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网络学习汇报8篇

时间:2022-04-21 22:44:51

网络学习汇报

网络学习汇报篇1

关键词: 中小学生 网络词汇 使用状况 影响因素

一、引言

随着上世纪末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兴起,整个世界逐渐被网络联系起来。进入21世纪后,网络作为“第四媒体”迅速崛起,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际平台。根据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下简称《报告》)公布的数据,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4.85亿,互联网普及率已攀升至36.2%。

在互联网络的特殊环境下,一系列极具特色的交际手段相继涌现出来。从最初的论坛,到后来的即时交流工具,再到近来兴起的博客和微博,人们通过网络进行交际的手段逐渐多样化。新的交际手段的诞生也逐渐开始影响我们的语言生活,由网络技术词语、网络文化词语和网络聊天词语形成的一批网络词语逐渐流行开来。

图 1

《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网民的年龄结构中,有26%是10至19岁的未成年群体(见图1)。位于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基本都是中小学的在校生,他们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比较容易受到网络语言的影响。近几年来,各地相继出现学生使用网络语言“考倒”老师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学者开始关心网络语言对中小学生语文教育的影响。如陈梅(2005)通过对比区分中学生网上网下的语言使用为语言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王炎龙、邓倩(2008)通过研究未成年人接触网络媒介的行为以及网络语言的认知分析,对网络语言的传播和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进行了探索;刘鹏建(2009)通过调查的方式研究了网络语言的产生传播机制及可能造成的影响;桑宁(2010)则调查了学生、教师和家长等不同群体对网络语言的态度。有关网络词汇对中小学生语文教学的影响和不同群体对网络词汇的态度的有关研究还有很多,不过目前对网络如何影响学生网络词汇的学习和使用的研究还很少,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之间的对比研究尚未涉及。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赤峰市和湖北省黄冈市共六所中小学的600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更加客观的数据分析指标和计量方法,考察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网络词汇的使用状况,对其网络词汇的学习、使用的相关影响因素也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二、问卷指标与设计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对象包括小学生与中学生,年龄在12岁至17岁之间。学生来自于中等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共涉及10个班级(其中小学4个、初中3个、高中3个),发放问卷共计652份,所有问卷均现场发放,现场回收,最后得到有效试卷638份,回收率97.8%。问卷除包含年级、年龄、性别、上网频率、上网用途等问题外,其余主要内容是为113个网络词语打分。打分分为三级:认识且使用过,计2分;认识但未用过,计1分;从未见过或不知其义,计0分。考察指标与设计方法如下:

(一)习得和使用。

“习得”这个词在语言学界有很多定义,我们这里使用的“习得”与“使用”是相对的,习得是学习理解某一类词汇,使用则是在习得的基础上对这一类词汇的实际应用。“习得”和“使用”的概念通常被用在方言研究中,用来考察一类词汇在群体中的影响情况。我们认为,群体在习得一类词汇时,往往有一个从习得到使用的过程,这一点在网络语言中极为合适,因为网络语言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新颖,这种新颖感也可以理解为陌生感,它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的,也不能应用到所有场合中,所以网络词汇中习得和使用的区分比较明显。我们认为,群体使用率较高,说明该类词汇在这个群体中具有活力;如果习得率高但是使用率低,说明该类词汇在这个群体中并未得到广泛使用,缺乏实际应用。在调查中,我们为每个词都设置了三个级别,分别是未习得(0分)、习得(1分)和使用(2分)。

“习得”和“使用”可以用来考察一个人使用网络词汇的情况,也可以考察词被使用的情况,这在我们的数据统计中分别是得分矩阵的行和列。

(二)习得使用状况的期望。

一般调查均采用平均值表示整体状态,我们这里采用期望值作为评价参考。我们从动态的视角考察网络词汇在群体中的习得使用情况,认为群体成员遇到的每个网络词语是随机的,我们把调查问卷中的每个词作为进行最大似然估计的样本,采用期望值作为我们考察群体成员习得使用网络词汇的指标。由于我们采用0、1、2三个值进行打分,因此平均期望会落在0到2之间。我们认为,平均期望越接近0,该群体习得网络词汇的水平越低;平均期望越接近1,该群体习得网络词汇的程度越高;平均期望越接近2,该群体使用网络词汇的程度越高。

E(X)=■=■

(X:被调查词或被调查对象,NA:X的数据总项数,N0:得分为0的项数,N1:得分为1的项数,N2:得分为2的项数)

(三)习得率和使用率。

我们在分析词语在群体中被使用的情况时,加入习得率和使用率两个指标,用来进一步分析。习得率是词语在群体中被习得的比率。我们用下面公式表示:ER■(X)=■=■(X:被调查词或被调查对象,N■:X的数据总项数,N■:得分为1的项数,N■:得分为2的项数)。使用率是词语在群体中被使用的比率,用下面公式表示:R■(X)=■。习得使用率:被习得的词在群体中被使用的比率:Rul(X)=■。习得率和使用率分别表明词语在群体中习得和使用的情况,习得使用率可以反映词语在群体的活力,判断群体使用者是否积极使用网络词汇。

网络学习汇报篇2

1.1传递最新的英语资讯

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是网络信息时代的一大特征,信息的速递和更新也体现在语言的学习中,因为语言是信息传播的载体。网络的发展使得很多的资讯能够迅速地传播开来,最为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很多互联网语言也在人们生活中被大量地使用。在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中也要关注互联网上的更新的英语词汇表达,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反之,脱离了时代步伐的英语学习就不能学到最地道的表达和沟通方式。英语语言的教学内容就需要与时俱进,选用一些最贴近实际和实事的英语词汇和文章,让学生通过最新的资讯掌握相关的词汇,让学生学习词汇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应用这些词汇表达当下的热点问题,让英语的应用效果一并得到增强。

1.2创建交互式的学习环境

互联网为英语学习提供了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交互式学习就是资料的共享、互通有无,学习热点的讨论,信息公告等。很多学校为了给学生营造英语交流的环境特意举办了类似英语角这样的活动,但是这样的活动会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通过互联网,很多英语交流可以轻松的得以实现,比如各大英语网站的在线讨论小组,qq英语交流群以及师生之间用Email、微信形式进行英语问题的探讨等等。在过去,互联网没有那么普及的时候下载学习资料需要购买书籍和光盘,资料的共享也需要携带光盘进行刻制,而且互联网环境下不仅是网站上的学习材料,包括这些讨论和学习的材料还可以按需求下载。如此一来,英语词汇的实际强化运用和交流就显得更加的方便自如。

1.3提供丰富的阅读内容

网络上的信息是十分丰富的,而且用户可以信息的海洋里面进行检索自己需要的信息。互联网对信息的云储存使得全世界各种类型可以轻松的获取,包含了天文地理、经济政治以及休闲娱乐等信息。而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取很多的英语阅读资料,比如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经济学人等等有名的报刊网站会提供大量的文本、音频和视频。英语词汇的学习离不开英语资料的阅读,互联网为英语学习提供了浩如烟海的英语阅读资料,会很好地促进英语词汇的学习。

2网络环境下的新型词汇学习策略

2.1利用网络增大输入量

2.1.1利用搜索引擎和语料库词汇的学习

一方面是学习词汇在母语中的等同物(equivalent)、发音、拼写、变形以及词性等;一方面是词汇深层知识,比如词根的使用,使用的语境,词汇的来源等。互联网提供各种词汇的语义,词源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等信息,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检索自己掌握的词汇,有的英语词汇软件包括一个巨大的英语词汇语料库,该语料库还有单词记忆系统,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按时提醒学习者进行词汇的复习。

2.1.2利用各种媒体

增加视输入量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是循序渐进的,学习词汇的后头几小时遗忘最快,随着时间的推延,遗忘越来越少,学习词汇的过程中要利用这样的规律,所以要对学习的词汇进行有规律的复习,进行大量的、反复的视听输入,词汇在大脑中不断的刺激有利于加强记忆的效果。传统的词汇记忆就是看着白纸黑字一个个的背诵,而网络环境下,各种题材和形式英语词汇输入极大地提高了词汇的掌握效果。比如各种随身听,电子词典,手机,电子阅读器以及电脑等。随着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现在手机上随时可以下载各种软件,比如中国日报阅读软件,词典软件,以及视频软件等。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的通过它们来进行词汇的学习,如查询单词软件、听英文歌曲、看电影对白以及阅读英语新闻等。

2.2调动多种感官参与

拓展输入渠道单词的记忆光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学习英语词汇要掌握一定的策略,既然网络提供了大量的词汇学习材料,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大量地使用这些工具,运用各种感官对其进行有效的记忆。网络的发展为学习提供的便利随处可见,比如很多游戏就英语单词为主题,很多英语音频不仅可以附带文本阅读模式还有听写模式,而且现在很多的词典软件不仅提供了可检索的语料库,还提供了容新颖丰富,语言地道分类词汇记忆库。学习词汇的各种练习方式有趣又有效,这都是提高词汇输入的有效措施。

2.3充分挖掘无意记忆的潜能

从词汇记忆的各种策略探究结果来看,无意识记忆是巩固所学词汇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有意识的安排时间进行词汇的学习是必要的,但是无意识记忆的效果则是不可忽略的,这种无意识记忆不会让人感到疲劳和厌烦,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巩固知识,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节省精力。

3增加语言输出的量

注重输出的参与程度记忆的关键在于提取,词汇的学习效果不在于背诵、记忆了多少词汇,而是真正能够应用自如的词汇有多少。任何语言习得的过程是一个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双向过程。但是输入不代表能够输出,输入了词汇还需要大量的输出实践才能将词汇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输出训练就是提高英语词汇在表达应用中的流利程度。过去对英语的输出检测主要是口语课和作文课,而现在的网络环境为英语语言的交流提供了虚拟的、开放的、互动性的学习平台,使学生除了通过课堂,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词汇学习;利用聊天工具输出语言,各种喜欢网聊的学生可以通过组建QQ聊天群,邀请志同道合的学友用英语聊天或进行单词比拼。QQ上聊天主要就是内容的表达,不用担心说的语法、拼写的错误,畅所欲言。这样有利于培养英语语言思维,在随意的表达中词汇就被记住了;博客的利用,Blog是可以记录日常生活动态的地方,使用英语写blog可以帮助自己训练英语表达,对以前学过的词汇知识进行加工利用。除此之外,遇到好的词汇学习资料还可以转发或者收藏起来,方便以后查询使用;利用手机,智能手机的发展对于人们当下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时巨大的,英语多媒体学习可以通过手机随时进行,自我参与程度高,记忆效果好。

4结束语

网络学习汇报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党建网络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喜好新事物,喜欢新方式,因此,当今各个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就需要不断探索新道路和研究新方法。为此,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形式,创建“党建网络”平台,开展党建工作,实现为学生党建服务的新模式。网络党建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技术支撑,利用网络环境进行党建工作信息,开辟网络党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专栏等党建平台阵地,同时将大量频繁的党务管理和日常工作在网络上实施,实施数据库化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党的建设工作和管理服务的综合运行新模式。

一、创建“党建网络”平台,增强了学生入党的积极性

主动利用校园网络的覆盖,创建“党建网络”平台,吸引学生党员和学生积极参与“党建网络”活动之中。通过网络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于一体,手段丰富多彩,效果生动形象,增强了网上党建工作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也拓宽了党建工作的受众面和参与性。网络的互动互式沟通将吸引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在思想碰撞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引导。传统的党建宣传工作形式单一和受到时空的限制,网络具有超时空、全天候性、同时共享性、即时播发性和快速传播性,使党建宣传工作得以经常化,从而突破了时空界限和形式单一。网络传播信息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人人都可以获取,改变了以往党建工作只能通过座谈、开会进行交流的模式,使更多的学生通过网络参与党建活动,通过网络了解入党程序以及学习先进的思想理论知识。同时,进一步拓宽了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群众之间沟通交流的渠道。

“党建网络”平台的创建,创新了思想汇报方式,实现思想汇报进网络,打破传统的思想汇报仅向组织汇报的方式,在网络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包括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学生,都可以将自己的思想汇报放到“党建网络”平台中的“思想汇报专栏”和“心得交流专栏”供学生学习交流,听取意见。

广大学生通过“党建网络”平台与党员的交流增强了对党的认知和认同;通过对党史和优秀党员事迹的学习,加深了对党的了解和热爱,提升了学生入党的积极性。

二 、“线上线下”相结合,完善了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继续教育工作,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完善了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不断加强他们的党性和思想觉悟。

支部充分利用网络,将组织生活的形式向网络延伸,设立学生党员教育栏目、建立网络党校等。根据学生和党员对党的理论和政策学习的需要,网络党校中开设“党的建设”、“理论研究”、“社会热点探讨”以及“视频学习”等等;还开展网上专题讨论、网上调查、网上咨询等活动;通过“网上党校”和党建活动小组,在网上开展丰富的征文大赛、撰写博客、党建知识竞赛等,增强党建网站的服务功能。

“线上党课”平台,一个内容丰富的党知识理论学习平台,诸如“党员先进性教育专栏”、“理论学习专区”和“网上红色旅游”等学习平台,给党员提供大量详实丰富的继续教育资料,还包括大量的图片资料,这些生动而丰富的学习资料将积极推动党员的理论学习,也有利于形成党员学习的长效机制,从而深入推进党员先进性教育。建立“网络党支部”,开辟支部留言板,支部成员可在网上直接对话,达到沟通思想、交流信息的目的。在学习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多采用“讨论会”的形式,鼓励每一名党员表达真实的意见和想法,通过思想交锋,变传统的单向灌输为多向互动,促使他们主动思考,提高理论水平。

“线下党课”通过利用每周的班会活动和双休日活动时间,开展宣传、实践党的思想和党建工作教育,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了一系列健康向上的党员活动,如新老党员联谊文艺汇演、党员与非党员结队帮带,党建知识竞赛,通过一些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把学生引导到学习党建知识,讲党理论的道路。

通过建立“线上党课”、党员电子信箱、党员微信群等等“线上党建”平台,与“线下”的课余党校的党课实现了“线上和线下”党课的有机结合,完善了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

三、建立数据库,提升学生党员管理水平

学生党支部建立数据库,实现数据化管理,实施自我管理,自我维护,提升学生党员管理水平。党员数据录入后,各党支部可随时将转入或转出的党员从数据库中删除或录入,特别对毕业生党员就业或深造后的组织生活方式、联系方式等,通过网络即时统计,基本实现党员的动态化和网络化管理。其他党支部可查寻本党支部的所有数据信息,上级组织部可查寻每个党员的数据信息,还可查寻总数据信息。以往的大学生党建管理工作模式都通过纸质的,一层一层的信息流通,不经意间浪费了大量时间,并且阻碍了某些问题的及时解决。建立数据库,实施党员管理的数据化管理模式,既节省时间,又可随时咨询和查询相关问题,一些常规性的工作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解决。

此外,数据库管理工作者由专门的党员老师、辅导员以及学生党员骨干负责组成。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多,能及时把握学生党员的思想特点和成长需要的信息量,其在数据库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学生党员的积极参与更是有效地实现了学生党员之间的互动纽带,广大学生党员参与过程中,可以不断优化党建网络数据平台,可以及时调整数据库信息内容。

综上所述,学生党建工作网络化机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思想建设方面,通过党建网络实施加强党的理论宣传,递交思想汇报和心得体会交流;在组织建设方面,通过党建网络的“网上党校”实现对积极分子、发展新党员、预备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在制度建设方面,通过“党建网络”平台实现思想汇报检查与统计,发展对象公示、党员转正公示、党员教育与管理等等。因此,“党建网络化”是一项全新的实践和探索,在实践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探索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新途径,开创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洪小潞.推进电子党务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7).

网络学习汇报篇4

论文摘要:在互联网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称为网络交际语言,随着网络交流的普及,这种原先只存在于网络之中的新语言现象就迅速发展开来了。目前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大部分都局限于对网络语言的构词特点等层面的探讨,而对网络语言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对社会群体的影响以及对汉英语言发展的影响这些方面的研究相比之下就少得多了。本文旨在通过探讨,进一步了解网络语言背后的文化心理特质,以便于社会文化工作更好地开展。

1.词汇的创新和变异

网络语言是通过网络来传播的,是网络的催生物,所以网络语言的发展与因特网的发展是同步的。据统计,目前网络交际中较常用的“网络语词”已超过2000条。

这中种被普遍使用的语言有什么特征呢?本文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谈谈网络交际语言在构词,语法等方面最显著的一些特征。

首先,网络语言最明显的特征是词汇方面的创新与变异。这些新词主要通过缩写、谐音等形式构成,包罗万象。

1)缩略与简化:主要包括首字母缩略和截短词。

<1>首字母缩略

如汉语里,lp(老婆),bt(变态);

在英语里,bf(boyfriend),dl(download)。

<2>截短词

主要由汉语拼音或英语单词截短而成,如re(respond),ft(faint)等。

2)谐音字:谐音包括很多种,主要包括英语单词的谐音,字母谐音,数字谐音以及混合谐音。

<1>英语单词的谐音

如u(you),oic(oh,i see)等。

<2>字母谐音

主要是用字母谐音来简化某个词语,如gg(哥哥),tmd(他妈的)

<3>数字谐音

如886(拜拜了),7456(气死我了)

<4>混合谐音

顾名思义,就是汉字,英语,数字的混合谐音。

如b4(before),2night(tonight),3ku(thank you)

以往对网络语言构词特点的研究概述了网络交际语言的很多构词形式,比如说“汉字新词”、“旧词义变”、“谐音造词”、“字母缩写”等。这些构词形式所体现的网络语言的特点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简洁随意,诙谐幽默,形象生动,灵活多变创造力强,影响大。

2.隐含的社会文化心态

网络语言产成的根源是什么呢?网络语言背后的文化心理特质又有哪些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1)效率意识?节约时间和上网费用

改革开放的时代崇尚效率,市场经济的竞争促使人们注重效率,时间就是效率,速度就是效率。在网络的论坛和聊天室时,提高文字输入速度,主要是为了节约上网费用。网民群落对一部分汉语和英语词汇或句子进行改造,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使语言变得更加简单,以方便和适应网上交流。

2)平等意识?掩饰个人身份、年龄、性别和语言习惯

因为网络空间是虚拟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在与别人进行交流时,无须甚至也无从考虑自身以及对方的年龄、学历、知识、社会地位、财富、外貌和健康状况等。但是,这些条件在现实的交流形式中往往是无可回避的。所以大多数人愿意以另一种专用的语言与人聊天交流,网络语言就应运而生。这样参与网络交流的人就可以处于一个相对平等的位置,与其他人进行任何问题的探讨

一般来说,年龄层次在18—25岁之间的学生阶级在网上比较受欢迎,所以在网上人们为了得到平等的待遇,有不少人的信息栏的信息并不真实。另外,网上女性比较受欢迎,一些男性为了寻求平等,借由线上的角色扮演成女性,来享受当女生的特权。

3)反叛意识?青少年蔑视传统,崇尚创新的反抗心理

网络语言的使用主体是青少年,这是一个生理心理都迅速发展且矛盾重重的群体,凸显个性,追求创新、寻求刺激也因之成为青少年共同的人格特征。

青年人特有的反传统性、对权威以及一切固化的标准的鄙视、拒绝和挑战,提供了语言不断裂变的永恒动能和无限可能。青年人用语的不规范,一是由于他们的好奇心理,普遍地寻求刺激;二是现在的教育体制的负面影响,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致使学生思想上的过分紧张和压抑,也促使他们寻求另类的语言表达,以获得内心压力的释放和解脱。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青年人常常希望自己成熟,获得一种成人感,因此,他们常以出格的表达来达到一种放松,并期望以此体验一种快意。

4)崇“洋”意识?社会时尚和从众

向西方的学习我们民族从上个世纪初就开始了,改革开放是有一个高潮,程度更深范围更广,对外语的学习也更为重要,西语(主要是英语)成为先进科学技术的语言标志。在网民中,学历层次越高,他们受外文化的影响就越大。社会主导文化理念中对外语学习和外文化吸收的重视,对人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人们普遍形成了崇尚外语和外文化的观念。因而,在网络交际中,使用外语已成为一种时尚,特别是那些学历层次较高的网民,以此来展示自己的文化个性和文化身份。由此,出现了大量的英文缩略语、缩略短语、缩略句以及汉、英、数字夹杂的变异组合。

5)表现意识?网络为网民的民间智慧提供了客观条件和话语阵地

在网络上,用新奇而有趣的语言,比较容易吸引别的网友的注意;网络上的交流多为简单的短文,没有什么回味的余地,而在这些细节上动些脑筋就成为了让文章更为耐读的一种方法。常见的如“一见(键)钟情”,“一往(网)情深”,“可爱(可怜没人爱)”,“讨厌(讨人喜爱白看不厌)”,“天才(天生的蠢材)”等等需要一番思考才能明白其中意思的词汇。

3.对英语发展的影响

英语的网络语言主要表现在大量新词的涌现,例如赋予已有词汇新的意义;给已有的词汇加上与网络有关的前后缀,如e—life(电子生活);组合已有词汇,如net worm(网虫);缩略和简化,如u(you),gr8(great),d u wnt 2 go out 2nite?(do you want togo out tonight?)等。这些变异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英语语言语法的正规性,这点与汉语是大同小异的。

据报道,“全球网络语言中,90%是英语,5%是法语,另5%是其他语种。”现在,英语已经成为通用的语言,各国学习英语、使用英语的人数越来越多。网络的出现更促进了这个趋势。在icq上与外国人交流,都是使用英语。所以随着网络语言的发展,英语的统治地位将会越来越坚固。

但是大量英语新词的出现也会给各国英语学习者带来很多不便。传统的英语学习者都是通过课堂正规的语法学习来学习英语的。而对于一些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来说,在网上受到英语的熏陶,有些往往并不纯正,如上述的例子d u wnt 2 go out 2nite?(do you want to go out tonight?)这样的情况就容易误导英语学习者。特别是一些青少年阶层,刚接触英语不久,对英语这种语言还掌握得不是很牢固,所以这种网络交流很影响他们学习英语。不知道若干年以后,非英语国家的英语学习者所掌握的英语还是不是传统的英语。

参考文献:

[1]陈晓浒.网络语言中的语词类型、特点及趋势.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第17卷第3期.2001

[2]高帆..网络英语新词语及其构词特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9月.2004

网络学习汇报篇5

关键词:现状 词汇模块 网络考试 词汇教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126-01

1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

1.1 教学设施不完善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所需要的基本设备不完善,是导致很多新型的词汇教学方法无法实施的重要原因。大学英语词汇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单纯的老师讲授的层面上,应该尽量给学生联系和记忆的时间。语音设备以及网络等对词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词汇教学要注重词汇的读音以及意义等之间的联系,而缺乏相关的语音设备就只能单纯靠教师的讲解,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接受疲劳,不利于词汇教学活动的进展,也无法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

1.2 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仍然比较单一,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很对教师依然沿袭着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词汇教学不同于语法教学,学生的词汇学习必须要在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中进行,单纯的词汇讲解式教学方式无法使学生真正习得词汇。

1.3 测试体系欠佳

为了检验教师词汇教学的效果,并了解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在大学阶段有很多关于英语的测试,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这些考试只能在某种程度上侧面反映学生的词汇知识,其无法明确地了解学生对词汇的实际掌握情况。现阶段针对专门的大学英语词汇的测试较少。

2 词汇模块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

2.1 词汇模块教学方式

英语单词都是由音、形、义结合而成的,因此单词的学习并不是单一的学习词汇的意义,而是要将词汇的各个方面相联系起来进行学习。所谓的“词汇模块”就是指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将词汇分为词义、词形、读音、用法等模块进行教学。“词汇模块”是大学英语模块式教学的子模块。大学英语模块教学是将英语听说、阅读、写作、词汇、语法等英语技能分为不同的模块,并对不同的模块安排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时间,且对不同的模块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词汇模块是模块教学的细化,以词汇为最大单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分解教学。

2.2 词汇模块教学研究现状

受到结构语言学、功能语言学以及社会语言学的影响,早期关于词汇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教什么”,很多学者都对“词汇能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理查兹(Richards,1976)提出了词汇能力的八个假设,内申(Nation,1990)则提出了关于词汇方面需要掌握的八个方面的知识。后来,随着心理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很多学者开始关注掌握词汇的认知过程。但目前关于词汇习得的实证性研究多偏重于在阅读中习得词汇。学者普遍认为阅读是扩大英语词汇词汇量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也有很多研究者认为词汇教学应该形成一个发动态的系统,即在教师、学生和词汇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使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并促进英语词汇的习得。

2.3 影响的具体表现

促进学习个性化。词块模式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积极倡导自主学习,促使学生通过词汇各方面知识的相互联系寻找属于自己的一套词汇学习方法。学生在词汇学习摆脱了传统词汇教学中的“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知识需求等选择合适的词汇模块进行学习,这样就使学生的词汇学习实现了个性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教学个性化。教师以学生及社会的需求为切入点来进行相应的词汇模块的研究。这样的研究可以使具有相同研究目的的教师之间相互沟通,互相交流,在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加快研究进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词汇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学手段的个性化。

增强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大学英语教师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的调整词汇教学的授课内容,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而言,词汇模块教学在课堂设置上具较高的灵活性,可以适当地增加或减少词汇中某个模块的学习。

3 网络考试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

3.1 网络考试概述

网络考试不同于传统的考试模式,而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考试。网络测试将当今最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应用与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一种测试方法。计算机中存有一个关于英语词汇方面的题库,当需要进行词汇测试时,计算机便从题库中随机抽出试题,通过网络展现到每个学生的面前。这种考试模式具有很多传统考试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其在很多领域内已经逐渐开始取代纸质考试。

3.2 影响的具体表现

提高命题合理性。大学英语词汇测试中的考试题目由专业的英语教师和学者设计而成,相关学者在进行试题的设计时往往都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对于词汇教学的要求为出发点进行的试题设计,其题目本身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网络考试是在所有的考题中国随机抽取形成试卷的,这样的方式使试卷涵盖的范围更广,命题的合理性更高。

提高考试方式灵活性。网络考试的试卷有考试系统自动生成,因此不同学生的考题不同,学生不必都在同一时间进行考试,将学生安排在不同的时间进行考试也不会出现试题泄露的现象。网络考试的这一特点实际上解决了考生在时间或地点之间冲突的问题,增强了英语词汇考试的灵活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考试对学校的硬件设备的要求,使更多的学生可以进行个性化且灵活多样的考试服务。

4 结语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其地位至关重要,模块理论下的词块模式对提高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率,充实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单一,改变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陈旧观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网络测试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也极大地完善了词汇评价体系,为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效率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晓梅,罗桂保.模块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新探索[J].河西学院学报,2011(3).

网络学习汇报篇6

关键词:皮肤性病学教学;PBL;网络教学

R-4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CX09B-264Z);

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创新基金(xj1109)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基于构建主义,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首创于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1]。将该方法运用于医学教学,通过以医学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和训练, 使医学生树立整体观念,系统掌握整体医学的方法,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培养社会品质[2,3]。PBL学习资源和获取和学习时间都受到有限条件的制约。而网络环境扩大了人群和资源,学习的灵活性增加,打破了时空的局限。皮肤性病学侧重于形态学,网络环境使皮肤性病学的PBL教学范围和深度都大幅提升。

一、网络环境下 PBL学习资源的构建

建立较为完整网络学习资源是PBL教学开展之前的任务, 校内资源有我校依托超星泛雅平台的网络教学系统,校外有皮肤性病学慕课,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参考相关的内容。包括教师理论课件、教案、微视频、经典图片、教学目标、网络测试、在线调查、学习进度和参考资料等内容,方便学生有针对性的预习准备。

二、实施网络辅助下的 PBL教学

(一)教学分组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我校2012级高职护理专业8个班共521人,每班按 5~6人分为10组,每组指定 1人担任组长,负责任务的分配和协调,一名教师主要起启发引导和最后总结分析作用。采用提出问题一讨论问题一总结问题的教学流程。

(二)PBL准备 每个章节设计简要案例,提出若干问题 ,每组分配问题,利用网络教学系统提前公告,学生需要自寻答案,通过各种途径寻找资料,查询、整理、分析和讨论,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三)PBL课堂教学 由教师提问的问题,采取网络抽签的方法点名有效避免小组内部指定学生汇报,个别学生躲避的情况。重点知识深度展开,拓展知识适当引导,适当的奖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最后老师总结点评。

(四)网络课后交流 课后网络媒介交流采用QQ群和网络教学系统两种方式。网络教学系统有讨论区和考核内容,但是QQ群的交流有关注度高,受众广的特点。

三、教学评估

教学考核由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小组汇报和学习心得四部分组成。全部有校内的网络教学系统完成,方便快捷省事省力。

(一)期末考试 采取经典题型,分析题考核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比重较高,占总成绩 30%。

(二)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包括学生课堂讨论发言表现、平时作业、网络参与情况等。每位学生每次课堂表现按5分制记分,最后计算平均成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30%。

(三)小组汇报 每个小组进行汇报,选择相关话题,采取各种形式,鼓励小组成员互动。随机抽取成员组成评审团评分。占总成绩的 20%。

(四)学习心得 每个学生提交学习心得,总结案例分析的整个过程,鼓励以病历的形式,思维导图的形式。占总成绩的 20%。

四、讨论

网络辅助下的皮肤性病学PBL教学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初次使用PBL法,需要有方法的培[5],帮助他们学会准备,而不是敬而远之,熟能生巧,变学习的方法为工作的方法;医学院校需要提供硬件软件支持,包括图书馆和网络教学系统,各种教学方法的比赛,鼓励教师使用新系统、新方法,做到以点带面;网络教学评价系统的使用可以指导学习方向,形成性评价可以通过设定来测试或识别学习者的强项和弱项来反馈他们的学习情况 , 匹配考核和教学两者;如果能增加临床实践可以明显增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茜.基于PBL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课程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3,(5):101-106.

[2]马玲,刘涛,刘继文,等.医学院校开设PBL选修课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2):79-80.

[3]王沁萍, 陈向伟, 李军纪.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模式应用的研究现状[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 ( 12 );1071-1074.

[4]杨竹生,杨秀敏,田晶.PBL教学法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2,13(7):53-55.

网络学习汇报篇7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板报;教学设计;翻转课堂

1教学基本情况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要求理解各种形状、艺术字等的特点,掌握版面布局的方法,掌握表格制作的方法。技能目标要求能熟练设置各种对象的格式,能合理布局各种版面,能编辑制作表格。素质目标要求增强信息素养能力,增强创新创造能力,激发团队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为图文混排,表格编辑。教学难点为表格编辑与数据处理。教学资源为超星云平台、教学课件及教学视频。办公软件为Office2010办公软件、模拟测试软件。信息手段为超星云平台、微信公众号、超星学习通。社交软件为QQ群、微信群、网络直播。

2教学实施过程

课前认知:学方面要求根据超星云平台提供的课件和微视频,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练方面要求根据超星云平台提供的素材,学生自主完成基础技能练习。做方面要求根据超星云平台提供的相关素材,分组自拟主题,设计制作环保宣传电子板报。教师活动:教师提前研制教学课件和微视频,并布置课前学习任务。利用超星云平台和超星学习通布置学习任务。利用社交软件、超星学习通与学生实时交流。针对学生们出现的普遍性问题,通过网络直播进行解析。学生活动:通过超星云平台和超星学习通完成学习任务。观看学习课件和微视频,完成基础技能练习。根据提供素材,分组自定主题完成环保宣传电子板报。学习过程中随时通过学习通、社交软件、网络直播等途径与教师、同学实时互动交流。准备任务汇报。预期成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课中教学:反馈课前认知学习情况,根据课前学习情况完成课堂小测验;创设情境,引入本课主题。随机抽取汇报人,分组汇报;其他小组提问,汇报小组协作答疑讲解,小组间互评。根据汇报答辩的建议和意见,优化完善各自作品;优化完成后作品提交。调查问卷收集技能操作和知识掌握的难点,并做课堂小结。教师活动:展示超星云平台学习完成情况,在线测试题。教师组织汇报答辩;观察汇报小组在答辩时的讲解操作,收集操作时的问题。展示学生作品,教师巡回指导,点评并评价学生作品;针对每小组汇报答辩情况组间在线评分系统。根据调查问卷汇总结果,了解学生掌握程度以及存在的疑惑;小结学生在操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系统小结本课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学生活动:小组汇报设计思路、创新亮点、遇到问题、分工协作;其他小组学生提问;汇报团队协作答辩,并讲解演示;综合汇报答辩情况,在线组间评分。协作讨论,研究对策;分组讨论,优化完善作品;提交作品。完成调查问卷,客观地分析自己作品的优劣,回顾课堂学习内容并充分理解巩固。预期成效:通过签到和在线答题增强互动,启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作品汇报答辩,锻炼学生们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对作品的优化完善,提升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小结,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同学们对本课知识点和技能点的理解与掌握。布置课后拓展任务:制作一份风格独特、个性分明的个人简历或者求职简历,要求选题新颖、布局合理、颜色搭配美观。从模拟测试软件中随机抽取测试题进行训练。教师活动:课后任务。通过超星学习通、社交软件等与学生保持实时互动。通过网络直播针对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讲解。及时了解专项训练情况,及时解答学生提交的问题。学生活动:完成课后拓展作业并上传至超星云平台。利用超星学习通和社交软件和教师、学生及时交流沟通,解决遇到的问题。收看老师的网络直播或者回播。利用超星云平台对学生作业及时评价并反馈。使用模拟软件进行专项模拟训练。关注微信公众号对相关技能和知识的介绍。预期成效:通过课后拓展,结合个人实际制订主题完成拓展任务,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模拟专项训练,自我检测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网络学习汇报篇8

关键词: 智能手机 移动微型学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英语词汇记忆

一、研究的背景

1.英语词汇学习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科技的进步使得“地球村”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各项世界事务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英语作为一门广泛使用的国际交流语言,已反复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因此,我国非常重视对国人英语习得能力的培养,尤其对当代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学好英语也是求职和谋求深层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现当代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并不理想,某些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英语,还是停留在中国式英语和哑巴英语的层面,并没有达到自如地使用英语的水平。笔者通过在日常教学中与学生沟通,发现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在于他们的词汇量太少。语言学家Laufer(1998)曾说:“外语学习者与本族语使用者之间最显著的差别就是词汇量的差异。”英国语言学家Wilkins(1985)曾指出:“没有语法,我们能表达出来的很少;没有词汇,我们的表达则为零。”由此可见掌握词汇的重要性。

2.英语词汇学习研究现状

词汇量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国内近几年对于英语词汇记忆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多,许多有识之士从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都作出了大量的贡献。在此,笔者主要就移动学习中英语词汇记忆研究方面进行的软件开发和利用进行了调查。如《新东方背单词》以游戏化的进行方式,让学生在娱乐中实现记忆单词;《开天辟地背单词》是运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原理进行设计的,充分发挥了记忆单词的特点,开辟了单词记忆的新途径;《迈西英语智能记忆系统》运用了合理的记忆曲线规律,图文并茂,强烈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单词记忆的兴趣;《疯狂单词》是一款高智能化的英语学习软件,具备多种人性化的功能,比如学习与复习、自动安排复习时间等。本项目的研究目的是整合各种有效的单词记忆方法,依托先进的网络和通信技术,设计和开发基于智能终端的英语单词记忆软件,使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自由合理地学习和复习。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1. 移动微型学习理论

随着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与融合,微型学习的形式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促使人类的学习环境延伸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利用各种微型移动终端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移动微型学习是一种运用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的微型学习形式,是移动学习和微型学习相互融合的结果,具有泛在性、交互性和便捷性等特点。这种学习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使学习者能够利用终端和网络服务器的个性化交互,实现在最短时间内获取精准信息,同时利用多元的学习材料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目标。

2. 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用无意义音节(由若干音节字母组成、能够读出、但无内容意义,即不是词的音节)作记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根据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三、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 智能手机的发展和普及

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它具有以下特点:

(1)具备普通功能手机的全部功能,进行正常的通话、发短信等手机应用。

(2)具备无线接入互联网的能力,即需要支持GSM网络下的GPRS或者CDMA网络下的CDMA 1X或者3G网络。

(3)具备PDA的功能。

(4)具备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操作系统,在这个操作系统平台上,可以安装更多的应用程序,从而使智能手机的功能无限扩充,因此更具人性化。

(5)功能强大,扩展性能强,可以兼容第三方软件。

2.手机网民的大量出现

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年增长率为19.1%,继续保持上网第一终端的地位。手机上网具有非常多的优势,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网络存在的地方,就能随时随地上网,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传递。因此,手机网民的大量出现在情理之中,在校大学生是手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手机等智能终端的认识越来越理性化,手机上网不仅是信息沟通方式和娱乐消遣方式,更是可以实现交互式学习的重要媒介。

3.移动和通信技术支持

目前,智能手机的系统主要有Android、iOS、Windows phone,其中比较流行的是Android,这是一种基于Linux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主要适用于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Android操作系统最初由Andy Rubin开发,主要支持手机。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Android逐渐扩展到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等。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3G,它的系统(IMT-2000)是在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演进的,以宽带CDMA技术为主,并同时提供话音和数据业务的移动通信系统,是一代有能力彻底解决第一、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弊端的先进的移动通信系统。它的主要先进技术包括TD-SCDMA技术、智能天线技术、WAP技术、快速无线IP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将更好地促进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和普及。

综上所述,智能手机与英语词汇记忆模式的契合是具有理论基础和现实可能的,在以后的研究中,笔者将更好地利用有效的理论支持,合理采用先进的移动和通信技术,在智能手机上开发和实现英语词汇记忆模式的研究,使更多的学生利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实现个性化移动式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栋科.移动微型学习应用于英语词汇学习的可行性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0(07).

[2]陈莉斯,王耀晖. 移动微型学习理论指导的英语单词记忆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09).

[3]叶成林,徐福荫. 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J].开放教育研究,2004(03).

[4]张国杰. 智能手机――理想的移动学习终端[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10).

[5]冯统成.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支持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6]http:///link?url=ugHYRGKHpuNjHrwGgYACibejhoC1-3EuyRVvvk1QemZou6MOyPjvWWPj_JL2NdqZ.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