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为人民服务8篇

时间:2023-03-13 11:08:35

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篇1

我们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的为人民服务的,是彻底的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1944年春,一支由中央机关和枣园警卫人员组成的小分队,来到延安七十里外的安塞县峡峪开荒种地,张思德参加了这个队伍,并被选为生产副队长......

...............................

张思德烈士牺牲时年仅28岁,他的一生是短暂的

但是,他的一生是辉煌的,是灿烂的,他把自己的名字永远刻在了人们的心里......

为人民服务篇2

是谁?在茫茫人海,寥寥大地的大千世界里默默为人民服务着,又是谁说‘‘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没错!他就是雷锋。雷锋精神是不朽的丰碑。雷锋的精神教育影响了几代的中国人,雷锋是我们永远的榜样!

人们都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如果他还活着,现在已是72岁的高龄。他去世的时候在22岁那年,多么年轻的一条生命啊,可是命运之神为什么那么不公平,让一个那么好的世界级榜样早早就离开这世界,我们都需要雷锋。身躯虽然早已不在,但是雷锋的灵魂永存,精神永存。他已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划下了一道最真诚的微笑!给每个人都留下了一段最真挚的回忆!人们永远忘不了他!雷锋原名雷正兴,从小就失去了父母,不过,他的学习比一般的孩子都刻苦、都认真,不幸的是,他的家庭生活条件不好,所以他决定放弃升学的机会,回乡当农民。

雷锋七岁的时候就成了孤儿,是邻居的老奶奶收养了他。小学毕业后就出来当了通信员,后来还做了一名推土机手。1959年12月的时候开始征兵,他不高只有1。54米,也不重,不到55公斤。被破例批准队伍。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他都心甘情愿去做。多次立功。1963年1月7日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的班为“雷锋班”。同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周恩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朱德题词“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此后,掀起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向雷锋学习的热潮。此后,每年三月五日便成了全民学雷锋的日子。雷锋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时光荏苒,人们忘记了很多事,但是人们永远忘不了雷锋,永远忘不了雷锋精神。我们不一定要干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才有价值,我们不一定做了好事的时候得到表扬,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平凡,我们只需默默在背后做一些别人看不到的好事,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活得不平凡,只要你想着,你就是雷锋。即使一千年一万年雷锋的钉子精神都会永存,就这么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广东深圳坪山中学初一:曾帝梅

为人民服务篇3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认真的阅读了我国着名作家何其芳同志写的《一夜的工作》,给我的印象是: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作者送稿子给周总理审阅亲眼看见总理一夜的工作。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无限热爱与崇敬之情。赞扬了周总理无私奉献的精神。

当读到“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时侯,我仿佛看见了总理正坐在小转椅上开着一盏台灯,审阅那一尺来高的文件,泪水刹时间模糊了我的眼睛。当读到“花生米的颗粒很少,可以数的清颗粒,而并不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多了份量”时,我仿佛听到了嚼花生米的声音,看到了总理生活简朴,泪水线一般的流下来。

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中国,为人民群众有这样的总理而骄傲,自豪。

而现在,有多少贪官挪用国家的公款,滥用修路,建房的钱,而不顾百姓的死活,要知道保一方乐土,保一份平安,只错就改善莫大焉。我长大后也要做个为人民服务的官,不管是大官小官还是没官,只要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是好的。

为人民服务篇4

关键词:为纳税人服务;为人民服务;联系与区别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020-02

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寻求相关国家机关依法给予保护时,往往被拒之门外,即使见到负责人也是相互推诿扯皮,当你质问他们时,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你又不是人民!”、“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代表你的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 [1],你能代表群众吗?”,更有官员将党的利益和群众利益对立起来,质问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2]。那么,怎样才能尽量避免这种借以为人民服务之名,行逃避为人民服务之实;借以代表群众利益之名,行损害群众利益之实呢?在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中旗帜鲜明地提倡为纳税人服务,应该说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因为,你可以说公民不是人民、不能代表群众,但是你不能说他不是纳税人。

在如何对待为人民服务还是为纳税人服务的问题上,有一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只是少数人,提倡为纳税人服务就是提倡为少数高收入人群服务,这样必然会忽视多数低收入弱势人群的利益,为纳税人服务只是税务机关的事。持这种观点的人要么是不了解中国现行的税收制度,把为纳税人服务狭隘化,甚至把为人民服务和为纳税人服务对立起来,要么就是故意混淆视听,逃避责任。

其实,为纳税人服务并不排斥为人民服务,二者并不矛盾,它们之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但二者又有区别,各有侧重,提倡为纳税人服务更能唤起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高度责任感。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从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加以认识。

一、为纳税人服务与为人民服务的联系与区别

(一)为人民服务与为纳税人服务的联系

要弄清为人民服务与为纳税人服务的联系,首先应该弄清人民与纳税人的联系与区别:

人民是个集合名词,属于历史范畴,是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在现阶段,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团体,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3] 纳税人是个个体概念,属于经济学范畴。税种不同,纳税人也不同。中国的税收制度是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的复合税制。流转税和所得税是按税负是否转嫁划分的,分别属于间接税和直接税。直接税是指由纳税人直接负担的各种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财产税等均属直接税。间接税是指纳税人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的各种税收,如中国的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和城乡维护建设税等税种,流转税类是中国各类税收组织中收入最多的一类税。间接税的纳税人并不是负税人,纳税人是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或个人,但税负是落在商品最终的购买者即消费者头上的,因此,列宁说:“间接税就是不直接按地或家业征收的税,而是由人民间接缴纳的,也就是在买东西的时候要付更多的钱。” [4]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必将越来越多,特别是利息税的开征,使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体更加广泛。即使没有缴纳个人所得税,但人总离不开衣、食、住、行,只要他消费了商品或接受了劳务,他就是间接税税负的直接承担者,是间接纳税人。

由此看来,无论直接或间接,人民就是纳税人,为人民服务也就是为纳税人服务。

(二)为人民服务与为纳税人服务的区别

1.服务的主体不同。为纳税人服务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有依靠财政资金运作并行使职能的国家行政、司法等公共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才成为为纳税人服务的主体。为人民服务的主体是一般主体,除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外,其他单位和个人都能成为为人民服务的主体。

2.二者的性质不同。由于其主体不同,决定了二者的性质不同。为纳税人服务属于法律范畴,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一种职责或职务行为,不能随意抛弃,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各级国家机关的职能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有关法律法规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人民服务属于道德范畴,是一种自愿行为,行为人为与不为完全凭其主观意愿,他人无权强制其为或不为。

3.二者服务的对象和方向不同。为纳税人服务的对象只能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服务方向是单向的,只能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向纳税人提供服务,反之则不能称之为为纳税人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方向是双向或多向的,人民之间可以相互提供服务。

4.服务的内容不同。为纳税人服务的内容具有单一性,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向纳税人提供的服务,是与其职能范围以及工作职责有关的公共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内容则具有多样性,人民相互之间提供服务大到社会公共利益,小到私人之间的生活琐事,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5.二者侵害的客体和承担的后果不同。为纳税人服务的主体由于不作为或者乱作为,违法行政或徇私枉法,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正常的管理秩序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由此应承担的后果,除批评教育外,轻者应受到行政处分,重者要追究刑事责任。而为人民服务的主体由于不作为而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道德,其行为只能受到社会舆论的非议和自己良心的谴责。

二、普及法律知识,旗帜鲜明地在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中提倡为纳税人服务

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法律、普及法律同时,要让所有公民都知道自己就是纳税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社会提供的服务,是对纳税人纳税贡献的一种回报。因此,在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中提倡为纳税人服务,对其更好地为社会、为人民服务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提倡为纳税人服务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加快了政治体制的改革。机关作风有了一定的改进,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还没有根本改变。究其原因,一是受中国几千年来的官本位意识的影响较深,公务人员没有把自己当成Public Servant(公仆),而是当官做老爷;二是因为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度集权的治理模式,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处于权力中心,缺乏服务意识。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小政府,大社会”。提倡为纳税人服务,有利于促使政府职能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政府治理的观念由政府为中心,转变到以公民为中心。官是让老百姓为他服务的,老百姓是轿夫,现在要官为老百姓抬轿子,为老百姓服务,这是时展的必然结果。

2.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中提倡为纳税人服务有利于增强其法治意识。提倡以德治国更要有以法治国加以规范。道德对人行为的规范是内在的、精神上的,而法律则是外在的,强制性的。提倡为纳税人服务更能从法治意识上增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首先要有这样一种意识:你们的经费及劳动收入是纳税人的钱,你收了纳税人的钱,就必须保护纳税人的利益。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广大公民的信托者,纳税人把自己的生命健康、很多利益委托你代为保管,由于你没尽到保管责任,就等于侵犯了纳税人的权益,因此就要求你主动地为纳税人服务,而不是被动地为之服务。否则,就是不作为,就应该受到法律法规的制裁。

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是为纳税人服务的客观要求。国家机关在制定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时,在充分考虑自身权利的同时,应更多地考虑相对人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3.为纳税人服务有利于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公共资源是靠国家财政资金维持运行的,利用公共资源向社会提供的服务应是无偿的,而不应是有偿的,在这一领域,不能遵循价值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经济效益相比,更应注重社会效益。很多公共资源一方面享受财政资金的补贴,另一方面又向社会收取高额费用。如:一些重点中小学校,利用部分公共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办民办公助班,然后堂而皇之地收费,少则几千,多则数万。这种现象严重背离了市场公平原则,严重侵害了公民的正当权益。由于收费过高,造成相当一部分公共资源闲置、浪费。

当前,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对一部分不涉及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的公共资源,如公园、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公共设施,向公民免费开放,一方面满足了公民学习、娱乐的需要,同时又提高了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4.提倡为纳税人服务,有利于发挥广大公民的民主监督作用、提高纳税意识。

发达国家的任何公民都能对办事推诿、扯皮的公务人员大声说:“我是纳税人!”提倡为纳税人服务,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将加大公民对公务人员的监督力度,这对克服、、提高效率,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只要享受权利就得承担义务,只有依法纳税,才能更好地享有权利。不依法纳税,不但不能享有权利,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必将增强其纳税意识。

提倡为纳税人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真正做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对推动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J].求是,2006,(1):3-9.

[2]任磊萍,何岩.记者调查经适房土地建别墅遭官员质问:替谁说话? [EB/OL].省略/china/xwzh/200906/t2009

0617_505369656.html.

为人民服务篇5

一、 创新思路,加强领导,确保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

针对新时期民政工作的特点和民政服务对象实际,保德县民政局提出了三个新理念:一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理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思路,围绕民生、民利、民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真正做到执政为民;二是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把推进社会体制创新作为民政工作的重要任务。提出在建立社会管理新格局中,要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对社会协调和公共事务参与的推动作用,加大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发展慈善事业的力度;三是按照新时期民政工作的要求,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该县成立了城乡社会救助工作领导组,复退军人安置工作领导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协调领导组,社会捐赠工作领导组,对全县民政工作进行领导。

二、 健全机制,动态管理,构建全方位社会救助体系

保德县民政局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为目标,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1.启动城乡低保工作,将城乡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解决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城乡低保制度的实施,起到了对城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兜底作用,有效地保障了城乡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城乡社会稳定,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

2.完善灾民救助工作机制,确保灾民的基本生活。该县上下高度重视救灾救济工作,县乡两级制定了救灾工作预案,一遇灾情立即启动预案,做到有灾必救,救灾及时。对灾民采取临时救济、定期救济和零星救济三种救助方式,救助以现金、实物为主,确保灾民的基本生活。

3.健全完善五保供养机制,对五保对象做到应保尽保。为此,该县出台了以乡镇为主体,县、乡、村三级三位一体的《五保对象供养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三级承担的责任和供养内容。建立了民政计划、财政管理、乡镇发放的五保转移支付管理使用机制,确保了五保供养经费足额到位。

4.创新救助方式,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2008年,保德县县委、县政府为全县农村70岁以上生活困难的老人发放生活补贴,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问题。

5.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减轻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医疗负担。该县城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与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工作的有机结合,有力地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6.加强孤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维护了社会稳定。为确保孤儿的健康成长和基本生活权益,该县民政局每年供给每个孤儿1300元的基本生活费、粮食和衣被。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主动及时救助。

为人民服务篇6

关键词:电视新闻;服务;网络;民生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255-02

一、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从定义上来讲,电视新闻是指通过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以电视屏幕为载体,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它既包括了声音传播还包括了图像传播。那么一档电视新闻节目是由哪几个程序来构成的,其实我们都已经很熟悉,一般都包括了记者采访、电视摄像、镜头的运用、配音、解说、拍摄和剪辑等。电视新闻是一切有关新闻报道形式以及新闻性内容的总称,它是构成电视台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视台的骨干和主体。

为了更好地方便我们了解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现状,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我国新闻频道的节目类型。现如今我国的电视新闻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三类:新闻频道中的新闻、综合频道的新闻、专业频道的新闻。如何理解以上有关于新闻节目的分类,比如说央视有和细分化的频道,比如像财经频道的财经新闻,体育频道的体育新闻等等,这些就属于专业频道的新闻;像一些地方性的综合频道的新闻联播等等就属于综合频道的新闻;最后就是地方台的新闻频道中的新闻节目就是属于新闻频道中的新闻。

下面就具体对着三种新闻的特点做一下简要的分析,首先是新闻频道中的新闻。这一类新闻的最大优势就是在于长时段专业化的制作,像这样的新闻节目一般都会在大区域范围内设置记者站,能够在重大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内报道最新最及时的新闻信息。这一类新闻频道的节目追求的是客观地报道,在播报新闻的时候追求的是内容的真实性时效性,新闻评论也都是嘉宾在评论。对于这样一个的新闻频道,不得不说节目栏目化并不是它的强项,鉴于新闻频道的专业性和局限性,受众群并不像综合频道那样广泛,自然收视率也就不会像综合频道那么高。

接着就是综合频道的新闻。这一类的新闻的播出时段主要是在早间和晚间,这样一来就可以拥有规模比较大的收视群体,同时对于社会的影响力也比较大。但是对于综合频道的新闻来讲也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在报道突发性的新闻事件时会遇到许多的限制。比如像上海的东方卫视在2008年5月14日的时候开始改版,结果正赶上汶川发生特大级地震,结果没过多久东方卫视就将原先的版面统统换掉,之前的所有综艺娱乐节目也通通都被禁掉。对于报道突发性的新闻事件上,综合频道不像新闻频道那样显著,这也是综合频道的新闻所面临的难点。

最后就是专业频道的新闻。像央视体育频道的体育新闻,财经频道的财经新闻,军事频道的军事新闻等等,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十分受观众的欢迎。但是由于电视频道化得特点,它的主要问题就是受众群体相对于小众化、单一化。比如爱看体育新闻的主要集中在男性群体中;而娱乐新闻的受众却是集中在一些年轻人和追星族的一群观众娱乐动态的群体中,一些年龄相对来说较高的受众群体则关注较少。所以说,对于专业频道的新闻来讲,最大的瓶颈就是受众面狭窄、单一。

二、我国电视新闻节目服务性日益显著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新闻的强势扩展给传统媒体的新闻节目类型带来了巨大压力。以无处不在的优势取胜的电视新闻,不能再以此来作为战胜其他新闻媒介的优势。网络的快速便捷和传播范围广等特点,使得许多的年轻群体和都市工作群体都选择网络来作为他们了解外界讯息的主要手段。于是电视新闻开始思考一种全新的新闻类型和节目形态,除了传统的播报式的说新闻以外,一种新生的服务类的电视新闻应运而生。

央视在全国甚至是国际的突发性的新闻事件或者是赛事的转播做的比较好,比如像央视13套的新闻直播,还有体育频道的赛事直播,通常像这类的直播节目还会有直播节目表方便观众准时收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其实对这种类型的新闻节目就是属于服务类的新闻节目,网络新闻节目是无法动摇这群特定的受众群的。所不能取代的,就其实除了中央电视台,全国还有许多地方电视台都开始向服务类的新闻节目类型开始发展,比如像广西电视台的《都市汇》里面就设置了《生活帮帮棒》就是服务类的民生新闻,节目设置了求助热线,只要是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纠纷就可以通过拨打帮忙热线来申请援助,接着记者就会协同摄制组一起来帮助老百姓为他们解决棘手的问题。可以说来百姓给节目组打来援助热线同时也是提供了新闻线索,所以说这样的服务类的民生新闻很受老百姓的喜欢,同时由于地方台的新闻并不是专业化的新闻频道,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对于热点新闻事件的采集和报道都远远不如专业频道的新闻节目,所以民生服务类的新闻也是综合频道新闻节目的一个亮点。

三、民生服务类新闻节目所要把握的原则

但是民生类的服务性新闻因为报道的新闻事件的琐碎性,还有周期比较短,就会出现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节目内容同质化相当严重。比如像临近年底的时候就会有许多关于农民工讨薪难的问题,在那段时间你几乎是可以天天都看见新闻在报道帮助农民工讨薪的问题。那么对于民生类的服务性的新闻节目在发展的过程中就要把握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以“大众实用、真实有效”作为节目的基本制作原则

电视是面向大众传播的,并且它的受众对象大多数还集中在中老年的朋友们,所以好的节目必须是大众性的,要符合老百姓的真实需求,这样的节目才会有永久的生命力。服务类的新闻节目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切忌华而不实、内容空洞,要将实用性体现在节目的每一分钟上。

(二)以“服务”作为节目核心制作理念

服务是服务类新闻节目的灵魂,所以电视新闻节目要充分利用好电视媒体这种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的特点,为老百姓提供衣食住行等等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三)选择适合市场和观众需求的节目形态

在确定好定位之后,节目用什么样的方式呈献给观众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2004年的时候北京生活频道开播了一档《快乐生活一点通》的节目,当时市场的调查人员发现喜欢看着一档节目的观众差不多都是以一个大家庭的形式在吃饭或是饭后聚在一起聊天的形式来观看,所以节目的最后编导采取将主持人角色化,将一家五口三代同堂的幸福生活中遇到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问题来搬到银幕上,这样的节目形式深受北京老百姓的喜爱。

民生类服务性新闻要致力追求更广泛地内容,更活的形式,更新的风格以及更大的影响力,只有这样,我国的民生类服务性的新闻节目才会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彰显自己独特的魅力。

四、结语

电视新闻在21世纪的今天要想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占有自己的绝对地位,就要在保持自己优势的同时,还要将自己与其他媒介的差别日益扩大化。以一种与时俱进的心态来面对时代为媒介所带来的巨大考验,相信只有一群兢兢业业的电视新闻人对职业有着日崇高的热情,才会促使我国的电视新闻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

为人民服务篇7

别谈什么顶层设计,我只知道执政为民;

别谈什么网络问政,我只知道听取民意;

我是电子政务,我为你服务。

进入“十二五”,电子政务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这表现在IT技术日新月异、执政为民的理念深入人心、基础建设逐步完成、运维服务尝试试点;电子政务网站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网络舆情正成为新的热点;云计算正在电子政务中落地、政务服务大厅正在成熟化运行、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正在广泛应用在各个业务线⋯⋯

无论形势如何变化,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词是“民生”。下一阶段,电子政务将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回顾近10年的电子政务发展不难看到,我国以政府核心业务为主线建设的电子政务系统取得了成功,发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信息系统工程,如“金关”、“金税”、“金盾”、“金卡”、“金财”、“金审”等多项电子政务工程。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电子政务也暴露出不少问题。缺乏顶层设计、难以资源共享、部门协作困难、安全保障不足。在诸如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扑面而来的新的历史阶段,“十二五”电子政务该何去何从,是否能适应时代赋予的意义,真正体现便民、利民和执政为民的宗旨?

加强顶层设计

“毫不客气地说,尽管这些年我国电子政务取得了巨大成绩,但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存在严重不足。”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在一次会议中指出,尽管电子政务有国家的“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各地方、各部门也有相应的规划,但是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还有待提高,规划实施的力度还存在不足。

根据一项对部分重大电子政务工程项目建设情况的统计分析表明,18个部级重大电子政务项目共建设信息系统70多个,支撑的政府核心业务超过100项,其中多数信息系统已经在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政府行政事务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电子政务的支撑。

电子政务越重要越是反映出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在不少公开场合,很多部委信息化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而排在首位的便是缺少顶层设计。

杨学山指出:“下一阶段的电子政务建设,要加强战略谋划、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工作协调。这四个要素是相互关联的,是解决我国电子政务当前面临问题和走向新阶段、建设新平台所必须的四个要素,缺一不可。”

以青岛为例。该城市的电子政务建设被誉为“青岛模式”,也被业内一度赞叹道“不可复制”。原因在于青岛电子政务采用了集中统一、资源共享为主要特点的集约化发展模式。截至2010年年底,已有28个部门实现了主机集中托管;统一构建了81个部门的内部OA系统、50个部门378项审批业务系统、48个部门5800多项行政处罚业务系统和17个领域的电子监察系统;为43个部门虚拟了60多个公众服务网站,为20个部门建设了内部信息共享系统,为80多个部门提供国际互联网接入服务,为60多个部门提供防病毒等网络安全服务。

不过,青岛电子政务建设也存在重技术引进轻政务创新、重建设轻应用、重监管信息化轻服务信息化、重机关信息化轻基层信息化的现象。

“我们从整个社会的横向来看,由于将核心业务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主线,导致各级政府往往只将注意力集中在部门内部之间,而跨部门间的合作很少,信息共享更是很难实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众多信息孤岛的出现。”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家骏分析说。

为此,针对青岛存在的上述问题,“‘十二五’期间,青岛市电子政务将通过顶层设计,制定出总体目标:建成并不断完善适应全市机关电子政务应用需要的共享技术支撑体系;基本解决部门分散建设信息化系统问题;推进跨部门信息交换共享,基本建成政府监管和服务所需基础信息共享数据库;推进跨部门业务协同,加快网络环境下一体化政府建设进程。”青岛电子政务办公室副主任张燕说。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副主任民认为,应该从提高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高度、从关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全局来认识新阶段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应尽快建立适合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框架。

宁家骏认为,在顶层设计过程中,制定者应该充分考虑到目前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才能有效将其解决。比如,目前各部门之间未能实现互联互通,造成信息难共享以及公众办事流程多、效率低等问题,就可以通过强化电子政务共享协同来解决,各部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遵循统一的标准规范,合理规划信息资源,全面梳理业务流程,统筹部署应用系统,支持跨部门、跨区域的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

向民生倾斜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范围已经扩大到包括城镇居民、企事业单位、农村人口和外籍人员在内的几乎所有群体,针对不同类型的服务对象,提供差异化、内容丰富的公共服务。因此,“十二五”对电子政务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电子政务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培训、就业指导等方面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这种需求的核心就是要围绕重大民生问题、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和完善网络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网上、电子监察和审计体系。完善地理、人口、法人、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强化信息资源的整合,规范采集和,加强社会化综合开发利用。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认为:“我国有必要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建设四个重大的、全国一体化的社会信息系统,即社会保障系统、医疗卫生管理系统、就业服务信息系统、重要食品和药品管理系统,以求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社会建设和管理的现状。”

针对国家对“十二五”电子政务的要求,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电子政务将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重点发展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型电子政务。举例说,现在南方一些城市用联卡技术构建市民卡,这是大趋势。如果以区域联卡来构建市民卡,借助信息化技术,将市民卡变为公民卡,会给老百姓提供大量便捷服务。

无论是周宏仁还是汪玉凯提出的电子政务建设热点,均与民生一词紧密相联。周宏仁是从部委大项目、政府服务角度谈及建设需求,而汪玉凯则是站在普通市民的角度提出观点。汪玉凯更是认为,电子政务要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一些全国性的重点应用项目,如医疗、教育、社保、就业、住房等,提升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

为人民服务篇8

一、强化组织领导,巩固创建工作基础

该院始终坚持把文明创建工作当做一件大事来抓,纳入法院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规划,摆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思想教育、会议动员、讨论交流、知识测试等方式,加强对《黑龙江省文明单位建设条例》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强化干警的创建意识,全院上下形成了创建的良好氛围。

2.强化领导,形成合力。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一把手负总责,其他领导分工负责,党支部配合抓,团支部协助抓的工作体系,做到全院有目标,部门有任务,人人负责任,使创建工作做到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3.严格考核、狠抓落实。围绕创建目标,以“重在建设、贵在坚持、务求实效”的要求,将创建工作纳入到目标管理考评,班子成员与各庭室负责人层层签订责任状,按推进任务指标,一季度一研究,一项一对照,一项一考核,按进度通报,确保创建工作的有效落实,使创建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有序地向前推进。

二、提高整体素质,打造文明健康团队

该院把干警的全面发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四项教育,强化四种意识,努力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打造文明健康的创建团队。

1.开展思想教育,提高宗旨意识。将集中培训与主题教育相结合,相继开展了法官宣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爱国主义教育、党课辅导、理论研讨等活动,使干警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显著提高,宗旨意识明显增强。

2.开展廉政教育,提高自律意识。为干警制作警示牌,向社会公布举报监督电话,设置举报信箱,进一步增强干警的廉洁自律意识。

3.开展培训教育,提高责任意识。组织开展庭审评查、法律文书展评、书记员技能比赛、法警技能训练,通过岗位练兵活动,教育干警忠实履行职责。鼓励干警参加学历教育,提高司法水平,在本职岗位上有所作为,扎扎实实为人民服务。

4.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服务意识。努力营造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提高干警司法为民的服务意识。

三、强化环境和载体建设,树立文明行业新风

为全面提升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整体水平,该院紧密结合审判工作实际,以县文明办活动为主体,强化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下大力气抓好环境和载体建设,进一步树立司法文明新形象。

1.优化人文环境,推进创建步伐。先后投入资金修缮办公楼和审判法庭,形成办公区、审判区、立案区、执行区“四区分立”的办公格局;投资70余万元进行院内局域网和三级网络建设,建成了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为法官落实法官津贴,为干警定期体检和购买健康保险,极大地激发了干警的工作热情。

2.强化窗口服务,树立便民形象。院党组研究制定了“五个一”服务要求和“五心”服务标准,进一步增强干警服务意识;实行“一站式服务”、首问责任制和服务承诺制;在立案大厅设立公告显示屏、引导台,开辟接待室和休息室,配齐便民常备用品,全力打造“文明、便捷、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品牌。

3.创新活动载体,打造创建亮点。在上级部门的组织领导下,以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和巩固“三城”创建成果、“书香杜尔伯特”、“礼仪杜尔伯特人”、“乡风文明”等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县委构建“民心工程”,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全力打造创建工作亮点,促进各项工作的蓬勃发展。

四、强化业务职能,确保创建见实效

在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中,该院把创建活动与服务大局紧密结合起来,把“一切方便当事人”、“一切为大局服务”作为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贯彻到审判工作中,取得了长足发展。

1.司法审判成绩显著。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有效化解各类纠纷,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围绕重点工作开展审判工作, 2009年以来,共受理各类一审诉讼案件13376件,审结13188件,结案率95.6%,调解、撤诉率91.4%。共受理执行案件2548件,执结2491件,执结标的额达3247万元。

2.司法服务坚强有力。妥善处理合同、侵权和土地承包等各类纠纷3982件;深入开展“访企业、提建议、促发展”活动,对我县重点企业上门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涉法问题,防范法律风险,对困难企业实行有效的司法援助,予以减缓诉讼费,对涉及企业的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