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社会科学硕士论文8篇

时间:2023-02-27 11:11:18

社会科学硕士论文

社会科学硕士论文篇1

1工程硕士创新及应用能力的内涵界定

1.1工程硕士创新能力界定工程硕士创新能力是指培养工程硕士利用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科学的思维加工和再造,做出新发现、创造新事物、提出新观点、运用新办法、开拓新领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知识结构和创新实践四方面的要素[2]。创新意识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问题意识。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是个体在知识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捕捉新信息、洞察新问题,进而产生新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的个性特征,是主观能动性和智力品质的创造性发挥。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潜意识思维与显意识思维的有机统一,是创造力的核心。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新观念的提出、问题的突破,往往表现为从“逻辑的中断”到“思维的飞跃”,一般伴随着直觉、灵感的产生。直觉与灵感都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的、与创造性密切相关的心理现象,在创造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形成工程硕士创新能力的基础,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就难以形成丰富的联想和创造性思维。知识不仅包括客观的、明确的显性知识,还包括隐性的默会知识,默会知识相对于明确知识具有逻辑上的在先性,是掌握明确知识的向导,是人认识行为的内在动力并最终决定了人的创造性表现。创新实践是创造具有新质事物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即主体不断地将显性知识内化并获得隐性知识,然后通过自己的认知模式,将隐性知识进行不断的组合,进行知识创新或创造新事物[3]。

1.2工程硕士应用能力界定应用能力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并为新技术或新理论的生成提供有效需求信息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心里有做事的套路、眼睛能看到事情去做、手上有做事的技能”。工程硕士应用能力培养的目的是使工程硕士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一定的组织或协调能力,能够在产品、工艺、市场、资源配置方式和组织等创新成果植入社会经济系统的过程中,为社会做出高于普通人的贡献,并能为新技术、新理论的生成提供有效需求信息的能力。工程硕士应用能力培养是一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新型高等教育类型。与理论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相比较,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更强调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应用;相对于理论型人才培养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工程硕士培养应用能力培养更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体现其创新特色。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上,应用性是工程硕士应用能力培养的特色、优势和本质特征。

2工程硕士创新及应用能力培养模式构成要素

根据工程硕士创新及应用能力培养的含义和目标要求,形成工程硕士创新及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培养者、培养对象和培养环境。培养者主要是师资队伍,培养对象是工程硕士,培养环境又分为校内环境和校外环境,校内环境和校外环境都包含一定数量的次级环境要素。它们的相互关系是:校外环境影响校内环境,校内环境和校外环境都既可以直接影响培养对象,又可以通过对培养者的影响而间接地影响培养对象。同时,上述影响的受动要素对施动要素也有反作用。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共同影响工程硕士创新及应用能力培养的成效。(见图1)

3工程硕士创新及应用能力培养中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工程硕士创新及应用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校内环境的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3.1培养目标不清,实际培养过程被边缘化在理论学习上工程硕士强调实用性,工学硕士强调基础性、系统性;在培养方向上,工程硕士强调开展技术工作的能力和必要的管理能力及创新能力,工学硕士更强调研究能力。由于两类硕士生培养目标的定位有区别,对于他们的理论学习和论文工作就应该围绕培养目标制定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工学硕士论文在评审中一般要求对其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论文工作的创新性、论文工作反映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论文写作水平等做出评价。工程硕士论文的评价也应根据工程硕士论文要求和培养目标制定出一套规范的、实事求是的、科的评价方法[5]。但是,目前多数学校还是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工程硕士的招生规模与工学硕士的招生规模相比差距较大,重视不够,被边缘化。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培养过程和评价标准趋同,培养措施并不到位。课程设置不是按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设置;无论英语、数学还是专业课、选修课,老师的讲授内容脱离实际,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需要;学校对于工程硕士论文的评价仍把学术性作为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

3.2课程设置不甚合理

3.2.1课程结构不甚合理从笔者所在学校可以看出,在课程设置上,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失衡,必修课的数量太多,选修课的数量偏少,是必修课学分的一半不到,学生选课余地小。选修课程所涉及的面不够宽,交叉学科、跨学科的课程少,不适应经济社会需要和工程硕士全面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当前的工程硕士课程设置过于偏重工程科学与数学的分析,轻视了工程实践训练,实践类课程只占总课程的2/3。

3.2.2课程内容滞后于学科前沿发展工程硕士的课程内容反映不出学科领域内的一些最新知识和科研成果,尤其是一些专业学科领域的热点、重点,边缘学科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等都很少能够及时地反映到课程内容中,许多陈旧的课程没能及时更新或是淘汰,这样就导致了工程硕士的课程内容明显滞后于学科前沿的发展,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大量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

3.3培养手段有待于加强,培养制度缺乏规范性人才培养制度是人才培养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也是培养模式中最为活跃的一项内容,工程硕士的日常教学管理制度和双导师制的落实中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工程硕士的学习时间难以保证;企业导师作用不能发挥;企业导师与学校导师不协调,企业导师对学校导师在教学上的安排与要求了解不多,不能深入参与教学工作,对学生的论文选题帮助不大。而学校导师则忙于自身教学,不能保证与企业导师及学生有充分的沟通、交流与讨论[6]。

3.4培养评价机制缺乏科学性从入口方面看,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笔试中专业课的考核内容随意性较大,无论是试题的覆盖面、题型,还是难易程度,都缺乏标准性。面试环节,主观随意性较大,如面试的形式、内容,面试成绩的评判等方面,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从过程评价看,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对学员的课程考核不严现象,有些工程硕士与自己导师的年龄相差不多,有的甚至还要年长,有些工程硕士生的职位比导师还高,通常对这些学员高抬贵手,使其轻松过关,从而对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造成不好的影响。从出口方面,答辩组不能客观评价论文质量的情况,一般是要求过低,即只要学生按照要求完成论文就行,最终的结果是只要参与答辩的都能通过。另外有时学校为了追求毕业率,也会变相降低论文标准,最终使其质量很难达到硕士的水平[7]。

4工程硕士创新及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在总结工程硕士创新及应用能力培养目标和要求,分析了工程硕士创新及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性要素,剖析了我国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之上,根据社会、市场对工程硕士的新要求以及国家教育部门对工程硕士培养的相关规定,构建了工程硕士创新及应用能力培养模式(见图2)。首先,根据校外环境提供的经济、社会人才需求信息,分析用人单位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总体要求,并将创新能力要求具体分解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等方面的要求;将实践能力要求具体分解为人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其次,根据培养单位的具体条件,设定具有特色且能发挥自身优势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并依此设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内容,选择培养手段,制订培养制度,建立培养评价机制。再次,依托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内容、培养手段、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等营造校内环境;打造导师队伍,规范导师行为,激励导师队伍;健全和完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入口、过程和出口管理制度。最后,通过校内环境、导师队伍和入口、过程、出口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共同完成工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任务,并将毕业生输送给校外环境,完成工程硕士创新及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的一个运行周期。工程硕士创新及应用能力培养模式下一个周期的运行,需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和经济、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对原有模式进行修订和完善以后再运行,以此类推。该模式强调工程硕士培养要兼顾创新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因为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和目的,创新是实践的动力。

5工程硕士创新及应用能力培养模式运行的保障措施

5.1建立广泛的信息渠道要保障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就要求作为“产品”的工程硕士必须满足市场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买方市场条件下,生产者要主动了解消费者需求,并以比竞争对手更快和更好的方式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应建立广泛的信息渠道,收集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为它们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相关部门和单位生产、运营中面临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的解决开展工程硕士培养工作,并不断优化自身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将工程硕士培养过程融入地方经济、根植用人单位的实践环境,才能保证自身工程硕士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一致,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服务社会的目标。

社会科学硕士论文篇2

关键词 师生互动 自主参与 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硕士研究生自主参与学科建设的设想来自近期在教育界比较流行的“自主参与式”教学法。所谓“自主参与式”教学是指以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按照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在教师引导下自觉、自愿、自主学习的过程。实践表明,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硕士研究生自主参与学科建设,对于培养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硕士研究生参与学科建设的动因

(1)硕士研究生自主参与学科建设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是完成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认识过程的基础。人的认识不是自发产生的,为此,实践教学已然成为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重要环节,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更需要实践教学做支撑。从地点和范围的角度分,人们把实践教学分为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三大类,硕士研究生参与学科建设可以融三种实践教学于一身,发挥三种实践教学积极作用,为硕士研究生的成长成才增加助力。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领域内就自己的选题做调研(社会实践),同时要学会利用校园图书资源与网络数字资源,并学会与自己的导师沟通请教(校园实践),在此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要就自己选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方法手段途径等向全体硕士生导师和其他硕士研究生同学做报告(课堂实践)。整个开题报告的实践过程正是三种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硕士研究生参与学科建设的过程,也是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例如,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通过三种实践,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就是深化认识的过程。硕士研究生通过实践,发现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现实问题,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分析,并以符合逻辑的语言加以论证和说明。这个过程正是认识的深化过程。

(2)硕士研究生参与学科建设,是学科建设走向学术前沿,培养人才的需要。大学不能为学科建设而学科建设,学科建设要以培养人才为核心。对于 “人才”的内涵及人才培养等问题学者们见仁见智,但基本衡量标准是有的,最起码的要求是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理论功底和一定的服务社会的能力。硕士研究生更应当学会运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硕士研究生参与学科建设,是学科建设走向学术前沿,培养人才的需要。为此对导师队伍和硕士研究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导师要有一定的学术功底和影响,有较为固定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并不断深入和拓展,并在学术前沿领域有所探索和研究,这样才能够指导硕士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和撰写较高水平的论文;硕士研究生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和学术活动,在实践中锻炼成才。而两者的契合点在于硕士研究生参与学科建设。

2 硕士研究生参与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1 参与制订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体现了学科的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是人们认识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的窗口。硕士研究生(下转第56页)(上接第40页)参与制定培养方案并不是参与所有的方案制定,而是按照统分结合的方法,科学划定硕士研究生参与制定培养方案的范围。对于涉及宏观规划的内容将由学校有关部门统一制定,例如学科概况、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制、培养方式等。对于另一些具体的方案将由硕士研究生参与制定,如课程设置与选择、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与论文的撰写、其他学习安排等,硕士研究生将与导师商讨确定。硕士研究生参与制定培养方案是新时期个性化教育的要求,可以使硕士研究生明确自己在攻读研究生阶段所应当达到要求,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更有动力。

2.2 参与教育教学研究

参与教育教学研究能使硕士研究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自己所学知识,更能深入研究一些问题,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增加助力。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就是要“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成为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①导师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参与课堂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

2.3 参与社会实践与学术活动

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学科同质化现象严重。全国高校几乎都有这些二级学科,开设大致相同的课程,进而在同一个平台、同一个方向上竞争同类型的项目、奖项,也很难形成特色鲜明学科特色。为了打破这一瓶颈,引导硕士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学术活动是不错的选择。近年来,我们引导硕士研究生结合当前热点深入广大农村调研,针对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流转、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等重大课题进行研究,组织硕士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2.4 撰写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不仅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对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也是对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检验。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通过答辩的方式,经导师或指导小组讨论确认后开始毕业论文的撰写。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广泛,紧密联系河北省经济、社会、环境等发展实际,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撰写出了质量较好的硕士学位论文。多年来,通过硕士研究生参与学科建设,文法学院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好实践能力的硕士研究生。

3 硕士研究生参与学科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3.1 不能以硕士研究生参与学科建设代替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仍然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主阵地,不能以丢弃主阵地为代价而片面强调参与学科建设。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灌输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同时通过参与学科建设使学生获得课堂中难以学到的知识,培养学生在普通课堂教学中难以培养和锻炼的诸多能力。硕士研究生参与学科建设是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3.2 不能以硕士研究生参与学科建设为由鼓励学生为导师“打工”

硕士研究生参与学科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之一就是参与到导师的科研课题中去,在跟导师一起搞科研的过程中接受熏陶和教育。但是近年来,不少高校教师受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影响,发展成为通过公关获取各类课题的“老板”,然后再组织学生或青年教师为自己课题做实验、撰写论文或完成研究报告,甚至窃取他们的研究成果为自己所有。这些情形是要坚决杜绝的。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2011年河北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加强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究》的结题成果

社会科学硕士论文篇3

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困境与路径

在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专业学位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有100余年的发展历程,规模日益扩大,体系也比较完善,如美国哈佛大学在20世纪初就授予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然而,关于体育专业学位研究教育在欧美等国家开展只有半个多世纪,如1966年美国俄亥俄大学建立了第1个应用型体育管理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设置体育管理专业的大学数量已经达到193所0。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短,作为全国39个专业学位教育之一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2006年开始招收和培养非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09年,体育硕士招生范围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在职攻读拓展到在职攻读与全日制攻读2种形式,由单一的学位证书发展成学历学位双证齐全。在2013年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强调,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培养类型结构以学术学位为主转变为学术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显而易见,全日制攻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对象为应届本科毕业生,采取全日制在校学习方式,与非全日制在职体育硕士培养及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培养比较,其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现阶段需积极探索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基本形式及存在的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路径,为其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年相关政策文件、体育学研究生及体育硕士相关学术论文,包括全国38所培养单位的培养方塞《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性培养方案》)等。

1.2访谈法

专门组织全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质量高层论坛,邀请国内12位专家共同探讨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相关问题,并利用全国体育硕士研讨会、全国体育学导师论坛等会议,调查访谈30多位体育硕士培养单位管理者以及部分研究生导师,全面了解当前体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1.3实地调查法

通过实地考察部分体育硕士培养单位培养过程及措施,深入部分实习基地对体育硕士实习过程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其实践能力培养情况。

2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困境

2009年开始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设置了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4个专业领域。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数量已达69个,占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单位的57.02%。由于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历程短,作为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领域和新方向,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各院校虽依据国务院学位办《指导性培养方案》,结合各自特点,制定了院校培养方案,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还未形成鲜明的培养特色,未完全脱离传统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影响,存在以下困境。

2.1方向领域的模糊化

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方向领域是回答各个方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即通过一定时期和方式的培养在素质上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也是整个培养环节的出发点和归宿。目前,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按领域可分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各培养单位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方向领域的整体特色不突出,对各个方向领域的认识模糊,影响体育硕士的培养质量。

调查中还发现,各个培养单位设置的体育教学领域作为传统优势领域,明确指向体育教师职业,其培养特色相对突出。多数培养单位对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领域的课程设置、教育实践及论文要求等则较为模糊,未能制订具有本专业领域特色的、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相对于体育院校而言,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在运动员、竞赛组织管理者和社会体育指导者等人员培养方面缺乏经验,在支撑条件、师资队伍及实践环节等方面处于劣势,出现培养特色不突出的现象。

2.2课程设置的理论化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需要突出实际应用、职业需求等要求。各专业领域强调体育硕士要具备胜任本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要掌握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体育专业知识。2009年的《指导性方案》规定公共课程和专业领域核心课程为理论课,合约22~2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61.1%,如再加上选修课的理论内容,实际上大部分院校理论教学超过80%以上。这对于全日制体育硕士掌握本领域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至关重要,但是理论课过多,与应用型培养目标及要求有一定差距,而且部分课程的教学方式互动性差,缺乏案例、研讨等形式,不仅对所学理论消化理解不深,也无法培养体育硕士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此外,指导性方案培养目标提出“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专业技术交流”而各个院校设置的外语课程为公共外语理论课程,在选修课程中也未设置相应的“专业外语”课程,这种不重视专业实践能力提高的外语水平,很难达到实践运用和专业交流的目标。

2.3教育实践的形式化

国务院学位办在《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专业学位是“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具有特定体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教育实践是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不可或缺的环节。从招生来源来看,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要生源是应届本科生,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因而教育实践对他们显得尤为重要。

调查中发现,由于许多院校都设有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培养模式,建立了专门的本科实习基地,体育硕士体育教学领域的学生可在本科基地实习,相对较为稳定、规范;而多数院校由于在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领域研究生专业实践方面缺少经验,导致其实践环节流于形式。调查发现,多数院校反映效果不甚理想,如重复本科教育实习模式、实习基地基础设施落后、分散实习管理缺位等,难以真正达到预期效果。

2.4学位论文的学术化

专业学位论文的水平和质量能够综合反映体育硕士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体育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学术型研究生培养非常重视学位论文环节,研究生“达到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以及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的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同样也很重视专业论文环节,只是论文的内容、形式、要求和评判标准等方面应与学术性学位论文有所区别。当前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学位论文出现过于重视学术的倾向,从近年已毕业的全日制体育硕士学位论文看,其选题以理论研究为主,而专题研究报告、运动训练方案、典型案例分析、赛事实施方案等论文形式相对较少,未能很好地结合具体专业领域的实际工作选题,缺少针对性、实用性,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论文实践应用价值偏低。这种学术化倾向不符合《指导方案》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的规定。

2.5导师理念的传统化

导师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水平提高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具体的培养目标、课程实施、教育实践到学位论文指导等环节均离不开导师。导师在培养过程中表现出的学术思想、治学风格、指导方略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研究生的成长。体育硕士作为新型研究生培养形式,其规模的扩张较快,在短时间内,许多导师由于受到传统的学术研究培养影响,还很难克服学术性培养惯性,以新的眼光看待应用型体育硕士。特别是具有多年指导学术型经验的老导师,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规章制度及培养标准已根深蒂固,很难在短期内采用双重标准进行研究生培养,出现了学术化论文指导倾向。

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全日制体育硕士的扩招,许多导师在同一年招生中,出现同时指导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的情况,他们一起学习与交流,导师经常会以同一标准要求他们,结果在论文选题中无明显的区分与标准,出现纯学术化现象。此外,传统的导师理念也影响到对校外体育硕士学位论文通信评审的结果。

2.6学校、社会的轻视化

学习周期短、就业速度快、学历水平高是专业型研究生的特点。目前社会上仍有许多人认为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和社会效用不如学术型学位,甚至将其等同于体育教师、教练员等岗位培训、专题研讨以及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培训形式,这种轻视体育专业学位质量的现象势必影响到学生就业。非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不需要考虑就业问题般原单位会继续留用,甚至有升职的机会;但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无职业背景,他们入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学习拿到文凭,从而顺利就业。

在调查中发现,目前用人单位对于体育硕士缺乏认识,不了解体育硕士的培养类型及与学术型的区别,出现对体育硕士的认可度较低的现象。从目前全日制体育硕士的招生情况看,真正报考体育硕士的考生较少,许多学生是从学术型研究生中调剂而至,在生源质量方面处于劣势,这也影响到体育硕士的培养质量。调查中发现,部分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在学术型硕士中有“低人一等”的感觉,部分学校称他们为“小硕士”,特别是社会用人单位对于全日制体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了解不深,出现选择时轻视体育硕士的现象。

3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路径

3.1重视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培养体系中强调通过教育实践提升专业实践能力。2009年的《指导性方案》明确提出建立教学实习或实践基地的重要性。目前部分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单位在教育实践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缺少管理经验和明确的规章制度,使得教育实践过于形式化,这种没有严格制度保障的实践对全日制体育硕士实践能力提升效果不佳。根据体育硕士工作特点,培养单位需要结合当地教育资源,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规范、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领域体育硕士培养要求,保证实习规范与实效。各个院校应结合培养领域,在各类学校建立体育教学领域体育硕士实习基地,在体育管理部门及科研所建立运动训练和竞赛组织领域体育硕士实习基地,在社区体育俱乐部或运动中心建立社会体育指导领域体育硕士实习基地。此外,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实习与学位论文的选题、研究与实践环节紧密联系,提高研究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各领域的特色课程体系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需要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促进课程学习和体育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较强的解决体育运动实践问题的能力,并胜任体育领域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从图1中可以了解到各个专业领域所对应的主要职业导向,每个职业都应具备其相应的职业能力,如:体育教师职业需要具备运动技术能力和教学实践技能;教练员需要具备指导运动员训练、比赛、恢复的实践能力;社会指导员需要具备必要的体育活动组织能力与大众健身指导与健康管理实践能力。

根据指导方案,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较为明确,特别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教学指导大纲》的出版,从课程说明、教学内容确定、学时分配、教学重点与难度、考核及参考文献等均进行详细阐述。各培养单位需要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各领域特色课程体系。如:师范大学充分利用教师培养优势,建立符合体育教学领域的课程体系;体育院校充分利用教练员培养优势,建立符合运动训练领域的课程体系;综合性大学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为体育硕士所设置领域建立特色优势课程体系。同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课程设计要体现基础性、实践性、选择性和先进性”,这要求体育硕士课程内容反映最新学术成果和科技前沿,并能联系并反映实际问题,使学生掌握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3.3提倡学位论文多样性,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

体育硕士作为应用型人才,其学位论文也理所应当要体现其研究的针对性与实用性,要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等专业领域的具体工作需要紧密结合。因此,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在形式上更加提倡专题研究报告、运动训练方案、典型实践案例、赛事实施方案等,这些类型的文体、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具备更强的应用性与实效性。在提倡专业学位论文多样化的同时,还要建立合理、区别于学术型学位论文的评判标准,为学位论文类型的多样化和质量的标准化提供制度导向与保障。面对全日制体育硕士快速发展的现实,强化专业学位培养意识,建立合理的、统一的专业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实际上已迫在眉睫。在具体的标准制定过程中:一方面要强调选题的新颖性与实践性、理论的扎实性、论证的逻辑性和写作的规范性;另一方面更要突出其实验设计的合理性、调查调研的科学性、技术方法的进步性和研究成果的应用性。

3.4注重导师队伍建设,转变导师培养理念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需要建立一支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导师队伍。根据全日制体育硕士学习特点,采取“双导师制”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短期内体育硕士导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尤其是已有学术型研究生导师队伍为第一导师,经过必要的岗前培训,转变学术型指导理念,达到体育硕士研究生导师基本条件;另一方面,积极挖掘体育领域社会人力资源,包括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师、优秀教练员及具有丰富经验的体育管理者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体育硕士生的实践指导教师。在培养过程中,树立导师的应用型教育理念,按照应用型专业学位标准进行培养,分工侧重明确,校内导师侧重于“论文指导”,校外导师侧重于“应用实践”。虽有所侧重,但是2位导师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即从研究生入学选定导师后,两位导师应该通力协作,全程负责好学生的学习、培养、实践、论文等各个重要环节。同时,对于校外同行很有造诣的实践者,如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大型竞赛组织管理等实际工作部门中的专家,达到一定的指导水平,也可聘任为第一导师。

3.5加强社会宣传力度,提升社会认可度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着严格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要求,是与学术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教育处于同—层次、不同类型、各有侧重的学位教育,是对我国体育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一种改革和完善。随着社会发展和形势所趋,近年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陆续出台相关文件,旨在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强化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学术型学位人才培养的同等地位等问题。现阶段,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各培养单位需要通过媒体、网络、报刊、研讨会等多种途径和手段,向社会宣传体育硕士的重要意义、社会价值及人才培养的优势,以提高社会对体育硕士的关注度、认可度和支持度,为体育硕士的发展营造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体育硕士,报考体育硕士,克服生源相对短缺的不足,提高体育硕士生源质量,改变社会对体育硕士重“学”轻“术”、重“学历”轻“能力”的错误认识。

3.6构建合理质量评估体系,提高体育硕士培养质量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体系是一个复杂的人才培养系统,它是一个环形通路,即从培养目标出发,在必要条件的支撑下,经过内外协作的培养过程,在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中,社会对体育硕士培养的质量和要求进行评价、反馈以及提供外部协作,培养部门再据此调整培养目标,如此循环,在此过程中特别强调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整个培养体系中的培养目标、招考入学、课程设置、专业实践、师资队伍、支撑条件、外部协作、学位论文以及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均会影响到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质量,每一个环节的改进都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针对这样的一个复杂培养体系,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评价标准,就要始终以培养市场和社会对应用型、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和根本依据,既要充分考虑课程内容、实践能力、导师队伍、学位论文等指标,也要高度重视社会对培养出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满意度”,考虑社会认可度、用人单位意见等评估指标,强化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学校总体社会声誉的联系,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4结束语

社会科学硕士论文篇4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质量保障;CIPP

作者简介:吕璞(1981-),男,陕西西安人,大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陶玉萍(1980-),女,河南南乐人,大连交通大学研究生学院培养管理办公室主任,讲师。(辽宁 大连 11602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JG12DB05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020-02

我国开展工程硕士的培养工作已有近30多年的历史了,这期间为国家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高层次的工程类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高水平工程类人才需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这类工程硕士的总体培养数量和在整个研究生教育中所占有的比例依然很小。而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调整的关键时期,急需大批具备高层次专业知识和高水平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2009年为适应社会需要,国家开始面向应届本科生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出现加大了国家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也满足了社会的用人缺口。但是由于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许多诟病,因此全日制工程硕士在发展之初就应建立合理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相关研究评述

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可以分为培养和质量保障两个方面。

工程硕士的培养方面:郑冬梅[1]通过详细分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硕士的课堂、实践教学和论文培养情况,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强调制定相适应的培养方案和体系。王钰[2]等,以清华大学为例,在总结多年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活力的工程实践人才,并建议建立综合质量评价体系,对培养适量进行评价。杨宁[3]在其论文中,将我国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和发展历史与美国专业学位硕士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总结了美国专业学位硕士培养中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工程硕士质量保障方面:姜尔林[4]等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得到了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保障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措施。古瑶[5]等对工程硕士的培养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结合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特点,引入内控机制理论,构建了较为科学的培养过管理体系。仇国芳[6]分析了培养质量在工程硕士教育中的重要性,建立了科学准确的培养质量观,并以此为基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刘惠琴等、祈保华[7])从政府和社会对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起到监督与引导的作用方面进行了研究。

从以上评述可以看出,大多关于培养质量的研究都侧重于对结果的评价分析而忽视了对培养过程的评价。因此本文拟借鉴CIPP全过程评价思想,构建一整套适合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有效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为我国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

二、基于CIPP模式的全日制工程硕士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CIPP评价模式是在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的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的,又被称为决策导向或改良导向评价模式。它主要包括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结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这四个方面。每一种评价的首字母放在一起就变成了CIPP,因此CIPP这个名称实际是这四种评价的缩写。

对照CIPP模式这四个评价,具体到全国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的质量保障方面,可以从教育背景、教育输入、教育过程、教育输出这四个方面来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但是,首先需要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教育背景、教育输入、教育过程、教育输出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明确各个方面需要进行质量评价管理与监控的关键点。表1是全日制工程硕士质量保障各环节的关键着眼点。

依据以上对全日制工程硕士质量保障关键着眼点的分析,构建全日制工程硕士质量保障体系,如图1所示。

1.教育背景

2009年教育部开始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且招收比例逐年上升。教育部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的界定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各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应根据教育部培养目标结合本单位的教育总体目标和办学特色制定各自的培养目标。全日制工程硕士是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应运而生的,因此所制定的培养目标必须能够满足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需要,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为社会所用。

2.教育输入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教育输入包括培养方案制定和各类教育资源的投入。其中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相关行业领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企业自身特点和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宗旨进行具体设置,要体现全日制工程硕士“厚基础理论,博前沿知识,重实际应用”的培养理念。

教育资源的投入主要包括人力投入、财力投入和物力投入。

人力投入方面首先要确保优秀生源。通过大力宣传转变社会上对工程硕士原有的认识和看法,提高其社会认可度,强调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的地位平等,使全日制工程硕士受到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学生报考。其次是师资配备,与传统的学术型硕士相比,全日制工程硕士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具有较为丰富的实际经验。因此,学校一方面可以从企业聘请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授课或担任学生导师,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已有师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财力投入主要包括用于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各类人员薪资、科研教学经费、实验室建设经费和实践基地建设经费等,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提供经济基础和财力支撑。财力资源是否充足和是否应用得当将影响到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

物力投入主要包括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所需的各类教学教学设施设备。这其中包括教学设备、实验设备、图书资料资源和学习生活设施设备等等。由于全日制工程硕士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单位往往需要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物力来保证其培养质量。

3.教育过程

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过程评价是其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学位论文三大组成部分。

课程体系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关键,全日制工程硕士偏重培养高层次的工程领域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要突出这样的特点,要在体现面向工程的实用性的同时体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先进性与前沿性,使工程硕士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稳固扎实的专业素养。在课程教学方面,全日制工程硕士要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结合实践的多种教学手段和创新的考试考核方法,从而提高工程硕士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其与传统理论硕士培养的重大不同点。因此,培养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与企业合作,给全日制工程硕士提供机会到科研条件雄厚的大中型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促使他们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此外,高校可以结合科研项目,构建多种实践基地、创新实验平台等,从而保障实践教学的教育质量。

学位论文是综合体现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科研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水平的方式。与理论型硕士不同,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论文的写作过程需要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进行指导,同时对论文完成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成立包括企业专家和校外专家的专家组对论文的开题、中期和答辩整个过程进行质量把关,严格控制学位论文质量。

4.教育输出

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教育输出结果进行评价,实际就是对最终培养出的人才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关键是看所培养的人才能否真正满足社会需要。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就业情况,就业情况可以直接反映全日制工程硕士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程度。另一个方面是社会对这种全新的研究生培养体制的认可程度,社会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评价是这种培养模式是否成功的最终体现。在评价的基础上,对评定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形成反馈来改进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体系。

三、结束语

全日制工程硕士是我国硕士培养的新模式,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质量保障体系是目前面临的新问题。本文在分析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借鉴CIPP质量控制方法,构建了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并就保障各环节的培养质量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质量保障不只是一个评价、保障的过程,更是一个通过不断的实时反馈对培养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的过程。衷心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郑冬梅.产学研相结合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6):46-47.

[2]王钰,康妮,刘惠琴. 清华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5-7.

[3]杨宁.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

[4]姜尔林,马桂敏.工程硕士教育问题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4):17-24.

[5]古瑶,杨秋波.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内控机制的建构及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3):50-52.

社会科学硕士论文篇5

关键词:青海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硕士;区位化

现代社会工作缘起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重建社会工作学科,时至今日社会工作本科院校超过300所,拥有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也已达104所。自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我国用十年的时间使社会工作教育及人才队伍建设进入了井喷式阶段,尤其是近年来,每年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达两万余人,这是社会工作教育大发展的外在表现,内在方面也对以后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和实践环节提出了更具规范性和可持续性的要求。区域间发展的不均衡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一大特征,青海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社会工作硕士点建设及其教育体系建设应更具区域化色彩。

一、构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区位化的必要性

(一)构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区位化有效地回应了政府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期盼和要求,是具有专业承担的积极表现

自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及“造就一支Y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来,各地社会工作得到蓬勃发展,2010年,全国共有58所高校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且招生人数远超于学术型硕士,社会工作的学科体系得到较大改善,高质量的人才储备得到了逐步提升。至今百余所高校拥有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授权点,有效地回应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社会工作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青海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权点承担着整个青海省社会工作发展的重任,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与社会组织的共生、青海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的完善及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横向交流等方面必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构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区位化能最大限度地将青海社会工作高校与社会组织进行整合,优势互补

2004年6月青海省社会工作协会成立,使青海社会组织的孵化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协会致力于推动社会工作高校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体系强调的是高校在原有社会工作本科教育体系基础上的提升和完善,不仅是在课程设置方面,更体现在实践环节上,本科阶段侧重于一线的服务,硕士阶段要在一线服务的基础上增强组织管理能力,社会组织的运行过程能够为本科和硕士两阶段提供更好的平台,另外社会组织的资源优势强于高校,所以,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区位化就是要将原本就相对有限的青海社会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整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这是青海社会工作发展的有效路径。

(三)构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区位化必然要对发展十五年的青海社会工作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区位特色

无论是文化背景、伦理基础、社会结构还是教育管理体制,发达国家或地区都与我国的国情有或多或少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引入MSW时,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有所取舍,力求构建本土的MSW教育体系(张岭泉,2011)。构建青海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相较于东南沿海地区要更加困难,本科阶段遇到的专业发展瓶颈问题在硕士阶段有可能还会出现。因此,十五年专业探索的理论及实践经验和社会工作协会十年的项目实施经验显得弥足珍贵,尤其是作为边远地区行政社会工作方式方法的大量使用是青海社会工作教育体系区位化的一大特色,值得总结。高校和社会组织在各自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互动实现互惠互利,为构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二、青海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体系区位化发展的特点

2001年,教育部批准青海师范大学设立社会工作专业,次年开始招生,这是青海省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最早的院校,也是西北地区较早招收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地方院校。2015年,青海师范大学招收首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也是青海省唯一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权点。青海社会工作经历十余年的发展,从专业初期的简单模仿到自主探索,逐步完善了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体系,尤其是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权点的获批也是对青海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多年来努力的认可。笔者曾经将青海社会工作本科阶段的发展粗略分为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2-2005年在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及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模仿阶段;第二阶段是2006―2008年在提升师资力量、优化课程结构、丰富教学方法、建立专业图书资料室等方面的探索阶段;第三阶段是2009―2013年在培养方案本土化理论课程体系及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实践体系等方面的雏形阶段;第四阶段是2014年在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权点获批后的理论课程深化和实践内容拓展等方面的优化阶段。(郭瑞,2015)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阶段的培养经验是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的依据和主要的参照体。青海省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培养不仅要按照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要求开设相应的主干提升课程,更需要将社会工作硕士阶段的实践课程纳入到专业硕士的考核中。青海社会工作本科教育与专业硕士教育之间的层次感和界限并不清晰,专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区位化特点。第一、青海地处青藏高原,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孵化社会组织的能力有限,造成社会组织相对较少,且整体运行不良,由此引发的困境是社会工作硕士的实践课程缺少在地实践平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的空间与本科生相比提升并不明显;第二、社会工作的学科建设发展与其他高校或省外社会组织的横向交流不够,与个别社会组织虽有合作,但未确定长远的、可持续性的合作关系,也使社会工作硕士教育陷入了“闭门造车”的窘境;第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与区位客观实践环境之间缺少衔接,教育未能深入到在地社区或社会组织的实际工作中,社会组织和社区亦未能参与到社会工作教育体系中,这是社会工作本科教育经验的再现导致的,社会工作硕士教育走上了早期本科教育的老路,客观上也反映出本科教育体系未能有效链接青海在地的教育资源和实践资源,也未形成在地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第四、青海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提升了高校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的学历层次,但当前受益人员只局限于普通在校学生,并未使覆盖到在地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鉴于青海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体系的以上区域化特点,在加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背景下,提升在地社会工作本科和硕士毕业生的对口就业以及在地社会工作人员的能力与学历是构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区位化发展的首要问题。

三、构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区位化的思路

(一)应实行全日制和在职非全日制共同招生,加大在职社会工作硕士入学比例

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区位化首要的问题是要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有清晰和准确的定位,青海社会工作硕士的培养应该是立足于在地,服务于在地。根据《青海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到2020年,青海省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达到7500人,要造就一支结构合理且专业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高校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场所。当前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培养体系的受益者全部来自高校本科毕业生,且大多为外地生源,不是说这种培养方式不好,而是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实践属性对于从业人员的社会经验和在地文化的理解要求较高,且青海本身的社会工作就业空间有限,这些学生毕业后从事社会工作的意愿相较弱。美国的社会工作硕士招生制度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主要参考本科阶段的成绩和硕士的面试成绩(王翠琴,2012)。笔者认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的培养可以参考这种模式,立足青海社会工作发展的实际情况,侧重在职非全日制生源,这可以对青海从事社会工作或者社会福利等领域的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学历提升,一来可以使从业人员在能力提升的基础上拓展其工作领域,提高工作效率;二来可以有效地建立青海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关系网络,资源共享,利益共享;三来可以增强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另外,在职社会工作硕士本身即是教育体系的受益者,同时也是教育体系的补充者,他们在从业意愿、特定领域经验及岗位晋升等方面有自身优势,通过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培养后能更快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有效应对在地社会发展和居民需求等方面的问题。

(二)优化现有的社会工作师资队伍和课程设置,构建社会工作硕士立体式的教育体系

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实际上是在原有本科教育体系基础上进行的探索和总结。青海社会工作本科阶段存在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方面的问题虽然得到一定程度地提升,但还难以满足社会工作硕士阶段的教学和实践任务。目前,青海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现有师资共计7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4人,2015年招收社会工作硕士14人,2016年招收社会工作硕士22人,为应对师资队伍数量上的不足,社会学教研室副高以上职称教师也同样承担社会工作硕士的导师任务。因此,当前提升社会工作硕士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数量是青海社会工作高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构建不能仅仅依靠高校的师资团队,要尝试整合青海现有的人力资源,比如党校中的师资队伍、民政部门的经验丰富的领导或工作人员和社会组织(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中的资深专家等。青海社会工作的人力资源相较于经济社会文化发达的省份是十分欠缺的,更需要将高校外且符合社会工作硕士培养条件的人力资源引入到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中,实现多层次立体式的师资队伍结构。在课程设置方面,理论课程内容应该与本科有区别,本科阶段可以采用通识性教育,社会工作硕士阶段应适当结合学生意愿,采用导师负责制,让学生较早的进入特定的社会工作领域,深化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内容,为第二年的实习年做足准备。青海社会工作的区位化特点要求社会工作硕士的培养应该聚焦于在地特色,理论课程体系方面应加强具有青海文化和实践特点的课程,在实践环节方面应坚守本科阶段的实践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社会工作管理和机构运行等方面的内容,掌握多元化的社会工作项目评估原理和方法。另外,在职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或者行政化的社会工作方法也进一步丰富了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设计内容。

(三)在地社会组织才是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真正的载体,是区位化的主要参与者

纵观现代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可以看出其本身的实践属性,我国的社会工作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高校,属“教育先行”模式(史柏年,2004)。青海社会工作也是从高校起步,这也就显示出专业本身发展过程存在的瘸腿现象,实现社会工作的稳步发展必然要求社会组织要参与到社会工作教育体系中。青海社会组织近些年实现了快速发展,大致可分为四类,一类是由有高校推动成立,并且由高校教师进行专业督导的社会工作机构;第二类是带有政府官方背景的社会组织;第三类是外来的社会组织,有带有国际慈善救济环保的机构,也有带有连锁式商业性质的社会服务组织;第四类是在地草根社会组织。无论哪种类型的社会组织,笔者认为都应该将其纳入到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中,与在地社会组织保持密切的学术和实践关系,时刻掌握青海在地社会组织的发展动态,因为这些社会组织才是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区位化真正的实践平台,支持着青海社会工作硕士理论课程和实践经验分享等方面的工作。当然,笔者也并未否认外地社会组织对青海社会工作硕士培养的帮助。与在地社会组织的合作,可将学生意愿和相对成熟的社会组织进行对接,分成多个方向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重构,这样整个青海社会工作硕士的教育体系就成为一个动态的螺旋式提升的过程,高校、社会组织、学生乃至整个青海社会工作都能从中受益,社会大众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和社会认知度自然也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四、小结

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的区域化旨在阐明青海社会工作硕士的培养应该立足于在地,服务于在地,通过高校、民政部门和社会组织有效地互动,并依靠在地社会组织搭建的特色平台更好的提升社会工作硕士的培养质量。青海只有集中多方的优势力量和资源,才能有效地支撑青海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体系,推动青海社会服务事业快速规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瑞,2015,《青海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现状与策略分析――以N学校为例》,《青海教育》第8期。

[2]史柏年,2004,《新世纪: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对的选择》,《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3]王翠琴,龙小红,2012,《中国内地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现状及对策》,《青年与社会》第5期。

[4]张岭泉,2011,《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体系》,《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社会科学硕士论文篇6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80)

摘 要: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环节,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提高我国学术研究水平,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重任。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直接影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数量也有了迅猛增加。包括研究生课程设置、教学方等在内的国内研究生培养机制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借鉴国外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优长,改进和完善包括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在内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已成为我国硕士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8-0030-05

收稿日期:2014-01-25

作者简介:安成日(1964-),男,吉林珲春人,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东亚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研究。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的恢复,1977年我国也恢复了硕、博士研究生招生。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历经20世纪80、90年代的稳步发展阶段后,21世纪初为适应和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招生规模有了迅速扩大,尤其是2007年至2012年,我国硕、博研究生在校人数有了直线增长。2012年全国共有811所研究生培养机构,在校硕、博研究生达172万人(其中硕士生144万人,博士生28万人),我国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大国[1]。但是研究生人数的增长并未带来研究生质量的提高,目前我国已出现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严重缺乏与大量研究生就业困难同时存在的尴尬局面。尽快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已成为当前研究生培养面临的急迫任务。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如何改进研究生课程设置,夯实研究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

一、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课程设置是指对整个研究生学习期间的课程规划与安排。《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辞典》对研究生课程设置的解释是:所谓研究生课程设置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为研究生选定的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2]。它包括硕士研究生在不同培养阶段需要学习的课程科目,每门课程的学分、内容及需要达到的标准等。目前,我国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并无统一的规范,不同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根据自身特点和师资情况开设了不同的课程。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统一设置的公共必修课,包括两门思想政治课,约为4学分;两门外语课,约为5学分。另一部分是所在学院或培养机构开设的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共有约30学分[3]。我国这种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设置模式已经存在了很多年,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课时、学分分配比例不均衡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课时、学分分配比例不均衡。这首先主要表现在硕士研究生公共必修课的课时、学分比例的设置上。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学分比例分配中,思想政治课和外语课普遍占到研究生所修学分的25%左右,所占课时也很高,思想政治课开设一学期,一般为72学时,外语课一般开设两个学期,为144学时。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为二至三年,其中扣除实习(或实验)时间和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一年半左右的时间,硕士研究生在课堂学习专业课的时间只有一到一年半的时间。在相对较短的硕士研究生学习时间里,大量的公共必修课挤占了硕士研究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宝贵时间和精力,造成了硕士研究生专业课开设不足,导致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难以突出专业特色等问题。各高校或研究生培养单位为硕士研究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也未能有针对性地开设,而是采取了大而划一的方法。比如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生与学习国际政治的研究生在同一个班学习相同内容的外语;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硕士研究生与学习固体物理的硕士研究生在同一课堂里学习一样的思想政治课等。这种整齐划一,没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即占用了学生大量学习时间,同时也没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二)硕士研究生课程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不仅课时、学分分配比例不均衡,同时也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目前,很多高校或研究生培养机构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缺乏明显的层次性,硕士研究生课程与本科课程之间缺乏显著的层次感。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缺乏系统的规划,不同研究生课程开设的时间、课程之间的内在的联系等缺乏深入思考和系统规划。随着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急剧增长,各高校或研究生培养机构师资相对不足的情形也较为突出。在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不顾课程之间的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因人设课,为学分设课的现象相当普遍。

师资的不足造成了现有师资能开设什么课程就开设什么课程;为学分设课导致名义上不同的两门硕士课程,在内容上的很多重合等现象屡见不鲜。很多硕士研究生考上来以后,导师从事哪方面的研究就学生就学习哪方面的课。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这造成硕士研究生所学专业知识不够系统和不够全面。这不仅导致硕士研究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存在盲点,而且也造成了不同高校或培养机构相同专业研究生之间学习内容上的很大差异。这对硕士研究生就业和选择继续深造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的选择方面,很多培养单位借用本科生的课程体系来设置研究生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方面也只是简单更换教材了事,未能充分体现研究生课程的“研究”特色。大量跨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报考非本专业硕士研究生,也在客观上促成了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本科课程化”,使其丧失了应有的层次感。研究生课程设置缺乏层次性,使已完成学业的硕士研究生很难达到预期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硕士研究生名实不符”的情况较为普遍。社会上也对扩招后的硕士研究生“质量”多有诟病。

(三)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对基础知识和方法类课程的重视不足

无论何种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如果不掌握扎实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就很难在学习中有所超越和创新。在国外,很多知名学府和研究生培养机构都十分重视硕士研究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与之相反,国内很多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片面强调社会需要和社会热点,开设了许多看起来非常时髦的课程,而往往忽视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科学研究方法的习得。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对基础知识和方法论类课程的重视普遍不足,使很多研究生未能在读研究生期间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本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其发展后劲。

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主要区别在于,硕士研究生不仅学习和吸收新的知识,而且还需要进行知识创新。硕士研究生不仅是知识的“消费者”,更应是知识的“生产者”。只有这样才能为人类知识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欲善其工,必先利其器”。硕士研究生要想在本专业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发现,除了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必须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往往缺少与科学研究方法相关的课程。这一点在人文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我国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长期缺少科学方法论方面教育(经济学、社会学领域的科学方法论教育已有很大起色),很多人误认为本专业并不存在系统的研究方法,很多方法就蕴含在平时的学习中,看得多了、写得多了自然就能水到渠成,达到无师自通。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长期从事是科研工作而达到“无师自通”的研究方法,是一种经验行为,是一种感性行为。自觉地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论并把它主动运用到自己的科学研究实践,这是一种科学理性行为。两者有很大不同。根据一些学者对我国重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的硕士研究生专业进行的调查表明,64.9%的学生表示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没有系统学习过科学研究方法类课程,只有33.5%硕士研究生也表示在读研究生期间开设过研究方法类的课程[4]。一些开设过研究方法类课程的硕士研究生表示,他们在该方法论课程中也只了解到传统的与本学科相关的一些研究方法,而对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则表示了解不多。

(四)研究生课程内容陈旧,授课方法单一

面对迅速增长的研究生数量,很多国内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直接“借用”本科教材,再加上教师有限的备课内容就给研究生上课。在信息技术和科技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教师不能及时把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热点问题传递给学生。在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缺乏学术前沿动态研究类课程,直接导致了硕士研究生知识更新的滞后,同时也制约了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使硕士研究生所学知识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对硕士研究生进行课程教育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坚持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授课方式强调,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二是,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互动、研讨相结合的授课方法。这种授课方式强调,知识的传承是课堂中授课主体和客体良性互动的结果。三是,完全讨论式的硕士研究生授课方法,教师仅作点评。这种授课方式强调,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性质,强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普遍走两个极端,要么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一言堂”灌输;要么以硕士研究生已是“研究者”为由,把课程开放成自由讨论和学生自主学习,从课程开始到结束学生难得见几次教师的面,期末考评则向教师交一份作业了事。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如今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交叉越来越紧密。美国《科学》期刊编辑玛西娅·麦克纳特就指出,未来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强调跨学科的发展,就靠单一学科很难取得突破性发展[5]。目前,国内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缺少学科相关领域的选修课程和交叉性学科课程的设置。

二、国外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

在国外,不同国家根据自身的国情和研究生教育现状,设置了各具特色的研究生课程。尽管不通国家研究生课程设置各具特色,但也都遵循着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一般原则和规律。概括起来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一)重视基础性课程设置以及交叉性课程设置

欧美发达国家高校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机构的研究生课程设置,都十分重视专业基础课程。他们希望通过相关基础性课程的设置,夯实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以便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为今后的继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美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半年或一年内先不分研究方向,着重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在美国,硕士研究生基础学科课时已达到了整个硕士研究生培养课时的50%,而专业知识才占整个硕士研究生培养学时的20%—30%。其目的就是为了稳固硕士研究生的基础知识,拓宽研究视野[6]。

英国在硕士研究生教育中也十分重视研究生的基础知识教育。在英国,一般把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学位课程两部分。英国高校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机构一般要求硕士生在完成基础课程学业的前提下,才允许修读学位课程,并最后完成毕业论文才可获得学位[7]。

在日本,硕士研究生必须选修规定的基础课程,才能毕业。至于硕士、博士学位的取得,可以在读期间完成学位论文,提交获得相应学位,也可以毕业后按规定完成学位论文后再提交论文申请相应的学位。

此外,为了顺应科学发展日益交叉化及学科越来越综合化的趋势,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和科研机构不仅重视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同时更加重视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课程设置。比如,在政治学的课程中加设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课;在机械设计学科安排材料学、生物学、力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课程等。发达国家的研究生课程设置越来越强调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重要性。

(二)突出研究方法类课程和学术前沿课程设置

为了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为了让硕士研究生能够掌握通往学术殿堂的钥匙,欧美发达国家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在设置研究生课程时,特别注重研究方法论类型课程的设置。该类课程被置于与专业基础课和学术前沿课程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研究方法类课程并不是特定的某一门课程,而是包括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在内的一系列方法论课程。比如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研究方法类课程中,就包括国际教育应用研究方法、国际教育比较研究方法、社会学调查方法、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等方法论类课程[8]。

为了拓宽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让他们了解本专业最新研究动态和前沿知识,欧美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一般都把学术前沿课程列为专业的必修课程。学业导师通过学术前沿课程把本学科前沿研究动态和相关知识介绍给硕士研究生,引导硕士研究生进行独立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看法。此外,一些欧美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还邀请知名学者举办前沿讲座或鼓励硕士研究生参加前沿性学术会议的方式,让学生接触和了解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同外界交流中拓展学术视野,学习前沿知识。

(三)注重选课和修课方式灵活多样性

欧美发达国家硕士研究生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硕士研究生选课、修课方式的灵活多样。为了充分激发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潜能,欧美发达国家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都开设大量的选修课,供学生自由选择。比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4个学院为学生开设的选修课多达7000余门,并设有100多种学位课程[9]。硕士研究生可以根据所学专业特点、个人学习兴趣、选择合适的时间,自由选修相应的选修课程。硕士研究生不仅可以跨学科、跨专业选择选修课甚至还可以跨学校选择选修课。欧美发达国家高校大多没有严格的学科和院系的分界,这也为这种自由开放式的选课方式的存在提供了可行性和便利条件。

欧美发达国家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不仅在选课方式灵活,而且在选修课程的时间和方式上也有很大灵活性。比如在英国,硕士研究生可以和导师协商确定各个模块里的课程、结构及选修时间[10]。此外,硕士研究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研究兴趣,自设一门课程。这门课程需要硕士研究生自己确定学习目的,制定研究计划,通过定期与指导老师沟通,独立完成该门课程的学习。

总之,欧美发达国家在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注重硕士研究生基础课程设置的同时,特别注重交叉性学科和边缘性学科课程的设置。同时也重视硕士研究生对研究方法和前沿问题的把握。在硕士研究生选课、修课和授课方面更加灵活、开放、多样,特别注重发掘硕士研究生自身潜能和创造力。

三、改进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授课方面的一点思考

他山之石能攻玉。通过对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之问题的分析和对欧美先进国家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的总结,在此就如何优化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想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一)合理调整硕士研究生课程比重,增加基础课程的设置

目前我国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外语、思想政治课等公共必修课所占的课时比重过大,相对专业基础理论课设置不足等问题。外语和思想政治课作为培养学生国际交往能力和思想品质的两门必修课程,在研究生课时中占有很大比重,但是两门课的投入和产出严重不成正比。就外语课程而言,硕士研究生阶段应该分层次、分专业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

一是,在硕士研究生入学以后,应当根据其实际外语水平分几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不同难度的外语课程。按不同层次,分班教学有利于教师授课,也有利于不同外语水准的研究生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外语课程学习外语,从而可以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二是,根据不同专业的性质和专业特点设定所需要达到的外语水准,按不同的专业要求开设外语课程。把相同要求,相同层级硕士研究生分在同一个班级学习外语。这样不同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可以根据本专业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的学习外语。

三是,可将部分外语学习融入到专业课程学习当中。语言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某一个时间段,集中上课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如果能把硕士研究生的外语学习融入到专业课程学习,不仅能够提高硕士研究生专业领域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同时也可以掌握国外的最新学术研究动态。至于思想政治课程,硕士研究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性思考能力,在课堂进行集中说教式的上课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反而容易引起研究生的反感。所以,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改变传统的集中授课方式,可以通过现代媒体手段或者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

欧美发达国家大学普遍重视硕士研究生基础理论课程的开设。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也应该进一步加强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在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半年到一年时间里,不要急于分方向、分导师,要让研究生广泛学习相关的基础课程后再选择研究方向和导师。不仅要让硕士研究生系统的了解本专业的不同学派的不同观点,同时也应该鼓励硕士研究生选修相关专业的基础课,为硕士研究生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全面系统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

针对目前国内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随意性很大和缺乏系统的现象,在设置硕士研究生课程中应该注重相关知识的循序渐进,并根据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系统地设置研究生课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应包括方法论类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并鼓励硕士研究生跨专业选修相关课程,借以开拓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是硕士研究生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起点,讲授的是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前沿问题的,是完整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方法论类课程是探究科学研究方法的课程。在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是往往被忽视的课程。特别是在我国人文社科类专业里忽视研究方法类课程设置的倾向尤为明显。在学术研究中如果没有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和引领,就很难在学术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因此,在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重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不仅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教授研究方法,而且有必要为硕士研究生开设专门的研究方法论类课程。这类课程,不仅包括本专业的方法论,而且还应包括相关专业的方法论课程。比如,政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不仅要学习政治学、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而且最好还要涉猎社会学、经济学乃至数学的研究方法。同时,还有必要通过课堂训练、社会实践等,让硕士研究生实际运用所学方法,并在实际研究中具体运用所学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术前沿课程也是研究生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和科技进步飞速发展,当今世界技术和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就不能在学术研究中取得创新和突破。因此,在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一定要重视学术前沿类型课程的设置,并根据学科发展及时更新课程内容,鼓励硕士研究生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主动学习和了解学科前沿知识。

(三)增加选修课的数量及门类,增强选课、修课的灵活性

丰富多样的选修课能够开拓硕士研究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激发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同时也可以让硕士研究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学术兴趣选择自己想学的课程。这有利于硕士研究生形成具有自身个性特点的知识体系。

欧美知名高校都十分注重硕士研究生选修课的设置,选修课在整个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比重。比如,美国哈佛大学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比重达到27%—33%,斯坦福大学的选修课比重达到25%—40%等[11]。硕士研究生选修课的设置,首先要保证课程门类的丰富性。只有存在大量可供硕士研究生选择的丰富的选修课门类,硕士研究生才有可能根据自身兴趣和需要进行课程选择。其次,硕士研究生选修课的内容应该侧重于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术前沿和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使硕士研究生在学习基础理论课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了解学术界的前沿动态。其三是,选修课程的授课方式、考核方式也应灵活多样。可以通过组织专题讨论、开展实地调研、组织前沿讲座等方式进行。课程的最终考核形式也不应拘泥于考试,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第四是,硕士研究生课程选修,应增强时间和空间上的灵活性。选修课在修读时间上应灵活。比如对选修课程的时间,由硕士研究生自主掌握;在空间上,选修课应该向所有相关专业开放,硕士研究生可以跨专业,跨学院选修自己感兴趣的或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选修课。

(四)增强硕士研究生授课方式的多样性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必须修满相应的研究生课程。其目的不仅在于充实和巩固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更是在于通过相关课程的选修训练硕士研究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批判和创新能力。因此,硕士研究生的授课方式也应该有别于本科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硕士研究生的授课方式应该注重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让研究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如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采取专题讨论式的教学方式,也可以采取参与式的教学方式,让研究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在专题讨论式的教学中,硕士研究生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写出专题报告,在课堂上向教师和同学汇报报告内容,教师和同学向其提出质疑或咨询,共同研讨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锻炼硕士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硕士研究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相互启发,激发他们探索精神和学习兴趣。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可让硕士研究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硕士研究生轮流承担部分本年级的课堂教学或本专业本科生的课堂教学。这可以激励硕士研究生去主动了解相关知识,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硕士研究生课程,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人文社科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可以安排客户访谈、企事业单位参观、社会调查等,让研究生在具体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理工科硕士研究生而言,学习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之后,可以尝试参加教师承担的研究课题的实验活动,在实验中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借鉴外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不断优化和改进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不断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我国各行各业对高层次船新型人才的需求,是摆在我国研究生教育面临的迫切任务。纵观国内外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尽管硕士研究生课程模块设置中存在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但并不存在整齐划一的课程设置模式。不同高校应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需要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有利于实现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模式。

参考文献:

[1][6]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编研组.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4.

[2]秦惠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辞典[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237.

[3][7]董俊红,董芳,王润孝.国内外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5).

[4]李海生,范国睿.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7).

[5]柯白玮.未来科学强调跨界[N].澎湃新闻,2015-01-08.

[8][11]邝继霞,罗尧成.美国著名大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0,(1).

社会科学硕士论文篇7

作者简介:王中对,温州大学学生处助学解困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浙江温州/325035)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教育收费改革背景下贫困研究生资助体系重构研究”(Y201327574)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本文立足于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的背景,基于劳动价值学说、劳动力再生产、人力资本理论等教育经济学核心理论以及当前硕士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从完善保障性资助方式、创新发展性资助方式、健全人文关怀性资助方式等方面,探讨资助体系重构的着力点,以及要处理好资助公平与资助效率、科研能力培养与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经济帮扶与精神帮扶三方面的关系,以期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进得来”、“读得下”、“放得了”、“学得好”。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经济困难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 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都须缴纳学费,这无形中抬高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门槛,在他们中引起了不小的震撼。于是,研究生资助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理论界学者和实务工作者们认为,研究生资助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纷纷从理论、实践两个层面展开研究。笔者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探讨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的策略,以期对改革与创新硕士生资助体系有所裨益。

教育经济学是介于教育学与经济学两门社会学科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它从教育学与经济学这两门社会科学中分化出来,又在具体内容上把教育学的知识与经济学的知识予以综合,分化与综合并进,相互交叉,从而形成新兴的边缘学科,以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为研究对象。[1]该学科的劳动价值学说、劳动力再生产、人力资本理论等核心理论的观点,对硕士生资助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并为其指明了重构的方向。

一、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的理论依据

1.劳动价值学说:教育收费无可非议,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资助义不容辞

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作用时说:“这个商品具有一种独特的特性:它是创造价值的力量,是价值的源泉,并且在适当使用的时候,是比自己具有的价值更多的价值的源泉。”[2]恩格斯认为,劳动力价值中除了成长的维持生活费用、养育子女的生活费用外,还需花费一定数量的价值,以发展自己的劳动力和获得一定的技能。[3]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费用在劳动力总价值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提高;衡量劳动力的价值,主要看教育和训练费用所占的比重大小。[4]复杂的劳动需要劳动者经过一定的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和知识才能完成,因此复杂的劳动自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者也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报酬。可见,只有劳动力才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力,而且劳动力创造社会物质财富,是与劳动力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的。在一般情况下,劳动力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多少,是与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成正比例的。[5]因此,不管是国家、社会、家庭还是个人,投资硕士生教育以形成复杂劳动力较高的经济价值,都是明智的选择。

2.劳动力再生产:硕士生教育作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接受教育的机会理应均等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再生产理论阐明: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也是劳动力的再生产。只有当劳动力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在数量、质量上相适应时,社会物质再生产才能得以良性发展。可见,社会物质资料再生产离不开劳动力再生产。研究生教育作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再生产人的劳动能力,还可以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 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后,如果保障性资助方式不完备,这无疑将迫使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筹集不到学费,而放弃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机会。那么,这部分劳动力的智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水平等将得不到科学发展,其劳动力的性质和形态将得不到有效改变。长此以往,贫富的代际传递势必难以打破,教育方面的差异势必越拉越大,教育公平势必大打折扣,社会分层势必受到影响,甚至会引起社会的安全与稳定问题。可见,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保障性资助方式完备与否。只有设置了完备的保障性资助方式,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教育机会均等”才得以实现。

3.人力资本理论: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将由人类的才智进化来决定,硕士生资助要注重效率

在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中,创新人才被看成是最富活力和创造性的因素,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创新人才,特别是高科技创新人才,事关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6]人类的未来,不是由空间、能源和耕地所决定的,而是由人类的知识的发展来决定。[7]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以后,它对社会实践与现实的改变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它促进了世界上许多国家把人力资源开发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经济发展规划或计划;它使人们认识到物力资本与人力资本的高度互补性;同时,它也有力地促进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加强了对科学研究的投入。[8]可见,硕士生资助应该服务于科研能力的提升,着眼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硕士生资助要凸显激励与导向功能,注重资助成效,提高教育经济效率。教育经济效率一般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所谓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一般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9]那么,硕士生资助的效率,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数量和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成果,资助经费消耗的程度。而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投资效率的硕士生的发展潜力,即硕士生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和做出较大贡献的可能性,一般在硕士生毕业后时间越久,这种资助效率也将反映得越明显。追求卓越、提高绩效也是当代教育思潮的焦点。[10]

二、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的着力点

1.完善保障性资助方式,确保研究生教育机会均等

由于就业压力、渴望深造等原因,近几年来硕士生报考人数逐年呈递增趋势,递增人数都在10万人以上。调查显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比率普遍在10-20%之间,部分地方院校甚至超过30%。因此,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后,构建的硕士生资助体系必须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门槛问题。为此,首先要提高国家助学贷款额度,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得来”。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教科文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务司、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制订的《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中同样适用于研究生的有关国家助学贷款规定,“原则上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已经无法满足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学费贷款需求,更别提生活费贷款了。因此,要切实提高贷款额度,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能够通过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和住宿费问题。其次,要加大助学金与勤工俭学岗位津贴的资助力度,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读得下”。自2014年秋季学期起,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虽然硕士生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但这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而言还是杯水车薪,高校还得设置相应的助学金予以补充。此外,高校还要强化“三助”工作,拓展助研、助教、助管岗位,适当提高岗位津贴,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解决部分生活费问题。

2.健全人文关怀性资助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降低缺陷感

以浙江省温州市高校部分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90份,回收率为98.75%,有效问卷为766份,有效率为95.75%。调查发现,发生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的生活事件位列前茅的是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和丧失,这与葛华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11]以月生活消费400元为一档,比较不同月生活消费学生的生活事件与抑郁,结果发现在学习压力方面,少于400元的组和401-800元的组显著高于801-1200元的组;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来自亲人患疾病、死亡与来自生活拮据的生活事件应激、缺陷感各因子与抑郁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具体分数如表1所示。表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事件、抑郁与缺陷感的相关

可见,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当他们遇到来自亲人患疾病、死亡与来自生活拮据的生活事件时,对缺陷感的影响较大,甚至会导致抑郁。通过个案研究发现,当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发生上述生活事件时,及时给予人文关怀性的临时经济困难补助,可以有效降低他们的缺陷感,达到预防抑郁心理的目的。因此,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后,要设置完备的硕士生临时性经济困难资助方式,应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生有关生活事件,帮助他们将这些生活事件“放得了”。

3.创新发展性资助方式,助推硕士生科研能力的提升

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科研能力培养,它是研究生教育固有的、决定研究生教育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是自研究生教育的产生之初便具备的,不随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层次、培养类型、培养形式变化而变化的稳定属性。[12]无论是从法规、政策层面,还是从培养实践层面,各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均是为了解决本专科学生科研能力不足与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科研能力高要求的矛盾,将科研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也是围绕培养科研能力展开的。[13]可见,创新发展性资助方式,助推硕士生科研能力的提升,是构建科学的学生资助体系,提高资助效率的关键。然而,目前硕士生科学研究资助普遍比较薄弱,存在经费分配不合理、资助力度不够、资助周期短、资助项目少等问题[14],不利于硕士生的培养。因此,高校要切实加强和改进硕士生科研资助工作,既要做好硕士生具体研究项目的资助,更要做好科研能力培养过程的扶持性资助以及科研能力发展状况的奖励性资助,并且大力拓展“助研”岗位,切实提高岗位津贴,将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勤工助学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解决他们忙于生计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学研究的问题,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的硕士生“学得好”。

三、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处理好资助公平与资助效率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具有普适意义的价值追求和价值标准。就硕士生资助体系而言,促进资助公平实现的资助效率才是有价值的资助效率,促进资助效率提高的资助公平才是真正的资助公平。高校硕士生资助,“必须由单一强调‘教育机会均等’的公平诉求,发展至兼而强调‘教育机会均等前提下的教育收益最大化’的效率诉求”[15],明确什么类型的硕士生资助对象采取何种资助方式,科学处理资助公平与资助效率的关系,使得硕士生资助体系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校要统筹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等保障性资助与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科研资助、“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岗位津贴等发展性资助,实现硕士生资助效率优先,兼顾资助公平。

2.处理好科研能力培养与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的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社会引发了普遍的“西方文明危机感”,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问题比原子弹更重要,因为原子弹归根结底是要人来掌控的。[16]而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终是由文化自觉意识所决定的。文化自觉意识,反映出作为文化主体的人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创造,体现出一种广阔的文化境界、深刻的文化反思、充分的人文关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17]资助硕士生提升科研能力,是为了造福人类,而不是对人类构成威胁。如果那些掌握高科技的人,能摧毁我们这个世界,能污染我们的地球,能组合成新的基因来生产新的生命形式,但他们只懂得如何画指数曲线,如何使用试管,而其他的一无所知,那将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世界![18]因此,高校要创新硕士生资助的方式方法,加强教育引导,协调发展资助对象的科研能力和文化自觉意识,为实施社会主义人才强国战略输送一大批科学研究能力强、又能成为文化自觉急先锋的优秀硕士生。

3.处理好经济帮扶与精神帮扶的关系

调查发现,由于特殊的家庭经济条件和家庭环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缺陷感表现得较为普遍,程度上也更为严重。缺陷感体验越强烈,个体的自我效能就越差。[19]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后,高校校园内悬殊的贫富差距,将会加剧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贫困”程度,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消费行为、社会心态等方面遭受更大的冲击,他们的缺陷感体验也将更为强烈。缺陷感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尊体验。自尊是人们对自己的价值、长处、重要性总体情感上的评价,是自我概念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成分。[20]已有研究表明自尊对个体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自尊水平越高,孤独感水平越低。[21]缺陷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这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与个体对自我的错误认知有着密切的关联。可以预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因此,硕士生资助要经济帮扶与精神帮扶双管齐下。

参考文献:

[1][4][5][8][9]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佘远富,陈景春.试论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7-10.

[7]T·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10]翁福元.教育政策社会学:教育政策与当代社会思潮之对话[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

[11]葛华,郑平,刘向阳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与非家庭经济困难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4):428-431.

[12]周泉兴,王琪.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历史、现实和哲学的考察[J].中国高教研究,2009(2):38-40.

[13]薛天祥.研究生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4]管佳,李奇涛.我国研究生科研资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7):48-52.

[15]桂富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发展性资助理念及管理体系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16]甘阳,陈来,苏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17]王中对,潘玉驹.文化自觉视野下高等工程教育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112—114.

[18]张晓鹏.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6(3):7-11.

[19]刘楚芬,卢宁.高中生归因方式与缺陷感和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7(1):42-45

社会科学硕士论文篇8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硕士;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问题;方案

信息化技术已经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已经成为了燃眉之急,虽然我国在几年前施行了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此模式在社会适应、工程创造、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适应了现代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但是,目前高校培养专业硕士基于原有的惯性思维方式,包括学校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导师大多普遍采用学术性学位硕士的培养方式培养硕士,这种培养方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要,必须对专业硕士教育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为此,本文针对培养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给出了“政、校、企”齐抓共管的联合型教育模式,并探讨了相关的解决思路与方案,为应用型目标下的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借鉴。

一、关键问题分析

专业性硕士的社会认可度低。我国专业硕士培养源于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由于在职工程硕士在学习时间和精力等方面无法确保,导致其被培养的质量无法保障,所以在社会上认可的程度非常的低,而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因受到了培养过程的影响,其培养结果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社会普遍对专业硕的认可度也不是很高。此外,大多高校在研究生招生时学位类型分配上又是按分数进行划分,分数高的优先录取为学术型硕士,剩余的指标才给专业型硕士。虽然全日制专业性硕士研究生的考试模式与学术性硕士考试内容区分不大,但许多专业的大多数专业硕士是从外校调剂而来的,这又使专业硕士的生源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对专业性硕士的社会认识不到位。设置全日制专硕的初衷是为了满足企业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社会上各单位和各层面,需要的是社会适应能力强、工程创造力高和技术创新力敏锐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但是,在谈到人才培养的具体方面又置身事外,社会认为这是学校的事情,因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社会单位仅仅需要直接上岗能干活并从事工作的人员,没有培养人才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其实,在人才培养和成长过程中,社会这个大课堂的锻炼,大学是替代不了的。虽然有些学校采用了“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的尝试,但是专业型硕士的培养还是停留在纸上,并没有具体落实到实处。

对专业性硕士的培养模式有待提高。人们对全日制专业硕士缺乏相应的认识,对于如何培养和指导全日制专业硕士还存在较大思想分歧,诸如在硕士毕业和申请学位的最后环节中,有关学位论文中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如何界定的问题、是做一个实际的系统还是通过做系统来深入的探讨存在的科学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等等,这一关键的环节,到目前没有一个成熟的定论和标准。更为遗憾的是很多高校并没有制定相应的专硕培养计划,而是完全参照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来培养专业硕士。即使有些学校给出了专硕的培养方案,但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性质的人才,因为各社会对专业需求的差异性很大,特别是针对应用型人才更是如此,仅仅进行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规则性限制,诸如修多少学分、在企业呆多长时间等等之类的,远远适应不了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此外,还存在在选课机制上照搬硬套,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实践和实习的场所不到位,缺乏分类培养和应材施教的具体措施。专硕培养的模式还需要高校结合社会的需要,加强探索力度。

实践模式和质量有待提高。应用型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是,学生在学校学到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后,再加大进入到企业中锻炼的力度,了解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要对企业当前的技术发展和制约发展的瓶颈有直接的感性认识,以问题驱动来参加学习和进行实践活动,这还远远不够,因为一个人才的培养需要全方位过程实践,加之培养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资源和客观条件要求较高,很多需要实践锻炼的科目根本不能满足。此外,即使有机会到企业,企业认为是实习而已,还担心对企业的生产效率等造成影响,使学生不能真正参与企业的生产等过程中发挥作用,这种所谓的“应用型”学习和培养过程,也只能停留在课本知识和相应的理论基础上,完全不符合应用性质的专业硕士的培养的目标。

对专业性硕士的应用型培养过程缺乏有效落实。校企联合培养教育部早在2009年明确指出“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但是,由于在制度、实施方案、资金等方面缺乏具体的考核机制和监管措施,在加之仅教育部的一条指导意见,是无法制约非教育部管理的部门的,因此社会力量在教育部的这条指导意见下形同虚设,导致政策流于形式。企业仅仅着眼于眼前,根本体会不到培养学生给他们带来的长远经济效益,因此也就不可能对专硕的培养投入精力。目前的现状是,高校为了完成教育部对专业的应用型目标的培养落实,发动全员教师,通过个人关系寻找合作培养专业硕士的企业,实际的效果是企业基本不予理睬,即使碍于个人情面和关系进行了签约,也只是流于形式,更谈不上具体培养过程的落实到位了。大多高校对专业硕士的培养还是以校内导师培养为主,企业导师挂名的方式进行,在形式上看上去符合国家要求而已。其实学生并没有走出学校、走进企业,没有真正到企业实践学习,更谈不上发现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了。其实,要落实“应用型培养”这一目标,各个高校无论从财力、物力、监管力、合作力等方面,是根本完成不了的,需要国家进行顶层的设计和规划,并进行推动和实施才有可能达到这一目标的。

二、措施方案探讨

专硕的培养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其关键是“应用型”如何实现的问题,其解决途径是如何在培养过程中将高校与企业的联合落到实处的问题,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为此,本文将从如下几个方面,对落实中的方案给予探讨。

建立三方相互联动的机制。专业硕士的培养需要全方位培养的联动,[1]即要发挥政府、高校、企业三方的共同作用,实施培养中的联动作用。政府要出台有利于培养专业硕士的政策和法规,例如在场地、资金、和协调等方面,给予政策性的扶持等,高校除了完成基本理论的教学之外,要联系企业建立实践基地,企业要从长计议,要积极配合高校搭建实践所需的工作平台。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和高校在利益分配、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国家政策,激发企业参与专业硕士培养的积极性。在政府的倡导和督促下,建立起政府、高校和企业信息沟通和交流的有效渠道,对培养专业硕士方案达成三方共识。让企业认识到企业既是人才的需求者,也是人才培养的参与者。这样即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的目标,又达到了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共同发展的目的。

协调、强化和共建联合实验室。首先,在高校内加强建立企业实习必须的前期技术的基础实验室。以便培养学生提前掌握企业所需的当前技术,诸如无线光通信技术联合实验室、嵌人式联合实验室、人机交互实验室等,此类实验室以提前培养学生掌握进入企业实习前“偏理论”的技术与方法。其次,在企业建立开展校企项目合作的联合实验室或者联合培养基地。如互联网+联合实验室、虚拟现实联合实验室等,主要开展校企技术难点攻关,培养学生具备该领域新技术以及产品开发的基本能力,为学生的“应用型”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国有企业、以及发展前景良好、技术领先、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更应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使得企业真正承担起“应用型”培养的义务。当然,企业要意识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义务,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有效和主动引导是关键。

建立校企合作“三环节”循序渐进应用能力培养的机制。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在形式上要抓紧实验、实训到实习三个环节,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双导师制培养模式。[2]实验环节考察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实训环节培养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结合体验,实习环节培养学生正真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参与联合培养的双方导师,校内导师要致力于培养学而致用的原则,重视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的能力的培养,去除学术化作风;企业导师担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责任,敢于让学生积极参与生产实践,鼓励学生结合技术难题进行科技创新。有关培养方案的制定,应该由校内外导师共同研讨获得,学生的开题、中期考核和毕业论文的撰写等等,都应该由双方共同指导完成。同时,双方导师也要有明确的责任划分,诸如论文的指导实践的理论层次的把握可由高校导师负责完成,而技术攻关和创新实践部分可由企业导师负责把握等等。

建立有利于校企联合培养过程管理的机制。首先要打破专业硕士点只在高校设置的堡垒,建立专硕点联合企业设点的机制,真正实现由学校和企业联合招生,从招生、培养、专业实践、毕业论文等环节着手,进而实现专业硕士全程的校企有效监管。在专业硕士招生复试时,必须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参与完成,在培养方案制订上,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密切集合企业导师的意见,重点突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3]在导师遴选上,对校内导师要增强企业实训能力,要求导师定期到企业参观学习,了解当前企业发展的急需问题。对企业导师要注重吸收经验丰富副高职以上的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一线人员。管理人员应该由高校和企业联合组成,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控。毕业论文的撰写要以理论为基础为手段,以实践内容为为目标,可以形式多样,其最终目的是检验学生的企业技术攻关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三、结束语

全日制专硕的培养在我国实施时间太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属于创新探索中的问题,我们要正确对待。本文对全日制专硕的培养规程中的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且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本文是站在笔者高校从事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多年经验、以及结合笔者前期在企业从事工程工作近二十年的基础上的见解和体会,虽未必全面,但相信能对全日制专硕的培养和管理过程的改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姜松.刘晗.黄庆华.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问题及其应对机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8)153-154.

[2] 杨俊茹.韩宝坤.孙雪颜.张悦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联合培养模式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8)1-3.

[3] 章小莉,张克君,刘歆,孙新华.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行业实习教学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226-228.

推荐期刊
  • 社会
    刊号:31-1123/C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大社会
    刊号:44-1717/D
    级别:省级期刊
  • 社会建设
    刊号:22-1410/C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法治社会
    刊号:44-1722/D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