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新型工业化论文8篇

时间:2023-03-06 15:59:46

新型工业化论文

新型工业化论文篇1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企业文化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力,企业文化能提高企业制度的生命力。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发展;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传统,它是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思想信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总和。它的实质是企业员工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和企业精神。

现代社会已进入“文化制度”的时代。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现代市场竞争已越来越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是拥有先进文化的企业得到生存和发展,拥有落后文化的企业被淘汰出局。用先进文化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引领企业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持续健康发展,这是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

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

1.企业文化能形成先进企业理念。先进企业文化在提炼核心价值观时,应该以企业发展的现实阶段为背景,以企业发展的目标为根据,努力使企业的价值观切合企业实际,显现企业个性,反映企业特色。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核心价值观,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它的灵魂,是一种理念力。这种力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成败,关系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决定着企业的品位、品格和文明程度。

2.企业文化能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俗话说“一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人才,百年企业靠文化”。一个企业独特而先进的文化,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有人把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概括为七大要素:真实稳健的财务状况,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真实诚信的服务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公平、公正善待员工,激励员工开拓创新,这七大要素无一不与先进的企业文化直接相关。

3.企业文化具有更强的渗透力。先进的企业文化强调把文化渗透到企业各个环节,把先进理念渗透到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之中,渗透到企业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经营策略之中,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之中,企业文化“力”的作用才会真正显现出来。

4.企业文化能提高企业制度的生命力。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制度建设,企业精神的提炼、培育乃至倡导、发扬,需要企业制度的全面支持。在企业精神与价值观的熏陶下,通过树立典型人物与先进事迹,使企业具有了生命力。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围绕企业目标建立健全乃至创新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严密的制度体系,使员工的各种活动、相互关系的协调以及行为效果的评价等都有章可循。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量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企业文化具有凝聚作用。企业文化是一种“粘合剂”,可以把广大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员工明确目的、步调一致。从根本上来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事业目标。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来自于企业根本目标的正确选择,如果企业的事业目标既符合企业的利益,又符合绝大多数员工个人的利益,即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那么说明这个企业凝聚力产生的利益基础就具备了;否则,无论采取哪种策略,企业凝聚力的形成都只能是一种幻想。其次,企业文化具有导向作用。导向作用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

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精神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与重要方法,从而把企业与个人的意志统一起来,使企业更快、更好、更稳定地生存与发展。第三,企业文化具有激励作用。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能够调动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并提高下属机构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自主经营能力及活力,增强企业的整体执行力。第四,企业文化具有约束作用。企业文化包含规范管理的相关内容,而且管理本身也体现着企业文化。在企业行为中哪些不该做、不能做,正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发挥的“软”约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免疫功能。约束力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取胜的关键性要素,而在企业实际运作中,文化纽带、精神纽带、道德纽带、产权纽带、物质纽带、利益纽带则对形成核心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提高核心竞争力无疑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三、按照现代企业要求建设企业文化

1.营造“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泰勒管理模式的特点是“物本管理”,即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大机器,企业员工则是这一机器中的零部件,把人当成物来管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理论出现了“人本管理”思想,认为人不单纯是创造财富的工具,人是企业最大的资本、资源和财富。这对于确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思想,开发人力资源和人力价值,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今,确立员工的主体地位,发挥员工的创造力,成为企业的首要工作。重视员工再教育,加大提升人的能力方面的投入,重视人的资源性管理,解放被管理者,是营造“人本管理”的文化与环境氛围的必然要求。

2.创新知本经营文化。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事实证明,企业只有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打造出一支用知识武装起来的战无不胜的员工队伍。企业要生存与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员工个体与团队的整体效应,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来掌握新科技、适应新变化,加强跨文化管理,促进跨国家、跨地区以及跨行业企业文化的融合和重塑,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积极战略。

3.着力营造百年企业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将是学习力的竞争,或者说企业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实际上应该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如果说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那么,其中的关键是企业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是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念。世界500强企业发展的历程表明,思想比资本更重要,领先时代的经营思想是企业繁荣的先决条件,而思想来自于实践,来自于学习。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将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善于开发智力、开发智慧。比竞争对手学得快的能力,也许是唯一能保持的企业竞争优势。这正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塑造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企业要生存与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更好地开发、利用和共享知识,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建立学习型组织,充分发挥企业员工个体与团队的整体效应,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来掌握新科技、适应新变化,加强跨文化管理,促进跨国家、跨地区以及跨行业企业文化的融合和重塑,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积极战略。在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的时代,只有通过培育整个企业的学习能力,在学习中不断实现企业的变革,开发新的企业资源和市场,才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4.要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相承接。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底蕴来自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着眼于以规范引导人们的日常行为,其精髓是“诚为本,和为贵,信为先”。这种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中国的民族文化具有与时俱进和兼容并蓄的特征,这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有着现实指导意义,能够为先进企业文化建设提供肥沃的土壤。因此,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根植其中,吸取其精华。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一切有益的先进经验,不能生搬硬套,还应该学习和借鉴一切先进的文化,创造出适合我们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和力争世界领先的企业文化。

5.要与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锤炼企业的根本在市场,打造企业的关键则在体制创新。在发展市场经济、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企业文化的提升和转型,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必须与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用这种文化确立公平竞争原则,把握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构建企业技术、管理和体制创新的机制。

6.要与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趋势相融合。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是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在这种背景下,不同企业文化的碰撞和交融越来越频繁,成为决定企业发展命运的无形之手。所以,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必须融入经济一体化潮流,了解国外企业的运作方式,特别是要注重吸收国外优秀企业的先进文化,取长补短,扬优避劣,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四、要围绕市场竞争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1.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经营哲学、员工思想道德、心理状态等各方面的有机结合。一种价值观被企业的全体员工所接受,并转变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就成为企业精神的重要构成。这样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在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竞争力和开拓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塑造创新理念增强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建设重在创新。由于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将越来越表现为企业差别化战略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变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创新是知识和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企业文化经营活动中的主导文化。

3.把企业培养成学习型组织。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善于开发智力、开发智慧。比竞争对手学得快的能力,也许是唯一能保持的企业竞争优势,这正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塑造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代企业必须是一个不断学习的组织,才能“善于创造、寻求及转换知识,同时能根据新的知识与领悟而调整行为”。而且,传承与创新一个都不能少,创新应该植根于传承,以传承和创新把企业文化带到未来。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环境的适应依赖学习,应变的能力来自学习,这就需要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因而企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

新型工业化论文篇2

从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看中国城市工业化。

什么是城市工业化?什么是城市现代化?现在说法很多,归纳起来,有两种不同含义:一种是狭义的,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状况的变化。城市工业化就是从手工劳动为主、农业经济为主,向大机器生产为主、工业经济为主的转变过程。至于城市现代化,则指达到当今发达国家的水平,即开始以信息化为主、以知识经济为主。另一种是广义的,还包括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在内。本文只从狭义的角度来探讨。

社会复杂系统的发展,主要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所推动的。所以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去探讨一个国家的城市工业化,而应联系社会的基本矛盾、联系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联系所处的环境、包括国际环境和自然环境来研究。中国的城市工业化,和其他国家的城市工业化比较起来,既有一般规律的共性,又有自己的个性。既不同于十八世纪英国以纺织机和蒸汽机为代表的产业革命,也不同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和德国的重工业革命;既不同于斯大林模式的城市工业化,又不同于日本二战后的高度城市工业化,更不同于四小龙以外向型战略为主的城市工业化。

我国是如何从传统城市工业化的道路转到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工业化道路的呢?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经济曾长期居于世界前列,1820年的gdp曾占世界总量的33%;鸦片战争以后,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实现独立解放,实现城市工业化,赶超发达国家,实现伟大复兴,曾经是历代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梦寐以求的夙愿。一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才获得全面实行城市工业化的条件。

中国的城市工业化,在起步时,有以下特点:第一,人口多,人均资源少。人口一直位居世界第一,这既是巨大的人力资源,又是沉重的包袱。以占世界7%左右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左右的人口,就是一个极大的难题。原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就曾说过,“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一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第二,底子薄。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仅占30%,钢产量仅15。8万吨,居世界的26位,文盲占80%以上,平均期望寿命仅35岁,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第三,时间紧,任务重。城市工业化起步比英国迟了两百多年。当时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实现了城市工业化,对中国几乎都在政治上敌视、经济上封锁。落后就要挨打,这使我国必须加快城市工业化的进程,迅速实施赶超战略。

这几个特点,一直贯串和影响到整个城市工业化的全过程。

从1953年到现在,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953年至1956年,是开始城市工业化的阶段。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计划经济,形成了工业自主持续发展的能力。1953-1956年,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平均年递增4。8%,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特别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城市工业化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也是我国城市工业化的最大优势所在,能够极大地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1957年至1978年,是艰难探索中国城市工业化道路的二十一年,是遭遇重大挫折但又取得巨大成就的二十一年。

1956年发表《论十大关系》的文章,要求“以苏为戒”,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确定,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起了变化,要求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大力发展生产力上来。但后来“左”的错误思潮改变了这一决定,否认主要矛盾的变化,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先后发生了的严重挫折和的巨大灾难,错过了国际上新科技革命和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但是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纠正了错误,取得了新的成就。1978年钢产量达到3178万吨。6特别是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有力地保证了经济和国防的安全,预示了高科技的灿烂前景。

1979-,这是改革开放,高速崛起的二十三年,也是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工业化道路的二十三年。

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转变到全方位开放。在二十多年的长时间里,gdp以年平10%左右的速度递增,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上升到总体小康,钢产量达到1。7亿吨,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成为迅速崛起的新兴大国,这是世界城市工业化史上的新奇迹。这段时期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掀起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城市工业化高潮。八十年代消费品工业大发展,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重点发展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九十年代中后期,高新技术企业逐步兴起。同时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和玩具等,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制造”。这段时期的主要问题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性的转变,经济结构有待优化,物质资源消耗过多,污染严重。以来,开始进入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工业化的新阶段。

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新型城市工业化的任务和基本要求。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创新理论,并先后相应地提出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新型城市工业化的路子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落实。五年来gdp年均增长10%以上,经济总量己跃居世界第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节能减排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十七大报告要求,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完成城市工业化。据测算预计,届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5000美元,第三产业在生产中的比重将提高到50%左右,城镇化率接近60%。到二十一世纪中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将得到解决,我国将基本实现城市现代化,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城市现代化国家。

“新”在那里?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工业化道路究竟新在那里?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城市工业化仍然是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城市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城市工业化,以城市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城市工业化路子。”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为此,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与发达国家的城市工业化比较,与改革开放以前的情况比较,与改革开放前段探索过程的情况比较,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工业化之所以新,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是与信息化相互融合的城市工业化。

二十世纪中叶,计算机、原子弹和人造卫星先后问世,开辟了新科技革命时期。八十年代个人电脑大普及,九十年代信息网络大发展,世界开始进入信息化的新时代。这是社会生产力的质变。机械化用机械代替手工劳动,是人的体力劳动的延伸和代替,信息化则是以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代替大机器生产,是人的脑力劳动的延伸与代替。机械化对应于工业经济,信息化则对应于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生产力和经济的飞跃发展,不能不对政治、文化、军事以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深刻的影响。比如金融信息化使东南亚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顷刻之间,影响遍及全球。又比如美国用信息化手段对伊拉克的两次战争,都在几个月内就打败了用机械化武装起来的人数近一百万的伊拉克军队。社会信息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它们反过来又推动了信息化。整个世界开始变成了“地球村”,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之间,交往越来越频繁,合作和竞争的领域越来越宽广,相互作用越来越强烈,世界进入大变革大调整的新阶段。

对于尚未完成城市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信息化既是巨大的挑战,又是巨大的机遇。可以跳过一些不必要的步骤,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但由于全面实现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条件尚不完备,离开城市工业化单纯追求信息化也只是一种空想。正确的选择就是我国正在做的,把信息化和城市工业化融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城市工业化,以城市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国际上爱尔兰、芬兰和印度等国在这方面的经验,很值得借鉴。

第二,是自主创新型的城市工业化,也是具有很高经济效益很强市场竞争力的城市工业化。

我国解放初期从前苏联引进重工业技术。改革开放以来,引进了大批当代技术,但多数属于中低档。跨国公司不会把核心技术转让给我们,他们以此作为获得高额利润的最佳手段。现在我国产品向外国专利持有者所交的专利费,每部手机为售价的20%,计算机为30%,数控机床为20%-40%。可喜的是,近年来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产业技术对外依存度已从1995年75。8%下降到的38。9%,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已跃居世界第三位。10特别是两弹一星、神舟飞船和嫦娥奔月的成功经验,为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提供了样板和经验。坚持这条道路,必然会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创新不限于科技,还包括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因而自主创新能力很强的企业和产业,必然会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创造出质量好、效益高和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

第三,是与城镇化紧密结合,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城市工业化。

城市工业化说到底,就是变大量农民为城市市民,变乡村为城镇的过程。发达国家的城市工业化,是千百万小农破产,大资本城市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历史。他们在完成城市工业化任务时,城镇化率一般在70%左右。我国解放以前,城市人口仅占总人口的。城乡关系对立,城市剥削压迫农村。解放以后,形成城乡互助,农民支援城市工业化的关系。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城市化速度落后于城市工业化,1978年仅上升至17。9%。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加快发展,但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往返于城乡之间的农民工已超过两亿。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差距,改革初期有所缩小,其后逐步有所扩大。现在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农业,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金光大道。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和人口聚居格局,以城市圈、城市带带动区域发展;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必将形成城乡、工农、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城市化与城市工业化比翼齐飞的崭新局面。

第四,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工业化,是人类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城市工业化。

发达国家的城市工业化,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开始注意了环境保护,但往往局限于本国,而且不少国家向第三世界转嫁了环境污染,以至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气候变暖,灾害频发,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据联合国有关专家委员会的报告,发达国家人口只占世界的13%,却排放了50%的二氧化碳;有的专家估计,如果发展中国家每一个人拥有美国的人均碳排放量,需要有9个地球才能吸收这些污染!

中国前一段时期的城市工业化,走的也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污染问题和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在节能减排上逐步加大了力度,但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不小,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不降反升,太湖之滨的一个工业城市的居民竟有几天无水可喝。中央及时采取断然措施,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性任务,并实行任务分解,突出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加强统计监督,建立健全责任制,加强资金和技术投入等综合措施。到底,形势出现了“拐点”,上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双双下降。这就说明高速增长和节能减排是可以并存的,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第五,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工业化,努力实现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城市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城市工业化,是在资本对劳动者实行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剥夺中实现的。三十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的失业率分别高达30%到50%,失业工人多达30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二战以后,由于新科技革命和民权运动的开展,发达国家劳动者的生活水平有了相当的提高,但贫困问题和两极分化现象仍十分突出。美国是世界首富,有3700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12。6%。有466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占总人口的15。9%。城市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的成果并没有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依靠人民和不断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一贯奉行的政策。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开放以来,有几亿人民脱贫,受到全世界的称赞。近几年来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成为最突出的亮点。农村全部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种田不交税”,是几千年以来中国历史上的创举。我国正在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高科技企业用人少,增长与就业矛盾大,是世界城市工业化中遇到的一大难题,对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中国来说,矛盾更加突出。我国采取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并举,就业与创业结合等方针,取得较好效果。

新型城市工业化五大特点,是科学发展观伟大理论的具体体现,是我国改革开放中多年探索的成果,也将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模式。

实现新型城市工业化的关键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探索新型城市工业化的历程告诉我们,从传统城市工业化转变到新型城市工业化,是极其复杂艰巨的过程,关键在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于实行“三个转变”。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经济系统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子系统。生产力系统包括三种物质性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还包括科学技术、管理经营和劳动者素质这三种非物质性要素。这些要素在企业和产业中相互结合,经过市场营销,生产出各种商品和服务,形成社会财富。从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来看,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需求结构的变化,它包括消费,投资,出口三大市场,是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是拉动经济科技不断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尤其是消费,是改善民生,发挥国内巨大市场潜在优势,推动城市现代化的根本。二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即经济供给结构,是谁来生产的问题。包括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第二产业(主要是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产业结构的空间表现则是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第三是增长因素结构的变化。即怎样生产的问题,经济增长依靠生产力的那些要素,是主要依靠劳动力和物质资源的增加,还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

城市工业化的实质就是一场由经济需求拉动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也就是经济发展方式变化所引起的革命。不同的发展方式决定了城市工业化不同的途径和特点。上述新型城市工业化的五个特征,正反映了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基础薄弱,技术落后,产品缺乏,平均主义严重,亟需转型。当时抓住了改革开放这个突出环节,抓住了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低端产业大转移的机遇,发挥了我国劳动力低廉和供应充足的优势。在需求结构方面,着重于出口和投资。一方面扩大投资,加强基础建设和基本建设,推进城市工业化,另一方面大量出口低端加工产品,以扩大市场,赚取外汇,引进技术,积累资金。在产业结构方面,突出第二产业。在增长因素方面,则主要依靠引进技术,依靠劳动力和物质资源的大量消耗。通过改革,打破平均主义,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几个方面构成了良性循环,由此推动了全国经济高速发展。没有这样的高速发展,不会有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也不会有人民生活像现在这样的普遍改善,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事物总是具有两重性,在大发展的背后,经济发展出现了三个不足,三个过高:一是投资和出口过高,国内消费不足,人民生活水平不能随着生产增长而同步提高。二是第二产业发展速度过高,第一、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城镇化落后于城市工业化,二元结构长期存在。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长期靠物质资源的过高消耗和对国外技术的依赖。这些缺陷固然有其历史条件和客观情况的制约,但主要是由于对城市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对一些因素发展必须掌握的“度”认识不足,对一些主要方面必须协调发展认识不足,对传统城市工业化的严重影响认识不足。而某些领导干部片面追求gdp增长的“政绩”观和某些企业家单纯追求“利润”的欲望,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很早就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但一直未能从根本上扭转。

五年来的实践证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实是实现新型城市工业化的关键。第一,进一步指明了新阶段实现新型城市工业化的根本途径。进入新世纪,我国正处在由总体小康迈向全面小康的新阶段,一方面发展水平要求更高,比如要努力发展中高档产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服务业,要逐步缩小城乡区域的发展差距;另一方面,发展条件起了很大变化,比如经济总量增大,需要的资源能源更多,如果再继续前段的发展方式,根本不可能持续;因此要实现新型城市工业化,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是一词两字之差,但反映出发展观的重大创新。增长方式固然重要,毕竟只是发展方式的一个侧面,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抓住经济结构这条主线和它的三个主要方面,才能从深层次上从整体上系统全面协调地解决问题。第二,可以改进前段工作中的缺陷与不足,补缺补短。特别是逐步解决三大难题:国内消费需求不足,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将为可持续发展扫清道路。第三,可以更好地抓住新的机遇,应对新的挑战。当前信息化、全球化、多极化三大潮流进入新的阶段,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不断涌现。实行三个转变,可以使我国更好地应对。比如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就可以更好地应对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又如国内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可以为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增长,为应对国际上政治经济的动荡与危机创造最基本的条件。第四,综合以上三个方面,必将继承与发扬前段高速发展的成功经验,达到新的更高水平的良性循环,推进城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实现又好又快,全面走上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工业化的康庄大道。由于我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才资源与劳动力优势雄厚,居民储蓄率高;由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由于我们已经有了五年来的理论创新和三个转变的初步实践;转变发展方式是完全有可能的。

为此,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积极改善民生。同时适度控制投资规模,优化投资效益,合理降低投资率;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平衡,从而形成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经济发展的局面。

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推进产业革命。巩固第一产业,做大第二产业,提升第三产业。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社会主义城市现代化农业建设,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优化第二产业,大力发展高新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制造业由大变强;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先进服务业。实行城乡和区域发展统筹,加快城市化进程。逐步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挥区域间的特色互补和互动机制,逐步缓解区域发展差距。

新型工业化论文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新型;工业化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人口增长、资源消耗与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不断加剧,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进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至关重要。

一、科学发展观与新型工业化的丰富内涵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第一,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里的发展,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发展,而是科学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第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一切以人为目的,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第三,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体;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要求。

第四,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它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思想方法。即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全面地协调各种利益群体和各方面利益关系,使之能达到相对平衡。

(二)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一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而不是先工业化后信息化;二是强调科技含量和集约发展,而不是不计代价的粗放型发展;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先发展后治理;四是充分发挥中国人力资源优势,不过度追求产业链高端和自动化。由此可见,新型工业化道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具体到工业领域,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重要的内容。

二、科学发展观与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联系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加速发展的阶段,人口增长、资源消耗与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不断加剧,我们必须继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切实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促进集约化的经营,改变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

而科学发展观是在是中国30年发展提供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和世界潮流的要求,为适应体制环境的变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蕴涵着深远的理性思考,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其核心就在于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实践,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关键在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其着眼点在于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的偏颇。但是,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意味着经济建设不重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昭示我们:经济发展虽然不是发展的全部内涵,却是发展的核心内涵。总理曾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财富的增长,始终是发展的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没有物质的快速增长,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目标就难以实现。

而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区域经济不协调、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约束条件下,如果仍然是以现在的发展方式去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自身难以支撑,而且也会受到世界市场的更大制约。出路就在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速科技的进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建设的持续支撑。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关键在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政策措施

(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依靠科技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

当前,尽管中国不少工业品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但绝大多数产品的科技含量并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整体科技水平还较低。中国技术创新主体不到位、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技术产权市场功能缺陷以及国家创新体系的不完善,致使中国技术创新能力还相当低下。为此,首先要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加大投入,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实现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在一些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实现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并使它们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新的成长链。二是以先进适用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振兴制造业,增加科技含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现代管理经验和高级人才的力度,同时还要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的竞争优势,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二)要尽快促进工业结构由重化工向高加工度的演变和升级

目前,理论界都认为我们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重化工,再往下发展就是向高加工度转化,也就是提高工业水平。因此,要把振兴装备制造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装备制造业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可以有效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可以有效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为重化工的优化升级提供先进的技术保障和设备。

(三)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相协调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传统工业化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要积极全面地发展服务业。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世界经济发展表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和支持服务业的发展,并促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发展工业是发展服务业的重要基础,工业的发展可以在相当大程度上带动服务业的发展。这是因为大量的工业产品带动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促进商品物资流通业、交通运输通讯业、信息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同时增加了劳动就业,提高了劳动者收入,拉动了消费需求,有利于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转(四)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发展的可持续性

世界多数发达国家在早期工业化进程中,尤其在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包括中国建国后几十年时间,资源开发和利用带有一定的掠夺性,大多以大量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走的是“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或“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的路子。实践证明,这条传统工业化老路造成了严重资源浪费、不仅代价很高,难以持久,而且还给子孙后代留下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工业化进程中,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注重资源节约、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高工业产品科技含量,努力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型的工业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新型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

(五)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促进和扩大就业

新型工业化最大难题就是解决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压力日益增大。为此,中国工业化过程必须妥善处理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扩大劳动就业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工业化过程中不断创造新的更多的就业岗位,不断拓展新的就业渠道和开辟新的就业领域,而不能造成大量劳动者失业。因此,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必须按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并结合中国国情,正确处理好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要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又要积极发展那些能大量安置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使二者密切结合。

(六)化解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传统工业化道路有一个显著不同是,在农业、工业、服务业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中来完成工业化任务,不是孤立地推进工业化,使工业化包括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成为农业现代化和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更加重视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把工业化与城镇化结合起来,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工业化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参考文献:

[1]李秀芝.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集团经济研究,2006,(4).

[2]胡培兆.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新型工业化——理论问题与对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3]赵新娟.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新型工业化道路[J].商场现代化,2008,(9).

新型工业化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新型工业化,路径,毕节试验区

 

新型工业化,是指以科技为支撑,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前提,以经济总量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为目标的工业化方式。换言之,新型工业化是指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

毕节试验区是典型的“欠发达、欠开发、欠开放”地区,生态脆弱,地理区位没有明显优势,人口多而且密度大,民族成份较多,人民收入较低。因此,在1988年即被国务院批准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但同时,毕节试验区也是资源富集地区,是国家资源安全检查保障的重点地区,是国家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上的重点地区,在新型工业化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如何选择新型工业化的路径,对于毕节试验区今后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毕节试验区工业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毕节试验区三大产业产值结构排序长期表现为“一、二、三”的格局本科毕业论文格式,直至西部大开发以及西电东送项目在毕节地区启动后,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转折,2004年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比重,产业产值结构开始由“一、二、三”转为“二、一、三”。2005年,三次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32.17%、37.51%、30.32%。2007年,三次产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30%、39%、31%,形成了“二、三、一”结构。

从三次产业内部分析,第一产业中种植业占绝对比重,从1991的59.97%上升至1996年的72.17%后,开始回落至2005年的57.62%;牧业比重有所提高,由1991的29.77%上升到2005年的39.55%。随着煤电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将处于快速调整升级中,至2005年第二产业比重达到38%。第二产业内部重工业的比重也快速上升,由1998年的17.54 %迅速上升到2004年的59.66%、2005年的80.55%, 2006年为96.21%。同时,能源工业发展较快,据预测,到2008年毕节地区能源工业将占整个工业的比重将达65%以上,会比2002年的22%提高40多个百分点,取代烟草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纵向分析,1949年以来毕节试验区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以工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依据):

第一阶段(1949-1977年)。这一阶段,毕节地区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属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资源投入产出效益值(按多元化系数法)均小于2的经济体。煤炭开采主要为民用煤,是典型的“以煤代薪”、“以煤取暖”论文开题报告范例。随着“三线建设”的推进,发展了一批“五小”工业(即地、县办的小钢铁、小机械、小化肥、小煤窑、小水泥工业),第二产业比重仍然变化不大,产业结构排序呈“一、三、二”格局。

第二阶段(1978-1988年)。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以“土法炼锌”、“土法炼硫”等为主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由于乡镇企业和烤烟用煤量加大,煤炭资源开发加快。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产业结构排序呈“一、二、三”格局。

第三阶段(1989-1999年)。这一时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二、三产业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6.04%、9.74%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两烟”和煤炭工业发展迅速,毕节卷烟厂1995-1997年销售收入达到13亿元,利税7.1亿元。1997年开始,由于市场变化和国家宏观调控,“两烟”的销售收入和上缴利税连续下滑;取缔“五小”,小煤窑、焦化厂、铅锌炉等的关、压、停产,经济增长速度、上缴利税有一定幅度的下滑。总体而言这期间第二产业比重呈快速上升态势,由1988年的39.32%上升到1999年的56.55%,上升达1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排序呈“二、一、三”。

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启动,国家“西电东送”的实施,一批火电厂陆续兴建,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大批中型规模煤矿相继建成投产,工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01-2005年,第二产业年均增速达19.53%。在工业内部,重工业比重快速上升,2000年为37.55%,2004年为59.66%,2005年为80.55%,2006年为96.21%。这一时期,产业结构快速改变,产业结构排序呈“二、三、一”格局,且第二产业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二、毕节试验区工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毕节试验区自建以来,工业产值不断增加,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以“两烟”、“两电”和煤炭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到2007年,全区工业产值达到259.10亿元。一、二、三次产业产值比例为30:39:31,初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的格局,进入了现代工业社会初级阶段。

(一)有利条件:

1、自然资源丰富:一是能源资源丰富。二是组合良好的矿产资源。三是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四是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

2、地缘区位优势:毕节试验区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规划建设的毕节飞雄机场、成贵快速铁路、隆(昌)黄(桶)铁路、清(镇)织(金)快速铁路、厦蓉、杭瑞高速公路的建设等构筑了区域中心枢纽。

3、低廉的生产要素成本优势:毕节试验区人口730万,有较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4、国家和省的政策支持: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试验区政治优势,给毕节的工业化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5、已经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经过20年的发展,毕节试验区已初步形成了“两烟”,油菜加工,煤炭、铁、锌采掘业,水电站、火电厂等具有相应规模和一定竞争力的工业产业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1、内部结构:(1)产业层次低,产业竞争力低下,结构性矛盾突出:从工业总产值结构分析,2007年,煤炭采掘业46.24亿元 ,占17.8 %;电力工业69.36亿元,占26.68%;烟叶复烤与卷烟56亿元,占21.54 %;其它工业企业的产值与资源开发产值的比例很小,仅占33.98%。(2)技术装备水平低,资源开发粗放:区内企业(除大方火电厂、黔北火电厂、黔西火电厂、纳雍火电厂、力帆骏马车辆制造厂、毕节热电厂、卷烟厂、康星炼油厂等几家屈指可数的企业外)大多数长期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装备,经济效益差、资源利用率低、物耗高、环境污染严重。近几年来,全区工业企业每消耗1元原材料,创造的产值(当年价、下同),约为2.5元;每消耗价值1元能源量,创造的产值约为18.2元;每消耗1吨煤实现的产值为3212元;每消耗每千瓦/小时电实现的产值仅为6.73元。在对环境的影响方面,全区年均废水排放量为5483.32万吨,经过处理的只占12.97%;年均燃烧废气排放量为873612.37万标立方米,经过消烟除尘的只占15.7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仅为6.09%。(3)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链不长(4)工业经济外向度低,市场化、国际化步伐缓慢,利用外资水平低,项目储备不足

根据当前实际情况,毕节试验区的工业发展必须靠投资拉动。受交通等自然条件限制,区外企业进入我区投资总量仍然较小,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区内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贷款困难。地县市财力紧张,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成本高,政府负担重,对企业难以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论文开题报告范例。项目储备严重不足。地、县(市)有关部门和领导重招商引资、轻项目库建设本科毕业论文格式,项目基础工作薄弱,影响向外推介和争取上级支持。

毕节试验区2003-2007年招商引资项目及到位资金情况

单位:个、亿元

 

指标 时间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招商引资项目

110

151

161

228

278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14.8

28.8

35.0

新型工业化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新型工业化,路径,毕节试验区

 

新型工业化,是指以科技为支撑,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前提,以经济总量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为目标的工业化方式。换言之,新型工业化是指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

毕节试验区是典型的“欠发达、欠开发、欠开放”地区,生态脆弱,地理区位没有明显优势,人口多而且密度大,民族成份较多,人民收入较低。因此,在1988年即被国务院批准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但同时,毕节试验区也是资源富集地区,是国家资源安全检查保障的重点地区,是国家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上的重点地区,在新型工业化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如何选择新型工业化的路径,对于毕节试验区今后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毕节试验区工业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毕节试验区三大产业产值结构排序长期表现为“一、二、三”的格局本科毕业论文格式,直至西部大开发以及西电东送项目在毕节地区启动后,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转折,2004年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比重,产业产值结构开始由“一、二、三”转为“二、一、三”。2005年,三次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32.17%、37.51%、30.32%。2007年,三次产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30%、39%、31%,形成了“二、三、一”结构。

从三次产业内部分析,第一产业中种植业占绝对比重,从1991的59.97%上升至1996年的72.17%后,开始回落至2005年的57.62%;牧业比重有所提高,由1991的29.77%上升到2005年的39.55%。随着煤电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将处于快速调整升级中,至2005年第二产业比重达到38%。第二产业内部重工业的比重也快速上升,由1998年的17.54 %迅速上升到2004年的59.66%、2005年的80.55%, 2006年为96.21%。同时,能源工业发展较快,据预测,到2008年毕节地区能源工业将占整个工业的比重将达65%以上,会比2002年的22%提高40多个百分点,取代烟草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纵向分析,1949年以来毕节试验区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以工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依据):

第一阶段(1949-1977年)。这一阶段,毕节地区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属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资源投入产出效益值(按多元化系数法)均小于2的经济体。煤炭开采主要为民用煤,是典型的“以煤代薪”、“以煤取暖”论文开题报告范例。随着“三线建设”的推进,发展了一批“五小”工业(即地、县办的小钢铁、小机械、小化肥、小煤窑、小水泥工业),第二产业比重仍然变化不大,产业结构排序呈“一、三、二”格局。

第二阶段(1978-1988年)。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以“土法炼锌”、“土法炼硫”等为主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由于乡镇企业和烤烟用煤量加大,煤炭资源开发加快。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产业结构排序呈“一、二、三”格局。

第三阶段(1989-1999年)。这一时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二、三产业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6.04%、9.74%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两烟”和煤炭工业发展迅速,毕节卷烟厂1995-1997年销售收入达到13亿元,利税7.1亿元。1997年开始,由于市场变化和国家宏观调控,“两烟”的销售收入和上缴利税连续下滑;取缔“五小”,小煤窑、焦化厂、铅锌炉等的关、压、停产,经济增长速度、上缴利税有一定幅度的下滑。总体而言这期间第二产业比重呈快速上升态势,由1988年的39.32%上升到1999年的56.55%,上升达1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排序呈“二、一、三”。

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启动,国家“西电东送”的实施,一批火电厂陆续兴建,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大批中型规模煤矿相继建成投产,工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01-2005年,第二产业年均增速达19.53%。在工业内部,重工业比重快速上升,2000年为37.55%,2004年为59.66%,2005年为80.55%,2006年为96.21%。这一时期,产业结构快速改变,产业结构排序呈“二、三、一”格局,且第二产业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二、毕节试验区工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毕节试验区自建以来,工业产值不断增加,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以“两烟”、“两电”和煤炭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到2007年,全区工业产值达到259.10亿元。一、二、三次产业产值比例为30:39:31,初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的格局,进入了现代工业社会初级阶段。

(一)有利条件:

1、自然资源丰富:一是能源资源丰富。二是组合良好的矿产资源。三是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四是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

2、地缘区位优势:毕节试验区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规划建设的毕节飞雄机场、成贵快速铁路、隆(昌)黄(桶)铁路、清(镇)织(金)快速铁路、厦蓉、杭瑞高速公路的建设等构筑了区域中心枢纽。

3、低廉的生产要素成本优势:毕节试验区人口730万,有较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4、国家和省的政策支持: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试验区政治优势,给毕节的工业化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5、已经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经过20年的发展,毕节试验区已初步形成了“两烟”,油菜加工,煤炭、铁、锌采掘业,水电站、火电厂等具有相应规模和一定竞争力的工业产业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1、内部结构:(1)产业层次低,产业竞争力低下,结构性矛盾突出:从工业总产值结构分析,2007年,煤炭采掘业46.24亿元 ,占17.8 %;电力工业69.36亿元,占26.68%;烟叶复烤与卷烟56亿元,占21.54 %;其它工业企业的产值与资源开发产值的比例很小,仅占33.98%。(2)技术装备水平低,资源开发粗放:区内企业(除大方火电厂、黔北火电厂、黔西火电厂、纳雍火电厂、力帆骏马车辆制造厂、毕节热电厂、卷烟厂、康星炼油厂等几家屈指可数的企业外)大多数长期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装备,经济效益差、资源利用率低、物耗高、环境污染严重。近几年来,全区工业企业每消耗1元原材料,创造的产值(当年价、下同),约为2.5元;每消耗价值1元能源量,创造的产值约为18.2元;每消耗1吨煤实现的产值为3212元;每消耗每千瓦/小时电实现的产值仅为6.73元。在对环境的影响方面,全区年均废水排放量为5483.32万吨,经过处理的只占12.97%;年均燃烧废气排放量为873612.37万标立方米,经过消烟除尘的只占15.7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仅为6.09%。(3)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链不长(4)工业经济外向度低,市场化、国际化步伐缓慢,利用外资水平低,项目储备不足

根据当前实际情况,毕节试验区的工业发展必须靠投资拉动。受交通等自然条件限制,区外企业进入我区投资总量仍然较小,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区内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贷款困难。地县市财力紧张,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成本高,政府负担重,对企业难以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论文开题报告范例。项目储备严重不足。地、县(市)有关部门和领导重招商引资、轻项目库建设本科毕业论文格式,项目基础工作薄弱,影响向外推介和争取上级支持。

毕节试验区2003-2007年招商引资项目及到位资金情况

单位:个、亿元

 

指标 时间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招商引资项目

110

151

161

228

278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14.8

28.8

35.0

新型工业化论文篇6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包装工业为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必须优化升级包装产业结构,调整包装产业结构,才有利于促进我国包装工业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有利于包装工业节约资源,开发新技术,为包装工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

二、我国包装产业的发展现状

包装产业是指对各类商品进行包装,制造包装设备,并不断地研发出新的包装材料。这类产业所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用途比较大。改革开放之来,我国包装产业不断地发展,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包装工业体系,所采用的包装材质主要有纸、塑料、玻璃和金属等。虽然我国包装工业的发展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尤其是在数量上更胜一筹,但是从质量上看还有所缺乏。

三、优化升级我国包装产业结构,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有效措施

3.1开发新的包装材料,提高包装产品质量。为促进我国包装工业的发展,优化升级其产业结构,必须致力于开发新的包装材料,既要保障包装材料的快速增长,又要确保包装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在开发新的包装材料时,可以从强度和防水功能等方面考虑,以提供各类型全面的包装材料,满足商品包装的不同需求。要加强对塑料包装材料的研究,以使其在化工、医疗等商品中更好地应用。

3.2建立健全包装产业体系,制定完善的产业制度。包装工业在发展和创新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包装产业体系,严格贯彻落实政府的相关政策,为包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正确的方向,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要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作用,以市场需求为依据,优化包装产业的资源配置,发挥包装产业的优势,从而促进我国包装工业水平的提高。

3.3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在现代包装工业的发展过程中,要遵循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需求,尽可能的减少废气排放量,降低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消耗量。政府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制定一系列有效的奖惩措施,以规范包装工业的操作行为,使其在环境保护方面能够达到合格指标,从而促进包装工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新型工业化论文篇7

一、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的理论导入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导入,是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基础。没有理论真正的导入,创建工作往往会一筹莫展而陷入僵局。由于我们没有弄清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导入方法和途径,理论导入工作必然会存在盲目和停滞的现象,甚至会被一些所谓专家,误入故弄玄虚的概念炒作的歧途。因此,正确地把握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导入方法和途径尤为重要。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导入,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形成螺旋式的上升而不断深化。

第一阶段: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认知。这是一个感性的浅表层面。停留在一般概念字面上的理解。这个阶段要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理论的培训学习,请进来,邀请专家教授作专题讲座;二是理论的参观学习,走出去,开阔视野,得到一些现实中鲜活的感性认识;三是理论的宣传灌输,采取印发知识手册,制作有视觉冲击力和语言警策力的公益宣传广告等多种形式,形成学习型组织良好的舆论环境,给企业员工身在其中的直观感受。

第二阶段: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认同。这是一个理性的深度层面。是建立在与现实联系基础上,对理论可行性的新认识,理论与现实联系发生了一些对应关系,实现了理论认识的一次升华。这个阶段要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学习反观——对照理论,关照现实,真正弄清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二是学习讨论——互动交流,理越辨越明,澄清一些模糊认识:三是达成共识——形成企业员工对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普遍认同。

第三阶段: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践行。这是一个由知到行,由践行到再认知的过程,形成实践基础上对理论再认识的质的飞跃。学而时习之,习比学更重要,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导入,更需要一个习的过程,才能得到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真知。这个阶段要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实践操练——把学习型组织理论运用到日常工作实际中,检验掌握的理论知识;二是反思学习——分析实践中的得与失,成与败,对照理论找到实际运用中的偏差;三是领悟真谛——反思学习后,去伪存真,形成实践基础上对理论的再认识。

第四阶段: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文化。这是一个达到知行统一,形成自觉群体行为的新境界。这个阶段要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理念提练——实践基础上对理论的再认识,结合实际提练出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创建实践相融合的,有内涵、有价值和有特色的企业理念:二是理念推广——习惯养成,学习型组织理论和企业理念入心入脑入骨;三是以文化之——能自发地灵活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企业理念以文化的力量,随时影响和支配企业员工行为,形成学习型企业的文化竞争力。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导入,经历四个阶段,才能真正实现导入工作阶段性小结。但并不意味着理论导入的终结,四个阶段往往环环相扣,相互交叉融合,形成循环往复的螺旋式上升,我们对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认识将不断深化,企业文化将得到不断丰富,真正形成企业自己的管理理论,这是企业发展动力永不枯竭的源泉。

令人感到疾首的是,我们学习型组织理论导入的现状,往往还停滞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认知浅表层面上。这种状况一定要改变。首先是员工缺少对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真正认同。学习型组织理论,只有与行业特点相结合,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才能有生命力。从理论到理论的导入方式,我们必然会越搞越糊涂,其结果是我们被理论淹没,自我创造力随之丧失。当前我们的理论导入工作,要力戒高深莫测的概念炒作,迅速转入第二阶段。不要迷信哪些从理论到理论,带有几分铜臭味的所谓专家(我们是不能排除一些理论专家的商业味道的)。真正要相信的是自己和群众,要真正取得员工对学习型组织的认同,这样的理论导入,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理论运用的实践活动。在员工认同基础上,进而建立起我们共同的信念,用心去领会,用心去实践,用心去感悟。因此,理论的是非问题才是首要的问题,只有做理论的主宰、相信自己,相信群众,把一切创造力回归于群众,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才能成功。

二、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的“投入、切入和深入”的关系

分析存在问题,制定有效措施,加大落实力度,提高创建水平,最根本的是要始终把握好创建工作的投入、切入和深入的辩证关系。投入主要是指身心投入,是思想意识问题:切入主要是指形式、载体和着力点,是方法论问题;深入主要是指事物深度广度的拓展,是发展问题。

(一)关于投入问题。学习型组织的真谛告诉我:学习型组织是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我们强调,创建学习创新型企业,必须全员全身心全方位全过程投入。不全身心投入,创建工作将会永远浮在表面。从某种层面上讲,只有心理准备好了,职工全员全身心投入,我们的创建工作才能说是真正的开始,才能真正进入状态。否则,一切是徒劳无益,甚至会变为有害的形式主义。因此,要加强企业全员的动员能力建设,在职工全员全身心投入上下功夫。这是创建工作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职工创建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创新,找到更多切入点,才能不断深入,我们的创建工作才能越走越顺,路子才能越走越宽广。如何做到全员全身心投入呢?“上下同欲者胜”。投入问题的核心是:创建工作的动力问题,解决好为什么创?也就是企业的激励机制问题。正面激励,上下齐心协力,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建立一个共同愿景,并致力于打造为之顺利实现的坚强的执行力,才能推进学习创新型企业创建工作纵深发展。因此,要使职工全员全身心投入,上下同欲,必须做到“五同”。

1、同心。企业全员统一思想意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强烈的创建欲望,真心诚意地对待学习创新型企业创建工作。

2、同德。企业共同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也就是企业文化建设;

3、同向。建立企业共同愿景,企业目标和方向与员工目标和方向高度统一起来,使企业共同愿景真正成为激发员工的活力和创造力;

4、同利。物质利益是维系企业与员工的基本纽带,离开了同利,就会变得空洞。创建工作方案设计,要充分考虑职工的物质利益,保持一致性。也就是创建带来效益,并能让大家共同分享成果,感受创建工作的好处。要奉行公平的原则,建立健全企业多途径的有效激励机制,使善于学习,勇于创新者要有正面激励,好的回报,而不是相反;

5、同乐。共同享受创建工作成就感带来的精神愉悦,加强沟通、理解、信任,营造企业尊重

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学习创新,充满和谐的快乐气氛。提高构建和谐企业的能力。(二)关于切入问题。供电系统点多、面广、线长,技术密集,分工明细,且各自专业性都很强,因此,创建工作的形式和特点必然千差万别,必须要根据各单位实际,各专业部门的不同性质和特定环境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创建工作,探索其各自的形式载体和活动的规律性,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构建学习平台,实现组织系统内反思学习、信息反馈和知识共享。只有切入,职工才能真正投入,创建工作才能不断深入。切入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创的问题。要把握切入,必须做到:“五有”。

1、有章。就是切入点要紧紧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把握规律性,掌握实用性。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一种前沿的管理理论,用心实践,学习型组织理念就会融入生产经营管理之中灵活应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有章可循,这个章就是在我们日常管理工作中,随时都要有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来指导我们去学习去创造。心中有主义,行动就会有主张。

2、有法。就是企业的制度建设。学习创新不是随心所欲。要通过学习创新,实现企业管理流程再造,不断完善企业现有的各项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保持制度的严肃性。

3、有形。创建工作要有好的形式和载体,创建工作的过程和成就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员工真实的感受它的存在。

4、有神。切入点要体现创建工作创新和特色,逐步形成有丰富内涵、有鲜明特色和有生命价值的企业文化。

5、有效。坚持科学实用和经济效用化原则,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促进各项管理工作。而不是增加越来越多的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的工作负担。

(三)关于深入问题。只有深入,职工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创建工作的成就感,才能更全身心投入,不断创新,发现创建工作新的切入点。深入问题的核心是:更高更好的问题。要做到深入,必须把握“五度”。

1、进度。省公司创建工作两年多了,创建工作虽然要稳步推进,但是,不能停留在我们创建之初的启动探索阶段的步伐,还摸着石头过河。创建工作急不得,也慢不得。要只争朝夕,在稳健的基础上,力求创建工作延伸发展的进度。

2、力度。就是加大创建工作方案的实施力度,提高执行力。我们认准了的创建方案和措施,就要坚决执行,认真落实。决不能徘徊观望。

3、深度。就是创建工作要直接面对企业改革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不能浅尝辄止,沾沾自喜满足于已有的点小成绩。不是做了什么,而更重要的是做出了什么。

4、广度。就是创建工作要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融入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和细节中。

5、量度。就是创建工作要更加精细化,逐步推进科学的量化考评,重点是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和考核力度,推动学习创新型企业管理制度经济效用化建设,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三、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的活动策划

学习型企业建设要靠具体创建活动内容支撑。没有创建活动,学习型企业创建的载体就只是一个躯壳,没有意义。只有开展创建活动,才能赋予创建载体生命力。因此,活动策划对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的有效运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活动策划,就是一个好的创意。有创意的主题活动,将赋予学习型企业创建载体全新理念和丰富内涵,是学习型企业建设不等同于其他工作的实质。有创意的好的主题活动策划,能使整个创建工作灵转流畅起来,使创建工作五项修炼通融畅达起来。适时地,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主题活动,是灵活运用五项修炼的根本方式和有效途径。

要熟练掌握策划方法:

1、要深入调查,了解企业的现状。掌握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职工素质等各方面的状况,特别是班组的个性特色。

2、要深刻分析,摸清职工思想动态,理清工作中要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以及问题的实质和解决问题的中心环节。

3、系统思考,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找准创建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和支撑点。

4、根据系统思考得出的结论,进行设计策划,一是要明确活动的主旨,二是要明确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三是要明确活动要达到的目标效果,四是要明确方法和步骤。

5、宣传发动,组织实施。

要善于把握活动策划的技巧:

1、贵在创意。学习型企业建设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按部就班,照搬照套,是没有出路的。学习型企业建设最可贵的是通过创建活动的策划,能赋予我们日常的管理工作,以学习型组织新的理念和创意,然后,不断规范日常工作,实现工作流程再造,实现管理创新。因此,活动策划贵在创意。创意是灵魂,创意是生命力。

2、重在感受。创建活动内容不能空洞说教,最重要的是在于感受真实的存在。感受比说教,更有影响力,说服力和感染力。现实中,由于竞争压力带来的自我防卫心理,员工不愿意把自己真实想法说出来;由于缺乏系统思考,企业很多隐形问题不能充分显现出来;由于缺乏团队学习,我们都不能深层次的了解企业的真实;由于供电企业点多线长面广,分工明细,企业很多真实情况不能反映出来;由于小富即安,得过且过,不愿意改变现状,而回避化了现实中真实的矛盾和问题……。于是组织的智障会日积月累,积重难返。这些真实,唯有团队学习和组织修炼才能得以彰显。让大家,通过策划各种团队学习活动,把各人发现的身边真实的隐形的东西说出来,一起摆在所有员工面前去感受。这些真实,会使我们感到震惊。这种感受触动会引起共鸣共振。让大家,通过团队学习和引导,把自己最真实的,但都不愿意说出的想法说出来,产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使大家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共同愿望和心声——“必须改变现状了”。引导员工对企业共同愿景产生一种最真挚的关切。在这种团队的学习中,还可感受到一种组织的和谐、沟通、知识共享良好文化氛围,带来精神的愉悦。激励员工为共同愿景奋斗,感受自身价值……。这些感受还要通过有声有形有色的立体舆论宣传攻势进行渲染烘托。如此,员工感受不断向高层次推进,从而提高我们精神境界。学习型组织就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所以,技巧重在如何让大家真实感受。

3、难于简单.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就是不简单,活动策划并不在于理论有多深,而是难于简单易接受易操作。矫揉造作,故弄玄虚是会适得其反的,其结果是问题越来越复杂,学习型企业越创越糊涂,劳命丧财,得不偿失。创建工作的难度不在于理论的高深,最重要的是修炼我们的心性,用心实践。邓小平有句名言:“理论要精,要管用。”要心领神会掌握其精髓,就会灵活运用。学习型企业真正的创造力来源于群众,最严重的问题是我们要“组织起来”,以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去行动,以坚韧的品质和作风去实践。

4、恒于实在.实实在在是活动策划必须始终坚守的原则。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是有害的,不能图虚名而招实祸。创建活动不在于热热闹闹,虚张声势,轰动一时,而在于平平常常,深入人心,旷日持久。不求红红火火,但求实实在在。实实在在促生产、促经营、促管理、促改革、促发展。

四、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的策略

学习型企业创建,往往习惯于计划指标、检查考核、总结表彰等一套传统管理的心智模式,这种程式化的机械的创建方式,不是提高,而是扼杀了企业的学习力和创造力,其结果创建工作,最终必然落入形式主义的泥潭。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要采取学习型组织、企业丈化建设和数字化管理三位一体,相互连动,配套实施,整体推进的创建策略。

学习型组织与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必须齐头并进,才能相得益彰。要培育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把企业共同愿景融入企业理念,构筑学习型企业共同价值观体系。

学习型组织文化,应该是一种有利于信息交流知识共享的开放性文化,是一种鼓励个性和创造力发挥的宽容性文化,是一种有协作精神的团队文化,是一种富于创造的创新文化,是一种敢于面对现实,不归罪于外的反思文化。同时,要充分挖掘“楚文化”资源,努力培育湖北电力公司学习型企业的特色品牌。要用各种手段让职工去感受创建实践中的这些文化特质,哪怕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创建成果,都要珍视发掘每一成功案例及其对创建的意义和价值,大力宣染,营造一种创建工作的文化氛围。这样可以树立信心,鼓舞士气。否则,职工会有一种挫折感,进而对创建工作产生怀疑而退缩。数字化网络是供电企业的优势,为供企业学习型组织创建和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虚拟化的网络改变了企业的时空界线,为创造企业各种组织的形态提供了无穷的可能,特别电网企业是一种分散的组织形态,分工明细,点多、线长、面广,难于管理和控制。通过数字网络,形成电网企业各种团队,从而改变电网企业点多、线长、面广这种分散的物理组织形态,实现企业组织网络的扁平化。

五、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的关键

一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创建工作要始终贯穿一个指导思想:学习型组织理念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创建工作必须要与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相结合的。首先,围绕结合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实际,构建团队学习平台。然后,从机制、制度和文化等各方面,来保障这个指导思想的贯彻落实。要强调学习创新型企业创建工作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做到“四个同步”:将学习创新型企业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做到与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同步奖惩。

二要在“创新”上出成果。学习是手段,创新是目的。我们要围绕企业创新的目标,创新的原则,创新的重点,创新的方式和途径,创新的骨干队伍建设和创新的环境建设,深入开展企业创新工作,从而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提高。要设立学习创新奖专项励基金,大力表彰奖励学习创新的先进单位、集体和个人,激励学习,鼓励创新,多出成果。要重视学习过程,更要突出创新的成果,注重学习创新型企业创建工作与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相结合的实际效果。因此,建议省公司设立学习创新奖专项励基金。

三要在“特色”上做文章。学习型组织本身是一种文化管理。学习创新型企业与企业文化密不可分。我们要在学习创新型企业创建过程中,实施学习创新型企业的文化再造,形成自己创建工作特色。与学习型组织理论结合,发掘弘扬本土文化内涵,树立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先进人物,是建设学习型企业特色文化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四要在“看点”上见神采。创建工作不仅要有亮点,更要有看点。我们不能认为这是形式主义的东西。一个单位的亮点和看点,就是一种强烈的环境文化熏陶。学习创新型企业,你可以吹得天花乱坠,但是要让社会承认和员工信服,还是“百闻不如一见”。因此,要特别强调学习创新型企业要夯实创建工作基础,做到“四有”:有声,职工谈出自己创建工作的切身体会;有形,创建活动载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资料齐全:有色,影像图文并茂的立体展示创建特色;有果,创建工作出创新成果,促进企业管理和经济效益提高。当前,重点要抓好信息网络的运用,建立团队学习创建信息和个人学习档案,构建电子化学习工作,知识共享的信息网络平台。

六、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的“自主管理”

建设学习型企业以“没有管理的管理”为最高境界,实现自主管理,不断提高学习型班组建设水平,是学习型企业建设追求的最高目标。要立足于企业发展的现实,自主实践,有的放矢,学以致用,各有特色,做到实践出真知,真知促实践。

要结合实际,根据工作需要,成立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和服务型等各种类型的自主管理小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自主管理活动。

要通过自主管理活动的开展,创新管理,实现工作流程再造。由“等级管理”模式,即“工作一级级管下来,问题一级级报上去”的管理模式,转变为“自主管理”模式,即“自己提出问题,自己了解现状,自己分析现状,自己研究方案,自己制定措施,自己实施措施,自己了解效果,形成制度标准”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员工的管理积极性。自主管理是学习型企业创造性的灵活运用五项修炼的有效方法,没有固定模式的约束,一切都要因时随特定的环境和条件而作出创造性的发挥。是使班组每位员工能边工作边学习,使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的方法。同时,自主管理体现了团队学习的的适应性、灵活性的要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变”成为企业经营的常态,使得以往单一追求理性与规范的、僵化的组织形态难以适应变化的要求,新的、更具灵活性的团队组织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普遍组织形式。通过新的、更具灵活性的团队组织学习,进行信息交流与知识、经验共享,对外能快速响应客户与市场的需求,对内能凝聚智慧,充分发挥集体思维的创造性,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组织的工作绩效,实现团队共同愿景和企业发展目标。按创建实际需要,自主成立非传统行政划分的灵活的学习团队。包括项目团队、固定工作团队、功能团队和网络化团队等等。通过自主管理,以经营管理各种课题为中心,以共同愿景为动力,企业每个员工自己发现工作中的问题,自己选择伙伴组成团队,自己选定改革进取的目标,自己进行现状调查,自己分析原因,自己制定对策,自己组织实施,自己检查效果,自己评定总结。通过自主管理活动的开展,摸索团队学习的基本规律,包括组织形式、活动载体、工作程序、制度安排等等,进而形成团队学习的规范体系。

要通过开展“自主管理”活动,充分调动员工自主管理的积极性,让员工参与进来,给予他们自主管理的机会,肯定他们的工作成果,让他们体会到人生价值,快乐工作,从而激励员工乐于奉献的精神,不断提高学习型企业创建水平。

七、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的宣传总结

新闻宣传要立足基层,加强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的深度报道。要按照“三贴近原则”,大力宣传基层单位的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利用各种形式宣传表彰,营造团队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好企业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舆论宣传工作要有学习型组织理论新的视野,新的思维,新的理念。宣传表彰的重点:一是大力宣传学习型企业的文化价值观,营造学习创新的文化氛围。二是供电系统点多、线长、面广,分工明细,因此,要大力宣传团队协作,富于团队精神的先进典型。三是宣传有弹性的自主管理的典型。四是宣传网络化学习管理的先进典型。

要建立全公司创建工作宣传网络,培养一大批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宣传队伍。

要实行创建工作过程管理和技术指导。为了保证学习型企业出成果,出特色,创品牌,市公司将根据各单位学习型班组进展情况,适时选择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基层单位作为示范试点,重点培植一批不同类型的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

机关、学习型班组。试点单位的总体要求,要力求达到“四个有”。“四个有”即:有声、有形、有色、有果。具体要求,省公司要分类指导中,统筹部署。

要有学习型组织理论新的视野,新的思维,新的理念。进行学习型企业建设工作的总结提炼,积累各种典型案例,形成各具特色、不同类型的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班组的模式。

八、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要充分认识创建学习型企业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把它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切实加强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的组织领导,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制定规划,完善措施,扎实稳步推进。

新型工业化论文篇8

关键词:学习型企业文化 创建 管理

学习型文化是一种新产物,是现代企业文化中的一种个性文化,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源自内在需求的一种具有竞争力的选择。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最终为人才与科技的竞争。知识更新加快,技术创新不断,要想跟上时代的节奏,个人需要终身学习。而学习型企业文化高度重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注重企业和员工的协调发展,是人本管理最高层次的体现。

1.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内涵特征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论形态是20世纪80年代初从西方引进的。企业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的综合系统,是企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所谓学习型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导入学习型组织理论,以此来引导企业成长为学习型企业的一种组织文化。它的学习既不同于以学习知识为主的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更不同于西方学习型组织的没有特定内涵的一般意义上的学习;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学习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民族精神为核心,广泛汲取一切先进的科学文化思想和方法的创造性学习。实践表明:学习型企业文化与学习型企业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相互作用,是学习型企业的本质特征。

1.1学习型企业文化高度重视人的因素,体现为人本管理的最高层次。一切管理都离不开人,管理的根本在于人。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在人财物等诸生产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人是各种资源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资源。

1.2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一种以学习力提升创新力,增强企业和员工的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学习型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它以塑造群体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来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以真正意义上的人本管理推动组织学习,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多元化的竞争能力。

1.3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一种强调开放、创新、应变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需要积极营造学习型企业文化氛围,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以学习来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以学习来解决困难促进发展,群策群力,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加快企业前进步伐,以永葆企业蓬勃发展。

2.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基本途径

创建学习型企业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作为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创建学习型企业既要有内在的文化理念,又要有外在的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和组织形式。因此,在学习型企业的文化建设中,更应注重对职工学习力的培养、心灵的塑造及精神的训练,建立个人对企业整体的认同感,进而形成整个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1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首先要树立全员学习的理念

学习型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导入学习型组织理论,以此来引导企业,使企业成长为学习型企业的一种组织文化,是一种形成共同价值观、培养系统思考能力的企业文化,也是一种鼓励个人学习和自我超越的企业文化。企业要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学习讨论及相应的学习活动,让每个员工都深刻理解学习的实质在于持续创新的真正涵义,并让员工深刻认识到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学习;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方法的采用需要学习。无疑,学习是员工进步的阶梯,是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学习型企业文化是每一个企业都必须重视的工作。对企业员工层面,可采取“每季一书”的学习方法。“每季一书”推荐的书目能起到正确的价值、舆论导向作用,能指导广大企业员工养成正确的读书习惯,同时也可作为家庭藏书、企业书屋图书的有益补充,让适合员工阅读的书目更丰富,知识面更广阔。

2.2构建完整的企业学习平台

学习平台是指人人平等参与、互动沟通、交流共享的学习场所、学习机会和学习工具。主要有:网络学习平台、图书资料库平台、培训平台、会议平台、学习活动平台等。只要一个企业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向先进学习,向学有所长者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这个企业的文化力就能大大增强,企业发展的步子就会走得更快。可通过学习型企业建设活动,组织全体员工为企业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而学习。实践表明:以实用的知识充实人,以科学的方法指导人,以正确的观念陶冶人,不仅能提高企业内部全员的素质,推进企业各项工作进程,而且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智力和人力资源基础,使企业具有更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

2.3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以点带面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