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8篇

时间:2022-05-14 04:30:52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篇1

【摘要】我国的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民营经济必然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研究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及问题是为了能更好地提出对策以解决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原因分析融资对策

一、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

我国企业融资难,难在融资渠道不畅,难在可供企业选择的融资方式不多。我国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是银行贷款,只有少数企业可到资本市场融到资金。融资渠道的单一不仅制约企业的发展,而且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很大的压力和风险。自2005年起,中央政府已从财政资金中拿出6.5万亿元资金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但是截止2008年底,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仍然高达25%。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旧的未消化,新的又不断增加,其深层次原因是我国企业融资市场格局的不合理,企业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狭窄,众多的企业将融资的负担都压在商业银行的肩上,从而导致商业银行决策极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和干预。因此,金融机构在提供贷款是更多的去考虑借贷风险和风险规避,从而导致了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同时我国经济中涌现出一批区域性的中小金融机构,本来应以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为己任。但在实际中,这些金融机构在业务发展上与国有金融机构有趋同的趋势,不能真正面向民营企业,存在一定的信贷歧视现象。很多中小金融机构将大量资金上存或购买国债,对急需贷款的民营企业却不予支持。另外,我国地方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信社已成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力量。地方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没有建立,实际资本充足率偏低,在支持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有心无力的局面。

民营企业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补充成分,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中国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民营企业,在金融支持方面却遇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客观地说,为了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的问题,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都下了很大的力气,也出台了一些具体政策措施,但是,从实施效果来看,这些措施往往是治标不治本,治短不治长,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现实表明,民营企业融资难表面上的反映是渠道狭窄,而深层原因则是各方面的体制和制度问题。因此,仅靠出台一些政策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制度调整,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角度出发来综合考虑民营企业融资发展的问题。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途径。

二、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途径

1.不断完善和发展民营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

(1)调整和完善银行体系,加强安全管理。现有中国商业银行体系中仍然持续了国家银行高度垄断的局面,民营中小商业银行数量严重不足。这种畸形结构,不仅严重降低了融资效率,影响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加大了金融风险,并使风险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应该创立金融社区服务模式(如农村信用社),使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服务深入到当地众多的个体私营企业,形成企业与金融机构“双赢”的局面。

(2)扩大市场准入领域。一方面,要全面检查有关民营投资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认真清理限制民营投资增长的不合理规章和收费。凡国家、省、市已废止的和不利于民营投资的规定和办法要坚决废止,彻底清理各种行政性收费。对企事业单位的行政性收费应坚决取消,对确需保留的收费在经过测算后实行一次性、“一门式”收费,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纳入财政预算;对取消和保留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要进行公示。另一方面,要改变行政审批事项多、手续繁、透明度低的状况,对非政府投资项目原则上实行登记备案制。

(3)系统地调整有关制度,努力改变对民营企业的错误歧视。

①实行同等待遇。在国家金融、财税、土地、技改等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要取消不同经济政策的制定,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对各类市场主体都必须履行法定职责,制止凭借审查、审批或核发许可证的行政管理职能,向民营企业收取部门管理费和不公平、不合理行为。

②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政府应进一步改善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服务,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完善的机制,为民营企业融资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在各商业银行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部。积极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业务,如创新金融产品,提供理财服务等。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探索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③研究探索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多种有效方式和途径,力争使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得到解决。可通过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大力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相对中小企业来说“门槛”过高,为适应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需要,有必要为其开辟一个合法的股权流通场所,即开辟一个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第二板市场。

④重点扶持中小企业中的高新科技企业。充分创造投资便利,吸引国际国内风险资本投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制定完善的市场监控机制,设立风险投资基金,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问题。

2.提高民营企业自身素质的内部因素

随着1999年把非公有制经济明确写入宪法后,我国的私营经济更加如火如荼。私营经济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民营企业的观念和体制也应该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强化企业凝聚力。

民营企业主必须改变落后的用人观念。(1)民营企业只有让员工的待遇,员工对企业的贡献,两者之间有公平合理的关系,才能有效减少员工因横向比较感到待遇不公而流动。(2)明确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企业使命说明企业存在的目的,也是企业行为追求的价值所在。民营企业通过企业使命和勾画中长期战略目标,可以把员工的目标统一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上来,并赋予员工美好的远景,增强民营企业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吴丽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期刊论文].市场论坛,2009,(2).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篇2

关键词:巩义市;民营企业;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作用不仅体现在直接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上,而且还体现在吸收大量社会剩余劳动力、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家宏观经济稳定发展、有利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及培育企业家等方面,所以研究民营企业的发展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巩义市作为“中原第一县”,连续十一年居河南综合实力县(市)榜首,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连续五届荣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财政收入百强县(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2007年该市国内生产总值达249.6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2.6亿元,其中85%以上的财政收入来源于民营企业。巩义市民营企业共约7,000家,涵盖了个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各个类型的非公有制企业。所以,研究巩义市民营企业的发展有其典型性和普遍性。

一、巩义市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巩义民营企业再次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铝深加工、煤炭电力、耐火材料、净水材料四大支柱产业。

进入21世纪以来,巩义重新审视原有的发展格局,发现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必须勇于否定自我,突破发展极限。

2004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巩义20多个行业在调控压缩之列。巩义决策层再次审视工业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化工业比重过大,铝深加工、耐火材料、煤炭电力、净水材料四个行业占了全市工业产值的77%,在宏观调控中,这些产业有一半将严重受挫;二是产业集中度低。低水平重复建设、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区域分工协作能力弱和产业链条缺失等问题较为突出。

巩义决策层认为,必须进一步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力度,让工业发展速度更快,质量更高。继前些年关闭小煤窑、小水泥厂之后,巩义又关掉一批科技含量不高的资源能耗型企业,其中仅耐火材料行业就关掉300多家,改造400多家。针对“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工业发展布局,巩义推动工业企业向园区聚集,全市建成市镇两级产业园区15个,节约土地上千亩,进入园区的企业上千家,年销售收入362亿元,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80%。

通过对工业结构的调整,2007年巩义上规模的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65亿元,同比增长28%,销售收入完成636.9亿元,增长46.3%。全市15个工业园区完成销售收入430亿元,回郭镇民营科技园区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铝深加工产品集中地。建成产学研基地65个,建成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郑州市级7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3家。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86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34家,超10亿元企业8家,超20亿元企业3家,税收超千万元企业20家。豫联集团提前一年实现百亿目标,在全省百家重点企业中的位次由第30位跃至第18位,明泰铝业位居全省百强企业第44位,太龙药业跻身全省50户高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

二、巩义市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巩义民营企业几十年来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其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制约着巩义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1、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重化工业比重依然偏高,对环境影响比较大,需要进一步调整。

2、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巩义的民营企业以资源能耗型为主,长期以来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支持,创新能力不高。

3、企业缺乏现代管理理念,整体管理水平比较落后。

4、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专利申请总量偏少。

三、加快巩义市民营企业发展的对策

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在众多因素共同影响下,以特定的方式和路径成长起来的。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如政府的政策导向、文化传统等都会极大地影响民营企业的发展步伐;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市场环境,如行业发展前景、竞争者水平、技术支撑力度等同样决定着民营企业的命运。政府在制定政策措施时一定要统筹考虑,统筹规划。

1、建立政府与民营企业协调、联系和对话的长效机制。建立政府与工商联合会联席会议制度。会议不研究和决定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具体问题,主要任务是通报市政府重要工作部署、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进展情况,通报民营企业发展思路、发展规划和工作设想,听取民营企业家对市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以便市政府了解掌握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要求,及时协调民营经济发展以及工商联工作中遇到的重大矛盾与问题,形成市政府与民营企业良好的互动关系,更好地引导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提升民营经济发展层次和技术水平,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

2、政府要努力实现服务机制新突破。政府要加快建立市场形态的转换,建立起面向全市范围的投资信息交流平台和资金集聚机制。在服务和监管上,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通过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的创新,不断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效能,扭转“重管制,轻引导”、“重收费,轻服务”的倾向。

3、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制约政府权力,降低民营企业运营成本。行业协会在促进政府改革中具有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行业协会有着较健全的网络,有能力在经济发展和市场一体化中联手发挥作用;二是相对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容易摆脱地方利益的羁绊,易于站在产业、行业整体发展的立场上发挥作用;三是行业协会既具有地区或行业、产业发展的协调功能,又通过市场化手段来实现,是政府与企业双向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前不久,巩义市政策、芝田镇政府联合净水材料企业成立了净水材料行业协会,这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尝试。政府应当把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纳入改革发展的总体框架,同时大力支持企业积极加入行业协会。

4、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民营企业多以传统产业为主,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和经济的杠杆,引导那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发展高科技产业。对于已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营科技企业来说,政府应当主动予以扶持,协助企业融资,引入风险资本。同时,为民营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起开放、稳定的合作关系提供帮助。在我国已经加入WTO,国际贸易日趋深入的今天,民营企业更应更新观念,尽快树立国际化经营与竞争的意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来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以此来达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5、开辟多元融资渠道,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民营企业很难从国家控制的金融机构获得金融支持,因此首先政府应积极鼓励国有银行向民营企业提供信贷服务以解决资金需要;其次政府应当促进PE、VC等风险投资机构对民营企业的投资;再次政府应当努力促进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对于尚不能进入主板市场的,可以利用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实现融资,同时鼓励企业到海外证券市场上市。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学院成功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黄亮宜.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问题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篇3

关键词: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途径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7-0138-01

1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尚处初级阶段。

我国民营企业起步较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先天性不足。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民营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做出了一些有效的尝试和实践。由于在受到西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影响的同时,又常以东方儒学文化影响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标杆,因此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丰富多彩。由于民营企业各自有不同的起点、产业类别、企业规模、组织类型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因此其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整体不均衡,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各不相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也参差不齐。

(2)民营企业人力资源问题凸现。

①权利分配不合理。企业主一人集权现象明显,管理模式主要为“家族式管理”。

②人力资源战略不科学。主要表现为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失严重,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缺乏长期的人才培养规划。

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一就没有企业的兴旺发达。一个人才选择他为之服务的企业时,考虑的因素很多,薪水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而企业是否有潜力、能否发挥其才能等都是很重要的标准。

2 民营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成因简析

(1)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规模与层次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当前民营企业发展规模不合理。要么规模小,发展不够;要么就是盲目扩大规模,摊子铺得太大,造成过度的多元化经营。此外,科技型、股份制型、资本经营型的民营企业相当少,不仅总体水平低,而且发展层次普遍较低,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也较低。由于民营企业的这种发展规模和发展层次所决定,“老板们”的管理思想没有及时的提高,以前的成功往往成为一种市场幻象,深深的刻印在老板的脑海中,使得他们认为过去的管理方法可以在今天的管理中取得成功,导致对今天的市场及企业的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简单化。这种市场幻想使老板产生一种固化的认识:现在的员工同过去一样,只要给钱,就会拼命去干。只要我像过去一样以兄弟般的情意对待他,他们会以同样的情感作为回报,努力为我工作,从而忘记了社会是变化的、市场是变化的、人是变化的。

(2)我国民营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员工的素质、尤其是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企业管理水平。素质不高的管理人员往往会在责任面前采取机会主义立场,以简单僵化的方式方法去行使其管理职能所有这些均会导致企业管理工作的失误,致使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3)我国缺乏一个培养和形成现代企业家社会阶层的机制。民营企业的良性发展,必须以强大的企业家社会群体作为支撑。但我国转型时期缺乏这样一个数量足够、质量优异的企业家社会阶层,政府在这方面也没有相应的培训机构,现有的民营企业管理人员接受现代市场经济的训练本来就是不完整和不充分的。

(4)中国劳动力市场现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人口负担和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日益地暴露出来。不仅如此,这种过剩的劳动力人口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素质低、能力差。在大批劳动力待业、社会就业严重不足的同时,又存在着高素质人才的短缺。

3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战略途径

3.1 政府要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1)继续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提供创业培训。我国很多地方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力度。不仅对想当“老板”的人员提供此项服务,还应该对现有的个体私营企业主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

(2)为民营企业在人才引进、项目论证方面提供援助。为企业的人才引进搭桥,解决其子女入托、入学、档案管理、职称评定等问题,甚至盖一定数量的公寓宿舍作为廉租房,以低于市场的租金提供给到个体私营经济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工作的紧缺人才使用。在民营企业的项目论证上,主要应从项目的可行性、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专家论证,以确保项目的成功率。

(3)完善人才配置的市场化功能,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在注重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本投资体制的同时,还应特别注重强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功能。针对当前存在的人力资本大量浪费和闲置的状况,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建立适应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机制,大力推进人才市场化,创立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人力资源竞争环境。

(4)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人才的培养。我国一方面人才奇缺,另一方面却有大量人才流向国外。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没有形成人才成长的环境和体制。要真正留住人才,吸引在外留学人员甚至国外科技人员来中国发展,还需要进行科技体制的改革,形成一种激励机制,促进人才的成长。

3.2 民营企业自身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

(1)将权力制约原则贯彻到民营企业的决策管理中。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权责明晰、相互监督、彼此制约、有效沟通、高度协调的机制,一些重要的职能要分由不同的部门人员来行使,进行合理的分权。另一方面,应制定的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层管理人员的目标、权力与职责,促使各职能部门、各管理人员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正确地行使权力。

(2)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在民营企业中,老板的思想不改变,其他人改变是没用的。应将决策层“送出去”,积极参加有关现代企业管理方面的培训,选择正规的培训机构、有影响的培训师和实用的培训课程。

(3)走出薪酬管理的误区。观念的变革是企业变革的先驱,民营企业要走出薪酬管理的误区,必须首先从观念上突破。树立人才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人力资本是企业第一资本的观念,树立现代的薪酬管理理念,尽快从传统的工资管理向现代的薪酬管理转变,从收入分配制度向人力资源投资理念转变。

(4)增强企业吸引力,降低员工流失率。建立制度化约束机制。首先,可以实行劳动用工合同制管理。在合同期内,企业不能无故辞退员工,员工也不能擅自离开企业,否则违约方须向另一方交纳违约赔偿金;另外,可实行培训赔偿制度。企业可建立员工培训档案,在记录员工培训实况的基础上,对员工的教育培训进行投入――产出分析,以确定员工离职时所造成的损失,并要求赔偿。

参考文献

[1]石金涛.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2]陈德智.企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篇4

【关键词】 民营快递企业;现状;不足;发展建议

一、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的现状分析

在民营快递发展初期,正确的营销策略为民营快递的飞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但是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的规模都偏小,结构松散,信息技术比较落后,资金比较匮乏,人才短缺,员工素质较差,政策上存在限制。快递服务不规范、服务范围比较狭窄、服务态度较差、推卸责任、快递质量不保证、甚至丢失和损毁委托快件等问题也普遍存在。此外,民营快递企也在营销方面也存在不足,营销策略和品牌建设滞后。大部分民营快递企业默默无闻,缺少正确的市场定位,忽视品牌建设,将重心放在和其他快递企业恶性竞争上,打低层次的、无序的、自杀性的价格战,忽视了企业的内部管理和人员管理。不可否认,民营快递企业作为国内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群体,他们的发展对于国内快递行业的走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广大人民群众能否看到自己民族块地品牌的建立,享受到质优价廉的快递服务,主要决定于民营快递企业未来的走向。

二、民营快递企业自身不足

(一)管理方面

1.网络虚大,运力浪费。目前中国有大大小小6000家快递公司,其规模大小参差不齐,很多小企业从客户那里拿了单子后没法运送,大约有50%的货物只能通过同行中间运送。不仅使得运力得不到充分使用,而且对服务质量的提高带来极大的障碍。

2.快递投递者素质不高。由于快递业是顶烈日、冒风雨、抢时间的苦差事,很少有人愿意打这份工,目前的快递业从业人员素质确实不高。更让人无奈的是,公司在人才价值上,重“人头”轻工资,轻“价值”工资;在人才使用上,重“使用”,轻“培养”。

3.海外版图扩展不力。由于本土公司在提高服务时没有自己的航空运力和国际投递网络,主要依赖民用航空公司的商业航班和由各国邮政制订的邮路,使其国际空运的时间和能力受到限制,网络效率也因缺乏统一的指挥和协调大打折扣。

4.现行管理系统存在问题。对快递公司的不满似乎是在它诞生的那一天就与之共存的。管理体系尚不成熟、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高、信息化水平不高、经营理念和管理体制落后等问题普遍存在。

(二)营销方面

一个企业要发展大部分就要依靠合理的营销战略,目前民营企业在营销上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积极的宣传,忽视企业的品牌建设。

1.广告宣传力度不够。国内民营快递对广告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是恶性竞争的后果之一。民营快递一直以来以低价位吸引顾客和进行竞争,低价位这把“杀手锏”在为民营快递杀出一条血路的同时,也对民营快递公司自身造成了损害,造成整体行业的利润水平下降 。正是由于利润率下降,很多民营快递就更不会把钱投入到并不直接提高利润的广告上。

2.忽视品牌建设。从总体上看,我国物流业还未发育成熟,和国外的品牌相比,我国民营快递品牌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不足。突出的问题有:品牌意识不足,短期行为严重;品牌理念欠缺,文化含量不足;品牌定位不明确,缺少内涵;品牌管理体系混乱;不注意物流企业的品牌保护。

三、中国民营快递企业发展建议

(一)营销方面

1.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服务。市场细分是市场营销战略中最核心的部分,对任何企业的成败关系重大。对于民营快递而言,正是由于其规模小、资金缺乏、人才及经验不足,对市场的细分然后针对目标市场做好服务才显得尤为重要。在目标市场的选择上,民营快递企业主要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细分:细分市场需求量;细分市场吸引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市场细分之后,民营快递企业还要明确企业定位以及发展方向,树立一体化物流服务理念,分清自身形势,集中化经营。

2.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广告作用。广告有助于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确立品牌形象,有助于更好地向消费者传达产品信息,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民营快递企业要扩大知名度,首先要从广告入手,统筹安排广告策略,注重媒体选择,充实广告内容,注重广告的连续投入。

3.加强品牌建设,创造企业文化。与国际著名快递企业品牌相比,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的品牌建设还有很大的差距,国际上的快递企业在我国市场上已经有了极高的知名度,相较于这些外来品牌,普通民众对国内民营快递企业则要陌生得多。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快递企业的一种缺憾。加强品牌建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工作:加强品牌意识、明确物流企业品牌建设目标;树立为客户服务的品牌理念;确立准确且个性化的品牌定位;构建完善的品牌推广体系;监控业务流程,实行品牌管理。

(二)管理方面

管理知识就是力量,快递运作没有相应的管理知识支持是不能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的。发达国家的快递企业之所以能够将其基本的快递管理模式在全球复制,就是因为拥有雄厚的快递管理知识。

1.经营发展

首先,确定企业定位及方向。对民营快递企业来说,首先要澄清公司战略。不仅要公司负责人,而且是公司所有人都要明确和清楚公司未来的行业定位,经营策略,经营规模,产值目标等。

其次,建立功能强大信息系统。我国民营快递企业要实现快递业务的门到门或桌到桌服务,实现企业管理的规范化,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和降低成本,必须及时、准确地接受客户信息,快速处理单证,实现物品的全程跟踪,随时解答客户查询等,一个可管理的、可靠的、安全的快件管理信息系统的引进和实施迫在眉睫。

再次,合理规划的运输模式。在目前的情况下,国际快递企业主要使用汽车运送,随着城市机动化的高速发展,交通拥挤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对递送效率和质量是不利的。国内民营快递企业可以不同程度综合使用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作为运送工具。

最后,适时调整运价。我国的民营企业可根据各时期货物运输需求的高低以及企业运输能力的忙闲状况,对不同时期(如季节运价)和不同的货物(如批量运价)分别相应地调整快件速递的价格。

2.组织及人员管理。企业以人为本,提高人员效率。快递服务产品是由人来提供的,销售人员的行为和素质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的高低。民营快递企业在中国的起步较慢,快递业也是一个新兴行业,从事快递业的职工年龄较低,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企业可以要利用这个优势,在职工队伍中加强业务素质培训,让职工掌握市场营销和快递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建立高效高素质的队伍。人力资源规划属于管理职能中的计划层次工作,在中小快递企业,严谨的人力资源的规划工作对于在公司开展人力资源工作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3.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的意义在于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客户被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纳入到企业的经营发展中来了。在目前快递企业的稳定的客户群中,识别出不同稳定类型的顾客很重要,不管是哪种类型的顾客,都是由满意和价值来驱动的。服务质量和损失成本是关键影响因素,在快递企业中,这两个纬度中对顾客的感知满意和感知价值真正产生影响的是便利性,响应性,安全性,时效性和关系损失。民营快递企业要将关注的重要由产品转向客户,强调响应性,将客户价值作为绩效衡量和评价的标准,注重客户资源整合。

(三)发展战略--快递企业资源整合模式的选择

1.整合模式。选择何种模式进行资源整合,对快递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快递企业资源整合的模式主要可以分为纵向整合模式、横向整合模式、混合整合模式三大类。我国现阶段的快递企业整合的方式比较适合采用横向整合,这是因为我国快递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资源比较分散。通过横向整合可以带来三类协同效应,即技术上的协同效应,管理上的协同效应和市场上的协同效应,从而提升我国快递企业的实力,更好地迎接外资快递巨头的挑战。

2.快递企业资源整合方式的选择。无论采取哪种资源整合模式,最终实现方式可以分为到以下两种:企业间的兼并收购与战略联盟。并购的优势在于解决了快递企业服务单一的缺点,可以迅速向多功能快递服务发展;可以弥补我国企业改革中的资金周转困难;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联盟可以实现企业间资源共享、开拓市场,通过各种快递相关企业联盟式发展,可以使快递企业在未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资的情况下,利用伙伴企业的快递服务资源,增加快递服务品种,扩大快递服务的地理覆盖面,从而提升市场份额和竞争力。此外,由于信息网络技术发展,更为我国地区分散式的快递企业提供了联盟发展的可能性巧。我国快递企业仍有许多应当向外资快递企业学习,通过战略联盟不断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陈伟强.建立和发展中国邮政物流的思考.《物流管理》.2002(1):p54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9) :P539

[3]王方华,吕巍.《企业战略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0):P349

[4]徐承鼓.战略联盟与并购.《世界邮政快讯》.2001(20):P16

[5]共好资讯.中国快运快递行业咨询研究报告.2003(1)

[6]蔡淑琴.物流信息系统.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1)

[7]郝渊晓.现代物流配送管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1)

[8]何明珂.物流系统论.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1)

[9]张栋梁,宁德煌.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及其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启示.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8)

[10]卢进勇.国际服务贸易与跨国公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11]陈春花.企业文化管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5)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篇5

【关键词】民营企业 发展 对策

1.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1.1民营企业融资难

民营企业经营规模一般不大,自有资金较少、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经营业绩不稳定、抵御风险能力差、偏重眼前利益、资信水平较低。民营企业船小好掉头有的民营企业不守信,一调头就消逝,这对银行来说,即使有担保和抵押也存在贷款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据调查64.2%的中小民营企业未能获得信贷担保即使是有较大盈利的企业也只有35.82%的企业获得信贷担保。各地新建的信贷保险担保和商业性信用机构开展业务时间较短其作用尚不明显担保体系有待完善。

1.2管理及人力资源不够完善

(1)家族企业管理不够完善

很多民营企业都是以家族企业的方式存在,这样很难管理,有时候在很多部门都安插个亲戚或者朋友,这样既不好意思叫对方做事,又不容易好展及管理。

(2)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大多数民营企业都缺乏详细的岗位说明书。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也不够完善。绩效考核标准的不健全,必然导致考核结果缺乏公正客观,通常无法得到员工的认可。

(3)管理方式较为滞后

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管理方法和工具日新月异,特别是网络经济的到来,给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运作模式和管理手段等都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时代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我国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仍旧停留在将人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上,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如招聘管理、薪酬设计以及培训分析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相对滞后。

(4)企业培训效果不佳

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指引下,我国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企业人员培训的规模和投入也越来越大,但是培训后企业却发现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表现在:第一,缺乏必要的培训宣传,部分员工对企业培训持抵制态度;第二,企业人员流动率高,许多员工培训后没有为企业创造价值便离职,使得企业培训的投资回报率低,企业失去培训兴趣;第三,企业在开展培训前,缺少调查和沟通,不了解员工岗位培训需求,导致培训内容与员工的岗位技能需求相脱离。

1.3忽视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共有并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通过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使劳资关系和谐统一,有利于更好的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然而,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文化的作用却未能很好的体现出来。虽然当前很多民营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但是多数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却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例如:提倡的企业文化与员工的行为习惯和我国国情不相容;过分注重于制度文化的建设,而忽视了企业员工的实际需求等等。导致企业文化不能得到员工的认同而成为口号,影响到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作用中的形成和发挥。绝大多数企业员工以打工者的心态应对企业的工作,对于企业没能形成较强的归属感。

1.4人才流动的频繁性和凝固性共存

相关数据调查分析发现,民营企业中高层次管理和科研技术人才的工龄平均为2~3年,最短的不到3个月,也就是说没过试用期。过于频繁的人员流动,不但导致企业人力资本损耗和成本的增加,而且还会带走企业的商机、技术秘密和客户,从而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在对家庭成员的使用上又呈现出凝固性特点,企业呈现出只进不出的人员单向流动和相对凝固状态。

1.5缺少正规的人力资源部门

设计部分民营企业尚未接受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没有设置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停留在较低层次上,也就是说还停留在十几年前的传统人事行政管理层面,还处在人管人与强制性管理阶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严重脱节,导致企业一方面缺乏人才,另一方面又对人才使用不当,造成了人力资源利用的低效和人才的浪费。

2.民营企业发展对策

2.1发展战略上的对策

(1)从外销到内销

在外需减少的情况下,以外销为主的企业正在开拓国内市场,向内销外销市场并举的方式转型。倾向转型的CEO人数比不倾向转型的多一倍。有32%的CEO已经开始主导企业向内销转型。CEO们认为外销企业在经营模式上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利润率相对较低,过度依赖单一产业链会使经营风险加大等。所以目前做得成功的企业都是从创建品牌、创新渠道、整合市场、做好内销、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开始。这些CEO表示:“做不一定行,但不做一定不行”。

(2)从代工到自主品牌

中小型民营企业有很大一部分是做代工的,即使产品再好,别人认同的只是所贴的牌子。而从生产到终端,很大一部分资金是归品牌所属了。所以没有自主品牌的中小型企业应该尽快地创立自主品牌。这样才能尽快掌握市场的主动权,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虽然在创立自主品牌初期会需要较大的人力财力的投入,但就长远发展来看,这都是值得的。品牌效应所带来的利润要比生产代工多的多。

(3)从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发展

为了提高产品利润率和增强产业话语权,企业可以从低附加值产品与服务向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发展、从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升级。产品服务升级首先是提升产品服务利润率,同时也是开拓新市场机会的重要途径。而产业链升级则增强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话语权,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在市场、产品和技术以及商业模式方面具有持续创新的能力,更是民营企业突破危机、长远发展的关键战略举措。

(4)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发展

企业单纯的从事制造环节所得到的利润率极低,而为客户提供制造加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将成为未来的主要趋势。因为大部分民营企业制造产品较为低端,容易模仿,导致了民营企业的同质化严重,加上越来越精确的加工工艺,仅从产品质量上已经很难区分优劣了。所以现在是已经不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而是服务的竞争。

下面举个例子:家喻户晓的品牌IBM,长期期以来,IBM一直以“硬件制造商”的形象来给自己定位。但随着硬件等传统的支柱产品进入衰退期,IBM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仅90年代的最初三年,IBM就亏损了160亿美元,并在1993年单年亏损高达81亿美元,公司濒临破产边缘。但随后,IBM就将发展战略由制作业转向了服务业。并从根本上改变了服务业的经营模式,大大超越了单纯出售和维修产品的范畴,而是参与企业客户的经营,提供信息技术应用方案,乃至经营战略方面的咨询。

2.2管理及人力资源上的对策

(1)提升管理水平

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引入现代管理手段与技术不断提升管理能力、降低经营风险。

(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方法。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高质量的企业管理总是在不断的变革、选择和适应中逐渐形成的。企业在开展管理活动时,只有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各项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加强和完善企业的管理;只有在选人、用人、激励人、培养人、协调人与组织人等方面做好工作,才能促使企业与所处环境相适应,进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①建立和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企业要开展全面的岗位分析,制定规范的岗位说明书,以作为招聘标准和考核基础,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②明确绩效考核目标

民营企业应该根据需要有目的的开展考核,主要包括:第一,明确考核目的,在考核实施时选择合适的考核对象和考核时间;第二,保证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相匹配,设计的考核项目和内容,要能够体现考核目的,以便于考核结果用作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依据。再次,要提高员工培训效率。企业应该依据自身实际需要制定出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和多种层次的培训内容,促使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的提高。一方面,企业要根据员工岗位需求,设计相对应的培训内容;另一方面要选定合适的培训机构、培训方式和培训时间;同时,要建立合理的培训约束机制,保证为企业做出贡献并愿意为企业继续服务的员工参加培训的机会。最后,要建立形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在员工的分配制度上,将精神激励与经济激励相结合,以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如岗薪制、年薪制、持股分配与计件取资等,使员工的个人绩效与利益和企业的发展相联系,体现出以绩效获取酬劳,奖罚分明。

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站在企业战略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断的学习和创新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从行政性、作业性事务中解放出来,改变原本服从和行政的角色定位,站在企业战略的角度关注企业发展,这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擅长组织设计、干预和变革。企业应该赋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更多的责任,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及时的了解和学习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掌握先进的管理知识和方法,与此同时,企业要授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足够的权利。

④结合企业实际,培养合适的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全面分析企业环境,根据企业实际和发展目标,在企业内部培养合适的企业文化,保证企业文化精神层次、制度层次、行为层次的有效统一,通过企业文化约束企业人员的行为,同时,通过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高效有序的展开,使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作用。

⑤合理的选择管理咨询公司和业务外包

企业各管理子系统相互穿插、交融,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作为这个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子系统相互配合。咨询公司由于专业致力于企业管理研究,从而掌握了全方位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同时,由于与众多企业联系,可以较全面的掌握市场和行业信息,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尝试将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给专业服务机构,企业通过外包能够获得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还能获取最新的相关信息,同时能够为企业节约管理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3.总结

民营企业的发展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不管是经营理念,发展方向还是人力资源管理等,如果改善这几个问题,相信有很大一部分民营企业都可以做大做强,发展的越来越好的。

参考文献:

[1]《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探究》.吕智娟.2007年第10期,学术论坛

[2]《批判中国民营企业》.余国治.著.2005 当代中国出版社

[3]《长三角三省市民营经济发展路径的差异及原因》.全广明.2008年5月第8卷第3期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篇6

关键词:民营企业 内部审计 现状及对策

市场经济在快速发展,民营企业也突飞猛进在发展,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脉也在相互制约着,内部审计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也势在必行,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经济效益达到最大目的。

一、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民营企业在发展初期规模不大,对内部审计需求并不明显,存在可有可无状况,但随着企业强劲的发展和规模迅猛扩大,民营企业迅速的向多元化发展,成为金融、房产、建筑、制造等多行业的经营模式,对内部审计的需求就越来越强烈,能防范经营风险并监督企业各项制度的顺利完成。

作者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成立于90年代末期,当时仅仅是建立独立的处室,人员较少,专业力量较弱。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审计队伍也在扩大,逐步成立集团审计中心,在下属各公司设立审计部。业务范围由单一的财务审计,向研发、工程建设等全过程延伸。变事后审计为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并重,以及开展现场跟踪审计。审计人员大多数是财务专业,基本具备财会审计专业资格。

二、内部审计在民营企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内部审计在民营企业发展中像无形的大手,支撑着企业积极健康向上发展,为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企业健全自我约束机制,企业资产起到保值作用,改进了生产,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不一

在知识多元化的今天,内部审计人员不仅仅需要有财务方面人才还需要有管理人才、经营人才、工程人才等,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大部分是从财务部门调入,审计部门大部分是学习财务知识的,缺少其它专业方面的人才,学财务的去审计公司的经营管理,去车间调查高科技的工艺,去审计工程质量、工程造价,肯定达不到领导要求的效果,所以在审计过程中对审计的质量均有一定的影响。

(二)公司领导对内部审计人员不够重视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民营企业的脚步,企业的规模像滚雪球一样一天比一天壮大,可审计队伍增长有点慢,在有限的人员去审计各个方面的问题,难免会出现审查力度不够等问题。审计人员工资待遇也并不高。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现象不可避免,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就象审判官一样去调查了解情况,分析问题的原因并得出审计结论,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建议。这就需要从领导层到基层各级各部门对审计工作和审计人员都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尊重,象恪守法律红线一样,对审计结果也要谨慎遵守而不可逾越。而现实中往往存在审计查出了问题,领导和相关人员不能正确对待,而是想方设法解释掩盖,无异于掩耳盗铃。

(三)内部审计技术手段落后也是制约其进一步快速发展的一个不利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的审计技术手段已经成为审计发展的必然,现在内部审计还是通过手工查账,通过计算机软件查账还没有运用到工作中。

(四)内部审计分析问题的深度不精

经过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内部审计人员都成了复合型人才,不光做财务有关的事项, 其工作范围已涉及到企业的产供销、建设、运行中全方位各个专业领域。现实中,由于专业水平制约,但在广度的基础上,分析问题的深度不精。从专业的角度把问题分析清楚,将专业问题与企业经济财务要求相结合,从多角度考虑,及时提供相应的决策信息给领导是当前审计工作所遇到的新挑战。所以内部审计在分析问题的深度上有待提高。

(五)内部审计缺乏权威性,审计工作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审计结果在企业决策以及利益考核中的主导作用没有充分体现

由于企业高层领导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审计人员没有适当的地位,审计监督的权利没有实现,在审计过程中存在较大难度,在询问他们时相互推脱,光怕找他们的麻烦,抵触情绪较严重,造成审计人员很难完成工作,审计的权威性也无影无踪了。

四、相应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内部审计队伍素质

内部审计是综合性很强的部门,审计知识多样化,光懂财务远远不够,原来的财务审计已向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迈进,面向公司管理的所有方面,及时更新审计知识,只有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升了,技能才能得到提高,才能更好的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二)提高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在企业内的地位层次

高层领导在处理审计发现和进行决策时,注重征求和采纳审计部门的意见。在管理制度中明确和强化有关审计条款,从工作流程环节入手,增强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在企业内的地位层次。

(三)开创审计新技术,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

在高科技技术发展的今天,内审工作手段也应改进创新,审计信息技术系统势在必行,建立审计操作平台,对资金考核流、费用流、物流的流向进行有效的监督。

(四)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

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工作能力,工作经验,平时审查成绩,领导对审计人员的评价等,通过有效的竞争提高审计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审计过程及结论切合实际,达到分析问题深而精。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篇7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困境 对策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国民生活水平是否稳步提高等重大问题。近几年来,关于企业的话题很多,但指出实质性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较少。本文将提出一些实际的问题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我国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困境

民营企业是相对于国有企业而命名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虽然经历了多次改革与机构精简,但还是摆脱不了以下几个顽疾:一是吃大锅饭的局面。人员多、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当某项精神需要传达时,往往因为责任不清、惩罚不明造成不及时,很多人仍然是八十年代铁饭碗的老观念,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二是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更换设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即便是更换了新的设备,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科学素质也无法满足要求,所以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只能维持现状。三是管理层的权利过于集中,以致腐败丛生,追责不力。

民营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比较先进,人员配置也比较合理,但是资源有限,尤其是涉及石油、矿产、通信、钢铁等垄断行业时根本无法同国有企业竞争。这就造成了众多以上行业或类似行业的民企拿不到项目,生存也很困难。

(一)行业不景气造成民营制造企业生存困难

众所周知,近年来制造业进入了寒冬,主要与员工待遇提高、企业负担加重有关。以本人调研的部分民营企业为例。武汉市汉阳区某生产大货车刹车盘的民营企业,2005年时利润较高,公司当机立断购买了四台德国进口的数控车床,价值几千万。但是2010年开始亏损,次年倒闭。究其原因,虽然职工工资福利待遇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没有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根本的原因在于设备更新了,人员的素质跟不上,产品的不合格率很高,加上下游模具生产商不合格率高,导致产品竞争力大幅下降,上游客户逐渐流失,最终破产。

本人调研的另一家武汉市武昌区的做液化气的企业。企业2002年注册成立,并开始做天然气加气站积累资金。2006年拓展业务涉足船舶行业,购买了日本的先进设备进行研究,2007年开发出同样的液化气船舶监测设备,随后几年业绩不断提升,2011年达到顶峰,该公司的产品占领了国内液化气船舶同类设备的80%以上的份额。但是2012年船舶行业急剧下滑,该公司业绩断崖式下跌,目前大量裁剪人员,维持公司的运行。

另外还有几家做船舶配套产品的企业也都是在2012年拼命扩张,企业的摊子越铺越大,但是随后全球经济影响的到来对这些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成熟影响民营企业发展

民营企业的最大优势是市场嗅觉灵敏,转型升级快,掌握市场先进技术便捷。但是当前国内的经济形势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成熟导致即便是好的国际先进的产品也无法成功推广。以本人调研的几款新产品为例。

一是LED产业在深圳非常普及,竞争也格外激烈,为了脱颖而出,某企业开发出了目前只有美国才有的一款产品,就是计程车车顶全彩广告屏。有别于武汉市大量计程车顶的广告屏,它是单色的,即只有黄色或者红色一种颜色,且广告的信息仅仅限于文字,信息量小,无法完成图像广告业务,所以耗电量小,车载蓄电池足够,而且只适合价格低廉的如洗浴、电影放映信息、天气、交通等低端或公共广告业务。而全彩广告屏是等同于家用彩电效果一样的,有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耗电量大,还有考虑风、雨、散热等影响,所以必须与汽车加的车载发电机连接。该产品很显然可以为房地产、银行、上市公司等高端广告服务,收益也是相当可观的。但是武汉市无法推广,因为势必会对原来的企业造成致命性的打击。所以,产品问世一年多,除了在香港试点成功外,再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有应用。

二是电梯式纵向停车位。武汉市部分小区有应用,的确可以解决空间不足的问题,因为它在技术上没有什么太大难题,但是国民的责任心和素质毕竟还没跟上。武汉市武昌区司门口某小区几年前就在地下车库使用该产品,但本人考察发现已经废弃,按钮也作废,电路也切断,只能作为一个普通的车位来使用。

三是高速公路动态称重系统。传统的静态称重容易造成收费站货车的拥堵,动态在高速路的任何一段设置,集车牌识别、违章记录、货车称重、超载缴费金额运算等功能于一体,到收费站之后直接像普通小车一样缴费即可,还可以以ETC的形式通行。这种设备技术上没有无法突破的瓶颈,关键是传感器要选择瑞典的石英传感器以达到测量的高精度。但是,前期已经存在的静态称重或者不是很成熟的动态称重已经被一些公司占领了市场份额,新的产品必定会对这些企业造成致命的冲击,所以要想占有一部分份额也是非常困难的。

二、民营企业发展的措施研究

(一)企业要转变思想观念

实体企业近几年赚钱的却比较困难,但是企业还承担着社会责任,具有社会功能。作为一个企业不能只看利润多少,还应该为社会做解决就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等贡献。所以,很多企业将金钱投入到煤、房地产和股票等投机的行业就等于是跑偏了方向。由此也会带来技术革新资金不足、企业转型错失良机的恶果。

(二)企业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

国家对国有企业有很多补贴政策,同样的对民营企业补贴、奖励也非常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有非常多的减税等政策扶持,主要是大力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我国很多企业在经济形势比较好的时候只想着赚取最多的利润,而丝毫不考虑产品的升级、企业研发机构的投入,软件的开发、专利的申请等。例如,某一个企业,申请到武汉市科技局、湖北省科技厅和国家科技部的研发资金后,并没有真正投入到新产品的开发当中去,而是用该部分资金作为原有产品的销售,虽然表面上提升了销售业绩,但是几年后,原产品没有了市场,新产品有没有如期开发,部分资金还要被国家收回。这里举的例子成为了非常多的企业的一个准行为。

(三)实体企业忌讳玩资本运作

不管是我国还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运作就像是一个,实体企业如果很浮躁地想以最快的速度获得回报,那么就脱离了实体企业的本质。因为产生效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是实体企业的性质所决定的。很对企业老板把心事花在脱离产品本身价值的资本运作上,就等同于玩传销游戏,这毕竟是不长久的。而且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企业的人才看不到老板踏踏实实为企业的发展着想,就等于是看不到自己的未来,他一定会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造成人才的流失。

(四)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企业的发展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离不开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支持。所以在这一个方面国家要更加大力度、更明确,给民营企业做坚强的后盾。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篇8

河北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着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繁荣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文化用品设备生产等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设计研发、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软件等新兴产业,推动印刷包装产业改造升级。

重点打造环首都文化产业带、长城文化产业带和太行山文化产业带,加快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数字化引领、结构化升级”工程,以科技创新推动文化生产、传播和服务模式创新,开发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与工业、农业、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提高产业层次和产品附加值。实施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建成10个以上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完善文化建设政策,大幅增加文化产业引导资金规模,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参照省级工业聚集区优惠政策执行。创新金融扶持形式,组建省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和文化企业担保公司。加强文化品牌建设,推出一批知名文化企业、文化产品、文化旅游、文化节庆会展、民俗工艺品。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培育消费市场。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

以此为契机,我们必须先要了解河北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现状,探索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规律,以便更好的促进民营文化企业发展。

一、河北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1.文化企业数量增加迅速。

根据河北省统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截止到2008年底,全省共有登记在册的民营文化企业9093个(不包括个体)。尤其是最近五年,新注册的企业数量不再少数。

2.企业的增加值不断提高。

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全省民营文化企业的增加值209.8亿元,其增加值占全省GDP的1.30%、占全省整个文化产业的半壁江山,河北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2.32%。

3.企业吸纳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仅全省登记在册的民营文化企业,每年吸纳从业人员21.6万人。例如,被誉为中国剪纸第一乡的张家口蔚县,全县16个乡镇的96个行政村从事剪纸业,从业人员2.1万人。保定曲阳的雕刻业,从业人员达3万之众。衡水市的内画艺术,吸纳从业人员4万多人。

4.企业的规模和素质进步很大。

在2008年全省评选的十强文化企业中,有7家是民营文化企业: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省环渤海湾经济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吴桥杂技大世界旅游有限公司、藁城宫灯研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衡水习三内画艺术有限公司、河北正元包装集团有限公司、馆陶思月陶艺有限公司,这些企业在国内外市场均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全省评选的文化产业十佳品牌中,有9个品牌是由民营文化企业打造的。

二、河北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但是与先进省市相比,我省民营文化企业还有不小的差距。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缓慢,这与河北省丰厚的文化资源非常不协调。

河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燕赵大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荆轲、廉颇、赵子龙等等,名人文化构成了河北文化的血脉和脊骨,京畿文化增添了河北文化富丽堂皇的气派,古长城文化张扬着河北文化的博大与精深,西柏坡的红色文化铸成了河北文化的主流和亮点,民间文化展现了河北文化多姿多彩的无穷魅力。我省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70处,有世界级文化遗产3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7项,有24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深厚的历史底蕴、鲜明的文化特色,为河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河北省文化产业整体上还处于起步和发育阶段,资金投入不够,资源开发不足,严重影响着河北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思想认识没有与时俱进。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制约,较普遍地存在着思想不够解放、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树立不牢的问题。不少人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对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对文化的产业属性认识不足,对民营文化企业在文化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

3.民营文化企业自身实力不强。

目前,河北省民营文化企业总体存在着结构单一、规模较小、起点较低、缺乏人才等问题。尤其缺乏有竞争力的大型龙头文化企业。文化产业规模较小,难以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龙头”企业,市场运作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弱,很难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传统产业比重大,主要集中在演艺、电影、图书音像、印刷等领域,新兴产业比重偏小,大部分起步较晚,规模较小而且分散,产业链不完整,尚未形成产业集群。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文化产品生产基本上以传统工艺为主,缺少高附加值的“拳头”产品。另外人才匮乏,导致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目前,河北省民营文化企业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存在高学历人员少,低学历人员多,专业技术人员少的现象,适应现代文化产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更是严重匮乏,而有效的人才培训机制和人才引进渠道没能建立,人才的匮乏极大地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