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农业技能论文8篇

时间:2023-03-22 17:36:07

农业技能论文

农业技能论文篇1

江西省根据标准文本先预拨30%启动资金,项目实施中根据执行进度凭实际支出有效单据拨付30%资金,项目验收合格后拨付30%资金;预留的10%作为质量保证金,待区市级财政验收后再行拨付。江苏省根据签订后的项目合同书先拨付60%资金,中期考评合格后拨付30%资金,验收合格后再拨付尾款。需要说明的是,该省规定企业对项目的投入必须高于财政投入,企业承诺的资金到位后,财政才拨付尾款。四是重点式投入。为了解决支持项目多而散、资金规模小的问题,辽宁省通过调研和专家论证,结合本地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确立了支持的主推技术,改变了过去由市县财政申报,省级部门组织专家评审的做法,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了集聚效应。2010年辽宁省通过重点式投入方式,确立了粮食生产、畜禽养殖和特色产业三大类14项主推技术,申报的项目数比改革前减少了23个。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一是建立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多数省份根据中央财政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省级农技推广资金管理办法,对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形成了“制度管钱、制度管事、制度管人”的“三管”局面,开创了农技推广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良好环境。湖北省要求项目县(市)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项目县(市)的工作规程。黑龙江省创建了“乡财乡用县监管”的管理平台,实行涉农专项由乡镇财政统一拨付、统一管理的运行机制,制定了资金管理办法,强化了乡镇财政的监管力度。此外,还建立了“部门提、财政审、政府批”齐抓共管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业务部门专业优势,开展农技推广工作。山东省实行了财政资金直拨到县的管理方式,通过特设专户将农技推广资金直接拨付到县级财政,减少了资金拨付环节,避免了资金挤占、挪用和滞留的现象发生。二是科学规划项目实施方案。多数省份确立了省级立项的管理机制,根据本省农业优势产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布局,研究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当年农技推广资金项目支持的方向、补助对象、实施范围等内容,建立起科学设计、统筹规划的项目事前管理模式。江西、湖北等省份将制约当地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作为支持的重点,实现了项目上下游完整衔接、无痕接缝的目标。江西省支持当地脐橙保鲜技术推广应用,有效促进了脐橙产业链的持续延伸。辽宁省还在实施方案中进一步明确了支持的主推技术,这种做法既明确了支持的重点,又降低了项目评审的工作成本,使财政资金花得更明白、用得更放心。三是严格监管项目实施过程。各地高度重视开展农技推广项目的责任制,采取多种措施,调动项目承担单位等多方面积极性,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严格监管,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湖北省建立了严格的项目管理责任制,按照“谁审批、谁建设、谁负责”的原则,对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出现问题的单位和个人从严处罚,并执行处罚登记制度,在安排其他涉农资金时,予以控制,切实做到了“管钱”“用钱”的责任风险并存。辽宁省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制,省财政厅与省直农技推广部门,省直农技推广部门与有关市、县农技推广部门,有关市、县农技推广部门与所涉及的农民,分别签订了项目实施协议,形成了以农技推广部门为纽带,财政资金与农民有效衔接的联动局面,确保农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黑龙江省通过项目监理的管理方式,对农技推广项目实行全程监理,由工程监理担负法定的质量监督责任人,确保工程质量和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还建立了招投标、公示等制度,提高了财政资金项目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确保了项目实施的公开透明。四是有序开展项目绩效考评。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终极目标是农民通过使用先进适用安全的农业技术,增收致富。因此,各地高度重视农技推广项目取得的成效,强化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建立绩效考评机制,组织各级财政部门和农技推广部门对农技推广项目进行考核验收,并作为下年资金分配时的参考依据,整体带动了参与农技推广项目工作主体的积极性。江苏省、吉林省还引入了第三方监管单位,通过财政监察部门、中介机构对农技推广项目进行考核验收,体现了绩效考评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扎实推进了各地开展农技推广工作。此外,各地还认真思考,在农技推广的方式方法、技术路线和经营模式等方面大胆尝试,一些地区从中摸索出了不少好的做法。辽宁省建立了财政、农技推广等部门与新闻媒体的联席会议制度,通过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将主推技术与媒体栏目有效对接,充分发挥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推广农业技术。湖北省为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总结出从“区域试验”到“基地示范”再到“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三步走”模式,制定了“县(市)首席专家—乡镇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技传播路线,将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到千家万户。江西省以农民受益作为农技推广应用的落脚点,通过扶持经济实力好、带动能力强的省级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采取示范的方式,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主要成效

(一)农技推广面不断扩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十一五”时期,各地不断探索研究先进的农业新技术,扩大农业新技术的覆盖面,提高了耕地单位面积产出效益,节约了人、财、物的投入,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辽宁省“十一五”时期推广农业新技术600项,推广面积3000万亩,覆盖作物面积6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6%,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达40%。2010年,通过推广土壤深松整地技术,实施面积15万亩,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肥力,玉米亩均增产18%~20%,粮食增产930万公斤,取得经济效益1180余万元。通过推广马铃薯单膜、双膜、三膜覆盖高效复种粮食、油料和蔬菜作物等6项综合技术,提高马铃薯单产水平15%以上,亩均增收800~1500元。湖北省“十一五”时期加快推进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4%,比2005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通过推广地膜覆盖技术,每年推广面积达5500万亩以上,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46.6%,平均亩产增加20%以上;通过推广轻型简化栽培技术,有效适应了农村劳动力机构变化的新形式,推广面积7000万亩,亩均节省用工15个,降低生产成本50元,亩均增收达180元。2010年,累计推广各类种养模式、间套模式等面积3800万亩,其中推广稻虾连作技术336万亩,产虾29万吨,产值46.6亿元;推广稻鸭共育300万亩,亩均增收152元,累计增收4.5亿元。河南省“十一五”时期改革耕作制度,推广间作套种技术,提高土地周年生产力,粮食作物复种指数达到190%,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二)良种覆盖率不断提高。种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十一五”时期,各地高度重视农业新品种推广应用工作,不断扩大优良品种的覆盖率,加快新品种的更新换代,推进了农业规模化生产发展、优势产业向适宜地区定向聚集,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河南省“十一五”时期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其中,优质粮食品种种植面积占粮食种植面积的70%以上(小麦、玉米、水稻的优质化率分别为71%、82%和94%)。此外,通过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普及,推动了畜牧业规模化生产发展,生猪、蛋鸡和肉鸡的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69%、75%和97%。辽宁省“十一五”时期,通过推广玉米、水稻、大豆等农作物新品种1500个,推广面积4570万亩,更新面积4116万亩,良种覆盖率达到96.6%,实现了新增粮食、蔬菜、水果生产能力分别为150万吨、350万吨、60万吨,新增经济效益达365.6亿元,农民人均增收800元。黑龙江省“十一五”时期以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作为发展农业的主要抓手,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选育出农作物新品种、新组合400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由2005年的93%提高到98%以上,品种更新至少实现两次,有效提高了粮食产量、改善了粮食的品质,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奠定了物质基础。(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衡量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各地“十一五”时期通过不断提高农业新品种的覆盖率和扩大农业新技术的推广面积,调整优化了农业内部结构,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了农产品有效供给、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2010年,河南省粮食产量达到1087亿斤,连续5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连续11年居全国首位;肉类、禽蛋、奶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农机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机总动力达到10195.88万千瓦,比2005年增长28.5%;农民人均纯收入5524元,比2005年增长69.3%。黑龙江省“十一五”时期,高度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实现了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000亿斤大关。2010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784万千瓦,比2005年增长69%。湖北省“十一五”时期实现了粮食连续5年增产丰收,2010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463.16亿斤,比2005年增长6.4%;实现农业增加值1969亿元,比2005年增长8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57亿元,比2005年增长83.42%;农民人均纯收入5832.27元,比2005年增长88.2%;全省农业机械化综合应用水平达到54%,耕地机整率超过75%。(四)农村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十一五”时期,各地通过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湖北省“十一五”时期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面源污染,累计推广面积2.7亿亩(次),受益农户800万户,实现小麦亩产增加24.6公斤、增长10.5%,水稻亩产增加45.3公斤、增长10%以上,每亩节约用肥3.6公斤,为农民节本增收34亿元。通过推进沼气建设,促进生态农业发展,从1979年开始进行沼气建设,截止到2010年累计建设沼气300余万户,覆盖率30%,每年为农民节约燃料支出8亿多元,利用沼渣、沼液减少农本3.2亿元,促进农民增收20元以上。通过利用沼气和改厨房、厕所、畜禽圈舍等,净化了农村环境,使200多万个农村妇女摆脱了烟熏火燎的炊事环境。每年有效减排二氧化碳等气体30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3万吨。辽宁省“十一五”时期通过推广设施蔬菜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使设施内二氧化碳浓度提高2-4倍,气温提高1-2度,地温提高2-3度,产品提前上市7-10天,收获期延期15-20天,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30%以上,亩产增加1311公斤,亩均节支300元,产值提高23%。通过推广发酵床养猪技术,2009-2010年养猪51.8万头,每年节省治理污水费777万元,降低了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疫病的发生,取得了显著成效。(五)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时期多数省份充分发挥农业技术的示范带动效应,采取多种形式,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吉林省靖宇县2009年组织实施了平贝母药林粮间套作栽培技术项目,通过1000亩的基地示范建设,带动了周边标准化种植面积6000亩,带动农户600户,户均增收2.5万元。吉林省汪清县2010年组织实施了1800吨冷冻保鲜蔬菜加工项目,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为市场提供优质速冻保鲜蔬菜,带动周边300多农户,户均年增收4600元。辽宁省通过对每个项目制定技术要点和技术规程,提升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朝阳市“十一五”时期,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面积达到260万亩;申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基地面积达到60万亩,有效地增强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六)农民科技素质显著增强。“十一五”时期,各地积极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技术咨询等模式,开展农民培训工作,有效增强了农民学技术、用技术、懂技术的技能,提高了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普及率。黑龙江省“十一五”期间,通过入户指导,在备春耕生产、播种、田间管理、收获、销售五个重要农业生产环节中,组织技术人员对核心农户进行巡回指导,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通过发放培训卡、明白纸、技术手册和技术光盘的培训模式,使农民能够随时学到相关技术,经统计,“十一五”时期开展农民培训三百余次,直接培训农民10万人,辐射群众达到1000余万人。吉林省2010开展了综合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示范辐射作用效果显著。经统计,示范区建设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场100余个,展示品种400多个,接待国家、省市农业科技人员、技术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及农民共计4100多人,已经成为先进技术的聚集地和辐射源,使新品种、新技术与农民实现了“零距离”接触,真正发挥了“作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给农民做示范”的示范引导作用。江苏省“十一五”时期累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123.4万人、农民创业培训53.8万人,培养现代职业农民7万人,农民科技素质和就业技能不断提高,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七)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逐步建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政府为农民群众技术咨询与推广服务的公益性组织和平台,是统筹农科教协作、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素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和有力支撑。江苏省“十一五”时期大部分县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已经完成,农业科技入户实现了村村全覆盖。同时,农技推广体系服务效能明显提升,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全省农业行业拥有各类专业人才近14万人,其中涉农科研人员1.2万人,占全国农业科研人员总数的10%以上。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3.4万余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技术人员占53%。黑龙江省“十一五”时期,37个县基本明确了县乡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理顺了以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实行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独立设置和区域设置形式,明确了人员编制和保障措施、实行了全员竞聘上岗等。辽宁省“十一五”时期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逐步完成。目前,全省74个涉农县中,已有54个完成了改革与建设。此外,专业队伍素质也得到有效提升。全省16201名农技推广人员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1.1万人,占农技推广人员总数的70%。

主要问题

有些资金的性质和用途基本相近,但却分散在几个部门管理,缺乏总体规划和通盘考虑,导致一些领域资金重复投入,另一些领域却无人问津,技术推广速度和效率不高。同时,由于项目归口管理部门较多,具体要求和做法各不相同,农技推广资金的政策标准不衔接,管理流程不统一,制度约束力不够,增加资金监管的难度。分散经营阻碍农技推广。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农业技术推广若能以此为基础,更能发挥其优势。目前,我国农村仍主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本经营单位,点多面广、个体分散、规模较小,导致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土地难以集约化经营,不能形成集中连片的规模化推广应用优势,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由于小规模经营,难以带来科技比较效益,既影响了农民采用先进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又给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带来困难和阻力。农民素质有待继续提高。当前,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还面临以下两大问题。一是部分农民仍然固守传统的农业理念,对新的农业科学技术缺乏认识,接受起来需要一个过程。二是由于大量有一定文化、有一定素质的年轻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大都是年龄较大,文化素质较低的群体,这部分人组织化程度不高,实施农业技术推广的自身能力和经验严重不足,影响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技术推广的实际效果。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还需完善。现阶段,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面临的以下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仍不健全。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着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职责不清的问题,乡镇农技人员的大量时间和精力都用于行政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真正的农技推广工作,导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仍然存在着“线断、网破、人散”的现象,制约着农业的发展。二是基层农技人员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基层农技人员业务知识老化,技术推广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同时,农业科技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不足,复合型、跨领域领军人才缺乏,农业科技创新团队较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依然不高。一是科研、教育单位和推广部门衔接不够紧密,科研成果与实际应用脱节,不能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远未彻底解决。二是农业科技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力度不大,不能共享,重大项目研究的系统性、连续性不强,科技创新资源有待整合优化。三是农业科技创新评价机制亟待完善,科技创新的前瞻性、超前性不够,科研人员急于求成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农业技能论文篇2

1.1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

加强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能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素质,同时也能从思想意识进行改变,适应时展的需要。农民工的职业技能素质提高了,才能真正拓宽就业渠道。充分发挥这一群体的人力资源优势,才能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这个群体有技能在身,会主动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在产业结构升级和市场竞争中有资本立足,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

1.2促进农民工实现现代性

现代性主要就是指农民工在价值观、心理、行为上能完全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对现代城市生活有认同感、接受感。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和农村走的是2种路线,在价值观念、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上,把城市和乡村完全分裂开来,形成2个不同的文明,2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大量的农民工从农村走进城市,由于工作上的不稳定性,短期内很难与城市完全融合,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难以建立起来,始终处理弱势群体的地位。虽然人在城市,但未真正融入城市,难以实现现代性。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职业素质和内在素养,在改善其经济境遇的同时,也有利于农民工生活方式、社会规范、价值标准的重构与再社会化,有助于其接触并内化城市文明,从而实现农民工的现代性。

2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

2.1培训率和培训质量都不高

由于农民工的主观意识上没能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加上传统思想的束缚以及经济上的困难,导致了一些农民工认为培训可有可无,或者认为培训没啥大用,对新鲜事物不愿接受;而有一些想培训的农民工,由于费用上的考虑就不愿参加培训,种种情况导致外出的农民工培训过的人不多,整体培训率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由于我国的农民工培训工作开展的时间不太长,有很多需要完善和健全的地方,加上农民工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致使农民工的培训质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很多培训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的科目少,培训内容和项目都是一些市场供大于求的职业,而一些需求旺盛的行业却很少有培训项目设置。农民工由于自身身份,不能完全融入城市,打工的目的就是快速赚到钱,所以在培训选择上往往只选一些中短期的项目,而对于自身长远发展有益的项目却很少选择。另外,农民工的分散性等因素都制约了培训的质量提高。

2.2资金上的投入不足问题

由于合理的资金投入机制尚未建立,企业方面投入没有积极性,而政府的投入又明显不足,农民工自身来讲,经济相对困难,更不愿意投入到不能马上看到效益的培训上。职业技能培训质量的好坏,重点问题就是资金的投入。由于当前多元的投入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而投入的主体仍然是以政府为主,政府的有限资金对于我国近2亿的流动农民工来说相差的太多了,所以在培训的规模和质量上都难以得有效的保障。

2.3培训机制和体系不够健全完善

政府在农民工培训中既是规划者,又是执行者,既是资源配置的制定者,又是资源的分配者,制约了政府的主导作用,使政府在指导、规范、监督培训体系中角色发生错位或越位,职责不清晰。政府、企业、培训单位、行业组织、农民工个人,形成了复杂的利益关系,不能有效地协调配合,缺乏统筹安排,培训资源亟待整合。整体培训体系和机制还有待于健全和完善。

2.4内容和市场脱节,就业服务不到位

农业技能论文篇3

机车作业进度统计核算系统

各管理区利用计算机网络随时掌握农机作业进度。系统可根据每台机车的作业小时数和工作量,给出每台机车定期保养的提示,通过互联网发送给驾驶员或者机具维护人员。机车作业统计核算安装作业机车核算程序,实现网上传递核算,由管理区填入微机传递到农机中心。实现作业区农机作业统一核算,无纸核算。农田地块遥感资料卫星2.5M分辨率全色遥感地图,经过地面定点测量,几何核算后,获取包括农田地块、道路、水利、林地、水库、住宅区等详细地面位置空间信息,便于该区域的总体区划和生产管理。农田地理信息系统把田块地图输入计算机,把以前各年度地块号档案输入计算机,在计算机上可查询某一地号的基本情况(以前年度施肥、施药轮作、年度种植作物品种及产量等)和地理位置。

农机历史资料统计

把资料通过编制的程序输入数据中心,中心存有全部农机历史资料,可以在计算机上查询。GPS动态跟踪调度作业机车安装GPS,利用电脑系统可使报出GPS接收机的位置(经度、纬度、高度)时间和运动状态(速度、航向)反馈到农机控制中心大屏幕系统,通过互联网可以查询机车当前作业地块、作业方向、作业速度。可以安装视频装置,查看作业机车的当前作业实况。农机经验交流系统设置农机经验交流系统网页,把常用机型的维护与保养常识及机务工人提供的日常维护与保养的经验,农机技改等新技术,输入计算机,在农机中心活动室配备可上网的计算机,驾驶员可以在农机中心或通过国际互连网络,查询自已需求的相关信息。GSM短信群发系统GSM是全球移动通迅系统,利用GSM系统实现短信群发,使农机工作人员以最快捷、最方便的方式通过本人的手机获得通知、农机新动态、新技改以及机车定期保养的提示等信息,利于组织管理、机车调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视频远程监视系统在农机控制中心设置多个可调焦距和旋转带有红外线的昼夜监视摄像头,各级农机管理人员可通过国际互联网,察看到农机中心的各部分运转情况,利于管理和防火防盗。

农业技能论文篇4

1 农业用水的现状 水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命脉。水资源状况和利用水平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年均降水量为630 mm,低于全球陆面和亚洲陆面的降水量;年平均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人均占有水量仅2300 m3,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09位,是世界上人均占有水资源最贫乏的13个国家之一;耕地水资源占有量28500m3/hm2,为世界平均数的4/5。另外,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平衡,降水东南多西北少,山区多平原少,雨量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81%的水资源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长江以北地区人口和耕地占我国的45.3%和64.1%,而水资源却只占全国的19%,人均占有量为517m3,相当于全国人均量的1/5和世界人均量的1/20,水资源与生产发展不相适应的程度突出,土地沙漠化趋势日趋严重。尤其是西北干旱地区的新疆、青海等地的大面积戈壁滩,因无灌溉,也就没有农业。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冬春少雨、夏秋多雨,汛期雨量过于集中,常以暴雨形式出现,利用难度很大,非汛期又水量缺乏。降水量年际变化也大,丰水年与枯水年相差悬殊,使水旱灾害频频发生,甚至同一地区有时旱涝接踵而至,交替成灾。 从全国对水资源量总的需求来看,在出现中等干旱的情况下,全国总需水量为5500亿m3左右,缺水量为250亿m3左右。若考虑供水中的地下水超采和超标准污水直灌等不合理供水因素,则全国实际缺水量在300~400亿m3之间。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3%,但有效性很差,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渠灌区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0%左右,井灌区也只有60%左右,每立方米水生产粮食不足1kg。而一些发达国家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可达80%以上,每立方米水生产粮食大体都在2 kg以上,其中以色列已达2.32kg。由此说明,我国各种节水农业技术的综合应用程度还十分低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同时,这也使我们看到了在中国发展节水农业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2 农业灌溉新技术 2.1污水喷灌技术 利用污水喷灌是将污水处理与农业用水结合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方式,同时又是一种开源节流的灌溉方式。喷灌净化污水,就是将污水喷洒在田里,利用土壤、微生物和作物来分解污水中的一些成分,并使部分水蒸散到大气中,部分水经土壤净化后渗透泄出再利用。 在利用污水喷灌时,应先对污水进行沉淀、筛滤,除去固体污物,有的还需要加入消毒杀菌剂。污水灌的作物应以除蔬菜以外的经济作物为主,对于谷类作物最好只用于作物生育前期,在作物收获前一段时间应停止污水灌溉。污水灌溉的土壤以砂壤土、壤土和壤质砂土为好,水量应结合作物的种类和生育期确定,如在作物苗期、早春和晚秋应少灌。实施污水灌溉要防止大定额灌溉,以免造成地表及地下径流,灌溉强度以不造成土壤粘闭和不产生地表径流为原则。如污水水质不符合灌溉水质标准时,可采用清水污水混合方法,使混合后的水质符合灌溉要求后再进行喷灌。此技术较复杂,最好在专家指导下运用。 2.2咸水灌溉技术 咸水灌溉技术主要包括不同水质的水混灌和轮灌,此外,还有依据电渗透作用原理利用地下咸水灌溉的技术。 混灌是将两种不同的灌溉水混合使用,包括咸淡混灌、咸碱(低矿化碱性水)混灌和两种不同盐渍度的咸水混灌,目的是降低灌溉水的总盐渍度或改变其盐分组成。混灌在提高灌溉水水质的同时增加了可灌水的总量,使以前不能使用的碱水或高盐渍度的咸水得以利用。 轮灌是根据水资源分布、作物种类及其耐盐性和作物生育阶段等交替使用咸淡水进行灌溉的一种方法。如旱季用咸水,雨后有河水时用淡水;强耐盐作物(如棉花)用咸水,弱耐盐作物(如小麦、玉米、大豆)用淡水;播前和苗期用淡水,而在作物的中、后期用咸水。轮灌可充分、有效地发挥咸淡水各自的作用和效益。 奥地利研究人员利用电渗透作用原理研制出一种灌溉系统,该系统使地下水经土壤毛细管及各种孔隙上升到地表层,同时从聚集于电极周围的某些盐类中游离出净水,上升到地表层供作物利用。其设备是由两组电极组成,将一组装有正电极的金属管打入地下水位以下,另一组为负电极的导体栅网,埋于与植物根部深度相等的地方。根据土质结构及土壤含盐量,接通2~12V电源,就会在两极间建立直流电场,

农业技能论文篇5

【关键词】农业科技论文写作;Office办公软件;本科教学

《农业科技论文写作》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在农业领域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已成为高等农业院校本科生的选修课。课程主要通过对数据分析、图表制作、文字描述的学习和训练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写作能力。针对本科生的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通过理论学习《农业科技论文写作》难以提高写作水平。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枯燥无味,加之本科生在校期间的写作机会较少,理论课与最终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安排不合理,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均不高,造成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通过改进本科生《农业科技论文写作》的上课方式来提高学生对农业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显得很有必要。

近年来,多种办公软件的出现为《农业科技论文写作》传统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契机,大量作图、分析、文本软件的出现使数据的分析工作变得相对简单,论文的呈现及写作更加方便,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模式能够更加具体地将科技写作中图表制作和文字描述的过程呈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实际写作能力,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农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提供参考。

一、《农业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形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效率较低

传统的教学方式效果差,课堂讲授不够生动,学生缺乏兴趣;虽然现在大都采用多媒体教学,但仍是以传统教学为主,教师是主讲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样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农业科技论文写作》理论性强、结构固定,而图表的样式却各不相同,描述方式也各不相同,整个课程侧重于实践训练。因此,纯理论的讲述,学生很难全面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写作实践与理论课结合不够紧密

首先是本科生在校期间的写作机会较少,且本身的实践经验和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并不丰富;其次是毕业论文写作时间与课程结合不紧密,往往在毕业论文写作前的两到三个学期已经完成这门课程理论学习,不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最终使得课程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三)理论教学与写作训练缺乏紧密联系

目前关于学生对《农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学习效果,主要取决于对农业科技的写作训练,单纯进行理论学习,很难使学生掌握真正的写作技巧,写作方法和技巧的练成更多地依赖于写作训练。因此,通过课堂的实际写作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显得非常重要。

二、结合Office软件及写作训练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运用Office软件在多媒体课堂进行辅助教学

由于科技论文固定的结构和抽象的写作方法,在规定的学时内很难完成培养目标所需的教学任务。往往在堂课上,一开始需要先介绍论文各部分的结构和内容,这部分耗时的讲解会使学生感觉索然无味,使得接下来精心安排的写作方式和技巧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老师感觉非常疲惫,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理想,教学任务和目的难以完成。针对这个问题,首先,我们简单讲授写作的理论知识和论文的基本框架,在学生掌握了论文结构的基础上,再利用Office工具中不同软件来现场演示图表制作、文字描述的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到图表制作的过程和要求,以及文字描述图表的方法和技巧,然后重点进行逻辑框架的讲解,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与写作训练的有机融合,改单纯的理论课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多数学生对Office软件界面都比较熟悉,且Office中的软件具有较多的数据分析和绘制图表的功能。因此在理论课结束以后,要求学生独自运用Office硗瓿煽魏笞饕担经使用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农业科技论文写作》的授课效果。

(二)Office软件在写作训练中的应用

《农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理论教学中涉及大量的数据分析、图表制作和语言描述等内容。为更好更深入地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有必要将理论课程与课堂写作训练相互结合。然而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以及烦琐的细节使得学生在平时理论课学习中很难真正理解。在课堂上通过运用Office软件进行现场演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例如,Excel软件可以使学生掌握图表制作和数据分析的细节,而Word软件可以更好地呈现出文字描述的过程,以及论文的框架构成及整体逻辑。所以,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充分运用Office软件的功能,可以更加醒目地教授论文写作的过程,提高学生对写作细节的认识。实践证明,将《农业科技论文写作》理论教学与Office软件在课堂上实践操作有效结合起来,可显著提高本科生制作图表分析数据、文字描述的能力。

(三)扩展视野,提高学生独立写作的能力

《农业科技论文写作》是农业类本科生必学的一门课程,因此,写作训练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课堂所学的东西,应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学习科技前沿知识,扩宽学生的视野。以往在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时候,多半数据和图表来自课堂上的示例和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些练习内容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实际上在真正面对科研数据的时候,从实验设计、资料搜集、数据整理分析到最终的结果、结论的描述,往往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例如,数据的理解不够透彻、结果和结论的区别等。因此,可以在学生掌握好课堂写作内容后,加大课后的阅读量,抓住前沿知识,最终让学生根据真实的实验结果,利用Office软件自己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图表,运用Word进行具体的文字描述,最终完成论文的撰写。

三、结语

将Office软件及课堂写作训练与《农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实践有效结合后,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学生理论学习的效果,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Office软件来完成论文的写作。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在继续加强Office软件及课堂写作训练与《农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紧密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将更多的软件也引入农业科技写作教学实践中,以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和写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永兴,李素芳.学术论文撰写与发

表[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江明生,黎彤.生物统计学课程采用

多媒体与启发式教学探讨[J].高教论坛,2011,(2):62-66.

[3]张淑华,赵文若.Microsoft Excel

农业技能论文篇6

【关键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农业推广 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 课程教学设计

【基金项目】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1YJG-004。

Abstract:Studied on overall designing of “technology extension theory and methods” course teaching for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in full?鄄time education, proposed that defining theoretical teaching content, application of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and tools. Having planned the practice teaching and the skill training course content, proposed the practice teaching and skill training method, such as the social investigation, role playing law, case teaching method, and so on.

Key words: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in Full?鄄time; Agricultural Extension; Technology Extension Theory and Methods; Design of Cours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58-02

2009年3月2日,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席会议在京召开,教育部陈希副部长在会上明确提出“大力加强应用人才培养,逐步压缩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比例”的要求。随后,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文件,决定从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这对于调整和优化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是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修课程。研究《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课程特点,建立科学的课程教学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能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一、理论教学体系

理论和方法相互依存不可分开。理论可以通过分析水平,清晰度、借以陈述的类型、描述或说明的本质等作用于方法,而方法则可以通过结构分析、假设取样、异常数据分析等新理论视角帮助发展或增加理论。学习技术推广理论对于掌握技术推广方法和提高推广效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理论教学的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包括7部分。第一部分推广的基础理论,内容包括农业推广发展的历史与趋势、现代农业推广的含义与功能、农业推广学研究进展、推广的框架模型、创新扩散理论、问题解决理论等。第二部分推广对象行为及其改变,内容包括沟通理论、行为产生理论、行为改变理论、我国农业推广对象的行为特征。第三部分农业推广组织与管理,内容包括农业推广组织、农业推广组织类型、农业推广组织设计与评价。第四部分农业推广项目计划与评估,内容包括农业推广项目计划、制定农业推广项目计划的程序、农业推广项目计划的编制与执行、农业推广项目计划的监测与评估。第五部分农业推广方式与方法,内容包括推广方法的基本类型与特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方式。第六部分农业推广服务,内容包括农业推广服务的含义与内容、农业推广信息服务的方式、农业推广经营服务的技巧。第七部分农业推广的宏观环境,内容包括影响农业推广的政治与经济环境、其他环境。

(二)理论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理论教学贯彻以育人为本的思想,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采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探索教学方法。应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学生通过课堂模拟、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辩论、演讲等教学形式,大胆尝试将“参与式”教学方法贯穿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始终。以“参与式”教学展示工具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随时更改调整发言内容,提高其创造性思维能力,活跃课堂讨论的气氛。以案例式教学,课堂讨论的方法改变过去传统“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理念,教师由原来的“演员”变为“导演”,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产生了“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效果。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的教学手段,全面、深入地体现了每一章节的知识点、重点内容、反映最新的推广案例资料等,同时通过板书进行逻辑推导,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学生对推广学概念、原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采用课堂讨论、情景设定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气氛生动活泼。积极鼓励学生阅读有关书籍和文献,达到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素质,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课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再通过课堂作业和课程论文等形式鼓励和督促学生阅读和涉猎大量有关文献资料,提高教学效果,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二、实践教学与技能培训体系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应用,主要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具有明显的职业针对性,要求很强的实践性。学位获得者除了应具有从事农业推广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解决农业推广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应用能力。《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制定了培养目标,其中具体要求二: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农业推广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技术传授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新型的农业推广理念,能够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工作。因此实践教学与技能培训对实现培养目标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实践教学与技能培训体系覆盖农业推广方法和实务教学,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一)实践教学与技能培训的内容

1.实践教学方面 内容主要包括推广对象行为分析、农业推广人员与机构、农业推广体系与运行、农业推广评价、农业推广经营服务、农业推广的宏观环境与政策等。

2.技能培训方面 一是农业推广信息服务。内容包括成果资料收集与评价选择,收集渠道、途径。成果选择与评价的内容与方法。为一个地区提出启示式的推广项目建议。选择新成果,制定实用化方案。二是农业推广方法运用与创新、农业推广试验示范与评价。内容包括农业推广试验的基本要求与类型、试验方案的编制与实施、成果与方法示范及其基本要求和实施步骤。三是写作技能。写作内容与文体包括农业推广论文、农业推广科技报告(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项目课题报告、科技试验报告、调查报告等)、农业推广公文、农业推广合同(协议)(如农业推广合同、技术服务合同、技术承包合同、技术开发合同、技术咨询合同、技术转让合同、农资与农产品购销合同等)、科普文章、科技简报、科技广告等[2]。四是农业推广培训与咨询。演讲是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进行群众培训的重要手段,是一项经常性的活动。如科普宣传、农民培训、技术培训、经验交流等。

(二)实践教学与技能培训的方法与手段

1.农村社会调研 进行农村现场调研,分析推广对象行为特点。分析问题,提出问题。有关农业推广经营服务的内容、组织形式等。

2.推广机构参观调研 进行农业推广机构参观调研。了解农业推广人员的类型及其职责、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要求及现状、农业推广人员管理内容、管理方法。了解农业推广机构设置、职能、服务方式和人员管理制度等。了解农业推广工作评价的作用、评价基本原则、评价指标体系、步骤、方式与方法。

3.组织阅读 推荐阅读材料,通过阅读了解我国农业推广的宏观环境、国际农业推广政策与改革。推荐案例阅读材料,了解其他地区农业推广的情况。每人写出读书报告,教师选择其中典型的进行点评。

4.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就是根据学生可能担任的职务,安排一套与该职务实际相似的训练项目,将受训者安排在模拟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受训者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4]。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同学都担任一次推广者的角色,一次被推广者的角色。作为项目推广者,为某一个地区选择一项有推广价值和推广前景的项目(或者为一项有推广价值的项目选择一个适合该项目推广的地区)。设定一个推广地区,针对所选推广项目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编写一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概要)。针对所选推广项目编写各个推广工作环节的工作计划要点。基本程序包括:项目选择与确定——小面积试验——成果与方法示范——培训与咨询服务——普及推广——结果评价。告诉大家如何做,做什么等必要事项。重点进行项目选择、项目分析、项目推广、演讲推介、农民培训模拟等。作为被推广者,对项目进行咨询,尤其是针对项目风险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安排双方辩论。通过双方讨论辩论,把优势与不足分析透彻,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设想全面。

5.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的真谛与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地做到学理论、懂理论、用理论三者的有机结合[5]。具体案例教学实施大致可按如下两种方式进行:

第一种是案例分析教学。分四个阶段进行案例分析教学。首先是阅读分析案例。指定案例材料,并根据该案例教学指导书指导学生者对指定学习的案例材料进行阅读,分析案例的具体内容,思考案例所提出的供学习者思考的问题。其次是组织小组讨论。讨论中要求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简单地说出自己所作的分析及对问题的看法,供大家讨论、切磋、补充,具体做法不拘一格。把讨论中出现的不同见解、合理建议记录下来,对于有纷争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提交到下一阶段进一步讨论。最后是总结评述。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应作全面总结。对讨论中出现的好的分析思路与独特见解加以肯定,同时指出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最后要求学生写一个案例学习报告,对自己在案例阅读、分析、讨论中取得了哪些收获、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尚待释疑等做出总结,并通过反思进一步加深对案例的认识。

第二种是案例总结教学。对当地农业推广工作进行调研,筛选成功和成熟、甚至是失败的案例,全面的总结、研究分析,总结优缺点。总结编制出一套较系统、成熟的农业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案例。

参考文献:

[1]高启杰.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10-12.

[2]李尚蒲.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定位及对策[J].高教高职研究,2008,(28):117-118.

[3]王威,龙志强等.构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6):43-45.

[4]黄一珊.角色扮演法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学园,2011,(14):66-67.

[5]杨蓓.案例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中的运用.教育探索,2011,(243)9:62-63.

农业技能论文篇7

【关键词】农业科技写作;教学;改革

当前的实际情况在于:学生在农业科技写作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就有必要积极展开对《农业科技写作》教学改革的研究工作,以期能够加强对学生农业科技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1 结合学生对象调整课程安排

对于各大农业院校而言,结合学生所就读年级段的不同,需要立足于现行《农业科技写作》课程框架,对课程安排作出合理的调整与优化。以某农业院校为例,原来只针对大四年级段的学生,给予了《农业科技写作》的课程安排。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将《农业科技写作》设置为选修课,未对学习做严格的要求与规范。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业科技写作》的课程开设时长远远无法达到相关标准,且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锻炼,这对于学生农业科技写作能力的培养以及提升而言均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对《农业科技写作》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农业院校需要以对学生农业科技写作能力的提升为中心目标,对相关的写作性课程课程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具体的安排方案为:针对大一年级段新生即开设了有关农业写作方面的基础性课程,并将其作为必修课内容,纳入学分考核标准当中。通过此种方式,使得学生在后续进行实践写作时能够有稳固的写作基础。在基础之上,于大三年级引入《农业科技写作》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因而能够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写作实践充分的结合起来,提高其写作技能。

2 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

农业科技写作在内容方面非常的广泛,然而现阶段的课程安排方案下,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接触并学习《农业科技写作》相关内容的时间也是极为有限的。为了能够在有限的课时安排方案下,将《农业科技写作》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具备农业科技写作方面的实践技能,就要求教学工作者对教学的重点及难点予以全面的把握。为了能够在《农业科技写作》课程教学中,体现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建议采取如下方案进行合理的改革:第一,需要将《农业科技写作》课程内容按照通用理论部分、以及专业实践部分这两个方面。其中,前者主要是指《农业科技写作》课程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基础性知识,其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农业科技写作的基本概念、写作类型、写作特点、以及具体的写作要求。此环节教学的重点还体现在:引导学生对农业科技论文的整个写作流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使学生能够掌握自确定主题,至统筹布局,至材料收集,至提纲编撰,至写作修改,至定稿完善的整个流程安排。而后者主要是指,引导学生以所在专业为核心,选取兴趣点,通过收集资料、阅读资料、专题讲授的方式,在《农业科技写作》学习中贯穿对写作要点的训练与巩固。

3 重视对科学前沿教学的丰富

在校大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以及知识视野是非常有限的,这也就决定了学生在获取信息、收集资料方案的渠道非常有限。因此,在有关《农业科技写作》的教学改革中,需要通过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以及阅读的方式,不断的丰富对科学前沿相关内容的教学工作。在此环节工作中,教师需要重视引导学生,教会学生应当如何应用学术论坛以及网络数据库,进行相关信息资料的检索与阅读工作。当中所涉及到的资料数据库包括CNKI知网数据库、SCI数据库等多种类型。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在《农业科技写作》课程教授中,还需要重视引用最新的科技基站以及科技问题,在代入这部分前沿性学科问题的背景下,进行知识点的集中讲解。通过此种方式,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更新速度得到显著提升,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优化。

4 结束语

在农业院校公共课程教学体系当中,《农业科技写作》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其能够为农业学科相关科研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其能够实现对农业科学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学生通过对《农业科技写作》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农业科技论文的一般写作方法与技巧,能够将农业科技的发展以论文的方式概括出来,更加直观的反应农业科技的最新发展现状。对于各大农业院校而言,培养学生的农业科技写作能力,还能够对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发挥显著功效。本文主要针对《农业科技写作》教学改革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与要点展开了简要分析与说明,望能够引起各方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 吴益伟.农业科技论文中结论部分写作的常见问题[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17(9):135-138.

[2] 张学军.《农业科技写作》自主创新性案例教学模式改革浅析[J].农业与技术,2006,26(3):197-199.

[3] 马迎杰.农业科技论文引言写作的常见问题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247-250.

农业技能论文篇8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普及;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215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中国的农业发展不仅关系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更关系着我国各方面的发展,因此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发展农业要依靠政策、科技和投入,其中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学技术。我们除了研究出各种创新型产品外,还要将其充分运用到生活生产的实际中,以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

1 新时期下乡镇农业科技推广普及方法

农业科技推广的范围要有针对性,推广的方式方法要具有广泛性,要能够适用到我国农林牧副渔各个方面。针对农民的特点,联系新时期下我国的经济发展特点,我国应采用方便且易推广、易学习的方法来促进农业科技普及。

建立优秀示范户、技术人员进村入户的推广法。在一定农业区域中,以行政村为单位,良种良法直接落实到田地,技术措施要领直接落实到个人,科技人员直接进村入户进行指导,设立科技示范户,示范户做好榜样,带领周围农民进行科技学习,争取做到周围辐射户对农业新科技都能够进行实际操作,达到能够了解基础知识并进行运用的目的。

印发资料、广告宣传手册推广普及法 。将所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的技术方法、操作要c、技术原理等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印成简便易读的技术资料,发放到农户手中。农户们互相学习,互相探讨,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户较易掌握,并可对照操作应用,而文化基相对较弱的农户在科技人员和周围其他人的帮助下也能掌握,达到一定的农业科技普及传播作用。实践证明,农业科技推广普及活动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配套措施,非常受农户欢迎。

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班、科技讲座推广法 。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班、培训讲座,通过培训使技术人员、培训人员明确重点,掌握所推技术的基础原理与关键技术,对科技示范户、新型农民,要使其掌握主推技术的技术要点。通过面对面的传授,有利于将技术及时有效地传达,科技人员或者农户有问题也可以在现场得到有效解决。

政府出台政策、实施技术和实物配套捆绑相结合的推广普及法 。实行技物结合,利用农资实物、配方新肥料等,推广应用农业新科技和农作物优良品种。实践证明,技物结合连锁服务推广普及法,可以让农户等看科技的效果,在第一时间开展新科技、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减少群众的盲目种植,形成农业产业。

2 新时期乡镇农业科技推广方法配套应用

在了解推广方法之后,我们最终是要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曾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能够在以后的生产生活中广泛推广、充分运用,以达到发展农业的良好效果。

2.1 按照“专家团、技术员、学习户”的思路建设服务体系

政府或企业提供科技专家开展培训班或讲座,讲述理论知识,技术员亲自到田、地中指导农户学习理论知识并实践。公司为农技人员提供工作津贴与补贴,通过企业、农业技术人员双向选择的方法,提高农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设立优秀学习户、先进户,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生活补助,提高农户学习的积极性。

2.2 转变培养模式,让学生学以致用

现代农业需要实践能力强,理论基础好的农业科技复合型人才,从这个角度出发,要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组织学生投身到农业、农村锻炼实践中,与农户进行交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碰撞,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也有利于农户对理论知识的了解。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学习,让学生获得更多选择和发展空间,也让农户学到更多新的科学技术,使学生走出象牙塔,进行社会化培养 ,带来的是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农户文化基础的提高。

3 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充分运用各种条件资源,提高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能力。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力,由科技大国转变为科技强国。第一产业农业的科技应用,有利于我国经济提高,经济方式的转变。在未来,我国不仅仅要进行科技发明,更要致力于将他们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在一起,以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于忠云.新时期乡镇农业科技推广普及方法的实践与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2(0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