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女性消费心理论文8篇

时间:2023-03-25 10:44:41

女性消费心理论文

女性消费心理论文篇1

[关键词]非理性 服装消费 冲动消费 符号象征 动因

消费行为,不单纯是一种个体的、纯粹的理性的经济行为,更是一种嵌入于各种社会关系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行动,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往、互动的过程,由此,消费行为这种经济学现象中折射的社会学的思考也就油然而生。

从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传统消费情况来看,女性服装消费远远比男装消费活跃,市场也更为广阔,尤其是年轻女性,在她们的审美观念日渐成熟,社会角色越发突出时,服装消费成为她们自我标志和认可的一种特有方式。女性向来被看成是感性的、情绪化的,而众多对于女性消费行为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论断。据统计,有高达93.5%的18岁~25 岁的女性都有过各种各样的冲动消费行为,冲动消费的金额占到了女性消费总支出的20%之多。而在这些消费换来的又大多是生活非必需品以及搁置不用的物品。这一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更是随处可见。对这一现象,下面的分析会让我们看到这种消费下潜在的动因。

一、“马赫卢普夫人的衣橱”

但凡每个成年女性,衣橱总是满满的,但是当需要出门的时候,却总也找不到合适的衣服,经济学家马赫卢普把这种现象总结为“马赫卢普夫人的衣橱”,他把这一现象运用到国家外汇储备管理中常见求多的情结,而这里的表述则是女性在服装上也有求多求新求变的情结。这样的情结导致的消费,却是一种冲动的,非理性的消费行为。这样的消费是否有悖于“理性人”的选择,需要从女性消费者的消费目标与心理进行分析。

首先,从女性的消费目标看,他们多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女性对服装的偏好,在经济学上体现的是效用的概念,效用是对消费者从一组物品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和幸福程度的抽象衡量。在收入预算约束的条件下,女性在各种消费组合中,往往衣服的消费占据比例大于其他消费。在消费方式上,女性在服装上的消费表现出的是非理性,在其他物品上的消费则是能减则减,在心里偏好的驱使下,往往在购买衣服上表现出的是不计成本,这种消费观归结为是为了追求效用最大化。

其次,服装消费对于女性而言具有时间效应。同样的商品即期消费较未来消费会带给消费者最大的满足。时间对于女性来说,具有不可复制性。对服装的消费随着年龄的衰老会逐渐呈现出效用递减的趋势。女性在某一阶段对衣服的消费呈现出不同的需求,是与女性的年龄有关,女性在青年和中年时期,是她一生最好的时期,他们对服装的消费最为旺盛,当他们进入老年后,随着淡出社会,他们对服装的需求也会逐渐减弱。所以,时间对于女性来说,具有特定的效应。

再次,女为悦己者容。服装对于每个女性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女性在服装上的投入说白了叶世为了赢得更多的悦己者,这里指的是一种正常的心里需求。追求这种心理上的快乐,这时,消费的主要作用是展示性与竞争性的。

我们知道消费者的消费时受收入的预算约束的,收入增加的时候,预算约束由此扩大,对消费者产生的直接影响是高档物品的增加,而低档物品减少。这也就是现实中,收入之间的差异仅仅造成消费者对商品档次间的差距,但是丝毫不会影响女性购买服装的欲望,也不会减少女性在服装上选择的偏好。因此,非理性的消费时刻伴随着女性消费者。

二、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分析

西方学术界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有许多人分析消费行为的问题。非理性消费行为包括谨慎型消费行为、枯竭型消费行为和畸形结构型消费行为。其中,枯竭型消费行为对女性消费行为中的非理,做出了理论分析。枯竭型消费行为指消费支出接近甚至超过自己收入的消费决策。引起枯竭型消费行为因素包括: (1)攀比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实质就是为了不让别人瞧不起,明显超过了现期收入或预期收入约束。出于满足攀比心理需要,采取了高消费行为。(2)虚荣消费心理。虽然部分消费者不具备消费某些商品的收入条件,但仍然有消费上述商品的强烈愿望,动机就是为了获取虚假高身份与高地位评价。上述消费者不注重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而是片面追求商品附带身份与地位信号。虚荣消费心理使部分消费者丧失了经济理性,高消费或高负债消费特点就明显了。(3)参照群体消费心理。部分消费者受周围消费模式影响,不得不模仿他们消费方式,否则,会被认为消费不符合潮流,会遭受周围人的嘲弄。参照性群体影响力极大,非理性消费者对其模仿严重。

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理论为女性的冲动消费的分析做出了一定的理论铺垫,从而让我们清晰的认识到,虽然枯竭型的消费的定义对消费支出有某种限定,然而引起这种行为的原因却是最终引起女性冲动消费的最好解释。

三、女性非理性消费的心理因素分析

非理性的消费用日常生活中容易理解的词汇替代便是“冲动消费”。消费经济学在研究消费心理时,将人们的消费动机分为生理性消费动机和心理性消费动机,而在心理性消费动机中又包括情绪动机、情感动机、理智动机和惠顾动机。女性的冲动性消费正是源于情绪动机的支配。这种冲动消费,有人把它定义为没有一定指向的盲目采购行为,多为非计划性的临时购买行为。女性在极度兴奋或是极度郁闷的状态下,购物欲望会变得特别强烈,在这种极端情绪状态下,无论心情好坏,购物都是女性最好的排遣方式;另外由于女性容易受外界影响的特质也决定了在集体购物中,女性很容易实施冲动性消费行为。但是女性自身的特性并不是造成她们冲动消费的本质上的原因,女性的冲动消费是社会和文化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女性无论从先天体能或体质上来说都弱于男性,因此她们对于外界环境变化十分敏感。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使得大多数女性心理上缺乏安全感。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对于安全和爱的需求是人类基本需求之一。所以很多女性把购物作为获得安全感的最简捷的途径。

其次,由于性别和社会角色的影响,女性往往被赋予情感和精神支持的角色,“男主外,女主内”、“男人赚钱,女人花钱”等信条变得天经地义,女性日益成为家庭的主要购买者,他们掌握着家庭的70%以上的开支,家庭用品的购物几乎由女性一手包办。家庭和社会角色的期待让女人对购物的热衷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而另一方面,传统的勤俭持家的观念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女性对购物的狂热,因此这也造成女人容易冲动消费的潜在因素。

同时,当前社会中主流的审美取向和文化氛围,对女性的消费行为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个越来越强调外在感观的社会,人们的审美取向也越来越倾向于“外在决定论”,大众把美服、彩妆看作是现代女性的标志。而这种环境也改变着女性们对自我形象的认知和定位。女性把服装、饰物、化妆、美容等等看作是划分女人中阶层的标准,并认同那些与自己有相似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人群。有人将这种现象总结为女性购买行为的象征性消费。通过消费来表达一些关于自身地位和身份的信息,同时也在购买物品的同时购买了物品的文化意义和象征。正是这种象征性消费承担着女性之间交流的媒介作用。

四、非理性消费的社会学动因

社会学家索斯特恩·凡勃伦在20 世纪初提出了“炫耀性消费”的概念,认为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需的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浪费,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他提出的实际上是我们现在说的符号消费的观点,作为符号的消费对于彰显与维系个人及其阶层社会地位的社会功能。之后布迪厄进一步把象征性消费的内涵扩大化,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地位不仅是经济资本决定的,而且也是由文化资本决定的。所谓文化资本,主要是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和文化艺术的修养水平。人们的社会地位既包括经济资本,也包括文化资本,区分这两种资本不仅仅通过财产和物质消费能力,而且也通过象征消费能力和品味来体现。因此品牌的“图腾”效应就构成了女人消费行为的重要的一部分,并通过对品牌的差异性消费来确定阶层的界限。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很多女人会在冲动性消费中都会购置一些自己平时不敢触及的名牌服饰和化妆品。虽然凡勃伦定义的“炫耀性消费”是限制于上层阶级中的,但是放在现在的社会中它存在于任何阶层,任何阶层中都存在炫耀性消费者和保守性消费者之分。人向上层阶层流动的社会欲望支配着低下阶层企图通过炫耀性消费将自己与其他阶层成员分开,并以此获得更高一级阶层的身份认同。这里我们可以借用齐美尔的思想,他认为人们对时尚参与的巨大热情,源于其对社会地位的诉求——求同于社会上层,求异于社会下层。这里他认为追求这一目标的主要是中产阶级。社会学的地位标志派对消费的观点包括:人们怎样通过标志(个人格调、服装、装饰、财产)而不是语言来表现他们的个性;大多数人慢慢开始担心他人怎样看待自己和自己的社会地位。正因为这样,人们倾向于购买象征他们沿着社会阶梯向上攀登的物品。我们一定还记得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中,女主人公就是因为这样的一种心理,去借别人的一条项链去出席一个晚会,结果不慎把项链丢失,她倾其一生劳累去偿还购买项链造成的债务,为了一时的炫耀而付出了一生的幸福生活。

法国的社会学家让·波德里亚认为,商品除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以外,还具有另外一种价值属性,那就是符号价值。一件商品,它所具有的彰显社会等级和进行社会区分的功能就是它的符号价值。一件商品,越是能够体现消费者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越是能够将消费者与其他人区别开来,它的符号价值也就越高。这种重视商品所传达的社会和个人信息的消费行为,就叫做符号消费。借助上面的理论,我们可以把这种诉求理解为女性冲动性消费的潜在需求——通过购置品牌,同时购置阶层符号,购置象征社会地位和文化方式的消费标志,以获得生活的安全感,改变社会对自身的传统定位,并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或是形象上的向上的阶级流动,获得阶级内部的认同。正因为如此,盛行于世的假冒品牌为何经久不衰,这正是那些商家迎合一些收入低下而又有着强烈的炫耀心理的女性的需求。

女性在消费行为中对服装的偏好,成为商家永远的赢利点,商家只要满足女性球心求异的需求,即使价格离奇,也会有消费者。这个时候,价格往往失去了应有的弹性,这就是女性非理性消费带来的结果。而对其中潜在的动因,无疑是经济学与社会学的碰撞与结合。

参考文献:

[1]文启湘主编.消费经济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周长城主编.经济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刘飞.炫耀性消费——凡勃伦与布迪厄之比较.消费经济.2005.(3).

[4]岑丽阳.女性消费行为探微.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

女性消费心理论文篇2

关键词:消费社会;女性消费

一、问题源起

人类的发展史是一部消费的历史,消费始终伴随于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消费行为,消费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有关消费的研究也日益突破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消费心理学研究等,而日渐走进社会学的视野中,并成为关注焦点。“女性是消费的主力军”,当今社会,女性购物消费的身影活跃在大街小巷、无论是不起眼的地摊,或者高档商场,无不充斥着女性们消费的身影。女性是消费的焦点,她们热衷于时尚、个性、品味。而女性正是在消费中体现自身的幸福感、感悟自身的存在,体味人生意义。因而消费社会背景下的女性更是面临消费异化和对于自身认同危机问题。

二、相关研究回顾

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论及消费、身体与女性解放的关系时,指出女性对身体的过度关注而产生的对身体的消费。西莉亚・卢瑞在《消费文化》一书中探讨了性别关系的变化与消费变化之间存在的双向关系。一种是消费文化对两性关系变化的多种方式,另一种是男女的性别对于消费文化的影响,从中考察女性的主客体性问题。在国内,沈睿在《消费文化与女性消费》一文中通过对美国成熟的消费社会及消费文化,还有对女性消费的研究,详细论述了女性在消费社会中的意义,欧美国家对消费文化的批判,当代女权主义对消费文化的立场与观点,以及英美对中国消费文化与女性的研究。

三、女性消费异化原因探析

消费异化本身作为一种非健康和非持续性的消费行为,使人沦为了消费的奴隶,因此操纵着人的消费行为。女性消费异化行为的产生不仅为了满足自身的对物品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面对男权主义社会施加给女性的种种枷锁,例如男性根据自身的喜好对于女性外在形象以及性格角色的要求。而女性则会按照这种要求去包装自己、完善自己,因而进行相关消费。女性在消费商品的同时,也使自己成为了消费的对象。

对于女性消费异化的成因,本文主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内因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女性本身角色意识的迷失。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得到了大大提高,女性的消费意识也日益倍增,但是女性的角色意识并没有真正觉醒,女性对商品的消费大多并不是仅仅出于对于商品本身价值的需求,更多的是对于商品的符号意义给自己带来的身份象征,抑或为了满足自身的虚荣心或者被追捧,她们盲目的追求所谓的“美丽”。其实这恰恰使女性失去了真正的去追求“美丽”,追求真实自我的决心。2、寻求自我补偿的心理。个体在某一方面处于劣势时,心理会产生一定的自卑感,为了心理偏差与自卑感,就需要积极“补偿”,通过这种“补偿”来弥补个体内心的缺失,促使自己重拾自信。当今社会,虽然女性地位已经大大提高,基本达到男女平等,但总体说来,还是一个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女性在某些方面仍然处于弱势群体,由于男人掌握着较多的经济权利,在对于女性的要求上他们占有更大的主动性,例如对女性外形、皮肤、穿衣等的要求。而女性本身为了满足男性的这种需求,会产生相关的消费行为,这种消费行为达到一定程度将会产生消费异化的危机。

(二)外因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原因:利益驱动的影响。消费社会是一个资本处处充斥的社会,是一个到处充斥着商品和交易的社会,资本逐利的动机和本性必然倡导和鼓励人们去消费。女性在消费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对于身体的消费,也可称之为对于“美丽”的消费,而女性对于美丽的消费是一种能够实现经济增殖的工具,这种消费行为背后蕴藏着无限的商机,例如近几年整形行业的发达,其消费主体大部分为女性,女性为了自身美丽的投资是具有无限潜力的。在可以实现社会增值的领域,资本必然要介入,通过人们不断地消费,再继续制造、刺激和引导新的消费。同时,女性对身体的投资、对于美丽的消费来获取可观的经济收入、适当的就业机会以及其他社会资源,因而,女性的消费也是一种能带来巨大收益的复杂生产过程。2、文化原因:男权对女性话语的左右。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反映着社会结构中的权力分配和力量对比情况,消费活动作为重要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自然也反映了社会结构的构成。随着社会向前进步,女性地位大大提高,虽然已经基本实现男女性别平等,但是在性别文化中,仍然是以男权文化为中心。女性所的消费活动要符合社会中男性文化对于女性的期望和要求,甚至这些文化规范已经内化为女性的习惯和自觉。只不过当前社会男权文化的权力支配作用,不是裸的提出对于女性的要求和期望,而是通过舆论的力量,例如,电视广告上,永远都在播放着笑容甜蜜,外形美好的女性,向人们传递商品信息,激起人们的购买欲望。这些都无不在塑造男性对女性外在形象和性格角色的要求。这种意识形态隐性地维护着男权文化,而女性的真实需要和主体角色则在自我改造和塑造中不断异化,这也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女性的消费异化。而女性在无形之中会按照男权文化对于女性的规范和要求来装饰自己,其动机是为了得到男权文化占主导的社会的认可。3、社会原因:婚姻以及道德观念的扭曲。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使很多女性将对身体的投资作为自身成功的一个必备要素,然后以自己作为资本与金钱、财富、地位、权力进行交换。例如,通过“被包养”“”等职业作为人生成功的捷径,好逸恶劳,进行裸的权色交易,这种失范行为对于自己身体的过度投资不仅造成了消费异化,还对自身及社会的良性发展带来危害,败坏了社会风气,不利于社会道德的发展。当前社会,有些女性甚至以嫁个富二代、有钱人作为人生哲学,不惜花费金钱对自身形象进行投资,以吸引成功男性的注意,以获得期盼中美满的爱情、婚姻,并获得相应的经济地位、权利等,来彰显自身价值。她们将自己的价值寄托在男性身上,并不是通过自身努力来实现人生价值,道德观和人生观出现了极大的扭曲。

四、走出消费异化,提倡消费生态化

(一)女性消费伦理的倡导

在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女性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判断力,理性的做出购买决策,在追求高端奢华的生活品味时,要自觉遵循生态发展的道路,进行绿色消费,弘扬健康的社会消费风尚,培养健康的社会心态,消费是实现个人幸福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要正确看待消费,要坚持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二)女性社会角色的重塑

女性在从事社会活动时,要注重体现自身真实形象,当今社会急速发展,在媒体等舆论环境的烘托下,人们都过分关注女性的外在形象,比如拥有细嫩的皮肤,漂亮的脸蛋,姣好的身材等,把女性的身体格式化和商品化,随意制作女性美丽的标准,而真正的美是内外兼修,个人素质、文化修养、知识素养、人格魅力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自身的美。

综上,消费生态化是突破消费异化的有效路径,提倡绿色消费会使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47.

[2]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27.

女性消费心理论文篇3

[关键词] 酒店;女性消费者;心理特征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23. 050

[中图分类号] F71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23- 0069- 03

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男、女性别的角色在不断发生变化。过去,“男主外,女主内”是没有争议的性别角色界定,男性在社会活动中占据着绝对地位,因此,大多酒店产品的设计也是以男性的需求为基础。而现今,女性商务旅行者群体的崛起来势汹汹,这一消费群体正迅速成为经济中的新“亮点”,也催生了酒店“女性专属”产品。酒店若想抓住女性顾客的“芳心”,研究和探讨这一特定市场的消费特征是其迈出的第一步。

本项研究以此为契机,希望通过调研结果分析女性消费者的心理及消费行为特征,为日后从女性视角设计酒店产品中提供理论支持,帮助酒店挖掘女性消费市场的巨大商机。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共发放250份调查问卷,回收205份,回收率82.0%,其中有效问卷205份,有效率100%。

2 酒店女性消费者心理特征分析

从调查问卷相关题设的数据量表分析,不难看出女性消费者在购买酒店产品时较突出的心理特征表现为:安全心理、求便心理、求美心理、情感心理、自尊心理、求廉心理。

2.1 安全心理

女性更追求“安全至上”。 心理学指出,男女在生命的最初世界对安全感的需求和表述都是一致的,在慢慢地成长与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对性别角色期待不同,男性开始学会不说害怕,女性开始学会说害怕。对安全的敏感似乎是女性在与男性的生存竞争中获得的,利于自我保护的一种人格技术,来对抗社会的不平等和逃避男性世界的意外攻击。虽然现代社会强调男女平等,但毋庸置疑的是与男性相比,女性仍然处于劣势,因此,她们更关注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

女性在入住(尤其是单独入住)酒店期间,会有较为显著的安全需求。在我们的调查中这一比例高达74.13%。她们希望酒店的地理位置不要偏僻,酒店的安保措施较为完善,入住期间的个人隐私得以保护,酒店内有单独的女性活动区域,客房的隔音效果较好。此外,对于卫生的需求也应隶属于“安全需求”之类,这是女性消费者对于健康安全的需求,与女性的生理结构是密不可分的。

2.2 求便心理

求便心理指的是女性消费者在消费酒店产品时追求方便、简单、快捷体验的需求。虽然男性消费者也对酒店所处地理区位、配套设施等有便利性的要求,而酒店女性消费者对酒店设施操作使用的方便程度有较高需求,和男性对设施设备较为精通相比,女性在这些方面往往就显得逊色得多。特别当操作困难时,她们往往无所适从。因此,女性消费者更希望酒店中的设施设备操作起来简单、方便。

2.3 求美心理

女美是天性,不管环境、经济、地位等状况如何,女人依然最大限度地执著于对美的追求。

接近51%的受访者在选择酒店时非常重视“美”的因素。酒店女性消费者“求美心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酒店产品设计审美的追求,对于酒店产品满足自己“扮美”的功能的追求。前者体现为女性消费者希望酒店客房色调以暖色调为主(不限于粉色、红色系),室内装饰物流线设计,有漂亮鲜艳的花艺等;另一方面,是女性对于自身美的追求,在入住酒店期间,她们希望酒店的产品设施能够帮助自己“更美”。例如,她们需要房间有宽大的穿衣镜,卫生间有化妆镜,卫生间的镜子是防雾的,客房配有护肤品,向女性房客提供美容、美发、美甲等信息。

2.4 情感心理

大部分女性顾客是以感性思维为主,对生活充满想象,她们注重内心情感的体验。女性心思细腻,对生活品质要求较高,因此,客房内的各项硬件设施必须贴心化、细致化,有充分的情感含义,让女性真正感受到内心的关爱。如空调房里配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衣架材质的分类(挂礼服和挂普通衣服的衣架),女性卫生用品的配备,小号的拖鞋,棉质睡衣,员工贴心的话语等。

2.5 自尊心理

喜欢炫耀,自尊心强。对于许多女性消费者来说,之所以购买商品,除了满足基本需要之外,还有可能是为了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向别人炫耀自己的与众不同。因此,女性消费者希望酒店产品具有私人定制之感,以充分体现酒店对于自己的尊重。此外,她们不愿意别人说自己不了解产品、不会挑选,因此,常常表现出“力求完美”的特点,在消费过程中,服务人员的表情、语言、评论都会影响到女性消费者的消费体验,需要服务人员表现出更多的耐心。

2.6 求廉心理

求廉动机可简单地分为两类:购买高级或高档商品时求廉,常常是在确定购买品种、款式之后,希望花费能低一些;购买低级或低档商品时求廉,即对商品质地、款式要求不高,只要商品价格低廉、实用就会购买,特别喜欢购买处理、降价、折价商品。目前,酒店产品仍然属于高级商品,因此,女性消费者在购买此类商品时的求廉心理是在综合考虑产品的各项性能后产生的。

3 酒店女性消费者行为表现特征分析

3.1 舆论引导型消费

在205名调查对象中,68.1%的酒店女性消费者认为酒店的口碑对她们是否选择入住该酒店的影响非常大,可见酒店女性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容易受到舆论影响。具体表现为,酒店女性消费者对酒店产品的消费决策直接受关于该酒店及其产品的公众点评而形成的舆论影响。

3.2 习惯性购买

69.83%的受访女性习惯购买已经被自己认可的产品,表现出偏好性消费。具体表现为,酒店女性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自己曾经购买并且认可的酒店产品,从而产生重复性消费。

3.3 象征性消费

51.72%的女性希望通过消费体现社会地位, 10.34%的女性甚至认为酒店星级档次对其消费决策影响极大,表现出象征性消费。具体表现在,受现代消费观的影响,女性在酒店消费行为中迫切希望实现自我,追求新颖时尚、追求个性化,从而期望通过所选择的商品来证明个人成就及品位,获得社会认可与尊重,以此获得社会地位,这种消费行为体现了女性消费者对于自尊的需求。

3.4 多角色消费

女性消费者,尤其是已婚女性既是消费行为的决策者、执行者、影响者,又是使用者。她们在购买中扮演的角色,比男性所扮演的角色要多。这是因为在现今社会,女性不仅仅承担着重要的家庭角色还兼任着各种职业角色,“出得厅堂,入得厨房”便是这种现实的最好写照。女性的社会角色受到生物特征、个性心理和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代女性一般会在家庭、职业、审美、爱情和精神等领域占据一定的地位,并借助于一系列的消费活动扮演相应的社会角色。

4 结 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情感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她们在消费决策中更倾向于选择能够自身心理认同,体现自己身份的商品,对于价格的考虑并不具有主导地位。她们在酒店产品的消费过程中扮演了多种角色,只有认识到女性消费者以上的消费特征,酒店才能准确进行目标市场定位,采取有效的针对措施,提供符合女性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牛绍华.消费主义视野下都市白领女性消费行为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2][美]帕科・昂德希尔.女人为什么购买[M].曹进,白榆,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3]万常青. “她”经济时代下女性主题客房发展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3(6).

女性消费心理论文篇4

一、研究设计和调查

本文以下列假设作为研究的起点:都市女性是指在城市中拥有固定职业、稳定收入,且有固定居住场所的女性,由于考虑到中国户籍制度所导致的城乡分野的特殊性,故不考虑女性的户口所在,都市女性既包括都市常住女性人口,也包括打工族。之所以选择都市女性消费进行社会调查,一是因为相对集中,作为一个消费群体,便于进行社会调查;二是因为都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更能够体现社会结构对于个体的影响以及个体对社会结构的建构。我们选择了女性商店、女性消费品专柜、化妆品专柜和美容院等作为调查的场所,因为这些场所都是女性进行集中消费的地方,集中了各种不同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的女性,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女性作为一个消费群体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方法选择:问卷调查、参与观察和个人访谈相结合。

通过调查发现,不同年龄、职业和社会地位的女性在消费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年龄来看,25-45岁左右年龄段的女性是都市女性群体消费的中坚力量,不仅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时尚都引导着女性消费的潮流,而且这种消费也极为引人瞩目,成为商业盈利的首选对象;从职业来看,消费高、中档商品的以收入稳定的白领居多,尤其在高档服装和高档化妆品的消费上。从社会地位来看,地位高的女性更加注重时尚、个性和差异,充分体现了都市女性的时代特征。

调查结果表明:由于社会对女性的角色期待,女性在消费上往往表现出过于关注自身身体、追求时尚、个性、奢侈等多种倾向。女性是被建构的,女性消费则是社会建构女性的具体途径,且对女性具有重要影响。在某种意义上,人们对女性的定位,既与她们消费什么一致,也与她们怎样消费一致。反过来,女性在被建构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结构,即包括女性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关系的变化,职场女性已经成为都市女性的首选标准形象,女性希望被社会关注,希望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并发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二、社会互构论对都市女性消费的审视

社会互构论认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个人与社会两大行动主体的互购共变是人类生活共同体发展、变迁的主题和动力。社会互构论对当代社会的急剧分化过程不断产生的多种趋势和因素、现象和过程及其既相互对立冲突、相互依赖并存的复杂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们认为,社会互构论的此种界说可以作为我们分析、探讨都市女性消费问题的一个方法论基础。

首先,都市女性消费可以视为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所出现的一种文化建构。如何解释都市女性消费所呈现出的追求时尚、个性、差异和多元的特征?仅仅从心理学的角度“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来解释这一社会现象已经远远不够。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尔克姆认为,社会事实的原因只能在社会事实中寻找。都市女性的消费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同样应该从社会层面来解释。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80年代以来,在经历了对强调多元、非中心、差异的后现代主义的迷恋之后,整个社会的主流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原来对结构规律的关注转到对主体行为意义、象征符号、文化反思等的研究上来。都市女性作文都市文化的一角,对此反映尤为强烈,她们以自己的消费向社会诉说着自己的个性化追求,由于集体无意识的作用,都市女性的个性消费作为一条小溪汇入消费文化的洪流中。正是消费社会的时代背景塑造了今天都市女性的消费行为。

其次,都市女性消费在实现自己的角色认同和社会认同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结构。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每一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精神的和历史的基础。这种界说,同样也可以作为我们考察都市女性消费现象的方法论。何谓社会结构?按照当代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的理解,社会结构是指各个地位、角色之间稳定的制度化关系,帕氏把行动者所处的地位和承担的角色看成是社会结构的最基本的单位。利用溯源型方法,我们发现,正是女性的多样化的消费模式,改变了或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结构:就经济层面而言,经济生产必须考虑女性的生理、心理、文化的需求,甚至女性产品已经成为提升消费动力的一种商业策略,从琳琅满目的女性商店到大商场的女性专柜再到更具个性化的美容院都说明女性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就政治层面而言,女性消费章显了女性经济地位的提升、自我意识的觉醒,这是其必然在政治上要求相应的地位以及所对应的角色,在相当一部分职业中,女性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就文化而言,女性消费本身就是我们当代消费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女性消费以其时尚、个性、多元创造着消费文化,使消费文化的象征性、符号性更加明晰。总之,女性正以积极的姿态实现着社会对她的角色期待,同时在这种实现过程中又折射出对自身的角色认同,从而实现着社会结构的建构。

三、对都市女性消费的几点反思

尽管女性在消费过程中被建构,同时又建构着社会结构,在个体、群体和社会结构的互构中实现着社会对女性的角色期待,实现着对自身的角色认同,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对女性的消费所表现出的文化迫力进行理性的审视和反思。

1.女性的觉醒依然是不彻底的,仍然受到男权社会结构的压制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男女平等并非在所有方面男女的绝对平等,而是说起码在同等条件下,应该给女性提供同等的机会。比如,在就业方面,不应该增加所谓的“美貌条款”。尽管在理论上,我们的社会倡导男女平等,但在实际生活中,尤其是在就业、升迁等方面,女性依然面临着诸多歧视和挑战,作为尚未走向社会的女大学生群体,她们的美容消费有时是很无奈的,一方面没有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有必须应对职场对女性的不公的待遇。

2.女性消费中存在着非理性因素

退一步讲,女性基于社会的角色期待或自身对女性社会角色的认同而进行的大部分消费是理性的。理性消费首先应该是一种健康消费,而不应是奢侈消费。女性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其奢侈消费的倾向十分明显,消费不是为了实际的需要而是为了炫耀,为了追求消费所代表的符号意义和象征意义,奢侈意味着显赫的社会身份、地位,意味着和他人的区别。我们认为是女性对自身社会认同的一种异化,无论对女性自身还是对整个社会都是有害的。其次,理性消费还是一种适度消费。以女性的美容消费为例,追求自身的完美本是无可非议的,但对自身过于苛刻甚至到戕害身体的程度,导致很多不必要的疾病、感染等则是对女性自身的强迫。审美是一个整体过程,某些女性往往醉心于某个影星的某个器官,盲目地定购某个歌星、影星“的鼻子、眼睛甚至酒窝”。这绝对不是一种理性消费。

3.女性消费应以自身的经济支付能力为限

女性消费心理论文篇5

关键词:消费主义 女性 广告 媒介 象征价值

众所周知,广告宣传会显性或隐性地对受众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女性则更易发挥效力。本文试图将表象背后的原因解析纳入社会与文化研究的视野,利用广告消费、传播学、符号学等理论,从宏观和微观的双重角度出发进行探究,深入分析广告商、电视媒体在推动消费主义文化进程中的角色,洞察女性心理,深入阐释藏匿于冰山之下的缘由。

宏观微观双重角度的审视

就广告与女性消费行为关系的相关研究课题, 笔者曾于上海地区进行较大规模的实证调查,调查结果证实,若电视广告传递的商品信息与女性消费者自我概念一致,女性便会形成积极的购买态度。在实证研究结束后,本文就“电视广告对女性的消费选择产生巨大影响力”这一基本结论继续深入探讨,发掘现象背后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因素。

首先,宏观层面上,上海乃至整个中国已不可遏制地进入消费社会。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得以长足发展,加入WTO以后,整个经济发展纳入全球发展的轨道。放置在中国人面前的既是百年难遇的机会,也给部分准备不足的中国人带来困惑。而最大的困惑则在于在西方价值观的强烈冲击下,中国人一方面逐步丧失了传统的伦理价值,一方面无法寻找到新的有力的价值支撑点,从而变得浮躁、迷惘并且简单地向钱看、追求物质刺激。

其次,微观方面,上海一直是与“消费主义”文化息息相关的城市。消费主义是舶来品,是来自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一个基本的教义,认为人的自我满足和快乐的首要要求是占有和消费物质产品。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美国市场的迅速扩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实行,及时行乐的思想成为一种社会风尚。①很快地,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开始在全球蔓延开来。上海曾是西方殖民文化对中国登堂入室的第一站,这也促使上海形成五方杂处、中西交融的文化特色;作为世界联系中国的窗口,上海独特的精神标志就是消费。对于处在消费主义熏陶下的女性来说,消费即“存在”。

对广告商、媒体与女性双方的解读

宏观语境的变化促成了微观的顺势发展。传媒业在消费主义语境下接受广告主的“委托”,将女性顺势推入物质之潭。

第一层解读:广告商利用大众媒介将广告“推”至女性身边。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电视赖以生存发展支柱的广告商,每每鼓动甚至“操纵”电视媒体,利用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向大众“发号施令”,最终达到促进消费的目的。

广告的“使命”:创造“虚假需求”。在消费主义的情境下,消费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广告使用特定的言说方式,创造出受众本没有的或是其尚未发现的欲望,由广告完成“造梦――圆梦”的过程,这些虚假的欲望或深层的无意识需求就被称为“虚假需求”,由“虚假需求”导致的购买行为即可被视为是一种“过度”消费。“广告正是把那些最深层次的欲望通过形象引入到消费中。”②作为消费主义文化推广的代表――广告,从来就不满足于仅仅推销商品,而是在推销一种以物质利益为重的生活方式。

广告商作为强势群体,采取主动、有针对性的策略,而女性消费者处于弱势,无意识地滑入到广告话语的逻辑当中。抵御能力的缺乏暴露出她们心理、情绪上的漏洞。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几乎各年龄段的女性都具冲动消费的倾向,电视广告就此通过图像和文字语言将消费后的状态以理想化形式呈现,塑造“完美”的女性形象;阐释“理想”的女性生活;建立“高尚”的女性身份地位。诱使女性察觉自身“需求”,建构出有利于消费主义的社会氛围。

大众媒介构建“拟态环境”影响受众。现今,大众媒介对社会环境的呈现,是一种“拟态”的现实,而非“镜子式”的反映。近20年来,媒介报道内容逐渐向娱乐化、大众化、商业化倾斜,对社会形态的反映呈现明显的消费主义特征,这令以媒介为主要休闲手段的女性消费群深受影响。

女性在媒介呈现的图景中逐渐迷失:境外电视剧、电影、广告的输入带来的文化冲击力不容小觑――男女主角们奢靡的生活方式挑战着受众的欲望极限,也刺激她们对人生意义、价值观进行再定义;另外,电视媒介对国内新富阶层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大肆渲染,将奢华铺张的生活场景在电视上一一呈现,对其传奇经历和耀眼人生进行不厌其烦的报道;娱乐新闻涌现,影视娱乐界人士及体育明星成了大众所羡慕的对象,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消费行为也被竞相模仿。

大众媒介如此构建“拟态环境”,促使受众将媒介宣扬的生活方式作为现实存在抑或理想生活方式去追求。大众媒介对消费主义的鼓吹,令频繁接触媒介的女性产生错觉,刺激她们盲目跟随媒介商业信息以及广告消费指导,将消费当做理所当然的生活常态。

第二层解读:女性的“情绪化消费”――主动将广告“拉”往身边。上文仅对广告商利用大众媒介影响女性消费展开阐述,实际上,女性受众也常通过消费行为达到平复情绪之用。之前对上海女性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18~35岁的女性都曾受到当时的情绪影响,并由此产生“非必需”的感性消费。她们从理性的购买计划和实际的感性购买过程中获得了被认同和自我完善需要的满足,实现了理性以及情感上、需求与现实购买能力上的平衡。

情绪宣泄的出口,重获安全感的渠道。与男性相比,女性对消费持有更积极的态度,主要表现在购物频率高于男性,并赋予消费活动更积极的意义,将其视为一种休闲活动(刘连叁,1997)。

与其他休闲活动的作用相似,女性往往用消费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其深层原因可以追溯到目前的性别政治模式。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女性“第二性” 的地位在电视广告中被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慈爱的母亲、温柔的妻子,她们包揽了近乎全部家务,照顾丈夫、教养孩子,她们永远只是站在男人背后的女人。③虽然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男女平等的原则,但是许多条文仍停留在精神原则阶段,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任一领域的地位仍无法与男性看齐,而社会对现代女性的要求却与日俱增,认同现代女性应是“聪慧干练的高学历独立女性”,这样的心理预期导致她们除要承担相夫教子的传统义务以外,又承担起社会工作这一重要责任。换句话说,她们在母性、妻性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女性这一角色,压力剧增。

压力大的一个重要表现在于女性对社会评论的敏感程度远高于男性,她们会通过购物、消费的方式,减压、炫耀,并追求外在的完美。④由此,购物不仅出于自身需要,而是往往夹带着较强宣泄情绪的愿望。同时,女性通常比男性更缺乏安全感,她们往往会通过购物来重获平衡感,随时获取心爱之物令她们的情绪感到放松、愉快。

获取广告符号价值达到内心的“自我”满足。现代消费中,人们对小汽车的使用,对豪宅的向往,对某种饮料的选择,对名牌、精品的偏爱,无一不表明消费结构的二元结构:它既是对物质的消耗,又是对符号的占有;既有物质效用的一面,更有象征意义的一面。现代商品绝不是仅仅对人们生理需要的满足,它更是对某种社会身份的确认、某种生活意义的满足。⑤鲍德里亚认为在经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时代之后,人类正式步入符号价值的时代。现代消费已经由过去对商品的使用转向了对商品形象和意义的崇拜。在社会阶层的文化层面中抽象出来的象征意义,然后把这种象征意义比附在所要宣传的商品上,于是,商品以象征意义作为中介,就成了指代相应社会阶层的符号。⑥

女性通过消费来诠释“自我”,不论这种“自我”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她们在购物的过程中去辨识自己的身份、地位。不可否认的是广告在这一过程中对消费主义及其文化的传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⑦广告为商品定义附着在使用价值之外的符号价值,告知女性可以通过消费商品去界定自己与物品相符的身份地位。因此,在都市女性看来,商品的价格、功能、式样、风格、包装、产地及其摆放空间都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品位、经济实力、社会声望、权力等,而原有的使用功能却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证实了无论是在符号逻辑里还是在象征逻辑里,物品都彻底地与某种明确的需求或功能失去了联系。消费帮助她们获取“自我”满足,迎合她们完善自身形象、传达自我概念、彰显社会地位的要求。如女性用几个月的薪金购买一只PRADA手袋或者一件CHANEL裙装的行为,目的是为宣告自己业已“跻身高尚的社会阶层”。

广告内容拷贝现实社会,但也会脱离现实社会,一切都变为非常直观的和即时的信息传达,观众被各种绘声绘色的符号和信息所占据了。传统交流方式被有意无意地阻断,人类自身的独处内省被打破。

在当代社会,广告与生俱来的功利性帮助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传播扩散,女性独特的社会地位和心理特征,更令广告尤其是电视广告影响力的发挥具备了现实基础,透过这些,我们看到的是愈现愈明的消费主义文化的身影。

结语

总之,在整个宏观语境倾向于消费社会的情况下,广告商不仅利用大众媒介推广消费主义文化,众多都市女性对消费有着独特的解读方式,她们试图通过购物实践广告符号的象征价值,获得愉悦感,甚至完成对自我身份地位的理想化重塑。由此,女性消费者逐步践行消费主义提倡的生活方式,是广告商、大众媒介和自身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女性本身而言,消费主义文化的浸染虽已成为社会趋势,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她们仍需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在跟从中不迷失,用较为理性的态度对待消费;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在商业广告的促进下,越来越统一的消费模式令整个社会迅速商业化,深邃的思想、诗意的栖居、人生的丰盈,都在不经意间疏离,社会消费群体应对“丧失了思想的商业化精神状态成为人们的生存常态”保持适度警惕。[本文是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基金

项目“广告对女性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的成果之一(51-07-309-013)]

注释:

①刘晓君:《全球化过程中的消费主义评说》,《青年研究》,1998(6)。

②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1页。

③何静:《女性消费心理与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南都学坛》,2004年3月,第80页。

④张梦霞:《女性价值观与购买行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第37、38页。

⑤李思屈:《广告符号与消费的二元结构》,《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总21卷第5期,第76页。

⑥彭逸林、刘庆庆:《消费、模仿、符号、象征――聚焦广告文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5月第25卷,第266页。

⑦王晓方、苏红:《论广告在消费主义框架中对价值观的影响》,《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第86页。

女性消费心理论文篇6

1成都市美容市场背景

1.1 中医药美容历史渊源:中医一直重视美颜养身,中医药美容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前,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中就有关于药物美容、针灸美容、气功美容、饮食美容等方面的记载。历代本草类古医籍全面论述了美容类中药和方剂,历代临床医家系统论述了损容性疾病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以及大量驻颜美容,延年益寿的经方、验方和中药美容化妆品的配方与制作方法,如西晋医家葛洪首创以鸡蛋、杏仁、香粉制成面膜[1]。中药美容护肤品在我国民间应用广泛,群众基础良好,现在老百姓还保持着淘米水洗手,牛奶、食盐洗面美白润肤,脂肪润唇润手,黄瓜、藕片、鸡蛋清敷面等美白洁面的美容方式。这样的历史积淀为现代中医药美容市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现代美容市场背景:成都是一座有2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世称“天府”。是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及通信枢纽,曾荣获“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中国最佳商务城市”等称号,拥有众多医疗及生活美容机构,成都市青年女性也以美丽而著称于世。女性的美丽不全是天生丽质,它离不开保养和装饰,以美女闻名的天府成都在美容产品市场上也一直居于全国领先地位,有“美妆第一城”之称。而美容护肤品是美容产品中最受欢迎、最具市场潜力和销量最大、利润最丰厚的一类,美容护肤品的消费问题一直受到买卖双方的关注。企业想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提高销量,消费者想购买到更加物美价廉和安全健康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中药美容护肤品因为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独具特色、安全天然等特点和优势而越来越受到企业和消费者的重视。资生堂、高丝、欧莱雅等国际公司在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将中草药化妆品开发列为重点,国内外企业在中草药化妆品开发上的频频发力,说明目前人们对护肤品的需求从功效性转向了高效与安全兼顾的阶段[2]。

2成都市美容护肤品市场发展状况

2.1 护肤品市场发展历程:中国的护肤品市场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1970年代~1982年)上海品牌垄断国内市场;第二阶段(1982年~1996年)跨国公司抢摊中国,土洋品牌泾渭分明;第三阶段(1996年~2003年)本土品牌从功能、专业、细分市场突围;第四阶段(2003年至今)国际品牌向中低端延伸,本土品牌向中高端跨越[3]。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心,其美容护肤品市场也经历着上述发展历程,从1994年日本资生堂品牌入驻成都开始到2009年雅诗兰黛成都王府井店成为品牌全国第一大店,说明成都市美容护肤品市场在不断发展壮大,国际品牌占有绝大份额;同时,各类中药美容护肤品(化妆品)也在成都美容市场上不断出现和占有一定份额,如佰草集、相宜本草、霸王、本草堂、两面针等。

2.2 中药美容护肤品市场现状:笔者认为中药美容护肤品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研发生产的以中药为主要成分的美容护肤品,既包括市场上销售的单纯以中药成分为主的美容护肤品,也涵盖了美容医院或者诊所治疗损容性疾病所使用的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辨证论治的用中药炼制的美容产品或药品。中药美容护肤品的配方和使用上鲜明地体现出中医理论体系的特征,如整体观、辨证论洽、复方配伍等,由于中药美容护肤品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故在配方、制剂、使用上都具有与化学化妆品不同的思路[2]。

中药美容护肤品虽然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且市场前景广阔,但由于传统中药化妆品业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不够,致使中国现代中药化妆品业发展落后,只占很少的市场份额,且大部分以原药材的形式出口。在此基础上暴露出诸多问题,如销售渠道的先天不足,中药美容护肤品企业鱼龙混杂,中药美容护肤品的法律定位模糊,产品研发的技术难关和瓶颈等[2]。成都本土没有中药美容护肤品生产企业,仅有不成规模和小范围使用的院内制剂及研发项目,没有形成诸如相宜本草这类大型成功的品牌,这一点也限制了中药美容护肤品在成都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宣传推广和普及。

3 实地调研情况

3.1 调研总体:在成都市笔者团队进行了“成都市青年女性对中药美容护肤品的消费心理”这一课题的调研,通过实践从科学的角度解读新形势下特定群体对特定产品的消费心理特点。课题组成员在2010年8~11月对成都市代表地区(包括青羊区、金牛区、锦江区、武侯区、成华区、温江区、都江堰市)的大型广场、商场(超市)、公园、车站等休闲购物娱乐场所和大学校园、中医院等地的15~44岁女性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形式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总数500份,回收446份,回收率89.20%,其中有效问卷418份,有效率93.72%;直接访谈人数共496人,其中问卷调查时进行简单访谈共446人,对购买护肤品现场的消费者进行详细访谈共15人,对销售护肤品的商家进行详细访谈共15人,对大学校园女生随机选择针对性访谈15人,对中医院美容科就医者随机选择针对性访谈5人。

3.2 调研结果:经过统计调查结果显示,成都市青年女性在选择美容护肤品时主要考虑的是功效和自身皮肤情况,而包装、价格、品牌、口碑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总体影响不大;总数超过一半的青年女性认为美容护肤品的最主要作用是“改善形象,提升魅力”和“增添自信,增进人际关系”,这其中又以大学女生为主;她们对美容护肤品的分类和作用了解并不多,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广告和销售员推销的影响;她们主要通过广告、朋友介绍和医护人员推荐去了解美容护肤品信息,多选择在护肤品专卖店、超市和商场专柜购买;而超过一半的人没使用过中药美容护肤品,72.33%的人认为中药美容护肤品效果一般,39.84%的人因为市场上非中药类美容护肤品多而选择非中药类美容护肤品,接近一半的人因为非中药类护肤品广告宣传到位、知晓度大而选择它;中药类护肤品的优势在于消费者认为其毒副作用小,而且作为中国人受传统文化不同程度的熏陶,从心理上比较信赖中医,感觉中药类产品好。同时消费者认为中药美容护肤品市场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假冒伪劣产品多,商家虚假宣传严重;中药美容护肤品消费占年收入5%以下的人数最多,占64.45%。

3.3 调研结论:根据调研,我们初步认为成都市青年女性对中药美容护肤品的消费心理是复合易变、多维交叉的,具有以下特点:①主观意识和尝试心态为主导,在怀疑与信任之间波动,不确定性强;②易受广告和推销影响,但同时小心谨慎,注重参考和对比;③缺乏具体的理性认识,但情绪化不大,对消费行为理性可控,自主性强;④追求安全时尚个性化选择,关注自身,对产品和美容健康知识的求知欲强烈;⑤青年女性中大学女生这一特殊群体多以适应自身和社会需要及攀比探奇心理为主[4]。

4调研结论分析

4.1 消费心理与行为: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够买、使用、消耗商品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人作为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各种行为也无一不受心理活动支配,消费行为的每一个环节、步骤都需要消费者作出相应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及判断[5]。对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商品,不同的消费者也会具有不同的消费心理,这是一种复杂多变,网络交叉型的特殊类型心理活动。

4.2 现代城市青年女性消费心理:青年女性是消费市场的主力军,掌握着消费主动权,消费潜力巨大,在进行消费的过程中其具有以下心理特征:追求时尚与美感,注重商品外观;自尊、自重心理强烈,攀比炫耀,消费倾向多样化、个性化;具有较强烈的情感特征,买了不言悔;购买商品挑剔,追求健康与安全等[6]。同时,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思想的进步,现代城市青年女性在消费过程中也呈现出较高消费需求和消费预期,意识独立,自我实现的发展需要,享受需要及象征和探奇消费心理等不同于以往时期青年女性的特殊消费心理特征[7]。

4.3 影响青年女性消费心理的因素:如前所述,消费心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会呈现不同特征,影响青年女性消费心理的因素主要有社会角色、安全需要、收入水平和科教因素[5]。同时气质即天生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大众传媒,情绪状态,商家促销等也是影响青年女性消费心理和行为的重要因素[8]。

4.4 成都市青年女性对中药美容护肤品消费心理的影响和决定因素:在青年女性一般消费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成都市青年女性对中药美容护肤品这一特殊商品具有前述四个特点,影响和决定这种消费心理发生的因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市场低级混乱:成都市美容市场较为繁荣,但中药美容护肤品市场零散混乱,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大型成功的本土中药美容护肤品企业,更何谈产业;②缺乏有力宣传:无论是大众媒体还是商家自身广告推销都没有重视中药美容护肤品,主要精力还是在国际大品牌等非中药类美容护肤品;③收入水平限制:成都市无法和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相比,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在全国也属于中下水准,在护肤品上的消费占日常消费的比例不大;④信息不对称:成都市青年女性对护肤品的分类和作用了解不够,对中药美容护肤品的了解更少,虽然主观感觉可能较好,毒副作用较小,在听从商家的推销后也不敢轻易作出决断,既想尝试又害怕无效上当,处于茫然无措的地步;⑤自身需求强烈:成都市的美容市场背景让每一位青年女性都想变得更美,也更迫切地想知晓如何变得更美的方法,中医药文化的良好基础也促进了青年女性的好奇和追探,以满足自身健康美丽的身心需求。

5成都市青年女性对中药美容护肤品消费心理的发展轨迹

5.1 消费现状和心理:从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成都市美容市场繁荣,但中药美容护肤品市场低级混乱,青年女性具有一定购买力,在不甚了解美容护肤知识的前提下缺乏对中药美容护肤品理性认识,同时又主观认为中药美容护肤品较好,但又抱着怀疑和尝试心态,这种矛盾多变、复杂多维的心理造成实际上购买和使用中药美容护肤品的人并不多,大部分青年女性也是在朋友和医护人员的推荐下进行这方面的消费,属于“经验性消费”和“依托型消费”。这是青年女性对中药美容护肤品消费的现状,促成了当下时期其特殊消费心理的发生,是一种“同合”的表现,即将自身与外在沟通和合产生交流。

5.2 消费演变和心理:在护肤品市场发展的前两个阶段,中药美容护肤品这一专业商品并没有形成,只是在中医药美容的历史传统下民间保留了一些简便易行的美容方式;而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思潮的不断演变,特别是中医药行业的自身创新进步及国外美容技术和产品生产技术的引入,使得护肤品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始关注中药美容护肤品的研发和推广,因此在护肤品发展的第三、四阶段,专业的中药美容护肤品应运而生,并创造市场佳绩。正是在这样的市场变化下,使得青年女性对中药美容护肤品从没有概念和认识到有一些了解,对于新事物的怀疑和好奇并存,市场信息的“投射”让消费者心理产生变化,被动承受着外在的照映;同时随着内在与外在的时空接应,心理状态由投射进入了同合,并交叉联络。

5.3 消费心理发展轨迹:成都市青年女性在社会市场背景和自身情况的综合影响下,于时空的转变中对中药美容护肤品的消费心理具有如下发展轨迹,见图1。

上图意在说明消费心理的发展轨迹,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从投射阶段到同合阶段,既是整体消费者心理的发展历程,也是个人消费心理的变化路径。目前,成都市青年女性对中药美容护肤品的消费心理处于同合阶段,主观性强、自主性强、求知欲强,同时不确定性也强;进一步发展会进入内省阶段,深入的了解和全面的认识使得消费者能够自由抉择和推演,能在中药美容护肤品的消费上获得更多乐趣、信心及满足。

但并不是说这种心理的演变是单向和固定的,它是多维和交叉的,并且不稳定,研究这样的轨迹只是为了给这种消费心理确定宏观的发展方向、层次和状态,为市场作导向,为各方决策作参考。

[参考文献]

[1]刘 宁.中医美容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8.

[2]袁 宁,广 丰.中药化妆品前景广阔[J].中国化妆品(行业),2006,8:53-57.

[3]小 丛.护肤品市场现状及走势营销[J].医学美学美容(财智),2004, 11:36-37.

[4]张 平.女大学生美容消费的心理分析及其引导[J].消费经济,2005, 12(6):57-59.

[5]肖涧松,张志强.消费心理学[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1-2.

[6]刘素芹.浅析现代年轻女性消费心理与营销策略[J].大众科技,2007,12:171-172.

[7]王 敏.试论我国城市青年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4:67-70.

[8]夏巍巍.浅析青年女性消费行为影响因素[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版),2006,5:129-130.

女性消费心理论文篇7

【关键词】消费社会 女色消费 女性主义

一、消费社会的时代背景

1987年,美国摄影家巴巴拉・克鲁拉拍摄的作品《无题》,一只手大拇指和食指轻扣着一张信用卡,上面写着口号:“我买,故我在。”这一对笛卡儿“我思,故我在”宣言的戏剧性颠覆,张扬着一个大众消费时代的来临。在这样的时代里,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再是人们购买使用商品的终极目的,我们在消耗物质的同时更加看重的是对于商品所承载的符号和意义的消费。

大众传媒在现代消费社会的形成和建立过程中的作用功不可没,而电视广告是大众传媒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它娴熟地运用声、光、影、音等广告符号传播着消费时代的社会价值和文化理念,创造着无限丰富的意义和符号信息,引领着时代的潮流和观念,为芸芸众生创造着理想的生活愿景。不知不觉间消费文化借着电视广告的包装将

它的触角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

二、电视广告中的女色消费

1、女色消费及其历史与现状

“女色”,即女子的美色,在有些场合可以广义地理解为女性。所谓“女色消费”就是把女人或称女性的美色当作消费的对象。在本文讨论的“女色消费”,即在现代的电视广告中频频出现的将女性和各式各类的商品拼贴在一起,将商品和女人的美丽、贤淑、性感、可爱等形象捆绑在一起,在兜售商品的同时也在贩卖女性的姿色这一现象。

“女色消费”现象并非今人创造,追溯古今中外的绘画史,“女色消费”的先例古已有之,并且长盛不衰。西方绘画 《维纳斯的诞生》《苏珊娜出浴》等名作都是以女性的为欣赏对象,在中国则有“四大美女”。当然在古代,由于受技术水品和财富的限制,对于女色的消费还仅限于王公贵族有权有势的少数人,而在今天这个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社会里,广告产业批量的生产复制着数以千万计的影像信息,使得对于女色的消费已经变得日常化、生活化和国际化,而电视广告由于其受众面广、传播迅速等特点,对这一趋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

2、电视广告中的女性身体

如今充斥着电视屏幕的广告大都是以女性为主的广告形象也是人们有目共睹,关于“广告=商品+女人”这一句话,估计今天没有人会感到陌生或是质疑。本文将广告中出现的女性统称为广告女郎。

如果用一些词来形容广告女郎的主要特点,那么,漂亮无疑是她们最大的共性。她们或甜美、或冷艳、或大方、或妖娆、或干练、或温顺、或优雅……风情万种是她们的总汇。有时候她们以完整的身体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但是,大多数时候她们是被肢解的,是拼凑的结合。我们试着从记忆中抽取广告中女性身体片断,飘逸的长发,性感娇艳的红唇,娇嫩无瑕的肌肤,修长柔滑的腿部,纤细舞动的水蛇腰,丰满娇挺的……这就是女性,她们拼贴而起的景观代表着广告描述的现代女性!

那么,为什么广告女郎基本上都是人们定义的各种“美女”呢?作为制造商和广告制作人他们对消费者的心理和需求了如指掌。

对于女人,美丽是她们毕生追求的,“女人,越当越美丽”、“你本来就很美,自然堂。”这些极富意义感的语言将护肤品与肌肤柔滑细腻的广告女郎联系在一起,给女人们营造了一种直接的幻觉:拥有它(护肤品)就拥有了和广告女郎一样细腻柔滑的肌肤。

广告女郎手指轻拂过红唇,扭动着身体的曲线,摄影机顺着女性身体有节奏地移、推、拉、聚焦,不正像一只手在女性的肌肤上抚摸吗?对于男人,正是通过观看欣赏这些带有性意味的画面和性感的动作,来满足着内心的欲望。

三、女性主义的解读

虽然经过西方社会女权运动的洗礼,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女性在政治生活上争得了平等的权力,在经济地位上更加独立,但是根植于文化土壤里不平等的性别角色观念并未消除,总的来说女性作为一个群体仍然居于从属地位,常常被男性视为性对象。这种根深蒂固的男权社会的集体无意识呈现在现代商业广告中,便是女性身体与商品的结合,女性身体被等同于商品,成为对象化的存在物,成为有待于被欣赏被购买被消费的客体。当我们以女性主义的批判视角观照电视广告中的女色消费这一现象时,会发现电视广告的这种趋势对和谐、平等、健康的两性关系的建立产生了消极影响。以下我们将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1、电视广告中女色消费的存在本身就是男性主导的社会文化的体现

在电视广告中,广告主和制作人为了刺激受众感官以引发其购买欲望,女性常被暗示为性对象。据调查,在电视广告中,女孩比男孩少12个百分点,中老年女性比男性少13个百分点,而青年女性却比男性高达21个百分点。[1]这暗示女性年轻更有价值。她们漂亮,肌肤娇嫩,纤纤的玉手、修长的、高耸的胸部、性的目光,甚至腹部、臀部、乳窝、腰肢、肚脐,常常被镜头特写或定格。凡此种种,均显示出:男性是进行性欣赏、把玩的主体,女性则沦为女色消费的指向物。

女性美容的目的,主要是为男人,所以某洗发水的广告让刘德华宣称:“我的梦中情人,应该有一头乌黑靓丽的头发”;所以某面膜广告让男子抚摸着女性的下巴说:“好滑啊!”;所以某摩丝广告让男人回头专注地看两个女孩而碰在电线杆上……这样,女性的创造力、丰富个性、多彩美丽、潜在才能等都被抽去了,只剩下外表来由男人决定是否有价值。

由于社会文化所造就的女性主体地位的丧失,她的修饰意向和审美兴趣也要受男性支配,这是女子依附地位的表现,所谓“女为悦己者容”,“楚王好细腰,宫人多饿死”。正如尼采所说:“男性为自己创造了女性的形象,而女性则模仿这个形象创造了自己。”被男人称颂备至的女性美都局限在容貌、形体上。而男性正是以赏玩女性的痛苦作为享乐之妙趣。正如刘臣才所说:“一部女性美的历史,实质上不过是我国历代统治者,尤其是最高统治者遴选、霸占、掠夺、玩弄、践踏女性美的历史,是中华美女的血泪史。”[2]

“集体无意识”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荣格提出来的。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人类祖先遗传下来的心理积淀在现代人潜意识深处的反映。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现代人的心理活动。从个体出生的那一天起,集体潜意识的内容就给每个人的行为提供了一套预先形成的‘模式’。”[3]延绵几千年的男尊女卑、男外女内的角色定型,在代代男女头脑中陈陈相因,习非为是,逐渐成为积淀在民族心理深处的“集体无意识”,成为弥漫于民族生活中间的“文化氛围”。

“社会性别一词用来指由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4]

目前,社会学界普遍认可的社会性别是指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气质和性别角色,及与此相关的男女在经济、社会文化中的作用和机会的差异。它是对男强女弱的生理决定论的最有力的反驳。从这一理论出发,显然电视广告中存在的大量的带有女色消费性质的信息不但反映而且强化着因袭了几千年之久的男性主导的社会性别观念,这种现象对建立平等健康的现代两性观念极为不利。

2、自恋与自我规训的悖论:对男性主导的社会文化的无意识依顺

电视广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广告女郎们用光鲜的外表为现实中的女性塑造了美丽的标准模型,这些广告影像不动声色地撩起女人们对美丽与成功的乌托邦式的无限欲望。

在广告女郎们的笼罩之下,都市女性的行为产生了自身的矛盾,一方面她们毫不吝惜地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买高档化妆品、穿名牌服饰、练瑜伽、做SPA,把自己的身体当作宠爱的对象,对自己身体的每一个细节都倍加呵护,一切都向商业广告为她们营造和设定的美丽目标看齐。另一方面,女人们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不满,数以万计的女性认为自己的身体有缺陷,处在对自己身体的集体焦虑当中。社会上种种身体规训现象层出不穷:自虐性的节食减肥、潜藏着危险的整容手术、美容护肤、拉皮、染发、卷发、拉发,女性试图控制自己的身体。有人戏言:这是一场身体的革命,而革命的对象恰恰是女性身体本身。[5]只是革命主体和革命对象指向的是一个共同体,控制和规训身体被等同于善待自己的身体,这是一个女性的悖论!

就这样,女性在电视广告所树立的“美丽标本”的规范下,屈服于男性的权力,因为只有得到男性的欣赏与注视,吸引了他们的眼球,自己的辛勤与牺牲才有了终极的意义。女性以自己身体的悖论依顺着男性主导的社会文化。

四、小结

无论如何,电视广告中存在女色消费的现象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电视广告是大众传媒的一种重要形式,大众传媒不仅担负着传播信息的职能,传播和构建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也是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大众传媒所传播的内容对社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电视广告在完成传播商品信息的同时,应该时刻注意广告内容及其表现方式,广告制作者应该开阔视野,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多制作创意精妙、艺术性强、观赏价值高,文化品位高的好作品。为促进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为构建和谐平等的两性关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梁旭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妇女发展状况研究[J].理论学刊,1999.2

[2]选美史[J].妇女研究论丛,98, (2):59

[3]转引自大众传播心理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82

[4]谭兢常,信春鹰主编,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95,8第一版,145

女性消费心理论文篇8

一、 从“教育消费理论”角度出发对“女性考研群体” 进行分析

(一)以追求文凭为论文联盟目的的考研属于个人教育高消费的范畴

教育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消费是一种文化消费、投资性消费、投资主体有基本要求的消费,是贯穿消费者一生的消费。但对于教育消费切忌不要盲目冲动,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育盲目性的消费心理表现最多的就是消费动机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更多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考研热”和盲目考研的行为都属于这种现象。追求文凭以加大自己在未来就业市场的砝码是许多女性考研的社会性考研动机之一,这时个人对于考研付出的一切教育消费都属于个人教育高消费。

(二)“女性考研群体”是否能实现考研消费效用的最大化

我们在购买一个商品的时候,尤其是昂贵商品的时候,一定要在对商品的性能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购买,因为我们要把这种昂贵商品的效能最大化,以避免消费的浪费。从教育消费的效用来看,近期的效用表现为知识的获得,远期的效用表现为就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这一美好愿望。首先,在决定考研之前,你们要了解研究生教育是一种追求能力与潜力及综合素质更高层次培养的教育,而不是单纯获得文凭的教育。其次,在决定考研之后,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考研这种消费实现其效用的最大化。随着我国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未来的就业市场会有更大的挑战,女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是考查考研消费效用是否最大化的时候,我们积极倡导“理性教育消费行为”。

二、从“入学选择理论”角度出发对“女性考研群体”进行分析

在教育经济学理论中,“入学选择理论”把学生入学选择行为纳入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选择理论的一部分。我们把教育作为一种商品作进一步探讨,研究个人在教育项目中如何选择。因为入学选择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特点,所以要坚持以下两项原则:首先,每个人吸收、理解和应用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时需要相应的能力。其次,在入学选择时应关注自己的实际需求情况。

有些人为了考上研究生而不计专业,不计学校,不计地区。近几年,跨专业考研的队伍愈发壮大,许多考生不仅跨考相关专业,甚至还有人进行文理科间的“大转行”。例如,笔者身边不缺乏考几年换几个专业,结果都均无功而返的实际例子。

对于“女性考研群体”来说,首先,是要认清形势,认清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而且目标一定是可行的,不要一味的追求当前的热门学科,要从长远出发,选择自己喜欢的并愿为之奋斗的专业。其次,要对考研的艰巨性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再次,要有良好的身心素质。要注意张弛有度,在紧张中懂得放松自己,切不可搞疲劳战术,以身体为代价。

三、从“人力资本理论”角度出发对“女性考研群体”进行分析

研究生接受教育的成本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直接成本支出,主要是读研期间为接受研究生教育而花费的一切有形成本,诸如学杂费、教学设备使用折旧费、教师的工资等等。其二是间接成本支出,又叫研究生教育投资的机会成本,它包括的是研究生因在读研期间接受教育而放弃了直接从事其他经济活动的机会而损失的收入。研究生教育的收益就是研究生教育投资者接受研究生教育比不接受研究生教育所多得的收入。建议“女性考研群体”以自己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人力资本理论来估算自己的研究生教育收益。如果将来所创造的教育收益不明显,就说明研究生教育的收益率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又因为未来的就业市场是不可估计的,所以,提高研究生教育收益率或者是降低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唯一方法是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结论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