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校外教育论文8篇

时间:2023-04-08 11:32:23

校外教育论文

校外教育论文篇1

1中学生获取科学知识与信息的途径

1.1主要途径根据非正式科学教育所涵盖的学习环境,并结合调查对象的特点,问卷中列举了11项在校中学生可能接触到的获取科学知识与信息的渠道.调查表明,中学生获取科学信息的主要渠道选择最多的是老师授课(73.6%),这一点完全符合中学生的特点.但值得注意的是,仍有将近30%的学生并没有将学校老师的授课当作自己获取科学知识与信息的主要途径.接下来依次是互联网(54.5%)、电视(41.4%)和图书(39.5%),可见学生群体较充分的利用了互联网技术来获取科技信息,电视和图书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科学场馆、科普活动的利用情况并不理想.同时,报纸、杂志等纸质载体所占比例也不高,广播这一渠道基本上远离了中学生的生活,

1.2途径的差异分析

1.2.1城郊区差异为进一步了解中学生获取科学信息的途径,将数据做了城郊区差异的比较.城区学校的学生更好地利用了互联网及与人交谈的机会,同时,利用科学场馆的比例较郊区学生高出5.1个百分点,这与城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关系很大;位于郊区的学生则更充分地使用电视来获取科学信息,较城区学生高出了近16个百分点.

1.2.2性别差异在性别差异上,男生较女生而言会更频繁的使用互联网浏览与科学相关的网页及视频,他们也会较多的就科学话题进行讨论,故在互联网、与人交谈这两条途径上,男生比女生分别高出了7.4和7.6个百分点.而女生则更倾向于从传统的纸质媒体如图书和杂志等来获得科学知识和信息,其中女生使用一般杂志的比例比男生高出了近9个百分点.

2中学生利用校外科学教育设施的情况

2.1中学生利用校外科学教育设施的统计首先,如图4所示,中学生利用较多的是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等(93.5%),科技馆等科技类博物馆(87.5%),及公共图书馆(83.9%),学校内供学生使用的图书阅览室也得到了充分利用(83.4%).但明显可以看出,各种专业科技场所的使用率普遍偏低,比例依次为工农业生产园区(33.2%)、科技示范点或科普活动站(28.6%)、高校或科研所实验室(25.1%).2.2中学生利用校外科学教育设施与否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中学生利用各种校外非正式科学教育设施的具体原因.在图4中利用率最高的前4项,大部分的中学生去过或没去过的原因都是出于自身的兴趣.而各种专业类科技场所的使用率之所以普遍的偏低,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学生不知道它们位于什么位置,尤其是不知道高校或科研院所实验室在哪里的比例高达45%.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直接表示对这些专业科技场所根本不感兴趣.

2.3中学生利用校外科学教育设施的收获调查显示,只要是利用了各种科普场所和设施,觉得毫无收获的中学生占极少数,极大多数的中学生在这些地方都有所收获.同时,中学生觉得非常有收获的比例过半的有公共图书馆(59.4%)、科技馆等科技类博物馆(58.0%).加上觉得有少许收获的人数,比例较高的有科技馆等科技类博物馆(89.8%)、动物园等(89.2%)、公共图书馆(86.5%)、图书阅览室(81.3%).各专业科技场所虽利用率不高,但去过的中学生觉得有所收获的比例都在65%以上;最低的科普画廊或宣传栏也达到了61.6%.

3中学生校外科学教育的呈现形式和参与方式

1中学生对校外科学教育呈现形式的态度本调查中所谓的呈现形式是指我国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而在社会上组织举办的各种科普活动,中学生处于这样一种大环境中,对于这些形式的校外科学教育的了解程度如何?他们是否感兴趣?他们是否参与过?中学生对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都有一定的了解,完全没听说过的人占少数,只有科普宣传车这种形式在中学生群体中的知晓度稍差一些,没听说过的占到了45.8%.就是否感兴趣而言,普遍说来参加过的学生都表示出一定的兴趣,也有很大一部分同学表示虽没参与过,但在听说后都有兴趣参加.但这些中科普活动普遍的参与度不高,最高的科技展览参观比例也为过半(44.4%).

2中学生参与校外科学教育的方式阅读报刊书籍、浏览网页、与人交谈以及参观各种科技场馆等都是中学生校外科学教育的参与方式,那么究竟哪些方式他们参与得较多呢?如图7所示,中学生更愿意阅读报纸、期刊或互联网上与科技相关的文章,同时与人谈论、参观科技场馆也是他们经常参与的,但是那些需要与人互动的话题讨论,以及需要动手参与的科技节等活动他们参与得并不多,这与这一代的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与人交流的欲望与动手能力不强有一定关系,但这些活动的普及度不高、活动形式不具吸引力也对此产生了极大影响.参加科普讲座或其他科普宣传活动这种方式尤其不受欢迎,这可能与它们形式的单一性和内容的吸引力不够有关.

二结论与反思

校外教育论文篇2

(一)校外教育的涵义

在我国,校外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学校教育的延续和补充。它与正规教育中的学校拥有共同的教育对象,但二者在办学方式、招生方式,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及教育对象的稳定性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对校外教育概念目前存在几种理解和认识。一种认识可以称之为是狭义的校外教育,把校外教育看作是由专门的成建制的校外教育机构进行的教育,如有的学者认为“校外教育是指少年宫、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馆、少年之家等校外教育机构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另外一种认识可以称之为广义的校外教育,如有的学者认为“校外教育是指在学校以外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学生通过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政治活动、科学技术活动、公益劳动、社会服务、文化娱乐活动、体育活动,以及个人的课外阅读、栽培花草树木、自我服务等等所接受的教育。”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校外教育是非正规教育的代名词。所谓的非正规教育,是指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外,不管教育形式如何,但学生需要通过报名注册方可上学的教育。非正规教育包括与学校教育相对应的各种校外教育,如文化馆、文化宫、少年宫、博物馆、展览馆和图书馆等,也包括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成人的继续教育、青少年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等。上述关于校外教育概念的表述,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发现上述概念有以下共同点。首先,校外教育是在学校教学计划之外,在各类校外教育机构在课余时间开展的教育活动;其次,校外教育的对象普遍认为主要是青少年,兼顾成人教育;最后,校外教育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二)社区教育的涵义

社区是指一定地域空间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社区教育是以社区为单位,为开发社区生活,以其居民为对象实施的集体教育活动,因而被称之为社区教育。在我国,对于社区教育这一概念,目前存在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通常从“社区”这一概念入手,详细阐明社区的重要性,以“社区性”为突破口,进而确立社区教育的必要性地位。教育部在2001年《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纪要》中对“社区教育”下了这样的定义: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开发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是具有“全员、全程、全面”特点的区域教育,与各类正规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合理的分工,在对各类教育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当前侧重于对社区内各类教育进行延伸、补充。总体上说,虽然目前对社区教育内涵的诠释众说纷纭,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社区教育的不同方面,但是对其区域性、强调其对象的全面性、突出其功能的社会性、体现教育社会一体化的特征已达成共识。另一种观点则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将“社区教育”的重心放于“教育”这一概念,“社区”只是这类教育的一个特征,更多关注于社区教育的目的、方式方法、作用等等。其代表性的观点为:“社区教育的内涵应是在一定的社会区域内,把生活和教育结合成一体,发挥社区成员作用的、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并为了社区的共同发展和社区生活的向前、向上而进行的一种全方位、全民的和终身的教育。”根据社区的界定,则所谓“社区教育”,已不是以往教育学中社会教育的概念,也不仅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它是一个大教育观的概念,既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还包括学前教育、青少年教育、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所以,社区教育是指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集各种教育层次、类别,以及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的全方位教育体系,其目的就在于利用社区的所有资源,教育社区的所有成员,提高他们的素质、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一种新颖教育。

(三)社会教育的涵义

对什么是社会教育,到目前为止对其内涵和外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是:“广义指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并行的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教育活动;狭义指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开展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知识的教育活动。”有研究者从社会教育的对象的角度加以界定,认为“社会教育是学校与家庭之外的社会文化机构及其有关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所进行的教育。”有研究者从社会教育内容的角度进行界定,提出“社会教育是以社会各界人士为教育对象,以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为内容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还有的研究者从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比较的角度进行界定,认为:“社会教育是学制系统以外的,以政府推动为主导的,社会团体和私人推动为辅助,利用和设置各种文化教育机构与设施,对全体国民所实施的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综上所述,可以认为,社会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培养人,并使人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

二、校外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教育实施的主体、对象和内容

(一)校外教育的实施主体、对象和内容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少年宫为主体的校外教育机构一直是由政府出资兴建,投入运行经费,形成了一套管理和运行模式。从机7构的行政管理来看,校外教育具有弹性化的组织形式和灵活多样的管理模式。中国的校外教育机构可分为综合性与专门性两类。综合性的校外教育机构目前主要指政府主办的校外教育机构(如儿童活动中心、少年宫、少年之家、儿童活动站等),这些机构属于教育厅(教委或教育局)、共青团、妇联、文化局或者科技局管理,其中以前三者为主。专门性的校外教育机构是专门为开展某项活动而设立的。如儿童图书馆、儿童阅览室、儿童影剧院、少年科技站、儿童铁路、少年农科站、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少年儿童广播站等。校外教育实施的主体也即上述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馆、少年之家等校外教育机构。校外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和青少年,他们平时在学校中接受教育,在课余时间,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专业和活动,在校外教育机构接受各种培训和指导。1995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文化部,原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全国总工会、、全国妇女联合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校外教育的内容应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技术普及教育、体育运动、文化艺术教育、游戏娱乐、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

(二)社区教育的实施主体、对象和内容

社区教育实施的主体是领导主体,具有官方性,对象是社区全体成员。我国目前存在五种社区教育管理模式: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模式;二是“学校——社区互动型”模式;三是社区学院模式;四是自治型社区教育模式;五是媒介型社区教育模式。离退休干部、企业界人士、专家学者、学生家长都可以成为社区教育的实施主体。社区教育是满足社区成员教育需要的,提高他们的新思想、新道德、新知识、新能力的全民教育,是一种“区无不学之户,户无不学之人”的教育,每个社区成员既是社区教育的对象,又是社区教育的主体。社区教育的内容可以说包罗万象,有研究者对我国社区教育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把我国社区教育内容的变化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分成了3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1993年,社区教育包括中小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学校、家庭、社会(社区)三结合教育,社区教育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并且是一种单向性教育;从1993年开始,社区教育的内容还包括职业教育、文化生活教育、科普教育、法律教育、卫生保健教育等,该阶段主要开展成人教育;21世纪初,以“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理念的提出为标志,实现了社区教育研究范式与内容的转向。

(二)社会教育的实施主体、对象和内容

社会教育实施的主体很广泛,无论它的创办者是政府、团体或私人,只要它是对社会成员实施了影响的教育活动,就是社会教育的实施者。广义地理解,一切社会活动和所有人都可以成为社会教育的实施主体,狭义的实施主体是指由政府、公共团体或私人所设立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社会教育的对象是对社会全体成员,而不是针对其中的某个特殊群体。社会教育的目的就是施教于全体国民,这决定了只要是对社会全体成员施以影响的各种活动的主体,都可以看作是社会教育实施的主体。社会教育的内容包括了社会生活中一切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与广义教育无大异。

三、校外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教育概念间的关系

校外教育可以看作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从教育对象来看,校外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国民,很明显,校外教育的对象包含在社会教育之中。从教育的内容和范围来看,校外教育的内容和范围都可以包括在社会教育之内。从实施的主体看,校外教育的实施主体包含在社会教育所实施主体之内,可以理解为校外教育和社会教育使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社区是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结点,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日渐深入,社区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成为学校教育的校外实践基地,校外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关系日益密切,二者的边界也日渐模糊。校外教育的社区化是校外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社会单位教育开始蓬勃发展,成为校外教育的主要力量。社会教育不一定以某一区域为限,是全社会进行的,具有广泛的区域和对象。社区教育则侧重区域性。社区教育使社会教育在特定的地域和范围即人们所居住的社区所进行的社会教育。社区教育实际上包括在社会教育之内,但不等于社会教育的全部。

四、问题与建议

(一)校外教育概念有待拓展

一直以来,我国校外教育沿袭的是50年代由苏联移植过来的社会主义模式,完全由国家包办一切,教育部门完全依靠国家投入来开办校外教育。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进行,这种单一结构、单一渠道的校外教育办学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校外教育发展的需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视校外教育的发展历程,反思校外教育界定的历史局限性,应该给校外教育下一个更加明确的定义。当前校外教育的内涵没有说清校外教育是什么,也没有明确校外教育要做什么。

(二)社区教育概念有待细化

社区教育内涵界定及定位至今不够清晰,发挥作用受限。社区在地域上如何界定,社区和行政区域如何划分和对应等许多问题都没有明确。不管是校外教育、社区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存在管理上职能重复、责任不清等问题,因此,当前应当尽快完善上述各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各自的权力和义务。

(三)社会教育概念不甚明确

校外教育论文篇3

1.1社会的发展进步导致人类生存能力下降

人类依靠自身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强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尤其是在改造自然方面拥有了巨大的能力,这种进步的积极作用是给人类自身带来的优越舒适的生存条件和环境,消极作用是伴随着这一进步的人类野外生存能力的不断下降。人类利用现代化的经济和科技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当然无可非议,但是以目前人类的社会科技水平还远未达到完全抛弃在原始自然环境中生存本领的程度。因此,进行户外生存训练,可以提高人类的户外尤其是野外生存能力,当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不再束手无策,这也是开展户外生存训练的真正价值所在。

1.2户外活动有利于身心健康

通过户外生存训练不仅可以增强身体体质,培养健康的体魄,同时,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在户外严酷恶劣的生存环境中的磨练,可以使学生对自己、朋友以及集体和团队的作用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在最大限度发掘自身的潜能的同时,还能学会集体成员的团结协作,这对于大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生活提高职业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1.3大自然是重要的课堂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所有知识、技能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大自然。只有深入大自然,才能真正明白生存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使学生真正明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使学生更加热爱自然、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4户外生存教育的自我拓展价值在户外生存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会许多户外生存的基本技能,还要去开拓心智和体力上的巨大潜能。例如,在户外生存训练中要去尝试一些挑战自己智力和体力极限的事情,通过这些挑战对于大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性格特征的培养与拓展具有重要作用。

2高校体育教学开展户外生存教育的可行性

2.1开展野外生存教育体现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由于户外生存教育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实际,因此它不仅能调动大学生的兴趣,有助于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实效性,而且特殊的教学内容必须要求教学模式上的改变,户外生存教育的实施是在教师组织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来独立完成的,从而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2.2户外生存教育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和支持

调查显示,大学生普遍对高校体育课缺乏兴趣,其原因是高校体育课程内容陈旧与大学生年龄特征之间的矛盾。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普遍富于冒险精神,喜欢一些具有挑战意义的项目,但是目前高校体育课仍然局限于传统的运动项目,并且体育课程资源集中在学校,因此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户外生存训练以其新颖的训练模式和内容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改变了学生被动式的学习状态和训练情绪,同时拓展训练形式多样也使体育教师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可以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项目,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训练兴趣。因此户外生存课程的开设得到了大学生普遍欢迎和支持。

3户外生存教育内容的选择原则

3.1有效性

户外生存训练以各种野外活动为载体,以符合大学生年龄特征的形式进行包括身体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训练。因此,户外生存教育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掌握户外生存的基本常识和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充分展现团队合作精神和个人创造性。

3.2安全性

由于进行户外生存训练的自然环境一般比较复杂,常常会面临许多不可预知的危险因素,如果不慎发生了人身伤害等意外事故,就会给户外生存课程的正常实施和教学效果实现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注意安全性。

3.3经济性

野外生存训练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无论资金来源于学校还是学生,在能够保证安全和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应该尽量选择相对经济的训练项目。

4户外生存教育的校内课程

4.1户外生存的基本知识

在进行实践环节教学前,首先要以室内理论课的形式对户外生存的基本知识进行讲解。

4.2户外生存教育校内适应性训练的主要项目

4.2.1心理训练项目。心理训练主要采用负重越野的训练模式来进行,野外生存训练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预想不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需要团结互助精神和坚韧的意志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去面对挑战解决问题。

4.2.2技能训练项目。因为在进行户外生存训练时需要长时间的停留在野外,并进行长距离复杂环境下的步行穿越训练,在参与者必须要具备辨别方向、阅读地图、搭建帐篷、寻找水源、攀爬技巧以及野外用火等基本技能。因此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对这些基本技能进行校内适应性训练,对于顺利进行野外实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2.3体能训练项目。户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实施对参与的大学生提出了较高的体能素质要求,这些体能素质主要包括力量素质、耐力素质、协调性与平衡能力以及柔韧素质等。目前大学生的体能素质下降趋势明显,因此进行适当的体能性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5野外生存训练的组织与实施应该意事项

5.1制定合理的出行计划

为了保证户外生存训练的顺利实施,在进行野外生存活动之前,必须要制定出详细的出行计划,针对可以预见的突况做出详细的预案,切忌无计划盲目带队外出。在出发前要召开专题动员会,详细说明计划内容,并要求所有参与的师生根据出行计划做好各种准备。

5.2后勤保障

切实可靠的后勤保障是野外生存训练顺利进行的物质保证,因此必需要高度重视,充分准备。高校开展户外生存训练活动的后勤保障工作主要包括经费保障、接送车辆、急救医生和必要的药品和简单的医疗用品配备等。

5.3环境保护教育

因为户外生存训练所去的目的地大都是景区或保护区,应该加强环保意识。因此出发前要教育学生在野外开展活动时注意环境保护,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带队教师或合作俱乐部的组织者也应该结合实际情境对大学生展开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5.4要充分发挥带队教师的作用

带队教师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户外生存训练活动质量或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因此高校应该选择野外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较高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的教师作为带队教师,因为户外生存训练是一个通过活动体验获得能力的过程。教师的职责并不是简单的发号施令,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激励更为重要,鼓励学生以最好的方式完成任务,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

6结语

校外教育论文篇4

关键词:创业教育比较研究

创业人才的培养亦称为创业教育,我国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在近年来大力促进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力求使毕业生具备生存能力、竞争能力,既可寻找合适的岗位就业,又能在求之不得或为了寻求更好的自我发展机会时走向自主创业的道路,以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这也是把高校中的技术和知识更好地转化成社会资产的有效途径。

一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

创业人才的培养兴起于美国,而且美国目前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完善,其他发达国家多从美国奉行“拿来主义”拓展本国的创业教育体系。

1.发展历程

(1)萌芽阶段(1947年~1970年):1947年,哈佛商学院的MylesMace教授为MBA学生开设了一门课程——新创企业管理,这被公认为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第一门课程,也是创业教育在大学的萌芽。但因为美国当时正处于大工业时期,中小企业则不断减少,因此,创业教育尚缺乏成长土壤。

(2)起步阶段(1970年~1990年):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减缓,从1969年到1976年,大量新兴中小企业创造了美国社会81.5%的新就业机会。特别是1980年以后,美国超过95%的财富都是由变革中新兴的中小企业创造的。在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创业者掀起的“创业革命”冲击与影响下,大学生创业教育逐渐受到关注,高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纷纷设置创业教育课程。

(3)发展阶段(1990年~2000年):这一阶段,创业教育在高校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SBA(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调查显示,1998年已有1400多所大学在本科生中开设了创业或小企业管理课程。

(4)成熟阶段(2000年至今):进入21世纪,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逐渐走向成熟,主要表现在创业教育评估体系日趋完善,这增强了高校的竞争意识,也促进了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2.师资建设

美国创业教育师资不仅数量充足,而且实践经验丰富。同时,高校还十分注重吸收社会各界既有创业经验又有学术背景的资深人士从事兼职教学和研究,采取短期讲学方式参与大学创业教育项目。企业家的参与为大学创业教育提供了现实案例,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3.管理体制

美国高校多将创业学专业纳入商学院管理,并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中心,也有少数院校将其归入研究生院管理,只在研究生层次开设课程。创业教育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和实施创业教育课程计划、研究计划以及外延拓展计划。课程计划一般分为公选课程、本科生课程、研究生课程。研究计划主要包括主办研讨会议、出版期刊著作、开展课题研究等。外延拓展计划一般包括建立孵化器、科技园、小企业开发中心、创业校友联合会等。

4.以斯坦福大学为例

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应该说是在创业活动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1967年,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首次开设了一门创业教育课程,随后便不断拓展完善创业教育领域。1996年,斯坦福商学院成立了创业研究中心。20世纪90年代,为适应网络时代的到来,还一度成立了电子商务和商业中心。现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拥有社会创新中心、全球商业和经济中心等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研究组织。

二国内高等学校自主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发展历程

(1)高校自主探索阶段(1997年~2002年4月):普遍认为,1997年清华大学的“创业计划大赛”是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端。这一阶段中,许多高校进行了自发性探索。

(2)创业教育试点阶段(2002年4月至今):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引导其探索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这一阶段是创业教育在政府引导下的多元化发展阶段,5年来,试点院校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

2.课程设置

我国高校目前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大体分为两类:一是在面向毕业生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中增加了创业教育内容,这一类以更新学生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为主要目的;二是将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大学生,以必修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课程内容注重创业知识与人文社科知识的融合,以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和开拓精神,帮助学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需求为主要目的。

3.培养模式

以试点院校为主的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形成了以下三种基本模式:

(1)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开展创业教育,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模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形成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会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

(2)以增长创业知识、提高创业技能为重点的创业教育,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园,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及咨询服务,其代表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其特点是商业化运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教授学生如何创业,并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资助以及咨询服务。学校成立了“创业管理培训学院”,专门负责与学生创业有关的事务。学校还设立了300万元创业基金,对创业计划书经评估后进行“种子期”的融资。

(3)综合式的创业教育,即一方面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和技术咨询。如上海交通大学以“三个基点”(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和创新教育)和“三个转变”(专才向通才的转变、教学向教育的转变、传授向学习的转变)为指导思想,确立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

4.师资建设

开展试点工作之前,我国创业教育师资主要集中在商学院,由于缺乏通畅渠道和有效机制激励这些教师在全校范围授课,因此创业教育普及率不高。试点工作开展后,很多青年教师受到鼓舞,参与到创业教育中来。2003年开始,教育部开展了常规性创业教育师资培训活动,目前已培养了数百名创业教育骨干教师。这些教师积极摸索和传播创业教育理念与方法,促进了面向全校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开设。

三中外高校自主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通过比较可知,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起步早,且发展迅速,目前已设有创业学专业并可授予学位,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层面对创业教育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的成功经验对于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深入认识创业教育重要意义

美国创业教育着眼于“为未来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并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我国高校应当进一步深化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应将其仅仅作为就业教育的补充,而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自觉预测变化并积极应对变化的能力和素质为价值取向。

2.加强对创业人才培养理论研究

现有的系统理论论述比较薄弱,加之对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总结不够,导致理论研究不能够充分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的融合

由于美国多数高校已将创业学作为专业或研究方向,因此其创业教育已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如百森商学院设有创业课程教学大纲和外延拓展计划。课程内容采用模块化结构,主要由基本理论、案例分析和模拟练习等模块组成。这种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保证了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通常情况下,大学生所创之“业”是与其所受到的专业教育直接或间接相关,因此,专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因此高校要注重将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结合,使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业理念,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形成文化课、专业课、创业课互相协调、功能互补的多元化创业教育系统。

开展创业教育不仅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更是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虽起步较晚,但有着强劲的内生动力和成长空间,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借鉴国外已有理论和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理论框架与教育教学体系,以后发优势实现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杰弗里·蒂蒙斯(JeffryA.Timmons)著.战略与商业机会(周伟民、田颖枝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季学军.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动因及特点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7(3)

校外教育论文篇5

本报讯 (记者 李爱铭)校外教育如何培养孩子创新的人格?如何提升校外教育的师资水平?上海市校外教育协会昨天召开一届二次会员大会,首次表彰校外教育优秀论文。来自区少科站、科技艺术学校的实践研究成果,得到与会者的认同。

校外教育论文篇6

(一)发展早,提出了先进的教育理念

在上个世纪早期,国外就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美国早在1919年就开设了创业类教育课程。哈佛商学院在1947年正式开设《新创业管理》创业课程,总共有188名MBA学生接受了《新创业管理》这门课程的学习。在上世纪50年代,德国在国内的职业院校中创建的“模拟公司”,是当时创业教育中最早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创业实践教学方法。印度在1966年就提出了“自我就业教育”理念,鼓励毕业生积极创业,不仅仅成为求职者,更应该创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机会。日本在1994年开设了“综合学科”的课程教学,其中《产业社会与人》课程是一门创业必修课程。澳大利亚也非常重视小企业创业教育,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就是主要针对如何创立小企业的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区别于传统“就业教育”的一种创新的开放式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创新型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美国创业教育旨在为社会发展培养多元化人才,提出创业教育不同于就业教育,不是仅仅为了获得一份工作,而是为了每个学生的自由发展。百森商学院创始人蒂蒙斯教授认为传统的就业教育是以解决人的生存为目的,而创业教育则是为未来的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日本提出培养创业精神的创业教育理念,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创业技能,使学生能够很好地面对社会现实的挑战,并具有冒险精神。英国将创业作为一种未来的职业选择,认为学生接受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创建一个企业,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法国把创业教育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相联系。韩国将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提高国民素质联系在一起。新加坡则确立了创业教育要适合经济和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其创业教育起步虽然较晚,但由于高校、企业单位和国家之间的联动合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二)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国外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一大特点是形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美国百森商学院是全球创业管理、教育和研究最著名的商学院。学院围绕创业过程安排包括战略与创业机遇、创业者、创业资源与创业计划、创业融资和企业发展等5个方面的课程,以此培养学生对企业的整体观念。日本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有四种典型的模式:创业家专门教育型,以培养学生的实际管理经验;经营技能演习型,以培养学生系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创业技能副专业型;企业家精神涵养型,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构成了一个由高到低,由专业到普及的较为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澳大利亚积极推行模块化教学,开发出综合介绍类、工业类、商业发展类、远程教育类四套模块化教材。肯尼亚教育部门制定了创业教育课程大纲,就创业方面的相关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如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机遇的把握、创业能力的提升,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等等。

(三)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国外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美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得好主要是由于其拥有一支理论功底深、实战经验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做得非常好的百森商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他们热衷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善于把实践案例引入教学过程,通过案例的分析开启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意识、获得创业经验。斯坦福大学有一门《创业管理》课,这门课一般由2位老师同时讲解,一位是学校的教授,理论知识丰富,另一位是来自企业的客座教授,有丰富的创业实战经验。而《创业机会识别》和《技术创业》这两门课,同时安排3位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外聘教授来讲课。日本通过产学合作来培养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如通过聘请社会上的人到高校任教、高校的教员到企业锻炼、教师到企业参观学习等计划,强化教师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培养。新加坡理工学院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既重视教师的理论培养,又重视实践经验的提升,教师中有80%都曾到企业从事实际工作。澳大利亚建立了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澳大利亚TAFE小企业培训中有很多是兼职教师,这些老师大多是有着一定理论知识的小企业家,专兼职比例为4∶6。德国有12所高校设立了创业首席教授的职位,他们专门讲授创业课程,并进行创业方面的研究工作。

(四)注重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美国百森商学院有一门“新生管理体验”课,这门课实质就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创业实践。刚入学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团队进行创业,创业启动资金是以团队形式贷款,一般贷款3000美元,学年结束后要还本付息,每个创业团队都有指导教师,对他们创业过程中的各方面进行指导。日本的创业实践教育层层深入。对于低年级学生,一般开展创业启蒙教育,比如到企事业单位、工厂看看,举办创业方面的讲座等等;对于较高年级的学生,则加强创业实践方面的教育,比如进行创业技能培训、参与创业项目的研发、参加各类创业大赛等等;而对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则主要是让其亲身投入到创业实践之中,如到创业园、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等,投入创业,体验创业实践过程。印度的很多大学则成立了创业中心,协调创业过程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这些中心每年都举办国际性的商业计划书大赛,印度的一些高校经常组织全国性的、甚至国际性的创新创业比赛,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五)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氛围。美国极为重视大学生创业,早在1983年,美国的奥斯汀德州大学就举办了首届大学生创业大赛,这项赛事促使许多新的企业产生,且有的企业发展速度非常快,经过几年的营运发展,其营业额高达几十亿美元。美国鼓励大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创业,有的甚至停止学业去创业,这在美国是很正常的事。印度和日本等国则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印度1986年颁布实施的《国家教育政策》就对如何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作了详细而具体的要求。日本1998年颁布的《大学技术转移促进法》对于该国创新创业教育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英、法、德则实施了一系列的创业项目和计划,以此激励大学生创业。如英国的王子“青年创业计划”、“大学生创业项目”;法国的“青年挑战计划”;德国的“独立精神”计划等。国外不仅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一些民间组织也参与到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之中。如隶属于英国贸工部“小企业服务”中心与学校合作,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委员会,这种合作组织对高校的创新创业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一是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二是加强了校地和校企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大学生创业技能的培养水平,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业实践机会;三是为大学生进行创业提供了相关的咨询、服务以及资金上的支持;四是可以收集大学生创业方面的信息,为决策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日本则实施了大学生个体、高校、企业、政府四体联动的“实践—教育连接型”训练体系,在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二、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较晚,但发展势头较快。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高校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鼓励师生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家创新工程中要发挥作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校要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在2010年全国高校就业工作会议上,教育部袁贵仁部长指出,在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方面,高校要有突破性进展,要大力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目前,每年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其影响力遍及各高校,还有各地方和高校举办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也呈蓬勃发展之势。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经过初步探索阶段,已逐渐步入深入研究和发展的道路。但是,与美国等国外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应当借鉴国外成熟的创新创业发展经验。

(一)确立创新理念,培养多元化人才

学术型研究型的人才一直是我国传统高等教育培养的目标,而创新型创业型的人才并没有纳入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中。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所通过的《世界宣言》中强调:要把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而这恰恰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创新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推进器。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和工业发展的实践表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深化改革,确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打破单一的培养目标与办学模式,发展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高等教育,确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经济社会的需要。创新创业教育是让大学生接受基本的创业知识,掌握创业技能,但是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应该从人才培养的高度,确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地位。

(二)确立学科地位,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建设相对较弱,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基于实践层面,一般以创业设计大赛以及大学生自发组织的课外活动为主,没有站在学科建设的高度,缺乏较为系统的创新创业教学。创新创业理论教学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因此,对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来说,当务之急是确立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地位,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同时也要加强创新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落实到实践层面,也可以说创业实践教学是创业学科建设的应有部分,因为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实战技能。

(三)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努力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水平

国外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很强。在美国一些大学的商学院,承担创业课程的教授们都有亲身创业的经历,而且很多在一些企业里担任外部董事,这种兼具理论和实践的特质,使他们对创业前沿问题的把握、创业实践中应注意的事项、社会对创业需求的变化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洞察能力。例如,英特尔公司董事长安德鲁•S•格罗夫就担任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创业课程讲师,他每年讲授1~2门课程。师资力量上的优势是美国大学生创业率达到20%~30%的原因之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相对缺乏,学院型的教师缺乏创业实践知识;企业的一些管理者又缺乏创业理论知识,这是制约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高校创业师资整体素质不高,理论知识较弱,更缺乏创业实践能力,这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来说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亟需提高。要把培养“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高校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同时,还应当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既有实战经验,又有一定理论功底的人才到高校授课。师资的培养要优化结构,学院派的创业导师要强化实践,实践派的创业导师要强化理论。

(四)建立政府、社会、学校和大学生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营造良好的氛围

校外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德育;英语教学;渗透

1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身为独生子女的职业院校学生,长期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家长的呵护和关爱,难以体验社会竞争的激烈与生活的艰辛,更无从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视学习为家长给自己安排的任务,一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便不假思索地向同龄人、朋友、同学求助,却对父母、老师的劝导、学校的管理不以为然。由于他们大多数心理发育尚不成熟,遇事缺乏理性和准确的判断力,一旦受到同龄人负面的影响,就会盲目跟从。

实际上,职业院校学生也有着自身特殊的思维方式,当他们从简单的逆反心理过渡到独立思考理想与现实的时候,就会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当他们发现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很多与理想信念中的公平、合理等原则背道而驰的现象时,就会感到迷惑、不解与失望,导致消极情绪与内心矛盾冲突的产生。此时,用德育教育来浇灌学生的心灵,为他们指明方向是相当关键的。但是,长期以来,“德育教育”这四个字总是给人一种板起面孔、敬而远之的感觉。家长不在乎,学校不重视,衡量没标准,是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境遇。德育课没有现成的教材,需要以一系列活动为载体。然而,对于绝大多数面临专业课学习任务或者自学考试,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压力的职业院校学生来说,参加德育活动是在浪费时间。

2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可行性

教学中进行德育是教学具有教育性客观规律的反映。所谓教学具有教育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施教者的主观意愿如何,是否自觉,学生都在客观地接受着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一定政治立场、世界观、方法论的影响和社会意识形态、伦理道德的熏陶感染。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谈到德育的方法时曾经强调通过教学进行德育的重要性。他认为,教学本身乃是德育的基本手段和方法,这种教学应该导致自觉信念的形成,导致学生的道德行为熟练技巧和习惯的养成。他正确指出,教育与教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的过程,教师以身作则,是道德教育体系中最好的手段和方法。“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因此,进行德育离不开其他各科教学,因为学生大量时间是学习其他各科课程,我们应该把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充分发挥教学的教育性作用。作为英语教师,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语言学习方法,打下牢固的语言基础,培养学生掌握实用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自然也肩负着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任,也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是非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健全的人格。在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英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的新信息及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社会建设需要不同层次的外语人才,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自觉性。

3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手段

3.1隐蔽德育目标

青年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正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他们强烈的逆反心理则决定了在没有说教色彩和强迫性质的前提下,德育目标才能比较容易实现。过早暴露德育意图,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成功的德育教育,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而应似春雨“润物细无声”。英语学科本身的特点是交际性、实践性和工具性,同时传授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由此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活跃思维,培养辩证思想,培养坚强、进取、豁达、乐观的性格,使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交往等活动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英语教材、课外读物,多以欧美国家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为主要来源这一特殊性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不同的价值理念,会受到西方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的影响这一现实性因素,培养学生理性思考,寻求客观、合理地看待并解决社会及生活问题。

3.2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寻求思想教育和知识能力培养的结合点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绝不能单纯为了“渗透”而进行空洞的说教,必须严格遵循英语教学规律,深入挖掘、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潜在的德育因素,让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渗透方式,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首先要使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并且掌握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出话题,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探索话题的精髓,使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思想的启发与心灵的震撼,逐步向教材的思想寓意靠近,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3.3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例如,学习解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时,教师可以在学生了解故事情节时要求学生就“同情与报复”和“爱情与金钱”这两个贯穿始终的线索为话题进行讨论。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直接或侧面反映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对此,教师有责任给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树立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观,以明辨是非并做遵纪守法的公民。根据学生思想的热点和兴奋点寻找最佳结合点,使德育教育富有真实性和创造性,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思想的热点、疑点和兴奋点,以及针对学生思维活跃、表现欲望强烈,对一些现象认识模糊的情况,开展辩论、演讲等活动;再进一步鼓励学生结合实际,书面表达出心得体会,这样学生就会在讨论和思考中得到德育的滋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诸如讨论、辩论这样的团队活动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学生学会了如何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观点,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以及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彼此激励、互相帮助等团队意识。这样安排听说课,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达成思想观念上的共识,学生当然会欣然接受这种潜移默化的德育形式。

4结束语

在英语教学中以辐射的方式,广泛涉猎东西方的文化、历史、哲学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并加以比较,既培养中立的学术素养,又增强合理性和适应性判断思辨能力,把德育植根于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之中,认识和筛选外国有用的东西,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无疑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就引导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和培养辨别是非真伪的能力,既掌握这门语言又使他们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可谓一举两得。总之,中西方文化交融混杂的现实绝不能削弱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工作。相反,英语教师更应该以全面培养人才为出发点,认真备课,深刻领会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内涵,以知识为载体,从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文化意识等方面入手,确立明确的德育目标,变教材为有生命力的德育阵地,从而取得英语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刘济良.德育论教程[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

[2]李申申.简明外国教育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3]戴国明.教育学教程[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

校外教育论文篇8

(一)当代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和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各国政府和高校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把培养国际化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其中,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要通过国际交流,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化观念。日本、荷兰、加拿大和德国等国家在20世纪就倡导教育国际化,培养国际化人才。特别是西欧地区,出现了作为跨文化学习和国际教育的先驱———法国的巴黎大学和意大利的波伦亚大学,并诞生了曾经成为世界教学、科研中心的德国柏林洪堡大学[1]。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瞄准世界教育发展变革的前沿,提高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着力培养国际化人才。”境外生存在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关系中,在新型媒体高速发展的网络中长大,其教育与管理就离不开国际化。因此,国际化视域中的境外生教育管理创新与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赋予的产物,是时代的潮流,是教育创新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以人为本的需求

境外生来中国内地学习有自己的动机和目的。2012年笔者通过自设问卷,在厦门高校发放400份问卷(回收352份有效问卷,有效率达88%)对境外生学习和生活需求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中男生占48%,女生占52%;港澳台的占31.8%,印尼的占22.2%,泰国的占19.9%,朝鲜的占5.1%,菲律宾的占5.7%,马来西亚的占3.4%,新加坡的占2.3%,日本的占1.4%,其他国家的占8.2%。其中,有79.3%的境外生是为了在国外能更好地就业来中国内地学习汉语和基础文化知识的,16.8%是因为父母的要求来中国,还有3.9%是自己对汉语感兴趣。就业首先是为了生存,生存属于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最低层次的需求,只有生存需求满足了才能有爱、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等更高的需求。境外生来中国内地学习离不开回国就业的问题,也就离不开面临国际化人才竞争的问题。不同的国家人才选拔标准不同,其培养模式和内容也有所差异,但共同点都是以人为本,从遵循事物客观普遍发展的规律性出发,尊重人、塑造人的优秀品德,发展人的潜能,使其成为社会合格人才,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服务国际社会。因此,在国际化教育视域中,境外生教育管理很需要创新与发展,这既体现了人本思想,也体现了对境外生的种族、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的尊重,对其个性发展和生涯规划的负责。只有在国际化教育视域中对境外生人文关怀,立足于境外生的可持续发展,把境外生的个人生涯发展需求与国际化教育相结合,才能实现对境外生教育管理创新与发展的目的。

(三)我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改革的需求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是存在发展的不平衡和非可持续现象。在多元文化的渗透下,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等产生一定的变化,特别是西方社会文化霸权凭借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力量在不断地冲击着中华民族文化,导致我国有些人无意识与毫无选择性地认同和模仿西方的文化。中华文化是我国民族的核心,是国家的软实力要素和体现综合国力的重要元素,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我国政府和高校需要加强境外生的国际化教育管理,以免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给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带来冲击和腐蚀,给境内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带来负面的影响。我国目前经济还在不断地发展当中,文化也在不断地改革中,若能抵制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蚀,吸收先进文化的同时,加强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培养境外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具有国际和平发展的意识,从国际和平的视野以国际化的胸怀和眼光看待中国,加深对我国的好感,在不远的将来能够来我国投资,那么,这必将对我国的经济、文化建设及对外交流带来重大的利好。

二、国际化视野下境外生教育管理创新的内涵体现

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研究已有很多学者提出,有的学者认为国际化教育是“把国际的跨文化观念和教育资源融合到学校教育中,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人才”[2];还有的学者认为国际化教育是“通过融合中外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3]。境外生教育管理是涉外型高校一项具体且重要的工程,它的内涵体现自然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相联系,但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往往被忽略。笔者认为国际化视域中境外生教育管理创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观念、内容和形式3个方面。观念是以人为本,坚持社会主义属性,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境外生的通识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使国外先进教育管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内在的统一,促进境外生的生涯发展。内容是要贴近境外生的生活需求,尊重他们的民族文化、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等,培养他们跨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合作与竞争所需的国际意识,使他们学会遵守国际礼仪,通晓国际规则,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多元文化融合,适应全球化经济、政治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形式是在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导,引导境外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与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际化校园文化活动,倡导“宽容为本,和而不同”的校园精神。国际化视域中境外生教育管理创新的内涵体现3个方面是不能独自存在的,是形成统一的有机的整体,是共同存在且动态发展的体系。首先,观念是核心。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在1978年、1992年和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3次重大变革,但是其教育目标和战略都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服务的。特别是当今开放的中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价值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对境外生的教育管理创新要坚定不移地站稳社会主义的立场,吸取国外优秀的文化和继承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推进我国文化的改革与发展,让世界公民认同我国的文化,促进我国和平统一和经济的发展。其次,内容是国际化视域下境外生教育管理创新的基础,是观念的映射。由于境外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等与内地学生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与境外生交流与沟通时应尊重他们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等,用辩证的思维认知他们,遵循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普遍性,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他们顺利度过跨文化不适期,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培养境外生国际公民的责任感,促进他们从合格的国际公民到人才的发展。最后,形式是国际化视域下境外生教育管理创新的精神动力,是实现内容的体现。中华文化是我国发展的软实力标志,它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传播、渗透和融合,呈现生机和创新发展。总之,只有全面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好国际化视域下境外生教育管理创新的内涵体现,才能把握时展的机遇和迎接现实的挑战,促进创新与发展。

三、国际化视域中境外生教育管理创新与发展的策略

(一)树立国际化教育管理的意识

邓小平于1983年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这意味着教育要国际化。1994年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提出所有学生都要了解本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多元化的知识[4]。1995年日本政府在《教育白皮书》中提出有计划对外开放,推进教育、文化的交流与合作,遵循国际规律,确保国际和平和国际社会稳定[5]。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环境下,境外生教育者要树立国际化教育的意识,认清当前国际化学生教育管理发展的趋势,把眼光投向国际化教育发展的领域,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人才全球性培养的观念,充分发挥境外生资源优势,把境外生的发展作为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一项业绩标准,从他们的真正需求出发,尊重他们,设置他们生涯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培养他们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发展个性与思维,发挥潜能,培养人文精神和提高综合素质,成为具有国际生存与发展的竞争者。

(二)坚持一元主导,倡导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大学顺应教育时代潮流的表现,是一种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注重人文和科学知识相结合的教育,是培养学生个性品质,陶冶公民意识和情操,促进不同学科的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本质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关注全体学生的需求而设置课程体系。由于在境外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中存在着各种积极的与消极的思想文化碰撞,所以境外生教育管理者要有敏锐的政治头脑和理性的思维,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维护中国的民族尊严和法律权威,遵循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在实现本土教育与国际教育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们平等对话和沟通交流,加强境外生全球化公民责任意识教育、合作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实现民族性与世界性双赢的教育。比如我国有些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模块有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和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上述境外生学习和生活需求问卷调查显示,90.9%的境外生认为在校学习期间需要生活教育,加强文化素质修养;86.3%的境外生认为需要学习专业外的知识,如《世界经济地理》《比较文化》《世界政治与经济》等课程。因此,通识教育应是人文精神培养和科学知识教育的综合活动,是培养国际化人才,实现世界好公民的良好途径。

(三)开展国际化校园文化活动,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

校园是传播文化的场所,活动是文化的载体。校园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自主创新性、宽容性等特点,对国际化视域中境外生的事务管理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国际化视域中推进境外生教育管理创新可借助各项活动载体,以传播中华文化为主线,根据境外生多元文化的特点不断丰富各种文化载体,开展多姿多彩的跨文化教育活动,使多元文化的境外生凝聚在一起,建立民主平等的意识,相互尊重异国文化,加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加强跨文化沟通和交流的亲和力。在平等与合作的基础上,加强宽容和理解,促进他们相互了解异国文化,通晓国际规则,培养国际观念、国际创新和资源的共享与利用的意识。比如开展“汉语桥”“中华文化大乐园”“水灯节”“泼水节”和“美食节”等多元文化活动,可以邀请国内外专家做相关讲座、建设境外生国际沙龙、创设境外生教育管理学院和通识书院,成立模拟联合社团、国际社、义工协会等组织团体,配备指导教师为他们开展相关跨文化交流活动提供帮助。通过活动让国际化元素渗透到校园文化当中,让境外生在活动中体验尊重异国文化和理解他人,培养他们包容不同文化的品质,推动不同民族文化、价值观的交流与碰撞,做到真正认识自己的文化特点,促进文化的融合和他们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

(四)以人为本,管理与服务相结合

热门文章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