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公共英语教学论文8篇

时间:2023-04-26 15:43:43

公共英语教学论文

公共英语教学论文篇1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通用技能课程之一,它服务于“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目标,是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担负着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高素质人才的重任。然而,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目标与职业教育目标错位。职业属性是职业教育不同于其它教育最本质的特征,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虽然属于公共课,但同样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服务,应以就业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目前,高职的公共英语教学仍然过分注重语言知识讲解,不重视职场交际能力的培养,未能突出职业性。第二,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设置过分注重基础,缺乏职业性,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情况严重。高职公共英语在课程设置上缺乏职业性考虑,大多仍沿用本科的课程模式,只是在教学难度上有所降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均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学生因为学不到工作过程中需要的英语技能而感到迷茫,逐渐丧失学习兴趣。第三,高职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两张皮”,不能进行有效衔接和相互促进。由于公共英语课程过分注重基础语言知识的学习,缺乏职业性,与专业不挂钩,不能有效发挥为专业服务的作用,更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四,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考核标准单一,多以终结性考核为主。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使师生更注重分数结果,忽略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过程,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发展。针对目前我国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这些“软肋”,本研究主要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这对于实现职业教育的宗旨、培养适合社会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职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模块化教学的内涵

模块化教学简称MES(ModulesofEmployableSkills),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和开发,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对教材中共性的内容进行归类,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的经验和相关内容,以构成较大的模块,且每个模块又分为若干内在逻辑联系紧密、学习方式要求和教学目标相近的学习单元,使得所有的教学内容协同作用,最终实现局部功能的最大化,即实现该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模块化教学模式是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体系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是课程的模块化。模块化教学的特点是,第一,不以学科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从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来组织教学内容,强调能力本位和知识的实用性。第二,课程结构模块化,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使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出工作过程的系统性,不但能大大增强教学内容的适用性,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学习基础和发展需求受教育者的需要。第三,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从传统的主角、教学的组织领导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监督者和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模块化教学模式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日益加强,已成为改造传统职业教育弊端的有利武器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目前,国内开展的高职公共英语模块化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学科为中心将公共英语课程划分为读写模块和听说模块,个别研究细化为听、说、读、写模块。但无论怎样划分,这种课程模块仍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和职业化教育的联系不紧密。二是模块化课程结构研究,主张基础英语模块和职业英语模块相结合。例如,黄启汉在其论文《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中提出“可以先开设一至两个学期的基础英语,然后根据专业需要开设一至两个学期的专业英语,利用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训的机会进行英语实践训练”。刘利平在其论文《工学结合模式背景下高等职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究》中建议:“将目前高职‘实用英语’或‘基础英语’改为‘职业英语’,并从学科课程分离为职业课程”。三是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研究。如马俊波在论文《基于职业教育理念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中介绍了深职院在公共英语教学方面的改革和探索,“公共英语的课程体系大致可分为职场英语、行业英语和专业英语三个阶段,分别为基于所有职业的泛商务英语、基于某一行业典型工作过程的行业英语,和基于完整学科体系的专业英语”,取得了满意的改革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些已有研究与探索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起到了开拓与带头的作用。在不断的总结和完善中,模块式的教学模式已逐步成为广大职业院校教学创新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选择之一。

三、高职公共英语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高职公共英语的模块化教学改革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学生考核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

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课程的模块化。根据就业岗位的需求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目标,结合学生自身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本研究将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划分为四大模块:基础英语、职场英语、行业英语及素质英语;通过四大模块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进行系统化的整合和设计,实现教学与就业市场的需求相结合及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有效链接。基础英语模块中,学生学习的目的是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即语言学习的共核部分,重点培养听、说能力。职场英语模块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在职场中使用英语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事务和涉外事务的能力。行业英语模块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从专业需求出发,使学生能够熟悉本岗位的专业术语,阅读和理解相关的专业文献,并能与外籍人员就专业内容进行沟通与交流。通过此模块的学习,学生可考取相应的行业英语资格证书。素质英语模块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可根据学生需求灵活开设一些语言文化类的选修课程。虽然四大模块课程的设置目标和任务不同,但是相辅相成。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各个模块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项目。每个模块的学时不必过长。鉴于职业差异与学生的个体差异,各课程模块不宜做统一要求,可采用“必修+指定选修+任意选修”的模式进行,用学分加以控制。

(二)教学模式

“实用为主,够用为度”是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学的主要原则。模块式教学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就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结合各模块的目标和任务,解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方法注重“行动导向”。基础英语模块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与高中阶段的不同在于对听说技能的侧重。对于基础英语模块的教学,教师可根据主题和技能目标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小项目,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教师可结合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法等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职场英语模块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教师根据职场需求和课程目标模拟设置不同的职场情境,如模拟求职与面试、咨询与接待等情境,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训练,并指导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进行实践锻炼。行业英语模块主要结合专业知识,根据教学目标将该模块内容划分为不同项目,每个项目注重工作过程系统化,将项目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学习任务,使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实现本项目的学习目标;教师采用项目导向或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素质英语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可采用选修课的形式由学生任选。学院可结合学生需求和培养方案开设一些语言文化类课程,教学方法由教师灵活掌握。

(三)学生考核模式

英语课程的传统考核模式以终结性考评为主,主要采用期末考试的形式,存在模式单一、命题陈旧等弊端,客观试题多、主观试题少,尤其对于语言学习来说,不仅缺乏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评估,还忽略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过程,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学习积极性,不适用于模块化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考核评价。模块化教学模式强调能力本位和知识的实用性,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出工作过程系统化,因此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在学生综合评价中的权重,其中,课程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次的评价模式。模块化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核,如考勤、课堂表现、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对模块内项目的掌握情况等,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次考核,如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加大平时成绩在总体考核结果中的比重,通过考核检查督促学生加强平时学习。

(四)师资队伍建设

在模块化教学改革中,第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的教学理念,打破原有固定的教学组织形式,向动态、实用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和职场交际能力,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增加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将模块化教学付诸实际。第二,建设规范的教学团队,同专业同年级的教师按统一的教学规范、授课计划与教学进程开展教学,有组织地集体备课、集体攻关,保证教学质量。第三,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院要加强教师职业思想的教育和引导,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实验和实训室的建设以及新实验与实训项目的开发,鼓励教师主动到科研设计单位兼职并与企业联合申报科研课题;从生产一线引进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提高学院的专业建设水平。

四、结语

公共英语教学论文篇2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设计;应用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依托教育信息化的条件,翻转课堂应潮流而生,它的出现为高职英语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为现代课堂构建带来了新的思路。

一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学情特点、教材内容、教师风格、教学目标等。此外,从宏观角度讲,教学设计不单单是为了实现某一知识点或某一单元的内容讲授,它应该被放置于整个教学环节中来,作为一个教学链条存在,并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总之,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无论采用何种手段,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教与学活动的统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英语在职业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除了专业的英语教学,公共英语已经成为提高高职生整体素质的重要学科。公共英语的内容相对基础,其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打好英语基础,并能够应对基本的职业要求,但是从目前的教学设计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第一,教师仍然牢牢把握着教学主导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上延续着传统教学中“知识呈现—课堂练习—教学评价”的步骤。在这一活动中,教师会根据教材内容,决定讲什么、讲多少、如何讲,而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难以参与到教学设计中来。这样一来在英语课堂中,语言输出的主导者就变成了教师,而学生由于缺乏锻炼的机会,英语应用能力迟迟得不到提高。第二,统一的教学设计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两极分化。学自然是要以学生的整体或者平均英语水平作为教学前提,这样在学生差异性客观存在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消化不良”的情形,基于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在长期缺乏针对性的教学中,必然会出现负面情绪,并影响学习的积极性。第三,课堂上缺乏互动。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既是教学中常见的现象,也是教师在口语教学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对于高职生来说,英语的应用性更为重要,但是在缺乏互动的课堂中,学生的英语知识无“用武之地”,这样必然会导致听、说、读、写能力的失衡发展,影响英语学习的整体效果。

二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设计

1.翻转课堂。“翻转”不仅是对传统教学中师生角色的翻转,更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中教与学的活动的翻转。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授”活动自然要先于学生的“学习”活动,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将课堂内容集中压缩成教学视频,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利,让他们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而课堂上则成了教师答疑解难、学生互动讨论的环节。这样的翻转式教学,不仅充分利用了课堂教学时间,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2.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设计。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手段,更带来了新理念和新模式。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一方面可以利用教学视频的制作与应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切实结合自己的学习基础来制订学习计划;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得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以交流经验,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三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已经成为教学工作者孜孜探索的工作重点。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因此,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地位,实现教授活动和学习活动的统一,则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差异化教学原则。人本主义理论不仅强调个体之间的共性,更强调的是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就是体现了学生的差异性,而在翻转课堂的模式下,教师更应该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利用全新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学习诉求,并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确保个性化教学。第二,有效互动原则。课堂互动是知识输入与输出的主要手段,在传统课堂中,师生的互动主要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但是在翻转课堂上,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从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入手,还应该引导学生集思广益,提高合作意识,同时深挖问题,避免课堂互动交流的表面化。第三,“授人以渔”原则。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局限于一词一句一堂课的教学,而是应该从学生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其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思考能力进行全面培养,为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四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设计中的应用1.课前分析。在翻转课堂教学中,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应该做好课前分析:第一,课文分析。教师在备课时一方面要从整体出发,对课文的内容和思想情感进行把握,以保证翻转课堂环节的方向;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从细节出发,并对其中的典型字词句做好知识点分析,以做好教学视频内容的备选。第二,学情分析。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翻转课堂上要充分把握高职生的学习情况,如经过一段时间的英语学习,学生基本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是在一些重点的句型、语法应用上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教师应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做好教学突破。第三,教学目标分析。在新课程标准下,多重教学目标的实现已经成为改革的主要内容,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在目标确定时应该突出层次,即知识目标要掌握常用单词、句型的用法,能力目标要能够根据文章结构做好写作练习,情感目标则需要从文章中体会作者情感,并用以引导自身的价值观和职业观。第四,教学重难点分析。翻转课堂中的教学视频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短小精悍、重点突出,因此,教师将教学重难点制作成教学视频,可以集中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题。2.课前活动设计。在翻转课堂模式中,教学视频是知识的载体,因此,做好教学视频是保证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的关键。在视频制作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保证视频内容的简洁性和集中性,通常教学视频的时间被限制在6~8分钟,并且只包含一个知识点,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不会出现注意力转移的情况。其次,对于高职生而言,教学视频要符合其职业发展要求,例如在ICan’tAcceptNotTrying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根据文本内容和学生的职业发展要求进行了教学视频的设计,即教师以作者MichaelJordan的成功经历为基础,对文章进行细致分析,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对文中的重点单词、短语和句型的用法进行剖析;以Nothingseek,nothingfind为引子,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追求进行初步规划,并对如何实现职业目标进行探讨,而学生通过对这些教学视频的观看,不仅可以从知识学习的角度进行文章内容梳理,还可以从职业观、人生观的角度进行情感培养。最后,教师在应用视频的过程中,还应该建立班级交流群,在群里教师可以上传微视频,学生可以针对问题进行互动讨论,师生之间还可以就重难点进行问答,从而提高翻转课堂交流的有效性。3.课堂活动设计。翻转课堂中的活动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问题设置。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后会出现一些难以解答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提问时间,并在师生的共同交流中,完成答疑解难。此外,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设置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例如在ICan’tAcceptNotTrying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从“先天优势与后天努力”角度提出问题,以引发学生思考。第二,自主探索。在问题探究中,教师应该打破课堂“垄断”的局面,以合作小组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加强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口语交流,而教师这时还应该做好合作指导,以保证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公平的课堂参与机会。第三,成果展示。合作讨论的结果是学生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为每一个小组的学生,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如小组长进行讨论结果汇报,组员进行意见补充,这样不仅能够在展示中锻炼口语表达,还能够完成教学结果的共享。第四,反馈评价。教师不仅要对小组合作结果进行评析,还应该对学生的课下学习情况进行引导,如利用适当的教学延伸,提高学生参与翻转课堂、开展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语

总之,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翻转课堂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思路。实践验证,采用翻转课堂后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利用微视频教学不仅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与沟通。因此,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依托现有的教学条件,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以全面提高高职生的职业素养。

作者:唐芳 单位:湖南都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李艾伦.高职公共英语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探析[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5(1)

[2]赵侠.“翻转课堂”对高职公共英语有效教学的提升途径分析[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5(11)

公共英语教学论文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

Abstract:Studentsareobjectsofschooleducationandmainbodiesinteachingactivities.SotheEnglishteachingreforminhigher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sshouldbestudents-oriented.Concretelyspeaking,EnglishteachersshouldmakeuseofvarietyofresourcestocreategoodconditionsandatmosphereforEnglishstudy;Furthermore,Englishteachersshouldtakestudents’Englishbases,interestsanddemandsintoconsiderationtomeetwhattheyneedandteachwhattheywantinteaching.

Keywords:higher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Englishteachingreform;students-oriented

一、高职公共英语教改须基于学生实际水平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要求

2000年10月,教育部高教司制订并颁布了适应高职、高专和成人高专“三教统筹”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成为新时期指导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与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基本要求》提出了打好语言基础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并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1]4。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都面临着无法回避的困难和危机,主要是:(1)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平均80—140人左右的庞大班容量,未按学生水平分级别教学,难以因材施教;(2)所选教材在基础、实用、职业化方面兼顾不暇,内容未能够体现“应用、实用”的原则,教学课件开发少,引不起学生兴趣;(3)教师对英语服务于“职业教育”缺乏深刻理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指导思想,难以突破原有的应试教学。

笔者对十堰职业技术学院2005、2006、2007级机电系机电一体化、模具和数控专业,及管理工程系电子商务和会计专业的当年新生,共212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信心、目标意向及学习中的难处和需求,统计结果见表1。

(此调查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堂课内进行,问卷回收率为100%。)

从表1可以看出,尽管刚入学的新生在词汇、语法、阅读、听说等学习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困难,但他们对英语有兴趣、有目标、有学好的自信心,这些是学好英语难能可贵的内在的积极因素。外语学习动机理论告诉我们,除语言自身和学习者本人(学习者的目标意向、学习成就感、自信心)外,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因素还很多包括社会环境、学习条件(教材、教师)、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等等。毋庸置疑,外语教学,无论是为何种教学目的,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最终结果必须体现在外语学习主体身上。在各个教育领域里,越来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大家意识到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2]2。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和教改若不实实在在地围绕着学生来进行,不从他们的实际水平出发,即便付出了许多努力,教学效果仍然会差强人意:好生没学好,差生没学会,这样不但影响其素质的全面提高,还会影响学生继续升学深造和毕业后就业的竞争能力,久而久之势必会影响学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高职院校生源的背景大同小异,公共英语教学和教改的开展只有抓住学生这条主线,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等,充分保护和利用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才能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二、贯彻落实《基本要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

1.从学生的实际基础出发,分级教学

笔者近3年连续对十堰职业技术学院上述两大系、5个专业新生入学时的英语基础作了调查了解,统计结果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偏低,基础参差不齐,个体差异悬殊。这给教学带来诸多困难,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难以确定教学的起点,兼顾不及,使好学生没有学好,差生没有学会。这一点是许多高职学校共有的现象,也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第一障碍。要从根本上克服,就必须贯彻《基本要求》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的实际情况所提出的“统一要求、分级指导的原则”[1]4。“分级指导的原则”是符合各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实际的。近几年有部分办学理念先进的院校已将分级教学作为教改和教研进行了尝试。即在新生入校后,进行英语水平摸底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参考生源情况将其分入A或B级班;分别制订A、B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选定不同的教材;期末试题按A、B级分别命题。A级教学综合性、实用性更强,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语言应用能力,B级英语教学以打好语言基础为重点,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培养学生一定的语言实用能力[3]72-74。另外,控制班级的规模,合理利用电脑、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2.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需求,创办英语第二课堂

作为全校学生必修的公共课,单靠每周3小时左右的课堂教学,很难形成学英语的气氛,也难以达到《基本要求》的规定,因此建设第二课堂显得尤为重要。Ellis(1992)指出,现在外语教师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外语教学中考虑的重点不应该再是我们该教些什么,我们设计一个大纲、一套教材来教这些内容,而应该是:(1)促进外语学习的条件是什么;(2)我们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2]2。我校大学英语120学时,远远低于《基本要求》中规定的180-220学时的标准。为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我们大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第二课堂活动如设立英语角、英语朗诵、演讲比赛、英语征文比赛、唱英语歌、演英语剧等等;定期举办外教讲座;每周给学生介绍一部英文电影让他们业余欣赏,使整个校园充满学习英语的气氛,为学生提供英语交际、交流的舞台,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兴趣、享受快乐、体验成功。此外,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专题基础语法、实用应用文写作与阅读等。实践证明,这些做法对当前的高职高专学生来说不仅非常有必要,而且值得进一步探究。

另外,笔者为了对学生经过一年的英语学习后(我院只学一年英语)的实际效果有一个真实的了解,近3年对上述学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是在收完期末考试试卷后的考场内进行的,问卷回收率100%,统计结果见表3。

如表3所示,经过一年的英语学习后,05、06两级的学生将近有50%对学习作了没有明确进步的评价,07级对自己正面评价略有提高,当然三个年级中都各有一小部分学生对英语丝毫没兴趣也客观存在。近两年我校大学英语也做了诸多力所能及的教研教改工作,对于这样的结果,每个认真教学的英语老师都难以接受。为什么在入学之初的调查问卷中绝大部分人对学英语都雄心勃勃、兴趣盎然,一年后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到底要教什么?这正是我们每个老师要思考、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问题:教学工作应围绕学生的实际基础、需求和兴趣展开,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三、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选编应以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接受能力为出发点,实用为主,够用为度

1.大力开展手头现用教材研究和教材建设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它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任何外语教材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一定的教学思想、方法和手段,体现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能力之间的关系。一套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符合学生特点和专业需求的教材,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和前提[4]66-67。教育部有关文件也明确提出:为了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进行公共英语改革,可实行一纲多本,打破以往的“一纲一本一统天下”的局面。目前高教版的《新编实用英语》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等系列教材被广为使用,教学内容的选材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实用性、典型性和趣味性,较能体现时代感。但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其中有些在实用性、时代感方面有所欠缺。为使教学更具针对性,需要任课教师在教材的研究中根据情况增删,进一步协调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关系,以加强学生的语言技能训练。就我院而言,由于大班容量,没有分级教学,我们虽尝试“多纲多本”,根据不同的生源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目标要求来选择,艺术设计系和管理工程系选用《新编实用英语》,其他系学《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但使用同一教材的同班学生的水平层次跨度太大,以致于出现基础好的学生觉得简单学起来没劲,基础差的学生觉得太难学起来同样没劲的现象。以上问卷调查的结果也正反映了这一点,这说明前文提到的分级教学势在必行,校本教材的建设必须提到日程上来。

2.从实用性出发,编写校本教材

高职高专院校成立自己的教材编写小组,根据本校学生的基础特点和专业需求,面向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以打好语言基础,提高语言技能为指导方针,编写校本教材,具有现实意义。在基础方面,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内容的选材可以《基本要求》中的(交际范围表)所规定的交际主题为依据,选择那些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符合实际交际情境的材料。另外必须考虑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除了基础英语外,在教材阅读内容的编写上,可以增加一些学生毕业后就要接触的诸如产品简介、操作说明、维修指南等方面的素材,但都不宜过于专业化和学术性。我院在这方面已着手进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编写的《实用英语写作》、《实用英语语法》等电子版教材很受学生欢迎。

四、从学生实际出发,改革课程设置体系

作为高职高专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英语教学目前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既要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ETC),又要进行教学改革以突出它本身作为工具的应用性、实用性特点,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考级考试与《基本要求》的“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表面上似乎没有矛盾,但“应试能力”与“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是不能等同起来的,如何协调二者,具体操作起来困难重重,所以课程体系设置须“全面、协调”。

既然是高职英语,教学就必须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服从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要与职业和专业需求紧密结合,建设具有基础性和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笔者认为在有条件的院校(如课时充足、实行了分级教学等),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除了基础英语,还可引入旅游英语、商务英语、饭店英语、文秘英语、计算机英语、装备制造英语等,使英语教学融入职业教学中,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另外,按不同专业的需要,侧重“听、说”或者“读、写”能力的培养。比如对于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未来的就业需要学生更多的口头交流,教学就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而对于机械、汽车、电子类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工作更需要他们看懂简单的机械操作英文说明,因而应该侧重“读、写”,提高阅读说明书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其次,帮助学生确立科学而实际的英语学习目标。在高职院校,衡量英语水平能力主要是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ETC),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考试{BEC}等。笔者认为,适当引入一些“证书考试”,本着学生自主选择的原则,以考促学,使学生在准备考试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英语的学习能力。我院大学英语只有120学时,为此我们在教学计划和内容上作出了相应调整。第一学期侧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加强和听说读写的全面开展,第二学期侧重综合能力的提升并利用选修课补充常用语法和实用写作,适时加入听力练习和真题的强化训练,以确保一部分想参加考试的学生能顺利通过。

五、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实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

公共英语的教学和教学评价体系应体现高职英语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理念,以建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突出人性化理念,使教学评价真正发挥其了解进步状况、检查达标程度、激励付出努力、监控教学实施、调整教学活动的功能,对教学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具体而言,评价手段多样化,倾向于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交际能力的考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分级考核。对程度好的学生可实行听力+笔试+口试(朗诵、情景对话等)的考试方法;对程度较差的学生适当降低难度。开卷、闭卷灵活使用。加大平时考核的比重,并将其细化,课堂及课外活动积极参与的给予加分鼓励,并与期末考试结合起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3]72-74。

六、加强英语师资培训,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最后提及教师,不是说教师不重要而是非常重要,因为他们是教材、课堂、学生、教法之间的连接点和教改的直接执行者,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施动者。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教师的权威性、责任感、创造性和情感因素直接影响教学的方向、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笔者认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要给教师提供进一步的学习和培训机会,使教师从思想观念上真正认识到教学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起点”,认识到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更新了思想观念,积极投身到教学教研中,高职高专公共英语的繁荣指日可待。

总之,外语教学改革是综合性的改革,它要求我们既要遵循外语教学规律,又要根据各院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稳步推进。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自身的特殊性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并始终抓住学生这条主线,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整合学校资源,实现“教和学”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用)[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公共英语教学论文篇4

大学英语教育是当前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不同国家、种族、民族之间交流接触机会的增多,必然要求语言的相通,要想成功地深入交流,没有差异地交流,达到全面了解彼此的地步,就必须了解对方的文化。就目前世界的交流状况而言,不论是历史原因还是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来看,英语是全世界使用频率最高、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它毫无疑问的是全球第一强势语言,英语学习变得尤为重要,这些从大学对待毕业生四、六级的要求可见一斑——要求本科学生必须过CET-4才能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

但是,事实上英语学习不仅是大多数中国学生的负担,还成了每个教师的心病,大学英语教学似乎完全不能完成社会和时代赋予的使命。虽然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付出了无数的精力,但是很多过了六级的同学却依然不能进行简单的英语语言交流,更谈不上通过英语语言的学习,能够具备相当的人文素质从而有益于不同文化体之间的文化交流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

二、大学英语公共课教育的现状:缺乏人文素质培育

所谓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人文的濡染,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形成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让受教育者在获得人文知识的同时,认识人的本质、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形成建立美好的精神家园的教育。因此,大学英语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是指对学生除语言技能培养外的人文领域知识的学习,从而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更好地了解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并进一步完善自身。

据教育相关部门统计,就算学生的英语水平测试是优良层次,也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获得了合格或者优秀(现行标准的425分),可是,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不乏一些博士研究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英文资料的读、写感到一定困难,不能熟识和理解其研究领域的英文文献,更别说撰写相关的英文学术论文。在当今世界国际交流、合作日益频繁的情况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亦越来越高,“专业+英语”复合型人才的优势日益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单单拥有英语的基本读写能力是不够的,听、说能力也显得十分重要,但在拥有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成长环境,也就是在不同的文化氛围的人们之间进行语言的交流的时候,文化的差异,甚至矛盾就会成为交流的障碍,不能保证语言交流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大学公共英语教育内容中含有起码的人文教育内容。

然而,当前中国的大学教育中文科学校(只是少数)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人文教育的匮乏。除了政治理论课及大学语文等科目外,文科基础课程似乎只有英语。大学英语教育应该充分利用这个现存的优势,发挥其在人文教育方面应有的作用。因此,在我国公共英语课教学中人文教育应占有一席之地。

三、大学公共英语课现状的形成原因

(一)重读写轻听说的授课传统

我国英语学习存在“聋哑顽症”,其原因是起步时按照汉语的教学模式学习英语。但是,汉语不会出现聋哑的现象,因为我们在上小学前已经完成了“听说”这一阶段,学校语文是学习“读写”,中文的语法、文学的品鉴、古文的赏析。而当今的学生初学英语则恰恰相反,在没有任何“听说”准备和酝酿下,就对准“读写”的要求进行学习,一学就是10年。在漫长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能触及的英语内容却只在教材中,跟现实生活和英语国家的语言环境相距甚远,学生的主要注意力被很久固定于一个内容——“考试过关”上。结果苍白的基础被带到大学后,加上英语生活词汇量的减少,使得用英语表达的能力极其有限。

更为恶劣的是,各种考试忽视听说环节,如本科生若考研的话,就只看重笔试,很多大学的硕士生入学英语考试根本不设听力的考查,甚至部分学校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也不考查听力。

(二)就业竞争的压迫

作为就业时对自己能力的重要证明,各类英语考级证书无疑是毕业生们自以为能进入职场的敲门砖。这使得各个层次的语言水平考试让教师和学生都疲于应付,教学受到限制,学生的学习方向被固定,其结果是教师忙于讲单词、讲语法、讲阅读、讲写作,学生机械地背单词、背语法、练作文、练阅读,大学课堂完全丧失了其应有的氛围,大学教育则失去了其应有的功能和意义。

因此在就业导向下很多院校把教学的主要目标和着力点放在了应试和过级上,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造成大学英语的文化属性并未真正得以实现,学生经过学习后只是掌握了听说读写的基本英语技能,却无法融入西方文化从而更好地进行对外沟通和交流,英语的文化属性也得不到彰显,更糟糕的是,这些语言考试根本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语言水平,更不用说学生的人文素质培育。

四、人文素质培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一)是大学公共英语教育的核心

文化是全人类的,设想不接触《圣经》,怎么理解西方文明?不了解莎士比亚,怎么理解西方文学?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人文素质的培育使大学生深入接触英语文化的精髓。我们要相信大学生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给他们提供一个完整的而不是片面的,深刻的而不是肤浅的英语文化全景,教学则应该是鞭辟入里的而不是蜻蜓点水的。

大学英语教学基本的目的是教授大学生汉语之外的一门语言,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初衷是掌握一种文化交流的工具或手段。如果仅从表面上看,英语教学只不过是一种语言技能的教与学的过程,但事实上远非如此,因为在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天文地理、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所以,大学英语教育是语言的教学,更是文化的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学习语言文化的过程。语言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发展促进了语言的丰富和完善。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决定了英语教学中离不开文化教育。而文化教育的宗旨,是人文素质的培育。其中,大学英语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是核心。

在教学方面的革新,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角色。从新的角度认识英语教学,探索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的规律,教与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输、接受,包含了师生间、社会和文化的交流、碰撞、相互作用和实践,以及学生主动建构信息体系的过程。所以,教师应对学生个别差异进行了解,调动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英语的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和活动组织者。

(二)是大学公共英语教育的目的

“把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系统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之中,把大学英语课程改造成英语语言学习和技能训练、跨文化交际,以及通过英语获取多学科基础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多功能的课程。外语能力、跨文化交流意识和多学科知识是高素质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因此,这三种功能都和素质教育相关。其中英语语言教学是大学英语的‘本职工作’,是大学英语课程的‘个性’功能;而跨文化交际和通识教育是大学英语可以兼顾的‘职能’,是大学英语与其他课程在素质教育中分担的‘共性’任务”。①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所以英语语言的学习,就是英语文化的学习,也就是人文素质提高的过程。加强文化学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语言意义的理解和得体地使用语言,能够减少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用语失误,避免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分歧,从而更好地与使用英语的人进行交流,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英语真正成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具。

提倡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的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大学英语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疑也应以此为目标。人文素质培育就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激发人的智能,注重形成以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因此,人文素质培育正是大学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

五、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大学英语教育必然会逐步地从单纯的语言技能教学向以语言为基础,重在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转变,由单纯的知识的灌输向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转变,由简单的语言理解和应用向高层次的语言文化欣赏转变。而大学英语课程也必将由现在的材学的必修课向多层次、多样化的选修课转变。相应地,学生会拥有更多的选择,教师的授课方式也会更加灵活。其结果必然有利于学生个人兴趣和长处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的人文知识和内涵,选择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启发。教师可以结合规定教材的内容对语言和文化背景有选择地加以介绍并适当扩充,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提高文化意识的自主性。

英语课堂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客观分析西方文化,全面认识世界,有效地避免盲目和偏激,从而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在全面认识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注释:

①吴鼎民.大学英语教学的“三套车”构想与高素质人才培养[J].江苏高教,2005,(4):65-67.

参考文献:

[1]陈冬纯.提高21世纪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对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01,(2).

[2]戴炜栋,杨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2,(11).

[3]王国平.经济全球化与复合型人才培养——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经济师,2005,(6).

[4]南纪稳等.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5,(1).

[5]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6]夏纪梅著.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公共英语教学论文篇5

【摘要】英语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公共英语教学现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结合英语教学实践,就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初步解决办法。

掌握语言,不需要“攻读”(study),而是需要“熟练”(learn)。当一切都习惯成自然时,你就可以完全从愈学愈难的英语学习中解放出来。因此,针对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实行分层次教学,侧重点明确,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这样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培养出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一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

高职学生的生源组成比较复杂,一是通过普通高考录取招收的普通高中生;二是参加单招考试的中专生;三是初中毕业生(部分高职院校仍然招收中专生)。普高生英语水平虽然相对较好,但高考成绩达到及格分的仍然屈指可数;单招学生考入高职前,所学英语极其有限,基本上停留在初中水平,初中生就更不用说。极少数学生连最基本的单词都不认识,语法更是一窍不通。至于听、说、读的能力也比较差。另一方面,有相当多的高职学生学习习惯差,自制力不强,个别同学有焦虑、急躁,甚至厌学情绪。进入高职后所学专业又非英语专业,所以大多数学生根本不重视也没有兴趣学英语。

2.教材

非英语专业教学所用教材五花八门,各院校之间相互不统一;五年制高职所选教材起点高,跳跃性大,不符合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多数教材与所学专业联系不紧密,学习过程与专业相脱离。虽然不能完全或部分一致,但应该有联系。

3.教学手段和方法

高职英语教学基本上还处于以应付过级考试为核心的阶段,大多数教学仍然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基本是以课程进度为基准进行满堂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接受能力。此外,教学手段落后,大多数高职英语教学还是以“教师——黑板——教材——录音机”为主,外语教学严重滞后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缺乏良好的英语教学的硬件环境。

4.师资

我国高职教育相对国外而言,起步晚,但发展快,尤其近年来,高职院校扩招给高职外语教学带来一定压力,教学任务重,师资力量不足,大多数教师普遍超负荷工作,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没有精力去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研究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大多数教师教学经验欠丰富,缺乏高职教育的理念与从事高职教育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教师的进修学习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教师没有系统地参加过高职教育方面基本理论的培训,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没有清楚的认识,而且中青年外语教师也少有机会参加全国高职高专外语教学研修班,很难及时了解到外语教学的新动向和新举措,也很难提高自身的外语教学理论水平,不利于新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高职英语教学对策

1.适度期望

美国心理学家佛隆提出的期望理论的公式是:激励力量=效价×期望价。这里的“效价”指学生对实现期望目标的估价,“期望价”指学生对实现期望可能性的估计。不难看出,只有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才能产生激励的力量,否则会适得其反。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起初都超出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很多老师会出现厌教现象;学生往往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出现厌学情绪。因此,要充分了解学生,避免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高、大、空”的期望。对基础差的同学要求其先以基础知识为主,逐步提高;对基础好的同学一定要正确引导,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应用能力。面对同样的学习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要通过改变对知识的要求同样也能获得提高。

比如简单的文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要求自己背诵,并独立正确地完成练习题。不管学生基础是好是坏都能从中获益,达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2.分层次教学

五年制高职前两年应和中专生选用同样的教材,教学要以基础知识为主,应用能力为辅;以听、说、读为主,写、译为辅。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鼓励少指责,保护学生上进心;多希望少摆困难,保护学生的学习勇气;多个别指导少集体对比,保护差生的自尊心;多让学生总结少做主观评价,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在报考A、B级时应正确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情况进行选报。

3.利用情感的感染功能,使教和学融为一体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的语言是一种行为,而情感是极为重要的决定因素。教师要以满腔热情去感染学生,以耐心诱导去启发学生。让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不把上课当作负担,即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要用自己的语言将教学内容中的深层次思想内容传递给学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引起他们的生活体验,进而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4.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开发和完善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学实验室,改变课堂“聋哑英语”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听讲、讨论、即景运用练习。构建多媒体网络语言教学实验室,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整合丰富的多媒体外语学习资源,达到传统语言视听教室无法达到的功能,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组建外语教学校园网站,由语言教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教师办公室、学生寝室等联网参与,配置一些英语教学课件、影像资料和英语CD-ROM等,还可以与国内外各高校、网站友情连接。把外语教学校园网站建设成为一个网上外语教学基地,使之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组织各种教学活动的中心和英语信息中心。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英语气氛。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的能力水平是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要加强现有教师学历培训和在职培训。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激励教师提高自身的学历,通过每年寒假、暑假选派或轮派教师走出校门、国门进行岗位实习以及编写校本教材等形式,促进英语教学针对性、实用性及师资水平的提高;其次,广开校门吸引外界人才。内部师资培训挖潜毕竟有限,向外界招聘人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又一途径。

参考文献

[1]刘亚丽.浅论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情感交流[J].河南大学学报,2001(3)

[2]民、王淑娟.试说教师的积极性教学语言[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12)

公共英语教学论文篇6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英语分级教学保障条件

公共英语分级教学作为高职高专课程的一种改革模式,是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目前尚处在探索阶段,但已经显示出其优越性,也暴露出了它的不足。鉴于此,作者对公共英语分级教学的保障条件进行了研究。

一、观念层面的保障

教育的核心,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多少,其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的教育可概括为六个字“教师讲,学生听”。形成了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是被动的、机械的接受者,从而完全阻止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与思维训练、个性培养等。为此,我们要在教育中改革、创新,首先应从基本的做起,即必须把教师由传授者立即转变为指引者,学生一切知识的获得,应由其自己去亲身实践,去探索,放大学习空间、外延活动范围,形成自学、自成、自知其然。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引导,如何去激发学生的思维。作为教师,要做到改革先行,实践探索,以适应现教育改革的需求,教师有了新的课程理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然会带来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高职高专教育尤显突出,因为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主,教学质量由社会来检测,检测的标准是看学生能否适应岗位要求。因此,教师必须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教学方式应当以互动为主,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学过程应当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往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传授知识、指导操作以外,还要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情感、态度、兴趣、爱好、价值观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方面。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构建一个和谐轻松、平等友好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情景教学、实物教学、现场教学和仿真实训、实际操作等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有效方式。

二、管理层面的保障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分级教学的规模大、对象广泛,包括全院的新生,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如:学生管理、教材使用、师资安排等。因此,要使英语分级教学取得成效,需要全院上下齐动员,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并且订立制度明确分级教学的各项要求,如:分级的意义、分级的原则与方法等。要使各个层面,如:学校教务处、学生所在系、实施分级教学的教师等对各自的职责有明确的认识,以便大家对英语分级教学齐抓共管,保障分级教学的实施效果。由于分级教学要打破班级的界限,不同系间的学生混杂在一起,客观上造成管理的不便,因此,自分层教学开始之初就需要各系、任课教师和教务部门配合做好分班、调班及教学管理工作。

(一)科学、合理分级。科学合理地分级是搞好分级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进行分级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态度、性格、兴趣等心理因素。英语分级的目的是因材施教,因此,要确定“材”的素质和水平,明确各级的人数及对各级的要求。学生经过大考(期中和期末)可以根据成绩及自己的要求往上或往下浮动,但不宜频繁。如果将全校的自然班全部进行分级教学,排课、教师资源、教师安排等都会带来问题,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分别在各个系内进行分级教学,以便于有效的教学管理。

(二)制定科学、合理、可供发展的教学目标。制定科学、合理、可供发展的教学目标,可以起到教学定位、导向和激励作用,使分级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加强。其次是训练分级,评价体系也分级,即使学生学习水平提高甚微,也要适时进行鼓励,也要予以积极肯定。

(三)严格管理,严肃学风。分级教学不是刚刚被提出来的,然而,多年来直很难在高职高专院校实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学管理的低效率造成的。在教务管理上,师资力量的配置、教学设施的分配、教学课程的安排、学生考试的组织、规章制度的配套等,实际操作中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立足现有条件充分挖掘潜力,使现有教学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另一方面,要开源节流加大改善教学资源的资金投入力度,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教学资源紧张的现状。同时,学校应重视分级教学,在教学管理上形成以主管教学的校长、教务处长、学院院长和教研室主任的四层管理,特别是要实行教研室主任负责制,加强集体备课,以老带新,形成一支既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又有高度责任感的师资队伍。另外,在教学管理上,学生的成绩登记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由于分级、跳级、留级的学生需要转班,英语教学班的变动和重新组合都可能发生。所以,有必要建立学生外语成绩登记卡制度。以每个学生的学号为基准,将学生所在的班级、级别、任课教师、考试成绩、跳级成绩、参加各项比赛成绩等等情况一一记录在案。输入计算机,以防不慎产生差错。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教学管理上的不足更需要学校教务处和各系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分级教学创造良好条件。

三、教学层面的保障

(一)针对各级,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分级教学前,教师面对的是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师授课主要面向中等程度的学生。分级后,教师的负担不是减轻而是加重了。教材、教法也要做出适当的改变。避免采用统一的教材和一成不变的教法。不同层次的班级,对教师的要求也不同。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其进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二)严格管理,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如前所述,分级教学由于打破了自然班,客观上造成学生管理的不便,因此,教师的责任重大,一方面教师要严格考勤,保证学生的课堂出勤率。另一方面更要通过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留在课堂。此外,由于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只有上英语课时才会临时组成一个班级,因此,就要靠任课教师运用各种策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

(三)做好学生心理的引导工作。有的学生觉得进了B级班,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慢慢产生了厌倦英语的心理,还有相当多的B级班学生抱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非常不利于教学。因此,在分级教学中不能忽视对学习者的情感教育。首先,教师要激发B级班学生的内趋力与外趋力,帮助他们把动机放在考试之外,从信息量着手,让学生去掌握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及相关知识,建立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继而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用刚柔并济的教学手段,帮助程度差的学生渡过学习外语的心理难关。其次,通过宣传和指导.让学生了解分级教学的初衷,改变认识。同时,举办讲座,向学生传授英语学习策略和学习技巧,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消除落后生的心理障碍。

公共英语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ESP; 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一、研究背景

无论在本科院校,还是在专科职业院校,公共英语都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其涉及面广,教师众多,对学生影响深远。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传统的通用英语(EGP)教学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经济全球化挑战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纯粹的语言教学也不能满足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英语教学必须从通用英语(EGP)向专门用途英语(ESP)过渡。这就要求公共英语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能够胜任专业英语教学,至少是行业英语教学。但是,一直以来,公共英语的学科身份给公共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因为它不是一门学科,而仅仅是一门课程,所以公共英语教师学科归属感缺乏,接受职业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微乎其微,更不要说得到职业提升。

公共英语作为一门课程,其课程的内容是与国家需求、社会需求以及学生需求紧密相关的。在本世纪初,教育部针对我国大学生听说交际能力比较薄弱,无法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国际日益频繁交流需要的情况,开展了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为目的,以引进现代化教育技术,建立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教学新模式为手段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大学生的听说能力才有了显著提高。目前,公共英语教学的改革大方向是ESP,在本科院校突出EAP教学,而专科院校注重EOP教学。

在高职院校,与职业相关的英语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把高职英语教学分为基础英语阶段和行业英语阶段,高职英语教学前期突出基础英语,后期注重行业英语教学。[1][2][3]行业英语(EOP)教学作为专业英语(ESP)教学的一个分支,要求教师具备该行业领域的相关学科知识,比如给艺术学院的学生授课,需要教师掌握有关景观、园林和建筑的基础知识,并且在课堂上用英语传授这些知识。由此可见,公共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关系到学生未来发展的任重道远的工作。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数据调研专科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找出优势和不足,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二、ESP对公共英语教师的素质要求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亦即专门用途英语,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而开设的英语课程。[4][5]根据Strevens对ESP的界定,它具备四个根本特征和两个可变特征。四个根本特征表现为:(1)ESP是与EGP(通用语言)相对照而言的,现有的英语主要是ESP,纯粹以语言为教学目的的英语教学越来越少;(2)从需求上看,ESP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强调某种学术技能而非学科知识; (3)ESP课程在内容上与特定的专业、职业以及活动有关,训练某种领域的交流能力;(4)ESP在句法、词汇、话语和语义等层面上以适合与那些特定专业、职业以及活动相关的语言运用和话语分析为中心。他还提出的两个可变特征,首先,ESP教学在语言技能的培训上可根据需求仅限于某些技能的培养,比如只培训口语技能或者阅读技能,或者仅仅培训写作技能;其次,ESP可以不按照预定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可以使用任何一种教学法来教学。ESP由于针对性强,使用性广,一直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他们在不同的阶段,从不同的角度对ESP进行介绍、阐述和评论。根据学习者最终语言使用目的和环境不同,ESP被两分为学术英语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和职业英语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6]前者与专业学科密切结合,一般属于本科英语教育的范畴;后者与职业相关,属于职业英语教育范畴。本文的研究与高职英语发展关系密切的职业英语(EOP)相关。

基于以上对ESP概念的分析,在高职院校胜任EOP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至少三个方面的素质要求:(1)教育学知识。(2)英语语言文化知识。(3)专业学科知识。其中教育学知识包括关于教师的知识,学生的知识,以及教学和学习的知识;英语语言文化知识除了语言和文化知识外,还必须了解ESP的相关知识;专业学科知识则是行业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1.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目前的现状是否满足具备作为ESP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要求?存在哪些优点和不足?

2.如何更好地促进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高职教育・ESP视角下的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实证研究

(二)研究对象

课题组成员对广东省内开展了行业英语教学的十所职业技术学院的106位公共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微信、邮件和在线交流的形式把问卷发送给他们完成测试,并且以相同的形式收回问卷。

(三)研究工具

ESP需求理论要求英语教学要考虑学习者需求和社会需求。广东省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做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了广东省《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英语能力岗位要求的调查报告》,强调高职高专英语教育应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高等英语教育,旨在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语言交际能力。要求高职高专毕业生适应广东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采用“需求倒推”的方式,重新规划英语教学内容与方式,把教学内容与毕业生日后所从事的实际工作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使学生掌握毕业后实际需要的英语技能,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学以管用”的教学目标,切实提高毕业生英语技能的岗位适应能力。广东省用人单位对从事管理、技术、生产和服务的毕业生应当具备的英语各项技能的具体要求如下。

1.听说技能

A.能用英语在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

B.能就日常话题和涉外业务进行顺畅的交谈。

C.能就一般或业务性的话题较为流利、准确地进行讨论交流。

2.读译技能

A.能读懂并翻译浅显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

B.能够基本读懂并翻译与本行业有关的常见的英语应用文体的材料。

C.能阅读和翻译有关的英语专业文献。

3.写的技能

A.能填写简短的英语应用文,如填写表格与单证等。

B.能撰写常见的应用文体,如撰写信函(包括电子邮件)和通知等。

C.能创作与专业相关的简单报告和电子演示文稿。

4.综合运用英语的技能(能实际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

参照广东省《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英语能力岗位要求的调查报告》以及行业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三个方面的能力要求,设计了一份包含15个问题的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公共英语教师的基本情况、英语教学水平、专业发展状况、对待行业英语的态度、目前进行行业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以及ESP教师能力培训等六个方面。问卷回收后由问卷调查组除去填写不合格的,然后进行整理。

(四)数据整理

这次调查收回调查问卷106份,其中有5份问题问卷被剔除,因此得到101份有效问卷,占整个问卷的95.3%。问卷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为了提高问卷调查的可信度,还在本校教师中挑选了3位教师进行访谈,访谈问题与调查问卷内容大体一致,目的是进一步了解教师的真实想法。

四、结果与分析

(一)公共英语教师基本情况

在101位被调查的教师中,男性占17.82%,女性占82.18%;年龄50岁以上的教师占20.79%,年龄在31-40岁的占44.55%,21-30岁的教师占34.66%。其中从事公共英语教学五年以上的占95.05%,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占78.22%,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占93.07%,具有海外学习或者教学经历的占10.8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女性教师占据了公共英语教学的大多数岗位,年龄在20-40岁的中青年教师是主力(79.21%),超过3/4的公共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达到了硕士水平,少数老师有海外背景。这些数据说明广东省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比较雄厚。

(二)英语教学水平

在英语教学水平调查中,关于“是否发音标准,并且能在课堂与学生全程英文交流”(M=5.16,SD=0.47),67.33%的教师表示教学使用的是美式发音,并且愿意与学生在课堂全程交流。其中有些老师表示,因为学生水平很低,不能听懂全英文,只好用一半英文,一半中文进行交流。通过访谈再次发现,老师们采用一半中文,一半英文授课,并非英语水平有限,而是为了取得理想的课堂效果才改变了全英文授课的交流过程。对于“学生对您上课的评价能否达到90分以上”(M=5.47,SD=0.58),75.25%的教师认为可以达到。对于“您平时是否会看教育学和心理学类书籍”(M=4.71,SD=0.87),52.5%的教师表示会经常阅读,10.9%的教师表示很少阅读。通过访谈得知,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主要在本科师范及工作岗前培训期间获得,中青年教师(35岁及以下)由于世界观和兴趣点与学生相近,很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所以很方便了解学生需求。由此可见,教师的教育知识和英语教学水平能够胜任作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的角色。

(三)专业发展状况

ESP教师必须对自己所教授的专业知识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当被问到“是否对其他专业的知识内容有了解,在何种情况下对其他专业的知识有所了解”(M=3.97,SD=0.91)时,33.66%的教师表示有所了解,而且是因为要参编一些行业英语教材的情况下,还有是因为要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的情况下。对于“是否有机会参加ESP培训或者相关的行业英语培训”(M=3.67,SD=1.22),仅有13.86%的教师表示有机会参加培训。这些数据表明公共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很不如意,绝大多数老师对专业知识内容不熟悉,没有机会得到类似的培训。通过教师访谈进一步了解到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培训机会需要在部门间轮流运作等原因,公共英语教师出外参加培训的机会少,校内也没有举办过类似主题的培训活动。

(四)对待行业英语教学的态度

对于“您是否支持行业英语教学,为什么”(M=4.33,SD=0.67),69.31%的教师表示支持,认为是社会发展需要,大势所趋,学生就业需要,教学改革需要等等。对于“您是否愿意参加ESP培训或者相关的行业英语培训” (M=5.17,SD=0.49),79.21%的教师表示愿意参加培训。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师对行业英语教学有积极的态度,愿意跟随公共英语教学的改革大潮,提升自己,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

(五)行业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师们的答复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有些老师说目前的行业英语教材不够实用,只适用于某些专业;有些教师反映缺乏统一的评价和考核机制;有些老师担忧开展行业英语教学是否“抢”了专业英语教师的饭碗,会引起那些专业英语教师的反感;还有一些老师认为目前公共英语教师的科研能力普遍偏低,盼望多给一些政策激励公共英语教师的教研和科研工作。

(六)ESP教师能力培训

对于“您认为您最想参加哪些方面的ESP培训” (M=5.17,SD=0.49),57.43%的教师想参加学科专业知识培训,11.88%的教师希望参加科研能力培训,9.9%的教师愿意参加教材编写和评价培训。根据ESP理论对于公共英语教师的能力三方面的要求,目前最需要的是教师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教师只有深入了解相关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胜任相关的行业英语教学。因此,从哪些方面入手才有利于公共英语教师专业知识的提高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五、对策与建议

基于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作为ESP教师在师资力量、教育知识和英语教学水平上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他们学历高、英语水平好,具备调节课堂、因人施教的优点。另外,他们对行业英语教学持肯定的态度,愿意配合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参加培训。但是,他们在学科专业知识、科研能力以及ESP培训方面明显有很多不足。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本文就如何提高公共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第一,加大公共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根据各校的专业设置需求,在公共英语教师选定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后,一方面可邀请相关的学者来学院讲学,对教师进行在校培训;另一方面可以选派公共英语教师参加国内外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培训,以拓宽他们的专业知识领域。除此之外,还可以以短期培训和长期进修等方式,鼓励青年教师进行跨专业的学历深造。

第二,提高公共英语教师的教研能力。教学相长,通过开展行业英语教学促进公共英语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探索改革道路,形成一定的理论高度,写出教研论文。然后再以这些理论去指导教学实践,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领导层要采用激励机制促进公共英语教师深入研究EOP教学,深入学习ESP教学理念,使教学实践和理论有机结合。

第三,改善公共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在新的形式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不仅需要足够的教育理论知识和英语知识,而且还需要了解一定的专业领域内的专业知识。除了学校采取培训措施之外,公共英语教师更要通过自学的形式,深入各学院专业内部,通过在网上或者图书馆搜索资源,进行专业学习。公共英语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敦促自己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使自己成为合格的行业英语教师。

第四,加强公共英语教师与企业人士和专业教师的合作。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公共英语教师要不断向专业教师和企业人士请教,深入企业,了解相关行业的工作流程,也要深入专业,了解专业教师是如何对学生施教,哪些专业知识是可以提前让学生了解的。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受益,学生在行业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提前了解专业;也可以使专业教师受益,专业教师不用再费尽心思让学生了解专业词汇;最终的结果就是企业受益,企业得到了他们需要的人才。

六、结语

在各种影响外语教学效率的因素中,外语教师素质的重要性甚至超过教材和环境。公共英语能否成功地从基础英语教学转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当下,要加大公共英语教师行业英语培训力度,提高公共英语教师关于ESP理论和实践水平,改善公共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同时要加强公共英语教师同企业人士和专业教师交流合作机会,这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质量,培养有职业特色的技术型人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熊黛林,卢丽虹.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发展[J].外语界,2012(4).

[2]安晓灿,闵阅.创新高等职业英语课程内容体系――行业英语教学研究[J].中国外语,2013(1).

[3][4]宁顺青.EOP英语教学模式的理据和路径――以广东省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为例[J].当代外语研究.2012(4).

公共英语教学论文篇8

周晓玲(1983―),女,浙江人,新疆医科大学助教,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

摘要:探析大学公共英语教育教学模式是一项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合理构建一个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促进高校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有非常大的帮助。在公共英语教学中,不同的教学原则、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都要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来加以选择。而这些教学模式在很多方面都是相互交叉的,只有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也可以创造出更多的适合高校也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本文对大学公共英语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理性反思,并提出了一些合理构建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公共英语教育;教学模式;反思;构建

大学公共英语教育教学模式的形成来自于方方面面,首先它是为了高效培养学生的特定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

公共英语教学在高等院校专业英语教育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英语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专业毕业生以后的发展前景。而许多高校外语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一大批优秀的翻译、外贸等工作者,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高校外语教育既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口语技能,又要注意打扎实学生的英语基础理论功底。

公共英语是外语教学中一门重要的技能课。在高等院校的外语教学中,公共英语课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成为外语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基于此,我们要不断从实践的公共英语教学模式中摸索出一套真正适合教育教学的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中国的教育发展。但是目前的大学公共英语教育还有许多方面的不足值得我们探讨。

一.忽视学生的专业基础差别

大学外语教学主要的对象就是大学生,大学生在入校之前对基本的英语技能具备一定基础,由此很多教师忽视英语基本功的练习,忽视学生的专业基础差别。在当前虽然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在入校时都是经过统一的专业测试与考试的,但是具体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来说,他们在外语以及相关外语理论功底上差别还是非常大的。由于受到地域及地方方言等因素的限制,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采用“大众教学法”,公共英语的专门联系更是比较“集体化”,这就使得那些基础差的同学很难跟上教师的脚步。长期下去,学外语的人会慢慢的失去了自己最原始的那份热爱。大学公共英语教育教学模式也不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二.忽视公共英语教育教学

现在的英语课教学内容都是由任课教师自己选择的,大学英语教师所选用的教材内容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在当前的高等教育模式下,我国英语教育主要还沿用五十年代的理论体系和教学方法。不加以创新发展,是不能创建一套完整的又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外语教学模式的。而公共英语教学在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中更得不到任何的重视,教师只注重平时的英语基本练习,公共英语、口语练习也没有深入的教学,没有经过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没有得到提成,这也正是很多学生考级证书都可以通过,但是与人用外语交流却非常困难的原因所在。

基于上面英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合理构建大学公共英语教育教学模式的一些建议。

一、明确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目标

在我国目前的实际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并不是很明确。大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一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培养能真正将外语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的人才。因此,大学公共教学乃至整个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培养的是能为社会做一些实际事情的外语工作者。以此为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于外语工作人才的的需要。对于接受英语教学的大学生来说,教师是英语教育的普及者,除了要掌握英语的基本技能与理论基础外,还应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综合素质,所以在让学生牢牢的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他们综合人文素质的建设、社会素养道德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大学外语能够得到深刻的应用,公共文化是文化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大学公共英语也是英语教学过程当中的一个重点。

二、应用多种教学方式授课

针对学生的基础有一定的差别,教师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各种不同授课方式,以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外语理论知识和交际水平及技能。对于那些基础较弱的同学,大学公共英语教育应该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充分的培养他们对外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际交际能力。对于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多采取“小组课”形式的授课方法,教师一般可以把专业程度差不多的学生分成小组,这样大家能够通过共同的交流与讨论学习,共同进步。教师多给他们传授练习口语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学习公共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进行相互学习和讨论。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作适时调整,采用多种授课方式(比如适当增添一些公共英语的公开课、讲座等)。针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授课方式既适合高校教师,又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增加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

根据上面所说,我们现在的大学外语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单一,还是沿用“老路子”走。我们更应该多尝试一些现代的教学法,在大学公共外语的教学模式上多融入一些现代的元素。通过高校一些教师、教授与社会上专业的英语人才进行交流,讨论出一些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一些涉及到公共英语的内容。在英语课堂上,让学生给老师,给学生们讲课,这更能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更能激发他们对学习外语的兴趣。同时学生又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可使本显枯燥的技能练习变得有趣和鲜活起来。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外语时不会感到枯燥,同时也可以在各种富有特色的外语课程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自己再实际生活的英语交际能力。

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说发音方式,许多学生在练习英语时,发音马马虎虎,不注重一些细节。有时,学生在英语的专业音标方面掌握的还不是特别熟悉,有的元音都不能正确的发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缺点与不足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教师应为学生示范基本音的练习,使学生明白只有打好扎实的基础,才能更深入的提高学生的技能。其次公共英语要练习细致的读音,规范每一个音节。把不熟练或不懂的单词单独摘出来,单独进行练习,养成学一点就会一点,学一点就精通一点的好习惯。

总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研究要从实际出发,全方位考虑方能找出一条适合大学外语教学的实用之路,不仅要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还要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相信经过不断的努力,公共英语教学模式将更加符合学生的特色发展,也将更加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全面需求。(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