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8篇

时间:2022-06-19 12:59:57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篇1

本文对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促进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对策分析

前言

随着小微企业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小微企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我国在法律和政策的层面上,肯定了小微企业所占据的特殊地位,给其一定的资金支持。虽然国家从法律层面为小微企业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是我国小微企业的问题由来已久,在发展过程总的问题也是难以解决,尤其是我国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还有着较大的弊端。

一、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定价能力差。由于我国的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各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规范,这就导致商业银行难以把我众多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难以对其资金申请进行定价,也就没有了统一的标准。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只是根据基准利率进行计算,上浮一定的利率系数,因为商业银行内部缺乏专门研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部门,不能够对众多的小微企业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导致金融服务当中的利率定位不合理,金融业务无法顺利进行。

(二)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不力。我国商业银行数量众多,在满足银行盈利要求的基础上,商业银行通过响应国家政策开展全方面多层次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通过这些来给小微企业带来有利于发展的实际上的帮助,为其资金问题提供解决思路。但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方面还有很大欠缺,一方面是由于开展小微服务的时间较短,难以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不能形成为完善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缺乏相应的监督部门,难以对众多的小微企业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使得小微企业的资金申请不能通过审核。

(三)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业务同质化。随着我国政府对小微企业的大力支持,商业银行由于利益的考虑纷纷加入到支持小微企业的行列中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各个银行纷纷针对小微企业推出了相应的资金政策,但各大银行的政策大体相同,没有形成独居特色的资金模式,使得小微企业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帮助。

二、完善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对策分析

(一)规范信用风险评级,精确定价。商业银行出于盈利目的的考虑,在处理企业贷款申请的问题时,主要审核企业的还款能力和收益水平等,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信用等级是银行的主要评估因素。小微企业由于其生产规模的局限性,不能够与其他大中型企业一并而论,在对其贷款定价时,需要制定不同的标准。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成立相应的风险评估部门,专门处理小微企业的贷款申请,制定明确的定价标准,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制。

(二)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商业银行还应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对小微企业的资金申请进行评估时,要优先服务我国众多的供销型企业和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同时建立完善的评估系统,为小微企业的申请提供一定的规范和借鉴。对于银行的工作人员要进行适当的培训,尤其是负责小微企业的员工,在员工上岗之前,进行一定周期的岗前培训,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能力,在一定的周期结束后,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活动,根据其业绩进行资金的分配等,尽量降低在工作中失误的可能性,这样既能提高银行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意识,以更好的服务于小微企业助。

(三)针对小微企业提供特色金融服务。为了向小微企业提供特色化的服务,商业银行应当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开展各种形式的调查活动,能够充分把我我国大部分小微企业在的发展情况,根据其资金需求情况的不同制定出不同类型的服务供其选择,并为客户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除此之外,对于资金需求量大,资金回收时间过长的供销型企业,商业银行应当适当延长企业的还款时间,给企业充足的时间回收成本,同时适当降低资金的利率,保证小微企业的正常运转。对于小微企业由于自身特点所具有的抵押不足和银行信用等级低等的特点,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推出多种相关产品与服务。

三、结束语

为了解决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诸如商业银行存款资金来源渠道较少、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定价能力差、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过程中,由于相同行业的不正当竞争导致的服务同质化等问题,在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针对于目前这些方面进行改进,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同时政府也应高在过程之中起到引导作用,颁布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对于部分不合理条款进行约束,为我国的小微企业来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研究

前言:小微企业,顾名思义,即小型企业与微型企业的简称。2011年,国家四部委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类。小微企业在我国各个领域都占有很大的份额,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最早是由民生银行提出的,并将其作为一大发展战略,事实证明,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具有很大的潜力,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一、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发展概述

(一)商业银行经营的专业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我国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不断深入,国家对于银行的政策约束越来越少,不断将选择经营模式的权利归还给银行。在各个产业商业化浪潮的推动下,银行不断推出全新的服务模式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各个商业银行不断重视自身的核心能力,将专长发挥到极致,提供某一方面最专业的服务,相对于多元化经营,这种专业化经营的模式更有利于集中资源、节省运转费用、把握最新时机以及人才的专业化培养。社会上小微企业对金融服务的大量需求更是促使商业银行开始进行战略转型,进入专业化经营的模式[1]。

(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市场的潜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促使我国金融不断趋于自由化,但是这种自由化仍旧或多或少会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大多数仍旧局限于大型企业或者国有企业,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却少之又少。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小微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据统计,小微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80%左右的城乡就业都是由小微企业解决的。也就是说,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构成中最重要的部分,对提高人民就业率、缩小贫富差距、推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国家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而小微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也就是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市场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二、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缺乏开发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市场的动力

计划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曾一度占据主体地位,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商业银行来言,他们更愿意将金融服务提供给国有企业以及资产相对稳定的大型企业,以此寻求自身发展的稳定性。由于商业银行对自身的资产进行配置时,要考虑各项监管指标,例如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等。尤其是国有企业、大型企业的金融服务市场仍旧具有非常大的开发潜力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往往权衡利弊以后,放弃风险较高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市场,仍旧以对大型企业的金融服务为主。总的来说,商业银行自身缺乏开发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市场的动力[2]。

(二)小微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其无法享受金融服务

小微企业自身在发展中也存在着各种问题。小微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与各个企业之间最常用的合作模式就是信用合同、授权等这些信用方式。在这些信用交易中,存在着大量违约行为。这些违约行为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又不得不客观的说,商业银行将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作为自身的金融服务对象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违约情况的产生具有多方面的因素:小微企业自身周转资金的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差、经营过程中透明度较低、自身的信誉存在一定问题等。这些都导致小微企业在寻求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出现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信誉度等不符合基本要求的情况,商业银行在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讲求的就是低风险、低收益,因此门槛较高,不同于普通的民间借贷。

(三)金融风险的控制模式不成熟

小微企业所寻求的金融服务大多数都是小额信贷。降低小额信贷风险的模式有以下两种。一种是采取联保的模式,在实行信贷的过程中,将社会背景、财力状况大体一致的几个人分成一个小组,并对小组内部进行评估,贷款小组内部成员之间进行相互监督,防范道德风险。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用度不够或者担保不足的问题,但是假如小组成员当中的一个人发生了违约行为,就会造成整个小组成员的集体违约,因此不能化解这个行业的整体风险,对没有实际违约的小组成员的信誉度也造成了影响。第二种方式是采取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模式。银行与担保公司、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合作开展金融服务。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商业银行承担的风险,但是需要重新权衡各个参与主体之前的利益诉求,这无疑会增加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2]。

三、如何提升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服务质量

(一)控制小微企业的违约风险

降低小微企业的违约风险,能够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誉度,从而提升商业银行开发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市场的动力。

1.确定合理贷款额以及还款方式

要想降低小微企业的违约风险,首先就要对贷款额进行合理确定,也就是说,要真实掌握贷款人的还款能力,确保其没有过度负债。小微企业在违约时往往都是因为违约所带来的收益较大,因此银行在提供贷款服务时,必须有效控制贷款人的违约收益,一方面要降低贷款额,另一方面就是要提升违约成本。如果没有足够的违约利益,就大大提升了小微企业的还款意愿,降低了银行风险。其次,还要确定合理的还款方式。对大多数商业银行的还款模式进行分析以后,我们不难看出分期还款已经逐渐成为还贷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的践行有利于银行对信贷员以及贷款小微企业的监控,能够及时发现和控制风险,有效降低贷款不良率[4]。

2.创新贷款风险控制模式

控制小微企业违约风险的另一个途径就是银行自身对贷款风险控制模式进行创新。在对贷款模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银行自身、需要贷款的小微企业以及其他参与者的共同利益,银行可以将需要贷款的小微企业放在其所在的产业链进行评估,通过该产业的发展趋势、整体环境以及竞争形势等进行综合分析,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服务方案,在满足小微企业需求的同时,满足自身以及其他参与者的利益诉求,并将违约风险控制在最低。

(二)提升对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微企业对于金融服务的要求不仅仅再局限于信誉贷款,而是扩大到了理财、结算等领域。商业银行要想实现自身的发展,就必须对小微企业的这些诉求给予重视,对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例如,商业银行可以为有需求的小微企业建立核算服务体系,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核算服务;另一方面,可以针对小微企业将事业与家庭经营一体化的特点,为小微企业提供资产管理服务,可以包括子女教育、家庭财富规划等。

总结: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商业银行的经营逐渐趋于专业化,商业银行需要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小微企业在经济市场中所占有的份额展示了其在金融服务市场中的发展潜力。当今我国的小微企业由于自身在发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再加上银行内部资源配置问题,导致小微企业享受不到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要打破这种状况,银行就要有效控制小微企业的违约风险,提升对小微企业的综合服务,实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市场的开发。(作者单位:三亚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哲.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 汪兴隆.论大中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的构建[J].南方金融,2012,06:79-83.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篇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也发生了转变,逐渐的偏向于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尤其是商业银行展开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在我国的小微企业的整体发展态势比较健康,但是有的小微企业本身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下面我们就根据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找到解决的方案,以便促进小微企业的长效发展。

【关键词】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现状;解决措施

1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发展的实际状况

所谓的小微企业就是指小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微型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的总称。小微企业的实际特征是实力较弱、没有充足的资金资源、贷款融资比较困难,使得小微企业的发展受到阻碍。很长时间以来小微企业对于信贷的要求比较强烈,但是银行给予小微企业的贷款数量比较少,而且其中的成本大、风险高、收益不稳定等原因使得商业银行没有充足的力量来发展小微金融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微客户对于金融服务的要求也逐渐增强,而且政府也给予大力的支持,使得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发展越来越顺畅。

在商业银行中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够增加更多的新客户、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完善业务结构,这样不但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反映,还能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在现在的社会中,比如民生银行设立了“小微企业的银行”的发展目标后,渐渐的把关注重点转移到小微企业上面,加快发展“商贷通”业务,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比如在专注于小微企业的代表性小法人金融机构台州银行在2011年的时候利润就达到2.29%,其中的不良贷款率达到0.26%,被誉为世界上获利最多的银行。在国外,20世纪80、90年代的时候,美国的大多数商业银行也不注重对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开展,而且大多数银行认为这些顾客风险较大,经营成本较大,但是富国银行去极力开展这项业务。通过实践证明富国银行中的小微企业不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利益,而且对于风险的把握也十分到位。富国银行的例子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该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股价上涨超过33倍,其增长幅度大大的超过了同期大盘指数和银行同业股价的增长。

2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发展中的不足

2.1小微企业本身的不足

1、经营管理能力不强。小微企业很多都是由个人或是家庭所建立的,其中个人素养和管理水平也大不相同,很多的企业都没有建立有效的企业内部治理构造,很多小微企业对业主个人资产和企业资产的情况不够明确、市场定位不准确、缺少对产品的创新力度。2、信息不相符。因为小微企业个人信息不能向外公布,信贷人员不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使得很多金融机构不能对信息和风险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识别,其中的成本代价也比较高。3、财务制度不完善。很多小微企业业务在开展的时候,不能够实现实行实收实付的制度,其中有会计报表信息不完善,财务资料不真实,报表情况不能及时的反映实际情况,没有加强监管力度。4、经营风险不容易控制。小微企业经常受到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其中往往出现经济状况不稳定、死亡情况较多、没有抵押等多方面的风险问题。

2.2商业银行的不足

1)市场定位不确定。因为政府对于小微企业的大力扶植,使得很多商业银行也加快对小微金融市场的发展。但是各个商业在对产品的设计和顾客的选择方面基本类似,没有对市场进行准确的把握,往往出现银行间相互争夺客源、在价格方面进行争夺,出现了很多问题。2)组织结构不完善。有的商业银行过分关注于大企业,对于小微企业信贷的理念认识不全面,使得在组织结构方面还是处于服务大企业的方式,和小企业之间的资金需求也不相对应。3)管理模式不完善。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中对人士制度的制定比较呆板,非市场化的薪酬制度也减小了客户经理在拓展小微客户时的压力;而且没有健全和完善的管理考核制度,使得银行对靠站小微企业信贷的热情不高。4)信息的收集能力不足。没有健全的征信平台,不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信息资料,对于小微企业信贷资金的使用状况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给银行投资小微企业造成了困难;有的商业银行从成本的角度出发,没有配置相应的营销人员,使得银行对信息的收集不够充分。5)风险管理机制中的不足。有的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方法以及现在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对小微企业的中风险问题没有进行准确的辨识,使得商业银行无法准确的判断小微企业的授信风险。

2.3政策支持和环境因素

1、财政税收政策的扶植力度不够。财政税收对于小微企业信贷的支持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小微企业信贷中的不良贷款的核效率较低,代价较大,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补偿能力不足,对小微企业信贷的执行力度不够等方面的原因。2、信贷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因为小微企业的风险较大而且抵押的产品不足等原因,使得小微企业需要大量的融资来给公司增加信誉。但是,我国的融资性担保公司范围较小,其中的融资担保能力有限,经营管理不健全等多方面的不足。3、相应的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抵押服务也不完善而且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也不完善等原因使得商业银行中的小微金融业务无法顺利的开展。

3 商业银行中发展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解决措施

3.1定位发展目标

商业银行主要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水平,需要避开国有大银行中本来的优势产品,大力发展自身以及大银行中没有的优势业务。信贷资源的关注点发生改变,“择优支持”是银行应该坚持的政策方向。商业银行的体制优点和地缘优点的结合正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所以商业银行要注重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对小微企业进行正确的市场地位。比如台州银行始终贯彻的是“小微企业的伙伴银行”,主要开展“小本贷款”的业务,主要是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现在有超过85%的信贷业务都关注小微企业市场,小微企业中的客户已经渐渐的发展成为台州银行的主要业务。还有泰隆银行也是大力关注于小微企业市场,已经渐渐的形成一套和市场相匹配的经营管理方法,其中泰隆银行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达到90%,整体来看,这两家银行都是商业银行中可持续的小微信贷模式。

3.2产品和服务创新

商业银行在对小微企业进行业务支持的时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是产品方面的创新,因为小微企业的服务类别和传统的大中型企业的金融服务之间的差距较远,过去的产品设计和服务类型和大企业都不相符,这样就使得商业银行不能更好的满足小微企业对于贷款的强烈需求。所以,商业银行在对小微企业进行服务的时候要进行产品方面的创新,不断的推出和研发出更多符合小微型企业需求的产品。第二就是服务方式方面的创新,商业银行要开展多种渠道,尽量满足中小企业全方位和多样性的金融需求,不但要学习外国商业银行中先进的融资方式,还要利用银行中的信息优势和网络优势等特点,给小微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服务。第三就是在业务流程方面进行创新,因为小微企业在贷款方面的特点是小、频、急,所以就需要银行在审批贷款的时候提高效率,也就要求商业银行要不断的加快业务流程方面的创新。

3.3强化小微信贷专业团队

小微企业信贷专业团队的建设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微信贷专业人员不但包含前台的营销人员,还有中后台产品开发人员、台后检查人员以及审查审批人员等等,加强小微信贷专业的素质是十分必要的。第一,商业银行要对小微信贷业务进行精确的划分,建立不一样的职能部门,经过一系列的选拔和招聘,逐渐建立起具有专业水平的高素质小微信贷队伍。第二就是商业银行要不断的加强对于小微信贷专业人员的培训,其中进行培训的内容应该包含信贷业务知识、小企业人文环境以及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等,也可以通过OJT的方式来加强小企业中客户经理的培训。第三就是商业银行应该设立健全的激烈和约束制度,从而更好的提升小微信贷专业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更好的提升工作效率,对小微信贷专业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

3.4强化制度建设

为了保证小微企业的顺利发展,商业银行应该设立有关的制度进行规范,其中包含不限于利率的风险定价机制、高校的贷款审批机制、独立核算机制、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违约信息通报机制以及专业化的人员培训等。商业银行不但要强化资本的管理,还要树立经济资本的经营观念,设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进行经济资本管理,实现价值使用的最大化。

3.5强化营销能力

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信贷的市场营销活动,就是为了更好的和客户交换产品和价值,从而促进小微企业客户业务的有序发展,改善自身和客户之间的业务结构。商业银行在发展小微信贷业务的时候,要通过市场营销活动,进行信息的传递,建立企业的信誉和形象。而且商业银行还需要从模式批量化、产品标准化、定价合理化以及道路广泛化入手,不断的拓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营销道路。

【参考文献】

[1]郭代.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策略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1,30(2):26,29.

[2]张旻中.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策略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3,(35):188-189.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篇4

一、充分认识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中的重大意义。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繁荣市场、扩大就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异常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有利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

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货币信贷总量,为小微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按照中央的要求,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统筹兼顾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防风险的关系,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和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引导作用,对中小金融机构继续实施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增加小微企业的信贷资金来源。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

三、加强宏观信贷政策指导,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改进信贷政策实施方式,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引导金融机构按照“有扶有控、有保有压”的要求,优化信贷结构,进一步扩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积极鼓励金融创新,推动商业银行开展应收账款质押、动产质押等适合小微企业融资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行专项用于小微企业贷款的金融债券,努力实现全年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当年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的目标。

四、积极发展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小型金融机构。与大型金融机构相比,小型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具有信息、成本等方面的优势。要认真落实党的十关于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的决策部署,放宽对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的准入。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建设,为小型金融机构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五、大力发展多种融资方式,拓宽小微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小微企业资本金还比较薄弱。要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健全支持小微企业多元化融资的渠道和机制。鼓励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等投资处于初创期的小微企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将盘活的资金向小微企业倾斜。加快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同时,进一步促进民间融资规范发展,发挥好民间资本在扩大小微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篇5

关键词:小微企业 金融服务 改革

一、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所面临的挑战

我国市场经济经过多年来的高速发展,现今也已进入到平稳发展的“新常态”。再加之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显著提升,我国金融环境也随之产生了诸多的变化。这些都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的深化带来了不同层面的影响与挑战。

(一)小微企业自身层面

首先,我国为了优化产业结构,激活民间资本推动经济增长,对企业注册成立的条件逐渐放宽。因此,符合条件的社会群体范畴越来越广泛,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在小微企业范围内,许多小微企业的投资人存在学历低、从业经验低、风险意识低甚至对所投资的行业基本情况的了解都十分有限的情况,再加之小微企业注册组建时其企业性质的约束也进一步被放宽,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增加了小微企业自身在经营层面的不稳定性与风险。

其次,小微企业的组织架构简单,制度不健全,管理涣散。规模小、架构简单是小微企业最重要的特点。这种模式既有管理经营决策制定执行迅速,生产与销售机制灵活,销售渠道多样化且推广迅速等优点,也有管理制度不健全,组织架构不完善,企业经营者及所有者风险意识淡薄,经营管理涣散,企业运营状况不稳定等多方面的额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对金融企业而言也会增大其形成不良贷款的概率。

(二)银行及其他金融企业方面

首先、银行多年延续下来的经营管理模式造成了其对贷款客户管理分析能力及效率上的不足。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步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态势,使得相当一部分小微企业面临生存困难甚至是被淘汰出局的命运,但一些新兴产业领域内的小微企业仍然以较好的市场前景而备受瞩目。因此,作为银行如果在各类行业领域内的诸多小微企业中判断符合其贷款标准的企业,并作出恰当的经营管理水平及融资能力与风险,已然成为银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其次,银行旧有的高利率兼垄断式的经营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今的金融市场环境。尤其是在我国目前逐步推行利率市场化,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利差逐渐变小等等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机制大力推行的背景下,就必须要进一步优化自身的金融产品结构。小微企业自身的特点使得其在传统金融市场环境下面临的融资成本较高,获取资金困难。因此,为了能够更好、更有效的将信贷资金投放到小微企业中,就需要银行运用更加市场化的利率定价方式来运作自身的金融产品。精细化、市场化、个性化已经成为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重要手段。

最后,提升综合能力以及风险管理能力已经成为整个金融行业的首要课题。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其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相对有限,而银行仅仅以提供贷款资金的单一服务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其面对小微企业市场环境的要求。能够进一步的整合融资、理财、结算、财务筹划、金融投资指导等层面并形成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样式,这将进一步帮助提升银行针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同时,由于小微企业自身具有较高的经营不确定性,其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也相对较高,近年来的大量数据也表明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率呈上升趋势。因此,这就要求银行必须具备完善的风险评估管理机制,积极的运用科学的风险管理手段,做好风险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的综合管理分析评估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关于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小微企业层面

首先,小微企业应该对自身的资本结构有充分的了解。虽然国家放低了小微企业创建的门槛,但是小微企业自身应该对其有足够的认识去规避不良资产的介入,避免在投资环节埋下经营安全的隐患。

其次,小微企业应该加强在自身经营管理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同时,国家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来规范小微企业的发展。通过提升小微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完善小微企业的制度建设,可以有效的降低其在享受金融服务时所面临的负面影响与评价,打通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

(二)金融行业层面

首先,要提高金融行业对于此问题的认识。只有银行等金融类企业对于小微企业由足够充分的认识,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在贷款等环节所涉及到的风险。同时,加深对小微企业的认知,还可以在客观上保障银行等金融企业的安全运营与健康发展。

其次,要对自身的金融产品进行升级,使其可以更好的适应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环境。小微企业对于金融产品的需求是存在的,并且市场基础广泛,只是苦于没有针对小微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种类。因此银行必须要结合小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产品,完善自身的金融产品结构,拓展小微企业市场。

最后,服务升级,严控风险。银行应将金融领域及其相关的诸多事项都纳入到其提供的金融服务范畴之内,增大其产品的覆盖范围。同时,金融行业还要针对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健全自身的风险管控机制,规避金融风险,健康有序发展。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篇6

近年来,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国务院以及相关部委从金融支持、财政税收、创新发展、市场开拓、公共服务等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特别是金融环境得到逐步改善,小微企业整体金融服务水平有了一定提升。但是,我国金融服务体系中对小微企业实质性支持受限较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满足率、覆盖率不足,金融服务水平不高,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配套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考核评价制度以及考核评价结果尚未实现规范化披露和市场监督。本文通过借鉴美国对被监管机构进行考核评价从而有效推动《社区再投资法》(The 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以下简称CRA)实施的举措,提出建立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考核评价的一些设想。

一、美国CRA考核评价的实施

1977年美国国会通过CRA法案,主要目的是要求被监管机构以安全和稳健方式满足其所在的整个社区,尤其是中低收入社区(群体)、小微企业和小农场的信贷、投资、服务需求。同时,美国联邦政府配套设计了一套考核评价体系,促进CRA法案顺利实施。该考核评价体系主要内容有:

考核评价机构。参与CRA考核评价的主要联邦金融监管机构有:联邦储备体系(FED)、货币监理署(OCC)、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储蓄机构监管署(OTS)和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FFIEC),其中FED、OCC、FDIC、OTS为考核评价机构,FFIEC为协调机构。

考核评价的数据支持。美国监管信息系统主要有专门实现监管职能的全国检查数据库系统和专门用于数据共享的银行机构全国桌面系统。

考核评价的内容。美国各联邦金融监管机构对不同地区、不同金融机构都制定了详细的评估标准,例如:对小型机构考核评价主要是贷款考核,其主要内容包括:存贷比、贷款情况同业比较、贷款结构情况(贷款区域、与各项贷款占比、贷款对象的收入、企业规模)和消费者投诉情况。对中小型机构考核评价包括贷款考核和社区开发金融服务考核,社区开发金融服务考核的内容包括:社区开发贷款和投资数量和金额、向社区对象尤其是中低收入社区(群体)、小微企业和小农场提供金融服务情况和服务覆盖程度以及对社区开发信贷需求、合格投资、社区发展服务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对大型机构考核评价包括贷款考核、投资考核和金融服务考核。其投资考核的内容包括:符合CRA标准的合格投资金额、投资的创新性和复杂性以及合格投资对社区开发及其信贷需求的满足程度等。其金融服务考核的内容包括:设立分支机构的情况(数量和区域分布)、所提供服务的可用性及有效性、社区开发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满足程度。

考核评价的结果应用。考核结果分为优秀、满意、还需改进和完全未遵循4个等级,由FFIEC将考核结果对外批露和公开。该考核评价结果作为评估受理被监管机构申请开设分支机构、并购、开设新业务等的重要依据,而且整个过程公众参与度高,可以影响监管当局的评价结果。

二、对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考核评价的启示

从美国针对CRA法案实施进行考核评价的经验来看,考核评价的有效实施很大程度上促使了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美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和预期的金融服务对象。因此,建议对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实施考核评价,有效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一)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数据的系统支持和共享机制。目前,我国有关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分布于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科技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各部委,数据“孤岛”现象较为明显:一是部分支持政策措施没有专门的考核评价制度,监管部门没有对相关数据进行规范,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无法保证;二是针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监管涉及多个部门或机构,机构之间缺乏系统协调机制,无法对监管数据进行统一规定。

要建立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考核评价,首先要完善监管数据的系统支持和共享机制,成立专门的监管信息系统协调机构,组织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部委就监管信息系统涉及的基本业务需求和管理进行统一规划,确保各监管信息之间的有效共享。

(二)建立分区域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考核评价机制。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金融机构自身情况不一,需要分析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小微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建立分区域的考核评价机制。一是根据各地人口、自然、经济发展的特点,评估各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需求,严格小微企业区域服务职责,定期考核金融机构满足辖区小微企业合理资金需求的状况。二是在监管指标的选择上既要选择具有共性的综合指标,也要考虑各区域在经济结构、自然条件方面的差异,制定能反映各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特性指标。三是考核评价内容要避免僵硬的数量约束,减少固定量化的指标,要在尊重市场的原则下,针对不同区域的金融机构采用不同程度的约束机制,区别对待,灵活现实地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三)根据被监管机构规模,分类制定考核评价内容。目前我国参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机构既有四大商业银行,又有股份制银行,也有规模较小、业务范围较窄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典当公司等,应分类制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考核评价内容。

对于小型金融机构,由于业务经营范围局限所在区域,熟悉当地小微企业情况,提供的金融服务大部分也是针对小微企业。因此考核评价的内容不应复杂,建议主要以定量考核评价小微企业贷款情况为主。

对于中型金融机构。考核评价的内容应包括两部分:一是小微企业贷款情况;二是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的情况,包括小微企业专营分支行、合作设立的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

对于大型金融机构,应接受三方面考核评价:除了上述小微企业贷款和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的情况外,还应重点考核评价大型金融机构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多样化的服务手段,向小微企业提供结算、理财、管理咨询、股权融资、财务顾问等多种金融服务以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并且这一方面的考核评价还需要社会公众和媒体广泛参与和监督,减少定性考核评价的主观性。

(四)增强对被监管对象考核评价的软约束。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不能强制要求被监管对象违背金融机构的安全稳健经营原则,被动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而是要求金融机构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动满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因此,要保证考核评价政策的科学、稳健和持续,需要增强对被监管对象考核评价的软约束,强化正面激励效果。

一是对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考核评价结果较好的金融机构,在市场准入、再贷款、再贴现、支付结算以及征信管理方面给予较大的倾斜;另外,考核评价结果也要作为被监管机构享受“差异化监管”优惠措施和各省市奖励资金的重要参考因素,包括资本优惠、存款准备金率、财政税收优惠、风险补偿奖励资金等政策,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为当地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切实提高当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二是要提高公众的参与程度。考核评价过程中公众可以通过访谈记录、投诉等方式参与,影响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考核评价的结果,促使被监管金融机构努力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篇7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保定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

1 京津冀产业关联及保定产业结构升级

京津冀是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国家又一重大战略部署。包括北京、天津及河北省在内11个地级市80多个县市经济带,国土面积约为1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9000万人。北京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国际交往中心;天津是北方经济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河北是农业、工业大省,重要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京津的“腹地”、资源供给者和产业转移承载者,与京津在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等领域密不可分。

河北省保定市北距北京140公里,东距天津145公里,与北京、天津构成黄金三角,并互成掎角之势。保定作为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战略署地,要适应这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则需要保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012年保定的三大产业结构为13.9:54.98:31.12,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一直保持第一产业比重稳定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步上升的态势。这一产业结构特征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即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是相符合的。

我们再来看看京津保三地产业结构差异。从产业增加值看,2013年北京的三大产业结构为0.8:22.3:76.9,天津的三大产业结构为1.3:50.6:48.1,保定的产业结构为13.1:55.8:31.1。北京基本上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天津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保定则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自1992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后,直至现如今,保定的产业结构一直呈现“231”状态,如何甩掉这种工业化中期的帽子,加速推进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朝“321”目标迈进是保定未来战略制定的方向。这需要保定在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基础上,加速发展第二、三产业。在近十五年规划中保定应倾向第二产业投资力度、同时努力提升第三产业地位;后十五年规划重点发展第三产业,稳定第二产业已有规模。因此,至少未来30年中,第二、三产业必定成为保定经济链中最重要的两环。但第二产业中规模以下企业以及第三产业90%以上由中小微企业组成,其年GDP贡献达市总产值的60%左右,中小微企业势必成为保定市未来经济发展强大的种子力量。

2 保定市中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和特点

本论文对保定市50家中小微企业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排除了数据严重缺失的18家,最终保留了32家样本企业。这些企业涉及有纺织服装业、旅游、零售、药材、房地产、加工行业、餐饮住宿业、交通、化工制药业、食品加工和其他当地企业,它们的平均成立时间为4.86年。调查内容包括主营业务、股权、年销售额、资金主要来源、筹资情况及其他。具体情况如表2、表3。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显示,总资产规模低于1000万以下的通常存在融资限制,大约50%资产在5000~10000万的企业存在资金短缺。而占约12.5%的企业总资产超过5000万,其资金基本持平,不存在资金不足的现象。再从销售收入来看,年销售额低于100万的企业通常资金紧张;100万~500万之间的,有超过60%的企业会被认为存在资金短缺或资金压力。500万~3000万的企业占12.5%,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几乎无资金困境;年收入在3000万以上的3.125%左右企业则可认为不存在资金拮据问题。

注:由于企业有多种融资选择,所以以上比例总和大于1。

从表3可以看出,保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相对狭窄,发展资金主要依靠自身经营积累、有限的自有资金投入,银行贷款的外部融资比例不是很大。相对于当前保定中小企业信贷缺口,银行业的贷款规模严重不足。企业的资产级别、项目未来前景的不稳定、金融环境低开放度、当地金融管制等都限制了信贷市场的活跃程度。其次,自有资金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投入不足,除原创始股东以外,风投资金、机构基金吸收不足。最后,内源融资积累欠佳,中小微企业若靠这部分资金完成后续发展显然十分乏力。

3 保定银行业信贷情况摸底

据保定银监分局公布,截止2011年末,全市银行金融机构各项存款3205.19亿元,各项贷款1352.33亿元,贷存比为42.19%。全市涉农贷款约628.46亿元,占贷款总额的46.47%,高于贷款平均增幅9.86个百分点;中小企业贷款约294.78亿元,占贷款总额的21.8%,高于贷款平均增幅16.73%。

2011年保定全市各家银行的存贷款分布情况。其中存贷款余额最多的是河北银行保定分行。河北银行是本省成立最早的城市商业银行,保定分行成立不足4年,但是各项业务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为保定中小企业提供了主要的金融支持。国有4大银行在保定各地区县分布是最广的,但贷款力度却不大,总额仅约700亿,相较河北银行一家的456亿,实在不是一份理想的水平。农业发展银行是专项资金,不是一般企业均符合申贷条件,因此贷款比例也小;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保定设点很少,仅华夏、中信两家,邮政储蓄虽然老字派,但储蓄能力实在太低;村镇银行起步慢、资本市场认可度几近无。总之,保定整体银行业欠发达,积蓄力量太薄弱从而影响放贷规模。虽然,保定市一直在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不断提高辖区金融服务水平,但金融开放程度依然很低。若不加强实施“引银入保“的发展战略,吸引更多股份制商业银行进驻保定形成多元格局、百花齐放、公平竞争的银行业体系,恐怕很难改善当地的金融生态环境。

4 搭建保定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议

4.1 打造京津冀三地联合融资平台

京津冀协调发展规划不是一句空话,应用实际行动统筹区域利益、加强三方紧密合作。京津冀三地联合贷款就是基于三地利益一致的合作项目提供贷款支持。金融产品的设计要符合任何规模企业,特别针对中小微企要应扩大短期金融产品范围。

4.2 构建政策资金资助平台――“区域农业金融资金池”

北京和天津拥有三千多万常住人口及大规模外来人口,他们对粮食、蔬菜瓜果、蛋禽、牛奶等农林牧渔需求为京津周边农业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保定有大量的中小微企业从事农产品养植、生产和加工,但高级食品加工实力不足。为促进农业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壮大农业中小微企业实力,需要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可建立“区域性农业金融资金池”,将当地财政收入划拨一部分来充实资金池。其次,保定的农业经济对京津冀的协同发展起到后勤保障作用,因此也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专项资金来充实资金池。最后,鼓励民间个人或企业向该平台注资,由于这类注资要求返利,因此注意资金拨款流向最好是选择高端食品加工企业。

4.3 创新城市商业银行平台

鼓励保定银行、保定商业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将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业务做精做细做强。鼓励民营企业控股公司在城市中建立。建立许多金融服务机构服务中小微企业。在行动上,建立覆盖市内外的服务网点。打造本市中小微金融服务的标杆银行。发挥民间资本组建民营银行,一个新型民营银行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模范带头作用。保定分行成立不足4年,但是各项业务发展迅速、营业网点深入乡镇村、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是保定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的主要力量,2011年贷款达456亿,而全市4家国有商业银行对地方的贷款总额不过700亿。

4.4 建立“物流银行”业务平台

虽然,中小微企业的信用等级评级普遍较低,货款拖欠现象突出、可抵押的固定资产也少,而中小微企业的固定资产只占企业资产很小比例,可每个企业手上都会有流动资金、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库存动产资源等,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琐碎资产”便是利用“物流银行”融资的质押基础。“物流银行”的具体思路是:首先,建立、收集保定市中小微企业的相关信息流和物流;其次,银行根据稳定、可监管的应收、应付账款、现金流信息,将银行的资金流与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进行信息整合、配型;最后,由银行向企业提供融资、结算服务等一体化的综合业务服务。这就是物流质押银行贷款业务,即企业以市场畅销、处于正常贸易流转状态的产品抵押作为银行授信条件;银行根据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向物流企业提供贷款。

4.5 建立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平台

为了方便中小微企业运用融资渠道,可搭建一个直接融资平台,该平台是企业与金主直接沟通交流,加快了资金的流动速度。直接融资项目多种多样,有债券属性的,也有股权属性的,企业可灵活选择某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直接融资。(表4)

4.6创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组织平台

在本市国有股份商业银行中建立专门的机构来掌管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根据产业集群建立专门的中小微企业银行,开展专门的中小微企业业务,专门为中小微企业服务。建立金融机构法人系统,将商业银行的网络金融服务中心向乡镇延伸,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为农村商业银行,鼓励在重点乡镇、产业集群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优质小额贷款公司开展定向资产委托业务、发展定向债的质量。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更多可以选择的渠道,将达到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为村镇银行。为拓展中小微企业的深度和广度,由金融租赁公司、担保公司、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设立中小微企业特色保险机构,开展中小微企业特色金融服务。

4.7构建信用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

保定尚未建立正规的融资信息查询平台,实现该平台的构建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的关键一环。当地的融资信息收集应由政府牵头,并至少包含四大服务功能区:一是传统的融资区,主要提供传统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二是现代融资区,主要依托网贷公司,提供线上融资服务;三是新兴机构融资区,主要通过引入本市一些新型融资手段,提供应收账款融资和贷款过桥等及时援助;四是配套的服务区,主要提供资产评估、融资担保和再担保、信用评级、资金管理、法律咨询等服务。

图1 保定融资信用平台建设

参考文献:

[1]郑立君,苏志鑫.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服务机构运营的现状、问题、建议[J].海南金融,2009(11).

[2]吴伟.保定在京津冀都市圈的产业定位研究[D].河北大学,2009.

[3]任爱华.促进保定市就业的财政金融政策研究[J].商业时代,2010年27期.

[4]张娟,胡书全.基于经济增长视角的保定市产业结构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1).

[5]耿欣.中小企业信贷配给失当的矫正:理论与实践[J].山东社会科学,2011(11).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篇8

一是增加人员,为服务小微企业提供人力支撑。人员少、结构不优已成为制约服务小微企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因此,应对症下药,因情应对。尤为当紧的是充实人员,并严把准入关。补充人员以内部选聘为主。通过设定具有一定激励性的政策措施和严格的岗位任职条件,用组织竞聘的方式补充适合性的人员。同时将向社会公开招聘作为必要补充。从每年的增人计划中切出一块,改从校园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为专门公开招聘具备小微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经验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从业经验的专业性人才,以缩短适应期,增强补充人员的实用性和质量。不仅如此,还要调整服务小微企业从业人员结构,优化人员配置,形成良性互补的团队。

二是转换观念,为服务小微企业扫清思想认识障碍。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应突出消除服务小微企业耗时、耗财、耗力收效小,风险多难把控,责任重难免责等消极思想认识,着力转变服务小微企业是举轻若重的观念,是得小失大的观念,是消弱集约化经营实力的观念,是加重自身经营负担的观念。牢固确立服务小微企业是分散风险和确保效益增长多元化、持续化战略选择的观念;充满敢于担当的责任情怀,把服务小微企业当成一种使命秉赋,将其摆在事关自身社会地位、公众形象和长远经营战略目标实现的高度来认识与对待,给予特别重视。决不搞坐而论道、等待观望。

三是建立机构,为服务小微企业提供保障。在商业银行一级分行,将现有的小微企业部从挂靠在公司业务部中独立出来,成立独立专业的小微企业部;二级分行选择一个辖属支行为依托,成立小微企业服务中心,将依托的支行转换为服务小微企业的专业机构;二级分行辖属其他支行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任务原则上交由专业支行承办。在此基础上,组建服务小微企业的专业团队,专司服务小微企业之责,实行专业化经营和管理,不搞一身多任、一“女”多嫁、一肩多责。

四是找准定位,为小微企业提供差异化套餐式金融服务。组织包括外部相关人员在内的多方面力量,利用多种形式,借助网络平台,广泛深入进行市场调查,准确摸清小微企业包括数量、类别、规模、分布、期限、经营、融资、利税等在内的基本信息,按不同的维度进行归纳细分,分类建立小微企业的信息库,动态维护完善相关信息,从中细分市场资源,选择营销服务策略,常态化辅助存量小微企业客户的维护调整、增量小微企业目标客户金融服务的竞争性介入。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地缘优势和小微企业的分布,通过市场优化选择和客户分层,综合内外部各种密切相关因素,将服务的着力点放在区域特色显著、产业链条稳固、专业化明显、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较高、原始积累厚重、辐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的小微企业集群上,以及成长性较好的战略新兴产业、信息产业、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新兴商贸物流业和生活服务业领域的小微企业目标客户上。通过对其实施集中化、批量化、多元化、差异化、专业化、套餐式的金融服务,促进形成集约化的经营格局,增强服务效能,达到服务的可持续性。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