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农业产业发展建议8篇

时间:2023-05-26 08:53:22

农业产业发展建议

农业产业发展建议篇1

关键词:桓仁县;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建议

1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桓仁县目前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3个,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2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28个,其中,省级以上示范社49个;建设以酿酒葡萄、优质米、大榛子、中药材、食用菌等为主导产业的“一村一品”专业乡镇13个,“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示范村40个,其中,部级示范村镇4个,省级示范村镇5个;获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国家原产地证明商标16个。桓仁县基本形成了农业主导功能突出、产业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被誉为山参之乡、贡米之乡、冰酒之都。

2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特色产业基地规模化程度不高,产出效益低

桓仁县农业产业多,资源丰富,但也存在着品种全面、产地分散、产出低效的尴尬境地。如京租稻米、平地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水平低,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2?2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生态农业发展能力有待提升

桓仁县农业产业标准化生产覆盖面窄,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小、随意性大,水、电、路、绿色防控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壤再生产能力不强,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保护仍处于较低水平,不能适应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2?3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成效不显著

桓仁县特色农业产业基础较扎实,但多数企业仍停留在卖原料及初级产品层次,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农业三产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融合程度低,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不强。

2?4农业品牌观念差,宣传展示营销力度不够

目前,桓仁县农业生产者传统农业意识还占主导地位,忽视品牌经营,营销方式落后,品牌意识不强,缺乏高新技术和产业宣传的必要投入,造成农业品牌附加值不高,增值效应发挥效果不显著。

3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3?1从打造桓仁特色产业做起,大力抓好产业结构调整

坚持“生态、高效、特色、现代”的发展定位,?重点围绕具有桓仁特色的冰葡萄酒、桓仁山参、京租稻米、大榛子、软枣猕猴桃等产业,形成一地一品、一域一特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集群,依托“一村一品”专业村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减少玉米等低端无效、竞争力不强的农产品生产,重点增加有桓仁特色的品质高、销路好、市场缺的优质绿色农副产品供给。如依托三大基地建设,提升富尔江、雅河、六河三大流域的优质稻米生产优势,实施桓仁大米全程标准化生产工程,建立互联网+桓仁大米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做好桓仁大米品牌保护和市场宣传,让桓仁县产出的大米有品牌、有市场、可追溯。

3?2实施标准化生产,打造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基地

依托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扩大农作物标准化种植规模,为农产品打造健康、安全、营养的名片,提高产品附加值。开展标准化种植基地土地规模化流转工程,鼓励支持有丰富种植经验和3.33hm2以上种植管理能力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流转土地,提高土地的产出能力。全面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套种、轮作技术。推动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开展质量安全保障工程,推进示范基地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

3?3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进农业旅游深度融合

依托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品牌,深入挖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扩大休闲面积和休闲内容。充分利用现有景点资源,深入挖掘休闲农业内涵,推进农业和旅游业深度融合。在五女山、枫林谷、望天洞、大雅河漂流、虎谷峡等核心景区景点周围,依托抗联核心景区,将各个景点以“红色旅游”为主题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发展种植抗联特色食材,建设冰葡萄、京租稻米、大榛子、软枣猕猴桃等观光采摘园和农耕文明传承体验基地,辐射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发展,丰富桓仁农业产业发展业态。

农业产业发展建议篇2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融合;融合路径;对策建议

一、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于中共会议中提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得积极解决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境,主要为:其一,农业劳动生产率总体水平较低、提升较慢,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显著差距;其二,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依旧明显,农村劳动力普遍外出进城务工,导致部分农村出现“人口空心化、空巢化和留守儿童普遍化”及耕地抛荒等社会现象;其三,农村河道砂石等矿产资源过度开发,土地资源和环境问题破坏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化发展;其四,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依然以农业传统种植业为农村家庭支柱性产业,缺乏二、三等高附加值产业支撑,农村经济发展普遍落后。因此,社会各界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中共会议之后,颁布了旨在指导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点,要求把构建农村第一、二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一体化产业体系作为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路径之一。其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适时颁布,成为指导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就学界研究来看,姜长云认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三大产业融合的特征是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持续转型的过程[1]。马晓河研究则进一步认为,农村三大产业的深度融合要以农业为根本依托,要跨产业优化配置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要以三大产业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在农村区域全面铺开为核心要义,以促进农民增加经济收入为出发点和归宿,这与“生活富裕”的目标追求基本一致,故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2]。另外,周立等发表了“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融合和六大产业发展”的观点,认为农村三大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3]。张红宇则从乡村振兴与企业角色定位之间的关系出发,研究认为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企业应当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中起到联系农民群众、服务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积极主动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发展[4]。关于农村三大产业为何需要融合的研究,陈学云和程长明从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分配的弱质性、消费的弱质性及交换的弱质性四个方面展开,认为上述农业生产的特征决定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农业因难以创造超额利润而发展较为缓慢,所以为了提高单位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劳动要素投入,必须实现三大产业深度融合[5]。从既有研究文献来看,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要实现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认知已基本形成共识,对必须推动农村三大产业融合的原因解释,学界也已提供了较强的经济学理论支撑。但是,对农村产业融合的主要路径选择以及如何实现农村产业深度融合的研究,尚需深入挖掘。因此,本文研究有利于科学指导农村产业深度融合,有利于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铺开及“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追求奠定坚实的研究基础。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本文在紧紧围绕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本质下,聚焦农村产业繁荣发展主题,审慎理性地分析农村产业融合的路径依赖,具体如下图1所示:

(一)传统农业和原材料生产制造业深度融合林毅夫等研究表明,尽管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以工业和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的强盛才是支撑其高竞争力和发展可持续性的关键支撑[6]。就乡村振兴和农村产业融合而言,关键是要充分利用当地农产品原材料的外生禀赋优势,以农业种植业生产为基础支撑,积极拓展农副产品原材料密集型轻工业和农副产品制造业的生产,形成粮食等初级原材料生产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生产体系。在此传统农业和原材料生产制造业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三点:其一,人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对此,构建一支廉洁、高效和能力突出型的农村支部领导干部团队必不可少,这是农村产业融合能否成功、乡村能否真正实现振兴的关键;其二,农业粮食生产的繁荣发展是农村产业融合的根本支撑,必须牢固树立农业生产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支撑的发展理念;其三,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初期,集体经济成分是农村建立日趋完善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体系的突破口。

(二)农业生产与相应消费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庞春(2013)研究发现,服务业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润滑剂”,有利于降低整个经济体系运行的交易成本和提升其交易效率,从而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生产和交易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最终推动整个经济体系的繁荣发展[7]。本文认为,发展农村消费性服务业是农村实行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推动农村当地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三点:其一,要以方便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为根本,积极对接服务当地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体系,降低整个农村经济运行的交易成本;其二,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可由集体经济成分牵头推动,同时依靠个体、村民自有或民营企业等非集体经济成分来合法合规经营,这有利于利用有限的经济资源盘活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市场;其三,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消费性服务业发展、农副产品纵深加工业企业及其他附加产业之间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财政资金等资源要素要及时优化配置。

(三)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为特色种养庄园体系陈学云和程长明研究认为,传统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分配弱质性、消费弱质性及交换弱质性特征决定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农业因难以创造超额利润而发展较为缓慢[5]。因此,如何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其与城市现代化产业消费终端进行服务对接,是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其消费日趋绿色健康化、偏好多样化,所以农村传统农业生产要适时对接城乡居民消费新特征,积极将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化特色种养庄园体系转变。在此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庄园种养体系转变过程中,需要注意四点:其一,要紧密对接城镇居民终端农副产品消费结构特征;其二,粮食生产、水产和畜牧业养殖要尝试进行绿色认证;其三,积极成立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组织内要分工明确,成员要各尽其才;其四;科学的农业种养技术指导必不可少。

(四)农村自然人文与现代休闲观光旅游融合农村现代休闲观光旅游,是依托农村既有自然和人文资源,积极探索传统农业和农村文化与休闲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是利用农村自然、人文景观和传统农村风貌来吸引广大旅游消费者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发展农村现代休闲观光旅游,不仅可以将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特色产业深度融合,以此挖掘传统农业资源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而且可以通过现代旅游产业广泛的带动作用来积极发挥各类产业的联动效应。在推动农村自然人文与现代休闲观光旅游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五点:其一,要积极挖掘村落的传统文化价值底蕴,以文化底蕴为内涵,积极打造人文旅游村落旅游景点;其二,要依托当地农业资源特色,积极培育农业生态自然风光;其三,要配套方便农村现代休闲观光旅游业开展的各类公共基础设施;其四,要人文、自然资源开发和生态、人文环境保护并重,走农村现代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其五,传统种养殖农业与生态特色小镇旅游业要有效衔接,是发展农村现代休闲观光旅游产业的重要突破口。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本文发现,学界对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背景下农村要实现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认知已基本形成共识,对必须推动农村三大产业融合的原因解释已提供了较强的经济学理论支撑。但是,对农村产业融合的主要路径选择及如何实现农村产业深度融合的研究,尚需挖掘。对此,本文从如上四个方面总结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业产业融合路径。同时,针对每类农业产业融合路径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本文均做了归纳总结。对此农业产业融合路径依赖,本文进一步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具体如下所示:

(一)积极打造农业原材料生产制造业农村基地工业制造业是支撑地区高竞争力和发展可持续性的关键动力,因此农村产业融合的第一步就是要立足当地既有农业资源外生禀赋,积极打造农业原材料生产制造业农村基地。对此,本文认为,需要从以下六点着手:其一,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着力构建一支廉洁、高效和能力突出型的农村基层党支部领导干部团队,要加强其政治站位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信仰,要真抓实干,全心全意发展农村产业;其二,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初期,要积极借鉴农村集体经济成分发展较为成功地区(譬如华西村和南街村)的经济发展经验,以集体经济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农业原材料生产制造业农村基地;其三,要立足当地经济综合实力,积极引进农业原材料生产制造业配套的物质资本设施和人才管理团队,推动农副产品制造企业管理现代化;其四,积极搭建“互联网+”的农副产品生态供应链产业体系,以此做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能生产”与“卖的出”的有机结合;其五,积极和农业类高等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良好的农副产品新品种拓展和研发的战略伙伴关系,积极开拓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新品类;其六,要积极做好农副产品的绿色无公害化质量体系认证,走农副产品生态产业链加工体系的绿色健康化发展道路。

(二)建立便捷农业生产生活的消费性服务产业发展农村消费性服务业是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农业产业深度融合的必经阶段。本文认为,在构建农业产业融合路径过程中,要建立起便捷农业生产生活的消费性服务产业生态链体系,需要做到以下三点:其一,要积极构建各类副食零售、食宿住行、健康医疗及文化娱乐等农村消费性服务产业生态体系;其二,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可由集体经济成分牵头推动,同时依靠个体、村民自有或民营企业等非集体经济成分来合法合规经营,同时要发挥村民自治委员会的监督职能,防止非集体经济成分违法违规经营;其三,积极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信息服务和商品流通平台,借助“互联网+”的战略发展思维,积极引导当地农村消费性服务业向智能化转换,抢占农村电子商务消费型服务业发展的先机。

农业产业发展建议篇3

关键词:客家硒都;富硒农业;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连城县地处世界少有的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地貌的结合部,全县土地硒元素含量适中,含硒土地面积2567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9.6%,其中富硒土地面积853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33.1%,境内分布“罗坊乡—北团镇—塘前乡—姑田镇”、“庙前镇—莒溪镇—曲溪乡—赖源乡”两条富硒土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生物遗传的多样性,孕育了连城种类繁多的富硒动植物资源,2016年10月被省农业厅列入第一批10个省级富硒农业产业开发重点县之一,2017年2月,连城县获授“中国客家硒都”荣誉称号。发展富硒农业,开拓连城农业供给侧改革新领域,对于促进连城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将发挥巨大作用[1]。

一、客家硒都连城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一)富硒特色农产品优势突出

连城县是福建省仅有的几个富硒带之一,是“上天赐予连城的黄金宝藏”,优势突出。2016年,连城县把发展富硒农业产业作为有效载体,结合连城实际,制定下发《连城县富硒农业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并将富硒产业列入2016年“4+X+1”整县推进精准扶贫产业发展规划,着力生产“安全、天然、富硒”农产品,全力打造“客家硒都价值连城”地域品牌。独具地方特色的连城地瓜干、连城白鸭、福建黄兔、山苦瓜等富硒产品[2],成为连城富硒名片。其中,“天水间”牌连城白鸭蛋在第三届世界硒都硒产品博览会上被评为“中国名优硒产品”。

(二)富硒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为加快富硒农业经营主体构建,2016年5月出台《连城县富硒农业产业发展奖励补助办法》,对富硒农产品经营主体在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品牌宣传等方面予以资金扶持;一是举办“众创连城富硒农业英雄会”和“富硒经营主体负责人培训班”,切实提高经营主体品牌策划、质量安全意识和水平;二是指导富硒农业经营主体成立富硒产业协会。截止到2017年6月底,全县共发展硒农产品经营主体63家,从业人员5600人;发展富硒农业种植基地约1.7万亩,开发硒农产品35种,实现产值3.6亿元[3]。

(三)富硒基础研究不断夯实加强

2012年以来,与省农科院合作,长期开展天然硒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研究,并与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签订《福建省富硒农产品(连城)规范化生产技术与地方标准制定技术服务合同》[4],结合检测结果,在重点乡镇开展水稻、地瓜、红衣花生、雪薯、山苦瓜、铁皮石斛、金线莲、连城白鸭、福建黄兔、河源鸡等特色农产品的品种、种养殖技术试验,为制定富硒农产品标准化技术规程、企业标准和省地方标准奠定基础;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开展土壤硒含量状况调查方案编制及分级评价工作;联合诏安县,委托标盟(中国)机构制定富硒农产品福建地方标准[5]。

(四)富硒交流扩大提升市场占有

为提升富硒产品市场占有率,县政府树立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积极加入中国富硒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参与联盟举办的高峰论坛、招商引资洽谈会及产品推介活动;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营养学会、九三学社的合作,共商连城富硒农业产业发展大计。组织、引导富硒产业经营主体积极参加湖北恩施产品博览交易会、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广州国际富硒产品博览会、上海国际富硒食品产业展览会、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海峡两岸经贸洽淡会、海峡两岸机械博览会等活动,在百农汇福州展销中心、闽西宾馆、古田会址、冠豸山游客服务中心设立中国客家硒都富硒农产品展示展销厅,全力推介我县富硒农产品,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着力提升市场占有率。

二、客家硒都连城富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创新开发不足

一是缺乏富硒生产技术体系。目前,与省农科院、农林大学合作的种养殖技术试验与硒土壤检测分级工作均未全面完成,无法有效指导富硒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保障富硒产品硒含量稳定。二是富硒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滞后,影响产业链延伸。已有的富硒产品连城白鸭、福建黄兔、大米、红衣花生、雪薯、洛神花、山苦瓜、葛根等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同时,多数新产品初级加工多,精深加工少;采用传统工艺的多,采用高新技术的少。

(二)富硒品牌意识不足

一是连城富硒农业经过5年发展,富硒农产品仅有“天水间连城白鸭及蛋品、乐硒有机大米、花丁米酒、森农良品蜂蜜、鑫菇田系列大米”等5个屈指可数的独立品牌,大部分富硒农产品尚无品牌,获得“三品一标”认证企业数量不多。二是中国客家硒都的发展定位,有效提升了连城富硒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但缺乏足够支撑起中国客家硒都的行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缺乏一批龙头企业和一些在市场上叫得响的本地特色品牌。构建与中国客家硒都相适应的富硒农产品品牌集群任重而道远。

(三)富硒产业层次较低

从现有产品体系看,富硒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为种养类产品,深加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较少,发展水平和产业层次还较低,富硒食品、富硒饮品以及富硒产业衍生的生物制药、休闲旅游、保健养生尚未起步,“富硒+”产业体系亟待建立完善。

(四)富硒经营主体不强

因为起步晚,相关富硒的科普知识、营养作用、发展前景等宣传不够,富硒资源开发价值未能全面普及,富硒产业发展的理念、文化和氛围还没形成,富硒产业的经营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导致产业发展一直不快,一直没有形成叫得响的知名品牌。突出表现为从事富硒农产品开发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数量少、规模不大、整体实力不强,高精产品开发不多,市场竞争力不强,推动连城富硒产业快速发展带动能力不足。

(五)富硒贴标乱象丛生

目前,由于缺乏统一的检测标准和权威检测机构认证,一些农业经营主体、农户自认为全县土地均含硒元素,种养殖生产的农产品就都是富硒的。一些地方“富硒大米、富硒地瓜、富硒葡萄、富硒百香果”等不经检测一窝蜂地打上富硒标签,吸引消费者眼球,“想贴就贴”乱象丛生,成为连城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的隐忧。

三、客家硒都连城富硒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政府主导,强化顶层设计

充分发挥政府在富硒农业产业开发中的主导作用,引导、扶持富硒产业全面发展。一是优化富硒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坚持“合理规划、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确定富硒农业产业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二是强化富硒农业产业行业管理。对富硒产品的硒含量进行地方标准认证,建立健全质量信息档案和可查询系统,形成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产品质量安全及市场监管长效机制。三是完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严把准入关,明确富硒农畜产品和深加工产品,杜绝富硒贴标乱象,对不含硒的农畜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决不允许以富硒产品专用标志、富硒产品名义入市。四是加大政策资金扶持。进一步加大对整个富硒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并投入足够的力量,帮助企业策划、申报和争取项目,通过项目资金加快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协调商业银行加大对富硒企业信贷资金支持力度,通过贴息支持或风险补偿等有效途径,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宣传力度

一方面政府搭台打响“客家硒都”地域品牌,引导和扶持富硒经营主体加大独立品牌建设力度,加大投入,建立自有富硒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以“中国客家硒都”区域品牌建设,带动富硒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以品牌的溢出效应提升广大消费者对连城富硒产品的认知度,提高连城县富硒农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多措并举加大宣传力度。一是注重主渠道宣传。充分利用现代宣传渠道,在传统的新闻、网络、电视、报刊、广告等方式宣传富硒产业产品的基础上,依托旅游、餐饮、文化等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宣传推介连城富硒产业产品。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认识硒功能、发展硒产品促进人人健康”公益性科普宣传活动,营造“全民补硒、科学补硒”的浓厚氛围,着力打造“客家硒都价值连城”地域品牌。二是增强推介力度。引荐、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展销会、推介会、项目对接会,在全国部分大中城市设立连城富硒农产品专营店。三是用足“互联网+”。引导企业借助“互联网+富硒农业”的电子商务平台,拓展连城富硒农产品的销售范围,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四是融合文、旅、体活动与富硒产品宣传。通过举办学术会议、特色旅游、特色体育赛区事等活动,搭建连城富硒产品宣传销售等平台,打造富硒品牌。

(三)强化企业主体,坚持市场运作

一是培育龙头企业。落实兑现对富硒农产品经营主体在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品牌宣传等方面激励政策;积极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档次、有影响力的新型富硒产业龙头企业,扶持有一定基础和规模、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富硒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创建品牌、开发产品、申请专利和申报“三品一标”;培养一批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家队伍。二是加快基地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加快建设规模化种养殖基地,引导、引进企业按照“企业+基地+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设扩大原材料供应基地,走种、养、加工一体化的路子。三是市场动作,优胜劣汰。引导富硒经营主体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支持富硒经营主体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有效使用农业“三品”证的标志。

(四)坚持技术创新,强化科技支撑

一是开发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向省国土资源厅、农业厅申请,将连城县列为“2017年农业地质调查评价项目县”,同时、加大与省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的合作,整合科技资源,实行开放式研发,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校为依托、富硒产业研究部为基础的富硒产品研发科技平台,增强富硒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在富硒产业发展中的贡献率。二是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富硒产品生产技术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解决应急科技人员紧缺问题;同时,实行委培和鼓励本地学生报考富硒产品开发相关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学习,储备人才。三是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富硒产品产业的开发和创业。

参考文献

[1]伍永寿.连城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福建农业科技,2017,(4):1.

[2]黄水林.温晓洁.连城全力打造“客家硒都”[J].闽西日报,2016,(08):23.

[3]黄宏.屏山县发展富硒农业的探索与思考.中国科技新闻数据库,2016,(8):10.

[4]邵秀芳.富硒农业看平安[J].海东时报,2016,(06):20.

农业产业发展建议篇4

[关键词] 襄樊 农业 产业化 对策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区域性支柱产业,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以农业增产、农民增益、财政增收为目的,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或各具特色的“龙”型产业实体,以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襄樊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较大的发展,为襄樊经济增添了一个亮点。

襄樊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全市总人口577万,其中农业人口364万,乡村劳动力185.6万。襄樊现有耕地面积600.93万亩,占全省的12.8%,居全省第二位。襄樊既是全国十大夏粮主产区和二十个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又是全国第二个地级吨粮市和国家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近年来,襄樊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优质专用弱筋小麦、优质“双低”油菜、中短纤维棉花、优质油桃、优质水稻、猪、牛、羊、禽、芝麻等都被列入全国或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全市已形成粮食、油料、棉花、水果、畜牧、蔬菜、林特七大主要产业。枣阳优质桃、老河口优质梨、宜城优质油料、南漳食用菌、襄阳优质畜禽、古城花椒、保康有机茶、襄城奶业、樊城蔬菜等特色产业初具雏形,已培育出章陵牌面粉面条、万宝粮油、玉莲牌芝麻产品、绿生牌茶叶、梅园牌大米、仙仙牌大白桃等一批知名品牌。2005年,全市龙头企业达到469个,实现销售收入83.9亿元,上缴税金5.4亿元。其中年销售收入过5000万以上的龙头企业31个,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1个,带动基地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龙头企业13个。针对襄樊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现状,总结经验,找出不足,研究对策,努力促进襄樊农业和农业产业化高效、快速、健康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一、襄樊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依然偏低,农业产业化覆盖面小

襄樊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稍有成就的主要分布在交通便利和经济状况稍好的一些地区,如316、207国道沿线、汉江流域等。而在其他广阔的地区几乎是见不到产业化经营的影子。

2.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尤其是利益分配机制还不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够成熟,缺少为农民服务的中介组织

襄樊市农业产业化大多数产加销连接松散,仅仅有少数农户与龙头企业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关系,而且多数仍停留在与农户签订农产品收购合同上,且没有涉及加工增值利润返还问题。基于农民的弱小地位、缺乏组织性和法律意识的淡薄,农民从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所得到的利益相对来说太少。在现代农业大生产过程中,单个的农民很难进入产业化大市场,很难承受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而种种原因又是农民难以达到必要的组织化程度,即使有也缺少相应的凝聚力。这就需要有专门的组织来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其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并引导他们进入市场和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由于襄樊市缺乏建立这样的中介组织的相关经验、制度、运行方式等,致使襄樊市严重缺少真正为农民服务的中介组织。

3.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品牌效应差;农产品加工产值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低,生产、加工产业链短

襄樊市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应用还太少,水平还太低。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产品的品牌影响度的提高,多数品牌只是区域性品牌。襄樊市缺乏对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的能力,很多农产品只是经过一些粗加工,甚至不加工就上市了。从横向来看,襄樊市农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从纵向上来看,农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

4.龙头企业规模小,发展困难;龙头企业还太少,带动能力还不够

襄樊市缺乏大型的现代企业,尤其缺乏跨行业、跨地区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在带动能力上,现有的龙头企业亦是突现出其不足之处,带动农户的数量有限,全市有农户近100万,而直接参与到产业化经营中的只有40多万,不到一半。

5.政府的运作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农业产业化的要求;有利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优惠政策较少,支持力度不够

农业产业化的兴起和发展内在地要求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变原来的单纯“管理”职能为“服务”职能。在目前情况下,农业产业化迫切需要有一系列的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的法规、政策加以引导和规范,才能真正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有机协调好,以促进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推进襄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建立和健全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1)积极创造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必须从四个方面积极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首先是市场条件。要加快建立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同时加强对通信、交通、金融等方面的配套建设。其次是行政管理体制条件。要打破区域界限、行业界限,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再次是资本条件。对产业化经营企业实行优惠的信贷政策或给予一定的补贴。在税收上,对加盟农业产业一体化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减免,以使其能较快地积聚资金。最后是法律法规条件。农业产业化要健康发展,必须有与之配套的政府法规作保证。要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规范各个主体的行为,使之健康、协调地发展。

(2)积极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政府要正确地引导农业产业化,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搞好自身的职能定位,改变以往政府直接投资项目和直接向企业和农户下达指令的做法,学会运用政策和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进行间接调控,大力加强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和服务。

2.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夯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1)科学设计布局,发展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生产基地。襄樊市在基地建设上要着重做到:一是布局区域化,逐步形成与资源优势相适应的区域经济格局,如在宜城建立香菇生产基地、在襄阳建立双饱菇生产基地、在保康建立有机茶生产基地;二是经营集约化,使基地的生产要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相结合,以提高经营集约化程度、扩大产品产量和提高商品率;三是服务系列化,围绕基地发展加强服务组织和服务设施建设,把龙头企业、经济技术部门,以及官方服务组织的服务结合起来,从技术、物资、信息、运输、销售等方面为基地提供有效的服务。

(2)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大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投入力度:一是重视农产品的品种、质量,培育名牌农产品。当前农产品滞销、价格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品种相同、产期集中、低质量品种多、优质品种少。二是要充分发挥襄樊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襄樊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等科研机构的作用,加快农业新技术的推广。

3.发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特别是大型龙头企业

(1)拓宽筹资渠道,政府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府要改变过去把资金直接投放到企业、基地等具体实体组织上的做法,要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市场或其他途径来筹集资金,要让企业自己学会生存和发展。政府可鼓励一些信用担保公司的组建,如湖北省第一家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在襄樊成立并运行良好。为有效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难题,2006年12月由襄樊市农业办公室牵头筹建符合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的农业产业化担保公司,获襄樊市政府批准。该公司由万宝粮油公司、金华麦面集团等5家企业发起,共有1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股,注册资本3000万元,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经过近一年的试运营,目前,该公司已正式运营,以后每年可为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1亿元的贷款担保。

政府要引导金融系统对农业产业化大力支持。近期,襄樊市农发行主动出击,摸清情况新业务扩展后的情况,各县支行部也做了调研工作,通过初步调查摸底,全襄樊市符合范围的潜在客户有60家,发展后劲强劲。其中襄阳支行5家,拟贷款2120万元;枣阳支行3家,拟贷款1150万元;南漳支行15家,拟贷款3150万元;谷城支行9家,拟贷款11500万元;保康支行4家,拟贷款2000万元;老河口支行5家,拟贷款3150万元。

(2)完善运行机制,促进一体化经营。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要形成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使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起比较稳定的利益关系。需要建立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紧密型连接关系,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运作机制。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农户通过入股的形式与公司紧密联接在一起,使公司员工和农户成为企业的股民,农户与企业通过合作社真正实现了地位平等,并通过分红实现了利益均沾。

针对襄樊市还没有这样的运行机制,可在金华、万宝、梅园、雨润、襄大、大山、回天、新丰、丽波、贤德等一些实力大、创新意识强的大企业中,选出一些企业进行机制创新实验,待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这需要由政府来鼓励和引导,并对做试点的企业给予一些优惠和补助。

4.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1)进一步提高农民各方面的素质。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狠抓农民的教育培训。可以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农科教中心、专业协会、科技示范户等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要进一步发挥农技推广站、农业院校的作用,特别是要加强农、科、教的结合;要与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相结合,加快推广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新方法、新产品。要有组织、有计划、持久地抓好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农村培养大批懂技术、能操作、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2)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多元服务组织。首先,要坚持抓“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原则。合作经济组织的财产归社员所有,其中应有一部分是不可分割的集体财产,利润应按参与额进行分配。其次,要修订和完善章程。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章程都应以经济合同法、民法及其他经济法规为根本依据,对入社各方的权利、义务包括违约责任要平等设置、公正合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最后,要明确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保护其经济利益,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农业产业化的中介组织是农户与是市场、农户与龙头企业、农户与政府联系的中间环节,它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农业产业化的中介组织,包括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科技服务机构等。无论发展哪一种形式,都应以市场的需求为切入点,适应市场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屠凤莲:农业产业化初探[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何新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阻滞及对策研究[J].兰州学刊,2005,(5).138-139

农业产业发展建议篇5

1贵州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贵州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省,最近几年,贵州积极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重视发展优势农业产业,取得显著成效,蔬菜、油菜、茶叶、水果、马铃薯、中药材等优势农业产业的发展速度特别快,部分区域内逐步形成了优势农业产业布局,农业产业体系越来越完善。如贵州马场乡,地海拔1420m,年降雨量1350mm左右,年平均温度13.7~17.1℃,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雨热资源丰富,适宜多种生物生长和繁衍,当地山高、坡陡、谷深;农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红薯等为主,由于当地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早,科技种植和养殖已初具规模。总体而言,贵州农业产业当前已取得快速发展。但是,贵州农业产业在新时期里的发展依旧存在若干问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农民综合素质不高,加上忽视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推广及发展,导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不到显著提高,农作物品种也得不到更新;二是农产品监管力量较弱,很难对散户生产主体进行监督和约束,部分生产者安全意识淡薄,只顾提高农业产出,忽略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制约产业发展;三是较一些先进的地区而言,贵州农业企业整体发展规模相对较小,缺乏辐射作用强的、大型的龙头型企业,难以形成集群优势,缺乏竞争优势,对发展农业产业不利。

2新时期贵州农业产业发展的策略建议

2.1重视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更新农作物品种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创新农业科技,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首先,贵州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应重视组织当地农民参与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型培训活动,如春季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等,重点落实农机手、植保员、防疫员等农民职业创业培训工作,抓好农村实用人才继续教育、涉农专业学生实践培训等,有效提供农民的科学种养水平,为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提供人才保障;其次,推进对各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开展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活动,找寻有效的机制、办法等,建立点对点的农业科技应用与推广模式,促使各县、各乡的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到农户家中直接开展成果转化活动,大力实施三新工程,即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例如:近年来,马场乡农业服务中心在战马村搞的科技兴农活动,玉米膜侧栽培达到30hm2,马场村长田埂水稻旱育稀植13.3hm2,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贵州优质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另外,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还应加快实施现代种业工程,正所谓科技兴农、良种先行,加强建设种子生产基地,加大对种业的监管力度,落实新的农作物品种的展示示范工作,真正实现农企对接,推进良种直销。如贵州目前建立了多个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县,贵州省晴隆县马场乡还建立了优质水稻、超级水稻示范推广基地等,促进贵州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为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2严格建立质量监管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千家万户,关系人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对贵州农产品大规模生产、高档次消费产生直接影响,也关系到贵州是否能在新时期从农业省迈向农业大省、强省。所以,贵州各县各乡应严格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坚持提高农产品质量,推动农业产业有序发展。首先,集中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消除多头监管弊端。政府要尽快建立集中监督体制,用一个综合管理机构集中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主体职能,消除监管死角,提高监管效率[2];其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提高监测能力,把安全监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范畴,加强培养技术人才,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常态化,加强农业质量的自查监控,从而形成高效的、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格局;第三,加强源头管理,注重改善农业产业环境,专门整治农产品安全,加强监管种子、农药及化肥等的力度,杜绝使用β-兴奋剂高毒高残留农药等违禁药物,从源头上防止损害农产品质量安全。

2.3优化农业产业组织结构,培育龙头型企业对贵州区域内独具特色的、发展前景

良好的龙头型农业企业,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应加大引导力度。从当前贵州的发展实际来看,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一直鼓励农户大力种植一些特色农产品,但这都局限于基本的种植阶段,初级加工技术、深加工技术等还很落后,大多数农民只销售初级农产品,大大减少收益,降低了农业产业发展速度,初级农产品种植规模也得不到扩展。对此,贵州地方政府应积极通过内联外引等方式尽快培育出一大批跟贵州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相符、能推动本地农业产业发展、辐射作用强范围广的龙头型农业产业加工制造企业,带动整个农业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升级、优化。与此同时,要注重突出贵州地方特征,鼓励特色农产品加工制造企业有机结合本地产业基础,发展一批独具区域特色的、高附加值的农产品,逐步形成规模化生产、现代化经营的农业产业新格局。

3结语

农业产业发展建议篇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9002301

1 引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必然趋势。加之,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提出的客观要求,对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比较收益及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有重要作用。而垫江是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并存在龙头企业少而小、带动能力不强,主导产业不突出、专业化水平低,商品基地发展不足、经营规模太小,组织化程度低、难以推进农业规模化大生产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等现状,所以探索垫江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就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制约垫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基于生产函数Q=f(L,N,K,E)且立足垫江农业发展实际,本节把影响因素做了转化与拓展,试分析制约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因素。

2.1 劳动人口素质低下、人力资本严重短缺

一是我县农民及其子女受教育年限较低,在家务农劳动者受继续教育机会少,成年尤其老年农民的文盲率比较高。据统计,我县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3年,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比重达52%,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农民仅占21%。这些导致我县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对科学知识接受能力较差,造成技术应用水平落后。二是我县大部分农民思想比较保守、“小富则安”,市场意识、竞争观念淡薄,参与市场竞争能力比较低。三是大量劳动力,尤其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劳动力流失和农技人员急剧减少,剩下的老人、妇女及文化很低的中年人很难肩负起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

2.2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开发难度大

我县交通相对东中部地区较闭塞、通信也较落后,这导致我县经济环境封闭、信息短缺,商品生产受制约,进而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例:到2013年底止,我县公路里程2586公里,人均拥有路网仅为2.7米,为东部的1/3和中部的1/2;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6.4公里,仅占全市总里程的3.1%;县二级以上高级公路占总高速公路的仅11.4%;对于县内,诸多乡村公路多年得不到修缮、路面硬化,多数田间道路过窄过陡。以上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县农民的生产、生活成本。

2.3 农业资金短缺、有效投入不足

总所周知,资本是农业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资本积累有自身资本积累和国家财政信贷支持两种途径。从农业自身资本积累看:垫江县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低、农业比较效益低,绝大多数农民的收入大部分用于维持日常生活开支,用于扩大农业再生产的自我积累资金几乎为零。这样农业资金投入只有依靠国家财政信贷支持。但从国家财政信贷支持看:我国尚处于发展中阶段,各领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国又面广人多,国家落实到单个地区的政策性资金也就十分有限,且这些下发给地方的政策性资金大都用于弥补地方收支差额,用于生产性投入的资金数额不大。同时,我县对发展农业上应有的优惠、扶持政策远远不够,没有真正把农业资金用于发展农业方面。以上这些都导致农业有效投入不足。

2.4 体制不活、政府扶持农业发展的行为存在一定偏差

一是县农业发展尚未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从农作物物种选择、农业技术推广到农产品销售等都没形成高效运作的有机整体,往往某些环节超前,另外一些环节较滞后,极大降低了农产品市场化、商品化程度。二是职能部门相互干扰严重。目前,国家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各环节基本上实行分段管理,我县部门间的利益格局未能合理定位,部门既得利益存在冲突,各职能部门都希望加强微观管理职能而缺乏全局观念和整体利益,部门分割状态的体制造成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严重脱节和不协调。三是我县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不灵活和不健全也对农业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3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市场带动发展型要求所在地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且对交通运输能力要求较高,主导产业带动发展型需要地区有相对突出的资源优势且这种类型发展下产业(产品)结构单一,对市场需求的动态适应性不强。鉴于我县尚无水路及铁路运输,同时县内农业发展起步较晚、农民市场意识与竞争意识淡薄等等,所以我县应依靠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3.1 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

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农业合作社所从事的基本上都是与农业相关、风险较大、效益不高的行业,极不利于吸纳城市富余资金。因此政府要建立农业合作

社发展基金用来支持合作社的生产发展、技术进步、贷

款贴息、教育培训等,对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和扩大经营规模、开拓市场、增加设施投资等给予全程信贷支持。二是改善农业合作社融资环境。缺乏资金支持导致合作社发展后劲不足,不能支持会员发展新产业和扩大经营规模,更不能支持合作社建立自己的经济实体和扩大服务内容。三是加大政府职能部门支持力度。从理论上,政府支持力度越大,农民合作社组织发展的阻力就越小,运行成本就较低。对农户来说也相应地减少了参与成本,有助于提高其参与积极性。如农委、科协、农机站、供销社等可通过兴办专业合作组织更有效行使其职责。我县可在自身职权范围内采用减税、低税和免税政策来支持合作社的发展。四是创新方式解决法律环境方面难题。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出现了比如土地股份合作社等新问题,我县应对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的方式、价格、期限、土地入股和货币入股的关系、分配方式及入股后合作社对于土地权利等作出明确的规定用以规范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和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的行为。

3.2 鼓足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发展建议篇7

一、镇赉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镇赉县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抓手,不断提升科技含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壮大龙头企业,使全县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长。镇赉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龙头企业在发展中不断壮大。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县围绕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建成了一批农产品加工营销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农业产业化企业已经发展到225户,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2户,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9户,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9户,县级重点龙头企业34户。

2.优势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在政府部门的有力推动、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市场驱动下,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得到稳定发展,优质水稻种植面积100万亩,优质玉米种植面积120万亩,杂粮杂豆种植面积50万亩,奶牛存栏4万余头,生猪出栏49万头,白鹅出栏300万只,肉牛出栏10万头,肉羊出栏50万只,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优势产业带。

3.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全县科技部门和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因地制宜地引进、示范、推广了节水灌溉、立体复合种植、优良品种、无公害生产等多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技术到位率在90%以上。各个龙头企业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加了产品种类。

4.品牌产品不断涌现。根据市场需要,把提高产品质量作为品牌开发的关键,加大对新产品的研发、宣传、营销、认证。目前,全县创建品牌69个,其中:有机食品38个、绿色食品9个、无公害食品22个。建设基地65万亩,其中:有机食品基地10万亩、绿色食品基地3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0万亩,为拓展市场创造了条件。

二、存在的问题

在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龙头企业综合实力不强,带动能力弱。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仍处在起步阶段,现有的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对农村经济带动能力不强,受益农户较少。

2.大部分企业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档次低,产品单一;产品科技含量低,初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品牌意识不强,真正称得上名牌、拳头产品的更少;受多方因素制约,一些企业不具备资源开发、技术开发、市场开发的能力,无力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运营体系。

3.农产品产加销体系尚未健全,产业布局不合理,规模小,一些龙头企业原料无保障。

4.培育和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的环境欠佳。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的建议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发展基地、带动农户、进入市场要靠龙头企业;农产品的不断开发,流通领域进一步延伸,实现多次增值要靠龙头企业;农业集约经营,科学管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也要靠龙头企业。现就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出如下建议:

1.要为龙头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建议各级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人士兴办龙头企业,并在项目招商引资、贷款、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优惠,形成亲商、爱商的良好风气,真正为企业排忧解难。

2.龙头企业要坚持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一是要抓市场研究。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最终裁判,拥有市场,企业才能生存发展。在“公司+合作社+农户”这样一个产业链条当中,龙头企业第一要务就是要紧盯市场、研究市场、开拓市场,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营销手段,建立和完善市场预测系统,及时掌握市场供求信息,跟近消费的变化趋势,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对于市场的走势,要有宏观的把握和战略的思维,要有前瞻性,特别要重视研究潜在市场。

二是抓市场开拓。龙头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要关注国内市场,也要关注国外市场,并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增加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

三是抓产销衔接。发展“订单农业”是龙头企业掌握原料来源的重要手段,也是搞好产销衔接的主要形式。龙头企业要在规范与农户的产销合同上下功夫,互相尊重对方的主体地位,履行各自相应的权利义务,提高订单的履约率。

3.龙头企业要在发展中不断提高竞争力。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者、带动者和市场的开拓者,上联千家万户,下联国内外市场,是发展产业化的核心,肩负着建设现代农业的重任,必须在科技创新、提高质量、打造品牌、转变增长方式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一是要抓科技创新。龙头企业是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的一支重要力量。企业仅对初级农产品进行低层次的加工是不够的,要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和储备,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要通过引进新设备,采取新工艺,推广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形成“一种原料、多种产品、综合效益”的发展格局。企业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科技推广机构的合作,走农科教相结合与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加速自主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市场开拓能力。

二是要抓产品质量。质量是农产品竞争的核心,是企业的生命,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就没有效益。龙头企业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按照国家制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和管理,从产前的生产资料供应,到产中技术环节,再到产后农产品的分级、包装、储运等,严格按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操作,提高从农户到加工企业等各环节的标准化生产水平。要建立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为我市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走出国门创造条件。

三是要抓品牌打造。品牌是企业的形象,是产品品质差异的标志。它具有相对的市场垄断优势,对提高企业收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县名牌产品少,知名度低,是一大薄弱环节。今后把企业品牌建设作为龙头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狠抓产品科技含量、产品质量,以及策划宣传,形成一批企业品牌、产品名牌。

四是要抓增长方式转变。龙头企业要从我国资源短缺的现状出发,转变增长方式,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积极探索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实行标准化生产,节本增效,另一方面要发展绿色经济、集约经济、循环经济。要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通过产业结构和布局的优化调整,减少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赖和破坏,防止在企业的布局上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4.龙头企业要在发展中不断激发企业的内在活力。

一是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增强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最迫切需要建立的就是诚信理念,它事关企业兴衰成败。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一个优秀的企业,首先应该是一个讲信用的企业。龙头企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商业伦理,始终把诚信放在首要位置,对农民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国家负责。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是要注重员工素质的提高。员工素质是企业产品质量和效益提高的根本因素。龙头企业要把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通过“蓝色证书”工程、“阳光工程”和“温暖工程”,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企业职工的岗位技能和文化知识,建立一支宏大的多层次的人才队伍。同时,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的用人机制,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在发现、培养和使用上下功夫、花力气,营造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农业产业发展建议篇8

关键词:川东北丘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4-0038-02

川东北丘陵地区位于嘉陵江、渠江流域,四川盆地东北部,幅员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涉及二十余个县(市、区),该区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区内多数县为国家粮油、经济作物、畜牧、水产生产基地县。近几年,为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各地紧紧围绕丘区经济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产业发展向规模经营集中,重点发展农业产业经营,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了丘陵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关照和支持下,笔者于2010年初对该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较深入地调查,现就该地区农业产业化的现状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川东北丘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格局

“十一五”期间,川东北丘区各地政府按照连续五个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了科学的规划和实施,并收到良好实效。

1.实行标准化生产,优质粮油产业稳步推进。各地依托粮油、食品龙头企业,带动发展优质粮油产业,在嘉陵江、渠江流域冲击坝区和浅丘宽谷地区建成200万亩无公害标准化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在浅丘地带建成150万亩优质小麦种植示范基地,在中丘及宽谷地区建成250万亩优质油菜种植示范基地和100多万亩优质专用花生种植示范基地。

2.建立精品示范区,优质果蔬产业提质增速。依托部级、省级果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嘉陵江、渠江沿江两岸建立无公害优质橘、橙、柑、柚精品生产示范区120余万亩;依托比邻的重庆及二线城市蔬菜大市场,在G42(沪蓉线)、G75(兰海线)高速公路沿线建立50万亩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和“春提早、秋延后”蔬菜产业带。

3.实施“蚕桑百万”工程,优质蚕桑产业长足发展。依托“中国绸都―南充”特色地域品牌、丝绸龙头企业和较完善的县乡蚕业协会等专合组织,南部、阆中、蓬安、营山等十余个县市大力实施蚕桑“百万工程”,年产茧1.2余万吨,省级蚕桑基地乡镇达到50多个。

4.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畜牧水产业助农增效。利用四川盆地深丘、低山及嘉陵江水系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各地着力发展“养殖―沼气―种植”等方式的循环农业,引进发展外血缘畜牧、水产种群,建立肉猪、山羊、黄羊、水獭兔、特色水产规模养殖基地,每年出栏肉猪、山(黄)羊1 500万头,年产成鱼约20万吨,畜牧、水产业产值已占本地区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在区域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川东北丘区农业产业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近年来,该区域各地强化政策引导、项目扶持、科技支撑、示范带动和机制创新,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粮油、果蔬、畜牧、水产、蚕桑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初步建立,一批特色资源主导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现化设施支撑型等先进典型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农业建设的亮点。但调查中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该地区农业产化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及制约因素。

1.发展整体水平低,差距凸显。各地都有发展现代农业的成功典型,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不断增加,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该地区 300余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有近一半从事农业产业开发。总体上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足,大气魄、大手笔推进的不多,大型龙头少,科技含量低,带动能力弱,档次不高,品牌不响,产业链条短,整体实力弱,川东北丘区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在全国叫得响的特色农业产业。与山东寿光的蔬菜产业、山西的苹果产业、福建的柑橘产业、贵州的辣椒产业、东北的粮油产业相比,该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差距日趋显现。

2.专业化步履缓慢,布局分散。经济效益高的蔬菜、水产、畜禽等产业,区域布局、品质结构虽趋于优化,但分散在各县各乡村,平坝、丘陵、山区重复建设,生产基地与加工龙头结合不紧,基地建设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程度低,品种结构和质量不适应加工需要,有规模化的生产没有规模化的精深加工,加工龙头入驻又没有原料保障。

3.从业人员技能偏低,支撑力弱。近年来,优质品种、蔬菜设施栽培、柑桔留树保鲜、病虫绿色防控等技术推广虽有成效,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0%,但是从业人员所具知识、技能、理念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集成度不高,生产、储藏、保鲜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及营销环节信息化程度低。农技服务体系推广手段落后、队伍不稳、人才断层、知识老化,科技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撑削弱。

4.软环境未根本改善,机制陈旧。目前,尽管各地土地流转面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订单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但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投融资环境、服务环境未得到根本改善。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多头管理,规划不合理,行政资源难以有效整合,各部门单兵突进的多,协调配合的少;保障机制未形成,既缺乏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性财政投入,又缺乏引领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促进产业发展的信息服务体系、质量安全体系、市场营销体系断档,直接制约产业发展。

三、川东北丘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议

川东北丘区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照 “面向市场、发挥优势,整合资源、规模开发,依靠科技、提升档次,培育主体、打造品牌,发展产业、提高效益”产业化发展原则,从抓生产转向抓产业、从抓产品转向抓商品、从抓产量转向抓产值,科学规划,稳步实施,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1.发挥地方优势,形成区域特色。在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中,各地根据其自身的优势和传统的生产项目,应当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只有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才能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以不变应万变。本着“有市场,有龙头,有意愿,有收益”的原则,围绕主导产业,实行政策和资金扶持,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龙头企业为依托,业务部门为技术支撑,建立相应的产业基地,推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效益化”发展。

2.夯实产业基础,促进规模发展。第一,要突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着眼于根本性的土地改良,实行水、田、林、路集中连片综合治理,提高农田可持续生产能力,为效益农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第二,要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机制。以农业综合开发、育土工程和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为载体,项目与产业互动,资金向项目集中,以项目带动深入持久地开展农业基础设施。积极鼓励外资、公益企业、民营企业、私人企业和农户介入基础设施建设,明晰产权,高效维护,高效运行。第三,要建立耕地质量监测预警系统。设立区域耕地质量调查监测点,构建各地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为现代农业产业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第四,要依法明晰土地产权,创新流转机制,搭建流转服务平台,建立流转价格评估机制,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3.提高从业技能,创新运行机制。依托国家科教支持项目,通过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农村“百万中专生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提高农业产业化从业人员的实用技能和现代农业技术水平,全面运用现代市场理念、先进生产技术、信息技术支撑农业产业化,创新机制,兴办与农业产业相关的专业合作组织,即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的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各类中介组织,提高供销一体化经营水平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加农民收益。首先,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充分借鉴山东寿光经验,积极引导和帮助龙头企业采取合同契约、订单收购、一次返利等方式与基地、合作组织、农户、技术服务机构等建立稳定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权利义务明确对等的利益联结机制。其次,加强对企业和农户的宏观指导,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订单的管理,规范订单运作,强化诚信意识,提高订单履约率,确保企业、基地、农户等各方面利益的有效实现。

4.狠抓质量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引导和帮助农民按标准组织生产,扩大优质果品、粮油、畜禽标准化生产规模,创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争取获得部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积极开展丝绸、山羊原产地保护认证。加大政府、业主、信贷、社会投入,培育龙头,加快农业品牌建设,积极支持“名、特、优、新”农产品商标注册和产品认证,打造成为国家驰名或省著名品牌。逐步扩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形成一体化的产业群、产业链。

5.着眼丘区资源,发展区域支柱产业。根据丘区区位和地理资源优势,实施生态绿化惠民行动,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速林业产业化建设,大力发展丘区生态农业。一是突出抓好区养殖、中药材、马铃薯等传统产业。二是重点打造丘区辣椒、茶叶、猕猴桃、速丰林、蘑菇、木耳、银耳、干果等特色产业,增强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后劲。三是推进食品加工、保鲜储藏等应用农业的发展,深化对丘区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引领产业和经济发展,构建区域经济增长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经济持续增长。

The Statu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Hilly Areas of Northeast Sichuan

and Proposal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WANG Guo-yu1,FANG Ming2

(1. Law College in Hongjialou Campus of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

2. Vegetable Station of Yingshan County,Yingshan 637700, China)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