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8篇

时间:2023-03-01 16:26:53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1

【关键词】 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校园传媒载体实效性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党中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随着2009年9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通知》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已日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内容。然而,近年来出现的李铭启、药家鑫等大学生恶性犯罪事件,表明大学生法治理念的提高,不能仅仅依靠课程载体。只有有效发挥传媒载体的法治理念教育作用,才是提高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路径。

一、影响校园传媒载体法治理念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1、校园媒体传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内容偏少

为了有效抵御法治领域中错误观点的影响,提高舆论引导力,中共中央组织部等四部委的《关于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的通知》明确要求,要认真组织“各大新闻媒体、学术刊物积极刊发、报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成果和生动实践,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占领舆论阵地”。校园传媒是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阵地,而有些大学的校园媒体传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内容却偏少。有些校园报刊和网页传播的内容紧跟“上面”,脱离“下面”,充斥着关于领导参加会议、发表讲话的报道,很大程度上成为学校领导的传话筒和代言人,成了反映学校工作的工具。有些校园媒体,仅限于发挥“娱乐版块”中的一个角色,校园广播成为“背景音乐”,BBS则成为学生发泄不满、打口水仗的场所。校园媒体缺少介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成果版块,缺少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影视题材,还缺少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典型案例的讨论活动。

2、校园媒体品质不佳,传载内容的可接受度不高

校园媒体在传播过程中所产生作用的大小,最终要根据受众接受传播的状况和结果来评价。大学校园传媒作为立足于校园、针对大学生的媒体,应该是最能吸引大学生关注的媒体。可事实却恰恰相反,校园媒体在当代大学生心中的接受度和影响力并不令人满意。在一些大学里,校报的影响日渐式微。有些大学的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沦为可有可无的“鸡肋”,节目质量欠佳,师生观看的兴趣不大。很多学校都建立了直接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红色网站”,但内容比较生硬,形式相对单一,效果不是很好,点击率偏低。校园网上人气最旺的地方当属“BBS”,其“掌门人”一般都是学生或者年轻的老师,他们的法学专业知识较少,无法解决学生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校园网络往往更注重信息技术的服务,在内容上只要不反动、不色情、不危害公共安全和不散布非法信息就可以了,很难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起到舆论引导作用。在极具感染力的校外传媒,尤其是校外网络的冲击下,校园传媒越来越不被学生重视,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

3、受众在校园媒体传播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的参与度不强

参与度是强化校园媒体法治理念教育功能的重要因素。大学校园媒体的受众,主要是高校内部的师生员工,其中绝大多数还是在校大学生。处在激烈竞争环境中成长的“90后”大学生,功利性强,对一些他们认为无法直接、快速受惠的教育内容并不欢迎,实用性是大学生在信息需求方面表现出的比较明显的取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的价值指引”,对大学生而言开展法治理念教育,有利于培育他们的守法意识和护法精神,对于养成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无法使学生直接、快速受惠,因此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兴趣不高。另外,校园媒体没有全面深入地关注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缺少同学间的互动,导致校园传媒的传播和教育过程变成单向的信息传递过程,难以发挥出校园传媒的法治理念教育优势。

4、校园传媒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评估反馈环节弱化

反馈评估是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决策的基础,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施有效管理的关键,也是全面总结思想政治教育成败得失的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能割舍的一个步骤。当前高校普遍忽视对校园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评估,对于其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挥状况如何,取得的教育效果如何,没有做到心中有数。一些大学校园媒体工作者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认为只要把有关的法规、政策和学术理论刊登出来,把法治素质的视频资料从电视台播放出来,做一个法治宣传的网站,就完成了法治理念教育。实际上校园传媒载体不同于课堂教学,其教育的对象是不固定的,受众选择接触传媒后,教育传受关系才真正建立。这种松散的关系弱化了教育信息的反馈。如果高校对于校园传媒的引导舆论、教育大众功能不作评估,很少考虑其传播的内容有多少人理解,引起多少人共鸣,达到多大的效果,那么校园传媒法治教育活动就会流于形式,法治理念教育的实效性就会受到削弱。

二、增强校园传媒载体在法治理念教育中实效性的对策

1、重视校园媒体的法治理念教育载体功能,确保承载足量的法治理念教育内容

校园媒体传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内容偏少,主要是因为学校对校园媒体的法治理念教育载体功能认识不足。大众传播具有: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和提供娱乐四种基本功能。学校对校园媒体功能定位偏重于传播信息和提供娱乐,重视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宣传,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为了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真正“进校园”、“进学生头脑”,学校应在校园报刊里开设法治理念教育专栏,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基本内涵、基本要求、重要功能及形成发展轨迹作为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内在关系,把握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的内涵要求,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途径和方式。在校园广播中,多播放学生学习法治理念体会方面的稿件。在校园电视里,多播放体现“公平正义”、“执法为民”题材的影视。在校园网的BBS论坛里,多开展法治事件、现象的讨论和引导活动。

2、加大校园媒体的投入力度,提高校园媒体的品质和可接受性

校园媒体可接受性差,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在基础设施方面,有些高校还没有条件建立校园有线电视系统,有些学校电视台自己制作的节目有限,播放时间也很短;在校园媒体工作人员素质方面,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技能欠缺。要提高校园媒体的可接受性,应加强校园媒体自身建设。一是在校园传媒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设卫视接收系统、闭路电视系统、音像编辑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并维持其良好运转。二是加大校园媒体队伍建设的投入,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引进法律素质高、传媒专业技能强的人才,吸收一部分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具有较高的政治法律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熟悉传媒理论、传媒技术,善解学生的校园传媒队伍。三是加强媒体形象建设的投入,打造具有个性、新颖性、精致性的校园传媒品牌,提高校园媒体的公信力。四是整合校内媒体,组建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统一管理的高校传媒中心,将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等媒体归置为中心所属的分支机构,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各种媒体共生共荣,优势互补,提高宣传教育的合力。五是与校外传媒互动,寻求与兄弟高校间的联合和与社会传媒的优势互补,将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经济与法”等优秀法制节目引入校园。

3、建立激励机制,拓展互动方式,鼓励大学生参入媒体传播活动

校园传媒与其受众在通常情况处于授与受的纵向关系,校园传媒在对待受众时容易产生优越感,甚至有话语霸权意识,侵犯了受众的尊严。在这种关系下大学生只能是旁观性参与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待传播活动,既不评头论足,也无反馈。鼓励大学生参入媒体传播活动,一是应建立传播者与受众的服务性关系,传播者要树立服务意识,自觉深入了解受众在法治方面的愿望和需求,提高受众的参与兴趣。二是应定期举办法治理念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办公室、宣传部和学生工作部门应联合制定奖励措施,对参与活动的大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精神方面奖励和鼓励。三是开展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使学生领悟媒体信息的意义和价值,掌握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四是拓展学生参与媒体的方式,如向学生征招法治栏目(节目)方案,向学生收集法治新闻线索、话题,请学生客串法制节目的记者、编辑、主持人等,使学生在法治理念传播中不只是旁观者,更是合作者,甚至是支配者。

4、建立有效的校园媒体评估机制,完善教育活动基本环节

建立校园传媒法治理念教育评估反馈机制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强化传播者对评估反馈价值的认识,增强校园传媒传播者的评估反馈意识。二是建立一套相对固定的评估办法和程序。从内容上看,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涵,明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是高校法治理念教育的目标。从能力培养上看,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培养法律思维习惯,形成坚定的法律信仰,增强依法办事能力是高校法治理念教育应当达到的目标。从传播学来看,信息的真实性、指导性、到达率(报刊发行量、广电视听率、网络点击率等)、知晓度、理解度、赞同度和追随度等是传媒社会效益的主要评估指标。校园传媒法治理念教育的评估办法应结合上述目标和指标,形成科学评价体系。三是要创造有利于教育评估反馈的条件。定期举行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开放工作邮箱,搭建校园传媒和师生之间沟通的良好平台,保证校园传媒内部信息的流通和反馈的畅通。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M].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

[2]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3] 陈丽:高校校园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4] 黄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魅力中国,2011(2).

[5]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广插学院出版社,1997.

[6] 陈大文: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目标定位[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2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大学生

目前湖南省部分高校在读本科生参与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多数高校管理者缺乏对开展校园体育文化的意识,忽略校园体育文化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只对极少数为在体育竞赛中取得名次奖项而让有限的体育尖子参加体育运动训练和比赛,或为举办体育赛事而进行的体育文化活动;与中小学师资和场地器材等相比,可以说高校实施体育文化建设条件比较优越,但由于高校总人数较多,用于体育文化场地场馆以及活动器材等方面的制约,场馆器械设施的缺失和参与体育文化活动氛围都成为阻碍高校学生参与体育文化的主要原因。

一、研究目的

在现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社会上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尤其对于体育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为广泛,那么高等院校作为培育社会所需要的高等人才的摇篮,学生作为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主体,所以在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同时,如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吸收符合社会发展所需的先进体育文化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学生参与性的提升,才能使体育文化管理制度及教育形式的改革、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各方面整体素质的提升、增强体育文化活动的创新性。如何对高校体育文化管理制度的改革、转变校园体育文化教育形式,提升大学生对体育文化满意度,以及体育物质文化需求等问题的解决是促进大学生参与到校园体育文化中的研究,对高校学生参与体育文化研究提出相应的结论与建议。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为了使研究内容更加全面,通过查阅大量关于高校体育文化知识,认真学习体育教育学,体育文化期刊等书籍,在网上收集相关大学生对参与体育文化现状和文献资料了解,达到充分了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综合所掌握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作为写作的依据。(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高校校园走访,对高校教师及学生进行面对面的采访,提出关于体育教师与学生对体育文化的参与度,以及了解湖南省高校体育文化管理制度及物质文化条件的情况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3)数据统计法。对收集的数据首先用Excel表进行筛选统计,对各项数据进行处理和归纳,用量化的数据分析,找出潜在变量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

三、现状与分析

(1)在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文化因素中,高校领导在管理校园文化中对体育文化管理工作相对缺失,体育管理制度体系不够明确,对体育师资开展体育文化知识教育掌握程握,学生对于体育文化的满意度存在差异,应引起高校领导阶层对体育文化制定长远规划的关注与重视,体育教学师资体育文化新的认识。(2)体育文化教材及教学内容过于陈旧,部分同学对体育文化课程满意度不高,学生缺乏参与体育文化课程的热情,学校应对体育文化课堂创造新的组织活动氛围,重视体育文化理论学习,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文化理论学习的兴趣。(3)学生参与体育文化活动受学生习惯影响,加强体育文化活动的宣传,优美环境的创建等一些必要的措施,还受业余时间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文化活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所需体育装备所支出的比重有比较重要影响。

四、结论

(1)湖南省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整体状况较好,能掌握基本的体育文化理论知识,但体育文化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教学模式传统单一,学生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热情有待提高。(2)湖南省高校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较多,但活动内容不够系统,同时体育理论知识了解需要加强,学校应大力发展学生体育文化理论知识,教师队伍发展具有创新性的体育文化,进而吸引学生参与。

五、建议

(1)通过创新体育文化管理模式,及新型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热情,培养高校学生参与体育文化的意识,弘扬体育文化精髓所在之处。(2)体育文化理论知识不容忽视,开展具有特色的体育理论知识竞赛,发挥高校体育社团的组织能力,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为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文化,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体育人才。(3)加强体育文化所需的物质文化建设,提高体育场地建设的经费比重,使学生顺利参与体育文化活动得到保障,使学生参与体育文化创建更好的环境条件。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法治化 高校 校园文化环境 构建

论文摘要:依法治校是建设法治国家、实现高校依法管理和促进大学生成才的需要。法治化的高校校园文化构建要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入手。

依法治校作为高等学校加强教育管理的必然选择,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些高校受功利思想的影响,注重大学生的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注重制度管理的形式而忽视内容的落实、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校园文化内涵的构建,导致了学校德治与法治建设两张皮,也导致极少数大学生缺失法治意识,产生违法犯罪。如何通过法治化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实现高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与环境育人”的三者有机结合,是当前高校确保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法治化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意义

法治化的校园文化,是高校为了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而通过一系列措施创造出来的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法治文化与教育氛围。建设的意义在于:一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作为政治文明核心的现代法治,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社会正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人们的权利义务观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因而法治建设还没有达到应然的状态。反映在当代大学生身上,是权利意识的浓厚和义务、责任、公德心、法律意识等的淡薄与失落。因此,把作为理性化、程序化的法治理念、内涵融入校园文化之中,促使当代大学生成为法律性格健全的公民,这成为法治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二是学校管理的需要。依法治校的目的是达成理想的法治教育状态,使全体师生在价值观、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上达到民主、自由、理性等与合法性的完美结合,其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当前情况下,随着高校办学理念、教学管理、师生关系等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也出现了师生中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错误倾向。因此,依法治校显得非常重要。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依法治校体现着“刚性效能”,而校园文化则体现着“柔性效能”, “刚柔相济”的两者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合力。三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高校是培养社会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的地方,而知法、懂法、守法是我们这个社会对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但从目前对一些用人单位的调查看,有不少反映大学毕业生自控能力较差、岗位职责不清、尊重他人不够等的情况。大学生首先要成为一个合格公民,才能成为一个合格人才。因此,营造一个有“约束”的和谐校园环境,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法治化的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校园文化是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有机整合。校园的自然环境是我们可以直接看到的、具体的物质方面的设施,属于浅表层次的“硬文化”;校园的人文环境则是我们难以看到的、抽象的规范和准则,属于深层次的“软文化”,也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1.法治化的校园自然环境构建。赋予校园自然环境的法治内涵是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校园自然环境主要如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宿舍等学习生活设施以及校园内的树木、草坪、花圃、假山等绿化设施。就法治化的自然环境建设而言,从建筑物的风格、布局到校园的绿化,不仅应该体现审美价值,而且也应该体现法治文化价值。要把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视作法治教育的载体,通过匠心独运的设计,让建筑、道路、绿化植物等等都来“说话”,使自然环境成为法制教育“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如在橱窗上布置法制宣传标语、在假山处设置教育雕塑、在花圃、草坪上安放警示牌、在自修室悬挂规章制度、在宿舍张贴格言警句等。大学生们在赏心悦目的优美环境中,不仅产生愉悦的审美体验,而且潜移默化地自觉约束自己,从而与优美文明的自然环境相协调。

2.法治化的校园人文环境构建。“以人为本”是法治化的校园人文环境构建的根本原则。高校要从尊重、理解、关心、爱护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出发,加强人文校园建设。第一是教学环境的建设。教学环境主要指的是校风。校风是一所高校精神面貌的体现,反映高校对全体师生的共同要求,也对全体师生产生普遍的约束力和强大的凝聚力、威慑力。校风主要包括干部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干部的作风是校风形成的关键。干部率先垂范,发挥带头作用,能够保证和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教师的教风是校风形成的核心。教师良好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品德塑造。大学生的优秀学风,则是校风形成的标志。因此,具有法治精神的校风建设,就要注重培育如廉洁奉公、以身作则的干部作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教风,勤学善思、多能一专的学生学风。第二是文化传播环境的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报刊杂志、宣传栏、广播站、电视、校园网等都是重要的舆论宣传平台。校园文化作为社会的一种亚文化,必然要受到社会文化的强烈影响。事实证明,对高校校园文化的放任自流,只能使病态文化、颓废文化泛滥成灾。高校是社会文明创新的重要基地。充分运用这些资源,可以形成良好的“小气候”去影响社会的“大气候”。加强校园舆论宣传阵地和文化活动设施和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导高校校园文化,才能创造一个影响社会的良好“小气候”。第三是文化制度环境的建设。校园制度环境是保证以教学为中心的校园活动得以正常开展的前提,是整个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保证。制度主要包括各种校纪校规、制度、公约等,如校训、校歌、大学生守则、大学生日常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等。校园文化制度环境的建设,就是把校园文化纳入法制建设轨道,通过制定校园文化管理制度体系,实现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管理,使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合法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除强化校园文化的行政管理职能外,还要注重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与自我完善的文化活动制度建设,通过如创先进班级、创文明寝室、创文明大学生、创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们的文明素质。

参考文献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4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在育人过程中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与政治素养、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与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紧密相连,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指导他们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但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工作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往往分属不同的部门,缺乏沟通和合作,缺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教育资源不能高效组合,既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又影响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有必要互通有无,加强合作,形成优势互补,从而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双效互动的体现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两者关系相辅相成,具有融通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上的相互渗透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完成高等教育任务的一项根本措施和基本途径。“05方案”以来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因此要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就必须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渗透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支持,引导着校园文化的主流和方向。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应该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属性和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的方针。校园文化强调理想信念教育,注重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其中爱国主义教育是重点,思想道德教育是基础,对大学生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其全面发展是目标。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思想文化也在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坚持不懈地运用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引导学生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促进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这些都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渗入。

(二)途径上的相互补充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主要在是课堂上完成,特别是高校扩招以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是以“大班课”教学形式进行,这种教学途径上的局限性,必然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灵活性受到限制,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受到影响。

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校园文化活动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的途径,参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各种活动,在这种由大学生自己为主体营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以及由大学生参与的报刊、社团及其他科学文化体育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会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充盈着大学校园的各方面建设,从而使得大学校园更富有生机和活力。校园文化活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途径上,由课堂拓展到课外。由于校园文化活动总能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开展活动,具有明显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时代特征,满足了学生自我管理、主动成才的需要,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能力,更陶冶了情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强有力阵地。

(三)手段上的相互融通

我们在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比较注重认知,在认知方法上强调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本身。传统的教学手段强调教育者对学生的硬性灌输,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与意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社会各领域改革的日臻深入,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出现了利益要求和精神需求的多元化。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这种由教育者自上而下的教育和灌输,只强调学习理论的内容,忽略了教育的多

种形式;只强调施教主体的愿望,忽略了教育客体的需求;只强调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一般通过实践参与和自我教育的途径实现。它注重从感性教育入手,结合院系开展的有序而系统化的系列活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实现理性的飞跃。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日趋丰富,有以知识拓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着眼点的学术研讨类社团,有以凸显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艺术类社团,有以奉献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志愿者服务类社团。校园文化活动所具有的实践特质和寓教于乐功能,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泛性和生硬性,增强了其针对性、娱乐性,强调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四)目的上的彼此一致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以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潮及国际敌对势力的能力,它的价值导向功能是教学育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高技能人才,而高技能人才一定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强调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校园文化建设也应体现高职特色,反应高职院校的精神面貌和个性特征,使生活于其中的学生受到浓郁的“大学精神”“高职气息”的熏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它的价值导向功能是文化育人。

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各有特点、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在育人的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就是把当代大学生培育成为四个“新一代”,正如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五四”青年节向中国青年群英会致信中所希望的“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③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在高校育人过程中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两者缺一不可。所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为了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双效互动的保障

近几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日益深化,育人的主渠道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和拓展。而校园文化活动也更加富有生命力,充满了朝气和活力,活动中的系统意识和理性色彩也日趋浓厚。但在两者有机结合,共同发挥育人合力的工作思路方面,仍需探索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笔者认为,要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二者的双效互动作用,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机制的保障

为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的结合,需要建立和健全机构完整、操作可行的领导体制。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成立以主管思想政治工作的书记和分管教学校长为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系部要由党团总支负责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组成院系一级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这样便形成由书记校长领导的纵向机制,又成立了将党、政、团、系联动起来的横向机制。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转,便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教育机制保障。 转贴于

(二)学校制度的保障

在学校领导小组的统一布置下,各职能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学生处、团委、宣传部)和管理部门(教务处、人事处)通力协作,统一协调,共同制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和校园文化活动安排计划,并纳入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使之制度化和规范化。在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可以要将体现共同教育目标的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尽量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讲授过的内容,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又重复出现,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应尽量做到二者在内容上的一致性,形式上的互补性,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衔接,课堂活动与文化活动相互补充,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使教育资源得到最优化的组合。计划实施过程中,既要遵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的要求,又满足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需要,充分发挥二者的双效互动,追求完好的教育效果。

(三)师资队伍的保障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的有效结合,关键是要培养一支优秀的具有战斗力的师资队伍。他们需要有强烈的政治感和使命感,有较为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有良好的岗位素质和相关的知识结构,有对事业忠诚、对学生负责、乐于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随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对师资培养力度加大,两支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在理论素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与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相比,他们的不足在于除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动态知之甚少。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平时经常置身于学生当中,对学生的了解宛若父母和兄弟姊妹,因此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教育能力较强,而且他们直接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制定和指导,有着丰富的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经验。两支队伍可以通过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

可以聘请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整体实施中,作为教学实践环节的辅导教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或直接承担班主任工作,或担任学生社团或学生活动的指导教师,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去,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更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既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又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理性指导,实现教学与学生文化活动的双赢。

(四)育人环境的保障

良好的育人环境,和谐的教育氛围,更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并取得明显的成果。育人环境的营造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作为必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在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过程的实施方面,目前各院校基本上都是统一安排教学;而校园文化活动从计划的制订到活动的开展,基本上都是以院系为单位,因而是相对独立的。这就要求校园文化活动相关部门应统一协调,力求做到全校统筹安排,树立宏观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

(五)考评机制的保障

从目前的考评机制来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是与学校教学考评制度相一致的,考评体系比较完善和规范。而建立和规范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考评体系成为当务之急。为便于考评,应注意校园文化活动考评机制中实际操作的可能性,尽量做到定性分析和定量测评结合,阶段测试和期末评定结合,教师考评和学生评价结合,制定完善、合理的考评标准。其中明确考评中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最终目标,以高职学生认知结构作为考评依据,坚持考评中客观开放的原则,制定考评中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指标,成为完善考评机制的题中之意。

[注释]

①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Z].2004-12-13.

②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OL].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1226&infoid=14122,2005-03-02.

③胡锦涛.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N].人民日报,2007-05-05.

参考文献

[1]官秀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2]张红.结合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搞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职业圈,2007(11X).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互动

一、研究概况

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的刘渤于1996年在《青年研究》上发表了《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一文,提出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心理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要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先导。

2004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要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以此为契机,一些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开始结合校园文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国内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重要性研究

一方面一些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作了有益的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指明方向,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对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作了有价值的研究,研究者一致认为,校园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作用。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有效的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关系的研究

许多研究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是两个完全不同、相对独立而又完整的体系,但两者存在必然的联系并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研究者一致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通过校园文化工程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互功能的研究

研究者一致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政治导向及激励功能,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情感陶冶、行为规范、心灵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功能。

(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对策研究

一些学者提出通过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

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总之,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尤其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指导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而言,对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研究尤其是针对高职办学特点的理论研究薄弱

首先是理论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的表述比较混乱,缺乏统一的相对科学的界定;其次,大多数学者对二者的研究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表述上,理论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再次,目前大多注重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或者着眼于二者的作用等功能的研究,对其互动方面的研究涉足甚少,在目前众多研究文献中,将关注点明确定位于“互动”的研究还仅见于王伟等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王艳等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作用》以及陈啸吟等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互动研究》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主要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辩证关系及二者互动的作用,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但有关二者互动的其他重要问题诸如二者互动的体制机制,互动的主体,互动的途径方法,互动的效果评价等均为涉及;最后,目前虽然许多高职院校为了丰富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去,但这些活动大多处于感性阶段,一些有价值的值得推广的做法缺乏必要的理论总结和经验提升。更缺乏将理论引入到实践中,成功指导实践的经验。因此目前我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实践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和理论指导。

(二)研究方法手段单一

大多采用思辨的方法,重理论轻实证,只有定性分析,缺乏定量分析,使其研究结论缺乏科学依据。

三、后续研究的建议

鉴于研究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和不足,今后学术界在研究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问题上,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充实研究队伍

形成高水平学者、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和管理者多方参与的研究梯队,提高研究层次和研究水平。

(二)要扩大研究范围

如应注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资源的开发和整合研究,注重理论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三)要深化研究内容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的对策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设想和建议上,对策应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

(四)完善研究方法

研究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问题要取得新的进展,不能空谈理论,不能闭门造车,在研究方法上应注重调查方法的运用,只有进行深入的调研,掌握丰富的、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才能提高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从而提高研究成果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德,吴建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 李金英.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

[3] 王伟,自正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0).

[4] 于松.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兼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5] 龚明生.试论新时期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工作中的地位与功用[J].科教文汇,2006(03).

[6] 颜善文.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0).

[7] 张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高校德育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8(05).

[8] 吴继峰.以文化校园理念为先导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4).

[9] 陈啸吟,徐国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互动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09(12).

[10] 王妍,于珊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教育观察,2011(01).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6

关键词:校园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a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345-0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活跃校园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办好有特色学校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在国家着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承担着主渠道和主阵地的角色。然而在两项任务进行过程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校园文化受学生价值体认差异影响而难以达成共识,校园文化的传播缺乏有效的载体,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面临着形式单一、实践教学匮乏的瓶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急需寻找提供新的方法和资源。然而二者之间恰好可以形成优势互补,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但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工作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往往分属不同的部门,缺乏沟通和合作,教学与管理割裂开来,各司其职,教育资源不能高效组合,既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又影响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

因此,在我国大力倡导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针对实际工作中的现状与工作需要,寻找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的途径具有十分深刻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试对此问题做以探讨和研究。

一、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一)二者育人的根本目标一致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也称学校文化。它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课内和课外文化思想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通过师生互动得以体现和形成的,渗透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从构成来看,校园文化包括外显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也包括内隐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它是学校优良传统的结晶,是学校建设的灵魂,是决定学校兴衰的重要因素和维系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校师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生活方式、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等各方面。高职院校在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都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要举措之一,希望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将学校打造成文化养成之地、文化交融之地、文化创新之地、文化传播之地、文化引领之地、文化交流之地。这些既是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之一。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课。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的教育以及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与政治素养、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是文化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导向功能是教学育人。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各有特点,侧重不同,但是在育人的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就是把当代大学生培育成为四个“新一代”,即“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

(二)二者内容交叉,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健全的、开放的、自由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上具有交叉性,形式上具有重合性,例如,校园文化中传达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等等观念正是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也是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常用的形式,如爱国主义的演讲,三观教育的讲座等等。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在高校育人过程中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两者缺一不可。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途径、有效载体和取得成果的重要保证。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主题思想和内容支持。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有机地结合,可以互通有无,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水平。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的实践价值

(一)加强学生对学院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慢慢实现的,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想观念存在差异,因此对于校园文化的感悟和理解也是不同的,因此也需要必要的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恰好可以满足这种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将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融入课堂,给予学生明确的分析和指引,可以加强学生对于学院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使学院文化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二)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取得了很大成绩,学科建设不断推进,教材建设取得成效,教学方式方法逐步改进,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够,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门未能与其他工作部门一起建立教学、管理、服务等综合育人的良性体制,理论教学和环境育人未能有效结合,未能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领导向作用和全程覆盖作用。而此次课题中提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的有效结合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个全新的视野和方向,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开辟了新的教学资源,能够开启思政课教学的新局面。

(三)提升学院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品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从理论到实践”,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校园文化注重“从实践到理论”,即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提炼、总结出理性知识,验证和发展科学思想。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举办提供了更多符合时展的主题思想和内容支持,能够有效地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性,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品质提升是极大的促进。

(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我院一直强调全员育人的理念,就是要将各部门结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共同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将形成理论育人、实践育人和环境育人相统一的有效机制,营造育人的良好氛围,改变了以往教学与管理割裂开来的局面,将有效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和水平。

三、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的途径

(一)校园文化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

1.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增设一定的学时,设置教学专题,向学生介绍本校校园文化中的精髓(如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使学生直接的触碰到校园文化的内涵深处,并将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展现给学生,引导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有意识地发现和领悟校园文化的内容。

2.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积极渗透校园文化的内容,包括学校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理想信念等,使校园文化中坚持的主流思想和精神在学生的生活中时刻闪现,潜移默化的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

(二)将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形式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与本门课程内容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要求学生在学期内主动去参与实践。并要求学生在活动过后结合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提交活动的心得体会,作为实践考核的一个部分。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更加留心,注重体会,避免了应付了事走过场的现象,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效果,也可以实现理论教学的应用性。即可以减少教师自行组织实践活动的麻烦,避免重复劳动,也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保证学生可以有充足的精力完成各项活动。

(三)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形成工作合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部门因为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理论层面上具有优势,因此可以充分发挥这一特点,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和具体意见。尤其是在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题和具体形式的设定上,可以与主管部门共同研究,群策群力,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效果,实现理论育人、实践育人与环境育人的有效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岩.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二识[J].江苏高教,2006,(2).

[2]吕广南,罗丹桂.对高职“两课”问卷调查的分析和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3]朱振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6,(5).

[4]覃晓晗.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拓展——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论议[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0,(6).

[5]于松.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兼论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6,(7).

[6]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7]张红.结合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搞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职业圈,2007,(1l).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7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大学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近年来,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国内高校系统推进了以营造良好校风、创新文化载体、完善制度保障为主要内容,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满足校园主体即广大师生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在提高校园主体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校园主体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其中,笔者所在的西华师范大学也进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营造良好校风,培育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包括校园主体的群体心理、行为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哲学理念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才能鼓舞人,健康向上的校风教风学风才能熏陶人。

第一,学校以“勤奋、求实、敬业、创新”为校训,坚持“铸魂励教、陶冶化育”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服务导向,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学校将科学与人文的有机融合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相继开设“西华师大讲坛”“基础教育论坛”“校内专家讲座”“外聘专家学术报告”“校友论坛”等主题讲座,努力夯实师生科学人文素养。第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实践《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广大教师学习、宣传和践行中实现了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坚持每年评选师德标兵、教学名师,大力推进质量工程,形成良好师风,引领浓厚学风。同时,大力弘扬孝文化,推荐在校大学生当选四川省第二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引导师生常怀感恩之心,常思回报之义,传承孝老爱亲优良传统。此外,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营造优良校风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第三,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托,学校充分利用校史资源和地方文化资源,开展校史校情教育,发掘以《三国志》作者陈寿为代表的三国文化历史底蕴,利用毗邻邓小平、、张澜、罗瑞卿故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演绎以大木偶为代表的川北传统文化经典,推进高雅艺术和传统文化进校园。

创新文化载体,丰富物质文化 第一,努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活动,加强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积极创建文明健康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丰富校园的文明内涵,如树立寓意文化传承和尊师重教的孔子塑像等。第二,以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要节庆日等契机,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师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结合。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主题教育活动等,组织开展七一、五四表彰先进活动,积极营造活动气氛;组织开展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建校周年纪念活动,进行爱国爱党爱校教育;组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国情和形势教育;组织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月、日活动和敬老月活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组织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结合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要求,开展“12.4”法制宣传日活动,积极推进学校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第三,继承和创新活动载体,形成周周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从1991年开始,学校坚持每年3月举办马克思主义宣传周活动,纪念马克思逝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坚持每天升降国旗活动,和国旗班选拔训练活动,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举办承办抗震救灾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专场、文建明先进事迹报告会,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元旦新年晚会,以及学生社团组织的各类文娱体育活动,让学生展现才艺、增长才能;不间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进行心理咨询与测量工作,维护师生心理健康;举办新生篮球赛、教职工篮球和排球联赛、田径运动会、元旦校园环跑活动、女职工“三八”节登山活动、教职工双扣比赛等,增强师生体质,增进友谊。

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制度文化 第一,不断完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和工作体制机制。围绕转变办学观念,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明确学校发展规划与办学定位,坚持和创新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等方面,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管理和工作体制机制,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日常工作科学有序开展。第二,努力形成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合力。按照在内容上配套,在思想上协调,在价值导向上一致的要求,努力形成体制机制合力,使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服务服从于学校教学科研中心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掘学校师生员工的内在潜力,使学校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推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第三,抓制度落实,注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取得实效。制度落实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执行。按照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制定科学、实施可行的要求,明确各部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职责,制定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考核机制。理顺校属各部门关系,营造合作共事、齐抓共管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推进各部门根据学校整体规划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和落实出本部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规章制度,发挥本部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能动作用。报道先进典型、宣传优秀事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完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舆论引导机制。只有营造出抓落实重执行的氛围,才能推动校园文化制度和建设站在新起点迈上新台阶。

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思考

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经验,也暴露出相当问题。这需要深入思考应对之策,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科学发展。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其一,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大学校园文化,要认真落实和反映“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的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其二,坚持正确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和弘扬校园精神。近年来,普通高校对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断深化,以校园文化建设扩大学校行业影响力和社会辐射面的动机不断强化,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注重校风教风学风作风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科学研究和经验交流,努力培育和弘扬“特色鲜明”的大学校园文化精神。其三,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精神培育的重要载体,对于满足师生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净化和提升精神境界、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提高师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是认识上有偏差。①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对象和主体存在片面认识。无论是建设实践还是理论探讨,都有把大学校园文化的对象看成只是学生、建设主体认为只是学生工作部和校团委的情况不同程度的存在,校园大文化视野缺失。②对教职工在大学校园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和重视不够,对教职工的文化需求的满足、在文化建设中提高自身素质、发挥校园文化的积极引领作用都存在不足;③对校园文化建设支持不够、对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引导不力。二是知行结合松散。这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地表现在过分注重功利主义。上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从理论上普遍认识到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很多高校能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提出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着知行脱节问题,以科研成果抄袭剽窃、滥发毕业证为代表的学术道德失范和诚信缺失,以至于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不协调、效果有起伏,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科学发展速度和水平。三是认同偏低。整体上,在师生中叫得响、在社会上影响大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品牌还很少。同时,利用网络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不够,对师生文明上网的教育和引导乏力,缺少自由、真实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在信息收集处理、科研辅助、学习辅导等方面尚有潜力可挖。四是投入相对滞后。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投入相对处于滞后状态,无法满足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制约校园文化各项功能充分发挥。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 体育 教学 校园文化

一、研究目的

高校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开展体育文化无疑对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一定的感染性、教育性和知识性。校园体育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学生的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和人生志趣,它是校园的人文精神核心,是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后的产物。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及相应素质教育改革的旗号,开展校园文化与否的思考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否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良好体育锻炼的习惯及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此篇文章通过查阅大量数字图书馆、各种期刊及相关文献的相关材料,同时浏览了各高校目前校园文化开展现状的相关报告;有选择的阅读了相关理论的文字资料及数据统计与分析,从而彻底、全面的了解了开展体育运动在促进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相关作用和意义从而为本篇文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调查法

通过对最近时期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现状,形式及成果的走访调,得出相关数据与结果,在进行严格谨慎的筛选分析后,结果形成了一定系统的数据理论,从而为此篇文章的撰写打下了良好的实证基础。其中部分包含经过严格审核和精心设计而成的问卷调查,它有选择的调查了一些具有典型特征的受访者。通过回收问卷,分析数据及整理和总结得出了相应的一些结论和建议。

(三)经验总结法

本文将日常教学生活中有关学校开展体育运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情况进行总结并根据日常的体育教学经验、相关方法及个人感悟进行整理分析,使其更具有条理性,从而上升为理论层面,更好的为本篇文章的研究内容服务。

三、结果与分析

(一)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活动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课时相对较少,而学生在课后锻炼的时间也很有限 ,由此就造成很多学生每天锻炼的时间不够,从而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经过调查,在所有被调查的对象中,有86%的人每天锻炼的时间少于40分钟;而锻炼时间超过40分钟的仅为14%。这其中,男生的锻炼时间普遍超过女生的锻炼时间。而通过调查,学生参加校园体育活动的途径也相对传统、单一。如:慢跑、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及散步等。

(二)大学生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体制和运行机制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相应成立了一些体育社团和俱乐部。这些社团及俱乐部的形式相对多样化,发展也较快,但是由于师资力量和场地等多方面的限制,目前各地区的体育社团和俱乐部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如体育组织的注册状况相对混乱,而在制度和规范上相对欠缺,但它无疑是在不断完善的。在场地方面,经费来源方面及体育社团、俱乐部与各级体育相关部门的联系方面也有待改善和加强。

(三)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习惯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的衔接并不是非常紧密,这其中,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和习惯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经过调查发现,多数学生的体育习惯长生在中小学时期,而在高中和大学时期,个人的体育习惯基本确定。而大学期间学生锻炼行为多为了增强体质和健康。其中女同学在美体与减肥风潮的催动下,运动量有所增加;男同学则多是以消遣娱乐为主要目的。锻炼的时间一般以体育课为主,但由于大二之后就没有体育课,再加上课业上的负担加重,学生锻炼的频率又相对下降了。而调查还发现,在各高校中,理科类学校的学生的锻炼频率和意识明显大于文科类学校的学生。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学校规章制度的矛盾性

如今随着高校体育文化的迅猛发展,它与学校原本存在的规章制度发生了一些矛盾。由于一些学生活动太过情调个性,开展起来相对自由放松,而这与学校相对陈旧的规章制度有所抵触。当然,学校体育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规章制度的约束作用,所以在新时期,我们更要努力处理好两者的制约平衡的关系。

2.校园体育文化与外部社会潮流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如今不光是在校园内体育文化迅速发展,在外部社会体育锻炼的潮流也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但在这其中,外部体育潮流与校园体育文化也有一些碰撞,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如校园体育文化的良好开展,可以很好地促进外部社会体育潮流,好的体育意识能够受益个人终身。而外部社会体育潮流的良好发展也可以带动校园文化的发展,给校园体育文化带来更多的灵感和新活力。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