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现代化学论文8篇

时间:2023-03-06 16:00:41

现代化学论文

现代化学论文篇1

关键词:现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12-02

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发端于京师大学堂的创设,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国人对于大学制度与校园文化的探索与论争也已存续有百余年。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为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将对晚清民国以来中国现代大学制度以及大学文化进行梳理,并分析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存在的利弊,最后提出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一、晚清民国时期的中国大学

中国现代大学模仿西方制度而创设,但是大学校园文化却是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西方文化融合而成。近代以来,为寻求富强之路,晚清开明思想家和进步知识分子翻译西书探索西学,进而提出学习西方的制度,改革学制也在学习西方制度之列。期间,康有为的《请开学校折》里说,“今各国之学,莫精于德,国民之义,亦昌于德;日本同文比邻,亦可采择。请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1]民国时期的著名大学校长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说,“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溯其源流,实自西洋移植而来,顾制度为一事,而精神又为一事。就制度言,中国教育史中固不见有形式相似之组织;就精神言,则文明人类之经验大致相同,而事有可通者。”[2]。中国现在大学教育制度多引进于西方,而文化多继承于中国传统学术。

民国时期的校园文化重实用而轻学理。作为学制改革的先驱、民国初年著名学者梁启超对于中国大学重实用与功利而轻文化与修养多有批评。梁启超认为,前清学制最大弊端在“奖励出身”,“以官制为学生受学之报酬,遂使学生以得官为求学之目的,以求学为得官之手段”,海外留学生亦是如此,这是中国学术不发达的重要原因。梁启超在清华大学研究院茶话会上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现在学校只是一个贩卖知识的地方,许多教员从国外回来,充满了知识,都在此发售,学生在教室里若能买得一点,便算是好学生。”因此他强烈希望的是“创造一个新学风”。[2]留洋博士胡适1912年作《非留学篇》,他说,“今纵观留学界之现状,可得三大缺点,……一曰苟且速成,二曰偏重实科,三曰昧于祖国文字学术。”[2]北大校长蔡元培高瞻远瞩,在总结中外大学经验后认为,“盖兴学之初,目光短浅,重实用而轻学理,人情大抵如此也”。[3]

民国时期师生关系冷漠,大学生道德修养滑坡也成为一种趋势。对于师生关系之冷淡,梅贻琦说,教师与学生“大率自成部落,各有其生活之习惯与时尚,舍教室中讲授之时间而外,几于不相谋面”,致使师生关系“直一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耳,去从游之义不綦远哉”。他认为“今日大学生之生活中最感缺乏之一事即为个人之修养”,而学生自身修养之滑坡与教师有必然的关系。为教师者“其日以孜孜者,专科知识之积累而已,新学说与新实验之传习而已”,[1]而对自身的素质修养传授甚少。

二、当代大学校园文化

新中国建立后,在一段时期内我国大学发展学苏联较多,将高等教育定位于培养专家和工程师。改革开放之后,大学发展兼采各国之长,而受美国教育影响最大。随着大学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迅速实现大众化,大学教育和国民素质都取得了巨大发展。以下简单罗列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的几个特点。

其一,大学硬件设施不断改善,校园文化有庸俗化倾向。近年来很多大学都建了新校区,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校园环境更加优美。大学扩招之后学生就业日益困难,使大学倍加注重学生就业,有的甚至从入学就为学生设计好就业。大学生学习的目的更多地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去做要看是否有利于个人发展。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拜金、享乐等不良思想也涌进大学校园,从校园娱乐类节目的火爆可窥其一斑。当代大学功利与世俗的成分在增加,对知识与学术的真挚追求在减弱。

其二,大学师生关系强调民主与平等,而忽视了师与生、教与学的紧密相连。当代大学师生在课堂上平等地交流学习,课堂之外各自忙自己的事务。大学教师授课更注重讲授的过程,而学生也有听课与否的自由。课堂之外教师与学生各有自己的生活区域,师生联系的机会很少。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课堂教学,还在于学生模仿老师去学习和研究。大学城建设以后学生生活在新校区,教师生活在老校区,上课之外教师很少到新校区与学生交流。这种状况导致教师的责任心下降,进而导致学生素质滑坡。

其三,大学发展注重统一,而忽视了个性。我国大学在发展中无一例外地由专科院校升为本科院校,然后创办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而各类院校都要向大学评估的目标看齐。这样我国的大学办学条件得到了快速的改善,包括校舍、图书、设备等,但是却加剧了大学的雷同化倾向。任何一所大学都应有它的历史与学科特色。罗家伦在蔡元培百年诞辰时著文说,“一个大学的精神,可以说是它的学风,也可以说是它在特殊的表现中所凝成的风格。这种风格……造就的因素,第一是它本身历史的演进,第二是它教员与学生组合的成分,第三是它教育理想的建立和实施。”[2]大学发展中许多大学丢掉了它原有的风格,虽变得更强更大,却没有了个性。

三、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我国现代大学发展历程表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既要学习西方现代大学发展的进步理念,又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学术与文化的合理因子。基于此,结合中国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其一,增强大学的使命感,提升大学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强,道德感滑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高校及其教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古代大学教育讲求的是求教、学成、教化人民、改变社会风气这一模式,《礼记·学记》中说,“古之教者,……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古代学问家们的社会理想是“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因此可以说传统的教育理想都以引领社会为己任。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告诫全校师生讲,“今方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1]教育不仅是教授知识培养人才,而重在传授为学之道与社会教化。因此,作为容纳高素质人才的大学及其教师都应确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其二,研究学术,减少功利心理,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大学乃研究高深学问之所在,只有形成师生共同探讨学问、研究学术的氛围,才能产生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优良的校园文化。要做好学问必须要有宁静的心。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宁静,非宁静无以致远”。《大学》中有,“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尊重知识才能研究学术探求真理,而且唯有此才能够真正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达到师生共同探讨学术,教学相长的良好状态。

其三,依托学科背景,造就特色校园文化。一所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受到其历史传统、学科背景以及文化氛围的影响。有的大学以理科为主,有的大学则以工科见长,还有许多大学以文科著名,因其在创建与发展过程中经历各不相同而形成了不同的学科文化。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宝贵财富,丢弃虽易,再造尤难。因此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时,不能强求一致,既要学习和引入它校之所长,又要发挥自身优势,使大学校园文化彰显自身特色。

参考文献:

[1]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306.

[2]刘琅,桂苓.大学的精神[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38,4-8,23,41-42,49,12.

现代化学论文篇2

加强教师创新能力培养,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学校发展。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实施教学,能够以多元创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然,部分学校由于办学条件有限、缺乏健全的机制规范和资金条件、管理较片面、没有刚性的要求,造成教师对创新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创新,过于重视书本理论的讲述,轻视教学实践,不敢提出对问题的独特见解,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为了促进教师创新水平的提高,应更新教育理念,为教师创新能力提高创造条件;积极开展校本研修,为提高教师创新能力构建平台;完善制度,为提高教师创新能力提供保障。学校更要注重从细节做起,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建立一个素质水平高的管理团队,建立一套有效的运营体制,并促进其良好的运行。只有切实地提高教师的创新水平,才有助于高等学校的发展,才能够培育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在思想上做到高度重视,在行动上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从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抓好落实,就会收到好的效果,在教师创新能力培养上取得好的成效。

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方式、生活内容发生了根本变化,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也发生着巨变,令人担忧的是,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所以,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健康成长,教师职业角色需要重新定位,在授业解惑的同时,教师首先要具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成为学生的心理咨询者和健康指导者。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教师综合教育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应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和训练辅导,主要内容包括: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健康人格、培养学生在自我选择、自我成长等方面的自觉意识;传授心理调节的方法;进行情绪教育;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总之,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独立人格的重任。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具备讲授专业知识的能力之余,还需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应具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三、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力

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迅猛进步,促使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重要内涵的信息化革命,快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全方位飞跃的主要推动力。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具备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力,深入探索和客观遵循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规律,科学发挥这门工具技术的实用价值和攻关效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专业型人才,不断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是一条必经之路。实际上,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因特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交叉渗透为基础,借助现代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形成的具有多媒体化、网络化、形象化、智能化等特征的开放式教学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拓宽了知识的来源,丰富了教学的手段,它借助声音、图文、动画等媒体信息的教学课件平台,向学生动态地展示运行独立、过程互动、内容生动的多媒体教学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随时对专业知识、学术困惑、科研难题、生活困扰等进行交流、解答和讨论,进而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提高沟通效率。

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能力

现代化学论文篇3

作者:周学新

化学与现代生活论文,生活离不开化学,遍观周围,几乎每件事物都与化学有关。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自有人类以来就开始了对化学的探索,因为有了人类就有了对化学的需求。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国著名滑雪前辈杨石先生说:“农、轻、重、吃、穿、用,样样都离不开化学。”没有化学创造的物质文明,就没有人类的现代生活。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因此可以从人与化学的关系去探讨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化学作为一门庞大的知识体系,能用来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满足社的需要,对人类社会做出贡献。它的成就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发展,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人的生存,而人的生存离不开化学。社会的一切发展,生命是基础。一切生命的起源离不开化学变化,一切生命的延续同样离不开化学变化。恩格斯说:“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没有化学的变化,就没有地球上的生命,也就更不会有人类。是化学创造了人类,创造了美丽的地球。

就化学对人类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来说,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首先,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用到化学制品。 “民以食为天”,我们吃的粮食离不开化肥、农药这些化学制品。1909年哈伯发明的合成氨技术使世界粮食翻倍,如果没有他发明的这个化学技术,那么世界上就有一半的人得不到温饱,那么世界上就多了一半的人的生命面临危机了。加工制造色香味俱佳的食品就更离不开各种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防腐剂、香料、味精、色素等等,多是用化学合成方法或化学分离方法制成的。 如果没有合成纤维的化学技术,那世界上大多数人就要挨冻了,因为有限的天然纤维根本就不够用。我国1995年的化学纤维产量为330万吨,其中90%是合成纤维。 何况纯棉纯毛等天然纤维也是棉花、羊毛经化学处理制成的。再有就是合成橡胶,少了合成橡胶,世界上60亿人口又有多少亿人要穿草鞋过冬啊?合成染料更使世界多了一道多彩缤纷的亮丽风景线。所谓“丰衣足食”,是生命得以延续的保证。没有了化学,就没了保证。

现代化学论文篇4

文化创意产业是精神生产的凝聚形态。其最大特点就是将文化、科技、经济、教育等因素融为一体,生产出既具有物质意义又具有精神内涵的产品或服务。文学作为艺术的母体具有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丰富的精神和智力资源的能力,理解和挖掘文学资源,尤其是经典文学资源,有助于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营养。立足长远来看,按照文化产业化的路子再造文学经典作品,会形成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可持续再造的产业链或产业群。从商品营销的角度来看,今天是一个讲究“品牌至尊”的时代,人们在购买产品时,品牌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甚而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文化产品也不例外。因此,就文化产品的开发而言,由于经典作品有着很高的知名度,是一种“品牌产品”,而且很多经典是头顶着“神圣光环”的“名牌”,因而比非经典作品会显现出更大的优势,更具有商业开发价值。文学经典所具有的“品牌效应”,也即商业开发价值,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首先,文学经典具有“明星效应”,能够有力争夺公众的注意力。在经济资本控制下的传播形态,日益演化为一种商业化传播,传播的目的就是为了攫取利润。而今天的经济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注意力经济”,一个产品如果要在市场中获得成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文学经典显然具有这种功能,它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不同年代的人所推崇和重视,在大众心中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对它们的关注几乎成为了一种自然状态,以至于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经典作品是一种带有“神圣光环”的存在,只要它进入人们的视野,就自然而然地会聚焦社会大众的目光。人们对经典的推崇,使经典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人类文化活动的中心,占据着人类话语秩序和表征系统中的特殊位置,甚而在相当程度上对话语权构成控制,对意义的表达形成规范。在很多的社会历史语境当中,我们发现是否具有良好的文学修养和文学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某个人或某个群体对话语权的获得。有很多时候,文学素养和文学能力甚而会成为一个人身份的表征。而这种素养和能力的形成,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文学经典的滋养。文学在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特殊的话语垄断,使经典相较于其他的话语形式,更容易争夺公众的注意力,形成引人注目的“明星效应”。

从这一意义上讲,“不是说消费者主观上需要拆借经典,而是因为经典在客观上堪值利用。哪怕是拆借嵌入经典的只言片语或地名人名,它立刻就可以获得一种招引力,一种情调感,一种‘差异性区别’的标示,一种身份和品位的象征。”①其次,受“明星效应”影响,文学经典还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文学经典由于具有很高的经济开发价值和很强的商业扩张性,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形成了文化创意产业链上非常重要的一环。文化的产业化,使得文化生产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建设越来越重视,进而让文化产品市场形成了广泛的延伸性和关联性。一种文化产品的成功,往往可能带动相关产业链上很多其他产品的发展与兴盛,从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带来滚滚财源。文学经典由于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本进入市场后,更容易引发文化创意产业的连锁反应。实践表明,通过“经典再造”、“故事新编”等方式,文学经典可以被转化为异质文本,演化为戏曲、话剧、舞蹈、评书等艺术形态,通过电视、电影、手机、互联网等传播媒介进行传播,可以有效改变因传播方式的单一化和传播对象的精英化而造成的局限,增强人们消费经典的便利性,从而使经典的影响力得以迅速扩大。对经典作品的再生产,可以使经典以更快的速度向网络产品、音像产品、视听产品等文化消费领域延伸,并且这种影响力将很容易被扩散至诸如玩具、服装、旅游、休闲、礼品、文具、饮食等其他相关产品市场,从而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二、将文学经典融入文化创意产业,对于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层次具有重要作用

文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审美性,经典文学更是如此。文化创意产业致力于生产富有审美属性的文化产品,借助经典文学充实文化创意产业,有助于文化创意产业审美水准的提升,让文化产品更具魅力。此外,文化产品需要个性,需要富有经典意味的底蕴,将文学经典融入文化创意产业,有助于增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民族个性,充实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内涵。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股势不可当的国际潮流,文化创意产业自然也被裹挟其中。以文化创意产业中的电影为例,中国电影面对好菜坞的全球化扩张,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劣势。其具体表现为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技术落后,但这其中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电影产业机制的严重不成熟。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与好莱坞电影相抗衡,最为突出的优势就是中国拥有丰厚的经典文学艺术资源,这种资源早已被国外的电影产业开发和利用——迪斯尼的《花木兰》便是显例。中国文学艺术传统完全不同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有着非常独到的特色,这种传统,不仅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力,而且对于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家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对西方世界而言,中国经典的文学艺术也有着独特的东方魅力。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可贵的文学艺术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完全有望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从而占据广阔的市场。中国有着逾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从楚辞汉赋到明清小说,从礼、乐、诗、书等精英文化到坊间说书、戏曲故事、民间传说、通俗小说等通俗文化,都彰显出中华文学艺术的博大精深,这些都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可资利用的资源。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唯有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沃土,从中汲取强大的能量,才能真正地与世界文化产业相抗衡。我们应该走出效仿跟风的窠臼,有意识地整合属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学艺术资源,将经典作品与产业形式进行有效的组合嫁接,进而形成文化创造力。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也表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阐释经典文学艺术,完全可能赢得世界观众的喜爱。《花木兰》的全球发行便是一个成功的典范,通过融合中国与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经典故事与现代科技,使《花木兰》获得了世界观众的认可。而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对《花木兰》有着原始版权的中国,却至今缺乏对这类经典故事的有效开发与运作。中国文学艺术资源的丰富性有目共睹,它完全有望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一种潜能:一方面,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应该植根于本土的文学艺术,因为越具有民族性才越具有国际性;另一方面,又必须重视现代意识对本土文学艺术的观照与超越,在全球化的舞台上,积极地与“他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使之更加具有世界性和现代化的色彩,这样才更容易被现代观众所接受,更容易获得国际化的认同。我们应该认识到,面对全球化的竞争,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便是通过充分开发、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来有效提升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中国有那么多精彩的神话故事、传说、典故,那么多优秀的文学名著、艺术作品,这些都是让我们这个国家具有东方魅力的重要元素,如不加利用或不善利用,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遗憾。我们应该看到,在全球化的文化环境中,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本土经典文学资源将是我们的优势,把文学经典有效融入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将有力提升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层次和国际竞争力。

三、文学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嫁接,有助于丰富既有的文化体系

从前瞻性的眼光来看,产业化了的文学作品会对以后的文化发展产生影响。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积淀,它们也会表现出长久的历史性的文化功能,会使既有的文化体系更加饱满。实践表明,在文化创意产业中,融入文学元素,让经典文学在文化创意产业工作者富有激情的头脑中生根发芽,完全有望催生新形态的文学作品。在中国,从文化创意产业崭露头角开始,文坛便依托法兰克福学派理论,掀起了一股文化创意产业批判与文学精神保卫之风。批判者从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汲取理论来源,抨击文化创意产业对于传统文学的破坏,进而倡导维护传统文学精神。他们认为,就生产手段来看,文学致力于探索人类心灵世界的秘密,是人的心智的形象化体现,而文化创意产业则更像是工厂里的流水作业,侧重于借助技术手段进行模式化生产。由此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学精神无缘。这种观点单方面看非常有道理,它敏锐地看到了机械式的生产和商业化的运作对于文学的灵动和追求真善美的破坏,但如果从更多元的角度来探讨文学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这种观点却未必经得起推敲。笔者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生成与发展确实对文学造成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文学的存在形态,但是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学精神并不存在绝对的对立与冲突,我们应该正视这一产业形态所带来的改变。事实上,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文学都难免会受到社会发展、产业变更的影响,因为文学毕竟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本身就是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这一意义上讲,文化创意产业的出现与各个时代的产业发展带来的变革有着很大的一致性。其差异主要在于影响力的大小,其造成的结果也不是毁灭性的。毕竟,文学精神的保持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文学对自身认同的努力,对文学追求的信守,这才是文学精神能否持续的内因,而不宜单方面地归责于文化创意产业。在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的情况下,作为一种创意活动的文学,难免会与文化创意产业产生诸多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学出现磨合也是非常正常的情态,我们不妨以更加理性全面的态度对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学的磨合期予以观照。辩证地来看,文学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碰撞与融合,确实会对原有的文学形态造成冲击,但是在这种冲击动荡之中,新的文学形式也会应运而生,而它们的出现则可以有力地丰富文学的既有形式,有效地充实现代社会的文化体系。比如图文文学书籍“绘本”,便是文化产业运作的典型个案,它作为一种“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以现代都市为主要对象的文化形态”,①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它不再囿于传统的文字叙事,而是借助现代化的构图手段,着力展现文与图的内在联系,将文字与图画有机融为一体。在绘本作品中,创作者以现代技术手段为依托,让文字与图画共同承担起讲故事的任务,通过形象生动、韵味十足的图像符号来引发读者的关注,表达自己的观点,用更加可感的方式与读者展开思想的交流与互动。这种创作方式瓦解了“想以纯粹的语言形式来界定文学的传统观念”,重新界定了文学创作中的图文关系,为当代审美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类似绘本这种结合了现代传媒手段的作品形式很可能会越来越多,它们本身将成为新的文学样式,会对文学和文化体系的发展和丰富产生重要的作用。

四、将文学经典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有益于文学作品的保存与弘扬

文学经典经过文化创意产业的运作,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得到有效的保存与弘扬,甚至一些濒临灭绝的文学艺术形态或作品,也可能通过文化创意产业被激活。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一个由数字媒介主导的信息化文学社会正在形成。人们往往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电视、网络这样的媒介上,而开始摒弃传统的阅读方式。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倘若文学要作为少数人的一门学科而保留下来,它就一定要将自己的感知和判断技巧迁移到这些新媒介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学的生存境况势必会受到文化格局变动的影响。文学经典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形态继续下去,很有可能导致消费体验缺乏新意,继而传播范围越来越窄,传承性将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站在文化学的维度,大胆地将文学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将有助于文学经典找到另一种生存状态,从而促成经典的延续与弘扬。与以往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是,除了印刷传播的方式之外,随着手机、网络、电子阅读器的普及,原典传播发展出了数字传播的新形式。阅读现状已经表明,随着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数字传播将越来越成为经典传播的重要手段。此外,影像传播也构成了当代非常受欢迎的经典传播方式。它是一种在视觉文化的背景下形成的文学经典改编现象,主要形式是经典作品的影视传播,比如电视剧版的“四大名著”,也包括各种flas、影像视频、图文书以及漫画书的传播。自2O世纪以来,电影一直占据着影像传播的主导地位,许多艺术形式,包括文学在内,都需要依照与电影的关系来审视其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文学经典是否被改编成电影也成了衡量其价值和影响力的一个方面。①中国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极为丰厚的文学艺术财富。

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得大量留存的中华典籍及人物事迹得以弘扬。史书《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衍生了精彩纷呈的“三国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影视界掀起了一股改编三国经典的热潮:从8O年代初的《诸葛亮》、《曹操与华佗》,到长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卧龙小诸葛》、《武圣关公》等,以及电影《见龙卸甲》、《吕布与貂蝉》的上映,在相当程度上引领了三国影视改编的潮流,之后对三国的关注被扩展到整个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网络作品《大话三国》、图书《水煮三国》、动漫《Q版三国》,都是以三国故事为蓝本进行的经典资源开发。在国际市场上,很多国家从中国引进了电视剧《三国演义》,同时自己也拍摄了一些以三国为题材的电视作品。如日本横三光辉以三国时期“桃园结义”、“草船借箭”等著名典故为依托,拍摄了动画作品《三国志》。与此同时,日韩等国家以三国为背景的网络文化开发更是随处可见。由此可见,文化创意产业对三国文化的现代传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很多作品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比如《西游记》、《搜神记》、《红楼梦》等。我们应该充分考虑运用产业化的方式,把这些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经典作品传播出去,形成充满生机的文化输出格局,运用经典的力量有效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无论是传统的文本阅读,还是新兴的视觉影像传播,文学经典都以其丰厚的文学底蕴和丰富的历史内涵而彰显出动人的魅力。正如汉朝人王符在《潜夫论》中所说的“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典者,经也是故圣人以其心来造经典,后人以经典往合圣心也,故修经之贤,德近于圣矣。”②美国辛普森也认为“视觉文化语境下的文学不仅没有全面失守,相反的,文学在这个时代完成了它的统治,并且渗透到各个学科发挥着潜在的支配作用。”⑧特别是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代,文学经典与新兴媒介的结合让经典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经典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宝贵资源。

现代化学论文篇5

道家在人生上持有一种与世无争的避世态度,主张无拘无束地生活,这样的态度使道家在生活上有逃避的意识。道家的逃避观念带着一种痛苦与哀愁,逐渐向民众传播,其指出人生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磨难,因此,对身外之物,也就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看淡,只要能保证当下无拘无束地生活就十分满足了。他们把人的生病、死亡已经作为一种规律确定下来,所有人都不能摆脱死亡的阴影,对死亡有种无可奈何的痛楚感。既无法摆脱,人只能保持平常的心理来对待,也就是追求身体上的无所拘束。在这种绝对的内心自由状态里面,人们可以感觉到这种人生悲剧的无奈。无拘无束是一种形体上的放纵,但是同样也代表内心的境界,把人从复杂痛苦的生活过度到心理的层面,从而使内心感受到一种平衡。它于儒家的向往成就,进取态度是相违背的。梁实秋在其作品《雅舍》中说道“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表达了一种超脱凡世,清幽之感。他在文中谈到“雅舍”非我所有,我知识其中一名住客。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一天住在“雅舍”,其在这天就是属于我的。纵然这此一天不是属于我的,但是这一天主宰这里的各种不同感受,我却实际都领略到了。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我此时对这句话深有体会,这时住在“雅舍”,此处就如同我家,我亦分不出它与家的区别了。在文字之中表达出一种物我两不相干,不为外物所绊的意态。概括来讲,道家文化与社会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当现代的文化史难以避免地会引入道家文化。从避世无闻到以文济世,文人在社会的变迁中不断地深思。他们鄙视在文学中掺进庸俗的利益主义,致力于文学的无拘无束与解放。

二、民间文化的渗入

民间文化与正统文化是文化的两个组成部分,正统文化是国家统治者所倡导的一种文化,在文化中占有主导的地位。而民间文化则不同,它是在民间流传的文化,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受社会统治阶级的影响小,更多地反映了民众的心声。民间文化的特征主要有两个,第一,它的形式比较散,不同地区的形式是不同的,给集中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第二,它的灵活性较好,在社会风俗有所改变的情况下,民间的文化也会因而出现改变,最后它们还有驳杂性,往往出现相异的言论,不能做到实际上的一致,对于一个问题,不同地域的居民都会有着不同的文化见解。但尽管是这样,民间文化却仍然具有一种贴近人心的长处,它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民众的生活习俗,是属于大众化地现代文学创作,内容贴进人们的生活,因此虽历经多个朝代而能被继承下来。在许多现代的武侠小说中,都融进了民间文化信息,这十分有利于民间文化的传承和推进。

三、儒家文化的传承

现代化学论文篇6

互联网目前已延伸到世界上的各个领域中,而不单单是文学研究领域,并对人们生活的改变产生了重要作用。互联网的出现使文学创作和研究摆脱了延续数千年的纸张束缚,为文学的普及带来了便利,为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带来了自由,并使语言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丰富。因此,互联网已成为外国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外国文学的研究人员不应抵触和排斥互联网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而应积极看待互联网为外国文学研究带来的影响,科学合理使用互联网。

二、互联网与外国文学研究现状

我国互联网起步虽然比较晚,但其发展速度却是十分惊人的,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使我国的文学研究事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目前我国的文学网站已随处可见,除去质量影响,其数量已和欧美国家相差无几。在外国文学研究中,数字化图书馆、网络文学期刊以及专题文学网站的发展建设也日趋完善,虽因为技术和发展时间的短缺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建设步伐相差较大,但更重要的还与人们对网络文学的批判和忽视不无关系。因而当前我们应转变对网络文学的态度,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互联网为人们文学阅读带来的便利,与此同时,也不能否认互联网的不利影响。另外,正是由于互联网上的资料查阅更加方便,使得文学研究人员和创作人员为职称和名利,不顾质量,在缺乏科学合理的思考规划下,仅以考核指标为准,按照互联网上的资料进行再创作,长此以往,形成浮躁风气,只追求数量和表面文章,降低学术要求,缺少自主研究和学者风范,成为没有学术品位的文学研究人员。由于互联网上的期刊数量众多,质量参差不齐,部分网站以缺乏学术标准的版面进行,使得相关学者在进行文献引用时出现错误结论,严重损害了外国文学研究环境的学术性,成为当前外国文学研究领域低水平复制的源头,并且由于一些缺少学术研究素养的人员不能很好地对外国文学使用本国语言准确表达,将外国文学研究带入了恶性循环的不良境地。虽然我国每年均有大量外国文学研究成果在学术期刊上进行发表,但在这些作品中依然存在不少滥竽充数的作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课题作者自身水平有限,在没有进行详细严谨的学术考察情况下,仅从其他参考文献中剽窃摘录,使得课题内容肤浅、重复太多;二是在课题选取方面不注重贴合实际,忽视学术逻辑性,主题不够深入,在立题立论上出现偏差;三是缺乏国际视野,体现在论文具体格式上不够规范,在论证中不能保持严密性,没有与研究对象保持足够的思维距离,出现带有感情的印象式研究,无法保证文章说服力。

三、互联网与外国文学研究革新

外国文学研究的主要流程是对文献进行检索后,对其加以阅读分析,并与专业人士沟通咨询后,综合形成观点,将其写作发表。过去由于信息交流不方便,往往一项研究工作耗时较长,而借助互联网,能有效提高研究工作效率。我国目前建立的数据库系统已广泛运用于国外文学研究中,取代了过去的手工检索方式,通过搜索引擎对信息进行在线查询,极大地方便了文献资料的查阅。当前,外国文学研究者可以通过数字图书馆、电子期刊和网络BBS论坛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外国文学研究越来越依靠现代科学,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多媒体数据库。

(一)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结合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的系统,它采用规范标准,将海量资料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以资源数据库为核心,通过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库内信息的存储、管理、检索和查阅。数字化图书馆为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用户提供优质信息服务。我国数字图书馆中存储了比较完整的外国文学作品和相关论著,这为查找资料较为困难的研究人员提供了较大便利,使其能够获取在图书馆中无法借阅的详细资料,研究出更为优秀的作品。而数字图书馆的缺点在于,因为涉及作品版权问题使得图书馆可供查阅的新书较少,对于不适应屏幕阅读的研究人员而言稍显不便。但总体来说,数字图书馆为外国文学研究的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环境。

(二)电子期刊

我国的中文文学电子期刊一般是以刊登作品为主,学术性期刊相对较少,尤其是外国文学研究期刊更是凤毛麟角,与外国文学电子期刊相比存在着不少差距。

(三)网络BBS论坛

现代化学论文篇7

1956年国家颁布了6套教学大纲,由于大纲在教学内容、结构、功能上存在着局限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国家决定重建《大纲》,借此推动教学思想,向素质教育真正转移。随着大纲的退位,以及2000年底我国中学体育改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体育与健康标准》,开始在全国各个试验区进行试行,2002年7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学生体制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这些文件与大纲相比,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之相应的课堂教学也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众多专家学者也从各个角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来指导学校体育教学。上海是教改的前沿阵地,对教学历来非常重视,笔者以一线体育教师的立场,从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理念、教材体系、教学手段、师生关系、教师专业化发展、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如何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标,推进教改,实现教学现代化进行思考,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2.研究方法

2.1咨询法

向从事一线体育教师了解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切身体体会,履行新课程标准过程中课堂教学所采取的手段、措施等。

2.2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课堂教学的文献报道,了解目前国内外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研究其发展趋势。

3.结果与分析

3.1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是体育教学的生命和基础,在具体实施教学时应首先深入学习新课标,把握学校体育发展方向,把握正确的指导思想。2002年9月,中国教育迎来了建国以来最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国家体委,颁布了新的高中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新课标彻底的摒弃了以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那种“学科中心论”的教学模式,更为充分地突出了教学中心是学生这一主体,将“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学校体育而言,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又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一教学理念又和国际上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相一致。

新课标促使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理念更为完善,进一步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必须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强调体育教育增进学生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的功能,在体育教学史上将体育功能延伸至社会生活,并以此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即;(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2)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它不仅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明确了体育教学的目标,而且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另外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还应将“两纲”教育(即“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渗透其中,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完善公民人格,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坚持不懈、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

3.2了解学科性质,完善教材体系,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教材的选择对实现教学目标有重大作用,它对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制约作用,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尤为关键。《课程标准》主要强调课程目标的统领作用,把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主动权交给了教师,教师有了很大的自,但同时面对突如其来的权利,很多教师却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去行使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了解下学科的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我们可以理解为(1)教学必须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2)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不是以知识传授和智力游戏为主要手段;(3)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既是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实现课程各项具体目标的主要载体,而且掌握这些知识、技能和方法也是《课程标准》要求达到的一项重要目标;(4)体育与健康课程虽然强调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但仍是以体育为主要内容的一门课程;(5)小学和初中的健康教育内容由体育、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生物或科学等相关课程共同完成,体育课程主要学习与体育密切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在教材内容上,选择尽可能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学习要求,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另外也多考虑从育人的角度出发,挖掘体育教材的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加强德育教育。

(2)在教材纲要体系上,合理安排基础教材与拓展内容课时比重,重视发展学生体能与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开发高质轻负的娱乐性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内容,建立起实效性强,符合实际的教材体系。

(3)在教材结构上,增加体育基础知识、基础运动技能的比重及授课时数,并使基础知识内容系统化。

(4)在教材建设上,各学校在新课程标准的框架下,根据各自特点,合理开发校本教材,以增加教材的多样性、适应性,从而加快教材建设的步伐和更好地发挥教材的功能,彰显学校特色。

另外,课本和学生也是教师的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以及协作性来丰富和完善我们的教材体系,完善教材构建。

3.3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手段是实施教育目的途径,也直接作用于教学的效果。在访谈中有一个高一女生耐力跑的教学案例:整个单元教学分别采用了加减跑、多点折返跑、越野跑、定时跑、定距跑等多种教学方法,在单元教学总结时发现,不同的教学手段有效的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降低了学生对耐力素质训练的畏惧心理,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可见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提倡:

(1)将以往的“灌”转化为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主动“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2)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统的讲解、示范、激励性评价、师生互动、合作讨论等方法之外,教学手段应还应与时俱进向多样化、灵活化、实效化、人格化的方向转变,使之符合不同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体育兴趣和体育能力、体育价值观的培养。例如,现在常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学习

“挺身式跳远”一节时,仅靠体育教师课堂上瞬间的几次示范,学生很难观察和模仿这一动作。如果制作课件演示技术特点或者通过VCD、录相机把优秀运动员比赛练习的动作慢放出来,可以让学生利用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和模仿这一动作。然后把助跑踏跳、腾空滑翔、展腹挺胸、缓冲落地四个要点分别定格播放或回放。同时教师结合画面,恰到好处的分析讲述,从而突出了教学中空中展腹挺胸的重点;突破了助跑踏跳的难点,存在问题也迎刃而解;又如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相关的故事情节、场地器材和情景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情趣,调动“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

(3)科学实行“拿来主义”,将其他学科与体育学科进行整合;吸取其他学科的先进教法;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方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3.4建立合理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两个不可分割的主体,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不如弟子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不断更新,在某些领域学生的知识面可能要远大于教师,正如杜威所说:“教师应该是一个集团的领导者,他的领导不以地位,而以他教深的知识,教成熟的经验……”(杜威《思维与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因此笔者认为现今乃至今后,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充当“主导者”,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和教学的伙伴,注意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比如教师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学生可以对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质疑和讨论;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多给予表扬和鼓励,师生之间建立民主、和谐的良好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生动活泼和主动地进行学习的前提之一,也是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准确把握“主导者”和“主体性”的尺度,不盲目抬高学生在教学中的位置,或者肆意降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不能把教师“授业”与“解惑”降低为指导、帮助、关心、服务、参与、提供、策划、甚至是助手,两者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要教师的主导性真正发挥得好,学生得主体性就必然得到充分的体现,反之,亦然。

3.5提供平台,不断学习,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化能力

归根结底,现代化教育需要一批具有一定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的教师来实现,因此人是关键。笔者认为,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化能力的途径有几点:

(1)目前广大的体育教师基本上都来源体育师范院校,因此加强现有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把培养目标确定在中等学校的体育教师上,加强中学实践教学与高校实施教学的紧密衔接,使得高校毕业生学习掌握知识能学以致用,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2)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级各类的体育教师培训计划,使其经常接触、接受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和理论;努力开拓视野,提高现有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水平,不断更新知识。

(3)积极倡导和切实组织体育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不同内容的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使体育教师能即使了解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和方向。

3.6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提供体育教学后勤保障

教育设施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物质保证的要素,又是教育发展性的要素。近年来,上海地区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许多学校具备了多媒体计算机、室内运动场馆等,但是由于地区发展不均衡,可能在一些郊区学校教学设施还不够理想。在那些教学条件差的学校,一方面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装备;另一方面,体育教师也要自己动手,改善教学条件,完善各种体育器材;而教学设施好的学校,体育教师也要思考如何根据实际需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设备,更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3.7建立合理完善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由于教材内容不同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因素,学生的运动能力也存在着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过程,用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即时、动态地了解学生,同时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客观地评价学生个体的发展状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运动能力,热爱体育运动,逐步形成终身锻炼的观念意识。

4.结论与建议

转变观念,倡导“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在思想观念、教学目标、教材体系、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教师专业化以及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彻底改革,上海的中学体育教育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

5.主要参考文献

[1]李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研究.中国学校体育.2007.(2).36

[2]牟先涛.如何创设有价值的体育教学情境.中国学校体育.2007.(2).70

[3]毛振明,赖天德,陆颖.论体育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关系——兼对“学生是上帝”等说法的质疑.中国学校体育.2007.(2).26

[4]杨小林.关于学校体育教学现代的思考.广西师范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6).115

现代化学论文篇8

关键词:药理学现代化传媒工具教学质量

药理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的重要基础课之一,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一门主干桥梁课程。多少年来,基础医学教学基本上沿袭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讲授内容主要以教材为主,脱离实际。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加强药理学课程建设,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积极进行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以适应药理学的发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成为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近几年的药理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教学存在教学时数相对少、教学内容多、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陈旧等问题。药理学涉及内容广泛、理论性强、需要掌握的内容较多,学生常常对药理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缺乏主动探索和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药理学课程的特点及21世纪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药理学教学应力求通过合理运用现代化传媒工具如图书馆、期刊网、多媒体、课件等,教会学生阅读、查阅文献,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使教学形象生动,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求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把药理学某些研究领域中的最新研究动态、所面临的难题、最新研制的新药及被社会广泛关注的医药方面的问题引入到教学中去,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便于理解和记忆

由于电教多媒体提供了生动直观的形象,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兴趣和情绪,在课堂上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他们认识事物,理解知识,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例如,在讲解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解救药物时,先给学生看一个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临床病例,都有哪些症状,接下来提问,“有机磷中毒的病人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症状?”并结合图像向学生提问,哪些是M症状,哪些是N症状和中枢症状,然后向学生提示,有机磷酸酯类是一类持久性胆碱酯酶抑制药,启发学生结合图像从作用机制上进行分析;接下来再应用药物解救,一组病例应用阿托品后,哪些症状迅速得到缓解。另一组病例同时应用阿托品和解磷定,使M症状、N症状和中枢症状都得到缓解,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体内酶浓度和活性,既形象直观,学生又记忆深刻。在期末考试中,相关内容答题的正确率达97%。

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减少教学难度

在药理学教学中,有些教学内容,涉及的问题抽象,内容复杂,教学难度大,不易被学生接受。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使教学形象生动,学生感知鲜明印象深刻,可使教学内容具体化,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例如,在讲解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时,如果通过简单的抽象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通过做成形象的课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三维演示,融文本、动画、图像为一体,可将这一重点、难点内容的讲解变得生动、形象。同时,教师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进行讲解和讨论。利用多媒体课件对感官的直接刺激,使知识的接受更为轻松、记忆更为深刻。在期末考试中,相关内容答题的正确率几乎100%。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实践机会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学生也是教学主体,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扩大课堂活动面,减少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束缚,使学生摆脱被动局面,积极地投入到整个课堂活动中,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的成功因素。药理学中呼吸系统药、消化系统药是临床常用药,内容较多、作用机制相对简单,把这部分内容分成几个部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学生去图书馆、期刊网查阅参考资料,请小组同学讨论、归纳出讲稿,各组同学派代表在课堂上发言,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可以把自学的方式引入教学中去,让学生担任课堂的“主角”,充分展现他们的才华,并使学生在学习讨论中发挥团队精神,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药理学开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我们在学期的后阶段给每个学生一个题目,鼓励学生去图书馆、校园期刊网、实验室多媒体课件查阅资料,写成2000~3000字的论文,从中挑选出立题新颖、内容丰富、不乏学科前沿理论进行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与学的互动。针对临床上抗菌药物应用最广,滥用现象比较普遍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

4.1抗菌药物的滥用表现由细菌、病毒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成为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在抗菌药物治愈并挽救重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健康及生命造成重大影响。抗菌药物的滥用表现在诸多方面: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的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

4.2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①尽早确立病原学诊断;确立正确的病原是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的先决条件。②熟悉抗菌药物的抗菌谱、适应证和不良反应,根据临床用药效果调整用药方案进行治疗。③按照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合理用药。④预防或局部应用抗菌药物要严加控制或尽量避免。⑤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⑥要考虑病原菌的耐药性。⑦掌握联合用药指征,以期达到协同抗菌,减少不良反应,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通过此种教学形式,使学生拓展了视野,了解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而且对国家面临的棘手问题有种紧迫感,培养他们献身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经过我们的教学实践,学生们反映他们不仅掌握了教材中最基本的药理学内容,而且开阔了视野,了解了药理学某些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还可以把药理学知识与一些临床所面临的问题如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常见药物中毒等联系起来,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以致用、树立科研工作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的意识。运用现代化传媒工具,图书馆的利用、文献的查阅,对培养他们科学研究素质、增强创新意识和提高参与意识大有裨益。总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改革与探索。我们将认认真真、持之以恒地做好每一项教学工作,为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合格实用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蔡际群,王晓红,刘强,等.学习哈佛教学新理念搞好药理学课整合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2):57.

[2]黄展勤,石刚刚.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03,17(4):48.

[3]康白,高尔,许兰芝,等.药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医学教育,2002,2:3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