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护理系统的基本属性8篇

时间:2023-05-17 09:56:42

护理系统的基本属性

护理系统的基本属性篇1

关键词 :基本农田 ,信息系统,mapgis

Abstract: the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especially the protection of basic farmland has always been a national priority, the country at present general land use planning work has been basically end, now into the basic farmland demarcated work stag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land and resources, the basic farmland demarcated work a important task is to establish the basic farml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t all levels, through the routine information supervision, implement the strictest arable land protection system.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ctual work, in the existing software and hardware, and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really feasible management system, and combined with the use of software in guangxi universality and broad, at the county level of protection of basic farmland management system function demand and put forward the design development train of thought, so as to provide the guidance system development each county.省略技术开发,C/S体系结构。

当今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形成了诸多关于土地管理方面的软件,基本农田信息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据库,不仅包含基本农田的属性信息,充分借助GIS空间分析与属性查询的交互式操作进行数据变更和统计,是一般软件所不能及的,利用GIS软件管理地理信息数据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另一方面,在运行环境上,Internet技术飞速发展,使得基于b/s体系结构的方式取代了c/s体系结构,用于无序下载客户端软件即可浏览并进行基本的GIS操作,提高了系统升级维护的便捷性。

广西开展的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乡镇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均采用MapGIS软件系统,因此,以此为基础,设计开发基本农田管理系统可以满足基本农田数据库建库需求同时具备广泛试用性。

二、县级基本农田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基本农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要以实现基本农田精细化监管为总体目标,以基本农田“管理信息化”为建设目标,主要实现如下6个方面的主要功能需求。

(一)占用预警

实现图形与属性数据的互动。通过导入新增建设用地项目范围线,分析项目范围内占用基本农田和土地利用现状地块情况,统计占用的基本农田总面积及各地类面积的细化情况,在地图上标出预警区域,建立预警档案,为新增建设用地项目报批提供参考依据。

(二)基本农田动态监测

一是实现图形与属性数据的互动。采用卫星或航拍影像数据监测基本农田变化。根据影像特征,对比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各地类的变化情况。二是及时分析。巡查人员在巡查项目过程中如果发现了基本农田占用情况,通过拍照片、用GPS采集坐标信息,上传到土地部门。数据库管理员把巡查员传回的坐标数据导到基本农田数据库,利用占用预警分析功能,分析出该项目占用基本农田情况是否合法,如占用合法,则进行基本农田补划;如占用非法,则移交执法部门执法

(三)智能补划

在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中自动选取不在基本农田保护地块范围内的满足补划条件的耕地地块(或可调整地类地块),显示补划地块信息和位置。在查找结果中,根据实际补划面积,提供最优补划方案,保证基本农田的占补平衡.

(四)数据变更管理

通过对基本农田图斑、保护块等的新增、分割、合并等变更操作,根据日常的业务需求,可以实现对基本农田占用补划、灾毁等实时变更。

(五)数据入库检查、综合统计分析与图表输出

数据入库:衔接好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基本农田规划数据库、基本农田划定数据库、基本农田占、补划数据库等的录入。

数据检查:要求系统具有强大的检查功能,对入库的数据建立数据入库核查、检查机制,检测数据的数据结构、数据属性、图形拓扑(包括单个图层内和图层间)、逻辑关系等。对于检查出来的错误可以直接在图上定位,并能形成检查报表。

汇总统计:对基本农田现状面积以及变化,数量、地类、质量等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制图、制表。同时要求在指定区域、指定时间点统计分析。

图表输出:输出相关表格图件。土地利用地类面积表、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基本农田保护图专题图等。

(六)数据共享、安全和维护

数据共享要求:建立健全与各级数据信息管理相一致的基本农田数据标准体系和成果规范体系,要实现耕地保护系统其他相关业务职能部门数据信息的无缝对接,保证各级数据的一致性、格式的通用性。建立数据的多级访问权限机制和数据保密机制,保证数据访问、的安全性。

数据维护要求:要求系统接口开放,能根据各类规程及政策文件要求变化,对系统功能和算法进行调整 ,及时调整维护各数据库数据。

护理系统的基本属性篇2

从宏观整体上看,铁路机械动力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有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办事处)、车辆段、车间四个级别的管理系统构成,其功能目的主要是完成铁路机械动力设备技术的综合管理与维护。微观整体上的技术管理系统构成可大体划分为数据库、控制部分两个部分,其中控制部分是数据库的功能体现,可实现功能主要有数据操作查询、系统维护以及系统的设备通讯等。数据库实用对象主要有表、查询、报表、窗体、宏、模块、网页等,因此其构成的核心基础是表,比如检修计划数据表、设备技术数据表、传导设备数据表、动力设备数据表等。准确来说,铁路机械设备动力技术信息管理系统提供快捷而准确的机械动力设备技术数据统计、查询、分析结果。信息化数据库系统具有以下主要优点: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和现有办公软件和计算机编程语言,可设计满足需求的管理系统,并且在维护和日常管理中,设备管理人员只需属于原始数据即可获得统计分析结果,方便掌握设备技术现状;设备技术管理系统具备很强的功能集聚优势,能够实现不同能共需求;对于所需数据的统计、计算和比较分析,能够准确、全面、快捷的获得,能够实现集中控制管理的目标。

2.系统主要功能构成

(1)基础数据与录入。系统的基础数据以及基础数据录入功能模块是整个管理系统的起点和基础,其数据包括了整个框架体系,是基础数据库和数据字典库的基础维护平台,包括单位和人员信息、设备的基础维护数据和检修数据、设备鉴定标准等。另外,数据录入的功能是系统数据库存在的保障,是系统后续维护和管理的保障,是设备台账数据库、特种设备数据库、检修计划数据库、设备油质数据库建立和维护的基础。

(2)统计报表与数据上报。统计报表是数据上报的基础,一般包括铁路机械动力设备履历统计查询、车辆部门的统计报表、设备与技术明细等,其功能在于所有机械动力设备相关数据的归类、统计、查询与打印。数据上报需要实现的功能是建立在数据统计之上,对整个信息管理系统数据进行备份、恢复以及数据上报。

(3)巡检与系统维护。巡检属于后期功能模块,主要包括整个铁路机械动力设备技术系统的设备设置、数据采集分析、故障发现反馈以及巡检工作状态四个部分。这部分功能是分级授权的,多由车辆段级系统授权车间级系统使用。系统工作属性是利用数字智能技术,对事先设置好的重点设备进行巡检,巡检的内容具有差异性,具体根据车段、动力设备等特性来设置。维护模块则是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日志、用户权限、设备数据、车辆部门设备数据等进行维护,其功能是导入和查询原始车辆部门数据,设置用户权限和功能等。

(4)设备管理标准与系统帮助。设备管理标准是铁路机械动力设备技术信息化管理系统按照国家相关铁路设备标准,设置计算公式与评分标准,将数据库的所有数据进行填充与评分。系统帮助是辅助功能,主要是权限人员密码修改、查看系统帮助等。

3.基本表的创建与查询设计

基本表的创建要遵循字段唯一性、功能相关性、字段无关性的原则,表的分类是基于机械动力设备技术的,从简单化的标准出发,设置两个主表,即机械动力设备台账管理表和机械动力设备使用管理表。在表创建的过程中,每个属性作为单一其唯一的关键词用字段表现出来,前期先定义字段内容、字段数据类型、字段属性和关键字。主要包括台账管理表、生产设备运行记录表、机动设备使用记录表和设备材料消耗记录表。每个表根据其性质对应若干属性字段,并且每个表设定的关键字是唯一的,具有标示作用的。每个表的属性字段使用超链接,便于数据记录、查询。表之间的关系用同属性字段联系起来,形成表之间的内在关联,便于确定数据库的参照完整性。表、数据库、管理系统创建之后,必然要用到查询功能,查询结果一般需要满足查找、统计、计算、分析、比较、判断、排序等。运用VisualBasic语言进行自定义函数或者条件语句的编程,选取每个属性的特定值,确保查询时使用输入参数的方式便能简便操作进行,这些需要查询设计器来进行设计。

4.异常设备或部件提示

a:机械动力设备中途停止工作的异常状况,在查询设计中输入条件准则:IIf(Nz([累计折旧]≥[原值]-[残余价值]),[异常],[使用])。

b:机械动力设备达到设计寿命的修理状况,在查询设计中输入条件准则:IIf(Nz([运行时间或公里数]≥[预计大修期限]),[大修],[使用])

c:部件异常是指机械动力设备的零部件在实用期限内出现故障或者修理,则视为零部件异常。设计方法为,运用查询向导创建零部件查询表,对正常件、异常件记录、统计、分析,完成异常表创建、查询。属性字段内容包括[修理日期]与[预计使用日期],且表达式≥2,[修理日期]<[预计使用日期]。

5.应用效果分析

护理系统的基本属性篇3

[关键词] 系统化护理管理;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5(b)-0131-02

近年来,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医院管理要求也明显提高,传统的经验管理已经不再适应医院的各项工作[1-2]。为满足时代对医疗服务提出的要求,系统化护理管理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各大疾病[3-5]。但是,在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该理念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报道研究尚所见报道甚少。本研究将系统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2010年1月~2012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急诊收治的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临床资料收集方法 在收集资料前,尽量统一主管医师与患者或者患者家属说法的方式和方法,减少其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收集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GCS评分、治疗方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死亡率、基础护理合格率(由科室护士长按照护理部下发的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来评价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患者或患者家属在出院时填写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

1.2.2 护理方法 A组患者仅给予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常规护理,快准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安排合适的,开放性伤口的急诊护理等。B组患者则给予系统化护理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开展系统化护理管理之前,先对门诊急诊全科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化护理管理模式知识培训,组织门诊急诊全科护理人员学习系统化护理管理理念和具体实施细则,领会系统化护理管理理念精髓。具体措施如下:①制订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手册:根据对患者的评估情况制订,内容包括:目前患者的诊断、各项检查的异常值和治疗方案等;②加强健康宣教 向患者家属进行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相关知识宣教,给予患者家属相关影像资料如VCD,直观形象将相关治疗和康复措施呈现给患者家属,还可以通过广播、报纸等形式发放相关知识宣传资料,设立热线电话等,帮助患者出院后做好家庭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预后。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颅脑损伤发生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6-7]。重型颅脑损伤作为其中严重的分型之一,具有病情危重、凶险多变、病死率高和预后差等特点[8-9]。众所周知,患者预后不仅与医师高超的技艺有关,还与护理人员周密细致的护理服务息息相关。为此,优化重型颅脑损伤护理干预措施意义重大。

本研究总结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护理经验,制订一系列系统化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护理干预措施,并将其应用于2010年1月~2012年9月在我院门诊急诊收治的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结果发现:B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短(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B组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考虑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系统化护理管理模式相关知识培训能够加强护理人员对系统化护理管理模式的了解,领悟系统化护理管理理念的精髓,将系统化护理管理理念贯穿于对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护理工作中,能够对既往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针对性地改进护理缺陷,规范护士的护理操作和护理行为以确保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的评价,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②系统化护理管理的实施能够让患者全面了解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相关内容,护理人员采用定期集中授课方式向患者家属进行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相关知识宣教,让患者家属明确家庭护理干预在患者院外康复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够明确了解作为家属应该如何做好家庭护理干预,明确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减少患者家属盲目性,患者家属与主管医师和患者家属通过打电话、发短信息来交流经验,协助患者做好院外康复训练,改善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系统化护理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减少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Kanold J,Halle P,Paillard C,et al.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assurance program ISO 9001 in a department of paediatric oncology[J]. Arch Pediatr,2008,15(2):122-134.

[2] 谭景予,陈锦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方案的制订与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7):731-733.

[3] 邓琼,丽华,汉华,等.门诊系统化管理对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905-907.

[4] 陈燕玲,罗宋.孕期系统化管理对妊娠糖尿病母儿结局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1):284-185.

[5] 江华容,廖健敏,彭敏,等.压疮系统化管理框架的建立与运用效果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3):1166-1168.

[6] 徐航.乌鲁木齐市冬季严重脑外伤患者的急救及预后的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406-2408.

[7] 张晓丽娜,衡新华,张小梅.云南省高海拔地区颅脑外伤预后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7):1770-1772.

[8] Wijayatilake DS,Shepherd SJ,Sherren PB. Updates in the management of intracranial pressure in traumatic brain injury [J]. Curr Opin Anaesthesiol,2012,25(5):540-547.

护理系统的基本属性篇4

关键词:干线公路 路面管理系统 构成与功能养护决策应用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国省干线公路的建设和发展,路面养护和管理的问题日益突显。作为公路管理部门,建立和应用公路路面管理系统,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系统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技术手段,可为公路路面管理、养护和改建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有助于节约资源,提升公路养护管理水平。

1路面管理系统概述

公路路面管理系统PMS(Pavement Management System)是一个集路面基础属性数据、路面检测指标评估、路面技术状况评定、GIS(地理信息)专题图、养护决策模块为一体的复杂管理系统,它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路面养护评价、预测、分析和决策的专家辅助决策系统。涉及了道路工程、工程经济、系统工程及计算机等方面的技术,与公路规划、设计、施工、养护、检测与评价等多种因素相集合,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路面信息决策系统,包含了路面信息,检测数据、路网评价、路况分析、养护资金需求分析及资金优化分配等多项功能。

路面管理系统建立的主要目的,就是不断改善和提高国省干线公路路面养护管理水平,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公路养护科学化管理。路面管理系统的任务,就是为各级公路管理部门路面大中修工程进行技术决策时提供对策,以选择费用-效果最佳的方案。

2路面管理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路面管理系统功能主要包括:公路基础属性数据库管理、路面检测数据管理、路面病害采集终端数据管理、路面技术状况评价与决策、GIS线路专题图、多媒体数据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在公路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全省路面管理系统,实现多用户、多级别、多权限的网络化管理方式,涵盖了全省公路管理的各个层面和所有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干线公路和高速公路。

2.1系统的构成

路面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路面基础属性数据库、路面检测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路面管理系统从功能上划分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检测数据采集系统

通常情况需要采集的数据包括:平整度、路面损坏、车辙深度、道路强度和抗滑能力等,它们是公路路面养护和改建计划编制的主要依据。

(2)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由路网参照系统、数据文件和数据管理等几部分组成。

(3)路网管理系统

它涉及整个路网、用于指定路网养护政策,确定路网养护需求和养护费用优化分配的宏观分析系统。

(4)项目级管理系统

根据网级系统的决策,以路段为对象,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分析养护方案的系统。

2.2 系统主要功能

(1)基础数据库管理

系统的基础数据库包括了基础属性数据库、路面病害数据库、平整度数据库、路面弯沉数据库、路面抗滑数据库、GIS及道路景观数据库、交通量数据库、养护决策模型参数数据库等。

(2)路面动态检测数据管理

检测数据管理是用来导入来自大型公路检测设备输出的原始检测结果数据和CS转化后的标准模板检测数据,实现与公路检测设备的对接。路面病害、平整度、弯沉、抗滑等动态原始数据采取现场采集,通过数据处理系统进入系统路面病害库,实现系统软件与检测设备的对接和检测数据导入,提供了对路面管理数据的归类、统计、查询、分析、汇总和图表等功能。

(3)路面使用性能评价路面状况评价是利用路面检测数据对路面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根据《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提供路面破损(PCI)、平整度(RQI)、车辙深度(RDI)、横向力(SRI)、弯沉(PSSI)和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六项指标的评价功能,可提供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明细表、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汇总表及沥青路面损坏调查表和路面状况明细表等各类统计图表。同时评价结果可以饼状图和折线图的形式直观地展示。

(4)公路养护辅助决策功能

辅助决策作为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是根据道路基础数据、检测数据及相关的模型参数提供道路的技术状况指标评价、养护对策方案建立及预测分析功能。为养护管理及养护技术人员提供公路路面状况评价、路面状况预测、养护决策的辅助工具,用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养护建议和计划,从而为公路养护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5)道路景观播放

景观播放提供了景观图片的播放功能,可以直观地查看路面和沿线设施情况,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公路实景分析工具。

(6)系统管理

实现整个系统单位管理、用户管理、路线管理、更改密码、系统设置和系统帮助功能。

3路面管理系统的应用

3.1管理系统主要作用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通过对路网使用性能评价,分析现有路网内路面状况及今后路面状况变化,全面掌握路网的基本状况。2)利用相应的预测模型,针对路网中不同的道路和交通条件,分析预测各路段的道路通行能力,进行路网养护、新建、改建项目的规划;3)根据路面技术状况,初步确定各级道路的养护标准,估计路网的养护需求,并对新建、改建项目进行优先排序;4)利用优化决策模型对不同等级道路或养护、新建、改建项目的资金进行优化分配,分析不同投资水平对路网使用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和合理的投资水平。

3.2路面管理系统运用

(1)路况预测分析

路况预测分析是进行路面中长期养护分析和养护规划的基础,系统采用双参数自跟踪修正模型,提供未来两年的指标路面状况预测结果,预测模型参数随着历史检测数据的累积而不断修正,预测结果会更加的精确。

(2)大中修养护对策

大中修养护对策是根据用户自定义添加到对策方案库中的方案,结合养护决策约束条件,进行基于路面检测数据的分析和评价,提出那些路段、什么时间、采取什么方法、进行大中修或者日常养护,统计每公里路段的养护费用。

(3)统计查询

统计查询包括了根据不同需要进行的各类报表处理、统计汇总,可根据需要进行统计处理,生成相应的报表并可将报表导出到EXCEL中进行存储和打印。

(4)评价与检测结果沿程图

评价结果沿程图

检测结果沿程图

检测结果沿程图

检测结果沿程图

路面损害统计

(5)路面技术状况的规划和预决策

对于全省公路路面管理系统,可根据各市的GMS系统提供的路面养护信息,对国省干线路面状况进行认真的检测核查.并采取各种养护方式,对路面进行维护,提高路面的强度和平整度技术状况,从而提高国省干线公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系数,减少堵车现象的发生。

(6)编制养护维修计划

根据管理系统提供的各市局管养道路里程和道路路面完好程度,制定道路的养护维修计划,并下达给各市局执行,使有限的道路养护资金使用得更加合理。

(7)提供多种道路维修和养护方案

路面管理系统备有多种路面维修、养护和加固方案,在进行必要的维修费用分析后,管理部门可从中选出最经济可行的实施方案。

(8) 提供各种辅助服务

1)数据统计处理功能 可以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收集录入、加工处理、存储检索、传输等处理工作,提供各种需要的统计报表服务。

2)预测功能 可以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和预测模型,利用历史的数据对未来进行预测的工作;

3)计划功能 则可对各种具体工作进行合理的计划和安排;

4)控制功能 通过信息的反馈可以对整个系统和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协调、控制,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5)辅助决策功能 运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为公路管理部门提供最佳的决策依据。

4 GIS技术应用

4.1 GIS系统的基本功能

该系统充分应用了GIS的可视化管理,整个系统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有利于用户信息和系统资料的传递和交流,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

4.2基本地图管理

借助于地图辅助功能进行公路养护管理,公路地图除包括行政区划、城市、村庄、铁路及水系等信息外,还包括与公路有关的特有信息如:公路名称、走向、等级、里程等。应用GIS独具特色的地图表现能力,实现公路及相关信息的可视化。

4.3数据查询

在路面管理系统中,使用者可以设定与地图要素相关的查询条件,选定的数据就会在地图上显示出来,这是GIS中最具代表性的数据可视化功能。根据基本属性数据和路面的评价结果,使用者可以便捷地查找到具有该属性数据或评价等级的路段在路网中的确切位置。

4.4空间查询

与数据查询相反,空间查询是通过对空间范围的选择查询在此范围之内所选相关信息的属性数据。由于系统存储了有关路段的大量原始资料和调查资料,使用者通过多种查询方式实现对路段多方面属性信息的查询,显示路段高程、维修损坏状况及PCI等属性信息,这些属性数据都是养管人员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

4.5专题图层显示

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路面的概况位置和路况评价结果,可以将路面按照不同的区域或不同的评价结果进行显示,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区域或不同的等级,操作者可以将其保存成图片格式或直接发送到打印机。

5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路况评定是依据最新的《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结合各类损坏调查表数据及大型公路检测设备检测的平整度等指标数据对公路技术状况总指标MQI按照路线或单位进行分类统计的功能。路况评定包含了两类报表路面状况汇总表和路面状况明细表。通过调查表导出模块还可以将调查报表导出到EXCEL当中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系统根据设定的沥青路面性能评价的计算模型,利用数据库中的属性数据,分别就路面平整度、弯沉、抗滑系数、路面破损、质量评定、路面综合指标等项目进行评价和综合评价,并自动生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6结语

路面管理系统是为适应大规模、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公路养护管理要求而发展起来的现代综合管理技术,它改变了传统的公路管理模式,使公路管理决策更加客观化、信息化和科学化。尽管目前路面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出现,最终必将促进路面管理系统的发展和完善。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自动识别与检测技术、GIS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使用,路面管理系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护理系统的基本属性篇5

【关键词】外科;小儿;护理管理;人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1

小儿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护理风险较高,儿外科护理技术性强,更容易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加强护理管理非常必要。人性化护理强调以人为中心,将其用于儿外科病房的管理,强调以患儿为中心,根据小儿的护理特点,制定护理对策。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本科室从2016年2月,开展一次以人性化服务为主题的质量改进活动,成效显著。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5年2月~12月,儿外科共开展手术195例,其中男102例、女93例,年龄1~14岁,平均(5.6±1.4)岁。其中外伤清创42例、急腹症与异物取出45例、腹股沟疝与脐疝等手术71例、耳鼻喉部手术24例、其他14例。2015年2月~12月,在开展一次以人性化服务为主题的质量改进活动后,开展手术214例次,其中男110例、女104例,年龄1~13岁,平均(5.5±1.2)岁。其中外伤清创43例、急腹症与异物取出50例、腹股沟疝与脐疝等手术82例、耳鼻喉部手术25例、其他14例。

1.2 方法

1.2.1 改进前 改进前,常规护理,包括术前检查、术前准备、健康教育、术后病情监护、并发症护理等。

1.2.2 改进后 以“人性化服务”为主题进行质量改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减轻患儿的躯体不适,主要内容包括加强督导确保操作规范性尽,减轻操作对患儿的刺激,集中开展基础护理,避免反复操作,打搅患儿休息,重视穿刺过程中的疼痛管理,指导要求家属配合做好注意力转移工作,对于皮肤护理、口腔护理护理,也需做好家属的指导,提高自护的质量[1];②强调“以患儿为中心”,做好角色陪伴,从细节之处体现出对小儿的尊重,如采用儿童式的语言进行沟通,多采用肢体语言,少用命令式的语言,多征求意见;③鼓励采用亲密的动作拉近与患儿的关系,减轻患儿的不适感,据小儿的性格特点,采用合适的交流方式,善用激励,善于引导,如在喂食时,护士做出张口的动作,④做好环境管理,创造儿童式的住院环境,改造病房,张贴一些色彩丰富的动画海报,增加床g隔帘、儿童涂鸦板等设备,若条件合适,鼓励家属陪同;⑤在小儿病情稳定进入恢复期后,可针对患儿的康复需求开展护理,在娱乐中学习基本的注意事项,在娱乐中实现锻炼效果,如在鼓励患儿下床活动时,可以地面活动的遥控机器人吸引患儿下床,患儿心情舒畅的度过住院时间;⑥每位护士最多承担8人的护理工作,每个患儿尽量由1名护士承担主要护理工作;⑦做好家属的沟通,为家属照料创造便利,要求家属在照料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包括床边陪伴、喂食等基础工作,适当开放护士的权利,让家属参与侵入性治疗操作,如在进行穿刺时,家属需做好安抚,让家属做好非药物止痛工作;⑧为患儿的康复积极创造条件,制定个体化的饮食管理、、康复训练措施,针对小儿的临床护理需求特点护理,如对于疼痛,采取Wong-Bake面部表情法为主的方法评价,可采用口服甜味剂、音乐疗法、口服12%~24%浓度葡萄糖有助于减轻疼痛[2]。

1.3 观察指标 由家属评价满意情况,包括生活管理、患儿舒适度、治疗护理、病房管理、服务态度,采用VAS划线法,10分为非常满意、8分表示满意、6分表示基本满意、5分表示一般、3分表示不满意、0分表示非常不满意。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愈合不良、严重不依从、意外伤害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满意度评分采用(Mena±SD)符号(±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良事件采用检验组间比较,以P

2.结果

改进前对50例患儿家属进行基线调查。改进后生活管理、患儿舒适度、治疗护理、病房管理、服务态度评分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小儿护理一直是临床护理的难点、重点,护理需求有其特殊性,从护理系统的角度来看,需要给予更多的支持,才能构建完整的护理系统,同时考虑到家属对护理质量要求较高,承担较多的生活照料工作,还需要加强家属的指导与护理管理。人性化护理旨在满足儿外科患儿的护理需求、家属需求,构建完整的护理系统。本次研究证实,此次改进活动后,护理质量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护理系统的基本属性篇6

关键词 数据库;KQGIS;地籍

1 引言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土地管理水平迫切需要提高,因此建设地籍数据库也就势在必行了。我国数据库的建设一般都是基于KQGIS平台的,因为KQGIS平台是一款完全国产的平台,更加符合中国人的习惯,操作简便,系统稳定性比较强。

2 数据库的框架结构

基于KQGIS平台的数据库建设为了保证平台的功能需要分图形库和属性库两步进行建设,其中图形库主要是存储经过处理的数据,内容有房屋、宗地和地类图斑等信息;属性库主要是储存报表、证书和专题图件等主要内容是宗地属性、统计报表和专题图件等。详细的结构框架如下图所示。

3 基于KQGIS平台的数据库建设流程

基于KQGIS平台的数据库建设一般分为六步,它们是整理源数据、转换数据、检验处理数据并附属性值、数据入库、维护数据、输出报表和专题图件等成果。具体详细的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4 基于KQGIS平台数据库建设的详细步骤

4.1 数据的转换:将源地籍图数据修正整理后经过转换软件变成SHP 格式的数据,SHP 格式的数据是通用的格式,然后在将SHP 格式的数据经过国土数据处理系统(KQTOOLS)转换成一一对应的实体数据。但是在这个转换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数据中含有中文而出现乱码的现象,对于这些没有转换的中文,我们一般是将这些数据归类提取,最后与同类型的数据一起入库。

4.2 检查和处理数据:国土数据处理系统(KQTOOLS)的查错功能包括检查微小的地物、图形常规检查和单层检查,为了保证得到的数据的可靠性和正确性,我们一般会应用国土数据处理系统(KQTOOLS)的查错功能对数据进行叠加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一般要按照精度比较低的数据服从精度比较高的数据和保证数据的完整无缝的原则。

4.3 数据层赋属性:数据层经过国土数据处理系统(KQTOOLS)的查错后就要对数据层进行赋属性了。首先我们要把街坊层的管理区单位的属性赋给所有其他数据层的管理区单位,然后就是根据软件对各个数据层检查出来的查错,对各个数据层的属性值进行完善和修改。例如当房屋层中标注“砖”“、混”的结构处在了房屋的边线外侧,这个时候就无法对这些结构进行赋值,我们就要把房屋的结构标记显示出来,通过手工操作赋属性值。

4.4 地类图斑层的生成:地类图斑层主要包括了宗地层和街坊层还有一些线状和面状地形,又因为涉及到了草地、林地和耕地面积的统计。因此为了得到地类图斑层,我们首先应该先封闭的处理面状要素,因为地类图斑层只能在封闭的面状要素的条件下才能生成,然后在输入地类图斑代码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根据数据实体的要素对代码进行分类并且要注意不能输入错误或者打入空格。

4.5 数据入库:因为在后面的数据维修中,系统会生成界址线层和宗地界址点,因此数据入库之前我们应该用原始界址点和原始界址线代替宗地界址点和宗地界址线。并且注意数据以非捆绑的模式入库。

4.6 维护数据库:国土数据处理系统(KQTOOLS)有很多种数据维护方式,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宗地拓扑维护。当我们进行宗地拓扑维护的时候,由于系统会生成新的界址线和宗地界址点,并把原来的界址点和原来的界址线的属性赋到新生成的界址线和宗地界址点中去,因此我们就要把界址线、宗地界址点与宗地层设置为捆绑模式。在我们完成宗地拓扑维护后,还要维护地类图斑的椭球面积和平差面积、属性库和图形库的关联性以及建筑的容积率等。

4.7 成果的输出:在对数据进行维护完成,并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后,通过相关的软件输出打印宗地面积汇总表和楼层面积汇总表等一些列的统计表以及各种图件。

5 应用

新疆省某县城镇地籍数据库就是基于KQGIS平台建立的,该系统是以B/S和C/S的方式结合了用户、数据库和服务器并通过绘图仪器等的设备组成了一个局域网络。

目前该系统的运行良好并且带来的统计表和图件已经被应用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去,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本系统可以管理、查找、录入和输出地籍的相关信息并且可以打印和计算关于街区的统计报表。这些成果可以作为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规划利用和决策分析的依据。

6 结语

本文主要从设计到实际应用中探讨了基于KQGIS平台的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建设,分析说明了数据库建设的具体步骤,涉及到了维护数据的注意事项、检查数据的技巧和数据的转换方法等方面,同时结合了新疆省某县城镇地籍数据库的现实应用论证了基于KQGIS平台的城镇地籍数据库表现良好,让我们看到了国产KQGIS平台在建设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光明前景。

参考文献

护理系统的基本属性篇7

    一、数据采集

    1、空间数据采集

    本工艺采用软件的原则是:效率优先、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出图美观。空间数据采集绘制基本图,通过扫描仪进入计算机或野外GPS数据直接传入计算机成图。基本图是地理信息系统制图的关键,主要强调了空间信息的准确性,对空间特征的描述性信息要求较高。要求界线清晰是基本图最起码的要求,场界、林班界、小班界清楚;起始点、终止点必须明确;邻接的地区必须标注清楚。作为林班界、小班界的单线河流、道路的要求:在计算机中对基本图矢量化时,图像都转化为灰度图像,单线河、道路与小班线相似,易混淆,必须标出。依据现有的森林资源调查、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成果和县级政府确定的后备林地资源,利用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内、外业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将林地及其利用状况数据采集出来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利用已有二类调查数据库与遥感影像套合进行判读区划,依据影像对界线进行调整,则以遥感影像作为调查基础底图,充分利用现有资料,采用成熟的目视解译与计算机自动识别相结合的信息提取技术。数据库的建立是以县(区)为单位,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对采集的每一块林地地籍小班信息数据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处理,逐地块小班录入调查记录,并对林地地块小班的图形数据和小班属性的表单数据进行属性联结,形成集图形、影像、属性、文档为一体的林地地籍档案数据库。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图形平台,存储各类林地调查成果数据,实现对每一块林地地块的图形、属性、栅格影像空间数据及其他非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开发数据处理软件提供数据组织与管理、栅格图像处理、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质检、数据查询与分析、数据分发、专题制图、数据维护和三维分析等应用模块,并在以上应用模块的基础上,定制各种专题应用系统。系统采用组件式开发,将各应用模块简单地集成到一个可扩展的应用框架,通过数据采集、加工、处理、入库、管理一体化流程,实现多类型、多尺度、多时态空间数据管理;将数据管理、地图表现、制图有机地结合起来,快速制作各种比例尺标准图以及根据用户自定义模板,制作各种专题图。

    2、控制点注记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图通常是按照实际的地球坐标存储的,地图上地理特征的坐标与真正的地理位置相对应,这也是地理信息系统真正意义所在。在基本图扫描进入计算机之前,必须标记好控制点,用以图像配准和矢量文件坐标变换。布设控制点的原则是:布设在公里网交叉处,分布均匀覆盖整个图幅,至少布设四个,在实践中布设九个控制点基本满足要求。

    3、属性数据采集

    属性数据库建立:每个小班卡片为数据库中的一个记录,经输入、检查、修改,建成小班调查因子数据库。在数据库中每项调查因子为实现属性库与图形库的联结及对应于图形库中的关键字,在小班数据库中增加了一个数据项ID;文件以乡(镇)或林场名称命名。

    4、数据编辑

    平台提供丰富的图形、属性编辑工具,如节点编辑、同名点移动、线连接、线打断、线延伸、要素合并、要素分解、线分割、面分割、局部修改等诸多快捷的图形编辑工具及空间赋属性、自动编号、半自动编号、关键字赋值等属性编辑工具,此外还专门提供跨图层拓扑、局部拓扑、公共边自动处理和同名点编辑等图形编辑手段。

    二、林地档案数据库管理开发

    1、数据管理模块

    主要包括数据检查、数据转换与导入、数据编辑与处理、数据更新和元数据管理等功能。数据检查包括数据的整体性、完整性、逻辑一致性检查、空间定位准确度检查、属性数据准确性检查以及对检查结果评价与处理等功能;数据转换与导入包括格式转换、坐标转换与投影变换、数据导入等功能;数据编辑与处理包括数据错误的自动修改、矢量数据编辑处理、栅格数据处理和属性数据编辑等编辑和处理功能;数据更新是系统可实现对空间数据、元数据、表格数据与其他数据的更新以及对历史档案数据管理与回溯;元数据管理主要包括系统支持元数据的入库、浏览查询、统计汇总和输出与打印等管理功能。

    2、数据浏览查询与制图输出模块

    包括数据视图管理、数据图层管理和实现数据的三维表现等功能,系统支持空间数据的快速浏览,支持常见的遥感影像数据格式直接读取及浏览,可通过定制开发和扩展支持更多数据格式空间数据的读写及浏览。系统还应支持范围内遥感影像以及空间数据的浏览。制图输出包括符号库管理、制图模板管理、专题图制作和成果输出等功能。数据统计系统支持生成林地各地类面积汇总表、林种结构现状统计表、林地及森林面积动态变化表、林地按保护等级面积统计表等汇总表;数据分析是系统可以根据定制的数据分析规则,如林地利用结构分析、年度变化分析等。

    3、系统维护与管理模块:包括系统安全管理和系统管理与维护,系统安全管理包括对用户与权限管理、数据备份、系统监控等;系统管理与维护包括数据字典管理、系统设置、系统其他管理与维护、数据迁移与归档管理和日志管理等功能。

护理系统的基本属性篇8

一、数据采集

1、空间数据采集

本工艺采用软件的原则是:效率优先、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出图美观。空间数据采集绘制基本图,通过扫描仪进入计算机或野外GPS数据直接传入计算机成图。基本图是地理信息系统制图的关键,主要强调了空间信息的准确性,对空间特征的描述性信息要求较高。要求界线清晰是基本图最起码的要求,场界、林班界、小班界清楚;起始点、终止点必须明确;邻接的地区必须标注清楚。作为林班界、小班界的单线河流、道路的要求:在计算机中对基本图矢量化时,图像都转化为灰度图像,单线河、道路与小班线相似,易混淆,必须标出。依据现有的森林资源调查、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成果和县级政府确定的后备林地资源,利用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内、外业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将林地及其利用状况数据采集出来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利用已有二类调查数据库与遥感影像套合进行判读区划,依据影像对界线进行调整,则以遥感影像作为调查基础底图,充分利用现有资料,采用成熟的目视解译与计算机自动识别相结合的信息提取技术。数据库的建立是以县(区)为单位,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对采集的每一块林地地籍小班信息数据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处理,逐地块小班录入调查记录,并对林地地块小班的图形数据和小班属性的表单数据进行属性联结,形成集图形、影像、属性、文档为一体的林地地籍档案数据库。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图形平台,存储各类林地调查成果数据,实现对每一块林地地块的图形、属性、栅格影像空间数据及其他非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开发数据处理软件提供数据组织与管理、栅格图像处理、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质检、数据查询与分析、数据分发、专题制图、数据维护和三维分析等应用模块,并在以上应用模块的基础上,定制各种专题应用系统。系统采用组件式开发,将各应用模块简单地集成到一个可扩展的应用框架,通过数据采集、加工、处理、入库、管理一体化流程,实现多类型、多尺度、多时态空间数据管理;将数据管理、地图表现、制图有机地结合起来,快速制作各种比例尺标准图以及根据用户自定义模板,制作各种专题图。

2、控制点注记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图通常是按照实际的地球坐标存储的,地图上地理特征的坐标与真正的地理位置相对应,这也是地理信息系统真正意义所在。在基本图扫描进入计算机之前,必须标记好控制点,用以图像配准和矢量文件坐标变换。布设控制点的原则是:布设在公里网交叉处,分布均匀覆盖整个图幅,至少布设四个,在实践中布设九个控制点基本满足要求。

3、属性数据采集

属性数据库建立:每个小班卡片为数据库中的一个记录,经输入、检查、修改,建成小班调查因子数据库。在数据库中每项调查因子为实现属性库与图形库的联结及对应于图形库中的关键字,在小班数据库中增加了一个数据项ID;文件以乡(镇)或林场名称命名。

平台提供丰富的图形、属性编辑工具,如节点编辑、同名点移动、线连接、线打断、线延伸、要素合并、要素分解、线分割、面分割、局部修改等诸多快捷的图形编辑工具及空间赋属性、自动编号、半自动编号、关键字赋值等属性编辑工具,此外还专门提供跨图层拓扑、局部拓扑、公共边自动处理和同名点编辑等图形编辑手段。

二、林地档案数据库管理开发

1、数据管理模块

主要包括数据检查、数据转换与导入、数据编辑与处理、数据更新和元数据管理等功能。数据检查包括数据的整体性、完整性、逻辑一致性检查、空间定位准确度检查、属性数据准确性检查以及对检查结果评价与处理等功能;数据转换与导入包括格式转换、坐标转换与投影变换、数据导入等功能;数据编辑与处理包括数据错误的自动修改、矢量数据编辑处理、栅格数据处理和属性数据编辑等编辑和处理功能;数据更新是系统可实现对空间数据、元数据、表格数据与其他数据的更新以及对历史档案数据管理与回溯;元数据管理主要包括系统支持元数据的入库、浏览查询、统计汇总和输出与打印等管理功能。

2、数据浏览查询与制图输出模块

包括数据视图管理、数据图层管理和实现数据的三维表现等功能,系统支持空间数据的快速浏览,支持常见的遥感影像数据格式直接读取及浏览,可通过定制开发和扩展支持更多数据格式空间数据的读写及浏览。系统还应支持范围内遥感影像以及空间数据的浏览。制图输出包括符号库管理、制图模板管理、专题图制作和成果输出等功能。数据统计系统支持生成林地各地类面积汇总表、林种结构现状统计表、林地及森林面积动态变化表、林地按保护等级面积统计表等汇总表;数据分析是系统可以根据定制的数据分析规则,如林地利用结构分析、年度变化分析等。

3、系统维护与管理模块:包括系统安全管理和系统管理与维护,系统安全管理包括对用户与权限管理、数据备份、系统监控等;系统管理与维护包括数据字典管理、系统设置、系统其他管理与维护、数据迁移与归档管理和日志管理等功能。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