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未来工作展望8篇

时间:2023-03-07 15:01:02

未来工作展望

未来工作展望篇1

2012年,在学校建立的第十五个年头,我们又站在一个新的关口,即将为未来的五年制定发展规划。时过境迁,如今的xx中学已经今非昔比,如何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谋求发展,是关乎生死存亡的重大课题。

在这个实现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情况多么复杂,形势多么严峻,我们都应当回归原点来思考问题,重新审视我们的办学目标与定位、办学特色与风格、工作内容与方法、文化精神与内涵。只有回归原点,才能够删繁就简,排除诸多干扰,抓住该抓住的重点,还原教育的本来面貌。因此,在新规划的草拟过程中,针对这几个关乎学校发展的原点问题,在此应与全体教师共商。

一、办学目标与定位:

在上一个规划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对办学目标有过比较含蓄的表达,即“建设一所在北京南城有一定影响力的初中名校”。时至今日,这一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尤其是在2011年的中考中,当大家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在大东城亮相之后,令人略感意外的结果增强了我们的信心,也证明了我们的实力。水涨船高,如今的xx中学已今非昔比,有了新的施展舞台之后,就应该有新的理想抱负。

在未来的五年,我们应当有更高的定位,要向着“建设一所北京市一流名校”的目标前进。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至少应当达到五方面的“一流”,即“一流的教育质量”;“一流的学生素质”、“一流的教师素质”、“一流的学校管理”、“一流的办学条件”,这就要求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必须登上更高的台阶,实现更大的发展。

二、办学特色与风格:

在xx中学的办学实践中,我们逐步形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大办学特色”,这三个特色的形成,是我们走过的路,做过的事,虽然算不上新颖,却没有半点浮夸和虚假。如今,我们将这“三大办学特色”成为一句核心思想,即“全面育人,整体优秀”,体现了xx人对教育的独到理解。

首先,新的办学特色是对原有办学特色的继承和发展。“三大办学特色”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与“全面育人”的思想一脉相承。新中国建立以来,无论教育怎样改革,总离不开“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因为只有全面才能协调,协调才能持续,这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其次,学校连续多年70%以上的示范校升学率,已经能够充分证明我们实现“整体优秀”的实力。但是,我们所强调的“优秀”与其说是一种“结果”,不如说是一种“态度”。每一名xx学子都应当具备追求卓越的心态,即使成绩并不突出,但却拥有努力进取的意识和信心,这就能创造无限的发展可能。

三、工作内容与方法:

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我们的工作内容与方法,应当有自己的思路与风格。比如,结合“全面育人,整体优秀”的特色表述,我们至少应当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1.努力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

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病在于“只认分,不认人”,因此分不够的,就难免遭受非人的待遇。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尊重人、发展人的教育,不能是侮辱人、扼杀人的教育。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活得有尊严,就不能只用学习成绩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建立多元化的积极评价体系,就是给学生留后路,留活路,让他们活得有尊严,活得有自信,活的有盼头。

2.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让总理默然,让教育心寒,但责任却在你我之间。标准化的课程设置,集体化的教学模式,规范化的思维方式,都很能培养出独具匠心慧眼的创新人才。我们所倡导的全面发展,决不是要培养各方面均衡发展的人,而是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多的选择,搭设更宽的平台。只有在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引下,学生的个性特长才有可能得到重视和发展,拔尖创新人才才有可能诞生在校园。

3.积极引导学生的生活态度

一个人的智能是多元的,生活也应当是丰富的。在“全面育人”的理念指引下,培养并发展学生多种多样的兴趣爱好,加强审美情趣的培养,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快乐;在“整体优秀”的理念指引下,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可以塑造健康的心理和向上的人格。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能热爱生活,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享受生活,我们的教育,就应当培养这样的人。

4.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标准出台之后,有两个明确的导向,一是从强调学科的“工具性”向“人文性”的转变,二是强调“跨学科”的综合综合能力培养。这两个改变,都体现着课程改革核心思想的纵深化发展。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生活是综合复杂的,是融会贯通的,是没有学科边界之分的。真正高素质的人才,必然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四、文化精神与内涵:

“激情、智慧、创新”是xx中学的校训,也是xx精神的真实写照。对一件事有激情并不难,难的是对每件事都有激情;产生一个小智慧并不难,难的是形成大智慧;偶尔进行一次创新并不难,难得是在创新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将创新当成一种习惯。

要想对教育事业有持续的激情,应当有一股傻劲,这股傻劲可以用三句话来形容,即:兢兢业业,不计得失;笨鸟先飞,贵在坚持;乐观进取,不言放弃。

要想形成真正的大智慧,应当有一股呆劲,这股呆劲也可以用三句话来形容,即:勤学勤思,动力不竭;善抓重点,力守原则;居安思危,挑战自我。

要想持续地进行创新,应当有一股疯劲,这股劲还可以用三句话来形容,即:敢打敢拼,守土开疆;奇谋智取,另辟蹊径;执着发展,固本强根。

未来工作展望篇2

2012年,在学校建立的第十五个年头,我们又站在一个新的关口,即将为未来的五年制定发展规划。时过境迁,如今的xx中学已经今非昔比,如何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谋求发展,是关乎生死存亡的重大课题。

在这个实现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情况多么复杂,形势多么严峻,我们都应当回归原点来思考问题,重新审视我们的办学目标与定位、办学特色与风格、工作内容与方法、文化精神与内涵。只有回归原点,才能够删繁就简,排除诸多干扰,抓住该抓住的重点,还原教育的本来面貌。因此,在新规划的草拟过程中,针对这几个关乎学校发展的原点问题,在此应与全体教师共商。

一、办学目标与定位:

在上一个规划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对办学目标有过比较含蓄的表达,即“建设一所在北京南城有一定影响力的初中名校”。时至今日,这一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尤其是在2011年的中考中,当大家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在大东城亮相之后,令人略感意外的结果增强了我们的信心,也证明了我们的实力。水涨船高,如今的xx中学已今非昔比,有了新的施展舞台之后,就应该有新的理想抱负。

在未来的五年,我们应当有更高的定位,要向着“建设一所北京市一流名校”的目标前进。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至少应当达到五方面的“一流”,即“一流的教育质量”;“一流的学生素质”、“一流的教师素质”、“一流的学校管理”、“一流的办学条件”,这就要求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必须登上更高的台阶,实现更大的发展。

二、办学特色与风格:

在xx中学的办学实践中,我们逐步形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大办学特色”,这三个特色的形成,是我们走过的路,做过的事,虽然算不上新颖,却没有半点浮夸和虚假。如今,我们将这“三大办学特色”成为一句核心思想,即“全面育人,整体优秀”,体现了xx人对教育的独到理解。

首先,新的办学特色是对原有办学特色的继承和发展。“三大办学特色”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与“全面育人”的思想一脉相承。新中国建立以来,无论教育怎样改革,总离不开“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因为只有全面才能协调,协调才能持续,这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其次,学校连续多年70%以上的示范校升学率,已经能够充分证明我们实现“整体优秀”的实力。但是,我们所强调的“优秀”与其说是一种“结果”,不如说是一种“态度”。每一名xx学子都应当具备追求卓越的心态,即使成绩并不突出,但却拥有努力进取的意识和信心,这就能创造无限的发展可能。

三、工作内容与方法:

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我们的工作内容与方法,应当有自己的思路与风格。比如,结合“全面育人,整体优秀”的特色表述,我们至少应当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1.努力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

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病在于“只认分,不认人”,因此分不够的,就难免遭受非人的待遇。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尊重人、发展人的教育,不能是侮辱人、扼杀人的教育。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活得有尊严,就不能只用学习成绩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建立多元化的积极评价体系,就是给学生留后路,留活路,让他们活得有尊严,活得有自信,活的有盼头。

2.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让总理默然,让教育心寒,但责任却在你我之间。标准化的课程设置,集体化的教学模式,规范化的思维方式,都很能培养出独具匠心慧眼的创新人才。我们所倡导的全面发展,决不是要培养各方面均衡发展的人,而是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多的选择,搭设更宽的平台。只有在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引下,学生的个性特长才有可能得到重视和发展,拔尖创新人才才有可能诞生在校园。

3.积极引导学生的生活态度

一个人的智能是多元的,生活也应当是丰富的。在“全面育人”的理念指引下,培养并发展学生多种多样的兴趣爱好,加强审美情趣的培养,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快乐;在“整体优秀”的理念指引下,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可以塑造健康的心理和向上的人格。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能热爱生活,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享受生活,我们的教育,就应当培养这样的人。

4.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标准出台之后,有两个明确的导向,一是从强调学科的“工具性”向“人文性”的转变,二是强调“跨学科”的综合综合能力培养。这两个改变,都体现着课程改革核心思想的纵深化发展。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生活是综合复杂的,是融会贯通的,是没有学科边界之分的。真正高素质的人才,必然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四、文化精神与内涵:

“激情、智慧、创新”是xx中学的校训,也是xx精神的真实写照。对一件事有激情并不难,难的是对每件事都有激情;产生一个小智慧并不难,难的是形成大智慧;偶尔进行一次创新并不难,难得是在创新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将创新当成一种习惯。

要想对教育事业有持续的激情,应当有一股傻劲,这股傻劲可以用三句话来形容,即:兢兢业业,不计得失;笨鸟先飞,贵在坚持;乐观进取,不言放弃。

要想形成真正的大智慧,应当有一股呆劲,这股呆劲也可以用三句话来形容,即:勤学勤思,动力不竭;善抓重点,力守原则;居安思危,挑战自我。

要想持续地进行创新,应当有一股疯劲,这股劲还可以用三句话来形容,即:敢打敢拼,守土开疆;奇谋智取,另辟蹊径;执着发展,固本强根。

未来工作展望篇3

近年来,建平县在开展农业科技工作过程中,以农民培训工程为牵动,结合本县实际,按照既定的实施计划方案,精心组织,县乡两级密切配合,拓展农民培训各项工程普惠面,积极引进、应用“三新”技术成果,广泛开展科普教育活动。1.农民科技培训通过承担农业部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加大农业科技示范户的培育力度。2015年全年培训科技示范户1040户,辐射带动2万余户;加强农技人员知识培训,全年集中培训专家和农技人员100名,集中培训5天以上,促进了科技进村入户。2.开展阳光工程完成了2800人的职业技能和专项技术培训任务,同时完成3000人的工程培训任务指标,并建立了培训基地,促进了实用技术到人。3.引进和应用“三新”技术成果截止目前,共引进试验以东单6531、联达99为代表的新品种近40个,示范新品种30个,引进新技术15项,应用在植保检测、土肥检测、农产品检测等方面的新装备10余套。积极参与农广天地,依托网络平台,以农业园区、试验基地为载体,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为牵动,以科技人才培育为重点,以科技服务体系创新为依托,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期间,还与沈阳农业大学进行了技术人才和技术成果的双对接。4.农业科普工作一是通过“农业信息频道”电视互动点播节目,实现科技服务到农户。经过5年来的发展完善,目前信息时长已经超过3000个小时,广大农户坐在炕头上就能充分享受免费的科普大餐。二是启动农业“科技直通车”,送科技下乡,直接服务到农户。2015年科技直通车共行驶20000余公里,覆盖全县31个乡镇的200余个村,发放技术资料3万余份,开展技术培训150余场,直接受益农户达3万余人。三是结合“3.15”维护消费者权益日,向广大农户宣传农业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帮助农户鉴别伪劣农资,同时结合农时季节开展多形式的宣传活动,共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传单4万余份,接受咨询400余次,广泛传播了农业科普知识。为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在农业科技推广、农民培训工程等方面,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建平县农经局、财政局等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责任分工及考核办法,形成严密的组织领导体系。各个培训项目普遍采用向社会招标的方式,确定培训单位和培训基地,同时通过与示范村人员座谈及实地考察论证的方法,确定培训内容。阳光工程培训则是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就业岗位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并辅助开展远程培训以达到培训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资源整合力度还不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其他部门的协调参与力量不足,没有更广泛地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项目工程中来。同时,在引进和应用“三新”技术成果方面,触角还不够敏锐,引进和应用的领域还有待拓展,此外引进“三新”技术经费不足也是制约成果转化的问题之一。

三、未来展望

未来工作展望篇4

今天是八月十五号,这个月已经过去了一半。课题方面的进展不是很大,尤其是上一个星期,总是在处理一些其他的事情。感觉生活上乱糟糟的,没有一个头绪。有时候感情的事情是很累人的,更如我这种无经验之人,只能摸索着前进,必然需要大量的经历,还要同时处理学业方面的事情,每时每刻都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

十一假期就将来临了,过了假期是开始和老师商量找工作适宜的时候。存在这样两个方面的问题:一、老师是否会帮忙;二、在老师帮忙的前提下,能否回到天津。对于第一个问题,自己以前是十分肯定的,但自从这次从哈尔滨回来似乎开始产生怀疑了。可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对于这个项目自己已经只能做这些了,唯一有点后悔的是没能更多的接触理论线损的开发,因为当时程慧琳是有意让我接手的,只是最终自己没有努力去争取。第二个问题似乎更难,难在老师的关系网上面,难在金钱上面。又马上到关键时刻或者说是决定命运的时刻了,需要运气与实力,需要自己这些年来的积累。如果老师帮忙的希望泡汤了,那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生活也许会很艰辛,在一开始可能也会落在其他人后面,但我想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过上另自己满意的生活。一定要记住是过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生活给别人看。

这可能是自己在学校的最后一年了,二十年的学习,是学到生存的本领,如果以后再有机会进入校园的话,我想那必须要是为了兴趣而读书了。

课题只是毕业的工具或者说手段,但如何通过写论文的过程培养自己严谨的态度才是关键。对于工作上的事情要敢于追求完美,对于生活上的事情要采用平庸的原则,但要充实。

未来工作展望篇5

关键词 全科医师培训 回顾 展望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02-0017-04

加强全科医师队伍建设,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途径,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大举措。从1997年开始,上海市连续13年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列入政府10项实事工程,使社区卫生服务的硬件设施条件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上海市卫生局积极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推进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培训合格后充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任全科医师,着重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软实力[1-2]。在国家大医改背景下,上海市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本市医改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予以推进,全科医师培训工作作为培训的重要部分,正不断推出有力举措,提高培训质量和数量。

1 工作回顾

1.1 开展全科医师岗位培训

1994年起,针对当时基层医师全科服务意识淡薄、业务理论培训机会少的特点,上海市卫生局依托上海职工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根据上海卫生服务的需要开展了全科医师概念培训班,主要内容是40学时的全科医学基本概念,至1996年共培训500余人。

1997年起,对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临床医师进行了600学时的以理论为主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使他们能初步适应上海开展全科化综合医疗服务的需求。培训主要包括全科医学概论、临床诊断学基础、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等科目。

2001年依托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成立了上海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承担本市全科医师培训的组织管理任务。通过10多年的培训,本市的社区医师已基本接受并完成了培训。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为本市社区实施全科化医疗服务奠定了基础,2005年起,本市街道地段医院全部转制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3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综合性全科医疗服务试点。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医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在完成以理论为主的全科岗位培训的基础上,市卫生局于2004年制定了《上海市社区全科医师培养三年行动计划(2004-2007)》,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全科医师实践技能培训,培训时间为半年。2007年在完成技能培训任务的基础上,按照原定计划进度启动了新三年培训计划。市卫生局根据参加培训医生的职称和岗位的不同,组织专家分别制定了7个组别的培训大纲和培训计划,实现了个性化和分层次培训。全科医师实践技能培训工作由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37所区域综合性医院和43所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了培训任务。

1.2 试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

2000年起,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为期4年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试点工作。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派新分配来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到中山医院参加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2000年、2004年、2006年三年分别招收了23名、58名、15名学员,经过四年培训毕业后已全部在本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培训学员中绝大多数已成为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骨干。

1.3 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2010年,根据《关于印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社会〔2010〕561号)精神,上海市又开始通过转岗培训途径培养一批全科医生。上海市卫生局结合本市已基本完成全科岗位培训、并在全国率先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实际,与区县卫生局签订责任状,由区、县卫生局全面负责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领导和管理工作。同时落实转岗培训临床实训基地,并由实施单位承担转岗培训的临床带教任务,以“导师制”或“一对一”的带教形式,严格按照培训计划对学员进行培训。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择临床医学本科执业医师,到区县中心医院接受为期2年的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2010年共有95名医师参加了转岗培训,按计划在区域医疗中心接受规范培训。

1.4 实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新模式

针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试点工作中突出存在的“工学矛盾”等问题,2006年起上海市卫生局积极探索全科医师培养的新模式,采用“社会化管理”的模式进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即面向全国招收应届和近二年毕业的往届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进行规范化培养。培养期间的人事、劳动委托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进行管理,培养经费按照市、区县政府与用人单位及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筹集。

上海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共同制定了《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试行办法(2006-2010年)》,使全科医师培养工作有了制度和政策保障。办法实行后,市卫生局根据各区县卫生局每年上报的培养对象需求数,按照招录程序组织招生录取。规范化培养分理论学习和技能强化、临床基地轮转、社区基地实践3个阶段,前2个阶段在临床基地进行,最后1个阶段在社区基地进行,临床培训基地由当初的3家扩大到15家,社区基地扩大到45家。随着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工作影响力的扩大,招生规模逐年增加,2006年招收32名,2007年招收60名,2008年招收148名,2009年招收127名。规范化培养结束、培训学员经考核合格后,各区县卫生局负责将分配到本区县的培养对象安排到所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

2 医改新政下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2009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这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是全面提升临床医师队伍业务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公立医院改革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此,上海市自2009年12月起正式启动了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

2.1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施

2.1.1 建立组织管理体系

建立由分管市领导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委员会、市财政局、市政府法制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等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及专家组成的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联席会议,负责全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领导和协调工作。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负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日常管理工作。5所高校和39家培训医院均成立了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负责本校(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2.1.2 建立政策文件体系

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立了两个层次的文件。一是《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主文件,二是若干具体操作性文件,包括《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劳动人事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住院医师培训医院和师资管理办法》、《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考核管理办法》、《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等。同时在市人事局、市府法制办的指导下,制定了统一规范的《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暨劳动合同》。

2.1.3 建立培训和质量控制体系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能否可持续发展,其关键环节是培训质量。过程管理和考核管理是提高培训质量的两个重要抓手。为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成立了由6位专职工作人员和5位专家组成的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事务中心,具体负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督导、质量控制和考试考核等工作,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对培训医院进行现场督查指导,了解各医院培训计划落实情况、当前存在困难、意见建议等,并及时沟通反馈。

2.1.4 建立支撑保障体系

1)工作会议制度:在住院医师制度初步建立后,在推进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尤其是需要市政府层面决定的重大问题,提交市联席会议讨论决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联席会议每月定期召开,相关委办局的处室领导共同研究工作推进方案。专家委员会会议每两周定期召开,就培训、质控、考核等业务问题进行决策部署。

2)资金保障:在卫生局设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资金专户,市财政局每月定期将住院医师工资和社保费用划入专户,由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将工资部分核拨到培训医院,将社保部分缴纳到指定的社保经办机构。市财政局按照平均每家培训医院600万元的标准对培训医院培训启动工作予以支持。对培训过程督导、专家咨询、考试考核等工作所需要的费用,均列入市卫生局部门预算,由市财政予以保障。

3)带教师资和管理人员培训:2010年6月、7月组织了多次全市性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师资和管理人员培训,各医学院校和培训医院毕业后教育委员会成员、培训医院相关管理人员、承担培训任务的科室教学主任和教学秘书共千余人参加了培训。各学科专家组组织本学科的带教师资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培训,重点统一对培训细则的把握,统一培训方式方法,提高了带教师资的带教水平和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2.2 全科培训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参照2006年推行的全科医师培训模式,在全市统一平台上实行“行业人”管理,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由于全科住院医师的身份和待遇得到保证,许多“985”、“211”高校毕业的医学生也优先选择全科作为自己的培训方向。2010年起,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行统筹考虑,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从事全科岗位工作;参加培训的本科学历人员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并轨。2010年我市15个培训基地共招纳了253名全科医师,其中含中医全科74人。2011年计划招录2 500名住院医师,其中全科医师招录数增加至500名,占招录总数的20%。

2.3 重点支持发展全科医师培养工作

在全面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市卫生局重点加强了对全科住院医师的管理和政策倾斜。每年详细调研全科岗位的需求,单列招录计划。对承担全科培训任务较重的医院,在启动经费上予以倾斜。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与市卫生局共设的“优秀住院医师奖”中单列全科住院医师奖励指标,占总奖励名额的20%。在住院医师招录中,重点宣传现代社区卫生服务理念和全科医师培训工作,深化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理解和认同。

在全科住院医师的管理中,逐步探索了一些新的做法并形成常规,如每年组织全科住院医师的开学、毕业典礼;评选表彰全科优秀学员、优秀全科带教师资、优秀全科班主任;组织全科技能大赛、医学科普宣讲大赛,除专家外,还邀请社区居民担任评委;在全科住院医师中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使他们在接受培训之余,利用业务专长为弱势人群提供健康咨询服务;组织中秋晚会、迎春联欢会,全部节目由学生自编自演。这些工作有力地增强了全科住院医师的归属感,增强了全科医学对医学生的吸引力,增强了社区百姓对全科医师的认可度。

3 工作特色与亮点

3.1 在住院医师培训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衔接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相结合的工作得到了教育部、卫生部和国务院学位办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并列入教育部批准上海实施的23项教育体制综合改革项目和部市共建上海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改革试验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紧密结合: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相结合、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标准相结合。根据上海市2010年住院医师实际招录人数,教育部2011年下达了900个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名额的单列计划。因此,2010年起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基地培训的住院医师有望在三年培训结束后获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3.2 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

市卫生局于2006年8月会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和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共同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本市乡村医生培养的通知》(沪卫科教[2006]24号),委托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采用定点招生、定向培养的方式,面向本市郊区招收参加高校统一入学考试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培养3年制临床医学专科学历的乡村医生,加快本市乡村医生的培养。积极鼓励各区县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应届高中生报考。目前本市嘉定区、原南汇区、松江区、金山区、青浦区等区相继出台了具体的优惠政策,为乡村医生队伍的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2007年至2011年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招生人数为:2007年85名,2008年58名,2009年、2010年、2011年各招150名。

3.3 完善了全科医师培训体系

为提高各培养基地师资带教水平,保证全科医师培养质量,市卫生局依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成立了上海市全科医学师资培训中心,定期对临床基地和社区基地的带教师资、管理干部和行政领导进行培训,深化了他们的全科医学理念,提高了各基地管理和带教水平。2011年5月,以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为依托的“上海市中美全科医学培训与交流中心”成立,通过引进美国成熟、先进的全科医学培训与评估体系,推出“5+3”全科医师培养新模式,即以“5”年医学本科学历教育为基础,再加上“3”年的全科医师培训,借鉴美国家庭医生标准化培养体系的理念和经验,进一步建立标准化的全科医学培训体系。

3.4 规范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编制

2008年,本市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每万名居民配备4~5名全科医师,1.5~2.5名公共卫生医师,在全科医师和公共卫生医师的总编制内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护士按与全科医师1:1的标准配备。郊区县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地域面积、人口导入等情况,可适当增加人员编制。这一文件的出台,对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理配备、有效利用基层卫生人员队伍提供了充分依据和明确标准。

3.5 出台了倾斜政策吸引适宜医学人才进社区

鼓励上级医院医务人员支援社区,对支援社区的二、三级医院医务人员给予政策倾斜,吸引到社区尤其是远郊农村基层开展工作;明确高年资医师下基层的职位待遇和工作职责,帮助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将社区卫生人才列入户籍政策倾斜范围,对经过几年全科医生岗位锻炼、工作优异、并能安心在社区工作的全科医生予以优先引进。通过这些措施,能使社区的卫生人才队伍得到壮大,更好地为全市居民提供适宜、经济、安全和便捷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4 工作展望

目前全科医师的短缺已成为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有效实现、医疗改革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因素,根据本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基本,强基层”的要求,结合基层卫生人才现状,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专业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整体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基础上,上海应继续把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放在一个优先发展的地位,为基层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的全科医师。因此,在未来工作中要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待遇4大环节,营造吸引、留住和发挥社区全科人才的政策环境,建立一支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社区居民信得过的社区全科服务人才队伍,为发展社区卫生事业、满足居民社区卫生需求提供稳定的人才支持。

4.1 构建培训体系,加强队伍培养

积极推进家庭医师制度,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进临床医生必须是经过本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合格人员;加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师比例,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队伍输入新生力量;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在岗临床执业医师的全科培训,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继续农村基层卫生队伍订单定向培养。

4.2 建立考评制度,保障培训质量

建立以能力为导向、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全科人才培训评价体系。制定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考核细则,明确不同模块的考核内容、考核要求和考核方法。主要考核方法包括日常考核、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和结业考核[3]。规范评价程序,健全评价组织,将考核评价与奖惩相结合,保障全科医师培训的质量和水平。

4.3 拓宽引进渠道,加大人才引进

广纳贤才,吸引适宜的医疗卫生人才进社区,充实社区卫生服务队伍。重点通过以下渠道引入优秀的人才服务基层,一是积极探索鼓励有资质的医务人员向基层一线流动的机制;二是建立灵活的人员评聘和流动机制。同时实行全科医师落户优惠政策、规范化培训与硕士学位衔接等政策吸引优质生源进入全科领域。

4.4 规范用人机制,营造发展环境

营造吸引、留住和发挥社区全科人才的政策环境,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满足居民健康需求提供稳定的人才支持。一是进一步增加社区卫生人员编制;二是完善全科医师执业注册制度;三是健全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系列。

4.5 明确投入保障,提高全科待遇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全科人才队伍建设投入保障机制。多渠道多元化筹措资金,加大财政对卫生人才培养的投入。针对本市社区医务人员收入水平低、差距大的现状,确立“提高水平、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原则。明确可分配总量逐年递增机制,逐步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整体收入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勘.上海市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回顾和发展愿景[J].中华全科医学杂志,2008,7(8):547-548.

[2] 张勘.上海全科医生培养的探索与展望暨国内外概况[J].实用全科医学杂志,2007,5(10):847-848.

未来工作展望篇6

调研目的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进行,对RZ学院某二级学院教师进行调查。本文结合教师个人成长意愿与发展现状之间的差距,对教师成长进行个性化定制,明确全体教师个人发展任务,期待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每位教师都能得到赏识和持续发展,同时更好的服务于教师团队的发展方向和要求,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形成人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大好局面。

高职院校教师个人成长意愿分析

教师成长认知分析

关于教师成长认知的方面重点调查了教师对制定个人成长计划的重要性程度的认知、对个人未来五年发展方向的认知、对个人教师类型定位的认知。

调查发现:所有教师认为制定成长计划对个人成长意义重大。其中,77.27%的教师认为制定成长计划对个人来说非常重要,22.73%的教师认为制定成长计划对个人来说一般重要。

从整体来看,学院教师对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更为关注的是晋升职称和多出科研成果,多出科研成果的目的更多的也是为了晋升职称。此外,还有20.45%的教师希望脱产参加企业的顶岗实践活动,9.09%的教师希望获得更高的学位。不同性别的教师对于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有着显著的差异,女教师比男教师更为关注科研成果和职称的晋升,男教师比女教师更希望未来五年继续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和发展成为本学科的带头人。

此外,调查发现专任教师更多的将自己的类型定位于教学科研型,而坐班人员更多的将自己的类型定位于服务型。从整体看来,学院全体教师对自身定位都较为清晰。

教师成长目标分析

关于教师成长目标方面重点调查了教师个人是否规划过未来5年的成长目标和教师个人未来10年的成长目标。

关于是否规划过未来5年的成长目标的调查发现:学院86.36%的教师简单考虑过自己未来5年的成长目标,但是目标不太明确。只有9%的教师对于未来5年的成长目标明确。而有4%教师还不确定今后的发展道路。因此,帮助教师明确自己的未来成长方向,并制定成长计划对多数教师的未来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从学院教师个人未来10年的成长目标来看,多数教师未来10年的成长目标为成为合格的高职教师和骨干教师,有少数教师的目标是成为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从教师的年龄来看,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未来10年更多的希望成为骨干教师,36岁以上的教师未来10年更多的希望成为合格的高职教师。从教师的身份来看,专任教师更希望成为骨干教师,坐班人员更希望成为合格的高职教师。

教师成长行为分析

关于教师的成长行为方面重点调查了教师对自身能力及工作情况的评价、教师愿意参加本职外工作的原因和教师不愿意参加除本职外工作的原因以及教师自身成L的不利条件分析。

调查发现:接近80%的教师对自身能力及工作一般满意,能够完成本职工作,这说明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是比较高的。有20%左右的教师对自身评价很满意,觉得目前的工作岗位很适合自己。只有1位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不太满意,工作难以胜任,自身知识和能力需要提高。

通过调查教师愿意参加本职外工作的原因发现:教师愿意参加其他工作的原因中考虑最多的两个个原因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评职称,这说明教师参加本职外工作时更多的考虑的是个人发展问题。当然也又接近35%的教师愿意参加本职外工作的原因是出于责任目的。

通过调查教师不愿意参加本职外工作的原因发现:学院教师不愿意参加本职工作以外其他工作的主要原因是本职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没有精力做其他工作。当然也有少部分教师不愿意做的原因是对自身发展帮助不大、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不在本职工作范围内,可做可不做。

教师认为影响自身成长的不利条件居于前三位的依次为:工作任务繁重,无暇顾及自身发展;自身条件及能力的制约;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目标对于教师个人成长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制定教师个人成长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师成长需求分析

关于教师的成长需求方面重点调查了教师需要从学院得到的支持和教师希望个性化成长系统所具备的功能。通过调查发现,72%以上的教师希望学院能够提供相应的发展支持和服务,还有43%的教师认为建立教师成长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可以更好的促进教师个人的成长,31.82%的教师认为建立教师个性化的成长系统也是一项不错的选择。只有20%左右的教师希望学院帮助他们分析制定个人成长计划,这说明大部分老师对于未来的成长还是有一定规划的。

关于教师个性化成长系统所具备的功能的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最希望系统所具备的前四位的功能是可以随时随地记载教师成长结果并计算出成长得分情况、可以共享教师教学资源(如教案、课件、教学设计等)、设计交流中心,教师之间可以交流教学困惑、共享教育教学理论。调查结果提醒我们在设计教师个性化成长系统时,要重点考虑教师的这些需求,以更好的服务于教师的个人成长。

结论与建议

帮助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明确教师发展目标。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明确、清晰的发展目标对于教师的未来发展具有较大的意义。因此,学院应关注教师需求,以教研室为单位,通过集体研讨,帮助教师确立年度发展规划,重点确立教师个人在本年度的教科研方向、教学任务、教育任务、科研目标、教研目标以及学习培训计划,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帮助教师实现最大发展。

未来工作展望篇7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司法部关于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及《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将法律援助纳入平安社区工程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建立完善的法律援助体系,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法律援助机构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重要作用。

二、目标任务

1、通过开展“新希望法律援助关爱行动”,在未成年人当中开展法律援助知识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能力;

2、通过开展“新希望法律援助关爱行动”,扩大法律援助宣传覆盖面,提高家庭特别是新市民家庭,维护未成年人、维护新市民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形成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3、整合资源为未成年人以及新市民提供优质、高效、准确的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凡无经济能力的新市民家庭,在遇到涉法案件时,欲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可由区法律援助中心及时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

三、活动内容:

1、开展送书籍、送法律、送服务的“三送”活动,把法律援助知识和法律服务送到未成年人身边;

2、组织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突出的优秀律师事务所担任学校及新市民家庭的法律顾问;

3、面向社会公布未成年人维权热线,扩大未成年人维权途径;

4、开展针对未成年人权益保障以及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法制讲堂、法律授课等专题讲座,提高维护未成年人、维护新市民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5、各中、小学校建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维权联络站”,由负责未成年维权的团(队)负责人担任联络员,经相关法律知识培训后,负责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维权工作的宣传咨询、协调、服务工作。

四、几点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大宣传。要充分认识“新希望法律援助关爱行动”重要意义,各相关单位、部门要结合“六五”普法,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及《法律援助条例》的宣传工作,使全社会都来关心未成年人维权保护工作;

(二)深入了解,增强实效。深入学校、深入新市民家庭,了解未成年人及新市民的实际需要,结合当前未成年人维权工作实际,搞好法律宣传和咨询,帮助解决相关问题,增强开展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未来工作展望篇8

(20__年7月14日)

同志们、朋友们:会议至此,议程已经全部结束。诚如集团总裁、理事长__*同志所言:在这风光秀美的鸭绿江畔,在这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边陲小城,在这环境幽雅的国门酒店之中,我们胜利了召开了这次“沈阳新元建设集团暨集团公司成立五周年工作会议”,可谓主题鲜明、意义深远。

会前,也就是昨天晚上,与会同志们认真研读了《沈阳新元建设集团暨集团公司20__年至20__年发展规划纲要》,并提出了一些中肯、宝贵、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在今天的会议上,我们又认真的听取、并审议通过了集团总裁、理事长__*同志所做的:《认清形势、明确任务,为全面完成“二五”计划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和集团总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__*同志所做的关于《沈阳新元建设集团暨集团公司二OO五年至二OO九年发展规划纲要》的说明。

马俊杰同志的报告,认真、全面地总结了沈阳新元建设集团暨集团公司成立五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基本经验,实事求是地查找并指出了我们工作中所存在的差距与不足,深入客观地剖析了我们新元集团所面临的大好发展形势和主要任务,同时,他又提出了新元集团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设想及八项工作措施。使我们大家进一步认清了形势,明确了目标,这是着眼全局、立足长远,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路。可以说,它让人感到豪情激荡、充满信心!

在今天的会议上,我们又伶听了位领导的重要讲话,这位领导同志在对我们新元集团五年来的发展给予充他肯定的同时,还给我们提出了及其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同时,更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与重托,我想它必将激励着我们不懈进取,永往直前!

所以,我认为,今天这次大会,即是一次总结过去、谋划未来的大会;又是一次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大会;即是一次展望末来、续写辉煌的大会;又是一次盛况空前、彪炳新元史册的历史性盛会。

在此,我谨代表集团公司董事会,对本次大会的胜利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而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同时,向多年来一直关注、支持我们集团公司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友人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五年来为集团公司的发展壮大而殚精竭虑、奋力拼搏的全体员工表示最诚挚的慰问!

借此机会,我向同志们提出四点希望:

一、希望与会同志们要认真领会本次会议精神,尤其是要深刻理解总裁马俊杰同志在报告中所提出来的末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和八项工作措施,将本部门的工作抓好、抓实,使我们的事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希望各分公司的同志们,尤其是主要领导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命关天”和“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等安全生产理念,切实将安全生产工作列入到重要工作日程,进一步健全制度、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确保实现无重大伤亡事故的工作目标。

三、希望大家要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谋发展的经营理念,建品牌、树丰碑,立当代,载千秋!

四、希望我们集团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树立“以新元为荣、为新元奉献”的事业观和发展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本领,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在突飞猛进的新元伟业中有所作为、建功立业!

同志们、朋友们,回顾过去,我们是心潮澎湃;展望未来,我们更加激情满怀。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