研究所衍生出来的新学科,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科学文献,对科技交流进行量化研究。通过一些特殊方法,科学计量学已经广泛应用于测量科学进步与科学家行为的研究中。然而,目前的科学计量学尚未有针对没有引文数据库的灰色文献进行内容评量和分析,采用科学计量法并不能满足本研究欲达成合作馆藏的研究背景与目的。

故此,本文对“中华经济研究院”(以下简称“CI-ER”),这一对台湾地区经济政策发展提供研究报告之一的情报机构,进行其研究计划报告的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图书馆与经济政策研究所的共建共享馆藏计划。使用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来促进馆藏发展的过程,可以作为其他图书情报工作的参考。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CIER的研究计划成果报告偏重:①台湾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②台湾重大经济与产业政策的议题倡导;③台湾产业发展策略的知识与分析。

2.2 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是根据元数据格式,对其元数据内容的描述统计分析,其研究范围为特定数据库或特定文献表格。CIER的研究计划清单,即研究范围,在CIER研究计划清单中的计划编号、所、计划名称、委托单位、出版年、空白栏位(备注)等,即元数据。元数据下方所标示内容,如表1所示:

表1即元数据内容,亦即本项文献计量的分析单位;而内容分析则着重对关键词语的抽取和统计。

2.3 研究过程

按照研究目的,对CIER的研究计划清单先进行文献分析(量化分析),再对网络资料进行内容分析,最后进行合作案建议。研究步骤如下:①数据收集,对网络上已有的CIER研究计划清单下载;②数据清理,在网络上一一核对1232项元数据内容,并补充“备注”栏位;③数据分析,对CIER研究计划清单和已公开报告,进行分析;④图表生成,对分析结果用直方图描绘,并予以解释;⑤提出建议,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发展合作的政策建议。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但研究定位是案例研究(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的数据库系统与cI,ER的研究计划报告)。另,数据源(http://cier.edu.tw/sp.asp?xdurl=publish/web/plan―list,asp&ctNode=99)是支持Open Access的机构网址。数据采集日期为2009年9月24日,最后访问日期为2010年1月lO日,后续研究人员可重复验证。

3 结果

根据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分述如下:

3.1 累计30年来的文献增长

根据CIER所提供的网络资料,经过计算后,有几项值得注意的结果。计算结果可以作为讨论合作计划的思考点,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最近10年CIER的研究报告,每年大约生产120篇左右,因此未来合作计划中可以注意每年120篇的工作量和预算。

3.2 累计30年来每月出版量

CIER累计30年每月出版量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报告截止日(同时也是提交CIER图书室的日期)集中在6月、7月与12月,未来合作计划可以考虑在每年2月和8月进行报告寄存的工作。

3.3 主题类别及其政策建议模式

根据CIER的特性:对照不同类别的研究所可将研究主体划分区域类别,对照经济类别的分类可将研究主题划分为主题类别,对照研究方法可将研究主题划分为报告形式,对照委托单位的性质可将研究主体划分为若干其他政策。

结果显示,CIER交付的报告中,区域类别依次为:台湾、大陆、美国、日韩、亚太、欧盟和中美洲等。主题类别依次为:贸易、税、农业、服务、能源、科技、国际经贸、技术、创新、金融证券、信息、电力、电子、商业、绿色环保等。报告形式依次为:XX研究、XX计划、XX的影响、XX分析、XX政策、XX策略、XX评估、XX调查、XX措施、对XX的探讨、XX专案、对XX的对策等。其他政策有:产业、中小企业、WTO、台商、外商、知识经济、产值、海关、国营事业等。

按照清单上的计划名称进行分析,获得如上结果。数量和累积数量的排名,虽不能全然代表CIER的研究方向与方式,但可反映若干类别与偏好,本项分析值得

作为图书馆导航的参考,以利学者使用此类文件。

3.4 研究所报告占有率及其研究价值

根据清单上的研究所代号:0-院方名义、1-第一研究所、2-第二研究所、3-第三研究所、4-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曾废止,近年复设立)、5-经济展望中心、6-财经策略中心、7-日本中心、w-台湾WTO中心。计算1214笔报告如表3所示:

根据分析结果所显示的报告数量比重依次为:第三研究所、第二研究所、第一研究所与台湾WTO中心。第三经济研究所是以台湾地区的总体经济、货币金融、财税、经济发展、产业经济、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社会福利等为主。第二经济研究所是台湾及中国大陆以外世界各地区的区域研究。第一经济研究所是大陆地区的经济研究、学术活动与经济信息服务。

相对于1981年所成立的三个研究所,中华经济研究院的台湾WTO中心始自2003年9月,受经济部委托办理“国际经贸事务研究及培训中心(简称WTO中心)”计划,其报告数量近5年来大幅增长,也反映了台湾近年来所关心的对外经贸政策走向。

此项排名虽不能代表台湾经济政策的优先顺序,但可反映若干台湾经济政策的偏好,本项分析值得作为图书馆导航的参考,以利学者使用此类文件。

3.5 计划主持人及其研究方向

研究计划报告的合作,需要研究人员的同意,在此需要主要研究人员的资料和对个别分析其影响力,因此针对计划主持人进行分析,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主持研究计划超过20篇报告产量的-作者依序是:王建全、刘大年、吴惠林、王素弯、陈信宏、顾莹华、萧代基、杨雅惠、温丽琪、刘孟俊、杜巧霞、王京明、王俪容、连文荣、史惠慈、陈章真、欧阳承新、温蓓章,这18位学者各有不同的研究方向。

4 讨论

综上所述,合作案的建立有助于获得CIER优质文献:①台湾区域经济的发展;②台湾产业政策的制定;③两岸经贸政策的走向;④台湾对美日韩的研究;⑤台湾参与国际上经济贸易组织的评估与策略。

根据产业讯息汇集、产业资料整理及产业研究基地的行动目标,拟定3个步骤与9个细节,分述如下:

步骤一:两地出版品交付。包括:①整理历年研究报告的文献记录(作者、出版日期、主题、关键字、专桉编号、摘要、密级时间);②标示文献的使用对象限制和推荐;③分阶段地传送文献。

步骤二:出版品数字化建档。包括:①编辑文献数据与使用权限数据(文献数据包括:作者、出版日期、主题、关键字、专桉编号、摘要;使用权限数据包括:密级、密级时问、允许存取号码);②扫描、建档、保护、保存、监督和检查;③数子化档案交付和信息系统规划。

步骤三:两地信息系统管理。包括:①抽查数字化档案的完整性(是否缺页扫描、扫描不清楚、输入档名错误、输入档名不完整、新增条目的用语统一、条目的正确性);②开发检索和流览系统;③同时启用并妥善保管。

未来研究,建议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重:①完成纸本研究报告的数字出版品典藏;②完成文献及检索系统建置;③完成数据库的更新与使用规范。使得双方共同达到出版品异地寄存、数字资源典藏、资料库建档与管理。

5 结语

如上文所述,信息传播学是图书馆学和新闻传播学的交叉学科,主要探讨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透过量化的信息分析,来解读传播5要素的本质。

在本研究中包括:合作双方,即指传播主体(CI―ER)和客体(香港城市大学);传播内容(研究报告);情境(合作馆藏的共识);噪音(合作馆藏的障碍)。传播主体与客体双方,相隔两地,需要先从表面的了解,挖掘可能存在的现象,再进一步洽谈合作,并据此发展属于双方相互信任的友谊关系。

欲从传播客体的角度消除传播情境中的噪音,达成传播内容的有效互动,需要从客体(哲学中又称之为“他者”)理解主体和传播内容。

CTER台湾著名智库,集聚许多学者专家,名声显著。但是鲜少有人对它进行深度研究,而且因为其神秘感,甚至被误解为间谍机构;其实不然,它是一间汇聚众多资深学者(这些学者往往是大学教授和企业家)的研究机构。其成员在台湾社会里并非隐而不显,反而经常出席各种研讨会,在各种学术性、政策性、公共服务性的公开场合均可与这些学者直接交流。

共享经济调研报告篇8

[关键词]反洗钱;公权运行;个人信息保护

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建立反洗钱机制的目的在于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属于典型的公权设置,但在反洗钱过程中会广泛采集、监测、共享乃至深度挖掘金融消费者的个人信息。随着信息化和法制化社会的发展,个人信息作为兼具人格权利和商业价值的特殊产品,利用和保护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已经有50多个国家或地区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通过立法规范公权运行中的信息行为,在实现公共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个人权益,保障了公权运行不会影响市场主体的利益,不会侵蚀市场经济自由、平等和信用的市场基础,反过来也为公权运行营造了健康诚信的信息基础和社会环境。

一、反洗钱的公权属性及其信息行为

(一)反洗钱的公权属性

运用反洗钱机制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源于公共利益的需要,现有文献主要从洗钱犯罪对经济、市场体制、政治体制的危害性等方面论证了反洗钱公权建设的意义。Quirk,Peter J.1996年首次将犯罪作为洗钱的变量,对洗钱与经济增长率间的关系开展实证研究,证明了洗钱对货币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而会扭曲经济数据、宏观经济分析和政策制定。Bartlett,Brent2002年专门研究了洗钱对经济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认为洗钱会腐蚀金融机构自身声誉和金融机构赖以生存的客户信任,从而影响发展中国家金融机构的发展。Masciandaro等2007年在对洗钱犯罪的经济性分析中,列举了洗钱犯罪的25种危害,包括导致经济扭曲、不良社会经济后果、货币失衡风险、金融稳定风险、税收收入减少和政府反洗钱投入等。Edwards,Andrew.2002研究了国际洗钱网络及其危害性,指出洗钱使贩毒、强盗和其他违法者的犯罪收入合法化,支持他们的犯罪行为,从而进一步腐蚀一国的民主体制。Hellmml,Joel和Kaufmann,D.2001年对转型经济中存在“政府俘获”开展研究,认为转型经济中腐败和洗钱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此外,George L.Kelling(1997)、郭红玉(2002)、垛宝明(2005)等国内外学者运用“破窗理论”等犯罪环境学原理论证反洗钱的公共产品属性。

(二)反洗钱工作中的信息行为

FATF制定的40+9条建议奠定了各国反洗钱工作的制度基础,该建议中涉及的信息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采集和保存个人信息。核心建议5——客户身份尽职调查(CDD)是反洗钱工作机制最重要的一项核心内容,要求金融机构在建立业务关系、进行非经常易、发现客户有洗钱或恐怖融资嫌疑、怀疑先前获得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或充分性时,要通过客户身份识别和尽职调查措施,采集客户的身份信息、交易的受益人信息、业务目的和意图属性等信息,并在业务关系过程中持续性地对客户的交易信息进行尽职调查。核心建议10——交易记录保存,要求金融机构对所采集的客户信息及其交易记录至少保存五年,并确保所保存的信息能重现每一笔交易。同时,在与客户的业务关系终止后至少五年内,继续保留通过客户身份尽职调查程序获得的身份识别数据记录等。

2.监测和处理个人信息。客户身份尽职调查制度中,实质上要求金融机构在采集客户信息后,要持续性地监测客户身份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及其交易信息,通过匹配客户的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监测及分析客户的洗钱风险状况。建议6、11、12——涉及政治敏感人物(PEP)、非正常的大额交易、特殊交易方式及特定非金融行业的客户及其交易信息,金融机构应对此类客户的身份和交易信息等进行特别关注和处理。

3.加工和运用个人信息。在采集和持续性地监测客户信息的基础上,建议5——客户身份尽职调查制度中还提出了原则性要求,允许金融机构根据客户、业务关系或者交易类型,并在风险敏感程度的基础上采取不同强度的客户身份尽职调查措施,因而允许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信息进行加工和运用。事实上,随着风险为本反洗钱方法逐步得到认可和推广,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信息的加工和运用程度在不断深化,更多金融机构在深度加工和运用消费者信息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洗钱风险管理框架。

4.传输和共享个人信息。核心建议13——可疑交易报告制度,要求金融机构怀疑或有理由怀疑某项资金属于犯罪活动的收益或者与恐怖融资有关,应立即向金融情报单位报告。可疑交易报告制度作为反洗钱工作机制的另一项核心内容,建立起了金融机构与公共机构间传输和共享消费者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的工作机制。建议26—32赋予了金融情报中心、反洗钱执法部门和监管部门等公共机构获取、共享和传输金融机构消费者信息的权利,并建议各公共机构间建立起共享和运用金融机构消费者信息的工作机制。

5.挖掘和调查个人信息。建议26-32同时赋予了金融情报中心直接或者间接使用所需的金融、行政和执法信息的权利,赋予案件主管部门在调查、检控及相关行动中获取与洗钱及其背后罪行有关信息的权利,赋予监管部门在监督检查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中获取相关信息的权利。各公共机构在执行以上权利中,尤其是在分析洗钱线索和调查洗钱犯罪及其上游犯罪时,会涉及到对消费者信息的深度挖掘和调查。

二、反洗钱工作中保护个人信息的原则及方法

历史事实和研究文献证明,如得不到有效地规范和限制,公权运行过程中的信息行为极易有意、无意或被利用而侵入个人领域,侵害自由、民主和隐私等人格权利,按照James X.Dempsey and Paul Rosenzweig(2004)对这些侵害行为的总结分类,按主体划分可将反洗钱工作中的信息行为风险分为两类。一是金融机构等反洗钱义务主体受公共机构委托,在收集和保存、加工和运用、监测和处理、传输和共享消费者个人信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匹配、错误认定、安全保密措施不到位甚至有意滥用等侵犯个人信息自由和隐私的行为。二是金融情报中心、监管和执法等公共机构根据洗钱线索监测、挖掘和调查个人信息等行为过程中,也可能产生错误匹配、错误认定、有意滥用、安全保密措施不到位以及公权扩张等侵害行为。

世界各国在管制信息行为实践探索中,普遍经历了限制处理个人信息、立法管理信息行为、将规制信息行为上升到保护个人隐私权和人格权、建立国际条约统一规范各国信息行为的历史进程,并先后提出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典公法属性、侧重非公权组织、统一调控和区别立法等信息行为理论(蒋舸,2011)。其中,统一调控理论提出了较为成熟的个人信息收集、存储、处理和利用等原则,不但主导着当前各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实践,也被区别立法理论充分吸纳。反洗钱工作中涉及公共机构和反洗钱义务主体两个信息需求和控制主体,其中的个人信息保护适用区别立法理论,需要根据信息行为的性质确立立法原则和实践方法。

(一)公权优先的原则

当私权力和公权力发生冲突时,法理上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公权力代表的公共利益应高于私权力所代表的个人利益,该原则确立了反洗钱公权运行对个人信息需求的正当性。如德国与美国法律中明确规定,如果有证据证明金融消费者的行为违反了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则金融机构对消费者的信息不再负有保密义务。欧盟《数据保护指令》将国家安全、犯罪和纳税、健康和教育等十一大类行为列为了个人信息保护的例外条款。反洗钱的公权属性决定了公共机构及金融机构等反洗钱义务主体的一系列信息行为,符合信息行为目的正当的原则。

(二)严格划分公、私领域的信息行为边界

反洗钱工作中的信息行为应严格局限于反洗钱公共领域,因此应严格划分公私领域的信息行为边界。金融机构如需将反洗钱工作中收集、保存和加工的个人信息用于其他目的和途径,必须遵循个人信息自由的原则,即明确告知客户收集、加工、使用其个人信息的特定环境与目的,征得客户明确同意,告知救济途径和方式。此外,应按照确保个人信息安全、完整的原则,对反洗钱工作中加工和运用、监测和处理、传输和共享、挖掘和调查等公权行为信息,要向包括客户在内的个人严格保密,以避免公私领域信息行为边界不清而交叉影响。如英国在《犯罪收益法案》中,制定洗钱罪的同时配套了泄露信息罪,用于处罚违反规定泄露可疑交易报告信息的反洗钱义务主体。

(三)最小化公权运行的信息需求

公权优先原则保障了公权运行的信息需求,公私领域信息行为边界的划分可有效规制反洗钱义务主体的信息行为。此外,为有效治理公共机构有意滥用和公权扩张等主观侵害行为,有必要遵循最小化公权运行信息需求的原则和方法,严格控制市场主体向公共机构传输和共享个人信息,从根源上规范和约束公共机构的信息行为,该原则可通过推行风险为本的反洗钱方法逐步实现。风险为本方法根本上是一种根据风险配置反洗钱资源的方法和理念(FATF,2007),通过将反洗钱资源配置到高风险客户和业务环节,简化对低洗钱风险客户的身份识别、尽职调查和监测措施,因此可在提高反洗钱工作效率、降低反洗钱主体的信息行为成本和保护消费者隐私三者间取得了较好平衡。James X.Dempsey andPaul Rosenzweig(2004)研究中也提出,为降低反恐融资公权行为对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侵害,有必要利用技术手段减少金融机构向公共机构传递的个人信息要素和信息量。

三、我国反洗钱工作中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反洗钱工作中涉及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采集和保存、监测和处理、加工和运用、传输和共享、挖掘和调查等信息行为,而且在保护个人信息方面配套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立法规定对反洗钱工作中获得的个人信息保密,严格限定反洗钱信息的运用范围。二是限制公共机构的信息行为权限。如将反洗钱行政调查和对可疑交易数据库的查询权限,限制在人民银行省级分支机构以上。三是制定政策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健全保护个人信息的内控制度和措施。但通过对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中个人信息保护现状的抽样调查,发现有以下问题需引起关注。

(一)缺乏明确的信息行为管制规则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和规则缺失,现实中存在个人信息被滥用和非法买卖等问题,这严重侵蚀了公民对公权行为的信心和安全感。调查反映,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中遇到最突出的问题是客户提供的个人信息尤其是职业、收入等信息的真实性不高,其次是客户不愿配合金融机构的身份识别和尽职调查等工作,由此严重影响了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质量。

(二)未对信息行为进行分类管理,侵权和泄密风险并存

一是未限定收集信息的用途。调查反映,金融机构依据反洗钱制度规定收集的个人信息不仅用于反洗钱工作,还用于日常运营、客户管理和产品营销等途径,被调查机构在收集客户信息时均未限制信息的用途,未有效履行告知义务。41家抽样机构中,4家不会告知客户其个人信息的用途,6家机构在客户询问时才会告知,23家机构会粗略告知客户其个人信息的可能用途,仅有8家机构会根据信息行为性质履行必要的告知义务。二是未划分信息行为的性质和边界。被调查机构中,中资机构仅按照反洗钱规定对外国政治敏感人物和反洗钱监测名单客户的个人信息进行特别处理,对其他信息行为未进行分类管理。因此难以控制金融机构借用反洗钱之名滥用个人信息的风险,同时还存在泄漏洗钱风险等级、可疑交易报告和行政调查等公权信息行为的风险。鲜明对比下,抽样中3家外资机构则建立了个人信息行为分类管理制度。

(三)反洗钱工作的信息成本高、产出低、风险大

一是不加区分地收集、保存、监测和处理消费者信息,致使金融机构的信息行为与洗钱风险不相匹配,低风险业务和客户占用较多信息资源,对高风险客户的缺乏相对深入、全面和持续的信息挖掘。二是信息行为产出率低。各金融机构主要依赖系统量化监测异常交易,未能根据客户的洗钱风险确定监测重点、频率和强度,在处理大量低价值的异常交易中耗用了大量成本,信息行为产出有限。调查结果反映,2010年抽样银行平均处理100份异常交易,仅能发现0.08份重点可疑交易,抽样证券和保险机构未能发现有价值的可疑交易报告线索。三是公共机构的信息行为成本高、风险大。抽样中有35家、占比81.4%的机构明确表示对“分析后无法排除异常”的交易会作为可疑交易上报,存在严重的防御性报告倾向。一方面增加了公共机构处理、分析、挖掘可疑交易的成本,降低了反洗钱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违背了公权运行信息需求最小化的原则,难以控制公共机构有意滥用个人信息等行为。

(四)缺乏行之有效的信息安全保密措施

调查表明,我国金融机构的个人信息安全保密措施和手段较为初级有限,主要局限于保密制度建设、保密教育和签订保密协议等措施,对信息行为的内控管理停留于制度层面,操作性和制约性不强,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四、政策建议

(一)立法保护消费者信息

尽快推出保护个人信息的相关立法,按照区别立法的理论原理,清晰划分公私领域的信息行为边界;按照信息行为目的正当、个人信息安全完整、个人信息自由和敏感信息妥善处理等原则,全面规范市场和商业领域对个人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利用、传输、共享和救济等行为;按照社会利益优先、最小化公权运行信息需求和安全保密的原则,明确限定公权运行中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保障公权运行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质量。

(二)分类管理个人信息及信息行为

严格划分反洗钱义务主体的信息行为,按照公、私领域信息行为分治的原则进行分类管理。一是严格限定金融机构收集客户个人信息的用途,如需将按照反洗钱规定收集的个人信息用于其他用途,必须明确告知用途、加工、使用其个人信息的特定环境与目的,征得客户明确同意并告知救济的途径和方式。二是对反洗钱的信息行为严格保密,尤其是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可疑交易监测和报告中处理、加工、传输和共享个人信息行为,应对包括客户在内的所有人严格保密。三是为确保公、私领域的信息和信息行为不相互交叉和彼此影响,有必要根据信息属性和敏感程度对个人信息及相关信息行为进行分类管理。四是配套建立内控和监督措施。采取流程控制、权限划分、信息行为留痕、第三方监督等措施,确保反洗钱工作中的信息行为可控、可查、可追述。

(三)推行风险为本的反洗钱方法,按照洗钱风险优化信息行为模式

一是允许并指导金融机构根据洗钱风险采取不同强度的信息收集、分析、管理、监测和报告行为,实现信息成本与洗钱风险匹配。二是按照最小化公权运行信息需求的原则,严格控制反洗钱义务主体向公共机构传输和共享信息的行为和数量。以消除金融机构的防御性报告倾向为抓手,运用政策和监管手段提高可疑交易报告质量,最大限度控制金融机构向公共机构报告和传输与洗钱无关的个人信息行为。三是建立洗钱类型研究、洗钱风险提示和风险引导等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以风险为导向的信息行为,提高反洗钱信息行为的产出效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