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探究学习论文8篇

时间:2023-03-16 15:52:09

探究学习论文

探究学习论文篇1

关键词:解构主义;探究性学习

解构主义出现在20世纪后期,因对传统形而上学中心性的反叛而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解构方法:消解中心,颠倒秩序,解构人的理性优先地位,从而突出差异以及存在的不存在性。解构主义自出现以来,在哲学、美学、文学乃至整个文化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响应,它浓厚的否定色彩使人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它独到的怀疑精神给人启迪。笔者从解构主义的视角,就当代教育改革中常常谈及的探究性学习,谈谈自己的思考。

变“举一反三”为“无中生有”

孔子说优秀的教学法应该做到“闻一知十”和“举一反三”。但这种说法有个前提:知识内部存在一个逻辑结构,人们的思维沿着这个规律拾级而上。《猜想和反驳》的作者波普尔对此持激烈的批判态度,他认为知识的发现和生长过程不是逻辑的,其中充满着灵感、顿悟和直觉。回顾科学发展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某些非逻辑因素确实常常主宰着人们的创新思维,在知识的生长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现在各学段都在提倡创新教育,试想如果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流畅的演绎叙述“举一反三”的话,学生只会在这样精密的知识体系面前感到自己的渺小卑微,丧失挑战的勇气,那么创新教育就只能停留在表层。

就语文学科而言,教材编写的专家们把相同题材或体裁的文章集合在一起,人为地使文学条理化,以便传统教学法的实施。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结构主义堂而皇之地通过“学习”活动去提取早已置入结构的意义,文本的内在意义通过结构的稳定性而早已被阅读,解读文本只不过是对先验设定的真理的模仿,文本中闪烁着作者灵性火花的部分被遮蔽起来,取而代之的是对结构、意义的理性分析。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分析结构相同的文章时没有积极性,提不出问题,课堂机械、枯燥的原因,这也是笔者之所以反对单元教学法的原因。

在解构者看来,无论是科学还是文学,任何被看成是固定和确定的意义都是虚幻的,意义是流动和易变的,那种所谓的真理范式只是一种创造,是适合于我们目的的想象的虚幻。教师对文本的精彩解说只是成功地掩饰了意义的非确定性,而没有清除它。为了使文本的非确定因素更好地显现出来,教师就应该让学生从过去的“举一反三”变为“无中生有”。教师不应急于呈现知识的结果,不应扰乱学生自然发生的认知错误,不应用以往的学习经验或规律引导学生。相反,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与以往的认知发生冲突,促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和新知的矛盾中经受震荡,从刺激和挑战中激发创新潜能,产生飞跃。许多熟知的文本在师生思想的互撞中产生出许多新意,虽然它们不尽完美,有时甚至很快就“自生自灭”了,但是,学生在一次次的猜想和试错中得到了探索的,这正是创新教育所期盼的。

变“掌握知识”为“理解知识”

“本课要求学生掌握……”是当代教育中经常使用的表达教学目标的语言,也是教学评价时重点考核的内容,语文教学当然也不例外。包含着这些需要“掌握”的知识的文本就成了课堂上反复训练的材料,师生已经适应了这种“工具价值”、“双基中心”的教育模式和教学规范。因此,语文课程改革始终不能突破原来的窠臼。

从哲学角度看,“掌握知识”的观点具有实证哲学的特征。在这里“知识”只有被视为与人的意识、价值无关的实证理性世界,一种单纯的符号系统,才能被“执掌”和“控制”。而这种“知识”一旦被掌握,它就会反对科学对自己所经验的理性实在做出本源的解释,反对科学对自己的本性做出终极关怀。具体表现就是教师只以简单的是非对错来评判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不允许学生对知识体系中的构件提出质疑。现在实行教育改革,提出探究性的学习方式等都是在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大胆质疑;原有的评价制度也相应发生着变化,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被打破,对统一性和确定性加以思想解构,以突出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如果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仍希望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达到“掌握”某种知识的目的显然是荒谬的。这种所谓的“探究式学习”也只能流于形式,因为语文知识中包括了许多非理性的、具有价值取向的“形而上”的文化,这些无形之物是无法被“掌握”的。由此,笔者认为在教学目标中应该以“理解知识”代替“掌握知识”来表述。

一般来说,“理解”的内容包含了两个维度:一个是以语言提供思维工具,通过判断、推理来说明的理性内容;另一个是以直觉或心灵感悟来把握外在事实或事物特质的非理性内容。可见,“理解”不但更全面准确地体现了语文人文性的学科特点,而且还给学习者留下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当教师以“理解知识”的教育观指导教学的时候,就会自动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允许学生理解上差异的存在;另一方面,当学生在“理解知识”教育观的指导下学习的时候,就会自动解除头脑中的传统一元中心论思想,放弃能一劳永逸地与真理面对面的幻想,积极思考,不断创新,享受文学带来的欢欣。从“知识权威”到“合作伙伴”

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家施瓦布发表了《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的报告之后,探究性教学方式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广泛推崇。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不仅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唯一的,连答案也是不确定的,所以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教师中流传着一句俗语,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后来“一桶水”改成了“一条小溪”。可是不管是“一桶水”还是“一条小溪”,都是学生那“一杯水”的来源。这句话过分强调了教师知识储备的重要性,也过分强调了教师知识对学生学习的决定作用。在这样的传统思想影响下,学生也总是抱着这样一种幻想:自己最终能够一劳永逸地与客观真理面对面,所谓的客观真理就在教师那里,教师给出的结论是超验的,终极的。于是,以往课程教学的改革,主要是教师授课方式的变化,学生的学法被弱化,教师在专业课程上的权威地位始终没有动摇。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先知者,学生利用课外资源占有的知识优先于教师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的主导地位被解构,师生关系转为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所以,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定位不是主导而是指导,指导的结果是提高探究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而不是引导学生走向既定的结论。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修养只是教师能力培养的一小部分内容,要想成为优秀的合作者,教师还应在教学方法论、学生管理、边缘学科拓展和教学经验积累上下工夫。在师生合作过程中,学生希望教师能在他们迷茫时创设情境,在他们手忙脚乱时帮他们协调分工,在他们处处碰壁时为他们提供精神动力,这些对教师提出了比传统教学更高的要求。教师权威地位的解构,师生地位的平等并不意味着教师减负,相反,教师要适应这一新角色,必须经常参加教育心理、课程理论和教学法的系统培训,提高对学生指导和评价的准确性。

从“走出教材”到“善待文本”

在语文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误区:教材中文本的解读已经接近完善,没有值得研究的问题了,探究性学习必须走出教材,越是生僻的作品越有研究的价值。

日内瓦学派意识批评的主将米勒提出了两种文学批评观:一是重稳定、延续、空间的传统批评观;一是重变化、断裂、时间的解构批评观。前者以科学的方法寻绎作者原意,以找出作品中的中心论点或终极意义,从不敢越雷池一步;后者却大胆想象,不受作品钳制,从而在作品中发掘出全新的意义来。可见观念不同,阅读的方法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解构批评者之所以能在同一作品里发掘全新的意义,是因为他们认为语言不过是永无止境的游戏,文本的终极意义可望而不可及。文本的解析总是对未来敞开,在自身不断的否定中生成新的意义。当你阅读文本时不是一味地接受,而是怀着防御心理,那么阅读必然会产生出新意或歧义来。由此可见,文本意义的产生是读者参与的结果,教材里的文本仍然可以成为探究性学习的材料,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品读。

解构主义不相信存在什么文学的“独创性”,它认为所有的文学都是互为文本的,也就是说一部特定的作品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它不断扩散到周围的作品中,产生多种不同的情境,随后消失。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立足教材,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研究文本的全部文化信息;学生利用课堂以外搜集到的相关书籍资料作为研读的佐证,畅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只有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都体现出创造性来,才能达到探究性学习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包国庆.后现代思潮中的教育解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4,(7).

探究学习论文篇2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预设;生成;自我效能感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并要求学生在新课程学习中将探究性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是在好奇心与兴趣的驱使下,学生以问题为指导,主动参与学习,而获取知识,了解教学的思维方法,学会科学研究技能。探究性学习是内容和形成丰富的学习活动。

探究性学习的步骤一般可分为以下几步:提出探究问题做出假设验证假设讨论分析总结运用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是多样的,一般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

一、预设

1.1概念和理论的学习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生活中处处蕴含着信息。如电视新闻、报纸杂志、媒体网络、旅游科技、综艺体育等,经常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知识信息。这些信息中很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鲜活生动的生物知识和敏感具体的生物问题,要善于收集和处理,不断补充丰富生物知识。让学生课外要注意博览群书,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如走进图书馆,访问互联网站,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等,及时查阅收集、检索处理生物信息。这不仅是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也是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充实知识、丰富阅历的有效途径。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知识,要使自己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不断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培养勇于实践、创新学习的意识。

1.2观察、调查及推理等能力的培养

生物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国内外新的生物技术等热点,让学生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例如,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水果为什么很甜?肥胖是因为脂肪吃得太多吗?还可以调查或观察环境污染对周围生物的影响等。学生要尽可能地走进大自然,亲身感受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和现象,将书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培养观察分析、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的能力。

1.3创设问题情景,提出新的问题

杜威曾指出:“教学法的要素于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思维本身就具有发散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讲无氧呼吸时,我从长跑、做泡菜、酿酒等方面发挥:①长跑比赛时我们常常感到上气不接下气,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痛,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积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疼。②食物腐败通常是由于腐败细菌在食物中进行有氧呼吸使食物腐败变质的,做泡菜就是利用水来隔绝氧气抑制腐败细菌活动。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所喜欢的,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不易腐败、味美可口的原因。③酿酒时为什么要密封?为什么酿酒离不开好酒曲?酒曲在有氧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H2O和CO2,在无氧条件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酿酒时若密封不严,酒曲就会进行有氧呼吸降低酒精产量;如果酒曲不纯,混有乳酸菌,则酿酒的同时产生乳酸,降低酒精质量。

二、生成

2.1教学活动的分析

教师将学习的生物知识通过问题情境或事件呈现给学生,并通过活动将学生过去和将来的活动联系在一起,这将引起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注意和兴趣。在实际的运用中教师必须要做到:鼓励学生在没有教师的直接指导下的一起学习,并给与充分活动和学习的机会;学生在相互交流与合作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索,经过假设、讨论、归纳等一系列再发现的认知操作过程,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一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来展开讨论,设计的问题要遵循学生实现再发现的认知规律。

2.2“问题情景”在研究性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先讲生态因素的概念、种类,接着讲不同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并举例说明,最后练习巩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列举许多事实,可能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学生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而“问题解决模式”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例如光照时间长短是否影响生物繁殖?可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剖析问题能力。如:在瑞士,银灰狐是在每年的1月至2月进行的,有人将银灰狐于12月初从瑞士运到南美的阿根廷饲养,发现银灰狐要到第二年的8月开始和繁殖。

为什么在不同的国度里银灰狐和繁殖的时间存在差异呢?

在回答中,学生一般都认为,阿根廷8月的气候与瑞士1月至2月的气候相似。这样的回答应该是对的,但这种回答跟这节课的关系不大,不过它体现了问题的隐蔽性。如何与生态因素联系起来呢?到底是生态因素中的什么因素呢?这一问促使学生主动的阅读课文内容。他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生态因素,接着探讨不同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这样,把本来教师要讲的内容,转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对象。学生掌握一定基础知识以后,小组讨论,一起解决问题。最后,各小组派代表阐述其观点。回答过程中,有的认为温度对银灰狐的繁殖有很大影响;有的则认为是光照时间对银灰狐的繁殖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月份变化,温度和光照都在不断的变化。

如何分析是温度还是光照对生物的繁殖有重要影响呢?

问题1.假如把银灰狐终年饲养在恒温(瑞士七八月份的气温)的空调房中,光照自然变化,它还能繁殖吗?反过来,假如人工给予银灰狐固定的光照时间(瑞士七八月份的光照长度),温度自然变化,繁殖情况又将如何呢?

这一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研究事物,可以通过假设来进行分析,以便帮助学生迅速摆脱无所适从的思维状态,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门路”。让学生领悟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假设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良好开端,从中也学到了开展问题研究的一般方法:问题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假设—实验设计—结果分析—讨论)结论的运用。

实验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更难。因此,这个环节放在课堂上让学生来完成不太现实,而且完全没有必要。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相关材料进行分析,也可以提供实验结果让学生分析讨论。如银灰狐在恒温的空调房里繁殖,在固定的光照时间(瑞士七八月份的光照长度)没有繁殖。这说明光照时间对生物的繁殖有重要影响。其实在瑞士,每年的1月至2月白昼开始延长,而在阿根廷,白昼开始延长时间是8月,因此银灰狐和繁殖是需要在日照开始延长的条件下进行的。由此可见,光周期对生物繁殖起了很大的作用。

学生通过分析讨论,获取知识,然后应用知识。学生举例,如人们可以通过人工延长(给予人工光照)或缩短光照(放在黑暗中处理)来改变生物的繁殖时间。开花需要在短日照的条件下进行,为了使在夏天开花,就可将它每天放在黑暗中处理一段时间。

问题2.除了光周期外,温度对繁殖没有一点影响吗?这个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要知道了光周期对生物繁殖有重要影响,而忽略了温度等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

在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不仅习得了生态学的基本知识,而且领悟到了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对照实验法(此实验中,恒温中的银灰狐、固定光照下的银灰狐、自然条件下的银灰狐)。学生掌握这一实验方法,有利于解决一系列问题,如雷鸟的换羽,影响雷鸟换羽的生态因素是光照还是温度。

三、探究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3.1积极参与获得知识

学生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知识—能力—科学素质”的过程。当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来自外界的新奇对象之间有适度不一致时,个体就会出现惊讶、质疑、迷惑和矛盾,从而激发个体去探究。从中学生的认知结构看,他们虽然已具有初步的感知、思维能力和知识经验,但周围的许多事物对他们来说仍然是陌生的、新奇的,并且随着活动和感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他们能够注意到、接触到比以前多得多但同时又不太懂得的新事物,这就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正是这种好奇心的促使,他们特别喜欢从事以前没有玩过的游戏,尝试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从中得到欢乐,产生兴趣,获得知识。

例如,在传授“根对无机盐的吸收”的知识时,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做好“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的实验。上课时,先让学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植物在蒸馏水中生长得小且黄,在肥土浸出液中生长得大而绿。紧接着教师提出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按自己的思维态势进行推理、质疑、寻找答案。教师再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学生渴望得到正确答案时,教师给予启发、引导,让学生在解疑中,获得肥土浸出液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无机盐的新知识。

3.2观察分析培养能力

喜欢观察新事物是青少年的天性。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生命现象,直观教具,是成功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观察、实验不但是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详细分析、研究生物教材,联系实际,精选教学内容,认真组织开展以培养学生动手、观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等能力为主的探究性活动,教学中尽量以探究性的讲解代替结论性的解释。课堂上应创设探究情境,精心设计选用直观教具,让学生充分观察,允许学生动手拆卸组装,使他们在愉快的情境中体会到生物学概念是通过反复的探究过程而形成的,进而培养他们探究学习的能力。

3.3探究未知提高素质

传统教育观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至高无上,即“教师中心论”。受这种观念的困扰,教师常会有意无意地维护自己在学生面前的权威。这样,往往压抑了学生独立思维的发展,尤其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经常开展探究性、综合性的课外活动,不仅在趣味性、实用性方面迎合中学生的心理要求,而且还能冲破课堂、教科书的限制,在更广阔的时空中,通过师生“教学做合一”的活动,让学生的眼、耳、手、口、脑等器官并用,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创造意识、实用意识,学到课堂上、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从而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例如,组织学生到柑桔果实保鲜场参观学习,经过他们的观察、询问、分析、讨论,并在教师及技术人员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就会学到柑桔果实保鲜的操作过程及生物学原理等课本中没有介绍的实用知识:柑桔果实—保鲜药剂处理以增强抗病力—装入保鲜袋以减少水分散失—达到柑桔果实保鲜目的。:

探究学习论文篇3

1.创设学习情境,明确探究问题

当下,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是通过间接经验进行学习,这样就使知识更加抽象,难度也更大。而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能够模拟出知识发现的情境。在创设情景时,提出一些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探究问题,激发小学生对探究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问题探究中来。在进行情境创设时,要注意以小学生探究问题为主线,在小学生对所要探究问题相关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结合教材知识和当代生活,整合教学内容,设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引导小学生自主的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

2.选择探究内容,制定探究计划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探究式学习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选择学生能够探究并且有必要以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内容,这样才能够使探究式学习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实现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在这种教学形式下,教学内容是通过探究的方式间接的传递和呈现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激发小学生对数学探究的热情和需求。而教师自身也要对数学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教材中各方面的内容,科学的选择探究学习的内容,并制定出相应探究计划,以使整个探究过程完整的实现。

3.组织实践探究活动

当今我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通常都是以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方式完成的。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都是通过抽象的文公式、符号等间接的形式获得和运用数学知识,缺乏数学探究和数学知识构建的直接过程的体验。探究式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给学生提供探究操作的机会,使小学生能够通过数学研究过程,得到知识的学习和自身数学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感受到知识探究和经验构建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多组织一些数学探究活动,让小学生有更多的探究机会,更加全面的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4.交流和总结

在数学探究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于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总结,给每一个人发言的机会,并且允许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讨论中来。交流探究过程和结果,可以让小学生深入地认识整个探究过程,并且深刻的记忆。通过交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学习其他同学的成功经验,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另外,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锻炼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在交流结束之后,教师要针对所有小学生的探究进行总结和评价,在肯定的前提下提出一些建议。

二、结语

探究学习论文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学习;积极;独立

小学语文作为培养学生独立性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习兴趣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锻炼能力,体验学习的成功感,明白学习的真谛。

一、探究性学习的概要

1.一个核心:自主学习

探究性学习主要依靠学生自学。通过研究一些课题,理解科学研究所需要的方法和理论基础。探究性学习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法,通过科学的态度,对现有的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自己理解探究过程中所需要的品质,着重培养实践精神。在具体课题的探讨中明白科学研究的方法。

2.启发思维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在探索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且,在探讨过程中,明白自己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位置,从而增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具体措施

1.合理引导,发现问题

问题总是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以后,需要及时地进行引导,解决问题,不能在出现问题以后将责任全部推到学生头上。其次,在探究性学习中,引导要适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够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的对象。现实教学中,很多情况都是这样,老师往往过度引导,将问题和盘托出,既不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又不能够使学生明白问题的全部,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格,所以,老师在这一方面应该特别注意。

2.联系实际,积极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通过身边能够见到的例子进行讨论。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身边发生的事情,对课程进行讲解。

综上所述,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切合实际的方法对课程教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课程设计中,应该多使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枫.关于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3):61

探究学习论文篇5

【关键词】数学研究性学习;数学研究;师生关系;学习内容

“研究性学习”已经逐步成为学校教育中科学、系统地培养学生创造力而实施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研究性学习”教育模式的核心教育观念就在于“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的目的。近年来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践表明,“研究性学习”已促使课堂教学在落实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这对于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深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数学教师或相关学科教师的指导下,从某些数学问题以及其它学科或实践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中选择并确定研究性课题,运用类似于数学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去获取和应用数学知识,从而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体验、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发展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可见,数学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学习活动过程,是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去自主选择研究学习课题,亲身去发现、提出、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学习方式。

“运用类似于数学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并获取和应用数学知识”表明了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形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模拟数学家或数学爱好者的数学研究方法,“再现”数学研究及应用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学生对数学学科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与运用,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培养学生科学的创造精神、求实精神、革新精神、自由精神、审美精神以及利用科学造福于人类的精神。在这种类似于数学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的“模仿”、“运用”和“再现”中,学生不仅看到了客观世界中的数学神奇和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美丽,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能力、毅力、科学精神、协作意识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在实践中找到了自己,在探索中塑造了人格,在创新中发现了自我。这种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对数学学科科学研究的“模仿”、“运用”和“再现”,正是数学研究性学习所具有的最基本的本质性特征。

“学生在数学教师或相关学科教师的指导下”表明了学习活动中师生间的相互基本关系,说明了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在学校教育与班级教学的整体环境中进行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来自于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情景和途径。教师的权威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数学研究性学习将促使学生摆脱被动、封闭的学习环境的禁锢,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尝试并谋求个体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只需适度参与,重点是在组织、评价和总体指导等环节上发挥主导作用。教师的指导要面向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性的数学研究性活动,所创设的数学学习情景和所提供的背景素材要能够引起不同层面的全体学生的主动思考,激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积极交流。这种在学习活动中,由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以及教师参与的适度性和指导性所形成的师生关系,促成了学生自由奔放和新颖想象力的展开,营造了一种“无拘无束的氛围”和“自由呼吸”的空间,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以充分释放。

“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数学学科的研究方法”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内容。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数学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数学概念的学习,以了解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二是数学命题的学习,以明确数学概念与数学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三是数学问题解决的学习,即运用数学概念和数学命题解决数学问题。数学研究性学习主要是第三层意义上的学习,其目的就在于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发现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这正是数学研究性学习与一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根本区别。数学研究性学习所采用的是问题解决的形式,让学生经历在不同的实际背景中去发现数学问题,寻找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实施对数学问题的求解以及检验、论证与交流自己所获得的研究结论,推广数学问题的解等主动性活动。“数学问题”是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主要载体,其知识来源是多方面的、多渠道的,这些问题的背景材料可以是老师提供的,也可以完全是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的;可以是数学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也可是对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探究;可以是纯思辩性的教学素材,也可以是实践性操作类的;可以是已经证明了的数学结论,也可以是未知的知识领域。数学研究性学习将彻底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即“问题—解答—结论”的封闭式数学教学模式,构建起“问题—探究—解答—结论—问题—探究……”的开放式的数学教学模式,打破囿于学校、囿于教室的教育空间概念,促进课堂向实践延伸,向社会延伸,向大自然延伸。在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面临各种实际背景材料、涉及多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的选择、积累和运用完全以数学问题为中心,呈现横向的相互交叉状态。数学研究性学习正是以“数学实践”与“数学创造”为指向的学习形式,是获取“知识”与培育“智慧”的辩证过程。

2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质

G·波利亚在他的数学名著《数学与猜想》中指出:“对于正积极搞研究的数学家来说,数学也许往往像是猜想游戏:在你证明一个数学定理之前,你必须猜想到这个定理,在你搞清楚证明细节之前,你必须先猜想出证明的主导思想。”他还说:“数学家的创造性工作成果是论证推理,即证明,但是这个证明是通过合情推理,通过猜想而发现的。只要数学的学习过程稍能反映出数学的发明过程的话,那么就应当让猜测、合情推理占有适当的位置。”由此可见,数学研究就是一个以合情推理为手段的猜想过程。难怪G·波利亚要“向教授所有班级的数学教师们呼吁:让我们教猜想吧!”尽管上述这些观点是从数学理论的角度来解释的,但同样也适宜于其它学科或实践生活中产生的数学问题的研究,适宜于数学应用的研究。从科学教育标准的角度来说,以合情推理为前提的数学猜想活动过程中的“研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游览书籍和其它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数据证明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研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它可以替代的解释。”简言之,数学研究就是以观察和实验为直观依据,以合情推理为猜想手段,以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为目标的心智活动过程。

在计算机产生以前,数学研究模式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支笔,一堆纸”,而数学的应用主要是通过间接方式,数学是作为自然科学的基本语言和基本工具,来表达和推理技术原理的。计算机的诞生使数学直接应用于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中去。数学的应用正迅速地向一切领域渗透,或者说各行各业日益依赖于数学,21世纪的世界正是日益数字化的世界,数学的应用更加广泛和直接。数学的应用直接活跃于生产力的第一线,促进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改善着人们对数学学科的传统认识。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给数学研究带来了无限生机,“一支笔,一堆纸”式的数学研究模式已经逐步成为历史的过去,代之而来的是数学学科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化的可视性数学研究。因此,从这层意义上来说,现代意义上的数学研究可以简略地理解为从所考察的研究对象出发,运算计算机技术进行观察和实验,以所得到的可视性数据为直观依据,以合情推理为猜想手段,以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为追求目标的心智活动过程。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质就是要体现这种人脑加电脑的心智活动过程,突出学习者对数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和运用。计算机技术手段应该成为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基本研究形式,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要让学生

感受,理解数学知识产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当然,从研究过程来说,中小学生的研究大多数并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数学研究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也并不一定完全再现历史发现的真实过程,但从研究结果来看,一般是数学学科已有研究成果的一种“再发现”。在这种“再发现”的数学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模拟传统的数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而且应更多地体现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数学研究中脑力延伸的价值,加速完成数学知识“再发现”的过程,促进学生迅速掌握现代化技术手段,构建起人脑加电脑式的研究性学习机制,以适应21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3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师生关系

应该看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作为整个科学技术基础的数学,已在突破传统的范围而向人类的一切知识领域渗透。数学正在各个学科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数学化的趋势已经显示出数学创新的巨大魅力。正因为如此,数学研究性学习不再仅仅是数学教师的个体性指导,而更多的是相关学科教师相互协作的群体性指导,学生可以地理老师讨论居住环境,与生物老师讨论生态平衡,等等,灵活地应用数学理论知识去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师群体性指导与学生群体性探索构成了一个具有实践性、应用性、体验性、综合性、多元性、自主性、协作性、动态性、开放性、过程性等特征的数学研究性学习系统。在这个学习系统中,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为“学生的自主性与协作性活动”,不是简单的模仿,更不是单纯的推理和演算,而是以学生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发创造”为宗旨。在研究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他们通过切身的体验和实践,突破原有的数学学科的封闭状态,挖掘校园以外的学习资源,以及与教师和同学间的交流等活动去从事有关数学知识的学习,提出有思考价值的数学问题,在较为复杂的情景中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获取新知。

在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不仅是指导者,还应是学生潜在智力的挖掘者。对于同一个研究性背景材料,由于每一个学生所考察的侧重点、简化问题的过程,运用的数学知识不尽相同,会得到不同的研究结果和处理方法。教师要善于从中去发现学生瞬间的点滴顿悟或灵感,那怕是很不成熟的认识,甚至是有悖于常理的看法,都要给予他们以充分的肯定和赞扬。教师要在赞扬每一个学生瞬间的思想火花中进行深入的指导,使他们在有朝一日能在光芒四射的瞬间去创造未来。面对一个个新颖的实际课题,不仅是学生要学习,要探究、要思考,教师也会面临新问题。因此,在更多的时候,教师往往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合作伙伴。教师和学生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共同去进行方案设计、模拟实验操作、社会调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取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作为群体性的“指导者”、“挖掘者”、“合作伙伴”确定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无疑是信息时代对学校教育要求的体现,这种师生关系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尊严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从中体验从事科学研究的艰辛,去品尝成功的喜悦。

4数学研究性学习题材的选取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具有严谨的逻辑性、高度的抽象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因此有人称,数学处于人类智能的中心领域。要在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数学的智能中心作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数学研究性背景素材的选取也是至关重要的。从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界定及其教育规律来看,一方面,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内容都能够选作数学研究性学习内容的背景素材;另一方面,也并非校园以外的实践性资源都可以作为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究对象。

首先,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背景素材的选取要有利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提高。要充分地注意到,基础教育是中小学生一生长知识,打基础的重要阶段,数学知识与技能训练是他们成长所必须的。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研究”不是目的,只是完成基础教育的一种手段。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并不是要取代已有的学习方式,而是一种学习的补充。同时,数学研究性学习依赖于数学以及其它各学科的教学质量,数学及各个学科的教学是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不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也就无从谈起。没有知识基础的“创造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有所发现,就必须从基础知识入手,从学习科学更新知识入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知识基础越丰厚牢固,科学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独创的见解就更深刻。当然,获取数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为了创新,学会实际动手操作更是数学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与一般数学知识学习的基本区别。在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积累知识也不能光靠书本,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去“阅读”大自然和人类社会这两部永恒的、没有页码的大百科全书,促使他们努力在知识的博、深、精、活上下功夫。

其次,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背景素材的选取要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学生自主与主动活动的基础之上,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为学生的自主性与合作性活动,其教学目标的实现完全取决于学生是否都能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探究性活动中去,而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背景素材是否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在研究各种背景素材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探究问题的欲望是学生深入调查研究、艰辛探索寻觅、顽强拼搏创新的动力。在强烈的兴趣与探究欲望的驱动下,学生通过展现自我认知风格,表现自身价值的多样性学习活动中,逐渐学会思考、交流、理解与应用数学,经历困惑与挫折,体验“愤”与“悱”,品尝失败与成功的苦与甜。可见,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教育价值决不在于让学生学会解决几个数学问题,而在于以兴趣感和欲望感去塑造学生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全面发展。

第三,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背景素材的选择要有利于数学知识体系内部及其与各学科间的联系以及数学模型的构建。作为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背景素材,考察和研究它的基础是建立在学生已具备的数学知识和认知水平上的。同时,这一学习过程也并不是相应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简单再现,而是学生获取新知,认知结构重新构建的活动过程。因此,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背景素材就必须潜在地包含数学学科和各学科的丰富知识以及其间的广泛联系。作为数学学科的研究和应用,理想的背景素材还应当有利于数学建模,并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留下足够的空间,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因为21世纪培养的高质量、高层次人才不仅需要传统意义上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演算能力,更需要具备对所涉及的专业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数学实验、利用先进的计算工具、数学软件进行数值求解,作出定量分析的能力。这也正是数学研究性学习的长远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J].人民教育,1999(7):4-7.

[2]梁树森。论科学精神的培养[J].教育研究,2000(6):51-53。

探究学习论文篇6

关键词:语文能力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97-01

探究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课程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设计探究,又如何实施探究,能够更好地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技能呢?

1 创设问题情境,为探究学习巧设铺垫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等因素入手,牢牢抓住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来创设与教学相关的又能让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和氛围,指导学生自发地去探索、发现问题,孕育探求的动机,让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一要引“精”,要根据所学的内容,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或者布置一些谜团和障碍,这样的教学手法可以勾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心底想要去知道老师设置的谜团是什么或者想要去跨过这个障碍;二是要巧妙地引入课题,导入新课程要具有延伸性,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创设悬念,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为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巧设铺垫。

2 拓展探究方法,开启探究性学习之门

探究简而言之就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找解决课堂疑问的方法,去发现规律的过程。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能浅显,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还很薄弱。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探究方法尤为重要。在比较中探究,这种探究方法表现为:问题-操作-对比-结论。在比较中探究,在类比中发现。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比较类似的词语,或者意思比较相近的词语,老师们可以先叫学生来讲讲这些词语的意思,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来说一句话,从不同的学生说出不同的话来比较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最后先由学生来总结词语之间的差异,然后再由老师来点评,对错误的学生给出正确的引导,并且给予鼓励,对正确的同学首先给予肯定,再让其他同学来学习。语文教学还可以从体裁、题材、内容、写作方法等进行课文间的比较,也可以把课文内容和现实生活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探究,在探究中得出结论。

在实践中探究,这中探究方法讲的是:疑问――活动――发现――结论。人们常说,听过会忘,看过能记,做过才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发现,在动手中感悟,自己解决问题,总结规律,得出方法。例如,在实际的教学课文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布置学生调查自己周边的实际生活,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对原文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在实际生活中探究,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假设中探究,这种探究方法指的是:问题――假想――探究――结论。先对语文问题进行大胆地猜想,再通过探究来寻找规律,最后得出结论。例如,当老师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可以假设:在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后,准备转移时。在战士们面前出现了两条路:一条是通往主力部队的转移方向,另一条是通往狼牙山的顶峰,哪里三面都是绝壁。如果五位战士选择通往主力部队转移方向那条,将会怎样的结果?这时老师引导学生根据原文和查找资料,对这两条路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得出狼牙上五壮士选择了走通向狼牙山顶峰这条路,是为了部队主力和人民群众的安全着想,而把他们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通过假想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到五位壮士不畏牺牲的精神,由此来激发学生对革命战士、革命英雄的敬仰和崇敬之情。

3 注重在探究中合作,在合作中达成共识

合作探究是小学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展示集体的智慧,在探索交流中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在合作探究中学习中,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思维方式经过交流整合后,有的得到了修正,有的得到了提升。应该强调的是小组合作探究时,老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应该积极参与,这样既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还可以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教师也要注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只会跟在别人的思维后面走,没有独立的见解,很容易形成思维的依赖性。这种现象就有待于教师及时地发现、引导和调节。另外,在一堂课中,小组合作的次数不应该出现得太多,时间太长,否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小组合作要限时限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真正的乐于合作,才能收到成效。

学习语文的过程,其实就是交流、学习合作的过程。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合作技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交给学生合作的技巧,通过经常训练,让学生学会听、讲,别人在发言时,要注意力集中,当别人讲的和自己想的不一样时,要在肯定别人的基础上讲出自己的见解,不要一味的指出别人的毛病,而忽视了自己的不足或者因为一些小问题影响同学之间的感情和合作,要懂得互相尊重,在别人对自己提出意见时要虚心接受,再讲出自己的理由。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

4 结语

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欲望和需要。当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后终于解决了一个个对他们来说是新奇而又富有挑战的问题时,他们能从探究中体验到快乐,获得一种成就感,这是一种强大的、令人愉快的情绪体验,他会产生推动不断探究的巨大力量。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验之后,就会产生想要再次体验的欲望。所以,当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取得了不管多么小的成绩时,老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尝到探究的甜头,获得成功的快乐。教师还需要给学生探索未知世界创造条件,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并细心呵护学生探究的萌芽,让其茁壮成长,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语文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J].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探究学习论文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 探究性学习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1-0117-01

教育作为传递文化的有效工具,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行,探究性学习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精神以及实践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探究性教学能启发学生的心智,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深入拓展的学生创新性思维,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进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一 探究性学习概述

对于探究性学习而言,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1)具有自主性、实践性以及开发性。探究性学习摆脱了传统的封闭教学,将学生带入到了一个形象、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索,实践操作性较强。同时,对于学习空间以及时间来讲,都具有开放性。(2)具有创造性与灵活性。由于各个地区教学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想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必须要不断地丰富教学形式,而且探究性学习破除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求学生依据自身爱好,合理选择合作伙伴,开展开放式与探讨式研究活动,选题内容丰富多样,方式灵活性较高。(3)具有体验性以及综合性。探究性学习作为学生全新体验知识文化的一个过程,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以及能动性,当学生收集、分析、总结与归纳信息时,拓宽了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可知,在进行探索性学习时,必须要积极遵循团队原则、综合性原则、活动性原则以及自主性原则,才能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能力。

二 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策略

1.创设生活实际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首先要创设知识的认知矛盾情境,这样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自主性与能动性。质疑作为发现与探究的基础,是学生创造灵感的媒介。基于新课改的要求,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巧妙设疑,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尽可能地促使学生思考、探究,从而实现预设教学目标。其次,创设认知矛盾情境,提供可选择答案,激发学生探究思维。例如在学习古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时,教师要创设春色满园的画面,提出问题“为什么春色用‘关’来形容?”诱导学生进行思考,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氛围中,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2.引导学生感知问题,引发自主探究

探究性学习作为学生自我更新知识的良好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在充分理解语文教材的基础上,要积极引导学生感知问题,使其自主地对问题进行挖掘、加工、分析并再创造,方能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可以借助小组来进行研讨,开展合作学习等方式,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当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认知水平。从总体上看,探究性学习方式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做法转变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思考,教师要关注教学过程的动态性,捕捉学生创新性的火花,解放学生的思维,拓宽学习空间,充分发挥其个性。如在教学寓言故事《亡羊补牢》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去深化问题:当学习上发现问题时,我们该怎么做?于此,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改善学习态度,完善学习方法。

3.鼓励学生求异提问,留足独立思考时间

在进行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身的真实发现以及想法,以自身视角来分析问题。因此,教师要耐心回答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展现求异思维,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各种评价手段,鼓励学生提问,保护学生爱提问的天性,培养学生思考与阅读习惯。其次,教师要给学生预留充分的讨论与思考时间,使其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能够主动思考。教师要指导学生求异提问方法,引导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学习“心肝”这个词语时,教师可以解释为“最心爱的人”,引发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妈妈常常称呼我们为“宝贝”,这与“心肝”有什么关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反思自身的生活实际,强化了对知识的认知,有助于学生把握语言运用的技巧,并加以再创造,提升了语言应用的能力。在学生的举一反三中,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空间以及时间上的开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积极应用探究性的学习方法,挖掘与利用各项教育资源,促进探究性学习活动多样化发展,从而满足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雪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J].成功(教育),2012(2)

探究学习论文篇8

因此,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有所创见,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探究性学习可以理解为学生在特定学习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过程。要使学生形成探究性学习方式,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当转变

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

我在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首先,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20多个问题,然后,从字词、情节、背景、人物、主题、写法上分类组织讨论,对那些角度独特、见解新颖的问题与发言及时表扬与肯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有时候,课堂上会“一片大乱”,可是这也正是学生创造能力集中迸发的时候。当达成一致意见后,问题在讨论中得到了解决。

三、培育学生提出新见解的能力

目前中学生的求知欲强,对社会、人生、自然都有积极的探究兴趣,对什么事都喜欢问为什么,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他们的思维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老化的、不活跃的信息比较少,头脑里没有条条框框,因而敢于说出不同的见解,容易创新。也许他们的见解,如同对待初春的花蕾,需要教师倍加爱护,积极引导,久而久之,对学生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是十分有价值的。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总是把解决问题的钥匙先交到学生手中,让他们站在自己的立场、角度上去思考,有时学生所想到的,连教师和编者也未必想到,对于这些新颖的见解,我如同对待初春的新芽一样重视,倍加珍惜,因为这些是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得到的,标志着他们在思维和语言上上升到一个成熟的新阶段。

四、创设氛围,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学手法陈旧,就会使学生失去探究的兴趣,学生慢慢地就会变成被教师“报大的一代”。因此,教师在教法设计上,也应有所创新。

例如,我在讲《勇气》一文时,就安排学生进行课堂剧的表演——当美国士兵脱险后,他会与因为救他而失去丈夫的法国女人有怎样的对话?这一设计一下子打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闸门,也使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五、教学评价中增加学生创新比重

教师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塑造有很大作用。提倡探究性学习方式,就要在教学评价中,要突出学生探究性学习成果的独创性,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创新的比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品尝到探究性学习的甜头,重视这种学生方式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针对学生在学习探索中的表现设置一定的积分,当这些积分达到一定量时,可按一定的比例记入学生的考试成绩中,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激发。

我还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他们展开诸如“辩论赛”等形式的比赛,往往更能激发同学们的创新灵感,无论胜方负方,都会得到我的诚恳的表扬。在老师信任的目光中,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