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8篇

时间:2023-03-08 14:57:13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1

一、组织与领导

成立了对口支援民族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傅晓春,副组长:龚承华,成员:陈平贤、袁承红、朱勇华。由于局领导岗位调换,现组长为局党组书记、局长董继辉。由组长负总责,副组长具体抓,全体人员积极投入实际工作,做到工作责任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二、支援工作的主要情况

我局的支援工件坚持标本兼治相结合,治穷与扶智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把对口支援工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相结合,稳步推进、富有成效。

1、我局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入手,深入村民调查分析,摸清村情民情,了解群众意愿的前提下,着力扶助解决农业用水难的问题,想方设法协助该村向上立项争资,2012年度我局已向上级筹资一万余元用于维修该村农田灌溉渠道,从而确保了该村农业生产旱涝保收,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参与规划布局,完善群众的公益性事业设施建设。使当地村民的人居环境等得到全面改善。

2、认真抓好该村“三清三改”工作,充分利用山区有利条件,发挥山区天然资源优势,解决该村卫生饮用水,让群众能喝上优质水,保障村民的身心健康。

3、在引导村民抓好传统产业的同时,帮助村民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科学引导、大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着重搞好油茶林改造与新造高产高效的油茶林,对部分毛竹林进行改造更新。改造或新造油茶林、毛竹林200-300亩,使群众收入得到持续增长。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2

自教育部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以来,南京农业大学在对口支援我校工作中,以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校管理制度与运行建设为重点,积极发挥南京农业大学的学科、人才和管理优势,两校积极沟通,共同合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了多方位的对口支援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6年6月,教育部启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我校先后新疆农业大学与包括南京农业大学在内的等五所内地支援高校积极联系,主动协商,在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学科队伍、科研合作、学科建设条件、学术交流、图书馆建设、研究生培养等诸多援建方面达成一系列协议,援受双方积极沟通,共同合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了多方位的对口支援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开展的情况

(一)高度重视,明确目标,确保障援建工作顺利进行

南京农业大学与我校有着长期的来往和合作关系,两校领导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2002年教育部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后,两校的对口支援关系得到明确,我校将支援工作作为重点议题列入了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校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多次专题讨论对口支援工作,确定由学校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抓,成为学校的一项“一把手工程”。为使对口支援各项工作开展得更为顺利,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校办、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处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南京农业大学对口支援新疆农业大学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口支援工作的协调、落实对口支援工作的部署和安排,明确了相关部门和学院职责,形成了良好的对口支援格局;建立援受双方之间高校领导和教师互访机制,两校主要领导每年进行一次会晤和交流,专项研究和协调支援工作。双方校领导、对口部门与院系领导以及学科教师互访50余人次,交流办学思想与经验,具体落实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干部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对口支援工作。两校及时总结对口支援工作经验,不断发扬成绩,先后签订校级对口支援协议3份,院级对口支援协议3份,进一步明确了以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学校管理为主的受援目标。每年召开数次领导小组例会,听取、研究、落实和检查我校在对口支援实施过程中的工作情况,并形成会议纪要。此外,还编印了对口支援的专题简报,并拨出专项经费,列入年度预算,用于实施对口支援工作。

与此同时,为了使援教教师安心工作,解决援教教师的后顾之忧,学校有关部门相互配合,为援教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落实专人负责援教课程计划、教学安排及有关对口支援工作,并在教工宿舍区为援教教师安排了两居室住房,购置了家具、电器、卧具、餐具等日常生活用品。各有关学院为援教教师安排专人负责反映和解决援教教师碰到的工作及生活问题,协助做好援教教师上课的各项准备工作。并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实行政策倾斜,为援教教师和干部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和空间,保证了支援工作得以长期顺利开展。

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后,与南京农业大学对口支援我校的工作便与援疆学科建设工作结合进行。

承担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内地五所高校——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都与我校有着长期的来往与合作关系,双方领导都高度重视援建工作。2006年教育部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后,我校将此项工作也作为学校的一项“一把手工程”。雒秋江校长为此专门召集与援疆学科建设工作有关的部门和全校各学院领导,传达教育厅动员会议精神和刘怡副主席的讲话,并且布置了如下工作:学校成立“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校学位办;各一级学科所在学院的院长为对口支援负责人,负责对口支援项目的实施,各学科应指定具体办事人员负责联系工作;做好协议书的起草工作,各一级学科在协议书范本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本学科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对协议书进行充实和修改;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涉及的各职能部门都应认真负责地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同时要及时将计划实施的情况在校报和相关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各受援一级学科应高度重视计划的贯彻落实,积极主动与支援方联系协调,特别要注意将此计划的实施和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学校的学科优势,培养我们自己的师资队伍,利用支援方的资源,提高本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水平;各受援学科应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以5年为一周期。各项措施要具体且可操作,切忌宽泛空洞;没有列入对口支援的其他学科应主动寻找切入点,参与援疆学科建设计划。随后,校党委常委会议专题讨论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落实工作,校党委书记李宝城要求将此事当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党委常委会决定由雒秋江校长担任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彤副校长和阿不来提副校长任副组长,并落实了办公室的工作经费。在此情况下,援受双方先后签订校级对口支援协议5份,备忘录3份,学院级援建协议多份,进一步明确了以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学校管理为主的受援目标。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制定下发的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中国农大在教育部召开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工作会议之前,于2006年6月1日和2日,由副校长谭向勇率领的8人考察组来到我校,就两校在生物学、畜牧学、农业资源利用、农业工程等学科的建设和对口支援事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协商,达成了全面具体的合作共识。在两天的考察中,中国农业大学“长江学者”、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武卫华等专家为我校师生举行了5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并深入到对口学院进行广泛的交流和协商,专家们务实的作风得到我校师生的高度赞誉。6月2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与新疆农业大学学科建设对口支援备忘录签字仪式在新疆农业大学举行。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刘怡、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孙也刚、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谭向勇及考察组7名专家、我校党政领导李宝城、雒秋江、阿不来提、张建华以及学校对口受援的相关学院的党政领导参加了签字仪式。签字仪式上,雒秋江校长介绍了两校在对口支援学科建设的协商、洽谈情况。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谭向勇说: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从前期筹备到具体实施,得到了双方领导的高度重视,此次达成了许多具体事宜,并都一一落到了实处,使每个环节都更具可操作性。这次对口支援是双方今后在更多领域进行实质性合作的良好开端。

十月上旬,我校党委书记李宝城、校长雒秋江、副校长陈彤、王涛等带领研究生处和我校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受援学科所在的学院领导赴五所支援学校进行回访,回访期间同支援学校就可能的支援项目和支援方式进行了认真探讨,并与支援学校签订了回访备忘录。

(二)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援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1、援教工作按计划实施。支援高校派教师到我校支教是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计划的一项重要工作,2004年以来,南京农业大学先后分5批派出14名优秀教师、2名优秀管理干部到我校援教和挂职援助,帮助开出新课和急需课程40门次,涉及农、理、经、管、工、法六大学科领域,直接授课1500余课时,保证了我校急需课程的顺利开设;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实施后,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也根据双方的协议,派出了教师和领导干部到我校挂职和支教;南京农业大学向我校开放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实验场所,优先安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并派出南京农业大学知名专家学者到我校进行学术访问和开展系列学术报告,对我校学科建设和学位点申报工作进行了指导和帮助;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天真教授等应邀到我校访问,陈彤副校长、王涛副校长会见了张天真教授,我校农学院领导与张天真教授就共同在我校建立棉花分子育种实验室的问题达成初步意向。9月6日至7日,陈彤副校长、王涛副校长和研究生处领导及学位办工作人员等先后走访了我校九个学院,就在学科建设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援疆学科建设”的作用等议题,分别与各学院领导、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教研室主任等进行了座谈,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大家普遍认为:日元贷款和省部共建等项目为各学院提供的仪器设备,部分地解决了各学院在实验室建设方面一直以来存在的困难。有了设备,当前最急需解决的就是人才的问题。希望通过“援疆学科建设”,对口支援的五所内地重点院校能在师资培养、科研等方面切实为十个援建学科解决这些根本问题。我校党委书记、校长带队走访了五所内地支援高校,进一步就援建事项达成协议。对口的学校、学院领导或学科带头人先后来访11人次,了解我校情况,安排讲学、讲座、培训、指导等活动,促进了双方友谊。

2、开展师资委培、挂职锻炼及学生的联合培养工作。2002年以来,我校充分挖掘南京农业大学援教教师专业特长,通过“传、帮、带”,先后为我校培养了许多名专业课教师,我校受援院系的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双方互聘研究生指导教师,交流研究生教育经验,共同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南京农业大学已招收我校11名博士研究生和2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定向培养博士学位教师2名;指导30多名本科生毕业论文。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实施后,这一工作在五所支援学校展开,内地五所高校接收我校11人进修或攻读学位。

3、推进学术交流工作的开展。随着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实施,支援学校和我校间的学术活动及管理经验交流日益增多。来疆援教教师除了搞好课堂教学工作,还围绕交流科研成果、介绍学科前沿等内容,程度不同、各有侧重地开展了学术交流或专题报告活动,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举办学术讲座、专题报告40余场。

2006年9月2日,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棉花育种专家张天真教授访问我校,对农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指导建议,就共同在我校建立棉花分子育种实验室的事宜达成初步意见,并为共同开发新疆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就我校拟与南京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成立“新疆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所”事宜进行了认真磋商。2006年5月10日,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土地资源管理专家曲福田教授访问我校,作了题为《中国土地非农化政策分析: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和《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学术报告,与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的教职工进行了座谈,就我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以及南京农业大学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作了专题讲座,并就相关问题与我校经管学院领导和教师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使该院师生很受到极大启发。

2006年7月23日,南京农业大学原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专家钟甫宁教授应邀到我校经济管理学院,为学院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作了题为《应用经济学必须强调实证分析》和《应用经济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的学术报告。其务实的学风、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学识再一次给经管学院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6年8月中旬,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欧名豪教授、院党委书记吴群教授和郭贯成教授应邀前往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对学科建设进行指导,并参观了学院在哈密的实习基地,对学生的实习工作给予了具体建议。

2006年8月20日,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宋华明处长一行6人访问我校,就学科援建的有关组织和落实工作与我校研究生处进行了商讨。

北京林业大学援疆教师戴伟在我校资环学院工作期间,积极牵线搭桥,促成了资环学院在林业总局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研究站(新疆南山林场)建成了教学实习基地,该基地已挂牌。同时他还积极联系,促成我校资环学院和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利用德国专门基金,计划今年下半年在新疆合作召开中德生物多样性国际研讨会。戴伟援疆期满回京时,资环学院还专门给北京林业大学人事部门写了感谢信。

援疆干部、中国农业大学王涛教授来我校任副校长后,十分关心学科建设的问题。他力促在我校农学院与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建立“棉花分子育种实验室”,双方已签订协议(等新疆农大中心实验楼盖好后即可进入实施阶段)。他还积极地为我校申报第十批博士点、硕士点出谋划策,为申报成功出了不少力。

4、加强在科研和学科建设方面的合作。

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实施后,援受双方联合申报课题6项,目前正在实施阶段。

南京农业大学援疆教师麻浩教授,在我校工作期间,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亲自主持写本子,负责申报成功二项课题:一是教育厅创新群体的课题(作物遗传育种)20万,一是教育厅重大项目(鹰嘴豆)10万。麻浩教授还亲自参与这些课题的研究,在回到原单位南农后,仍然利用与新疆农大的工作关系,为我校农学院与南农作物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牵线,双方计划作为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每年由南农方面给我校农学院一个开放课题,提供经费支持。

我校动科学院的来自南京农业大学援疆教师韩兆玉,协助动科学院成功申报了伊犁奶牛高效生产技术研究的课题,经费8万元。同时他还积极下到地方上,利用动科学院与地方合作办班的机会,为地方技术人员提供培训支持。

我校经管学院来自南京农业大学支教教师吴未和梁亚荣二位博士,讲课方式得到学院领导和老师、学生的肯定和欢迎,他们制作的课件,都无偿提供给了支教学院。

我校林学院李霞老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成功后,主动邀请北京林业大学援疆教师高述民博士参与研究,提供了8万元经费支持。

由中国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和新疆农业大学蒋平安教授联合主持的有关罗布泊地区土壤的研究工作,进展顺利,中国农业大学在考察活动经费、仪器设备与人力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我校经管学院蒲春玲教授,在申报国家课题时,得到南京农业大学曲福田教授、吴群教授的指导,他们也积极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研究工作。南京农业大学钟甫宁教授来疆进行有关兵团保险的课题调研时,我校经管学院在人力、物力上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和帮助。同时我校经管学院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生课程安排等方面得到了南京农业大学许多专家的咨询和建议。

5、协助我校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水平。

南京农业大学1999年即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估,在本科教学管理方面具有优良的传统和扎实的基础。应我校迎接2007年9月份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需要,南京农业大学将投入10多万元开发并经过长期实践和完善的一整套教学管理系统无偿移植到我校,实现了成绩网上管理、教师网上报送成绩和学生网上选课,师生开展网上教学质量评价的系统也进入调试阶段,即将投入使用,这一系列的工作促成了教学管理从手工操作到信息化管理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和水平,在我校教学管理改革和本科教学迎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我校节省了约15万元的市场开发费用。另外,我校为借鉴南京农业大学评估经验,寻求帮助,先后由我校党委书记和副校长带队到南京农业大学参观交流,并在评估建设、图书馆建设和管理方面达成了援助协议。

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经王涛副校长联系,也表达了意向让我校研究生管理人员去到中国农大学习研究生管理软件,并提供软件,以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

6、支援方给予我校物质支持。

援建关系确立后,已不仅局限于学科之间。近日,河海大学图书馆利用工作人员个人捐款向我校图书馆赠送了4台计算机,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向我校图书馆赠送了15台电视机和DVD机,这种援建活动对于改善新疆农大图书馆的硬件条件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向我校资环学院赠送了1套电动取土机用于科研工作。

二、工作体会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是做好援建工作的前提。提高认识的基础在于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多次组织召开专门会议,贯彻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各级部门从实践三个代表和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高度,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认识援建工作的重要性。学校广泛开展了援建工作的宣传工作,确保认识上的“三个到位”,即学校党政领导的认识到位、各级部门的认识到位、教师的认识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各级领导多次利用各种机会到对口援建的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并邀请对方领导、教师到我校指导帮助,把援建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同时,为加强对援建工作的领导,学校要求各学院相应成立了管理机构,负责该项计划的实施。在工作中,凡是部门不能解决的事情,都提交领导小组讨论并得到落实,从而增强了学校受援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

2、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是做好援建工作的关键。援建工作涉及到学科建设、师资培训,研究生培养,合作科研,学术交流等多项内容,如何使这一工作更有针对性,突出重点,这需要在广泛调研,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的基础上确定。我校党政领导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和学院落实受援项目,带领职能部门和学院学科负责人到五所内地高校实地考察,就援疆学科建设问题与五所高校反复磋商,最后确定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培养师资,定点培养研究生为重点,广泛进行合作科研,促进学科建设尽快上水平、上台阶。由于我校在援建工作中明确了工作中心,人员交流、援教教师支援建设重点课程等工作都配合这一中心,因而也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重心下移”,由两校相关学院之间签订合作协议,落实具体合作内容,从而充分调动学院一级在援建工作上的积极性,确保援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3、加强宣传,是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条件。新疆农业大学成立了“新疆农业大学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和对口支援新疆高等学校计划宣传信息交流领导小组”,由主管校领导任正、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领导任成员,以进一步宣传计划实施情况,加强校际间交流,及时将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援受双方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如宣传橱窗、校报、网页、简报等加强相互宣传,互派教师和学生到对方学校举办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等,对营造全校性的对口支援氛围,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今后工作方向

通过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实施,我们深刻体会到,这两项工作是教育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对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将把这两项工作当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1、继续围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开展更为广泛和有效的工作。我校已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十一五”期间援疆学科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确定了以项目为依托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在科学研究上,要以新疆特色项目为依托,争取与支援高校合作申报国家课题。另外,要进一步推动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建设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拓展援建工作内容,落实好教师援教和双向干部挂职工作,落实好我校在职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委托培养和专业课教师的进修培训工作,发挥两校优势,落实好科技合作,不断加强实验室开放、学术交流和信息、资源共享等工作,努力使我校的办学水平再上台阶,为其长远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2、成立组织机构,将援建计划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我校计划于2007年6月上旬在乌鲁木齐召开“对口支援及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新疆农业大学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并已经起草了工作委员会的章程,工作委员会将实行轮值主席制度,每年召开一次年会,总结研讨工作,成立这一工作委员会,是为了加强协调机制,是援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更好地促进援建工作的开展。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3

自教育部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以来,南京农业大学在对口支援我校工作中,以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校管理制度与运行建设为重点,积极发挥南京农业大学的学科、人才和管理优势,两校积极沟通,共同合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了多方位的对口支援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6年6月,教育部启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我校先后新疆农业大学与包括南京农业大学在内的等五所内地支援高校积极联系,主动协商,在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学科队伍、科研合作、学科建设条件、学术交流、图书馆建设、研究生培养等诸多援建方面达成一系列协议,援受双方积极沟通,共同合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了多方位的对口支援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开展的情况

(一)高度重视,明确目标,确保障援建工作顺利进行

南京农业大学与我校有着长期的来往和合作关系,两校领导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2002年教育部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后,两校的对口支援关系得到明确,我校将支援工作作为重点议题列入了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校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多次专题讨论对口支援工作,确定由学校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抓,成为学校的一项“一把手工程”。为使对口支援各项工作开展得更为顺利,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校办、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处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南京农业大学对口支援新疆农业大学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口支援工作的协调、落实对口支援工作的部署和安排,明确了相关部门和学院职责,形成了良好的对口支援格局;建立援受双方之间高校领导和教师互访机制,两校主要领导每年进行一次会晤和交流,专项研究和协调支援工作。双方校领导、对口部门与院系领导以及学科教师互访50余人次,交流办学思想与经验,具体落实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干部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对口支援工作。两校及时总结对口支援工作经验,不断发扬成绩,先后签订校级对口支援协议3份,院级对口支援协议3份,进一步明确了以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学校管理为主的受援目标。每年召开数次领导小组例会,听取、研究、落实和检查我校在对口支援实施过程中的工作情况,并形成会议纪要。此外,还编印了对口支援的专题简报,并拨出专项经费,列入年度预算,用于实施对口支援工作。

与此同时,为了使援教教师安心工作,解决援教教师的后顾之忧,学校有关部门相互配合,为援教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落实专人负责援教课程计划、教学安排及有关对口支援工作,并在教工宿舍区为援教教师安排了两居室住房,购置了家具、电器、卧具、餐具等日常生活用品。各有关学院为援教教师安排专人负责反映和解决援教教师碰到的工作及生活问题,协助做好援教教师上课的各项准备工作。并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实行政策倾斜,为援教教师和干部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和空间,保证了支援工作得以长期顺利开展。

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后,与南京农业大学对口支援我校的工作便与援疆学科建设工作结合进行。

承担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内地五所高校——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都与我校有着长期的来往与合作关系,双方领导都高度重视援建工作。2006年教育部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后,我校将此项工作也作为学校的一项“一把手工程”。雒秋江校长为此专门召集与援疆学科建设工作有关的部门和全校各学院领导,传达教育厅动员会议精神和刘怡副主席的讲话,并且布置了如下工作:学校成立“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校学位办;各一级学科所在学院的院长为对口支援负责人,负责对口支援项目的实施,各学科应指定具体办事人员负责联系工作;做好协议书的起草工作,各一级学科在协议书范本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本学科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对协议书进行充实和修改;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涉及的各职能部门都应认真负责地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同时要及时将计划实施的情况在校报和相关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各受援一级学科应高度重视计划的贯彻落实,积极主动与支援方联系协调,特别要注意将此计划的实施和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学校的学科优势,培养我们自己的师资队伍,利用支援方的资源,提高本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水平;各受援学科应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以5年为一周期。各项措施要具体且可操作,切忌宽泛空洞;没有列入对口支援的其他学科应主动寻找切入点,参与援疆学科建设计划。随后,校党委常委会议专题讨论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落实工作,校党委书记李宝城要求将此事当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党委常委会决定由雒秋江校长担任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彤副校长和阿不来提副校长任副组长,并落实了办公室的工作经费。在此情况下,援受双方先后签订校级对口支援协议5份,备忘录3份,学院级援建协议多份,进一步明确了以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学校管理为主的受援目标。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制定下发的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中国农大在教育部召开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工作会议之前,于2006年6月1日和2日,由副校长谭向勇率领的8人考察组来到我校,就两校在生物学、畜牧学、农业资源利用、农业工程等学科的建设和对口支援事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协商,达成了全面具体的合作共识。在两天的考察中,中国农业大学“长江学者”、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武卫华等专家为我校师生举行了5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并深入到对口学院进行广泛的交流和协商,专家们务实的作风得到我校师生的高度赞誉。6月2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与新疆农业大学学科建设对口支援备忘录签字仪式在新疆农业大学举行。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刘怡、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孙也刚、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谭向勇及考察组7名专家、我校党政领导李宝城、雒秋江、阿不来提、张建华以及学校对口受援的相关学院的党政领导参加了签字仪式。签字仪式上,雒秋江校长介绍了两校在对口支援学科建设的协商、洽谈情况。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谭向勇说: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从前期筹备到具体实施,得到了双方领导的高度重视,此次达成了许多具体事宜,并都一一落到了实处,使每个环节都更具可操作性。这次对口支援是双方今后在更多领域进行实质性合作的良好开端。

十月上旬,我校党委书记李宝城、校长雒秋江、副校长陈彤、王涛等带领研究生处和我校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受援学科所在的学院领导赴五所支援学校进行回访,回访期间同支援学校就可能的支援项目和支援方式进行了认真探讨,并与支援学校签订了回访备忘录。

(二)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援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1、援教工作按计划实施。支援高校派教师到我校支教是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计划的一项重要工作,2004年以来,南京农业大学先后分5批派出14名优秀教师、2名优秀管理干部到我校援教和挂职援助,帮助开出新课和急需课程40门次,涉及农、理、经、管、工、法六大学科领域,直接授课1500余课时,保证了我校急需课程的顺利开设;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实施后,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也根据双方的协议,派出了教师和领导干部到我校挂职和支教;南京农业大学向我校开放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实验场所,优先安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并派出南京农业大学知名专家学者到我校进行学术访问和开展系列学术报告,对我校学科建设和学位点申报工作进行了指导和帮助;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天真教授等应邀到我校访问,陈彤副校长、王涛副校长会见了张天真教授,我校农学院领导与张天真教授就共同在我校建立棉花分子育种实验室的问题达成初步意向。9月6日至7日,陈彤副校长、王涛副校长和研究生处领导及学位办工作人员等先后走访了我校九个学院,就在学科建设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援疆学科建设”的作用等议题,分别与各学院领导、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教研室主任等进行了座谈,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大家普遍认为:日元贷款和省部共建等项目为各学院提供的仪器设备,部分地解决了各学院在实验室建设方面一直以来存在的困难。有了设备,当前最急需解决的就是人才的问题。希望通过“援疆学科建设”,对口支援的五所内地重点院校能在师资培养、科研等方面切实为十个援建学科解决这些根本问题。我校党委书记、校长带队走访了五所内地支援高校,进一步就援建事项达成协议。对口的学校、学院领导或学科带头人先后来访11人次,了解我校情况,安排讲学、讲座、培训、指导等活动,促进了双方友谊。

2、开展师资委培、挂职锻炼及学生的联合培养工作。2002年以来,我校充分挖掘南京农业大学援教教师专业特长,通过“传、帮、带”,先后为我校培养了许多名专业课教师,我校受援院系的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双方互聘研究生指导教师,交流研究生教育经验,共同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南京农业大学已招收我校11名博士研究生和2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定向培养博士学位教师2名;指导30多名本科生毕业论文。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实施后,这一工作在五所支援学校展开,内地五所高校接收我校11人进修或攻读学位。

3、推进学术交流工作的开展。随着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实施,支援学校和我校间的学术活动及管理经验交流日益增多。来疆援教教师除了搞好课堂教学工作,还围绕交流科研成果、介绍学科前沿等内容,程度不同、各有侧重地开展了学术交流或专题报告活动,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举办学术讲座、专题报告40余场。

2006年9月2日,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棉花育种专家张天真教授访问我校,对农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指导建议,就共同在我校建立棉花分子育种实验室的事宜达成初步意见,并为共同开发新疆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就我校拟与南京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成立“新疆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所”事宜进行了认真磋商。2006年5月10日,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土地资源管理专家曲福田教授访问我校,作了题为《中国土地非农化政策分析: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和《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学术报告,与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的教职工进行了座谈,就我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以及南京农业大学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作了专题讲座,并就相关问题与我校经管学院领导和教师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使该院师生很受到极大启发。

2006年7月23日,南京农业大学原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专家钟甫宁教授应邀到我校经济管理学院,为学院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作了题为《应用经济学必须强调实证分析》和《应用经济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的学术报告。其务实的学风、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学识再一次给经管学院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6年8月中旬,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欧名豪教授、院党委书记吴群教授和郭贯成教授应邀前往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对学科建设进行指导,并参观了学院在哈密的实习基地,对学生的实习工作给予了具体建议。

2006年8月20日,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宋华明处长一行6人访问我校,就学科援建的有关组织和落实工作与我校研究生处进行了商讨。

北京林业大学援疆教师戴伟在我校资环学院工作期间,积极牵线搭桥,促成了资环学院在林业总局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研究站(新疆南山林场)建成了教学实习基地,该基地已挂牌。同时他还积极联系,促成我校资环学院和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利用德国专门基金,计划今年下半年在新疆合作召开中德生物多样性国际研讨会。戴伟援疆期满回京时,资环学院还专门给北京林业大学人事部门写了感谢信。

援疆干部、中国农业大学王涛教授来我校任副校长后,十分关心学科建设的问题。他力促在我校农学院与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建立“棉花分子育种实验室”,双方已签订协议(等新疆农大中心实验楼盖好后即可进入实施阶段)。他还积极地为我校申报第十批博士点、硕士点出谋划策,为申报成功出了不少力。

4、加强在科研和学科建设方面的合作。

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实施后,援受双方联合申报课题6项,目前正在实施阶段。

南京农业大学援疆教师麻浩教授,在我校工作期间,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亲自主持写本子,负责申报成功二项课题:一是教育厅创新群体的课题(作物遗传育种)20万,一是教育厅重大项目(鹰嘴豆)10万。麻浩教授还亲自参与这些课题的研究,在回到原单位南农后,仍然利用与新疆农大的工作关系,为我校农学院与南农作物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牵线,双方计划作为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每年由南农方面给我校农学院一个开放课题,提供经费支持。

我校动科学院的来自南京农业大学援疆教师韩兆玉,协助动科学院成功申报了伊犁奶牛高效生产技术研究的课题,经费8万元。同时他还积极下到地方上,利用动科学院与地方合作办班的机会,为地方技术人员提供培训支持。

我校经管学院来自南京农业大学支教教师吴未和梁亚荣二位博士,讲课方式得到学院领导和老师、学生的肯定和欢迎,他们制作的课件,都无偿提供给了支教学院。

我校林学院李霞老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成功后,主动邀请北京林业大学援疆教师高述民博士参与研究,提供了8万元经费支持。

由中国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和新疆农业大学蒋平安教授联合主持的有关罗布泊地区土壤的研究工作,进展顺利,中国农业大学在考察活动经费、仪器设备与人力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我校经管学院蒲春玲教授,在申报国家课题时,得到南京农业大学曲福田教授、吴群教授的指导,他们也积极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研究工作。南京农业大学钟甫宁教授来疆进行有关兵团保险的课题调研时,我校经管学院在人力、物力上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和帮助。同时我校经管学院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生课程安排等方面得到了南京农业大学许多专家的咨询和建议。

5、协助我校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水平。

南京农业大学1999年即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估,在本科教学管理方面具有优良的传统和扎实的基础。应我校迎接2007年9月份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需要,南京农业大学将投入10多万元开发并经过长期实践和完善的一整套教学管理系统无偿移植到我校,实现了成绩网上管理、教师网上报送成绩和学生网上选课,师生开展网上教学质量评价的系统也进入调试阶段,即将投入使用,这一系列的工作促成了教学管理从手工操作到信息化管理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和水平,在我校教学管理改革和本科教学迎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我校节省了约15万元的市场开发费用。另外,我校为借鉴南京农业大学评估经验,寻求帮助,先后由我校党委书记和副校长带队到南京农业大学参观交流,并在评估建设、图书馆建设和管理方面达成了援助协议。

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经王涛副校长联系,也表达了意向让我校研究生管理人员去到中国农大学习研究生管理软件,并提供软件,以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

6、支援方给予我校物质支持。

援建关系确立后,已不仅局限于学科之间。近日,河海大学图书馆利用工作人员个人捐款向我校图书馆赠送了4台计算机,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向我校图书馆赠送了15台电视机和DVD机,这种援建活动对于改善新疆农大图书馆的硬件条件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向我校资环学院赠送了1套电动取土机用于科研工作。

二、工作体会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是做好援建工作的前提。提高认识的基础在于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多次组织召开专门会议,贯彻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各级部门从实践三个代表和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高度,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认识援建工作的重要性。学校广泛开展了援建工作的宣传工作,确保认识上的“三个到位”,即学校党政领导的认识到位、各级部门的认识到位、教师的认识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各级领导多次利用各种机会到对口援建的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并邀请对方领导、教师到我校指导帮助,把援建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同时,为加强对援建工作的领导,学校要求各学院相应成立了管理机构,负责该项计划的实施。在工作中,凡是部门不能解决的事情,都提交领导小组讨论并得到落实,从而增强了学校受援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

2、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是做好援建工作的关键。援建工作涉及到学科建设、师资培训,研究生培养,合作科研,学术交流等多项内容,如何使这一工作更有针对性,突出重点,这需要在广泛调研,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的基础上确定。我校党政领导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和学院落实受援项目,带领职能部门和学院学科负责人到五所内地高校实地考察,就援疆学科建设问题与五所高校反复磋商,最后确定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培养师资,定点培养研究生为重点,广泛进行合作科研,促进学科建设尽快上水平、上台阶。由于我校在援建工作中明确了工作中心,人员交流、援教教师支援建设重点课程等工作都配合这一中心,因而也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重心下移”,由两校相关学院之间签订合作协议,落实具体合作内容,从而充分调动学院一级在援建工作上的积极性,确保援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3、加强宣传,是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条件。新疆农业大学成立了“新疆农业大学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和对口支援新疆高等学校计划宣传信息交流领导小组”,由主管校领导任正、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领导任成员,以进一步宣传计划实施情况,加强校际间交流,及时将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援受双方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如宣传橱窗、校报、网页、简报等加强相互宣传,互派教师和学生到对方学校举办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等,对营造全校性的对口支援氛围,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今后工作方向

通过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实施,我们深刻体会到,这两项工作是教育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对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将把这两项工作当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1、继续围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开展更为广泛和有效的工作。我校已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十一五”期间援疆学科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确定了以项目为依托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在科学研究上,要以新疆特色项目为依托,争取与支援高校合作申报国家课题。另外,要进一步推动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建设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拓展援建工作内容,落实好教师援教和双向干部挂职工作,落实好我校在职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委托培养和专业课教师的进修培训工作,发挥两校优势,落实好科技合作,不断加强实验室开放、学术交流和信息、资源共享等工作,努力使我校的办学水平再上台阶,为其长远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2、成立组织机构,将援建计划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我校计划于2007年6月上旬在乌鲁木齐召开“对口支援及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新疆农业大学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并已经起草了工作委员会的章程,工作委员会将实行轮值主席制度,每年召开一次年会,总结研讨工作,成立这一工作委员会,是为了加强协调机制,是援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更好地促进援建工作的开展。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4

一、熟悉情况、融入环境,尽快进入对口支援干部工作角色。

一方面,利用网络资源和书籍资料,学习xx历史、人文、地理情况,学习xx党政机关的政策、规章和制度,掌握xx工作重点、特色产业和资源优势,熟悉xx地方习俗、生活习惯和人际关系。另一方面,积极陪同驻村干部深入村居,深入农户,同村民们交朋友,加强沟通,交流感情,增进友谊,从最基层了解民情社意,倾听老百姓的呼声。

经过近二个月时间的深入调查研究,走遍了xx大部分的乡镇,深入到xx乡的每一个自然村,走访了各村的在职村“两委”干部和部分老干部,对xx特别是xx乡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对xx乡各行政村有了比较深刻的记忆。

在生活方面,积极克服自己在吃饭、住宿等方面的不同习惯,快速融入xx乡机关工作同志的集体生活,适应并安心于现有的工作环境,从而使自己在短时间内就能切实进入对口支援干部工作角色。

二、理清思路、摆正位置,认真开展各项工作。

到xx乡工作后,组织安排我协助乡党委分管组织、宣传和统战工作,我欣然接受,但自觉任务很重。组织、宣传和统战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和政策性,必须明确思想,理清思路,摆正位置,真抓实干,大胆探索,努力提升工作成效。

xx乡总面积49.6平方公里,总人口8371人,辖7个行政村34个自然村。乡党委下属11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35名。公平、公开、公正是我一贯坚持的工作原则,多走、多看、多听、多问、多干是我一贯坚持的工作方式,积极、认真、负责任是我一贯坚持的工作态度。

2、组织、宣传和统战工作。

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以“围绕和谐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主题,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推进xx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组织制定了xx乡2008年党建工作计划,全面部署年度工作任务并抓好各阶段的落实工作。

坚持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不断提高宣传思想工作水平,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严格按照年初制度的工作计划,全面抓好落实工作,努力为xx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促进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增进团结,凝聚力量,有效整合统战资源,搭建交流、联谊、工作平台,探索基层统战工作的新路子,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3、驻村工作。除了线上的工作,乡党委还按排我进驻xx村。xx村共有人口1137人,党员37人,分布在xx、xx和xx三个自然村。该村的有利条件是紧邻xx水库,森林资源丰富,xx到xx的公路从村中经过,村两委办公设施较好,香菇种植略呈规模,但也存在村“两委”班子成员不团结、主要劳动力外出多、外出村民务工多等不利因素。进驻该村后,从规范村级制度建设入手,协调村“两委”班子团结,理清思路,制订计划,以创建文明村、生态村、卫生村等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任务。

4、乡党委政府部署的其它工作。在做好本职和驻村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党委和政府做好抗雪防冻、抗洪救灾、计划生育、森林防火、安全生产、综合治理等工作。

三、突出重点、全力攻坚,努力解决群众热点和难点问题。

1、xx村xx道路建设。xx村xx道路建设工程由于路基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二次意外事故,拖延了时间,并造成了资金上的严重不足,村两委将路面宽度下降到xx工程要求的最低限度3.5米,这已无法适应xx村的交通需求。得知情况后,我及时在乡班子会议上进行了分析,并主动找村两委干部交流意见,鼓励村两委干部拓宽筹资渠道,建议把路面宽度建设为4米,方便来往车辆交汇、停放、装卸和通行。现路面水泥浇灌已全部完工,车辆交通自如,赢得广大群众的好评。

2、xx村自来水建设工程。xx乡xx村是乡政府所在地,地处山区,但水资源严重缺乏,饮水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乡党委安排我协助负责xx村自来水工程建设。我积极协同村干部一起定方案、立项目、报审批,现该建设工程项目已争取国债项目资金支持,并已顺利通过了投招标,预计明春可进场施工。

3、xx村xx自然村机耕路建设。xx自然村同xx乡主干道xx线隔溪相望,交通极为不便。进驻xx村后,村民经常同我商讨修路计划,积极性很高。经过近半年时间的筹备、策划和用地处理,于今年10月份开工建设,现路基已基本完工。

4、xx小学帮扶工作。xx村小学是xx乡唯一的一所村级小学,全校共18位学生,分一、二两个年级,在一个教室由一位当地老师负责教育。学生大多是因家庭没有经济条件送孩子到xx乡中心小学而留下来的,教学条件、设施和环境都很差,学生的学习用品也相当缺。经过同有关单位、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联系,恳请他们的帮助,现学校已经有了标准蓝球架、乒乓桌等体育设施和羽毛球、呼啦圈、足球、跳绳等体育用品,基本的学习用品也有了保障,操场硬化工程正在施工中,预计年内可以完成,其它方面的帮扶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

5、xx中心小学道路修筑。xx乡中心小学地处xx乡政府所在地后的小山腰上,学生上学都要爬一段山岭,由于年久失修和竹笋生长及人为挖笋破坏,道路受损严重,一到雨雪天气,更是泥泞难行。小学生奔奔跳跳走在这坎坷的路上,大家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经多方联系,现已筹足修路资金,正在与施工单位洽谈修筑事项。

四、注重交流、及时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对口支援工作对我来说是新领域一项全新的工作,在虚心请教第一批对口支援同志的同时,更注重彼此之间的交流,共同商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已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围绕今年干部对口支援目标和任务,采取更加扎实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我们在xx工作的五位同志,建立了定期交流制度,充分发挥组长的职能作用,利用聚餐、座谈、讨论等形式,组织大家开展交流活动,分析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交流各自的意见和建议,统筹各单位的职能和资源优势,谋划下一步工作计划。

同时,我们还倡议建立了全市“139富民攻坚计划”对口支援干部工作qq群,为兄弟县(市、区)的工作同志提供了联系、沟通和交流的有效平台。

五、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维护对口支援干部的良好形象。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5

到中医院对口支援下乡个人工作总结

2019年7月到2020年6月,我到县中医医院下乡一年。下乡期间,在院、科领导及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下顺利完成了临床各项工作任务,在业务水平及思想觉悟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具体总结如下:

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热心为患者服务,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时加班加点,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我深知作为一名医生,为患者服务,既是责任,也是义务。工作之余,我还努力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认真领会上级部门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政治上始终同党组织保持一致,保证在实践工作上不偏离正确的轨道。

在工作中,我深刻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我始终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技术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通过各种培训和业务专业讲座,并多次参加医院组织的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以及相关理论学习,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能独立完成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并能处理相关并发症,能熟练的执行各种诊疗操作规范,并圆满完成任务。

在这一年的学习工作中,虽然很努力,也完成了相应的工作任务和学习目标,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创造性的工作思路还不是很多,个别工作做的还不够完善,常常有事倍功半的情况;工作中有时过于苛求和较真,导致有些工作质量虽然很高,但是的时效低下。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6

一、基本情况

绵竹市是隶属于德阳市管辖的县级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幅员面积1245.3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54.63%,丘陵占12.48%,平原占32.89%,共有50.1万人口,21个乡镇。九龙镇位于绵竹市西北部,东靠武都镇,南接遵道镇,西临金花镇,北与天池乡相邻,有四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69个村民小组,板房安置点1个,4729户,人口11728人。九龙镇卫生院现有职工13名,其中:执业医师2名,执业助理医师3名,执业护师2名,无专职防保人员,有兼职卫生监督员2名。村卫生室8个,乡村医生13名。个体中医诊所1个,执业医师1名。全镇共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60家,其中:单位食堂3家(其中学校食堂2家),餐馆1家,小吃店(摊)3家,腌卤摊点16家,副食品店(摊)24家,鲜肉摊13家,共有从业人员112名,有卫生许可证的单位2家,有健康证的从业人员5名。饮用水临时集中式制水点1个(国际红十字会援助),分散式供水点21个,村民自家井水20xx余口。公共场所单位5家,从业人员6名,均没有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

在“512”地震中,九龙镇卫生院遭受重创,职工死亡2人,门诊、病房等房屋及各种设施、设备全部毁坏,卫生监督的各种资料也全部在地震中毁损,卫生监督工作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二、工作开展情况

7月22日,××省第二批对口支援绵竹市医疗卫生总队××分队1名卫生监督员到达绵竹市九龙镇后,立即与第一批队员和卫生院的相关人员进行了工作对接,并迅速投入到了紧张的对口支援工作中。两个月来,共出动人员500多人次,出动车辆100多车次,主要对全镇食品、生活饮用水、医疗机构等单位进行监督培训指导,建立卫生监督管理网络,建立卫生监督档案,对灾民开展健康教育及井水消毒等卫生知识培训,通过我们切实有效的工作,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村民的卫生意识有了明显提高,部分有条件的食品生产经营者根据我们的意见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设施进行了整改,有些单位正在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有以下四个方面:

1、对该镇60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0家医疗机构、1家临时集中式制水点、2家学校、5家公共场所单位进行了摸底调查,逐家逐户填写调查登记表,收集详细的相关信息,整理监督检查执法文书和相关软件资料,建立了比较完整详实、分门别类的卫生监督档案。

2、帮助建立了镇、村两级卫生管理网络,镇卫生监督员2名,村卫生协管员7名,均分别签订了“卫生监督协管责任书”,并明确了镇、村两级卫生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另外,帮助镇卫生院建立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板房集中安置区卫生防疫工作方案”。

3、深入到镇村对所有餐馆、小吃店(摊)、集体食堂、腌卤摊、副食品店(摊)、鲜肉摊、临时集中式制水点、学校等单位进行了5轮全覆盖的卫生监督巡查,根据巡查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过程、洗消、储存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并提出相应的监督指导意见。新建的九龙学校板房食堂有近500名师生就餐,施工过程中,我们先后十多次前往学校施工现场,参与规划设计,设计出详细的布局分布图,提出各功能间的卫生设施要求,将卫生监督的关口前移。学校开学后我们每天到学校监督检查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情况,检查相关记录;帮助协调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临时集中式制水点对学校的供水量,以满足学校师生生活饮用水的需要;亲自参与学校晨检工作,确保无呼吸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对五桌以上的民间家宴进行全程跟踪监督检查指导。对临时集中式制水点的出厂水每天进行一次余氯现场快速检测,确保了无食物中毒、重大食源性疾患和介水肠道传染病等事件的发生。两个月来,共监督检查食品、生活饮用水、学校等相关单位300余户次,发放卫生安全告知书47份,发出监督意见书49份,监督覆盖率达到500%以上。同时,对分散居住村民的饮用井水消毒情况进行了检查指导,对各村组、社区、学校等单位环境消杀工作进行了监督检查,对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及医疗废弃物处置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共监督检查相关单位(户)300余次。

4、加强督导,开展了相关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以及农村居民的宣传培训工作。对于从业人员的培训,我们根据当地实际,针对小饮食店、小食品店、小卤菜摊点等行业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文化水平低、很少接受卫生知识培训等特点,采取了灵活多变的培训方式,把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做到了监督检查现场,结合被监督对象的经营、卫生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对面、点对点的培训,我们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做到边检查监督,边宣传培训,边整改规范。8月15日下午,我们利用半天的时间,在九龙镇卫生院帐篷内,对全镇防保医生、乡村医生、村组相关负责人和较大规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临时集中式制水点、学校等单位的近50名管理人员进行了食品卫生、环境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的集中培训,收到了非常好的培训效果。另外,我们对社区、村组、学校等单位的环境消杀人员进行了消杀方法的现场培训,对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进行了传染病防治及医疗废弃物处置等方面业务知识的现场培训。两个月来,共培训相关单位管理人员、从业人员200多人,发放宣传培训资料300余份,保质保量完成了相关单位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百分之百培训率的工作任务。对分散居住村民的饮用井水消毒方法的现场培训也在500人次以上。

三、存在问题

1、当地重医轻防的思想观念非常严重,卫生监督工作的基础十分薄弱。该镇无专职防保人员及卫生监督员,对辖区内的生产经营单位缺乏有效的管理,辖区内绝大多数单位存在无证经营状况,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持证率非常低。绵竹市卫生执法监督所对卫生院卫生监督工作的支持也不够,无专项经费及专用物资的配发,对镇、村的监督检查力度不足,也是导致九龙镇卫生监督工作得不到有效保障的原因之一。

2、农村居民的防病意识低下,特别是体现在饮用水方面,目前该镇有21个临时的分散式供水点(由国际红十字会援助的临时集中式制水点供水),大多数村民使用自家浅井水。震后,原有水质可能有所改变,但是村民卫生意识还有待继续提高,因为消毒药品使用后,残留氯味的问题,不少村民仍在使用未经消毒的井水,有些村民未能掌握正确的饮用水消毒方法,水井周围30米范围内通常有垃圾堆、粪坑、畜圈等污染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国际红十字会援助的临时集中式制水点即将撤回,原供水范围内的单位和村民的生活饮用水将成为问题。作为板房区生活饮用水的镇畜牧站的两口水井目前由我们××分队监督、疾控队员负责消毒,××分队撤回后,板房区的生活饮用水将无法保证持续有效的消毒效果。

3、由于地震影响,多数食品生产经营户的卫生设施严重匮乏,特别是防蝇防尘、清洗消毒等设施,大多数餐饮、腌卤制品加工单位餐用具洗消容器与粗加工洗涤容器混用,餐用具消毒不能正常开展。同时,卫生管理制度难以落实,许多工作流于形式,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索证工作未能正常开展,特别是当地腌卤摊点比较多,熟食在常温下销售存放时间过长,造成安全隐患非常大。

四、下一步建议

1、加大对卫生监督工作的投入,特别是人员和经费的投入。在乡镇设立专职防保人员及卫生监督员,充实完善卫生监督档案,对辖区内的单位实行长期动态管理。

2、加大监督检查和检测力度,逐步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严把卫生行政许可准入关,做到边检查、边指导、边整改,逐步使相关生产经营单位走上正规,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对餐饮单位特别是学校食堂要尽快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用制度去管理单位,使餐饮单位对照标准,能找到整改的方向,激发他们自身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生活饮用水的问题,要协调政府和水利等相关部门,尽快修复新建水厂的取水口,开始正常供水,以保证国际红十字会援助的临时集中式制水点和我们××医疗卫生分队撤回后相关单位和村民的生活饮用水安全。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7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以“落实医改任务、提高服务水平、改进医德医风、增进人民健康”为目标,突出实践特色和行业特色,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帮助和引导群众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卫生习惯;帮助和指导乡村医生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和重点疾病医疗救治水平。努力做到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所机构,惠及一方群众。

三、工作原则

(一)加强指导、认真实施。市卫生局负责规划指导,提出工作目标和要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和县以上医疗机构具体组织实施并负责管理。

(二)统筹规划、整体安排。做到对口支援与定点帮扶、卫生下乡工作结合起来,与医务人员职称晋升前下派锻炼结合起来,与“光明•微笑”筛查和手术后患者随访结合起来,统一组织,统筹安排。

(三)因地制宜、精心组织。从受援地区农村居民医疗工作实际需要出发,结合派出医师专业特长,选准服务内容,保证条件,确保派出医师发挥作用。

(四)积极稳妥、注重实效。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准备,稳步推进,保证实现工作目标,杜绝形式主义。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四、支、受援对象和内容

(一)支援对象:**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第二医院、**第四医院、**第七医院、**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区妇幼保健院等10所市、县(区)直医院、民营医院的500名左右中级以上临床医师(名单见附件1)。

(二)受援对象:全市所有的村卫生所(500个左右),各医院对口支援关系见附件2。

(三)主要工作内容:为农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的诊疗服务;为乡村医生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提高农村中医药服务水平;帮助开展白内障和唇腭裂患者的筛查和手术后的随访;开展医改政策和卫生知识宣传与教育,促进医改政策的落实,提高农民自我保健水平。

五、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市卫生局成立对口支援领导小组,**任组长,**任副组长,监察室**、农卫科**、医政科*为成员,**兼任办公室主任。各卫生行政部门和支援医院也应成立由单位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成立办公室,落实责任科室和工作人员。

(二)明确部门职责。市卫生局负责对口支援的安排、提出工作目标、活动实施的指导和监督。

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和县以上医院结合实际,负责制定本地区、本单位具体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建立对支援医疗机构人员与受援村卫生所(室)的联系。

各医疗机构负责本医院中级以上临床医师对口支援具体村卫生所(室)具体安排。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建立工作制度,定期讨论对口支援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检查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情况,统筹安排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明确受援村卫生所(室)和支援医师的任务和目标;明确支援与受援医疗机构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做到既确保对口支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又不影响支援医院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确保各项工作及时有效地落实。

(四)签订责任书。每个支援医师应于2009年11月10日底前与受援村卫生所(室)建立正式对口支援关系,签订项目责任书(责任书样式见附件3),责任书一式二份,支援医师所在医院、受援村卫生所(室)各一份,各支援医院于2009年11月15日前将每个医师对口支援的村卫生所(室)报市卫生局备案。

(五)支援医院派驻人员应把维护农民群众健康放在首位,发扬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努力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

六、监督管理与总结评估

(一)监督管理。支援医院对派驻医务人员要严格管理,对拒绝参加支援工作的,要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支援工作结束时,受援村卫生所(室)要对支援医师的工作情况进行书面评价,评价结果反馈支援医院,作为医务人员年终考核和职称晋升考评的重要内容。对派驻期间违纪的人员,受援村卫生所(室)要通报支援医院,由支援医院严肃处理,并及时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对对口支援工作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要予以表彰,对问题严重的要及时处理。

(二)考核评估。2009年12月底,支援医院要向市卫生局报送书面总结,受援村卫生所(室)要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送书面总结。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内对口支援工作进行年度考核评估。考核评估内容以对口支援工作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受援村卫生所(室)的评价和村委、社会及群众的评价反映为重点,市卫生局将对支援医院、受援村卫生所(室)和派出医务人员进行抽查和考核。具体内容包括:派出人员支援情况、派出人员在受援村卫生所(室)工作时间情况、临床工作开展情况、对白内障和唇腭裂患者筛查和手术后病人随访等工作情况、受援村卫生所(室)对派出人员的评价、受援地区患者对派出人员的评价等。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篇8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总理关于“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举全国之力,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要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按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合理配置力量,建立对口支援机制,组织有关省市对口支援灾区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的指示精神,根据《浙江省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方案》的要求,认真做好我市对口支援青川县马鹿乡等3个乡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二、对口支援原则

(一)坚持以当地为主导、我市(县)积极援建相结合的原则。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按照《灾后重建规划》,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为灾区重建提供最急需的支援。

(二)坚持对口支援、统分结合的原则。在参与做好省“六个统一”的基础上,我市的主要职责是:1、按照全省部署,负责对口支援乡及德清、长兴两县援建工作的组织协调;2、帮助编制对口支援乡灾后恢复重建规划;3、按照全省三年援建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负责相关项目计划的实施和质量检查工作;4、帮助对口乡开展劳务输出和培训,以及急需人才、技术等其他各方面的支持;5、做好对口支援乡援建工作的情况汇总上报等。

(三)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在市、县(区)政府加大对口支援工作力度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社会各界多形式、多渠道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四)统筹安排、市县联动的原则。援建范围内的重建规划、计划外项目及线性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由市统筹安排,德清、长兴两县派员参与市援建指挥部工作。具体工程建设和工作开展,在省、市统一口径、统一部署下,按对口单位分别组织实施。

三、对口支援的安排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市市本级、德清县、长兴县分别对口支援青川县马鹿乡、楼子乡、七佛乡。未安排对口支援乡镇的安吉县,要通过提供选派医务人员、师资和农业科技、农民工培训等形式进行支援,吴兴、南浔两区参与市本级的援建工作。

市级各部门也要根据各自职能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四、对口支援的内容、方式和任务

坚持“硬件”与“软件”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调动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多种力量,优先解决灾区群众基本生活条件。对口支援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有:

(一)提供被援乡重建规划编制、建筑设计、专家咨询、工程建设和监理等技术服务;

(二)建设和修复乡村居民住房;

(三)建设和修复乡村学校、医院、广播电视、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

(四)建设和修复乡村道路、供(排)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

(五)建设或修复农业、农村等基础设施;

(六)提供机械设备、器材工具、建筑材料等支持。选派师资和医务人员、提供人才培训、异地入学入托、劳务输入输出、农业科技等服务;

(七)以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企业投资建厂、兴建商贸流通等市场服务设施,参与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

(八)对口支援双方协商的其它内容。

援建的重点是,帮助搞好重建规划、恢复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民住房,同时开展人才培训、科技支持服务等。

具体内容和方式由我市和省援建办与当地政府协商确定。

五、对口支援工作的组织领导

建立**市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援建办,设在发改委),主要职责是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组织、协调我市对口支援青川县马鹿乡、楼子乡、七佛乡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在青川县组建**市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以下简称市援建指挥部),主要负责组织、协调我市在青川县的对口支援工作,搞好与省援建指挥部和当地政府的衔接。选调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身体条件好的中青年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指挥部人员。根据工作需要,指挥部主要领导以挂职方式兼任青川县党政领导职务,其他干部可视情兼任对口乡党政领导职务。干部管理按照浙委办[2008]69号文件规定,参照或援疆的相应政策,具体由市委组织部确定。

德清、长兴两县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并各选派一名优秀科级干部参加市援建指挥部工作。

六、对口支援的资金保障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