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消费观论文8篇

时间:2023-04-08 11:32:11

消费观论文

消费观论文篇1

梁启超在其著名的史论文章《五十年中国进化论》中,将鸦片战争之后七八十年的历史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①数字付费电视的发展也正在经历着这样的过程。先是在器物层面,技术的进步给数字付费电视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接着在制度层面,为了适应数字付费电视发展的世界潮流,政府为之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政策;而真正接受一事物,还要落实到观念上,也就是梁启超所说的“文化根本”。

一、消费观念制约的原因探析

我国电视从1958年诞生之日起,就是免费收看的。直到20世纪90年代,有线电视发展起来之后人们才为看电视支付一定的费用。据统计,目前中国有线电视平均收费每户每年70元,平摊到每月不足7元,近乎于免费收看。而这不足7元的费用还是有线电视的网络维护费。但因为有这三个“世界之最”:“电视台数量世界最多……以低的数字2000家来算,相当于美、日、欧各国电视台之和”、“有线电视入户率最高”、“中国电视的市场化程度最高,中国所有电视台都齐步走,走向市场,无论无线、有线,还是教育台、卫视,基本上都是一种收益途径:广告收入”,②在广告收益的保障下,模拟电视阶段的中国电视市场一片繁荣,中国的电视观众只需要交纳为数不多的网络维护费,就可以“幸运”地收看到几十套电视节目。一方面是极其低廉的价格,一方面是较为丰富的节目选择,习惯了“勒紧腰带过日子”的中国观众自然不会选择需要付费的数字电视了。长期形成的电视消费习惯,制约了我国数字付费电视的发展。正如孙玉胜所比喻的,免费电视就像横在付费电视前的一条河,每增加一个频道都使这条河变宽,每个频道质量的提高都使这条河变深。长期形成的电视消费习惯,制约了我国数字付费电视的发展。参照国外数字付费电视的发展经验,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德国数字付费电视的发展显得艰难了许多。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德国的免费电视频道远远超出了其他国家,在英国、法国能接收到的免费频道只有5个,而德国却有30多个。数量众多的免费频道同样阻碍了付费电视的发展。

幸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在逐步提高,从我国居民整体家庭收入与文化消费能力看,我国城镇居民,尤其是大中城市居民家庭具有一定的数字付费电视节目的消费能力。“城镇居民人均用于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消费占消费性总支出的比重,1996年为9.57%,到2001年该比重已上升到13%”,“媒介产品的消费占到总消费支出3%,并已具有和日常用品的支出相同的特征。”③根据《中国电视市场报告2003-2004》调查显示,“有74%的城市居民潜在用户愿意为享受数字电视付费”,他们选择数字付费电视的主要原因分别为“多频道”、“更早看到精彩内容”、“清晰的节目”。“清晰的节目”更多的是来自于数字付费电视的技术原因,与模拟电视提供的服务相比较,可能电视观众并不觉得模拟电视的播放质量非改不可,也可能目前数字付费电视所提供的节目内容未必对播放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因而“在还不能创造数字化服务内容部分的不可替代性之前,播放质量的优势更像是一种遥远的承诺,而非消费者能切实感受到的效用”。④实现转变电视观众消费观念的突破口还应该回归到内容上,提供观众需要的“精彩节目”,愿意为电视收视付费,争取到这74%的潜在付费电视用户。

二、如何应对:内容差异性、价格分级制、产品多元化

模拟电视时代,我国电视市场形成了以单一的广告收入盈利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需要的是高收视率,从而导致了电视频道内容的大众化走向。孙玉胜把电视专业频道分为三类:大众化专业频道、分众化专业频道和小众化化专业频道。“单一的广告盈利模式对大众化电视频道是适位的”,“目前,我国能盈利的专业频道都只停留在第一个层次,如中央电视台经济生活、综艺、体育、电影、电视剧频道等。这些频道都可以通过广告盈利,至少有盈利的潜力,因为它们都是大众化的。”⑤这种频道内容格局对于数字付费电视来说无疑是有益的,为其发展保留了分众化和小众化的空间,而中国的电视观众也是有着这样的需求的。

参考国内其他媒体的发展情况,杂志是其中唯一不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大部分是依靠自身的发行来维持的,一些高端杂志的单本收费达到20元左右。凭借专业化、对象,杂志的经营是成功的。而某些专业性的杂志,在某种意义上来看,与电视的专业频道也是很相像的。因此,让电视观众付费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关键是能够提供新体验、新价值,对他们潜在的各种需求进行挖掘和细分,寻找在心理认同、价值选择趋近基础上的,由兴趣、关注点等深层认知涵盖的用户群。当数字付费电视系统建立并投入运行,内容运营商,平台运营商就要变革模拟电视时期的经营理念和决策,因为以用户付费盈利就必须提供满足他们专业的对象性需求的服务,这样才能争取到用户,转变电视观众的收视观念,使观众乐意为收视付费,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付费电视“用户”。

首先,在内容播放上实现差异化。只有当付费频道提供的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时,观众才会为之付费。目前我国的数字付费电视内容提供商大多是从电视台分离出来的,在资金和经营上都还和电视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字付费电视节目很多时候是把电视台的节目拿过来进行打包。比如中数传媒推出的35套付费电视节目,很多是将央视、电影频道、电视剧频道等原有的电视节目转成数字电视播出。节目内容和现有的公共频道节目并无太多区别,更谈不上有什么本质上的创新和突破。另一方面,我国免费频道众多,这不仅对电视观众的消费观念形成强大冲击也对数字付费电视的创新造成了很大影响。因而,发展付费电视,第一,要靠原创节目的生产,HBO成功的就在于它拥有竞争对手无法匹敌的高品质的原创性节目;第二,要采用灵活的编排方式。合理利用片源,将内容资源进行分类,集合成主题频道,在发送给用户,便于用户有针对性地选择。虽然许多付费频道已经在朝着方面努力,但在编排重组的过程中,定位不准的问题还很突出,长期如此必将导致用户的流失;第三,将受欢迎的频道从模拟电视频道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付费频道。国外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一做法,我国数字付费电视要得到发展,必然也要走这条道路。提供差异性的内容,不可替代的产品,也是促进受众转变消费观念的动因。

其次,在价格上采用分级制度。国外的付费业务分为单独付费的频道层、点播频道、按次付费频道等多种形式。我国数字付费电视价格制定上,虽然也有类似的格局,但基本上还是以“打包”形式出现,细节中还有一些疏漏。在这种情况下,数字付费电视用户要为全部的打包节目付费,其中很有可能要为自己并不喜欢的节目掏钱,从而影响了用户的积极性,造成了用户的流失。数字付费电视节目的主流人群是中等收入家庭。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他们不会考虑选择需要付费的电视频道,而高收入阶层虽然有很强的消费能力,但能力越高,其它高档次文化消费活动也会越多,因此他们未必有消费时间。此外,如果有消费欲望,他们的消费能力也不需要进行更多的争取。但是,中等收入阶层分布广泛,各种群体的喜好会有较大的差异。在价格策略上,可以采用两条线路,一条是针对普通用户的需求,将几条必需的数字付费频道组合,以低廉的价格吸引用户,满足一般收入的老百姓的正常需要;另一条是针对其特定的收视人群,将“基本频道”与“特殊频道”相结合,可以提供视频点播一类的附加服务,采取较高的价格定位,满足前卫、时尚、高端人群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应当注意高昂的定价要有高标准的服务,做到物有所值;还要尽可能地发掘可能存在的不同受众群体,对频道采取多样化的组合和多样化的定价,针对不同兴趣群体,推出不同内容组合的产品服务,使他们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最满意的服务,这样不仅能减少中等阶层家庭用户的流失,还能吸引一部分低收入家庭,从而使用户的范围最大化,全面推进数字付费电视的发展。

第三,在生产上力求多元化。目前数字付费电视频道提供的基本上都是视频节目,还有部分的分类信息。事实上,数字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延伸得更远。数字付费电视的交互服务可以从单向交互内容服务开始(即利用机顶盒的交互性,使用户从各种传输数据中选择特定的内容),逐渐过渡到以个性化为指向、以多媒体呈现具有互动性的内容平台。随着双向互动性的发展,数字付费电视相对于网络电视互动性差的劣势也会得到弥补。此外,还可以借鉴国外电视业发展的经验,做节目内容的系列产品。例如,《黑道家族》热播的时候,HBO就推出了多款剧中人物所穿的衬衣、运动装,甚至在纽约第五大道的梅西百货都可以看到《黑道家族》剧集的一系列商品。生产的多元化能带来数字付费电视影响范围的增加,还可能会吸引崇尚现代生活方式的受众的目光。

实施内容差异性、价格分级制、产品多元化,其目的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提供物有所值的内容,转变中国电视观众的消费观念,让他们自觉地选择数字付费电视。而数字付费电视的早期使用者,他们的影响和示范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的。罗杰斯将创新的采用者分为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众多跟进者、后期众多跟进者以及滞后者五类,他认为“大众媒介的功能主要是告知,而人际渠道则在劝服方面更为重要”,⑥“确定并善待潜在的早期采用者,对于任何新的用户产品和服务的总体市场战略都是至关重要的。”⑦这批早期的数字付费电视用户,他们对数字付费电视充满期望,愿意使用并且敢冒风险。他们是最忠诚的拥护者,只要能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对于初期的局限性和不方便,他们的容忍程度还是会高于其他群体的。因此,关注这批用户,根据他们的需要及时做出调整,通过这些早期使用者的人际传播,可以使他们在更大的范围内充当舆论领袖,带动早期采用者、早期众多跟进者、后期众多跟进者,甚至是滞后者,在全社会范围内达成消费观念转变的共识。通过主客观的共同努力,来改变数字付费电视发展受消费观念制约的窘境,在我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实现数字电视发展的飞跃。

注释:

①转引自:昌切:《清末民初的思想主脉》[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②李良荣:《中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困惑和改革的思路》[C],《李良荣自选集——新闻改革的探索》.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③吴玉玲:《试论我国数字付费电视节目的消费需求》[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版,第11期,第72页。

④葛言:《数字电视服务的消费需求分析》[J],现代传播,2004年版,第1期,第68页。

⑤孙玉胜:《电视盈利模式的错位——频道专业化与付费电视》[J],现代传播,2002年版,第2期,第2-3页。

消费观论文篇2

(一)网络文化消费已经普及化,但有过度化趋势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大众化的网络产品服务层出不穷,各种文化产品通过网络不断复制、传播,网络提供了最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变了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消费观念。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大学生网民达到3,686.4万人,这说明大学生网络应用已经达到普及化的程度。网络信息化环境下,随处可见的电脑、上网本、手机等文化产品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大学生通过网络阅读、看电影、玩游戏、交流等进行文化消费,网络占据了大学生课外的大部分时间。截至2013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0.7小时,较2012年增加了2.3小时。其中,大学生网民每周上网时长25.1小时,比2012年增加了2.3小时。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平均每天有3~4个小时的时间上网,对互联网的使用深度不断加深。很多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吃饭、走路、坐车、甚至上课的时候都在上网,部分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正常的生活和学业受到影响,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观呈现出过度化特征。

(二)网络文化消费多样化,以休闲娱乐为主

大学生网络应用主要有信息获取、沟通交流、娱乐、商务交易等方面,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呈现多样化。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通过即时通信、电子邮件、微博、个人空间、论坛等进行交流沟通;通过网络音乐、视频、文学作品等实现娱乐消遣;通过网络购物、在线支付、在线预订等进行商务交易。据《报告》统计,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网络娱乐的普及率高出总体网民的普及率,这说明大学生是网络文化消费观的主体。网络文化消费观对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推动作用,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网络应用中,大学生信息搜索、即时通信和网络娱乐功能等都高于总体网民使用率。在网络娱乐中,对网络音乐的使用率为91.3%,高出总体网民17.9%;对网络影视的使用率为81.9%,高出总体网民12.6%;对网络游戏的使用率为63.5%,高出总体网民8.8%。近些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部分大学生把网络作为娱乐和交友的工具,沉迷于网络游戏,陶醉于偶像剧和娱乐节目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呈现出过度娱乐化和休闲化趋势。

(三)网络文化消费呈现个性化,但不够理性

网络文化具有丰富、迅速、广泛、虚拟、个性等鲜明的特点,这些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他们开始追求一种个性化的生活和消费。在网络世界里,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文化项目进行消费,可以自主发表意见、进行评论,可以建立体现个性化风格的主页、博客空间,选择个性化的头像和表情、使用个性化和原创性的网络词语。互联网赋予了大学生更多的话语权,让他们能表够达真正的想法,不再迷信权威。相对于传统消费形式,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更强。网络信息化环境下,一方面极其丰富的网络文化资源、极具诱惑的网上文化服务,使大学生眼花缭乱;另一方面网络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文化资源的传播和消费很难限制。面对网络世界的海量信息,受到生活阅历及思想修养等方面的限制,大学生往往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容易凭一时冲动和个人好恶选择文化消费产品和服务。一些大学生冲破网络规范和道德限制,在网络上进行不良宣泄、沉迷色情游戏、传播垃圾信息和文化糟粕、披露别人隐私、进行人身攻击、虚假信息等等,网络文化消费不够理性和成熟。

二、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引导机制研究

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环境,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消费环境,需要从社会观念导向、政府法律和制度保障、学校和家庭教育引导等三个方面建立起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的引导机制。

(一)社会观念引导

引导大学生认识复杂多元的网络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网络文化消费观念,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社会各界包括政府、行业、学校、家长等社会观念的引导很重要。首先,要加强网络文明教育和网络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对网络不良文化信息的甄别、抵制能力;其次,建设网络思想舆论阵地,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再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精神文化,宣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开发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网络产品,提高网络空间占有率;最后,综合运用法律法规、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建立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机制,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监督,以正确的消费观舆论引导大众,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消费风尚。

(二)法律和制度保障

我国的网络立法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对网络文化产业发展中遇到的一些法律问题立法比较模糊,对网络主体的违法和不道德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管,因此需要政府等相关部门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和治理。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适时更新;督促行业自律,实施对互联网的有效监管,加强网络制度文化建设,规范网络制度管理,使大学生在更加安全的网络制度环境下文明、规范地上网;政府和行业要联合营造健康的中文网络环境,加大对不良中文网站的管理,净化中文网络环境,积极鼓励、扶持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等开发建设自己的网站;政府部门、社会组织、行业等都需要共同努力,建设绿色网络游戏,在提供丰富的游戏内容的同时,为青少年打造一个健康的绿色网络环境。

(三)学校和家庭教育引导

消费观论文篇3

论文摘要:目前中国社会还很难说是消费社会.但既然买方市场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就应该从各方面来把握消费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从技术发展视角来把握消费社会特征显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消费社会的兴起在某种意义上来自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正是技术发展推动企业生产出了超过基本需求的大量产品并滋长了消费主义观念的流行。在这种意义上讲,基于公共风险意识回到消费者的文化建构上来.有利于纠正目前消费主义倡导的过度消费观念和促进技术文明与消费社会的健康发展。

20世纪标志着欧美国家和日本的消费社会的兴起和发展,其主要表现是它们的生产和分配能力远远地超过了其人口的基本需求。尽管中国还很难说是否已经成为消费社会,但这里的问题在于中国目前应该怎样在技术发展意义上把握消费社会发展趋势?目前正在出现的消费社会趋势是否适当?它可能会怎样构成其文化,而文化实践又应怎样去建构未来的技术发展?本文试图对这些基本问题做出初步探讨,以便我们构建不同于西方过度消费的可持续性和谐社会。

一、消费社会兴起的技术变迁过程

在英语世界,“消费”(consumption)一词从14世纪开始一直包含有某种贬义,指“毁坏”、“用完”、“耗尽”和“浪费”等。直到19世纪,西方经济学家才把它看作是一个与“生产”相对的概念,并在商品供给和需求意义上对消费给予了精确描述。马克思曾经以商品生产为基准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前商品化阶段、商品阶段和商品化阶段,并用“商品拜物教”这一术语来描述工业革命时代的生产一消费情形。在20世纪,鲍德利亚德则使用“消费社会”(consumersociety)这一概念来叙述当代社会的普遍消费情况。这一概念虽然揭示了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产品消费文化现象,但却掩盖了技术与消费的关系。当代消费社会在某种意义上不过是资本推动下技术发展的产物而已,也就是说技术文明建构了消费社会。关于这一点,只要看一下人类历史上直接改变人们日常生活的技术变革就够了。

毫无疑问,当技术进步还不足以推动人类生产出超过其基本需求范围的大量产品时,即使存在大量的潜在消费需求也不能形成所谓消费社会。从18世纪开始,社会消费形态就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不仅社会上层拥有消费能力,而且社会中层和社会下层也都参与到了消费大军之中。这一消费浪潮从英国开端,然后席卷到整个欧洲,形成了全新的消费市场,曾经引发了从小规模生产向大规模生产的经济转变,进而导致了大机器、大工业的新式工厂和新的资产阶级的兴起,有人将此称为与工业革命相对应的第一次消费革命,但这仍然不足以导致今天所称的消费社会。在整个19世纪。尽管大工厂如同交响乐团一样奏着响亮的工业生产旋律,但寻常人仍旧使用流水和冰块来保鲜食品。并盼望着乘坐气球来环游世界。这种情况到了19世纪末期才得以改变.伴随着工业革命和技术发明时代催生的电灯、电话和运动图像对生活世界的改变.才逐步迎来了鲍德利亚德式的消费社会。

190。年,在蒸汽动力、电力和马拉等一片交通传输声中,汽车这一注定要改变人们消费结构的技术产品终于诞生了。亨利?福特1913年设计出了一种流水线作业方式。快捷而便宜地大量生产汽车,这种流水线作业生产方式的大量推广意味资本主义可以大量地生产出大众化的标准产品,使社会商品种类和数量成倍增长.从而表明技术性消费社会步人了一个新阶段。技术变革对社会消费的引导还不仅仅如此,此后的大量技术创新更是大大加速了消费社会的兴起。赖特兄弟1903年乘坐装有动力机的飞机首次成功地离开地面,后来洛克海德DC3客机研制成功。实现了环球旅游的消费梦想。自马柯尼1901年通过无线电波接受到了来自大不列颠的电报信号以来,无线电通讯(KDKA电台广播取得成功)、电视图像无线传送和彩色电视广播(1953年:VBC和CBS推人商用)等众多技术的进展,把人类带人一个媒体消费时代。20年代以后。随着电子技术、材料技术和生物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掀起了一场扩及发达国家中产阶级家庭的新型消费革命。诸如电剃须刀、彩色胶卷摄影术、器皿搅拌机、荧光灯、固体电子吉他、长时录放唱片、磁带录音机、录像机、冰冻TV餐饮、微波炉、袖珍电子打字机、铝质易拉罐、苏打水瓶等日常消费品都在短时间内进人了家庭消费,磺胺(百浪多息,专治链状球菌疾病)、抗生性链霉素、骨髓疫苗、口服避孕药等药品芳名则推动了卫生医疗消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新型技术得以产生和发展,其中半导体和计算机是标志着20世纪的重大技术进步,特别是1971年随着第一个硅微型处理器的商业引人之后,计算机微型化开始进人消费规模,出现了以消费价格为特征的个人计算机。90年代中期,软件和网络协议技术发展把网络化多媒体计算机带进了数百万人的家庭和办公地点,互联网直接为全球性消费奠定了技术基础。正是在这种技术不断变革之中,今天的人们与其说是生活在一个产品消费世界,毋宁说是生活在一个技术世界。世界变成了消费产品的平面,消费产品因为技术不断创新日益变得微小、有效和精致。

一般来说,并不是所有技术创新都属于消费性技术,但它们却全部同消费社会的兴起和发展相关。上世纪50年代,在技术的急剧发展背景下,美国把追求消费作为一种“梦想”,人们不仅想购买郊区住宅。而且也想把最新的家电和设备带回家中。1945年美国电视刚刚流行起来,汽车销售也仅在/万辆左右,但到1950年电视就售出750万台,汽车售出“7万辆。技术创新速度如此之快,以致消费也不断处于快速更迭之中。为了保持与技术发展同步而不落后,人们必须要经常地淘汰尚未用坏或没有破旧的设备或产品。计算机可以说是更新最快的消费产品。往往几年就要更新一次,电视机、DUD机和其他技术同样也不能幸免.甚至超越了技术的家庭使用,商业世界的技术进展也同样快速如飞。正是借助技术这一杠杆.商业交易变得日益高效。商业资本支配的广告一直在鼓噪着自身促销的消费产品者利于加强家庭联系.电视和互联网络作为技术的产物更是成为广泛促销产品的最重要媒体。但就在技术消费大量流行时.科学家们却向人们发出了严厉的警告:过度的消费会带来资源的滥用或生态的破坏。1962年拉切尔?卜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注意到技术发展及其产品消费(如农用DDT)产生了某些难以预料的有害影响,美国就此于1971年禁止使用DDT.1978年出于保护大气臭氧层而禁止使用氟利昂.1979年摧毁三英里岛核电站中心.这些事件大大地改变了人们对技术文明带来的消费社会的基本态度。

二、消费主义观念的技术文化批判

尽管科学家不会精确地预言未来的消费社会前景,但却实用地向人们表明目前技术文明及其消费带来的可能后果。现实问题也许不在于消费本身,而在于其不平等的生活方式或消费模式及其效应:高收人国家20%的世界人口占据了86%的私人消费支出,它们消费厂45%的肉品、58%的能源和84%的纸张。拥有74%的电话线路和87%的交通工具,而世界上20%的最贫困人口只有1.3%的消费水平,它们仅仅消费了5%的肉品、4%的能源和1.1%的纸张.仅仅拥有1.5%的电话线路和1%的交通工具。这种消费格局正在削弱着人类的生态和资源基础.加速着高收人对低收入的不平等分配和消费趋势.推动着过度消费—贫困—不平等—环境恶化这一中轴线的动力生成。如果再次分配不能从高收人转移到低收入消费。生产不能从污染型转向清洁}U生产.产品促销不能转向支持资本实力较弱的环保型生产商,消费优势不能从奢侈消费转向满足基本需求,当今人类消费和发展一问题就会变得更为糟糕。科学家的这种实证性描述揭示了过度消费的严重的社会和生态后果。很难说它带有什么价值判断,但在哲学家和人文学者那里却又重新回到18世纪以前具有贬义的“消费”概念上来,更加注重对过度消费的文化批判,尤其是用“消费主义”(consumerism)取代“‘生产主义”(productivism)来描述20世纪发达国家社会的重要特征及其问题。

经济学从19世纪开始就倡导一种“生产主义”(productivism),关注的是工业企业的产品开发和制造能力,把新技术看作是工程师创造并可以赋予公众消费的东西.把“作为制造者的人”(生产者)看作技术进步的历史英雄或者“‘熊彼特式”企业家。直到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社会学家针对消费问题才给予了某种社会和政治关怀。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认为,资本主义兴起于新教伦理的禁欲主义或自我牺牲精神和资本投资商业的道德命令。但与此相反,索姆巴特却把与消费主义密切相关的奢侈问题与资本主义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只不过这种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得到重视,只是在差不多半个世纪后才在鲍德利亚德的消费社会概念那里重新浮现。鲍德利亚德表明韦伯的理论并不足以说明现代消费社会,他强调资本主义的兴起在于它倡导快乐主义并释放出人们花费或消耗的欲望,而不在于新教自我牺牲精神。齐美尔和凡李伦曾经把消费主义看作一种确立和表达不同社会认同的尝试,而这种认同尝试毫无疑问是对不断增长的工业或机械技术的同质力量以及城市化和交通拥挤的心理压抑的文化回应。在这种意义上讲,人们并没有采取如韦伯说的新教自我克制态度,而是把消费看作一种主要的自我表达方式,因此消费主义成了一种享有符号象征意义的共同语言。正是这样一种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得以繁荣起来,以致消费主义在20世纪后半叶获得了史无前例的流行和扩张,社会成员迅速接受了所谓过度消费习性。正如麦克拉伦和雷奥纳多在评论鲍德利亚德的消费社会概念时指出,“人成了消费社会的功能所指,因为他们总是被鼓动去购买越来越多的新型客体,以便能够感受部分的社会环境”。消费主义试图在技术快速进步和产品不断更新的背景之下,如同经济学一样把消费者是技术创新及其产品的被动接受者作为前提,采取了一种新型的文化方式来支配人们的政治生活和社会交往,但由于资本推动的强劲生产力量和快速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异化劳动的重要表现,而相应于生产和技术发展形成的消费主义也变成了一种深度异化的社会经验。

据李俊和邓国彬对西方社会理论考察认为,凡学伦强调的上层阶级通过消费来显示自身经济优势,贝克、吉登斯和鲍曼等社会理论家认为人们购买特定商品意在建构“‘自我”的群体性认同,费瑟斯通则指出后现代社会的消费者倾向于寻求适合不同情景和心态的消费匹配和多重形象认同,所有这些意指都表明社会公众是在“不知不觉间成为全球消费大军中的一员,而不去考虑肆意消费所带来的资源危机和社会负面效应”。这里表明的是导致消费水平和消费规模不断扩展的一般社会机制与公开鼓励公众大胆消费和不断消费的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是不同的,但应该注意到公开的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是这种没有感知或无意识状态的社会消费风气的一种鼓噪,它的盛行与技术和生产的“强制消费”存在着密切联系。工业化及其技术文明发展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千百万人都希望享受到工业文明产品带来的便利和安逸。正是这种消费氛围促成了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兴盛。正如倡导消费主义的美国学者勒博于1950年在《这是一个生存问题》一文中指出:“我们具有巨大生产率的经济要求我们把消费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商品的购买与使用变成一种仪式.从消费者中获得精神的满足”,“我们需要以不断增长的速度把东西消费掉、烧掉、穿掉和扔掉”。川在这种意义上讲,西方消费主义是建立在大机器、大工业基础之上的,它作为一种工业文化或技术文化现象是以大规模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特征,它制造出来的全球大规模消费需求(如“一次性消费”、“过度包装”和“消费品排他性占有”等)扩展显示了“持续消费”的生态“不可持续性”。“口消费主义虽然并不直接表现为目前技术和资本全球化的政治经济合理性辩护,而是以一种遮蔽的非政治化方式将追逐变化和创新以及过度物质消费意识内化为公众日常生活的自由选择。消费主义的盛行自然给资本拥有者带来了巨大利润,也引领着各国或区域经济的急速增长,但它倡导的普遍消费伦理或消费习性显然已使人们的消费大大超过了自身的实际需要、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大量耗费和生存环境的破坏,其不可持续性的畸形发展必然给人类带来无可挽回的生存危机。这种困境连同对消费主义的技术文化批判,目前正在将人们引向绿色技术创新支配的可持续性消费方式。

三、技术创新文化的消费形象重塑

经济学家相信,只要被动的消费图像存在,消费者就会倾向于使其购买的产品达到最优边际效用,消费主义的拥护者们也坚信只要技术发展创造出了新的产品就一定能够通过某种普遍消费文化理念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但这并不能解释技术创新在源头l;怎样体现它的有用性这一问题。社会建构者(ocialconstructiviata)曾经注意到技术产品消费者或用户在技术产品的建构过程中的社会学意义,提供了大量用户导向型技术人工制品的案例研究。但却没能在相应历史背景中分析这些人工制品的最初消费文化意向,也没有比较不同人工制品从发明到开发和采用的技术创新文化轨迹。为了解开这一智力死结,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女权主义者试图把消费作为一种20世纪主流的社会和文化活动(如工业、科学和商业等)加以考察,并认为消费者并不是如经济学家和消费主义者所说的受技术决定或被动接受技术影响的“牺牲品”或“受害者”,而是工业生产的积极参与者。只不过消费者、用户群体及其代言人参与设计、营销和分配的积极创造性方式被消费主义的热衷者或拥护者大大忽视了。正是因为生产和消费、设计者和用户之间存在着相互建构的社会现实,因此需要对消费及其文化意向在今天的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做出重新评价。

消费观论文篇4

【关键词】消费观念扩大内需金融危机

2009年,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实现了保证经济增长的目标,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单纯依靠投资难以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消费的滞后,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我国居民当前的消费状况与其消费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的消费观念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物质上长时间处于相对短缺的状态,居民消费受到严重制约,中国社会传统的重积累、倡节约的消费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逐渐抛弃了自然经济模式下自给自足的消费观念,代之以量入为出、注重消费效益,强调消费带来的精神满足等新型消费观念。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住房、通信及电子产品、节假日消费及旅游、文化教育、汽车等逐渐成为市场消费热点,信贷消费、理性消费、个性消费等消费形式也开始在人们的消费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也就形成了当前中国居民西方消费主义与东方重积累思想并重的有中国特色的消费观念。

二、现阶段消费观念的成因

1.中国传统文化及伦理价值对国内居民消费观念具有深远的影响。我国传统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小农经济是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不稳定的生存状态使我们的先人养成了勤俭持家的习惯,进而形成了以节俭为核心的消费观念。在现实生活中,这一习惯转化为人们日常的消费倾向,如重勤俭、轻生活;重储蓄,轻消费,满足于简单的物质供给,轻视甚或羞于精神消费等。此外,中国传统的伦理价值也与西方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的父母认为自己对子女将来的幸福具有无可推卸的责任,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努力保证子女过上最好的生活,“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是大多中国父母的消费心态。因此,国内居民在子女的生活、教育甚至婚嫁等方面的消费上往往不惜血本。这种对伦理亲情的崇尚,也使国人十分注重为子孙积累财富。

2.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是形成当前居民消费观念的主因。消费观念的形成既是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又是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居民的收入得到显著提高,消费水平也日益提升,消费结构也得到了明显改善。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职业的“铁饭碗”被打破、公费医疗制度消失、住房商品化提速等现实问题又唤醒了人们的风险意识,特别社会保障制度的滞后及房价的居高不下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未来的不确定。虽然信贷消费的理念已被很多人接受,但大多数人的消费观念趋于理性,更认同量力而行、有计划甚至略有盈余的消费方式。

3.受教育程度、收入高低、地域差异等个人因素也在消费观念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居民个人消费观念的因素包括收入、年龄、性别、地域环境、受教育程度等。受教育程度对个人消费观念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受教育的程度越高,接受新鲜事务的速度越快,在消费观念上也越前卫。地域环境对个人消费观念的影响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分析:一是籍贯,表现为个人受传统文化和家庭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形成个人消费观念的基础;二是居住地,表现为从众心理对个人消费观念的改造,这种影响是区域性消费观念形成的关键,甚至会从根本上改变个人消费观念。

三、转变消费观念,刺激消费的途径

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对其日常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制约着内需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因此,转变国内居民的消费观念势在必行。考虑到当前的经济社会环境,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刺激消费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强引导,树立健康、科学的全民消费观念。美国次贷危机的巨大破坏力表明,西方国家以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负效应突出,也不适合我国当前的国情。虽然我国居民也逐步接受信贷消费,但在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退、全球气候问题凸显的当今社会,我们应提倡树立健康、科学的消费观念,即(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这种观念也符合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总体思想。

2.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其消费能力,同时着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我国居民收入比重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这些都制约了居民消费能力提升。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推出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如汽车消费税优惠、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等。但扩大居民消费,仅靠政策刺激还不行,必须从根本上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特别是实现农民的增收,才能形成人数众多的、稳定的消费主体。此外,调节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等措施也能促进居民消费意愿的提升。

3.大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商业保险市场的发展。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加重了居民对失业、医疗、养老等问题的担忧,使其更倾向于采用储蓄等方式以应对将来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的保障水平,有利于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但人口增长减缓、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也给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带来很大压力,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全民性社会保障制度显然不能满足社会长远需要。商业保险市场的发展既能有效缓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压力,又能起到推动居民消费的作用,可作为扩大居民消费的重要手段。

4.抑制房价的快速增长。近几年,房价持续走高,带动了人们的购房消费,但也抑制了其他方面的消费,从而降低了整个社会的消费率。从国际上看,居民购房实际上是一种投资行为,是在透支今后数年的消费能力。从我国国情来看,居民购买自住型房屋有利于推动消费发展,但过高的房价使很多人不仅要花掉多年的积蓄,而且还要背上巨额贷款债务,这就导致居民在其他消费需求方面的支付能力被大大削弱。而且过高的房价也推动了投机性购房行为,进而助长了房价的提高。因此,抑制房价的快速增长是解决消费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

5.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进步,丰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也造就了更多的消费需求。第三产业的发展能更好的满足居民日益复杂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消费规模经济效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劳动力就业的增加,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总之,消费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渐变的过程,我国应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后经济调整的机遇,加快国内居民健康、科学、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以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消费观论文篇5

【关键词】消费观念扩大内需金融危机

2009年,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实现了保证经济增长的目标,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单纯依靠投资难以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消费的滞后,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我国居民当前的消费状况与其消费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的消费观念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物质上长时间处于相对短缺的状态,居民消费受到严重制约,中国社会传统的重积累、倡节约的消费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逐渐抛弃了自然经济模式下自给自足的消费观念,代之以量入为出、注重消费效益,强调消费带来的精神满足等新型消费观念。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住房、通信及电子产品、节假日消费及旅游、文化教育、汽车等逐渐成为市场消费热点,信贷消费、理性消费、个性消费等消费形式也开始在人们的消费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也就形成了当前中国居民西方消费主义与东方重积累思想并重的有中国特色的消费观念。

二、现阶段消费观念的成因

1.中国传统文化及伦理价值对国内居民消费观念具有深远的影响。我国传统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小农经济是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不稳定的生存状态使我们的先人养成了勤俭持家的习惯,进而形成了以节俭为核心的消费观念。在现实生活中,这一习惯转化为人们日常的消费倾向,如重勤俭、轻生活;重储蓄,轻消费,满足于简单的物质供给,轻视甚或羞于精神消费等。此外,中国传统的伦理价值也与西方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的父母认为自己对子女将来的幸福具有无可推卸的责任,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努力保证子女过上最好的生活,“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是大多中国父母的消费心态。因此,国内居民在子女的生活、教育甚至婚嫁等方面的消费上往往不惜血本。这种对伦理亲情的崇尚,也使国人十分注重为子孙积累财富。

2.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是形成当前居民消费观念的主因。消费观念的形成既是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又是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居民的收入得到显著提高,消费水平也日益提升,消费结构也得到了明显改善。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职业的“铁饭碗”被打破、公费医疗制度消失、住房商品化提速等现实问题又唤醒了人们的风险意识,特别社会保障制度的滞后及房价的居高不下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未来的不确定。虽然信贷消费的理念已被很多人接受,但大多数人的消费观念趋于理性,更认同量力而行、有计划甚至略有盈余的消费方式。

3.受教育程度、收入高低、地域差异等个人因素也在消费观念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居民个人消费观念的因素包括收入、年龄、性别、地域环境、受教育程度等。受教育程度对个人消费观念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受教育的程度越高,接受新鲜事务的速度越快,在消费观念上也越前卫。地域环境对个人消费观念的影响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分析:一是籍贯,表现为个人受传统文化和家庭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形成个人消费观念的基础;二是居住地,表现为从众心理对个人消费观念的改造,这种影响是区域性消费观念形成的关键,甚至会从根本上改变个人消费观念。

三、转变消费观念,刺激消费的途径

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对其日常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制约着内需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因此,转变国内居民的消费观念势在必行。考虑到当前的经济社会环境,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刺激消费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强引导,树立健康、科学的全民消费观念。美国次贷危机的巨大破坏力表明,西方国家以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负效应突出,也不适合我国当前的国情。虽然我国居民也逐步接受信贷消费,但在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退、全球气候问题凸显的当今社会,我们应提倡树立健康、科学的消费观念,即(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这种观念也符合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总体思想。

2.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其消费能力,同时着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我国居民收入比重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这些都制约了居民消费能力提升。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推出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如汽车消费税优惠、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等。但扩大居民消费,仅靠政策刺激还不行,必须从根本上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特别是实现农民的增收,才能形成人数众多的、稳定的消费主体。此外,调节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等措施也能促进居民消费意愿的提升。

3.大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商业保险市场的发展。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加重了居民对失业、医疗、养老等问题的担忧,使其更倾向于采用储蓄等方式以应对将来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的保障水平,有利于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但人口增长减缓、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也给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带来很大压力,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全民性社会保障制度显然不能满足社会长远需要。商业保险市场的发展既能有效缓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压力,又能起到推动居民消费的作用,可作为扩大居民消费的重要手段。

4.抑制房价的快速增长。近几年,房价持续走高,带动了人们的购房消费,但也抑制了其他方面的消费,从而降低了整个社会的消费率。从国际上看,居民购房实际上是一种投资行为,是在透支今后数年的消费能力。从我国国情来看,居民购买自住型房屋有利于推动消费发展,但过高的房价使很多人不仅要花掉多年的积蓄,而且还要背上巨额贷款债务,这就导致居民在其他消费需求方面的支付能力被大大削弱。而且过高的房价也推动了投机性购房行为,进而助长了房价的提高。因此,抑制房价的快速增长是解决消费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

5.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进步,丰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也造就了更多的消费需求。第三产业的发展能更好的满足居民日益复杂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消费规模经济效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劳动力就业的增加,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总之,消费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渐变的过程,我国应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后经济调整的机遇,加快国内居民健康、科学、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以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消费观论文篇6

关键词: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

消费源于需要。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有不同层次的消费需要。恩格斯曾经把人们的消费需要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人对物质的需要是低层次的需要,它是有限度的;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历史的经验表明: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市场的需要,而“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要”。可见,消费需要及其选择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直接的影响。

消费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检视

生存消费方式与传统农业经济社会

生存消费方式的诠释。生存消费方式是指为了维持家庭成员生命的延续和满足家庭成员生理需要的基本消费方式。满足生存需要的家庭消费过程包括满足生命的生产和生命的再生产需要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人的生理需要。生存消费可分为简单的生存消费和扩大的生存消费。前者是指家庭已有人口生命再生产的消费(补偿),后者则是指满足家庭新增人口生命的需要和生命生产与再生产质量提升的需要,其消费对象伴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具有很大的相对性。

传统农业经济作为一种处于长期均衡状态的特殊类型的经济,是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静态的经济,它的经济结构则由特定传统要素(土地、劳动、生产工具和技术等)组合成的一个有机结构体系,它包括土地所有制结构、农业种植结构、农产品加工贸易结构等。它具有技术状况长期大致保持不变和把生产要素作为收入来源的特点。但是,传统农业的农民是理性的,对生产要素的配置是有效率的(舒尔茨)。因此在传统农业经济社会,人们的消费是为了满足基本的需要——吃、穿、住等,是一种较低层次的需求。

现代消费方式与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社会,现代的消费方式是主要指工业社会的消费方式,它与农业社会“生存型”的消费方式不同。人的需要不仅是量的增加而且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由基本型需要发展到享受型需要。市场经济不仅造就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且使人的个体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一方面,要扩大现有消费量,把现有的消费推广到更大的范围:另一方面,要生产出新的需要,发现和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这样,就必然大规模地深入探索整个自然界,以便不断发现自然物的新属性以及加工自然物的新方式,以不断开发和满足社会的新需要。

特别是二战以后,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在凯恩斯消费主义理论的主导下,“大量投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不断循环。这样,一方面,使发达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步入了新的持续增长时期,物质消费水平达到了惊人的高度。另一方面,生活中巨大的浪费和高度的物质消费导致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例如,用过即扔的"一次性"消费商品和过分包装的商品,既浪费了大量资源又造成大量生活垃圾。据统计,在美国,仅用于食品的包装就达到城市固体废弃物的1/5,人均达130千克。同时,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效仿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及其派生的消费方式,使得过度消费方式向全球扩展。

由于工业社会的发展模式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刺激消费成了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生产经营者为了在生产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地推出超越人们"当前需要"的新产品,即创造一种新的消费时尚,使它最终扩展为整个社会生活的价值尺度,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之一。可见,现有的消费方式源于现有的发展模式,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必然产生过度的消费方式。

我国社会消费的变化与经济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入快速增长时期,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储蓄余额不断增长,个人消费支出稳定增加,社会消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供给制、半供给制消费向市场化消费转变。改变了传统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对居民消费采取“包”和“统”的办法,城乡居民消费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由生存需要为主向享受、发展需要转变。从90年代开始,居民用于吃、穿、用等实物性消费比值下降,而用于文化教育、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等精神文化的消费比值不断上升。据统计,在农村,恩格尔系数由1990年时的58.8%下降到2003年的45.6%。在城镇,从1990年的54.2%下降到2003年的37.1%。

由传统型消费向超前型消费变化。随着小康社会的到来以及社会对财富和利益分配格局的重构,一个优越、富裕有足够消费能力的社会新富群体正在形成,他们的超前消费与世界消费潮流相一致。这些新富们享受到了更高的生活水准,成了消费潮流的创造者和引导者。

由国内消费向国际消费迸发的趋势。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信息传递速度加快,消费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大城市居民在对国内名牌商品消费获得满足的基础上,开始热衷和追求世界各地的时尚和流行。而且越来越多的居民也乐于接受国际流行的时尚、款式和消费方式。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上涌现了一些畸形消费、流行铺张浪费甚至奢靡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有的是超越现实条件、盲目攀比,有的是斗富摆阔的奢靡消费,还有的是过度包装的蓄意浪费。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报告:2004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482.4亿吨,其中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61.3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4.2%。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基本上沿袭传统的大量消耗资源的数量粗放经营型低层次方式。经济增长速度主要依靠增加资源、能源、资金的投入来推动,经济发展在总体上没有改变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局面。2004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通过大量的对比分析表明:以2001年为例,我国单位产出能耗比单位产出能耗较高的美国高出2.3倍,比单位产出能耗较低的日本高出5.1倍,比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巴西等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高出58%。钢铁消耗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资源消耗水平,我国单位产出的钢铁消耗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9倍,是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家的两倍以上。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到世界的5%,但煤炭消耗约占世界的30%,电力消耗占13%左右,钢材消耗占25%,水泥约占50%。

用科学发展观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

“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而消费模式的转变是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之一,没有科学消费观的支持,科学的发展观也不可能彻底和牢固树立起来。因此,要实现科学发展模式必须进行相应的消费方式变革。

树立适度消费的理念。适度消费是指在满足生活需要范围之内,不过度地欲求。现代经济学把物质消费分为满足需要的消费和满足欲求的消费,“需要”是人们为了生活必须消费的东西,而“欲求”则是在需要之外,由追求心理上各种满足(如追求地位上的优越感、满足感、嫉妒、攀比和炫耀等等)而形成的一种需求。需要是有限的、相对稳定的;而欲求则是无限的。满足需要的消费是一切社会共同具有的,而满足欲求的消费则是工业社会所独有的。“欲求消费”在本质上是一种“异化消费”,它使消费与“需要”、“使用价值”相背离,过度地去追求不必要的欲求满足,势必造成巨大的浪费。对于普通人来说,适度消费由支付能力决定,超过支付能力的超前消费和过度积累的滞后消费都不可取。

培养“文化人”,用先进文化引导消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教育是第一消费力。要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和第一消费力的作用,提高全民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根本上体现以人为本。而文化是发展的摇篮,用先进文化来引导消费活动,丰富消费生活的文化内涵,使人们物质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从而使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发展和提升,使人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人”。这样,就可以不断提高消费中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促进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态文化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协调。

实行循环消费。这就要求消费品生产所需资源是可再生的,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生产的消费品应能够循环利用。这种消费理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意旨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收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品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努力做到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以及坚持消费代际公正与代内公正的行为准则:当代人的发展及其需求满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或者同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

倡导资源节约型消费。节约型消费是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保证全社会有较高的福利水平的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首先,这里的“节约”与其传统意义有根本的区别:节约并不是吝啬,不是该花的钱不花,而是花尽可能少的钱获取更大的效益。节约不是过苦日子,消费不是铺张浪费,要科学、适度地消费。消费既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又要以人为本、扩大消费、公平消费。消费不是浪费,节约型消费要避免浪费。消费是必需的,但要绿色消费、环保消费。其次,这里的“节约”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节约。它是按科学发展观反映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人们在科学、合理、有效地消费后,应当而且必定将目光和富余的资源投向许多新的、陌生的消费领域,不断延伸出新型的消费种类,从而真正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一般来说,节约有三个层面:决策政策层面、技术支持层面和资源使用层面。不同的层面,内容各不相同,又互相联系,甚至相互制约。三者协调,节约的内涵才能完整,节约的效用才能更大。因此,推行节约型消费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参与:通过政府消费、政府购买等方式,优先选用绿色产品、再生产品,制止资源过度消耗和奢侈消费的现象,为人们的日常消费作示范和引导;在消费领域全面推广和普及节约技术,鼓励消费能源资源节约型产品,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努力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逐步形成节约型消费方式;大力加强消费教育,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能源资源节约活动,努力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

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到来,人类的需求由物质到精神,由商品到服务,由有形到无形的不断提升,要用科学发展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逐步形成文明、节约、与国情相适应的消费方式,使之既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译本上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

消费观论文篇7

【关键词】消费观念扩大内需金融危机

2009年,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实现了保证经济增长的目标,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单纯依靠投资难以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消费的滞后,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我国居民当前的消费状况与其消费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的消费观念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物质上长时间处于相对短缺的状态,居民消费受到严重制约,中国社会传统的重积累、倡节约的消费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逐渐抛弃了自然经济模式下自给自足的消费观念,代之以量入为出、注重消费效益,强调消费带来的精神满足等新型消费观念。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住房、通信及电子产品、节假日消费及旅游、文化教育、汽车等逐渐成为市场消费热点,信贷消费、理性消费、个性消费等消费形式也开始在人们的消费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也就形成了当前中国居民西方消费主义与东方重积累思想并重的有中国特色的消费观念。

二、现阶段消费观念的成因

1.中国传统文化及伦理价值对国内居民消费观念具有深远的影响。我国传统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小农经济是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不稳定的生存状态使我们的先人养成了勤俭持家的习惯,进而形成了以节俭为核心的消费观念。在现实生活中,这一习惯转化为人们日常的消费倾向,如重勤俭、轻生活;重储蓄,轻消费,满足于简单的物质供给,轻视甚或羞于精神消费等。此外,中国传统的伦理价值也与西方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的父母认为自己对子女将来的幸福具有无可推卸的责任,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努力保证子女过上最好的生活,“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是大多中国父母的消费心态。因此,国内居民在子女的生活、教育甚至婚嫁等方面的消费上往往不惜血本。这种对伦理亲情的崇尚,也使国人十分注重为子孙积累财富。

2.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是形成当前居民消费观念的主因。消费观念的形成既是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又是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居民的收入得到显著提高,消费水平也日益提升,消费结构也得到了明显改善。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职业的“铁饭碗”被打破、公费医疗制度消失、住房商品化提速等现实问题又唤醒了人们的风险意识,特别社会保障制度的滞后及房价的居高不下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未来的不确定。虽然信贷消费的理念已被很多人接受,但大多数人的消费观念趋于理性,更认同量力而行、有计划甚至略有盈余的消费方式。

3.受教育程度、收入高低、地域差异等个人因素也在消费观念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居民个人消费观念的因素包括收入、年龄、性别、地域环境、受教育程度等。受教育程度对个人消费观念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受教育的程度越高,接受新鲜事务的速度越快,在消费观念上也越前卫。地域环境对个人消费观念的影响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分析:一是籍贯,表现为个人受传统文化和家庭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形成个人消费观念的基础;二是居住地,表现为从众心理对个人消费观念的改造,这种影响是区域性消费观念形成的关键,甚至会从根本上改变个人消费观念

三、转变消费观念,刺激消费的途径

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对其日常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制约着内需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因此,转变国内居民的消费观念势在必行。考虑到当前的经济社会环境,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刺激消费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强引导,树立健康、科学的全民消费观念。美国次贷危机的巨大破坏力表明,西方国家以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负效应突出,也不适合我国当前的国情。虽然我国居民也逐步接受信贷消费,但在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退、全球气候问题凸显的当今社会,我们应提倡树立健康、科学的消费观念,即(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这种观念也符合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总体思想。

2.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其消费能力,同时着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我国居民收入比重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这些都制约了居民消费能力提升。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推出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如汽车消费税优惠、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等。但扩大居民消费,仅靠政策刺激还不行,必须从根本上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特别是实现农民的增收,才能形成人数众多的、稳定的消费主体。此外,调节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等措施也能促进居民消费意愿的提升。

3.大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商业保险市场的发展。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加重了居民对失业、医疗、养老等问题的担忧,使其更倾向于采用储蓄等方式以应对将来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的保障水平,有利于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但人口增长减缓、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也给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带来很大压力,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全民性社会保障制度显然不能满足社会长远需要。商业保险市场的发展既能有效缓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压力,又能起到推动居民消费的作用,可作为扩大居民消费的重要手段。

4.抑制房价的快速增长。近几年,房价持续走高,带动了人们的购房消费,但也抑制了其他方面的消费,从而降低了整个社会的消费率。从国际上看,居民购房实际上是一种投资行为,是在透支今后数年的消费能力。从我国国情来看,居民购买自住型房屋有利于推动消费发展,但过高的房价使很多人不仅要花掉多年的积蓄,而且还要背上巨额贷款债务,这就导致居民在其他消费需求方面的支付能力被大大削弱。而且过高的房价也推动了投机性购房行为,进而助长了房价的提高。因此,抑制房价的快速增长是解决消费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

5.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进步,丰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也造就了更多的消费需求。第三产业的发展能更好的满足居民日益复杂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消费规模经济效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劳动力就业的增加,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总之,消费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渐变的过程,我国应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后经济调整的机遇,加快国内居民健康、科学、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以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消费观论文篇8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国内信用卡业务现状,分析了信用卡业务的高速扩张对我们传统的消费模式及消费观念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了防范恶意套现行为等系列风险产生的对策。

一、中国的信用卡业务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的连续降息,存贷款利差缩小,各家商业银行都将信用卡业务作为拓展业务的重点。据不完全统计,工商银行2008年信用卡的发卡量达到了3905万张,比2007年增加了67%。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累计发卡量也都超过了1000万张。在银行卡发卡总量中,信用卡占比进一步提高。

与当前较高的持卡量相对的,迄今国内仅有招商银行等少数发卡银行对外宣称,信用卡业务实现了盈利。而用业内一位专业人士的话来说,“哪家银行如果说自已的信用卡业务是盈利的,那他确实很需要勇气”!按照国际规则,信用卡业务6年内很难实现盈利。

然而,信用卡的盈利预期却相当诱人。据麦肯锡的报告预测,到2013年中国信用卡行业的整体利润将达到130亿元人民币。中国信用卡市场依然是中国个人金融服务市场中成长最快的产品线之一。根据央行的统计,在日常生活消费费用中,大约20%是通过银行卡支付。其中,信用卡的透支消费又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虽然行业经济效益充满挑战,但受规模效益以及消费者支出增长的推动,各家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信用卡业务的发展。

由于信用卡在中国的渗透率依然偏低,因此,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问内,中国信用卡的竞争还会继续将重心放在卡量的增长上。

二、恶意套现行为及其获利方式

随着信用卡在我国的广泛使用,及其快速增长的趋势,一些不法分子开始盯上了信用卡套现这个生财之道。

所谓信用卡套现,是指信用卡持卡人不通过ATM机和柜台等正规渠道提取现金。而是通过一些非法中介机构以刷卡消费的名义取现。通过正规渠道在银行的ATM机上取现时,持卡人往往只能取出信用额度一半左右的现金。此外,银行还要收取1%至3%不等的手续费和每天万分之五的利息。如果逾期没有还款,银行还要收取欠款的利息。而去所谓的信用卡套现公司取现,则相当于在POS机上刷卡消费,不但不用支付利息。一般还能够获得最长56天的免息期。持卡人所需支付的仅仅是给这些套现公司刷卡额2%至3%的手续费。在取现超出信用额度后,这些信用卡套现公司还可以为持卡人办理名为分期付款,实为取现的业务。在轻松获利方式的推动下,套现公司业务不断发展壮大,每天的营业金额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

在套现之外还产生了一个新的业务,即套现公司专门提供为持卡人还款的“养卡业务”。所谓养卡,就是由套现公司先替持卡人把欠银行的钱还上,然后持卡人通过设在这家公司的)s机进行无实物刷卡消费,并缴纳一定的手续费。这样持卡人的还款日期就可以顺延一个月。

套现公司拥有大量的POS机,他们主要赚取的就是手续费,服务的内容包括养卡、套现、快速融资等所有跟信用卡相关的业务。套现公司往往以商店或超市的名义向中国银联或商业银行申请POS机。而事实上,他们既没有经营场所,也没有任何商品,唯一的业务就是刷卡套现。按照中国银联的相关规定,商户在协助持卡人完成刷卡支付后只需返给发卡行及银联0.5%至2%不等的费用。而持专人在套现时需要支付给这些公司刷卡额2%至3%的手续费。这之间的差价,就是这些套现公司的收入。高额的收入使这些从事信用卡套现的公司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

除了这种通过POS套现之外,还有在互联网上通过一些常用的网络支付工具,利用网店的交易平台进行虚假交易的套现。

三、信用卡恶意套现的根源及影响

(一)信用卡盈利模式的变化催生恶意套现行为

信用卡套现现象的存在源于各大银行在信用卡方面的无序竞争。现在出现的一些问题,跟前期的发展速度过快有着莫大的关系。

目前信用卡业务的收入主要来自予三个方面:第一,来自于年费;第二,循环利息收入;第三,来自于扣率,也就是从商户刷卡后获得的返点收入。

银行信用卡业务过高的扩张速度,导致中国信用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最明显的反映在于信用卡业务的收入构成。

1.无序竞争下的信用卡业务导致年费收入比重降低

年费本应是信用卡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之一,然而,由于目前国内银行业在信用卡业务方面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近几年以来,商业银行一直以一种跑马圈地抢占市场份额的方式来发展信用卡,各大银行纷纷推出刷卡免年费甚至是直接免年费的活动。信用卡免年费成了最基本的促销手段,而银行目前也不把收取年费当成信用卡的赢利点。银行放弃年费已经不新鲜,甚至出现了倒贴的情况,民生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就出了“信用卡年费120%增值返还”的策略。

国外信用卡的盈利模式中,信用卡发展初期的主体收入来源在于年费收入。而国内的竞争状况显然导致了信用卡年费收入的缺失,年费收入在信用卡整体收入中所占比重不可避免地呈现下降趋势。

2.中国的传统消费观念使信用卡循环利息收入偏低

中国人传统的消费观念即讲究一种“量入为出”,也就是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对于大多数只想过踏实日子的中国老百姓,做好资本的储蓄远比各种各样明目花俏的投资和过度消费要显得重要得多。老百姓无论是买车还是买房,都会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和存款总额,再三思量之后才会行动。即使是贷款买房的人,也会想方设法开源节流。尽快还钱。因此,在世界各国之中,中国家庭的储蓄率一直是居高不下。

而据国际知名的管理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青少年消费者在看重品牌和时尚产品的同时,也坚守传统价值观,这使他们与国外的同龄人明显不同。调查还表明,虽然中国的年轻人认为追赶时尚很有必要,但相对于成年人来说,有更多的十几岁的青少年认为,省钱是一种“美德”。调查报告说明,当代青少年不仅比上一代青少年更为传统,而且也更为现代,他们实际上对自身在世界中的地位更为自信。

这种传统的消费观念支配下的消费者并不热衷于超前消费。即便是通过信用卡发生了透支消费,据调查,国内消费者大多习惯于在免息期到期之前一次性全部还清全部透支款,银行较难赚取持卡人的透支息。这直接导致了银行信用卡循环利息收入在总的信用卡收入中所占比例降低。在中国,银行在循环利息上的收入占总收入的30%至40%,而在国外,银行在信用卡循环利息上的收入往往可以占到70%至80%的水平,可见其悬殊差距。

3.“扣率收入”成为信用卡业务的重要收入来源并催生恶意套现行为

所谓扣率,是指特约商户在受理信用卡消费结算后,根据不同行业分别按交易额的一定比例向发卡行支付的手续费。基于国内信用卡年费收入比重的持续下降及传统消费观念对信用卡循环利息收入的限制性。商户刷卡消费所产生的返点就构成了发卡行信用卡业务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信用卡业务收人的增长不得不依赖于商户返点收益的提高。为了不断扩大自身在商户返点方面所获得的利益,各发卡银行放松对POS机控制,POs的安装管理混乱、审核不严、无序竞争。甚至是默许这样一种情况的存在。最终导致POS机泛滥,为恶意套现公司提供了工具,从而催生了信用卡恶意套现行为。

(二)信用卡利益格局为恶意套现行为提供温床

参与交易的金融机构在获取商户返点后进行利润分成。其中,信用卡发卡行、POS机提供者和中国银联的分成比例分别为70%、20%和10%信用卡每成功交易一笔,相关利益方都能从中获得不同比例的收益,从而使各金融机构都希望消费终端尽可能多地装自己的POS机。

在我国,POS机分为直连POS和间联POS,分别由中国银联和各商业银行提供。银联和各大银行为了扩大自家POS机的覆盖范围,都逐渐降低了POS的安装门槛,这样无形中为各种刷卡套现和养卡现象提供了温床。

某些金融机构定位混乱,客观上也对恶意套现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银联本质上是一个服务机构,但银联直接安装POS机。实质上是将自身变成各家商业银行的竞争对手,这就使得其角色发生错位。在信用卡迅速膨胀扩张的同时,相应的监管又过于宽松,使得恶意套现的行为得以出现更多的机会。

(三)被浸润的传统消费观念与恶意套现行为

由于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蚀,信用卡所倡导的提前消费理念,给中国老百姓传统的消费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当超前消费浸润了到中国传统消费观念的时候。它的面目会变得愈发的缺乏理性、越发的狰狞。于是,我们不但要时刻关注着超前消费在道德、伦理上的负面意义,更应及早挖掘出这个被浸润了的中国传统消费观念在这个经济大环境中产生的意义和负作用。

超前消费,从本质上来说是超越了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消费水平,超出了在一定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可以承受的界限。从经济学上讲,超前消费违背了经济规律。然后,投资进程是经济增长的源泉,适度消费又是社会再生产的保证,因此,从这方面上看,消费超前或滞后都会防碍经济的正常发展。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让普通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也由此让部分特殊群体的消费欲望急速膨胀,并且,这种膨胀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其经济源头本身的增长速度。当不受控制的消费欲望演变成消费观念的变化,从而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时,就必然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如今,原本传统的消费观念正暴发式的向超前消费观念突变,而这种突变并未经历渐近式的变迁过程,在当前甚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只会是一种不成熟、不理性的过程。

超前消费思想的非理性发展过程,会导致持卡人趋向于更多的信用卡透支消费行为,这在当前国内的“卡族”们身上充分体现。而更严重的是,这种被超前消费观念侵蚀的传统消费观念变异,往往激发了消费者更大的非理性消费欲望。这一消费群体即恶意套现行为的主要行为主体,他们会通过恶意套现行为获取现金后,实现其它的消费行为,以满足自己不断扩张的消费欲望。于是,为这种消费行为提供有效实现途径的恶意套现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市场。

同时,由于社会保障及保险体系的不健全,这种超前消费的风险一旦暴露出来,持卡人无力承担超前消费所形成的债务时,就会对银行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银行已发放的信用卡当中,不良贷款率的平均水平高达3%以上,而这一比例远远高于个人贷款。

四、信用卡风险防范

恶意套现的行为无形中增加了信用卡套现资金的使用成本,同时也是增加了套现者偿还银行资金违约的风险。这一系列的风险最终会叠加到各个银行的身上。再者,信用卡套现所产生的虚拟交易,也会对持卡人的信用记录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使得银行对持卡人的信用评估失真,当出现持卡人无法偿付时,成为最终受害者的也是银行本身。

更加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信用卡业务面对的是一种被超前消费所浸润的传统消费观念。当这种超前消费观念浸润了中国的传统消费观念,它会变得更加缺乏理性。

因此,要打击恶意套现行为,笔者以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第一,完善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堵牢政策的漏洞。如果出现的是非法商户或者虚假交易审查等方面的漏洞,银行与银联就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另外,发卡机构也要将加强风险防范的意识与拓展信用卡业务同时进行。

推荐期刊
  • 消费
    刊号:44-1560/F
    级别:省级期刊
  • 消费导刊
    刊号:11-5052/Z
    级别:部级期刊
  • 消费指南
    刊号:11-5164/F
    级别:部级期刊
  • 消费经济
    刊号:43-1022/F
    级别:CSSCI南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