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夯实作风建设8篇

时间:2023-05-17 09:56:29

夯实作风建设

夯实作风建设篇1

夯实基层基础

近年来,我们针对以往基层存在的社会矛盾较多、化解不够及时,干部法治意识与执政要求和群众期盼不相适应,干部思想惯性较重、担当精神不够,工作动力缺乏、干群感情不深等问题,紧密结合XX活动要求,坚持从基本抓起、从基础强起、从基层稳起,力促干部换脑筋、调状态、转作风,基层基础明显得到稳固。

一、从基本抓起:凝聚基本共识,明确基本职责

我县曾经有过历史上的辉煌,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处于全市和XX第一梯队。前些年正是由于部分干部作风出了问题,不仅使经济严重滑坡,而且加剧了社会矛盾,错失了加快发展的良机。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从凝聚全县政法维稳干部的思想共识入手,通过“政法大讲堂”、“月大讲周小讲”、“十问XX”大讨论,引导大家正确看待XX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提振精气神、奋力求作为,在全县政法干部队伍中形成了“为XX的前天自豪,为XX的昨天汗颜,为XX的今天担当,为XX的明天护航”的基本共识,并立志“创塑全新印象,奋力后发崛起”。

为使政法维稳干部充分认清并履行好“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基本职责和政治责任,县委政法委在全县政法系统组织开展“走基层、解民忧、转作风”活动,所有政法干部“走百村进百企”、担任“和谐村(居)企建设指导员”,事迹可圈可点。他们有的殚精竭虑谋求发展思路,有的宵衣旰食参与沿海开发,有的走门串户组织联耕联种,有的扶贫帮困关心群众生活,有的千方百计化解社会矛盾,有的日夜巡逻守护百姓安全,谱写了一首首革故鼎新、复兴圆梦的时代篇章。这项工作被县委在全县推广,并得到市委朱克江书记的赞扬。

二、从基础强起:充实基础力量,改善基础管理

力量向一线倾斜,人员往一线输送,干部在一线成长。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基层一线政法维稳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基础保障工作。全县22个基层派出所,现有干警193人,占全县警力的37%,另有4个边防派出所,50名边防战士;积极组建县城120人、其他镇(区)30人以上的专职巡防队伍,实现主要道口、关键路段昼夜巡防;240个村居(社区)配备了278名民调治保、综治维稳专干;按照镇不少于2名、村不少于1人的标准配备了专职调解员,建立了3000多人的平安法治志愿者和2500多人的“红袖标”义务巡防员等群防群治队伍,基层一线政法维稳力量得到了有效巩固提升。

强法治、懂规矩、守规范是做好基层基础工作的基本要求。今年,在法治建设方面,县委提出“抓规范强法治,坚决打赢依法治县硬仗”的要求,并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县深化法治社会建设的意见》;在作风建设方面,县委提出“作风建设年”活动,并印发《关于从严整治党员干部队伍“五种”不良习气的实施意见》;在维护稳定方面,建立了台账式动态管理、规范化应急处置、常态化宣传引导、网格化包保责任四项机制,在全市首家按财政收入的0.5%设立县、镇(区)平安法治建设基金,开通了县、镇、村三级社会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基本规范的健全完善,促进了政法维稳工作的内容进一步细化、责任进一步落实、纪律进一步加强,促使各级干部不贪不腐、不懈不怠、不虚不假、不躲不闪、不糊不乱。

三、从基层稳起:实行一线示范,强化一线激励

夯实作风建设篇2

特别在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产与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嬗变,同时社会阶层利益矛盾潜在,民主法治进程日益加快,面临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使得加强国税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显得至为重要,迫在眉睫。应势而动,省局明确为我省国税“作风建设年”主题年,可谓切中肯紊,不言而喻,具有深远战略意义。因为只有通过强力推进作风建设,才能打造出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湛、服务优良、规范高效、清正廉洁的队伍,我们国税队伍也只有以良好的作风做保证,才能真正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才能真正做到依法治税,创造出更具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良性经济税收环境,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因此从这点上说,加强国税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不仅是我们全省国税部门在“作风建设年”面临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更是我们国税系统各级组织必须面对的一个永恒课题。

一、新形势下加强国税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国税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更是我们在税收工作实际中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具体体现。

一方面,加强作风建设是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的有力保证。特别是在当前新的经济税收形势下,围绕组织收入中心任务,我们面临的矛盾与困难更多,面临的问题较以往更为复杂,这尤其需要各级国税部门和广大国税干部树立优良的作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规范执法、高效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实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

另一方面,加强作风建设是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举措。良好的作风是抵御消极腐败现象和保持清正廉洁的重要保障,加强作风建设是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坚持防微杜渐,及早发现和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才能有效防止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切实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

同时,加强作风建设还是当前构建和谐国税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加强作风建设,教育和引导全体税务干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敬业爱岗,为民服务、忘我奉献的精神,弘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之风,才能实现征纳和谐,促进政风行风的进一步好转。

二、当前国税干部队伍作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名国税干部的作风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反映,是他个人党性修养、政治品质、道德境界、业务素质的具体表现。当前国税干部队伍的作风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当前干部队伍内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形式主义、经验主义、自由主义、悲观主义、享乐主义、好人主义等思潮。其具体表现,用省局刘勇局长在在今年全省国税工作会议主题报告中“八个字”概括,极为准确,即:一是“僵”。少数干部思想僵化、观念蜕化,工作因循守旧,干事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甘于平庸,认为无过就是功。二是“淡”。少数干部宗旨观念淡化、服务意识淡薄,对基层和群众的呼声漠然处之,不关心群众疾苦,不主动为基层和纳税人排忧解难。三是“混”。少数干部理想信念缺失,“混”字当头,抱着“混日子、混工资、混待遇”的心态,上班无所事事,工作不思进取,学习不求上进。四是“浮”。少数干部人浮于事,作风不实,遇事推诿,办事拖拉,效率低下。五是“懒”。少数干部思想懒惰、作风懒散,在岗不在状态,出工不出力;有的工作激情缺失,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有的工作拈轻怕重,爱岗不敬业、敬业不专业。六是“散”。少数干部纪律涣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风纪不严,行为不端;有的执法不规范,举止不文明。七是“软”。少数干部不敢坚持原则,不敢担当责任,该抓不抓,当管不管,怕得罪人,怕丢选票。八是“奢”。少数干部,向纳税人“吃、拿、卡、要、报”。有的贪图安逸,追求享乐,大手大脚,吃喝玩乐。

存在这些问题的诱因有多种,有些与当前的社会、经济、文化等一些深层次问题交织衍生,涉及方方面面,但问题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一是我们教育引导不足,干部思想滑坡。二是我们监督机制不全,科学管理滞后。这些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亟待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改进。

三、新形势下加强国税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思路与作法

面对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当前我们应借全省国税系统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良好契机,结合国税实际,乘势而上,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在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上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一以思想教育为基点,树立八种新风尚。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当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要求,我们在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中,要坚持不懈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并以此为基点,来改造干部思想,达到净化心灵,纯洁队伍,升华境界,坚定信念,把每名一名干部的思想统一到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党的税收工作宗旨上来。一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宗旨教育,引导干部牢固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培养健康的情操,做到淡泊名利,祛除浮躁,心境平和,保持一颗积极进取向上的事业心。二是要加强党性教育。坚持以党的先进理论来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着重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提高其分析形势、把握大局、服务大局的能力,提高其依法治税、规范行政、带好队、收好税的能力,使领导干部成为税收事业的指挥员、开展工作的战斗员、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员,从而切实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出国税部门各级党组织在税收工作中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出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在税收实际工作中的表率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三要加强职业道德与法制教育,在干部队伍中大力倡导干一行,爱一行,热爱国税事业,热爱本职岗位,敬业奉献的良好职业操守,树立遵纪守法行为意识,自觉在工作中去依法治税,依法行政,规范执法。四是要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坚持结合开展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教育,通过正面典型的示范作用,弘扬正气,促使每个干部职工在任何时候明辨是非,克已慎行,通过反面典型警示作用,长鸣警钟,牢筑拒腐防变心理与道德防线。通过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点,最终在全体干部队伍中倡导并逐步形成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即: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创新之风,善于思考、学用结合的勤学之风,科学决策、团结共事的民主之风,尊重纳税人、服务纳税人的亲民之风,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务实之风,服从大局、令行禁止的严谨之风,艰苦朴素、勤俭办事的节俭之风,以及依法办事、干净干事的清廉之风。

二以提升素质为主线,打造学习型团队。国税部门,作为行政执法部门,担负税务行政管理的职能,业务上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这要求任何时候我们在队伍建设上,都要坚持人才兴税战略,重视对税收专业人才的培养,要着力提高全体国税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犹其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加剧的新形势下,我们更要着力培养出既精通税收财会与法律专业方面的知识、业务技能熟练,实践能力强又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以高素质的税收人才队伍,来推进国税事业全面发展进步,并最终实现我们打造科技国税、法治国税、效能国税与和谐国税的目标。因此,加强作风建设就应当以提升全体税务干部的业务综合素质为主线,努力打造学习型团队。一是要开展多种形式业务培训。要着重加强对税收、财务、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要结合岗位实际,大力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如通过岗位练兵、岗位操作竞赛,以及“以师带徒”、“一帮一”等形式,不断营造出全员学习的浓厚氛围。二要使学习形成一种制度。要让学习有计划、有内容、有目标,有奖惩,用制度规范学习形式与内容;三是学习要紧跟形势发展。随着税收信息化、专业化、规范化管理日渐深入,我们在学习也要做到与时俱进,要顺应国税工作新形势,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着重学习掌握新的法律法规知识、新的企业财务知识,加强对税收信息技术,新软件学习和运用,重视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善于总结新经验、开拓新境界,紧紧围绕全局工作的中心,服从服务于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创新学习方法,提高实际工作技能,同时努力转化学习成果,在思考中升华,在运用中验证,指导税收实践,提高工作绩效。。四要倡导终身学习习惯。牢固树立“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观念,在不断的学习中增长才干,重奖重用知识型、技能型,实干型人才,努力为人才搭建展示舞台、提供机会、创造环境,实现人尽其才,以干部个体高效能促税收整体工作高效能。同时,注重人才的梯队培养,使高素质人才不断涌现。

三以强化监督为重点,打造法治型队伍。权力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每一名税务干部手中都掌握一定的税收执法权或行政管理权,如果我们国税干部手中的权力成了失去监督的权力,则必然导致公正与公平的缺失。因此,我们要以强化“两权”监督制约为重点,着力打造法治型机关,创造治治、公平的税收环境。一要坚持构建大监督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国税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巡视检查、督察内审等综合监督作用,形成监督合力。加强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及总局重要工作安排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党内监督条例、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个人报告有关事项等制度。全面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制度,深入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认真贯彻巡视工作条例,完善巡视工作机制制度,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抓好巡视成果运用。二要加大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工作力度,强化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要推行阳光稽查、公开办税等等,以搞好对权力监督与制约;要严格落实“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确保国税干部在税收实际工作中做到既要干事,又要干净。三要树立执法风险防控理念。要以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全面运行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认真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严密执法考核和监督机制、以强化内部监督制约,实现“执法行为全面规范,执法监督严密有力,执法保障明显改善,执法素质显着提高”的目标,确保税法得到普遍、公正、准确、有效的实施,税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充分体现,保证执法公正公平。四是要加强民主监督。要建立重大税务决策事项集体审议、行政处罚实施办法、行政强制办法等制度。完善税收执法中的回避、告知、听证等制度。深化税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遵守法定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加强减免税和缓税审批管理。健全重大税收违法案件集体审理制度。加强对税收执法行为的事后监督,推进全方位的依法行政,做到人人有权必有责、人人用权受监督,以此切实打造法治型国税干部队伍。

四、以优化服务为目标,构建和谐型国税.当前国税机关职能正在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并重型转变,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税务机关应当随之树立新的纳税服务观念,把公正执法视为最好的服务,要把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基础,要千方百计地优化纳税服务,不断提高纳税人对税法的遵从度,实现征纳和谐,打造和谐国税。

夯实作风建设篇3

这种自我净化的决心与勇气,在惩治腐败上更令人震撼。就在“七一”前夜,徐才厚、蒋洁敏、李东生、王永春四人同时被,级别之高、影响之大,足见中央反腐的雷霆之势、万钧之力。作风建设动真碰硬,让“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宣示掷地有声,也使我们党焕发出勃勃生机。

回顾93年岁月峥嵘,我们党在拥有50多名党员时,开始建党;在拥有120万名党员时,迎来抗战胜利;拥有近450万党员时,建立新中国;在拥有3500万党员的时候,启动改革开放;在拥有8500多万党员的时候,领导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党不断转危为机、由小变大,并不断保持生机活力?邓小平总结得好,“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一块苦。”

诚哉斯言,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如果任由“”蔓延,我们与群众之间的无形之墙只会越来越厚。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起势,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支作风好、敢担当、能奉献的干部队伍,如果缺少严厉的作风建设,干部队伍如何焕发出生机活力?

解决作风问题,需要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古人就有“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就是说道德风气会影响个人行为,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干部作风也会自然正大光明;还需要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确保改进作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切实防止“”问题反弹。

夯实作风建设篇4

【关键词】爆炸夯实;爆炸设计;施工方法

一、工程概况

泉州港深沪港区二期码头工程,位于深沪镇深沪港区一期码头北端,为万吨级重力式码头,泊位长230.58m,宽100m,基础为抛石基床,基床总长268.8m,顶宽13.5~14.5m,总抛石量约6万m3,其中217.8m采用爆炸夯实,基床底标为-16m段(51m)为预留安全距离段,采用水下重锤夯实。

二、爆炸设计

采用分段延时起爆技术,分段、分层爆炸夯实,整个基床分成三段共五层进行爆炸设计。

2.1爆炸参数

①A~B段基床长97.05m,基床底标高-20m,基床顶标高-12.5m,抛石层厚7.5m,顶宽13.5~14.5m,分一层进行爆夯设计:

单药包重20kg;布药行间距:4*4m网格;药包挂高0.8~1.0m;布药宽度12m,单排4个药包,布药25排,爆夯一遍用药量2000kg,爆夯一遍用导索1800m;一次起爆用药量:333kg(分三段延时起爆,每段111kg,延时100~200ms);爆夯3遍,一遍6次。

A~B段合计;炸药6000kg,导爆索5400m,爆炸18次。第二遍布药位置与第一遍布药位置错开1/2药包间距,第三遍布药位置同第一遍。

②B~C段基床长64.5m,基床底标高-23.5m,基床顶标高-12.5m,抛石层厚度11m,分二层进行爆夯设计。底层顶宽26.0m,抛石层厚6m,爆夯参数:单药包重20kg,布药行间距5*5m网格;药包挂高0.8~1.0m;布药宽度20m;单排5个药包;布药13排;爆夯一遍用药量1300kg;爆夯一遍用导索1200m;

一次起爆用药量:322kg(分三段延时起爆,每段107kg,延时100~200ms);

爆夯3遍,一遍4次。

B~C段底层小计;炸药3900kg,导爆索3600m,爆炸12次。面层顶宽13.5m,抛石层厚5m,爆炸参数:单药包重13kg;布药行间距4*4m网格;药包挂高0.6m;布药宽度12m;单排4个药包;布药16排;爆夯一遍用药量832kg;爆夯一遍用导索1200m;一次起爆用药量:277kg(分三段延时起爆,每段92kg延时100~200ms);爆夯3遍,一遍3次。

B~C段第面层小计;炸药2496kg,导爆索3600m,爆炸9次;B~C段合计;炸药6369kg,导爆索7200m,爆炸21次

③C~D段基床长56.25m,基床底标高-26.0m,基床顶标高-12.5m,抛石层厚度13.5m,也根据抛石厚度分二层进行爆夯设计。

2.2爆破安全

本工程的特殊性点是:爆源距离一期已建码头最近的沉箱约55m,基床爆夯属分散布药,施爆水深在10m以上。因此,爆炸产生的飞溅物和空气冲击波影响范围很小。主要考虑的是爆炸引起的震动和水中冲击波地周围建筑物及船只和人员以及水产养殖的影响。

①爆炸震动

爆炸震动速度公式:

式中:V:爆破振动速度(cm/s),国家爆破安全规程规定,一般非抗震建筑物的安全震速为2.5cm/s;交通部水下爆炸规程:直立式码头安全震速为8cm/s;

R:起爆药包中心至建筑物距离(m)

K、α:有关的系数K和衰减指数α值,K取150,α取1.8;

Q:起爆药量(Kg),采用延时起爆,一段药量为111kg

通过爆炸震动速度计算,采用此装药量设计中,只要确保起爆药包中心至建筑距离保证在47m,即可满足爆破震动速度要求。

②水中冲击波

计算公式:(实测资料)

με―微应变(10―6)

Q―单个药包炸药量(kg)

R―爆源到建筑物的距离(m)

计算结果:最近的沉箱为40με

从以上验算数据中可以看出,二期码头抛石基床爆炸夯实处理,爆炸震动和水中冲击波对码头的影响远小于规定安全值。因此,不会造成一期码头沉箱的破坏,对周围民房也是安全的。水中冲击波对船只的安全距离可控制在200m。

三、施工方法

3.1施工顺序

竖立标志基床抛石夯前测量药包制作药包布放、引爆夯后测量验收。

3.2施工方法

①竖立标志;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用经纬仪放出纵横向控制点,在控制点上竖立标志,以便于施工船舶定位。

②基床抛石;采用铁驳配挖掘机粗抛,局部人工补抛。首先将配有挖掘机的定位船在抛填区定好位,运石船将石料运到抛填区最靠近定位船,并将缆绳系在定位船上,船与船间保持1―1.5m宽的空隙,挖掘机将石料从该空隙处推落水中,完成抛石。

③夯前测量;基床抛石完成后,选择风浪条件较好天气,按5米一个断面,2米一个点,测出爆夯区夯前标高,绘出断面图,做为夯沉量计算的依据。

④药包制作;炸药称量将入塑料袋内,外套一编织袋加固。切取导爆索1.5米,将一端用黑胶布扎头插入炸药包内,另一端从袋口引出,用打包绳将袋口扎紧。为使药包挂在水中,药包中放入适量的塑料泡沫,并在其下系一配重袋。配重袋是用另一编织袋装适量砂或块片石扎紧口部而成,配重袋与炸药包的距离应与悬高相一致。药包制作好后,然后在每一药包引出的导爆索上拴二发延期雷管,同时,用一条长主导爆索,采用并、串联将药包连接起来。

⑤药包布放;药包布放,一般采用整排投放,根据风浪情况,选择投放药包的方法。若风浪较小,水流平缓,可采用人工站在定位船边投放;若风浪较大,水流急,就必须借助于定位船上自制的布药设备进行投放,药包投放的排距可通过定位船控制。

⑥夯后测量;夯后测量的方法与夯前测量同,均通过水砣打水测量。

四、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4.1质量保证措施

①严格按照爆夯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施工。

②定位标志应测放准确,并经常算术。

③基床抛石应勤打水,勤对标,确保抛石顶标高符合爆夯要求。

④选择风浪较小的天气进行布药,其布药偏差不得大于1/2布药间距.

4.2安全保障措施

①水上作业人员必须穿救生衣。

②布药完毕,解缆移船时,缆绳及船只不允许地入布药区。

③海上爆炸作业,必须遵守国家《爆破安全规程》规定。放炮时,要放出警戒线,发生爆破信号,必须将爆区附近的船只及人员撤至安全区域后方可起爆。

④加强对周围建筑物的沉降、位移观测,及时分析处理。

夯实作风建设篇5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强夯法;压缩模量

中图分类号:TU44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主要取决于湿陷性黄土的特殊性质,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变形包括压缩和湿陷性两种,当基底压力不超过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时,地基的压缩变形很小,大都在其上部结构的容许变形值范围以内,不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湿陷变形是由于地基被水浸湿引起的一种附加变形,往往是局部和突然发生,且不均匀,对建筑物破坏性大,危害严重,因此对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建筑物不论地基承载力是否达到容许承载力,都应对地基进行处理,前者以消除湿陷为目的,后者以提高承载力为主,同时应消除黄土的湿陷性。

2 工程概述

北票山湾风电场新建工程位于北票市北塔乡境内,场区在东经12041~12046,北纬4210~4213范围内。场址地形为缓坡丘陵,一般海拔高度在320~530m左右,西高东低。安装2000kW风力发电机组22台,轮毂高度为 80m。

5#、15#、21#风机基础地基内存在5~8m黄土状粉土,本场地黄土的湿陷等级为Ⅰ级,湿陷类型为自重湿陷性黄土。

3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消除黄土的湿陷性,提高地基的承载力。表一为湿陷性黄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本工程采用强夯法地基处理方案。

表一 湿陷性黄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

名称 适用范围 可处理的湿陷性

黄土层厚度(m)

垫层法 地下水位以上,局部或整片处理 1~3

强夯法 地下水位以上,Sr≤60%的湿陷性黄土,局部或整片处理 3~12

挤密法 地下水位以上,Sr≤65%的湿陷性黄土 5~15

预浸水法 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湿陷性等级为Ⅲ级或Ⅳ级,可消除地面下6m以下湿陷性黄土层的全部湿陷性 6m以上,尚应采用垫层

或其他方法处理

4强夯法

4.1强夯法概述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对高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等地基,当采用在夯坑内回填块石、碎石或其他粗颗粒材料进行强夯置换时,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是在上述重锤夯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其优点为施工简单、效率高、工期短、对湿陷性黄土湿陷性消除的深度较大,缺点是振动和噪音较大,我国目前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应用强夯进行地基处理,取得较成功的经验。

4.2强夯要求

风机基础采用强夯地基处理方法处理湿陷性黄土,自然地坪下湿陷性黄土深度5.0m~8.0m,本工程强夯应全部消除黄土状粉质粘土②1的湿陷性。处理范围:风机基础中心点位半径不小于为17米的圆形场地。单击夯击能不小于6000KN.M。强夯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80KPa。压缩模量Es不小于16Mpa。进行强夯处理前,应做好场地平整、道路畅通。并在场地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每个试夯区域面积不小于20mx20m,推荐采用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风机点位,试验点数量不少于3点。

4.2.1试夯要求

(1)试夯点的数量,应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土质的均匀性和建筑物的类别等综合因素确定。试夯或试验性施工可在一处进行,选取湿陷性黄土-8.0地段。

(2)在试夯过程中,应测量每个夯点每夯击1次的下沉量。

(3)试夯结束后,应从夯击终止时的夯面起至其下6~12m深度内,每隔0.5~1m取土样进行室内试验,测定土的干密度、压缩系数和湿陷系数等指标。要求强夯后处理深度内土的湿陷系数δS均应小于0.015。地基处理后的承载力,应在现场采用静载荷试验结果或其他原位测试结果确定,设计要求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80KPa,湿陷性全部消除。

(4)测试结果,当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可调整有关参数(如夯锤质量、落距、夯击次数等)重新进行试夯。

4.2.2其它要求:

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最后2击的平均夯沉量,应按试夯结果或试夯记录绘制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的关系曲线确定。且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50mm;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强夯施工,夯锤的质量、落距、夯点布置、夯击次数和夯击遍数等参数,宜与试夯选定的相同,施工中应有专人监测和记录。

夯击遍数宜为2~3遍。最末一遍夯击后,再以低能量(落距4~6m)对表层松土满夯2~3击,也可将表层松土压实或清除,在强夯土表面以上并宜设置300~500mm厚的灰土垫层。

4.3质量检测

1.检查强夯施工记录,基坑内每个夯点的累计夯沉量,不得小于试夯时各夯点平均夯沉量的95%。

2.隔7~10d,在每500~1000m2面积内的各夯点之间任选一处,自夯击终止时的夯面起至其下5~12m深度内,每隔1m取1~2个土样进行室内试验,测定土的干密度、压缩系数和湿陷系数。

3.强夯土的承载力,宜在地基强夯结束30d左右,采用静载荷试验测定。

4.4处理效果

1)承载力:

5#、15#、21#风机基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80kPa,满足设计要求。

2)室内土工实验

表2 黄土状粉土前后物理指标比较表

风机机位 处理状况 湿陷系数 压缩系数(MPa-1) 干密度(g/cm3)

5# 处理前 0.045 0.85 1.15

处理后 0.001 0.14 1.76

15# 处理前 0.038 0.74 1.20

处理后 0.002 0.23 1.67

21# 处理前 0.042 0.82 1.19

处理后 0.008 0.20 1.63

通过强夯加固前后的物理力学指标分析,场地经过强夯后,湿陷系数δS标准值降低到0.002,湿陷性全部消除;干密度平均值由1.18 增加到1.69。

5 结论

1)在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处理时,为达到相同目的可供选择的处理方案有多种,每种方案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应根据构造物的类别、湿陷性土的特性、技术经济比较,注意施工条件和就地取材的原则,达到既安全可靠又不造成经济上的浪费。从中选择一个相对最优的作为施工方案。

2)强夯法适合黄土地区的湿陷性处理。对提高地基强度,降低土的压缩性,消除有效加固深度内黄土的湿陷性具有较明显效果。

3) 强夯法对降低甚至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效果明显,但强夯法的参数必须经过试夯才能保证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夯实作风建设篇6

关键词:软土地基,强夯置换法,施工技术

 

0前言

强夯置换法适用于软弱粘性土、泥炭、液化粉土等饱和细粒土中,它是利用强大的冲击力破坏软土的强度使土体由夯锤下强行被挤至旁边,给墩体占去空间。强夯置换加固软土的方法是80年展起来的,我国自1987年以后发展迅速,已有一系列工程采用强夯置换处理软土或液化地基。强夯置换法具有施工简单、节省材料、快速、承载力高及经济效益明显等优点。其主要缺点是噪声和振动,因此不适合在城区采用。

1工程概况

大连某厂区位于某地区沿海盐田中,拟建建筑物为水泥库、水泥汽车散装、石灰石予均化堆场、配料站、联合储库、等各种水泥制备设施等30多栋。占地面积为37万m2。

2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地层结构特征由上至下分别为:

2.2.1素填土:杂色,稍湿,松散,主要由页岩、灰岩碎石及粘性土组成,碎石含量为80%以上。

2.2.2淤泥质粉质粘土:灰黑色,湿—饱和,软塑—流塑,含有贝壳,局部夹有薄层粉细砂。

2.2.3中砂:黄褐色,湿,松散—稍密,含有少量石英质砾石。

2.2.4粉质粘土:黄褐色,稍湿—湿,可塑,含有铁锰质结核及少量石英质砾石,局部夹有薄层碎石。论文参考网。

2.2.5红粘土:红褐色,稍湿—湿,可塑,局部含少量石英质砾石。

2.2.6全风化灰岩:黄褐色,稍湿,岩体全风化呈土状,干钻可进尺。

2.2.7中风化灰岩:青灰色,坚硬,岩体呈中风化状,节理裂隙较发育,表面有溶蚀现象,方解石脉充填。部分钻孔有溶洞,溶洞内充填软塑~流塑状态的红粘土。

3自然地理及水文、气候条件

施工区属北半球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集中的特点。区内多年平均气温10.2°C。多年平均降水量658.7mm,降水多集中在七、八、九月份,约占全年的降水量60%左右,最大日降水量171.1mm,年降雪日数12天,最大积雪厚度37cm。年平均相对湿度67%,多年平均蒸发量1548.1mm,最大冻土深度93cm。最大风速28~30m/s。

该区主要为海水,水量较丰富。水位埋深0.25~2.50m,水位标高-1.04~1.59m,受潮汐影响变幅较大。地下水化学类型为氯化钠型水。

4技术要点

4.1技术要求

4.1.1在现有地面标高处,进行地基强夯置换处理。

4.1.2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70kPa。

4.1.3强夯置换墩穿越淤泥质粉质粘土,到达红粘土层。

4.1.4置换墩点布置按设计图纸进行,墩点间距2.5m,墩直径≥1.4m。强夯范围界线为建筑物轮廓线外延5.0米。论文参考网。

4.1.5强夯置换墩墩体材料采用级配良好的块石、碎石、矿渣等坚硬粗颗粒材料,粒径大于300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的30%。

4.1.6地基开挖后,墩顶铺设一层不小于500mm厚压实垫层,其范围与强夯范围一致,垫层材料与墩体材料相同,粒径不宜大于100mm,压实垫层顶标高与基础垫层底标高相同。

4.2强夯置换

4.2.1试夯

强夯置换正式施工前,由监理工程师在石灰石预均化堆场西北角选择20m×20m的场地进行试夯,通过水准仪监测夯击点,最后两击平均沉降量小于50mm为控制标准,以确定施工参数。

试夯采用履带式吊车:QU-20;铁质置换锤,锤重20t,锤径约1.25m;强夯置换单击夯击能2000KN·m,夯击次数由试夯确定。

4.2.2强夯置换施工工艺

强夯置换施工流程

(1)准备工作

(a)进行技术交底,

(b)收集、分析施工场地的地质资料,

(c)按设计要求准备相应的设备,

(d)按建筑设计平面图进行强夯置换夯点的测量放线,将置换墩布设在实地。

(2)施工过程

(a)施工顺序按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顺序施工。

(b)按设计图纸布置强夯置换夯点,施工标高按强夯置换设计要求进行,保证夯锤直立,吊车就位,夯锤对准桩位起吊夯击成孔,单点夯击能2000千焦。

(c)装载机向夯孔内填入碎石,继续夯击。

(d)重复步骤(b)~(c),经多次夯填,直至最后两击夯沉量小于50mm,完成全部碎石桩的施工。

(e)满夯一遍。论文参考网。满夯单击夯击能1000KN·m,布点按强夯设计要求进行。

4.2.3垫层施工

垫层应分层铺设和压实,垫层压实方法一般采用碾压法或人工振捣法。

碾压法采用8~12t压路机牵引4t重平碾分遍碾压(也可用6~10t振动压路机碾压);每层铺设厚度为25cm,用推土机推平后,往返碾压4~6遍,每次碾压均与前次碾压后轮轮迹宽度重合一半,行驶速度为3.5±0.2km/h,碾压时适当浇水湿润,碎石含水量控制为2~4%,以利密实。每层碾压最后两遍的沉降落差应小于1mm。

振捣法系用振幅在0.4~0.8mm,振动频率不小于2800r/min,电动机功率不小于2.2KW,重量大于65Kg的平板式振动器往复振捣,每层铺设厚度为25cm,单位面积上振动时间不少于60s,振捣遍数3~4遍,每遍间隔不少于40min,作到交叉、错开、重叠。

5施工检测

强夯置换施工中采用超重型或重型圆锥动力触探检查置换墩着底情况。强夯置换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承载力检验,应在地基处理施工结束后间隔28天方能进行地基检验。承开力检验除用单墩载荷试验检验外,尚应采用动力触探等有效手段查明置换墩着底情况及承载力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强夯置换地基载荷试验检验和置换墩着底情况检验数量均不应少于墩点数的1%,且不应少于3点。

6强夯置换桩的效果及其体会

经有关部门检测,本工程地基承载力满足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要求。强夯置换不但具有施工方便、操作简单、造价低等特点,而且还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施工工期,得到业主及有关专家的好评,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刘惠珊 徐攸在 地基基础工程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2年3月3

夯实作风建设篇7

【关键词】强夯法;地基处理;应用

1.前言

在工程地基处理上,最为常用的就是强夯法,主要是因为强夯法具有操作简便、加固效果好、适用范围广、施工成本低等优点。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原理主要是通过冲击能对地基进行不断地振动和冲击,使得地基强度增加,压缩性降低。本文通过将结合工程实例,对强夯法施工要点及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提高工程地基处理质量,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强夯地基处理法施工要点

2.1选择合适的强夯回填料 强夯地基处理中应该选择粉土、残积土以及全风化砂性土等作为强夯回填料。另外要求强夯回填料中的块石不能大于25厘米,且石料的体积比不能大于总体的15%,在强夯夯沉之后,普夯面至基层面使用的回填料只能是全风化的砂性土。回填时要控制好回填料中的含水量,回填后将土料碾压密实。

2.2调整地基土的夯击能 夯击能主要是指在地基处理现场单位面积所产生的夯击能。夯击能可以依据工程地基土性质、结构、荷载量以及处理深度来考虑,并通过强夯的加固深度来确定,而加固深度则可采用现场试夯方法来决定[1]。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粗大粒土的夯击能应该比细小粒土小一些,一般细小粒土的夯击能在1500至4000kN.m/m之间,粗大粒土的单位夯击能则在1000至3000kN.m/m之间。

2.3地基土的夯击遍数 强夯地基处理的夯击遍数可以依据工程地基土的夯击能加固深度和性质来决定,但是一般情况下,地基土的夯击遍数在2至3遍左右,最后一遍要采用低能量来满夯。对于黏性土可以适量的增加夯击遍数,而对于渗透性大的地基土可适量减少夯击遍数。

2.4地基土的夯击次数 地基土的夯击次数是保证地基加固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夯击次数过少就不能达到地基加固效果,而夯击次数过多,将增加夯击的费用,有时候可能导致地基土的承载力下降。所以地基土的夯击次数要依据现场试夯的次数和夯沉量形成的曲线来考虑,并遵循地基夯坑的四周突起量和压缩量来决定地基土夯击次数的重要原则。除此之外,还有满足一下三个条件:其一,地基土最后两次夯击的夯沉量平均值不能大于50mm。其二,不能因为夯坑过深的原因,而导致起锤困难问题的出现。其三,夯坑附近地面不能产生较大的隆起现象。

2.5地基土夯击的间隔时间 在地基土夯击过程中,两遍夯击应该有一定的间隔时间,以保证强夯地基土的时候,消除地基土中超静孔隙的水压力,所以夯击的间隔时间也与地基土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除时间有着密切关系。地基土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除时间主要依据地基土的性质、夯点间距等来确定。对于渗透能力较差的地基土,一般需要几周的消散时间,而对于渗透能力较强的地基土,只需要几分钟或者2至3小时。对于夯点间距较小的,消散速率较慢,而夯点间距较大,则消散速率较快。

2.6地基土强夯点的布置 地基土强夯点的布置的合理性关系到地基夯击效果和夯击费用,所以地基土强夯点的布置十分重要。夯击点布置的位置可以依据工程结构的类型来考虑,可利用正方形、等腰三角形或者等边三角形来布置。首遍夯击点的间距应在5至10米之间,其余夯击点的间距可以和首遍的相同,也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适量缩小。而在地基处理深度比较大或者夯击能比较大的情况下,首遍夯击点的间距可以增加一些。

2.7强夯点的加固范围 依据建筑工程基础产生的应力扩散反应,强夯点的加固范围应该比建筑工程基础范围要大一些,超出范围可以依据建筑工程结构类型来确定。一般超出建筑基础的宽度应该为地基处理深度的1/2至2/3,但是不能小于3米。

3.强夯地基处理施工工艺

3.1施工前准备 (1)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用于强夯施工的设备主要是包括脱钩装置、起重设备、门架、推土机以及夯锤等。施工人员在选择施工设备的时候,要依据工程地基性质、结构等因素来综合考虑。(2)维护好施工环境。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周围的地下管线及地下建筑物的位置和标高进行详细的查明,并实行有效的措施,防止其对强夯地基处理施工的影响。

3.2施工过程 (1)对强夯地基处理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并保持场地平整。(2)将首遍夯点地位置标识出来,并测量出场地的高程。(3)将起重机安置到位,并使用夯锤对夯点位置进行施工。(4)利用测量仪器来测量地基强夯之前的锤顶高程。(5)当夯锤起吊至相应高度,夯锤脱钩下落之后,便可将吊钩放下,测量出锤顶的高程。如果夯锤因为坑底倾斜而出现歪斜现象的时候,要立即整平坑底,保证夯锤稳定性。(6)依据地基处理的夯击次数和夯击标准,即可完成其中一个夯点的夯击工作。反复以上步骤,则可以完成第一遍夯点的夯击任务[2]。(7)在夯击任务完成后,采用推土机把夯坑整平,并测量出场地的高程。(8)在夯击遍数规定间隔时间后,可重复以上步骤完成所有的夯击遍数,但最后一次必须用低能量来满夯,并将场地松土夯实,最后测量夯击后场地的高程。

3.3竣工验收 对于性质为砂土或者碎石土的地基,验收时间应在竣工后3至4周内,而对于饱和度较低且性质为粘性土患者粉土的地基,验收时间应在竣工4周以后。验收方法可以依据地基土性质来选择室内检测或者原位检测;检测位置可布置在夯坑内或者夯坑外及其边缘;检测点一般不少于3处,但对于较为复杂地基可增加检测点;检测深度不能小于地基处理设计深度;对施工检测数据和记录进行严格检查,保证强夯地基处理施工质量[3]。

4.强夯地基处理法工程实例应用

(1)工程概况。某个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位于珠三角经济区的平原区域,施工场地属于原始地形,施工道路不便,场地回填深度在7米左右。依据现场钻探的数据显示,该工程地基土层多为风化泥岩、粉砂岩和细砂岩等,同时该地原为鱼塘,所以地基土属于典型的软土层。(2)地基处理措施。对该工程地基处理,首先采用回填土分层碾压的方法,但是工期较长,施工费用高。后才采用强夯地基处理法,可以提高回填土的速率,同时提高地基的稳定性,而施工工期短,施工成本较低。在强夯地基处理法中,采用的回填土为粘性土。(3)强夯地基处理施工参数。夯击遍数共4遍,最后一遍采用低能量来满夯,四遍夯击能数值分别为3000kN.m/m、3000kN.m/m、2000kN.m/m及1000kN.m/m。夯击点依据5×5的正方形来布置。(4)强夯的效果。在地基处理强夯竣工后四周,对地基进行检测,显示地基承载力为150Pa,满足建筑工程承载力的要求。

5.结语

由于强夯法具有加固效果佳、施工简便、施工成本低等优点,所以被广泛用于各种建筑地基处理中,有效的减少了地基的压缩性,提高地基的强度,满足建筑工程地基承载力要求,保证建筑工程建设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朱剑秋.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上的应用——试夯和补夯[J].中国水运(下半月), 2009,9(11):56-57.

夯实作风建设篇8

关键词:岩土工程;施工特点;安全控制

Abstract: people in the pursuit of good engineering the quality at the same tim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safety of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Safety construction and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a stable development are closely related, safety is the quality and benefit of the premise. Accidents will give enterprise, employees and even nation bring immeasurable loss. Do a safety control, should make clear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strengthen the safety control thought. So for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technology and protective measures, is very necessary.

Keyword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Safe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一、岩土工程施工特点分析

岩土施工是对天然软弱地基的处理或对岩土体的整治,它提供的是有形的实物硬件产品,不论它是能看到的还是隐蔽在地下的,如各种桩以及各种复合地基。工程勘察一般是通过搜集资料、踏勘、工程地质测绘调查、勘探和测试试验等工作,对拟建场地提供岩土工程资料和岩土体工程性状设计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对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方案作出论证和建议。它提供的是无形的软件产品,是文字报告包括各种数据、图表、建议和结论。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或土的利用、处理或改良的科学技术”,其产品成果和质量检验具有一些其他工程所没有的特性。

1、岩土工程施工过程和产品具有隐蔽性,这是岩土工程区别于其他各类生产过程的最明显的特征,岩土工程施工主要在岩体中或地下进行,工程完成后从外部无法看到施工成果的全貌。

2、岩土工程施工的成果是有形产品,岩土施工的生产成果虽然隐蔽,但它提供的仍是有形的实物产品。

3、岩土工程施工的严格性,正因为岩土工程的隐蔽性和基础性,其施工要求非常严格,如现浇混凝土护壁人工挖孔桩在单桩、条形桩基沿垂直轴线方向的桩位偏差仅为50mm。

4、岩土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具有不完全性,岩土施工是“结果不能通过其后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完全验证、其缺陷仅在使用后或后续工序中才能暴露出来的过程”。例如深层搅拌法的喷浆搅拌和灌注桩的混凝土浇筑等都不能通过产品的检验和试验来完全验证。

5、岩土工程施工产品一次定型,岩土工程的施工产品不能返修。比如各类施工桩体成桩后发现桩质量没有达到设计的要求,只能在附近补桩。

6、岩土工程施工具有复杂性,岩土工程施工一般需要大型机械设备和多种辅助设备,施工受到多种因素和环境的制约,施工工艺复杂。使用材料的不同、施工方法的变化、地层条件的复杂多变和勘察资料不准确,都会造成施工工艺的不确定和质量的变异。

二、要控制施工安全需正确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1、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目前少数单位和项目对安全生产投入相对较少。因为通过投标的项目往往造价都下浮了近10%,有的业主还在开标前要求投标单位在中标后再下浮价格的承诺,可以说到手的项目利润很微小,表面上形成无钱投入的现象,因为部分领导认为施工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很小,对安全生产进行投入是得不偿失,存在侥幸心理。正是由于这些模糊的认识使不少岩土施工单位得到惨痛的教训。

2、部门管理(少数人管理)与全员管理的关系

安全生产管理在不少岩土工程施工单位是“喊”的人多,“做”的人少;订的制度多,落实的少。有时看到工地的安全生产状态太差,只好代替项目经理现场抓安全、往往顾此失彼。工作粗心大意,致使某个重要部件的螺丝未拧紧,机械使用时发生重大事故。

3、安全管理“虚”与“实”的关系

有的施工单位的部分管理人员似乎也明白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只要上级一有文件、一有要求,便会花很多的时间,很大的精力,组织层层开会、层层传达、大造安全生产的声势,表面文章做得多,却不愿意去花太多的精力去做实在的安全管理,出了事故遇到上级追查时,搬出各类会议记录作挡箭牌,推卸自己的责任。

三、岩土工程施工安全措施分析

(一)、安全施工措施

夯机的安装、拆卸要按程序图纸进行,移动机械时应做好准备,设专人指挥,防止倾覆,并且在场人员必须退至安全位置。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掌握机械的性能、结构、工作原理,定时定期对夯机进行检查保养,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强夯施工现场应注意夯机、夯锤附近人员的安全,夯机驾驶室应加防护网,对驾驶员进行保护,起锤后,工作人员应站在龙门架两侧20m以外,严禁在吊臂前方站立。当5级以上大风、暴雨、大雪、结冰、在使用人工照明条件下,禁止吊杆维修操作。严禁施工人员带病工作及酒后上岗,杜绝违规操作,严防机械、人身事故。

(二)、防风、防雨、防雷专项安全措施

1、防风安全措施

施工大风天气作业时,应尽量顺风向施工,以减少风力对夯机的影响,施工人员应密切注意风力变化,如超过六级应立即停机,执防风措施。如遇风力大于6级的恶略天气,则停止施工作业,停机状态将夯机锁定牢靠,吊钩挂入夯锤吊耳,并拉紧钩绳,使龙门架落地,防止大风将龙门架倾覆。风力超过10级时,须将夯机龙门架平放于地面,施工人员全部撤离施工现场,确保人身及机械安全。

2、防雨安全措施

雨期施工主要以预防为主,总的原则是“做好排水、挡水、防水工作”,总的要求是:小雨不间断施工,大雨期间暂停施工,大雨过后继续施工,暴雨过后不影响施工。强夯施工过程中遇到降雨,采取防强排水手段,确保雨期正常的施工生产,不受季节性气候的影响。雨季如工作需要必须进行满夯时,可铺垫一层厚度30~50cm的碎石后再满夯。

3、防雷安全措施

在空旷的野外施工极易发生雷击事故,尤其强夯机有20m高的金属门架,而且与地面直接接触,更容易导电,易发生雷电沿门架入地的情况。因此,遇到雷雨天气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将夯机停放置远离施工人员的安全区域。机械停放应远离金属建筑物、以防止雷电给他人造成伤害,如因场地有限必须放置在较危险的地方,应将龙门架平放于地面,这样可最大限度避免夯机被雷击中。

四、结束语:

岩土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探讨是一个有着深远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从地基强夯处理工程的施工工艺和特点出发,探讨了地基强夯处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宁健. 论建筑项目安全文化建设[J]. 山西建筑, 2010,(07) .

[2] 李钰,矫利寅. 加强建筑工人安全培训的构想[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09) .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