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服装专业8篇

时间:2023-03-24 15:12:15

服装专业

服装专业篇1

一、服装cAD的现状及其特点

服装CAD又名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是服装Computer Aided Design的缩写。是一项综合性的,集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网络通讯等计算机及其他领域知识于一体的高新技术,用于产品技术开发的工程设计。服装CAD的工作方式是利用计算机图形技术和人机交互手段,充分发挥人和计算机两方面的优势,大大提高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目前服装CAD系统专用软件包含有款式设计、结构设计、放码、排料、工艺设计等。硬件配置有三部分构成:一是工作站或微机;二是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或光笔、数字化仪、彩色扫描仪、数码相机、摄象机等;三是输出设备: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或热敏打印机,平板式或滚筒式绘图仪,大型裁床系统等。专用软件与硬件相配又构成独立的系统。

服装CAD系统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习惯上将服装CAD系统分为服装工艺CAD和服装设计CAD两部分。中国自1993年开始引入服装CAD系统,当时集中在大专院校和研究所进行,大多数研究成果体现在学术上、论文上。90年代后期在“产学研”的推动下,我国服装CAD系统较快地进入CAD产品商品化、实用化和产业化阶段。现已在多所服装高等院校对服装CAD课程展开研究与实践。

由于服装CAD技术把计算机快速、准确的特点和设计者的逻辑思维及综合能力结合起来,许多服装企业在采用了服装CAD系统后,改变了设计环境,对客户的要求或市场变化能够作出快速的反映,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因此服装CAD逐渐的被企业所接受和推广。其经济效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服装设计质量。计算机内可贮存大量款式、花型图案、面料组织、花纹图案的设计、款式和色彩的组合,其修改调用快,彩色画面的输入输出方便,大大丰富了设计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质量比传统方式大大提高。其高超的设计绘制服装式样的能力,使设计师能采用一些过去不愿意采用的较为复杂而精确的设计,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设计质量。

2,缩短服装的设计周期。传统的服装行业从服装设计到批量生产,长期停留在手工和经验的基础上,比如用传统方式设计一个款式要几小时甚至几天,而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只需要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时间可缩短二至五倍。计算机的快速反映能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缩短服装设计周期的同时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3,减少库存。由于大量款式和衣片图形可存贮在计算机内或软盘上,因此可减少甚至取消大量的效果图、衣片纸样的存放,取代纸样库房。估算成本快而准,可进行估料、购料、做生产计划,减少库存成本和不必要的浪费。

4,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可给设计者带来更大的设计空间,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激发人的创造力,增加工作弹性及人均生产力。

5,节省占地面积。由于采用电脑打板、放码、排料以及生产线吊挂系统,可节省大量的空间。

6,有助于塑造企业形象。使用服装CAD系统,体现企业重视高科技的应用,提高企业声望,给企业注入更大的技术含量。

二、服装CAD的教学优势

服装CAD系统是成衣生产中诸多设计所使用的工具,是辅助企业提高设计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工具,是企业技术含量的体现。服装专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有利于学生毕业后适应于现代企业的人才需求。运用服装CAD教学其优势总结如下:

1,服装CAD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最佳结合。服装设计首先是为了满足“穿着”这一基本的功能属性,所以在服装艺术中创意是有限度的,即使是极具创意的服装,它依然要以人体为依据。服装CAD可以帮助我们高效、精确,快捷地完成从设计到成品这一过程。服装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服装CAD是艺术和技术结合的最佳领域。

2,通过服装CAD的教学实验运用与研究,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由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式学习的模式,直观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自我鉴别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以较强的实力参与市场的竞争。

3,由于服装CAD诸多的优越性以及在市场的大力推广,服装CAD在企业的使用率逐年呈上升趋势,服装行业对既懂得传统样板工艺,又掌握服装CAD技术的高等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大,这就形成了服装CAD专业人才更大的缺口,院校为社会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需求形成了良好的供需关系。

4,开展服装CAD的教学给服装专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专业教学的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更加强了院校教职工对服装CAD的科研进程,从而为企业培养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对于服装行业来说,在高科技的支持下,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反过来就有实力支持新技术,加速服装专业教育的进步,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和生机。使“产学研”的生物链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三、服装CAD教育的前景展望

服装CAD适应于当前快节奏市场及现代企业多款式少批量的生产模式,很多没有应用服装CAD的企业已强烈地意识到引进服装CAD软件的必要性。可见服装CAD的推广和发展的速度之快。在我国二维服装CAD技术基本成熟的基础上,随着计算机领域多媒体、动画、虚拟环境、网络等技术的发展,正在沿着从二维到三维、静态到动态、近地到远程、简单工具到启发学习、智能、开放,标准和集成化的方向迈进,其前景是令人振奋的。

服装专业篇2

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要求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毕业生必须以具备过硬的皮革服装款式设计、皮革服装纸样设计、皮革服装工艺制作和皮革服装工程管理为特色,在掌握皮革服装款式、设计、工艺、管理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所学的皮革服装专业知识和技能,及时分析工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并准确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相关的技术问题。

1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

专业知识熟悉我国皮革服装行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掌握皮革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系统、扎实的皮革服装款式设计、皮革服装制板、皮革服装工艺、皮革服装管理能力和技能。(1)服装历史知识:主要包括不同朝代、不同国家的服装文化历史,掌握服装的流行规律,拓展学生设计思维和服装设计灵感。(2)电脑服装设计知识:主要包括皮革服装效果图、皮革服装面料设计、皮革服装图案设计、着装、款式图、皮革服装饰物设计,皮革服装CAD纸样设计与推板等。(3)皮革服装设计知识:主要包括皮革服装设计基本原理、皮革服装设计法则、皮革女装设计、皮革男装设计、皮革童装设计等知识。(4)皮革服装制板知识:主要包括皮革服装制板基本原理、不同品种皮革下装、女装、男装款式样板设计与工艺样板制作。(5)皮革服装工艺知识:主要包括皮革服装基础工艺、皮革裙装、皮革裤装、皮革女装、皮革男装等皮革服装品种的工艺设计流程与工艺制作要求知识。(6)皮革服装工程管理知识:主要包括皮革服装产品开发、裁剪车间、缝制车间、整烫车间等管理与运作的相关知识。(7)皮革服装材料知识:主要包括纤维、纱线、面料等方面的性能测试,皮革服装材料的识别、皮革服装材料的选用等知识。(8)服装专业英语知识:主要包括面料的选择、设计与纸样、服装、品质检验、服装市场营销等相关的专业英语知识。

2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

专业能力掌握服装设计与工程的系统理论和技能,能熟练使用服装设计与工程的专业知识解决皮革服装企业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备分析、把握皮革服装服装流行趋势的能力,并进行新产品开发;能够根据皮革服装效果图、款式图、订单准确地制定出皮革服装纸样、皮革服装工艺文件、皮革服装流程,具有较强的专业创造能力。(1)皮革服装设计与开发能力:能够根据皮革服装流行趋势、客户需求,按照服装设计原理要求,进行不同品种皮革服装的设计,并进行相应的产品开发。(2)纸样设计与修正能力:能够根据款式图、设计稿、订单,采取不同的纸样设计方法,设计制作出工业化皮革服装纸样。(3)皮革服装制作与工艺文件编写能力:能够根据客户要求,采取现代化的皮革服装手段,制作出皮革服装成品,并能编写工艺文件资料。(4)皮革服装工程管理能力:能够根据皮革服装企业的运作要求,对皮革服装流水线、车间布局、生产作业计划采取相应的服装管理方式,提高生产效率。(5)皮革服装材料鉴别与性能测试能力:能够对不同品种的皮革服装面料原料成分进行鉴别,采取相应的试验手段对皮革服装材料性能进行测试。(6)皮革服装产品策划与营销能力:根据客户需求,从市场策略、价格定位、销售渠道、促销手段等方面制定出相应的品牌策划化。

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岗位分析及课程设置

1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岗位分析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培养的学生主要是面对皮革服装行业,因此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在制定培养目标之前,必须先了解皮革服装行业需要哪些服装专业技术人才人员岗位,这些专业技术人员主要分布在皮革服装行业哪些工作领域,这些专业技术人员有哪些初始岗位和发展岗位,只有这样,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时才能真正与皮革服装行业紧密结合。

2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专业课程设置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采用“岗位驱动、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遵循规范、引领、实用的原则,用先进的教育课程开发理念和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以专业所对应的服装工作领域为基础,以学生就业岗位能力为依据构建课程;以职业目标为依据确定学习目标;以职业标准、工作规范为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为依据组合序化学习类容;以工作情境为参照,设计教学环境。体现了“岗位驱动、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从形式到内容无不与工作领域紧密联系,使每一教学换机无不与服装职业环环相扣。

3专业核心能力及支撑

服装专业篇3

【关键词】服装专业 重构 体系 质量

随着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中国服装教育也从无到有,经历了30余年的发展历程。在这30余年中,服装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也从最初的高校专业设置,发展到当今专业的高校类服装学院。随着服装产业的具体细化,服装教学体系的设置也越来越细化和多样化,在当今服装企业与学校合作越来越频繁的状况下,如何在企业需求、就业导向下培养出优秀的服装人才,合理设置重构服装专业教学体系,这就成为服装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国内外服装课程体系差异

国外服装教学体系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十分注重对学生技能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一些学校从学生入学起就把实践课程贯穿始末,其教育目的明确,使学生掌握服装各种基本技能,获得各种与时尚活动有关的设计与技术相关知识。按行业需求来配置专业教育,把服装教育按照就业导向细化,即使是设计和艺术院校也很注重教学与企业需求保持紧密关系;很多时候,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结合,企业导师为学生评分,优胜劣汰依据市场规则。

我国服装行业相对国际服装行业起步晚,需要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制度及技术,而我国的服装教育体系也需要随着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而改革。这种教学体系的改革,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随着服装行业的发展,配合就业导向,不断地更新完善,有目的地培养不同种类的服装人才。现在中国服装教育缺乏科学性、灵活性,甚至于有些课程已经不适于当代服装的发展趋势,应该升级或者更换。

二、重构服装专业课程体系必要性

1.中国服装专业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中国服装行业蓬勃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加之国际化服装品牌的大量涌入,中国的服装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服装市场与服装企业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机遇,在这种状况下,企业对服装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服装毕业生除了掌握服装基本知识外,还应该适应最新的企业需求。很多服装企业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甚至不接收应届毕业生,或者对于服装科班毕业生持怀疑审视态度,很多企业在招收新员工后进行二次培训,这也表现出当代中国服装教学体系的弱点与不足。

2.重构课程体系使专业良性发展

根据中国特色的服装市场需求,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出符合中国服装企业需求的服装人才,重构服装专业课程,成为摆在服装教育工作者面前值得深思及研究的课题。有些高校服装课程设置甚至执行了十年不变的教学计划,学生想接触行业新知识,则需要另付学费到一些培训机构。重构服装课程体系,对于提升服装高等教育层次、加快服装教学体系改革、解决学生就业与服装企业需求,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也是服装高等教育得以继续发展前行的必行之路。

3.节约毕业生和企业的时间与金钱

在中国服装企业面临国际服装品牌挑战的今天,学习国际服装品牌的优秀管理经验策略,纳入优秀服装人才,才能使企业良性发展。对于中国服装高校一贯培养设计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各部门需求。新纳入的服装毕业生,企业还需要对其作很多服装课程甚至零基础培训。这是对企业资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也是服装高校教学体系设置的缺失。重构服装专业课程,使服装毕业生与企业进行“零对接”,使在校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节约学生及企业的时间与金钱、人力与物力,是其社会效益所在。

三、重构服装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

1.制定新的培养方向

对服装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进行探讨和研究,通过分析国外服装设计教育的优势,针对国内服装教育现状,进行借鉴应用,根据当代服装企业的需求,对服装课程设置提出不同方向,课程设置依据培养方向有所偏重,强调教学形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引入新的课程及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企业考察、校企合作、结合地域特色培养特色人才等方法,从而使服装高等院校在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方面进一步改进完善,让学生具备独立解决问题、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2.创新教学大纲的制定

根据不同培养目标制定出不同的教学大纲,分析基本服装课程设置的意义和目的,把已经不符合当代服装企业需要的课程进行整改,目前的服装专业多生存于专业的美术院校之中,国内专业的服装学院还少之又少,这就使得服装专业学生重视绘画类设计类课程成为历史遗留问题,而忽略了服装专业本身特点,服装产业的人员构设,即为服装课程的参考依据,服装课程的设置也应该依据专业方向,有主次地进行取舍。

3.强化特色专业训练

引进新的专业课程,对于企业紧缺的行业人才,增设专业性的课程,从教师引入学习开始,带领学生进行专业训练。借鉴国外教学模式及方法,开发学生综合能力、适应能力,用“启发式教学”代替“填鸭式教学”,融会贯通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4.依据企业需求制定课程标准

以市场需求作为学生作业评判标准,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关注市场,对于千变万化的服装市场,一成不变的课件,作业必然不能使学生了解行业现状,在服装课程设置中,作业要求紧密联系市场需求、客户需要,学院派的设计风格在今后的市场中价值不大。而大众需要的、市场流行的才应该作为评判标准。摒弃旧的评分制度,在课程中加入市场分析调研。并为学生与市场建立多种联系,使学生作业直接实现市场价值,才能实现真正的教学创新。

服装专业篇4

课程服装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人文等各方面的直观体现,也反映出人们的审美和精神风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在我国与世界逐渐接轨的过程中,世界范围的各种文化也慢慢渗入我国,尤其是服装设计这一新兴的文化迅速受到我国人们的关注和青睐,因此产生了服装设计这一课程。服装设计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学习服装设计专业知识的理论基础,是掌握专业知识的必要前提。服装设计课程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且服装设计的知识涉及面较广,由于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使得我国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较弱,所以,服装设计课程的这些特点成为服装设计课程中老师教学的最大的难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采取新的合理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更高效地提高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

2.服装设计教学中的问题

虽然目前各种层次的服装设计专业教育在全国各地都不断的建立起来,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也在逐渐走上相关的工作岗位,促进了我国的服装设计行业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毕业生的社会信息不断反馈回来,显示我国的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方面的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服装设计专业教育只重视艺术而忽视了技术,只重视纸面效果却忽略了服装设计的内涵本质等。目前存在很多院校在服装设计专业成立初期的教学是聘请一些绘画艺术的美术专业老师来担任服装设计教学这一责任的,这种情况下,学生所接受的教学重点就放在了美术基本功和服装画的技术上,而服装设计的的本质和其中艺术与技术的内在联系却未被更多地关注到,导致学生只学到了画,在裁剪技术方面却没有学习到更多的内容,就更不要说实际操作了,这样很难使服装设计的创意得到完美的体现。进人二十一世纪以后,服装设计的教学上有了较大改观,服装的制图、剪裁、技术和缝制等方面的教学内容逐步增加,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偏重于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但是,对服装设计技术的重视并不等于抓住了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如何让服装设计中的艺术与技术融合在一起。当前的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服装的款式造型与结构设计不能充分结合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服装的结构设计课程教学的重点更多地放在普通服装上,而服装的款式造型设计和相应的结构设计分析方面的教学内容还比较欠缺。

3.服装设计教学中问题的对策

3.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服装设计观念

服装不仅仅是一种商品,它也是一种艺术,其中不仅仅包含着一定的文化素养,还表现了相当的审美水平和文明水平。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时尚元素的敏锐感受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时尚设计意识和设计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对服装内涵的理解,在学习服装结构和工艺技术方面多下功夫,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表现服装的美感,充分体现服装的功能和意义,能够用得体的穿着效果来反映穿着者的审美水平,进而使学生树立起科学合理的设计观念。

3.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服装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应该教会学生什么为美,什么为不美。只有懂得欣赏美,才能创造出美。教师应该从艺术、时尚和审美三个不同的角度人手,增强学生的对美认知能力。服装设计是一门涉及到多方面的艺术,它包括视觉方面、造型结构方面等,在表现服装的设计意义的时候,还应强调服装中的视觉效果,使设计出的服装具有较强的艺术倾向和美感。学生应该学会解读服装画中点、线、面、体的视觉语言,了解服装中各种色彩结合的艺术效果以及各种色彩的象征意义和表达效果。使学生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色彩的功能,设计出色彩效应比较艺术的服装。此外,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要多观察、细观察的好习惯,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去大自然中写生,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对美的认知。

3.3服装的造型与结构结合

进行教学服装的造型与结构的变化统一,在服装的设计中是最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主要部分。服装的结构表现在于缝制的过程,缝制是把服装设计从立体表现到平面,再把服装从平面表现到立体的一个重要过程。当学生只会设计服装的纸面效果,而不能将这种纸面的结构关系变现为或者转化为立体的服装时,设计只能算是纸上谈兵,不能算作学会设计。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能够掌握一定程度的缝制工艺,特别是对服装结构的设计、分析要有很高的水平。此外,教师对于服装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不能只停留在画纸面效果图作业上,而应该把服装造型和结构结合起来传授给学生。

4.总结

服装专业篇5

【关键词】服装设计;改革;创新;现代服装

一、服装设计教学进行改革必要性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的服装产业发展迅速,在满足本国需求的同时,我国的服装已远销海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加强创新,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加强监管力度,保证服装产业的长足发展。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服装的设计教育变得越来越难以满足服装业对于设计类人才的需求,这使得我国的服装产量虽然非常大,但是其设计水平却不够高。

这就对服装服装设计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教学过程中,只有以创新的思维来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进行改革,才能够真正培养出服装业的优秀设计人才,为我国服装行业的继续向前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一)服装教学改革是社会形式发展的趋势

服装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改革开放以来,服装产业在社会的高度重视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服装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服装设计教育培养出的专业型设计人才一直是其坚强的后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由于服装行业各类人才的努力,我国已经成为了面向世界的服装设计与生产的重要基地。

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现在的服装企业中,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就有一万三千余家,有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逐渐将服装的生产与加工基地转移到中国等西方国家。在去年中,我国仅欧美服装出口额就已经突破了200亿美元。由于不同国家国情的差异,我国不能象英美等西方国家一样把培养创意型服装设计人才作为我国服装设计教育的主要目标,而是应该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把培养我国服装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当前服装设计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要提高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对于专业理论基础与设计技术,全面挖掘不同学生的潜能,使其可以在毕业后适应服装设计行业的不同职位对人才的要求。只有在充分了解我国服装行业现状的情况下对服装设计教育进行创新性的改革,才能够让我国服装教育真正成为使得服装产业平衡发展的人才保证,让这一关系着国民经济实力的重要产业得到持续的发展。

(二)教育现状

产品的设计者不仅要考虑自身所设计产品的个性化,更要考虑自己所设计的产品在生产与销售的过程中可能面对的问题,服装的设计和消费并不是单项过程,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个双向过程。服装设计教育的这些特点决定着它与艺术教育本质上的不同。在如今的服装设计课程中,技术课程占到了将近一半。由于服装设计专业的这种特殊性,使得服装设计教育不应该仅仅考虑现有的传统教学内容,而是应该把培养出适应现代服装工业生产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为自己教学最本质的目标。然而,由于我国服装设计教育体制的不健全,使得其培养出来的人才与服装产业的存在着脱节,严重影响这方面人才的就业情况。

(三)招生现状

从沿海城市及全国各大城市研究生待遇不及高级技术工人的事实,不难看出社会对高级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可就服装业而言,在西部地区即便是简单的纯加工也较难接单,即便是接到了外单,但原材料、辅料、包装用料不能本地取料,在成本控制上不得不让商家头疼,落在一线操作工手上的利润就更是少之又少。此外,由于服装行业的季节性十分明显,导致服装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时间长,每天的工作时间常常在13、14个小时以上,例如2006年9月,杭州某服装厂就因为让员工超时加班而被罚11万多元。另外服装生产车间里由于各种缝纫设备的高速运转造成较大的噪音,各类服装材料上的粉尘也较多,相对而言行业的就业环境较差。对于服装专业这样一个以女生居多的专业来说这些因素自然使得考生们对服装专业望而止步,使其逐渐成了学生报考的冷门专业。因此,服装专业招生一度困难。

(四)就业形势

市场分工精细,专业设置泛而不精由于就业渠道不稳定,教学本着知识面越宽就业渠道就越多的原则,每一个专业开设了十来门专业课。而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对每门功课都只是略懂皮毛,造成在企业中适应时间长,同时也不能满足个体经济对熟练操作工的需求,在市场竞争中难以体现强势。此外,与名牌院校生相比,缺乏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宏伟的人生目标与进取心,在企业培养技术后力军的选择中难挑重任。与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相比,刚毕业大学生生又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她们以为自己学习了四年理应从事设计工作。不甘于担任简单的一线工作。为此,毕业后反而落得高不成低不就的两难境界――既不甘心做一线,又难有再发展的空间,往往在叹息工作环境的不理想中辗转反侧,以致最终放弃。

二、服装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工作室教学法

工作室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法有效地建立了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学到了今后就业所必须的技能,包括实践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作室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项目”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学习,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新知识,还学到了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应用所学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中学到了处理问题的方法。项目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亲自体验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善于独立思考。通过项目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及其他关键能力。

就服装设计专业而言,服装设计是一门涵盖知识量非常广泛的课程,它是理论与实践性均强的学科,而且很多理论需要在大量的实践中理解和领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主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绘画能力、设计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当然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教学中的项目设计很关键。

(二)订单式教育模式

运用订单式教育模式所谓订单就是在充分了解企业所需岗位、所需人才的基础上,与企业签订培养与就业协议,紧紧依托企业,通过“订单”教育培养服装专业人才。订单式教育最大的好处就是,一方面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教育内容到位,教育方法多样。学校根据市场需要来培养人才,学生一旦进入就业岗位,就能进入状态,其适应能力强。另一方面减少了学生的就业压力,给学生吃了“定心丸”,使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也能让学校在人才培养上避免盲目性,可以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工作

(三) 调整专业结构

自入世后,服装产业的国际化,关键在于 服装教育的国际化。中国的服装教育在教学 理念、教学方式上要与国际接轨,国际化合 作办学确为一条捷径。通过教师学生的互 访、交流、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的合 作,学习国外的先进治学经验,资源共享,以 建立“中国自己的国际服装教育体系”为根 本目标。展开为现实经济服务的具有国际化 特征的服装教育。由于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变化,服装市场在趋向规范化、细分化和多样化,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专业岗位 呈多元化及动态的特征。而每位学生都需要获得工作,并渴望找到适合或满意的工作, 这正是职业教育的目的。因此,根据各种岗 位能力的要求,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促使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

三、结语

先进的教学改革是大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科学、先进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就会出现无序、盲目、低效的教学模式甚至僵死的教学模式,就难以形成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改革局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就是整体设计,分布实施,统一认识,营造氛围,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将教育研究与办学实践有效结合起来的过程。因此,现代教育教学改革不仅应努力践行学术自由、共享管理(shared governance)、责权明晰、精英选择(meritocratic choice)、定期检测、内部密切合作等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原则,而且应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主题,不断更新教学改革思想,创新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 齐志文.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2010(2).

服装专业篇6

针对上述现象,我就不得不反思我的服装专业教学。因此,写下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1、教学内容陈旧

服装结构制图的教材由于受到时间性、灵活性、地区性的限制,目前,我校服装专业结构制图教材所采用的款式陈旧,例如书上的衬衫款式基本已经不太出现在生活中,衣长偏长,胸围放松量偏大,对学生来说,只能起到入门作用,学好基本款式后在实际操作中实用性不大。众所周知,服装业是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永远走在时尚的前列,服装的款式千变万化,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服装专业教材的编写也许永远跟不上服装行业发展的步伐,但如果以此为借口,不去主动靠近、贴合服装行业的实际生产,实践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就会使我们的学生“学无所用”,也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

服装专业的特性决定了服装专业的教师不但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服装专业制图教学还没有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中突破出来,先“弄懂”再“学会”的教学过程根深蒂固,即使师生都已经明确“实践”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但外化在教学过程中的仍然纠缠在“弄懂为什么”这一要求中,纠缠在知识和技能教学的堆积中,摆脱不了“重理论,轻实践”的固有模式。这一点也可以在教学结果中得到证明。从目前服装企业招聘的现状来看,企业对中初级制板技术人员的需求量相当大,尤其希望中初级制板技术人员进入企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实际生产。但即使是出自于服装专业的学生,其专业素质和实际能力却也不能尽如人意,特别是在打板、放码等实用性的技术方面,能适应服装企业实际生产需要的人才极少……这与我国服装专业教育着重于“纸上谈兵”的教学思路和专业教师没有专业经验、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有着直接的关系。

3、教学手段落后

传统的服装专业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授式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是课堂的主宰。例如:在服装结构制图课中,其教学方法表现为,教师依据教材中的内容利用粉笔和直尺在黑板上画一步,学生使用铅笔和三角板在笔记本上跟着画一步。这样的教学方法很费时,教学效果也比较低。因为教师画一步,学生跟一步,就存在教师画的时候学生等,学生画的时候教师等的问题,一节课下来只能画一小部分,光男西服的结构制图就需要四到五个课时才能完成。另外,教师画在黑板上的制图,由于有许多线条和标注,有些部位不容易看清楚,学生在模仿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误差。再说,服装制图是二维的,而成衣是三维的,画在黑板上的结构制图是静态的,要在黑板上演示出二维的制图向三维的成衣的转变过程是不可能的,于是学生在制图课中只是纯粹的模仿制图,换句话说,只是为了制图而制图,对制图的目的和意义是不理解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服装专业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心理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存在许多缺陷。

4、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不够稳定,与社会、产业脱离

由于受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教育,即使是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着的教育,也缺乏主动与行业、企业联合的意识和能力――缺乏以“出口”牵动“进口”,以“出口”调节“生产”的观念,缺乏主动调整自己去适应社会需要、企业需要的经验,这往往导致了服装专业教育的“闭门造车”,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专业与行业、企业的联合不够稳定,直接导致了这样一种尴尬局面,一方面服装企业招收不到需要的、足够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有些学习了三年专业技能的服装专业毕业生进入服装企业后仍然无法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

具体到服装结构制图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我们的教学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与行业、企业的实际有明显的脱节,举个例子来说,平时我们在制图教学中大都画的是1:5的小图,而实际企业中用到的都是1:1的大图,这样制小图的实际意义就打了一定的折扣,还有我们教学中进行每一种基本款式大都只停留在款式上,而之后制版排料的过程练习的少之甚少,而在企业中后面的几个过程往往是实际的应用。

总之,现今服装结构制图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比较陈旧,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较弱,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企业发展、专业发展对服装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

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服装结构制图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必须及时转变观念,树立开放型的教学理念,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革,缩小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的距离,真正促进学生实践技能、专业素质的形成。

服装专业篇7

2010年7月15~16日,由《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中国物流产品网主办,利和物流仓储(上海)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二届服装行业现代物流技术研讨会在宁波召开。本届研讨会以现代物流快速反应与成本控制为主题,围绕服装企业供应链、服装物流信息化、服装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与运营三个方面展开,以专业、务实得到了与会嘉宾和企业代表的高度评价。

服装行业具有市场需求变化快、小批量、多品种,以及季节性强、地域性消费差异大等特点,要求服装企业的物流配送必须做到及时、准确,尽量缩短交货周期,通过强大的物流网络为销售终端提供强大的铺货能力支持。因此,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与手段,强化整个供应链的一体化运作,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实现快速物流反应,已成为广大服装企业的迫切需求,而帮助服装企业解决所面临的物流问题也为相关行业企业提供了商机。

打造快速的物流反应能力

本届研讨会吸引了更多国内外服装企业的积极参与,反映出服装行业对物流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这些企业虽然在业务规模、经营特点等方面各具特色,但都希望借助改善物流管理,优化物流运作,打造快速反应的供应链,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研讨会上,全球著名的运动用品制造商阿迪达斯大中华区物流总监谢阡博士分享了他们在供应链物流方面的成功经验。她指出,服装供应链实际上是一个从工厂一品牌公司物流中心一经销商仓库门店的网络,以消费者为导向驱动整个供应网络的运行是今后中国运动服装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而在这其中,经销商的市场预测能力和仓储运作水平至关重要。阿迪达斯一直将物流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完全自营物流配送中心的同时,近年来致力于帮助经销商提高物流运作水平,以提升整体供应链的价值,为迎接行业下一波的深度发展铺路搭桥。该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首先帮助经销商进行仓库重新布局,实现仓库运作标准化,以减少占地面积,提高物流作业的连贯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加强库存管理,通过对库存的有效分析提高实时库存准确度及出货效率;随后进行配送网络优化,实现物流与零售运营流程一体化等。

而快速成长的国内服装企业也纷纷意识到物流的重要性,通过实施信息系统、建设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以快速、准确的配送支持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其中以美特斯邦威、森马等品牌企业为典型代表。

据森马服饰物流技术总监张振林介绍,森马将物流定位为企业经营的核心之一,提出了“供应链物流”的理念,把物流与供应链相结合,建设快速反应的供应链体系,借助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手段解决物流瓶颈。森马集团上海物流配送中心于2009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主要服务于长江以北约2000家门店的订货与配送需要。该配送中心集仓储、拣选、配送为一体,采用了自动化仓储技术、全息扫描技术、动态传输技术、自动分拣技术、拆零播种技术、提总技术和快速复核技术等,平均订单反应时间3.5小时,日吞吐能力70万件,可满足5000家专卖店、每年120亿元销售额的配送需要。在谈到配送中心的建设经验时,张振林建议,服装企业应综合考虑自身的商务策略、成衣采购中心的分布、企业自身的快速反应机制,以及运输条件与资源等多方面因素。

关于服装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中国首席代表房殿军博士发表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服装物流系统规划”的演讲,国宝鼎虎集团物流技术总监谭炽权介绍了“从存储及作业效率角度看如何打造现代化服装物流中心”,受到与会者好评。

物流信息化建设是关键

正如房殿军博士指出的,物流信息化是中国服装物流的关键,服装物流的现代化要从信息化抓起。物流信息化建设也是本届研讨会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与会嘉宾和企业代表对信息系统的选择、实施,以及RFID技术的使用等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事实表明,随着中国服装业进入国际化和品牌化的竞争时代,信息化已经成为服装企业经营的基础需求。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使得原有的手工管理体系难以支撑发展;大量信息手工处理和传递造成运作效率低下,准确性差。对此,卓尚服饰(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武杰深有体会。他表示:“我们越来越明显地感到,通过信息收集和处理实现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将成为服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服装行业的信息化主要包括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客户关系管理(CRM)、仓库管理系统(WMS)等。在物流系统快速反应需求日渐凸显的今天,围绕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优化,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把目光投向了WMS的选择和应用。

上海科箭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李运辉介绍,服装物流配送中心的管理具有季节性强,产品更新快;产品品种多、包装规格杂;订单频次高、批量小;退货管理复杂等网方面特点,对WMS系统提出了相应要求,比如支持上架、拆零、补货、循环盘点、移动的交叉作业、支持越库操作等。

对于WMS的选择,百世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特助殷浩指出,软件系统应用的成功与否,正确选择是个关键的开始,基本原则可以归纳为“门当户对,合适就好”,即基于企业自身需求选择适用的产品和合作伙伴。他建议服装企业在选择WMS时尽量从企业战略、流程、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开发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比如,企业未来3~5年的发展计划,市场定位、品类规模、是否会走向国际等,这些将决定企业未来的物流战略和所需要的系统。同时,除了软件产品本身的好坏,实施能力也很重要。“通常我们会根据软件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已有的成功案例,以及在行业内的经营时间等判断其能力和资质的。”殷浩说。

对于WMS的应用,曼哈特软件中国总经理郭仁正认为,企业必须首先明确一个概念――软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在决定上系统前,企业必须搞清楚项目的目标,知道自己想要解决哪些问题,并做好自己的流程。”他说。而InFor高级咨询顾问蒙康毅则围绕服装企业物流信息化与库存控制分享了他们的经验。

此外,作为物流信息化中的一项重要技术,RFID技术的应用备受关注,成为本届研讨会上的一大亮点。艾利丹尼森公司亚太区RFID业务总监余颂源、恩智浦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智能识别产品业务发展经理刘芳、摩托罗拉电子有限公司产品经理胡磊,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对RFID技术在服装行业的应用做了技术层而和实践层面的讲解。对于服装企业普遍关心的成本和实施问题,刘芳指出,从决策者角度来讲,评估一项新技术的应用要从企业运营的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比如初期投入和运营过程中的投资回报率等。余颂源认为,对于服装企业而言,在引入RFID技术之前,最好是找到一个有可能借助RFID得到改

善的环节先进行试点,从中获得投入与回报的数据进行评估。胡磊则建议服装企业除了明确行业和企业自身的需求外,一个清晰、顺畅的流程是确保企业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

第三方物流最后的高地

“服装物流是物流行业的最后一块高地。”对于目前国内的服装物流现状,殷浩一语中的。有数据表明,2009年中国成衣零售市场规模为3050亿美元,到2014年仍将保持21%的年复合增长率。随着服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和日趋成熟,服装物流作为一项专业的物流服务领域,备受业界关注。

身为利丰集团旗下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2004年以后,利和物流(IDS)在内地成功将核心业务转移到服装物流,并拥有耐兜、阿迪达斯、彪马等一批核心客户。利和物流中国总经理耿强指出,目前国内从事服装物流的公司大体可分为外资、民营、国有三股力量,而从行业集中度来看,任何一家公司都占不到2%,市场非常分散。“这也就意味着对于任何公司来说都有很大机会。”

虽然很多服装企业选择自建物流配送中心,但这并不影响服装物流外包的市场规模。谢阡表示,从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来看,服装物流选择外包的机会会更多。据了解,目前阿迪达斯在中国的经销商有50家左右的仓库,这些配送网络之间有很大的优化空间。“如何让客户和潜在的客户愿意与你分享他们的战略和数据,这无疑对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对行业的理解和运营能力提出了要求。”谢阡说。

上海虹迪物流配送有限公司总裁张鹏飞认为,服装企业在选择物流外包时,要把握好服务水平与物流成本的平衡点。目前在服装企业物流成本中,最大的一块是库存保有成本,大约占60‰其次分别为物流运作成本25%、物流相关管理成本10%、缺货损失成本5%。南于服装产品的实效性很强,生命周期短,一旦过了季节或者流行期,销售立即转弱,因此在服装行业提升整体质量体系水平变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第三方物流公司必须具备符合服装配送需要的物流网络与IT系统,以及专业团队。

德利得物流总公司运营总监恽绵认为,服装物流最难的是最后一公里配送,即保证全国上千家门店同时上货。在这方面,第三方物流公司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专业优势和责任优势。据了解,在服装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运输的不稳定性已成为影响门店销售的一大因素。而服装行业具有非常强的季节变化,对小批量多批次的物流快速响应能力要求非常高。针对这样的市场特点,不少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已经做出了反应。如,2009年2月,天地华宇正式推出“定日达”全国公路定日快运服务,为那些对供应链的可计划性需求非常强、对时间比较敏感、对货物安全稳定性要求高的行业客户提供服务。天地华宇网络运营副总裁王拥军指出,目前国内服装产品从设计到上市一般需要6个月左右,其中运输虽然只占到半个月,但可控性较差,而“定日达”产品的推出考虑的就是如何在运输阶段帮助客户确保稳定准确的送达时间。据悉,经过一年的发展,“定日达”快运递送网络已经拓展至全国26个主要城市,拥有246条线路和800个运营网点,辐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经济活跃地区,准点率达99%。

服装专业篇8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

综观目前服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设计类人才,这类人才主要具有创新意识、灵活的思想,能将技术与艺术融合为一体,并且在实践中能为企业不断注入新的产品;另一方面是技术性人才,这类人才是企业中的骨干力量,是实现把设计转化为产品的技术人才。而目前高校服装专业培养出的服装专业人才与服装行业市场所需求的人才出现较大差距。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较差,实践操作能力不成熟,不能适应服装行业对服装人才的要求。高校服装专业必须以战略的眼光瞄准服装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来进行服装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

一、强化实践教学模式,形成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服装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与实践必须紧密联系。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中提炼理论,离开实践的理论只能是纸上谈兵。首先从培养目标上入手,调整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大纲,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以及在实际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社会能力。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环节以点、线、面的方式贯穿于理论教学的全过程,理论与实践之间应保持相对的结构平衡,增加实践教学所占的课时比重,协调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比例,达到总体课程平衡。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之间知识结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对实践教材内容的修订

原有实践教材内容滞后,甚至有的实践教材用的虽然是新版本,但内容上却是“换汤不换药”。对此,对原有实践教材进行增删修订,删除内容老化、结构不合理的专业实践知识,增加新的、合理的专业实践知识,编写出新的实践教材。使其具有新的实践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和新的专业实践知识结构,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

打破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中采用“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采取以下实践教学方法。

1.理论性与示范性互补的教学方法

将枯燥的专业理论与具体的专业技能实践操作相结合,互为补充,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教学中要先引导学生多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开拓学生思维的发展,把已学理论知识灵活应用,然后进行示范性实践操作的讲授,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层次的具体实践指导。这种理论性与示范性相结合的互补式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

2.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中,把传统实践教学与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能加深学生对实践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实践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幻灯、图片、投影、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适当缩短实践教学时间,扩大信息量,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实践练习。3.开展课题研究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不是从外部给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技能,而是指导学生围绕课题,把所学知识技能综合、融化,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研究的内容应结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情况,对某一环节进行调查、研究、实验,应用所学知识、实践技能、构思制作出“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4.实施项目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方法是在杜威的“做中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和学的模式,是师生为了共同完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而进行的完整的“项目”工作方案实施的教学活动,用于学习特定的教学内容。它通过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的全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及其他关键能力。这一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实用技能,强调知识创新,有效地建立了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充分展示了现代服装专业“以能力为本”的价值方向。

5.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展分层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指导法是指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在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和统一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对每个学生的深层了解,将学生按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接受能力、现有掌握程度等原则分为几个档次和若干个学习小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实践、分层作业;教师进行分层指导、分层检测和评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实践内容、不同的实践教学手段,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的收获和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分层教学的设置应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兴趣为依据,要因材施教。

四、企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校企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的主要体现之一。通常可分为预实习、基础实习和专业实习。预实习和基础实习是企业实习的第一阶段,以了解企业工作环境;第二阶段是专业实习,以服装生产基本技能为主,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社会能力。

五、重视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

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以实践操作考核为主,在操作考核的基础上总结理论知识,这个过程也是由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理论概述能力。能客观地反映和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是检验实践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实践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它能督促学生加强实践的学习,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应给予充分重视。考核进程中应注意,考核的选题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出具有典型性、综合性、代表性的问题,作为考核内容。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