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档案管理方法8篇

时间:2023-05-30 08:35:00

档案管理方法

档案管理方法篇1

一、加强领导,营造档案管理工作的良好环境。档案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与领导是否重视直接有关。为加强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工作列入分管领导的岗位职责,建立健全由公司领导带头,各处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为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为进一步扩大档案工作的涵盖面,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建立了以综合档案室为中心的档案管理网络体系。一方面,加强档案室与职能处室的横向联系,在各处室设立了兼职资料员,具体负责本处室文件资料的收集工作;另一方面,加强档案室与下属公司档案室的纵向联系,从而使档案管理信息上下传递灵通,左右反馈及时,纵横交错,网络覆盖了全公司。

二、注重培训,全面提高档案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的质量,为此,公司高度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并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活动,以此带动档案管理工作上水平。一是采取集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定期组织专兼职人员学习相关档案方面的方针政策,并借助网络平台,及时传达国家档案工作的新动态,研究探讨工作经验,提高档案人员的自身水平。二是通过举办培训班的形式,邀请专家现场讲课,每期参加人员达100多人。三是组织档案人员先后多次参加在济南、南昌,厦门、宜昌等地的档案培训班。截至目前,公司档案人员已全部经过各级档案管理部门的系统培训,具备了一定的档案管理水平。四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组织档案骨干人员开展档案理论研讨活动;另一方面组织人员到档案管理水平高的市、工程项目去参观学习,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查找不足,激发干劲。

三、强化管理,积极推进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为全面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将档案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细化分解,从建、管、用三方面加强档案管理业务建设。

“建”就是规范建档。先后制定了十三个类别的档案管理办法、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出台了档案管理工作标准,使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在规范建档工作中,做到“全”、“准”、“严”。“全”就是在档案齐全上下功夫,做到归档文件、归档门类、归档项目齐全,确保档案资料的归档率。“准”就是在档案完整率上把准关,根据档案归档范围,分清归档界限,在规定时限内将应归档的文件材料全部归档,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率。“严”就是在档案组卷上,严把档案质量关。不合格的档案材料严禁进入档案室,对库房不同门类的档案分别排列,统一编号,保证档案案卷的合格率。同时,办公室档案部门主动与文件资料形成部门密切配合,充分调动兼职资料员的积极性,通力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管”就是科学管理。要求综合档案科(室):一是建立健全库房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库房“九防”措施,制定库房档案资料保管情况的排查计划,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库存档案的安全。二是严格库房管理。认真履行档案收进移出手续,将档案收进移出情况记录再案,避免档案遗失,并按规定编制档案存放索引,橱具设置存取档标识,使各类档案一目了然。

“用”就是充分用档。档案保管的目的在于利用,为了更好地利用档案资源,编制能满足查阅需要的各类档案的检索工具,建立查全、查准登记制度,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二是在档案正常利用工作的同时,深层次了解室藏结构,积极开展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利用库存档案编制了一批优秀的二次以上的加工成果,提高了档案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档案网络管理

首先,利用现有的档案管理软件,运用档案各功能模块,达到目录级进而逐步达到文件级管理档案。做好电子文件的整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单位档案服务水平。作为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的第一步,建立和完善电子文件将产生诸多优势。一是电子文件的利用不再受“孤本”的限制,可以实现一份档案同时供多人共享。二是电子档案能够被快速检索。并能根据获取的资料,扩大查询范围,随时快速查询新的资料,提高了档案信息利用的全面性、系统性和时效性。三是电子文件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远距离传输,使异地传输、查阅利用更方便、更快捷,消除了利用者与档案信息的距离,为跨地区查询信息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

其次,有步骤地开展库存档案的数据库系统建设,保证在将档案资料完整地输入计算机,通过相应的技术处理,将文字、图片、声像等资料变成数据资料,实现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并存。

五、文化引领,创建档案品牌系列工程。按照“四化”管理要求,在管理手段上下功夫,有计划地逐步实现档案品牌系列工程,营造档案管理的文化氛围,打造自己的管理品牌.

(一)强化基础。注重管理,创建综合档案管理品牌工程。开展档案目标考核是提高机关综合档案工作水平的有效抓手。利用馆(室)藏档案资源,创建档案编研品牌工程。档案编研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活化档案信息的有效手段。首先,抓住公司发展中的亮点,推出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编研成果;其次,引导档案部门增强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提高全系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第三,根据行业的需要,在完善开展公路史志编写的同时,以行业、地域文化为突破口,不断强化档案编研工作,开拓编研的思路,创新编研工作机制,促进编研成果转化。

(二)实施档案功能拓展工程。构筑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档案服务平台。近几年,公司逐步加大档案室建设的投入,完善各种档案基础设施改造和更新工作,对档案室库房温度湿度调控防火、防盗、职能密集架等应用系统与计算机管理系统集成,实现了库房各种管理应用的一体化,大大的提高了档案公共服务效果。

(三)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工程,力求在征、管、用上下功夫。“征”,即征收公司各单位所形成的各类档案资料。特别是在公司科技活动中形成的各类、不同载体的档案,丰富档案室结构;“管”,既加大库房管理力度。严格文件材料的归档制度,编制档案检索工具,并对各类、不同载体的档案资料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确保档案的归档率、完整率和案卷合格率;“用”即为公司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以满足行业档案资料的需求。

(四)开展评先创优活动工程,调动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一是将档案管理工作考核纳入竞赛活动中,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组织、同检查、同考核。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党委经济考核内容,与工资、奖金挂钩。调动了各级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二是对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档案工作者予以表彰,极大的鼓舞了档案人员爱岗敬业的积极性,提高了档案工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档案管理方法篇2

关键词:人事档案 归档 鉴别

人事档案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特色管理,它包含了个人身份、学历资质、鉴定考核、专业技术等级、政治审查、奖励处分、工资待遇、职务任免、退休等材料,记载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它具有法律效用,是出境、计算工龄、工作调动、考研、考公务员、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各种社会保险以及升学的重要依据。

一、人事档案特点

1.全面性

人事档案收存个人的履历、自传、鉴定(考评)、政治历史、入党入团、奖励、处分、任免、工资等方面的有关材料,因此,它记录了个人成长、发展的历史,能体现个人自然情况、专业情况、家庭情况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总之,人事档案是个人信息的储存库,它概括地反映一个人的全貌。

2.现实性

由于个体要步入工作岗位,其人事档案则成为人事(劳动)部门正确了解人才、合理分配人才等问题的一个重要依据。直接为工作服务是人事档案区别于其他档案的重要标志。

3.真实性

真实性是人事档案现实性的前提和基础。人事档案必须做到内容完整齐全,材料客观真实,才能为用人部门提供所需要的信息。

4.动态性

人事档案随着个人成长的不断延伸会形成各种各样新的材料信息。因此,人事档案必须做好新材料的收集整理,力求缩短档案与个人实际情况的“时差”,这就要求人事档案必须打孔装订,以便随时补充新材料。

5.流动性

人事档案的管理与员工的人事管理相统一,才便于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如果人、档脱节,保管人事档案而不知当事人已调往何处,即“有档无人”,这样的无头档案,保管得再好也无意义。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坚持“档随人走”,在员工调走后的一周以内,必须将其人事档案转往新的管理部门。

6.机密性

人事档案的内容涉及个人功过等诸多方面情况,有的从侧面反映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有的是个人向组织汇报而不能向他人(包括家庭成员)言及的内心隐秘等等。因此,人事档案属于党和国家的机密,任何人不得泄露和私自保存人事档案材料,不能向社会无条件地提供服务。即使是处于档案管理机构的个人也不能查阅自己的人事档案。

二、人事档案归档类别划分

人事档案由个人成长纵向情况和一定成长时期的横向情况材料组成,较为全面地反映干部实际情况。它分为干部档案、工人档案。

干部档案内容包括十项:第一项,履历材料。第二项,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第三项,鉴定(含自我鉴定)、考察、考核材料。第四项,学历、学位、成绩、培训和专业技术情况的材料。第五项,政审材料。第六项,加入党团的材料。第七项,奖励(包括科技和业务奖励)材料。第八项,干部违纪、政纪、法律法规等材料。第九项,干部工资级别登记表、职务工资变动登记表、干部调资审批表,定级和解决待遇的审批材料;干部任免呈报表(包括附件),录用和聘用审批表,聘用干部合同书,续聘审批表,解聘、辞退材料;退(离)休审批表;军衔审批表、军队转业干部审批表;出国、出境人员审批表;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工青妇等群众团体代表会、派代表会代表登记表。第十项,其他可供组织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

工人档案内容包括十项:第一项,履历材料;第二项,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第三项,鉴定(含自我鉴定)、考察、考核材料;第四项,评定岗位技能和学历材料;第五项,政审材料;第六项,加入党团的材料;第七项,奖励材料;第八项,处分材料;第九项,招用、劳动合同、调动、聘用、复员退伍、转业、工资、保险福利待遇、出国、退休、退职等材料;第十项,其他可供组织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

三、人事档案鉴别管理方法

整理干部档案,须做到认真鉴别、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通过整理使每卷档案达到完整、真实、条理、精炼、实用的要求。

1.把好干部档案材料“入口关”。判定材料是否属于所管干部的材料及应归入干部档案的内容。对字迹不清、不能反应干部历史面貌、德才情况和现实表现的材料,不能归入档案。发现有同名异人、张冠李戴的,或不属于干部档案内容和重复多余的材料,应清理出来。对其中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可交文书档案或转有关部门保存。对不属于干部档案内容,比较重要的证件、文章等,组织不需要保存的,退还给本人。

2.检查核对材料是否齐全、真实。政审材料一般应具备审查结论、调查报告、上报批复、主要证明材料、本人的汇报等。处分材料一般应具备处分决定(包括免予处分的决定)、调查报告、上级批复、个人检讨或对处分的意见等。上述材料,属于成套的,必须齐全。对残缺不全、头尾不清、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不能归入干部档案。对来源、时间和对象不明的材料,要查清注明,补办手续后再归档。对发现伪造篡改的档案材料,要坚决予以清除,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当事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3.审查材料手续是否规范、完备。凡规定需由组织盖章的,要有组织盖章。审查结论、处分决定、组织鉴定、民主评议和组织考核中形成的综合材料,应有本人的签署意见或由组织注明经过本人见面。任免呈报表须注明任免职务的批准机关、批注时间和文号。出国、出境审批表,须注明出去的任务、目的及出去与返回的时间。凡手续不完备的档案材料,须补办完手续后归档。

4.按时整理干部人事档案。按照中组部《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和省委组织部有关文件规定,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要做到经常性整理与定期整理相结合。新进人员的档案一般应在3个月内整理归档;新收集的补充材料一般每年集中整理一次。

人事档案是专门档案的一种,记录和反映了人员经历和德才表现等情况,是全面地考察人员,选贤举能、知人善任的重要依据。因此,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务必做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来增强档案管理工作的活力和生命力,使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有着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档案管理方法篇3

【关键词】新医改;医院;档案管理;改进;策略;分析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量相对较大,管理内容十分复杂,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全局意识,无法对医院内部医疗文件、诊疗记录、政策要求等文本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导致档案调取环节错乱无序,档案管理质量和管理效果不尽人意。受到新医改政策的积极影响,我国很多医院及地区医疗机构都在内部档案管理模式上进行了优化调整,使现代化医疗卫生系统的运行效率得以全方位提升,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造福于整个社会,加快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一、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整体的规划方向应该发生较大转变。然而部分医院无法明确认清当前形势,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尚未构建完善,对一些细节问题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制约着医院长远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至今没有制定出统一的规划目标及管理准则,导致医院各部门管理工作难以进行有机协调,档案管理系统运行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部分医院领导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并将档案管理工作划分到科室管理范围,采用科室管理模式进行统一监管,造成档案管理形势相对固化,制度化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很难切实体现。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给整个医疗卫生行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稳定加快造成了严重的制约,还会给各项基础诊疗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降低医院医疗系统的运行效率。(二)档案管理意识相对缺乏。档案管理人员的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决定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现阶段,很多医院都存在着档案管理模式单一、档案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较低等问题。医院领导部门普遍认为,档案管理工作无法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只要对医疗卫生文本数据进行简单整理,保证医院内部工作的协调进行,就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这种错误的认识,不仅使现代化档案管理水平严重降低,还对医院稳定、健康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管理人员在这种管理背景下,工作热情渐渐丧失,应付现象愈发严重。管理层具有相对落后的全局观念,那么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医疗卫生系统的正常运行,新医改理念的深化发展困难重重,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策略

(一)对档案管理给予高度重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医院档案管理模式的调整,结合社会整体需求,对医院档案管理思路进行转换,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领导层能够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从而对档案管理工作予以大力支持,使新医改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在不断探索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树立起积极向上的服务意识,明确自身职责,发挥出管理价值,制定出合理的档案管理方案,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具备较强的全局监管意识,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彰显出现代化档案管理的实际意义,迎合新医改最新要求,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权益。(二)加强信息化档案管理建设。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信息时代的快速来临,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别样的生机与活力。新医改进程持续加快,不仅广泛造福了人民群众,同时也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创造了新的改革机遇。想要进一步提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我们必须站在全局角度,对医院档案管理改进方向进行明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信息化档案管理方案的宣传与实施,转变管理人员及领导人员的档案管理观念,使现代化医疗卫生事业的稳定发展规划顺利实现。医院信息化档案管理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专业设备、仪器的大力支持,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为医院大力投入建设资金,使医院能够引进大型先进设备,并开设信息化管理室,为信息化档案管理计划的实施提供有利条件。此外,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医院档案管理人才培训活动,使工作人员能够具备较高专业技能,掌握到先进管理设备的操作要点,充分满足医院的长远规划要求,推动我国现代化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总之,在新医改背景下,对医院档案管理观念进行革新,在全国范围内宣传现代化医疗卫生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规划,调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参与热情,让人民群众发挥出监督审查的重要作用,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管理工作,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注入新鲜元素,激发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顺应社会长远发展趋势,对医院档案管理建设质量进行强化提升,构建信息化交流平台,广泛接纳建设性意见,改进医院档案管理局限性较大的问题,促使整个社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得以迅速加快。

【参考文献】

[1]李玉红.探究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策略[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3):281-282.

[2]生国栋.探究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6):1-2.

档案管理方法篇4

[关键词] 人事档案;档案管理;人事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8. 059

[中图分类号] G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8- 0101- 02

人事档案作为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特色,里面涵盖了个人简历、鉴定考核、专业技术、政治历史、奖励处分、工资、任免、退休等材料,记载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人事档案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各单位选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据。

1 人事档案归档类别划分

人事档案由历史地、全面地反映干部情况的材料构成。分为干部档案、工人档案。

干部档案内容包括10项:第一项,履历材料。第二项,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第三项,鉴定(含自我鉴定)、考察、考核材料。第四项,学历、学位、学绩、培训和专业技术情况的材料。第五项,政审材料。第六项,加入党团的材料。第七项,奖励(包括科技和业务奖励)材料。第八项,干部违犯党纪、政纪、国法等材料。第九项,干部工资级别登记表、职务工资变动登记表、干部调资审批表,定级和解决待遇的审批材料;干部任免呈报表(包括附件),录用和聘用审批表,聘用干部合同书,续聘审批表,解聘、辞退材料;退(离)休审批表;军衔审批表、军队转业干部审批表;出国、出境人员审批表;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工青妇等群众团体代表会、派代表会代表登记表。第十项,其他可供组织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

工人档案内容包括10项:第一项,履历材料;第二项,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第三项,鉴定(含自我鉴定)、考察、考核材料;第四项,评定岗位技能和学历材料;第五项,政审材料;第六项,加入党团的材料;第七项,奖励材料;第八项,处分材料;第九项,招用、劳动合同、调动、聘用、复员退伍、转业、工资、保险福利待遇、出国、退休、退职等材料;第十项,其他可供组织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

2 人事档案整理鉴别方法

整理干部档案,须做到认真鉴别、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通过整理使每卷档案达到完整、真实、条理、精炼、实用的要求。

档案材料鉴别主要从5个方面入手:

(1)判定材料是否属于所管干部的材料及应归入干部档案的内容。发现有同名异人、张冠李戴的,或不属于干部档案内容和重复多余的材料,应清理出来。对其中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可交文书档案或转有关部门保存。不属于干部档案内容,比较重要的证件、文章等,组织不需要保存的,退给本人。无保存价值又不宜退回本人的,应登记报主管领导批准销毁。

(2)审查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政审材料一般应具备审查结论、调查报告、上报批复、主要证明材料、本人的交待等。处分材料一般应具备处分决定(包括免予处分的决定)、调查报告、上级批复、个人检讨或对处分的意见等。上述材料,属于成套的,必须齐全;每份归档材料,必须完整。对头尾不清、来源和时间不明的材料,要查清注明后再归档,凡是查不清楚或对象不明确的材料,不能归档。

(3)审查材料是否手续完备。凡规定需由组织盖章的,要有组织盖章。审查结论、处分决定、组织鉴定、民主评议和组织考核中形成的综合材料,应有本人的签署意见或由组织注明经过本人见面。任免呈报表须注明任免职务的批准机关、批注时间和文号。出国、出境审批表,须注明出去的任务、目的及出去与返回的时间。凡不符合归档要求,手续不完备的档案材料,须补办完手续后归档。

(4)鉴别中发现涉及干部政治历史问题或其他重要问题,需要查清而未查清的材料及未办理完毕的材料,不能归入干部档案,应交有关组织处理。

(5)鉴别时,发现档案中缺少的有关材料,要及时进行登记并收集补充。

3 现行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法规滞后

现在的人事档案管理,是以1991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家档案局颁发的《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和1996年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暂行规定》为标准指导实施的档案管理工作,其内容仍然保留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某些遗风。计划色彩浓厚,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条例》和《规定》的管理权限也不能涵盖现阶段我国各阶层各领域的人员情况,依其《条例》和《规定》建立的人事档案材料也无法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另外,由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较快,人事制度改革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人事档案管理的改革步伐更慢。虽然我国人事制度总体框架已定,但很多细则仍在探索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中,给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带来了不确定性,也是人事档案管理法规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3.2 管理方式单一

在人事档案的管理方式上,无论党政机关部门还是企事业单位。无论是干部还是工人,无论是教师、科研人员还是军人、学生,无论是正式人员还是流动人员,都使用统一的格式,统一的分类,统一的保管方式来进行管理,不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分门别类地制定标准来管理,而形成了千人一面的现象和状况。

3.3 管理模式封闭

人事档案是由单位的组织、人事档案部门实行全封闭的管理,人事档案除供领导或组织使用外,任何人不能接触和看到档案,包括档案员自己。人事档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也难免给人一种暗箱操作的猜疑。这种管理模式。现在已经不符合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要求。人事档案是到了可以公开的时候了。

3.4 管理内容陈旧

目前的人事档案材料分为10大类,档案内容单调陈旧,人事档案中涉及的业绩、成就、个人能力、诚信、社会保障等材料几乎没有,反映不出个人的专长和特点,对选拔、培养、评定作用不大,无法对当事人做出全面评价,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和人事工作的需要。

3.5 档案资料尺寸规格落后

人事档案按照16开纸归档,但现在很多个人资料都是使用A4纸张,这样每次归档都需要裁减,也不利于档案的完整性。

4 人事档案管理改革的措施

4.1 提高人事档案材料的质量

首先,要从思想和行动上要重视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真正把干部档案工作作为组织人事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同时,还应建立与完善适合本部门质量考核体系,对工作进行量化与考核。促进档案管理向标准化、科学化迈进。也可以通过建立竞争淘汰机制,来增加档案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危机感。其次,要及时补充具有个性的人事档案材料。人事档案的内容要与人事档案主体多元化、社会职能多元化相适应。

4.2 加强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确保归档材料的完整、可靠

建立健全材料收集工作的协调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采取“重点收集与普通收集相结合”“集中收集和经常性收集相结合”“上门收集”等方式,及时追补和不断补充新的资料,力争档案资料能够反映出最新、最全的个人档案信息。档案工作人员在收集材料时应严格把关,对于内容不实的材料坚决不予归档。保证档案材料形成规范真实、收集齐全、归档及时。

4.3 加快档案的规范化、现代化建设

规范人事档案的内容、分类、档案用品标准,对人事档案材料的归档范围、时间要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将侧重点放在反映干部员工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档案材料上;档案管理人员在接收人事档案材料时要严格把好审核鉴定关,从纸张规格到字体都要严格要求,拒收不规范的档案材料和缺公章、少签字的材料;进一步落实人事档案的相关管理制度,在查阅、流转等各个工作环节中,严格按规章和程序办理。

4.4 完善人事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益

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强调人事档案的保密性。在越来越强调诚信的现代法治社会里,为适应人才工作的开放性,应当揭去人事档案的“神秘面纱”,除了牵涉到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少数的人事档案外,大部分人的人事档案应当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度开放。因此,要从人才的开放性和流动性的实际出发,同时兼顾人事档案工作的保密性,改革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修订和完善现行人事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

4.5 不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档案管理方法篇5

关键词:档案管理 现代化方法 思路分析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6-0061-01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与普及,档案管理与服务工作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给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更多要求。档案中记录中大量信息资源,记录着各方面的信息。管理人员应该意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借助现代化管理方法,降低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为其他工作夯实基础。

一、档案管理现代化概述

所谓的档案管理现代化指的是借助现代化设备与技术,通过先进的管理手段与方法,通过科学管理理论改变传统档案管理方法,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档案管理现代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三点:

1.数字化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提高,数码摄影技术、缩微摄影技术逐渐被广大民众接受,为档案管理模式创新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摄影技术、信息技术等将纸质文档转化为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存储方便、空间小,节省空间,降低难度。档案资料实现电子化后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管理,实现智能化检索,避免出现直至档案腐蚀、虫蛀等问题,提高档案保存效率。

2.虚拟化

档案管理现代化使得档案保存方式新颖化、多样化,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主要方向就是电子储存方式,这种变化也让档案管理方式变得更加快捷与方便,促进档案管理的虚拟化与无纸化。

3.市场化

档案资料主要记录单位发展历程、变化等内容,具有重要作用与价值。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最大程度发挥档案作用与价值,通过联合等方式实现档案资料共享,带动档案管理质量的提高。

二、档案管理现代化现状与问题

1.利用效率偏低

档案管理工作并不是堆叠、存放历史资料文件即可,而是一项有着极强专业性与机密性的工作。按照规范标准保存档案,直接影响单位与企业发展。目前大多数管理者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档案资料仅用于收藏而不是利用,严重浪费信息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毫无意义。

2.专业人才不足

档案管理县现代化的主力军就是档案管理人员,这些人员既需要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又要在日常工作中利用这些技术与知识开展工作,不断更新与维护设备,此外还必须具备较高文化素养与管理技能。但目前档案人员素质不理想,缺乏专业性人才。

3.信息程度不足

大部分当官管理人员档案意识不足,加行管理层不重视,资金投入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加上资金短缺导致无法购买现代化设备,技术落后且延迟,信息化程度偏低。待遇偏低高素质人才不愿进入,甚至出现人才流失情况,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4.管理手段落后

我国档案管理水平整体偏低,部分档案部门并没有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设备集中处理档案资料,严重者连起码的装订、防火及防蛀设备都没有。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时依然依靠传统手工方式装订与保管档案,费时费力效率偏低,还影响后期档案查阅与使用。这已成为限制我国档案事业进步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档案管理中现代化管理措施分析

针对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针对性的给出完善措施,从转变档案管理理念、推动管理系统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提高档案资源利用效率四方面入手,推动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

1.转变档案管理理念

在进行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中,领导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直接掌握着单位或地区档案工作现代化管理的前途和命运,所以要加快实现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首先要转变领导层观念,强化领导层档案管理现代化意识。其次,对于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管理,依靠科技发展,将档案管理中封闭式、被动式服务转化为开放式和主动式服务;同时,对固步自封、等用户上门的传统旧观念进行革新,顺应时展,树立科学发展观,有流程、有规划、积极而稳妥地进行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建设。

2.推动管理系统建设

档案管理系统指的是传递、收集及促进档案信息应用的系统。首先设置档案管理系统的管理权限。安排专人负责系统的数据存储、维护等内容,记录档案管理系统人员的措施,详细记录各方面内容;不断完善档案管理系统的数据存储功能,支持不同存储类型的信息文件及不同格式的信息文件,信息存储量加大;构建快捷、便利的信息浏览网页。建立完善的信息网页浏览,为用户提供高效、快速的档案信息服务。

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硬件设备投入力度。想要实验档案管理现代化离不开硬件设施的投入,划分专项资金改进硬件设施与档案案卷质量,建设专门的档案存储房间、购置档案专用密集架,并配备相关的打印、计算机等设备,同时安装全天安全监控报警系统;其次收集各项资料。认真整理每年生成的文化档案、会计档案、声像档案及物档案等,录入微机管理;强化数据库建设。建立全部档案案卷级数据库,实现了档案微机检索,对录入档案数据实行了光盘刻录及备份。

4.提高档案资源利用率

提高档案利用率,首先将档案进行分类整理,按规范修编档案目录,实行计算机与手工相结合的检索方式,便于档案资料的查阅和使用。其次,加强档案编研,在对档案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立足于阅览服务的基础上,对档案信息进行二次加工。最后,狠抓档案服务,开发档案利用实效。围绕“抓服务,促实效”,为来访对象免费提供现场查、来函代查等服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档案利用服务,提高档案服务、利用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与系统性,想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构建一个科学、合理且系统的现代化管理体系,进而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挖掘档案管理新型人才,促进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档案管理工作进步完善贡献一份力量,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侯晋丽.如何做好办公室文件的档案管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7(01):23.

[2]周玲.基层党建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7(02):45.

档案管理方法篇6

公共管理即公共服务管理,显而易见,其服务对象主要是社会公众,并以社会公众为中心展开管理工作,同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为公众服务。而公共管理下的档案管理,则是将档案管理工作向更为公开、更为专业的方向发展。同时,为了能符合公共管理对档案管理的要求,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更加注重档案利用者的需求,将档案利用者放在管理服务的中心位置,以突出档案管理中的公共观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在服务理念上。档案管理与公共管理在服务对象上有相同之处,公共管理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而档案管理的服务对象则是广大档案用户。因此。在公共管理视角下,档案管理应将用户放在管理工作的中心位置,重视用户对档案管理服务的感受,从而不断改进医院档案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在公共管理下,档案管理工作者应该从医护人员的角度来看待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从档案管理的服务手段、服务方式及服务内容等方面入手进行改革,以促进医院档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符合医院发展的要求。二是在工作理念上。在公共管理视角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是以医院医护人员为中心的。因而,在档案管理工作理念上,既要兼顾效率又要兼顾公平。所谓效率,是指在提高档案管理速度的同时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以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获得最大的效益。而公平则是指对待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对象要坚持平等、自由的原则,让医院中的每位医护人员都享有平等的使用档案的权利。

2在公共管理下的档案管理范式

档案管理范式是指进行档案管理的一种模式,属于方法论的范畴。在公共管理的视角下,医院档案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范式可供参考:

2.1文档集成式

文档集成式档案管理是将文档管理通过集成化的技术形成系统的管理范式,并运用系统的管理模式对医院档案进行管理。文档集成式档案管理的核心是各文档管理过程之间的协调性。目前,医院文档管理多是由文书部门和档案部门分开负责的,其中文书部门主要负责文件管理部分,而档案部门则主要负责档案管理部分,两个部门独立工作,使文档的完整性得不到充分的保证,影响了档案管理的质量。而文档集成式管理则能够将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统一到一个系统当中,从而保证了文件档案的完整性和开放性。

2.2资源管理式

随着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子档案,档案管理也逐渐倾向于信息档案管理。因此,大力开发信息资源,对于未来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也应转向信息资源的方向,将信息资源体系作为医院档案管理的基础。

2.3公众参与式

在公共管理的视角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应逐渐向公平、公开的方向发展,作为档案管理服务对象的社会公众也应参与到档案管理当中。公众的参与不仅是社会发展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也是档案管理开放性的具体体现。公众参与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评价;二是帮助解决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以帮助档案管理人员及时发现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以不断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

3结语

档案管理方法篇7

【关键词】医学;档案管理;方式方法

档案管理是指把一系列原始的、零散的档案信息条理化、系统化,达到信息资源的共享的目的。作为重要信息收集、贮存和开发利用的档案部门,面临着信息网络化、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多样化和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挑战。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管理部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医疗、科研、人事管理服务是信息工作的根本任务。为此,作为直接接触档案的一线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档案信息的编研工作,搞好档案信息的开发应用,提高利用率,使信息资源共享。

1.医学档案管理的现状及特点

医疗卫生单位通过对档案史料的开发利用,才有了今天医学事业的发展。在正常的医药卫生管理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信息,从事医学档案管理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信息工作。但多数档案管理是以基本的原始档案为基础,计算机起到辅助记录作用,无论从档案管理的思想观念上,还是信息工作内容上,均纯的停留在医学业务、管理统计、记录、存储上,难于发挥信息工作的职能作用。

目前,医学管理单位对开展的本单位科研项日和新业务、新技术不甚了解,工作处于被动服务状态,信息意识淡薄,信息渠道仅局限于本单位,忽略管理单位,导致信息沟通不顺畅,档案利用率低、利用价值不大。尽管档案利用已在医疗管理事业中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还有相当部分的档案信息没能得到开发利用。

2.医学档案管理的方式方法

2.1立足档案服务,提升档案利用开发技术创新手段

信息时代,医学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工作者,应努力开拓创新,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将过去封闭式管理模式向开放式管理模式发展,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满足资源共享的需要,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在实际的档案管理中,档案工作服务方式要创新、档案管理理论要创新、档案服务工作内容要创新、档案服务机制要创新。

2.2拓宽医学档案编研范围,发挥档案信息作用

医学档案管理要“上门办公”,拓宽编研范围、内外结合、联合编研。改变原有局促的“室藏格局”。因而,一线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认识,彻底打破自编自传编研思想的束缚,拓宽路子,联合编研。要加强纵向沟通,与医学科研单位、医院间的联合。这样既有利于丰富编研资料的内容,又有利于通过信息的传播利用,促进医疗系统的科研工作发展。还要加强同行单位档案室之间的横向联合,借鉴经验,可使资料互补,以达到编研选题具有广泛、综合和全面性的目的。如与组织人事、史志、党史等部门联合编写有关资料,既可弥补编研力量之不足,又可补充编研所需经费,还可提高编研资料的利用价值和利用率。

2.3进一步改进、开发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方法

目前,大多数档案对计算机的应用单一,开发功能简单,有的仅仅用于档案著录或文件打字贮存,使现代化设备不能物尽其用,造成相当一部分档案信息未被系统地、深层次地开发利用。为此,医学档案管理应该努力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建立特殊数据库,提高利用率、检索率。

2.4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人才培养

档案管理队伍是医学科技档案管理的主力军。档案管理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是开发医学档案的前提。医疗科研单位和档案管理部门都应重视人力资源的挖掘和培养,努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档案人才。

同时,基础档案管理人员也要积极主动地编制各种途径的检索工具和编研成果,及时快捷地为医务人员提供可靠的依据,最终通过医学档案的收藏数字化、传递网络化、操作信息化、信息存取自山化,达到广泛应用医学档案的目的。

为此,档案管理人员要在实践中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勤奋学习,勇于探索,使医学科技档案上作更好地为医学研究、医学发展服务。

2.5建立档案利用信息反馈制度,促进开发利用。

档案管理人员在努力提高自己业务素质,增强管理能力的同时,也应履行档案信息反馈服务。如对档案质量的评价(服务态度、服务水平、职业道德等)、对各种服务方式的评价(如阅览、复制、咨询、汇编、资料服务等)、对服务水平及质量评价(如提供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全而性等)、对利用效果的评价(对信息的需求和意见,包括今后可能需要利用的档案种类、内容、成分和数量等)。

医学档案的广泛应用是档案管理工作中最富有活力的一个环节。做好档案的利用工作才能使整个档案工作具有生机。只有积极开拓档案管理的途径,才能使医学档案在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佳.医学档案的创新发展[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2]赵志红,高玉霞,王萱.拓宽医学档案编研范围发挥档案信息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2(8).

档案管理方法篇8

1.建筑设计档案管理的现状及特点

建筑设计相关单位(建筑企业、设计院等)通过对档案史料的开发利用,才有了今天建筑事业的发展。在正常的建筑设计管理、运营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信息,从事档案管理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信息工作。但多数档案管理是以基本的原始图纸、资料为基础,计算机起到辅助记录作用,无论从档案管理的思想观念上,还是信息工作内容上,均纯的停留在业务、管理统计、记录、存储上,难于发挥信息工作的职能作用。

目前,建筑设计单位对开展的本单位科研项日和新业务、新技术不甚了解,工作处于被动服务状态,信息意识淡薄,信息渠道仅局限于本单位,忽略管理单位,导致信息沟通不顺畅,档案利用率低、利用价值不大。尽管档案利用已在建筑设计等相关行业中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还有相当部分的档案信息没能得到开发利用。

2.建筑设计档案管理的方式方法

2.1立足档案服务,提升档案利用开发技术创新手段

信息时代,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工作者,应努力开拓创新,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将过去封闭式管理模式向开放式管理模式发展,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满足资源共享的需要,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在实际的档案管理中,档案工作服务方式要创新、档案管理理论要创新、档案服务工作内容要创新、档案服务机制要创新。

2.2拓宽档案编研范围,发挥档案信息作用

档案管理要“上门办公”,拓宽编研范围、内外结合、联合编研。改变原有局促的“室藏格局”。因而,一线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认识,彻底打破自编自传编研思想的束缚,拓宽路子,联合编研。要加强纵向沟通,与建筑设计科研单位、建筑企业的联合。这样既有利于丰富编研资料的内容,又有利于通过信息的传播利用,促进系统内的科研工作发展。还要加强同行单位档案室之间的横向联合,借鉴经验,可使资料互补,以达到编研选题具有广泛、综合和全面性的目的。如与组织人事、史志、党史等部门联合编写有关资料,既可弥补编研力量之不足,又可补充编研所需经费,还可提高编研资料的利用价值和利用率。

2.3进一步改进、开发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方法

目前,大多数档案对计算机的应用单一,开发功能简单,有的仅仅用于档案著录或文件打字贮存,使现代化设备不能物尽其用,造成相当一部分档案信息未被系统地、深层次地开发利用。为此,档案管理应该努力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建立建筑行业的特殊数据库,提高利用率、检索率。

2.4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人才培养

档案管理队伍是建筑学科科技档案管理的主力军。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是开发档案的前提。尤其是单位和档案管理部门都应重视人力资源的挖掘和培养,努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档案人才。

同时,基础档案管理人员也要积极主动地编制各种途径的检索工具和编研成果,及时快捷地为建筑行业提供可靠的依据,最终通过档案的收藏数字化、传递网络化、操作信息化、信息存取自动化,达到广泛应用建筑行业的目的。

为此,档案管理人员要在实践中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勤奋学习,勇于探索,使科技档案更好地为建筑设计研究、建筑工程发展服务。

2.5建立档案利用信息反馈制度,促进开发利用。

推荐期刊
  • 民国档案
    刊号:32-1012/G2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陕西档案
    刊号:61-1006/G2
    级别:省级期刊
  • 档案
    刊号:62-1025/G2
    级别:省级期刊
  • 上海档案
    刊号:31-1703/G2
    级别:省级期刊