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创意设计教学论文8篇

时间:2023-03-25 10:44:02

创意设计教学论文

创意设计教学论文篇1

海报设计在设计实践工作中占有着重大的比例,在学习海报课程时,学会创意海报的设计方法是这门课程的根本所在。创意海报设计课主要是着重在图形创意上,通过对海报主题的思维发散借以图形通过海报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开设创意海报课程之前,学生们已经在此之前完了三大构成、平面设计和Photoshop的基础课程。虽然学生们在前两个学年已经完成了基础课程的学习,但由于缺乏设计实践和设计方法,还无法将所学的内容全部融合在一起。创意海报课是大三第一学期的专业课,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创意、表达的设计能力。

2课题要求及教学构思

课程一共48学时,每周8学时,以4个学时为一个单位,8学时完成一个主题,一共6个主题。课题的设置由浅入深,逐层地递进,目的在于解决设计的方法。海报的主题都是来源于当前的专业竞赛。为了减少学生学习的压力,在课程开始前并没有直接向他们说明。而是提取比赛的主题要求,结合当前课程的内容,将设计表现的语言限制在某一区域内。在完成了基础授课的同时,还产生了一大批可用以参赛的优秀海报创意作品。在前几次的动手课程中,以组的形式进行两人为一个单位,讲授和制作指导在4个学时中完成,在下个4学时中进行点评。点评的形式以答辩的方式进行,由同代此门课程的老师组成答辩组委会,两名学生进行演讲,阐述自己设计的理念,并在其中贯穿同学提问的环节。通过不同的信息反馈,能够使学生们更快地意识到问题所在,老师针对不同的问题给予相应地解决的方案。在课堂操作时要注意对学生的作品优秀的部分要给予肯定与鼓励,对于欠缺的部分,给予改进的意见。在点评的过程中,针对同学们所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集中进行讲解。有针对性的授课方式能够加快知识接收的程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第三次课程开始,以个人为单位。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递进,深入地对一个事物进行观察和挖掘。教授学生进行创意的方法,针对其中的几种方法进行专项训练,引导学生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思维上和设计手法上提升设计的能力。

3课程安排

创意海报课程的重点是要教会学生们进行海报创意的方法,教会学生们用设计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用设计的语言表达观点。课程以设计竞赛的项目为引导,将创意的方法融入项目中去。为了避免学生出现盲从的现象,课程以创意方法作为子单位的划分,预先设定好设计主题和创意方法,培养学生们根据主题的进行设计定位,用图形的设计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实时的课程操作时,主题会跟随着每年的设计竞赛进行调整,将教学与设计实践紧密相连,实现多重并重的发展。具体课程安排如下:

(1)拼贴海报:使用报纸和杂志根据主题进行海报创意。拼贴海报是海报设计课的第一个主题作业,两人为一组,利用报纸和杂志将已有的色彩和图形进行图形的重组,通过新的图形语言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种以组为单位的合作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性,通过手工劳动使学习变得更加具有趣味,能够使学生们更快地投入到创意海报的学习中。

(2)纸材的立体海报:立体海报是近几年来流行的一种海报形式,通过立体的裁剪和材质的拼接而构成的新的一种具有空间效果感的海报形式。在制作纸材的立体海报时,会使用到之前所学的立体构成的知识,但重点是着重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对主题进行自我延展。在此,我们还特别鼓励同学们开创设计思维,将交互的方式融入海报中,创作出更多新颖型的海报形式。

(3)分解与重组:分解与重组是平面构成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此我们将它应用到海报的创意设计中。要求学生选取自己的任何一个旧物件,将其进行分解,将分解后的物件以新的组合和排列的方式构建出新的图形语言。并且所构建出的新的图形要与所拆解的物件相关联,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图形的表达是这个主题的设计重点,难点是如何确定主题,如何寻找到和物件相关联的主题的表达,并且通过图形的创意能够将其连接贯穿起来。

(4)文字海报:为自己的家乡设计一张家乡的宣传海报。以家乡的汉字为基础,通过创意字体的设计或文字编排的方式根据家乡的特色设计出一张家乡的宣传海报。在进行课程操作时,需要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信息的收集。家乡限定在市级,根据对家乡的印象和记忆,通过文字海报设计的方式表达出对家乡的情感。

(5)高级合成:加强Photoshop的实践能力。在大一的学习课程中,学生们掌握了Photoshop的基本操作。但还没有充分地把Photoshop当成是操作工具,对于Photoshop中的工具和功能的搭配还不是十分地熟悉。通过高级合成的专项训练,让同学们充分地智能对象、填充、图层样式、混合模式的使用,并且能够通过这些工具和命令的搭配增加自己的思维创造出具有创意性的海报作品。

(6)自主设计。结合当前的设计竞赛,根据竞赛的主题内容,选择以上任意一种表现方式或者其他的表现方式,创作一张主题海报。在最后的课程中,通过自主设计的方式检验学生们对创意海报设计课程的学习成果。在课程的最后,根据学生们的设计作品进行总结。在课程的实践中,可以看到很多同学已经充分地掌握了上述的几种创意的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将多种设计方法进行融合,甚至还有些同学自创出了独特而新颖的创意海报。

4课程评价

本次创意海报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是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展开的,以手工操作为切入点逐层递进,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索。本次教学实践最后环节是举办教学成果汇报展,课题组同时进行展览现场集体评分。由此产生了100多张优秀的创意海报,并推选至海报创意竞赛。通过成果的展出,作品的发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表明创意海报课程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创意海报教学评议表也可以看出,学生对该课程总体反映很好。课程的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5结语

创意设计教学论文篇2

图形能够将设计思想通过一定的形态展现在人们面前,并将设计造型转变为传达信息的载体。图形创意是将所要表达的主题进行思考分析,搜集和处理相关素材,把信息内容用一种创新性的视觉符号表现出来的创作。现代平面广告是以图形、文字、色彩等为载体向人们传递信息的。在这几个要素中,图形是视觉信息表达中的重要元素,它也是最能吸引人们注意的,直观性很强,并且具有生动性,能够有效地传达出信息内容。好的图形创意能让现代平面广告变得更加出色。现代平面广告应该用富有创意的图形进行表现,不需要用过多的文字注解来表达。

二、图形创意的表现形式

(一)同构图形。同构是将存在某些关联或具有相似特点的若干个元素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完成一个新形象。这个形象并不是追求对人们生活中事物的还原,而是注重在创意上的合理巧妙。同构图形包括了形义、形式、异质的同构。

(二)异变图形。异变是将图形变异的组合,其重点就在于“异”字。人猿进化成现在的人,其过程也是一种异变。异变图形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循序性。

(三)置换图形。置换图形是将事物的其中一部分替换,且保留事物整体结构和基本特征,从而所得到的新图形。它是移花接木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图形。

(四)异影图形。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光照情况下会产生不一样的光影效果,影子就是这一光影现象。异影图形是对物象的影子进行处理,给人们一种全新的视觉形象。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也会常利用异影图形来表达广告的主题。

(五)正负图形。正负图形的表现形式其实就是将图与底进行转换,整个图形中的正形和负形是相互依存的,且在特定的环境中互相借用,增添了现代平面广告的趣味性。图形创意的表现形式还有很多。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广告的要求作为出发点,利用想象或联想的方式,找到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然后进行筛选,确定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再将选定的对象重新设计,最后为广告创造出新的图形。

三、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图形创意的设计要求

学生在对广告进行图形创意时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第一,准确传达信息。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图形创意要根据实际情况准确地表达出广告的信息内容,并巧妙地将广告诉求、产品、图形相结合。第二,简单明了。图形创意要抓住广告所要传达的重点信息,突出广告的诉求点,将广告诉求直观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而不是毫无头绪地罗列所有信息,让人们找不到广告的重点。第三,针对诉求对象。学生要了解广告的诉求对象,抓住广告诉求对象的特点,才能更好地达到广告的目的。第四,新颖独特。在人们的生活中广告众多,现代平面广告要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就需要创意独特、醒目的图形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关注。第五,延展空间。图形创意在现代平面广告中具备延展的空间,引发人们的联想,从而更好地传递广告信息。第六,富有艺术效果。图形创意在现代平面广告中要简单明了地表现出广告诉求点,但并不意味着其图形表现过于直白,而是应该用它的最佳表现效果来吸引人们。

四、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图形创意的创作过程

学生在理解了图形创意的相关知识后,还要学会如何将它运用到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仔细研究广告需要设计的任务。在对任务分析理解后,教师要求学生按照广告的目标和相关要求来确定此次平面广告中要运用的图形主题;然后收集与之有关的素材,在收集阶段对素材的形式并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它可以是抽象的素材,也可以是具象的素材,或者其他类型的素材;当素材收集好后,学生不需要对素材内容全部吸收,而是要对已有的素材进行筛选;确定素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筛选出来的素材与平面广告的设计任务对比,结合图形创意的表现形式等知识点进行改造,重新组织得到一个新的图形,并将它置于现代平面广告版面中合适的位置;待现代平面广告的设计完成之后,最终借助相应的媒介将视觉形象展现出来,并且向大众传播。

五、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图形创意的作用

创意设计教学论文篇3

1.量的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仅凭天马行空的想象无法产生具有美感的创作。因此,在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鼓励学生多到大自然中,认真观察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的纹路、肌理,可以动手描绘瞬间画面,亦可以用影像的方式记录所观所悟;其次是让学生充分参与真实的社会活动,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参与社会活动,提炼社会精华元素,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人性化的目光寻找设计灵感,创作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好的设计作品。

2.质的飞跃

在全方位的量的积累下,学生掌握了大量的素材,为设计准备了充足的信息来源。在具体的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环节可设置一系列图形创意头脑风暴,可以任由学生选择一个人物对象,根据目标对象的肤色、性格特征和喜好颜色种类设置1至3个图形创意,视觉形象表现为二维平面和多维的立体空间形象,材料可以多样化、多元化。而后进行直观的“面面相贴”的环节,具体可依目标受众所希望的视觉效果进行适当调整,既可以达到素材的量的积累和再度整合,又可达到质的提升——物象质感的适当利用。

二、图形创意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与热情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训练中,学生已经充分掌握了大量的素材和资料,这对于实物的装饰美化起到了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精于形式

图形创意课程属于基础课程,是在大学一年级设置的。在此过程中,学生观察事物的方式和绘制事物的表现手法过多地停留在写实上,所以在图形创意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真实事物、情境式教学和欣赏大师的画作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如中国历代服饰图案的赏析解读。在课堂的设置上,亦可设置一系列“角色扮演”和“几何形图案真人秀”的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如,选取具有强烈地域特征的世界各民族的服饰进行戏剧演出。在此环节,学生可以混搭进行设置,以培养动手能力。再者,“几何图形真人秀”是希望学生选取基础元素进行画面造型设计,第一种方法是直接在彩色卡纸上利用剪影手法创作出几何形体圆、三角、圆柱、圆锥、长方形等,运用在真人模特上;第二种方法是将几何形体做大小区分,并饰以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模型制作完毕之后可以直接粘贴在真人模特上。学生统一创意设计完毕之后,可以举办一个时装秀,既达到了设计创意的目的,又可以令学生满怀热情地体验设计所带来的喜悦和动感。总之,无论是简单的图案,还是复杂的图案,学生都应该从外在的形式上体会不同图案所带给受众的适宜度,简而言之,在不断实践中体会美与丑,大大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重在细节

服装设计最基本的需求是满足人的安全需要,如遮丑、保暖、驱寒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服装设计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已经大大提高了。如,它是一个人身份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水平的直观呈现。细节决定成败,如果说服装结构是服装的骨架,那么细节则是服装的眼睛,是服装带给受众的灵魂。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有学生认为“越复杂就是越精细”“线条越细腻就是越精细”,陷入表面的追求细节。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针对此类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欣赏国内外知名时装大师的作品,甚至可以直接到时装会现场感受、与设计师面对面交流沟通。

三、图形创意课程有利于加强服装设计教学的实践意义

图案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服装也是生活的表达。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发自内心对生活的需要,最终化为外在的服装。

1.人衣合一

气质不仅是对一人的评价,更是人借助外物所呈现的内在精神面貌的反映。在现代社会里,出现了一系列服装插画、图案混搭的题材,人们对此褒贬不一。图形创意设计在服装设计气质的表现中,反映的是一种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生活的关注、对于生活方式的体现。无论服装图案创意的色彩、造型的设计多么奇特、个性化,都必须符合“人衣合一”的主旨,否则设计出来的服饰难免不伦不类。因此,教师应不断地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不仅要加大专业技能的训练,而且要了解国际上最新的时尚资讯,与时代同步,大大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总之,为了提高全民的艺术修养素质,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发现美、创作美、实现美的能力,最基本的点就是适度、适合。

2.出奇夺目

当今,社会大众的消费心理趋向“独一无二”,服装的流行趋势也一度是“物以稀为贵”。但人都是四肢两目之人,服装的造型设计再另类,也得符合人体结构,故出奇制胜的图形创意与人体的巧妙结合往往更易打动人心。如,将简单大方的夏装设计为无头图案,再与真人头相结合,在带给受众趣味的同时,还可以彰显设计的人性化。总而言之,好的设计一定是由心出发、以人为本的设计,好的服装设计更是与人同步、与心同步的设计。

四、结语

创意设计教学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创业教育;毕业设计;改革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突飞猛进。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成为世界第一。然而,在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下,毕业设计形式比较单一,毕业论文仍是最普遍的毕业设计形式,毕业设计不仅能综合检测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效果和水平,也是对已有的教学环节的扩展和深化,更是检验和发挥学生创造性、开展创新活动的试金石,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但毕业论文的规范形式均为单一的学术论文,其考核片面注重学术性而忽略实践性、应用性,不但强化了教学脱离实际的倾向,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不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创业教育的理念。在这种情况下引入创业教育理念,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改革,将创业计划书、营销方案等综合实践成果纳入毕业论文的范畴,有助于改善这种单一的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业素质,也更符合创业教育的发展。在创业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引入创业教育理念到毕业设计中显得意义重大,可实现创业教育理念指导下毕业设计形式的多样化改革。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发展

当代是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以信息为载体,知识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随之而来的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创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和高校的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从广义上来说,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对于大学教育而言,所谓创业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必备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等基本素质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就是高校在培养创业型人才中对创业教育信念、价值及活动准则所持的一种认识。1989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这一概念。与此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开展了“提高青少年创业能力的教育联合革新项目”,中国、日本等九个国家参加了这一项目。我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业教育”项目的成员国,早在1991年就在基础教育阶段试点创业教育,由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牵头组织了六省市布点研究和实验,极大的加速了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尤其近几年各个高校都大兴创业教育,很多创业教育思想与理念得了到广泛传播与深入。

二、创业教育理念对毕业设计多样化改革提出新的要求

1.创业教育理念发展日趋成熟,传统意义的毕业设计形式已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

2002年,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教育部确定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黑龙江大学和南京经济学院等九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学校。目前,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种教育理念。创业教育拥有了很广阔的发展土壤,其发展规模与空间相当广阔,与此同时,很多创业教育理念发展也日趋成熟。毕业设计作为大学教育期间一个重要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关键环节,传统意义上的毕业论文作为毕业设计的主要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创业教育的需求。市场经济和社会竞争发展的多样性,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好的专业背景,而且还要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如较强的创新能力、强烈的市场意识、较好的外语应用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等,这其中又以创新精神为重点,社会需要的是以创新精神为主的复合型人才。基于此,毕业设计的内容与形式都应该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采取多样化与多元素的毕业设计形式以满足创业教育理念的需求,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2.创业教育理念下,毕业设计形式应与专业特点相结合

不同的专业具有其独特的专业特点,在毕业设计的形式上也应该具有其专业特性,实现毕业设计形式与专业理论的有效接轨。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由于市场营销专业属于管理类学科,所以目前很多院校都将这个专业的毕业设计确定为单一的毕业论文的形式,缺乏新意。在毕业设计中,如果全部采用毕业论文的形式,一是限制了学生的选题范围,二是很难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形式单一难免缺乏创新性和主动性,已不能适应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采取单一制的毕业论文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设计形式很明显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专业特性,市场营销作为一个社会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其对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要求更加迫切。在创业教育理念下,要对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形式进行改革,实现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形式的多样化,如市场调研、营销策划案、商业计划书、促销方案、stp策略应用等形式,突破单一制的论文形式,以实现毕业设计与专业特点的结合,这也完全符合创业教育理念的需求。毕业设计应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采用不同的设计形式,在创业教育理念下实现因“业”制宜。

3.创业教育理念下毕业设计形式应具备新的评价标准和制度保障

创业教育理念下,要求毕业设计形式必须多样化并附之新的评价标准与制度,以有效实现对其的监督和支持保障作用。任何新的毕业设计形式的出现都应该拥有完善的评价标准予以评判与监督,确保毕业设计过程中立题规范、审题严格、选题不重复、评价公平。对毕业设计全过程实施质量监控。实行层级领导负责制,对选题、过程管理、成果评阅、答辩评价、资料存档等环节的工作程序、时间安排、质量评价、分工负责等都提出了明确规定和实施细则。同时,新的制度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传统的毕业论文形式,多数导师对毕业生的指导仅仅局限于书面文字的形式,很少有实践操作性的指导,究其原因一是观念上的因素,二是制度保障体系没有跟上。在创业教育理念下,不仅要更新传统的毕业设计理念与形式,也需要很多新的制度保障体系予以支持。

三、创业教育理念下毕业设计多样化改革的思考

1.深化创业教育理念,较好的实现创业教育理念与毕业设计的衔接

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指出: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质量不高,抄袭剽窃现象严重,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缺少新意,独创性差。高质量毕业设计的形成也需要相应理论基础作为后盾,在制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除了专业基础要求以外,还应提高创业教育理念基础的要求,有效的实现创业教育理念与毕业设计的衔接,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理念与创业意识。创业教育理念对学生毕业设计的影响是全程的,从最初的选题、开题、设计过程到最后的答辩评价。每一个环节都应加入创业教育的理念,更加全面的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设计。因此,应该深化创业教育理念,较好的实现创业教育理念与毕业设计的衔接。

2.建立“三导一体”模式的服务和管理体系

所谓“三导一体”模式就是在创业教育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以领导督导,毕业设计导师指导,班级辅导员引导为一体的,层次分明但又层层相扣的服务与管理体系。作为毕业设计改革的决策者,学院领导除了要在过程中不断深化创业教育理念以外,还应督导学生的毕业设计,不仅仅是毕业设计结束时的评价监督,更多的是过程监督,学院可以分设不同督导领导小组,针对不同的专业和毕业设计类型进行有效的督导,确保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导师的指导分为两层含义:一是对专业知识的指导,是指传统意义的毕业设计指导;另一层是创业教育的指导,包括创业教育理论和创业实践的指导。在创业教育理念下,后者的指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学生在毕业设计实践过程中遇见困难或者疑惑时,导师此时的指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具体的实际操作类型的毕业设计,导师可以提供很有效的建议和解决方案,确保学生高效、高质、完整的完成毕业设计。通过专业导师对选题的适当控制和引导,加强过程的监控和指导,使毕业论文(设计)真正达到训练目的,不会成为流于形式的鸡肋。辅导员是与毕业设计者关系最紧密的一层,他们更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辅导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创业教育理念,实现专业与创业教育理念的对接,引导学生选择更加合理的毕业设计类型,制定更加科学的毕业设计方案。领导督导、导师指导、辅导员引导,这三个层次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从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开题、设计过程到最后的水平评价进行全过程的服务与管理,而且这种服务与管理具有开放性,更能发挥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全面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3.实施对“业”施教,调整教学方式与内容

主要包涵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效结合;二是在前者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主要目的就是根据不同的专业特性采取更适合专业本身发展的毕业设计类型。创业教育的内部运行规律与一般教育的内部运行规律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创业教学理念时,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生源质量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5]对“业”施教就是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采取合适的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与创业技能,这样有助于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与水平。因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适当添加创业教育的课程,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创业教育的教学方式很多,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书本教学,还应该开展更多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自我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以及创造与创新能力等,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发挥自我创造能力,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毕业设计作为大学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实现与创业教育的融合,能够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

创意设计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创业教育;毕业设计;改革

作者简介:刘汉朝(1986-),男,安徽涡阳人,江西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陆璟(1986-),男,江西九江人,江西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江西 南昌 330013)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103-02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突飞猛进。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成为世界第一。然而,在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下,毕业设计形式比较单一,毕业论文仍是最普遍的毕业设计形式,毕业设计不仅能综合检测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效果和水平,也是对已有的教学环节的扩展和深化,更是检验和发挥学生创造性、开展创新活动的试金石,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但毕业论文的规范形式均为单一的学术论文,其考核片面注重学术性而忽略实践性、应用性,不但强化了教学脱离实际的倾向,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不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创业教育的理念。在这种情况下引入创业教育理念,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改革,将创业计划书、营销方案等综合实践成果纳入毕业论文的范畴,有助于改善这种单一的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业素质,也更符合创业教育的发展。在创业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引入创业教育理念到毕业设计中显得意义重大,可实现创业教育理念指导下毕业设计形式的多样化改革。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发展

当代是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以信息为载体,知识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随之而来的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创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和高校的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从广义上来说,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对于大学教育而言,所谓创业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必备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等基本素质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就是高校在培养创业型人才中对创业教育信念、价值及活动准则所持的一种认识。[1]1989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这一概念。与此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开展了“提高青少年创业能力的教育联合革新项目”,中国、日本等九个国家参加了这一项目。我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业教育”项目的成员国,早在1991年就在基础教育阶段试点创业教育,由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牵头组织了六省市布点研究和实验,极大的加速了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尤其近几年各个高校都大兴创业教育,很多创业教育思想与理念得了到广泛传播与深入。

二、创业教育理念对毕业设计多样化改革提出新的要求

1.创业教育理念发展日趋成熟,传统意义的毕业设计形式已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

2002年,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教育部确定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黑龙江大学和南京经济学院等九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学校。目前,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种教育理念。创业教育拥有了很广阔的发展土壤,其发展规模与空间相当广阔,与此同时,很多创业教育理念发展也日趋成熟。毕业设计作为大学教育期间一个重要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关键环节,传统意义上的毕业论文作为毕业设计的主要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创业教育的需求。市场经济和社会竞争发展的多样性,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好的专业背景,而且还要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如较强的创新能力、强烈的市场意识、较好的外语应用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等,这其中又以创新精神为重点,社会需要的是以创新精神为主的复合型人才。[2]基于此,毕业设计的内容与形式都应该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采取多样化与多元素的毕业设计形式以满足创业教育理念的需求,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2.创业教育理念下,毕业设计形式应与专业特点相结合

不同的专业具有其独特的专业特点,在毕业设计的形式上也应该具有其专业特性,实现毕业设计形式与专业理论的有效接轨。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由于市场营销专业属于管理类学科,所以目前很多院校都将这个专业的毕业设计确定为单一的毕业论文的形式,缺乏新意。在毕业设计中,如果全部采用毕业论文的形式,一是限制了学生的选题范围,二是很难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形式单一难免缺乏创新性和主动性,已不能适应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采取单一制的毕业论文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设计形式很明显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专业特性,市场营销作为一个社会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其对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要求更加迫切。在创业教育理念下,要对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形式进行改革,实现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形式的多样化,如市场调研、营销策划案、商业计划书、促销方案、STP策略应用等形式,突破单一制的论文形式,以实现毕业设计与专业特点的结合,这也完全符合创业教育理念的需求。[3]毕业设计应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采用不同的设计形式,在创业教育理念下实现因“业”制宜。

3.创业教育理念下毕业设计形式应具备新的评价标准和制度保障

创业教育理念下,要求毕业设计形式必须多样化并附之新的评价标准与制度,以有效实现对其的监督和支持保障作用。任何新的毕业设计形式的出现都应该拥有完善的评价标准予以评判与监督,确保毕业设计过程中立题规范、审题严格、选题不重复、评价公平。对毕业设计全过程实施质量监控。实行层级领导负责制,对选题、过程管理、成果评阅、答辩评价、资料存档等环节的工作程序、时间安排、质量评价、分工负责等都提出了明确规定和实施细则。同时,新的制度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传统的毕业论文形式,多数导师对毕业生的指导仅仅局限于书面文字的形式,很少有实践操作性的指导,究其原因一是观念上的因素,二是制度保障体系没有跟上。在创业教育理念下,不仅要更新传统的毕业设计理念与形式,也需要很多新的制度保障体系予以支持。

三、创业教育理念下毕业设计多样化改革的思考

1.深化创业教育理念,较好的实现创业教育理念与毕业设计的衔接

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指出: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质量不高,抄袭剽窃现象严重,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缺少新意,独创性差。高质量毕业设计的形成也需要相应理论基础作为后盾,在制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除了专业基础要求以外,还应提高创业教育理念基础的要求,有效的实现创业教育理念与毕业设计的衔接,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理念与创业意识。创业教育理念对学生毕业设计的影响是全程的,从最初的选题、开题、设计过程到最后的答辩评价。每一个环节都应加入创业教育的理念,更加全面的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设计。因此,应该深化创业教育理念,较好的实现创业教育理念与毕业设计的衔接。

2.建立“三导一体”模式的服务和管理体系

所谓“三导一体”模式就是在创业教育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以领导督导,毕业设计导师指导,班级辅导员引导为一体的,层次分明但又层层相扣的服务与管理体系。作为毕业设计改革的决策者,学院领导除了要在过程中不断深化创业教育理念以外,还应督导学生的毕业设计,不仅仅是毕业设计结束时的评价监督,更多的是过程监督,学院可以分设不同督导领导小组,针对不同的专业和毕业设计类型进行有效的督导,确保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导师的指导分为两层含义:一是对专业知识的指导,是指传统意义的毕业设计指导;另一层是创业教育的指导,包括创业教育理论和创业实践的指导。在创业教育理念下,后者的指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学生在毕业设计实践过程中遇见困难或者疑惑时,导师此时的指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具体的实际操作类型的毕业设计,导师可以提供很有效的建议和解决方案,确保学生高效、高质、完整的完成毕业设计。通过专业导师对选题的适当控制和引导,加强过程的监控和指导,使毕业论文(设计)真正达到训练目的,不会成为流于形式的鸡肋。[4]辅导员是与毕业设计者关系最紧密的一层,他们更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辅导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创业教育理念,实现专业与创业教育理念的对接,引导学生选择更加合理的毕业设计类型,制定更加科学的毕业设计方案。领导督导、导师指导、辅导员引导,这三个层次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从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开题、设计过程到最后的水平评价进行全过程的服务与管理,而且这种服务与管理具有开放性,更能发挥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全面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3.实施对“业”施教,调整教学方式与内容

主要包涵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效结合;二是在前者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主要目的就是根据不同的专业特性采取更适合专业本身发展的毕业设计类型。创业教育的内部运行规律与一般教育的内部运行规律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创业教学理念时,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生源质量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5]对“业”施教就是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采取合适的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与创业技能,这样有助于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与水平。因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适当添加创业教育的课程,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创业教育的教学方式很多,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书本教学,还应该开展更多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自我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以及创造与创新能力等,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发挥自我创造能力,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毕业设计作为大学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实现与创业教育的融合,能够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

四、结语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高校面临很多竞争,其中毕业生的质量竞争日显激烈,作为衡量毕业生质量指标之一的毕业设计更成为竞争的焦点。在创业教育理念下实现毕业设计多样化改革,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基础上,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工作的认识,加大各方面投入并做好各项保障工作,这样不仅能提高高校毕业设计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对其他高校也具有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朱先奇.创新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N].光明日报,2008-04-09.

[2]沈常宇.毕业设计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7,(2).

[3]吴玉萍.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市场营销本科毕业设计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7).

[4]黄合婷,何新荣.高校本科毕业设计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创意设计教学论文篇6

关键词 广告学 创新型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广告学作为典型的应用型学科,实验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该专业的核心课程电脑图文设计教学当中,转变过去单纯注重软件教学的模式,将广告图文设计与软件应用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对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 广告学专业电脑图文设计课程创新型实验教学的意义

1.1 提高了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广告学专业以提高应用能力为核心,以培育创业素养为重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一人才培养规格,既体现了国家对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总的要求,又符合广告行业宽边界的发展实际,适切学生就业的教育诉求。实践教学是广告学专业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相对于理论教学,这是一种更偏重于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教学,加上广告学专业本身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使得这种实践教学更接近于广告专业工作实际。在我校的广告学专业里,核心课程电脑图文设计就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验教学的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意策划和实践动手能力。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理应让每一个踏入学院的学子,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专业创新训练的气息,在接受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让我们这个有着广告学专业的学院,成为一个培养设计师、策划师的摇篮。电脑图文设计课程实验教学的创新在于兼顾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更要转变过去的生搬硬套的软件学习,将广告图文设计与软件应用更好地结合,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能力,更加提高了对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1.2 推动了广告学专业建设,适应了社会对广告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

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构建多层次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专业素养提升,参与学科竞赛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电脑图文设计创新型实验教学模式,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效果五个方面来进行创新,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和动口的综合性能力。是广告学专业教学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对学生的软件掌握能力,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创意工作室岗位适应能力以及专业理论和知识运用能力的一个综合性的训练过程。对课程教学的优化与深化有着促进作用,对推动我校广告学专业建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电脑图文设计教学是广告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重视国内外先进完整的专业软件更新理论和表现技能,而且更应该注重在创新型训练中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也为社会需求的问题服务,推进现代广告设计在市场经济中的应用和发展,努力培养造就综合素质高,能够全方位思维的复合性设计人才。从2001年开始,我院大学生就开始参与社会服务以及参加国内外各类专业竞赛,服务与竞赛的显著效果就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型设计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条件。

2 电脑图文设计课程的创新型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电脑图文设计创新型实验教学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实际案例分析及图文设计的解决能力,强调创新意识和思维亮点,是一条培养高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径。电脑图文设计的创新型实验教学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效果五个方面来进行创新,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和动口的综合性能力。

2.1 构建综合型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理念

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验教学理念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教育方式,形成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创新设计人才的教学特色。任课教师具备了行业实战经验及专业教学经验,深入浅出,融会贯通,科学而又快速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操能力,在教学上通过丰富的多模式的教学方法、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大量的实例演练,要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强,更具创意、更具竞争性,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改革首先是观念的更新,是教育思想的转变,在电脑图文设计课程中,转变过去单纯注重软件教学的模式,构建综合型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的模式。

2.2 形成以专业竞赛和实务训练案例教学项目为主的创新型教学内容

电脑图文设计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学习photoshop与illustrator这两个平面图形制作软件。在传统的教学内容中,往往是让学生死记软件的工具与基本运用,形成了填鸭式的模式,使学生丧失了主动创意思维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本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脱离了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采用了“点”到“线”到“面”的教学内容,从“一个知识点”到“一个专题案例”到“一个设计领域”的过程。课堂知识点的教学与专业竞赛和设计领域实务训练的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形式,精选实验教学内容,开展丰富的实战训练实验项目,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图文设计的创意技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并使用设计软件熟练地将创意表现出来,而不是照搬照抄。比传统的软件教学更灵活、更主动,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且兴趣浓厚。

教学内容系统完整,以“点”到“线”,“线”到“面”的形式涵盖整个教学过程。每个知识点引导出来的专题都要以实务训练的形式开展实训,以企业或者专业竟赛的策略单为目标,进行创意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比赛或实务训练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点的认识,提升创意思维能力。而且在比赛与讨论中反映的问题,还能够帮助教师修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起到教学相长的积极作用。这就是教学内容上的一种创新。从2007年开始,电脑图文设计课程开设在大一的第二学期,课程要求这些刚接触广告学专业的大一学生参与企业社会服务以及参加国内外各类专业竞赛,比如在专业竞赛中获得了100余项奖项。参与了温州、宁波、临安等地区的30余家实战企业的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以及广告设计的项目。

2.3 采用以互动式的创业创意工作室为引导的创新型教学方法

电脑图文设计是一门实战性比较强的课程,教学方法上采用示范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相结合的形式,通过诱导、对话、讨论、启发、互动的方式,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软件的学习少不了实际的示范,诱导学生边做边学,进行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提高理论与技能,较好地实现了师生互动,启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示范教学的实验方法,能更好地优化实验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每一届的广告学专业学生从大一进入课程开始,就组成8到15组的创业创意工作室。以创业创意工作室为引导,以参与实战企业案例项目为主导,以学生创业创新项目来申请开放实验室,协同学校、企业、工作室三位一体来培养学生创业创新精神,提高实验教学整体水平。将项目教学以实战企业案例项目为主,将“面”的理论讲课分解为具有代表性的“点”的深化过程。先是从各个涉及广告学专业设计的领域,分各个专题来进行优秀案例的软件拆解分析,让学生了解各个经典案例的创意过程与软件制作过程,培养学生设计作品的创意性。项目教学过程中,以每个专题的实务训练为目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成立产教结合的创业创意工作室,创业创意工作室是实行开放型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学生通过模拟广告工作室分组形式完成教学内容,能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既掌握实践技能,又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既学习了课程,又学习了工作方法,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创业积极性。创业创意工作室既是教学与实践的环境,又是学生对外的窗口,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是产、学、研的孵化器。在教学方法上也形成了一种互动型的合作方法。

2.4 培养以实验基地为主导提升团队协作能力的创新型教学手段

电脑图文设计的实验教学脱离了传统教学中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形式,引用国内外先进的多媒体演示教材,把知名案例以及设计大师直接搬入课堂,直观展现各类创意设计。通过网络与世界一流设计中心与院校的链接,视频与多媒体教学来分析各个图文设计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提升学生创意设计的水平。从2002年开始,我们学院一共与30余家企业与教学点签订长期的产学研实验教学基地,以企业实验基地为依托,开展模拟广告工作室分组,以策划、文案、设计和客户四个项目来进行分组协作,培养学生互通有无分工合作的精神,任何一个设计项目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实验教学项目实施过程中以企业实习基地与学院达成共识,某个广告实务或竞赛专题为实验项目,再由企业负责人作深入的点评与讲解,可以弥补实验教学社会融合性的不足。对学生参与的实验项目设计作品进行点评分析,挑选优秀的作品参与企业的提案或者参加专业竞赛,有助于学生更早融入社会,锻炼学生的电脑图文的设计能力、软件作品的创意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对于掌握电脑图文设计课程的软件熟练程度有着重要的作用。

2.5 树立创业创新精神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对于电脑图文设计课程最后的教学评价效果,传统的评价都以注重理论的考试或者注重实践的考查(上机)形式进行,教师可以通过考试状况了解教学效果,或者通过考查(上机)的实践训练了解学生对软件的熟练与掌握能力。针对这两种情况的不足,要寻找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在这几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应该由三方面结合,即理论、操作、综合相结合的形式完成,最后都以创业创意工作室作品集或者作品展览形式进行。分三大块内容,一是作品专题案例设计,作品中提现出整个设计的软件操作过程,考查了学生的软件理论学习水平。二是实务综合设计,体现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过程,以及图形创意的表达,考查了学生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三是作品集或展览的书籍装帧设计,把理论知识点的直接应用到教学效果评价中,从策划、文案、美术三方面体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以作品集或者作品展览模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能够直接了解社会需求,从大一开始就培养学生创业创新精神,学生只有不断地接触社会、企业、客户,才能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包括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设计潮流,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学校、社会、企业有义务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环境,以推动中国各院校设计教育的发展。

3 总结

电脑图文设计是一门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它对学生的影响是一分为二的,它不仅使学生要熟练软件,还要使学生掌握广告设计的方法,给广告设计带来巨大推动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案例教学与产学研创意创业工作室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生活中和互联网上的资源,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为将来走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景晶.浅谈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包装世界,2010.11.

[2] 武新.计算机辅助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初探.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创意设计教学论文篇7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背景

    重庆文理学院教学部2009年组织的一次重庆市高校文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专题调研报告的数据显示:“目前,从高校文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研究方面来看,涉及到管理制度、质量监控、评价标准方面的研究较多,毕业论文写作模式创新改革研究的较少。即便是有,也仅是个别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作了一些尝试,如广告学、文秘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方面强调学生以作品、实作代替毕业论文写作,但缺乏深入的、整体性的研究。”[2]2009年10月,学校《重庆文理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案》,要求各学院根据方案结合本院实际和专业特点制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实施方案,由教学部审定后执行。学校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教学工作会精神,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质量。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后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师范教育专业,长期以来,毕业论文(设计)模式单一,过分强调毕业论文(设计)的科研创新,忽略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工作的实证调查与分析

    我们从2009年9月份开始对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现状调查,主要涉及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毕业论文(设计)监控制度、毕业论文(设计)模式改革等方面。一共发出问卷122份,收回有效问卷119份。单从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模式改革的态度,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占89.4%)支持毕业论文(设计)模式的改革。同时学生也对采用何种毕业论文(设计)模式提出了很好的看法。因此,我们认为,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后的传统师范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势在必行。目前我校经过毕业论文(设计)初步的改革,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时间已经得到保障,毕业论文(设计)的规章制度已经比较健全,从指导教师到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改革意识已经基本到位。但是对于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后的传统师范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模式到底该如何改革却仍然处于摸索状态。总体而言,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理论研究多,实践研究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制度研究多,毕业论文(设计)模式研究少;学术性毕业论文(设计)研究多,毕业论文(设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质量监控制度研究多,毕业论文(设计)对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研究少。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式探索

    作为转型后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存在种种弊端,很明显地不适应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我们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应突出大学与社会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出发点,将各专业主要教学内容和素质要求,集中整合在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和组织活动中。引导学生系统整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进行“组装”和提升,实现大学与社会的“无缝接轨”。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应该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着手,确定受学生和教师欢迎并对学生专业能力有提升价值的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式。本文将就如何进一步细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方式改革阐述初步的看法。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一环,以往的毕业论文(设计)过分强调学生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但是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并非学术科研能力,而是动手应用能力。这种能力培养目标的转变,也要求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向的转变。因此,我们应从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出发,“往回找”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着重点。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协调发展,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创新精神,能在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教育教学的语文教师,以及能够从事秘书、记者、编辑等实际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参考丁晓原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看法[1],笔者认为,从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掌握的职业能力如下图所示: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式

    从上表可以看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科研创新能力、文学创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实践教学能力。我们认为,从这四种能力出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应为培养这四种能力提供多种方式任学生选择,构建以科研创新能力、文学创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实践教学能力为核心评价指标的毕业论文(设计)模式,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贯穿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1.毕业论文(设计)检验科研创新能力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并不是学生从此不用写学术论文了,对部分有意于考研或者学术研究的学生,我们仍然需要检验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针对以往学生在学术论文写作中“选题范围越来越窄、优秀论文越来越少、抄袭现象时有发生”等问题,我们提出如下思路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首先,将学术论文写作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从大一入学开始,专业课教师在授课、作业、考试中都可结合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进行如何选题、如何找资料、如何确定框架等的训练[2]。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从大学入学起就可以在夯实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逐步提高对科研的兴趣。其次,专业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近当代文坛,注意当代文学创作的新动向,参与文学评论,对文学创作现实作直接发言”[3];同时要关注新的语言现象,对生动活泼的语言世界作出解释。这样教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必然能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2.毕业创作检验文学创作能力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我们应该对部分有意于文学创作的学生提供以文学创作能力为核心评价指标的毕业创作形式代替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专业并不专门培养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文学创作可能是一种兴趣爱好,因此在毕业论文(设计)改革过程中,应给予这一部分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将4000字以上的文学原创作品,已经发表的可以直接参加答辩,没有发表的由学院组织专家进行鉴定,通过后参加答辩。学院应组织专家尽快制定以文学创作能力为核心评价指标的毕业论文(设计)评价体系,同时讨论确定文学原创作品发表的级别以及学院鉴定的标准。学生入学时即向学生公布,引导部分文学爱好者从大一开始就规划自己的文学创作,四年磨一剑,在导师的指导下打磨自己的作品,或许在毕业时真能出几篇佳作。

    3.毕业展演检验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重要的职业技能之一,诸如讲故事、诗文朗诵、话剧表演、相声表演、小品表演、口语辩论等。有共同兴趣的学生可以在第六学期组成毕业展演小组,合作完成一个项目,如表演一个话剧或话剧片段,表演一个相声或小品,朗诵诗文或讲故事,也可以组成攻辩双方开展辩论,指导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在毕业前夕,学院集中组织全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展演,指导教师或者专家根据学院建立的毕业展演评价标准现场组织答辩。以毕业展演代替毕业论文可以检验该专业学生在口语表达上的能力,体现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学院也可以此打造专业人才培养品牌。

    4.毕业设计检验实践教学能力毕业设计主要面向部分有意于从事语文教学的学生,以实践教学能力为核心评价指标。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专业核心实践能力即语文教学实践能力,可以此建立毕业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毕业设计要求撰写文案策划参加开题,通过后开始实做。在答辩环节,要求现场展示,学院组织答辩委员会观摩提问。此模式目前已经在我院200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试行,有36名同学选择语文教学实践为毕业设计选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生选择小学语文教学的占10%,绝对多数人选择中学语文教学为毕业设计的选题,很明显地显示出对未来的职业定位,多数同学表示,选择毕业设计对就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特色

创意设计教学论文篇8

之所以大力提倡发展,就是因为我们已经比国外的起步时间落后,发展的底子还很薄,而这其中关键性的问题就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缺乏。文化创意产业被英国人认为是“穷人的行业”,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从某种层面上理解,创意产业前期几乎不需要资金,基本上是靠人的脑力资源。后期的推广与做大完全要依靠前期的创意产品,这都依赖人的创造力。这就要靠社会这方面的人才储备,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方法和症结自然就要向我国的教育部门伸手要人,而由于产业方向和专业要求,教育方面自然要以设计艺术学科发展为先导。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人才匮乏的窘境,高端设计艺术创意人才奇缺,设计团队也供不应求。上海作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中心,文化创意人才占工作人口总数还不到千分之一。这种情况与我国每年庞大的高等学府毕业生数量相比是极不协调的。然而,文化创意产业又涉及众多的相关学科知识,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相关的高等设计艺术教育现状分析、观察和思考得出:我国设计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处于严重失衡状态。对比设计艺术教育与文化市场诉求的比例增大,专业化的设计艺术队伍与合格的设计艺术人才则是相当缺乏,文化创意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还远远不能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诉求。

新时期设计艺术教育体系特征分析

世界各个知名高等设计艺术学府在结合文化创意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都对自身的教学课程和教学计划进行了尝试性的调整与改进。经过多年的发展与进步,作者认为设计艺术教育正逐步向理工科类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当今世界以知识为基础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但是尽管如此,设计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层面上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具有说服力的论证性体系。西方较为开放的且又宽泛性的设计艺术教育体系与东方针对性较强且又教条化的设计艺术教育体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间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值得研究的领域和探讨的空间。纵观设计艺术学科的本质,它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灵活性、多变性的整体特征。因此,设计艺术学科系统与的众多学科发生着多维的、多层次的联系,它更是包括社会发展千变万化的各种诉求,也可以说,设计艺术系统是由众多的相关学科和系统支撑及联结的多维发展的教育体系。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